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董克用人力资源复习题

董克用人力资源复习题

第一章人力资源概述

1.第一次使用“人力资源”一词的人是(A )

A.康芒斯

B.舒尔茨

C.贝克尔

D.哈比森

2.第一个对人力资源概念赋予现在意义,并进行明确界定的是( A )

A.德鲁克

B.康芒斯

C.舒尔茨

D.哈比森

3.提出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是( A )

A.舒尔茨和贝克尔

B.德鲁克和萨贝宁

C.哈比森和雨果

D.康芒斯和刘易斯

4.我国研究人力资源的学者中,主张从能力角度出发解释人力资源含义的是

(A )

A.张德、朱舟、陆国泰、萧鸣政、郭洪林等

B.张德、陈运敦、陈全明等

C.朱舟、郭晓明等

D.陆国泰、萧鸣政、于桂兰、魏燕等

5.我国计算人力资源时,所依据的现行年龄是(A )

A.男性16-60岁,女性16-55岁

B.男性14-60岁,女性14-55岁

C.男性18-60岁,女性18-55岁

D.男性16-65岁,女性16-60岁

6.不属于影响人力资源的数量因素的是( D )

A.人口的总量

B.人口的年龄结构

C.人口迁移

D.人们的就业意愿

7.不属于衡量一国或地区的人口质量的因素是(D )

A.体质水平

B.文化水平(包括专业技术水平)

C.心理素质和道德情操

D.实际参加工作的人力资源数量

8.不能反映人力资源质量的因素是(A )

A.可以推动物质资源的人的规模

B.可以推动物质资源的人的类型

C.可以推动物质资源的人的复杂程度

D.可以推动物质资源的人的数量

9.人才资源:一个国家或地区中最具有较学科知识,较强劳动技能,在价值创造过程中起关

键作用或重要作用的那部分人,人才资源是人力资源的一部分,即优质的人力资源。

10.按照劳动经济学的观点,不属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式是(A )

A.实践岗位锻炼

B.教育和培训

C.迁移

D.医疗保健

11.按照国际惯例,判断一个国家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是看这个国家( A )。

A. 60岁以上人口比例是否超过10%

B. 55岁以上人口比例是否超过10%

C. 63岁以上人口比例是否超过10%

D. 65岁以上人口比例是否超过10%

12.人的生命周期与其劳动能力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 B )。

A.能动性

B.时效性

C.增值性

D.再生性

13.在人力资源思想的发展中,把人当作机器对象,提出了讲究工作规范但缺乏人性色彩科

学管理学说的是( A )。

A.美国的工程师泰罗

B. 美国的学者梅约

C. 美国著名的人格科学论理学家卡特尔

D. 美国的学者小乔治·盖洛普

1

14.根据我国领取失业保险金的规定,失业人员享受失业保险的上限分别是( B )。

A.6个月,12 个月,18个月

B.12个月,18个月,24个月

C.18个月,24个月,36个月

D.24个月,36个月,48个月

15.在人的需要理论中,提出了成就需要理论的是( C )。

A. 马斯洛

B. 斯普兰格

C. 麦克利兰

D. 田崎仁

16.在人力资源构成的几部分中,构成经济活动人口的是( D )。

A. 适龄就业人口、军队服役人口、老年就业人口、未成年就业人口

B. 适龄就业人口、就学人口、老年就业人口、未成年就业人口

C. 适龄就业人口、家务劳动人口、老年就业人口、未成年就业人口

D. 适龄就业人口、求业人口、老年就业人口、未成年就业人口

17.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其实是一码事。

错。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详细阐述联系与区别。

18.人力资源具有哪些特性?

①能动性。②时效性。③增值性。④社会性。⑤可变性。⑥可开发型。此外,具有投入少,产

出大的特点。

19.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专家一致认为,“知识的进展”是20世纪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因素。

知识进展指的是( A )。

A.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开发,使社会劳动者文化水平、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提高,具有较高的运用物质资源的能力

B.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改造对象的认识,拓展了人们的视野

C.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在实践中获得了更多的新知识

D.人们的身体素质、智能素质在实践中得以普遍提高

20.以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现代以及将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动力和源泉主要是(A )。

A.以知识技术为核心的人力资源

B.以机器,厂矿为核心的物质资源

C.以地理位置等为主的区位资源

D.以社会关注、政府参与为主的优势资源

21.提出“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的人”的人是(A )。

A.德鲁克

B.贝克尔

C.舒尔茨

D.哈比森

22.人力资源在产业布局上,西方发达国家的特征是(B)。

A.第一产业劳动人口比重较大

B.第二、三产业劳动人口比重较大

C.第一、二、三产业劳动人口比重差不多

D.第一、二产业基本相等,第三产业比重较小

23.请结合实际情况谈谈,你如何理解“人力资源是形成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源泉”?(根据

人力资源的特点,谈谈你对“人力资源是形成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源泉”的理解)提示要点:(1)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所具备的劳动能力总和。企业的核心能力即组织自主拥有的,能够为客户提供独特价值的、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无法模仿的,各种知识、技能、技术、管理等要素的组合。(2)人力资源能否成为企业核

心能力要素,必须以它是否具备核心能力的四个基本(价值有效性、稀缺性和独特性、难以模仿性、组织化特征)特征来分析。(3)正是因为人力资源具备了价值性、稀缺性与独特性、难以模仿性、组织化这四个基本因素,所以在现在企业中,人力资源已成为重要的核心能力要素,支撑着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

(本题可从多个方面进行阐述,观点正确、层次分明、逻辑清晰、论证充分均可。)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管理科学理论的创始人,被誉为“管理科学之父”的是(A)

A.弗雷德里克·泰罗

B.罗德·孔茨

C.赫伯特·A·西蒙

D.德鲁克

2.人力资源管理:简单地说就是人员管理,它是组织为了获取、开发、保持和有效利用在生

产和经营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运用科学、系统的技术和方法所进行的各种相关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活动,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管理过程。

3.不属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是(E )。

A.工业模式

B.投资模式

C.参与模式

D.高度灵活模式

E.数理信息模式

4.以劳动关系协调为主,关注的问题主要是工作规则的建立,职业晋升阶梯和职业生涯设计、以资历为基础的报酬体系、雇佣关系、绩效评估等的人力资源管理式是(A )。

A.工业模式

B.投资模式

C.参与模式

D.高度灵活模式

5.对人力资源管理注重培训和开发,具体措施包括给员工更多的自主权、工作丰富化、培训和长期薪酬,这样的管理模式是(B )。

A.工业模式

B.投资模式

C.参与模式

D.高度灵活模式

E.数理信息模式

6.借助外脑、聘请顾问,实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采取灵活的雇佣关系、多样的报酬、多变的组织结构等,这是人力资源管理( D )的标志。

A.工业模式

B.投资模式

C.参与模式

D.高度灵活模式

E.数理信息模式

7.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是什么?

①吸纳功能:吸引并让优秀人员加入本企业。

②维持功能:让已经加入的员工继续留在本企业。

③开发功能:让员工能够满足当前及未来工作需要的技能。

④激励功能:让员工在现有的岗位上创造出良好的业绩。

8.提出人力资源管理目标10大目标理论的是( A )。

A.阿姆斯特朗

B.萧鸣政

C.张德

D.朱舟

9.华为公司把它人力资源管理目标概括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一支宏大的、高素质、高境界和高度团结的队伍,以及创造一种自我激励、自我约

束和促进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为公司的快速发展和高效运作提供保障。”这个管

理目标中(C D )目标没有包括进去。

A.保证价值源泉中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为价值创造营造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

C.保证员工价值评价的准确有效。

D.实现员工价值分配的公平合理。

10.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承担那些职能?

①人力资源规划;②职位分析;③招聘录用;④绩效管理;⑤薪酬管理;⑥培训与

开发;

⑦员工关系管理

11.人力资源的作用有哪些?

①它有助于绩效管理。有助于实现和提升企业的绩效,提升顾客的满意感和忠

诚性。

②它有利于企业战略的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是实现企业战略的重要方面,在进

行人力资源管理时,要通过内外招聘两个途径,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现实需要和储

备需要。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根据企业战略,通过人力资源规划做好未来人力资源

供求的预测,然后再根据预测结果,通过招聘录用或培训开发进行人力资源储备,从

而为战略的实现奠定坚定的人力资源基础;同时,还要使企业战略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可,通过培训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内化为员工个人目标或行为准则,使企业战略的实现

具有内在动力。

12.人力资源管理功能和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是一回事。(辨析题,答案在44-50)

13.人力资源管理和人事管理是一回事。(辨析题,答案在42)

第三章人力资源的产生和发展

1.最早试图解决由劳动分工所带来的问题的改革家是( A )。

A.罗伯特·欧文

B.亚当·斯密

C.查尔士·巴比奇

D.怀特·巴克

2.美国( A )颁布的《国家劳动关系法案》(俗称《瓦格纳法案》)明确规定了工人组织和集会及与雇主进行谈判的权利,推动了劳动关系的变化和人事管理的发展。

A.1935年

B.1960年

C.1913年

D.1886年

3.科学管理运动的推动者、科学管理时期的代表、科学管理之父是( B )。

A.亨利·法约尔

B.弗雷德里克·泰罗

C.西奥·舒尔茨

D.彼得·德鲁克

E.罗伯特·欧文

4.泰罗的科学管理方法( D )。

A.讲究规范但降低了效率。

B.人性化但不讲究规范。

C.既人性化又讲究规范。

D.讲究规范,效率高,但把人当成了活的机器。

5.在早期工业心理学实践阶段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是( D )。

A.罗伯特·欧文

B.查尔士·巴士奇

C.弗雷德里克·泰罗

D.雨果·芒斯特伯格

6.历史学家把( C )年作为现代人事诞生的时间。

A.1909年

B.1910年

C.1912年

D.1921年

7.( A )对霍桑实验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开始将工人构成的组织视为一个社会系统。

A.埃尔顿·梅奥

B.塞缪尔·冈珀斯

C.查尔士·巴士奇

D.弗雷德里克·泰罗

8.1871年美国政府颁布的( A )规定,受雇佣的公民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权利受到侵犯,有权向法院起诉吗,这在劳资关系方面是次重大进步。

A.《民权法案》

B.《公平举报法案》

C.《雇佣中的年龄歧视法案》

D.《移民改革与控制法案》

E.《美国残疾人法案》

9.美国人力资源专家( A )说:“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个战术问题,还是个战略问题。”

A.韦恩·卡肖

B.塞缪尔·冈珀斯

C.查尔士·巴士奇

D.弗雷德里克·泰罗

10.把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划分为科学管理运动、工业福利运动、早期工业心理学、人际关系运动、劳工运动和行为科学与组织时代六个阶段的人力资源专家是( A )。

A.弗伦奇

B.罗兰

C.费里斯

D.科罗·拉多

E.韦恩·卡肖

11.1935年《美国劳工关系法案》,又称( A ),使得美国工会兴盛,集体谈判产生,工人要求缩短工时,提高待遇的罢工此起彼伏。

A.《瓦格纳法案》

B.《民法法案》

C.《公平报酬法案》

D.《雇佣中的歧视法案》

12.“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强调人员的品行和能力必须与其职位相符,否则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是( A )。

A.王符

B.康熙

C.唐太宗

D.王安石

13.“一人之身,才有长短,取其长而不问其短。”强调用人所长,说这句话的是我国古代的政治家是( A )。

A.王安石

B.诸葛亮

C.唐太宗

D.康熙

14.1988年9月,“国际劳工组织亚洲人力资源开发网、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中心成立暨首届学术研究会”在( A )召开。

A.贵阳

B.北京

C.成都

D.沈阳

15.1992年( A )劳动人事学院将下属的人事管理教研室更名为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室,将人事管理专业调整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并在次年招收了首届本科生,这是我国人力资源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

A.中国人民大学

B.北京大学

C.清华大学

D.北京师范大学

E.南开大学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三版 董克用复习材料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1.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HRM)。P42 简单地说就是现代的人事管理,它是指组织为了获取、开发、保持和有效利用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通过运用科学、系统的技术和方法所进行的各种相关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活动,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管理过程。 2、掌握激励理论 P150 (1)激励过程的七个阶段: ①需要的产生,在人的内心产生不平衡,引起心里上的紧张。 ②个人寻找和选择满足需要的对象和方法,当然在选择满足需求的途径时要以自身的能力为基础来进行,不能选择那些不实际的方法。 ③个人按照既定的目标去行动,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④组织对个人在实现目标方面的绩效进行评价。 ⑤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进行奖励或者惩罚。 ⑥根据奖励和惩罚重新衡量和评估需要。 ⑦如果这一激励过程满足了需要,个人就会产生满足感;如果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激励过程就会重复,可能要选择另外一种不同的行为。 (2)内容型激励:研究激励的原因和起激励作用的因素的具体内容。 ①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 ②EGR理论:奥尔德佛对层次理论进行修正(生存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 ③双因素理论:又称“激励—保健因素”,激励因素包括成就、认可、工作本身、责任、晋升、成长等;保健因素体现在公司的政策、监督、与主管的关系、地位以及安全感。 ④成就激励理论:戴维麦克莱兰等提出的,主要研究生理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人们还有哪些需要,结论是权力需要、归属需要和成就需要。 (3)过程型激励理论:研究行为如何被引发、怎么向着一定的方向发展、如何保持以及怎样结束这种行为的全过程。 ①期望理论:弗鲁姆认为激励的效果取决于效价和期望值两个因素。M=V x E ②公平理论:亚当斯提出的,这是在社会比较中研究个人所作的贡献与所得的报酬之间如何衡量的一种理论,侧重研究报酬的公平性、合理性对员工积极性的影响。(Q/I)A ---(Q/I)B ③目标理论:洛克提出,他发现人们的激励大多数是通过设置目标来实现的,目标具有引导员工工作方向和努力程度的作用。 第七章职位分析 1.职业规范概念 P177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5版期末复习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期末复习本文档适用于《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5版》该书主编:董克用李超平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人力资源:所谓人力资源就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1)人力资源的本质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本质)。 (2)要对财富的创造企贡献作用,成为社会财富的源泉(作用/使用价值)。(3)要能够被组织利用,这里的组织可以达到一个地区和国家,也可以小道一个企业或作坊(可开发性)。 2.人力资源的计量 对于企业来说,人力资源的数量就是其员工的数量。 对于国家来说,人力资源的数量从现实人力资源和潜在人力资源数量两个方面进行计量。 3.潜在人力资源:包括适龄就业人口、未成年就业人口、老年就业人口、事业人口、暂时不能参与社会劳动人口、其他人口。 4.现实人力资源:包括适龄就业人口、未成年就业人口、老年就业人口。 5.人力资源的性质:能动性、时效性、增值性、社会性、可变性、可开发性。 6.人力资源管理:我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组织通过各种政策、制度和管理实践,以吸引、保留、激励和开发员工,调动员工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潜能,进而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的总和。 7.人口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人口的总量。 8.人才资源是指一个归家或地区优秀的人力资源。 9.余凯成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功能有:获取、整合、保持和激励、控制和调整、开发。 10.我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功能主要体现在:吸纳、维持、开发、激励。 11.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目标:取得人力资源的最大使用价值;发挥最大主主观能动性。最终目标:实现企业的整体战略和目标。 12.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 规划、配置、绩效、绩效、薪酬、开发、员工关系。

学生人力资源(董克用)复习题汇总

第一章 ( 1) 一、名词解说 1、人力资源 2、人力资本 二、单项选择 1、在以下资源中,()是第一资源。 A 自然资源B物质资源 C人力资源D信息资源 2、以下资源中,按范围大小摆列正确的选项是( ) 。 人口资源、人力资源、劳动力资源 人口资源、人材资源、人力资源 C人口资源、人力资源、人材资源 D劳动力资源、人力资源、人材资源 3、人力资源最根本的特色是()。 A 智力性B社会性 C 时效性D能动性 4、人老是有计划、有目的地使用自己的脑力和体力,并拥有自我开发的潜力,这反应了人力资源的()特色。 A 可变性B生产性 C能动性D花费性 5、人力资源自己所具备或应当具备的作用,反应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属性,主要表此刻吸纳、保持、开发和激励四个方面,这是()。 A 人力资源的功能 B 人力资源的水平 C 人力资源的内容 D 人力资源的作用 6、人力资源的本质是()。 拥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的总称 人所拥有的脑力和体力的总称 C生产中最活跃的能动资源

D形成财产的源泉 7、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关系描绘不正确是()。 人力资本是对人力资源开发性投资所形成的结果 人力资源是一个存量看法 C人力资本兼有存量和流量的看法 D人力资源理论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 8、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域所拥有的的人口的总量 人口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域所拥有的的人口的总量 C人材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域中拥有许多科学知识、较强劳动技术、在价值创造中起要点或重要作用的那部分人 D人材资源是人力资源的一部分,即优良的人力资源 9、在价值创建过程中,人力资源老是处于主动地位,是劳动过程中最踊跃最活跃的因素,这一看法表现了人力资源的()。 A 能动性B时效性 C社会性D可变性 13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句话表现了人力资源的()。 A 能动性B时效性 C社会性D可变性 三、多项选择题 1、现实的人力资源包含()。 未成年就业人口 适龄就业人口 C失业人口 D暂时不可以参加劳动的人口 老年就业人口 2、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差别在于()。 研究的对象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董克用重点

人力资源重点 第一章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第一节人力资源概述 1、本课程关于人力资源的观点 所谓人力资源,就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这个含义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人力资源的本质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可以统称为劳动能力。 2)这一能力要能对财富的创造其贡献作用,成为社会财富的源泉。 3)这一能力还要能够被组织所利用,这里的“组织”可以大到一个国家和地区,也可以小到一个企业或作坊。 2、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 1)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人口的总量、人口的年龄结构。 2)人力资源的质量 a) 人力资源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因此劳动者的素质就直接决定了人力资源的质量。 即:素质决定质量 b) 劳动者的素质由体能素质和智能素质构成。 c) 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中,智能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体能因素的作用逐渐降低; 智能因素中,科技知识的作用在不断上升,经验知识的作用相对下降。 3、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之父”——西奥多·舒尔茨 4、人力资本投资 1)人力资本投资的三种形式有:教育;迁移;培训。 2)人们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时,会考虑收益和成本两个因素。只有当收益大于或等于成本时,人们才会去投资人力资本,否则就不会投资。 5、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区别 1)在与社会财富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上,两者是不同的: 人力资本是由投资形成的,强调以某种代价获得能力或技能的价值,投资的代价可在提高生产力过程中以更大的收益收回。它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应当说是一种由因索果的关系。 人力资源是指劳动者拥有的脑力和体力对价值创造起了重要的贡献作用,强调人力作为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创造能力,它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创造产品、财富,促进社会发展。它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应当说是一种由果溯因的关系。 2)两者研究问题和关注的重点不同(重要观念) 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形成的存在于人体中的资本形式,是人身上的价值凝结,是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研究人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强调投资付出的代价及其收回,考虑投资成本带来多少价值,研究的是价值增值的速度和幅度,关注的是收益问题,即投资能否带来收益及其带来多少收益的问题。 人力资源将人作为财富的来源来看待,是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研究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关注的重点是产出的问题,即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有多大,对经济的推动力有多强。 3)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计量形式不同: 人力资源是指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为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是存量的概念。 人力资本,如果从生产活动的角度来看,往往是与流量核算相联系的,表现为经验的不断积累、技能的不断改进、产出量的不断变化和体能的不断消耗;如果从投资活动的角度来看,又与存量核算相联系,表现为投入到教育培训、迁移和健康等方面的资本在人身上的凝结 6、实践意义 1) 促进了许多国家把人力资源开发纳入国家经济发展规划或计划; 2) 使人们认识到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高度互补性,从而使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得更为科 学; 3) 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社会和家庭对教育的投入,推动了教育的迅速发展和人口质量的提

学生人力资源(董克用)复习题汇总

学生人力资源(董克用)复习题汇总 第一章(1)一、名词: 1.人力资源是指人们拥有的有助于创造价值并可供组织使用的物质和精神资源的总和; 2、人力资本:人力资本这种体现在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 量表示的资本,是需要通过投资才能够获得的。二、单选 1.在以下资源中,(c)是第一个资源 a自然资源b物质资源c人力资源d信息资源2、下列资源中,按范围大小排列正确 的是(c) A人口资源,人力资源,劳动力资源B人口资源,人力资源,人力资源C人口资源,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D劳动力资源,人力资源,人力资源3。人力资源最基本的特征是(d)智力、社会性、及时性和主动性 4、人总是有计划、有目的地使用自己的脑力和体力,并具有自我开发的潜力,这反 映了人力资源的(c)特征。a可变性b生产性c能动性d消费性 人力资源的功能体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属性,主要体现在吸收、维护、开发和激励四 个方面 a人力资源的功能b人力资源的水平c人力资源的内容d人力资源的作用6有一定的 人口,才有一定的人力,一定的人力资源必然表现为一定的人口数量,这是指(b)。 A人力资源B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c人力资源的可用性d人力资源的有限性 7通过使用身体健康、知识、技能、能力、个性和行为倾向,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 这是指(c)。 a人力资源b人力资源的物质性 C人力资源的可用性D人力资源的限制 8、人力资源的概念是由(b)首先正式提出并加以界定的。 A约翰·卡明斯B彼得·德鲁克C西奥多·舒尔茨D加里·贝克尔9。人力资源的本 质是(b) a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的总称b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的总称c生产中最活跃的能动 资源d形成财富的源泉

董克用人力资源复习题

第一章人力资源概述 1.第一次使用“人力资源”一词的人是(A ) A.康芒斯 B.舒尔茨 C.贝克尔 D.哈比森 2.第一个对人力资源概念赋予现在意义,并进行明确界定的是( A ) A.德鲁克 B.康芒斯 C.舒尔茨 D.哈比森 3.提出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是( A ) A.舒尔茨和贝克尔 B.德鲁克和萨贝宁 C.哈比森和雨果 D.康芒斯和刘易斯

4.我国研究人力资源的学者中,主张从能力角度出发解释人力资源含义的是 (A ) A.张德、朱舟、陆国泰、萧鸣政、郭洪林等 B.张德、陈运敦、陈全明等 C.朱舟、郭晓明等 D.陆国泰、萧鸣政、于桂兰、魏燕等 5.我国计算人力资源时,所依据的现行年龄是(A ) A.男性16-60岁,女性16-55岁 B.男性14-60岁,女性14-55岁 C.男性18-60岁,女性18-55岁 D.男性16-65岁,女性16-60岁 6.不属于影响人力资源的数量因素的是( D ) A.人口的总量 B.人口的年龄结构 C.人口迁移 D.人们的就业意愿 7.不属于衡量一国或地区的人口质量的因素是(D )

A.体质水平 B.文化水平(包括专业技术水平) C.心理素质和道德情操 D.实际参加工作的人力资源数量 8.不能反映人力资源质量的因素是(A ) A.可以推动物质资源的人的规模 B.可以推动物质资源的人的类型 C.可以推动物质资源的人的复杂程度 D.可以推动物质资源的人的数量 9.人才资源:一个国家或地区中最具有较学科知识,较强劳动技能,在价值创造过程中起关 键作用或重要作用的那部分人,人才资源是人力资源的一部分,即优质的人力资源。 10.按照劳动经济学的观点,不属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式是(A ) A.实践岗位锻炼 B.教育和培训 C.迁移 D.医疗保健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董克用版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董克用版 一、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组织管理方式,旨在有效地利用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以 达到组织的目标和目的。它涉及到员工招聘、培训、福利、绩效管理和员工关系等多个方面,是管理人力资源的全过程。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对于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作用如下: 1.促进员工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员工会通过培训得到提高, 从而逐步实现个人的职业发展,满足个人的需要,提升员工的职业素质和技能。 2.提高组织绩效: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可以有效将员工的素质和技 能发挥到最大,最终提高组织绩效,促进组织的成长。 3.保持组织稳定:人力资源管理鼓励员工在组织中的归属感和参与感, 让员工更能愿意留在组织中,提高员工的忠诚度,保持组织的稳定。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步骤 1.人力资源规划:在这一步骤中,组织需要分析其人力资源的差距并制 定计划,以满足组织未来的需求。 2.招聘与选拔:根据人力资源规划的需求,开始招聘新员工,并通过选 拔过程挑选最合适的人选。 3.培训和发展:在新员工入职后,组织需要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发展计划, 以帮助员工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组织。 4.绩效管理:根据组织的目标和员工的表现,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估, 以达到激励和管理的目的。 5.薪酬管理:制定合理的薪酬政策,对员工的劳动贡献进行评估和奖励。 6.员工关系管理:处理员工关系问题,维护组织内部的和谐、稳定的工 作环境。 四、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 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1.人才招聘难度:不同行业的人才需求不同,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 钱去招聘到合适的人才。 2.绩效评估的主观性:由于绩效评估的主观性,有可能会导致员工之间 的不公平和不满。 3.员工培训和发展:提供合适的培训和发展机会需要投入较大的资源。 4.技术的变革:技术的发展和变革使得员工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和适应, 为人力资源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 五、 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组织可以 更好地利用员工的潜力,实现组织的目标和目的。但是,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挑战,组织需要认真应对并解决这些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董克用版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第一章人力资源概述 1、人力资源的含义:人力资源就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 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2、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和加里贝克尔提出了现代人力资本 理论,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知识与技能或者质量表现出来的资本,是通过投资才能获得的。 3、人力资源的性质:①能动性:有目的有计划的使用自己的脑力和体力②时效性③增 值性:随着知识,经验的增长而增值④社会性:社会政治文化不同,人力资源质量也不同⑤可变性⑥可开发性 4、人力资源的作用:①人力资源是财富形成的关键要素。②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力 量(人力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人力资源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作用;人力资源是制约企业管理效率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是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立于不败之地的宝贵财富。)③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首要资源 5、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指企业通过各种政策、制度和管理实践。以吸引、保留、激励和 开发员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潜能,进而促进组织目标实践的管理活动。求人、选人、育人、用人、激励人、留人 6、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①保证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②为价值创造营建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 ③保证员工价值评价的准确有效④实现员工价值分配的公平合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 ①人力资源规划:对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做出预测,根据预测制定出平衡供需的计划 ②职位分析与胜任素质模型:职位分析(对组织内的工作内容和职责进行清晰的界定,给出确定的任职资格)。胜任素质模型(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目标所需要的一系列不同胜任素质的组合) ③员工招聘:招募、甄选、录用 ④绩效管理:对员工工作作出评价,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⑤薪酬管理:确定薪酬的结构和水平,实施职位评价,确定福利待遇 ⑥培训与开发:建立培训体系,实施,反馈

人力资源管理考试重点整理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董克用教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一、名词解释 1.人力资源管理:简单地说就是现代的人事管理,它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政策、制度和管理实践,以吸引、保留、激励和开发员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潜能,进而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 2.人力资源规划:也叫人力资源计划,是指在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规划的指导下,对企业在某个时期的人员供给和人员需求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平衡人力资源的供需,以满足企业对人员的需求,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合质合量的人力资源保证,为达成企业的战略目标和长期利益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3.职务分析:又称工作分析或岗位分析,是全面了解一项职务的管理活动,也是对该项职务的工作内容和职务规范(任职资格)的描述和研究过程,即制定职务描述书的系统过程。 4.职位分析:是指了解组织内的一种职位并以一种格式把与这种职位相关的信息描述出来,从而使其他人了解这种职位的过程。 5.员工培训:通过教学或实验的方法,使员工在知识、技术和工作态度方面有所改进,达到企业的工作要求,培训强调即时成效。 6.培训与开发:企业通过各种方式使员工具备完成现在或者将来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并改变他们的工作态度,以改善员工在现有或将来职位上的工作业绩,并最终实现企业整体绩效提升的一种计划性和延续性的活动。 7.绩效管理:就是指制定员工的绩效目标并收集与绩效有关的信息,定期对员工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做出评价和反馈,以确保员工的工作活动和工作产出与组织保持一致,进而保证组织目标完成的管理手段与过程。 8.薪酬管理:是指企业在经营战略和发展规划的指导下,综合考虑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确定薪酬体系、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薪酬形式,明确员工应得的薪酬,并进行薪酬调整和薪酬控制的过程。 二、简答题 1.人力资源需求供给关系及相应措施。 1)人力资源需求的分析:1,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规划 2,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3,职位的工作量 4,生产效率的变化 2)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1,主观判断法 2,德尔菲法 3,趋势预测法 4,回归预测法 5,比率预测法 3)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就是指对在未来某一特定时期能够供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结构进行估计。由于超出企业获取能力的供给对企业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在预测供给时必须对有效的人力资源进行供给。一般分内部供给和外部供给。 4)外部供给分析:一般影响因素主要有劳动力市场的状况、人们的就业意识、企业的吸引力等等。 5)内部供给分析:1,现有人力资源的分析 2,人员流动的分析 3,人员质量的分析 6)人力资源供给的预测方法: ①技能清单是一个反映员工工作能力特征的列表,这些特征包括员工的培训背景、工作经历、持有的资格证书、工作能力的评价内容。是一个对员工能力的反映。 ②人员交换对现有人员的状况做出评价,然后对他们晋升或者调动的可能性做出判断,以此来预测企业潜在的内部供给。这样当一个职位空缺时,就可以及时补充。 ③人力资源“水池”模型在预测企业内部人员流动的基础上来预测人力资源的内部供给。与人员交换有不同的是它从职位出发来进行分析。一般针对具体的部门、职位层次或职位类别来进行。 ④马尔科夫模型用来预测等时间间隔点(一般为一年)各类人员分布状况的一种动态预测技术。 7)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的平衡:一般分为:①数量、质量以及结构上基本相等。②总量相等,结构上不匹配③供给大于需求④供给小于需求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三版 董克用复习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题人力资源管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指( B ) A.把人当成“上帝”,一切都服从、服务于“上帝” B.把人当成组织中最具活力、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要素 C.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见 D.关心员工生活,提高员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2.“深入工作现场,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工作情况”是以下哪种工作分析法的优点( B ) A.写实法 B.观察法 C.问卷法 D.参与法 3.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正在向着战略性的方向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是( A ) A.人力资源规划 B.人力资源成本管理 C.人力资源开发 D.人力资源绩效管理 4.对组织内部人力资源供给的预测,常用的方法有:马尔可夫分析法、档案资料分析法和( B ) A.趋势分析法 B.管理者继任模型 C.德尔菲法 D.回归预测法 5.某公司今年离职人员数为 30,而今年在职人员的平均数为 150,那么,该公司的人员变动率是( A ) A.20% B.10% C.15% D.25% 6.我国组织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 A ) A.人力资源过剩 B.人力资源浪费 C.人力资源不足 D.人力资源管理不当 7.当职位空缺有许多种,而且在某一特定地区内又有足够的求职者的情况下,应该使用以下哪种招募形式( B ) A.报纸 B.广播电视 C.杂志 D.招募现场的宣传资料 8.在人员甄选活动中,对一个人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基本检测称之为( C ) A.能力测试 B.人格测试 C.成就测试 D.兴趣测试 9.在人力资源规划中,为了保持组织在中、长期内可能产生的职位空缺而制定的人力资源规划称为( D ) A.人力分配规划 B.调配规划 C.晋升规划 D.招聘规划 10.世界上第一个兴趣测验量表是( A ) A.斯特朗男性职业兴趣量表 B.比奈-西蒙量表 C.库德职业兴趣测验 D.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 11.用轻的秤砣冒充重的秤砣会造成( B ) A.随机误差 B.系统误差 C.信度变化 D.效度升高 12.下图反映的是( C ) A.信度高效度高 B.信度高效度低 C.信度低效度低 D.信度低效度高 13.考核绩效中最简单也最常用的工具是( A ) 1 A.图表评定法 B.交替排序法 C.配对比较法 D.强制分布法 14.360 度考核所面临的最大难题是( A ) A.信度 B.效度 C.可接受度 D.完备性 15.失业保险所属的员工福利类型是( B ) A.企业福利 B.法定福利 C.生活福利 D.有偿假期 16.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企业有义务最大限度地利用员工的,并要为每一位员工都提供一个不断成长以及挖掘个人最大潜力和建立成功职业的机会。( A ) A.能力 B.知识 C.工作时间 D.积极性 17.将人的资质作为确定等级结构主要依据的薪酬模式为( C ) A.计件工资制 B.绩效工资制 C.技能工资制 D.职位工资制 18.目前在激励员工方面应用最普遍的员工所有权形式是( A ) A.员工持股计划 B.股票期权计划 C.收益分享计划 D.利润分享计划 19.作为决定培训需求起始依据的是( A ) A.任务分析 B.绩效分析 C.培训计划制定 D.前瞻性培训需求分析 20.成人学习的最好方式是( D ) A.老师传授 B.老师传授为主,自学为辅 C.被动学习 D.自我学习 21.巴甫洛夫通过教会狗听到铃声后做出分泌唾液反应的研究得出的理论( A ) A.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B.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有限条件反射理论 22.人与职业相匹配理论的提出者是( D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霍兰德 D.帕森斯 23.企业文化的中心内容是( B ) A.控制行为 B.尊重人 C.提高绩效 D.品牌认同 24.绩效反馈最主要的方式是( A ) A.绩效面谈 B.绩效辅导 C.绩效沟通 D.绩效改进 25.企业文化的灵魂和企业的旗帜是( C ) A.企业哲学 B.企业价值观 C.企业精神 D.企业目标 26.第一个把人力看做资本的经济学家是( C ) A.舒尔茨 B.阿奎那 2 C.亚当?斯密 D.李斯特 27.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中的专家判断法又称( C )。 A.回归分析法 B.经验预测法 C.德尔菲法 D.马尔可夫分析法28.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工作说明书的基本内容( D )。 A.工作职责 B.工作环境 C.工作权限 D.工作中晋升 29.企业对新员工上岗前进行的培训称为( B )。 A.培训 B.岗前培训 C.脱产培训 D.在职培训 30.一名工人的绩效,除了产量指标完成情况外,质量、原材料消耗率、能耗、出勤,甚至团结、服从纪律等硬、软方面的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