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1课《给动物分类》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1课《给动物分类》

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1.1《给动物分类》教案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1.1《给动物分类》教学设计 课题给动物分类单元 1 学科科学年级 4 学习目标科学知识目标 1、动物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脊椎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科学探索目标 1、按照一定标准给动物分类。 2、摸脊椎,体验脊椎特点。 3、做脊椎模型,研究脊椎作用。 科学态度目标 1、认识到动物的多样性。 2、认识某些动物具有共同特点。 3、了解珍贵动物资源,提高保护动物意识。 重点了解某些动物的共同特征,能给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难点制作脊椎模型,探究脊椎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1、播放《动物世界》片头视频,提问:你们认识哪些动物? 2、进一步提问: 你去过动物园吗? 你喜欢的动物可能住在哪个区? 展示动物园参观示意图。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动物园里的动物是怎么分 区的? 归纳: 按照某种标椎分区,比如生活习性、居住环境、珍贵程度、进化程度等。观看视频,回 答 看图回答 交流 从视频和旅游等 方面入手,让学 生知道动物的种 类很多,应该进 行分类。 讲授新课一、给动物分类 1、你会给这些动物分类吗? 提示:首先确定分类标准。 把分类情况记录下来。小组内确定标 准给动物分类 给动物分类需要 一定标准。按不 同标准会有不同 分类。

2、生物学家是怎么给动物分类的呢? 明确: 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具有脊椎的动物叫脊椎动物。 没有脊椎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3、展示脊椎图片,让学生辨认脊椎。 4、常见的脊椎动物有哪些? 5、常见的无脊椎动物有哪些? 二、摸脊椎活动 1、活动要求:两位同学互相合作,摸摸对方的脊椎是什么样的。每人体验一次。 提示:首先找准脊椎位置。 2、体验交流: 脊椎是高等动物的特征。脊椎摸上去是一节一节的。 3、思考:脊椎连接起来有什么作用? 三、做脊椎模型,研究脊椎作用 (一)做脊椎模型 1、准备材料:线轴6 个、圆纸片5 张、棉线、胶带、剪刀。 2、制作步骤 ①在圆纸片的中心位置打孔 ②在相邻线轴之间垫一张圆纸片,用棉线把这些线轴和圆纸片穿起来 ③拉直棉线,用胶带将两端的线头固定住 3、试一试 ①将脊椎模型立在桌面上,让上面的线轴向一侧倾斜。 ②让上面的线轴向不同的方向倾斜。 (二)研讨 1、脊椎有什么作用? 明确: 脊柱在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同时,还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2、如果脊椎不是一节一节的,而是一整根,那我们的身体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明确: 身体不能自由活动。 四、课堂练习阅读教材 在老师的指导 下,认识脊椎 列举 两人合作,互 摸脊椎,体验 交流 认识材料 制作模型 动手试试 研讨交流 了解并学会生物 学家给动物的分 类。 了解常见的脊椎 动物和无脊椎动 物 了解脊椎特点 实验探究脊椎的 作用。

2020年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 1给动物分类 教学目标 1、懂得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并引导学生根据是否有脊椎这一标准给动物分类。 2、引导学生通过摸脊椎、做脊椎模型等活动,探究脊椎的特点,研究脊椎的作用。 3、能够根据脊椎动物的特点,找出一些动物的脊椎。 4、知道我国自然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是脊椎动物,通过摸脊椎、做脊椎模型等活动研究脊椎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 了解脊椎动物的特点,能够学会给动物分类,画出脊椎动物的脊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些动物的图片、做脊椎模型的一些材料、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本第1页上的小诗。 遥远的天空中, 举行着一场飞行赛。 猜猜,谁的耐力最强? 茂密的雨林里, 举行着一场音乐会。 猜猜,谁的歌喉最美? 广阔的草原上, 举行着一场运动会。 猜猜,谁的速度最大? ……

2、学生自由读一读这首小诗,猜一猜,飞行赛中谁的耐力最强?音乐会中谁的歌喉最美?草原的运动会上,谁的速度最快? 3、教师小结:这首小诗描述的是动物王国中的情景,三个小节分别描述了飞行的动物、昆虫、草原上的动物三大类。对于动物,我们有哪些了解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探究动物大家族的秘密。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会给动物分类。 4、板书课题:1给动物分类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认识动物园中的动物 1、出示课本第2页的上面一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动物园中的动物有哪些?他们分别住在哪个区? 预设: 食肉动物区——老虎、狮子、熊、狼 灵长类区——猩猩、猴子 食草动物区——斑马、长颈鹿、大象 海洋动物区——企鹅、鱼、海龟、河豚 珍禽区——丹顶鹤、鹦鹉、孔雀、老鹰 2、动物园将这些动物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区域,其实是按一定的标准将这些动物分成了各种类别,很明显,动物园是按照动物的类型给动物分类的。同学们,你们能够按照不同的标准给动物分类吗? 3、出示课本第2页下面9种动物的图片,学生仔细看一看,了解这九幅图片中分别是哪些动物?这些动物有哪些特点?他们可以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分类? 预设: 分类标准一:按照活动区域分类。 天上飞的——丹顶鹤 水里游的——小丑鱼、海豚 地上跑的——孔雀、蚂蚁、蜗牛、长颈鹿、猫、大象 分类标准二:按照鸟类、昆虫类、鱼类、兽类分为四大类 鸟类——丹顶鹤、孔雀 昆虫类——蚂蚁、蜗牛 鱼类——小丑鱼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给动物分类》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给动物分类》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的第1课,题为《给动物分类》。本课主要介绍了动物的分类方法和动物大家族的概念。通过学习,学生需要了解动物的分类特征,能够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并通过制作脊椎模型来探究脊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理解: -了解动物的分类方法和动物大家族的概念。 -掌握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区别。 2. 技能与能力: -能够观察、比较和归纳动物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分类。 -能够使用简单的材料制作脊椎模型,探究脊椎的作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观察、思考和探究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动物的分类方法和动物大家族的概念。 2.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区别。 教学难点: 1. 学生难以理解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和特征。 2. 制作脊椎模型,探究脊椎的作用。 四、学情分析: 学生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和观察力,但对动物的分类方法和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的概念和特征还不够清晰。部分学生可能对制作脊椎模型和探究脊椎的作用存在困难,需要引导和指导。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哪些不同的动物?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并思考一下。 (学生回答) 老师:非常好!你们提到了很多不同的动物和它们的特点。今天我们要学习给动物分类,了解动物的不同特征和大家族。 2、探究动物分类 老师:现在我给每个人分发一些动物的图片或卡片,请你们观察并按照某种特征进行分类。比如,你们可以按照动物的大小、颜色或者其他特点来分类。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 理 2020年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汇总 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 1.给动物分类 1.1 动物园动物分类 动物园按照不同的类别将动物分为以下几类: 食肉动物区——老虎、狮子、熊、狼 灵长类区——猩猩、猴子 食草动物区——斑马、长颈鹿、大象 海洋动物区——企鹅、鱼、海龟、河豚 珍禽区——丹顶鹤、鹦鹉、孔雀、老鹰 1.2 按照一定的标准给下列动物分类

丹顶鹤、孔雀、小丑鱼、蚂蚁、蜗牛、长颈鹿、海豚、猫、大象 1.2.1 按照活动区域分类 天上飞的——丹顶鹤 水里游的——小丑鱼、海豚 地上跑的——孔雀、蚂蚁、蜗牛、长颈鹿、猫、大象 1.2.2 按照鸟类、昆虫类、鱼类、兽类分为四大类 鸟类——丹顶鹤、孔雀 昆虫类——蚂蚁、蜗牛 鱼类——小丑鱼 兽类——长颈鹿、海豚、猫、大象 1.2.3 按照有无脊椎分类

脊椎动物——丹顶鹤、孔雀、小丑鱼、长颈鹿、海豚、猫、大象 无脊椎动物——蚂蚁、蜗牛 1.3 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 和无脊椎动物。 1.4 脊椎的特点 脊椎是由一节一节的骨头组成的,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倾斜。 1.5 脊椎的作用 脊椎在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同时,还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1.6 找到下列脊椎动物的脊椎 用彩色笔将下列脊椎动物的脊椎描出来:

2.鱼类 2.1 鱼类外形上的共同特征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 头骨与躯椎间缺乏颈部,头部不能灵活转动。 身体多呈流线型,在水中游泳减少水的阻力。 以鳃进行呼吸,靠口的开关,鳃弧的张缩一促使水的通入与流出。 鱼体表覆盖鳞片,上有粘液。 身体颜色是背深腹浅,有保护作用。 身体两侧有侧线,能感知水流方向。 2.2 海鳗、鳐、河豚也属于鱼类。 2.3 鳍和鳃是鱼类的重要器官 鳍和鳃是鱼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2.4 鱼鳍有保持平衡的作用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给动物分类》教学反思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给动物分类》教学反思《给动物分类》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动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分类的意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 实物展示: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动物图片和实物,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动物的形态和特点。2. 讲解和演示: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动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分类的意义。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所学的知识对一些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并交流各自的分类方法和理由。4.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分类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亮点有:1. 实物展示: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动物图片和实物,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动物的形态和特点,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感性认识。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所学的知识对一些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并交流各自的分类方法和理由,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分类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兴趣。 反思本课,也存在一些问题:1. 在讲解和演示环节中,有些学生没有认真听讲,导致对分类的方法和意义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听讲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2. 在小组讨论环节中,有些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没有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情况,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发言,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3. 在课堂练习环节中,有些学生的答案不够准确或者不够全面。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掌握所学知识。总之,《给动物分类》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实物展示、讲解和演示、小组讨论、课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感性认识,增强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的效果。

新苏教版2021-2022四年级科学上册第1课《给动物分类》集体备课教案

1.《给动物分类》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动物特征,能够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 2.通过摸脊椎和制作观察脊椎模型,归纳脊椎的结构和作用,并说出脊椎对动物的体型大小有影响,能够依据其区分动物是脊椎动物还是无脊椎动物。 3通过图片介绍,列举我国的几种珍稀动物。 【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够依据脊椎的结构和作用区分动物是脊椎动物还是无脊椎动物,并能够找到脊椎动物的脊椎。 难点:通过摸脊椎和制作观察脊椎模型,归纳脊椎的结构和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 学生分组材料:线轴6个、圆纸片5张、棉线、胶带、剪刀、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给动物安家,依据一种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 1. 出示情境、聚焦分类:同学们,前几天老师去了趟红山动物园,在那里拍了些动物朋友,大家看看有你们喜欢的小动物吗?想看他们你可以去哪儿找呢?为什么?动物园这样分区有什么好处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红山动物园,聚焦问题,引发学生回忆动物园小动物的分类,知道可以依据一些特征对小动物进行分类,并简单了解分类的优点。】 2. 引出课题:这是动物园的分类,如果是你,你会如何给小动物分类呢? (出示大雁、孔雀、小丑鱼、蚂蚁、蜗牛、长颈鹿、海豚、猫、大象图片) 3.讲述:这是同学们的分类标准,那生物学家们他们又是怎么给这几种动物

分类的呢?让我们看一看。(出示科学家们把蚂蚁、蜗牛放在一起。剩下的分在一起。) 4.提问:这是为什么呢? 5.小结:其实啊,科学家们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动物分为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蚂蚁、蜗牛属于无脊椎动物,大雁、孔雀、小丑鱼、长颈鹿、海豚、猫、大象属于脊椎动物。 这里提到了一个词:脊椎。什么是脊椎呢? 二、通过摸脊椎、脊椎模拟实验和X光等方法,认识脊椎。 1.感受身体脊椎:我们身体里有脊椎吗?我们先来找一找,怎么找到它呢?我们来看一看。(出示视频) 2.提问:(出示人体脊椎图片)为什么同学们摸到的脊椎是这样的呢?我们来看一看脊椎的结构,仔细观察脊椎有哪几个部分? 3. 讲述:像这样一节一节的脊椎结构有什么作用呢?摸脊椎和观察脊椎图片好像都不能帮助我们感受它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些物品模拟出脊椎的结构,建立脊椎模型来帮助我们研究。 (出示脊椎模型图片)这就是我们的脊椎模型。这个脊椎模型是用哪几样东西做的呢?请同学们拿到模型之后仔细观察。 4.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模型和脊椎的结构,指一指,说一说模型的每个部分模拟的是脊椎的哪个结构?(发脊椎模型和图片) 那这个脊椎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5.小组实验:现在我们就用脊椎模型模拟一下脊椎在身体内的活动,看一看如何模拟。(播放实验视频) 6.小组汇报:你观察到了什么?脊椎模型出现这个现象,模拟的是我们身体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1.给动物分类 【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分类、实验、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级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能根据有关特征对生物进行简单分类。 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制作模型、观察并描述对象的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教师引导下,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 科学态度: 在科学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 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7.2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存在个体差异。 能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 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列举我国的几种珍稀动物。 【教材分析】 《给动物分类》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动物大家族》的第一课时。通过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0课《形形色色的动物》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说出生活中一些常见动

物的名称及其特征,能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因此动物对学生来讲是一种非常熟悉的生命形态。本课带领学生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识别常见动物的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的共同特征;列举我国的几种珍稀动物。但学生对于分类的操作并不是很精确,缺乏逻辑性。本课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先制定标准,再分类”的认识方法。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这是一个导入活动,以交流动物园分区的话题让学生产生动物分类的意识,同时揭示分类的必要性,引出课题。第二部分,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引出生物学家的分类标准,根据有无脊椎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第三部分,认识脊椎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建模制作活动深化对脊椎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思考如何让建模,从材料的选取到制作,再到交流讨论形成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第四部分,基于对脊椎的认识,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第五部分,列举我国的几种珍稀动物。 【学情分析】 学生对动物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通过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0课《形形色色的动物》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说出生活中一些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动物对学生来讲是一种比较熟悉的生命形态。但学生对动物的认识只停留在粗浅的观察,对动物的共同特征和差异没有系统的认识。本课教学中要重点通过学生给动物分类引出生物学家的分类方法,让学生了解他们一直忽视的脊椎。利用观察、归类、建模、制作、分析、交流等方法使学生对脊椎的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一步步加深。四年级学生经过前面三年的实验经历,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实验素养,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时候需要建模,怎么建模,材料如何选择等,让学生能基于所学知识制定简单的探究计划,能在合作中交流探究结果,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引导学生尝试根据有无脊椎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学生对珍稀动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在社会与环境层面未形成系统的认识,通过本课可以让学生讨论人类的生产生活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让学生具有参与动物保护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保护动物。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四年级的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通过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0课《形形色色的动物》的学习,学生对动物某些共同特征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由于学生在一、二、三年级已经有了科学课的实验教学,学生建立起了一定的科学思维,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科学 微课 苏教版四上1.《给动物分类》 教学设计

1.给动物分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给动物分类》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动物大家族》的第一课。本课带领学生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识别常见动物的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的共同特征;列举我国的几种珍稀动物。但学生对于分类的操作并不是很精确,缺乏逻辑性。本课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先制定标准,再分类”的认识方法。【学情分析】 学生对动物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通过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0课《形形色色的动物》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说出生活中一些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动物对学生来讲是一种比较熟悉的生命形态。但学生对动物的认识只停留在粗浅的观察,对动物的共同特征和差异没有系统的认识。本课教学中要重点通过学生给动物分类引出生物学家的分类方法,让学生了解他们一直忽视的脊椎。利用观察、归类、建模、制作、分析、交流等方法使学生对脊椎的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一步步加深。四年级学生经过前面三年的实验经历,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实验素养,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时候需要建模,怎么建模,材料如何选择等,让学生能基于所学知识制定简单的探究计划,能在合作中交流探究结果,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引导学生尝试根据有无脊椎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学生对珍稀动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在社会与环境层面未形成系统的认识,通过本课可以让学生讨论人类的生产生活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让学生具有参与动物保护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保护动物。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四年级的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通过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0课《形形色色的动物》的学习,学生对动物某些共同特征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由于学生在一、二、三年级已经有了科学课的实验教学,学生建立起了一定的科学思维,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1《给动物分类》练习题(含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地1课《给动物分类》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有无(),将它们分为了()和()。 2、脊椎的作用是能使身体在()内活动。 3、蜗牛、水母、贝壳是()动物。 4、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有()、()、()等。 5、根据动物的生活环境可以把动物分为()和()。 6、根据动物的某些特征,把具有相同特征的动物归为一类的科学研究方法叫做()。 7、请对下图中的动物进行分类(填序号),脊椎动物是();无脊椎动物是()。 8、我们用()的科学研究方法研究脊椎,脊椎的结构是(),脊椎的形状是()。 答案:1、脊椎、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2、一定范围内;3、无脊椎;4、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5、陆生动物、水生动物;6、分类;7、⑤、⑥、⑦、⑧;①、②、③、④、⑨。 ;8、建模;一节一节的;弯曲的。 二、判断题。 (1)生物学家是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将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2)珍稀动物都是脊椎动物。() (3)蚊子、蚯蚓、鱼都是无脊椎动物。() (4)我国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最多的国家之一。() (5)脊椎动物的尾巴不属于动物的脊椎。() (6)动物只有一种分类方法。() (7)扬子鳄属于脊椎动物。() (8)脊椎是一根长长直直的骨头。() (9)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非洲豹都是我国珍稀动物。() (10)为了保护珍稀动物,我们应该保护它们的生活环境,不能猎杀它们。 答案:1、错误;2、错误;3、错误;4、正确;5、错误;6、错误;7、正确;8、错误;9、错误;10、正确。 三、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1《给动物分类》教案设计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1《给动物分类》教案 设计 1.给动物分类【教学目标】1.懂得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并引导学生根据是否有脊椎这一标准给动物分类。 2.引导学生通过摸脊椎、做脊椎模型等活动,探究脊椎的特点,研究脊椎的作用。 3.能够根据脊椎动物的特点,找出一些动物的脊椎。 4.知道我国自然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脊椎动物,通过摸脊椎、做脊椎模型等活动研究脊椎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了解脊椎动物的特点,能够学会给动物分类,画出脊椎动物的脊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些动物的图片、做脊椎模型的一些材料、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本第1页上的小诗。 遥远的天空中, 举行着一场飞行赛,猜猜,谁的耐力最强? 茂密的雨林里,举行着一场音乐会,猜猜,谁的歌喉最美? 广阔的草原上, 举行着一场运动会,猜猜,谁的速度最大? 。 2.自己读一读这首小诗,猜

一猜,飞行赛中谁的耐力最强?音乐会中谁的歌喉最美?草原的运动会上,谁的速度最大? 3.教师小结:这首小诗描述的是动物王国中的情景,三个小节分别描述了飞行的动物、昆虫、草原上的动物三大类。对于动物,我们有哪些了解呢?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探究动物大家族的秘密。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会给动物分类。 4.板书课题: 1.给动物分类。 二、学习新课活动一:认识动物园中的动物。 1.出示课本第2页的上面一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动物园中的动物有哪些?它们分别住在哪个区? 预设: 食肉动物区——老虎、狮子、熊、狼。 灵长类区一一猩猩、猴子等。 食草动物区一一斑马、长颈鹿、大象等。 海洋动物区——企鹅、海豹等。 珍禽区——鹦鹉、孔雀、老鹰等。 2.动物园将这些动物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区域,其实是按一定的标准将这些动物分成了各种类别,很明显,动物园是按照动物的类型给动物分类的。同学们,你们能够按照不同的标准给动物分类吗? 3.出示课本第2页下面9种动物的图片,学生仔细看一看,了解这九幅图片中分别是什么动物?这些动物有哪些特点?们可以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分类? 预设: 分类标准一:按照活动区域分为三大类。 天上飞的一一大雁。 水里游的一一小丑鱼、海豚。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2023秋新课标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 1.给动物分类 学生知道了如何进行分类,所以本课的重点就放在确定动物分类的标准,能根据自定的标准准确地给动物分类引入部分先出示一些不同形状的图形,提问:可以按什么分类?通过物体的分类再到给动物分类,过渡很自然。分类前先让学生猜动物游戏,相当于来个热身,也把之前学过的动物又重新熟悉了一遍 先请学生自己在活动手册上自行分类,在如何进行分类环节,学生有了前面分类的方法,都快速明确要求。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分类,分完后,请同学上台分享,其余学生猜可能是用什么方法进行分类。这个环节学生兴趣很高,参与度和积极性也很高。让学生自行进行分类,学生的分类方法多样,有学生还说出了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虽然最后没有分准确,但是可以看出学生是进行了深度思考,而且知识面也较广。在分类方法上,我并没有固定学生的思维,只要理由充分、合理,都进行认可。在学生都疑问的地方,全班一起想法,促进学生的有效表达 在课堂时间外理上,因前面花去较多时间,所以研讨部分时间有些不够,时间上下次需要优化。通过这次的肺课经历。我收获不少,也意识到了科学课堂的魅力所在。科学课堂可以是科学理性的探索,也可以是有趣有序的饰演,而方式的选择必须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贴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确立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还课堂于学生。对于课堂上实时生成的东西进行相应的反馈是考验一个教师教学机智的最有效手段,这点我自认不足,仍需努力 2.鱼类 通过日常生活的导入,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知道自己对已知的事物了解的太少,产生更大的好奇心。帮助学生能更好的进入学习。讲授不是一味的灌输给学生,是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中进行,能帮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学生学习了鱼的基本知识,对鱼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样也方便接下来的实验探究的顺利进行。通过了鱼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在通过实验探究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知识和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性、发散思维和发扬合作的精神。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能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所以我采用图解式的板书设计,方便学生记忆重点知识和系统的学习。通过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把该节课学习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更加系统的掌握知识,便于接下来的学习 3.鸟类 四年级学生科学探究的活动还刚刚开始,对事物特征的把握并不准确。因此小组探究之前的方案制订需要教师的细致引导。在小组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我将学生的方案进行了简单的整理,归纳,并对研究记录表的使用做了简短的指导,避免了学生在观察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鸟时,注意力分散,只顾细枝末节而忽视了鸟的本质特征,提高了观察的目的性。在组织学生观察记录几种典型的鸟的特征时,首先让每一小组的学生进行合作观察,进行充分地讨论,共同筛选。这样教处理之后。学生个人的片面认识在小组内的相互学习中得以澄清。对干鸟类的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使学生经历由个别到一般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初步的思维加工过程。使探究中行生出来的问题趋干集中,避免了集体汇报时对千鸟类非本质特征的过多措述。对于集中出现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分歧,例如,会飞、有翻膀是鸟类共有的特征吗?再以充分事实来修正自己原有的片面认识,重新建构新知识,在充分的探究和研讨之后达成共识,使整个课堂在民主热列有序的氛围中进行。最终通过观察大量的实例,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在此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一个去伪存真、沙里淘金的探究过程,体验到发现的快乐和探究的成就感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 1给动物分类 1、根据动物的某些特征,如生活环境、运动方式、外形特点、有无脊椎等,把具有相同特征的动物归为一类的科学研究方法叫做分类。 2、根据动物的生活环境可以把动物分为陆生动物和水生动物。 3、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有无脊椎,将它们分为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像蚊虫、蜗牛、水母、河蚌、蚯蚓等是无脊椎动物,像青蛙、猴、鲨鱼、鸟等是脊椎动物。 4、脊椎是人的中轴骨骼,是身体的支撑,有负重、减震、保护和运动等功能。 5、我们用建模的科学研究方法研究脊椎,脊椎的结构是一节一节的,脊椎的形状是弯曲的。 6、高等动物身体坚挺有型,是由于脊椎具有支撑身体的作用。 7、脊椎是由一节一节的骨头组成的,这样的结构可以方便脊椎弯曲。脊椎可以支撑身体、保护内脏、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8、我国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有几百种,如大熊猫、金丝猴、扬子鳄、东北虎、朱鹮、鹦鹉螺、宽尾凤蝶等。 2鱼类 1、鱼类是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运动、以颌取食的变温脊椎动 物。 2、鱼类的共同点:身体呈流线型、身体表面有鳞、有鳃、有鳍、嘴总是不停地开合、眼睛长在头部两侧、生活在水中等。 3、鱼鳃和鱼鳍是鱼类的重要器官,是鱼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3、鱼鳃的鳃盖下是鲜红颜色的鳃丝,鳃丝细细的,一排排的排列着。 4、如果根据鱼鳍生长的位置,鱼鳍分为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尾鳍。 5、鱼是用鱼鳃来进行呼吸,通过鱼鳍来运动的。 6、鱼在游动时,鳍各有分工,且相互合作,某一动作需要多个鳍相互作用。 尾鳍:控制运动方向、产生前进动力。 胸鳍:起平衡和转换方向的作用。 背鳍、腹鳍:起平衡作用。 臀鳍:协调其他各鳍的作用。 7、鱼在游动时,它的各鳍是配合运动的。尾鳍不断摆动,在鱼前进时起主要作用;胸鳍和尾鳍配合划动,在鱼拐弯时起主要作用。 8、鱼用鳃呼吸。水流由口进入、经过鳃后流出的过程中进行气体交换,从而完成呼吸。 3鸟类 1、鸟类是体表有羽毛、有翼、恒温、卵生的脊椎动物。 2、体表有羽毛是鸟类的共同特征。 3、根据构造和功能,羽毛可以分为正羽、绒羽和纤羽。 4、正羽是覆盖在鸟身体上的大型羽片。鸟的翅膀和尾部都长有正羽。羽片上有一根根排列整齐的“细线”。轻触羽毛,发现羽片比较顺滑。

2021年最新改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精品教案(公开课专用)附第四单元综合练习题

新苏教版四上科学精品教案 公开课专用 全 册 精 品 教 案

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 1给动物分类 教学目标 1、懂得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并引导学生根据是否有脊椎这一标准给动物分类。 2、引导学生通过摸脊椎、做脊椎模型等活动,探究脊椎的特点,研究脊椎的作用。 3、能够根据脊椎动物的特点,找出一些动物的脊椎。 4、知道我国自然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是脊椎动物,通过摸脊椎、做脊椎模型等活动研究脊椎的特点和作用。教学难点 了解脊椎动物的特点,能够学会给动物分类,画出脊椎动物的脊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些动物的图片、做脊椎模型的一些材料、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本第1页上的小诗。 遥远的天空中, 举行着一场飞行赛。 猜猜,谁的耐力最强?

茂密的雨林里, 举行着一场音乐会。 猜猜,谁的歌喉最美? 广阔的草原上, 举行着一场运动会。 猜猜,谁的速度最大? …… 2、学生自由读一读这首小诗,猜一猜,飞行赛中谁的耐力最强?音乐会中谁的歌喉最美?草原的运动会上,谁的速度最快? 3、教师小结:这首小诗描述的是动物王国中的情景,三个小节分别描述了飞行的动物、昆虫、草原上的动物三大类。对于动物,我们有哪些了解呢?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探究动物大家族的秘密。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会给动物分类。 4、板书课题:1给动物分类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认识动物园中的动物 1、出示课本第2页的上面一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动物园中的动物有哪些?他们分别住在哪个区? 预设: 食肉动物区——老虎、狮子、熊、狼 灵长类区——猩猩、猴子 食草动物区——斑马、长颈鹿、大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