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卸车使用说明书---4

《自卸车使用说明书---4

《自卸车使用说明书---4
《自卸车使用说明书---4

自卸车使用说明书

前言

欢迎您使用由中航美运兰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自卸汽车!

我公司生产的自卸汽车具有结构简单,操纵平稳轻便,行使稳定性好,自卸性能好,耐使用,造型美观,维修保养方便等诸多优点。

在使用自卸汽车之前,请认真阅读本说明书,以便尽快的熟悉车辆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及维护知识,只有严格执行本说明书的各项要求,才能确保汽车的正常使用寿命及安全运行,并为您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本说明书仅就我公司生产自卸汽车的液压系统工作原理,使用操作及维护保养等加以说明,凡与底盘有关的技术参数,技术性能和使用保养,请参阅相应的《底盘使用说明书》或按《汽车保养手册》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本公司生产的自卸汽车均有国家公告,对有异议之处,请查询国家公告光盘或与本公司技术部联系,如私自更换、调换说明书数据,本公司概不负责。

由于产品结构的不断改进完善,可能出现说明书内容与产品结构不相符的现象,更改恕不通知,请给予谅解。

对于本车的专用技术问题,中航美运兰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保留更改和解释产品的权力。

中航美运兰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警示: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是预防事故的最好办法!

1、汽车不允许超载!

2、在车厢举升和降落的整个过程中,操作者不要离开操纵装置。

3、举起车厢进行车辆维修前,应支撑好副车架上的车厢安全撑杆。

4、不得将升降手柄置于“举升”或“中停”的情况下行驶;

5、汽车满载时,严禁高速下坡或突然停车。

6、卸货时要注意车厢后门板是否打开,在打开门板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7、不得在虚土路面上进行举升操作。

8、不得在侧倾路面上进行举升操作。

9、严禁车厢在举升状态下行驶。

10、不得采用惯性“闪”车厢的方式进行倾卸黏性货物,否则会造成拉杆弯曲或油缸及其它部件损坏。

11、使用侧翻自卸车的用户注意,在举升前必须将另一侧的翻转销轴全部拔出,否则会造成自卸车的严重损坏。

12、限位气阀是控制举升角度的,出厂前已调整好,不得擅自调整调节螺栓。

为了您的利益,在使用前请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因不正当操作引起的故障,我公司只为您提供有偿服务。

目录

一、产品结构概述 (1)

二、液压倾卸机构工作原理及操作程序 (2)

1、单缸连杆复合举升机构后倾自卸 (2)

2、多缸举升机构侧倾自卸(略) (4)

3、单缸前顶式举升机构后倾自卸 (8)

三、自卸汽车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11)

四、技术保养 (13)

五、车辆正确使用方法示例 (20)

六、关于“三包”及索赔条件 (22)

一、产品结构概述:

本自卸车系列产品是在各主机厂生产的汽车底盘基础上,根据使用方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车厢结构及相应的配置,实现其功能的要求。

本系列产品主要由:副车架、油缸举升机构、货箱、液压系统、操纵控制系统等主要部件及防护栏、挡泥板等辅助部件组成。

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车辆上装结构分为:腹置式后卸车厢结构、前置式后卸车厢结构、多缸式侧卸车厢结构等。

货箱结构又分为:矩形车厢结构、U型车箱结构、矿用铲斗型车厢结构及篷盖式车厢结构,采用高强度钢板,金属焊接成型,具有强度高,耐磨性好,质量轻等特点。

二、液压倾卸机构工作原理及操作程序:

1、单缸连杆复合举升机构后倾自卸

1.1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图

自卸汽车行驶方向

手动转阀操纵示意图

1.2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接通①取力器开关K,⑨升车蜂鸣器鸣叫,⑩电磁换向阀换向,储气筒里的压缩空气流向⑧取力器内的气缸,推动取力器内齿轮挂挡,⑤油泵开始泵油,液压油经⑤油泵进入③手动转阀,然后流回⑦油箱形成空循环,润滑液压回路。

将③手动转阀手柄置于举升位置,高压油经⑤油泵进入④油缸下腔,推动④油缸中活塞,在通过连杆机构举升车箱。

当④油缸中的活塞达到最大行程位置时,高压油通过④油缸内部卸荷阀流回⑦油箱车箱停止举升。

将③手动转阀手柄置于降落位置,借助车箱自重,④油缸下腔液压油经③手动转阀流回⑦油箱,车箱平稳下降,此时若⑤油泵仍在工作,高压油也经③手动转阀同时流回⑦油箱。

中停时要断开取力器开关K使⑤油泵停止工作,并把③手动转阀手柄置于举升位置,此时④油缸下腔液压油被封闭,车箱可在任意位置停留,而且中停可靠。

1.3操作程序

1.3.1车箱举升操作

将变速杆置于空档位置后,起动发动机,当储气筒气压到600kpa以上时,使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踏下离合器踏板,将取力器开关接通蜂鸣器开始鸣叫,这时慢慢抬起离合器踏板,油泵开始泵油,把手动转阀操纵手柄推至举升位置,车箱就可缓慢举升,踏下油门踏板,可加速车箱举升。

但是发动机转速升至1600r/min, 尤其是车箱将要举升至大角度时,不允许踏油门踏板。

1.3.2车箱中停操作

在车厢举升及降落过程中需中停,踏下离合器踏板即可(此时手动转阀手柄应位于举升位置)。长时间中停应将取力器开关推回使油泵停止工作。

1.3.3车厢降落操作

车箱举升后需降落,将手动转阀手柄由举升位置推至降落位置即可,同时踏下离合器踏板并将取力器开关切断,降落速度可由手动转阀的开度调节。

说明:由于我厂所改装的自卸车底盘变速器型号各有不同,所以有些自卸车的举升操作形式有些不同,特在此予以说明。

※青岛底盘在举升过程中若想中停,必须踏下离合器踏板,取力器方可停止工作。

2、多缸举升机构侧倾自卸(略)

3、单缸前顶式举升机构后倾自卸:

3.1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图:

本公司生产的单缸前顶式举升机构后倾自卸为气动操纵形式

①储气筒②组合控制气阀③限位气阀④慢将气控分配阀⑤油缸

⑥油箱⑦滤网(在油箱内)⑧油泵⑨传动轴⑩取力器

3.2气动操纵形式的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将②组合控制气阀中的控制手柄推至“举升”位置,这时①储气筒内的压缩空气经③限位气阀进入④慢降气控分配阀,使其换向。高压油经④慢降气控分配阀进入⑤油缸下腔推动活塞,使车箱举升。

当⑤油缸中的活塞达到最大行程位置时,油缸缸体形成角度,缸体限位块挤压③限位气阀,使其换向,切断气源,车箱停止举升。

车箱在举升或下降过程中,将②组合控制气阀中的控制手柄置于“中停”位置,则⑧油泵停止泵油,④慢降气控分配阀被切断,⑤油缸下腔液压油被封闭,则可实现任意位置停留。

将②组合控制气阀中的控制手柄推至“下降”位置,此时,储气筒内的压缩空气经组合控制气阀流向④慢降气控分配阀,使得④慢降气控分配阀换向,这时借助车箱自重,使得⑤液压油缸下腔液压油经④慢降气控分配阀流回⑥油箱,车箱平稳下降。

自卸汽车行驶方向

组合控制气阀操纵示意图

3.3操作程序

3.3.1车箱举升操作

将变速杆置于空档位置后,起动发动机,当储气筒气压达到600kpa以上时,使发动机处于怠慢状态,踏下离合器踏板,将组合控制气阀的控制手柄推至“举升”位置(手柄杆向后压至最底端)这时慢慢抬起离合器踏板,车箱就可缓慢举升,踏下油门踏板,可加速车箱举升,当发动机转速升至1600r/min,即达到油泵额定转速时,不宜再加大油门,尤其是当车箱将举升至最大角度时,不

予许踏油门踏板。

3.3.2车箱中停操作

在车箱举升及降落过程中停,踏下离合器踏板将操纵阀手柄置于中停位置。

3.3.3车厢降落操作

车厢举升后降落,将组合控制气阀手柄由举升位置推至降落位置即可,降落速度可由组合控制气阀内侧快慢降开关来调节。

注意:车辆行驶前操纵手柄必须在降落位置,开关处于切断状态,车厢必须降落到位,否则不允许车辆行驶。

自卸车行进中严禁进行举升、降落操作!否则由此而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使用者负责!

三、自卸汽车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自卸车的使用寿命,工作可靠性及经济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车的磨合,必须合理使用及维护保养。新车的发动机,底盘部分的磨合保养及检查,请按相应得自卸车底盘使用说明书的有关规定执行,我公司生产的系列自卸车的内部尺寸是按照国家的规定设计制造的,但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本手册上的尺寸与实际尺寸存在差异,但不会超过国家规定的尺寸,用户在使用该车型时,切记不得超过额定载质量。

上装自卸功能部分在使用前请遵守下列要求:

1新车的检查

⑴检查液压油箱中油量是否加足,如不足须按液压油牌号及规定的数量加足油量。

⑵检查液压系统管路,泵、缸、阀及控制气路是否有渗漏。

⑶在空载情况下,按操作程序进行车箱举升,降落试验。

⑷在车厢举升降落过程中,注意观察缸,泵,阀,取力器等部件是否工作正常,运动部分是否有卡,干涉,窜动及异响等。

⑸经过空载4-5次举升、降落操作,无上述不正常现象发生,可视为倾卸机构工作良好。

2新车的磨合

⑴自卸车倾卸机构磨合期,用车箱升、降次数来衡量,每200次,且使用时间不超过15天为该机构磨合期。

⑵在磨合期内,其装载质量要求逐渐增加,并加以控制,具体规定如下:

车箱升降100次内——装载质量不超过额定装载质量50%

车箱升降100—300次内——装载质量不超过额定装载质量60%

车箱升降300——600次内——装载质量不超过额定装载质量80%

车箱升降600——1000次内——装载质量不超过额定质量90%

⑶车厢在举升时,发动机转速不允许超过1600r/min。

⑷车厢在升、降过程1000次后,应全部更换液压油。

加注液压油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A液压油必须保持高度清洁,不能含有任何杂质和水分,在加入之前,液压油至少要经过48h 的沉淀。

B加注时要经过严格过滤

C加注容器一定要保持清洁,防止进入灰尘杂质或混入其他液体。

D液压油的牌号为8M液压油四季通用,是一汽集团公司企业标准,(G08-010-99,8M液压传动油供货技术条件)。

E新车磨合期结束后,液压系统工作三个月或连续举升1000次后更换液压油,换油后必须把油缸中的的空气放掉。

⑸磨合期内,应经常注意倾卸机构液压油是否有渗漏现象,如有应及时排除,同时应检查液压油油量。

⑹磨合期内,应经常注意取力器、齿轮泵工作情况,啮合、分离是否彻底,有无异响,温度是否正常,情况异常应及时查找原因并排除。

⑺经常注意液压缸、举升机构工作和紧固情况,若发现举升缓慢,干涉,突跳、异响和紧固件松动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并排除。

3使用注意事项:

⑴应避免自卸车在斜坡上或不坚实路面上卸货,以免发生车辆倾覆事故或举升机构损坏。

⑵在维护液压系统或将车箱举起进行维护时一定要使用专用的车厢安全支架或足够强度的柱子支撑车箱。使用安全支架时,必须把车停于平坦处卸掉车箱内全部载荷,停止发动机工作使车处于制动状态,确认车箱固定可靠后,方可在车箱下进行作业。

⑶车箱在举升作业时,严禁在车辆下站人。

⑷及时修复,补焊车箱损坏部位,排除液压系统故障,严禁自卸车带“病”工作。

⑸若自卸车长期不使用,起用前应按前述保养注意事项进行检查,合格后再使用。

(6)限位气阀是控制举升角度的,出厂前已调整好,不得擅自调整调节螺栓。

注意:由于违反上述规定产生的一切后果本公司不再负责。

四、技术保养

实现定期的技术保养,可避免运动间的过早磨损,也可减少使用过程中的故障频次,或避免某些潜在事故的发生,因此为提高自卸车的使用寿命,坚持定期技术保养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一)技术保养的内容

1、一级技术保养

a结合新车磨合期,按磨合期规定项目进行

b注意并检查液压缸上,下支撑点,连杆机构等各部件间的连接和紧固是否可靠,观察各运动部件及其相应的固定件是否有异常损坏或变形。

C拧开液压油厢底部的放油塞及液压缸底部进油管接头,待油放尽后清除积存在油口附近的脏物,并更换液压油。

2、二级技术保养

当倾卸机构升降次数达到1000-2000次,且使用时间不超过6个月时,应进行二次技术保养,内容有:

a、进行一级技术保养时的项目;

b、检查车厢,副车架,备胎架等的完好状况,特别要注意检查焊缝是否有开焊裂纹等现象。

C、检查齿轮泵,取力器,液压缸等运动部件的工作或磨损状态,并保养维修或更换易损件。

3、三级技术保养

当倾卸机构升降次数达2000-3000次,且使用时间不超过10个月时,应进行技术保养,内容有:

a、进行二级技术保养规定中规定的项目

b、拆检液压缸,取力器操纵阀等部件中运动部件,检查磨损及易损件的损坏情况,并更换某些损坏的元件;

c、清洗液压油箱,更换液压油。

4、检查润滑情况,更换润滑脂,请按润滑表中规定的润滑部件及润滑点进行。

(以每班加注一次为宜)

5、在进行技术保养或因临时故障进行维修时,在拆除部件过程中,应按易损件说明中规定的易损

件规格数量等要求检查易损件的状况必要时更换。

(二)、润滑部件及润滑点

1、单缸连杆复合举升机构后倾卸自卸车的改装部分,润滑油加注点部件如下:

2、侧倾自卸车的改装部分,润滑油加注点部位如下:

①油缸上支承座顶碗内。

加润滑油时先将车厢举升一定角度,同时将车厢支撑牢靠后,先将上支撑座顶碗的顶丝(位于顶碗的外表面)拧下,然后拧下顶碗,向其内部即可加注润滑油,润滑油加注完后,按相反顺序依次拧紧即可。

②油缸下支撑座转轴部分

将油缸下支撑座的压板的两个螺栓拧下来,将润滑油挤进下支撑座的转轴与下支撑座之间的缝隙内即可,然后按相反顺序将油缸下支撑座压板和螺栓紧固好。

③车厢上下翻转座的润滑油加注

由于上下翻转座在车厢空载举升时,翻转磨擦力较小,所以在车出厂时,本厂没有在上下翻转座处加注润滑油,但车厢装载后,随着压力增大,摩擦力也随着增大,所以需要在翻转座处加注润滑油。加注方法如下:

加注润滑油时,在车厢两侧分别进行,先将车厢举升起来,将上下翻转座的转动摩擦表面均匀涂一层润滑即可,然后将车厢落下来,待车厢回落平稳后,再将车厢另一侧的翻转座穿销档片,全部拆下来,安装到刚才已加注好润滑油一侧的翻转座销孔内,并把档片螺栓拧紧,按上述同样方法加注润滑油即可。

3、单缸前顶式举升机构后倾自卸车的改装部分,润滑油加注点部分如下:

(三)、易损件说明:自卸车油路系统的“O”型密封圈为易损件,型号为Q7342430(外径24mm ×断面3.0mm)全国各地均有销售。

(四)、可能出现的故障及排除方法。

▲用于多缸举升机构侧倾自卸。●用于单缸前顶式举升机构后倾自卸。

五、车辆正确使用方法示例

六、有关“三包”及索赔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凡本公司生产的产品,因质量而造成车辆零、部件的损坏,并符合下述规定者,我们将提供“三包”服务。

1、质量保修原则:

1.1用户在严格按照本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保养、正确操作使用情况下,因产品质量造成的车辆零、部件的损坏。

1.2汽车“三包”服务工作应坚持以修理为主的原则,一般不予更换总成。能通过修理解决的,就不更换件;能通过更换零部件解决的,就不更换总成。原则上采用修复和更换件办法解决。

1.3公司原则上不承担用户提出的零部件之外的任何相关损失,特殊情况的质量纠纷协商解决或者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执行。

1.4如车辆在“三包”期内发生故障,需用户保留事故现场和损坏件原始状态的,必须及时通知公司派技术服务人员到现场鉴定后,才能对事故现场和损坏件进行处理。否则,造成的一切后果和损失用户自行承担。

2、“三包”期限

2.1、质保期自我公司产品出厂之日起计算。

2.2、自卸车系列产品主要零部件“三包”有效期限规定如下:

2.2.1、液压缸及上下支座、传动轴:六个月

2.2.2、副车架、车厢:六个月。(注:上装部分的大厢、副梁及钢结构附件除因设计和制造原因引起的关键结构部位频繁断裂或有明显焊接缺陷外,由于严重超载或超强外力作用引起的变形、断裂、开焊等现象均不在保修范围内)。

2.2.3、各种控制阀类、齿轮泵、高压油管、储油箱总成:三个月。

3、不属三包范围的零部件:车辆安装的塑料制品、玻璃制品、木制品、橡胶制品(不含轮胎)、灯具灯泡、个别紧固件及润滑件等易损件。

4、用户在车辆发生故障需我公司派员进行“三包”服务时,请用传真等书面形式明确告知:发生故障车型(厂家、底盘号、)、车辆出厂时间、行驶里程、故障现状情况、车辆所在地点、联系方式,以便及时分析原因、服务人员能及时赶到并能顺利排除故障。

5、服务时间:收到服务信息24小时内(边远地区除外)公司派出服务人员或发服务件,需新制作或外购的服务件,要求48小时内发出,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处理应当征得用户同意。

6、下列情况不予进行“三包”服务:

6.1不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中的使用规定正确使用。如:超负荷、超速、不规范操作等引起的损坏件。

6.2不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中的保养规范正确保养。如:未按规定周期更换合格的润滑油、润滑脂等引起的损坏件。

6.3不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中规定进行技术调整维修而引发各类故障造成的损坏。

6.4汽车运行中出现各种异响及其它故障,不及时停车检查、排除而强行续驶造成的直接损坏件、扩大部分的相关损坏件。

6.5擅自改动原车型或自行改装过的车辆。

6.6公路发送或经销过程中因人为因素造成的缺陷等。

6.7自然磨损或拆卸调整不当造成的损失。

6.8维修车辆时,装用非原厂配件或未经公司认可的配件而导致损坏的零部件。

6.9汽车肇事后,用户单方处理,未经公司确认质量责任的车辆。

6.10不可抗拒的外力造成的损坏(如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地面及填方松土下沉等灾害)。

6.11超出“三包”有效期限的。

6.12客户在我公司定制上装时,为满足自己某些个性化需要而要求本公司超出公告尺寸或结构制作时,已经写出发生问题时由客户自己负责的承诺书的。

外径千分尺使用说明

外径千分尺使用说明

外径千分尺产品资料 千分尺产品明细:外径千分尺、测微头、螺纹千分尺、公法线千分尺、内径千 分尺、深度千分尺、杠杆千分尺、板厚千分尺、壁厚千分尺、尖头千分尺、小测头千分尺、电子数显外径千分尺 一、外径千分尺(三级产品分类) 1、产品简介:外径千分尺是利用螺旋副原理对弧形尺架上两测量面间分割的距离进行读数,适用于工件的外尺寸测量的工具。 2、购买列参数:见表 3、产品特性: ●适用于工件的外尺寸测量,可测量工件精度在IT6-IT10。 ●外径千分尺按分度值可分为0.01mm和0.001mm,根据所测工件精度要求选 择相应的产品。 ●测微螺杆采用优质合金钢制造,经淬火后精密磨削,变形小,耐用度高。●测量范围≤300mm的外径千分尺测量面镶硬质合金,使用寿命长。 ●测力装置采用双棘轮结构,测力稳定。 ●外径千分尺符合国家标准 GB/T1216-2004。 ●测量范围(25-300)mm外径千分尺附有校对量杆1支;测量范围(300-1000) mm外径千分尺附有校对量杆2支;测量范围(1000-3000)mm外径千分尺 附有校对柱2支,校对量杆4支,具体尺寸详见参数列表。 ●1000-3000mm管结构外径千分尺是由外径千分尺和百分表组成的通用外尺 寸测量器具。 ●1000-3000mm管结构外径千分尺适用于重型机械或矿山机械等加工大尺寸 零件的测量,通过活动测砧、量杆、校对柱及测微头来实现每种规格量程为500mm的尺寸测量。用校对柱、测微头及量杆做尺寸的调整,用百分表进行比较测量,百分表量程为 10mm,读数更直观、方便。 ●1000-3000mm管结构外径千分尺符合 JB/T 10007-2012。 ?测力装置注意事项:转动测力装置渐进量面,听见“卡卡”声,表明量面与 工件已接触上,测力装置卸荷有效,即可读数。 ?校对量杆的使用方法和作用:校对量杆用于测量范围大于25mm的外径千分 尺校对“0”位。把校对量杆当做被测工件进行测量,如果千分尺上的读数与校对量杆实际尺寸相同,表明“0”位正确。如果不符,则表明“0”位不

高位自卸汽车

XXX学院 课程设计成果说明书 题目:高位自卸汽车 学生姓名:XXX 学号:081309141 学院:_______________ XX学院___________ 班级:C08机械(1 )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组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 年6 月24 日 目录 第1章设计题目与其要求................................................................... .3 1.1设计题目.............................................................................. .3 1.2设计要求.............................................................................. .3 第2章结构简图及其运动分析................................................................ .4 2.1举升机构及其运动分析 .................................................................. .4 2.2翻转机构.............................................................................. .5 2.3后箱门打开机构........................................................................ .6 第3章最佳方案............................................................................ .7 3,1最佳方案选择......................................................................... .7 第4章机构总成............................................................................ .9 4.1机构总成. (9) 结束语 (10) 参考文献 (10)

外径千分尺使用说明

外径千分尺产品资料 千分尺产品明细:外径千分尺、测微头、螺纹千分尺、公法线千分尺、内径千分尺、深度千分尺、杠杆千分尺、板厚千分尺、壁厚千分尺、尖头千分尺、小测头千分尺、电子数显外径千分尺 一、外径千分尺(三级产品分类) 1、产品简介:外径千分尺是利用螺旋副原理对弧形尺架上两测量面间分割的距离进行读数,适用于工件的外尺寸测量的工具。 2、购买列参数:见表 3、产品特性: ●适用于工件的外尺寸测量,可测量工件精度在IT6-IT10。 ●外径千分尺按分度值可分为0.01mm和0.001mm,根据所测工件精度要求选 择相应的产品。 ●测微螺杆采用优质合金钢制造,经淬火后精密磨削,变形小,耐用度高。 ●测量范围≤300mm的外径千分尺测量面镶硬质合金,使用寿命长。 ●测力装置采用双棘轮结构,测力稳定。 ●外径千分尺符合国家标准GB/T1216-2004。 ●测量范围(25-300)mm外径千分尺附有校对量杆1支;测量范围(300- 1000)mm外径千分尺附有校对量杆2支;测量范围(1000-3000)mm外径千分尺附有校对柱2支,校对量杆4支,具体尺寸详见参数列表。 ●1000-3000mm管结构外径千分尺是由外径千分尺和百分表组成的通用外 尺寸测量器具。 ●1000-3000mm管结构外径千分尺适用于重型机械或矿山机械等加工大尺 寸零件的测量,通过活动测砧、量杆、校对柱及测微头来实现每种规格量程为500mm的尺寸测量。用校对柱、测微头及量杆做尺寸的调整,用百分表进行比较测量,百分表量程为10mm,读数更直观、方便。 ●1000-3000mm管结构外径千分尺符合JB/T 10007-2012。

《自卸车使用说明书---4

自卸车使用说明书 前言 欢迎您使用由中航美运兰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自卸汽车! 我公司生产的自卸汽车具有结构简单,操纵平稳轻便,行使稳定性好,自卸性能好,耐使用,造型美观,维修保养方便等诸多优点。 在使用自卸汽车之前,请认真阅读本说明书,以便尽快的熟悉车辆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及维护知识,只有严格执行本说明书的各项要求,才能确保汽车的正常使用寿命及安全运行,并为您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本说明书仅就我公司生产自卸汽车的液压系统工作原理,使用操作及维护保养等加以说明,凡与底盘有关的技术参数,技术性能和使用保养,请参阅相应的《底盘使用说明书》或按《汽车保养手册》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本公司生产的自卸汽车均有国家公告,对有异议之处,请查询国家公告光盘或与本公司技术部联系,如私自更换、调换说明书数据,本公司概不负责。 由于产品结构的不断改进完善,可能出现说明书内容与产品结构不相符的现象,更改恕不通知,请给予谅解。 对于本车的专用技术问题,中航美运兰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保留更改和解释产品的权力。 中航美运兰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警示: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是预防事故的最好办法! 1、汽车不允许超载! 2、在车厢举升和降落的整个过程中,操作者不要离开操纵装置。 3、举起车厢进行车辆维修前,应支撑好副车架上的车厢安全撑杆。 4、不得将升降手柄置于“举升”或“中停”的情况下行驶; 5、汽车满载时,严禁高速下坡或突然停车。 6、卸货时要注意车厢后门板是否打开,在打开门板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7、不得在虚土路面上进行举升操作。 8、不得在侧倾路面上进行举升操作。 9、严禁车厢在举升状态下行驶。 10、不得采用惯性“闪”车厢的方式进行倾卸黏性货物,否则会造成拉杆弯曲或油缸及其它部件损坏。 11、使用侧翻自卸车的用户注意,在举升前必须将另一侧的翻转销轴全部拔出,否则会造成自卸车的严重损坏。 12、限位气阀是控制举升角度的,出厂前已调整好,不得擅自调整调节螺栓。 为了您的利益,在使用前请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因不正当操作引起的故障,我公司只为您提供有偿服务。

带锯床使用手册

第一章操作安全须知 1.开机前检查是否有漏电等不安全隐患。 2.锯床运转时严禁开启两侧锯轮防护罩。 3.绝对不允许用手触摸运转中的带锯条。 4.严禁在带锯条运转的下方触摸工件。 5.折叠拆取带锯条要戴防护眼镜,手套。 6. 更换带锯条一定要将机器的电源切断。 第二章双金属带锯条简介 双金属带锯条是采用高性能高速钢齿部材料和优质弹簧钢带体材料,通过电子束真空焊接和特殊工艺加工制造而成。锯齿具有良好的红硬性,可切割各类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是一种节省原材料和降低能源消耗的新型锯削工具。

图一 如图一所示:齿尖刃部硬质材料高度仅1.2mm。 最常见的锯齿分齿为斜向分齿

图二 锯齿横向分齿,一个向左,一个向右,一个不分。 第三章双金属带锯条简要使用说明 为了达到最佳切削性能,锯齿的大小及切削刃形状的选择十分重要。要求所选齿形、齿距应与被锯切工件相匹配,实心材料选用有前倾角的带锯条;厚度在8毫米以下的型材、管材选用零度角的锯条(推荐选用PRO梯形齿);锯切实心铝材及不锈钢使用有前倾角的带锯条。 一.带锯条的安装 1.双金属带锯条带体柔软不易断裂,安装锯条后必须检查锯条的张紧度,若锯条张不紧易产生锯斜。检查方法:当导向支架调整锁紧后,将大拇指放到两支架内侧锯条的中间部位,用力推动锯条,锯条有一定的弹力就可以了。(双金属带锯条的最佳张力值在300N/mm2左右)

2.锯条安装完毕,开机观察锯条背部与锯轮边缘的间隙,最佳间隙为1mm左右为宜,锯条背部如磨擦到锯轮边缘会严重损坏锯条。 二.新锯条的磨合 1.新锯条使用必须进行磨合,这关系到锯条的使用寿命。未经磨合的锯条使用寿命达不到锯条正常使用寿命的一半。 2.第一刀要慢慢进给,切入材料20mm后,无异常状况后逐渐调整至正常切削率的50%左右,再逐步进入正常的锯切状态。(锯切速度请参照本书第16页《锯切参数选择》) 三.带锯条的巧用 充分磨合好的锯条,锯切面积达到4-5m2后,应逐渐递减进给量,这样能够延长锯条的使用寿命,还能增加切断面积呢。 四.带锯条的保护 锯带安装完,点动开关使锯带慢慢转动,观察锯带齿尖是否有擦伤及其它异常的摩擦。

大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计算说明书

大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高位自卸汽车设计 计算说明书 1.2 设计要求及原始数据 (1).设计要求: ①具有一般自卸汽车的功能。 ②能将满载货物的车厢在比较水平的状态下平稳地举升到一定高度,最大升程S max 见表1。 ③为方便卸货,要求车厢在举升过程中逐步后移,车厢处于最大升程位置时,其 后移量a见表1。为保证车厢的稳定性,其最大后移量a max 不得超过1.2a。 ④在举升过程中可在任意高度停留卸货。 ⑤在车厢倾斜卸货时,后厢门随之联动打开;卸货完毕,车厢恢复水平状态,后厢门也随之可靠关闭,后厢门和车厢的相对位置见图2。 ⑥举升和翻转机构的安装空间不超过车厢底部与大梁间的空间,后厢门打开机构的安装面不超过车厢侧面。 ⑦结构尽量紧凑、简单、可靠,具有良好的动力传递性能。 (2)原始数据: 方案号车厢尺寸L×W×H L(mm)×W(mm)×H(mm) S max (mm) A (mm) W (kg) L 1 (mm) H d (mm) A 4000×2000×640 1800 380 5000 300 500 B 3900×2000×640 1850 350 4800 300 500 C 3900×1800×630 1900 320 4500 280 470 D 3800×1800×630 1950 300 4200 280 470 E 3700×1800×620 2000 280 4000 250 450 F 3600×1800×610 2050 250 3900 250 450

2 设计方案的评价及选择 2.1举升机构 2.1.1设计要求: 1.能将满载货物的车厢在比较水平的状态下平稳地举升到一定高度,最大升程S max见表1。 2.为方便卸货,要求车厢在举升过程中逐步后移,车厢处于最大升程位置时,其后移量a见表1。为保证车厢的稳定性,其最大后移量a max不得超过1.2a。 3.在举升过程中可在任意高度停留卸货。 2.1.2 设计方案 方案1:平行四边形举升机构 图2-1平行四边形举升机构 如上图所示机构,CBEF形成一平行四边形,杆BC在液压油缸的带动下绕C轴转动,从而完成车厢的举升和下降。 优点: ①.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安装和维修; ②.能够保证车厢在举升和下降过程中保持水平,稳定性好; ③.液压油缸较小的推程能够完成车厢较大的上移量。 缺点: 车厢上移时,其后移量很大。为了保证车厢举升到最大高度时,其最大后移量不超过设计要求,需将杆BC、EF做得很长,甚至大大超过了车厢的长度,在工程实际中不能实现。 方案2:L型举升机构 图2-2 L型举升机构

GZ4230数控带锯床使用说明

XIELI GZ4230 数控带锯床电脑控制系统 用户手册 浙江协力机械工具有限公司

GZ4230 全自动数控带锯床 一、机床的主要用途 “协力”牌GZ4230卧式数控带锯床经我公司多年来的研发,集国内外同类产品之精华,结构合理,技术性能稳定,操作方便,主要用于大型钢铁集团、石油管道、水电机械、重型锻造、模具钢板等大型材料的锯切加工,具有锯口窄,省料节能、锯削精度高,生产效率高优点。本机通过锯条线速的无级变速,锯条线速度的自由变换特别适用于锯切大型材料的功效,节省锯条的使用成本。 二、机床的主要特征 1、人机界面取代传统控制面板模式,锯切参数数字设定,PLC可 编程控制器,灵活设定、转变锯切模式。 2、机床设置参数完成后, 通过机械、电气、液压,具有自动夹 紧、自动进刀、切割完毕自动快速上升(即退刀),自动送料 的功能,无需人工操作。 3、机床的切削进给,在给定的范围内,可进行无级调速。 4、工作进给采用液压送料,送料定位采用光栅尺控制,定位误差< 5、锯架的上升与下降运动采用镀硬铬圆柱,精度高。 6、锯带的线速度无级调速。

三、机床的主要技术参数 四、机床使用的主要配件说明 1、PLC可编程控制器采用世界名牌台达产品,性能稳定可靠。 2、主传动采用蜗轮减速机,由诸暨蜗轮箱厂生产,十多年来一直为锯床厂家配套。 3、液压件采用台湾朝田或上海朝田公司产品,该产品动作性能可靠,挤污染力强,价格性能较高。 4、电器元件选用西门子及德力西正泰等名牌产品。 5、锯条选用规格34××4210可根据材料选择齿型。 6、液压油的选用:石油基油——相当于ISO VG46的油液。工作油温范围:-17~70度,推荐用户使用海联46号抗磨液压油。 人机界面概述 本人机界面为目前世界先进的人机对话平台,具有操作简单,界面友好,外观美观,高速响应等优点。配合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光栅尺为您提供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金属带锯床自动化控制系统。 一、启始画面

自卸车设计说明书

自卸车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输入: 整车型号 轴距:4250+1350mm; 载质量:65t;厢体质量:5t;整备质量:15.79t;容积:22m3 举升型式:前顶四级缸举升形式。 二、整车布置: 见图1 布置型式:油缸上支座固定在前板上(见图1) 经过作图2得出,车箱内长为6000mm,举升48°后板离地高度为444mm。 图2 三、方案计算说明 1、分析整车爬坡时是否存在后翻的可能性(见图3) 通过得知满载最大爬坡度35%,经计算坡度等于19.3°。经过作图得知,在坡度为19.3°的坡上货物重心在后轮与地面支撑点之前,故车辆满载爬19.3°的坡时不会后翻。 图3 2、选用柳汽前举升四级缸4TG-E185×4650,该油缸参数为:额定压力 为 16MPa,工作容积为82.4L,总行程为4650mm,油缸各级杆径分别为185 mm、160 mm、135 mm、110 mm,在额定压力16MPa下油缸推力分别为43 t、32t、22.9t、15.2t 油缸受力见图4,F为油缸推力,G为车箱自重加货物后的总质量 根据力矩平衡可以得出,如果要顺利举升货物必须满足以下公式:

F ×b > G ×a 图4 表1(载重65t ) 表2(载重80t ) 故:满足F 4×b 4>G ×a 4 3.系统压力计算 根据油缸所需推力及活塞杆的截面积,可以得出油缸的内压力: 载重65t 情况下: 载重80t 情况下: 4. 选用CB-J2100型油泵,该油泵参数为:额定转速为2300转/分,额定压力为20MPa ,驱动功率为66.28kW ,液压系统容积效率通常取0.9,校核举升时间 油缸举升所需时间:88.239.060 100 2300104.823 =???=  t 秒 5. 传动轴的计算 根据9550 T n P ?= 可以得出油泵额定压力(20 MPa )时所需的扭矩: 2772300 82.6695509550=?=?=n P T N ·M 油泵在20MPa 额定工作时所需的扭矩为277N ·M ; 选用取力器为QH50,输出额定扭矩为500N ·M ;

千分表的使用方法

百分表和千分表的使用方法 一百分表的结构 百分表和千分表,都是用来校正零件或夹具的安装位置检验零件的形状精度或相互位置精度的。它们的结构原理没有什么大的不同,就是千分表的读数精度比较高,即千分表的读数值为0.001mm,而百分表的读数值为0.01mm。车间里经常使用的是百分表,因此,本节主要是介绍百分表。 百分表的外形如图5-1所示。8为测量杆,6为指针,表盘3上刻有100个等分格,其刻度值(即读数值)为0.01mm。当指针转 一圈时,小指针即转动一小格,转数指示 盘5的刻度值为1mm。用手转动表圈4时, 表盘3也跟着转动,可使指针对准任一刻 线。测量杆8是沿着套筒7上下移动的, 套筒8可作为安装百分表用。9是测量头, 2是手提测量杆用的圆头。 图5-2是百分表内部机构的示意图。 带有齿条的测量杆1的直线移动,通过齿 轮传动(Z1 、Z2 、Z3),转变为指针2的回转 运动。齿轮Z4和弹簧3使齿轮传动的间隙图5-1 百分表 始终在一个方向,起着稳定指针位置的作 用。弹簧4是控制百分表的测量压力的。 百分表内的齿轮传动机构,使测量杆直线

移动1mm时,指针正好回转一圈。 由于百分表和千分表的测量杆是作直 线移动的,可用来测量长度尺寸,所以它 们也是长度测量工具。目前,国产百分表 的测量范围(即测量杆的最大移动量),有 0~3mm;0~5mm; 0~10mm的三种。读数 值为0,001mm的千分表,测量范围为0~1mm。图5-2 百分表的内部结构 二百分表和千分表的使用方法 由于千分表的读数精度比百分表高,所以百分表适用于尺寸精度为IT6~IT8级零件的校正和检验;千分表则适用于尺寸精度为IT5~IT7级零件的校正和检验。百分表和千分表按其制造精度,可分为0、1和2级三种,0级精度较高。使用时,应按照零件的形状和精度要求,选用合适的百分表或千分表的精度等级和测量范围。 使用百分表和千分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使用前,应检查测量杆活动的灵活性。即轻轻推动测量杆时,测量杆在套筒内的移动要灵活,没有任何轧卡现象,且每次放松后,指针能回复到原来的刻度位置。 2 使用百分表或千分表时,必须把它固定在可靠的夹持架上(如固定在万能表架或磁性表座上,图5-3所示),夹持架要安放平稳,免使测量结果不准确或摔坏百分表。 用夹持百分表的套筒来固定百分表时,夹紧力不要过大,以免因套筒变形而使测量杆活动不灵活。 图5-3 安装在专用夹持架上的百分表 1用百分表或千分表测量零件时,测量杆必须垂直于被测量表面。图5-4所示。 即使测量杆的轴线与被测量尺寸的方向一致,

《自卸车设计说明书》word版

目录 第1章绪论 (3) 1.1 课题的提出 (3) 1.2 专用汽车设计特点 (5) 1.3课题的实际意义 (6) 1.4 国内外自卸汽车的发展概况 (7) 第2章轻型自卸车主要性能参数的选择 (10) 2.1整车尺寸参数的确定 (10) 2.2质量参数的确定 (10) 2.3其它性能参数 (12) 2.4本章小结 (12) 第3章自卸车车厢的结构与设计 (13) 3.1 自卸汽车车厢的结构形式 (13) 3.1.1车厢的结构形式 (13) 3.1.2车厢选材 (14) 3.2车厢的设计规范及尺寸确定 (14) 3.2.1车厢尺寸设计 (15) 3.2.2车厢内框尺寸及车厢质量 (16) 3.3车厢板的锁启机构 (17) 3.4 本章小结 (17) 第4章自卸举升机构的设计 (18) 4.1自卸举升机构的选择 (18) 4.1.1举升机构的类型 (18) 4.1.2自卸汽车倾卸机构性能比较 (21) 4.2举升机构运动与受力分析及参数选择 (23) 4.2.1机构运动分析 (23) 4.2.2举升机构受力分析与参数选择 (24)

4.3本章小结 (26) 第5章液压系统设计 (27) 5.1液压系统工作原理与结构特点 (27) 5.1.1工作原理 (27) 5.1.2液压系统结构布置 (28) 5.1.3 液压分配阀 (28) 5.2油缸选型与计算 (29) 5.3油箱容积与油管内径计算 (30) 5.4取力器的设计 (31) 5.5本章小结 (32) 第6章副车架的设计 (33) 6.1副车架的截面形状及尺寸 (33) 6.2副车架前段形状及位置 (33) 6.2.1 副车架的前端形状及安装位置 (33) 6.2.2 纵梁与横梁的连接设计 (35) 6.2.3 副车架与主车架的连接设计 (36) 6.3副车架主要尺寸参数设计计算 (37) 6.3.1副车架主要尺寸设计 (37) 6.3.2副车架的强度刚度弯曲适应性校核 (37) 6.4本章小结 (44) 结论 (45) 参考文献 (46) 致谢 (47)

外径千分尺的使用方法及保养

千分尺使用方法 量具名称:千分尺 千分尺的分类: ①①按测量部位:内径 ②②精确程度:直接读数 ③③读数方式:读数估读 ④数显量程范围:0-25mm、25-50mm、50-75mm、75-100mm、100-125mm、125-150mm、 150-175mm、175-200mm ⑤操作步骤: ⑥①将被测物体放在表面平整的平面上,选择合适量程的千分尺。 ⑦②当千分尺的两个测量面与被测表面快接触时,就停止旋转微分筒,而改旋转测力装 置,使两接触面与被测面相接触,等到发出“咔咔”的三声后,即可进行读数。 ⑧③千分尺测量轴的中心线要与工件被测长度方向相一致,不要歪斜。 ⑨④将千分尺固定开始读数。 ⑩读数时注意: ?外径:Ⅰ0-25mm、25-50mm、50-75mm、75-100mm千分尺 ?①读出固定套筒上露出刻度线的毫米数和半毫米数。一格为0.5mm,如果读数在 18.5-19mm之间,切记读数后面的0.5mm,将读数记下来,这是第一个读数; ?②读出活动套筒上与固定套筒上基准线对齐的读数,并估读不足半毫米的数字,这是第二个读数; ?③固定套筒上侧有十条横刻度线,活动套筒的刻度线和固定套筒上侧刻度线对齐的那条刻度线即为第三个读数; ?④把三个读数加起来即为测得的尺寸。 ?Ⅱ100-125mm、125-150mm、150-175mm、175-200mm千分尺 ?125-150mm千分尺主尺从25mm开始读完数加100mm ?150-175mm千分尺主尺从50mm开始读完数加100mm ?175-200mm千分尺主尺从75mm开始读完数加100mm ?这三种卡尺都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二位,第三位为估读。 21外径:Ⅰ100-125mm、125-150mm、150-175mm、175-200mm千分尺 22①同0-25mm、25-50mm千分尺读数①; 23②同0-25mm、25-50mm千分尺读数②; 24③当固定套上的刻度线与活动套筒刻度线对齐时,则第三位读数为0,若固定套上的刻度线在活动套筒两刻度线之间时,则第三位读数估读; 25④将三个读数相加再加上100mm即为测得的尺寸。内径:测量方法同外径测量方法,最终测量尺寸直接显示在屏幕上,读出结果即可。 26千分尺的校验:校验步骤同千分尺读数操作步骤。 27若千分尺不精确用标准块校验时固定套上的刻度线与活动套筒上的“0”刻度线不齐。 则用校正工具将两条线对齐。切记:校正时不要用力过度,防止精密测微螺杆变形。28量程为25-50mm外径读数千分尺(精确到0.001) 29量程为25-50mm内径数显千分尺(精确到0.001) 30三爪千分尺精确度:0.005mm 如果处于0.005-0.010mm刻度之间则第三位读数为估读。量程:11-14mm、14-17mm、17-20mm 31读数注意:

东风前顶自卸车液压件标准化手册

Q/DFCV 东风前顶自卸车液压件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发布

目次

前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开发管理部归口。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商品开发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商品开发部车型开发二室。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制造技术部专用车技术科、东风汽车贸易公司、十堰市驰田汽车有限公司、湖北神河汽车改装(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神鹰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东风特汽(十堰)专用车有限公司、东风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晶、严利群、唐全丰、徐洪波、杜红雷、闫伟伟、张祖明、王民、许建、费云峰、孟国平、夏路、杨帆、江坤等。

东风前顶自卸车液压件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液压油缸、液压油箱、液压换向阀、液压油泵、液压油管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界定了自卸车液压件的相关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委改的前顶自卸车液压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985 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及与尺寸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JB/T 5943 工程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JB/T 7041 液压齿轮泵 JB/T 10205 液压油缸 QC/T 222 自卸汽车通用技术条件 QC/T 223 自卸汽车性能试验方法 QC/T 460 自卸汽车液压油缸技术条件 QC/T 461 自卸汽车换向阀技术条件 QC/T 484 汽车油漆涂层 QC/T 572 汽车清洁度工作导则测定方法 QC/T 625 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QC/T 825 自卸汽车液压系统技术条件 QC/T 29104 专用汽车液压系统液压油固体污染度限值 EQY-2 东风载货汽车油漆涂层质量标准 3 液压油缸的技术要求及主要规格 3.1 相关术语: 额定压力:能连续使用的最高压力。 泄油:从液压元件中的通道(或管道),向油箱或集流器等返回的油液或这种油液返回现象。 漏油:从正常状态下应该密封的部位流出来的少量油液。 油口,连接口:元件上传导流体的通道的开口处。

自卸车检验标准

自卸车 1 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用定型汽车底盘改装的自卸车和自卸半挂车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随车文件、使用说明书、运输和贮存。 1.2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用定型汽车底盘改装的自卸汽车和本公司生产的自卸半挂车(包括后卸自卸车、侧卸自卸车和侧卸半挂车)。 1.3 具体车型及其主要技术参数纳入产品图样管理,本标准不再重复列入。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所有标准都会被修定,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589-2004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 3766-2001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 4785-1998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 GB 5920-1999 汽车及挂车前位灯、后位灯、示廓灯和制动灯配光性能 GB 7258-200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 9969.1-199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 11554-1998 汽车与挂车之后雾灯配光性能 GB 11564-1998 机动车回复反射器 GB 11567.1-2001 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要求 GB 11567.2-2001 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 GB/T 12674-1990 整车质量(重量)参数测定方法 GB 15741-1995 汽车和挂车号牌板(架)及其位置 GB 17509-1998 汽车和挂车转向信号灯配光性能 GB 18099-2000 汽车及挂车侧标志灯配光性能 JB/T 5943-1991 工程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GB 4019-1985 汽车驻车制动性能要求 QC/T 222-1997 自卸汽车通用技术条件 QC/T 223-1997 自卸汽车性能试验方法 QC/T 252-1998 专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 QC/T 319-1999 自卸汽车取力器技术条件 QC/T 460-1999 自卸汽车液压缸技术条件 QC/T 461-1999 自卸汽车换向阀技术条件 QC/T 559-1999 货车、客车行车制动性能要求 QC/T 569-1999 汽车驻车制动试验方法 QC/T 625-1999 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QC/T 29015-1991 自卸汽车栏板锁紧装置技术条件 QC/T 29104-1992 专用汽车液压系统液压油固体污染度限值 JB/Z 111-86 汽车油漆涂层 GB/T18411-2001 道路车辆产品标牌

外径千分尺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外径千分尺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外径千分尺常简称为千分尺,它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长度测量仪器,常用规格为0-25mm 25-50mm等,每25mm一个等级。精度是毫米。外径千分尺的结构由固定的尺架、测砧、测微螺杆、固定套管、微分筒、测力装置、锁紧装置等组成。固定套管上有一条水平线,这条线上、下各有一列间距为1毫米的刻度线,上面的刻度线恰好在下面二相邻刻度线中间。微分筒上的刻度线是将圆周分为50等分的水平线,它是旋转运动的。 根据螺旋运动原理,当微分筒(又称可动刻度筒)旋转一周时,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一个螺距——毫米。这样,当微分筒旋转一个分度后,它转过了1/50周,这时螺杆沿轴线移动了1/50×毫米=毫米,因此,使用千分尺可以准确读出毫米的数值。 外径千分尺的零位校准 使用千分尺时先要检查其零位是否校准,因此先松开锁紧装置,清除油污,特别是测砧与测微螺杆间接触面要清洗干净。检查微分筒的端面是否与固定套管上的零刻度线重合,若不重合应先旋转旋钮,直至螺杆要接近测砧时,旋转测力装置,当螺杆刚好与测砧接触时会听到喀喀声,这时停止转动。如两零线仍不重合(两零线重合的标志是: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刻度的零线重合,且可动刻度的零线与固定刻度的水平横线重合),可将固定套管上的小螺丝松动,用专用扳手调节套管的位置,使两零线对齐,再把小螺丝拧紧。不同厂家生产的千分尺的调零方法不一样,这里仅是其中一种调零的方法。 检查千分尺零位是否校准时,要使螺杆和测砧接触,偶而会发生向后旋转测力装置两者不分离的情形。这时可用左手手心用力顶住尺架上测砧的左侧,右手手心顶住测力装置,再用手指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旋钮,可以使螺杆和测砧分开。 千分尺的组成结构 螺旋测微器又称千分尺,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测长仪器,准确度可在之间。常用于测量细丝和小球的直径以及薄片的厚度等。 外径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使用外径千分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先将测微螺杆退开,将待测物体放在的两个测量面之间。外径千分尺的尾端有棘轮旋柄,转动可使测杆移动,当测杆与被测物(或砧台)相接后的压力达到某一数值时,棘轮将滑动并产生喀、喀的响声,活动套管不再转动,测杆也停止前进,此时即可读数。读数时,从主尺上读取以上的部分,从微分筒上读取余下尾数部分[估计到最小分度值的十分之一,即(1/1000)],然后两者相加,如图1-6(a)的读数为,(b)的读数为。

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说明书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高位自卸汽车 学院:工学院 姓名:刘译文 学号:20124319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1202 指导教师:林金龙职称:讲师 二〇一四年六月

目录 摘要 ..................................................................................................................................... - 3 - 1基本要求 ..................................................................................................................... - 4 - 1.1设计要求 .............................................................................................................. - 4 - 1.2设计提示 .................................................................................................................. - 5 - 2机构选型设计 ................................................................................................................. - 6 - 2.1举升机构基本要求 .................................................................................................. - 6 - 2.2举升机构方案比较 .................................................................................................. - 6 - 2.2.1平行四边形举升机构 ....................................................................................... - 6 - 2.2.2双滑块推动举升机构 ....................................................................................... - 7 - 2.2.3剪式举升机构 ................................................................................................... - 8 - 2.3翻转机构基本要求 .................................................................................................. - 9 - 2.4翻转机构方案比较 .............................................................................................. - 9 - 2.4.1车厢直推滑块翻转机构 ................................................................................... - 9 - 2.4.2连杆直推滑块翻转机构 ................................................................................. - 10 - 2.4.3连杆斜推滑块翻转机构 ................................................................................. - 10 - 2.6后箱门打开机构方案比较 .................................................................................... - 11 - 2.6.1直杆联动顶开机构 ......................................................................................... - 12 - 2.6.2直杆伸缩顶开机构 ......................................................................................... - 12 - 2.6.3圆弧联动顶开机构 ......................................................................................... - 13 - 3总体机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验证 ............................................................................... - 14 - 3.1总体机构运动简图 ................................................................................................ - 14 - 3.2机构自由度验证 .................................................................................................... - 15 - 3.2.1举升机构 ......................................................................................................... - 15 - 3.2.2翻转机构 ......................................................................................................... - 16 - 3.2.3后箱门打开机构 ............................................................................................. - 17 - 4机构尺度综合分析 ....................................................................................................... - 17 - 4.1举升机构尺度分析 ................................................................................................ - 18 - 4.2翻转机构尺度分析 ................................................................................................ - 18 - 4.3后箱门打开机构尺度分析 .................................................................................... - 19 - 5机构运动分析 ............................................................................................................... - 21 - 5.1举升机构运动分析 ................................................................................................ - 21 - 5.2翻转机构运动分析 ................................................................................................ - 22 - 5.3后箱门打开机构运动分析 .................................................................................... - 23 - 5.4机构运动线图 ........................................................................................................ - 24 - 5.5机构运动循环图 .................................................................................................... - 24 - 结论与体会 ....................................................................................................................... - 25 - 参考文献 ........................................................................................................................... - 26 - 附录 ................................................................................................................................... - 27 - 致谢 ................................................................................................................................... - 28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