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笔记整理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笔记整理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笔记整理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电的应用

1.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3)主要成就: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2.电力的推广

(1)时间:19世纪70年代。

(2)主要表现:

①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还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

②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

(3)影响:电力的广泛使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内燃机

(1)主要成就:

①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

②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2)影响: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交通运输领域内引发了一场变革。

2.交通工具

(1)主要成就:

①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②1913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2)影响:汽车的价格大幅下降,汽车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

3.作用: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化工材料的应用

①19世纪60—80年代,人们开始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染料等产品。

②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过多年的研究,发明了现代炸药。

③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赛璐珞的制造技术,标志着现代塑料工业诞生。

④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②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③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

④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长,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1.人口增长

(1)背景: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2)表现:

①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从约900万增加到约1800万。

②19世纪20年代,美国的人口约为1000万,到1914年,美国的人口已超过1亿。

2.劳动力结构改变

(1)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

(2)表现:

①19世纪初,英国农业劳动力人数仍多于工业劳动力人数,到20世纪初,农业劳动力人数已不足工业劳动力人数的1/5。

②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

3.大众教育

(1)背景:19世纪以后,为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2)表现:

①19世纪初,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②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3)影响: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二、城市化

1.背景: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但环境很差,缺乏统一规划。

2.城市化的措施:19世纪中期,一些基础措施建立起来,城市的环境得到改善。

3.影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着变化。

三、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1.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①环境污染严重。

②贫富差距加剧。

2.环境污染: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流,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3.贫富分化: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日益富裕,工人获得的收入难以户口,他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激烈。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一、科学家

1.牛顿

(1)简介:英国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奠基人之一,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

(2)主要成就: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其三大成就,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3)影响:牛顿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了一大步。

2.达尔文

(1)简介:英国生物学家。

(2)主要成就:著有《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

★进化论观点的主要内容:

①物种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②生物的发展和进化不是由神的意志或生物本身的欲望决定的,而是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结果;

③人类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进化而来的。

(3)影响:《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二、文学巨匠

1.巴尔扎克

(1)简介: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

(2)主要成就:“人间喜剧”小说集、《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3)影响: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2.列夫·托尔斯泰

(1)简介:俄国伟大作家。

(2)主要成就:《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3)影响:巴尔扎克的作品描绘出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他被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三、音乐美术大师

1.贝多芬

(1)简介:18世纪德国天才作曲家。

(2)代表作品:《英雄交响曲》,这是一部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

(3)作品特点:气势磅礴,表达出贝多芬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

2.梵高

(1)简介:荷兰杰出画家。

(2)代表作品:《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等。

(3)作品特点:《向日葵》中明亮、艳丽的黄色花瓣,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0部编人教九年级下册历史全套笔记期末复习知识归纳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统治之下。★★ 2、19世纪初,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拉丁美洲地区掀起了独立运动。 ★★★ 3、“解放者”:玻利瓦尔、圣马丁。★★★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印度人民反抗的国家:英国。★★★ 2、起义的代表人物:章西女王。★★★ 3、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影响: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改革时间:18世纪初;★ 2、向西方学习;★★★ 改革的内容:①强化中央集权;②建立新式常备军;③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④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农奴;⑤发展教育;⑥倡导西方生活方式。★★ 改革的影响:①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为增强,一跃而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位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②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③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阻碍了俄国社会的发展。★★★ (简化版:改革让俄国成为强国,让俄国开始近代化,但也强化了农奴制。) 二、废除农奴制 1、时间:1861年★★ 2、改革者:亚历山大二世★★★ 3、改革的内容:①农奴可以获得人身自由;②农奴解放以后可以获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4、改革的影响: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改革也保留了残余。★★★ 第3课,美国内战 1、美国内战的背景:①美国北方完成了工业革命,南方以种植园经济为主;★★②在是否废除奴隶制的问题上,南北双方针锋相对。★★★ 2、内战爆发的导火索:林肯当选总统(林肯主张限制 ..奴隶制的发展);★★★ 3、内战爆发的时间:1861年(与亚历山大二世宣布废除奴隶制同年);★★ 4、1862年,《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扭转了战场被动局面。 5、如何评价美国内战:①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②这场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阻碍了日本的发展;★★ 2、美国等西方国家与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动摇了幕府的统治。(黑船叩关)★ 二、倒幕运动 1、背景:开港通商之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大量底层民众生活困难。德川幕府无力解决危机,受到各个阶层唾弃。★ 2、过程: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政变,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并扑灭了幕府的武力反扑。★★★ 三、明治维新 1、主持者:明治天皇 2、主要内容:①政治上,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②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③经济上,推行地

2023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部编版

2023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部编版第一章世界历史的发展 第一节五个大洲的发展 知识点总结: 1. 五个大洲的划分: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美洲。 2. 亚洲:古代文明起源地,现今发展较快的地区。重要的文明有黄河、长江、印度河流域文明等。 3. 非洲:人类起源地之一,历史悠久,但发展相对滞后。 4. 欧洲:现代文明的发源地,经济、科技、文化发达。 5. 大洋洲:南太平洋的岛屿群,以澳大利亚纽西兰为主要代表。 6. 美洲: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和南美洲,以美国和巴西为代表。 第二节古代文明与世界史前史 知识点总结: 1. 人类的起源:人类起源于非洲,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迁移到世界各地。 2. 文明的诞生:公元前5000年之前,世界各地陆续出现了一些文明,如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等。 3. 史前史: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之间被称为史前史,这段时期人类还没有正式记载历史,只能通过考古发掘等手段了解。

第三节古代文明与现代社会 知识点总结: 1. 古代文明的遗产:古代文明的发展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政治制度、法律文化、宗教思想等。 2. 行政管理制度:如古埃及的法老制度、古罗马的共和制度等。 3. 文化传承:如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古印度的宗教文化等。 第二章亚洲与世界 第一节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口分布 知识点总结: 1. 亚洲的自然环境:亚洲地域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包括高山、高原、平原、河流等多样的自然地理特点。 2. 亚洲的人口分布:亚洲人口众多,分布密集,主要集中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地区。 第二节亚洲的东西方交流 知识点总结: 1. 丝绸之路:古代连接东西方的贸易路线,主要贸易品为丝绸,但同时也传播了宗教、文化和科技等。 2. 马可·波罗:意大利的旅行家和商人,曾经到达中国,把中国的情况介绍给了欧洲。 第三节亚洲的经济交流与发展 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汇总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美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2、杰出代表:“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 二、印度民族起义(1857—1859) 1、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 2、领导力量:封建王公。 4、主力:印度土兵 5、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 6、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1、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 2、彼得一世改革:18世纪初,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内容: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要求贵族必须到车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派遺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提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作用: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3、农奴制改革:原因:封建农奴制度阻碍于资本主义发展。主要人物:亚历山大二世 主要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意义:是俄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农奴制的参与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3课美国内战---南北战争(1861—1865) 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 2.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代表人物: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 2.意义:这次起义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2.领导人:彼得一世 3.影响: (1)积极:①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②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2)消极: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二废除农奴制(1861年农奴制改革) 1.原因: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时间和领导人: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 3.内容: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4.影响: (1)积极:①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②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2)消极:①加重了农民的负担;②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第3课美国内战 一南北矛盾的加剧 1.背景(原因): (1) 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阻碍了北方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北方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南方是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2)矛盾焦点:奴隶制度的存废。 二内战爆发 1.导火线:1860年,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2.爆发: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南北战争”。 三北方的胜利 1.转折:1862年,联邦政府通过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内容:①《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 ②《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 (2)作用: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扭转了战场上联邦军队的被动局面。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笔记整理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笔记整理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电的应用 1.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3)主要成就: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2.电力的推广 (1)时间:19世纪70年代。 (2)主要表现: ①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还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 ②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 (3)影响:电力的广泛使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内燃机 (1)主要成就: ①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 ②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2)影响: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交通运输领域内引发了一场变革。 2.交通工具 (1)主要成就: ①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②1913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2)影响:汽车的价格大幅下降,汽车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 3.作用: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化工材料的应用 ①19世纪60—80年代,人们开始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染料等产品。 ②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过多年的研究,发明了现代炸药。 ③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赛璐珞的制造技术,标志着现代塑料工业诞生。 ④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②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③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 ④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长,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1.人口增长 (1)背景: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2)表现: ①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从约900万增加到约1800万。 ②19世纪20年代,美国的人口约为1000万,到1914年,美国的人口已超过1亿。 2.劳动力结构改变 (1)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 (2)表现: ①19世纪初,英国农业劳动力人数仍多于工业劳动力人数,到20世纪初,农业劳动力人数已不足工业劳动力人数的1/5。 ②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 3.大众教育 (1)背景:19世纪以后,为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2)表现: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1课俄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时间:1917年3月 2.结果:*了沙皇专制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革命后形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 1.背景:临时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继续进行一战。 2.领导人及地点:列宁,彼得格勒。 3.经过: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建立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4.性质:人类历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5.政权巩固: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6.意义: ⑴是人类历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⑵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7.巩固政权:经过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获胜的无产阶级政权。此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8.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新经济政策 1.背景: ⑴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⑵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2.时间:1921年 3.领导人:列宁 4.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5.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6.评价:是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二、苏联成立 1.时间:1922年底 2.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3.最初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4.扩大: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点击获取"九年级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知识点 初中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九年级下历史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美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主要殖民者:西班牙、葡萄牙(巴西) 2、背景: ①长期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残酷的殖民统治之下。 ②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时间:19世纪初。 4.领导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5.概况: ①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为纪念玻利瓦尔,一个新成立的国家被命名为“玻利维亚”。 ②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 二、印度民族反英起义(1857—1859) 1、背景: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向印度倾销纺织成品,导致手工业者破产;兼并王公领地;取消对印度土兵的优厚待遇,不尊重宗教信仰。

2、导火线(直接原因):涂油子弹事件 3、领导力量:封建王公。 主力:印度土兵 4、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 5、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俄国统一: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沙皇”。 2、彼得一世改革:18世纪初 (1)背景(原因):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极其缓慢。 (2)目的: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3)内容: ①政治:加强中央集权,设参政院。 ②经济:兴办手工工场,重商主义,允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③军事:义务兵役制,建立新式常备军。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任职,按功劳提拔。 ④文化:派留学生,开办学校、创办科学院,办报纸,改革习俗(提倡西方礼节和生活方式)。 (4)作用: 积极: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増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局限:农奴制进一步加强,成为日后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1、背景:

【人教部编】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思维导图】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程标准】通过对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学习,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1.开始时间: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 2.核心国家: 美国和德国。 3.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4. 显著成就: 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5.主要发明 (1)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2)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1879年发明了耐用白炽灯泡等,并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 (3)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4)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制造出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1913年,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5)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诞生;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 6.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课程标准】了解工业革命给工业化国家社会面貌带来的变化,同时辩证看待这些变化的益处及危害。 1.背景: 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变化 (1)人口增长: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2)出现了大众教育: 德国、法国最早建立了国家教育体系;从1870年开始,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3)人口城市化: 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大城市,城市环境从很差到不断得到改善。 (4)出现了环境污染:工厂排放的废气废水,影响人们的健康。 (5)贫富分化加剧: 资本家拥有大部分财富, 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强烈。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课程标准】了解著名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的成就,理解科技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名师讲课教学视频全册播放世界现代史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4课经济大危机(=大萧条)

1、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希特勒组织了纳粹党。 (2)法西斯专政建立标志: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我的奋斗》) (3)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标志:希特勒集总理和总统大权于一身,出任国家元首。 (4)内外政策: ①建立法西斯恐怖专政: A、1933年制造国会纵火案,逮捕共产党和进步人士; B、解散一切工会,取缔其他一切政党,镇压反法西斯战士; C、焚毁大量进步书籍,残酷迫害犹太人(水晶之夜); ②大搞国民经济军事化,疯狂扩军备战:1935年撕毁《凡尔赛和约》,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2、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强化 (1)背景:一战后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 (2)标志:墨索里尼组织了法西斯党,1922年进军罗马,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3)强化:1929—1933经济危机沉重打击意大利,为转移国内人民的注意力,墨索里尼加紧武力扩张。 3、日本军部法西斯化 (1)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使日本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2)过程:①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侵华,霸占中国东北。 ②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内阁上台,标志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③1937年7月7日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

4、法西斯国家结盟: (1)1936年三个国家结成军事同盟——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称轴心国集团, (2)性质: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 (3)影响:轴心国集团的形成使世界和平面临严重威胁。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慕尼黑阴谋: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首脑希特勒、墨索里尼、张伯伦、达拉第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 2、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以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3、后果:使德国野心进一步膨胀,不但吞并苏台德,不久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又把矛头指向波兰。 4、评价:这是英、法等资本主义大国企图(1)牺牲小国利益,换来欧洲的和平,(2)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以达到“祸水东引”目的的一次大阴谋,史称“慕尼黑阴谋。”这是法国、英国纵容德国侵略到高峰的表现(绥靖政策)。它助长了德国的侵略野心,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5、启示:对侵略要进行有效抵制或不要让侵略者得寸进尺或不能助长侵略者. (弱国无外交) 6、二战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7、扩大:①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标志着“二战”扩大。苏联军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②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标志着“二战”扩大到最大规模。 3、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它不仅是苏德战场的转折,也是二战的重要转折); 中途岛战役(太平战场的转折美对日); 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的转折美英对德)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这是“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联合国家宣言》) 2、雅尔塔会议:1945年初,苏、美、英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的雅尔塔举行会议。达成重大协议: A、三国将派军队分区占领战败的德国; B、苏联同意在欧洲战争结束三个月后参加对日作战; C、成立联合国。(这次会议对战后世界新秩序的建立最有影响)(1945年成立,总部在美国纽约,中、苏、美、英、法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是联合国51个创始会员国之一) 3、了解:“二战”中的四次重大会议及主要内容: ①1943年11月美、苏、英三国伊朗首都举行的德黑兰会议――准备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②1943年12月,中、美、英三国在埃及举行开罗会议,发表了《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这为战后处理日本问题提供了依据,而且也在国际上肯定了台湾是中国的领土; ③1945年初,美苏英三国在苏联举行的雅尔塔会议——成立联合国; ④1945年七、八月,苏、美、英三国在柏林召开波茨坦会议,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

历史九年级下册知识点笔记

历史九年级下册知识点笔记 历史是一门让人回顾过去、反思现在、展望未来的学科。九年 级下册的历史课程涵盖了中国古代史、世界现代史以及历史思维 方法等多个方面。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以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总结九年级下册的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史 1. 黄帝时期: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他率领百姓战胜了猛兽,发明了许多重要的工具和制度。 2. 周朝时期:周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的封建制度的确立,分为 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西周由武王率领的周人推翻商朝建立,东 周时期发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割据局面。 3. 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例 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同时也修建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 兵马俑。

4. 汉朝时期: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分为西汉和 东汉。西汉时期,刘邦建立了强大的汉朝政权;东汉时期,光武 帝恢复了汉朝,开创了东汉的辉煌时期。 5. 隋唐时期:隋朝由杨坚建立,统一了南北朝的局面。唐朝则 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以皇帝唐太宗为代表,中国达 到了繁荣的巅峰。 6. 宋、元、明、清时期:这四个时期标志着封建社会末期的到来。宋朝的唐宋八大家、元朝的蒙古人入侵、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清朝的对外侵略都是这些时期的重要事件。 二、世界现代史 1. 英法美三大革命:英国的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以及美国独 立战争是世界现代史的重要里程碑。这些革命不仅改变了各自国 家的历史进程,也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2. 世界两次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欧洲的封建制度,第 二次世界大战则造成了数百万人的牺牲,同时也导致了战后国际 秩序的重塑。 3. 冷战时期:冷战是美苏两大超级大国之间长时间的政治、经济、军事对抗。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也逐渐走向尾声。 三、历史思维方法 1. 史料的评价:历史研究中,我们需要评价不同史料的可靠性、客观性和时代性等方面。这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2. 多元解读:历史是一个多元的学科,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 和立场解读同一个历史事件。这种多元解读有助于我们拓宽历史 视野。 3. 与现实联系:历史不仅仅是过去的零碎事实的堆砌,它与现 实息息相关。我们可以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思考,反思社会现象,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第二单元备课笔记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第二单元备课笔记 一、一道难解的题――PRED 1.98年长江洪灾 (1)、产生的主要原因: ①自然因素:气候异常,超强度降水; ②人为因素:上游滥砍滥伐,水土流失严重; 中游围湖造田,蓄洪面积减少; 不适当的水利工程建设 (2)、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是PRED的恶性循环。 即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恶性循环 (3)给我们什么启示? 要正确处理好PRED四者之间的关系,使之良性循环,才能推动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 2、PRED问题 (1)、PRED问题的含义: 即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在发展中产生的。 (2)、当代突出的PRED问题有哪些? (3)、PRED问题在过去的有吗? (4)、为什么到当代PRED问题越来越复杂、严重? 因为世界人口在不断增多 (5)、产生PRED问题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人口 (6)、PRED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是PRED四者之间存在着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7)、PRED四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整体 (8)、PRED问题能解决吗?如何才能解决? 能!使四者PRED之间协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9)、PRED问题的实质是一个什么问题?发展问题 (10)PRED问题其实也是自古以来哪一对关系的具体反映? 人与自然这对关系的具体反映 3、自古以来人类的如何对待大自然的? (1)图2-1反映的是史前时期或农业文明的早期,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有限,对自然界更多采取的是“崇拜”、“顺从”。 (2)图“顺从2-2反映的是我国的东汉时期,农业文明较为发达,人们开始有意识的"改造"自然。) (3)图2-3,反映的是工业社会,人类可以比较自由的凭借自己的意志来"征服"、"改造"自然,但随之而来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化, (4)图2-4,迫使人类反思自己的行为,寻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发展。4.塔里木河流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怎样的?该流域城市在分布 上的特点和原因是什么? 自然环境特点:塔里木河流经塔里木盆地,地处亚欧大陆深处,远离海洋,周围高大山系环绕,气候极端干旱少雨,地面大部分地区被流动沙丘覆盖。 城市分布特点:城市主要集中在河流两侧, 因为塔里木河水为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水源。 5.分析塔里木河萎缩和流域内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但人为因素是主要的。 6.读教材关于治理塔里木河及其流域内生态环境治理的不同建议, 设问:如果采纳了建议一,会给塔里木河的中游和下游带来哪些影响?如果采纳了建议二,又会给塔里木河带来哪些影响?你更倾向于哪种建议?简要说明理由。 (建议一的优点: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中游水资源的蒸发和流失,保证下游水量。缺点:耗资多,管理难度大,对中游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塔里木河存在的问题;建议二是一个综合了人口、资源、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方案,从政策、工程、生态建设等多个层次着手解决问题,有利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7.你是怎样看待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1)PRED是一道难解而又必须要破解的题;2)在PRED中,人口是关键的因素;3)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应该要适度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应该与资源,环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在初中历史学习阶段,把握好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对考试是很有帮助的。对于历史这门科目,只有总结好每一个相关的知识点,才能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以供大家学习参考,欢迎阅读。 第1课俄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时间:1917年3月 2.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革命后形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 1.背景:临时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继续进行一战。 2.领导人及地点:列宁,彼得格勒。 3.经过: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建立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4.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5.政权巩固: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6.意义: 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⑵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7.巩固政权:经过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获胜的无产阶级政权。此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8.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新经济政策 1.背景: ⑴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⑵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2.时间:1921年 3.领导人:列宁 4.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5.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6.评价:是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二、苏联成立 1.时间:1922年底 2.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3.最初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4.扩大: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5.解体:1991年底。 三、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领导人:斯大林 2.1928-1937年实施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3.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实现。 4.斯大林模式(又叫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苏联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 (2)评价: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具有严重弊端,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汇总(1-3单元)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美独立运动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主要殖民者:西班牙、葡萄牙(巴西)2、背景:①长期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残酷的殖民统治之下。②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3. 时间:19世纪初。4. 领导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5. 概况:①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为纪念玻利瓦尔,一个新成立的国家被命名为“玻利维亚”。②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 二、印度民族反英起义(1857—1859) 1、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向印度倾销纺织成品,导致手工业者破产;兼并王公领地;取消对印度土兵的优厚待遇,不尊重宗教信仰。2、导火线(直接原因):涂油子弹事件3、领导力量:封建王公。主力:印度土兵4、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5、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1、俄国统一: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沙皇”。2、彼得一世改革:18世纪初(1)背景(原因):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极其缓慢。(2)目的: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3)内容:①政治:加强中央集权,设参政院。②经济:兴办手工工场,重商主义,允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引进西方先进技术。③军事:义务兵役制,建立新式常备军。

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任职,按功劳提拔。④文化:派留学生,开办学校、创办科学院,办报纸,改革习俗(提倡西方礼节和生活方式)。(4)作用:积极: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増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局限:农奴制进一步加强,成为日后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1、背景:a.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b.克里米亚战争惨败,激化了社会矛盾(直接原因)2、目的: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避免革命。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4、内容:(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2)农奴获得“解放”时,可通过赎买方式获得一块份地。5、意义:(1)进步性:是俄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废除了农奴制,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2)局限性:但农奴制的参与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民为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第3课美国内战——南北战争(1861-1865)一、南北矛盾的加剧1、经济概况: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2、双方矛盾:关税(北方希望提高);新增土地的制度(北方自由州,南方蓄奴州);奴隶制(南方保留)二、内战爆发1、原因(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2)直接原因(导火线):林肯当选美国总统。2、开始:1861年2月成立“南部同盟”,1861年4月南方挑起内战三、北方的胜利转折1、扭转战局:(1)1862年《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2)作用:调动农民、黑人积极性,踊跃参军,扭转北方不利局面2、胜利:1865年南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1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 1、1917年3月,俄国的“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之后,俄国出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十月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胜利的日子:1917 年 11 月 7 日,领导人是列宁。 3、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是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4、1918年3月,苏俄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5、1920 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国家政权。 6、列举苏维埃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同德国和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7、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8、列举下列有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大事件:英国的宪章运动 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巴黎公社

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十月革命 第2课: 1、列宁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政策。核心内容是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 1922 年,苏联成立,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后来扩大到 15 个加盟共和国。 3、1928——1937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先后完成第一、二个五年计划,重点是发展重工业。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与此同时,苏联加快了实现农业集体化的步伐。 4、苏联在1936 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 斯大林模式”。 5、斯大林模式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阶级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斯大林模式的一系列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2 一、挑战“两极” 1、 1999年,欧元正式启用。 2、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 20世纪70年代,日本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3、促使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外因: ①美国的扶持; ②周边战争的刺激; ③进行民主改革。 内因: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2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2单元-知识点历史是我们人类的记忆,是过去与现在的交汇点。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过去社会的发展轨迹,了解历史中的人物与事件对我们现在的影响,也可以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2单元主要涉及到中国古代史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唐朝的开创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被人们誉为“盛世”。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它的开创主要源自于改革开放政策,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改革。唐太宗的政治手腕和李世民的明智决策,使得唐朝成为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有效地控制了国内各地的权力。 2. 唐朝的外交 唐朝在外交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唐太宗时期,通过实行开放政策,改善与北方民族的关系,消除了叛乱与战争的威胁。同时,唐朝还积极推行贸易政策,与周边国家保持交流与合作。

唐朝的疆域也因此不断扩大,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3. 唐朝文化的繁荣 唐朝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繁荣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诗歌成为了一种主要的文学形式,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等人,他们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唐朝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化政策和制度的改革,为文化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唐朝的文化影响力远播,不仅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世界文化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唐朝的衰落 唐朝的衰落主要是由于内部政治腐败和外部入侵的原因。唐朝后期,由于长时间的繁荣与稳定,国家出现了贵族势力膨胀、官僚腐败等问题,导致政治腐败,国家治理失灵。同时,外部的入侵也给唐朝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尤以安史之乱为最。唐朝最终无法抵挡外族的侵略,于公元907年灭亡。

九年级历史下册课堂笔记

九年级历史下册课堂笔记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一课:俄国十月革命一、二月革命: 1、原因:到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已将俄国推向全面崩溃的边缘。 2、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俄国出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二、十月革命 1、原因: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依然进行罪恶的帝国主义战争 2、时间:1917年11月地点:彼得格勒 3、领导人:列宁 4、过程:(1)1917年8月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2)1917年11月6日,列宁来到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指挥 武装起义 (3)1917年11月7日“阿芙乐尔号”发出进攻冬宫的炮声。次日凌 晨占领冬宫。 5、结果:成立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 6、性质:社会主义革命 7、巩固政权:(1)一方面加强红军的建设 (2)一方面在经济领域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P4) 1920年政权得以巩固 8、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它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的阵线,在世界上创建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②它不仅激励着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而且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③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推动力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传播,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到新的阶段。 第二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新经济政策 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形势的发展。 2、时间:1921年开始(列宁领导) 3、目的: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

4、内容:①农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允许私人、外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 ③商业:恢复自由贸易,鼓励和促进私营商业的发展,取消配给制。 5、作用:有力 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缓和了矛盾,巩固了政权。 6、意义:①新经济政策的 实行,是苏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转折。 ②它从苏俄国情出发,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调动了广大工农的积极性,为苏俄人民指明了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③新经济政策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其它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苏联的建立:1922年底,全名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时有4个, 加盟共和国,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三、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1926年起,苏联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重点发展重工业。 (2)1928―1937年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 业国。 (3)1937年,苏联完成了农业集体化。 (4)1936年,苏联通过了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四、苏联经济政策的演变: 1、1918―1920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1921―1927年:新经济政策; 3、1928年以后:有计划地建设社会主义;自主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D ) A.英国资产阶 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日本明治维新 D.俄国十月革命 2、从“1917年”、“列宁”、“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等信息可以联想到的是 ( A ) A.俄国十月革命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 3、1917年,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是( C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重点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重点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俄国十月革命 1.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列宁领导的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建立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意义:①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诞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②沉重地打击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列宁领导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作出的重要探索。 2、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标志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形成(僵化,严重弊端)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巴黎和会----对欧亚非的安排 巴黎和会:1919年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会议,会议英、法、美主宰,同德国签订《凡尔赛和约》。性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瓜分。 相关链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此开始。 2、华盛顿会议----对亚太地区的安排 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日美两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矛盾尖锐 内容:九国代表签署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列强经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是资本主义世界短期相对稳定的统治秩序,但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能长期维持。 四、经济大危机 1、经济危机(1929—1933)从美国纽约开始 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劳动人民深受其害。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