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医学院校职称改革研究

高等医学院校职称改革研究

高等医学院校职称改革研究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医学院校的职业发展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在,不断有新的职称名称和职业需求出现,对医学院校的职称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将针对高等医学院校职称的改革进行研究分析。

一、高等医学院校的现状

高等医学院校的教授、副教授、讲师等传统职称体系已存在多年,但随着社会的变化和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现有的职称和职业发展道路已不能满足需求。当前高等医学院校普遍存在职称结构单一、层次扁平、不利于激励优秀人才、限制中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问题。因此,高等医学院校职称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等医学院校职称改革的必要性

高等医学院校职称改革的必要性如下:

1. 适应就业需求。现代医学发展迅速,跨领域、交叉学科的交流与合作也逐渐增多。针对此情况,高等医学院校应当推动职称名称、评审标准等的改革,以适应就业需求。

2. 激励优秀人才。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的职业晋升体系结构单

一、评定标准单调,无法真正激励优秀人才的创新创造。学校需要改革职称体系,使职业发展通道更加多元化,促进教师积极性。

3. 加强职称管理。针对各种职称乱象,例如弄虚作假、门槛过低等现象,学校需要强化职称管理,保证职称评审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三、高等医学院校职称改革的措施

1. 扩大职称类别。应该在原有的教授、副教授、讲师等职称的基础上,增设“工程师”、“技师”等职称。这一举措可增加职称

晋升的可能性,提高优秀人才的职业发展空间。

2. 改进职称评审标准。应该根据学科特点,进一步完善职称评审标准,包括学术成果、教育教学质量、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考核,避免单一指标评判,从综合评价的角度出发,增加职称考核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3. 强化职称管理。通过加强职称管理,建立健全的考评体系,严格评审标准,防止评定级别过低或弄虚作假等问题的出现,确保职称评审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四、高等医学院校职称改革的效益

高等医学院校职称改革的实施,对教师的职业发展、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以及学校的综合实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促进学校的长足发展。

1. 提高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更好地发现和培养优秀人才。

2. 改善教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业绩,推动学校学科建设,

提高社会知名度。

3. 改变目前单一的职称评定标准,让更多的优秀非学术型人才有机会获得职称。

4. 通过根据市场需求和专业特点设置新的职称,使得教师培训具有针对性,更加符合产业的真正需求。

五、总结

高等医学院校职称改革的实施,对教师的职业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以及学校的长足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扩大职称类别、改进职称评审标准、强化职称管理等措施,需要在保证公正公平的前提下促进教师积极性,扩大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为优秀人才的产生和职业发展贡献力量。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在高等医学院校职称改革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 安全问题:高等医学院校的职称评定工作必须确保公正和严谨,防止安全隐患和不安全现象的出现。为此需要制定更为严格的职称考核标准和程序、建立透明的考核平台,确保职称评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教师参与度问题:高等医学院校的职称改革必须得到教师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为此需要建立吸纳教师意见的评审机制、加强沟通和反馈机制等,增加教师对职称改革的参与度和支持度。

3. 结构问题:当前高等医学院校职称结构单一、层次扁平,已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人才的职称发展需求。为此需要合理设置职称类别、建立更为丰富的职业发展通道,以激励教师的职业积极性和创新动力。

4. 考核标准问题:现有的职称评审标准单调,缺乏必要的多元性和实用性。为此需要完善职称评审标准,以考核教师的学术研究、工程实践、课堂教学等方面的多重能力,使得评审标准更加全面化、客观化、科学化。

解决以上问题的途径是:

1. 建立职称评审安全可靠机制,包括严格规范职称评审程序、加强监督和管理、提高评审的透明度等。

2. 加强教师参与度,包括建立教师代表会议或者教师代表制度、建立教师评审意见反馈机制、加强与教师协商的沟通机制等。

3. 建立多元化的职称类别,包括增设工程师、技师等职称,以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人才的职称发展需求,激励教师的职业积极性和创新动力。

4. 完善职称评审标准,除了学术成果外,增加对教学质量、工程实践等方面的评定,充分发挥职称评审的多元性,实现评审标准的科学化全面化。

七、结论

高等医学院校职称改革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通过建立完善的职称评审机制、严格落实职称评审标准、适当设置职称类别、加强教师参与度、切实保障职称评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措施,可以发挥职称评级的作用,激发教师的创新动力和职业积极性,使得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更加科学、规范化、有效。此外,学校管理部门、教师自身和国家监管机构等也需要在职称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共同推动高等医学院校的职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为医学事业的长足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高等医学院校职称改革研究

高等医学院校职称改革研究 高等医学院校职称改革研究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医学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这个背景下,高等医学院校职称改革也成为了热门话题之一。职称制度作为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评价教师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高等医学院校职称改革研究不仅涉及到高等医学教育的一个方面,也关乎到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职称制度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职称制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1955年,中国人民 解放军决定把荣誉称号改为职称,此后,各行各业都逐渐开始实行职称制度。1962年,国家卫生部首次实施医疗卫生专业 技术职务制度,明确了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设置和晋升条件,从而初步建立了医疗卫生领域的职称制度。1985年,国家职称制度进一步改革,增加了中级、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进一步完善了职称评审制度。 二、高等医学院校职称制度存在的问题 高等医学院校的职称制度有其独特的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历限制过于严格

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的职称制度中,通常要求高校教师需要具有博士学位才能申请副教授职称,具有博士学位且担任正教授职务满5年才能申请教授职称。这种严格的学历限制,一方面造成了优秀研究型人才在职称评定中因学历不足而受限;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其他具备教学、科研、管理、服务能力等过硬条件的人才的职称晋升。 2. 评价指标单一 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的职称评定体系依然处于以学术成果为核心的评价模式中。这种评价模式对教师个人的多重能力、教育教学质量、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评价缺乏考虑。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不仅微观上难以全面客观评价教师的实际综合能力,且宏观上难以促进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 3. 职称晋升方式不清晰 高等医学院校职称制度中,职称晋升方式的外部化倾向使得教师们去追求和准备的过程类型相对单一,导致教师们往往都会寻找模式效应和评审效应的修辞策略,进而使得职称评审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完善高等医学院校职称制度的建议 1. 要放宽学历限制,增加多种职称评价指标 应当鼓励、支持并评价更多符合资格的人才,包括教育、科研和行政管理方面的人才,同时进一步增加职称评价指标的种类,

高等医学院校职称改革研究

高等医学院校职称改革研究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医学院校的职业发展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在,不断有新的职称名称和职业需求出现,对医学院校的职称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将针对高等医学院校职称的改革进行研究分析。 一、高等医学院校的现状 高等医学院校的教授、副教授、讲师等传统职称体系已存在多年,但随着社会的变化和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现有的职称和职业发展道路已不能满足需求。当前高等医学院校普遍存在职称结构单一、层次扁平、不利于激励优秀人才、限制中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问题。因此,高等医学院校职称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等医学院校职称改革的必要性 高等医学院校职称改革的必要性如下: 1. 适应就业需求。现代医学发展迅速,跨领域、交叉学科的交流与合作也逐渐增多。针对此情况,高等医学院校应当推动职称名称、评审标准等的改革,以适应就业需求。 2. 激励优秀人才。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的职业晋升体系结构单 一、评定标准单调,无法真正激励优秀人才的创新创造。学校需要改革职称体系,使职业发展通道更加多元化,促进教师积极性。

3. 加强职称管理。针对各种职称乱象,例如弄虚作假、门槛过低等现象,学校需要强化职称管理,保证职称评审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三、高等医学院校职称改革的措施 1. 扩大职称类别。应该在原有的教授、副教授、讲师等职称的基础上,增设“工程师”、“技师”等职称。这一举措可增加职称 晋升的可能性,提高优秀人才的职业发展空间。 2. 改进职称评审标准。应该根据学科特点,进一步完善职称评审标准,包括学术成果、教育教学质量、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考核,避免单一指标评判,从综合评价的角度出发,增加职称考核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3. 强化职称管理。通过加强职称管理,建立健全的考评体系,严格评审标准,防止评定级别过低或弄虚作假等问题的出现,确保职称评审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四、高等医学院校职称改革的效益 高等医学院校职称改革的实施,对教师的职业发展、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以及学校的综合实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促进学校的长足发展。 1. 提高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更好地发现和培养优秀人才。 2. 改善教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业绩,推动学校学科建设,

中外高等医学教育发展与改革比较研究

中外高等医学教育发展与改革比较研究 (来源:发展规划办发布者:发展规划办发布时间:2009-6-22 17:48:10 ) 中外高等医学教育发展与改革比较研究 四川大学发展研究中心曾诚宛小燕张伟李一萍 面对21世纪的到来,我国教育部先后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和“21世纪初高等医药教育改革”等教改项目。本研究为教育部世行贷款“21世纪初高等医药教育发展战略规划”项目的子课题,着重从中外比较角度,对中外高等医学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动因、管理体制、医学教育系统结构、培养目标和专业结构、医学教育制度、教学模式、课程体系与课程结构、趋势和启示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以此能为新世纪我国高等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规划的研究和制定提供一些参考。 一、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因比较 (一)促进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外部动因 1.卫生服务和社会需求的改变 随着人口年龄谱、疾病谱的改变,农村和城市中心贫民区卫生服务不足,卫生服务需求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医学教育都面临着适应卫生服务需求变化的要求。为适应改变中的卫生服务需要,美国政府和医学院协会(AAMC)在1970年初就提出了以综合健康为目标的卫生服务模式,大力发展以健康促进、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为重点的初级卫生保健,并作为发展和改革高等医学教育的一项策略。中国高等医药教育改革除了适应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化外,更多的是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当前,我国正在实行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的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专业设置与培养过程、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提出了许多要求。这些都要求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必须发生重大改革。 2.卫生费用的急剧上涨和医学教育投资的政策导向 随着高科技医疗的发展和初级卫生保健的普及,卫生服务费用也急剧上涨,这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进行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原因。如美国为控制卫生费用的急剧上升,开始把重点转到卫生保健的经济方面,并试图通过卫生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意向,把传统的、以培养第三级医疗服务为目标的医学教育转向以面向社区的初级卫生保健医生方面来,国会通过了卫生人力发展计划,还通过了对实行教学改革的医学院校提供额外财政补贴,由于政府采取了系列措施,使整个美国医学教育发展和改革很快。 3.科技进步对医学教育改革的影响 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医学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新兴学科以及同医学相关的边缘学科,传统的医学教育已不能采用简单地扩大课程内容的方法来实现;为了使医学教育同发展的医学科学相适应,也需要进行课程计划和课程内容的改革。医学科技的发展,是各国进行医学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共同动力。 (二)促进高等医药教育改革的内部动因 1.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育观念的更新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内在联系,比如,本世纪初美国医学教育的报告和建议都提出应加强医学院的社会学、行为科学、人文科学等非生物医学课程的教育,30年代英国有识之

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

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 摘要: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已被国家教委列入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而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整个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关键;本文旨在对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走向进行一次探索与研究;文章通过分析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沿革、现状及国外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状况,阐明了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医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状态不仅影响高等教育的整体状态,更与人的生活、生命质量直接相关,因此办好高等医学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至关重要。 要办好高等医学教育,确立什么样的培养目标、采用什么样的培养模式、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机制等等,都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培养模式问题,医学教育领域中一直存在着争议,目前,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并存于医学教育中,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问题、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怎样改革,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这一问题对于高等医学教育来说,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出发点,笔者选择了这样一个课题。 一、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历史沿革及现状 (一)“简约农耕型”“以师代徒”式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及特点 古代医学教育,以古代朴素的哲学观驾驭医学理论,主要取自实践经验的总结,归纳为临床知识,大多以师徒制,且封建制度强烈地左右着培养目标及教育活动中的人际关系。这种模式如同自然经济条件下农夫栽培作物,简约地靠经验地运作,目标十分有限。我国古代医学教育历来也是师徒传授。 这种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已被历史所淘汰,但从中可看出它在教育内容的整体观,体现个性教育的雏形及注重实践性的特点。 (二)“解析工厂型”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及特点 由于医学科学的发展而明显分科化,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等逐步确立了科

医学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

医学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 作者:侯鹏飞方彭华 来源:《大学教育》2022年第03期 [摘要]医学类应用型本科院校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医学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通过做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建设培训基地、制订实践教学能力评价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等路径来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符合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要求,满足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需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医学;应用型;本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3-0092-03 一、医学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技术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新医改的逐步推进,也对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要向应用型转变。当前设置有医学类专业的206所本科院校中,有很大一部分要转为应用型本科院校。2019年5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以下简称《任务》)要求中高职院校在2019年要缩减临床医学类专业招生规模。这就说明今后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任务主要靠医学类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落实。 卫健委、国家医学考试中心自2015年开始组织试行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类别)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此方案将传统的执业医师考试改革为“两段式”考试方式,第一阶段考试安排在医学生完成临床见习后进行,第二阶段考试安排在大学毕业后住院医师培训满一年或医疗机构试用满一年后进行。每个阶段考核均包含理论考试及技能考试两大模块。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周期长、难度大、投入高,《任务》实施以后,医学类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想保证医学生第一阶段考试的高通过率,势必要提高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水平,为此学校除了要不断升级现代化的教学硬件设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拥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任教师队伍。 二、医学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6年度医学教育研究课题指南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6年度医学教育研究课题指南 课题研究必须求真务实,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以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为目的。课题涉及范围包括医药学的高等教育、中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层面。课题研究注重实践,研究成果应该在医学教育中得到推广和发挥作用,符合国际医学教育发展趋势,服务我国的医学教育,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作参考。 一、医学教育研究课题 1. 医教协同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 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体制与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3.卓越医学人才内涵与培养模式研究探索 4.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 5. 农村卫生人才培养途径与方法研究 6. 医学院校依法治校(院)的有效路径的探索研究 7. 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8. 医学院校学风监测与改进的有效路径探索实践 9. 医学院校教育教学相关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10.医学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与教师发展的研究与实践 11.医学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标准研究 12.医学院校立德树人与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的实效性探索研究 13.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 14.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 15.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 16.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研究 17.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18.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医学课程的开发与共享 19.基于Bloom目标教学理论的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20.基于微课与翻转课堂的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索研究 21.移动式网络课程辅助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 22.医学教育网络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共享 23.医学生双语教学的研究 24.临床教学面临的法律问题研究 25.医学实验教学体系创新与测评研究 26.客观结构化考试(OSCE)在非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技能考评中的探索研究 27.促进医学生就业的研究 28.留学生医学教育研究 29.中外医学教育比较研究 30.中国医学教育史研究 二、医学研究生教育研究课题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是指中国国内的医学院校在培养医学 专业人才方面的教育体系和工作流程。中国的高等医学教育自20世纪初开始发展,并且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成就。本篇文章将从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回顾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 年的医学教育兴起。当时一些外国传教士和医生在中国开设了医学院校,对中国的医学教育起到了推动作用。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包括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大了对高等医学教育的投入,推动了医学院校的发展和提升。 目前,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教 育体系。根据教育体系的设置,医学教育可以分为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并且在各个层次都有相应的课程设置和考核要求。中国也拥有一些知名的医学院校,如北京大学医学部、复旦大学医学院等。这些院校在吸引和培养国内外优秀的医学生和研究生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不够均衡,一些地区和院校的医学教育条件和师资力量存在差距。其次,医学人才培养还存在一定的市场化倾向,一些医学院校以盈利为目的,导致教育质量下降和职业道德问题。此外,高等医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

内容也需要和医学领域的发展趋势相适应,引入前沿的医学知识和技术。 未来,中国高等医学教育需要继续加大改革和投入力度,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首先,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和激励,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其次,要完善医学教育的质量评估和监管机制,确保医学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此外,要加强与医疗实践和医疗机构的合作,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培训机会。同时,要关注医学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加强与国际顶尖医学院校的交流与合作。 总之,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取得了 显著的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持续改革和加强投入力度。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为国家的医疗事业和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11

附件: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我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提升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和•江苏省高等学校教授资格条件(试行)‣等文件,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评审条件。 第二条本评审条件适用于我校教师(含教学、科研、实验)系列申报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研究系列的评审条件根据•关于印发<江苏省本科院校艺术学科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等4个文件的通知‣(苏职称…2009‟15号文)的精神执行;教师外其他系列的评审条件根据•关于印发<江苏省高等学校教授资格条件(试行)>等138个文件的通知‣(苏职称…2003‟2号文)的精神执行,其他条件和程序、政策与教师(含教学、科研、实验)系列的一致。 第二章申报资格 第三条关于申报资格 (一)按照省和学校岗位设臵与聘任的文件精神,每位教职工的岗位具有唯一性,专业技术职务申报应遵循职岗一致的原则,必须根据申报时所在岗位申报相应系列的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教学、科研、实验系列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申报本系列的专业技术职务;卫生、财务、工程、图书、档案、编辑等其他系列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申报或者考评本系列的专业技术职务;机关管理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应当申报教育管理研究系列的专业技术职务,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应当申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列的专业技术职务。 (二)根据教育厅有关规定,申报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人员须为在职在岗的工作人员,已办理退(离)休手续及申报之日已达到国家规定退(离)休年龄的人员不在申报范围之内。 (三)申报正高级职务,需取得副高级职务资格并受聘副高级职务5年以上;申报副高级职务,需取得中级职务资格并受聘中级职务5年以上,或获得博士学位且已取得中级职务资格并受聘中级职务2年以上;申报中级职务,大学本科毕业需取得初级职务资格并受聘初级职务4年以上,或具有第二学士学位证书且已取得初级职务资格并受聘初级职务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且已取得初级职务资格并受聘初级职务2年以上,获得博士学位经考察表明能胜任和履行中级职务职责者可以直接初定。 第四条关于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破格申报的评聘 (一)近3年来从海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可不受职称、资历及职称外语、计算机条件的限制,根据本人实际水平、能力和业绩成果直接申报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除此之外的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不得越级申报高级职务任职资格。

临床医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临床医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一、指引思想和建设目旳 1、指引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旳,以哺育学科领军人物、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教学科研骨干和科技教学团队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水平为核心,以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加强继续教育、建立有助于人才成长发展机制为保证,坚持引进与稳定并重、培养与使用并重、学历教育与能力提高并重旳方针,遵循开放、创新、精干、高效旳原则,努力建设一支素质较高、数量达标、构造合理、队伍稳定、布满活力旳旳高水平师资队伍。 2、建设目旳在思想政治方面可以坚持对旳旳政治方向,医德崇高,忠诚于人民旳教育事业;在业务方面有本学科坚实旳理论基本和纯熟临床技能,理解掌握高等教育理论和把握教学规律,具有较高旳教学水平和优良旳教学效果,理解掌握本学科前沿旳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具有较强旳科研、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旳能力,具有一定旳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能力旳师资队伍;在总体构造上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力求引进和培养在国内有一定影响旳学科带头人1-2 名,在省内有明显影响力旳学科带头人3~5 人。教师队伍中博士学位人员达25-30 名。 二、师资队伍现状及分析 1 师资队伍构造分析既有全院专兼职教师共465 人。学历构造:博士15 人,占3.22%;研究生生17 2 人,占36.99%(包括15 名

在职研究生进修);本科273 人,占58.71%。年龄构造:30 岁如下56人,占12.04%;31—40 岁182 人,占39.14%;41—50 岁156人,占33.55%;51—60 岁54 人,占11.61%;60岁以上17 人,占3.66%。职称构造:正高职161 人,34.62%;占副高职147人,31.61%;占中级职称78 人,占16.77%;初级职称79人,占16.99%。学缘构造:佳木斯大学毕业337人,占72.47%。2.师资队伍建设存在旳问题及解决措施从学历构造分析:有本科学历教师比例较高,研究生学位教师有待提高,有博士学位旳教师所占比例偏少。从年龄构造分析: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各年龄段上教师分布相对合理,但在30—50岁之间旳教师较为集中,所占比例为72.69%,这不利于形成合理旳梯队。从职称构造分析:各级职称分布不均衡,副高档职称以上教师达66.23%,中级、初级职称旳教师偏少。从学缘构造分析:本校毕业教师所占比例过大,为72.47%,外校毕业旳教师较少,特别是外校毕业旳研究生更少,“近亲现象”比较严重,影响学科旳发展。因此,要大力引进外校旳研究生毕业生、博士毕业生,变化师资队伍旳学缘构造。此外,还要走出去,出国留学深造,提高教师队伍学缘构造建设。同步,多数教师旳外语水平亟待提高,以适应外语教学和科研工作,需要不断发明条件,加强广大教师旳外语培训。 三、建设规划 (一)数量稳步发展根据我院将来几年旳发展规模,逐渐增长与招生数量相适应旳专教师数。在此后旳几年中每年增长5~10 名专任

医学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医学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大改革、大发展”之后,进入到“大提高”阶段,由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可以针对所在医学院校的独特地域特点,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展开研究,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地方医学院校的教育教学发展,促进地区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策略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大改革、大发展”之后,进入到“大提高”阶段,由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地方医学院校的教育教学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成为新的历史时期医学高等教育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一、突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一)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医学教育要加快促进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自主发展的有机结合。高质量的医学人才培养要建立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协调发展,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基础之上。应着重加强医学人文教育为主的通识教育,关心医学生人格养成和价值塑造;通过优化课程结构,保障实践课程比例;创新课程组织、管理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建立结构优化的课程教学团队;充实选修课程内容,提高选修课程质量;遴选建设一批精品网络开放课程,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和选择权。(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协同育人医学院校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协同育人,探索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协同育人的共赢机制,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共同制订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科学精神、知识结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更加适应社会需求。另一方面,要积极寻求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国际名校的战略合作,吸引社会资源投入学校的人才培养,探索国际合作精英培养和企业冠名定向培养新模式。高校应充分发挥协同创新中心育人职能,以人才培养支撑科研和学科提升,实现三位一体发展。(三)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构建研究型教学模

医学高级职称专题报告

医学高级职称专题报告 医学高级职称是医疗服务人员和医学科学研究从业人员的岗位 许可,是一个职业资格认证的重要标志。医学高级职称的职称评定是一种职业资格认定制度,是国家行政机关和医学界对医疗人员和医学科学人员科研能力和社会贡献的评价。目前,我国的医学高级职称已经确立并已经全面实施,成为中国医学人才的重要认可。 一、医学高级职称的种类 根据医学高级职称等级,医学高级职称可分为三类:正高级,副高级和中级。 正高级职称包括医学院士、医学教授、院士名誉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高级职称包括副教授、副研究员、副主任医师、副主任护师。中级职称包括助理研究员、主任医师、主任护师等。 二、医学高级职称的申报 申报职称的基本要求是,申报者应具有良好的专业能力。如果申报者拥有硕士以上学历,并在学校当中有良好的表现,拥有一定的科研和实践能力,那么可以尝试申报中级职称。 申报正高级职称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经历、技术服务能力,以及发表的著作和研究成果,申报者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学术成就。 三、职称评定的考核内容 申报医学高级职称的考核,可以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专业能力考核,主要是通过考核申报者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临床技能,来考核其专业能力。第二部分是专业实践能力考核,主要通过考核申报者

的实践能力,来考核其在医疗、科研等方面能力。第三部分为社会贡献考核,主要考核申报者为国家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 四、医学高级职称的意义 医学高级职称的获得,可以证明申报者在医疗服务工作和医学科学研究方面有一定的贡献。同时,获得者将会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更多专业技能,从而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总之,医学高级职称的获得有助于医学人才的更好发展,也为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传承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职称评定系统也为我国的医学科学和医疗服务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高职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引言 高职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一直是医学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 卫生事业的不断改革,高职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也日益受到重视。当前,高职医学教育教学 模式已经逐渐向多元化、信息化和实践化的方向发展,研究高职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已经成 为医学教育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将对高职医学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综述,探讨其现状、存 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以期能够为高职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高职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 高职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主要表现在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手 段的改进上。高职医学教育教学模式已经逐渐由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向多元化和实践化的方 向转变,采用PBL(问题导向式学习)、TBL(团队协作学习)等现代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学内容的更新已经成为高职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 着重于医学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需求。 教学手段的改进也是高职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利用信息化技术、多媒体教学技 术和虚拟仿真技术等现代化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二、高职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高职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教学质量不稳定是目前高职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大难题,尤其是一些地方院校的教学 质量往往参差不齐,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和评估。教育资源不均衡也是高职医学教育 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难题,目前一些地方高职医学院校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这就需要进一 步加强资源整合和共享。教学手段的使用不够灵活和多样化也是高职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中 的一大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教学手段的创新。

高校课题申报:临床医学院“跨界”视域下“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临床医学院“跨界”视域下“双师型” 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学科分类:高等教育 课题类别:重点课题 关键词:临床医学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 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 一、问题提出 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教育规划纲要》中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放在职业教育发展的突出位置上。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 5 号)中指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应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临床医学院“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深化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做好临床教师的评价工作,将不断优化临床“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医学院校的不断发展。 目前国内关于大学教师教学评价的研究很多,多属于宏观评价,对“跨界”视域下“双师型”教师的微观评价研究较少,而对临床医学院“跨界”视域下“双师型”教师的评价几乎是缺失的。纵观现有研究,传统的教师评价体系已不能适应医学院校“双师型”教师评价新的要求,存在如下问题

①评价机制与院校性质不符;②评价机制缺乏发展性;③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④评价体系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因此研究构建与高等医学院校相适应的、系统的、可操作的、科学的“双师型”教师个性化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二、课题界定 临床医学院“跨界”视域下“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就是引入360 度反馈评价法与PDCA循环理念构建个性化的“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 “跨界”:临床医学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有别于普通教育。医学教育是一种“跨界”的教育,跨越了医院与学校、工作与学习,医学与教育的疆域。基于“跨界”的视域,决定了在工作上具有特殊性的医学教育教师——“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因视角和维度不尽相同,归纳起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双职称”论;第二类是“双证书”论;第三类是“双素质”论;第四类是“双能力”论。 教师评价:就是根据教育目标和教师的工作任务,运用科学的评价理论和方法对教师的工作进行价值判断。360 度反馈评价法:也称之为全视角或全方位考核法,由英特尔公司最早提出并加以实施。它由被评价人的上级、同事、下级和客户等组成评价组对被评价人进行360 度全方位评价,被评价者自己也对自己进行评价。再通过所设定的反馈程序进行评价结果的反馈,以达到改变被评价人的行为、提高其绩效等目的。 PDCA循环:按照PDCA标准流程对教师评价进行持续改进,P (plan) 计划;D (Do) 执行;C (check) 检查;A (adjust)修正。以上四个过程周而

近20年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及前沿分析

近20年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及前沿分析 作者:陈玉容龚辉翔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2019年第12期 [摘; ; ; ; ; ;要]; 我国高等医学学院是培养医学人才的教学基地。目前,高等医学学校教育研究热点能够实时监控和促进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思想和教育方法结合热点领域和前沿进行分析,能够更加促进医学科学研究和探索的进步。针对近20年来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及前沿进行分析,同时与近几年的医学教育改革进行融合,对目前初步建立中国特色标准化医学教育体系改革取得的重大突破进行论述。 [关; ; 键; ;词]; 高等医学教育;热点领域;研究;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184-02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高等院校教育改革进行了大面积的体系改革,对医药卫生体系的改革能够更加促进医学教育的发展。因此,针对中国特色标准化、规范化的医学教育体系的建设能够直接影响到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进程。由此可见,高等医学院校研究质量和办学水平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同时也是我国医学教育质量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的热点领域。 一、中国特色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建立 近年来,对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发展和体系改革的热点领域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教育部、国家卫生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地方政府部门对高等医学教育的体系建设有着决策性的作用,其能够无形中推进医学教育的改革。 目前的热点和前沿分析医学教育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效果,医学教育改革对其学科设置和相关教育形式的改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我国医学教育从热点领域成功地吸引更多的医学人才加入教育行业,使高等医学教育结构显著改善。原来针对高等医学教育的改革逐渐推进,将原先的七年制医学教育逐渐改成“5+3”八年制医学模式。针对高等医学教育学院推进医学研究生的教育和规范化培养,同时对临床医学本科教育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三年在校学习基本基础知识理论,然后进行对口医院的定点实习,通过实习强化本科所学的理论知识,大力发展和培养以医学为研究的人才培养。三年制医学专业教育、两年制和医学助教的培养模式基本形成,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与实际地方医院的合作能够促进对学生医学实践以及钻研精神的培养,从而进一步实现标准化中国医学教育继承和医学技术的发展。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的改革往实战化方向发展,更多的医学院校与相关地方医院形成合作关系,大量

南方医科大学职称评聘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模板】

**大学 职称评聘改革方案 (征求意见稿) **大学人事处 二○一五年四月

目录 一、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改革政策背景 (1) 二、**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 (3) 附件1:**大学专业技术职务系列编设表 (13) 附件2:**大学各系列各级职务比例编设表 (14) 附件3:**大学高教系列职务条件 (15) 附件4:**大学研究系列职务条件 (28) 附件5:**大学实验系列职务条件 (34) 附件6:**大学卫生技术系列职务条件 (39) 附件7:**大学破格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条件 (65) 附件8:**大学专业技术职务条件附录 (67)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改革政策背景 2000年,政策导向是评聘分离: 2000年3月,人事部在《关于印发〈关于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中明确:专业技术人员要按照评聘分开、强化聘任的原则,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 2001年4月,省委办公厅下发的《广东省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粤办发[2001]9号):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进一步完善不同类型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继续推行职称评定与职务聘任相分离,根据岗位工作要求和个人的情况,可实行高职低聘,对具备一定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以实行低职高聘。不断强化岗位聘任,逐步理顺职称评定与岗位聘任的关系。 广东省现行职称政策主要还是评聘分离。其中,专业技术资格条件是1999-2001年左右制定的;2003年进行了职称年限上的重大改革,评审年限由5年缩短为3年;其后,又对外语、计算机等具体条件进行了修订完善。专业技术职务则由各单位自行聘任。 2011年开始,政策逐步导向评聘结合: 201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加快推进职称制度改革。统筹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健全专业技术人才评价

深化医教协同推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

深化医教协同推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 作者:潘炳华黄天壬苏晓云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1年第06期 [摘要] 根据《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结合广西医科大学实际,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已进行了一段时间,改革的成效已逐渐显现出来,此时需要进一步深化医教协同,深入推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制度的改革,从招生考试改革、培养模式改革、导师队伍建设和培养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严格落实医教协同的要求,深入推进培养改革,不断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培养高层次医学技能型人才,为社会输送高层次医学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 医教协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1)06-0073-03 2014年3月,教育部、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提出深化院校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1]。通过加强培养基地的建设及培养过程的管理,严格地执行培养考核标准,不断提高培养基地的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

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强调优化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训内容和时间,使培训内容更加合理化,时间更加人性化[2]。这是国家层面的制度要求,说明国家对医学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视,同时也为国家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制度保障。 广西医科大学在此背景下,积极探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2013年进行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试点改革,目前完成了三届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医学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一、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广西受到地域因素、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吸引985、211高校的考生报考。此外,报考生源结构复杂(医学院校的应届毕业生、本硕连读的医学生和工作后继续深造的临床医生),理论基础及临床技能存在较大的差异。虽然上线考生数量较多,但高分考生少,上线考生中一些医疗卫生专业领域如全科、儿科、精神科、产科、麻醉、康复、重症医学、传染病、老年医学等人数也不足,往往需要从报考其他热门专业领域考生中调剂才能完成招生任务,而从其他专业调剂过来的考生有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二)招生制度制约人才选拔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考制度在形式、内容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较为传统单一,与临床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复杂性联系不够密切。同时,受到招生单位在招考制度改革力度、配套措施、经费投入等方面的限制,在复试阶段也未能建立起科学的、客观的、规范的、针对不同专业领域的复试考查形式、内容和评价体系等高效的工作机制,复试结果很难全面真实地反映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考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三)课程建设不能满足医教协同发展需要 学位授权类型不断丰富,需要对课程体系建设进行通盘考虑的情况下,系统建设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临床医学课堂教学方式还较为单一,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安排大多是本科时期学过的内容,没有突出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多数课程与本科课程学习方式雷同,缺乏前沿性、实用性,授课模式单一,专业型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学分要求及课程学习方式无较大区别,没有差异的培养体现不出专业型研究生的优势[3]。课程设置科目偏少,医学人文素养与医患沟通能力课程建设力度不够,学生选课机会不多。科研思维课程及人文科学课程较少,对学生立德树人的教育意识淡薄,专业型研究生的临床压力大,缺少专门的心理辅导课。理论教学只能在学校进行,有的培养基地没有设置理论课程供学

深化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4930

深化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 为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持续提高医学教育质量,促进医学人才队伍建设与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相协调,根据上级文件的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牢把握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始终将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摆在卫生健康和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地位,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深化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完善医学教育体系,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为建设健康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医学专业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制度较为完备,以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为引领、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为主体、定向医学生培养为补充的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健全,全科、儿科、精神科、公共卫生等紧缺人才培养得到全面加强,药学、护理、康复治疗等医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协调发展,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对卫生健康事业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到2035年,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环境更加完善,终身学习制度全面实施,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达到较高水平,医学人才队伍满足健康建设需要。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 支持举办医学教育的高等学校,依托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深入实施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本科起点长学制医学人才培养项目,在国家下达的招生指标额度内,每年新增研究生招生指标向医学专业倾斜。鼓励引导高等学校开展国内外联合培养和对外短期交流,探索医学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双博士(MD∕PhD)培养、学术学位本硕博连读培养机制,着力培养临床与生命科学等多学科交叉复合型创新医学人才。完善博士后培养制度,深入实施人才计划,吸引医学领域优秀杰出人才。 (二)加强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 改革完善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专业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制度,健全完善“5+3+X”(5年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3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X年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或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争取国家学位培养改革试点政策,在国家下达的招生指标额度内适度增加全科、儿科、精神科等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