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1-8单元判断题汇总(附答案解析)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1-8单元判断题汇总(附答案解析)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1-8单元判断题汇总

1.《山中访友》这篇抒情散文,描写了作者带着好心情去拜访山里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赞颂了人与人之

间高尚的情怀。〔〕

2.《山中访友》这篇文章,作者访问了德高望重的老人、鸟儿、露珠、树、山泉等朋友。〔〕

3.《山中访友》是一篇不仅想象丰富,作者还采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方法表达感情。〔〕

4."走出家门就与微风撞了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这句话直接点明山中访友是在初夏的一个早晨。

〔〕

5.《山中访友》一课作者对山中"朋友"有时用第一人称表达,有时又以第二人称称呼,从而使感情表达得更加充

分。〔〕

6.《山中访友》作者是李汉荣,本文是一篇记叙文。〔〕

7."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是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是"这山中的一切,都不是我的朋友。"〔〕

8."我轻轻地挥手,辞别山里的朋友,带回来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还带回一路月色。"这是文章的结尾,与开

头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9."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一句运用了比喻的说明方法。生动地表达出作者与"

朋友"之间的默契和情谊。〔〕

10.《山雨》一课作者赵丽宏,散文,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

11.《草虫的村落》是一篇说明文,作者郭枫,科学地介绍了小虫的洞穴,真实地再现了一个小虫丰富多彩的世

界〔〕

12.《草虫的村落》文中描绘了两个场景;迷路的森林,甲虫村民劳动的场面,表现了作者对草虫的喜爱和对大

自然的热爱〔〕

13.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作者赞美这些音乐、演奏者把甲虫

音乐家们振着翅膀的声音比喻成"灵泉",表现出他对甲虫的喜爱之情〔〕

14.《草虫的村落》作者郭枫,以散文的文体介绍了小虫的洞穴,真实地再现了一个小虫丰富多彩的世界〔〕

15.是什么力量使他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应该读出疑心的语气〔〕

16.《草虫的村落》运用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17.《詹天佑》一文通过对詹天佑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现詹天佑超高的智慧和爱国精神。〔〕

18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这句话是设问句〔〕

19.《詹天佑》一文是按照先具体介绍再概括记叙的方法安排材料的。〔〕

20.文章安工程进展的顺序,依次从 "勘测线路""开凿隧道" "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方面表达詹天佑主持京张

铁路的过程〔〕

21文章写京张铁路提早两年竣工,及中外人民对詹天佑的思念,点明事件的意义——有力地回击了帝国主义者对中国的藐视和嘲笑,〔〕

22.《草虫的村落》的体裁是童话,作者是郭枫。〔〕

23."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一句突出桥的巩固,充分表达了作者

对老桥的赞美。〔〕

24.《草虫的村落》"夕阳亲吻着西山"红鸠鸟归巢的鸣叫声点明时已黄昏。作者对草虫村落的奇异游历竟花了一

个下午的时间。( )

25.《草虫的村落》"忽忽悠悠"道出了作者对奇异游历的欢快和得意;"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更点明了心灵沉浸

在奇异游历中的痴迷。〔〕

26.《草虫的村落》"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概括了这个草虫世界的特征。"奇异"点出了行文的线索。〔〕

27.《草虫的村落》一文结构严谨,按照游历的过程,对草虫的村落和草虫的生活作了细致的观察和奇妙的想象,

并融入了自己热爱自然,关爱生灵的独特情怀。〔〕

28.《草虫的村落》"此时,我觉的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在此句

中"灵泉"指的是泉水非同一般,具有灵性。〔〕

29.《詹天佑》证明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句子点明了修筑京张铁

路的结果,再一次说明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与首句照应。〔〕

30.《詹天佑》一课中"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两

端凿进法。〔〕

31. "我"在德国留学时,母亲去世了。〔〕

32.《思念母亲》作者到国外后,只思念,也只可能思念一个母亲。〔〕

33.《思念母亲》一文感情丰富,作者对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的思念之情贯穿全文。〔〕

34."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句中一个"也"巧妙地将祖国与母亲

联系起来,可见在作者心中两者确实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

35.《思念母亲》一文作者开门见山,指出两位母亲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调。( )

36.《思念母亲》一文以会议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

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不变的爱意,对祖国母亲永久的悔恨,〔〕

37.《穷人》一文中"我嘛…缝补缀补…","感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了…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这里…的作

用都表示断断续续。〔〕

38.《穷人》是俄国列夫·托尔斯泰写的短篇小说〔〕

39.《穷人》一文中的环境描写既有天气描写,也有桑娜与西蒙两家情景描写,这些环境描写从正面衬托桑娜与渔夫的

美好品质〔〕

40."他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揍我一顿也好!""省略号的作用说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41.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吼叫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

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的美好品质。〔〕

42."她的心跳得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感觉非这样做不可"。一句的正确理解是,这句话看似矛盾,

实际上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

43.《穷人》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44.《穷人》一文在写作上特色鲜明通过对环境和人物行动、对话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45. 本文赞扬了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保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也表现了"我"对老教授的敬仰感谢之情。〔〕

46. 课文以老教授的言行以及"我"的动作与心理变化为线索,脉络清晰,层次清楚。〔〕

47. 文中借妹妹的话说出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这样写的好处是让读者大吃一惊,,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48. 文中交代父亲和妹妹对我拉琴的评价,与老教授的评价形成比照,从侧面赞美了老妇人对"我"的保护和帮助。〔〕

49. 用"唯一"来修饰"听众"有"独一无二"的意思,说明听"我"演奏的只有老妇人一个人。〔〕

50.《唯一的听众》中"唯一"一词,说明那位老人在"我"心中占有崇高的位置,写出了"我"对老人的思念之情。〔〕

51.《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说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

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52.《只有一个地球》一文用词严谨,表达生动,多处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表达了科学小品文语言的严谨性。〔〕

53."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地球的渺小。〔〕

54"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这两句使用了列数字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5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文以饱含深情的语言,向我们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们对土

地的爱。〔〕

56.《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文章从结构上说属于先总后分的结构。〔〕

57."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在文中反复出现,产生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不仅使主题深化,而且强化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

感。〔〕

58."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每一只嗡嗡鸣叫的昆虫。"一句中

的量词使用正确。〔〕

59. 《少年闰土》一文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

60、《少年闰土》中"他们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一句,流露出作者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

〔〕

61、在《少年闰土》一文中,详写了"雪地捕鸟","海边拾贝"两件事,表现了闰土见识丰富、活泼可爱与能干。〔〕

62. 本文节选鲁迅写的长篇小说《故土》。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63、这篇小说使用第一人称来写的。文中的"我"的思想感情与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但因为这是文学作品,稳重

的形象是虚构的,所以"我"不是鲁迅本人。〔〕

64、这篇小说讲了闰土给"我"讲的四件趣事,依次为"看瓜刺猹""海边拾贝""雪地捕鸟""看跳鱼儿",这几件事不仅使"我

"随农村丰富多彩生活充满了向往,也表达了自己对所处的地位与环境的不满。〔〕

65、"雪地捕鸟"一事中连续性动词的使用,可以看出闰土是个淳朴善良,活泼可爱的孩子。〔〕

66、《少年闰土》一文,抓住了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

67、在《少年闰土》一文中,作者抓住对闰土的外貌、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表达他见识丰富、活泼可爱、聪明能

干。〔〕

68、"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无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

出卖罢了。"这句话表达了"我"对少年闰土的羡慕、钦佩。"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

那么表达了"我"对自己住处的环境的不满,流露了对农村生活的向往。〔〕

69、《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土》。这篇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

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思念之情。

〔〕

70、在《少年闰土》一文中,闰土给"我"讲了"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四件事,其中详细描述了"雪

地捕鸟""海边拾贝";两件事。〔〕

71、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里面的"我"就是鲁迅。〔〕

72、"我们在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

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这个过程是按照捕鸟的顺序描写的,因此不能颠倒顺序。〔〕

73、课文先描绘了"我"记忆中看瓜刺猹的闰土,接着写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最后写两人的分别和友谊。〔〕

74.《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文章第一段是"因",后面几件事是"果",表达了

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思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75.《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作者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

憎清楚,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76.文章按内容可分为五段,第一局部是写伯父去世后,很多人参加他的追悼会,写出了人们对他的无比爱戴,后面依

次写了笑谈"碰壁",谈《水浒传》,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后一局部那么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87.老人喂海鸥的动作描写写得非常精致,也叫细节描写,"扫"字把欧群吃食的样子描绘得生动鲜活。〔〕

88."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与"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中省略号的作用相同。( )

89. 作者通过对老人喂海鸥的动作描写,突出了老人以喂海鸥为乐趣。〔〕

90."老人挫着嘴,好似还在呼唤着海鸥们。""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都是比喻。〔〕

91."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此句神态描写,表现了老人对海鸥的情意。〔〕

92."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桔祥鸟,幸福鸟!"句中的省略号表示语意未尽。〔〕

93.《老人与海鸥》一文可以使我们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可以成为我们的朋友,作者是邓启耀。〔〕

94.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散文,作者沈石溪。〔〕

95. 本文以事情开展为序,依次写了"重披战甲"、"凭吊战场"、"英雄垂暮""庄严归去"四个片段。〔〕

96."……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朋友。"是比喻,"老朋友"是指与他并肩作战的战象。〔〕

97."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这段话中"呼呼吹去、摩挲、泪光闪闪、久

久"让我们感受到战象嘎羧看到象鞍后对过去的留恋。〔〕

98."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这段抓住了嘎羧的神态和外貌的描写,赞

颂了它的善良和忠诚。〔〕

99."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一句对嘎羧的动作、神态进行了描写,

似乎在告诉我们,历史不能忘怀,它在期盼和平。〔〕

100. 《最后一头战象》以时间为序,扣住四个感人的片段;"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把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记叙下来。〔〕

101. 《最后一头战象》本文表达上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突出嘎羧的高尚情怀。

〔〕

102. 《最后一头战象》以时间为序,写了" 重披战甲"、"英雄垂暮"、""凭吊战场、"庄严归去"等场面。〔〕103.《最后一头战象》抓住了象的神态进行描写把象看做一位垂暮的英雄,展现了嘎羧的忠诚。〔〕

104. 《伯牙绝弦》通过对伯牙与子期的语言、动作的描写,突出了二人友情的深厚真挚。〔〕

105. 《伯牙绝弦》一文中"善"字共出现四次,它们的字义相同。〔〕

106. 《伯牙绝弦》这个故事赞扬了伯牙精湛的琴技和钟子期精湛的音乐鉴赏力。〔〕

107. 《伯牙绝弦》中通过伯牙和钟子期的动作和语言的描写,突出了二人友情的深厚和真挚。〔〕

108. 《月光曲》记叙了法国音乐家贝多芬创作的钢琴曲---《月光曲》的过程。〔〕

109.《月光曲》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答案解析

1.《山中访友》这篇抒情散文,描写了作者带着好心情去拜访山里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赞颂了人与人之间高尚的情怀。〔×〕把"人与人之间"改为"人与大自然之间"

1.《山中访友》这篇文章,作者访问了德高望重的老人、鸟儿、露珠、树、山泉等朋友。〔×〕"老人"改为"老桥"

2. 《山中访友》是一篇不仅想象丰富,作者还采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方法表达感情。〔√〕

3."走出家门就与微风撞了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这句话直接点明山中访友是在初夏的一个早晨。〔×〕"直接点明"改为"间接点明"

4. 《山中访友》一课作者对山中"朋友"有时用第一人称表达,有时又以第二人称称呼,从而使感情表达得更加充分。〔×〕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

5.《山中访友》作者是李汉荣,本文是一篇记叙文。〔×〕记叙文改为散文

6."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是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是"这山中的一切,都不是我的朋友。"〔×〕"都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都是我的朋友"

7."我轻轻地挥手,辞别山里的朋友,带回来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还带回一路月色。"这是文章的结尾,与开头照应,是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8."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一句运用了比喻的说明方法。生动地表达出作者与"朋友"之间的默契和情谊。〔×〕"比喻"改为"拟人" "说明"改为"修辞"

10.《山雨》一课作者赵丽宏,散文,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

2.这是一篇说明文,作者郭枫,科学地介绍了小虫的洞穴,真实地再现了一个小虫丰富多彩的世界〔×〕把"说明文"改成"散文"

3.文中描绘了三个场景;迷路的森林一个甲虫村民劳动的场面,表现了作者对草虫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把"一个甲虫村民劳动的场面"删掉,再添加"草虫的村落"

4.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作者赞美这些音乐、演奏者把甲虫音乐家们振着翅膀的声音比喻成"灵泉",表现出他对甲虫的喜爱之情〔√〕

14.《草虫的村落》作者郭枫,,以散文的文体介绍了小虫的洞穴,真实地再现了一个小虫丰富多彩的世界〔×〕把"真实的再现"改为"想象"

15.,是什么力量是他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应该读出疑心的语气〔×〕把"疑心"改成"猜想"

6.《草虫的村落》运用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把"排比"改成"比喻"

1.《詹天佑》一文通过对詹天佑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现詹天佑超高的智慧和爱国精神。〔×〕错误原因:把神态改成心理

2.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这句话是设问句〔√〕

3.《詹天佑》一文是按照先概括介绍再具体记叙的方法安排材料的。〔×〕

4.文章按工程进展的顺序,依次从"开凿隧道""勘测线路""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方面表达詹天佑主持京张铁路的过程〔×〕错误原因:把"开凿隧道""勘测线路调换位置

5.文章写京张跌路提早两年竣工,及中外人民对詹天佑的思念,点明事件的意义——有礼地回击了帝国主义者对中国想藐视和嘲笑,〔√〕

22.《草虫的村落》的体裁是童话,作者是郭枫。〔×〕把"童话"改为"散文"

23."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一句写出来桥的巩固,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老桥的赞美〔×〕把"巩固"改为"古老"

24.《草虫的村落》"夕阳亲吻着西山"红鸠鸟归巢的鸣叫声点明时已黄昏。作者对草虫村落的奇异游历竟花了一个

下午的时间。( √)

25.《草虫的村落》"忽忽悠悠"道出了作者对奇异游历的欢快和得意;"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更点明了心灵沉浸在

奇异游历中的痴迷。〔×〕正确答案:"忽忽悠悠"点明了心灵沉浸在奇异游历中的痴迷。"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

更道出了作者对奇异游历的欢快和得意;

26.《草虫的村落》"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概括了这个草虫世界的特征。"奇异"点出了行文的线索。〔×〕

正确答案:"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 点出了行文的线索。"奇异"概括了这个草虫世界的特征。

27.《草虫的村落》一文结构严谨,按照游历的过程,对草虫的村落和草虫的生活作了细致的观察和奇妙的想象,

并融入了自己热爱自然,关爱生灵的独特情怀。〔√〕

28.《草虫的村落》"此时,我觉的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在此句中

"灵泉"指的是泉水非同一般,具有灵性。〔×〕正确答案:在此句中灵泉指的是:甲虫音乐家们演奏的优美音

韵。

29.《詹天佑》证明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句子点明了修筑京张铁路

的结果,再一次说明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与首句照应。〔√〕

30.《詹天佑》一课中"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

部凿井法。〔×〕

31. "我"在德国留学时,母亲去世了。〔×〕

32.《思念母亲》作者到国外后,思念两个母亲。〔×〕

33.《思念母亲》一文感情丰富,作者对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的思念之情贯穿全文。〔√〕

34."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句中一个"也"巧妙地将祖国与母亲联系起来,可见在作者心中两者确实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

35.《思念母亲》一文作者开门见山,指出两位母亲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调。( √)

36.《思念母亲》一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37.《穷人》一文中"我嘛…缝补缀补…",说话结巴,欲言又止"感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了…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语意的跳跃〔×〕

38.《穷人》是俄国列夫·托尔斯泰写的短篇小说〔√〕

39.《穷人》一文中的环境描写既有天气描写,也有桑娜与西蒙两家情景描写,这些环境描写从侧面衬托桑娜与渔夫的美好品质〔×〕

40."他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揍我一顿也好!""

省略号的作用说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41.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吼叫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的美好品质。〔√〕

42."她的心跳得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感觉非这样做不可"。一句的正确理解是,这句话看似矛盾,实际上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

43.《穷人》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44.《穷人》一文在写作上特色鲜明通过对环境和人物行动、对话、心理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45.本文赞扬了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保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也表现了"我"对老教授的敬仰感谢之情。〔√〕

46.课文以老教授的语言以及"我"的动作与心理变化为线索,脉络清晰,层次清楚。〔×〕

47.文中借妹妹的话说出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这样写的好处是从侧面写出老人的威望,表达出妹妹对老妇人的敬仰,妹妹的话也能突出"我"对老妇人的敬佩和感谢之情。〔×〕

48.文中交代父亲和妹妹对我拉琴的评价,与老教授的评价形成比照,从侧面赞美了老妇人对"我"的保护和帮助。〔√〕

49.用"唯一"来修饰"听众"有"独一无二"的意思,说明老人在我心目中崇高的地位,我对老人的感谢之情。〔×〕

50.《唯一的听众》中"唯一"一词,说明那位老人在"我"心中占有崇高的位置,写出了"我"对老人的感谢之情。〔×〕

51.《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说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52.《只有一个地球》一文用词严谨,表达生动,多处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表达了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

53."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说明了地球的渺小。〔×〕

54"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这两句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5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文以饱含深情的语言,向我们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

片土地的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爱。〔√〕

56.《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文章从结构上说属于总分总的结构。〔×〕

57."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在文中反复出现,产生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不仅使主题深化,而且强化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58."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每一只嗡嗡鸣叫的昆虫。"一句中的量词使用正确。〔√〕

59、《少年闰土》一文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

60、《少年闰土》中"他们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一句,流露出作者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应把"作者"改为"我"

61、在《少年闰土》一文中,详写了"雪地捕鸟","海边拾贝"两件事,表现了闰土见识丰富、活泼可爱与能干。〔×〕应把"海边拾贝"改为"看瓜刺猹"。

62.本文节选鲁迅写的长篇小说《故土》。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应把"长篇"改为"短篇"

63、这篇小说使用第一人称来写的。文中的"我"的思想感情与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但因为这是文学作品,稳重的形象是虚构的,所以"我"不是鲁迅本人。〔√〕

64、这篇小说讲了闰土给"我"讲的四件趣事,依次为"看瓜刺猹""海边拾贝""雪地捕鸟""看跳鱼儿",这几件事不仅使"我"随农村丰富多彩生活充满了向往,也表达了自己对所处的地位与环境的不满。〔×〕

应改为"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

65、"雪地捕鸟"一事中连续性动词的使用,可以看出闰土是个淳朴善良,活泼可爱的孩子。〔×〕应把"淳朴善良"删去

66、《少年闰土》一文,抓住了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

67、在《少年闰土》一文中,作者抓住对闰土的外貌、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表达他见识丰富、活泼可爱、聪明能干。〔×〕把"心理活动"删去

68、"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无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这句话表达了"我"对少年闰土的羡慕、钦佩。"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那么表达了"我"对自己住处的环境的不满,流露了对农村生活的向往。〔√〕

69、《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土》。这篇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思念之情。〔√〕70、在《少年闰土》一文中,闰土给"我"讲了"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四件事,其中详细描述了"雪地捕鸟""海边拾贝";两件事。〔×〕应把"海边拾贝"改为"看瓜刺猹"

71、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里面的"我"就是鲁迅。〔×〕小说是虚构的,"我"并不是鲁迅。

72、"我们在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这个过程是按照捕鸟的顺序描写的,因此不能颠倒顺序。〔√〕

73、课文先描绘了"我"记忆中看瓜刺猹的闰土,接着写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最后写两人的分别和友谊。〔√〕

74.《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文章第一段是"果",后面几件事是"因",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思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75.《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作者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清楚,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76.文章按内容可分为五段,第一局部是写伯父去世后,很多人参加他的追悼会,写出了人们对他的无比爱戴,后面依次写了谈《水浒传》,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77.这篇文章是周晔回忆鲁迅先生的纪念性文章,表达了作者对鲁迅的思念、热爱、敬仰,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鲁迅是一个爱憎清楚,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78.文章第一局部写鲁迅先生受人爱戴的结果,而后面的几件事使他收到爱戴的原因。文章在表达过程中始终贯穿一个主题,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79."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是一个反问句。"四周黑洞洞的"是指当时漆黑一片。"碰壁"是指鲁迅与反动派作

后一局部那么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11111111、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87.老人喂海鸥的动作描写写得非常精致,也叫细节描写,"扫"字把欧群吃食的样子描绘得生动鲜活。〔√〕

88."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话未说完与"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语意未尽中省略号的作用不相同。(×)

89.作者通过对老人喂海鸥的动作描写,突出了对海鸥无私的爱。〔×〕

90."老人挫着嘴,好似还在呼唤着海鸥们。"不是比喻"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比喻。〔×〕

91."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此句神态描写,表现了海鸥对老人震撼的情。〔×〕

92."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桔祥鸟,幸福鸟!"句中的省略号表示话未说完。〔×〕

93.《老人与海鸥》一文可以使我们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可以成为我们的朋友,作者是邓启耀。〔√〕

94.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作者沈石溪。〔×〕

95.本文以事情开展为序,依次写了"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四个片段。〔×〕

96."……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朋友。"是比喻,"老朋友"是指象鞍。〔×〕

97."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这段话中"呼呼吹去、摩挲、泪光闪闪、久久"让我们感受到战象嘎羧看到象鞍后对过去的留恋。〔√〕

98."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这段抓住了嘎羧的神态和动作的描写,赞颂了它的善良和忠诚。〔×〕

99."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一句对嘎羧的动作、神态进行了描写,似乎在告诉我们,历史不能忘怀,它在期盼和平。〔√〕

100. 《最后一头战象》以时间为序,扣住四个感人的片段;"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把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记叙下来。〔√〕

101. 《最后一头战象》本文表达上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突出嘎羧的高尚情怀。〔√〕102. 《最后一头战象》以时间为序,写了" 重披战甲"、"英雄垂暮"、""凭吊战场、"庄严归去"等场面。〔√〕

103. 《最后一头战象》抓住了象的神态进行描写把象看做一位垂暮的英雄,展现了嘎羧的忠诚。〔×〕

104. 《伯牙绝弦》通过对伯牙与子期的语言、动作的描写,突出了二人友情的深厚真挚。〔√〕

105. 《伯牙绝弦》一文中"善"字共出现四次,它们的字义前两次表示"擅长",后两次表示"太好了"。〔×〕

106. 《伯牙绝弦》这个故事赞扬了伯牙与子期两人之间深厚、真挚的友情。〔×〕

107. 《伯牙绝弦》中通过伯牙和钟子期的动作和语言的描写,突出了二人友情的深厚和真挚。〔√〕

108.《月光曲》记叙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创作的钢琴曲---《月光曲》的过程。〔×〕

109.《月光曲》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1-8单元试卷)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 xi ū s è h ún zhu ó l ǐ m ào r óu m ěi y ōu y ǎ ( )芳自赏 一( )千里 昏昏( )睡 顾影( )( ) ( )然大悟 心( )神往 翠色( )流 参差( )( ) 1.形容绿的范围广的词语是__________,形容绿的程度深 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 2.类似画“——”这样特点的词语,我还能在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小组的同学理解能力__________,个别同学因不懂老师的讲解而_____________(选词填空) 三、句子游乐场。 1.参照例句,根据提示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 例: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表现草原的辽阔) 表现花朵的繁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教室的整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选择。 1.下列词语字形和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渲染( xu ān r ǎn) 小丘( xi ǎo qi ū) B.妩媚(w ǔ m èi) 侠客(xi á k è) C.衣襟(y ī j īn) 芭焦( b ā ji āo) D.苍穹(c āng qi óng) 夜暮(y è m ù) 2.下面词语中的“孤”字与“孤芳白赏”的“孤”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孤苦伶仃 B.孤掌难鸣 C.孤军奋战 D.孤家寡人 3.下列加点字读音、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路转溪桥忽见. 风吹草低见. 牛羊 B.还.来就菊花 明月何时照我还. C.明月别.枝惊鹊 萋萋满别.情 D.日暮客.愁新 客. 舍青青柳色新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知识归类+单元测评(含答案)

单元复习与测评方案 第一单元知识归类 一、会写词语 绿毯 衣裳 彩虹 马蹄 微笑 线条 柔美 惊叹 回味 乐趣 洒脱 礼貌 拘束 举杯 感人 会心 陈列 稍微 幽雅 伏案 笨拙 单薄 模糊 花蕾 衣襟 恍然 愁怨 宅院 浑浊 参差 眼帘 照耀 文思 梦想 迷蒙 顺心 平淡 点缀 品德 喜鹊 蝉鸣 奶豆腐 目的地 热乎乎 二、辨字组词 ???裳(衣裳)棠(海棠) ???虹(彩虹)红(红色) ???蹄(蹄子)啼(啼叫) ???腐(腐乳)府(官府) ???稍(稍后)梢(树梢) ???毯(地毯)谈(谈话) ???陈(陈述)栋(栋梁) ???微(微笑)薇(蔷薇) ? ??幽(幽静)函(信函) ???案(方案)桉(桉树) ???拙(拙劣)茁(茁壮) ???薄(单薄)博(博学) ???缀(点缀)辍(辍学) ???糊(糊涂)湖(江湖) ???恍(恍惚)胱(膀胱) ???鹊(喜鹊)鸽(白鸽) ? ??蝉(秋蝉)婵(婵娟) 三、多音字 好???hǎo(友好)hào(爱好) 勒???lè(勾勒)lēi(勒紧) 裳???sh ɑnɡ(衣裳)chánɡ(裳衣) 糊???hú(糊涂)hū(糊泥)hù(糊弄) 宿???sù(住宿)xiǔ(一宿)xiù(星宿) 卷???juǎn(卷尺)juàn(答卷) 饮???yǐn(饮食)yìn(饮马) 四、近义词

拘束—拘谨清鲜—新鲜羞涩—害羞 明朗—清朗勾勒—勾画惊叹—赞叹 浑浊—污浊笨拙—愚笨照耀—照射 梦想—理想朦胧—模糊遮掩—遮蔽 苍穹—天空孕育—养育赠予—赠送 摇曳—摇动旖旎—柔美馥郁—浓郁 凝视—注视琼浆—玉液领悟—领会 舒服—舒适(舒畅) 一碧千里—一碧万顷 襟飘带舞—衣袂飘飘顾影自怜—孤芳自赏 孤芳自赏—自命清高 五、反义词 舒服—难受无限—有限洒脱—拘束 疾驰—缓行热闹—冷清柔美—刚健 潇洒—木讷朦胧—清楚笨拙—伶俐 摇曳—静止馥郁—恬淡仰望—俯视 光明—阴暗大方—羞涩(拘谨) 硕大无朋—小巧玲珑顾影自怜—得意忘形 孤芳自赏—自惭形秽 六、成语 1.成语盘点 孤芳自赏顾影自怜心驰神往和蔼可亲 浩浩荡荡威风凛凛硕大无朋 2.成语接龙 孤芳自赏→赏罚分明→明哲保身→身体力行→行不苟合→合而为一→一言难尽→尽心竭力→力穷势孤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1-8单元判断题汇总(附答案解析)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1-8单元判断题汇总 1.《山中访友》这篇抒情散文,描写了作者带着好心情去拜访山里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赞颂了人与人之 间高尚的情怀。〔〕 2.《山中访友》这篇文章,作者访问了德高望重的老人、鸟儿、露珠、树、山泉等朋友。〔〕 3.《山中访友》是一篇不仅想象丰富,作者还采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方法表达感情。〔〕 4."走出家门就与微风撞了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这句话直接点明山中访友是在初夏的一个早晨。 〔〕 5.《山中访友》一课作者对山中"朋友"有时用第一人称表达,有时又以第二人称称呼,从而使感情表达得更加充 分。〔〕 6.《山中访友》作者是李汉荣,本文是一篇记叙文。〔〕 7."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是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是"这山中的一切,都不是我的朋友。"〔〕 8."我轻轻地挥手,辞别山里的朋友,带回来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还带回一路月色。"这是文章的结尾,与开 头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9."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一句运用了比喻的说明方法。生动地表达出作者与" 朋友"之间的默契和情谊。〔〕 10.《山雨》一课作者赵丽宏,散文,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 11.《草虫的村落》是一篇说明文,作者郭枫,科学地介绍了小虫的洞穴,真实地再现了一个小虫丰富多彩的世 界〔〕 12.《草虫的村落》文中描绘了两个场景;迷路的森林,甲虫村民劳动的场面,表现了作者对草虫的喜爱和对大 自然的热爱〔〕 13.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作者赞美这些音乐、演奏者把甲虫 音乐家们振着翅膀的声音比喻成"灵泉",表现出他对甲虫的喜爱之情〔〕 14.《草虫的村落》作者郭枫,以散文的文体介绍了小虫的洞穴,真实地再现了一个小虫丰富多彩的世界〔〕 15.是什么力量使他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应该读出疑心的语气〔〕 16.《草虫的村落》运用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17.《詹天佑》一文通过对詹天佑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现詹天佑超高的智慧和爱国精神。〔〕 18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这句话是设问句〔〕 19.《詹天佑》一文是按照先具体介绍再概括记叙的方法安排材料的。〔〕 20.文章安工程进展的顺序,依次从 "勘测线路""开凿隧道" "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方面表达詹天佑主持京张 铁路的过程〔〕 21文章写京张铁路提早两年竣工,及中外人民对詹天佑的思念,点明事件的意义——有力地回击了帝国主义者对中国的藐视和嘲笑,〔〕 22.《草虫的村落》的体裁是童话,作者是郭枫。〔〕 23."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一句突出桥的巩固,充分表达了作者 对老桥的赞美。〔〕 24.《草虫的村落》"夕阳亲吻着西山"红鸠鸟归巢的鸣叫声点明时已黄昏。作者对草虫村落的奇异游历竟花了一 个下午的时间。( ) 25.《草虫的村落》"忽忽悠悠"道出了作者对奇异游历的欢快和得意;"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更点明了心灵沉浸 在奇异游历中的痴迷。〔〕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 附答案 (1)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 (用时: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将名言写在右边条格内,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书写正确。(3分)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臧克家 二、选择题。(1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琴弦.(xi án ) 苔藓. (xi ǎn ) 紫禁. 城(j īn ) 威风凛凛. (l ǐn ) B.倾.角(q īng ) 笨拙.(zhu ō) 曝. 书画(p ù) 刚正不阿.(ē) C.瘦削.(xu ē) 缝隙.(x ī) 入场券.(qu àn ) 惟妙惟肖.(xi ào ) D.供. 品(g òng ) 压轴. (zh óu ) 湿淋. 淋(l ín ) 叱咤. 风云(zh à)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沮丧 天崖 颓然 汹涌澎湃 B.政府 抵御 报怨 技高一筹 C.幽静 咆哮 干燥 别出心裁 D.疙瘩 慷慨 萍藻 自做自受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学习时,我们一定要踏实认真,而不是摆花架子...。 B.与其在别人的生活里跑龙套... ,不如精彩自己。 C.在这个流行音乐充斥的年代,这种乐曲恐怕是余音绕梁....,难有人欣赏。 D.这次校庆活动,她粉墨登场....,惊艳亮相,让大家见识到了她的真正才华。 4.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横线上填写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婉言谢绝 ②厉声呵斥 ③自言自语 ④由衷感叹

(1)我旁边的同学:“这简直太漂亮了!” (2)“今天我有事,你们先去吧!”我了伙伴的盛情邀请。 (3)“家里的日子已经够难的了,再增加两个孩子,该怎么办呢?”她。 (4)“停下!”他,“这一句又读错了,重新来!” A.③①②④ B.③①④②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和其他几句不同的一项是() A.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 ....地躺在衣柜里。 ....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 B.我今天特别特别 ....不累。 C.羊群一会儿 ...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上了小丘,一会儿 D.冬至的到来,预示着即使身处严冬,也能看到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 ....。 ....,越来越近 6.下列句子中,分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唱歌;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 B.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C.这两个探测器在火星着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测试,得到两个重要结果: 一是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二是在对火星表面取样的培养中,未发 现微生物的存在。 D.没有梦想,人生就如荒漠,没有生气;没有梦想,人生就如黑夜,没有光明; 没有梦想,人生就如迷宫,没有方向。 7.读完一篇文章后把握其主要内容十分重要,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通过文章的题目,就可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B.可以抓文章的关键句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C.把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D.叙事文章可以通过理清事情的六要素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回乡偶书》和《书湖阴先生壁》中“书”的意思 一样,都是书写的意思。()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采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高度赞颂了红军 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勇往直前的乐观精神。() 3.《开国大典》写阅兵式时,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整个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 tǐnɡ bá zhuī suí yīn yùn yǎn zòu màn yóu qīn wěn 二、读一读,选一选。 竭.力(jié xié) 燃.烧(yán rán) 告诫.(jiè xiè) 几.乎(jī jǐ) 模.糊(mé mó) 干瘪.(biē biě) 三、给带点宇选择正确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野:①野外;②不是人工饲养或培植;③不讲理,没礼貌;④不受约束。 1.索溪峪的山,是天然的美,是野.性的美。 ( ) 2.索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 ( ) 3.山上的野物当然更是“野.”性十足了。( ) ( ) 异:①不相同;②特别;③惊奇,奇怪;④另外的;⑤分开。4.雨珠滴落在路旁的小水洼中,发出异.常清脆的音响。 ( ) 5.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 ) 6.领略了桂林山水的秀美后,置身于张家界的索溪峪,感受到异样 的美。 ( ) 菊:①形态;②情况;③陈述或描摹;④叙述事传的文字。 7.索溪峪的山奇形怪状.。 ( )

8.那些大大小小的猴子,在我们头上的树枝间跳来跳去,亲热的劲头难以言状.。 ( ) 四、关联词语我来填。 1.但是那小蛾是歇定了,( )怎么赶,他( )是不动。 2.汉斯就在树上呆了许多年,( )吹着笛子,( )照看着他的猪。 3.( )同学们都相信你,你( )应该勇敢地承担起这份工作。4.这件好事( )林英做的,( )李红做的。 5.( )尼尔斯想回家,( )已经完全不可能了。 五、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1.《山中访友》是写作者去山中访问一位老朋友的事。 ( ) 2.《山雨》一文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描绘了山雨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 ) 3.草虫的“村落”其实就是杂草丛边小虫们的洞穴,作者把它们想象成了一个村落,他是多么喜欢这些小生物呀! ( ) 4.《索溪峪的“野”》一文采用先分后总的写法,分别从“山、水、动物、游人”四个方面写出了索溪峪的“野。” ( ) 5.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在表达上有一个共同点: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展示了大自然无穷的魅力。( ) 6.从诗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中可看出作者元稹爱菊是因为菊花不畏严寒,迎风傲雪。 ( )

人教部编版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1-8单元(含答案)

第一单元评价测试卷 (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拘束.(sù)迂.回(xū)襟.飘带舞(jīn) B.羞涩.(sè) 冠冕.(miǎn) 芬芳馥.郁(xù) C.缀.满(chuò) 婆娑.(shā) 翠色欲流.(liú) D.渲.染(xuàn) 旖旎.(nǐ) 硕.大无朋(shuò)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宅院迷蒙柔美孤芳自赏 B.绿毯礼貌浑浊一碧千里 C.眼帘照耀笨拙顾影自怜 D.愁冤酒脱单薄参差不齐 3.对“心驰神往”一词中的“驰”,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跑得很快 B.传播 C.向往 D.松开 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比喻) B.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比喻、拟人) C.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比喻) D.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排比)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草原》一文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B.《宿建德江》是一首描写山水风光的名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C.《花之歌》是黎巴嫩的作家纪伯伦的作品。 D.“蒙汉情深何忍别”既是《草原》一文的中心句,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 6.下列诗词不是描写田园风光的一项是()(3分) 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B.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7.下列作家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是()(3分) A.萧红 B.老舍 C.纪伯伦 D.宗璞 8.根据课文内容和知识积累完成练习。(14分) (1),望湖楼下水如天。 (2)旧时茅店社林边,。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 案) 第一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字形和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渲染(xuān rǎn)小丘(xiǎo qiū)B.妩媚(wǔmèi)侠客(xiákè) C.衣襟(yījīn)芭焦(bājiāo)D.苍穹(cāng qióng)夜暮(yèmù) 2.下面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宅院朦咙B.眼帘单簿 C.点辍浑浊D.文思顺心 3.下面词语中“怨"与“愁怨”中的“怨"的意思相同的是( )。 A.埋怨B.怨言C.恩怨D.任劳任怨 4.下列句子中使用的诗句或俗语、谚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梅尧臣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人引用,借以说明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点。 B.看到黄叶纷纷飘落,我不由得想起了这样一句俗语“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秋天就这样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 C.学贵有疑,只有带着问题学习才能进步。宋代哲学家陆九渊也告诉我们:“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5.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引用、拟人) B.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比喻) C.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拟人) D.五岭逶迤腾细浪,鸟蒙磅礴走泥丸。(拟人) 6.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的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一垄

垄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______ ①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②又衔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 ③而那湖水的蓝,又蓝得多么醉人啊!④那油菜花的黄,黄得蓬勃。 A.①③②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④③D.①②③④ 7.下列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①《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唱出了少年的心声,歌中唱道:“向着胜利,勇敢前进,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②漫步文学长廊,品读优美的诗歌“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引领我们欣赏早春美景。 ③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④他们不明白到底该怎样来改变目前这种被动的局面。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二、填空题 8.看拼音,写词语。 yōu měi yǎzhìshāo wēi diǎn zhuìmínɡchán ( ) ( ) ( ) ( ) ( ) huǎnɡhu yuàn hèn mèi sújīn piāo dài wǔ ( ) ( ) ( ) ( ) 9.辨字组词。 蹄( ) 毯( ) 裳( ) 虹( ) 啼( ) 毽( ) 赏( ) 红( ) 10.我会把词语补充完整。 一( )千( ) ( )色( )流 ( )飘( )舞群马( )( ) 城( )城( ) ( )前( )亮 ( )树银( ) 断断( )( ) 11.照样子,根据提示写出诗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评价试卷 附答案 (8)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积累运用 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字词。(9分) 当你来到狼牙山五壮士的diāo xiànɡ()前,眼前一定会浮现出战士们抵御rìkòu()时傲然yì lì()、kānɡ kǎi()就义的悲壮场面;当你来到lái yīn()河畔,耳边一定会zhòu()然响起《月光曲》,那不绝如lǚ()的琴声,定会让你心中xiōnɡ yǒnɡ pénɡ pài(),深深táo zuì()其中。 二、选择题。(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谚.语(yán)戛.然(ɡá)竹匾.(biǎn)供.应(ɡōnɡ) B.巍.峨(wēi)荒谬.(miù)吊唁.(yàn)蓑.笠(suō) C.擎.着(qínɡ)肆虐.(lüè)瞟.着(piǎo)入场券.(quàn) D.菜畦.(qí)曝.晒(pù)摇曳.(yè)逶.迤(wěi) 2.下列路牌上“采莲路”的拼音写法正确的一项是()。 A.CAILIANLU B.CAI LIAN LU C.CAILIAN LU D.Cɑiliɑn Lu 3.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向来) B.今乃掉.尾而斗(垂下来,掉下来) C.方鼓琴而志.在太山(心志,情志) D.万水千山只等闲 ..(平常) 4.依次填入下面这句话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京剧是我国人民________的一种传统艺术,演员要具备________这四项基本功,演唱、念白讲究________,令人回味。 A.喜闻乐见唱念做打活灵活现 B.粉墨登场唱念做打活灵活现 C.喜闻乐见唱念做打字正腔圆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 案) 第八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祭祀(sì)鹁鸪(bó)竹匾(biǎn) B.獾猪(huān)膝髁(kē)乌柏(jiù) C.伽蓝(qié)胭脂(yān)泼刺(là) D.虹霓(ní)追悼(dào)吊唁(yà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刺猬郑重凌乱囫囵吞枣 B.拜年潮汛祭器恍然大悟 C.撒网束缚逃窜张冠李戴 D.收租家景伶俐徒然一惊 3.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详细地解说B.严肃的表情C.柔弱的灯光D.顽强的战士 4.下列各项中“红"字的意思和颜色无关的一项是() A.红润润的小脸B.红光满面 C.走红歌坛D.红花绿叶 5.依次填入横线上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许多种动物能到很远的地方去,还能认路回家。燕子认路回家的本领很大,只能飞回原来的地方。把它们的巢移动几米,放在显而易见的地方,它们找不到,在原来的地方筑起新巢。 A.但是即使就是也而 B.要是即使哪怕也而 C.要是如果哪怕也而 D.但是如果哪怕也而 6.“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因为这种人特别自私,为自己的利益而活着,所以别人就不能活。

B.因为这种人侵害别人的利益,所以别人就不能活。 C.因为这种人为满足个人的穷奢极侈,欺压剥削别人,侵害别人利益,别人就不能好好活着。 D.因为他是人民的敌人,所以别人就不能活。 二.填空题(共6小题) 7.看拼音,写词语。 jǐn dài níng shìdàng yàng zhòu rán tóu zhìpíng zǎo 8.解释下列词语。 便是:先前:如许: 没有知道:单知道:素不知道: 9.写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 (2)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 (3)那时候我有点儿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10.补全下列四字词语,并将句子中的画线部分用合适的词语替换,写在括号里。 ___________吞枣___________大悟张___________李___________ 三更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经风___________ 模___________糊___________ (1)有的同学读书总是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2)这位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的老人深深地留恋着自己的祖国。 (3)他生性迷糊,常常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闹了不少笑话。 11.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外貌描写 D.环境描写 (1)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2)“他不咬人吗?”“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 (3)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4)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jū shù yùn cánɡ shǐ zhōnɡ qī liánɡ ()()()() áo yóu huì jí zhù mínɡ kānɡ kǎi ()()()() 二、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组和()组。(4分) A.线条禁飘带舞庞然大物排山倒海 B.沸腾斩钉截铁惊天动地念念有词 C.僻静暴露无遗自做自受一望无际 D.预报心满意足意味深长狂风怒号 三、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一)生:A生疏;B.具有生命力;C.果实没有成熟;D.产生,发生。 1.经常锻炼身体的人,很少会生.病。() 2.这是个生.柿子。() 3.今天我又学会了八个生.字。() 4.燕子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二)扎:A.刺;B.钻;C.驻扎。 1.冬泳爱好者像颗炮弹扎.进了水里。() 2.妈妈钉扣子不小心扎.了手。() 四、下面句子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将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排比 E.设问 F.反问 1.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每一只嗡嗡鸣叫的昆虫。() 2.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3.我的目光跟着它的脚步,它走着,走着,一路上遇到不少同伴,它们互相打着招呼。() 4.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5.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8分)

1.七八个星天外,。旧时茅店社林边,。(2分) 2. ,青山郭外斜。(1分) 3.千里莺啼绿映红,,南朝四百八十寺。(1分) 4.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2分) 5. ,走的人多了,。(2分)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改为比喻句) 2.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修改病句) 3.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改为转述句) 4.渔夫的额头上刻满了一道道深深的沟壑。(缩句) 5.他很喜欢这个小家伙。(改为反问句) 七、阅读。(29分) (一)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11分)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jìjí)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shuìsuì)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姿)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镜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1.划去选文括号中错误的拼音或生字。(2分) 2.选文中画“”的句子采用了的说明方法。(2分)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试卷(含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试卷 语文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满分:* *分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单选题(共5题;共10分)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乌桕.(jiù)参.差(cēn)伽.蓝(jiā)毡.帽(zhān) B. 鹁.鸪(bó)尽.力(jǐn)摔.垮(shuāi)虹霓.(ní) C. 泼剌.(lá)爆.竹(bào)竹匾.(biǎn)绑缚.(fù) D. 脊.梁(jǐ)殡.葬(bìn)骤.然(zhòu)不朽.(xiǔ)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 A. 供品厨房 B. 讲究郑重 C. 经厉瘦削 D. 预告融合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鲁迅少年读书时名叫周樟寿 B. 《有的人》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周年写的一首诗 C. “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中“四周黑洞洞的”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碰壁”是指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了挫折与迫害 D. 《好的故事》是一篇散文诗,选自《野草》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A. 赵晓宇多次代表学校参加长跑比赛,饱经风霜 ....,很有经验。 B. 奥斯卡颁奖嘉宾竟然张冠李戴 ....地将最佳影片奖颁给了未获奖的人。 C. 不论任何事都毫不怀疑地囫囵吞枣 ....,肯定会吃苦头。 D. 听了张老师的讲解,我们恍然大悟 ....。 5.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组是( )。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专项习题:文学常识 人教(部编版)(含解析)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习题文学常识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鲁迅先生的介绍,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鲁迅是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鲁迅是他的笔名。 B.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出自臧克家写的《有的人》。 C. 鲁迅得到过毛泽东的高度评价,被誉为“民族魂”。 D. 鲁迅先生的作品有《呐喊》《彷徨》等。 2.《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少年闰土的形象。下面哪件事不是闰土讲述的新鲜事?() A. 雪地捕鸟 B. 海边拾贝 C. 看瓜刺猹 D. 盼望新年 3.下列关于演讲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演讲的观点要鲜明,不能含糊不清。 B. 演讲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只要真实、有感染力就行。 C. 演讲要选择合适的材料说明观点,如列举有代表性的事例、引用名言警句等。 D. 一般先根据演讲内容,拟定一个题目,如“坚持锻炼好处多”等。 4.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出自列夫·托尔斯泰?() A. 《战争与和平》 B. 《安娜·卡列尼娜》 C. 《复活》 D. 《三作家》 5.《玄秘塔碑》是下面哪位人物的作品?() A. 柳公权 B. 颜真卿 C. 欧阳询 D. 王羲之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盼》中“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这句话通过描写“我”的心理,表现“我”喜爱雨衣及盼望下雨的急迫心情。 B. 写倡议书时,要注意格式:标题鲜明且要写在正中央,称呼语写在标题下方左边顶格处,署名和日期与书信格式一样。 C. 写文章时必须先确立中心,然后从不同的方面或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这样可以使中心意思表达得更全面、更充分。 D. “好的故事”指的是鲁迅先生在文中描绘的美丽、幽雅的图画,表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对理想的追求。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第八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测试卷(部编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画横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下列出自鲁迅的名句的一项是() A.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D.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3.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边有如许 ..五色的贝壳。(如此) B.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 ..年纪。(好像) C.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 ..也好。(家中经济状况) D.只是无端 ..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无来由地) 4.《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 A.《呐喊》B.《故乡》C.《狂人日记》D.《野草》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B.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C.我们日里到海边检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 D.“少年闰土”选自《故乡》,作者是鲁迅。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近义词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边有如许 ..五色的贝壳。(如此) B.他和我仿佛 ..年纪。(好像) C.只是无端 ..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无故) D.这祭祀,说是三十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 ..。(正式)

二、连线题 7.把下面的词语与正确的解释连线。 其间只知道 无端稀奇 素不知道无缘无故 如许从来不知道 希奇那中间 单知道如此 三、填空题 8.下面的名言反映了鲁迅的哪些精神?请用四字词语概括。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2)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 (3)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做。( ) (4)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 四、句子训练 9.按要求写句子。 (1)他的嘴唇发出声音。(扩句) (2)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为陈述句) (3)我想到伯父去世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改为比喻句) (4)伯父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多,为别人想得少的人。(修改病句) (5)鲁迅先生为别人想的多。鲁迅先生得到了人们的爱戴。(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 五、现代文阅读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卷(1-8单元)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检测卷 月日星期 一、读拼音写词语 huā lěi mǎtíyīshɑnɡdòu fu ()()()() dìtǎn diǎn zhuìfúàn dān bó ()()()() 二、在下面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打“√” 蒙.(méng měng)古包勾勒.(lēi lè) 笨拙.(zhuōzhuó) 参.(cān cēn)差苍穹.(qióng qiǒng)烟渚.(zhūzhǔ) 三、辨字组词。 雅()微()薄()缀()喧() 稚()徽()簿()掇()渲()四、写出下面加点词的近义词 1.静寂 ..的草原热闹起来。() 2.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 3.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 ..。() 五、用“奇”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入句子中的括号里。 1.关于丁香结的说法是怎么来的,我很()。 2.站在草原上,我真想吟诵一首()的小诗。 3.真(),我到底错在哪儿了? 4.麋鹿的样子长得很(),老百姓管它叫“四不像”。 六、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填写词语。 ()色欲()硕大无()()()自怜 ()()千里心()神往孤芳() () 1.写出三个含“然”字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三个“AABB”式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遥远的晴空,嫩绿的草坪,潺潺的流水,如此情景,怎能不令人______________? 七、句子练习

1.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河。(改为比喻句) 2.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缩句) 3.在爸爸的启发下,让我解决了这道难题。(修改病句) 4.空气是那么 ..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用..清鲜,天空是那么 加点的词造句) 5.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鸣声。(根据意思写诗句) 八、古诗句积累 1.开轩面场圃,把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来就菊花。2.移舟______________,日暮______________。 3.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九、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__________,春使我__________,夏让我__________,秋令我____________________。 2.《丁香结》中的丁香白的__________,紫的__________,散发出淡淡的____________的甜香,____________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3.《草原》一文按照__________________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__________________,再描写草原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情形,结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表现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_____代词人__________写的,“西江月”是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词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季节)夜晚的山村风光,从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1-8单元测试提升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1-8单元测试提升练习(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 一、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小丘(qiū)渲染(xuān)迂回(yú)蒙古(ménɡ) B.点缀(zhuì)幽雅(yōu)笨拙(zhuō)恍然(huǎnɡ) C.琼浆(qónɡ)苍穹(qiónɡ)孕育(yùn)冠冕(ɡuàn) D.摇曳(yè)旖旎(yí)馥郁(fū)硕大(shuò) 二、下面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柔美酒脱境界回味乐趣 B.衣裳彩虹飞弛礼貌拘束 C.举杯羞涩摔跤宅院印像 D.草原线条马蹄愁怨模糊 三、看拼音,写字词。(10分) 1.披着羊rónɡ tǎn()()的chén()大伯挥舞着马鞭,马儿就rěn()不住扬起四tí()奔跑起来。 2.月光点zhuì()着这片美丽的土地,我huǎnɡ()然大悟,这么yōu yǎ()()的花园让人可遇不可求!

四、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下面各题。(11分) ①硕大()()②一()千() ③心驰()()④()()自怜 ⑤()()一曲⑥流入()() ⑦翠色()()⑧襟飘()() 1.词语①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_;与词语②一样带有数字的词语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词语③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选词填空。(6分) 奇丽奇怪奇特 1.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的小诗。 2.蒲公英是我所见过的最()的花朵,并不是多么奔放,也不是特别清秀,但是它的药用价值很高。 3.人真是很(),幸福在眼前时,我们很少能珍惜,偏偏等到它消失了,才有所体会。 六、读一读,选一选。(5分) 1.下面的句子属于比喻句的是()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积累运用 一、拼写能手。(6分) 走进lǜtǎn()似的草原,小花diǎn zhuì()着草原,真美呀!蓝天下,俏丽的蒙古族姑娘们穿着富有民族特色的yī shɑnɡ(),演唱着动人的歌曲,跳着yōu yǎ()的舞蹈。老人们一边吃着nǎi dòu fu(),一边欣赏着表演,孩子们也有样学样,他们bèn zhuō()的样子,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填上序号。(12分)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苍穹.(qiònɡ)冠.冕(ɡuān)勾勒.(lè)烟渚.(zhě) B.斗.室(dǒu)单薄.(báo)渲.染(xuān)衣襟.(jīn) C.恍.然(huǎnɡ)摇曳.(yè)参差.(cī)琼.浆(qiónɡ) D.孕.育(yùn)迂.回(yū)婆娑.(suō)鸣啭.(zhuǎn) 2.下面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奇丽的小诗妩媚的丁香热烈的主人 B.静寂的草原白色的大花旖旎的风光 C.亮晶晶的眼睛小小的花苞深情的哲理 D.星星般的小花羞涩的姑娘幽静的甜香 3.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爱水的柔,柔如蓝色的秀发;我爱水的刚,刚如白色的奔马;我爱水的美,美如绿色的 净土。 B.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还 要骑一骑蒙古马。 C.如果你是大海,就把宽广传给世人;如果你是树木,就把绿色献给原野;如果你是太阳, 就把光芒洒向人间。 D.突然,我惊喜地发现新的生命又在不断孕育,诞生,风雨之中,一片新的红霞又向我飘来。 4.许多诗人喜欢用奇异的想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独特的感受,下面的诗句中没有运用这一方法的 一项是()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8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 一、基础训练营。(36 分) 1.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3 分) A .蒙(m én ɡ)古 硕大(shu ò) 苍穹(qi ón ɡ) . . . B .琼(qi ón ɡ)浆 孕育(y ùn ) 渲(xu ān )染 . . . C .勾勒(l ēi ) 摇曳(y è) 妩媚(w ǔ) . . . D .鄂(è)温克 参差(c ī) 馥(f ù)郁 . . . 2.读拼音,写词语。(5 分) 3.请你为“肖”字加上偏旁,组成新的字填写在括号里。(3 分) 胜利的( 陡( )息 弥漫的( 畅( )烟 俊( ( )的姑娘 )的悬崖 )的商品 )好的苹果 4.照样子,写词语。(4 分) (1)断断续续(AABB 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亮晶晶(ABB 式) (3)一碧千里(含有数字)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 (4)昏昏睡去(AABC 式)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9 分) ( ( )的草原 )的彩衣 ( ( )的小河 )的风光 ( ( )的香气 )的清风 ( ( )的音韵 )的静谧 ( )的眼睛 6.写出下列句子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4 分) (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2)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3)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 ) ) (4)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7.按要求写句子。(8 分) ) (1)唱的是什么。 听者会露出会心的微笑。(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改为陈述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8单元单元检测试卷期中期末试卷(附答案)

1 第一单元提升练习 一、基础知识。 1.读拼音,写字词。 (1)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yī shang( ),群马疾驰,jīn piāo dài wǔ( ),像一条cǎi hóng( )向我们飞过来。车声,mǎ tí( )声, 响成一片。 (2)丁香开得格外茂盛,小花zhuì mǎn( )枝头,那样小,却不显得dān bó( ),yōu yǎ( )的甜香直透毫端。fú àn( )写作的我似乎也不那么 bèn zhuō( )了。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参.差(cān cēn) 勾勒.(lè lēi) 拨转. (zhuǎn zhuàn) 散.落(sàn sǎn) 愁怨.(yuàn yàn) 蒙. 古包(mēng měng) 3.下面的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绿毯 线条 惊叹 回味 B.宅院 酒脱 礼貌 眼帘 C.照耀 花蕾 举杯 恍然 D.微笑 文思 迷蒙 柔美 4.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一填。 ( )( )馥郁 ( )( )欲流 婆娑( )( ) ( )( )自怜 ( )( )自赏 上面的词语中,表示“绿”的意思的是 、 。由“绿” 你想到了什么?试着把下面的思维导图填一填。 5.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1)静寂.. 的草原热闹起来。( )( ) (2)在细雨迷蒙.. 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 )( ) (3)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 欢迎。( )( ) 6.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 ) (2)丁香花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