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蛋白日粮对生长猪及育肥猪的影响(1)

低蛋白日粮对生长猪及育肥猪的影响(1)

低蛋白日粮对生长猪及育肥猪的影响(1)
低蛋白日粮对生长猪及育肥猪的影响(1)

猪和鸡的低蛋白日粮

猪和鸡的低蛋白日粮 1研究与推广低蛋白质日粮的必要性 1.1低蛋白质日粮与环境保护 在中国,猪禽年产粪5-8亿t,粪水60亿t。每头成年猪的生化需氧量(BOD)是人的13倍。如此大量需氧腐败有机物不经处理进入水体,会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水中氧含量下降,硝酸根离子增加,并随畜禽粪便排出大量金属元素、细菌病毒和有害气体(甲烷、硫化氢、甲醇等)。 表1 猪氮、磷的摄入量、排出风和存留量* 猪摄入氮和磷的60%~80%由粪尿中排出(表1)。粪氮主要来源为未消化氮、微生物氮和内源氮(脱落上皮,消化道分泌物),饲用消化性低的饲料和含有抗营养因子的饲料会增加粪氮的排出量。已消化而未被利用的氨基酸氮则以尿素/尿酸形式排出,随尿排出的还有尿囊素、马尿酸和肌酐。排出的粪尿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对环境之污染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粪尿中的含氮物质大量降解,约有60%-70%氮转化为氨。除氨外,粪尿中还发现80多种含氮物质,其中有10种为产生恶臭的主要成分(表2)。 减少厌氧微生物发酵的基质——粪氮,可降低有害气体化合物的产生,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减少氮的食入量,是从源头上减少氮对环境污染的有效方法。低蛋白日粮能降低粪尿氮,特别是尿氮含量。据称(Kerr,1995),日粮蛋白水平每降低1%,尿素和氨气的排放量可降低1 0%左右。 表2动物排泄物中产生恶臭的主要成分

注:引自Tamminga等(1992)的资料。 1.2低蛋白日粮与饲料成本 在低蛋白日粮中,价格昂贵的蛋白质饲料减少,价格低廉的能量饲料增加。 假设日粮粗蛋白质水平降低1%,相当减少豆粕用量 23kg/t(=10kg/t÷0.43),按常规价格计,直接成本降低50.6元/t。以单体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为原料,补充降低1%粗蛋白质带来的上述3种必需氨基酸的不足,按常规价格计需要28.9元/t。结果: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1%,饲料原料成本可降低21.7元/t(=50.6-28.9)。 豆粕之空位充以能量饲料以后,从整体上提高了日粮的能量浓度,提高日粮能量浓度的生产效应是不可低估的。 1.3低蛋白日粮与仔猪腹泻 仔猪对高蛋白日粮的酸化能力较低。较高的pH值和残余的养分使细菌在肠道后部大量增殖,引发严重腹泻(表3)。 控制粗蛋白质水平可减少到达消化道下部的蛋白质残留,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食糜pH值。表 3仔猪饲料蛋白水平对腹泻率的影响%

猪和鸡的低蛋白质日粮-霍启光

猪和鸡的低蛋白日粮 霍启光 北京康华远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顾问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 1、研究与推广低蛋白质日粮的必要性 1.1低蛋白质日粮与环境保护 中国,猪禽年产粪5-8亿吨,粪水60亿吨。每头成年猪的生化需氧量(BOD)是人的13倍。如此大量需氧腐败有机物不经处理进入水体,会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水中氧含量下降,硝酸根离子增加,并随畜禽粪便排出大量金属元素、细菌病毒和有害气体(甲烷、硫化氢、甲醇等)。 表1猪氮、磷的摄入量、排出量和存留量* 仔猪(9~25kg)生长猪(25~106kg) 种母猪(年产19.6头仔猪) 氮摄入(kg)0.94 6.32 27.78 排出(kg)0.56 4.24 22.42 存留(%)40 33 19 磷摄入(kg)0.21 1.22 6.55 排出(kg)0.13 0.82 5.42 存留(%)39 33 17 *Jongbloed等(1993)。 猪摄入氮和磷的60%-80%由粪尿中排出(表1)。粪氮主要来源为未消化氮、微生物氮和内源氮(脱落上皮,消化道分泌物),饲用消化性低的饲料和含有抗营养因子的饲料会增加粪氮的排出量。已消化而未被利用的氨基酸氮则以尿素/尿酸形式排出,随尿排出的还有尿囊素、马尿酸和肌酐。排出的粪尿,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对环境之污染,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粪尿中的含氮物质大量降解,约有60%-70%氮转化为氨。除氨外,粪尿中还发现80多种含氮物质,其中有10种为产生恶臭的主要物质(表2)。 表2动物排泄物中产生恶臭的主要成分 成 份形 态气 味靶 器 官 乙酸无色液体辛辣的、腐蚀性的呼吸系统 丙酸无色油状液体辛辣的皮肤,眼 丁酸无色油状液体恶臭的呼吸系统,眼 酚无色至粉色结晶有气味的呼吸系统,眼 对-甲苯酚无色至粉色结晶酚味的呼吸系统,眼,皮肤,肝,肾 氨 无色气体刺激性的呼吸系统,眼 二氧化氮棕红色气体毒性的呼吸系统,肺,眼,皮肤乙硫醇无色液体蒜味的呼吸系统,眼,粘膜 甲硫醇无色气体令人恶心的所有器官 硫化氢无色气体臭味的呼吸系统,眼注:引自Tamminga等(1992)的资料。

低蛋白日粮添加尿素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沈阳工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低蛋白日粮添加尿素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学院:生命工程学院 专业:动物科学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9年 2月28日

摘要 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在低蛋白饮食中添加0.1%尿素(U组)和0.1%尿素+ 0.5%豆油(UO),研究蛋鸡的生产性能,排泄物氮含量和蛋白质外观。杂烩。代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U组显着降低产蛋率(P <0.05); UO组不影响产蛋率,蛋重和采食量; U 组显着降低了粪便中的氮含量(P <0.05)。蛋白质的表观代谢率没有受到影响; UO组对排泄物的氮含量和蛋白质的表观代谢率没有显着影响。 关键词:蛋鸡,低蛋白日粮,尿素,非蛋白氮

Abstract 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excreta nitrogen content and protein appearance of layers were studied by adding 0.1% urea (group U) and 0.1% urea + 0.5% soybean oil (UO) to a low-protein diet. Chowder. Metabolic rat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te of laying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U group (P < 0.05). UO group had no effect on egg yield, egg weight and food intake. The nitrogen content in feces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U group (P < 0.05). The apparent metabolic rate of protein was not affected. UO group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excreta nitrogen content and protein apparent metabolic rate. 目录

净能体系下配制猪低蛋白日粮的技术基础

江西农业学报 2010,22(1):136~139A cta A g ricult urae Ji angx i 净能体系下配制猪低蛋白日粮的技术基础 景亚岐1 ,李振田 1* ,马文峰1,闫军 2 收稿日期:2009-11-09 作者简介:景亚岐(1983-),男,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方向:单胃动物营养。*通讯作者:李振田。 (1.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2;2.河南碧云天饲料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2) 摘 要:简述了低蛋白日粮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介绍了配制猪低蛋白日粮的技术基础(理想蛋白质理论、可消化氨基酸技术、人工合成氨基酸技术、小肽营养技术),论述了净能体系在猪低蛋白日粮配制中的作用。 关键词:猪;净能体系;低蛋白日粮;配制 中图分类号:S8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581(2010)01-0136-04 Technological Base for P reparation of Lo w Protein Daily D iet of P igs under Net Energy Syste m JI NG Y a-q i 1,L I Zhen-tian 1*,MA W en-feng 1,YAN Jun 2 (1.Co llege o fA n i m a lHusbandry and V eter i nary Eng i neer i ng ,H enan A gricu ltura lU niversit y ,Zhengzhou 450002,Chi na ;2.B iyuntian F eed L i m ited Company ofH enan P rov i nce ,Zheng z hou 450002,Ch i na)Abstract :Th i s paper briefl y su mm ar i zed the current situa tion o f low pro tein dail y diet research and so m e ex istent prob l ems ,i n -troduced t he techno l og i ca l base for the preparati on of l ow pro tein da ily diet of pi gs (idea l prote i n theory ,d i gestive a m i no ac i d technolo -gy ,a rtific i a lly-synthes i zed a m ino ac i d techno l ogy ,s m all pepti de nutr iti on technology ),and elaborated the ro le of ne t energy syste m in t he preparati on of lo w prote i n da ily diet of p i gs . K ey words :P i g ;N e t energy syste m;Low pro te i n dail y d i et ;P reparation 猪日粮成本占整个养猪业成本的70%左右,其中蛋白质饲料大约占日粮总用最的20%,其成本约占整个饲料成本的35%。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蛋白质饲料原料严重匮乏,蛋白质饲料自给率低下,蛋白质饲料紧缺问题日趋严重。饲料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原料涨价使饲料生产企业处于亏损的边缘,养殖业经济效益难以保障,影响到了农民的生计。因此,如何降低蛋白质饲料的用量,提高其利用效率,已成为提高养猪业经济效益的重要课题。关于低蛋白日粮的研究目前已经趋于成熟,而净能体系在动物营养学界有用于评定动物能量需要和饲料能量价值的趋势。本文对以净能体系为基础配制猪低蛋白日粮的可行性进行了阐述。 1 低蛋白日粮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低蛋白日粮,是指与高蛋白日粮相比,其蛋白质水平较低的日粮,这里的高蛋白质日粮通常为典型日粮或按某一饲养标准配制的日粮。低蛋白日粮与高蛋白日粮相比,前者限制氨基酸种类较多和限制程度较大,日粮限制性氨基酸的满足程度制约低蛋白日粮的蛋白质水平。 虽然国内外大量的试验证明,畜禽日粮中氨基酸的种类、比例和数量如能满足动物所需,日粮蛋白水平可降低2~4个百分点,畜禽生产性能不变,同时,饲料转化率、畜禽氮沉积和氮排放、热应激能力均有所改善。但进一步降低日粮蛋白水平,无论如何保证AA 的需要,都会 遇到两个问题:一是动物的生长成绩均达不到理想水平;二是胴体脂肪含量有所上升。 2 净能体系下设计猪的低蛋白日粮的技术基础 2.1 理想蛋白质理论 /理想蛋白质0是指含有最佳氨基酸组合和利用率的饲料蛋白质,同时为动物合成蛋白质提供最佳比例的必需氨基酸。在理想蛋白质条件下动物可以实现最高饲粮蛋白质利用率,同时饲粮中的必需氨基酸具有同等限制性。 主要的/理想蛋白质0体系有英国Ro wett 研究所W ang 和Fuller(1989,1990)的模式、英国ARC(1981)模式、美国Ili nois 大学Chung 和Ba ker(1992)的模式等(表1)。其中ARC 模式是以瘦肉组织中的氨基酸组成中的氨基酸平衡为基础,Fuller 等的模式以猪最大氮沉积为基础,Baker 等的模式以饲喂补充晶体氨基酸的纯合饲粮所得到的数据为基础,而NRC 模式则以文献调研的数据推导为基础。 2.2 可消化氨基酸技术 可消化氨基酸是指能真正被动物消化吸收的氨基酸。可消化理想氨基酸是指食入蛋白质所含可消化氨基酸的组成与动物所需氨基酸组成比例一致,动物对该种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为100%。猪的可消化理想氨基酸模式见表2。 从低蛋白日粮的定义以及理想氨基酸模式或理想蛋白的定义看,低蛋白日粮就是理想氨基酸模式在生产

配制低蛋白质日粮的必要性及其注意事项

配制低蛋白质日粮的必要性及其注意事项 近几十年来,猪的氨基酸营养一直是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一方面由于全世界范围内蛋白质资源的日趋紧张,另一方面由于日粮氨基酸不平衡引发粪尿氮大量 排放而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在成本和环保的双重压力下,低蛋白质日粮成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动物营养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在充分满足动物营养需要的情况下,采用以理想氨基酸模式为基础,按照真可消化氨基酸需要量合理配制 低蛋白质日粮,对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及减少环境污染意义重大。 1配制低蛋白质日粮的必要性 1.1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体系的不断完善 评定饲料营养价值是为了了解日粮营养素在动物体内转变为动物产品过程中的损失及利用程度,直接影响营养需要的准确性并为充分利用日粮营养素提供理论基础,为日粮营养素投入与动物产品产出之间提供更直接的联系(伍喜林,2003)。 准确评价饲料氨基酸的含量、畜禽对氨基酸的需要量和饲料氨基酸的利用 率是科学设计饲料配方的基础。饲料原料种类繁多,原料氨基酸的含量和质量差异较大,不同畜禽有不同的利用效率。但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中基本未考虑动物不同生产类型、生理阶段、生产水平、产品质量及健康状况条件对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Han, 1995),存在日粮组成对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影响的问题;由于缺乏不同饲料原料的组合效应资料,饲料加工贮存条件(温度、湿度、压力等)对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定量影响关系及其在日粮配制中的研究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为更准确地满足动物对氨基酸的需要量,需要由粗蛋白质和总氨基酸体系向 可消化或可利用氨基酸体系发展,以理想氨基酸模式为基础,从动态模型出发,采 用真可消化氨基酸体系,并考虑各种因素影响,形成切实可行的参考标准式计算模 式,这样才能使氨基酸的供给与猪氨基酸需要之间达到精确的统一,减少蛋白质饲料消耗和氮的排出量,使配方设计更加科学,日粮配制更加合理。

低蛋白日粮成败分析

猪和肉鸡低蛋白日粮的成败分析 味之素(中国)有限公司 乔岩瑞 从理论上来讲,动物对氨基酸的需求可以通过纯化日粮(purified diets)来提供。在 这种情况下,动物不需要通过日粮中的蛋白质提供它所需要的氨基酸,日粮的蛋白质水平可以是零。从生物化学角度来看,动物对日粮蛋白质的需求本质上是对氨基酸的需求。日粮配方更需要设定的是氨基酸而不是粗蛋白水平。这是降低日粮粗蛋白水平、配制低蛋白日粮的营养学基础。 过去,由于工业生产的氨基酸品种有限,人们只能通过蛋白质保障氨基酸的需求,导致传统日粮中多种氨基酸过量、饲料粗蛋白水平偏高。随着越来越多的工业氨基酸(L-赖氨酸,L-苏氨酸,DL-蛋氨酸和L-色氨酸)的面市和价格的逐渐降低,通过使用工业氨基酸、降低蛋白原料的用量来满足动物的氨基酸需求、减少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成为一种现实的可能。 低蛋白日粮的开发和实施的直接驱动力来自于养殖业的竞争和对生存的渴望。在成本和环保的压力下,低蛋白日粮成为自九十年代以来欧洲和北美动物营养研究领域的热点 。其一,在低蛋白日粮中,价格相对昂贵的蛋白原料的用量得以减少,而价格便宜的谷物原料的用量得以增加,因此,低蛋白日粮普遍具有降低饲料成本的特点。其二,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迫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包括中国)对污染的排放做出限制,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和避免环境问题导致的处罚,养殖业更积极地审视自身造成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氮的排放,矿物质例如磷的排放,以及对空气中臭气的排放。在这类污染中,至少氮排放污染和臭气的污染直接和日粮中的粗蛋白含量有关。 目前,低蛋白日粮研究的成果及影响已经超越了最初拟定的目标。这些研究推动人们更深刻地从理论上认识动物的代谢需求,在动物营养科学的发展历程上留下了划时代的印迹。例如,为了解决某些低蛋白日粮导致猪胴体变肥,人们对猪的能量需要从代谢能水平深入到了净能的层次。在法国INRA(国家农业研究院)的研究人员的努力下,欧洲的猪日粮配方进入了净能的时代。再例如,尽管满足了理想蛋白所规定的各种(必需)氨基酸的需要,肉鸡对日粮蛋白水平降低的幅度仍然比较敏感,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对肉鸡非必需氨基酸需要的思考,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开始关注这方面的研究。 下面通过实例考察猪和肉鸡低蛋白日粮开发取得的成果,探讨饲料企业和养殖场如何安全、有效地利用本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 低蛋白日粮≠低氨基酸日粮 低蛋白日粮的基础是理想蛋白比例。严格地说,所谓低蛋白日粮,就是在配制日粮时根据理想蛋白设定必需氨基酸水平,而日粮的粗蛋白水平由配方程序自动选定的日粮。这样配制的日粮因为尽可能使用多种工业氨基酸,动物的必需氨基酸的需要得到了满足,非

低蛋白日粮在母猪饲养中有什么好处

低蛋白日粮在母猪饲养中有什么好处 母猪饲养是养猪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母猪的营养尤其是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不仅直接影响仔猪的生长性能,而且对母猪的使用年限和繁殖性能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低蛋白日粮与母猪营养 应用低蛋白概念配制的日粮与按NRC推荐标准的日粮蛋白质水平相比,可以降低粗蛋白水平2%-4%,随着合成氨基酸生产规模的扩大,其成本呈下降趋势,低蛋白日粮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二、泌乳母猪的氨基酸营养 氨基酸营养水平显著影响泌乳母猪生产性能,泌乳母猪必须摄入适宜比例的各种必需氨基酸才能发挥最大生产潜力。研究表明,泌乳母猪氨基酸摄入适宜会使产奶量增加,乳成分改善,仔猪生长速度加快,同时体重损失、背膘厚损失减少,断奶后发情间隔时间也缩短。母猪饲粮蛋白质水平影响后代仔猪生长发育。 三、低蛋白日粮与热应激 可消化脂肪、淀粉、蛋白质和日粮纤维产生的热增耗平均可以占代谢能的10、18、42和42%。因此,减少日粮中的粗蛋白水平和纤维水平会降低热量产生,进而缓解高热气候条件下的应激反应。在高温环境下使用低蛋白日粮可以缓解热应激带来的影响。 四、赖氨酸 赖氨酸是典型猪日粮中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是决定母猪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当赖氨酸摄入不足时,母猪会动员身体的蛋白质和脂肪储备来支持胎儿发育、产奶和仔猪生长。 五、妊娠期: 研究得出妊娠初产母猪妊娠80天后SID Lys的需要量为21g/d,高于NRC (2012)的推荐量。基于氮存留测定,得出现代初产母猪SID Lys需要量在妊娠早期和中期至少是13 g/d,妊娠后期是17 g/d。 五、哺乳期: 高产母猪每天需要摄入55 g赖氨酸以获得最佳泌乳性能量。 六、蛋氨酸 蛋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具有多种生物功能。蛋氨酸也是一种潜在的母乳蛋白合成的调节剂。目前有关母猪的营养研究,特别是对于现代的瘦肉型母猪蛋氨酸或含硫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很少。 七、哺乳期:

低蛋白质日粮技术

低蛋白质日粮技术 近年来,随着畜禽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的理想氨基酸模式、净能体系以及微生态制剂、酶制剂和小肽等动物营养的研究深入,低蛋白质日粮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低蛋白质日粮(LPD)是指将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2%~4%,同时满足畜禽日粮中氨基酸的种类、比例及数量的营养均衡日粮。 与传统畜禽日粮相比,低蛋白日粮具有以下优点: 1、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加日粮氮的沉积。 研究表明,添加和平衡了氨基酸的低蛋白质日粮可以增加氮的沉积,氮的利用率明显提高,氮的沉积增加5%,尿氮每天减少2.3g,生物学价值提高17%。 2、节约蛋白原料,降低饲料成本。 中国的蛋白质资源极度匮乏,几种主要饲料蛋白原料鱼粉、豆粕等长期依赖进口,这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养殖业和饲料工业成本、农民增收的决定性因素。传统的畜禽日粮往往浪费蛋白原料,增加生产成本。低蛋白日粮每降低1%的粗蛋白质,可以减少23kg/t的豆粕用量,该空间可以添加适量合成氨基酸和价格低廉的能量饲料进行填充,一些杂粕也成为可添加原料,这为优化饲料配方、降低饲料成本提供了途径。 3、降低环境污染,减少疾病发生。 研究表明,猪只能利用日粮中30%~55%的氮,而60%~80%的氮随粪便排出;磷的吸收利用率也只有约30%左右,有70%随粪便排出体外。目前我国仅猪禽两项养殖,一年的产粪量就高达5~8亿吨、粪水60亿吨。这些过剩的营养处理不当很容易污染土壤、河流和空气等,因为畜禽养殖污染环境,目前我国一些地区已经设立禁养或限养区。另外,蛋白质是所有有机营养物质中最难消化的一种,过高的蛋白质水平会加重畜禽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大量未消化的营养物质进入大肠段,给病原菌生长和繁殖提供了条件,造成畜禽腹泻、下痢甚至死亡。低蛋白日粮可以保持胃肠道较高的酸性,抑制有害菌生长,有效避免和减少疾病发生。此外,可以将微生物发酵与低蛋白质日粮相结合发展生物饲料,既降低了抗营养因子水平,同时为机体提供大量的益生菌、有机酸、消化酶和小肽等,改善肠道健康,提高畜禽生产性能,

低蛋白饲料对蛋用育成鸡的影响研究报告

低蛋白饲料对蛋用育成鸡的影响研究报告邱忠玉1,桑国俊1,魏彩虹1,张砚铮1,潘雁玲1,马继军2,徐先贵2,张换成3 (1.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甘肃平凉 744000;2.平凉畜产局;3.平凉市畜牧兽医站)中国图书分类号:S81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9X(2003)01—0004—03 蛋白质饲料的质量取决于氨基酸的含量和配比,鸡对氨基酸的选择和要求很严,如果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配比完善,饲料的质量就高,即在氨基酸满足需要时,低蛋白饲料也能保证鸡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本课题结合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和饲料资源情况,利用低蛋白饲料对蛋用育成鸡进行饲养试验,研究总结出最佳低蛋白含量饲料配方,在当地推广应用,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鸡效益,促进当地养鸡业的发展。现将试验内容与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997年从西安北关种鸡场引进伊莉莎父母代种蛋,在平凉炮团鸡场孵化,选留试验 收稿日期:2002—08—12 作者简介:邱忠玉(1955—),男,内蒙古左旗人,畜牧师,主要从事动物饲料与营养研究。鸡1000只供试,1998年从宝鸡市机械化养鸡场引进海兰W-36商品代雏鸡选留1000只,进行重复试验。雏鸡于1~15日龄网上平养,饲养密度15~20只/m2,16~45日龄转入育雏笼饲养,自由采食饮水,日粮营养水平按品种标准配制,按常规程序进行免疫。 1.2 试验分组 试验按蛋白含量分为12%~13%、13%~15%、15%~16%三个水平组,每组分为A、B二种不同配方,共6个试验组,每组100只试验鸡,各组除蛋白质含量不同外其它营养成份相同,对照组100只使用当地自配饲料,蛋白质16%~1615%,代谢能量11129MJ/kg。 1.3 日粮与营养水平 本试验参照供试鸡品种营养标准,按当地饲料资源选料配方,以玉米、麸皮、油渣为主要原料,配以各种微量营养成份,日粮中除 明,采用nested2PCR技术,检测灵敏度可以比原来提高1000倍。 设计引物时,应兼顾CSFV不同血清型的序列差异以及与BVDV和BDV之间的差异,以便于将测序结果同已知序列同源性比较时,可以产生明确的特征差异,进行有效地区别。nested2PCR产物长度略短于R T2PCR 长度。通常CSFV5’2U TR(5’端非翻译区)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可以作为设计引物的参考位置。同时,设计引物时,还应兼顾扩增片段的长度,一般在400bp左右为宜,以方便扩增又能有效区别为原则。一次设计合成的引物可用于众多样品的检测。 在进行R T2PCR和nested2PCR时,最容易出现的失误就是因污染而造成结果错误。理论上讲,只要污染一个模板分子,就足以产生假阳性结果,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在每次检测过程中,都要设阳性和阴性对照,小心进行每一步操作,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 甘肃畜牧兽医 2003年1(总168)期

(完整版)配制低蛋白质日粮的必要性及其注意事项

配制低蛋白质日粮的必要性及其注意事项近几十年来,猪的氨基酸营养一直是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一方面由于全世界范围内蛋白质资源的日趋紧张,另一方面由于日粮氨基酸不平衡引发粪尿氮大量排放而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在成本和环保的双重压力下,低蛋白质日粮成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动物营养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在充分满足动物营养需要的情况下,采用以理想氨基酸模式为基础,按照真可消化氨基酸需要量合理配制低蛋白质日粮,对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及减少环境污染意义重大。 1 配制低蛋白质日粮的必要性 1.1 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体系的不断完善 评定饲料营养价值是为了了解日粮营养素在动物体内转变为动物产品过程中的损失及利用程度,直接影响营养需要的准确性并为充分利用日粮营养素提供理论基础,为日粮营养素投入与动物产品产出之间提供更直接的联系(伍喜林,2003)。 准确评价饲料氨基酸的含量、畜禽对氨基酸的需要量和饲料氨基酸的利用率是科学设计饲料配方的基础。饲料原料种类繁多,原料氨基酸的含量和质量差异较大,不同畜禽有不同的利用效率。但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中基本未考虑动物不同生产类型、生理阶段、生产水平、产品质量及健康状况条件对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Han,1995),存在日粮组成对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影响的问题;由于缺乏不同饲料原料的组合效应资料,饲料加工贮存条件(温度、湿度、压力等)对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定量影响关系及其在日粮配制中的研究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为更准确地满足动物对氨基酸的需要量,需要由粗蛋白质和总氨基酸体系向可消化或可利用氨基酸体系发展,以理想氨基酸模式为基础,从动态模型出发,采用真可消化氨基酸体系,并考虑各种因素影响,形成切实可行的参考标准式计算模式,这样才能使氨基酸的供给与猪氨基酸需要之间达到精确的统一,减少蛋白质饲

仔猪日粮中的蛋白质

仔猪日粮中的蛋白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7日 作者:Ian Wellock和Paul Toplis 前言 高蛋白开口料已经使用很长时间了,尤其是在断奶仔猪方面的应用,因为它们可以帮助胃顺利地适应奶水向固体饲料的转变。但是高蛋白日粮也利于病原细菌在胃肠道中定殖(Prohászka和Baron, 1980)。欧盟取消在饲料中使用抗微生物生长促进剂,部分是考虑到人类疾病细菌的抗生素耐药性增强,再加上高蛋白饲料可能会增加断奶后腹泻的发生率,进而降低生产性能,增加药用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通过降低蛋白浓度和/或增加蛋白消化率,降低用于细菌增殖的底物,以 此调节高蛋白日粮,可能会成为使用无抗生素饲料调节动物健康的有效手段。这两种手段将在下面的文章中一一探讨。 降低日粮蛋白浓度 许多研究探讨了通过降低开口料的蛋白含量来降低断奶后腹泻,进而限制潜在内源病菌对未消化蛋白的利用。Wellock等(2006; 2008a,b)研究表明将日粮蛋白从23%降低到13%,会使粪便变硬,减少致病细菌,进而改善肠道健康,降低断奶后腹泻的风险。仔猪感染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实验也证明如此,这是一种断奶后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实验仔猪是4周龄和6周龄的断奶仔猪。 图1 饲喂高蛋白日粮,4周龄和6周龄断奶仔猪感染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后,对生产性能的影响,并与未感染组比较(感染后3天;在断奶后第3天感染)。数据来自Wellock等(2008年a)。 在这些实验中氨基酸含量维持在总蛋白的赖氨酸量占总蛋白的7%。将日粮中的蛋白降低到13%,会对生长产生不利影响,但给仔猪提供18%蛋白质的日粮就不会出现这种影响,它与饲喂23%蛋白质的日粮所获得的生长性能相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