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1_8单元判断题汇总(附答案解析)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1_8单元判断题汇总(附答案解析)

六年级上册语文1-8单元判断题

1.《山中访友》这篇抒情散文,描写了作者带着好心情去拜访山里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赞颂了人与人之间

高尚的情怀。()

2.《山中访友》这篇文章,作者访问了德高望重的老人、鸟儿、露珠、树、山泉等朋友。()

3.《山中访友》是一篇不仅想象丰富,作者还采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方法表达感情。()

4.“走出家门就与微风撞了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这句话直接点明山中访友是在初夏的一个早晨。

()

5.《山中访友》一课作者对山中“朋友”有时用第一人称叙述,有时又以第二人称称呼,从而使感情表达得更加充

分。()

6.《山中访友》作者是李汉荣,本文是一篇记叙文。()

7.“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是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是“这山中的一切,都不是我的朋友。”()

8.“我轻轻地挥手,告别山里的朋友,带回来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还带回一路月色。”这是文章的结尾,与开

头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9.“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一句运用了比喻的说明方法。生动地体现出作者与

“朋友”之间的默契和情谊。()

10.《山雨》一课作者赵丽宏,散文,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

11.《草虫的村落》是一篇说明文,作者郭枫,科学地介绍了小虫的洞穴,真实地再现了一个小虫丰富多彩的世界

()

12.《草虫的村落》文中描绘了两个场景;迷路的森林,甲虫村民劳动的场面,表现了作者对草虫的喜爱和对大自

然的热爱()

13.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作者赞美这些音乐、演奏者把甲虫

音乐家们振着翅膀的声音比喻成“灵泉”,表现出他对甲虫的喜爱之情()

14.《草虫的村落》作者郭枫,以散文的文体介绍了小虫的洞穴,真实地再现了一个小虫丰富多彩的世界()

15.是什么力量使他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应该读出怀疑的语气()

16.《草虫的村落》运用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

17.《詹天佑》一文通过对詹天佑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现詹天佑超高的智慧和爱国精神。()

18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这句话是设问句()

19.《詹天佑》一文是按照先具体介绍再概括记叙的方法安排材料的。()

20.文章安工程进展的顺序,依次从“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方面叙述詹天佑主持京张铁

路的过程()

21文章写京张铁路提早两年竣工,及中外人民对詹天佑的怀念,点明事件的意义——有力地回击了帝国主义者对中国的藐视和嘲笑,()

22.《草虫的村落》的体裁是童话,作者是郭枫。()

23.“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一句突出桥的坚固,充分表达了作者

对老桥的赞美。()

24.《草虫的村落》“夕阳亲吻着西山”红鸠鸟归巢的鸣叫声点明时已傍晚。作者对草虫村落的奇异游历竟花了一个

下午的时间。( )

25.《草虫的村落》“忽忽悠悠”道出了作者对奇异游历的欢快和得意;“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更点明了心灵沉浸在

奇异游历中的痴迷。()

26.《草虫的村落》“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概括了这个草虫世界的特征。“奇异”点出了行文的线索。()

27.《草虫的村落》一文结构严谨,按照游历的过程,对草虫的村落和草虫的生活作了细致的观察和奇妙的想象,

并融入了自己热爱自然,关爱生灵的独特情怀。()

28.《草虫的村落》“此时,我觉的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在此句中

“灵泉“指的是泉水非同一般,具有灵性。()

29.《詹天佑》证明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句子点明了修筑京张铁路

的结果,再一次说明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与首句呼应。()

30.《詹天佑》一课中“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两

端凿进法。()

31. “我”在德国留学时,母亲去世了。()

32.《怀念母亲》作者到国外后,只怀念,也只可能怀念一个母亲。()

33.《怀念母亲》一文感情丰富,作者对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的怀念之情贯穿全文。()

34.“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句中一个“也”巧妙地将祖国与母亲

联系起来,可见在作者心中两者的确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

35.《怀念母亲》一文作者开门见山,指出两位母亲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调。( )

36.《怀念母亲》一文以会议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

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不变的爱意,对祖国母亲永久的悔恨,()

37.《穷人》一文中“我嘛…缝缝补补…”,“感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了…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这里…的作用都

表示断断续续。()

38.《穷人》是俄国列夫·托尔斯泰写的短篇小说()

39.《穷人》一文中的环境描写既有天气描写,也有桑娜与西蒙两家情景描写,这些环境描写从正面烘托桑娜与渔夫的

美好品质()

40.“他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揍我一顿也好!””省略号的作用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41.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

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的美好品质。()

42.“她的心跳得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感觉非这样做不可”。一句的正确理解是,这句话看似矛

盾,实际上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

43.《穷人》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44.《穷人》一文在写作上特色鲜明通过对环境和人物行动、对话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45. 本文赞扬了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也表现了“我”对老教授的敬仰感激之情。

()

46. 课文以老教授的言行以及“我”的动作与心理变化为线索,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47. 文中借妹妹的话说出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这样写的好处是让读者大吃一惊,,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48. 文中交代父亲和妹妹对我拉琴的评价,与老教授的评价形成对比,从侧面赞美了老妇人对“我”的爱护和帮助。

()

49. 用“唯一”来修饰“听众”有“独一无二”的意思,表明听“我”演奏的只有老妇人一个人。()

50.《唯一的听众》中“唯一”一词,表明那位老人在“我”心中占有崇高的位置,写出了“我”对老人的思念之情。()

51.《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

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52.《只有一个地球》一文用词严谨,表达生动,多处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体现了科学小品文语言的严谨性。

()

53.“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地球的渺小。()

54“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这两句使用了列数字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5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文以饱含深情的语言,向我们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们对土

地的爱。()

56.《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文章从结构上说属于先总后分的结构。()

57.“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在文中反复出现,产生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不仅使主题深化,而且强化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

感。()

58.“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每一只嗡嗡鸣叫的昆虫。”一句中

的量词使用正确。()

59. 《少年闰土》一文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

60、《少年闰土》中“他们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一句,流露出作者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

往。()

61、在《少年闰土》一文中,详写了“雪地捕鸟”,“海边拾贝”两件事,表现了闰土见识丰富、活泼可爱与能干。

()

62. 本文节选鲁迅写的长篇小说《故乡》。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63、这篇小说使用第一人称来写的。文中的“我”的思想感情与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但因为这是文学作品,稳重

的形象是虚构的,所以“我”不是鲁迅本人。()

64、这篇小说讲了闰土给“我”讲的四件趣事,依次为“看瓜刺猹”“海边拾贝”“雪地捕鸟”“看跳鱼儿”,这几件事不仅使“我

“随农村丰富多彩生活充满了向往,也表达了自己对所处的地位与环境的不满。()

65、“雪地捕鸟“一事中连续性动词的使用,可以看出闰土是个淳朴善良,活泼可爱的孩子。()

66、《少年闰土》一文,抓住了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

()

67、在《少年闰土》一文中,作者抓住对闰土的外貌、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体现他见识丰富、活泼可爱、聪明能

干。()

68、“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无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

里出卖罢了。”这句话表达了“我”对少年闰土的羡慕、钦佩。“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则表达了“我”对自己住处的环境的不满,流露了对农村生活的向往。()

69、《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这篇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

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

70、在《少年闰土》一文中,闰土给“我”讲了“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四件事,其中详细描述了“雪

地捕鸟”“海边拾贝”;两件事。()

71、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里面的“我”就是鲁迅。()

72、“我们在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

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这个过程是按照捕鸟的顺序描写的,因此不能颠倒顺序。

()

73、课文先描绘了“我”记忆中看瓜刺猹的闰土,接着写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最后写两人的分别和友谊。

()

74.《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文章第一段是“因”,后面几件事是“果”,表达了作

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75.《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作者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

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76.文章按内容可分为五段,第一部分是写伯父去世后,很多人参加他的追悼会,写出了人们对他的无比爱戴,后面

依次写了笑谈“碰壁”,谈《水浒传》,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77.这篇文章是周晔回忆鲁迅先生的纪念性文章,表达了作者对鲁迅的怀念、热爱、敬仰,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鲁迅

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78.文章第一部分写鲁迅先生受人爱戴的结果,而后面的几件事使他收到爱戴的原因。文章在叙述过程中始终贯穿一

个主题,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79.“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是一个疑问句。“四周黑洞洞的”是指当时漆黑一片。“碰壁”是指鲁迅与反动派

作斗争是所受的挫折与迫害。()

80.《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先后回忆了“受人爱戴”“笑谈《水浒传》”“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等伯父生前的五件

事,表达了对伯父的怀念、热爱、敬仰。()

81.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

82.“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是说伯父比自己记性好。()

83.《老人与海鸥》一课,主要表现在海鸥对老人的那份震撼的情。()

84.“独角”“灰头”“红嘴”“老沙”…“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啧…”这两处的省略号作用相同。()

85. 《老人与海鸥》一文中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盘旋翻飞、肃立不动,表现了海鸥对老人的留恋之情。()

86. 全文为两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

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87.老人喂海鸥的动作描写写得非常精致,也叫细节描写,“扫”字把欧群吃食的样子描绘得生动鲜活。()

88.“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与“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中省略号的作用相同。( )

89. 作者通过对老人喂海鸥的动作描写,突出了老人以喂海鸥为乐趣。()

90.“老人挫着嘴,好像还在呼唤着海鸥们。”“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都是比喻。()

91.“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此句神态描写,表现了老人对海鸥的情意。()

92.“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句中的省略号表示语意未尽。()

93.《老人与海鸥》一文可以使我们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可以成为我们的朋友,作者是邓启耀。()

94. 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散文,作者沈石溪。()

95. 本文以事情发展为序,依次写了“重披战甲”、“凭吊战场”、“英雄垂暮”“庄严归去”四个片段。()

96.“……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朋友。”是比喻,“老朋友”是指与他并肩作战的战象。()

97.“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这段话中“呼呼吹去、摩挲、泪光闪闪、久久”让我们感受到战象嘎羧看到象鞍后对过去的留恋。()

98.“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这段抓住了嘎羧的神态和外貌的描写,赞

颂了它的善良和忠诚。()

99.“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一句对嘎羧的动作、神态进行了描写,似乎在告诉我们,历史不能忘怀,它在期盼和平。()

100. 《最后一头战象》以时间为序,扣住四个感人的片段;“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把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记叙下来。()

101. 《最后一头战象》本文表达上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突出嘎羧的高尚情怀。

()

102. 《最后一头战象》以时间为序,写了“重披战甲”、“英雄垂暮”、“”凭吊战场、“庄严归去”等场面。()103.《最后一头战象》抓住了象的神态进行描写把象看做一位垂暮的英雄,展现了嘎羧的忠诚。()

104. 《伯牙绝弦》通过对伯牙与子期的语言、动作的描写,突出了二人友情的深厚真挚。()

105. 《伯牙绝弦》一文中“善”字共出现四次,它们的字义相同。()

106. 《伯牙绝弦》这个故事赞扬了伯牙精湛的琴技和钟子期精湛的音乐鉴赏力。()

107. 《伯牙绝弦》中通过伯牙和钟子期的动作和语言的描写,突出了二人友情的深厚和真挚。()

108. 《月光曲》记叙了法国音乐家贝多芬创作的钢琴曲---《月光曲》的过程。()

109.《月光曲》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答案解析

1.《山中访友》这篇抒情散文,描写了作者带着好心情去拜访山里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赞颂了人与人之间高尚的情怀。(×)把“人与人之间”改为“人与大自然之间”

1.《山中访友》这篇文章,作者访问了德高望重的老人、鸟儿、露珠、树、山泉等朋友。(×)“老人”改为“老桥”

2. 《山中访友》是一篇不仅想象丰富,作者还采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方法表达感情。(√)

3.“走出家门就与微风撞了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这句话直接点明山中访友是在初夏的一个早晨。(×)

“直接点明”改为“间接点明”

4. 《山中访友》一课作者对山中“朋友”有时用第一人称叙述,有时又以第二人称称呼,从而使感情表达得更加充分。(×)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

5.《山中访友》作者是李汉荣,本文是一篇记叙文。(×)记叙文改为散文

6.“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是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是“这山中的一切,都不是我的朋友。”(×)“都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都是我的朋友”

7.“我轻轻地挥手,告别山里的朋友,带回来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还带回一路月色。”这是文章的结尾,与开头照应,是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8.“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一句运用了比喻的说明方法。生动地体现出作者与“朋友”之间的默契和情谊。(×)“比喻”改为“拟人”“说明”改为“修辞”

10.《山雨》一课作者赵丽宏,散文,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

2.这是一篇说明文,作者郭枫,科学地介绍了小虫的洞穴,真实地再现了一个小虫丰富多彩的世界(×)把“说明文”改成“散文”

3.文中描绘了三个场景;迷路的森林一个甲虫村民劳动的场面,表现了作者对草虫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把“一个甲虫村民劳动的场面”删掉,再添加“草虫的村落”

4.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作者赞美这些音乐、演奏者把甲虫音乐家们振着翅膀的声音比喻成“灵泉”,表现出他对甲虫的喜爱之情(√)

14.《草虫的村落》作者郭枫,,以散文的文体介绍了小虫的洞穴,真实地再现了一个小虫丰富多彩的世界(×)

把“真实的再现”改为“想象”

15.,是什么力量是他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应该读出怀疑的语气(×)把“怀疑”改成“猜测”

6.《草虫的村落》运用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把“排比”改成“比喻”

1.《詹天佑》一文通过对詹天佑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现詹天佑超高的智慧和爱国精神。(×)错误原因:把神态改成心理

2.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这句话是设问句(√)

3.《詹天佑》一文是按照先概括介绍再具体记叙的方法安排材料的。(×)

4.文章按工程进展的顺序,依次从“开凿隧道”“勘测线路““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方面叙述詹天佑主持京张铁路的过程(×)错误原因:把“开凿隧道”“勘测线路调换位置

5.文章写京张跌路提早两年竣工,及中外人民对詹天佑的怀念,点明事件的意义——有礼地回击了帝国主义者对中国想藐视和嘲笑,(√)

22.《草虫的村落》的体裁是童话,作者是郭枫。(×)把“童话”改为“散文”

23.“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一句写出来桥的坚固,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老桥的赞美(×)把“坚固”改为“古老”

24.《草虫的村落》“夕阳亲吻着西山”红鸠鸟归巢的鸣叫声点明时已傍晚。作者对草虫村落的奇异游历竟花了一个

下午的时间。( √)

25.《草虫的村落》“忽忽悠悠”道出了作者对奇异游历的欢快和得意;“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更点明了心灵沉浸在

奇异游历中的痴迷。(×)正确答案:“忽忽悠悠”点明了心灵沉浸在奇异游历中的痴迷。“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更道出了作者对奇异游历的欢快和得意;

26.《草虫的村落》“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概括了这个草虫世界的特征。“奇异”点出了行文的线索。(×)

正确答案:“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点出了行文的线索。“奇异”概括了这个草虫世界的特征。

27.《草虫的村落》一文结构严谨,按照游历的过程,对草虫的村落和草虫的生活作了细致的观察和奇妙的想象,

并融入了自己热爱自然,关爱生灵的独特情怀。(√)

28.《草虫的村落》“此时,我觉的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在此句中“灵泉“指的是泉水非同一般,具有灵性。(×)正确答案:在此句中灵泉指的是:甲虫音乐家们演奏的优美

音韵。

29.《詹天佑》证明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句子点明了修筑京张铁路

的结果,再一次说明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与首句呼应。(√)

30.《詹天佑》一课中“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

部凿井法。(×)

31. “我”在德国留学时,母亲去世了。(×)

32.《怀念母亲》作者到国外后,怀念两个母亲。(×)

33.《怀念母亲》一文感情丰富,作者对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的怀念之情贯穿全文。(√)

34.“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句中一个“也”巧妙地将祖国与母亲联系起来,可见在作者心中两者的确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

35.《怀念母亲》一文作者开门见山,指出两位母亲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调。( √)

36.《怀念母亲》一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37.《穷人》一文中“我嘛…缝缝补补…”,说话结巴,欲言又止“感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了…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语意的跳跃(×)

38.《穷人》是俄国列夫·托尔斯泰写的短篇小说(√)

39.《穷人》一文中的环境描写既有天气描写,也有桑娜与西蒙两家情景描写,这些环境描写从侧面烘托桑娜与渔夫的美好品质(×)

40.“他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揍我一顿也好!””

省略号的作用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41.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的美好品质。(√)

42.“她的心跳得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感觉非这样做不可”。一句的正确理解是,这句话看似矛盾,实际上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

43.《穷人》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44.《穷人》一文在写作上特色鲜明通过对环境和人物行动、对话、心理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45.本文赞扬了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也表现了“我”对老教授的敬仰感激之情。(√)

46.课文以老教授的语言以及“我”的动作与心理变化为线索,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47.文中借妹妹的话说出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这样写的好处是从侧面写出老人的威望,体现出妹妹对老妇人的敬仰,妹妹的话也能突出“我”对老妇人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48.文中交代父亲和妹妹对我拉琴的评价,与老教授的评价形成对比,从侧面赞美了老妇人对“我”的爱护和帮助。(√)

49.用“唯一”来修饰“听众”有“独一无二”的意思,表明老人在我心目中崇高的地位,我对老人的感激之情。(×)

50.《唯一的听众》中“唯一”一词,表明那位老人在“我”心中占有崇高的位置,写出了“我”对老人的感激之情。(×)

51.《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52.《只有一个地球》一文用词严谨,表达生动,多处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体现了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

53.“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说明了地球的渺小。(×)

54“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这两句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5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文以饱含深情的语言,向我们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

片土地的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爱。(√)

56.《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文章从结构上说属于总分总的结构。(×)

57.“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在文中反复出现,产生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不仅使主题深化,而且强化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58.“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每一只嗡嗡鸣叫的昆虫。”一句中的量词使用正确。(√)

59、《少年闰土》一文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

60、《少年闰土》中“他们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一句,流露出作者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应把“作者”改为“我”

61、在《少年闰土》一文中,详写了“雪地捕鸟”,“海边拾贝”两件事,表现了闰土见识丰富、活泼可爱与能干。(×)

应把“海边拾贝”改为“看瓜刺猹”。

62.本文节选鲁迅写的长篇小说《故乡》。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应把“长篇”改为“短篇”

63、这篇小说使用第一人称来写的。文中的“我”的思想感情与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但因为这是文学作品,稳重的形象是虚构的,所以“我”不是鲁迅本人。(√)

64、这篇小说讲了闰土给“我”讲的四件趣事,依次为“看瓜刺猹”“海边拾贝”“雪地捕鸟”“看跳鱼儿”,这几件事不仅使“我“随农村丰富多彩生活充满了向往,也表达了自己对所处的地位与环境的不满。(×)

应改为“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

65、“雪地捕鸟“一事中连续性动词的使用,可以看出闰土是个淳朴善良,活泼可爱的孩子。(×)应把“淳朴善良“删去

66、《少年闰土》一文,抓住了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

67、在《少年闰土》一文中,作者抓住对闰土的外貌、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体现他见识丰富、活泼可爱、聪明能干。(×)把“心理活动“删去

68、“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无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这句话表达了“我”对少年闰土的羡慕、钦佩。“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则表达了“我”对自己住处的环境的不满,流露了对农村生活的向往。(√)

69、《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这篇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70、在《少年闰土》一文中,闰土给“我”讲了“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四件事,其中详细描述了“雪地捕鸟”“海边拾贝”;两件事。(×)应把“海边拾贝“改为“看瓜刺猹”

71、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里面的“我”就是鲁迅。(×)小说是虚构的,“我”并不是鲁迅。

72、“我们在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这个过程是按照捕鸟的顺序描写的,因此不能颠倒顺序。(√)

73、课文先描绘了“我”记忆中看瓜刺猹的闰土,接着写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最后写两人的分别和友谊。(√)

74.《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文章第一段是“果”,后面几件事是“因”,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75.《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作者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76.文章按内容可分为五段,第一部分是写伯父去世后,很多人参加他的追悼会,写出了人们对他的无比爱戴,后面依次写了谈《水浒传》,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77.这篇文章是周晔回忆鲁迅先生的纪念性文章,表达了作者对鲁迅的怀念、热爱、敬仰,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鲁迅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78.文章第一部分写鲁迅先生受人爱戴的结果,而后面的几件事使他收到爱戴的原因。文章在叙述过程中始终贯穿一个主题,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79.“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是一个反问句。“四周黑洞洞的”是指当时漆黑一片。“碰壁”是指鲁迅与反动派作斗争是所受的挫折与迫害。(×)

80.《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先后回忆了“笑谈《水浒传》”“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等伯父生前的四件事,表达了对伯父的怀念、热爱、敬仰。(×)

81.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82.“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是伯父幽默、委婉地批评我读书不认真。(×)

83.《老人与海鸥》一课,表现在老人对海鸥那份无私的爱和海鸥对老人的那份震撼的情。(×)

84.“独角”“灰头”“红嘴”“老沙”…列举的省略“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啧…”话未说完这两处的省略号作用相同。(×)

85. 《老人与海鸥》一文中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盘旋翻飞、肃立不动,表现了海鸥对老人的留恋之情。(√)

86.全文为两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11111111、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87.老人喂海鸥的动作描写写得非常精致,也叫细节描写,“扫”字把欧群吃食的样子描绘得生动鲜活。(√)

88.“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话未说完与“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语意未尽中省略号的作用不相同。(×)

89.作者通过对老人喂海鸥的动作描写,突出了对海鸥无私的爱。(×)

90.“老人挫着嘴,好像还在呼唤着海鸥们。”不是比喻“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比喻。(×)

91.“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此句神态描写,表现了海鸥对老人震撼的情。(×)

92.“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句中的省略号表示话未说完。(×)

93.《老人与海鸥》一文可以使我们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可以成为我们的朋友,作者是邓启耀。(√)

94.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作者沈石溪。(×)

95.本文以事情发展为序,依次写了“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四个片段。(×)

96.“……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朋友。”是比喻,“老朋友”是指象鞍。(×)

97.“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这段话中“呼呼吹去、摩挲、泪光闪闪、久久”让我们感受到战象嘎羧看到象鞍后对过去的留恋。(√)

98.“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这段抓住了嘎羧的神态和动作的描写,赞颂了它的善良和忠诚。(×)

99.“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一句对嘎羧的动作、神态进行了描写,似乎在告诉我们,历史不能忘怀,它在期盼和平。(√)

100. 《最后一头战象》以时间为序,扣住四个感人的片段;“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把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记叙下来。(√)

101. 《最后一头战象》本文表达上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突出嘎羧的高尚情怀。(√)

102. 《最后一头战象》以时间为序,写了“重披战甲”、“英雄垂暮”、“”凭吊战场、“庄严归去”等场面。(√)

103. 《最后一头战象》抓住了象的神态进行描写把象看做一位垂暮的英雄,展现了嘎羧的忠诚。(×)

104. 《伯牙绝弦》通过对伯牙与子期的语言、动作的描写,突出了二人友情的深厚真挚。(√)

105. 《伯牙绝弦》一文中“善”字共出现四次,它们的字义前两次表示“擅长”,后两次表示“太好了”。(×)

106. 《伯牙绝弦》这个故事赞扬了伯牙与子期两人之间深厚、真挚的友情。(×)

107. 《伯牙绝弦》中通过伯牙和钟子期的动作和语言的描写,突出了二人友情的深厚和真挚。(√)

108.《月光曲》记叙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创作的钢琴曲---《月光曲》的过程。(×)

109.《月光曲》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

《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质量检测试卷 【书写展示 5分】 一、整体书写。(2分) 同学们,把字写工整、美观,保持卷面整洁,你就能得2分!书写潦草,涂涂改改会丢分哦! 二、专项书写。(3分)把下列句子抄写到横格上,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不出现错别字和不规范的汉字。 【积累运用 31分】 三、读拼音,根据语境写词语。(6分) 夕阳的余晖zh ào y ào ( )在zh ái yu àn ( )的窗台上。此时,穿着单薄上衣的他正在f ú àn ( )写作,他抬起头,弟弟在zhu ì m ǎn ( )小花的大树下b èn zhu ō( )地踢足球的情景映入y ǎn li án ( )。 四、背诵积累,古诗填空。(10分) 1.蒙汉情深何忍别, ! 2. ,同向春风各自愁。 3.殷勤解却丁香结, 。 4. ,江清月近人。 5. ,白雨跳珠乱入船。 6.旧时茅店社林边, 。 7.开轩面场圃, 。 8. ,邀我至田家。 9. ,清风半夜鸣蝉。 10. ,丁香空结雨中愁。 五、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5分) 1.“幽”字的音序是“Y ”,音节是“y ōu ”,部首是“山”,第二笔的笔画名称是“竖 折”。( ) 2.“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喋喋不休、出口成章”这四个词都是褒义词。( ) 3.“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句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 4.袁隆平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如果用拼音书写他的名字,应该是:Yuan LongPin g 。( ) 5.阅读的时候能想开去,不仅可以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活跃思想,激发创造力。( ) 六、选择题。(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 A.柔.美(l óu ) 渲.染(xu ān) 勾勒.(l è) 迂.回(y ū) B.羞涩.(s è) 参差.(c ī) 单薄.(b áo ) 蒙.古包(m én g ) C.芭.蕉(b ā) 妩.媚(w ǔ) 花苞.(b āo ) 苍穹.(qi ón g ) D.孕育.(y ù) 冠冕.(mi ǎn ) 摇曳.(y ì) 鸣啭.(zhu ǎn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迷朦 线条 愁怨 婆娑起舞 B.绿毯 酒脱 玻璃 心驰神往 C.衣裳 彩虹 马蹄 硕大无鹏 D.礼貌 衣襟 浑浊 顾影自怜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的一项是( )。 A.饭后,小伙子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 B.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 C.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D.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早稻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绿色地毯。 B.我忍不住不禁笑了出来。 C.她朗诵完后,全场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D.通过“学雷锋”活动,使我们人人都愿意助人为乐了。 5.下列说法..错误.. 的一项是( )。 A.《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初次来到草原,访问陈巴尔虎旗时写的一篇记叙文。 B.《丁香结》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志趣和人生态度。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密……………………………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1_8单元判断题汇总(附答案解析)

六年级上册语文1-8单元判断题 1.《山中访友》这篇抒情散文,描写了作者带着好心情去拜访山里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赞颂了人与人之间 高尚的情怀。() 2.《山中访友》这篇文章,作者访问了德高望重的老人、鸟儿、露珠、树、山泉等朋友。() 3.《山中访友》是一篇不仅想象丰富,作者还采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方法表达感情。() 4.“走出家门就与微风撞了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这句话直接点明山中访友是在初夏的一个早晨。 () 5.《山中访友》一课作者对山中“朋友”有时用第一人称叙述,有时又以第二人称称呼,从而使感情表达得更加充 分。() 6.《山中访友》作者是李汉荣,本文是一篇记叙文。() 7.“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是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是“这山中的一切,都不是我的朋友。”() 8.“我轻轻地挥手,告别山里的朋友,带回来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还带回一路月色。”这是文章的结尾,与开 头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9.“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一句运用了比喻的说明方法。生动地体现出作者与 “朋友”之间的默契和情谊。() 10.《山雨》一课作者赵丽宏,散文,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 11.《草虫的村落》是一篇说明文,作者郭枫,科学地介绍了小虫的洞穴,真实地再现了一个小虫丰富多彩的世界 () 12.《草虫的村落》文中描绘了两个场景;迷路的森林,甲虫村民劳动的场面,表现了作者对草虫的喜爱和对大自 然的热爱() 13.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作者赞美这些音乐、演奏者把甲虫 音乐家们振着翅膀的声音比喻成“灵泉”,表现出他对甲虫的喜爱之情() 14.《草虫的村落》作者郭枫,以散文的文体介绍了小虫的洞穴,真实地再现了一个小虫丰富多彩的世界() 15.是什么力量使他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应该读出怀疑的语气() 16.《草虫的村落》运用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 17.《詹天佑》一文通过对詹天佑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现詹天佑超高的智慧和爱国精神。() 18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这句话是设问句() 19.《詹天佑》一文是按照先具体介绍再概括记叙的方法安排材料的。()

【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8单元全册单元提升练习题测试卷(附答案)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得分: 一、基础知识。(36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1.才艺展示开始了,jùn qiào ( )的女孩子们略带xiū sè( ),给 大家表演了模仿明星走红dì tǎn ( )的情境;看起来bèn zhuō( )的 男孩子们一点儿也不jū shù( ),他们敞开yī jīn ( ),为大家表演了 中国式shuāi jiāo ( )的精彩招式……真没想到,同学们的身上艺术细胞 这么丰富! (二)下面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巾飘带舞 一碧千里 顾影自怜 B.孤芳自赏 宠然大物 全神贯注 C.翠色欲流 花色斑斓 熙熙攘攘 (三)给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找近义词,写在括号里。(4分) 1.我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会心..地笑了。( ) 2.花儿在微风中不停地摇曳..。( ) 3.在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 4.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 草原的无限乐趣。( ) (四)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8分) 1.以“河流”为题,分别写一个比喻句和拟人句。(6分) (1)比喻句: (2)拟人句: 2.用一组排比句,写一写你眼中的课间活动。(3分) 3.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3分)

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4.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反问句。(3分) 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 5.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3分)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五)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句中的标点符号没有错误。()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词的题目。()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和《宿建德江》中都写到了“月”,但表达的思想感情却完全不一样。() 4.《花之歌》这篇课文的想象非常奇特,课文中把花儿比作“黑夜星空的眼睛”和“白昼硕大无朋的独眼”,令人印象深刻。() 二、积累运用。(10分) 1.课文原文填空。(5分) 这种境界,既使人,又叫人,既愿,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 2.古诗文填空。(5分) (1)蒙汉情深何忍别,。 (2)野旷天低树,。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 tǐnɡ bá zhuī suí yīn yùn yǎn zòu màn yóu qīn wěn 二、读一读,选一选。 竭.力(jié xié) 燃.烧(yán rán) 告诫.(jiè xiè) 几.乎(jī jǐ) 模.糊(mé mó) 干瘪.(biē biě) 三、给带点宇选择正确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野:①野外;②不是人工饲养或培植;③不讲理,没礼貌;④不受约束。 1.索溪峪的山,是天然的美,是野.性的美。 ( ) 2.索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 ( ) 3.山上的野物当然更是“野.”性十足了。( ) ( ) 异:①不相同;②特别;③惊奇,奇怪;④另外的;⑤分开。4.雨珠滴落在路旁的小水洼中,发出异.常清脆的音响。 ( ) 5.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 ) 6.领略了桂林山水的秀美后,置身于张家界的索溪峪,感受到异样 的美。 ( ) 菊:①形态;②情况;③陈述或描摹;④叙述事传的文字。 7.索溪峪的山奇形怪状.。 ( )

8.那些大大小小的猴子,在我们头上的树枝间跳来跳去,亲热的劲头难以言状.。 ( ) 四、关联词语我来填。 1.但是那小蛾是歇定了,( )怎么赶,他( )是不动。 2.汉斯就在树上呆了许多年,( )吹着笛子,( )照看着他的猪。 3.( )同学们都相信你,你( )应该勇敢地承担起这份工作。4.这件好事( )林英做的,( )李红做的。 5.( )尼尔斯想回家,( )已经完全不可能了。 五、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1.《山中访友》是写作者去山中访问一位老朋友的事。 ( ) 2.《山雨》一文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描绘了山雨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 ) 3.草虫的“村落”其实就是杂草丛边小虫们的洞穴,作者把它们想象成了一个村落,他是多么喜欢这些小生物呀! ( ) 4.《索溪峪的“野”》一文采用先分后总的写法,分别从“山、水、动物、游人”四个方面写出了索溪峪的“野。” ( ) 5.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在表达上有一个共同点: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展示了大自然无穷的魅力。( ) 6.从诗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中可看出作者元稹爱菊是因为菊花不畏严寒,迎风傲雪。 (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8单元单元检测试卷期中期末试卷(附答案)

1 第一单元提升练习 一、基础知识。 1.读拼音,写字词。 (1)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yī shang( ),群马疾驰,jīn piāo dài wǔ( ),像一条cǎi hóng( )向我们飞过来。车声,mǎ tí( )声, 响成一片。 (2)丁香开得格外茂盛,小花zhuì mǎn( )枝头,那样小,却不显得dān bó( ),yōu yǎ( )的甜香直透毫端。fú àn( )写作的我似乎也不那么 bèn zhuō( )了。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参.差(cān cēn) 勾勒.(lè lēi) 拨转. (zhuǎn zhuàn) 散.落(sàn sǎn) 愁怨.(yuàn yàn) 蒙. 古包(mēng měng) 3.下面的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绿毯 线条 惊叹 回味 B.宅院 酒脱 礼貌 眼帘 C.照耀 花蕾 举杯 恍然 D.微笑 文思 迷蒙 柔美 4.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一填。 ( )( )馥郁 ( )( )欲流 婆娑( )( ) ( )( )自怜 ( )( )自赏 上面的词语中,表示“绿”的意思的是 、 。由“绿” 你想到了什么?试着把下面的思维导图填一填。 5.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1)静寂.. 的草原热闹起来。( )( ) (2)在细雨迷蒙.. 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 )( ) (3)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 欢迎。( )( ) 6.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 ) (2)丁香花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 )

第八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测试卷(部编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画横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下列出自鲁迅的名句的一项是() A.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D.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3.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边有如许 ..五色的贝壳。(如此) B.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 ..年纪。(好像) C.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 ..也好。(家中经济状况) D.只是无端 ..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无来由地) 4.《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 A.《呐喊》B.《故乡》C.《狂人日记》D.《野草》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B.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C.我们日里到海边检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 D.“少年闰土”选自《故乡》,作者是鲁迅。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近义词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边有如许 ..五色的贝壳。(如此) B.他和我仿佛 ..年纪。(好像) C.只是无端 ..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无故) D.这祭祀,说是三十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 ..。(正式)

二、连线题 7.把下面的词语与正确的解释连线。 其间只知道 无端稀奇 素不知道无缘无故 如许从来不知道 希奇那中间 单知道如此 三、填空题 8.下面的名言反映了鲁迅的哪些精神?请用四字词语概括。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2)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 (3)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做。( ) (4)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 四、句子训练 9.按要求写句子。 (1)他的嘴唇发出声音。(扩句) (2)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为陈述句) (3)我想到伯父去世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改为比喻句) (4)伯父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多,为别人想得少的人。(修改病句) (5)鲁迅先生为别人想的多。鲁迅先生得到了人们的爱戴。(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 五、现代文阅读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复习测试试题卷(附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复习测试 试题卷(附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30分) (一)选择题。(共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音、形、义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虐.杀(lǜe)座无虚席囫囵吞枣.(枣子) B.追悼(dào)抑扬顿挫北风怒号.(号叫) C.糊.弄(hú)与世隔决翠色欲.流(欲望) D.佣(yòng)人天涯海角积劳成疾.(疾病)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异想天开 ....的神秘现象,正等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B.运动场上欢笑声雷动,口号声和欢呼声响遏行云 ....。 C.碑林中的书法美不胜收 ....,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D.六年级的王明皮肤黝黑,他那饱经风霜 ....的脸,让人联想到河畔明媚的阳光。 3.下面成语中感情色彩不同的一项是()。 A.大公无私 B.舍己为人 C.鞠躬尽瘁 D.自私自利 4.依次填入文段中最合适的一组关联词是()。 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我走到哪里,()我睡得很沉,()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A.不管还是或者总 B.不管即使或者都 C.不论或者还是都 D.不论即使还是总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B.洪水越来越激烈了。 C.我们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D.同学在考场上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二)看拼音写词语。(4分) lǐ mào dǐ yù táo zuì zhòu rán ()()()()(三)按要求写句子。(6分) 1.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该保护它。(改成反问句) 2.鲁迅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改为转述句) 3.小学即将毕业,请用最美的语言,采用比喻的手法,写一句赠言给你的老师。 (四)根据所学内容填空。(每空各1分,共10分) 1.《书戴嵩画牛》一文最后所引用的古语是“,”,这句话告诉我们:。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陆游用 (填名言)表达他的爱国情怀;鲁迅,原名,他面对黑暗,发出了“惟有,惟有,中国才有真进步”的感叹。 3.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有的桑娜夫妇;有 的老支书;有的少年闰土。(填四字词语)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1-3小题。(5分) 赵武孟初以驰骋田猎为事,尝获肥鲜以遗母,母泣曰:汝不读书而田猎,如是吾无望矣!竟不食其膳。武孟感激勤学,遂博通经史,举进士,官至右台侍御史。 1.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赵武/孟初以/驰骋田猎为事。 B. 赵武孟初/以/驰骋田猎/为事。 C.汝/不读书/而/田猎。 D.汝不/读书而/田猎。 2.赵母希望儿子(1分) 3.这则故事,给你的启发是什么呢?(2分) (二)古诗文默写。(6分) 1.少小离家老大回,。 2. ,同向春风各自愁。 3.赤橙黄绿青蓝紫, ? 4. ,视死忽如归。 5. ,路转溪桥忽见。 6. 明月别枝惊鹊,。 六年级语文第1页共8页六年级语文第2页共8页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8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 一、基础训练营。(36 分) 1.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3 分) A .蒙(m én ɡ)古 硕大(shu ò) 苍穹(qi ón ɡ) . . . B .琼(qi ón ɡ)浆 孕育(y ùn ) 渲(xu ān )染 . . . C .勾勒(l ēi ) 摇曳(y è) 妩媚(w ǔ) . . . D .鄂(è)温克 参差(c ī) 馥(f ù)郁 . . . 2.读拼音,写词语。(5 分) 3.请你为“肖”字加上偏旁,组成新的字填写在括号里。(3 分) 胜利的( 陡( )息 弥漫的( 畅( )烟 俊( ( )的姑娘 )的悬崖 )的商品 )好的苹果 4.照样子,写词语。(4 分) (1)断断续续(AABB 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亮晶晶(ABB 式) (3)一碧千里(含有数字)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 (4)昏昏睡去(AABC 式)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9 分) ( ( )的草原 )的彩衣 ( ( )的小河 )的风光 ( ( )的香气 )的清风 ( ( )的音韵 )的静谧 ( )的眼睛 6.写出下列句子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4 分) (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2)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3)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 ) ) (4)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7.按要求写句子。(8 分) ) (1)唱的是什么。 听者会露出会心的微笑。(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改为陈述句)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检测(八个单元附答案)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检测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马蹄(dì tí)羞涩(sè shè)点缀(zuì zhuì)衣裳(shang sh àng) 单薄(bó báo) 衣襟(jīn jìn)笨拙(zhuō zhuó)孕育(rùn yùn)2.看拼音,写词语。 lǜ tǎn róu měi cǎi hóng dòu fu shāo wēi ()()()()() yōu yǎ wǔ mèi huā bāo chóu yuàn míng chán ()()()()()3.选字组词。 【陈阵】()雨()列()旧()风 【稍梢】()息树()()微眉()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色()流()马()驰()飘()舞 ()入()帘心()神()()芳()赏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柔美—()勾勒—()惊叹—()舒服—()拘束—()羞涩—()茂盛—()分辨—()6.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仿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仿写一个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用加点词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草原》的作者是现代诗人、作家_____原名________。文章主要讲了三幅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作者在最后引用了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丁香结》这篇散文的作者是_______,作者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_____。结,是__________;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我们既有赏花的_____,又有解结的_____。生命给你芬芳的丁香的同时,也给你幽怨的__________。 (3)《宿建德江》的作者是___(朝代)诗人_______。这是一首刻画_______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作者把_______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__________。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是_______著名文学家、书法家、_____谪居杭州期间创作的组诗,字______,号__________,世称_____。 他与其父_____,其弟_____,并称为_____。 (5)《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代词人______贬官闲居江西时创作的一首吟咏__________的词。字_____,号_________,人称____________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试题(附答案) 多做题有助于同学们及时检测自己的学习情况,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试题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在课后复习时使用,同时祝大家学习进步。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试题(附答案) 一、字词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pǔ _iě( ) yōu jìnɡ( ) shī mínɡ( ) chún shú( ) táo zuì( ) fēi bēn( ) jì lù( ) zào jiù( )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弹琴(tán dàn) 入场券(quàn juàn)肖像(_iào _iāo) 喝彩(hè hē)抻面(chēn cēn)绷着脸(běnɡbēnɡ)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大海 ( )的嘴角 ( )的琴声 ( )的微笑 ( )地散步 ( )地发现 ( )地走近 ( )地弹奏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 )粼粼 ( )( )私语 ( )无天( ) 笔( )龙( ) 独( )匠( ) ( )( )共赏 妙( )生( ) 引人( )( ) 二、按要求写句子。 1.把下列句子改写成现代汉语。 (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2)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 (2)让观众看我哭哭啼啼地演戏,像什么话呀? 3.根据提示仿写句子。 (1)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对我有着。 (2)无论多么远的剧场,无论演出到多晚,我是场场必到,直至演出结束。 无论 ,无论。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回忆《伯牙绝弦》,完成练习。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句话告诉我们课文的主人公分别是和。“善”的意思是,“鼓”的意思是。 2.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我还积累了下列知识。 (1)除了《月光曲》,贝多芬还写过、、等著名的曲子。 (2)《蒙娜丽莎》是一幅世界杰出的肖像画,作者是。 (3)《我的舞台》的作者是 ,她的母亲是著名评剧演员。 四、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下列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 ) A.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B.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C.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2.用“ ”画出选文中实在的事物,用“”画出选文中联想的内容。 3.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 (1) ; (2) ;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8单元测评卷|人教(部编版)(题上带答案)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下列加点字读音不全是多音字的一项是( C )(3分) A.随便.种地主角.B.高兴.贝壳.瘦削. C.扁.担归还.蓑.笠D.正.在新鲜.伯.父 二、读拼音,写词语。(8分) 三、查字典填空。(7分) 张小明不会写“缚在棒上”中的“缚”字,可以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F ,再查音节fù ;李华不认识“缚”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纟,再查十画。“缚”在字典中的意思有:①拘束;②捆绑。在词语“缚在棒上”中的“缚”应选义项② 。(填序号) 四、将能搭配的词语用线连接起来。(10分)

五、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D )(4分) A.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反问) B.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排比) C.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比喻) D.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对偶) 六、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6分) 1.闰土的心里有无边无际的希奇的事。(修改病句) 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2.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发出低微的声音。(缩句) 嘴唇里发出声音。 3.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改为转述句) 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让我夏天到他们那里去。 七、根据提示要求填空。(11分) 1.日积月累。(5分) (1)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答客诮》) (2)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3)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学界三魂》) (4)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1)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

2020—2021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试卷(附答案)

2020—2021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试卷(附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xiōng yŏng fèi huàshā yăxī miè zāo gāo xiān qĭsháo zi zhòu méi 二、用“\”画掉加点字错误的读音。 腐.竹(fǔ fǒu)图案.(ān àn)山涧.(jiān jiàn) 筹.划(cóu chóu)雕.成(diāo diào)糟.糕(cáo zāo) 接缝.(féng fèng)巍.巍(wēi wèi)窜.了(chuàn cuàn) 三、比一比,再组词。 型(______)测(______)仍(______)吵(______)脆(______)刑(______)侧(______)扔(______)秒(______)跪(______) 四、补充词语,并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举世(____)名(____)计多端国(____)民安(____)通人和 难以(____)信应接不(____)不计(____)数心旷神(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选词填空。

突显显现显示 1.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 (_______)出来。 2.它的存在,就是为了(_______)人物的英雄气概。 3.静,越发能(_______)武艺的高强。 六、句子训练营。 1.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时候,我唯一的读物就是香烟盒里的小画片。(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仿照句式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草原》一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草原风光、________、_______等画面,不仅表现了草原的_______美,还表现了草原的_______美,全文处处流露出作者的___________之情。 2.“卷地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____代诗人______所作的《____________》中的诗句。诗中的“湖”指的是我国著名的 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 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代词人_______。上阙写______(时间)的景物,通过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稻花、蛙声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农村夏季月夜图。 八、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专项习题:文学常识 人教(部编版)(含解析)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习题文学常识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鲁迅先生的介绍,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鲁迅是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鲁迅是他的笔名。 B.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出自臧克家写的《有的人》。 C. 鲁迅得到过毛泽东的高度评价,被誉为“民族魂”。 D. 鲁迅先生的作品有《呐喊》《彷徨》等。 2.《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少年闰土的形象。下面哪件事不是闰土讲述的新鲜事?() A. 雪地捕鸟 B. 海边拾贝 C. 看瓜刺猹 D. 盼望新年 3.下列关于演讲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演讲的观点要鲜明,不能含糊不清。 B. 演讲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只要真实、有感染力就行。 C. 演讲要选择合适的材料说明观点,如列举有代表性的事例、引用名言警句等。 D. 一般先根据演讲内容,拟定一个题目,如“坚持锻炼好处多”等。 4.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出自列夫·托尔斯泰?() A. 《战争与和平》 B. 《安娜·卡列尼娜》 C. 《复活》 D. 《三作家》 5.《玄秘塔碑》是下面哪位人物的作品?() A. 柳公权 B. 颜真卿 C. 欧阳询 D. 王羲之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盼》中“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这句话通过描写“我”的心理,表现“我”喜爱雨衣及盼望下雨的急迫心情。 B. 写倡议书时,要注意格式:标题鲜明且要写在正中央,称呼语写在标题下方左边顶格处,署名和日期与书信格式一样。 C. 写文章时必须先确立中心,然后从不同的方面或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这样可以使中心意思表达得更全面、更充分。 D. “好的故事”指的是鲁迅先生在文中描绘的美丽、幽雅的图画,表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对理想的追求。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017-2018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一)附答案

2017-2018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一) 附答案 2017-2018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测试卷(一)附答案 班级姓名成绩 一、基础知识。(5小题,共26分。) 1、读音节,找词语朋友。(10分) 桃嘴凝香晚连翘吞咽窥伍珍志腕力旋呀峭辟谋 2、读一读,加点字念什么,在正确的音节下面画“_”。(4分) 镌刻(juān)抚摩(mā)扁舟(biān) 阻挠(náo)

塑料(sù)挫折(cuò)归宿(sù) 瘦削(xiāo) 3、请你为“肖”字加偏旁,组成新的字填写的空格内。(4分) 陡(垂)的悬崖胜利的(笑)XXX(俊)的姑娘(妙) 好的铅笔弥漫的(霄)烟畅(畅)的商品(销)遥自在的生活元(元)佳节 4、按要求填空,你一定行的。(4分) 巷”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xiàng),再查音节 (xiàng)。按部首查字法先查(辶)部,再查(巷)画。能 组成词语(小巷)。“漫”字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水过满,向外流;②到处都是;③不受约束,随便。 1)我漫不经心地一脚把马鞍踢下楼去。字意是(随便)。

2)瞧,盆子里的水漫出来了。字意是(水过满,向外流)。 剩下一个义项可以组词为(漫画)。 5、成语大比拼。(4分) 风(雨)同(声)(草)木(皆)(兵)器()无比和(谐)可(爱)(儿)女(情)长顿(思)(升)高(兴)重( 心)不(在)席张(灯)XXX(白) 二、积累运用。(3小题,共20分。) 1、你能用到学过的成语填一填吗?(每空1分) 人们常用知音难觅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用XXX 来赞美XXX的《蒙娜丽莎》,当我们面对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字字珠玑。 2、补充古文名句。(每空1分)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知识归纳(1-8单元)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知识归纳(1-8单元) 第一单元知识梳理 一、生字 瀑(pù)布津津(jīn)乐道邀(yāo )请俯(fǔ)身 峭(qiào)壁(bì)躯(qū)体蕴(yùn)含侠(xiá)客 小巷(xiàng )静谧(mì)俊俏(qiào)引逗(dòu) 庞(páng)大烘(hōng)烤音韵(yùn)勤(qín)勉(miǎn)亲吻(wěn) 二、多音字 血(xuè xiě)冠(guān guàn) 扎(zhā zā)转(zhuàn zhuǎn) 散(sàn sǎn)和(hé hè) 数(shù shǔ)悄(qiāo qiǎo) 调(tiáo diào)踏( tā tà) 旋(xuán xuàn ) 三、近义词 舒适——舒服顾惜——爱惜抱怨——埋怨 探望——探视宽厚——仁厚尴尬——难堪 张皇——慌张阻止——阻挡叮嘱——嘱咐 疑惑——困惑隆重——盛大和谐——协调 沮丧——气馁抱歉——歉疚慈祥——慈爱 珍藏——收藏破坏——毁坏仿佛——似乎 熟练——纯熟割舍——舍弃平静——宁静 奇妙——奥妙温柔——温顺 兴高采烈——兴致勃勃尽心尽力——竭尽全力

流连忘返——恋恋不舍忐忑不安——坐立不安 四、反义词 嘶哑——宏亮魁梧——矮小舒适——艰苦 蜷缩——伸直残疾——健康尴尬——自然 从容——慌忙劝阻——怂恿偶然——必然 沮丧——高兴庄重——随意兴奋——颓唐 慈祥——凶恶幸福——痛苦珍藏——丢弃 平静——喧闹唯一——许多荒唐——合理 继续——暂停熟练——生疏温柔——粗暴 悦耳——难听耐心——急躁熟悉——陌生 兴高采烈——无精打采流连忘返—归心似箭 忐忑不安——镇定自若 五、词语积累 年过花甲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左冲右撞 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奇妙无比不拘一格 【表示绿色的词语】 墨绿豆绿草绿深绿暗绿碧绿浅绿淡绿翠绿嫩绿橄榄绿一碧千里苍翠欲滴翠色欲流千山一碧碧波荡漾绿草如茵 【描写雨的词语】 暴风骤雨倾盆大雨大雨滂沱牛毛细雨蒙蒙细雨 和风细雨 【与昆虫有关的】 螳臂当车金蝉脱壳飞蛾扑火噤若寒蝉蜻蜓点水 蜂拥而来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读拼音,写词语。 qīnɡ shuǎnɡ yín yǒnɡ zhuī suí màn yóu ()()()() tǐnɡ bá yǎn zòu yì wèi shēn chánɡ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高( )重 ( )( )玉立 ( )( )无比( )( )攘攘不( )一( ) 津津( )( ) 三、连一连。 挺拔的纹理清凉的彩衣 精致的身躯俏丽的山泉 柔软的额头僻静的音韵 高高的手指优美的小路 四、积累与运用。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把山林中的景物想象成与“我”诉说心声的朋友。《山雨》以合理而新奇的联想,把雨景描绘成()。《草虫的村落》以独特的(),丰富的(),赋予小虫以生命、美丽与智慧。《》一文,生动的语言让读者感觉身临其境。 2.这些诗句你一定熟悉吧,请你把它们补充完整。(5分)

(1)此夜曲中闻折柳,。 (2)落红,化作。 (3)今夜,虫声。 3.按要求写句子。 (1)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 (2)花儿开了。(改为拟人句) (3)年轻的妈妈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缩句) (4)比赛场地在市少年宫的体育馆举行。(修改病句) (5)他来到一处僻静的地方。他大声唱起来。(合并为一句话) (6)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我们很激动。(改为反问句) 五、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有多少省市用过这里的木材呀,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千山一碧.,万古长青,恰好与广厦、良材联系在一起。所以,兴安岭越看越可爱!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叫人心中感到亲切舒服。 及此 ..看到了林场,这种亲切之感更加深厚了。我们伐木取材,也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课时测评(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评 一、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小丘.(qiū)渲.染(xuān)迂.回(yú) 蒙.古(ménɡ) B.点缀.(zhuì)幽.雅(yōu)笨拙.(zhuō)恍.然(huǎnɡ) C.琼.浆(qónɡ)苍穹.(qiónɡ)孕.育(yùn)冠.冕(ɡuàn) D.摇曳.(yè)旖.旎(yí)馥.郁(fū)硕.大(shuò) 二、下面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柔美酒脱境界回味乐趣 B.衣裳彩虹飞弛礼貌拘束 C.举杯羞涩摔跤宅院谜蒙 D.草原线条马蹄愁怨模糊 三、看拼音,写字词。(10分) 1.披着羊rónɡ tǎn()( )的chén()大伯挥舞着马鞭,马儿就rěn()不住扬起四tí()奔跑起来。 2.月光点zhuì()着这片美丽的土地,我huǎnɡ()然大悟,这么yōu yǎ()( )的花园让人可遇不可求! 四、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下面各题。(11分) ①硕大( )( ) ②一( )千( ) ③心驰( )( ) ④()( )自怜 ⑤()( )一曲⑥流入( )( ) ⑦翠色( )( ) ⑧襟飘( )( ) 1.词语①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_;与词语②一样带有数字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词语③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选词填空。(6分) 奇丽奇怪奇特 1.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 )的小诗。 2.蒲公英是我所见过的最( )的花朵,并不是多么奔放,也不是特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8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 基础百花园(41 分) 一、在下面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打“√”。(4 分) 蒙(méng měng)古包勾勒(lēi lè) .. 笨拙(zhuōzhuó)参(cān cēn)差.. 苍穹(q ióng q iǒng)摇曳(yèyě) .. 烟渚(zhūzhǔ)硕(shuòsuò)大.. 二、读拼音写词语。(8 分) wǔmèi mǎtíyīshɑnɡdòu fu ()()()() dìtǎn (diǎn zhuìfúàn dān bó )()()()三、辨字组词。(4 分) 雅() )微() ) 稚(徽( 陈() )蹄() ) 阵(啼( 四、写出下面加点词的近义词。(3 分) 1.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 .. 2.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 3.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 .. 五、用“奇”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入句子中的括号里。(4 分)1.关于丁香结的说法是怎么来的,我很()。 2.站在草原上,我真想吟诵一首()的小诗。 3.真(),我到底错在哪儿了? 4.麋鹿的样子长得很(),老百姓管它叫“四不像”。 六、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填写词语。(13 分) (()色欲()硕大无( 心( )()()自怜)()千里)神往孤芳自() 1.写出三个含“然”字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三个“AABB”式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遥远的晴空,嫩绿的草坪,潺潺的流水,如此情景,怎能不令人________? 七、按要求做题。(5 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