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三课件第二章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5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与经验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与经验主讲:郭晓康理论的形成总路线和基本纲领P46-47鸦片战争后中国是半殖半封社会。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动力之一,官僚资产阶级是革命对象。
P48总路线集中表述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P51-521.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主讲:郭晓康道路和基本经验意义P53-57道路: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阵线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工程P59-60历史意义:1.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学说,提出了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新理论。
2.成功地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实践意义:1.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2.科学地阐明了中国革命的规律,指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伟大实践并取得了胜利。
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下,党领导人民取得了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并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前提主讲:郭晓康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与经验理论和道路历史意义和基本经验P62过渡时期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P67历史意义:1.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它为解放生产力,在我国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第4周4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掌握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弄清楚邓小平在新时期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及其发展;帮助学生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教学重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及其辨证统一关系;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内容和意义。
教学难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及其辨证统一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提问、自学阅读使用媒体资源:文字教材,录像材料,PPT课件。
思考题: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如何形成和确立起来的?2,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分别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作了哪些新的贡献?3,简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有什么重要意义?5,简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内涵及其辩证统一关系。
6,如何理解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2课时)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内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最早倡导者。
毛泽东在<1929年6月14日>写给林彪的信中,首次使用了“思想路线”一词。
在1930年5 月的《反对本本主义》中明确提出了“思想路线”的概念。
1937年7、8月间撰写的哲学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毛泽东第一次使用了“实事求是”的概念,提倡“共产党员要做实事求是的模范”,并提出了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命题。
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第一次对“实事求是”的概念作了科学解释,把实事求是提高到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根本态度和党性原则的高度。
第二章复习思考习题孙妍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答:第一、毛泽东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过程: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正确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有一个过程。
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1929年6月写的一封信中分析红四军党内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想的原因时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
1929年12月,毛泽东在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提出了“反对主观主义”的问题。
2、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把开展调查研究,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作为思想路线的基础,这标志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初步形成。
3、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等著作中,深刻阐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
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4、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第二、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的贡献?“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
1、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
以这一讲话精神为指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在1980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作了概括,他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3、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的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保证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是怎样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
⑴在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使用“思想路线”这个概念并提出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是毛泽东。
具体的说,毛泽东在1929年6月14日写给林彪(当时任红四军第一纵队纵队长)的一封信中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
⑵1930年5月毛泽东写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
正是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提出了“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的科学命题,从而初步界定了党的思想路线的科学含义。
“从斗争中”,是说要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想象出发,不能搞本本主义;“创造新局面”,是说不能照抄照搬,而应该有创造性。
⑶针对当时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或把共产国际的指示神圣化的教条主义思想倾向。
1937年毛泽东在延安通过撰写《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深刻阐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为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
⑷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实事求是”一语出自《汉书》:讲河间献王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这里的实事求是本来只是一种做学问的具体方法和态度,即重视原始资料的积累。
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他说:“‘事实’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
⑸经过延安整风和党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
建国后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不同程度上被抛弃了或者说偏离了它。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这一关键环节进行拨乱反正。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邓小平就大胆地批评“两个凡是”,认
为它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毛泽东思想,强调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我们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在领导和推动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中,他反复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
以这一讲话精神为指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邓小平、江泽民和十六大以来党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哪些新的贡献?)
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过程中,邓小平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针对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不少人的思想仍然处在僵化和半僵化的状态,邓小平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
他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邓小平对解放思想的界定:“我们讲的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❶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❷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❸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一的,二者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
(辨析题解放思想意味着放飞思想,也就是意志自由。
)
进入21世纪,江泽民对新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
在党的十六大的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
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他说,越是形势好,越是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高,越要坚持求真务实,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要坚持好的工作作风。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毛泽东指出:“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
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
”
陈云指出:“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既重视用理论指导实践,又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
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一要吃透理论,二要搞清实际。
即做到有的放矢。
用马克思主义之矢,放中国革命之的。
第三,实事求是。
(辨析题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
因为:
❶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❷(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实事求是也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
邓小平指出的:“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
江泽民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同样要做到实事求是,又必须求真务实。
胡锦涛指出,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就是为了使我们在推进各项工作时能够更好地把握规律性、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
第四,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第一,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第二,党的思想路线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第三,党的思想路线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党的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为什么说……?)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起点,即是说,有了实事求是,才有了这些理论成果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