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探析

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探析

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探析
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探析

作者简介:李佳勋(1969-),女,北京大学经济法学博士、硕导副教授,研究方向:金融法、法学教育;李凤菊(1987-),

女,河南省新乡市人,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项目《现代农村金融法律制度建设研究》(2009-ZX -088)①《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第2条

②2006年12月20日,为了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银监会按照商业可《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第3期

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探析

*

李佳勋,李凤菊

(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摘要:文章阐述了银监会印发的关于村镇银行的相关法规、政策以及国外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

并且结合了村镇银行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利弊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增加农业信贷,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短缺方面,村镇银行作为“草根银行”的确起到了解渴的效果,但作为一种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其本身存在的问题仍会成为其前进的障碍。因而村镇银行应该加强自身建设,根据各地金融市场的特点,创新自身的金融产品。这些措施可以使银行在优化自身结构的同时获得盈利,以达到双赢作为其最终目标,从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锦上添花。

关键词:村镇银行;格莱珉银行;波特切斯特乡村银行;股权结构;农村金融;信贷失衡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

融机构①

。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

金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的“瓶颈”,因此,在2006年12月21日,银监会制定发布了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新政,允许各类资本在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社区性信用合作组织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经过三年多的发展,村镇银行的规模逐步扩大,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代表,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注入一剂新鲜血液,为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快捷、更契合、更有效的金融服务。

一、村镇银行产生的原因以及发展现状

农村金融历来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首先,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撤并以及贷款权限的上收,导致农村资金大量流失,农村政策金融功能缺失,也缺乏对农业信贷投入的优惠政策。其次,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信社,由于体制上的弊端难以形成规模

经营和资金优势,并且其一直处于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地位,影响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环境,使得农村金融发展缓慢,同时也造成了农村地区金融供需的严重失衡。再则,随着农村地区金融需求的增大,正规的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催生了民间金融的发展,其虽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农村地区对资金的需求,但一直没有得到中央的许可。而村镇银行的建立,不仅能够给资金贫瘠的农村地区带来发展所需的资本,同时,也改善了农村地区的金融竞争环境,更加可能通过引导民间金融的发展,使其能更好的为农村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自2006年底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准入起,截至去年底我国已设立村镇银行148家。根据规划,到2011年底我国需发展村镇银行约1200家,就目前村镇银行建立的规模,2010年—2011年两年间增加将近1000家的村镇银行,除了农村地区金融环境的客观需要以外,相对完善的法制

环境对于推进村镇银行的建立也是必不可少的。2006年底银监会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②中提出,积极支持和引导境内外银行资本、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收购、新设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其中包括村镇银行、社区性信用合作组织、贷款公司等一些金融机构,并且对于村镇银行的设立方式、投资主体、股权分配有了严格的规定,村镇银行鼓励农村当地的具有实力的金融机构、企业实体相联合,吸收当地自然人的投资,这些政策充分体现了金融资本投资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富裕于当地的农民的基本出发点。2007年1月,银监会发布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其中详细的规定了村镇银行设立的条件,金融机构以及非金融机构入股设置,公司经营和治理以及监管要求。与此同时,银监会也印发了《村镇银行组建审批工作指引》作为指导性文件,为设立村镇银行的筹建程序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说明。截止目前,我国境内的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政策性银行以及外资银行作为发起行都在我国农村地区设立了由其控股的村镇银行③。

为了进一步科学规划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目标,在2009年8月,银监会印发了关于做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年-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的通知。其主要内容是在范围上,扩大开放面,提高开放度,使试点范围覆盖我国大部分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在布局上,继续鼓励试点向金融网点覆盖率低、金融服务不足的农村地区倾斜,同时支持在中小企业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和中西部经济较为活跃的县域适量布局;在进度上,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大规模增加试点机构数量,争取再通过3年的努力,与现有农村金融机构一起,基本实现县(市)及以下乡镇、行政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另外,银监会提出要严格落实准入挂钩措施④,在坚持审慎原则基础上,研究完善村镇银行管理体制,探索组织管理新模式,制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到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发起设立新型机构的监管激励政策,争取经过三年的发展,使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入驻能够真正改变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落后的金融发展现状。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在农村金融方面,提到要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切实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有序发展小额贷款组织,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设立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这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出台,为村镇银行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同时也使得村镇银行成为了农村金融体系中的最有潜力的一支力量。

二、国外金融机构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银行模式

(一)孟加拉国的格莱珉银行

格莱珉银行创建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是世界金融史上第一个属于穷人的银行。它是以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穷人为贷款对象,通过特殊的制度安排,解决贫困地区借款人贷款难的问题的成功的商业银行。

格莱珉银行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是由成立之初的政府主导型的金融机构转变成为以借款人为银行的控股人并且一直保持着不到2%的不良贷款率,并实现持续盈利(1991-1992年发生洪灾的年份除外)的金融机构。这种股权结构⑤有利于格莱珉银行保持其只为穷人服务的经营立场。其贷款之初,虽不需要任何的抵押和外部担保,但借款人必须以贷款的1%购买银行的股份成为其股东,并在存款等业务上对格莱珉银行保持很高的忠诚度,由此来密切银行与贷款者的联系。此外,银行就借款人(具有相同的经济与社会背景,相似目的,相同村镇,不具有亲戚关系的人)组成贷款小组,定期召开中心会议,银行通过小组成员自控机制来开展业务活动,通过中心会议组织还款、放贷,这种方法降低了银行要了解和监管客户所导致的交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金融风险。再则,这种银行模式是真正围绕客户,根据客户的特点来设计银行的信贷管理方式,包括对借款者进行贷前银行知识培训,重视借款者的信用和人格道

③④2007年3月1日,全国首家挂牌开业的村镇银行———仪陇惠民村镇银行;2007年10月,国内设立资本规模最大的村镇银行

———中山小榄村镇银行;2008年12月9日,建设银行发起设立的首家村镇银行———湖南桃江建信村镇银行;2009年9月12日,国内首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起设立———彭州民生村镇银行;2007年12月13日,国内首家外资村镇银行———湖北随州曾都汇丰村镇银行;2009年2月4日,内蒙古河林格尔渣打村镇银行。

主发起人在规划内的全国百强县或大中城市市辖区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原则上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国定贫困县)实行1: 1挂钩,或与中西部地区实行1:2挂钩,主发起人在这些地区没有分支机构的可以设立分支机构;在东部地区(全国百强县、国定贫困县和大中城市市辖区除外)规划地点发起设立银行的原则上与国定贫困县实行2:1挂钩,与中西部地区实行1:1挂钩,主发起人在这

德,通过贷款者本身自我约束和贷款小组的日常管理,来完成借款、贷款、还款整个过程。这种银行模式无疑是对现代传统银行贷款模式的一种创新,是对于帮助贫困人民获得生存资本的发展之举。

(二)美国波特切斯特乡村银行

美国波特切斯特乡村银行,又称美国社区银行,是以中小型企业和小农场主为主要贷款对象的商业银行。美国波特切斯特乡村银行的贷款资金主要用于本地,致力于本地的经济发展。由于市场自由程度高,各金融机构对于存贷款利率可以依据客户资信程度自主决定,可以提高银行自身的竞争力的同时也激励了贷款者重视自身的资信情况,减轻银行的监管投入。美国波特切斯特乡村银行利用人缘、地缘的优势,将信用与抵押担保有机结合,相对降低担保水平,更加看重信用,使得贫困的借款人也能够通过银行贷款来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在发放贷款期间,乡村银行的信贷人员与客户保持接触,持续地对其提供良好的服务,并能根据客户自身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三)巴西BRADESCO银行

巴西BRADESCO银行是以中低收入阶层的居民为其主要贷款对象,并且在微型、小型和中型公司的金融服务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特色银行。巴西BRA-DESCO银行采取的是混业经营模式,包括银行业务和保险业务,除了存贷款业务外,还有租赁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财产和人寿保险、为股市投资者提供养老基金管理与服务。巴西BRADESCO银行能够发展下去,同时保持自身的特色,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银行能够在各个时期持续的进行金融创新,例如,巴西BRADESCO银行是巴西第一家促进客户使用支票的银行,它创新了自动柜员机、联名卡、电话银行等业务。同时,巴西BRADESCO银行也一直致力于低收入家庭的教育事业,向有需要的低收入家庭成员提供免费教育资助,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我国村镇银行的内部管理和经营特色

村镇银行是由股东出资形成全部法人财产,股东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并以全部法人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独立的企业法人。我国设立的村镇银行主要的立法依据是《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而该规定的制定则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为参照基础的。因此,村镇银行作为一种新的银行模式,其本身融合了公司这一自治性实体与银行这一金融性机构这两种特性,是根据国家政策要求承担着法定社会责任的特殊企业。对于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体系来说,村镇银行作为一种新的金融力量,其适应农村金融市场的关键在于内部管理制度和当地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

在村镇银行的制度设计中,《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第25条明确规定,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惟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单个自然人股东及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单一非银行金融机构或单一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任何单位或个人持有村镇银行股本总额5%以上的,应当事前报经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审批。此项制度被称为“主发起银行制度”。以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为例,该村镇银行注册资本金为200万元,南充市商业银行作为发起人,进行控股,出资100万元,出资比例是50%。四川明宇集团、四川海山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西藏珠峰伟业集团、南充康达汽配集团有限公司、南充联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企业,分别出资20万元,出资比例分别为20%。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是由南充市商业银行绝对控股的企业,还有其他企业作为村镇银行的出资主体,享有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权利。

村镇银行的业务范围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从事同业拆借;从事银行卡业务;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以及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⑥。虽然《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有以上多种业务,但是在实践中大多数的村镇银行并没有完全开办所有的业务,而是以小额贷款业务、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公众存款业务为主。以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阳光村镇银行为例,该银行开办了以下五种业务:农户担保贷款;个人生产经营贷款;中小企业贷款;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公众存款。

村镇银行在缴足存款准备金后,其可用资金应全部用于当地农村经济建设。村镇银行发放贷款应首先

充分满足县域内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已满足当地农村资金需求的,其富余资金可投放当地其他产业、购买涉农债券或向其他金融机构融资⑦。村镇银行资金的流向充分地体现了其作为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于农村经济建设的特殊性。针对县域地区的手工业者、个体商户、养殖业者、种植业者以及乡镇企业等需要资金数额相对较小,但很难得到贷款的情况,村镇银行利用其贷款数额小,农户联保抵押的形式轻松地获得贷款等优势,为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走出一条捷径。

四、村镇银行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一)积极拓展村镇银行的资金来源

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为实收货币资本,都源自于股东的出资,并且由发起人或出资人一次性缴足,因此资金的充足性就成为银行日常业务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村镇银行作为“草根银行”,主要的贷款对象是农村金融市场中低端市场的空白部分和中端市场中的供应不足部分,包括农户、农村企业和中型企业,此种贷款数额小,贷款分散,监管成本大。如果村镇银行面对此种情况,可采取以下方法来拓展资金:

1.增强品牌意识,丰富企业文化。由于村镇银行是农村金融体系的“新兵”,品牌效应和知名度并不能与一些老牌的商业银行相比,吸引客户进行储蓄业务的竞争力毕竟不强,而储蓄业务的主要优势就是可以增加银行的资本金。客户的储蓄资本不仅能够增加银行的流动资金,同时也可以增强银行防范风险的能力。因此,增强企业的品牌意识,注重品牌宣传,使得村镇银行的招牌能够深入农村地区,对当地的农民,种、养殖企业户,微、小型企业具有吸引力和品牌号召力,才是村镇银行在农村地区扎根的首要一步。作为专门向贫困地区贷款的银行,应当始终保持以解决穷人的需求为准则,以帮助贫穷地区人民致富为动力,应当坚定自身的企业文化,丰富并且延续企业的最初的设立宗旨。

2.增设储蓄网点,吸引贷款者参加储蓄业务。使客户存取方便快捷不失为一种吸引客户的好方法。村镇银行可以利用设立于农村地区,拥有人缘,地缘的优势,加强自身品牌的宣传力度,同时根据业务发展需要,选择有利时机,在所在县域储蓄资源较丰富的城区、乡镇适当增设储蓄网点,也可在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设立村镇银行分支机构,给予贷款者优惠政策,吸引其在贷款的同时能够成为银行的存款客户,并且保持对于银行的信任度,此种方式不仅能够密切银行与客户的联系,同时也能减少银行对于客户的管理成本。

(二)针对村镇银行的特性来创新服务品种

孟加拉格莱珉银行对贫困农民提供小额贷款模式之所以成功,关键是它建立了有效的信贷风险控制机制。但从另一角度分析,这也是格莱珉银行深入研究市场,寻找市场契机、准确定位的结果。目前我国村镇银行很多都是由实力比较雄厚的商业银行为主要的发起人,注册资金也相对来说比较丰富,设置的金融业务相对完善,但是对于农村地区比较陌生,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比较简陋,使得一部分业务不能够展开,这就造成了金融产品种类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匹配。因此,我国的村镇银行必须加快业务经营战略转型,深入研究市场,因地制宜,充分利用银行管理方式的灵活性、本土性和“三农”多层次兼容性的特点,努力研发整合适合“三农”客户特点的定制产品,满足当地客户不断提高的对于金融产品及服务的多样化、专业性需求。

(三)村镇银行股权结构中的权力制衡

经过上面关于村镇银行股权设置的分析中,可以看到村镇银行实行的是主发起银行制度。这种主发起银行制度其本身具有合理性,比如,有利于保证村镇银行的的规范性和专业化运作,也有利于主发起银行对村镇银行的监管,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增强银行在社会公众中的公信力、信誉度等等,但是从目前我国设立的村镇银行的情况来看,大部分设立村镇银行的主发起银行在村镇银行的股权构成中都处于绝对的控股地位,而这种情形所衍生出来的问题也是比较多的。第一种情况是新设立的村镇银行就可能成为主发起银行的附属或者分支机构,这就使得设立村镇银行之初解决农村地区的穷人贷款难,具有扶贫性质的本意被商业银行追求高利润的本质所扭曲,亦或是被取代。第二种情况是主发起银行的绝对控股地位也抑制了其他投资主体的积极性。使得其他投资主体成为陪衬,降低了其他投资者参与的兴趣,进而抑制了村镇银行的发展和广泛设立。第三种情况是村镇银行内部股权的高度集中,就有可能造成村镇银行的主发起银行的大权在握,导致大股东独裁,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的现象发生。综合考虑银行的股权分配与经营之间的关系,笔者建议采用一种股权相对集中的模式⑧。

这种模式是在保留主发起银行控权地位的基础上,适当的放宽其他投资者的股权限制,这既能提高当地企业参股的积极性,又能仿效公司治理模式,使其能够对于控股股东的银行管理的监管更具有实质性,增加其对于银行管理的权限。村镇银行的投资主体本应该尽可能的多元化,当地的银行、企业、政府、个人等,都应该成为村镇银行的设立股东,并能在考虑完善银行自身的内部监控机制的基础上,对各个投资主体的股权设置作出更合理的规定。

(四)明确不同阶段的政府定位以求得进退有度

新农村建设作为国家既定的、综合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长期任务,在“三农”政策实施期间,政府的参与必定是激励政府政策落到实处的重要一环。村镇银行应该根据当地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部署,全方位、长期参与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实现银行与政府的多角度、深层次的“银政合作”。首先,村镇银行应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参与新农村建设规划。村镇银行利用自有人才资源优势、宽渠道的信息优势,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依据当地的特色经济研发相应的金融产品,帮助需要贷款的农户提供发展资金,帮农民算好帐、理好财,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其次,发挥政府支农资金与信贷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信贷资金和政府支农资金的联合,不仅能够充分的使政府的支农政策落到实处,同时政府资金通过村镇银行借贷的形式应用于农村经济建设之中。从村镇银行的角度来看,政府捐助的资金或者来自政府的软贷款都将成为村镇银行的廉价资金,对村镇银行的发展无疑是一种助力。从另一个角度看,银行应当明白政府作为投资主体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可以缓解银行发展初期的资金匮乏的问题,但是政府由于自身能力水平的限制,可能会出现经济政策不到位和微观政策力度不够的情况,因此政府投资村镇银行必须是暂时性和缓退性的,政府权利的减弱才能使村镇银行的管理真正随着市场的信息的变化,自由、灵活、能动的处理所面临的机遇和风险。

五、结论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比较多的国家,以农业为主的村镇也比较多,政府注重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着力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对于当前农村地区的金融市场也应该是一种刺激。村镇银行是针对农村金融的特殊情况设计的一种金融创新产品,灵活性高、创新性强、更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具有较好的前景。村镇银行的设立对于缓解目前农村金融供需不平衡的状况,填补农村金融市场的空白和不足部分,增强农村地区现有金融机构的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优化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环境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目前村镇银行的发展程度并不高,仍存在许多问题。金融供给不足、品牌竞争力低、特色金融服务品种亟待创新等,都是制约村镇银行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村镇银行只有明确自身定位,积极寻找金融市场空间,积极与金融组织、政府、实体企业合作,弥补自身实力的不足,才能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银监发.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M].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5.

[2]张炎.我国村镇银行的立法缺陷以及补救研究[J].西部法学评论,2009,(4):45-49[3]李天柱.格莱珉模式与中国村镇银行的运营策略和风险控制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

[4]柴瑞娟.村镇银行股权结构研究[J].法学杂志,2010,(2):22-28

[5]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村镇银行发展现状.中国合作金融联合网https://www.doczj.com/doc/fd3763908.html,,2009-08-12.

[6]李晓健.国外乡村银行运营的经验及启示[J]广西社会科学,2009,(11):34-36

[7]汪红军.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金融问题———村镇银行的生存之路探索[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08

[8]银监发.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年—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M].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9.

[9]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村镇银行信贷模式探索https://www.doczj.com/doc/fd3763908.html,,2010-04-29

(编辑校对:余朝锡金界一)

⑧2003年被称为“民营银行之父”的徐滇庆教授的5家民营银行研究报告中,其股权设置同样遵循股权相对集中原则。虽因为各种因素未被银监会监管层批准,但其潜心研究的成果仍值得我们探讨研究,具有借鉴意义。股权相对集中的模式是指在肯定村镇银行中

我国村镇银行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探析

我国村镇银行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探析 李德2010-11-05 摘要:我国村镇银行的成立对支持“三农”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村镇银行的发展历程,结合国际经验总结了我国村镇银行的特点,指出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未来发展展望。 关键词:村镇银行,农村金融,三农问题,金融服务,资金来源,信贷投放,政策支持 一、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状况 (一)村镇银行的建立和发展 2005年以来,根据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不足,竞争不充分的状况,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开始调整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部分省市的县及县以下地区试点设立了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四类机构。 2006年12月21日,银监会印发《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按照“低门槛、严监管”原则,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2007年1月,银监会陆续发布《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组建审批工作指弓J》等规章。2007年初,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首先从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吉林、湖北等6省(自治区)开始试点。2007年3月挂牌开业的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是我国第一家村镇银行。2007年5月,银监会发布《关于加强村镇银行监管的意见》,进一步加强了村镇银行的监管。2007年10月,银监会决定扩大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范围,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范围由先期6省(区)扩大到全国31个省(区、市)。截至2010年6月末共设立村镇银行214家。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成立后,建立了农村金融供给新渠道,增强了农村金融机构活力,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村镇银行的发展对于促进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服务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村镇银行在股本设置、政策支持、信用环境、金融监管、存款来源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阻碍了村镇银行的发展为此本文提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经营环境、完善监管体系、拓展资金来源、加强金融手段创新等发展对策 关键词村镇银行股本设置信用环境农村金融体系 村镇银行是经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2006年10月在国际上享有“小额信贷之父”、“穷人银行家”美誉的穆罕默德尤努斯以其在孟加拉国创立的世界上第一家乡村银行——格莱珉银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30年前他曾把27美元借给42名赤贫的孟加拉农村妇女不久建立起孟加拉乡村银行至今已形成一个有1200个分行、遍及4.6万多个村庄的银行系统使400多万孟加拉农村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我国借鉴格莱珉银行成功模式2006年12月20日银监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文简称《意见》)这是中国农村金融政策的重大突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各地村镇银行纷纷建立起来根据银监会统计数据截至2008年底全国已有105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获准开业其中村镇银行89家目前这些村镇银行总体运行良好2009年2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包括村镇银行在内的多种形式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这表明村镇银行逐渐成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股本设置欠合理且村镇银行股份制优势难以发挥 从村镇银行的股权设置看虽然民间资金参与了新设的村镇银行但是由于《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村镇银行的最大股东或惟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并且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这样大股东对村镇银行占有的绝对控股地位致使村镇银行在成立初期相当于大银行的一个分支机构人员管理、业务经营诸多方面都受到约束自主经营权难以发挥另外村镇银行注册资本金较低导致其抗风险能力较弱存款客户特别是一些大额资金不敢进入影响了负债业务发展此外受最大贷款户比例不得超过注册资本5%限制难以满足一些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影响其资产业务拓展 (二)配套法规政策不健全 自从《意见》出台以后中国银监会又陆续发布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等6项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组织的行政许可及监管细则但是对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财政支持、税收优惠、业务管理等具体规定还没有出台各地区的政策也不一样具体表现为一是国家税收政策扶持不明确能减多少税、免税多少年没有规定;二是国家还未建立支农奖惩机制对支农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尚未建立激励机制影响其支农积极性;三是中国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尚未向村镇银行倾斜;四是村镇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能否享受国有商业银行的剥离、核销呆账和农信社的中央银行票据置换等政策当前还未能明确

村镇银行发展问题及对策

村镇银行发展问题及对策 摘要: 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有效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村镇银行也存有着诸多问题,严重地制约了其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村镇银行的现状,比较了与其他金融组织的异同,探讨了村镇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村镇银行健康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村镇银行;发展状况;问题;建议 一、村镇银行的发体现状

村镇银行即为当地“三农”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机构。2006年,中国银监会提出了相关放松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意见,以此 来解决当前农村区域内存有金融抑制问题,如:村镇银行分支机构较少、资金短缺、服务不规范、竞争力弱等问题。在农村地区成立金融 机构要求较低,使得银行金融机构得以多元化。在这些基础条件之下 村镇银行才得以成立。2007年初,银监会关于《村镇银行管理暂行办法》发布,让制度更加标准完善,对设股东资格、公司治理以及检查 监督办法都实行规范。所以说,我国的村镇银行产生于新的制度下并 参照其他国家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立的。我国村镇银行自2007年成 立以来,总体发展趋势还是较好,政府也为这个新的金融机构发布相 关法律规定,在资本金以及业务范围管理做出规范。国家其他金融机 构也很重视村镇银行,赋予了其更多自由发展机会。在成立初期设立 村镇银行的积极性并不高,增长速度也比较慢,在2009年底也只成立 了148家,增长速度相比于2008年减慢。为了增大对村镇银行的投资,银监会探索出了新的管理模式,并取得了成效。在这之后村镇银行就 在全国各地加速成立。村镇银行数量持续增长,但在2012年以后增长 率有所下降,“三农”的贷款余额也在一直增加,在2013年增长率较大,2014年有所回落,但整体依旧在增加,其中农户贷款在2014年将贷款限额从五万元以下提升到了五到十万元,大大满足了农户贷款需求。 二、村镇银行与其他金融组织形式的比较 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供给组织结构较为完善,种类也很繁多。但是 具体服务与村镇银行也有着一些不同,如:设立原则、基本性质、产 权结构、服务对象等方面。同时,都作为农村金融机构他们存有着扶

村镇银行发展中面临的风险

村镇银行发展中面临的风险 (一)宏观政策波动过程中隐含的政策风险。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波动带来的风险。中西部地区城镇快速扩张和经济落后地区对“三高一剩”产业的承接,给村镇银行的信贷投向造成潜在风险。二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速推进,使村镇银行发展面临新的考验。三是民营银行准入门槛的降低,给已设立村镇银行的股权稳定性带来不确定风险。 (二)成立时间短、含金量不高和社会认知度低等,凸显村镇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一方面,由于自身宣传力度不够以及民间资本的参与,造成一些城乡居民认为村镇银行是“私人银行”,或将村镇银行与小贷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相混淆,认为将钱存在村镇银行有风险,导致村镇银行吸收资金难度大。另一方面,村镇银行普遍注册资本金少,经营规模小,地方政府对村镇银行的认可度也较低,对村镇银行的支持力度不够。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村镇银行流动性的吸收和补充能力薄弱,而一旦村镇银行的资产质量出现问题,就会引发流动性风险。 (三)民间资本的逐利性,导致村镇银行偏离“三农”定位风险。“支农支小”是村镇银行的主要目标。但村镇银行的商业性和参股股东的逐利性,又使其必然把实现利润最大化作为追求目标,贷款会投向盈利性高的企业,这可能导致其偏离服务“三农”的办行宗旨。 (四)内控不完善和管理机制不健全易引发操作风险。村镇银行大都沿用原发起行的各项制度,存在着制度不匹配和机制不完善的情况,再加上员工素质低和培训不到位,易形成案件风险。同时,一些村镇银行存在高管人员“兼职化”倾向,易造成管理不到位和检查不及时,隐藏着较大操作风险。此外,村镇银行大多信息科技软硬件设施薄弱,数据安全管理能力不足,业务系统多为发起行的“廋身”或“淘汰”系统,这些都影响着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五)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机制存在问题,易形成关联风险。一是股权结构中存在“隐性”关联,股权制约机制发挥不了应有作用。二是虽然村镇银行也都按股份公司治理制度建

中国村镇银行生存与发展专题报道(一)

中国村镇银行生存与发展专题报道(一) 村镇银行:新的、弱小的、值得期待的 口SMEIF广州编辑部 执行/李明其策划/钮海津 1、出生篇 2、成长篇 3、解读篇 出生篇 中国村镇银行生存与发展专题报道01 这是改革的出路 上世纪九十年代,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完成商业化改革后逐步退出了薄利的农村市场。与此同时很多银行取消在县级分支向居民贷款,仅保留吸收存款的功能,实际上就是通过自己的银行系统将资金转移到其他地区,造成农村资金流失到非农村地区。这使得农村金融服务进一步滑向边缘地带。 为了解决部分农村地区“金融真空”和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等问题,2006年12月20日,银监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按照“低门槛、严监管”的原则,调整和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并首批选择在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湖北等6省(自治区)进行试点。2007 年1 月,银监会制定并发布《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为村镇银行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以及合法地位提供了法律依据。2007 年3 月1 日,村镇银行试点工作在全国展开,中国首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正式挂牌。 2007年10月,经国务院同意,银监会决定扩大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范围,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范围由先期6省(区)扩大到全国31个省(区、市)。2011年7月,银监会下发《关于调整村镇银行组建核准有关事项的通知》,调整村镇银行组建核准方式,完善村镇银行挂钩政策,引导和鼓励主发起行批量化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县域的农村金融服务。从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到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村镇银行发起设立或增资扩股、村镇银行主发起行的最低持股由20%降低到15%……密集出台的政策,不断把村镇银行推向了金融综合改革的前沿。 从最初几百万、几千万的注册资金,通过增资扩股,发展到近亿或几亿资本金,从亏损到逐渐盈利,5年的发展实践表明,村镇银行的设立,强化了农村金融服务,是推动农村经济持续腾飞的长效之举,对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我国村镇银行实践效应及发展障碍 摘要: 所谓村镇银行就是指为当地农户或企业提供服务的银行机构。区别于银行的分支机构,村镇银行属一级法人机构。目前农村只有两种金融主体,一是信用社,二是只存不贷的邮政储蓄,农村的金融市场还处于垄断状态,没有竞争,服务水平就无法提高,农民的贷款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改革的出路,就是引进新的金融机构。建立村镇银行是为了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竞争不充分、金融供给不足、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更好的建设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但作为新生事物,研究发现村镇银行在建立及发展中还存在一些新的问题,本文从村镇银行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现阶段促进村镇银行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希望能在商业性金融如何发挥政策性支农作用这一本质问题上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一、引言 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是城乡经济结构二元化,在金融领域,则突出地表现为城乡金融的二元化,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匮乏对经济发展起到一种抑制作用,但农村金融发展是世界性的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理论界形成了“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论”等多种理论流派。前者实质是一种政府主导的思想,中者是市场驱动理论,后者则是对前二者的折衷。其中“不完全竞争市场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贷款方对借款人的情况无法充分掌握,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无法培育出社会所需的金融市场,这一理论更适合我国国情,是我们发展农村金融的理论基础,有学者研究表明,要以农村金融需求为导向,从整体角度调整农村金融组织的区域布局,构建需求型为导向的农村金融组织结构体系,发展农村中小型金融机构和社会公共投资机构,实现金融组织的多元化是促进农村金融深化的有效途径(何广文,2005)。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村镇银行的发展对于促进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服务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村镇银行在股本设臵、政策支持、信用环境、金融监管、存款来源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阻碍了村镇银行的发展为此本文提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经营环境、完善监管体系、拓展资金来源、加强金融手段创新等发展对策 关键词村镇银行股本设臵信用环境农村金融体系 村镇银行是经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2006年10月在国际上享有“小额信贷之父”、“穷

人银行家”美誉的穆罕默德尤努斯以其在孟加拉国创立的世界上第一家乡村银行——格莱珉银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30年前他曾把27美元借给42名赤贫的孟加拉农村妇女不久建立起孟加拉乡村银行至今已形成一个有1200个分行、遍及4.6万多个村庄的银行系统使400多万孟加拉农村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我国借鉴格莱珉银行成功模式2006年12月20日银监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文简称《意见》)这是中国农村金融政策的重大突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各地村镇银行纷纷建立起来根据银监会统计数据截至2008年底全国已有105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获准开业其中村镇银行89家目前这些村镇银行总体运行良好2009年2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包括村镇银行在内的多种形式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这表明村镇银行逐渐成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题目: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2011级金融学1班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________

目录 内容摘要 (1) 关键词 (1) 1引言 (2) 2 我国村镇银行的现状分析 (2) 2.1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历程及现状 (2) 2.2我国村镇银行的特点及优势 (3) 2.3影响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因素 (3) 3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 3.1业务发展的空间受到限制 (5) 3.2吸储的压力大、资金筹集难 (5) 3.3风险难以控制 (5) 3.4各种配套优惠政策尚不明确 (6) 4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对策 (6) 4.1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 (6) 4.2加强自身建设,破解“吸存难”问题 (7) 4.3建立切实可行的风险控制体系以抵御各种风险 (7) 4.4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制度 (7) 结论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 自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放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标准以来,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有了较好的发展空间。但由于起步晚,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也仍然存在经营发展空间受限、吸储压力大、资金筹集难、风险控制难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阻碍了村镇银行的发展。为此,本文提出了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服务的创新、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切实可行的风险控制体系等对策以解决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其更健康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村镇银行、资金筹集、风险控制、金融服务

XX村镇银行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XX村镇银行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建立村镇银行是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的创新之举,对于促进农村地区投资多元、种类多样、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进而更好地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村镇银行在组建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瓶颈,尤其是欠发达的落后地区,组建难度大,发展缓慢,亟须从源头上加以调整和解决。 一、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银监会出台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首批选择四川、吉林等六省区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1月,银监会出台《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加快了村镇银行试点工作。10月,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31个省份。到末,全国已有148家村镇银行开业,发放贷款50多亿元,其中支持农户和农民的贷款达60%以上。今年“两会”期间,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银监会对村镇银行的发展目标是家,凡是有条件的县都可以有一家。村镇银行发展呈现出美好的愿景。

湖南省自开展村镇银行试点以来,已组建村镇银行5家,较好地发挥了服务“三农”的作用。湘西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来积极争取村镇银行试点,得到了银监部门的批准。但在组建过程中遭遇中梗阻,目前还是一片空白。 二、发展村镇银行的瓶颈 (一)政策失灵:自下而上,本末倒置。按照银监会规定,村镇银行只能实行发起方式设立,且至少应有1家以上境内外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人。规定要求村镇银行的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这一规定,需要试点县市政府从最基层的县域开始向上逐级寻找主发起人。当前我国银行业实行一级法人制度,分支行对机构的设置缺乏审批权限。由于村镇银行的设置处于试点阶段,既没有规定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义务,也没有相应的数量规定,更没有自上而下的特别指定。这样,形成部分试点县市“申请报告无处送,高层领导无法见,村镇银行无法办”的难堪局面。 (二)主体失落:路径单一,一主难求。虽然一些地方性商业银行具备主发起人资格,但在欠发达地区,除农村信用社改制外,几乎没有地方性商业银行。泸溪县为组建村镇银行,成立了专班,明确专人,积极寻找主发起人,从起,先后与省内外10余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联系协调,开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条件,但都因经济总量小、地处偏远而被拒绝。一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我国村镇银行实践效应及发展障碍 摘要: 所谓村镇银行就是指为当地农户或企业提供服务的银行机构。区别于银行的分支机构, 村镇银行属一级法人机构。目前农村只有两种金融主体, 是信用社,二是只存不贷的邮政 储蓄,农村的金融市场还处于垄断状态,没有竞争,服务水平就无法提高,农民的贷款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改革的出路,就是引进新的金融机构。建立村镇银行是为了解决我国现有 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竞争不充分、金融供给不足、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 制”问题,更好的建设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但作为新生事物, 研究发现村镇银行在建立及发 展中还存在一些新的问题,本文从村镇银行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现阶段促进村镇银行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希望能在商业性金融如何发挥政策性支农作用这一本质问题上提出一些有益 的建 议。 、引言 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是城乡经济结构二元化,在金融领域,则突出地表现为城乡金融的 二元化,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匮乏对经济发展起到一种抑制作用, 但农村金融发展是世界性 的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理论界形成了“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论”等多种理论流派。前者实质是一种政府主导的思想,中者是市 场驱动理论,后者则是对前二者的折衷。其中“不完全竞争市场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 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贷款方对借款人的情况无法充分掌握,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无法培育出社会所需的金融市场,这一理论更适合我国国情,是我们发展农村金融的理论基础, 有学者研究表明,要以农村金融需求为导向,从整体角度调整农村金融组织的区域布局,构建需求型为导向的农村金融组织结构体系,发展农村中小型金融机构和社会公共投资机构, 实现金融组织的多元化是促进农村金融深化的有效途径(何广文, 2005) 。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 内容摘要:村镇银行的发展对于促进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服务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村镇银行在股本设置、政策支持、信用环境、金融监管、存款来源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阻碍了村镇银行的发展。为此,本文提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经营环境、完善监管体系、拓展资金来源、加强金融手段创新等发展对策。 关键词:村镇银行股本设置信用环境农村金融体系 村镇银行是经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2006年10月,在国际上享有“小额信贷之父”、“穷人银行家”美誉的穆罕默德.尤努斯以其在孟加拉国创立的世界上第一家乡村银行——格莱珉银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30年前他曾把27美元借给42名赤贫的孟加拉农村妇女,不久建立起孟加拉乡村银行,至今已形成一个有1200个分行、遍及4.6万多个村庄的银行系统,使400多万孟加拉农村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我国借鉴格莱珉银行成功模式,2006年12月20日,银监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文简称《意见》),这是中国农村金融政策的重大突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各地村镇银行纷纷建立起来。根据银监会统计数据,截至2008年底,全国已有105

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获准开业,其中村镇银行89家,目前这些村镇银行总体运行良好。2009年2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包括村镇银行在内的多种形式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这表明村镇银行逐渐成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股本设置欠合理且村镇银行股份制优势难以发挥 从村镇银行的股权设置看,虽然民间资金参与了新设的村镇银行,但是由于《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村镇银行的最大股东或惟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并且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这样,大股东对村镇银行占有的绝对控股地位,致使村镇银行在成立初期相当于大银行的一个分支机构,人员管理、业务经营诸多方面都受到约束,自主经营权难以发挥。另外,村镇银行注册资本金较低,导致其抗风险能力较弱,存款客户特别是一些大额资金不敢进入,影响了负债业务发展。此外,受最大贷款户比例不得超过注册资本5%限制,难以满足一些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影响其资产业务拓展。 (二)配套法规政策不健全 自从《意见》出台以后,中国银监会又陆续发布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等6项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组织的行政许可及监管细则,但是对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财政支持、税收优惠、业务管理等具体规定

村镇银行发展现状以及优化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d3763908.html, 村镇银行发展现状以及优化问题 作者:侯鹏梁晨星 来源:《财会学习》2017年第05期 摘要:村镇银行设立之初的目的是服务三农,缩小城市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的差距,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村镇银行已经偏离了这条道路,本文分三个部分行文,第一部分讲村镇银行设立的初衷及其发展历程,第二部分讲述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给出合理化的建议,以期待对于村镇银行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建议。 关键词:村镇银行;服务三农;改革发展 一、村镇银行设立与发展现状 为推动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便捷性,为加大对于农村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为缩小城乡差距,我国于2006年允许相关的资本进入运作,许多的商业银行为了能够将业务延伸到农村经济,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也纷纷开始投资设立村镇银行,截至2016年年末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大概有1500家村镇银行,村镇银行呈现出积聚在东部沿海地区较多。以下是主要的发展现状的概要: (一)增长速度快,资金来源主要来源于民间 自从2006年国家允许设立村镇银行以来,经过十年的发展村镇银行的数量已经接近1500家,各种资本积极投入到村镇银行的运作之中来,村镇银行如雨后春笋,资金的来源主要来自于民间资本,主要是一些股份制企业以一些城市商业银行设立居多,如南充市商业银行设立发起的我国第一家村镇银行惠民村镇银行,中国银行出资设立的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等等。 (二)信贷速度快,手续便捷 村镇银行设立的初衷是服务于农村中小企业,所以针对农村经济的特点,村镇银行的信贷业务速度比较快,相关的审批手续简单便捷,额度较小一般为2到5万元不等。更加有针对性更好的服务于三农。 (三)布局不合理存在偏差,集中于经济发达的 我国村镇银行分布呈现出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快速,中部发展停滞,西部缓慢的趋势,就是现在所谓的“东快中西慢”,这个现象几乎是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几乎是一样的。我国开放村镇银行的一个主要的目的是解决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最突出最矛盾的就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东部经济发达,城乡差距小各种金融体系机制健全,所以我们说布局分布不合理。 二、村镇银行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村镇银行发展存在的难点与对策

村镇银行发展存在的难点与对策 村镇银行作为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拥有机制灵活、依托现有银行金融机构等优势,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按照银监局的规定,村镇银行可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从事同业拆借,从事银行卡业务,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以及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村镇银行的很多业务无法开展,其生存和发展存在重重困难。 村镇银行发展存在的难点 1、结算系统不畅。目前,村镇银行与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尚未连接,未设置金融机构联行行号,使清算、汇兑等业务无法办理,这也限制了村镇银行存款的增长。此外,村镇银行的业务处理系统是基于简单联结的内部网络,与外界相关机构和发起行没有实现相应的网络连接,如代收代付、通存通兑、信用卡及网上银行等业务难以开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业务正常开展。 2、资金筹集难。村镇银行地处农村地区,由于这些地区受地域自然条件和开放程度等限制,居民收入水平并不是很高,农民和乡镇企业闲置资金有限,客观上制约了村镇银行储蓄存款的增长。而且,村镇银行成立的时间较短,农村居民对其缺乏了解,与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相比,农村居民对

村镇银行的认可程度不高。加之村镇银行网点少,现代化手段缺乏,缺乏对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的吸引力,由于结算系统不畅,同业拆借难以进行,村镇银行不能发行、买卖金融债券,融资渠道受限。 3、风险控制难。一是服务对象风险。银监会强调,村镇银行发放贷款应首先充分满足县域内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这些类型的贷款风险高、数额小,村镇银行信贷支持的主要对象为农民,农民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在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村镇银行的信贷资金存在严重的风险隐患。加之村镇银行发放的贷款多以信用贷款为主,极易形成信贷的道德风险。二是自身经营风险。村镇银行尚处于萌芽阶段,规模尚小,实践证明:规模过小的金融机构难以存活。作为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会碰到所有在农村地区开展业务的商业银行同样的问题,如贷款风险偏高、呆坏账可能性比较高等。 4、政策支持不足。一是货币政策本文来源:支持不到位。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有关政策》的通知,虽然解决了村镇银行开户、资金清算、存款准备金和征信、统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但急需解决的央行再贷款、银联入网等问题仍未得到明确。二是缺乏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村镇银行作为服务“三农”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却没有享受到与农村信用社一样的待遇,相关行政性、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中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三农问题关系到中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计。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月首批村镇银行在国内6个首批试点省诞生。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正式营业的村镇银行达到214家。村镇银行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村镇银行作为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拥有机制灵活、依托现有银行金融机构等优势,对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的局面起到了很大的改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农民融资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可是当前村镇银行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其本身经营成

本高,成立时间短,盈利空间小,筹集资金困难,风险控制难,还面临同业竞争威胁等问题,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村镇银行所面临的问题将严重阻碍其发展,不利于改进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结构,缓解决农村资金供需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本文将着重其发展过程中所遇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从而更好的支持农村经济建设,解决三农问题。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一)国外相关研究 1. 农村金融市场及其供求关系 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Hugh T .Patrick (1995) 提出具有代表性的两种农村金融模式:一是“需求先于供给” 模式,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导致农村金融组织及相关金融服务供给。二是“供给先于需求” 模式,强调农村金融组织及相关服务的供给先于农村经济主体的需求。而这两种模式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适应,两种模式之间存在一个最有顺序问题。 此后的学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农村金融市场及金融供给和需求。 Mark Drabenstott 和 Larry Meeker ( 1997 )指出资本

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 科 学 年 论 文 编号:XXXXXXX 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 opment of rural Banks and countermeasures 姓 名 XXXXXX 学 院 财经管理学院 专 业 金融学 班 级 2012级( X )班 学 号 XXXXXX 指导教师 XXXXX 2015 年 7 月 3 日

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 建立村镇银行是为了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竞争不充分、金融供给不足、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更好的建设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但作为新生事物,研究发现村镇银行在建立及发展中还存在一些新的问题,本文从村镇银行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现阶段促进村镇银行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希望能在商业性金融如何发挥政策性支农作用这一本质问题上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村镇银行问题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议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Banks and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 The establishment of village bank is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ow coverage,insufficient competition and insufficient financial supply in rural areas in China,Lack of financial services such as “financial repression”,better construction of rural finan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gt, but as a new thing of found rural banks in the established developmen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exists from the village bank, the problem of, proposed the present stage to promrote the1development of rural banks in a series of measures,hope in finance, industry and Commerce of how to play the political role of agriculture the essence of the problem put forward some useful suggestions. [Keyword]Village bank problem sustaintable development policy proposal

浙江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浙江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嘉兴学院朱美丹 摘要:农村村镇银行作为农村金融体系中一个较为新兴的事物,其的作用正日益的体现出来。可以说村镇银行的出现较好的解决了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覆盖率低、竞争不充分、金融供给不足、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并对建设农村金融环境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清楚的看到村镇银行发展到现在,发展速度有所减缓,并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影响村镇银行发展的内外部原因的分析,列举了当前阻碍村镇银行发展的因素,探讨了村镇银行在应对这些难题时可采取的建议以及政府应当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村镇银行现状问题对策 一、引言 村镇银行是经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中国村镇银行的出现与中国特有的国情紧紧相连,密不可分。我们知道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是城乡经济结构二元化,在金融领域,则突出地表现为城乡金融的二元化,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匮乏对经济发展起到一种抑制作用,农村金融发展不仅是中国发展的难题更是世界经济发展难题,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有一个开放、有序、竞争的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来支撑。村镇银行的出现,对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搭建农村金融供给新渠道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产生积极影响通过设立村镇银行,改革农村金融市场的思路,被人称为“增量改革”,村镇银行给农村金融市场带来了竞争,有效增加了农村的金融供给,对农村金融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可以说村镇银行的成立是实现农村金融组织多元化的一种有效途径。村镇银行的成立对于农村金融的改革将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农村市场存在局限性以及村镇银行的自身缺陷,村镇银行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农村金融深化还需要实践证明。作为新生事物,村镇银行在建立及发展中还存在一些新的问题,需要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和解决,以促进其健康发展,进而发挥应有的功能。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上展开相关的研究并着重从我国村镇银行的内涵与特征入手,分析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对策建议。

中国村镇银行发展研究

中国村镇银行发展研究 摘要:本文以中国村镇银行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使得中国村镇银行在缓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金融资金短缺的矛盾、为农村金融创新提供合法渠道和推动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构建进程中发挥更重要作用提供参考。本文通过概览中国村镇银行方面的研究文献,找出当前中国村镇银行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运用农村金融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理论思想从各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针对当前中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与其他同类型金融机构进行比较分析,探究中国村镇银行的内涵及市场定位。针对中国村镇银行性质决定特征的基本原理,分析目前中国村镇银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制约性因素。研究得出:中国村镇银行风险控制力薄弱,业务结构较单一,信誉度积累较薄弱,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 关键词:村镇银行;发展动力;制约因素;农村金融 一、概述 2006年中国银监会根据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在中国农村开设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以及贷款金融组织等金融机构,以探索解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村金融体系薄弱导致的“三农”发展所面临的金融资源匮乏等问题的新路径。本文针对当前中国村镇银行发展问题主要运用农村金融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理论思想进行探讨和研究,力图理清中国村镇银行发展的历史脉络,然后采取问卷调查调研法、文献综合法和比较研究法等方法,针对当前中国村镇银行发展的现状与其他同类型金融机构进行比较,考察和探

究中国村镇银行的内涵及市场定位。进一步分析目前中国村镇银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中国银监会颁布的《村镇银行暂行管理规定》规定,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因此,中国村镇银行是以面向农村经济发展而设立的金融机构,其直接目的就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金融机构网点少、竞争不充分而造成的融资难问题,从而实现“以增量改革倒逼存量改革,构建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 在村镇银行研究方法方面,国外学术界大多采用定量分析法对村镇银行进行数据分析和研究,如早在2002年,De Young就采用业务模式就村镇银行发展的市场价值及股份制条件下村镇银行股票收益进行量化研究。当前国外学术界对村镇银行的研究已经超越了村镇银行的表面问题,并逐步走向深化。随着国内村镇银行的逐渐兴起,中国村镇银行发展问题以日益成为国内学术界关心和研究的热点。总体来看,上述学者的研究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理论成果,但研究方法多集中在定性分析上,这就造成了国内学者关于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分析、经济效益提升以及核心竞争力培育等相关研究缺乏较为充实的数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计。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007年3月首批村镇银行在国内6个首批试点省诞生。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正式营业的村镇银行达到214家。村镇银行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村镇银行作为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拥有机制灵活、依托现有银行金融机构等优势,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的局面起到了很大的改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农民融资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但是当前村镇银行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其本身经营成本高,成立时间短,盈利空间小,筹集资金困难,风险控制难,还面临同业竞争威胁等问题,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村镇银行所面临的问题将严重阻碍其发展,不利于改善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结构,缓解决农村资金供需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本文将着重其发展过程中所遇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从而更好的支持农村经济建设,解决三农问题。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一)国外相关研究 1. 农村金融市场及其供求关系 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 Hugh T .Patrick (1995) 提出具有代表性的两种农村金融模式:一是“需求先于供给” 模式,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导致农村金融组织及相关金融服务供给。二是“供给先于需求” 模式,强调农村金融组织及相关服务的供给先于农村经济主体的需求。而这两种模式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适应,两种模式之间存在一个最有顺序问题。 此后的学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农村金融市场及金融供给和需求。Mark Drabenstott 和 Larry Meeker ( 1997 )指出资本在农业经济中的重要

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风险

2012年6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June2012 第11期总第261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Economy N o.11T o tal N o.261浅析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风险 汪铭泽 (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 摘 要:针对村镇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负债业务发展慢、人才缺乏等一些问题,从其面临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村镇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当采取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村镇银行;风险管理;金融机构;贷款 中图分类号:F8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11—0047—02 从2007年第一家村镇银行设立以来,在银监会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不断发展完善。村镇银行的兴起增强了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及对农户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对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起到重要作用。在村镇银行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很多制约其发展的问题及风险。 1 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负债业务进展缓慢,存贷比超标问题普遍 资金筹集困难,是目前大多数村镇银行面临的主要问题。村镇银行通过负债手段获取现金的能力不强,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社会认同度不高,作为新兴的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在发展初期社会认知度低,公众普遍认为村镇银行是私人银行,有钱也不愿存。 目前,村镇银行结算渠道不畅,无法通存通兑,也无法发行银联卡,大多数村镇银行的异地汇划必须通过代理行,因而汇划款项难以实时到账,这样的弊端使得企业缺少在村镇银行开户的意愿。 基于以上原因,截至2011年5月末,全国536家村镇银行存款余额为1006.7亿元,仅占全国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0.107%。同时由于存款的增长率和贷款的增长率不匹配,很多村镇银行的存贷比超标。 1.2 金融专业人才缺乏 村镇银行业务主要面向农村地区及中小企业,而农村地区明显大量缺乏金融人才。造成村镇银行专业人才奇缺状况的原因: 在于其是新兴事物,并且主要业务面向“三农”,这样的机构发展对于国家政策的依赖度很高,前景难以预料,因此有经验的金融专业人员为自己的发展前途考虑通常不愿进入村镇银行; 通过社会招聘进入村镇银行的工作人员一般缺少金融行业的从业经验和农村金融的相关理论知识,而员工的业务经验及管理经验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村镇银行的经营和发展。 1.3 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不足 村镇银行作为服务农村经济的商业银行,其发展受到农村经济一些固有特征,比如高风险、低收益等的影响,应当得到国家的政策支持。目前,村镇银行的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分别为25%和5%,都明显高于与其服务目标相同的信用社。村镇银行在现阶段的起步发展阶段,只有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得到适当的补贴和优惠,才可能化解风险,求得长远发展。 2 村镇银行目前面临的主要风险 2.1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信用风险是金融机构面临的最主要风险,而村镇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更是高于其他商业银行。 村镇银行的服务目标在“三农”,农业生产周期比较长,受自然环境影响大。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同时农业保险机制还未形成,更加剧了农业贷款的信用风险; 相比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由于成本和技术问题等等原因难以进入征信系统,其贷款对象往往在其他金融机构没有贷款记录,这样无疑更加增大了村镇银行的信用风险。 2.2 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由于金融资产的流动性的不确定性变动而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村镇银行正在业务拓展阶段,业务相对单一,主要是存贷款业务,其面临的状况是吸收存款难度大而贷款需求旺盛,同时贷款回收也存在一定问题。村镇银行目前还没有被广泛的认可,设立地区和服务目标又与农信社和邮储银行这些已成规模的金融机构相重合,争取存款业务的道路艰巨而漫长,但同时由于其他金融机构尤其是全国联网的商业银行贷款审批程序严格复杂,这一目标客户群的贷款需求又极其旺盛。这样的业务现状带来存款和贷款数量及期限的严重不匹配,从而造成流动性风险。 2.3 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操作过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尽管国家出台了一些政策进行扶持,但村镇银行目前的发展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发展前景还不明朗,有相关从业经验的专业金融人才以及金融管理人才都持观望状态,不愿加入村镇银行。在这样的背景下,村镇银行的业务操作人员往往是没有业务实践经验的社会招募人员,其对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经验的欠缺使得村镇银行发生操作风险 ? 47 ? 收稿日期:2012-03-23 作者简介:汪铭泽(1986-),女,中共党员,本科毕业于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专业,现在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政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