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中学_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中学_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商朝时,世人信奉鬼神,事事占卜。西周时,参照夏商礼仪,制定了一套维护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典章制度,该制度讲究尚德、尊尊、敬老、慈幼。据此可知,西周()A.君主专制趋于完善 B.重视人伦秩序

C.儒家思想开始形成 D.天命观念瓦解

2.春秋之前,诸侯国之间的边界较为模糊,存在大量的荒地,作为各诸侯国的缓冲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界限逐步清晰。这一变化的原因有()

A.分封制度的强化 B.井田制度的推广

C.生产技术的进步 D.土地兼并的加剧

3.据表1能够推断出()

表1 《后汉书》中有关东汉盐铁政策的部分记述

A.章帝曾短期恢复盐铁官营 B.章帝在晚年废止盐铁之禁

C.和帝继位后恢复盐铁之禁 D.东汉始终在推行盐铁官营

4.西汉中期至西晋,中原王朝先后允许已归附的匈奴、鲜卑族内迁到陕北、晋北、幽州北等长城一带,羌、氐族内迁到关中地区聚居。这()

A.加快了中原王朝的衰落过程 B.使边患危机更加严重

C.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D.推动了北方民族交融

5.北宋法律规定,所有与农户有关的田宅、婚姻、债务之类的民事诉讼,必须在每年十月一日后才能起诉,次年正月二十日停止受理,三月三日以前审理完毕。这一规定体现了()A.薄赋观念 B.程朱理学思想 C.重本思想 D.经世致用观念

6.图1为宋代文学艺术领域变化的部分情况。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因素是()

图1

A.印刷技术发展 B.城市经济繁荣

C.科举制度完善 D.市民文艺兴起

7. 明朝政府在科举中普遍采取“优养”措施,生员、举人参加乡试、会试,岁贡生员入京,皆给予盘缠补助。这体现出()

A. 民众贫富差距的消弭

B. 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

C. 科举考试程序的优化

D. 政权社会基础的扩大

8.城隍是古代中国城市保护神,各地城隍多是历史上的忠良贤达。明朝统治者按照行政级别把城隍分为都、府、县三级,要求新官祭祀城隍才能上任。明朝统治者的主要目的是()A.巩固儒学正统地位 B.整顿官场风气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繁荣市镇经济

9.魏源建议设立造船厂制造战船。他认为,“舟舰缮矣,必练水师”,在武举考试中增设水师一科,“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并且特别提出,出洋贸易的商船,经商家禀请,可派战舰护航,以保安全。魏源的构想()

A.尚未突破天朝上国思想的束缚 B.强调捍卫国家的领土主权完整

C.反映了洋务派专业人才的匮乏 D.着眼于抵抗西方国家海上侵略

10.武昌起义“第一枪”到底由谁打响,历来众说纷纭。表2列举了相关观点,据此可以得出()

表2

A.当事人的回忆接近史实 B.革命家的观点具有权威性

C.史学家的著作更为可信 D.历史研究应准确考证史料

11.一战期间,14万华工“以工代兵”,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使得英法诸国免除了人力资源匮乏的后顾之忧,极大地巩固了协约国的防线。因为华工们的辛勤工作和牺牲,中国外交官可以在巴黎和会上向全世界提出捍卫中国主权的要求。一战华工出国()

A.迫使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为中国成为战胜国作出重大贡献

C.用艰辛劳动改变欧洲的政治格局 D.助力中国政府成功收复山东主权

12.表3是美国1925—1937年零售市场出售的食物指数表(每人每年消费量)。1934—1937年消费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表3

A.失业人数的剧增 B.提供居民农副产品补贴

C.农产品价格提高 D.市场零售食物供应过剩

13.1923年12月,北京大学进行民意测验,其中一题为“俄国与美国谁是中国之友”。测验结果显示,59%的人认为俄国是中国之友,13%的人认为美国是中国之友。这表明当时()A.俄国革命道路为大部分中国人所认同 B.美国因“大萧条”加紧对华经济掠夺

C.苏俄新经济政策显示了巨大的吸引力 D.反帝的民族主义成为中国思想新趋势

14.按照一般的军事教育程序,初级军官教育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但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后将学制大大缩短,学生入学后只接受一个月的入伍教育和六个月的正式教育。这反映了当时()A.革命形势蓬勃发展 B.三民主义深入人心

C.军队素质大幅提升 D.国共合作方式创新

15.图2是革命艺术家彦涵创作的新门神年画,生动反映了八路军和民兵的英雄气概,受到抗日根据地老百姓的广泛欢迎。该作品重在()

图2

A.宣传民众拥护国共合作抗日 B.倡导军民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C.激励军民效法古人保家卫国 D.动员根据地民兵参加八路军抗战

16.法国画家库尔贝(1819~1877年)曾说:“为了画出真实,画家的眼睛应该盯着现时,他应该用眼睛来看事物,而不是用项背。”下列与库尔贝观点相近的是()

A.画家应注重表现而不是再现 B.文学应表达幻想和渴望

C.作家要像历史学家那样工作 D.音乐的真谛是抒发感情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52分)

1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27年10月,毛泽东进攻长沙失败后,准备向井冈山迸发。他发现部队中有许多来自旧式军队的官兵打骂老百姓,有的战士还拿群众地里的红薯。这引起了毛泽东的忧虑,几天后他颁布了三条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后来毛泽东又提出了“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等“六项注意”。1929年后,修改补充为“八项注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基本形成。

1947年10月10日,毛泽东为解放军总部起草了一份《关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该训令提到,这部纪律规定“实行多年,其内容各地各军略有出入”,故作统一规定。朱德当时也说,必须要把红军的优良传统恢复起来。1949年5月下旬,第三野战军占领上海后,执行党的城市政策,严格遵守入城纪律。有市民回忆:“无数解放军战士日日夜夜风餐露宿、不入民宅的情景,深深打动了我的心。——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土地革命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意义。(6分)

1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薄伽丘的《十日谈》描写的是14世纪中期佛罗伦萨城的10名青年人,在瘟疫隔离期间为了排遣恐惧而讲述了100个故事。许多故事都抨击天主教会和宗教神学,着力揭露他们的虚伪和奸诈。在这些故事中,僧侣们道貌岸然,骨子里却男盗女娼,是十足的伪君子,其根源出自教规的虚伪和反人性。《十日谈》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歌颂爱情,认为爱情是崇高的、合乎人性的,人有权享受爱情和现世的幸福。“三言二拍”是明代优秀的短篇小说集。与前代文学作品相比,“三言”中的商人,多数已不是为富不仁之辈,而是一些善良、纯朴、有道德的正面形象。“二拍”中的一些作品则注重描写商人的逐利,更直接地接触到了商业活动的本质。薄伽丘对教会的批判,表达了城市平民阶层对神权的不满。“三言二拍”中将商人小贩、工匠等作为小说的主角,成为当时的一种新现象。

——根据郑克鲁《外国文学史》和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日谈》所反映的思想核心和“三言二拍”中“新现象”的含义,并分析两部文学作品社会背景的共性。(10分)

(2)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认识文学作品的史学价值?(4分)

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图3、图4分别是创作于1957年、2006年的宣传海报,折射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历程。

图3 图4

比较图3、图4,提取海报中有关体育宣传的变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晋朝末年,“文章竞为浮华,遂成风俗”。南北朝又甚于两晋,“博士买驴,书纸三卷,不见驴字”,在民间传为笑柄。此种风气还影响到了公文。隋文帝时,李谔上书请求对文风进行改革。

《隋书》称,隋文帝“初统万机,每念斫雕为朴,发号施令,成去浮华”,于公元584年“普诏天下,公私文翰,并宜实录”,又多次发布措辞严厉的文书,以保障文风改革顺利实施。泅州刺史在给朝廷上表章时,因为文辞华丽不实,被交付“有司治罪”。自此,“公卿大臣咸知正路,莫不钻仰坟集,弃绝华绮”。隋炀帝在撰写《与越公书》((建东都诏》等公文时,“虽意在骄淫,而词无浮荡”。隋朝一直维持着这种文风。

——摘编自《隋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文帝推行公文文风改革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文帝公文文风改革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8分)

河婆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级历史月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7.(14分)

(1)土地革命时期:士兵来源复杂,纪律松懈;适应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需要。(4分)

解放战争时期:各地各军纪律内容不统一;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統;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4分)

(2)严明了人民军队纪律,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增进了军民关系,赢得了民心;有利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6分)

18.(14分)

(1)思想核心:人文主义。含义: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级壮大,市民追求财富和享乐的社会风气。共性: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级壮大;政治上封建社会腐朽黑暗的统治,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民众追求自由世俗幸福的思想出现。(10分)

(2)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的反映,所以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史学参考价值,同时,文学是艺术创作的一种形式,往往含有艺术加工的成分,所以对于文学中的史料信息应辨别真伪,谨慎考证。(4分)

注:本题是一个开放性试题。可结合两则海报的时间信息及画面信息进行提炼主题。如体育宣传海报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论述时可从1957年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2006年我国社会发展的状况进行分析比较概括。

20.(12分)

(1)原因:晋朝末年以来公文浮华繁冗风气盛行;维持统治和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大臣的建议。(4分)

(2)措施:发布改进文风的诏令;惩罚违反文风改革的行为,警示百官;(4分)

影响:促进了隋朝公文文风的好转;改善了隋朝官吏作风,提高了行政效率;影响了后世公文文风。(4分)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 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不能过度解读材料,在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这是历史研究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以下对史实的推断,符合这一原则的是()史实结论 A 商鞅变法“废分封,行郡县”秦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化开始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C 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元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D 明太祖屡次宣布“通番禁令”明朝严禁中外通商贸易 A.A B.B C.C D.D 2.历史研究表明,中国抗日战争“十四年抗战比八年抗战”的说法更加科学。2017年初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这表明()A.历史评价具有主观性 B.历史评价随现实需变而不断变化 C.历史史实的不确定性 D.史学研究成果推动历史认识转变 3.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语汇。以下各项,反映隋唐时期我国经济较全面的一组是() A.釉下彩绘、水排、市镇、商帮会馆 B.青瓷、丝路、曲辕犁、高转筒车 C.素纱禅衣、丝路、水排、用煤冶铁 D.青花瓷、丝路、草市、曲辕犁 4.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史实与结论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在一个世纪里,西班牙的物价上涨了约四倍……(在这场运动中)获利最大的是商品生产的经营者,即手工工场主、资本主义农场主、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场的新贵族,还有缴纳定额货币地租的富裕佃农。”材料所述的这场运动( ) A.引发圈地运动,推动工业革命的发展 B.引发文艺复兴,推动了宗教改革 C.促进了西欧社会阶级关系的巨大变动 D.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6.阅读近代中国国内工业统计资料(外国人办的企业除外)。出现表中商办企业快速发展的 主要原因是( ) 1892-1894年1895-1913年 设厂数53 463 商办 资本(千元) 4697 90801 设厂数19 86 官办和官商合办 资本(千元) 16196 29469 A.外商企业高额利润的刺激 B.洋务运动的破产 C.甲午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D.清政府的政策调整 7.《世界文明史》中说:“(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 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的剧烈变动 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统治者政策的引导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8.18世纪,中国儒家文化对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人权宣言》第四条 规定:“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各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这一规定与下列哪一儒家思想比较接近( ) A.君轻民贵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克己复礼 D.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9. 著名学者冯天瑜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 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以下诸子言论没有体现民本思潮的是(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工 B.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C.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10.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 1级地震。某校发起的“玉 树,我们在一起”的志愿者活动中,下列最不可能参加救灾的人群是( ) A.高二(11)班儒家信徒 B.高二(20)班道家信徒 C.高二(12)班法家代表 D.高二(6)班墨家代表 11. 有学者认为,(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 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

广东省揭西县河婆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广东省揭西县河婆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 题 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 1、被朱元璋赐以“江南第一家”美称的郑氏家族,极其重视祭祖,族人参加祭祀时,要诵 读族谱,击鼓 讲唱:“凡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妻者必敬其夫,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毋徇私以妨大义, 毋怠惰以荒厥事,毋纵奢以干天刑……”这表明郑氏家规: A、强调尊卑等级关系 B、弱化族人社会责任 C、巩固宗法血缘制度 D、立足伦理注重规范 2、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 物殷富,闾阎 (泛指门户、人家)且千,鳞次栉比。”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 B.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 C.政府鼓励垦荒,城郊得到开发 D.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 3、1897年,松永伍作在考察了中国的蚕业后说:“今就广东,上海两口输出者,生丝共计 约八十万捆,而 其内地消费共计,其详不可知,质之商贾,视之实情,殆三倍于出口者。其国中流以上,多衣绢帛,内地 消费之多,可知也”。松永伍作旨在说明: A、清朝闭关锁国导致手工业品的滞销 B、丝绸成为中国富贵之家的主要衣料 C、官营丝织业产品仍占绝对优势地位 D、当时中国国内贸易比对外贸易兴盛 4、1931年5月,蒋介石在国民会议上说:“法西斯蒂(法西斯主义))之政治理论,本超象 主义之精神, 依国家机体学为依据,认定国家为至高无上之实体,国家要求国民任何之牺牲,为民族生命之延续,挽救 迫不及待之国家危难,领导者无经验之民族,是非借经过较有效能的统治权之行施不可。” 蒋介石讲话的 背景是

广东省揭西县河婆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周测1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级化学测试题1 2018年9月14日编制人:李炳坤老师 一、选择题:(本小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①和②B.①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 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是处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B.可燃性气体的验纯 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 D.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3.下列实验仪器不宜直接用来加热的是()。 A.试管 B.坩埚C.蒸发皿 D.烧杯 4.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用规格为10 mL的量筒量取6m L的液体 B.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 C.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 D.如果没有试管夹,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 5.若在试管中加入2~3 mL液体再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②在试管中加入2~3 mL液体; ③用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④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在原处。 A.②③④① B.③②④① C.②④③① D.③②①④ 6.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7.下列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中,主要是从溶解性的角度考虑的是()。 A.蒸发B.蒸馏 C.过滤 D.加热分解 8.有关化学实验的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 A.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三层滤纸 B.过滤操作中,漏斗颈与烧杯内壁 C.分液操作中,分液漏斗颈与烧杯内壁 D.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9.a、b、c、d是HCl、BaCl2、AgNO3、Na2CO3四种溶液中的一种,现将它们两两混合,现象如下表所示: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中学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8分) 1.《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纽带?() A.财产B.地域C.信仰D.血缘 2.“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长久的印记”。材料中“深刻且长久的印记”主要指() A.完成了国家统一 B.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 C.修筑了万里长城 D.暴政而亡为后世留下惨痛教训 3.秦朝中心官制中,“执掌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的是() 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治粟内史 4.“幽州”是古代地名,在某一时期幽州负责管辖“郡、国十一,县九十”。据此推断“某一时期”是() A.秦代B.汉代C.宋代D.唐代 5.中国古代中心与地方关系的变化,对政治制度影响甚大。下列各项为元朝加强中心集权的措施是() A.颁布推恩令B.设置节度使C.增设三司使D.实行行省制 6.“出将入相”意思是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丞相。它是古代士人的一种仕途追求,但丞相并不好当,而且布满着危急。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皇帝减弱相权的措施是() A.西汉“中朝”形成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C.宋朝设参知政事 D.唐朝设节度使 7.马克斯•韦伯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相互竞争官职与俸禄……猎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文中的这一“制度”是() A.察举制B.监察制C.科举制D.九品正中制 8.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方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A.秦朝的太尉B.唐朝的中书省C.宋朝的通判D.清朝的军机处 9.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雅典。最终雅典人打算放弃雅典城,全体公民上船与波斯人决战。作出这一打算的应当是() A.公民大会B.五百人议事会C.执政官D.民众法庭 10.有人评价某一改革说道:“(他的改革)……抽掉贵族势力的基础,使不同部落的成员混合起来……让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政府中。”其评价的是() A.商鞅变法B.梭伦改革 C.克里斯提尼改革 D.伯利克里改革 11.考古发觉古希腊的一口井里,有190块陶片写着公元前5世纪一位有名政治家的名字,但陶片上的字迹仅出于14个不同的笔迹。由此可以推论这些陶片() A.标志雅典民主制确立B.验证了陶片放逐法的宏大性 C.主要被用于古希腊书法练习D.被用作反对某人的政治手腕 12.罗马帝国极盛时,有这么一件事,一个自由的男子娶一女奴为妻后又懊悔,将妻子“休”回“娘家”。该女子打算到法庭起诉前夫。那么法庭将() A.进行调解B.宣布“休妻”无效 C.要求男子赔偿D.干脆不予理睬 13.有位专家这样评价罗马法中的一部法律:“……(它)超出了文化和经济的界限,也超出了民族国家或其他政治单位的界限。”这部法律是() A.习惯法B.《十二铜表法》C.万民法D.公民法 14.《十二铜表法》第六表第三条规定“外国人永久不能因使用而取得罗马市民财产的全部权”。此规定表明罗马() A.帝国排斥外来民族B.贵族拥有财产特权 C.爱护公民的财产权D.帝国扩张受到抵制 15.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即位后,“开头收复所失去的帝国领土,并且复兴帝国最宏大的智力成就……,使之永载史册”。其完成的“智力成就”是() A.以成文法取代习惯法B.颁布自然法 C.以万民法取代公民法D.编撰《民法大全》 16.1997年,香港回归时,英国王储查尔斯代表英国参与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这说明英国王室()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中学_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 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考生务必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1、古代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长江和黄河流域。不同文明、宗教、种族求同存异、开放包容,并肩书写相互尊重的壮丽诗篇。这反映了世界文明: A.冲突不断 B.新旧碰撞 C.相互征伐 D.和平交融 2、原始社会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寻找食物的方式逐渐从原始的狩猎采集等寻找食物的方式转化为开始饲养和种植的生活,原始的种植也成为主要的食物来源,也比以前的狩猎行为的食物来源要稳定的多。这些变化反映了: A.农业成古代社会基本生产部门 B.种植生活是农业兴起的重要标志 C.种植经济根本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D.农业和畜牧业出现了社会大分工 3、奥斯曼帝国苏莱曼一世(1494—1566年)确定了授给封建骑兵的领地上基督徒农民应缴纳的税项,税额比有些欧洲基督教国家低。这一措施的直接影响是: A.建立了封君封臣的体制 B.有助于缓和宗教间的矛盾 C.授予了农民土地所有权 D.为征伐拜占庭提供了兵源 4、在中古时期的西欧,封建主的领地采取庄园制的经营方式。庄园制的本质内容除了主要使用农奴的无偿劳役耕种领主自营地外,就是设有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这说明: A.庄园实行的是封君封臣制度 B.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 C.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 D.庄园是领主统治农奴的工具 5、13世纪巴黎羊毛织工行会章程中规定:任何人在织造布匹时不得在真正的羊毛中夹杂羔羊毛,倘使这样做,每匹须付10个“苏”的罚款,一半归于国王,一半归于会长与陪审员,以酬他们的勤劳。材料表明: A.城市手工业者生产受到绝对限制 B.行会规范手工业者的生产 C.行会代表国王进行城市基层管理 D.城市管理中王权高于教权 6、下图是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研究性学习的初步成果。其反映的是西欧: A.城市自治权变化过程 B.王权演变历程 C.奴隶主权力变化过程 D.神权演变历程 7、朝鲜王朝有各种考试时间不确定的科举考试,又称“别试”。具有代表性的别试,朝鲜国王也会亲临考场,其中著名的有以成均馆的儒生为考试对象的“谒圣试”等。材料说明: A.儒家思想对高丽王朝影响较大 B.高丽王朝完全效仿唐科举考试 C.科举考试推动朝鲜社会的发展 D.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官员的选拔 8、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丶豆类、玉米、甘薯等作物向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这些地区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这被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的

广东省揭西县河婆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河婆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48分) 1、春秋初期,在鲁国宗庙祭礼上,鲁文公将其父鲁僖公(鲁闵公的庶兄)的神主(牌位)置于鲁 闵公(鲁 僖公的前位君主)之前,这一做法被孔子认为不符合“礼”。这是因为此做法A.破坏了宗法血缘关系B.没有得到周王的认可 C.违背了君臣尊卑秩序D.不符合嫡长子继承制 2、1950年,加拿大认为不需谈判即可与新中国建交,但在美国采取敌视新中国的态度后,加拿大 遂搁置 了此事;1969年加拿大就中加建交事宜与中国进行接触,经过14轮的谈判,中加于1970年最终建交。中 加建交进程中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中加两国的现实需要 C、欧美对华政策的变化 D、意识形态对抗的淡化 3、《中国古代经济简史》指出:康乾年间流通的外国银元除西班牙银元外,还有葡萄牙银元、威尼 斯银元、 荷兰银元、法国银元等。该现象主要说明 A.西欧国家最先对华实行殖民扩张B.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急需海外市场C.闭关锁国政策之下仍有对外贸易D.银元是明清时期主要的流通货币 4、某年《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说:“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确有很大影响。但是,我们不可坐等老 天爷的 恩赐,而应该努力改造自然,限制自然,利用自然,把提高粮食产量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在变革 的过程中,右倾保守思想是经常存在的,需要用很大的力量同它进行斗争。”这表明当时

A.忽视了经济发展客观规律B.“大跃进”运动已经开始 C.右倾保守思想已十分严重D.中共八大的方针得到坚持 5、英国首相老皮特(1708—1778)曾说:“我要把美洲的重要性说给你们听;它是一个双重市场:既 是一个 消费市场,也是一个供应市场。”其主要观点是 A.英国应使用武力和商品征服美洲B.美洲是英国理想的资本输出对象 C.英国对美洲社会既有建设又有掠夺D.美洲是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6、董仲舒曾说:“春秋之义,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 之礼也。” 董仲舒此言的主要目的是 A、强调尊天地而贵君权 B、说明等级礼仪的重要性 C、宣传儒学的独尊地位 D、阐述君主专制需要神学 7、从汉至唐,《孟子》一直被列入子部,到南宋时,《孟子》则被列入经部,成为儒家的第十三部 经书。 元朝时,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地位仅次于孔子。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民本思想深入人心B.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C.陆王心学日益兴起D.孟子在儒家中地位上升 8、程颐在《程氏易传》中说:“天下之理一也,途虽殊而其归则同,虑虽百而其致则一。虽物有 万殊, 事有万变,统之以一,则无能违也。”此处程颐所说的“理” A.包括宇宙间的普遍法则B.仅指儒家伦理 C.与人的自然欲求相统一D.源于人的内心 9、万历十六年(1588年)夏天,李贽剃光了头以示和鄙俗断绝,虽居住在佛教寺院,却不受戒、 不做僧 众的功课,强烈冲击了传统世俗,被当地的保守势力视为“异端”。这表明李贽 A.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B.反对理学空谈和功利主义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 次月考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共44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O-16 N-14 一、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道题2分) 1.化学知识在生活中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 B. 小苏打用于治疗胃溃疡病人的胃酸过多症 C. 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常用作制冷剂 D. 纯净的二氧化硅是生产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 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所以二氧化硫是电解质 B. 胶体、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C. 硫酸、烧碱、纯碱在水溶液中均能发生电离,所以它们均为离子化合物 D. 二氧化硅既能与强碱反应,又能与氢氟酸反应,所以二氧化硅是一种两性氧化物 3.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氯气溶于水:Cl2+H2O=2H++C1-+ClO- B. 铁丝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NO=Cu2++NO↑+2H2O C. 稀硝酸加入铜片中:Cu+4H++- 3 NH+ D. 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Al3++3NH3·H2O=Al(OH)3↓+3 4 4.下列物质与水混合时,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 NO2 B. CO2 C. SO2 D. SiO2 5.证明某溶液只含有Fe2+而不含Fe3+的最佳实验方法是() A.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 B.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 C.滴加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变灰绿,最后显红褐色 D.只需滴加KSCN溶液 6.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 N2的结构式:N≡N CO的电子式: B. 2 NH的形成过程:+3H⋅→ C. 3 D. CaF2的电子式: 7.于敏院士完成了氢弹最关键的基本构型设计,外媒称中国的氢弹构型为“于敏构型”。239Pu是“于敏型”氢弹的重要原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9Pu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239个质子 B.239Pu衰变成235U属于化学变化 C.238Pu、239Pu和241Pu属于不同的核素 D.238Pu与238U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同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揭西县河婆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1 高二化学试卷 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题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否则不给分;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 B. 明矾溶于水后,发生水解可制得Al(OH)3胶体,用于杀菌消毒 C. 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可以利用化学方法从海水中提取Br、Mg等物质 D.棉花、合成纤维、蚕丝和人造毛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2. 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含0.2mol H2SO4溶质的浓硫酸和足量铜加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B. 常温常压下,22.4L NH3分子的电子数、质子数均为10N A C. 1mol N2与3mol H2混合,充分反应后形成的N-H键数目为6N A D. 16g CH4中含有C-H键数目为4N A 3. X、Y、Z、W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Z是地壳中含量第二位的元素,W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Z、X、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Z的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B. W2Y和W2Y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相同,化学键类型不完全相同 C. X、Y与氢三种元素形成的物质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D. X和Y只能形成一种物质 4. 合成SO3反应:2SO2(g)+O2(g) ⇌ 2SO3(g)其反应速率可以分别用v(SO2)、v(O2)、v(SO4)表示(单位:mol·L-1·s-1),则正确的关系为:() A.v(SO2)=v(O2)=v(SO3) B.v(O2)=2v(SO3) C.v(SO2)=v(SO3) D.v(O2)=2v(SO2)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中学2021-2022高二历史下学期测试题(二)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中学2021-2022高二历史下学期测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每道3分,共60分) 1.在孔子以前,“君子”专指贵族男子。而孔子却为它赋予了新的意义,比如忠诚、守信、仁慈、坚定等。这表明孔子的思想() A.具有阶级色彩 B.追求标新立异 C.蕴含立德意识 D.体现有教无类 2.明朝时期,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窑近千座。材料反映出当时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A.农产品商品化提高 B.政府放弃重农抑商 C.区域性经济分工扩大 D.小农经济继续发展 3.“说话”(讲故事)是宋代的文学形式。《陆游集·剑南诗稿》中有载:“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这说明宋代文学( ) A.适应市民阶层需要 B.集中表现农村生活 C.内容凸显历史故事 D.世俗化的趋势加强 4.2021年学术界对下列明清时期的某位学者的思想进行了突破性研究,成为十大学术热点之一。有学者这么评价:“他‘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大成’,‘有一些辩证的观点,达到了前人所未达到的唯物主义思想的高峰’。”这位明清时期的学者是(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5.某专家在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时说:“(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平等的许诺……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下列最有可能导致“贫民失望”的是( ) A.金田起义仓促举事 B.《天朝田亩制度》流于空想 C.定都天京斗志松懈 D.《资政新篇》因故未能实行 6.有报纸载文感叹:“我数千年历史之蚕桑事,不沦亡于敌伪铁蹄之下,而消灭于……官僚资本之压迫榨取也!吾民何辜,惟此浩劫!”此种状况出现于( ) A.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B.国民政府的前十年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7.“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下列内容与梁启超所述史实属同一条约的是( ) A.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揭西县河婆中学2024届高三历史模拟训练(三)(江西卷)

揭西县河婆中学2024届高三历史模拟训练(三) 编辑:彭国如 一、选择题: 1.考古发现,5000多年前,在太湖流域形成了以良渚为中心,多个次中心、中型聚落和小型聚落构成的四级金字塔层级社会结构,出现了掌握军事指挥权和宗教祭祀权力的王,及其统治下较为稳定的行政控制区域。这表明,良渚文化() A.具有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B.已经具备了国家初始形态 C.拥有完善的国家治理体系D.建立了政教合一国家政权 2.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全国27郡有盐官共36处,铁官在40郡中有48处。其分布范围在东北远至辽宁的盖县,西南至云南的安宁,西北达内蒙古的河套西北,南抵广州,东南到浙江的海盐。汉代的盐铁制度() A.满足了汉代政府的经费需求B.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 C.开创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D.提供了物美价廉商品 3.唐代官僚体系中有“散官”与“职事官”之分:职事官“随才录用”而迁徙不定,散官则有官阶而无实际职任,二者各有品阶高下之别。唐太宗“只取今日官品、人才作等级”、授予关陇贵族功臣以高级散品,武则天时期也大幅提高科举入仕人员的散官品阶。唐朝前期统治者的做法,意在()A.完善人才考选制度B.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C.打击门阀士族势力D.改变官吏冗滥现象 4.下表为北宋程颐和程颢对“理”的阐释。其旨在() 阐释出处问:天道如何?曰:只是理。理便是天道也。且如说“皇天震怒”,终 不是有人在上震怒,只是理如此 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 A.维护封建的伦理秩序B.寻求社会改革的方案 C.改善因循守旧的风气D.重构儒学信仰新体系 5.(2024·广东汕尾、揭阳高三质量测试·6)明代驻军的军粮主要来源于军屯和商屯。军屯即戍卒屯田,战时征讨,闲时耕种。商屯是政府鼓励商人运送粮米到边塞,并发放商人“盐引”,到食盐产地支盐售卖。明代中后期,军屯和商屯制度均遭到了严重破坏。为此,明代中后期,朝廷() A.变革土地制度缓解统治危机B.扩大边境贸易补充军粮不足 C.厉行闭关自守政策强化统治D.面临严重的财政和边防压力

福建省晋江市南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2019年春季南侨中学高二年段第一次阶段考(文科) 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梭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抽签选举绝大多数国家官职,就是先由各大行政单位(当时称部落)投票预选出各官职的候选人,然后再进行二级选举,在候选人之间差额抽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以执政官为例,当选人数与候选人数比例为1:3。这一选举法( ) A.维护了贵族统治地位 B.完善了权力运行机制 C.未采用财产资格限制 D.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 2.民主选举是古代雅典政治的特色。为确保参政机会均等,有些职位甚至通过抽签产生。但对于三列桨战舰舰长和许多公共文化活动主管等职位,则指定由最富有阶层的人轮流担任,且自己负担全部费用,雅典的这些举措( ) A. 引发了贫富之间的对立 B. 说明其文化事业不发达 C. 有助于社会及政治稳定 D. 实现了绝对平等的理念 3. 在伯里克利时代,古代雅典居民大约有40万人,“其父母为雅典人者,始能为雅典人”,这样全权公民大约14 000人。雅典公民大会的会场仅能容纳6 000人。参加公民大会的一般公民也仅限于聆听和投票。这表明( ) A.雅典层层推选的民主制度受到普遍欢迎 B.雅典实行轮流参政议政民主制度 C.雅典民主制度受到大多数人的抵制 D.雅典民主本质上是精英政治制度 4. 古雅典五百人议事会,专事公民大会的准备、召开、主持以及执行大会决议。500人又均分为10 组,抽签轮流担任议事会执委会,负责处理国家日常事务。执委会再抽签一人出任议事会和公民大会主席,掌管金库钥匙和国玺,任期一天,不得连任。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 ) A.突出轮番而治和权力制约 B.真正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运行机制得到法律的保障 D.有效防止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5.管仲在齐国推行了“官山海”政策,通过垄断制盐业和冶铁业的运营,沉重打击了齐国的私营盐铁业,使盐铁业重新回到“工商食官”状态。这种做法的主要影响是( ) A.恢复西周的“工商食官”政策 B.推动重农抑商政策出现 C.促进经济国有化政策的产生 D.促进官营手工业的产生 6. 郭沫若说:“我们中国古时候的所谓国,其实仅仅是一个大宗或小宗,所以动辄便称万国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doc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 1、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 )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已 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 2.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3.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4.“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睡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最先烟消云散”的根本原因是( ) A.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 C.意大利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 D.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改变传统观念 5.马丁·路德提出“信仰耶稣即可得救”这一原则的意义在于 ( ) A.使德国逐渐走向统一 B.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C.推翻了罗马教皇利奥十世的统治 D.削弱了罗马天主教会对世俗生活的控制 6.以下是对欧洲启蒙思想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侧重反对欧洲世俗封建统治者 B.公开表述资产阶级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C.都倡导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对中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产生深刻影响 7、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相比( ) ①都是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②都反对君主专制,追求自由平等。 ③前者侧重于个性解放,后者侧重于强调理性。 ④后者对未来社会提出了制度的设想,在反封建方面远远超过前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 8.在对于人性本质的基本观点上,孟子和荀子( ) A.观点相同,说法不同 B.观点不同,目的相同 C.观点不同,目的不同 D.互相借鉴,互相补充 9、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的国家。自从现代世界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伟大的朝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的人物……”其中,“现代世界的曙光”是指:( )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运动 C、资本主义萌芽 D、意大利统一运动 10、文艺复兴时期一位作家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这反映了( ) A、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特性 B、肯定人的价值及其创造性 C、人文主义蔑视宗教作用 D、提倡追求现实生活的快乐 11.一部反映启蒙思想的著作这样写道:“如果同一个人或是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这部著作的作者是( ) A.伏尔泰B.孟德斯鸠 C.卢梭D.康德 12.明清之际,耶稣会士藉历算、地理、火炮知识,作为传教的手段,主要是趁势利用当时中国弥漫何种思潮?( ) A程朱理学 B阳明心学 C“经世致用”之学D向西方学习

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3月网上统一月考试卷A卷(精编)

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3月网上统一月考试卷A卷(精编)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 (共25题;共75分) 1. (3分)推动英国工业革命迅速深入地开展,使得建立工厂的自然条件的限制大为减少的重大发明是() A . 手摇纺纱机 B . 改良蒸汽机 C . 蒸汽机车 D . 汽船 2. (3分)下列关于三国同盟形成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其形成的重要原因 B . 1879年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推动下,德国和奥地利首先缔结条约 C . 德国利用意大利同法国之间的矛盾把意拉入同盟 D . 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成立,德国成为核心 3. (3分) (2019高二上·浙江期中)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工业国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资本主义列强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乃至爆发战争。以下史实能充分证明这一点的是() ①法德争夺欧洲人陆霸权②英德进行海军军备竞赛 ③英德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④德奥间进行的王朝战争 A . ①③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4. (3分)(2019·金华模拟) “在战火尚炽热之际,条约缔造者仓促地拟定了一系列条款。这些条款要么过于严厉,要么过于宽大。时间的检验表明,起草者归根结底并不打算强制德国执行。”下列选项,能为此观点提供佐证的有() ①《对德和约》在一战后期签订 ②成立了“莱茵共和国” ③战后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情绪在德国蔓延 ④“慕尼黑阴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中学2021届高三地理下学期综合练习试题(1).doc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中学2021届高三地理下学期综合练习试题(1)满分:100分,限时: 90 分钟(2021.3) 一、选择题(共25 题每小题2分共50 分) 威尼斯是一座由 100 多个岛屿组成的潟湖城。在过去的一周里水位 4 次突破 1.4 米以上,11 月 12 日达到 1.87 米的峰值,这是自从 1966 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水患。大水居高不下,大量海水涌入潟湖,使这座城中久负胜名的旅游名城遭到严重的破坏,预计损失达到数十亿欧元。早在 2003 年,意政府斥资60 亿 欧元建设名为“Mose”的防洪工程,但由于种种原因工程至今没有完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水灾直接重创威尼斯的 A.种植业B.旅游业C.交通运输业D.制造业 2.导致城中水位居高不下的原因除了连降暴雨外,还有 ①威尼斯地面不断抬升②西北风强盛③恰逢天文大潮④ 全球变暖海面升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Mose”的防洪工程主要致力于 A.开发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B.建造巨型防洪水闸 C.全面深挖河道清除淤泥D.沿海建高坝阻挡海水入侵 柠檬性喜温暖,耐阴、怕热,适宜栽种在土壤肥沃、排 水性良好的缓坡地带。意大利盛产柠檬,河玛菲海岸地区( 如图)是其重要柠檬产地之一。人们在整个阿玛菲.海 岸梯田上最传统的“花固”里种植柠檬树,并用田间杂 草、作物桔杆等覆盖在树下,这种古老的梯田种植技术成为 产品质量的保证。2021 年,我国T 电商销售公司入驻意大 利,面向中国市场销售阿玛菲柠檬产品。据此完成下面小 题。 4.制约阿玛菲海岸地区柠檬生长的自然因素最可能是 A.热量B.水分C.光照D.地形 5.当地农民将田间杂草、作物秸秆等覆盖在柠檬树下的主要目的有 A.抵御寒潮侵袭B.降低土壤湿度C.增强土壤肥力D.预防病虫害 6.利用电商销售阿玛菲柠檬,不能

2021-2022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4月试题

2021-2022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4月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 A.族名 B.邑名 C.爵号 D.官名 2.商朝的“外服”大都是迫于武力征服才承认商王的中心地位的,而西周的诸侯 是周天子将 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形成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皇权专制得到加强 B.统一国家初露端倪 C.血缘政治开始形成 D.中央集权体制形成 3.在商代早期的甲骨卜辞中,“帝”的卜辞较多,其含义往往指“天神”。到商 朝末期, “宗”类卜辞的增加,“帝”逐渐消失,“帝”成为先王的祭称。这反映了 A.宗教祭祀仪式简化 B.宗祛嫡庶关系确立 C.人的主体意识增强 D.天人合一理论成型

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5.分封从本质上来说,仍是社群自治的延续。同商朝相比,很多西周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并未发生改变,但是出现了上层的并获得天子承认的管理者。材料主要强调西周的分封制度 A.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 B主要依据血缘来分封诸侯 C.实质上仍是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制 D.促使中央对地方形成垂直管理6.西周时,周天子作为封国主权持有者以“册封”的形式“委任”诸侯作为地方封国统治 的代理人,并非拥有独立主权的诸侯接受周王授权而进行代理统治。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西周是主权统一的国家 B.西周没有出现最高统治权威 C.诸侯在封国内独立实行统治 D.分封体制以宗法血缘为基础 7.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月 考(一)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20世纪70年代初期,汤因比在与日本学者池田大作对话时就曾说:“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汤因比在此强调了中华文化的() A.起源的本土性B.很强的包容性 C.持久的连续性D.强大的凝聚性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几千年来,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可见,材料强调了中华文化有团结民众,凝聚人心的特点,D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中华文化的起源问题,排除A项;材料中未涉及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接受包容,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中华文化发展阶段的连续特征,排除C项。故选D项。 2.《礼记·曾子问》说:“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礼记·曲礼》说:“昏礼不贺,人之序也。”这说明当时() A.个人价值服从伦理道德B.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 C.宗法观念影响社会风俗D.礼乐制度得到严格维护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意思是女儿出嫁了,娘家就会连续三个晚上通宵点着蜡烛,以表达对出闺女儿的怀念;“昏礼不贺,人之序也”,意思是儿女结婚,父母衰颓,没有什么可庆贺的。由此可知,《礼记》中的这些礼节的规定,说明当时个人价值服从伦理道德,A项正确;《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先秦的礼制、礼仪,“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与材料主旨不符,且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宗法观念,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礼乐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 3.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广东省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网上)试卷

广东省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网上)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0题60分) (共40题;共60.5分) 1. (1.5分)秦国自襄公建国至穆公之前,共历九代国君。其中,兄终弟及3人,次子继位1人,孙子继位2人,不明嫡庶1人,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仅2人。这一现象反映出() A . 分封制度瓦解 B . 王位继承混乱 C . 宗法制度松弛 D . 中央集权确立 2. (1.5分) (2019高三上·东辽月考) 有学者认为,西周通过层层分封与效忠而形成血缘——文化——政治共同体,既是亲戚,又是君臣,如同一个大家族。从士、大夫、公卿到诸侯、周天子形成了宗法性分层网络,有一套严密而复杂的周礼加以维系。这反映了西周() A . 最高统治集团权力集中 B . 宗法伦理成为统治纽带 C . 君主专制注重礼法并用 D . 官僚政治强化统治秩序 3. (1.5分) (2017高三上·如皋开学考) 《木兰辞》是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南北朝诗歌。其中有“东市买逡马,西市买鞍鞫,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的诗句。下列各项对这一时期“市”的解读,正确的是() A . 南北朝时期固定的“市”已经广泛存在于城乡 B . “市”的商品主要是为了满足全国各阶层的需求 C . 商品品种繁多,北方地区的商品经济非常发达 D . 当时的商业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 4. (1.5分) (2018高一上·潮安月考) 假如你是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世家大族,你将会通过哪种选官制度来做官?() A . 世袭制 B . 察举制 C . 九品中正制 D . 科举制 5. (2分) (2017高一上·瓮安月考) 以下摘自钱穆对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的评价,该制度应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