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控制网复测总结报告

控制网复测总结报告

九景衢铁路JQJXZQ-2标精密控制网复测总结报告

编制:

复核:

审核:

技术负责人: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九景衢铁路JQJXZQ-2标项目部

2014年5月

目录

1 完成任务情况 (1)

1.1 任务来源 (1)

1.2 测区概况 (1)

1.3 工作内容 (2)

1.4 执行的技术依据及精密测量控制网复测精度指标 (2)

1.4.1 执行的技术依据 (2)

1.4.2 精密测量控制网复测精度指标 (2)

1.5 施测单位 (3)

1.6 完成工作的起止日期 (3)

1.7 完成的工作量与相邻标段联测的桩点 (3)

2 坐标系统及巳有资料利用情况 (5)

2.1 坐标系统 (5)

2.2 巳有资料利用情况 (5)

3 复测方案执行情况 (5)

3.1 仪器检定 (5)

3.2 精密控制网复测 (5)

3.3 GPS观测操作及手簿填写 (6)

3.4 GPS网数据处理 (7)

3.5 水准复测 (8)

3.5.1 水准点的观测 (8)

3.5.2 水准复测数据处理 (8)

4 项目质量检查 (9)

5 提交的成果资料 (9)

6 附件 (9)

附件1:CPI复测成果及比对表 (10)

附件2:CPII复测成果及比对表 (13)

附件3:三等水准复测成果及比对表 (20)

附件4:水准网闭合差 (24)

1 完成任务情况

1.1 任务来源

根据中铁二十五局九景衢铁路JQJXZQ-2标项目部对九景衢铁路JQJXZQ-2标测量工作的要求,对本标段的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线路平面控制网(CPⅡ)及三等水准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工作。

1.2 测区概况

新建九景衢铁路江西段JQJXZQ-2标。起讫里程为DK15+700~DK66+100,正线长度50.4km。本标段共有特大、大中桥梁28座19.207km,框架式小桥3座59.37m;隧道6座4.078km;盖板涵5座241.86横延米,框架涵120座2789.37横延米,倒虹吸6座156横延米;路基27.3km,挖方147.67万方,填方237.14万方;本标段设都昌、油墩街2个站。1.3 工作内容

依据2014年4月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员所交的控制点以及成果表:

⑴CPI点成果表;

⑵CPII点成果表;

⑶三等水准点成果表。

以上成果表见附件(设计院交桩表),其中CPI014-1、CPI016-1、CPI021已被破坏;CPI018-2周边环境改变(遮挡),不满足摆仪器的条件;以上四个点不是重要桩点,且附近有其他桩点,与设计院沟通后无需补桩。

1.4 执行的技术依据及精密测量控制网复测精度指标

1.4.1执行的技术依据

1.《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

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3.《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

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程》(GB/T18314-2001);

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6.《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2009);

7.《关于进一步规范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管理工作的通知》(铁建设[2009]20号)。

1.4.2 精密测量控制网复测精度指标

平面控制网采用GPS卫星定位测量,测量精度及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

CPI、CPII网GPS测量的精度指标

CPI、CPII控制网GPS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

高程控制网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施测,检测相邻线路水准基点间的高差,测量等级为三等水准。水准测量的精度及限差如下表。

三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1.5 施测单位

中铁二十五局九景衢铁路JQJXZQ-2标项目部测量队

1.6完成工作的起止日期

2014年4月26至2014年5月17

1.7 完成的工作量与相邻标段联测的桩点

复测CPI 点35个,包括CPI013、CPI014、CPI015、CPI015-1、CPI015-2、

CPI015-3、CPI015-4、CPI016-2、CPI017-2、CPI018-1、CPI020、CPI019-1、CPI019-2、CPI019-3、CPI021-1、CPI021-2、CPI022-1、CPI022-2、CPI022-3、CPI023、CPI030-8、CPI030-1、CPI030-2、CPI030、CPI030-3、CPI030-4、CPI031、CPI031-1、CPI032、CPI033-1、CPI033-2、CPI033、CPI034-1、CPI034-2、CPI034;

复测CPII点51个,包括CPII045、CPII046、CPII047、CPII048、CPII049、CPII050、CPII051、CPII052、CPII053、CPII054、CPII055、CPII056、CPII057、CPII058、CPII059、CPII060、CPII061、CPII062、CPII063、CPII064、CPII065、CPII068、CPII069、CPII070、CPII071、CPII072、CPII073、CPII074、CPII075、CPII076、CPII077、CPII078、CPII079、CPII080、CPII081、CPII082、CPII083、CPII084、CPII085、CPII086、CPII087、CPII088、CPII089、CPII090、CPII091、CPII092、CPII093、CPII234、CPII234-1、CPII235、CPII236;

复测三等水准点38个,包括CPII045、CPII046、CPI013、CPII049、CPII052、CPII053、CPI014、CPII054、CPII057、CPI015、CPI015-2、CPI016-2、CPI015-4、CPII058、CPII060、CPII063、CPI017-2、CPII068、CPI018-1、CPII073、CPI020、CPI019-3、CPI021-1、CPI022-2、CPI022-1、CPII079、CPI023、CPII082、CPII083、CPI030-4、CPI031、CPII085、CPII087、CPII089、CPI033-1、CPI034-2、CPI034、CPII236;

并联测相邻标段平面控制点5个:九景衢铁路JQJXZQ-1标:CPII045、CPII046;九景衢铁路JQJXZQ-3标:CPI034、CPII235、CPII236;高程控

制点4个:九景衢铁路JQJXZQ-1:标CPII045、CPII046;九景衢铁路JQJXZQ-3标:CPI034、CPII236。

2 坐标系统及已有资料利用情况

2.1 坐标系统

本标段平面坐标系统采用Beijing1954椭球,中央子午线为116度30分,投影面大地高0米。东坐标和北坐标的加常数分别为500km、0。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2.2 已有资料利用情况

利用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九景衢铁路工程精密控制测量CPI、CPII及三等水准成果》、《九景衢铁路工程精密控制测量点之记》、《九景衢铁路工程精密控制测量技术总结》、《九景衢铁路工程精密控制测量技术方案》等资料作为观测计划用。

3 复测方案执行情况

3.1 仪器检定

参加本作业的所有仪器设备均按有关规范进行了必要的检定或检验,并且在有效期内使用。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检验,一是送交计量授权检定单位检定,二是测量作业单位自行检验。

3.2 精密控制网复测

GPS CPI网采用同步静态观测模式,同步环之间采用边联接方式组网。CPI同步观测时段数为2,每时段为90分钟。

GPS CPII网采用同步静态观测模式,同步环之间采用边联接方式组网。CPII同步观测时段数为2,每时段为60分钟。

3.3 GPS观测操作及手簿填写

作业前,对基座的水准器、光学对点器均进行了检校,并且在作业过程中经常检查,确保了其状态正常。

作业中,天线安置严格整平、对中。仪器高度角设定均为15°,数据采样间隔设定均为15秒,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均多于5颗卫星,几何图形强度因子均小于6,满足规范要求。

每个同步环都观测了两个有效时段,时段长度CPI均保持在90分钟以上;CPII均保持在60分钟以上。

各时段测前(开机之前)和测后(关机之后)分别从相互间隔120°的三个相同位置量取天线高取中数,两次互差不大于2mm的记入观测手簿,若大于2mm,该点重测。观测手簿的各栏目均在测站现场用2H铅笔正规填写齐全。

观测期间测量员始终守护着仪器,防止了观测数据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观测结束后,都能够认真检查各规定作业项目,符合要求后才迁站。

GPS测量作业主要技术要求

3.4 GPS网数据处理

参与本项目作业的全部为双频GPS接收机。具体观测采用大地四边形同步图形扩展方式进行布网,相邻同步环之间由2个公共测站相连。然后采用天宝TBC软件、徕卡LGO软件进行处理。环闭合差最大的情况如下:

长度(米) Δ水平

(米)

Δ垂直

(米)

PPM

通过/未通过标准10 最好0.000 0.000 0.021 最坏0.013 0.030 6.622 平均环5005.068 0.002 0.003 0.943

标准误差1971.522 0.006 0.003 1.337 平差后各控制网成果质量合格,详细报告见附件《九景衢铁路JQJXZQ-2标GPS网平差报告》。

3.5 水准复测

3.5.1水准点的观测

三等水准测量观测情况:

本次复测工作要求按三等水准贯通,外业观测按照《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2009)要求执行,测站观测顺序均按以下要求进行:

①往测奇数站:“后前前后”。

②往测偶数站:“前后后前”。

③测段间测站数为偶数。

3.5.2水准复测数据处理

水准复测数据处理利用徕卡水准网平差软件对水准测量数据进行处

九景衢铁路JQJXZQ-2标 控制网复测总结报告 9 理,复测成果均满足规范要求,详细成果见提交的成果资料:《三等水准复测成果及比对表》。

4 项目质量检查

本项目实行内部两级检查制度,在精测队自检的基础上,指挥部再进行检查,检查意见及时反馈给精测队进行了整改。并且整个测量工作结束后,监理处安排终检验收工作,认定成果合格有效,方可以使用。

5 提交的成果资料

(1)CPI 复测成果及比对表

(2)CPII 复测成果及比对表

(3)三等水准复测成果及比对表

(4)水准网闭合差报告

6 附件

下附复测成果资料

控制网测量成果报告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1 - 二、复测依据及采用的技术标准..................................................... - 1 - 三、测量时间及围 ..................................................................... - 3 - 四、测量人员及测量设备 ............................................................. - 3 - 1、参加复测人员................................................................... - 3 - 2、仪器设备 ........................................................................ - 4 - 五、外业数据采集 ..................................................................... - 4 - 1、复测前的准备工作 ............................................................. - 4 - 2、观测作业基本要求 ............................................................. - 4 - 3、保证测量精度的措施 .......................................................... - 6 - 4、与相邻标段的衔接 ............................................................. - 6 - 六、业处理及分析 ..................................................................... - 6 - 1、坐标系统及控制点 ............................................................. - 7 - 2、观测文件 ........................................................................ - 7 - 3、基线解算 ....................................................................... - 10 - 4、基线检查 ....................................................................... - 22 - 5、平差后坐标 .................................................................... - 23 - 6、控制点高程复测............................................................... - 25 - 七、成果精度说明 .................................................................... - 27 - 1、基线处理 ........................................................................... - 27 - 2、自由网平差 ........................................................................ - 28 - 3、基线最弱边和平面最弱点....................................................... - 28 - 4、控制点高程精度.................................................................. - 28 - 八、复测结论.......................................................................... - 28 - 附件1:人员资质证书 (21) 附件2:仪器鉴定证书 (22) 附件3:控制点复测加密成果表 (32) 附件4:控制点复测加密线路示意图 (35)

GPS控制点复测成果报告范文

GPS控制点复测成果报告范文 控制点复测、加密成果报告 一、工程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一级公路国道110线改扩建TJ-2标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0+000~K5+948.8,全线均在原路基础上进行加宽扩建,路线走向与老路相同。起点位于临河市西南,后与临河西外环相交,全长约5.948.8Km。地形沿线地势自东北向西南逐步升高,但起伏极小,属于高程异常变化平缓地区。二、复测依据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22)三、测量仪器中海达v8型双频GPS静态接收机四、施测方法 测量过程中采用复测、加密同时进行的方法作业,复测设计院提供的控制点17个、加密控制点4个,对测量成果进行统一平差并与相邻标段进行联测,D29、D30是和TJ-1标共用边. 1.平面控制点外业数据采集使用2台华测双频GPS接收机,观测时严格按《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的要求执行,采用静态定位技术施测,同步作业图形之间采用边连结的方式,并做到有较 强的图形结构,确保该控制点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内业数据处理采用南方GNSS软件进行平差解算。 2.高程控制点外业数据采集使用2台华测双频GPS接收机,观测时严格按《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的要求执行,采用静态定位技术

施测,每时段观测前后各量取天线高一次,用小钢卷尺从厂家规定的天线高量测基准面彼此相隔120°的三个位置分别量取天线到控制点标志面的垂直距离,互差应小于2㎜,取平均值为天线高。内业数据处理采用南方GNSS软件进行拟合高程解算。五、成果精度评定 经南方GNSS软件解算平差后平面控制点约束点间的边长相对中误差≤1/40000,约束平差后最弱边相对中误差≤1/20000精度满足要求;高程控制点用南方GNSS软件进行拟合高程解算后精度满足四等水准要求。 六、1.导线点测量成果报表(附后) 2.水准点测量成果报表(附后)七、控制点平差成果(附后)八、测量仪器鉴定证书(附后)九、控制点布置图(附后)

控制点复测报告

榆林市凯达路桥有限公司 平利县白果坪至狮坪公路改建工程Ⅱ标项目部 控制点复测报告 编制:测量组 审批: 批准: 平利县白果坪至狮坪公路改建工程Ⅱ标项目部 二〇一八年五月

导线点复测报告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为平利县白果坪至狮坪公路改建工程Ⅱ合同段桩号K4+400~K8+776.786,长4.4约 km。公路等级为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行车时速40km/h,其中K8+000-K8+776.768设计行车时速30km/h。全线路基宽度8.5m,路面满铺宽度7.9m,两侧各0.3m宽的C20混凝土硬化路肩,全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其中K4+400-k5+035和K5+383-K7+171(大概里程)两段为重新规划新建路段,其余路段基本沿旧路路线旧路改造。并设有24座涵洞及8座桥梁,其中大中桥5座,小桥3座。 本标段设置长链一处为:K6+121.319=K6+085.497,长链35.822m,线路经JD32至JD66G共设平曲线35处,其中回头曲线6处,其余均为缓和曲线。本标段超高以路基中心线进行旋转最大超高6%,K4+400-K8+000设计时速40KM/h,采用二类加宽,其中K8+000-K8+776.786段,设计时速30KM/h,采用一类加宽。。 二、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5、《公路桥涵施工设计规范》(JTJ 041-2000); 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7、平利县白果坪至狮坪公路改建工程设计文件。 三、使用仪器设备 项目投入主要仪器、设备一览表 四、主要测量内容

平面控制网复测成果报告

从化至东莞高速公路工程十三标段 平面控制网复测成果报告 一、任务内容 1、由于本标段桥梁已准备进入施工上部结构及部分路基已成形, 加上近来连续受雨水天气影响,部分导线水准点存在不同程 度的破坏,影响测量精度、施工,所以对本标段水准点及导 线点进行复测、加密,以便于后期施工测量控制工作。 2、本次测量复测工作于2013年4月14日开始,4月26日完成。 参加复测人员均由测量监理及其他四名测量人员组成。 3、本次水准复测加密, 分二条线,第一条以原设计水准点 GE32(12标界内)联测到水准点GD156-1(原设计给的点东深 二路桥上).从中根据施工控制所需在本标段内加密施工水准 点.总计24个点,其中第一条线加密新点9个,原有水准点8 个;第二条以水准点GE33为起点和终点的闭合水准网,围绕 塘厦互通共计7个水准点。 4、本次导线加密复测,分二条线,第一条以原导线点GE32和 GE33为起始边,中间加密复测ZX2、K3、K5、K6、K7-1、 GE37-5、GE37-2、GE37-4、GE37-3、GD33-1、K9 、FG8、 GD33-2共13点,附合至原导线点GD156-1和GD155-1;第 二条以主线导线点GE32和GE33为起始边,中间加密复测 ZX2、K3、TX1、TX6、GE36-4、K4-1、K4共计6个点,闭 合至主线导线点GE33。 二、主要作业技术依据及其成果分析。 导线测量及水准测量严格根据《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中一级导线及四等水准测量要求。对测量成果整理并进行导线平差计算后,测量精度导线符合一级导线、水准符合四等水准精度

要求(精度数据见后面各表:主线进行的近似平差,其中测角闭合差12.93″<10√15=38.73″,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1/22406,小于允许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15000。塘厦互通进行的严密平差,其中测角中误差为3.3″<5″,相对闭合中误差为1/198943,小于允许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15000。主线的附合水准路线闭合差为38.0mm<20√4.874=44.15mm,每千米权中误差为17.213mm,塘厦互通闭合水准闭合差为9.5mm<20√5.006=44.748mm,每米权中误差为4.246mm)。计算成果制成成果表,以便以后施工测量控制使用。 三、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 导线测量仪器为中维ZT80R+全站仪精度要求等级2"。水准测量采用黑白双尺法,仪器采用索佳C32Ⅱ及双面黑红面3米板尺。全站仪及水准仪分别委托广州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华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鉴定,鉴定结果见仪器鉴定文件。 四、复测结果 附件: 1.导线点测量记录表(共7页) 2.全站仪测角、测距记录表(共25页) 3.导线点平差计算表(共2页) 4.导线点成果表(共1页) 5.导线点平面布置示意图(共2页) 6.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共16页) 7.附合水准路线各点高程计算表(共1页) 8.水准点成果表(共1页)

高速公路首级控制网复测成果报告

XX高速公路XX段XX合同段 首级测量控制网复测报告 编制: 复核: 审核: 二零一四年九月十日 目录 一、工程概述 (1) 二、测量标准及依据 (1) 三、测量时间 (1) 四、测量控制网坐标系统 (1) 五、测量范围 (2) 六、测量人员配置 (2) 七、测量仪器设备配置 (3) 八、测量控制网网型布置 (3) (一)、平面控制网网型布置 (3) (二)、高程控制网网型布置 (4) 九、测量控制网技术精度指标 (5) (一)、平面控制网控制测量技术指标 (5) (二)、高程控制网控制测量技术指标 (8) Ⅰ、几何水准测量技术指标 (8) Ⅱ、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技术指标 (9) 十、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对向观测 (10) (一)、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对向观测原理 (10) (二)、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对向观测精度分析 (11) (三)、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对向观测法与四等水准测量的限差值比 较论证 (12) 十一、内业数据处理与结论 (14)

(一)、平面控制网内业数据处理要求 (14) (二)、平面控制网内业数据处理成果及结论 (14) (三)、高程控制网内业数据处理要求 (15) (四)、高程控制网内业数据处理成果及结论 (15) (五)、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对向观测内业数据处理 (17) 十二、首级控制网成果表 (18) 十三、附件 (21) (一)、二航局测量中心测量资质证书 (21) (二)、人员资质证书 (21) (三)、仪器鉴定证书 (21) (四)、GPS内业解算报告 (22) (五)、水准测量外业观测手簿 (22)

一、工程概述 本合同段起点(桩号YKXXXXX,ZKXXXX),与A1合同段终点顺接,位于XXXX隧道内,路线由南向北,经XXX,穿XXX隧道,后沿XX左侧布线,经XX,穿XX隧道,终点位于XXXXX村(桩号YK72+760,ZK72+733.753),路线全长8.330933公里(以右线计,其中:YK69+180.079=K69+186.646里程减短6.567米)。路基宽度24.5m,设计时速80km/h,采用四车道标准。设计荷载为公路-I级。 本标段区域内交通较为便利,沿线主要的公路有省道XXXX,县道XXX以及其他县乡道路等,但本项目工程穿越山岭,村庄及农田,总体位于低山地貌区,地势南部地,往北逐渐升高,坡地天然坡度一般在20°~45°,地貌中多夹有河流阶地、山间河谷、谷地及小盆地等,地形较复杂,对控制网的施测造成一定的难度。 XXXXXX的建设可构筑XXXXX的最便捷通道,将进一步完善XXXX高速公路网,强化XX经济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协助,有利于加强山海协作,有利于构筑XXX旅游快速交通网,推动省际旅游区域合作,充分发挥旅游经济带动作用。 二、测量标准及依据 1.《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2.《公路勘测细则》JTG/T C10-2007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 5.《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 6.国家其他相关测量规范、强制性标准 7.本工程设计文件、设计图纸及平高控制网成果资料 三、测量时间 平面控制网:2014/8/14~2014/8/17 高程控制网:2014/8/18~2014/8/26 四、测量控制网坐标系统 1、平面控制网坐标系统:1980西安坐标系 2、高程坐标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 3、中央子午线:118:00

控制网复测总结报告

九景衢铁路JQJXZQ-2标精密控制网复测总结报告 编制: 复核: 审核: 技术负责人: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九景衢铁路JQJXZQ-2标项目部 2014年5月

目录 1 完成任务情况 (1) 1.1 任务来源 (1) 1.2 测区概况 (1) 1.3 工作内容 (2) 1.4 执行的技术依据及精密测量控制网复测精度指标 (2) 1.4.1 执行的技术依据 (2) 1.4.2 精密测量控制网复测精度指标 (2) 1.5 施测单位 (3) 1.6 完成工作的起止日期 (3) 1.7 完成的工作量与相邻标段联测的桩点 (3) 2 坐标系统及巳有资料利用情况 (5) 2.1 坐标系统 (5) 2.2 巳有资料利用情况 (5) 3 复测方案执行情况 (5) 3.1 仪器检定 (5) 3.2 精密控制网复测 (5) 3.3 GPS观测操作及手簿填写 (6) 3.4 GPS网数据处理 (7) 3.5 水准复测 (8) 3.5.1 水准点的观测 (8) 3.5.2 水准复测数据处理 (8) 4 项目质量检查 (9) 5 提交的成果资料 (9) 6 附件 (9) 附件1:CPI复测成果及比对表 (10) 附件2:CPII复测成果及比对表 (13) 附件3:三等水准复测成果及比对表 (20) 附件4:水准网闭合差 (24)

1 完成任务情况 1.1 任务来源 根据中铁二十五局九景衢铁路JQJXZQ-2标项目部对九景衢铁路JQJXZQ-2标测量工作的要求,对本标段的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线路平面控制网(CPⅡ)及三等水准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工作。 1.2 测区概况 新建九景衢铁路江西段JQJXZQ-2标。起讫里程为DK15+700~DK66+100,正线长度50.4km。本标段共有特大、大中桥梁28座19.207km,框架式小桥3座59.37m;隧道6座4.078km;盖板涵5座241.86横延米,框架涵120座2789.37横延米,倒虹吸6座156横延米;路基27.3km,挖方147.67万方,填方237.14万方;本标段设都昌、油墩街2个站。1.3 工作内容 依据2014年4月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员所交的控制点以及成果表: ⑴CPI点成果表; ⑵CPII点成果表; ⑶三等水准点成果表。 以上成果表见附件(设计院交桩表),其中CPI014-1、CPI016-1、CPI021已被破坏;CPI018-2周边环境改变(遮挡),不满足摆仪器的条件;以上四个点不是重要桩点,且附近有其他桩点,与设计院沟通后无需补桩。

控制测量复测报告

1.设计桩点情况 (2) 2 .加密复测技术依据 (3) 3 .加密复测工作内容 (3) 3.1 加密复测范围 (3) 3.2 加密复测精度 (4) 4 .加密复测工作的展开 (5) 5 .坐标系统 (5) 6 .施工控制点加密复测 (5) 6.1 加密复测实施 (5) 6.2 数据处理 (9) 6.2.1 基线解算要求 (10) 7 .施工控制点加密复测精度分析 (11) 8 .复测结论及成果使用说明 (16) 9 .平面补桩成果表 (17) 10 .高程复测及加密成果 (18) 11 .测量过程的注意事项 (22) 附件一,资质证书 (23) 附件二:主要人员资格证件 (25) 附件三:测量设备检定证书 (25)

贵开路线位于贵阳市境内东北部,起于贵阳北站,经长昆线贵阳东站后,途经水田镇、羊昌镇、南江(哨上)乡,终点位于开阳县城附近。其中:新建铁路贵阳至开阳线铁路工程,贵开铁路第一项目标段包括正线贵阳东站长沙端( DK0+000 )至磨槽石隧道( DK14+109 )( DK3+700 之前为摆布单行线);联络线为贵阳北( LgDK1+200 )至贵阳东站( LgD2K11+313.9 )。 地处云贵高原东侧斜坡上,属高原岩溶地貌,主要山峰、河谷走向与大的地质构造线一致,呈南北向展布。宽坦的背斜形成山岭,向斜狭窄形成河谷,为典型的隔槽式褶皱山区。岩溶地貌在路线占领主导地位,以溶蚀峰丛沟谷为主,次为溶丘洼地及构造剥蚀中低山区。海拔高程在 1000 ~ 1400m 间,普通相对高差 100~200m ;在褶曲翼部,由于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相间分布,岩溶地貌呈带状展布,多为低缓的蜂丛谷地,在挨近分水岭、构造影响强烈处形成尤如侵蚀地形普通的深切“V”型峡谷。 按业主和技术方案要求,贵开线施工平面控制网按《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中

复测报告

上海南至金山扩能改造工程 Ⅱ标段 K3+542.49~K34+667.97 精密控制测量网复测技术报告 编写: 校核: 审定: 上海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金山铁路改建工程II标项目经理部 二○一○年八月

目录 1.控制网概况 (1) 2.复测依据 (1) 3.复测工作内容 (1) 4.复测工作开展 (1) 4.1投入测量仪器 (1) 4.2投入测量人员 (2) 5.平面坐标和高程系统 (2) 5.1控制网复测 (2) 5.2控制网复测实施 (2) 7. 控制网复测成果分析及结论 (6) 7.1 控制网复测成果判别方法 (6) 7.2 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统计 (6) 7.3复测与原测坐标成果比较 (12) 7.4平面控制网复测结论 (15) 8. 四等水准复测 (15) 8.1四等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15) 8.2四等水准测量外业测量 (16) 8.3四等水准复测与原成果比较分析 (16) 9.附件报告 (29) 9.1 CPI 二维网平差报告 (29) 9.2 CPII 二维网平差报告 (39) 10.测量主要人员资质证书 (74) 11.测量仪器鉴定证书 (75)

上海南至金山扩能改造工程精密控制测量 Ⅱ标段K3+542.49~K34+667.97 复测技术报告 1.控制网概况 上海南至金山扩能改造工程精测网的布设由设计单位按分级布网的原则分基础控制网CPI和线路控制网CPII布设,精度分别二等、三等GPS网。 在组织施工复测前,首先对本标段涉及的全部CPI控制点、CPII控制点进行现场勘察。经勘察本标段涉及CPI控制点共计8个,沿线路约3~4km左右布设一个;CPII控制点共计50个,沿线路走向布设,点间距800~1000m。 2.复测依据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 《改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5-2009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3.复测工作内容 根据设计交桩完成上海金山铁路CPI/CPII。我标段内由设计单位移交CPI点8个,CPII 点50个;四等水准点个。为保证路线的整体贯通及达到设计规范要求精度以及铁路线上工程线形顺畅,对原有CPI GPS点及CPII GPS点进行复测,对金山铁路一、二标进行整体联测,根据现场需要进行加密,加密GPS CPII同精度平面控制点50个;加密四等水准点个。形成路线施工控制网。CPI、CPII分别按铁路E级GPS网精度标准执行。高程控制网按《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标准执行。 4.复测工作开展 4.1投入测量仪器 序号设备名称仪器精度数量(台) 检定情况

控制网复测及控制点加密复测报告

南水北调影响区北汝河1标控制网复测及控制点加密复测报告 批准 审核 编制 河南省水利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部 二O一五年十一月十四日 一、工程概况 北汝河系淮河流域沙河一级支流,发源于豫西伏牛山区嵩县外方山跑马岭,流经河南嵩县、汝阳、汝州、郏县、襄城等县市,在襄城县丁营乡崔庄村岔河口汇入沙河,流域面积6080km2,干流河长250km。北汝河与南水北调总干渠交叉断面以上山区支流建有玉马、虎盘、安沟、马庙、腾口、涧山口等6座中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625km2。 由于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的修建,造成北汝河及其邻近支流在洪水期间相互串流。北汝河串流片南起岭湾北沟南侧,北至北汝河北侧,区域内包括北汝河、石河两条交叉河流和岭湾北沟、肖楼北沟两个左岸排水,总干渠以上流域面3926.03km2,其中石河、岭湾北沟、肖楼北沟属宝丰和郏县设计渠段,北汝河属于北汝河属于倒虹吸设计段。 根据南水北调总干渠与北汝河、石河交叉断面附近河道现状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本次治理的重点是解决防洪排涝标准低、河道行洪断面不足险工段危机岸边村庄安全、水利排水设施缺乏及生产桥水毁严重的问题。 1、根据工程规划,对总干渠交叉断面以上北汝河两岸堤防进行加高加固,堤防加固段河道桩号为83+750~81+250,加固堤防总长度为4.39km,其中左岸2.05km,右岸2.34km。堤防加固采用20年一遇防洪标准,堤防工程等级为4级。 2、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和加固左、右堤防长4.39km,右岸险工护岸长900m、新建西王楼排涝闸1座、新建引汝大牛灌渠闸1座、穿堤涵洞3座、

临时工程等。 3、工程施工范围:自总干渠交叉断面以上2.5km,河道桩号83+750~81+250. 二、复测的目的 按照监理部的指示和有关规定要求,为了检验勘察设计单位所提交的现场控制网的精确度是否达到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保证施工测量所采用的测量控制网的可靠性,我标段将在施工前对设计单位提交的控制点进行复测。 三、复测的内容 我标段主要复测范围为桩号:自总干渠交叉断面以上 2.5km,河道桩号83+750~81+250。 本次复测内容为平面控制网测量和高程控制网测量,其中需校核设计单位移交的平面控制点5个。 另外,为满足施工过程测量放线的需要,项目部又增加了一些现场控制点,加密控制点的点号分别为:北岸B1至B5(有五个点),南岸:N1-N7,共17个控制点,这些控制点的测量成果将一并在此成果报告中上报。 四、加点布设原则 (1)周围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不宜超过15°; (2)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电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小于200m ;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得小于50m; (3)附近不应有强烈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件(如大型建筑物等); (4)交通方便,并有利于其他测量手段扩展和联测; (5)地面基础稳定,易于点的保存,便于以后进行施工放样工作。 (6)控制点按照每200-300米在征地范围线内沿左边加密,并在通视情况不好的地方再加密控制点。保证工程施工放样的需要。 五、埋石 在土基上,下挖深度不小于0.5米、直径不小于0.3米的坑,坑内浇筑砼,中间埋设一根Φ16左右钢筋,钢筋上端高出砼面5毫米,并刻划“+”,在砼面上用红漆标注点号。 六、复测及加密控制点工作量 根据测区情况和采用的控制测量方案,预计此次平面复测的工作量为外业数据采集2-3天,内业数据处理2天。高程控制网复测工作量为外业数据1-2天,内业数据处理2天。

控制网施工复测

目录 目录 (1) 前言 (2) 平面控制网CPI、CPII和二等高程控制网施工复测 (4) 1 一般规定 (4) 2 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复测 (6) 3 线路控制网CPⅡGPS复测 (13) 4 线路控制网CPⅡ导线复测 (14) 5 高程控制网复测 (16) 6 提交的测量成果报告 (19) 关于线下工程施工测量 (21)

前言 1、三网合一 勘测设计、施工、运营维护控制网使用同一控制网。内容包括: ●三网平面坐标、高程系统统一; ●三网起算基准统一; ●线下工程施工控制网、轨道施工控制网、运营维护控制网的平高坐标系统与起算基准统 一; ●三网测量精度统一协调。 2、无砟轨道工程测量精度终极目标要求,客专无碴轨道铺设精度检验标准: ●10m弦长轨道高低偏差<2mm,轨向偏差<2mm。 ●150m弦长轨道高低偏差<10mm,轨向偏差<10mm。 ●沉降观测点的高程中误差应小于1mm(路基的工后沉降不应大于30mm)。 3、控制网基准: 位置基准、方位基准、尺度基准。 采用更高级控制点作为起算基准或约束条件,可以解决控制网基准的问题: CP0→CPI→CPII→CPIII 一般:50~100km布设一个框架点CP0;4km布设一对CPI控制点;1km布设一个CPII点;150m~200m布设一个CPIII点。施工时分段复测CPI,联测CP0点可能有难度。 1、CP0超出现规范的范畴。 2、CP0框架点一般不会交给施工单位使用,也系保密资料。 3、长度较远,可能存在于两个不同的坐标投影带,而设计资料一般也只有其中一个投影带的成 果,大多交付的是两个投影带附近部分重叠控制点的坐标成果。 4、施工复测的程序: (1)复测方案与技术设计,并报监理、业主审批; (2)复测外业测量,监理平行作业或旁站; (3)测量内业资料处理;

控制点复测报告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总体概况 本工程在重庆市万州区属于三峡库区中心,东经107°55′22〃-108°53′25〃,北纬30°24′25〃-31°14′58〃。设计修建位于万州江南新区联合坝立交与五桥立交之间,北接机场路,南接万川大道,交通较便利。江南新区位于万州城区以东,东依毡帽山,西傍长江,南起五桥河,北至晒网坝,江南新区以行政文化、旅游服务、商务商贸及港口物流为核心职能的新城区。其规划面积约为15.62平方公里,远期规划人口达到12万人。 联合坝立交至五桥立交是联系江南新区与百安坝片区的重要交通干道。经万州区政协委员调查,此段道路(莲花寺公园路段,以下简称主线道路)在高峰时段交通压力较大,尤其是五桥立交拥堵明显。此外,莲花社区居民出行不便,绕行较远,故建议增设分流道,以解决近期居民出行不便、缓解机场路(莲花寺公园路段)与立交节点的交通拥堵现象。并打造由北滨路、长江二桥、南滨路、万川大道以及长江大桥组成的“环湖路”,形成万州特有的城市交通景观新格局。 2、现状道路情况介绍 五桥立交位于万州五桥移民新区,立交分两层,上层为立交桥主体桥梁系,包括环形匝道、匝道桥、高架桥;下层为万川大道,环形匝道内环半径20米。五桥立交通过莲花寺公园路段与联合坝立交衔接,联合坝立交是喇叭形立交,立交主线上跨南滨大道上段.两个立交的连接主线宽14米,双向4车道,无中分带,主线道路由桥梁段及路基段组成,其纵坡为0。3%+8%,其中五桥溪桥梁纵坡是0.3%,五桥立交高架桥梁纵坡8%。五桥立交、主线道路、联合坝立交现状路面结构均为沥青混凝土。 本次拓宽改造位于江南新区联合坝立交与五桥立交之间,主要改造内容是现状道路和桥梁拓宽.根据项目内容分为拓宽改造A段 拓宽改造A段:长约934.669米,此段改造范围是联合坝立交经五桥立交最后至万川大道,拓宽宽度主要分为10米(主线段)、6.25米

控制网复测技术总结

控制网复测技术总结 篇一:控制网复测技术总结 *********水电站 左岸地下电站、泄洪洞土建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第Ⅰ标段) 施工测量控制网复测及加密技术总结 1.工程概述 ****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雷波县与云南省永善县接壤的金沙江****峡谷中,下游距宜宾市184km(河道里程),左岸距四川省雷波县城约15km,右岸距云南省永善县城约8km。 ****水电站枢纽由拦河大坝、泄洪建筑物、引水发电建筑物组成。发电厂为地下式,分设在左、右两岸山体内,各装9台、单机容量为700mw的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2600mw。 引水发电建筑物由电站进水口、压力管道、主厂房、主变室、尾水调压室、尾水洞及出口、通风洞、出线洞、地面出线场及地下厂区防渗排水系统等建筑物组成。引水系统采用“单机单管”供水,地下厂区主厂房、主变室、尾水调压室三大洞室平行排列,尾水系统采用“三机一室一洞”的布置格局。2.观测依据 2.1《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T5173—20XX);2.2《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GB/T16818-1997); 3.平面坐标和高程系统 平面坐标为金沙江坐标系;高程为黄海高程系,高程投影面470m。

4.资源配置 ******测绘工程院****项目部组织7人参加作业。使用仪器为LeicaTcR402型全站仪,标称测角精度为±2”,测距精度为±(2mm+2mm/km?d);对讲机6部。以上仪器均进行了计量检定,各项指标均符合精度要求(详见检定证书)。5.平面控制测量 5.1根据左岸地下厂房工程的工程分布,经过现场踏勘,首先以业主测量中心提供的已知控制点金江湾、镇江关和仙游洞为起算点加密Ⅲ等控制点zc01,以仙游洞、XⅡ29为起算点加密Ⅲ等控制点zd1,将严密平差后的zc01,zd1作为已知点参与测量平差工作。以zc01和仙游洞为起算点,蔡家岩和XⅡ34为终点,布设一条附和导线,穿过整个1#交通洞;以zc01和仙游洞为起算点,zd 1,XⅡ29为终点,沿尾调交通洞布设另一条附和导线,并与1#洞导线zc06点为节点形成导线网。在各个支洞交岔口都布设控制点,按Ⅲ等导线网要求进行观测。 5.2平面控制测量 外业观测严格按照《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T5173-20XX)的相应规定进行作业。规范中光电测距附合(闭合)导线技术要求见表1 表1光电测距附和(闭和)导线技术要求 针对遂洞内粉尘较多,能见度较差的条件,我部采用提高测回数的方法来保证精度,即进行测左右角各五个测回共计十个测回,以此来保证达到规范要求的精度。

GPS控制点复测成果报告

GPS控制点复测成果报告 尊敬的领导: 根据您的要求,我对最近进行的GPS控制点复测成果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并撰写了以下的报告。这次复测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已有控制点的精度和稳定性,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一、背景介绍 GPS是一种利用卫星进行定位和测量的技术,其高精度定位和测量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地理信息、导航系统等领域。为了确保GPS数据的准确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控制点复测,以验证和修正已有控制点的坐标。二、复测方法 本次复测采用了静态单点测量方法,我们在已有的控制点上设置了测站,并进行了连续观测,以获得每个控制点的坐标。同时,我们还使用了最新的测量设备和软件,以提高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 三、数据处理 针对每个控制点,我们首先进行了数据的采集和备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然后,我们使用了专业的软件进行了数据的处理和计算。该软件具有高度精确的计算算法,可以消除各种误差,并生成最终的测量结果。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我们还进行了多次重复计算,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结果分析 经过数据处理和计算,我们得到了每个控制点的最终测量结果。通过与已有数据进行对比,我们发现,新测得的控制点坐标与已有数据的偏差

非常小,说明已有控制点的精度和稳定性较高。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了几个存在较大偏差的控制点,经过排查发现,这是由于该控制点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发生了变化,导致控制点的位置发生了偏移。我们已经对这些控制点进行了修正,并生成了新的控制点坐标,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五、改进措施 为了进一步提高GPS控制点复测的效果,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首先,加强对复测区域的调查和了解,尤其是地质、水文等方面的信息,以便更好地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其次,使用多种测量方法的结合,包括静态测量、动态测量、RTK等,以提高控制点复测的全面性和精确性。最后,建立起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确保每个控制点的数据都能准确地保存和备份,以便进行后续的比对和分析。 六、结论 通过本次GPS控制点复测,我们得出的结论如下:已有的控制点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同时,我们还修正了几个偏差较大的控制点,并生成了新的控制点坐标,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我们还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进一步提高控制点复测的效果和精度。 此致 敬礼!

控制网复测及控制点加密复测报告材料

控制网复测及控制点加密复测报告材料 一、测试背景及目的 根据我公司项目需要进行了控制网的复测工作,本次测试旨在验证上次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评估控制网的稳定性和精度,并对关键控制点进行加密复测,以确保其精度满足项目需求。 二、测试流程和方法 1.控制网复测: 根据上次测量的控制点位置和坐标数据,利用全站仪对控制网进行复测。复测过程中,应注意设备的垂直和水平校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同时,应进行多次观测和反复计算,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控制点位置和坐标数据。 2.控制点加密复测: 选取关键控制点,通过在其周围设置辅助控制点,对控制点进行加密复测。加密复测过程中,要注意辅助控制点的设置,保证其与关键控制点的空间布局合理、分布均匀。 三、测试结果 1.控制网复测结果: 经过上述测试流程和方法,控制网复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点号,原始坐标X(m),原始坐标Y(m),原始坐标Z(m),新测坐标 X(m),新测坐标Y(m),新测坐标Z(m)

:-------:,:-----------:,:-----------:,:-----------:,:------------:,:------------:,:------------: C1,100.000,200.000,10.000,99.998,199.997,10.003 C2,200.000,300.000,20.000,200.002,300.003,19.999 C3,300.000,400.000,30.000,300.001,400.005,29.995 ...,...,...,...,...,...,... 2.控制点加密复测结果: 通过对关键控制点的加密复测,获得了以下结果: 辅助控制点编号,关键控制点编号,辅助控制点坐标X(m),辅助控制点坐标Y(m),辅助控制点坐标Z(m) :------------:,:------------:,:--------------:,:--------------:,:--------------: A1,C1,100.010,200.003,9.999 A2,C2,200.003,300.005,19.998 A3,C3,300.006,400.002,30.001 ...,...,...,...,... 四、测试结论 1.控制网复测结论: 经过对控制网的复测,测量结果与原始数据基本保持一致,误差在0.005m以内,控制网的稳定性良好,精度满足项目需求。

加密控制网测量报告范文

京沪高速铁路土建二标段 (DK334+000~DK344+000) 德禹特大桥控制桩加密测量成果书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京沪高速铁路 土建二标段项目部四工区

项目名称:中铁一局京沪高速铁路TJ-2标段四工区施测单位:中铁一局四公司精测队 计算: 复核: 审核:

控制桩加密测量成果报告 一、工程概况 京沪高速铁路德禹特大桥位于山东省德州市境内,中心里程DK357+462.41全长54.74395Km,我工区管段为DK334+000 ~DK344+000共10Km。设计平面控制桩共计19个。CPI 3203、CPI 3204在三工区管段内;CPI 3211、CPI 3212在四工区管段内,其中CPII 3062远离线路,施工时无法使用,故本次加密测量未将其纳入控制网范围。线路由三条平曲线、七条竖曲线构成。高程控制点BM3204~BM3210计7个,深埋水准点JHBM45、JHBM46计2个,新德州基岩水准点1个。我工区共埋设加密控制桩22个,标石埋设符合《暂规》对CPⅡ的埋设要求,均埋设在冻土线以下,稳定牢固(见下图)。 注: 1--盖; 2--土面; 3--砖; 4--素混凝土; 单位:cm

二、测量仪器及人员组成 1、测量仪器 (1)、平面控制网测量 平面控制网测量采用瑞士产徕卡GPS(型号:1230双频,四台套)对管段内平面控制点进行复测加密。仪器标称精度为: 静态水平精度5mm+1ppm 竖直精度10mm+1ppm 动态水平精度10mm+1ppm 竖直精度20mm+1ppm 该套仪器于2007年8月29日由西安测绘仪器计量检定中心检定合格,检定标准偏差均小于仪器标称精度(鉴定证书附后)。 (2)、高程控制网 高程控制网采用瑞士产徕卡DAN03/DSZ05电子水准仪及配套的铟瓦条码尺,该仪器于2007年12月29日经湖北省测绘仪器鉴定测试所检定合格,可以用于二等水准测量(鉴定证书附后)。 2、测量人员组成

李学仕控制网施工复测

李学仕控制网施工复测 一、背景介绍 1.1 项目描述 李学仕控制网是一种用于工程建设中的安全控制及测量设备,主要用于控制和监测建筑物的变形和沉降情况。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对控制网进行复测,以验证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1.2 复测概述 施工复测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已完成的控制网进行再次测量,旨在评估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变形或沉降现象,并根据复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复测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和安全性。 二、复测流程 2.1 确定复测点位 在进行施工复测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复测点位。复测点位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选择代表性的位置,能够全面反映建筑物的变形情况; •选择易于测量的位置,避免人为误差; •选择空间分布均匀的位置,以保证复测结果的可靠性。

2.2 复测仪器准备 进行施工复测需要准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包括:全站仪、 水准仪、测量杆等。在使用前需要对仪器进行校准和检查,确保其精确度和正常工作。 2.3 复测操作步骤 步骤一:标定控制点 首先需要标定控制点,即在复测点位周围设置已知坐标的 控制点。标定控制点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复测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步骤二:测量复测点位 使用全站仪或水准仪等测量设备,对复测点位进行水平、 垂直和倾斜角度等多个参数的测量,记录下测量结果。 步骤三:数据处理 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出控制网的变形 和沉降情况。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平差计算、误差分析等。 步骤四:结果评估 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对复测点位的变形和沉降情况进行 评估。如果超出了规定的限值范围,需要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2.4 复测时间与频率 施工复测的时间和频率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来确定。一般而言,可以在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复测,如基础施工完成后、结构施工完成后等。复测的频率应根据工程的复杂程度和要求来确定,通常为每周或每月进行一次。

导线、水准控制点复测工作总结报告

优选文档 从莞高速公路东莞段(含清溪支线)工程第十三合同段控制点复测总结 沈阳公路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从莞十三标项目经理部 二 0 一三年五月二十一日

目录 一、工程大概 (1) 二、编制依照 (1) 三、使用仪器设备 (1) 四、主要测量内容 (4) 五、控制点的布设及保护 (15) 六、测量工作小结 (15)

一、工程大概 从莞高速公路东莞段(含清溪支线)施工第 13 合同段,起讫桩号为 K38+700~ K42+242路基宽度为,全长,设置特、大桥 898m/3 座,由两个互通组成,塘厦互通及 凤岗互通。 二、编制依照 1、《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 2007);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 2003); 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5、《公路桥涵施工设计规范》(JTJ 041-2000); 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 2003); 7、《城市测量规范》( CJJ8-99 ); 8、从莞高速公路东莞段(含清溪支线)工程第13 合同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三、使用仪器设备 项目投入主要仪器、设备一览表 序号仪器、设备名称型号精度单位数量新旧程度% 1中纬全站仪ZT80MR+2″台1100% 2中纬全站仪ZTS602SR2″台1100% 3索佳水平仪C32Ⅱ1mm台1100% 4索佳水平仪C3201mm台1100% 5红、黑木质双面水平 3m对1100%尺

四、主要测量内容 一、控制测量的目的、主要任务和技术要求。 1、控制测量的目的是建立一致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并使各项构造物按规定精度、设计要 求修建。 2、为了减少测量工作中的误差累计,应该依照三个基根源则:“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初级、先控制后碎部” 。 3、控制测量的主要任务是依照该工程所使用的测量规范要求,把业主交桩控制点经过测量角度、 距离和高差现场进行加密,并与交桩点一起进行全线复测,满足施工时所用控制点与交桩控制点的坐标系统统一,同时具备有必定的相对精度要求。 4、控制测量的各项技术要求。 (Ⅰ)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3.3.1 各等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切合表 3.3.1 的规定。 等级导线长平均边测角中测距中测距相对测回数 方向角闭导线全长 度 km长 km误差误差中误差 1 秒级 2 秒级 6 秒级相对闭合 合差(秒) (秒)(㎜)仪器仪器仪器差 三等 143201/150000610—n≦1/55000 四等 9181/8000046—5n≦1/35000 一级 45151/30000—2410n≦1/15000二级 8151/14000—1316n≦1/10000 三级 12151/7000—1224n≦1/5000注: 1 表中 n 为测站数。 2 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率尺为1:1000 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导线长度,、平均边长可合适放长, 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相应长度的 2 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