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办法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办法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办法

随着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对

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确保农村土地利用的合法性

和可持续性,我国制定了《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办法》。该办法涵

盖了农村土地规划的各个方面,旨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农民权

益以及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对该办法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一、总则

1. 发展农村土地规划的重要性和目标

农村土地规划是为了有效保障农用地、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民住房

用地的合理配置,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农民生活品质的提升。

2. 规划范围和适用对象

办法适用于所有在农村领域从事土地规划和管理的单位和个人,

包括政府机构、农民合作社、农村土地利用项目的建设单位等。

二、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

1. 编制依据和程序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应立足于国家和地方规划法规的要求,

以及相应的省、市、县规划体系。编制程序包括确定编制主体、组织

编制工作、征求意见、报批等环节。

2. 农村土地功能区划

根据农村发展的需要和土地资源的特点,将农村土地划分为农业生产区、农村居民区和农村环境保护区,以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三、农村土地供应和利用管理

1. 农用地及其保护

农用地应按照规划确定用途和范围,禁止越权占用和非法转用。对于保护农用地的问题,应采取生态补偿机制和土地转用审批制度,确保农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2. 集体建设用地

集体建设用地应通过土地出让或者租赁等方式进行设置和管理,从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3. 农村宅基地和农民住房用地

对于宅基地使用权的管理和农民住房用地的规划,应坚持分类管理和有序发展原则,促进农村住房建设的合理规划和安全建设。

四、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

1. 农村土地规划的监督和检查

各级人民政府应建立健全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对土地规划的执法和督查能力,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2. 违法行为的查处和处罚

对于违反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办法的行为,应依法进行查处和处罚,包括恢复原状、罚款、责令停工停产等措施。

五、附则

办法的解释和修改等相关事宜,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

通过对《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办法》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出,该

办法通过规范农村土地利用的各个环节,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的效率和

农民的权益保护。在具体实施时,各级政府需加强对土地规划的督导

和管理,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同时,农民要增强土地规划的意识,

积极参与农村土地利用的规划和管理,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办法

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办法 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设施农业用地的管理,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设施农业用地的管理,包括设施农业用地的划拨、使用、流转、维护和监督等。 第三条设施农业用地是指为设施农业建设而划拨或专门提供的土地,包括温室、大棚、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等。 第四条设施农业用地应当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并纳入城乡规划体系。使用设施农业用地应当符合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和城乡统筹发展要求。 第五条征收、划拨设施农业用地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进行,符合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 第二章设施农业用地的划拨 第六条设施农业用地的划拨应当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有关部门审批并公示后进行。

第七条设施农业用地划拨应当公开、公正、公平,不得以任何 形式向个人或单位提供特殊待遇。 第八条设施农业用地划拨时,应当明确用地用途、用地期限、 用地条件等,并签订土地划拨合同。 第九条设施农业用地划拨应当遵循“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确保农业主体对农业用地的稳定使用权。 第三章设施农业用地的使用 第十条设施农业用地的使用应当按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 进行,保证合法权益。 第十一条设施农业用地的使用应当严格按照划拨合同约定的用 途进行,不得转让、转包或者以其他方式改变用途。 第十二条设施农业用地的使用者应当根据设备投入、劳动力成本、产品市场需求等因素,合理安排种植或养殖规模和品种结构,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第三十三条设施农业用地的使用者应当按照相关要求做好用地 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设施农业用地的流转 第十四条设施农业用地的流转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

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 一、严格实施规划,从严控制村镇建设用地规模 (一) 抓紧完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各地要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抓紧编制完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统筹安排城乡建设用地的总要求和控制增量、合理布局、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总原则,合理确定小城镇和农村村民点的数量、布局、范围和用地规模。经批准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予以公告。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在已确定的村镇建设用地范围内,做好村镇建设规划。 (二) 按规划从严控制村镇建设用地。 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农村村民住宅建设按规划、有计划地逐步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应当集中兴建村民住宅小区,防止在城市建设中形成新的“城中村”,避免“二次拆迁”。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外的农村村民住宅建设,按照城镇化和集约用地的要求,鼓励集中建设农民新村。在规划撤并的村庄范围内,除危房改造外,停止审批新建、重建、改建住宅。 (三) 加强农村宅基地用地计划管理。 农村宅基地占用农用地应纳入年度计划。省(区、市)在下达给各县(市)用于城乡建设占用农用地的年度计划指标中,可增设农村宅基地占用农用地的计划指标。农村宅基地占用农用地的计划指标应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新增加的耕地面积挂钩。县(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新增耕地面积检查、核定后,应在总的年度计划指标中优先分配等量的农用地转用指标用于农民住宅建设。 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各县(市)农村宅基地占用农用地年度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不得超计划批地。各县(市)每年年底应将农村宅基地占用农用地的计划执行情况报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备案。 二、改革和完善宅基地审批制度,规范审批程序 (四) 改革和完善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办法。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办法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办法 随着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对 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确保农村土地利用的合法性 和可持续性,我国制定了《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办法》。该办法涵 盖了农村土地规划的各个方面,旨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农民权 益以及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对该办法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一、总则 1. 发展农村土地规划的重要性和目标 农村土地规划是为了有效保障农用地、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民住房 用地的合理配置,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农民生活品质的提升。 2. 规划范围和适用对象 办法适用于所有在农村领域从事土地规划和管理的单位和个人, 包括政府机构、农民合作社、农村土地利用项目的建设单位等。 二、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 1. 编制依据和程序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应立足于国家和地方规划法规的要求, 以及相应的省、市、县规划体系。编制程序包括确定编制主体、组织 编制工作、征求意见、报批等环节。 2. 农村土地功能区划

根据农村发展的需要和土地资源的特点,将农村土地划分为农业生产区、农村居民区和农村环境保护区,以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三、农村土地供应和利用管理 1. 农用地及其保护 农用地应按照规划确定用途和范围,禁止越权占用和非法转用。对于保护农用地的问题,应采取生态补偿机制和土地转用审批制度,确保农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2. 集体建设用地 集体建设用地应通过土地出让或者租赁等方式进行设置和管理,从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3. 农村宅基地和农民住房用地 对于宅基地使用权的管理和农民住房用地的规划,应坚持分类管理和有序发展原则,促进农村住房建设的合理规划和安全建设。 四、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 1. 农村土地规划的监督和检查 各级人民政府应建立健全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对土地规划的执法和督查能力,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2. 违法行为的查处和处罚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办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办法 (2017年5月2日国土资源部第1次部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部令第72号 国土资源部 部长姜大明 2017年5月8日 正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强和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严格保护耕地,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保护土地资源,统筹各项土地利用活动的重要依据。 城乡建设、区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等各类与土地利用相关的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第三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审查、实施、修改和监督检查,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及其相关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规划编制 第五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为国家、省、市、县和乡(镇)五级。 村土地利用规划是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六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具体承办。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本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协作、公众参与的工作原则。 第七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前,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对现行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开展基础调查、土地调查成果资料收集、重大问题研究等前期工作。 第八条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土地利用现状,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要求,以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土规划、国家发展战略为基础,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包括: (一)规划背景; (二)土地利用现状与评价; (三)指导思想和原则; (四)土地利用战略定位和目标; (五)土地利用规模、结构与总体布局; (六)规划实施措施。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是否编制,由设区的市、自治州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第九条县级以上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依据经审核通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与所在地的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同步编制。 第十条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对涉及土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利用结构布局优化、土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重大问题,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相关方面的专家进行专题研究和论证。 第十一条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部门协调机制,听取各有关部门的意见。 第十二条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的重大问题,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向社会公众征询解决方案。 对直接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规划内容,应当采取公告、听证或者其他方式,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 采取公告方式听取意见的,公告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十日。采取听证方式听取意见的,按照《国土资源听证规定》的程序进行。 征询、听取和采纳公众意见情况应当作为规划报送审查材料一并上报。

土地利用管理办法规定

土地利用管理办法规定 土地利用管理办法是指国家对土地利用进行管理的规定和规范。它 旨在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土地利 用管理办法涉及各行各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和展开。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国家、地方对土地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 规划的过程。它涉及到土地分类、土地开发、土地保护等各个方面的 内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合理 分配各类土地资源,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农田水利建设规程 农田水利建设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农田灌溉、排水等水 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农田水利建设规程应当包括灌溉制度的规划、 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等方面的内容。它的 目的是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利用效率,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三、城市用地规划管理 城市用地规划管理是指对城市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的规划 和管理。它包括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分区规划、用地有效利用等内容。城市用地规划管理应当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规划城市土地的 利用方式,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四、工业用地管理规程

工业用地管理规程是指对工业用地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的规定。它包括工业用地选址、工业用地规划、工业用地分区等内容。工业用地管理规程应当遵循环保、节能等原则,促进工业用地的可持续利用,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 五、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是指对建设用地进行规划和管理的规定。它包括建设用地规划的编制、建设用地的供应和利用等内容。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应当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可持续性,合理规划和管理建设用地,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 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是指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进行规范和管理的规定。它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认、流转和管理等内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应当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土地的有效利用和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土地利用管理办法规定了土地利用的方方面面,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田水利建设、城市用地规划、工业用地管理、建设用地规划以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等。这些规定和规程旨在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各行业都必须遵守和执行这些规定,为构建美丽中国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土地利用管理规定

土地利用管理规定 一、背景介绍 土地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资源,其合理利用对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至 关重要。为了保护土地资源,确保土地利用的科学、合理,各国都制 定了相应的土地利用管理规定。本文将从土地利用管理的背景和意义 出发,探讨土地利用管理的具体规定及其重要性。 二、土地利用管理的背景和意义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土地的利用对于现代社会的城乡建设、农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各国 都制定了土地利用管理规定,以保护土地资源,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三、土地利用分类与规划 1.农用土地的划分 农用土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根据土地的适宜程度和土壤质量,可以划分为耕地、园地、水田等不同类型的农用土地。各类农用土地 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是农业发展的关键。 2.城市土地的规划 城市土地是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根据城市的发展规划 和需求,需要划分为不同的用途,如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等。城市土地的规划要与城市的功能定位相匹配,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土地利用管理的原则与要求 1.科学合理利用 土地利用应遵循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潜力。 2.生态环境保护 土地利用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节约集约利用 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应当通过节约和集约的方式利用土地。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五、土地利用许可与管理 1.土地利用许可制度 对于土地利用,各国一般采取了许可制度,即必须获得相应的许可才能进行土地利用。这有助于控制土地的总量和质量,确保土地利用的科学和合理。 2.土地利用管理体制

成都市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

成都市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 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在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以外的农村集体所有的土 地上,依法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并用于居住的土地。宅基地的管理涉 及到农村土地权益保护、土地利用规划、宅基地使用和转让等问题。 为了进一步规范成都市农村宅基地的管理,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成 都市政府制定了《成都市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 该办法的出台旨在切实保障农村宅基地的管理与使用,同时促进农 村经济的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建设。下面,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该办法 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 一、宅基地的使用 根据该办法,宅基地的使用范围主要分为居住和农业生产两个方面。居住用地主要指农民自己的住房及附属设施,农业生产用地主要指农 民进行农业生产的土地。居住用地与农业生产用地由农民自行使用, 但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 二、宅基地的转让 根据该办法,宅基地的转让需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经宅基地 所在村民的批准。转让宅基地应当以公开挂牌的方式进行,村民享有 优先购买权。当宅基地转让后,购买者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宅基 地使用权。 三、宅基地的规划与入户

为了确保宅基地的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该办法规定宅基地需经过规划,并按照规划入户。宅基地规划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土地利用规划,并与周边地块的规划相衔接。宅基地入户应当按照规划要求进行,确保宅基地使用者合法入住。 四、宅基地的管理机构与责任 该办法明确了宅基地的管理机构为村委会,并要求村委会对宅基地的管理与使用进行监督。同时,村委会应当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并确保农民的宅基地权益不受侵犯。如果发现违规使用或转让宅基地的行为,村委会有权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成都市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的出台对于规范农村宅基地的管理,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该办法的落实将进一步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 文章长度:519字

农村自建房管理四办法一标准工作讲话

农村自建房管理四办法一标准工作讲话 农村自建房是指农村居民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和需求自行建造的住房。由于农村自建房涉及到土地利用、房屋建设、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因此需要制定管理办法来规范农村自建房的建设和使用。下面是针对农村自建房管理的四个办法和一项标准工作的讲话: 一、加强土地利用管理。要建立健全土地利用规划制度,明确农村自建房的用地范围和方式。严禁非法占用耕地和保护地建设自建房。同时要加强土地审批和监测工作,确保农村自建房的土地使用符合法律法规和规划要求。 二、规范房屋建设管理。要制定并实施农村自建房的建设规范,确保房屋的结构安全和环保要求。加强对自建房施工过程的监督,防止违法建设行为。同时,要加强对建设者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建设质量和能力。 三、加强房屋安全管理。要建立健全自建房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对已建成的自建房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房屋的安全和居住质量。加强对自建房电气设备、防火设施等方面的检查和维护,防范火灾和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加强自建房管理技术支持。要建立农村自建房管理的技术支持体系,提供建设指导和技术咨询服务。通过技术支持,帮助自建房建设者解决技术难题,提高自建房的质量和效益。 关于农村自建房管理的标准工作,我们要制定并实施《农村自

建房管理标准》,明确农村自建房的建设、使用、维护等方面的标准要求。同时,要加强对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管理能力和意识。通过标准工作,推动农村自建房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升农村自建房的质量和居住环境,促进农村乡村振兴的进程。 以上就是关于农村自建房管理四个办法和一项标准工作的讲话。通过制定和执行这些办法和标准,我们将能更好地管理和规范农村自建房的建设和使用,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农村自建房是农村居民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和住房需求,在农村土地上自行建造的住房。近年来,随着农村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选择自建房作为改善居住条件的途径。然而,由于缺乏规范和管理,农村自建房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土地占用不规范、建设质量不达标、安全隐患较多等。因此,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和标准工作,对于规范农村自建房的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加强土地利用管理是农村自建房管理的重要环节。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确保农村自建房的用地合法合规很重要。要建立健全土地利用规划制度,确保农村自建房的用地范围和方式符合规划要求。同时,要加强对农村自建房土地的审批和监测工作,严禁非法占用耕地和保护地建设自建房。只有通过规范土地利用管理,才能有效保护好农村的土地资源,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其次,规范房屋建设管理是确保农村自建房建设质量的关键。要制定并实施农村自建房的建设规范,明确房屋的结构安全和

2020年关于国有农场土地使用管理办法文档

2020年关于国有农场土地使用管理办法文档 Document on land use management measures of state o wned farms in 2020 编订:JinTai College

2020年关于国有农场土地使用管理办法 文档 前言:办法是有关机关或部门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法规、规定,就某一方面的工作或问题提出具体做法和要求的文件。本文档 根据办法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 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为进一步加强对国有农场土地的使用管理,国土资源部 和农业部就此提出了意见。下文是小泰收集的全文,仅供阅读哦! 20xx年最新关于国有农场土地使用管理办法的意见 一、对国有农场耕地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制度 国有农场土地是确保国家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安全的基础,必须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制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国有农场基本农田保护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擅自改变用途。建设项目确需占用国有农场基本农田或改变其用途的,必须报国务院批准。地方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认真履行职责,对占用国有农场基本农田的建设项目,要加强审核。

地方各级国有农场主管部门要积极协助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审核工作。 国有农场应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要求,利用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做到地块、面积、标志、档案、措施、责任制“六落实”,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国有农场要加强土壤肥力监测和质量动态管理,建立基本农田地力与施肥效益长期定位监测网点,定期对基本农田环境污染进行监测和评价,监测和评价结果报国有农场主管部门备案。 国有农场主要领导对农场耕地保护工作负领导责任。国有农场主管部门应将耕地保护状况作为对国有农场主要领导的考核指标,与绩效挂钩。 二、加快国有农场土地确权发证工作 土地登记是土地管理的重要环节,依法登记的国有农场土地使用权受法律保护。各地要加大土地确权力度,加快推进国有农场土地登记工作,对国有农场依法申请登记并提交符合要求的土地登记申请资料,经审核权属来源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无争议的土地,要尽快登记发证。对存在土地权属争议的,要严格按照国办发[20xx]8号文件及相关法律规定依

土地法律法规大全

土地法律法规大全土地法律法规大全 第一章:土地管理法规 1.1 国家土地管理法 1.1.1 土地使用权出让与转让管理办法1.1.2 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办法 1.1.3 土地复垦管理办法 1.2 土地征收与补偿法规 1.2.1 土地征收管理条例 1.2.2 土地征收补偿办法 1.2.3 土地征收补偿安置管理办法 1.3 土地利用与保护法规 1.3.1 基本农田保护法 1.3.2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办法 1.3.3 基本农田划定标准与管理办法 第二章:土地使用权与转让管理规定

2.1 土地使用权出让规定 2.1.1 土地使用权出让程序与条件 2.1.2 农村土地使用权出让管理规定 2.1.3 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管理规定 2.2 土地使用权转让管理规定 2.2.1 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范本 2.2.2 土地使用权转让手续与程序 第三章: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办法 3.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定 3.1.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获取与管理办法3.1.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与交易规定3.2 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办法 3.2.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障与监管 3.2.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终止与退出办法第四章:土地征收与补偿管理规定 4.1 土地征收管理规定 4.1.1 土地征收程序与限制性要素

4.1.2 土地征收补偿标准与计算方法 4.1.3 土地征收决定与争议解决规定 4.2 土地征收补偿管理规定 4.2.1 土地征收补偿方式与途径 4.2.2 土地征收补偿安置方案与实施细则第五章:土地利用与保护法规 5.1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规定 5.1.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制定和管理5.1.2 土地利用详细规划的编制与审核5.2 基本农田保护法规 5.2.1 基本农田划定标准与保护措施 5.2.2 基本农田保护与管理责任划分 附件: 附件一、土地管理法规索引 附件二、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范本 附件三、土地征收补偿计算公式 法律名词及注释:

土地利用管理办法

土地利用管理办法 土地利用管理办法是指对土地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等各方面的规范和要求的法律法规。旨在维护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土地利用的规划管理、农业用地、城市用地、生态用地和土地保护五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土地利用的规划管理 土地利用的规划管理是指通过制定统一的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划分,确定不同土地用途和功能区域,以达到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目的。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应充分考虑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保护优质土地和生态环境的原则。 二、农业用地 农业用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村人居用地的土地。在农业用地的规划和管理中,应优先保护农田,合理划定农业用地的范围和功能区域,保护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同时,应加强对农业用地的保护,严禁将农业用地用于非农业用途,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的收入。 三、城市用地 城市用地是指用于城市建设和城市人居用地的土地。在城市用地的规划和管理中,应科学规划城市土地的用途和布局,合理划定不同功能区域,推动城市的协调发展。并且,应加强对城市用地的保护,防

止过度开发和滥用土地资源,促进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四、生态用地 生态用地是指用于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的土地。在生态用地的规划和管理中,应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和稳定性。通过科学划定生态用地的范围和功能区域,建立生态用地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五、土地保护 土地保护是指对于土地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和滥用土地资源,维护土地的生态功能和生产力。在土地保护的规划和管理中,应加强对土地的执法监督和管理,严禁非法占用和破坏土地资源,建立健全土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综上所述,土地利用管理办法是保护土地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土地利用的规划管理、农业用地、城市用地、生态用地和土地保护等方面,应加强监管和管理,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有效的土地利用管理,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最新农村机动地管理办法

最新农村机动地管理办法 机动地是发包方在发包土地时,预先留出的不作为承包地的少量土地,用于解决承包 期内的人地矛盾问题,如在承包期内,本村有嫁入妇女的,或者部分农户因自然灾害丧失 承包地的,就可以将机动地承包给这些人。预留的机动地由集体经济组织掌握,或由集体 暂时统一经营,或短期承包给某些农户。预留机动地曾是农村土地承包中的灵活作法,一 旦发生人地矛盾,可以用机动地来解决,不必进行土地调整,既解决了无地农民的土地问题,也有利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 目前,法律暂无,需要适用农村土地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章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第二条下列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 一城市市区的土地; 二农村和城市郊区中已经依法没收、征收、征购为国有的土地; 三国家依法征收的土地; 四依法不属于集体所有的林地、草地、荒地、滩涂及其他土地; 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成员转为城镇居民的,原属于其成员集体所有的土地; 六因国家组织移民、自然灾害等原因,农民成建制地集体迁移后不再使用的原属于迁 移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第三条国家依法实行土地登记发证制度。依法登记的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受法 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土地登记内容和土地权属证书式样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规定。 土地登记资料可以公开查询。 确认林地、草原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确认水面、滩涂的养殖使用权,分别依照《森 林法》、《草原法》和《渔业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土地所有者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 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书,确认 所有权。

土地管理办法

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 法》办法 湖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 颁布时间:2000-3-31发文单位: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 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必须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加强土地资源和资产管理,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 保护。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权限,统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土地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土地管理工作。 第四条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须遵守《湖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 第二章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 第五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全部成员转为城镇居民的,原属于其成员集体所有的土地为国家所有,由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办理土地所有权变更登记。具备种植条件的,原集体成员可以耕种;建设需要时,应当退还所耕种的土地。 第六条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发生争议的,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外,依次按照下列证据确认所 有权: (一)集体土地所有证; (二)土地权属认定书; (三)家庭联产土地承包合同; (四)山林所有权证; (五)“四固定”确定土地所有权的证书、资料; (六)农业合作化时期确定土地所有权的证书、资料; (七)土地改革时期确定土地所有权的证书、资料。

农村土地整治实施办法

县农村土地整治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科学开发、合理利用、有效保护我县土地资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综合效益,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2017〕4号)、《浙江省土地整治条例》、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垦造耕地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浙自然资规〔2021〕7号)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2022年1月1日后立项的土地整治项目管理。 第三条土地整治项目包含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以下简称“垦造耕地”)、建设用地复垦、旱地改水田(以下简称“旱改水”)、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等项目。 第四条土地整治项目报自然资源部备案入库后,产生的补充耕地指标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统一管理使用。 第五条鼓励引入社会资本实施土地整治项目。 第二章部门职责 第六条职责分工。 (一)县土地开发整理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土地整治工作的领导和重大问题协调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 —1 —

土地开发整治工作推进办公室(以下简称县推进办)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管理、组织项目县级验收等工作。 (二)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做好项目的立项申请、政策处理、新增耕地后续种植管护等工作。 (三)项目实施单位负责土地整治项目的立项组件报批、招投标、施工管理、工程资金管理、工程变更管理、组织竣工初验、项目档案资料收集、耕地项目质量等别评定、新增耕地报备组件、耕地质量等级年度更新评价等具体工作。 (四)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参与土地整治项目的选址、立项、验收,负责土地整治的潜力调查、绩效评价、项目规划红线的审查、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年度计划的拟定、监督管理及相关业务指导等具体工作。 (五)县农业农村局参与土地整治项目的选址、立项、验收,负责指导新增耕地种植管理、地力评定、种植验收等相关技术工作和已入库的新增耕地管理工作,配合做好新增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等工作。 (六)县水利局参与土地整治项目的选址、立项、验收,负责涉及水域工程、垦造水田项目的水资源平衡分析报告及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查审批等相关工作,指导服务水利配套工程的建设及水土保持管理相关技术工作。 (七)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参与土地整治项目的选址、立项、验收,负责环境保护统一监管工作,协助做好土地整治项目涉及生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 •【公布日期】1986.06.25 •【文号】 •【施行日期】1987.01.01 •【效力等级】法律 •【时效性】已被修改 •【主题分类】土地资源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一九八六年六月二十五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土地管理,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特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必须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方针,全面规划,加强管理,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制止乱占耕地和滥用土地的行为。 第四条在保护和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以及进行有关的科学研究等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五条国务院土地管理部门主管全国土地的统一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的统一管理工作,机构设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乡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管理工作。 第二章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第六条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 第七条国有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全民所有制单位或者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个人使用。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 第八条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由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可以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 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可以属于各该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 第九条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所有权。 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使用权。 确认林地、草原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确认水面、滩涂的养殖使用权,分别依照《森林法》、《草原法》和《渔业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条依法改变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必须办理土地权属变更登记手续,更换证书。 第十一条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2022)

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2022) 【发文字号】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公告第5号 【发布部门】湖南省人大(含常委会) 【公布日期】2022.01.19 【实施日期】2022.03.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 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公告 (第5号) 《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于2022年1月19日经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主席团 2022年1月19日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 (2022年1月19日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土地保护、开发、利用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土地管理应当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严格执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坚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行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推动绿色发展。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履行耕地保护的主体责任,科学规划,严格管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依法查处各类非法占用土地和破坏土地资源的行为;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支持乡(镇)人民政府履行土地管理职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土地管理和监督工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耕地质量管理、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有关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水利、林业、统计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土地管理相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做好本辖区土地监督管理工作,依法行使对土地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权。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加强对土地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树立全社会珍惜土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意识。 第二章国土空间规划

土地管理法

土地管理法 土地利用应当遵循保护优先、集约利用、节约用地的原则。国家鼓励和支持节约集约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 第五条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土地利用的长期规划,是土地利用管理的基础性文件。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按照规划实施土地利用管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与城乡规划相协调。 第六条 土地利用计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具体实施方案,是土地利用管理的重要文件。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土地利用计划,按照计划实施土地利用管理。土地利用计划应当与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等规划相衔接。 第七条 土地利用计划应当明确土地用途、土地规模、土地质量、土地等级、土地用途管制区、土地利用方式等内容。土地利用计划应当经过公告,报送审批机关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八条 国家实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的审批制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应当报送审批机关审批。对不符合规定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审批机关应当予以退回或者不予批准。审批机关应当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审批决定。审批机关不得违法泄露申请单位的商业秘密。 第九条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应当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的主要内容,应当向社会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不得公开。 第十条 土地利用应当坚持公益优先、市场化运作、政府引导的原则。土地利用应当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保护各方合法权益,维护公共利益,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十一条 土地利用应当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生态的原则,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土地利用监管,防止和纠正违法用地行为,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 第十二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