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法基础知识词的分类

语法基础知识词的分类

语法根底知识——词的分类

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掌握现代汉语的词类

2、能够掌握各种词性的定义

3、能够掌握词性的判别与词的兼类

教学重难点:能够掌握词性的判别与词的兼类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Ⅰ、根底知识:现代汉语的词类

* 根据词能否作句法成份可以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类。

* 能单独充当句法成份的是实词。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等七类。

* 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份的是虚词。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连接〞和“附着〞。它们是封闭性词类。

虚词包括: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

* 特殊词类是叹词和象声词。

Ⅱ、分类讲解

实词

实词是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 ,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拟声词;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 ,有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一、实词的分类

(一)名词

1、定义: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时间、处所或方位的词。

2、分类:普通名词、集合名词、抽象名词、专有名词、时间名词、处所名词方位名词。

3、语法特点:(1)名词前可以加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来修饰限制。(2)一般不受副词(如“不〞、“很〞)修饰 ,两种情况可以构成“副+名〞结构:对举或连说的格式中;表示变化开展的句子。(3)常做主语、宾语、定语。(4)一般不能重叠。

4、小类特点:(1)普通名词、集合名词、抽象名词所用的量词有区别。

(2)专有名词前一般不能加数量词。(3)时间名词还可以做状语。(4)方位名词可单用 ,也可以构成方位短语。

(二)动词

1、定义: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和变化、存在、消失的词。

2、分类:普通动词、心理动词、存现动词、判断动词、助动词、趋向动词、使令动词

3、语法特点:(1)能受副词修饰 ,但除心理动词、助动词外不能受程度副词(如“很〞)修饰。(2)可以带动态助词“着、了、过〞。(3)常做谓语或谓语中心。(4)一些动词可以按AA或ABAB形式重叠。

4、小类特点:(1)普通动词可以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2)心理动词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 ,可以带谓词性宾语。(3)存现动词可以构成存现句。(4)判断动词表示判断,“A是B〞格式可以表示等同关系、归属关系、特征质料情况、事物的存在、习惯说法。(5)助动词可以做谓语、状语。(6)趋向动词可以做谓语、补语。(7)使令动词可以构成兼语句。

(三)形容词

1、定义:形容词是表示性质、状态的词。

2、分类: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不定数量形容词。

3、语法特点:(1)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和副词组合 ,3种形容词不能与程度副词组合:A、偏正型形容词偏的局部表示程度;B、带叠音词缀的状态形容词;C、其他复杂形式的形容词。(2)形容词主要做定语、谓语或谓语中心。(3)形容词不能带宾语。(4)许多形容词可以按AA、AABB的形式重叠。

4、非谓形容词。

非谓形容词是不能做谓语的形容词 ,又叫区别词。非谓形容词的语法特点:(1)能直接修饰名词 ,做定语;(2)不能直接做谓语;(3)不能与副词“很〞组合;(4)否认时常用“非〞。

(四)数词

1、定义:数词是表示数目、次序的词。

2、分类:基数词、序数词、倍数词、分数词、概数词。

3、语法特点:(1)常与量词组合 ,构成数量短语;(2)可以做主语、宾语;(3)数词“一〞常常省略 ,可以构成“一…就…〞格式 ,在“V一V〞格式里表示虚指。

(五)量词

1、定义: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

2、分类:(1)物量词。表示人或事物数量的单位 ,如个、张、件;(2)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 ,如次、回、遍。

量词还可以分为专用(个、公斤)和借用(桌子、笔);个体(只、条)和集

体(打、群);单纯和复合(吨公里、人次)。

3、语法特点:(1)与数词、指示代词构成量词短语;(2)可以重叠;(3)一般不单独做定语 ,但“数量名〞结构中的“数〞为“一〞是可以省略。

(六)副词

1、定义:副词是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 ,表示程度、范围等意义的词。

2、分类:程度、范围、时间频率、肯定否认、情状、语气。

3、语法特点:(1)除“很、极〞以外 ,副词只能做状语。(2)副词一般不能单独答复以下问题。(3)有的副词可以起关联作用。

4、副词的复杂性:(1)副词的语义复杂 ,如“就〞有多种意义。(2)同一小类副词 ,用法、语义上也有差异 ,如“就〞和“才〞。(3)副词的语义指向有时和结构关系不一致。(4)不同副词的语法特点略有差异。

(七)代词

1、定义:代词是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

代词这个类和别的词类不一样 ,它不是从功能角度分出来的 ,而是从代替、指示作用角度分出来的 ,因而代词的功能很不一致 ,大局部代词的语法功能相当于名词 ,也有的代词的功能相当于数词、谓词或副词。

2、分类: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

3、小类特点:(1)人称代词。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代词的区别 ,也有单数代词、复数代词的区别。“我们〞、“咱们〞有排除和包括的不同。人称代词的语法特点相当于名词。(2)指示代词。“这〞是近指,“那〞是远指,“每〞、“各〞是分指,“某〞是不定指,“另〞是旁指,“其他〞指特定范围以外的人或事物。指示代词的语法特点一般相当于名词,“这样〞、“那样〞相当于谓词。(3)疑问代词。疑问代词可

以构成特指疑问句 ,大多数疑问代词的语法特点相当于名词。

(八)拟声词

1、定义:拟声词是模拟自然界各种声音或表示感慨、应答、呼唤的词。

2、分类:(1)象声词。模拟自然界的声音。(2)叹词 ,表示感慨、呼唤或应答。

3、语法特点:(1)独立性较强 ,构成非主谓句中的拟声句或做独立语中的感慨语。(2)可以做定语、状语。(3)复音的象声词可以做谓语、补语 ,叹词可以活用为动词。(4)叹词在表意上具有生动性、丰富性。

虚词

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 ,有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一)介词

1、定义:介词是用在名词性词语前面 ,组成介词短语 ,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等的词。

2、分类:时间、处所、依据方式、原因、目的、对象范围、被动、比拟排除。

同一个介词在不同的语言结构中可以具有不同的语义 ,如介词“于〞可以表示时间、处所、对象范围、被动、比拟排除。

3、语法特点:(1)介词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 ,只能用在名词性词语前边 ,组成介词短语 ,做状语、补语、定语。(2)介词不能重叠。(3)“于〞、“给〞本身是介词 ,也可以作为一个语素 ,与别的语素组合成词 ,如“属于、等于、归于、勤于、对于、教给、赠给、送给〞等。

(二)连词

1、定义:连词是连接词、短语、分句、句子的词。

2、分类:可以从不同角度分为表示联合关系的和表示偏正关系的 ,连接词语、连接分句和连接句子的。

3、语法特点:(1)连词在句法功能上起连接作用 ,一般不充当句子成分。

(2)连词的作用:连接词或短语时 ,可以标示出短语的结构类型;连接分句时 ,可以标示分句间的关系 ,显示复句的类型。(3)连词不受别的词语修饰 ,也不修饰别的词语。

不同的连词有风格色彩的区别(如跟、与) ,表示关系的区别(如和、或)。

(三)助词

1、定义:助词是表示结构关系、动态等语法意义的附着性词语。

2、特点:是封闭类 ,内部复杂 ,独立性差 ,附着性强。大局部助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 ,不能构成短语 ,少局部可以 ,如“的、所〞。助词数量少 ,但使用频率高 ,用法语义多样。

3、分类:

(1)结构助词:的、地、得。表示附加成分与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

系,“的〞表示定语与中心语的关系,“地〞表示状语与中心语的关

系,“得〞表示补语与中心语的关系。“的〞还可以构成“的〞字短语。

“是……的〞结构有两种:A、表示判断 ,后面可以补一个名词;B、表示强调,“是……的〞可以去掉。注意两种结构中“是〞、“的〞的不同词性。

(2)动态助词:了、着、过、的。“了〞是完成态,“着〞是进行

态,“过〞是经验态。“的〞可以用作完成态。

(3)比况助词:似的、似地、一般、一样。比况助词的作用是构成比况短语 ,做定语、状语。

(4)其他助词:所、被、给、连。

“所〞有3个作用:A、构成所字短语 ,做定语、宾语;B、用在“被…所…〞、“为…所…〞格式中;C、用在主谓结构中 ,这样的主谓结构可以做定语。

“被〞直接用在动词前表示被动。“给〞直接用在动词前表示被动。

“连〞与“都〞、“也〞照应 ,表示强调。

(四)语气词

1、定义:语气词是句末或句中停顿处表示各种语气的词。

2、根本语气词:的、了、啊、呢、吧、吗。

3、分类: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慨语气。

Ⅲ 、词性的判别与词的兼类

(一)词性的判别

词性的判别是复杂的 ,这是因为某些词类可能具有一些共同的语法特点 ,如动词、形容词都可以做谓语 ,根据某以语法特点并不能确定某一词类。

判别词性要把握以下方面:(1)熟悉和掌握各类词的语法特点。(2)辨证灵活地运用这些语法特点 ,区别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3)区分近似的词类 ,掌握区分和判别的方法。

1、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判别

这个区分有两个层次:区分名词和谓词;区分动词和形容词。

动词和形容词有一些共同的语法特点 ,都可以做谓语 ,合称为谓词。

名词和谓词的区分:(1)能否受“不〞修饰;(2)经常充当什么句子成分;(3)能否受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修饰。

动词和形容词的区分:(1)能否受程度副词修饰(除心理动词和助动词以外 ,动词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2)能否带宾语;(3)重叠形式:双音节动词重叠一般采用ABAB形式 ,双音节形容词重叠一般采用AABB形式。

2、形容词、副词的判别

形容词、副词都可以做状语 ,因此要注意区分。区分的方法:(1)只能做状语的是副词(“很、极〞除外);做状语 ,又能做定语或谓语的是形容词。(2)副词一般不能加“很〞 ,形容词可以加“很〞。如“突然、偶然〞是形容词,“突然〞是副词。

3、动词、副词的判别主要是指“没〞“没有〞这两个词。“没、没有〞既是动词 ,也是副词 ,区分的方法:用在名词性词语前 ,否认人或事物 ,是动词 ,如“没心情〞、“没有作业〞;用在动词、形容词前 ,否认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 ,是副词 ,如“没去〞、“没有谈〞。

“没、没有〞位于句末 ,要看“没、没有〞在语义上否认什么。如“他来没?〞是副词。

4、名词、副词的判别

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具有共同的语法特点:都可以做状语 ,容易混淆。区分的方法:时间副词只能做状语 ,时间名词除做状语外 ,还可以做主语、宾语。以上特点也可以概括为两个判断公式:“A是A〞、“在A〞。符合这个公式的 ,是名词 ,不符合的 ,是副词。如“刚刚、现在、将来、以前、从前〞是名词;“刚刚、刚、才〞是副词。

5、动词、介词的判别

现代汉语的大局部介词是从动词虚化演变而来的 ,其中一些还兼有动一词、介词两种词性 ,如“在、到、向、朝、通过〞等(下面以“在〞为

例) ,因而产生了区分的问题。

区分的方法:(1)介词不能单独做谓语或动语 ,必须组成介词短语做状语、补语或定语 ,因此 ,当句子里没有其他的词可以做谓语或动语

时,“在〞就是动词;如果有,“在〞就是介词。(2)动词可以重叠 ,介词不能重叠。“我比你高〞中的“比〞不能重叠 ,是介词;“我们比干劲〞中的“比〞可以重叠 ,是动词。(3)动词后可以加“了、着、过〞等动态助词 ,介词不能。

6、介词、连词的判别

主要区分两类:一是“和、跟、与、同〞;二是“因、因为、由于〞等词。

“和、跟、与、同〞的区分方法:(1)“和、跟、与、同〞做连词时 ,句子的主语之后有“都〞或者在语义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加“都〞;做介词时,“和〞等前有状语或可以加进状语。(2)“和、跟、与、同〞做连词时 ,所连接的成分可以相互调换位置而语义不变;做介词时 ,调换位置影响语义。(3)“和、跟、与、同〞位于句首时 ,是介词。

“因、因为、由于〞的区分方法:(1)“因、因为、由于〞后面接名词性成分 ,是介词;接谓词性成分 ,是连词。(2)做介词时 ,句子可以有语音停顿 ,也可以没有;做连词时 ,要有语音停顿。(3)做连词时 ,常与“所以、因此〞配合;做介词时 ,一般单用。

7、助词、语气词的判别

助词、语气词的判别主要涉及“的、了〞两个词。

“的〞的助词和语气词词性的区分方法:(1)助词“的〞可以在句中 ,也可以在句末;语气词“的〞只能在句末。(2)语气词“的〞可以去掉而句

子语义不变;结构助词“的〞不能去掉 ,或去掉以后语义有变化。

“了〞的助词和语气词词性的区分方法:(1)位于动词、形容词后的是助词 ,位于句末的是语气词。(2)既在句末 ,又位于动词、形容词后的既是助词 ,也是语气词。

(二)词的兼类

词的兼类是指某些词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的语法特点而词汇意义密切相关的现象。

例如“翻译〞 ,在“我翻译外文小说〞中 ,做动语 ,可以用“不〞否认 ,是动词;在“他是一个翻译〞中 ,受数量短语修饰 ,做宾语 ,是名词。

判定兼类的两个标准:一是要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的语法特点;二是兼类词的词汇意义要密切相关。如果不是“经常〞的 ,就属于活用 ,如果词汇意义无关 ,就属于同音词。活用和同音词都不属于词的兼类。

兼类主要发生在名词、动词、形容词3类词中 ,常见的兼类现象有:

1、兼名词、动词:请示、申请、报告、领导

2、兼名词、形容词:兴奋、典型、风光

3、兼动词、形容词:纯洁、黑、端正、满足

4、兼名词、动词、形容词:红、白

5、兼名词、量词:桌子、操场、车、箱子

6、兼动词、副词:没、没有

7、兼动词、介词:在、向、到、往、通过、经过

Ⅳ、课堂小结

Ⅴ、稳固练习

1、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名词划出来。

当国歌国旗一起升起来的时候 ,我从一个山村孩子纯朴的敬礼里 ,我从一个老华侨湿润的凝视里 ,看到 ,看到中国深远处的伟力和韧性。

2、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动词划出来。

有一座破败的山顶小学 ,很多事情都从简或省略了 ,唯有国旗每天要升。

3、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形容词划出来。

秋天 ,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 ,总是好的;可是啊 ,美丽北国的秋 ,却特别地来得清 ,来得静 ,来得悲凉。

4、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数量词划出来。

在默默里算着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 ,没有些声音 ,也没有丝影子。

5、请把下面文字中的代词划出来。

“是谁?为什么偏偏是我的父亲?〞多少次我问自己。

当我为这个世界的黑暗和痛苦发出第一声哭喊时 ,父亲就像山那边每一天升腾的那轮红红亮亮的太阳 ,点亮了我的整个世界。就在那一刻 ,父亲把自己铸成了我永恒的向往。

6、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副词划出来。

雅颂中也很有一些挺出色的篇章 ,一般说来艺术价值确实极其不如国风。小雅中偶尔有一些士大夫大肆抱怨或挖苦王室的诗 ,但他们毕竟缺少人民所受的切肤之痛 ,因而揭露社会现实必定缺乏深度。

7、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介词划出来。

我们从?离骚?中看到了屈原深沉的忧患意识:他对于民族故国一往情

深 ,因之而喜 ,因之而悲。他为了自己的祖国忍辱负重含悲苦行。

8、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连词划出来。

作为语录体散文 ,?论语?虽然没有详尽、具体的描写 ,但从孔子和其它人的对话中 ,却生动地显现出了孔子及其一些弟子的形象。

9、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助词划出来。

看过?三国演义?吧。垓下英雄(我们所熟悉的项羽)之穷途末路 ,那么让人不禁扼腕叹息啊。文章以高超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形象 ,怎能不让人振奋、启人深思呢?

10、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叹词划出来。

“ 哎呀 ,你丢钱啦!〞

“唔 ,是叫我吗?〞

“嘿 ,不是你还有谁呀。傻帽!〞

“哦!谢谢!〞

11、请区分以下各句中划线词的词性:

A:

1.他手里拿着一束鲜艳的花。( )

2.今天我买东西花了很多钱。( )

3.他那天穿了一件花衣服。 ( )

B:

1.你快叫几个人过来帮助。( )

2.这两个数的和是几?( )

C:

1.这两个数的和是几?( )

2.我和他都是苏州人。( )

3.我和他说了几句苏州话。( )

D:

1.他顺利通过了这次考试。( )

2.通过这次考试 ,他发现了问题。( )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词类和词性 词类是指词在语法上的分类,把汉语里的所有词根据它们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特点进行分类,得出的结果就是词类。现代汉语教学系统把词分为十二类。 实词可以分为: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如老师、学生、作家、工人、鲁迅、天、地、花、草、天空、海洋、方法、科学、法律、事业、北京、青岛、黄河、长江、三味书屋、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中、间、旁、以前、以南、之下、之后、东边、西面、里头、早晨、正午、晚上、半夜、上午、白天、夏天、立秋、今天、星期二。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叫动词,如穿、跳、走、纪念、朗诵、有、增加、缩小、扩大、发生、想、懊悔、喜欢、担心、应该、应当、能够、愿意、必须、敢、肯、会、能、要、可以、上、下、来、去、上去、下去、进来、进去、起来、上来、是、就是、正是、使、让、派、请、叫、要求、命令、推举、允许、鼓动、鼓励。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如大、小、高、圆、长、短、高大、肥胖、好、坏、镇定、勇敢、乐观、伟大、优秀、愉快、慌张、急躁、迅速、朦胧、桔红。 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如一、二、千、万、亿、第一、三叔、三年级、六楼、初五、老三、三分之一、九成、三倍、十倍、翻一番、十几概数、十余人、三十多岁、两三个、成千上万、很多人。 量词:表示事物单位或行为、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如个、位、尺、只、台、条、批、帮、群、套、双、副、对、类、些、点、丈、尺、里、亩、次、回、下、趟、遍、阵、场、遭、焉,

也可以借用跟动作有关的事物的名词,如画一笔、切一刀、工作一星期、研究一下午、踢一脚、送一车。 在现代汉语中,数词本身只表示抽象的数的概念,在计算事物或动作的数量时,数词的后面必须加上量词。数词跟量词连用就是数量词。 代词是一类具有指示、代替作用的词汇。根据其指代对象的不同,代词可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 副词是一类用在动词、形容词前的词汇,用于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语气等。介词则是一类用在名词、代词等前面的词汇,用于表示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有些介词在不同场合下会被用作动词。连词则是用来连接词、短语、分句、句子等语言单位的词汇。有些词汇既是介词,又是连词,兼有两种词性。助词则是一类附加在词、短语或句子的后面的词汇,用于表示一定的结构关系、附加意义或语气。助词可以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叹词则是一类用于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声音的词汇,常常独立成句,可以用在句前、句中或句末。拟声词则是一类摹拟声音的词汇。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一)词性

基础知识(一):词 【词的定义】 是语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例:山、水、走、兴奋、玻璃、坦克、中国、人民、奥林匹克、中华人民共和国…… 【词的分类】 1、实词:意义较实在,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加上一定的语气语调,一般可独立成句。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除了叹词和个别副词,一般不能独立成句。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叹词。 第一讲:实词 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 1、表示人的名称:鲁迅、老师、朋友、同志、作家、学生 2、具体事物:桌子、操场、书本、飞机、风、水、油 3、抽象事物:道德、思想、走势、情绪、文化、政治、欲望、苦头 4、时间名词:昨天、下午、春天、早晨、明年、现在 5、处所名称:北京、中国、亚洲、里屋 6、方位名词:中间、周围、前、后、左、右、之上、以下、东边 7、专有名词:黄河、泰山、四川、联合国 二、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判断等。 1、动作行为:走、观察、学习、听、看、批评、宣传 2、存在变化消失:增加、消失、在、有、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 3、心里活动:想念、厌恶、爱、怕、恨、喜欢、羡慕、希望、讨厌 4、能愿动词:能够、愿意、敢、会、应该、要 5、趋向动词(移动趋向):来、去、上、下、进、出、回、开、过、起、上来、下去、起来 6、判断动词:是(文言文中,一般情况下,“是”是代词。) 三、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等。 1、表示形状:长、短、粗、高大 2、表示性质:高尚、乐观、懦弱、软、硬、甜、苦、好、坏、远、近、斜、直、伟大、勇敢、优秀、聪明、大方 3、表示状态:迅速、朦胧、遥远、雪白、笔直、绿油油、水灵灵、安静 注意: ①绝大部分的名词前面可用数量词来修饰。②绝大部分的动词前面可用否定副词“不”或“没(没有)”来修饰。 ③绝大部分的形容词前面可用程度副词“很”来修饰。 ④一般地,形容词修饰名词和动词,副词可修饰形容词和动词,但不能修饰名词。 四、数词:表示数目。 1、表示确数:三分之二、七百…… 2、表示概数:成千上万、若干…… 3、表示序数:初一、第八…… 五、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单位。 1、物量词(数词+物量词+名词):丈尺米两磅吨亩元角 2、动量词(动词+数词+动量词):次回趟遍下阵遭笔口 六、代词:代替人和事物的名称,或起区别指示作用,或用来提问。 1、人称代词:我、你、他、自己…… 2、疑问代词:谁、什么、哪、怎样…… 3、指示代词:这、那、每、各……注意:在文言文中,代词被归为虚词。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词性是可能会发生变化的。因此,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到句子中去辨别词性。辨别词性应该从该词语的语法功用入手。如果无法一下子判定词性,可尝试运用排除法。 六、练习: (一)请辨别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词性: 1、他手里拿着一束鲜艳的花。 2、你快叫几个人过来帮忙。 今天我买东西花了很多钱。这两个数的和是几? 他那天穿了一件花衣服。 3、这两个数的和是几? 4、他顺利通过了这次考试。

词语的语法分类

第三节词语的分类(一) 词语在中、高考中是必考内容,尤其是同义词(近义词)辨析,在语言表达题目当中也有涉及,写作中的词语运用更不用说。它是写作能力强弱和语言水平高下的集中体现。因此词语是语文复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一、词语的概念 词语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从这个概念可以看出来词语的特征:一是能够独立运用,二是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句子也能独立运用)当中最小的。 二、词语的种类 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标准对词语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a.按词语的音节多少分类:单音节词─双/复音节词 b.按词语的结构分类:单纯词─合成词 c.按词语的历史来源分类:新词、古语词、外来词 d按词的语法功能分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e按词语的意义分类: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或单义词、多义词 d按词语的色彩分类: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或书面语、口语…… 三、词的语法分类 一)语法分类的含义 词的语法分类,即按照词的语法准——词的组合能力和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划分词类 二)词的一级分类和再分类 (一)词的一级分类

根据是否可以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可以将汉语的词分别为两个大的类别──实词和虚词。 实词:是具有实在意义,而且可以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 虚词:是没有实在的意义,只表示结构、语气等等语法意义,而且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如介词、连词、助词等等。 (二)词的再分类 在词的一级分类的基础之上,就可以进行词的再分类了。具体过程是: 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将实词区分为名、动、形、数、量、代;将虚词区分为副、介、连、助、叹、拟。 三)各类实词 下面介绍各类实词的类别情况。包括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介绍各类实词的内部情况,如词的含义、类别、语法特征等。 二.必要的情况下还要介绍容易发生纠葛的词类之间的相互区别的方法。 其中,以各类词的语法特征的介绍为主体,以容易发生纠葛的词类之间的相互区别的方法的介绍为重点。二者之间是有关联的,后者以前者为基础。 词的语法特征大体上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 一.是特定词类的组合能力的情况。 二.是特定词类充当句子成分的情况。 三.是特定词类可有的形态变化的情况,如重叠等等。 下边分类介绍。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词类和词性)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词类和词性) (一)知识概述 词类是指词在语法上的分类,也就是把汉语里的所有词,根据它们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特点进行分类,这样得出的结果就是词类。现代汉语教学系统把词分为十二类: 实词可以分为: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①表示人:老师、学生、作家、工人、鲁迅 ②具体事物:天、地、花、草、天空、海洋 ③抽象概念:方法、科学、法律、事业 ④处所:北京、青岛、黄河、长江、三味书屋 ⑤方位: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中、间、旁、以前、以南、之下、之后、东边、西面、里头。 ⑥时间:早晨、正午、晚上、半夜、上午、白天、夏天、立秋、今天、星期二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叫动词。 ①动作行为:穿、跳、走、纪念、朗诵。 ②存在变化:有、增加、缩小、扩大、发生。 ③心理活动:想、懊悔、喜欢、担心。 ④可能意愿:应该、应当、能够、愿意、必须、敢、肯、会、能、要、可以。 ⑤趋向:上、下、来、去、上去、下去、进来、进去、起来、上来。 ⑥判断:是、就是、正是 ⑦使令:使、让、派、请、叫、要求、命令、推举、允许、鼓动、鼓励。 3、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

①形状:大、小、高、圆、长、短、高大、肥胖。 ②性质:好、坏、镇定、勇敢、乐观、伟大、优秀 ③状态:愉快、慌张、急躁、迅速、朦胧、桔红 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 ①基数(确数)一、二、千、万、亿 ②序数:第一、三叔、三年级、六楼、初五、老三。 ③分数:三分之一、九成 ④倍数:三倍、十倍、翻一番 ⑤概数:十几概数、十余人、三十多岁、两三个、成千上万、很多人 5、量词:表示事物单位或行为、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无量(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词) ①个体:个、位、尺、只、台、条 ②集体:批、帮、群、套、双、副、对、类 ③不定量:些、点 ④度量衡:丈、尺、里、亩 ✪动量(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次、回、下、趟、遍、阵、场、遭、焉 ✪动量词也可以借用跟动作有关的事物的名词。如:画一笔、切一刀、工作一星期、学习一下午、踢一脚、送一车 ✪说明:在现代汉语中,数词本身只表示抽象的数的概念,在计算事物或动作的数量时,数词的后面必须加上量词。数词跟量词连用就是数量词。 6、代词:具有指示、代替作用的词叫代词。代词可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 ①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的代词。 ②用来指人或事物的代词叫指示代词。 ③用来提出问题的代词叫疑问代词。

汉语基本语法 (词的分类)

语法——词的分类 [语法学]词类 根据词的语法功能,我们可以把现代汉语中的词分为以下十五类:(一)名词。如:“牛、书、学生、松树、友谊、现在、昆明”等。(二)动词。如:“读、修理、认为、喜欢、是、成为、有、能、可以”等。 (三)形容词。如:“大、新、好、甜、干净、认真、踏实、仔细、伟大、通红、雪白、红彤彤、白花花、黑咕隆咚、白不呲咧”等。(四)区别词。如:“公、母、雌、雄、急性、慢性、巨型、微型”等。 (五)数词。如:“一、二、三、四、十、百、千、万、亿”。(六)量词。如:“个、条、件、双、堆、公尺、点儿、些、次、天”等。

(七)代词。如:“ 我、你、他、我们、这、那、这样、谁、什么”等。 (八)副词。如:“很、就、才、也、都、只、不、已经、刚刚、简直”等。 (九)介词。如:“把、被、往、从、以、向、自从、对于、关于、按照等。 (十)连词。如:“和、并、而、或、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 (十一)助词。如:“了1、着、过、的、似的、等等”等。 (十二)语气词。如:“啊1、吗、吧、呢、了2、罢了”等。 (十三)叹词。如:“啊2、噢、唉、哦、哼、呸、嗯、啊呀”等。 (十四)拟声词。如:“咝、嗞、叮当、当啷啷、叮呤呤呤”等。为语法研究的需要,一般将这15类词归并为三大类:

一是实词,包括名词、代词、形容词、状态词、区别词、数词、量词,以及代词。从语法上说,实词的主要特点是在造句中能充任主要句法成分,如主语、谓语、述语、中心语等。(关于主语、谓语、述语、中心语等概念,见本章第三节,下同) 二是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虚词,除了在意义上比较虚灵,只表示抽象的语法意义,起某种语法作用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在造句中不能充任主要的句法成分(关于句法成分,见下面第三节)。 三是特类词,包括叹词和拟声词。 特类词在语法学习和研究中相对说来不如实词和虚词重要。 (三)名词 名词,从意义上看,都表示事物。所谓事物,可以是具体的事物,例如: 学生老虎桌子报纸水汽油空气氧气…… 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例如: 思想作风规则友谊风格品德文学艺术……

词性分类和用法短语类型及用法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词性 一、实词: A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鲁迅、学生 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长江、高原 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政治、文化 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星期六 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美国 表示方位名称:上、下、左、右、里、外(简称方位词) 名词的语法特点 :①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如“不”和“很”,“不中国”×),而受形容词修饰(如“美丽中国”)。②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例如:雷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小鸟飞上了高高的柳树。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表示动作、行为:坐、听、说、打、开始、进行eg: 听课 表示存现、消失或发展变化:有、发生eg:发生地震,有钱 . 表示心理活动:爱、恨、喜欢、希望、担心、怕eg:恨他 表示使令:叫、让eg:老师叫你 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会eg:我会了 表示趋向(趋向动词):来、去eg:来一下 表示判断(判断词):是eg:我是学生 动词的语法特点: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不听”),心理动词受“很”修饰(“很喜 欢”)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eg:雨一直下着 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eg:我能算 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eg:你走来 ○ 7 语法用法:作谓语例如:他正在听课。小王对他的表弟说了几句话 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eg:高高的树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胖、瘦、大、小 表示事物性质的:漂亮、结实、丑陋、疏松、干净eg:漂亮的衣服 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eg:走得慢慢的蜗牛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和“不”修饰(“很丑”),能带“的”(“高的”) ②语法用法:作谓语和定语例如: (激烈的 )战斗打响了(作谓语)。这棵树太大了(作谓语) 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三分之一、 5、三万、 6 倍 表概数(约数):几、许多 表序数:第一、老三 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②语法用法:作定语和补语,例如:(一艘)小船慢慢地漂了过来(作定语)。我比他大〈一岁〉(补语)。 E、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 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 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 量词的语法特点:①表示物量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的前面。eg:一尺布一口人一斗米一杆称 ②表示动量的数量词数量词常用在动词的后面。eg:开一枪 ③语法用法:作定语或补语。例如:(一辆)马车从我的面前驶过(定语)。他说了我〈两句〉(补语)。 F、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门)、咱们、您 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哪里、多少、怎么eg:你说什么 指示代词:这、那、这儿、那儿、其他eg:这儿有水 代词的语法特点:①第二人称的敬称“您”不用于复数,如果需要表示复数,就用“您几位”“您 诸位” ②第三人称复数代词“他们”可专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们”则专指女性 ③注意“我们”和“咱们”用法的区别。“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也可以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 ④语法用法:作定语、主语或宾语例如: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卫兵(做主语)。(你们的)心真是黑透了 (做定语)。真正的勇士永远是我们(做宾语)!

英语语法基础知识大全

英语语法基础知识大全 第一节词类和句子成分 一、词类 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叫词。根据词的形式、意义及其在句中的作用所作的分类叫词类(parts of speech)。 英语的词通常分为十大类,即名词、冠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副词、动词、介词、连词和感叹词。现分别叙述如下: (一)名词 名词(noun)是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名称。例如: foreigner外国人soap 肥皂 Newton牛顿 law 法律 freedom自由 peace 和平 英语名词可分为两大类: 1。普通名词(common noun)是某一类人、事物、某种物质或抽象概念的名称。例如:teacher 教师 market市场rice 大米 magazine杂志 sound 声音production生产 2。专有名词(proper noun)是特定的某人、地方或机构的名称。专有名词的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例如: Hemingway海明威 Russia 俄罗斯 New York 纽约United Nations联合国 名词又可分为可数名词(countable noun)与不可数名词(uncountable noun)两种。可数名词有单、复数之分。绝大多数名词的复数形式的构成是在单数名词的后面加-s或-es。例如:shop→shops商店bus→buses 公共汽车library→libraries图书馆 toy→toys 玩具leaf→leaves树叶 英语中有一些名词的复数形式是不规则的。例如: man→men男人tooth→teeth牙齿datum→data数据 有关名词复数形式构成的具体规则,请参阅有关的英语语法书。 (二)冠词 冠词(article)放在名词之前,帮助说明该名词所指的对象。冠词分为不定冠词(indefinite article)和定冠词(definite article)两种。 不定冠词为a/an,用在单数名词之前,表示某一类人或事物的“一个”。a用在以辅音开头的名词之前,an用在以元音开头的名词之前。例如: a hotel 一家旅馆 a chance 一次机会 a double room一个双人间 a useful book 一本有用的书 an exhibition一次展览an honest man一个诚实的人 冠词只有一个,既the,表示某一类人或事物中特定的一个或一些。可用于单数或复数名词前,也可用于不可数名词前。例如: the TV programs 那些电视节目the house那座房子 the Olympic Games奥运会 (三)代词 代词(pronoun)是用来指代人或事物的词。代词包括: 1。人称代词,如:I, you, they, it等; 2。物主代词,如:my, his, their, our, mine, hers等; 3。反身代词,如:myself, yourself, itself, ourselves, oneself等; 4。相互代词,如:each other, one another等;

词的分类

词的分类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两类12种词性。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叫名词。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王维中国”。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品质、友谊、方法”。 3.表示物质事物(无法分出个体的物质)的名称的叫做“物质名词”,如“火、水、大米”。 4.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叫做“动作动词”,如"来、去、说、走、跑、吼、叫、学习、起飞、审查和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叫做“心理动词”,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ě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

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来”,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6.另外,动词还有“存现动词”、“使令动词”等。 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 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注意:形容词前能加…很?。 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 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词语的分类

词语的分类 词语的分类(实词和虚词) 实词:表达真正意义的词。虚词:表达语法意义而非实际意义的词。内容词包括:名 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1、 名词:名词是代表一个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1、表示人的,如:教师、学生、医生、工人、老板、父亲、白求恩; 2、表示具体事 物的,如:房子、汽车、电话、杨树、鲜花、计算机;3、表示抽象事物的,如:精神、 物质、关系、友谊、道德、法律、能力;4、表示时间的,如:过去、现在、今天、明天、春节、元旦、早晨、晚上;5、表示处所的,如:北京、江南、亚洲、边疆、中国、美国; 6.那些表示方位的名词也被称为方位名词,例如: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内、外、上、下、前、后、左、右。 二、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1.指说话、大笑、观看、写作、行走、旅行、休息、工作和学习等行为; 2.表示发展 和变化,如增加、减少、扩展、改进、减少、发生和出现;3.表达心理活动,如:爱、恨、喜欢、恨、想念、忘记、钦佩和重视; 4、表示可能、意愿的,也叫能愿动词,如:能、要、会、敢、可、可以、应、应该、愿意; 5.那些表达倾向的动词也被称为方向动词,例如:向上、向下、走、进来、出去、到、过去、向上、向后、向上; 6、表示判断的,也叫判断词,只有一个“是”。 三、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的词。1.表示形状,如:大、小、高、低、宽、窄、长、短、直、弯;2.表达自然,如:善、恶、美、丑、纯、智、贵、美、诚;3.表示状态,如:快、慢、软、硬、闲、忙、兴奋、兴奋; 4、表示颜色,如:黑、白、红、青、苍白、碧绿、绿油油、金灿灿、红彤彤。 一 四、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1.表示准确的数字,例如:一、二、一百、一千、一万; 2.表示一个近似数字,例如:几个、一些、许多、大约; 3.表示序号,例如第一天、第二天和第五天。5、量词:表示 一个单位的词。

语法基础知识

语法基础知识 语法是一门语言学科,它研究语言的结构、形式和规则。对于学习 一门语言的人来说,掌握语法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介绍一 些常见的语法基础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一、词类和句子结构 1. 名词:名词是用来表示人、事物、地点、抽象概念和名称的词。 名词可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两种,可数名词有单数和复数形式。 2. 代词:代词用来替代名词,可以代替人或物,如主语代词、宾语 代词和反身代词等。 3. 形容词:形容词用来描述名词的特征或属性。形容词通常放在名 词之前。 4. 副词: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句子或其他短语。它 可以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 5. 介词:介词用来表示名词与其他词之间的关系,如时间、地点、 方向、原因等。 6. 动词:动词是表示行为、状态或存在的词。它可以分为及物动词 和不及物动词。 7. 冠词:冠词用来表示名词的范围和特指程度。英语中有定冠词“the”和不定冠词“a/an”。

8. 连词:连词用来连接词语、短语或句子。常见的连词有并列连词、从属连词和转折连词等。 9. 句子结构:句子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组成。主语是句子的主要主题,谓语表示主语的动作或状态,宾语是动作的接受者或所涉及的对象。 二、时态和语态 1. 时态:时态表示动作或状态发生的时间。英语中常见的时态有一 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 2. 语态:语态表示动作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英语中有主动语 态和被动语态两种。 三、句子类型和句子成分 1. 句子类型: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四种 类型。陈述句用于陈述事实,疑问句用于提问,祈使句表示请求或命令,感叹句用于表达强烈的情感。 2. 句子成分:句子由主语、谓语和其他成分构成。其他成分包括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和同位语等。 四、修辞和语法错误 1. 修辞手法:修辞是一种运用语言的艺术,用来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语法基础知识概述

语法基础知识概述 (一)词类 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等,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 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等,如"多、少、高、胖、死板、奢侈、胆小、丑恶"。 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等。 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代词:代词是代替其他的词或者短语、句子的词。代词有三种:一是人称代词,用来代替人或者事物名称,如“我、你、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自己、人家”;二是指示代词,起区别作用的,如“这、那、这样、那样、这儿、那儿、这里、那里、这么、那么、这么样、那么样、各、每”;三是疑问代词,用于提问,如“谁、什么、怎样、哪、哪儿、哪里、多、少、儿”。代词代替某类词,就具有这一类词的语法功能。如人称代词代替名词时,就具有名词的语法功能。“这么、那么、这样、那样”等可以代替动词、形容词,就具有动词、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副词: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如"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介词: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连词: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如"和、及、或者、或、又、既"。关联词语可以看成是连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实词:意义较实在,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加上一定的语气语调,一般可独立成句。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除了个别副词,一般不能独立成句。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一、实词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有人物名词: 如学生、群众、老头、妇女、同志、叔叔、维吾尔族、酒鬼等; 有事物名词: 如笔、杉木、蜗牛、猎豹、XXX、棒球、战斗机、冥王星、思想、中学、物理、过程等;有时间名词: 如上午、过去、将来、午夜、三更、甲戊、世纪等; 有方位名词: 如东南、上面、前方、内部、中间等。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及发展变化的词。

有行为动词:如跑、唱、喝、敲、吆喝、盯、踢、闻、听、摸; 有发展动词:如发展、枯萎、发芽、结果、产卵; 有生理动词:如喜欢、恨、生气、觉得、思考、厌恶; 有存现动词:如消失、显现、有、丢失、幻灭; 有使令动词:如使、让、令、禁止、勒令; 有能愿动词:如会、乐意、可以、能够、宁肯; 有趋势动词:XXX、去、上、下; 有判断动词:如是、为、乃。 3.形容词,表示事物性质、状貌特征的词。 有表外形的:如大、高、胖、瘪、细、壮; 有表性质的:如甜、好、香、漂亮、圆滑、机智、单调; 有透露表现状态的:如快、浓、满、多、疾速、静悄悄。 4.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有确数:如1、2、3、一、二、三、壹、贰、叁、二分之一、3.45; 有概数:如几、一些、左右、以下、余; 有序数:如第一、第二、老大、老三、初九、初十。 5.量词,透露表现事物或动作的单位。 有名量词:如尺、寸、里、公里、斤、两、辆、角、元;

语法基础知识词的分类

语法根底知识词的分类

语法根底知识——词的分类 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掌握现代汉语的词类 2、能够掌握各种词性的定义 3、能够掌握词性的判别与词的兼类 教学重难点:能够掌握词性的判别与词的兼类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Ⅰ、根底知识:现代汉语的词类 * 根据词能否作句法成份可以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类。 * 能单独充当句法成份的是实词。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等七类。 * 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份的是虚词。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连接〞和“附着〞。它们是封闭性词类。 虚词包括: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 * 特殊词类是叹词和象声词。 Ⅱ、分类讲解 实词 实词是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拟声词;虚词是不能单独充

当句子成分的词,有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一、实词的分类 (一)名词 1、定义: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时间、处所或方位的词。 2、分类:普通名词、集合名词、抽象名词、专有名词、时间名词、处所名词方位名词。 3、语法特点:(1)名词前可以加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来修饰限制。(2)一般不受副词(如“不〞、“很〞)修饰,两种情况可以构成“副+名〞结构:对举或连说的格式中;表示变化开展的句子。(3)常做主语、宾语、定语。(4)一般不能重叠。 4、小类特点:(1)普通名词、集合名词、抽象名词所用的量词有区别。(2)专有名词前一般不能加数量词。(3)时间名词还可以做状语。(4)方位名词可单用,也可以构成方位短语。 (二)动词 1、定义: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和变化、存在、消失的词。 2、分类:普通动词、心理动词、存现动词、判断动词、助动词、趋向动词、使令动词 3、语法特点:(1)能受副词修饰,但除心理动词、助动词外不能受程度副词(如“很〞)修饰。(2)可以带动态助词

语法基础知识词的分类

语法基础知识——词的分类教课目的 : 1、能够认识掌握现代汉语的词类 2、能够掌握各样词性的定义 3、能够掌握词性的鉴别与词的兼类 教课重难点:能够掌握词性的鉴别与词的兼类 教课方法:讲练联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课过程 Ⅰ、基础知识:现代汉语的词类 *依据词可否作句法成份能够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类。 *能独自充任句法成份的是实词。 实词包含: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 词等七类。 *不可以独自充任句法成份的是虚词。虚词的主要作用 是“连结”和“附着”。它们是关闭性词类。 虚词包含: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 *特别词类是叹词和象声词。 Ⅱ、分类解说 实词 实词是能够独自充任句子成分的词,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拟声词;虚词是不可以独自充任

句子成分的词,有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一、实词的分类 (一 )名词 1、定义: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时间、地方或方向的词。 2、分类:一般名词、会合名词、抽象名词、专闻名词、 时间名词、地方名词方向名词。 3、语法特色: (1)名词前能够加表示物量的数目短语来修 饰限制。 (2)一般不受副词(如“不”、“很”)修饰,两种状况可 以构成“副 +名”构造:对举或连说的格式中 ;表示变化发展的 句子。 (3) 常做主语、宾语、定语。(4)一般不可以重叠。 4、小类特色: (1)一般名词、会合名词、抽象名词所用的 量词有差别。 (2)专闻名词前一般不可以加数目词。(3)时间名词 还能够做状语。(4)方向名词可单用,也能够构成方向短语。 (二 )动词 1、定义: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和变化、存 在、消逝的词。 2、分类:一般动词、心理动词、存现动词、判断动词、 助动词、趋势动词、使令动词 3、语法特色: (1)能受副词修饰,但除心理动词、助动词 外不可以受程度副词(如“很”)修饰。(2)能够带动向助词“着、了、 过”。 (3)常做谓语或谓语中心。(4)一些动词能够按AA 或 ABAB 形式重叠。

词的语法分类

语文语法知识 词性知识 一、分类 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实词 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虚词 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二、实词 (一)名词 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 2、种类: ①、表示人的:教师、学生、工人、父亲、白求恩; ②、表示具体事物的:房子、汽车、电话、计算机; ③、表示抽象事物的:精神、物质、友谊、法律;(抽象名词) ④、表示时间的:过去、现在、春节、元旦、早晨、晚上;(时间名词) ⑤、表示处所的:北京、四川、中国、美国、亚洲;(处所名词) ⑥、表示方位的: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 以上、之下;(方位词) 3、名词的语法特征: ①、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如:牛吃草。 ②、也可作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如:柳树梢头。 ③、名词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如:一条河、一头牛、三位同学。 ④、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能说“很同学”、“不房屋”。 ⑤、不能重叠,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如“妈妈、哥哥”等,这是构 词的语素重叠,不算名词的重叠形式。 ⑥、有些名词能够加“们”表示群体。不加“们”的名词可是个体,也可 是群体。 *方位名词可以单用,但大多数情况下,它要用在名词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

(二)动词 1、含义: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2、种类: ①、表示动作行为的:说、笑、写、看、走、休息、学习(动作动词) ②、表示发展变化的:增加、减少、提高、降低、发生、出现(表示存在、 变化、消失) ③、表示心理活动的:爱、恨、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重视(心 理活动动词) ④、表示可能、意愿的:能、会、要、敢、得、可、可以、应、应该、 愿意(能愿动词同) ⑤、表示趋向的: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 起来(趋向动词) ⑥、表示判断的,只有一个:是(也叫判断词) 3、动词的语法特征: ①、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如“他爱祖国”。 ②、动词能够前加副词“不”,除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 够前加程度副词外、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 ③、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④、动词可以重叠使用。一般表示时间短暂或试一试的意思,如“看看、 走走,研究研究”等。 * 能愿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趋向动词可单用,一般多用在其他动词的后边。 (三)形容词 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的词。 2、种类: ①、表示形状的:大、小、高、矮、长、宽、笔直、弯曲 ②、表示性质的:好、坏、美、丑、高明、美丽、诚实 ③、表示状态的:快、慢、软、硬、兴奋、激动、悠闲 ④、表示颜色的:黑、白、橙、红、苍白、碧绿、绿油油 3、形容词的语法特征: ①、形容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多数能够直接修饰名词。如: “太阳红、红太阳”。 ②、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③、形容词的前边一般可以加“很、最、非常、十分、极、多么”等表示 程度的词。如“很大、最明白、多么慌”等。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大全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大全 一、分类 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实词包 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虚词包 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二、实词 (一)名词 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 2、种类: ○1表示人的:教师、学生、工人、父亲、白求恩; ○2表示具体事物的:房子、汽车、电话、计算机; ○3表示抽象事物的:精神、物质、友谊、法律;(抽象名词) ○4表示时间的:过去、现在、春节、元旦、早晨、晚上;(时间名词) ○5表示处所的:北京、四川、中国、美国、亚洲;(处所名词) ○6表示方位的: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以上、之下;(方位词)3、名词的语法特征: ○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如:牛吃草; ○2也可作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如:柳树梢头 ○3名词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如:一条河、一头牛、三位同学 ○4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能说“很同学"、“不房屋” ○5不能重叠,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如“妈妈、哥哥”等,这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 ○6有些名词能够加“们"表示群体。不加“们”的名词可是个体,也可是群体。 *方位名词可以单用,但大多数情况下,它要用在名词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二)动词 1、含义: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2、种类: ○1表示动作行为的:说、笑、写、看、走、休息、学习(动作动词) ○2表示发展变化的:增加、减少、提高、降低、发生、出现(表示存在、变 化、消失) ○3表示心理活动的:爱、恨、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重视(心理 活动动词) ○4表示可能、意愿的:能、会、要、敢、得、可、可以、应、应该、愿意(能 愿动词同) ○5表示趋向的: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 来(趋向动词) ○6表示判断的,只有一个:是(也叫判断词) 3、动词的语法特征: ○1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如“他爱祖国” ○2动词能够前加副词“不”,除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 程度副词外、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