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控制网测量成果报告

施工控制网测量成果报告

XXX基础设施建设二期工程

施工控制网测量成果报告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XX路(XX北路)北起XXX大街,南至XX北路,道路全长约 1.39km,宽42m。XXX路北起黄堂东路,南至XXX大街,道路全长约0.43km,宽20m。XX路(XX路)西起XX路,东至XX路,全长约0.15km,宽38m。XXX路(XX 路)北起XX大道,南至XX大道,道路全长约1.24km,宽16m。纵三路(XXX 路)北起XXX路,南至XX路,全长约1.92km,宽16m。纵一路(XX路)北起XX路,南至XX路,道路全长约0.38km,宽16m。XXX路(XX路)北起XX路,南至XX路,道路全长约0.37km,宽16m。

工程范围沿线相交道路主要有:XXX大街、XXX路、XXX路、XXX路(XX 街)、XXX路(XXX路)、XX路、XX大道(XX大街)、XX路、XX路(XX 路)、XX路(XX街)、XX路(XX路)、XX路(XX路)、XX路(XX路)、XX大道。

1、XX路:本次招标的XX路为南北向城市主干路,南起XX北路,经现状XX路、跨越XX河,北至XXX大街,设计起点桩号为QD XX K0+000,设计终点桩号 ZD XX K1+390.110,全长 1390.110m。全线共设 3 组平曲线,圆曲线半径分别为 R1=2100m、R2=1000m、R3=2000m,线形指标满足设计速度50km/h规范要求的不设超高和缓和曲线的最小半径要求。

2、XX路:本次招标的XX路为南北向城市支路,南起XX路,经XX路、XX东路、XX路、XX路、XX大道、XX路、XXX路,XXXX南路,设计起点桩号为 QD XX K0+000,设计终点桩号ZD XX K1+940.210,全长1940.210m。全线共设6组平曲线,圆曲线半径分别为R1=150m、R2=R3=R4=400m、R5=300m、R6=500m,线形指标满足设计速度20km/h 规范要求的不设超高和缓和曲线的最小半径要求。

3、XX路:本次招标的XX路为南北向城市支路,南起XX东路,经XX

路,北至XX路,设计起点桩号为QDZY K0+000,设计终点桩号ZD ZY K0+374.045,全长374.045m。道路中心线为一条直线,设计速度20km/h。

4、XXX路:本次招标的XXX路为南北向城市支路,南起XX东路,经XX路,北至XX路,设计起点桩号为 QD ZYD K0+000,设计终点桩号 ZD ZYD K0+374.045,全长374.045m。道路中心线为一条直线,设计速度 20km/h。

5、XXX路:本次招标的XXX路为南北向城市支路,南起XX大道,经XX路、XXX路、XX路,北至XX大道,设计起点桩号为ZDZW K0+000,设计终点桩号ZDZW K1+245.025,全长1245.025m。全线共设 2 组平曲线,圆曲线半径分别为R1=800m、R2=600m,线形指标满足设计速度20km/h 规范要求的不设超高和缓和曲线的最小半径要求。

6、XX路:本次招标的XX路为东西向城市支路,西起XX路,东至XX 路,设计起点桩号为QDHS K0+000,设计终点桩号ZDHS K0+252.897,全长252.897m。全线共设1组平曲线,圆曲线半径为 R1=295m,线形指标满足设计速度20km/h 规范要求的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要求,圆曲线两端设置了Ls=85.953m 的缓和曲线。

7、XXX路:本次招标的XXX路为南北向城市支路,南起XX大街,北至XXX路,设计起点桩号为QD HT K0+000,设计终点桩号ZDHT K0+432.767,全长432.767m。全线共设1组平曲线,圆曲线半径为R1=280m,线形指标满足设计速度20km/h 规范要求的不设超高和缓和曲线的最小半径要求。

坐标高程体系: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坐标系为国家两千坐标系。

二、任务的基本情况

1、对甲方提供的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水准点进行复核。

2、检查导点线点的通视情况及位置是否合理,是否需要加密。

3、对加密控制点进行导线测量和水准测量。

4、对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和平差,并符合: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2009);

(3)《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

(4)《全球定项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按以上标准规范中有关规定执行。

三、技术实施情况如下

1、控制点加密

a)、选点、埋点:为了满足工程施工和测量的需要,新增ZD1至ZD3,共3个点,选点的原则是尽量避开施工范围,不易被破坏,又保证点与点之间相互通视。

b)、控制点测量

①、平面控制测量:

利用甲方提供的七个导线点EP1、EP7、EP6、EP5等作为平面控制测量的起算点,一条闭合导线,EP1(起点)、EP7——EP6、……至EP1(终点),共测角度6个,边长7条,测量结果:实测角度闭合差为-10″,容许误差为60″;导线全长为8684.19m,导线全长闭合差为0.2422593m,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1/35847,容许范围为1/10000;测量精度符合二级导线的精度要求。导线测量使用徕卡TZ08全站仪。

②、高程控制测量:

利用甲方提供的EP1、EP7、EP6、EP5七水准点。由EP1→EP7→……→K14,一条闭合水准路线。路线总长8684.19m,容许误差为±58.93mm,实测符合差为0mm,符合四等的精度要求。高程测量使用天宝DINI03电子水准仪、5米红黑标准水准尺。

2、控制测量复核

a)、控制点复核;对全线控制点进行复核,复核结果(见附表1-闭合导线平差计算表)。

从表中导线闭合差结果可表明,实测校差符合二级导线的精度技术要求。

b)、高程水准点复核:我们对甲方提供的水准点进行了复核,按四等水准的要求进行观测。复核结果(见附表2- 闭合水准路线平差表)从表中水准路线闭合差结果可表明,实测校差符合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技术要求。

以上复测结果证明甲方提供的基准点的数据正确可靠。

四、内业整理情况

将所新测得的控制点成果的平面坐标和高程资料通过计算进行平差和整理,列成成果表(见附表3)

五、附件(测量仪器检定证书)

(见附图1徕卡TZ08全站仪检定证书)

(见附图2天宝DINI03电子水准仪检定证书)

(附表1-闭合导线平差计算表)

水准点测量平差计算表

(附表2- 闭合水准路线平差表)

XXX区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期工程控制点坐标及高程

控制网测量成果报告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1 - 二、复测依据及采用的技术标准..................................................... - 1 - 三、测量时间及围 ..................................................................... - 3 - 四、测量人员及测量设备 ............................................................. - 3 - 1、参加复测人员................................................................... - 3 - 2、仪器设备 ........................................................................ - 4 - 五、外业数据采集 ..................................................................... - 4 - 1、复测前的准备工作 ............................................................. - 4 - 2、观测作业基本要求 ............................................................. - 4 - 3、保证测量精度的措施 .......................................................... - 6 - 4、与相邻标段的衔接 ............................................................. - 6 - 六、业处理及分析 ..................................................................... - 6 - 1、坐标系统及控制点 ............................................................. - 7 - 2、观测文件 ........................................................................ - 7 - 3、基线解算 ....................................................................... - 10 - 4、基线检查 ....................................................................... - 22 - 5、平差后坐标 .................................................................... - 23 - 6、控制点高程复测............................................................... - 25 - 七、成果精度说明 .................................................................... - 27 - 1、基线处理 ........................................................................... - 27 - 2、自由网平差 ........................................................................ - 28 - 3、基线最弱边和平面最弱点....................................................... - 28 - 4、控制点高程精度.................................................................. - 28 - 八、复测结论.......................................................................... - 28 - 附件1:人员资质证书 (21) 附件2:仪器鉴定证书 (22) 附件3:控制点复测加密成果表 (32) 附件4:控制点复测加密线路示意图 (35)

GPS控制点复测成果报告范文

GPS控制点复测成果报告范文 控制点复测、加密成果报告 一、工程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一级公路国道110线改扩建TJ-2标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0+000~K5+948.8,全线均在原路基础上进行加宽扩建,路线走向与老路相同。起点位于临河市西南,后与临河西外环相交,全长约5.948.8Km。地形沿线地势自东北向西南逐步升高,但起伏极小,属于高程异常变化平缓地区。二、复测依据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22)三、测量仪器中海达v8型双频GPS静态接收机四、施测方法 测量过程中采用复测、加密同时进行的方法作业,复测设计院提供的控制点17个、加密控制点4个,对测量成果进行统一平差并与相邻标段进行联测,D29、D30是和TJ-1标共用边. 1.平面控制点外业数据采集使用2台华测双频GPS接收机,观测时严格按《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的要求执行,采用静态定位技术施测,同步作业图形之间采用边连结的方式,并做到有较 强的图形结构,确保该控制点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内业数据处理采用南方GNSS软件进行平差解算。 2.高程控制点外业数据采集使用2台华测双频GPS接收机,观测时严格按《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的要求执行,采用静态定位技术

施测,每时段观测前后各量取天线高一次,用小钢卷尺从厂家规定的天线高量测基准面彼此相隔120°的三个位置分别量取天线到控制点标志面的垂直距离,互差应小于2㎜,取平均值为天线高。内业数据处理采用南方GNSS软件进行拟合高程解算。五、成果精度评定 经南方GNSS软件解算平差后平面控制点约束点间的边长相对中误差≤1/40000,约束平差后最弱边相对中误差≤1/20000精度满足要求;高程控制点用南方GNSS软件进行拟合高程解算后精度满足四等水准要求。 六、1.导线点测量成果报表(附后) 2.水准点测量成果报表(附后)七、控制点平差成果(附后)八、测量仪器鉴定证书(附后)九、控制点布置图(附后)

控制网报告

关于西安创联电气203#厂房工程 控制网测量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西安市电子西街西侧,西安创联电气科技集团公司院内。本工程为20层,地下二层,框架剪力墙结构,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承台基础,地下二层为人防工程,平时为车库。 二、控制网建设的依据 1、西安创联电气集团203#厂房总平面定位图(2012年月日下发) 2、西安规划测绘院于2012年月日利用GPS定位的坐标点 3、2012年3月日下发的总平面图变更 4、西安创联电气集团203#厂房施工图 5、城市测量规范 三、控制网建设的难点和重点 1、存在新旧设计坐标的换算。 2、施工现场周边管网正在施工,存在破坏的风险较大。 3、基坑纵向与202厂房贯通,南侧无法做一般控制点。 4、周边施工围墙未施工,存在通视条件受限的可能 四、测量控制网建设的步骤 1、审核设计图纸尺寸与总平面图坐标之间的关系,确保尺寸无误,位置正确。 2、复核GPS坐标点实际精度,依据坐标A(3123.916,8953.550),B (3019.366,8953.510),建立以A点位坐标原点,X=3123.916和Y=8953.550的

两条与建筑物轴线平行的两条控制线。 3、根据新变更总平面坐标数据,计算拟建控制线的坐标,并报监理和建设单位审批。 4、根据控制点坐标和计算控制网坐标,利用经纬仪和50m钢尺,测设出控制网。 5、根据测设的控制网,选择基坑牢固的施工区域内侧制作控制点。 6、对控制点进行编号,用混凝土进行保护。 五、控制网成果和保护措施 控制网测设完成后,绘制控制点平面图,标明控制点与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和说明控制点与地标物之间的位置,以便寻找和使用。 附件:1、测绘院出具的平面定位图。 2、原总平面图 3、变更后总平面 4、控制网计算坐标与建筑物轴线关系平面图 5、控制网成果报告及控制点平面图 6、经纬仪、钢尺鉴定证书

施工控制网测量成果报告

XXX基础设施建设二期工程 施工控制网测量成果报告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XX路(XX北路)北起XXX大街,南至XX北路,道路全长约 1.39km,宽42m。XXX路北起黄堂东路,南至XXX大街,道路全长约0.43km,宽20m。XX路(XX路)西起XX路,东至XX路,全长约0.15km,宽38m。XXX路(XX 路)北起XX大道,南至XX大道,道路全长约1.24km,宽16m。纵三路(XXX 路)北起XXX路,南至XX路,全长约1.92km,宽16m。纵一路(XX路)北起XX路,南至XX路,道路全长约0.38km,宽16m。XXX路(XX路)北起XX路,南至XX路,道路全长约0.37km,宽16m。 工程范围沿线相交道路主要有:XXX大街、XXX路、XXX路、XXX路(XX 街)、XXX路(XXX路)、XX路、XX大道(XX大街)、XX路、XX路(XX 路)、XX路(XX街)、XX路(XX路)、XX路(XX路)、XX路(XX路)、XX大道。 1、XX路:本次招标的XX路为南北向城市主干路,南起XX北路,经现状XX路、跨越XX河,北至XXX大街,设计起点桩号为QD XX K0+000,设计终点桩号 ZD XX K1+390.110,全长 1390.110m。全线共设 3 组平曲线,圆曲线半径分别为 R1=2100m、R2=1000m、R3=2000m,线形指标满足设计速度50km/h规范要求的不设超高和缓和曲线的最小半径要求。 2、XX路:本次招标的XX路为南北向城市支路,南起XX路,经XX路、XX东路、XX路、XX路、XX大道、XX路、XXX路,XXXX南路,设计起点桩号为 QD XX K0+000,设计终点桩号ZD XX K1+940.210,全长1940.210m。全线共设6组平曲线,圆曲线半径分别为R1=150m、R2=R3=R4=400m、R5=300m、R6=500m,线形指标满足设计速度20km/h 规范要求的不设超高和缓和曲线的最小半径要求。 3、XX路:本次招标的XX路为南北向城市支路,南起XX东路,经XX

平面控制网复测成果报告

从化至东莞高速公路工程十三标段 平面控制网复测成果报告 一、任务内容 1、由于本标段桥梁已准备进入施工上部结构及部分路基已成形, 加上近来连续受雨水天气影响,部分导线水准点存在不同程 度的破坏,影响测量精度、施工,所以对本标段水准点及导 线点进行复测、加密,以便于后期施工测量控制工作。 2、本次测量复测工作于2013年4月14日开始,4月26日完成。 参加复测人员均由测量监理及其他四名测量人员组成。 3、本次水准复测加密, 分二条线,第一条以原设计水准点 GE32(12标界内)联测到水准点GD156-1(原设计给的点东深 二路桥上).从中根据施工控制所需在本标段内加密施工水准 点.总计24个点,其中第一条线加密新点9个,原有水准点8 个;第二条以水准点GE33为起点和终点的闭合水准网,围绕 塘厦互通共计7个水准点。 4、本次导线加密复测,分二条线,第一条以原导线点GE32和 GE33为起始边,中间加密复测ZX2、K3、K5、K6、K7-1、 GE37-5、GE37-2、GE37-4、GE37-3、GD33-1、K9 、FG8、 GD33-2共13点,附合至原导线点GD156-1和GD155-1;第 二条以主线导线点GE32和GE33为起始边,中间加密复测 ZX2、K3、TX1、TX6、GE36-4、K4-1、K4共计6个点,闭 合至主线导线点GE33。 二、主要作业技术依据及其成果分析。 导线测量及水准测量严格根据《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中一级导线及四等水准测量要求。对测量成果整理并进行导线平差计算后,测量精度导线符合一级导线、水准符合四等水准精度

要求(精度数据见后面各表:主线进行的近似平差,其中测角闭合差12.93″<10√15=38.73″,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1/22406,小于允许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15000。塘厦互通进行的严密平差,其中测角中误差为3.3″<5″,相对闭合中误差为1/198943,小于允许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15000。主线的附合水准路线闭合差为38.0mm<20√4.874=44.15mm,每千米权中误差为17.213mm,塘厦互通闭合水准闭合差为9.5mm<20√5.006=44.748mm,每米权中误差为4.246mm)。计算成果制成成果表,以便以后施工测量控制使用。 三、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 导线测量仪器为中维ZT80R+全站仪精度要求等级2"。水准测量采用黑白双尺法,仪器采用索佳C32Ⅱ及双面黑红面3米板尺。全站仪及水准仪分别委托广州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华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鉴定,鉴定结果见仪器鉴定文件。 四、复测结果 附件: 1.导线点测量记录表(共7页) 2.全站仪测角、测距记录表(共25页) 3.导线点平差计算表(共2页) 4.导线点成果表(共1页) 5.导线点平面布置示意图(共2页) 6.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共16页) 7.附合水准路线各点高程计算表(共1页) 8.水准点成果表(共1页)

高速公路首级控制网复测成果报告

XX高速公路XX段XX合同段 首级测量控制网复测报告 编制: 复核: 审核: 二零一四年九月十日 目录 一、工程概述 (1) 二、测量标准及依据 (1) 三、测量时间 (1) 四、测量控制网坐标系统 (1) 五、测量范围 (2) 六、测量人员配置 (2) 七、测量仪器设备配置 (3) 八、测量控制网网型布置 (3) (一)、平面控制网网型布置 (3) (二)、高程控制网网型布置 (4) 九、测量控制网技术精度指标 (5) (一)、平面控制网控制测量技术指标 (5) (二)、高程控制网控制测量技术指标 (8) Ⅰ、几何水准测量技术指标 (8) Ⅱ、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技术指标 (9) 十、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对向观测 (10) (一)、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对向观测原理 (10) (二)、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对向观测精度分析 (11) (三)、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对向观测法与四等水准测量的限差值比 较论证 (12) 十一、内业数据处理与结论 (14)

(一)、平面控制网内业数据处理要求 (14) (二)、平面控制网内业数据处理成果及结论 (14) (三)、高程控制网内业数据处理要求 (15) (四)、高程控制网内业数据处理成果及结论 (15) (五)、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对向观测内业数据处理 (17) 十二、首级控制网成果表 (18) 十三、附件 (21) (一)、二航局测量中心测量资质证书 (21) (二)、人员资质证书 (21) (三)、仪器鉴定证书 (21) (四)、GPS内业解算报告 (22) (五)、水准测量外业观测手簿 (22)

一、工程概述 本合同段起点(桩号YKXXXXX,ZKXXXX),与A1合同段终点顺接,位于XXXX隧道内,路线由南向北,经XXX,穿XXX隧道,后沿XX左侧布线,经XX,穿XX隧道,终点位于XXXXX村(桩号YK72+760,ZK72+733.753),路线全长8.330933公里(以右线计,其中:YK69+180.079=K69+186.646里程减短6.567米)。路基宽度24.5m,设计时速80km/h,采用四车道标准。设计荷载为公路-I级。 本标段区域内交通较为便利,沿线主要的公路有省道XXXX,县道XXX以及其他县乡道路等,但本项目工程穿越山岭,村庄及农田,总体位于低山地貌区,地势南部地,往北逐渐升高,坡地天然坡度一般在20°~45°,地貌中多夹有河流阶地、山间河谷、谷地及小盆地等,地形较复杂,对控制网的施测造成一定的难度。 XXXXXX的建设可构筑XXXXX的最便捷通道,将进一步完善XXXX高速公路网,强化XX经济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协助,有利于加强山海协作,有利于构筑XXX旅游快速交通网,推动省际旅游区域合作,充分发挥旅游经济带动作用。 二、测量标准及依据 1.《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2.《公路勘测细则》JTG/T C10-2007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 5.《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 6.国家其他相关测量规范、强制性标准 7.本工程设计文件、设计图纸及平高控制网成果资料 三、测量时间 平面控制网:2014/8/14~2014/8/17 高程控制网:2014/8/18~2014/8/26 四、测量控制网坐标系统 1、平面控制网坐标系统:1980西安坐标系 2、高程坐标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 3、中央子午线:118:00

控制网复测总结报告

九景衢铁路JQJXZQ-2标精密控制网复测总结报告 编制: 复核: 审核: 技术负责人: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九景衢铁路JQJXZQ-2标项目部 2014年5月

目录 1 完成任务情况 (1) 1.1 任务来源 (1) 1.2 测区概况 (1) 1.3 工作内容 (2) 1.4 执行的技术依据及精密测量控制网复测精度指标 (2) 1.4.1 执行的技术依据 (2) 1.4.2 精密测量控制网复测精度指标 (2) 1.5 施测单位 (3) 1.6 完成工作的起止日期 (3) 1.7 完成的工作量与相邻标段联测的桩点 (3) 2 坐标系统及巳有资料利用情况 (5) 2.1 坐标系统 (5) 2.2 巳有资料利用情况 (5) 3 复测方案执行情况 (5) 3.1 仪器检定 (5) 3.2 精密控制网复测 (5) 3.3 GPS观测操作及手簿填写 (6) 3.4 GPS网数据处理 (7) 3.5 水准复测 (8) 3.5.1 水准点的观测 (8) 3.5.2 水准复测数据处理 (8) 4 项目质量检查 (9) 5 提交的成果资料 (9) 6 附件 (9) 附件1:CPI复测成果及比对表 (10) 附件2:CPII复测成果及比对表 (13) 附件3:三等水准复测成果及比对表 (20) 附件4:水准网闭合差 (24)

1 完成任务情况 1.1 任务来源 根据中铁二十五局九景衢铁路JQJXZQ-2标项目部对九景衢铁路JQJXZQ-2标测量工作的要求,对本标段的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线路平面控制网(CPⅡ)及三等水准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工作。 1.2 测区概况 新建九景衢铁路江西段JQJXZQ-2标。起讫里程为DK15+700~DK66+100,正线长度50.4km。本标段共有特大、大中桥梁28座19.207km,框架式小桥3座59.37m;隧道6座4.078km;盖板涵5座241.86横延米,框架涵120座2789.37横延米,倒虹吸6座156横延米;路基27.3km,挖方147.67万方,填方237.14万方;本标段设都昌、油墩街2个站。1.3 工作内容 依据2014年4月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员所交的控制点以及成果表: ⑴CPI点成果表; ⑵CPII点成果表; ⑶三等水准点成果表。 以上成果表见附件(设计院交桩表),其中CPI014-1、CPI016-1、CPI021已被破坏;CPI018-2周边环境改变(遮挡),不满足摆仪器的条件;以上四个点不是重要桩点,且附近有其他桩点,与设计院沟通后无需补桩。

控制测量复测报告

1.设计桩点情况 (2) 2 .加密复测技术依据 (3) 3 .加密复测工作内容 (3) 3.1 加密复测范围 (3) 3.2 加密复测精度 (4) 4 .加密复测工作的展开 (5) 5 .坐标系统 (5) 6 .施工控制点加密复测 (5) 6.1 加密复测实施 (5) 6.2 数据处理 (9) 6.2.1 基线解算要求 (10) 7 .施工控制点加密复测精度分析 (11) 8 .复测结论及成果使用说明 (16) 9 .平面补桩成果表 (17) 10 .高程复测及加密成果 (18) 11 .测量过程的注意事项 (22) 附件一,资质证书 (23) 附件二:主要人员资格证件 (25) 附件三:测量设备检定证书 (25)

贵开路线位于贵阳市境内东北部,起于贵阳北站,经长昆线贵阳东站后,途经水田镇、羊昌镇、南江(哨上)乡,终点位于开阳县城附近。其中:新建铁路贵阳至开阳线铁路工程,贵开铁路第一项目标段包括正线贵阳东站长沙端( DK0+000 )至磨槽石隧道( DK14+109 )( DK3+700 之前为摆布单行线);联络线为贵阳北( LgDK1+200 )至贵阳东站( LgD2K11+313.9 )。 地处云贵高原东侧斜坡上,属高原岩溶地貌,主要山峰、河谷走向与大的地质构造线一致,呈南北向展布。宽坦的背斜形成山岭,向斜狭窄形成河谷,为典型的隔槽式褶皱山区。岩溶地貌在路线占领主导地位,以溶蚀峰丛沟谷为主,次为溶丘洼地及构造剥蚀中低山区。海拔高程在 1000 ~ 1400m 间,普通相对高差 100~200m ;在褶曲翼部,由于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相间分布,岩溶地貌呈带状展布,多为低缓的蜂丛谷地,在挨近分水岭、构造影响强烈处形成尤如侵蚀地形普通的深切“V”型峡谷。 按业主和技术方案要求,贵开线施工平面控制网按《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中

控制点复测报告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总体概况 本工程在重庆市万州区属于三峡库区中心,东经107°55′22〃-108°53′25〃,北纬30°24′25〃-31°14′58〃。设计修建位于万州江南新区联合坝立交与五桥立交之间,北接机场路,南接万川大道,交通较便利。江南新区位于万州城区以东,东依毡帽山,西傍长江,南起五桥河,北至晒网坝,江南新区以行政文化、旅游服务、商务商贸及港口物流为核心职能的新城区。其规划面积约为15.62平方公里,远期规划人口达到12万人。 联合坝立交至五桥立交是联系江南新区与百安坝片区的重要交通干道。经万州区政协委员调查,此段道路(莲花寺公园路段,以下简称主线道路)在高峰时段交通压力较大,尤其是五桥立交拥堵明显。此外,莲花社区居民出行不便,绕行较远,故建议增设分流道,以解决近期居民出行不便、缓解机场路(莲花寺公园路段)与立交节点的交通拥堵现象。并打造由北滨路、长江二桥、南滨路、万川大道以及长江大桥组成的“环湖路”,形成万州特有的城市交通景观新格局。 2、现状道路情况介绍 五桥立交位于万州五桥移民新区,立交分两层,上层为立交桥主体桥梁系,包括环形匝道、匝道桥、高架桥;下层为万川大道,环形匝道内环半径20米。五桥立交通过莲花寺公园路段与联合坝立交衔接,联合坝立交是喇叭形立交,立交主线上跨南滨大道上段.两个立交的连接主线宽14米,双向4车道,无中分带,主线道路由桥梁段及路基段组成,其纵坡为0。3%+8%,其中五桥溪桥梁纵坡是0.3%,五桥立交高架桥梁纵坡8%。五桥立交、主线道路、联合坝立交现状路面结构均为沥青混凝土。 本次拓宽改造位于江南新区联合坝立交与五桥立交之间,主要改造内容是现状道路和桥梁拓宽.根据项目内容分为拓宽改造A段 拓宽改造A段:长约934.669米,此段改造范围是联合坝立交经五桥立交最后至万川大道,拓宽宽度主要分为10米(主线段)、6.25米

平面控制网成果书

昆明市轨道交通三号线东标段太平村车站 (YDK20+267. 100 -YCK20+460. 400) 控制网二次复测成果书 F円匸2'-丄呻 ",电\ :常鞋交通三号线太 平村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恪狈魔车斑建 症騁 "■Ci* 部十月 编复审

1>工程概况 2、测量依据、复测精度总体控制 ................... 第3-6页 3、复测主要人员、仪器设备 ....................... 第6-7页 4、控制网复测整理及分析 (7) 5、控制网平差报告 ............................... 第7-13页 6、复测结论及建议 (14) 7、附件 ....................................... 第15-27页 8 外业观测记录 ................................. 第15-27页

一:工程概况 太平村站是昆明地铁3 号线工程的中间站,位于太平村东侧东绕城连接线和规划路交叉口西北角地块内,沿东绕城连接线北侧呈东西向布置。车站主体结构标准为地下二层双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长 193.3m, 标准段宽24.6m, 有效站台长度120m 。总建筑面积11294m 2,主体建筑面积9591m 2,附属建筑面积1703m 2。本次工程含有1个出风口,4组风亭。C 号出入口(车站主体北侧)向东开口,平行于东绕城连接线并临近规划路设置;1 号风亭位于车站主体西南象限,由机械风亭和新风亭组成;2 号风亭位于车站主体东南象限,由战时新风亭组成;3 号风亭位于车站主体东北象限,由排风亭和活塞风组成。4 号风亭位于车站主体西北象限,由战时排风亭和活塞风亭组成。车站C 号出入口及3、4 号风亭需拆迁云南铝加工厂和昆明租赁公司部分厂房。 二:测量依据、复测精度总体控制:第三方测量交给的控制桩的数据是采用GPS 定测的坐标资料,根据设计交桩情况及昆明轨道地铁工程测量管理办法和现场的地形条件和当前工程进度要求情况,我项目部采用尼康DTM-352C 2〞仪器对全段控制桩和相邻标段的连接控制桩进行两月一次的四等导线和复测。用DSZ2 水准仪+FS1 测微器对管段内和相邻标段的水准点进行二等水准复核测量。利用坐标返算法求得相邻切线控制桩的间距和坐标方位角、偏角,和设计交给的控制桩资料进行对比,验证是否有误或是否超限。 测量依据和精度要求 1《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 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 GB50308-2008 ) 3《昆明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地铁工程测量工作管理办法》⑴ 《平面控制网复测精度的具体精度控制标准》 平面控制网采用昆明地铁平面坐标系统,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 GB50308-2008 )中精密导线精度要求施测及成果处理。平面控制从两个精密控制点D068 、D067 作为起始 点、通过D305 , D065加密点S2,三点附合到精密控制点D302、D303上。利用全测回法对左、右角各测6个测回,测距往返观测各4个测回法测量以检查平面控制点的正确性。其中D068, D067,D302,D303 MBD320 是和中铁18局共用点位。 精密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工程测量报告--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工程测量学》实习报告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2011 年 4 月24 日

1 基本要求------------------------------------------------------------------------------------- 3 2 实习目的------------------------------------------------------------------------------------- 3 3平面网的模拟计算与分析(COSA)---------------------------------------- 3 4 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4 5 总结--------------------------------------------------------------------------------- 5

1 基本要求 名称: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采用软件:COSA系列软件的CODAPS(测量控制网数据处理通用软件包),自研发软件。 2 实习目的 掌握工程测量控制网模拟法优化设计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习对典型工程控制网的计算机辅助模拟计算设计和结果分析,通过加扰动和删“肥网”观测量等方法进行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并比对优化结果。 分别使用两种软件进行上述过程,对比两软件的差别。 3平面网的模拟计算与分析(COSA) 3.1观测方案文件: 人工生成简化的观测方案文件“网名.FA2”(只含一组精度),单击“生成初始观测方案文件”菜单项。 平面网观测方案文件结构: 第1行(观测精度指标部分): 方向中误差,边长固定误差(mm),比例误差(ppm) 第2行到第K行(控制点坐标部分): 点名,点类型(0-已知点,1-未知点),X坐标,Y坐标 …,……,……,…… 第K+1行(已知方位角部分,有已知方位角值时才有此行): 测站点,照准点,A,方位角值 从第K+2行起(观测方案部分): 测站点点号 L(代表方向):照准点点号1,....., 照准点点号n(按顺时针方向排序) S(代表边长): 照准点点号1,....., 照准点点号n(按顺时针方向排序) 观测值方案文件示例(网名.FA2) 1.7,2,2 / H,0,2000.000,3000.000 A,1,3183.917,3000.000 B,1,2588.415,3814.643 C,1,1467.472,3840.727 D,1,487.716,3347.045 E,1,918.248,2369.768 F,1,1775.682,1811.933 H L:A,B,C,D,E,F S:A,B,C,D,E,F A L:B,C,D,H,E,F S:B,C,D,H,E,F

控制点的成果报告(序)

关于控制点复测及加密的报告 南大梁高速JL3总监办: 我部对本合同段内的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了复测,同时为满足下一步施工测量工作的需要,加密了施工控制点。现将测量成果上报,请审核。 特此报告 附件:1、复测及加密情况说明 2、加密成果表 3、水准计算表 4、GPS成果报告 5、人员资质证书 6、仪器检验证书 四川路桥建设集团南大梁高速公路 TJ-E2标项目经理部 二o一一年元月十六日

复测及加密情况说明 根据项目施工计划安排通知精神,我项目部即组织测量人员进行了控制点的复测及加密工作。施测前,对所有参测人员进行了技术交底,并检查了测量仪器、工具,使其保持完好状态。在整个施测过程中,测量人员严格按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的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进行作业,高质量地完成了内外业工作。现将复测的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1、导线点复测及加密 导线复测及加密采用静态GPS观测,按照三等控制点的技术要求进行测量。本次复测三等GPS控制点网最弱边相对中误差,满足控制网的基线边方向中最弱边相对中误差≤1/70000的精度要求。线路中间重新加密了52个导线点。本区段共有3对共个三等GPS首级控制点,加密网采用一级GPS控制网,按一级控制网的技术要求进行作业和坐标解算。基线最弱边相对中误差1:20410满足规范要求。 2、水准点复测及加密 水准复测从TJ-E1合同段的BM41水准点开始,到TJ-E3合同段的BM52共分为六段采用附合水准路线。为了保证施控制的精度,便于施工测量,加密点仍主要沿用导线加密点,部分起伏较大段落适当加密保证施工测量工作。在结构物附近,高填深挖路段,工程量集中、地形复杂地段增设水准点。水准测量按照四等三角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施测。附和水准路线全长16.097公里,各测段的高差闭合差均能满足四等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要求。加密水准点的密度能很好地满足以后路基顶面的施工要求。

加密控制网测量报告范文

京沪高速铁路土建二标段 (DK334+000~DK344+000) 德禹特大桥控制桩加密测量成果书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京沪高速铁路 土建二标段项目部四工区

项目名称:中铁一局京沪高速铁路TJ-2标段四工区施测单位:中铁一局四公司精测队 计算: 复核: 审核:

控制桩加密测量成果报告 一、工程概况 京沪高速铁路德禹特大桥位于山东省德州市境内,中心里程DK357+462.41全长54.74395Km,我工区管段为DK334+000 ~DK344+000共10Km。设计平面控制桩共计19个。CPI 3203、CPI 3204在三工区管段内;CPI 3211、CPI 3212在四工区管段内,其中CPII 3062远离线路,施工时无法使用,故本次加密测量未将其纳入控制网范围。线路由三条平曲线、七条竖曲线构成。高程控制点BM3204~BM3210计7个,深埋水准点JHBM45、JHBM46计2个,新德州基岩水准点1个。我工区共埋设加密控制桩22个,标石埋设符合《暂规》对CPⅡ的埋设要求,均埋设在冻土线以下,稳定牢固(见下图)。 注: 1--盖; 2--土面; 3--砖; 4--素混凝土; 单位:cm

二、测量仪器及人员组成 1、测量仪器 (1)、平面控制网测量 平面控制网测量采用瑞士产徕卡GPS(型号:1230双频,四台套)对管段内平面控制点进行复测加密。仪器标称精度为: 静态水平精度5mm+1ppm 竖直精度10mm+1ppm 动态水平精度10mm+1ppm 竖直精度20mm+1ppm 该套仪器于2007年8月29日由西安测绘仪器计量检定中心检定合格,检定标准偏差均小于仪器标称精度(鉴定证书附后)。 (2)、高程控制网 高程控制网采用瑞士产徕卡DAN03/DSZ05电子水准仪及配套的铟瓦条码尺,该仪器于2007年12月29日经湖北省测绘仪器鉴定测试所检定合格,可以用于二等水准测量(鉴定证书附后)。 2、测量人员组成

测量成果报告

某某工程 测 量 控 制 点 复 核 报 告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日期:年月日

某某工程 测量控制方案和测量报告 一、工程概况 1、施工单位:8888 建设有限公司 2、工程名称:88888 工程 3、建设地点:广西南宁 4、工程范围:工程概况 二、测量的技术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 12898--2009 ) 3、《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 4、业主提供的平面控制成果资料及施工图纸等资料 三、施工测量的目的本次施工测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站房、仓库、航标保养场工程施工放线定位的需要,布设施工平面控制网、控制基线和高程控制网用于整个工程的施工放样。内容有: 1、地基及基础施工测量放样; 2、上部结构施工测量放样; 四、复测校核及使用仪器 1、站房、仓库、航标保养场工程 采用业主提供的图根等级导线控制点为A1、A3、A4、A5、A6、航测8903、9502、0219。我司进行复测后用于的施工放样。复测控制点结果见附表。

五、高程控制测量 1、根据设计施工图纸要求,坐标系统采用1980 西安坐标系,高程系采用1985 国家高程基准。 2、高程控制以业主提供的BM319、BM319-1、HH2、HH3高程为基准点。 七、施工过程中的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对外业和内业资料进行自检和复核检查,施工放样据数事前事后必须检查无误。外业放样必须有多余方向点检校。所设测站作业前必须进行已知点校核,放样结果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1、定期在监理工程师的协同下,对建立的平面、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核,对每次复核的测量成果,严格按照规范要求,保证各控制点在所要求的精度范围内,从而保证码头各部位的精确施工。 2、主管工程技术人员根据监理移交的控制点、水准点,测量所需的资料、图纸,并对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测量工程师负责内业计算及现场测量工作; 4、主管技术人员负责审核现场测量成果及内业计算结果; 5、对须经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的测量工作,应按合同及规范要求将测量方法和详细说明等有关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6、对所有施工用的测量仪器按计量要求定期到指定单位进行校正,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仪器误差过大,即送去修理,并重新校正,精度满足要求之后,方可使用。 7、对设计单位和业主交付的测量资料进行检查、核对,如发现问题进行补测加固,重新测校,并通知设计和业主及现场监理。 8、施工放线水准点、测量控制点,应定期半月校核一次。各工序开工的,应校核所有的测量控制点。 八、结论 根据对测量的资料进行分析,以及现场自检结果,可以满足工程施工测量的

施工测量成果报验单

施工测量成果报验单 一、施工测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监理机构应主持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及其相关资料的移交,并督促承包人对其进行复核和照管。 2、监理机构应审批承包人编制的施工控制网施测方案,并对承包人施测过程进行监督,批复承包人的施工控制网资料。 3、监理机构应审批承包人编制的原始地形施测方案,可通过监督、复测、抽样复测或与承包人联合测量等方法,复核承包人的原始地形测量成果。 二、测量成果报验单程序 1、编写测施工控制测量成果报告。报告中需有以下内容; 1)工程概况 2)任务的基本情况 1.对甲方提供的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水准点进行复核。 2.检查导线点的通视情况及位置是否合理,是否需要加密。 3.对加密控制点统一编号标记,进行导线测量和水准测量。 4.对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和平差,报监理工程师复核。 5.用审批的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施工放样测量。 3)技术实施情况 1.控制点测量复核 a.控制点复核;对全线控制点进行复核。复核结果(插入附表-附合导线 平差计算表) b.高程水准点复核;对甲方提供的水准点进行复核,按四等水准的要求 进行观测。复核结果(插入附表-附和水准路线平差表) 以上复测结果证明设计院提供的基准点的数据正确可靠。 2.控制点加密 a.选点、埋点;为满足工程施工和测量的需要,我们选点尽量避开设计 线路施工范围,不易被破坏,又保证点与点之间相互通视。 B.控制点测量 ①平面控制测量

②高程控制测量 4)内业整理情况 将所新测得控制点成果的平面坐标和高程资料通过计算进行平差和整理,列出测量成果表。 以上为施工控制测量报告编写内容大项,具体详细内容需根据施工情况进行详细编写 2、施工控制测量报告编写完成后,附在施工测量成果报验单后边,报送给监理机构进行复核。 施工测量成果报验单出自《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14)中【CB13施工测量成果报验单、附件1附合导线平差计算表、附件2附和水准路线平差表、附件3测量成果表】

控制测量成果报告

控制测量成果报告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裕华路110kV地铁站输变电工程 控制测量技术成果报告 XXX 石家庄地铁1号线14标段项目经理部2014年12月 测量技术成果报告 项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校核:

编写: 主要参加人员:XXXXXX张进XXX 报告编制单位: XXX石家庄地铁1号线14标段项目经理部 目录 1.1工程概况 1.1.1地理位置 裕华路110kV地铁站输变电工程电力地道为裕华路110kV主变电站配套电缆通道,裕华路110kV主变电站由留村、仓丰两座城市电网高压变电站引入两路110kV电源。 220kV留村站出线,留村站至闽江道已有地道160米。沿闽江道向西至京珠高速东侧新修暗挖地道,留村—珠峰大街2.2×2.45地道1415米,断面为2.2×2.45米;珠峰大街—京珠高速地道1035米,断面为1.9×2.2米;由闽江道沿京珠高速东侧至裕华路主变电站,新修1回预制直埋沟,长约1170米。

220kV仓丰站出线,仓丰站出线沿仓丰路、裕祥路、南二环至雅清街为已有隧道,长度约4900米,自雅清街沿南二环北侧、东二环西侧至槐安路新修隧道长约2830米,断面为2.2×2.45米;沿槐安路北侧、至京珠高速东侧新修隧道长度约1540米,1.9×2.2米;施工井及通风井采用旁引式。由槐安路与京珠高速交口向北沿京珠高速东侧至海世界变电站,新修1回预制直埋沟,长约1570米。 电力隧道路径平面位置图见图2.1。 1.1.2新建电力隧道及施工井概况 留村-闽江道:已有地道长约160米在建。 闽江道-京珠高速东侧:新修地道长约2450米,以珠峰大街为界,珠峰大街以东至留村站口地道断面 2.2×2.45米,长约1415米,珠峰大街以西至高速公路东侧地道断面1.9×2.2米,长约1035米。 闽江道-海天下(留村直出):新修地道直埋沟(跨路预埋直径2米混凝土管)总计1170米。宽:1.0米高:0.4米。 仓丰-雅清街:已有隧道长约4900米,直墙高约2.6米,净宽2.2米,已有电缆支架,仅敷设电缆。

控制测量报告(精选10篇)

控制测量报告(精选10篇) 控制测量报告第1篇 1、测区概况 位于玉溪市江川县江城镇,二等水准测量控制点大多布设在公路旁,控制网布设在江城镇附近公路及山地上,二等水准测量控制点大多布设在公路旁,位于公路(翠大线)边上的控制点,地势平坦,在这些点的附近多为房屋和农田,视野比较开阔,通视情况比较好,但是来来往往车辆较多,观测过程中对仪器影响很大,四等导线测量(五等三角高程测量)的控制点大多位于山上,位于山上的控制点,由于有些树长高了,通视情况不是很好,观测的时候找目标不是很好找,大多地方路形崎岖,路面滑,实习过程中,天气太热,对仪器也有很大的影响。 控制点大多是用水泥钉和埋石做标识。二等水准测量控制点K27位于IJ107与IJ106间去抚仙湖的路旁,IJ107、IJ106、IJ105均在翠大线路,K24附近有一个财神庙,13G和13F旁边有一个水池,14T在一个山包上的一个大石头上,用水泥钉做标石。四等导线测量(五等三角高程测量)的控制点CH5位于山头上,CH18位于一个山头上小路间,水泥钉做标石,J7位于大路边的山头上的石头上,14A位于上山头上松树旁,M5位于两棵树间,埋石做标石,K22位于一个山包上的石头上,电杆旁,水泥钉做标石,IJ104、IJ105、IJ106、IJ107均位于翠大线旁,水泥钉做标识。

2、组任务 (1)到实习基地找到已布设好的控制点; (2)对仪器进行检验与校正,测水准仪的i角误差以及全站仪的水平度盘的2C值和竖直角的指标差; (3)四等导线测量(五等三角高程测量),需测水平角、竖直角、平距,通过数据计算出三角高程及水平角。 (4)二等水准测量,需测出各段高程、视距。二等水准测量线路:线路2(6):14T(起点)、13F、13G、K24、IJ105、IJ106、IJ107、K27(终点)。 导线网(三角高程网):线路2(6):闭合环4(3):CH5(起点)、CH18、J7、14A、M5、K22、IJ104、IJ105、IJ106、IJ107(终点)。 3、个人完成任务 二等水准测量:外业:往测我观测了一站,记录了一站,计算了一站,用皮尺拉距离拉了两站,返测观测了一站,记录了一站,计算了一站,扶尺扶了一站; 内业:完成了水准网平差(平差报告和网图)。 四等导线测量(五等三角高程测量): 外业:我观测了两站,记录了三站,计算了两站;内业:完成了三角高程平差(平差报告和网图),导线平差(平差报告和绝对误差椭圆及网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