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科版八上生物第18章 生态系统的稳定第2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参考教案1

苏科版八上生物第18章 生态系统的稳定第2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参考教案1

第2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回顾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说出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变化过程。

(2)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意作用。2.能力目标

(1)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本节的探究活动。

(2)通过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绿色植物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重要意义,自觉形成爱护绿色植物的美好情感;通过参加绿化校园或社区活动,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1.教学重点:运用实验设计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本节的探究活动。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意作用。

2.教学难点:独立设计并完成本节的探究活动。

三、课前准备

1.教师与学生共同准备“验证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的学生实验。课前布置学生设计“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放出的气体”的实验方法,准备课上交流。

2.教师准备有关课件。

四、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出示图片

请学生看图说话,由此引出“温室效应”,并提出下列思考题:

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哪一种?它是怎么产生的?有没有什么途径可以减少这种气体?

新课讲授

【验证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学生实验)

实验步骤:(其中1、2两步,课前教师与学生一起准备,第3步课上学生分组完成。)

1)取甲、乙、丙三只塑料袋,在甲、乙内装入新鲜菠菜,丙内不放。通过导管向各个袋内深吐气,使袋内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扎紧袋口。

2)将甲袋放在黑暗处,乙、丙放在光照下。

3)将甲、乙、丙三只塑料袋内气体分别通入三支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内,观察、记录石灰水的变化,分析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步骤1)、2)思考:

本实验中有几个变量?在各组中分别是什么情况?

复习对照实验的概念,帮助学生弄清甲、乙是一组对照实验,说明光照的作用;乙、丙是另一组对照实验,说明植物的作用。

学生分组完成实验步骤3),记录现象,并分析实验结果:

由此得出结论: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吸收二氧化碳作原料。

进一步提出问题: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是什么气体?你能否设计实验证明。

【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放出的气体】

(布置学生课下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课上进行交流。具体要求如下)

提示:

1)氧气能够助燃,可以用带余烬的卫生香或木条复燃的方法进行实验。

2)小动物离开氧气就会窒息死亡。

要求:

「活动目标」

检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材料器具」

「方法步骤」

「实验记录」

【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放出的气体】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总结。

介绍该探究实验的一种方法:

「材料器具」

金鱼藻、大烧杯、短颈漏斗、试管、卫生香、火柴、清水。

「方法步骤」(如下图示)

取一些金鱼藻放在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在金鱼藻上面倒罩一个短颈漏斗,漏斗颈上套一根灌满清水的玻璃管,玻璃管的另一端用橡皮塞塞住。把上述装置移至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金鱼藻表面有小气泡放出。待玻璃管内的液

面降低到烧杯液面以下时打开玻璃管的塞子,迅速把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插进管内,观察现象,发现卫生香复燃,说明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释放气体的是氧气。

总结光合作用反应式:

思考:

1)在室内,特别是在卧室里摆放植物好不好?为什么?

2)在水族箱中常常可以看到除了有鱼还有水草、电灯等,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出示图片请学生补充完整。总结: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判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简单的逆反映。”是否正确?为什么?

【DIY:参与绿化校园或社区活动】

建议同学们组织起来参加当地的绿化活动,可以对学校绿化或社区绿化提出合理化建议,也可以参加每年3月12日的“植树节”活动。还可以尝试绿化设

计,如利用软件进行绿化设计。

五、教后反思

1.初中生物学科中的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现象、感知生命的特征,体验生命的历程,感悟生命的意义,反思生命的价值,从而达到珍爱生命、欣赏生命、保护生命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本课的重难点就落在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关系上,通过两课时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认识到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达到珍爱绿色生命、保护绿色生命的目的。

2.探究活动则通过学生的动手探究,来达到了解生命现象的过程,但是了解生命现象只是表象,教师更应该在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进行探讨、交流,提出自己的设想,以达到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的目的,这也更能符合“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教学设计与反思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教学设计与反思 徐州市第三十一中学沈瑜 这节课是苏科版八上第18章《生态系统的稳定》中的第二节,学生通过第一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一课,已经建立了“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生物的生命活动与生物圈息息相关”的概念,这节课,通过进一步分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碳-氧平衡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个重要概念,也为下一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的学习打好基础。 本节课的主线十分清晰,围绕生物圈中“碳”-“氧”平衡如何维持?这一主题,我们设计了四个学生活动:活动一“分析生物圈中消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过程”,通过磁性板贴帮学生复习旧识,设疑引出新知,导入新课;活动二“探究绿色植物是否能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在改良教材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寻找实验中的对照组和变量,并根据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提高学生实验分析能力;活动三“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放出什么气体?”学生小组合作,自选实验器材、完成实验设计并组装实验装置,观察现象得出结论,提高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活动四“总结绿色植物与大气中碳—氧平衡的关系”,联系前后知识,提高学生学生的总结概况能力;活动五“联系实际”,解决开头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五个活动能力训练梯度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针对生物现象,观察、设疑、分析实验、设计实验、实施方案,交流与表达,既提高了科学探究的能力,也养成了理性思维的习惯。与此同时,学生关注涉及生物学的社会议题,尝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热心环境保护,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有几处思考: 1、明晰设计思路:从时政话题引入课题:结合杭州“G20峰会”中关于“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话题,用磁性板贴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活动,总结出生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和物质的燃烧都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并由此提出疑问:要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哪种生物的哪类活动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呢?由此引出课题,整节课都围绕这个问题开展科学探究,从实验分析到实验设计,最后回到《巴黎协定》的目标之一——本世纪下半叶要达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我们该做些什么?力求设计首尾呼应,解决实际问题。与此同时,在科学探究推进的过程中,修改过更为清晰的“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示意图”作为板书也逐渐完善,课题的板书也是同步渐进补充完整的。 2、修改实验设计:活动二“探究绿色植物是否能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的设计过程,就是一个师生共同研究的过程,学生实验小组课前准备的过程中,发现教材实验设计的可操作性较差,从容器、装置和植物的选择上都存在难度,而且实验效果不明显,很难观察。师生寻找了多种改良方法,均有欠缺,翻阅暑期徐州市生物教师集中培训材料发现,吴举宏老师专门对此进行过研究,为此又专门请教了吴老师,才完成了此次实验的修改,这种修改的好处是:选用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8章 生态系统的稳定复习提要及学案(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8章生态系统的稳定复习提要及学案(新版)苏科版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1、水分以气体的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植物的蒸腾作用。 2、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的表皮可看到有成对的半月形保卫细胞,以及保卫细胞间隙所形成的气孔。气孔是叶片散失水分以及与外界气体交换的“门户”。植物吸水时,气孔张开,水分散失;植物失水时,气孔闭合。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可以调节蒸腾作用强度。 3、蒸腾作用意义:①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②能吸收更多的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③蒸腾作用使水分从叶表面大量散失,降低了叶表面的温度。 4、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大量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送入大气,然后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这些降水一部分渗入地下,一部分流入海洋湖泊,还有一部分被植物吸收,经蒸腾作用再返回大气。第2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生物的呼吸、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都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

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绿色植物制造的氧气是地球大气中氧气的根本来源。因此,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 5、绿色植物通过(场所),利用(条件),用和为原料合成贮藏能量的并释放(产物)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实质:合成,储存。 6、呼吸作用的公式: 。条件:有光无光都进行;场所: ;实质:分解,释放。 7、二氧化碳的鉴定:能使;氧气的鉴定:能助燃,使带火星的木条。 8、碳氧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 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呼吸作用、微生物分解作用、燃料燃烧第3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9、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与所组成的统一整体。如:草原、森林、农田、湿地等都是常见的生态系统。 10、生态系统包括、、等有生命的以及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如水、温度、阳光、空光等。 11、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1)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和所占的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生态平衡。 和在食物链和食物中的流动,维持着生态系统的。(2)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首先是生物和上的相对稳定。(3)生态系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18章 生态系统的稳定(二)

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氧气 第18章 生态系统的稳定(二)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1.绿色植物被称为“空气净化器”,这是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 A .吸收氧气,产生有机物 B .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 C .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有机物 D .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2.我国每年要消耗一次性木筷450亿双,相当于要砍伐600万棵成年大树。专家估计,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是其木材价值的9倍。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质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B .绿色植物能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C .绿色植物能够提高大气温度,增加降水量 D .绿色植物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3.下图表示某植物叶片所处的状态,由此可知该叶片正在进行的生理过程 A .仅有光合作用 B .仅有呼吸作用 C .仅有蒸腾作用 D .以上三者都有 4.当你漫步在绿树成荫的林间小路上,你会感觉到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这是由于绿色植物的哪些作用提高了空气的质量 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 .植物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 C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 .茂盛的林木遮挡了强烈的阳光 5.人们在清晨刚进入种植蔬菜的密闭温室大棚内,会感到气闷。主要原因是 A. 蔬菜的呼吸作用使温度降低 B. 蔬菜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C. 蔬菜的光合作用制造了氧气 D. 人体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 6.炎热夏季的中午,阳光过强导致部分气孔关闭,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其原因是 A 、多余的水分无法散失 B 、水分无法运输 C 、吸收不到氧气 D 、吸收不到二氧化碳 7.右图为探究光合作用某一产物的实验装置,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此实验在有光或无光下都可进行 B .此实验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C. 此实验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氧气 D. 此实验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有机物 8.下右图为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其实验目的是 A .验证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B. 验证氧气是植物呼吸作用的原料 C .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黑色 塑料袋

18.2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教案

第2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2.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 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本章的探究活动。 情感目标 培养不断探究新知识的精神及同学间的合作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进一步探究光合作用的实质。 2.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设计检验二氧化碳是否真的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的实验。 ●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实验探究法。 ●教具准备 1.自制CAI光合作用课件及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生物圈中维持碳—氧平衡课件。2.实验材料用具准备:(1)按演示实验一装置提前两三天(或一周)准备,并每日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以收集足够的氧气,便于上课使用。 (2)另准备一套和实验一装置完全相同的材料用具,便于上课演示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地球上凡是生物都要呼吸,而凡呼吸,必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尤其是现在随着工业的发展和能源的开发利用,大量的燃料的燃烧也会消耗大量的氧,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可我们为什么还没有感觉到缺氧呢?氧从何来?二氧化碳哪去了?大自然是怎样调节氧和二氧化

碳的平衡的?要想破解这个谜,还需要我们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引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讲授新课] 一、光合作用还产生氧气 师:在第四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制造有机物——淀粉,那么,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只是有机物吗?还有没有其他成分,是什么成分?今天我们继续通过实验来探讨一下。 教师按演示实验操作,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实验装置里的金鱼藻,看它在阳光下是否放出了气泡。 生:仔细观察实验,并描述实验现象。 学生1:看到漏斗中的金鱼藻中有一个一个的小气泡产生。 学生2:看到漏斗中有气泡向试管中移动。 师:那么金鱼藻产生的小气泡是什么成分呢?下边大家接着看实验。 教师取出事先准备好的集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两个瓶子,并告诉学生甲瓶为氧气,乙瓶为二氧化碳,然后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分别伸入甲、乙两瓶中,让学生观察现象并描述。 生:甲瓶中卫生香复燃,乙瓶中卫生香熄灭。 师:再将罩在金鱼藻上的集有大约1/2以上气体的试管取出来,迅速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伸进管中,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卫生香的燃烧情况并与甲、乙两瓶中的燃烧情况进行对照比较,并预测金鱼藻在光下通过光合作用可能放出什么气体? 生:卫生香能复燃;与甲瓶中燃烧情况相同,所以金鱼藻在光下通过光合作用放出了氧气。师:很好。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金鱼藻在光下能够产生氧气,可见,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有机物外,还有氧气。 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师: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任何事物都不会凭空产生,也就是说,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有机物及氧气,而这有机物和氧气是由什么转化来的呢?下边请大家看大屏幕。 教师展示普利斯特利的著名实验课件: 画面1:单击出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内放有一支点燃的蜡烛,单击,蜡烛逐渐熄灭。单击出现问题1:蜡烛为什么会熄灭? 生:因为密闭的玻璃罩内缺氧。

2020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8章 生态系统的稳定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第18章生态系统的稳定 第1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学习目标】 1.能够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2.能够描述气孔的组成。 【活动方案】 活动一、感受植物的蒸腾作用 科学家研究发现: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大约需要消耗200kg以上的水,这200多kg水的 猜一猜,植物吸收的水分90%以上都到哪里去了? 活动二、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 1.展示课前准备的测定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 实验材料:粗细相似的枝条两枝(甲枝条保留叶片,乙枝条去掉叶片)、锥形瓶、塑料袋、清水、食用油、细绳; 实验方法:向两个锥形瓶中注入等量的清水,使得液面高度一样,再在液面上加适量的食用油,在瓶壁上做上记号,然后将两根枝条分别插入两个锥形瓶内,要插到瓶底。枝条露出瓶外的部分用塑料袋罩住,扎紧袋口。将它们放到有阳光的地方,几小时后观察现象。 你看到的现象是: 2.结合右图,进行实验分析 (1)在液面上加适量的食用油,是为了防止 ; (2)右图中,甲锥形瓶中的液面, 塑料袋上的现象是,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而乙锥形瓶中的液面。 (3)由此看出,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 甲乙 大部分。 (4)上述这种水分以状态,从散发到的过程,就叫做植物的蒸腾作用。 活动三、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 1.实验材料:菠菜叶片、镊子、解剖针、盖玻片、载玻片、滴管、显微镜 2.实验方法:(1)制作菠菜叶表皮的临时装片 步骤有:净、滴、取、浸、展、盖

(2)用低倍镜观察叶表皮 视野中除了许多形状不规则的叶表皮细胞外,还可以看到形状的细胞。 3.实验分析: (1)右图中成对的两个细胞就是, 它们之间形成的空隙就是,这就是水分散 失以及气体交换的“门户”。 (2)图中的气孔张开,图中的气孔是 闭合的。气孔的开闭可以调节蒸腾作用的强度。 (3)阅读P89“气孔的开闭”,了解气孔开闭的 原理。 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就________;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就_______。保卫细胞就是这样来控制气孔的开闭的。 活动四、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 阅读P78~79,了解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以及对生物圈的重要意义。 讨论并归纳:1.蒸腾作用促进了植物对的吸收和运输; 2.促进了植物体内溶解在水中的运输; 3.降低的温度,避免因强烈阳光照射而灼伤叶片。 4.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中的。此外,植物还有 的作用。 【检测反馈】 1.一棵高大的乔木,根吸收的水分要达到树冠的每一片叶,而促进水分运输的动力是()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吸水作用 D.呼吸作用 2.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一器官完成的()A.叶柄 B.幼嫩茎 C.叶片 D.幼根 3.植物叶片散失水分以及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A.导管 B.筛管 C.保卫细胞 D.气孔 4.气孔的开闭由什么来控制?()A.温度 B.湿度 C.保卫细胞 D.阳光 5.土壤中的水分参与植物蒸腾作用时的途径是()A.土壤→根毛→导管→叶脉→气孔→大气 B.土壤→导管→叶脉→气孔→大气 C.土壤→根毛→导管→气孔→叶脉→大气 D.土壤→根毛→叶脉→导管→表皮→大气 6.植被覆盖率高的地方,气候条件往往较好,如降雨量较多,夏天也较凉爽。这主要是利用植物的何种生理作用()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7.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

八年级生物上册 18.2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学案(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18.2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学案(新版)苏科版 【学习目标】 1、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2、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放出的气体 3、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重点: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本节的探究活动。认知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2、学习难点:独立设计并完成本节的探究活动。 【学习内容】 知识点一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学生自学】 验证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实验与以前的实验相比,有什么不同?实验变量是什么?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知识点二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氧气的平衡 【学生自学】 1、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各有哪些? 2、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是怎样进入生物体内的?

3、说一说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质疑拓展】 1、人体吸入的空气中主要含有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氮气所占的容积比例虽很大,但由于它对人体既无用又无害,所以我们在讨论人体气体交换时可以不作考虑。 2、在自然界中,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烧每天都消耗了空气中大量的氧,但我们为什么没有感到缺氧呢? 实验:观察实验装置里的金鱼藻在太阳光下是否放出了气泡。(然后等气体充满试管容积的1/2左右时,教师取出试管迅速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伸进试管内,让学生注意卫生香的燃烧情况。)观察最后得出结论:光合作用产生了氧。 3、联系生活,归纳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公式,阐述一下光合作用对于生物圈的意义:光合作用可以提供食物,产生氧气供生物呼吸,把太阳能转化成我们可以直接利用的能量等等。光合作用除了以上种种好处,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演练展示】 1、在自然界中,碳是以的形式,不断地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中循环着。 2、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吸收的气体是,并释放出气体。

苏科初中生物八上《6.18.2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word教案 (4)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实验教学目标】 (1)在对实验现象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设计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和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巩固加深对实验设计基本原则的认识,控制变量和对照实验。 【实验内容】 (1)实验名称: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以下称实验一) 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放出的气体(以下称实验二) (2)实验器材: 演示实验:验证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器材,3个大的密封塑料瓶(如波力海苔瓶装),一次性针筒1支,3支小试管,2小盆长势相同的植物,澄清的石灰水。 改进装置(不要求学生必做):350ml左右的矿泉水瓶(其中瓶盖中间打孔),橡皮管一根,止水夹一个,玻璃管或吸管一根,试管,澄清的石灰水。 演示实验:探究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气体的实验器材,金鱼藻或黑藻等水生植物,500ml 大号烧杯,短颈漏斗,细试管,碳酸氢钠(小苏打,每100ml放0.1克碳酸氢钠),卫生香。 学生实验:500ml左右的透明饮料瓶,橡皮管或弯吸管(可省略),502胶(可不用)。其他同上一实验。 (3)实验装置 【实验教学设计思路】 (1)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本节的探究实验。

具体分析如下:本节课旨在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使学生认识到光合作用需要利用二氧化碳为原料,同时还产生氧气。因此,观察并分析实验一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并完成实验二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2)实验对达成教学目标所起的作用: 如果只将着眼点放在设计实验上,而没有观察到实验现象,很难培养学生兴趣,学生对于光合作用放出氧的认识仍停留在记忆层次上。只有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过,才能记忆深刻。(3)主要教学策略: 我对实验一、实验二装置进行了改进,用透明饮料瓶代替教材中的实验装置,这样便于在学生当中积极开展。通过观察法和讨论法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然后用探究法对实验二进行改良设计。 【实验教学过程】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能力目标,能够模仿演示实验装置,独立设计并完成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2)教学过程: 复习光合作用的公式,分析普利斯特利的实验,使学生了解植物可以更新动物呼吸放出的气体。 实验一:验证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 分析思路:本实验的变量是光,针对该探究提出的问题是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需要光,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通过观察到装有绿色植物且放在光下的塑料瓶内二氧化碳被吸收,理解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做原料。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要证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需要哪些实验用具?怎样能证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按照我们的假设,玻璃钟罩内的二氧化碳将被绿色植物吸收了,你用什么方法检验二氧化碳减少了?假如实验结果和我们假设的一样,是否就证明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丙装置能否说明二氧化碳减少是与绿色植物有关。 教师总结实验过程:先向密封塑料瓶内吹入二氧化碳,对三个瓶做不同处理,参照书本,2~3小时后,分别向三个瓶内抽取气体,注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内,观察石灰水的颜色变化。甲瓶浑浊程度较重,乙瓶基本不浑浊,丙瓶浑浊程度较轻。实验结果说明了绿色植物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 改进装置(可以教师出示装置,不要求学生必做):①将橡皮管插入矿泉水瓶盖的孔中,软管向瓶里面的长度大约5cm左右。将水生植物放入矿泉水瓶中,种子所占的空间大约是矿泉水瓶空间的一半。②拧紧瓶盖。将软管在外面的一端与玻璃管相连,中间用止水夹夹紧,置于黑暗处。③4个小时后(或更长时间),将玻璃管插入用试管装的澄清的石灰水中,放开止水夹,即可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浑浊。如果觉得里面的气体不充足是,可以用手捏矿泉水瓶,立即会有很多气体出来。说明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④若将上述装置再从黑暗处挪到光下,同样时间后,装置中的气体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光合作用吸收了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 实验二: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放出的气体 分析思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是氧气,氧气可以助燃,使燃着的卫生香燃烧更旺盛。而氧气不溶于水,可以用排水集气法等方法收集。 在学生观察到实验现象后,可以启发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装置,在设计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初中八年级上册第18章 生态系统的稳定复习教案

第18章生态系统的稳定 一、复习目标 1. 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和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2.说明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3.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复习重难点 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和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知识点1 植物的蒸腾作用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1.水分以气体的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植物的蒸腾作用。 2.水分从气孔蒸腾,使植物体内产生一种将水分向上运输的拉力,从而能够促进根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同时也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 3.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降低植物叶片表面及其周围环境的温度,增加空气的湿度,有利于形成降雨,促进水分的吸收与运输。 4. 水循环:绿色植物通过根部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促进了水循环。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植物的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够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树林中的枯枝落叶就像一层厚厚的海绵,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岜使得婀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如图)。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绿色植物发挥了重要作用。 知识点2 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 1. 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吸收二氧化碳作原料。

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反应式: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 + 氧气 1.自然界中,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不断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中循环着。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变成贮藏能量的有机物,释放氧气。这种生物圈中二氧化碳—氧气的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仅为生物圈中的任何动物提供了各种食物,还为他们进行生命活动提供了氧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知识点3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1.物质和能量在生物链和食物网中流动,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越多,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影响的能力就越强。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表现在生物物种和数量上的相对稳定。 (二)类型与方法归纳 类型一植物蒸腾作用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大量的水分以气体的形式送入大气,然后以降雨的形式落到地面。 水循环: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大量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送人大气,然后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这些降水一部分渗入地下,一部分流入海洋湖泊,还有一部分被植物吸收,经蒸腾作用再返回大气。如下图: 类型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太阳提供的光能,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放出氧气。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氧气量大大超过自身的呼吸作用对氧气的需要量,光 叶绿体

八年级生物上册18_2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学案(新版)苏科版

精选教学设计 第 2 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均衡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认识绿色植物在保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均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达成本节的研究活动。 经过实验和研究,培育学生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情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可绿色植物关于保持生物圈碳- 氧均衡的重要意义,自觉形成爱惜绿色植物的美好感情。 【学习重难点】 1 、认识绿色植物在保持生物圈中的碳- 氧均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2、独立设计达成本节的研究活动。 【知识梳理】 1 、光合作用汲取、放出。 2、光合作用的公式 () 二氧化碳 +()有机物+() () 3 、生物经过作用制造有机物,开释氧气,通 过将有机物分解,细菌等微生物;经过 作用将动植物尸体及腐化物质分解,开释出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 如今生生不息,组成了大气中的的循环,保持 了生态系统中的碳氧均衡。

二氧化碳 +水 (作用) 有机物 +氧气()作用()作用、() 【讲堂检测】 1 、当你和同学们闲步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小道上,你会感觉空气特别清爽和润湿,此时你会想到这是绿色植物的什么作用改良了空气的质量() 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 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 蒸滕作用和运输作用 2、请依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生物圈中的碳—氧均衡的知识回答: (1)a 、 b 表示植物的生理活动: a 是,b是。 (2)A 、 B 表示两种物质: A 是,B是。 (3)a作用的意义:不只为生物圈中全部的生物供给了,并且供给了呼吸作用需要的,同时减少了大气中的含量,保持了生物圈中的均衡 (4)b 作用的意义是为植物的生命活动供给。 3、下列图是某同学没计的一组实验装置,请剖析回答下列问题:

八年级生物上册6182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 氧平衡教案苏科版范文整理

八年级生物上册6.18.2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教案(苏科版) 第2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①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②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过程方法 ①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本节的探究活动 ②通过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价值 认同绿色植物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重要意义,自觉形成爱护绿色植物的美好情感;通过参加绿化校园或社区活动,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难点: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 三、课时安排

课时 四、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据统计,全世界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烧所消耗的氧气量每秒平均为10000g。以这样的速度来计算,大气中的氧在3000年就会用完,那生物不是都要死亡了吗? ②复习:植物及人体呼吸都是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的,那么,是否有生物会产生氧气,消耗二氧化碳呢? ③问:如何证实呢? 学生猜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 学习新 一、探究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我们知道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太阳提供的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放出氧气,如何来证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二氧化碳;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产物是有机物与氧气? 光合作用的原料:水 条件:光与产物是:有机物 场所:叶绿体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提示:

探讨,思考,尝试设计,得出最终方案。 实验、观察、写出实验现象。 讨论得出实验结论。 思考题: ①此实验中有几个变量? ②当实验中出现不止一个变量时该如何处理?③书本上为什么丙中不放植物? ④为什么甲要放在黑暗处? ⑤乙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甲和丙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⑥在实验中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⑦如果三个瓶中的实验结果不同,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小结: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 过渡:你还能够设计实验:进一步探究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的气体是氧气吗? 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放出的气体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①写出所选用的主要实验材料的原因②写出所选用的实验仪器设备在实验中的作用③写出每个实验步骤可以说明什么问题。 尝试设计,讨论。纠正。得出可行的方案 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需要的条

初二生物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生物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试题答案及解析 1.在生态系统的碳——氧循环中,能使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中,又能将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A.分解者B.植食动物C.绿色植物D.肉食动物 【答案】C 【解析】地球上种类繁多的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 氧气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生物圈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 状态,简称碳--氧平衡.同时绿色植物也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指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 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释放出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绿色植物有利于保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首先明确什么是碳氧平衡. 2.下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2)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它在碳循环能将生物遗体中有机物分解、水和无 机盐。 (3)写出图中的食物链:,此食物链中含某些重金属浓度最高的生物是。【答案】(1)呼吸 (2)腐生细菌和真菌;成二氧化碳 (3)乙→丙→丁;丁 【解析】该图图示了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生态系统的组成中生物成分在碳循环中的作用,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了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腐生细菌和真菌)、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植 食动物和肉食动物).绿色植物呼吸和动物的呼吸③呼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绿色植物通过 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①和水转变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②.(1)③所示动物 的呼吸作用. (2)腐生细菌和真菌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呼吸,腐生细菌和真把动植物等残体含有的有机物分 解成无机物(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归还到环境中. (3)食物链的写法是生产者乙开头箭头指向初级消费者(植食动物丙)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丁),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毒物质(某些重金属等)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 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渐增加. 【考点】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3.下列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认识不正确的是 A.通过光合作用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B.直接或间接的为其它生物提供能量 C.通过蒸腾作用促进和参与水循环 D.通过呼吸作用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 【答案】D 【解析】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 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 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

苏科初中生物八上《6.18.0第18章 生态系统的稳定》word教案

第17章生态系统的稳定 知识结构 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 绿色植物与植物的蒸腾作用 生物圈中的观察叶表皮的气孔 水循环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来源:高考学习网生态系统绿 色植物与光合作用吸收二验证绿 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 生态系统绿色植物与光合作用吸收二验证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 生物圈中的氧化碳、放出氧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放出的气 碳—氧平衡气体 大气中二氧化碳—氧气的平衡 的稳定生态系统的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分析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自我调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资料分析保持生态系统稳 定的意义 内容简介 本章研究生态系统的稳定,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间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功能单位,在通常情况下总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稳态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生态系统的稳态是通过自我调节的过程来实现的。在学生对生态系统、生物圈、食物链、食物网以及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再从“生物与环境”高度来学习这部分内容,既落实了《课标》的要求,又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本章教材分三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生物之一。因此,本章特别重视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生存发展的关系。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几大主要作用是:作为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为各种生物构建身体和进行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对于前者,学生已在相关章节中学过,本章的一、二两节完成后两者的教学,使学生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几大主要作用有了较完整的认识。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爱绿护绿的美好情感,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等绿化活动。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

初一生物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试题答案及解析 1.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D.二氧化硫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造成温室效应;二氧化硫会造成酸雨,因此,选项B 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影响及其防治,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 进行。 2.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比较稳定,这是() A.光合作用的结果 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C.大气中含氧量多的结果 D.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少的结果 【答案】A 【解析】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在呼吸过程中大多要吸收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 燃烧各种燃料时也要产生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 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考点】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3.下图甲、乙两个玻璃瓶中分别装有等量的萌发种子和煮熟种子,加盖并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昼夜后,将燃烧的蜡烛同时放入甲、乙两瓶中,结果甲瓶中的蜡烛立即熄灭,乙瓶中的继续燃烧。此 实验现象可以证明种子的呼吸作用 A.分解有机物B.消耗氧气C.释放能量D.产生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植物体吸收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氧 气有助燃的作用。将燃烧的蜡烛同时放入甲、乙两瓶中,结果甲瓶中的蜡烛立即熄灭,说明玻璃 瓶中氧气减少,进而证明种子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乙瓶中的蜡烛继续燃烧,乙瓶起对照作用。所以这个实验现象不能证明种子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故A错;能证明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故 B正确;不能证明种子的呼吸作用释放能量,故C错;不能证明种子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呼吸作用需要氧气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的理解和 掌握情况。 4.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萝卜、梨等很多种蔬菜或水果放久了就会空心,不如刚买回来的时 候好吃,这是因为存放期间 A.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氧气 B.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水分 C.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