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础数学教学方法吴端玲
- 格式:pdf
- 大小:2.56 MB
- 文档页数:2
常用的数学教学方法1. 运用实物教具实物教具是一种直观、具体的数学教学方法。
通过使用教学用具,如计数器、几何模型和图形纸等,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展示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从抽象的概念中抽离出来,使数学研究更加有趣和实用。
2. 倡导探究式研究探究式研究是一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思考和发现知识的数学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或情境,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来寻找数学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方法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通过使用电子设备和多媒体资源来增强数学教学效果的方法。
通过图像、动画和音频等多媒体元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
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或数学教学软件,呈现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和参与度。
4. 个性化教学个性化教学是一种根据学生特点和研究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的方法。
通过了解每个学生的研究风格、兴趣和能力水平,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资源来满足每个学生的研究需求。
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满意度,培养他们的自主研究能力。
5. 合作研究合作研究是一种通过小组合作来促进学生研究和合作能力的方法。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共同解决数学问题、讨论和分享解题思路。
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记忆。
以上就是几种常用的数学教学方法。
当然,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判断何种方法最为适合。
希望本文能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指导和启示,使他们在数学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方法与思路探析一、教学方法的选择和灵活运用教师可以采取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举一反三的教学法,通过真实的生活案例和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拓展在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中,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拓展是至关重要的。
相比于理工科院校,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拓展上,需要更加注重实际问题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的设置应当注重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的结合。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实际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并且增强了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的拓展应当注重工程实践和创新创业教育。
在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设置一些与工程实践和创新创业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教学思路的更新和改进教师应当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还需要主动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教师应当重视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整合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网络资源、教学设备、教学案例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
教师还应当注重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交流,通过教学团队、教学研讨会等形式,进行教学经验和资源的交流和共享。
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指导。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与思路的探析是非常必要的。
浅谈高校数学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文/周利利 丁利永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行业也在迅速发展。
新课改深入到教育行业的各个层次,对于学生教育的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新课改将不断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
近年来,各大高等院校也逐步推行教学的改革工作,在改革实践中还是遇到了不少问题。
本文以当下高校数学教学改革作为讨论的对象,分析了高校数学教学改革的现状,探讨了在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高等院校;新课改;数学;问题;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课改的要求不断深入到各个层次的教学之中,学习不再仅仅要求的是成绩,更需要注重的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如今的高校教学之中更是如此,新课改要求必须要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将这视为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但在当下,作为理科生必学内容的数学却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迫切的需要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高等院校数学教学作为对于高等院校学生数学综合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阶段,需要各个高等院校以新课改为基础,对数学的教育进行一定的改革,使其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数学人才。
1 高校数学教学的现状以及问题高等数学作为一门在高等院校中普遍开展的基础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可以在今后关于专业课的学习之中更加游刃有余,提高高等院校学生的学习效率。
具体来说,数学可以说是一种对现实世界定量精确的表述,是人类用来了解世界,并将自己了解的世界表述出来的一种工具。
高等数学是初等数学的推广,对一些初等数学无法解决或是对某一现象无法表述时,高数来解决,高数来描述,在理工科的学习中,高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但到了今天高等数学的重要性逐渐变得薄弱了起来,很多学生认为高等数学太难又没用,所以学习不认真,使得高等数学的教学只流于表面,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遇到许多的问题,主要遇到的问题有以下几点:1.1 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在新课改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部分的高校数学教学目前依然面临着部分教师教学模式过于保守、传统的问题。
Total.336December 2015(C)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总第336期2015年12月(下)浅谈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认识蔡水明(江苏大学理学院江苏·镇江212013)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5)36-0039-03作者简介:蔡水明(1983—),男,福建莆田人,讲师,主要从事复杂系统的研究。
摘要高等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复杂性都很高的学科,也是工科院校学生必修的重要基础课,其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本课程和其他学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本文作者根据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就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数学文化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Higher Mathematics //Cai ShuimingAbstract Higher mathematics is a discipline with very high logi-cality and complexity,and also a basic course for students 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Its teaching quality has a direct influence on students'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of learning for this course and other subjects.In this paper,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in recent years,the author gives a preliminary study on how to in-spire students'learning interest and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Key words higher mathematics;classroom teaching;teaching method;mathematical culture高等数学是工科院校大一新生最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之一,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在数学教学中“寻找中间地带”摘要:“寻找中间地带”是顾泠沅在1999年6月的中美教育交流时提出的观点.它不仅是当今国际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趋势,也是整个教育改革的大策略. 寻找中西方教育的中间地带,不是简单的折中,而是以中国文化和本土经验为基础的博采众长.关键词:寻找中间地带;数学教学;变式教学各家卫视上的真人秀节目越来越多,有时人们也在疑惑:当教育遇到真人秀,那情境会是怎么样呢?英国广播公司(BBC)纪录片《中国式教学》(当然与真人秀还有差异)一经推出,马上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人们在津津有味地讨论“中英教育哪家强”之余,更加深入地讨论中西方教育的融合和借鉴等问题. 于是我们又想起了顾泠沅的“寻找中间地带”理论.1999年6月,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李?舒尔曼率团访华,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了“中美数学教育高级研讨会”. 大会执行主席顾泠沅在会上提出了“寻找中间地带”的观点. 他在展示并分析了大量课堂观察研究成果后指出,在中美两国教育之间,可能存在一个中间地带,双方可以基于各自的本土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用以改进本国的教育教学[1].他的这一观点最终成为中美双方与会代表的共识.一、什么是“寻找中间地带”关于什么是“寻找中间地带”,顾泠沅给出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在美国,一个老师带30个学生去海边学游泳,老师会一声令下,“你们一起跳!”“你们要挣扎!不挣扎就要被淹死!”最后,20个孩子淹死了,10个孩子学会了游泳. 而在中国,同样是学游泳,老师会手把手地教,再带他们去海边.结果,30个孩子没有一个被淹死,全部学会了.顾泠沅认为,美国的30个孩子,虽然只有10人学会了游泳,但这10人一定很优秀,而它付出了淹死20个孩子的代价;而中国的30个孩子都学会了游泳,但付出了一部分孩子本来可以通过挣扎自己学会游泳的代价. 两国的这两种教育模式,一种是接受式,一种是活动式,各有利弊,要善于合理安排、取长补短,寻找“中间地带”[2].教育国际化的今天,在对我国的数学教育现状进行观察、深思之后,我们会发现许多数学教育问题已与国际社会的数学教育无法分割. 仅仅局限于国内现状的研究已见促狭. 因此,将我国数学教育置于世界数学教育的视野之中,突破而不因循以往的研究套路,打破而非固守西方与东方的对峙以构筑一个相互吸收、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新地带是我国数学教育探索的明智之举. “寻找中间地带”,不仅是当今国际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趋势,也是整个教育改革的大策略. 寻找中西方教育的中间地带,不是简单的折中,而是以中国文化和本土经验为基础博采众长. 因此,“寻找中间地带”是一种智慧,一种不走极端而达到集大成的智慧.二、“寻找中间地带”理论产生的背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关注. 西方学者对中国的中小学教学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发现中国的中小学教学既有其独特的优势,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弊端. 当时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教学主要存在几种弊端:一是单一讲授的上课方式,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二是班级规模大;三是低认知水平的频繁考试和高度竞争,造成师生沉重的负担. 然而,从学生学业评价的角度看,中国中小学教学又具有明显的优势. 大量研究显示:海外中国留学生一般会取得比其实际智商预期更高的学业成就;IEA研究表明中国学生成绩总是高于美国学生的成绩;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比赛中,中国学生表现一贯优异. 这些优势和弊端促使顾泠沅对中国中小学课堂教学进行深层思考,并在上海地区开展了一系列课堂观察研究活动.顾泠沅认为,也许中美双方的教育都到了一个需要认真反思的转折点,审视双方的教育优劣,以本国的传统优势为基点,结合双方优点,进而消除两者的缺点是“中间地带”的内涵. 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为例,顾泠沅建设性地提出了“增加课程的可选择性”“拓宽创造性学习的课程渠道”等具体方案,以期培养中国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而鉴于这类教学对我国中小学来说相对陌生,因此适当借鉴美国中学的“项目学习”经验很有必要.据顾泠沅回忆,华东师范大学前校长刘佛年(1914~2001)先生也曾说:“教育无非是两种. 一种是讲授式,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夸美纽斯和苏联的凯洛夫;另一种是活动式,代表人物是杜威. 两者各有长短,那么我们中国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那就是兼容并包,不能走极端. 一般地说,做学问可以走极端,以便形成独特的学派. 但是,指导实践工作、干事,不能走极端,真理往往就在两个极端的中间. ”[3]这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顾泠沅提出“寻找中间地带”的观点.三、“寻找中间地带”理论对数学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寻找中间地带”也是一种教育研究方法,对数学教学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变式教学”是中国特色的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看成是“寻找中间地带”理论的实际应用. 它既非“中式”的机械重复式学习,也非“西式”的无序探索式学习. 利用变式教学可以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促进知识的迁移,同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参与意识,还能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网络的形成,强化定理公式的条件和适用范围,培养严谨思维. 下面给出一个案例.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4]点评:与前面三个问题相比,本题的递推关系式在结构上有较大的变化,在递推关系式两边同除以2n+1后,问题转化为已经解了的问题,从而实现了思维的飞跃.最后再给出一个思考题:如果把递推关系式改写为an+1=2an+3n,又该如何确定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呢?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既是数列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学难点. 本案例以问题串的形式,从基本概念出发,起点低,而落脚处高,是典型的变式教学.教育没有对错,只有适合或不适合,中西教育的对比,促进了人们的深思,也激发了国内教育、国际教育的不断完善. 在此过程中碰撞的不仅仅是教育本身,还有中西方社会的价值观等等. 重温“寻找中间地带”理论,总能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启迪.参考文献:[1] 顾泠沅,易凌峰,聂必凯. 寻找中间地带――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大趋势[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2] 陈亦冰,沈祖芸. 寻找中间地带――走近顾泠沅[N]. 中国教育报,2004-12-24(5).[3] 张奠宙,赵小平. 有感于刘佛年先生的“兼容并包”[J]. 数学教学,2012(1):封底.[4] 仓万林. 小小求通项[J]. 中学生数学,2009(4):9.。
数学教学方法有哪些第一篇:基础数学教学方法基础数学教学是许多学生所必修的必修课程,因此,基础数学教学应该注重提供一个清晰的基础知识框架,并通过应用这些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1. 结构化教学:在教授基础数学之前,教师应先制作一个叙述清晰,层次清晰,定义准确的课程大纲。
教师应该遵循这个结构,以确保每个主题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分析。
2. 互动式教学:通过刺激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其思考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使用比赛、实验、协作或其他创新方法,让学生交互式地,通过发回答案、展示个人分析或享受紧张的竞争,激励他们的兴趣。
3. 实践导向教学: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教学应该以实用为中心。
通过应用基本数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础概念及其应用。
4. 形象可感教学:结合图表、图像、视频等多媒体教具来讲解和演示数学概念,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从而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这些方法在教学基础数学时都很有用,但应该灵活应用,以考虑学生的学习风格和目标。
第二篇:高级数学教学方法高级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建立深入理解的框架和强大的推理和分析技能。
这种教学方法需要更高水平的教学技能。
以下是一些教学方法:1. 发掘问题的本质:高级数学教学涉及广泛的抽象概念和数学理论,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的本质。
例如,数学问题的内在边界和条件,可以帮助学生创造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工具。
2. 引导学生发展自主学习: 高级数学内容比较复杂,需要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教师应该营造学习的氛围和环境。
例如,鼓励学生模拟数学现象, 研究复杂的数学问题,或者购买更深入的教材。
3. 合作式学习: 高级数学涉及多种高级技能,包括高级推理和复杂的计算。
学生之间应互相支持与协作, 通过沟通来提高技能。
例如,在小组内完成规划或多项式拆分等作业时,可以发展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 强调实际应用: 高级数学概念与实际问题结合非常紧密,应该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学习这些概念。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数学学科七步教学法我一直致力于高效课堂教学的研究,那什么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教学就是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确定的教学目标,有效教学追求社会化、人性化教育,强调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为了实现高效数学课堂,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我组苦心钻研,坚持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这一理念。
实现教师启发引领着学生探索知识,最后达到学生掌握自主探究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总结出了适合我班教学特点的数学教学模式:七步教学法。
一情境引入:即通过教师介绍本节课的地位、作用(或故事或实例或。
),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数学学习的情景当中。
二提纲定位:出示自学提纲,规定读书范围,提出学习的主要内容,需要理解的关键点,也可有典型例题,确定学生的学习方向。
三自学交流:学生带着提纲中的问题读书自学之后学生带着自学中遇到的问题、疑难到小组中交流解决。
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巡视、指导,收集“讲解要点”,切忌或尽量不集体指导。
四展示讲解:学生自学,小组交流之后,还有一些知识学生不理解,必须通过教师全班讲解,使没有弄清楚或不理解的知识进一步理解、深化。
操作方法可以是在老师指引下,学生讲解教师补充点拨(提问或追问法),也可以是教师要点讲解。
因为老师在学生自学时,巡视指导中获得第一手资料,摸清了学生自学交流时的难点(第二次备课),所以,此时的讲解针对性极强,且及时有效(因为学生此时的需求最为强烈)。
通过自学、讨论、讲解之后,学生全部学会了、学准了。
到此为止,要求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要头脑清醒,对知识的来龙去脉非常清楚。
五巩固提升:知识学会了,学准了,就一定要做一些练习题进行巩固,达到熟练程度。
也可以做些中等难度的题进行能力提升。
这些题可以是课本上的,也可以是教师补充的。
六激励小结(反思小结):此环节很重要,即要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又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积极性进行表扬,以及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表示赞赏。
第39卷第8期Vol.39 No.8长春师范大学学报Journal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2020年8月Aug.2020基于OBE教育理念的高等数学模块化教学改革策略研究刘㊀煦ꎬ李秀玲(吉林财经大学应用数学学院ꎬ吉林长春130117)[摘㊀要]高等数学作为高校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ꎬ具有高度的抽象性㊁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ꎮ本文以财经类院校为例ꎬ探索将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体系的 以知识输入为导向 变为基于OBE(成果产出为导向)教学理念的创新型教学改革策略ꎬ促使高等教学实现既 强理论 又 重实践 ꎬ并注重引导学生拓展思维空间ꎬ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ꎬ最终形成 以学习产出为驱动 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ꎮ[关键词]OBEꎻ高等数学ꎻ模块化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2095-7602(2020)08-0159-04基于成果产出的教育理念(outcomes-basededucationꎬOBE)最早出现于20世纪末的教育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改革中ꎮ国外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ꎬOBE教育理念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重新思考和颠覆ꎬ聚焦于学生学习产出的教育过程ꎮOBE教育理念将学生的学习产出作为驱动教学活动的动力ꎬ改变了传统的内容驱动模式的弊端ꎬ被认为是一种教育范式的革新ꎮ本文尝试将OBE教育理念与目前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有机结合ꎬ作为高校基础理论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ꎮ1㊀OBE教育理念OBE是以成果产出为导向的教育理念ꎬ最早于1981年由美国人Spady提出ꎬ之后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与认可ꎬ并成为美国㊁英国㊁加拿大等欧美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1]ꎮOBE教育理念聚焦学生 学到了什么 ꎬ而不是教师 教会了什么 ꎬ其核心内涵包括:(1)强调每个人都可以成功ꎻ(2)强调制定个性化评定ꎻ(3)强调精熟ꎻ(4)强调绩效责任ꎻ(5)强调能力本位ꎮ我国于2013年6月加入«华盛顿协议»ꎬ正式拉开了国内开展OBE教育理念的帷幕ꎮ近年来ꎬ随着国内高校的工程教育等各个学科开展基于OBE的卓有成效的认证工作ꎬOBE理念逐渐深入人心ꎬ并被引入高等教育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中ꎬ对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ꎮ2㊀我国高等数学教学与改革现状高等数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程ꎮ目前ꎬ多数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仍采用传统模式ꎬ缺乏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创新性ꎬ考核方式较为单一陈旧ꎬ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ꎬ无法提高学生实际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ꎬ不利于高等数学理论与相关专业知识的结合[2-4]ꎮ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ꎬ信息化和网络化技术改变了教育教学手段与方式ꎬ也推动了高等院校各门学科课[收稿日期]2020-06-23[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 十三五 规划课题 面向高等数学课程的 软硬兼施 模块化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 (GH180287)ꎻ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知识-实践-能力 三位一体化精算数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吉教高 2018 )ꎮ[作者简介]刘㊀煦ꎬ女ꎬ副教授ꎬ博士ꎬ从事应用与计算调和分析研究ꎮ951程的改革步伐[5]ꎮ国内外高校纷纷引入和利用互联网时代的各种先进技术手段ꎬ对传统的线下授课进行改革ꎬ涌现了众多的精品线上课程和混合式课程ꎬ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性ꎮ类似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改革虽然能够一定程度地改变传统教学模式ꎬ取得显而易见的课堂教学效果ꎬ但是回归到课程教学的目的来讲ꎬ若没有科学合理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系统ꎬ很难给教学本身以有益的反馈并形成持续改进的机制ꎮ从线上教学改革现状来看ꎬ高等数学等基础理论课程与OBE教育理念的有机结合ꎬ对提高课程目标达成的科学评价并持续改进的需求尤为迫切ꎮ3㊀基于OBE理念的高等数学模块化教学改革策略3.1㊀构建高等数学模块化教学体系考虑到财经类院校很多专业都是文㊁理科兼顾ꎬ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具有较大难度ꎮ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结合财经类院校各专业的特点ꎬ把传统的 哪些内容我要讲授 (以知识输入为导向)转变为 哪些能力是教学的最终成果 (以知识输出为导向)ꎬ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造ꎬ对教学组织形式㊁教学方法㊁教学环境作出相应调整ꎬ使组成教学体系的各要素实现有机统一[6-7]ꎮ针对财经类院校不同专业对经济数学课程深度和广度的不同要求ꎬ依据 以应用为目的 原则ꎬ根据模块化教学的涵义及经济数学教学的特点ꎬ面向不同专业对 知识㊁能力㊁素质 三要素的不同需求ꎬ即专业设置所规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ꎬ确定经济数学核心课程ꎮ在此基础上ꎬ充分考虑到不同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对理论学习㊁实践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要求权重有所区别ꎬ据此对每个模块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内容和学时规划ꎬ最终形成适应不同专业教学的模块化课程体系ꎮ图1所示为经济数学课程的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流程ꎮ图1㊀经济数学课程的模块化体系构建3.2㊀基于OBE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3.2.1㊀基于OBE理念的教学环节设计图2为基于OBE理念的教学环节设计流程ꎮ基于OBE理念的教学环节设计要以教学成果为导向ꎬ课程目标要指导并优于教学内容ꎬ起到导向作用ꎮ课程目标的制定要严格对标各专业的毕业要求指标点ꎬ不能笼统ꎬ应具体明确ꎻ课程的教学过程要重视能力需求ꎬ教学环节设计和考核内容实施都要围绕课程目标开展ꎮ不同于传统课程缺乏持续改进机制ꎬ基于OBE理念的课程以对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为依据ꎬ并将其作为课程持续改进的基础ꎮ图2㊀基于OBE理念的教学环节设计3.2.2㊀基于OBE理念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课程教学成果是对课程目标的有效支撑ꎬ这要求课程目标可落实㊁可衡量ꎮ课程目标要与专业毕业要求 061指标点进行合理的关联ꎬ学生的学习成果能够支撑毕业要求的相关能力的达成ꎮ每个课程目标都有合理的基于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核环节㊁考核方法以及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ꎬ考核内容以及评价标准能够对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进行有效评价ꎮ3.2.2.1㊀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机制评价对象:X专业X届本科生ꎮ评价人员: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审定机构为学院教学委员会ꎻ评价组组长为主管教学副院长ꎬ成员包括教务办主任㊁教研室主任㊁专业教师等ꎮ评价周期:每学年评价一次ꎮ评价方法:专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如下评价方法ꎮ(1)课程考核成绩分析法:通过计算某项毕业要求评价指标点在不同课程中相应试题的平均得分比例ꎬ赋予本门课程贡献度权重ꎬ计算出该项毕业要求的达成度评价结果ꎮ由于毕业要求不同ꎬ与专业直接相关的分析㊁设计㊁研究等技术性指标适宜采用课程考核成绩分析法进行评价ꎮ(2)评分表分析法:教师依据评分表ꎬ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㊁设计报告㊁作业㊁课堂表现等评价学生在某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表现ꎬ并通过满意程度给出量化分数ꎬ计算出该项毕业要求在该门课程中的达成度评价值ꎬ然后综合该项毕业要求在不同课程中的达成度评价值和相应课程的支撑权重ꎬ计算得出评价结果ꎮ按照毕业要求的性质不同ꎬ针对团队㊁沟通㊁职业道德等非技术性指标适宜采用评分表分析法进行评价ꎮ(3)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受访者对毕业要求各项能力重要性的认可度以及学生在这些能力层面的表现和达成情况ꎮ问卷调查应尽可能保证获取数据的真实性和代表性ꎻ针对不同的调查对象ꎬ应注意问卷内容的设计与发放对象的覆盖面ꎮ(4)学生访谈:以面对面谈话的方式ꎬ获取受访者对各项能力的达成情况ꎮ作为一种间接评价办法ꎬ学生评价法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ꎬ因此访谈获取的数据只能作为直接评价办法的辅助参考ꎮ达成标准:专业设定的评价标准ꎮ评价结果:«X专业X课程达成度评价报告»ꎮ反馈方式:通过会议等方式对专业和责任教师进行反馈并整改到位ꎮ3.2.2.2㊀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过程课程目标达成度反映了课程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所达到预定目标(学生对相关知识/能力的掌握)的程度ꎮ根据各专业的培养方案以及制定的毕业要求各二级指标点ꎬ以 可衡量 和 可落实 为基础ꎬ将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合理分解为相应的课程分目标ꎬ并分别支撑相关的不同毕业要求指标点ꎮ图3㊀课程目标达成度综合评价过程(下转第182页)1614㊀结语随着舞蹈教育专业在高等院校的不断设立ꎬ舞蹈人才的培养途径也在不断拓宽ꎮ中小学艺术类教师的需求不断增长ꎬ高校培养的舞蹈教育专业人才也在不断涌现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ꎬ舞蹈人才培养实践环节的改变会为舞蹈教育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ꎮ让我们以积极㊁求实的实践理念ꎬ以创新为推动力ꎬ共同期待高等院校舞蹈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ꎮ[参考文献][1]张凌.高职院校体育表演专业学生体育舞蹈教学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ꎬ2017.[2]赵雷.江苏高校舞蹈编导专业办学的现状分析与思考[D].无锡:江南大学ꎬ2017.(上接第161页)一般来讲ꎬ对课程分目标的达成度评价可以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种方式ꎮ其中ꎬ定性评价方法主要基于学生的学习表现ꎬ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等形式ꎮ定性评价方法属于间接评价法ꎬ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ꎬ常作为定量评价办法的辅助参考ꎮ这样就形成了对课程目标达成度的综合评价ꎮ图3所示为课程目标达成度综合评价过程ꎮ对于定量评价方法ꎬ可针对课程目标合理制定考核数据的样本来源和样本容量ꎬ通过所采集的考核数据对课程分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评价ꎮ此方法置信度较高ꎬ属于直接评价法ꎮ对于可衡量的要求ꎬ本专业在基于指标点分解的毕业要求 可落实 的基础上ꎬ通过 学生学习每一门课程或实践环节获得的作业㊁实验㊁考试㊁报告学习成果和表现ꎬ判定是否能力达成 ꎬ实现课程目标 可评价 ꎮ4㊀结语面向OBE理念的高等数学模块化教学改革ꎬ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ꎮ任课教师对学生的需求以及对应的知识点要有更全面透彻的了解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ꎮ同时ꎬ学生要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ꎬ从而增进知识㊁增长能力㊁提升素养ꎮ[参考文献][1]陈明.基于OBE教育理念的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J].教育现代化ꎬ2019(A3):293-294.[2]缪雪晴.基于数学建模的经济学专业高等数学模块化教学[J].高师理科学刊ꎬ2018(8):75-77ꎬ85.[3]李钰ꎬ李江荣.地方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资讯ꎬ2018(26):145-146.[4]杨淑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高等数学模块教学研究[J].科技资讯ꎬ2018(8):138-139.[5]张云艳ꎬ赖志柱ꎬ左建军.对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ꎬ2018(5):113-114.[6]董慧.基于专业需求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J].知识经济ꎬ2017(20):153-154. [7]杨磊.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材改革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ꎬ2017(12):55-56.281。
第28卷第4期大 学 数 学Vol.28,№.42012年8月COLLEGE MATHEMATICS Aug.2012“深化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研讨会会议纪要(2012年5月,西安)为了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进一步深化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简称“中心)”与“教育部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于5月27日至28日在西安交通大学联合召开了“深化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研讨会.来自全国42所高等院校或单位的7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由中心主任、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马知恩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徐宗本教授致开幕词,高教司理工科处吴爱华处长、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刘建军教授、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学分社马丽社长、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彭济根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刘建军处长和马丽社长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讲话.开幕式后,吴爱华处长作了题为“强化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报告.报告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我国高等教育所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以及最近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简称“高教三十条”)等文件的精神,全面介绍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出的一系列具体的改革思路、改革措施和要求,强调了包括大学数学课程在内的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此后,西交利物浦大学郭镜明教授、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郝志峰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副院长李继成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围绕创新能力培养,探寻微积分教学的新素材,新视角,新方法”、“新信息时代下大学数学教与学的变革探索”、“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的大会报告,从不同角度介绍了他们围绕创新能力培养的经验和体会.与会代表认真听取了上述报告,会后围绕会议主题,分成三个组,分别就如何通过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如何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两个单元的深入讨论和交流.在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应当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最核心”、“最紧迫”任务的讲话精神,把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创新人才作为深化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中心工作和根本任务.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快改革步伐.代表们还指出,从中学到大学是青年成长的一个“转型期”.在这个“转型期”内,要使他们充分认识通过知识的学习,培养科学思维方法,提高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性;充分认识改变学习方法、培养主动学习精神、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作为进入大学后重要基础课的大学数学,在这个“转型期”内促使他们向正确方向的转变中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热烈的讨论中,与会代表取得了许多重要共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通过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是当前深化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之一,也是改革的难点之一.代表们认为,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维方法,揭示这些思维方法最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中,思想上应该始终有创新这根“弦”,认真钻研教材,不断提高业2大 学 数 学 第28卷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努力揭示蕴含在数学知识中的重要思维方法.所谓通过知识的讲解来传授思想,提高能力,不是对科学思维方法发表一通牵强附会的空泛的长篇大论,而是要以知识(概念、理论和应用等)为载体,将渗透在知识中的思维方法,用通俗而精炼的语言画龙点睛地揭示出来,使学生受到理性思维的熏陶和美感的享受,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正是困难所在!有的代表深有体会地说,在数学课的教学中,对重要概念和理论主要应当讲“为什么”,“是什么”和“干什么”.也就是说,应当讲为什么要引出这些概念和理论,概念和理论的内涵和本质是什么,概念和理论有什么应用以及如何应用.但近些年来,“为什么”被弱化了,“是什么”被过分形式化(数学化)了,讲“干什么”的应用实例老化了,剩下来的只有计算和技巧.大家认为,这几句话指出了当前我国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只重视知识的讲解,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运算和技巧的训练,忽视揭示概念和问题的本质,着眼于形式逻辑的严密推导,忽视对证明和解决问题思想方法的剖析.与会代表认为,我们应当积极开展如何通过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研究.去年“中心”已将它作为一个立项课题,并由合肥工业大学等四所院校负责,会议希望他们能提供一些典型范例,供其他院校参考.希望有更多的院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从事这项研究工作.大家认为,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院校和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做法.例如,对一般院校和数学要求较低的学生可以借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验,采用所谓“四原则”(即对每个论题都要从图形、数值、分析和语言表述四个方面)来描述重要概念和重要理论,揭示它们的内涵与本质.有不少代表还建议,进一步修改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除适当调整对知识点的要求外,还应增加对培养科学思维方法,提高能力的要求.二、加大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力度,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改革的另一个主攻方向.会议认为,教学方法与考核方法改革也是教学改革中的另一个难题和主攻方向.虽然近十多年来有些高校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试点,提出了一些改革思路和具体做法,但由于难度大,至今尚未取得突破性成果.传统的灌输式、保姆式和应试型的教学方法仍然占据着大学数学的讲坛,严重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应当充分认识传统教学方法的危害性,努力创新教学方法改革.“高教三十条”中明确提出,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代表们认为,这些教学方法虽然提法的侧重点不同,但它们的理念是相同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改变学生依赖教师的心理和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会代表认为,当前大学数学课程大多采用大班形式上课,并且学生的基础、即能力差异较大,这给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带来了不少困难,需要大家积极探索,不断积累经验.在会上,代表们提出了不少具体办法.例如,有条件设立改革试点学院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小班上课有利条件,改革的步伐可以大一点,快一点,以便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向面上推广.将教学方法改革与按层次分流培养结合起来,在学生基础好、能力强、要求高的大班中,课堂上可以讲得少一些,粗一些,主要讲重点、难点和思想方法,将某些枝节、细节的问题留给学生自己学习;逐步减少大班讲授的学时数,增加小班或中班(不超过60人)辅导课(包括习题课、讨论课)的学时数,辅导课应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以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动手为主,还应根据内容的不同,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见解;有的学校还采用让学生课外做大作业、小论文等形式,使学生受到研究问题的初步训练.对于基础差、能力弱、要求低的大班,则可适当降低教学要求,不追求理论的完整性和严格性,讲解要通俗化,注意可接受性,多讲一些概念的实际背景和有趣的应用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数学的应用能力.即使在这种班级,也应适当减少大班讲授时教,增加辅导课的时数.与教学方法改革密切相关的是考核方法的改革.大家认为,仅仅依据一两次考试卷面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实际水平既不公平、不科学、也不利于引导和调动学生重视学习的全过程.因此,既要重视期中、期末考试,也要兼顾学习过程,应当把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查和学生能力的评价作为改革考核方法和考试内容的重点.为了加强对学习过程的考查和学生能力的评价,有的学校采用根据学生的到课率、作业完成情况、习题课和讨论课中的表现按一定比例记入总成绩;有的利用增加单元或课堂测验次数,将测验成绩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有的还根据学生完成大作业、小论文或读书报告的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在考试内容方面,应减少计算题、技巧题的比例,加大概念题、应用题和综合题的比例,有的学校甚至利用开卷或半开卷的形式让学生做一些开放性试题.有的代表还提出应当开展计分制的研究.三、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会代表们清醒地看到,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计算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信息化手段的迅速发展,引起了知识和能力内涵的变化与获取渠道和方式的多元化,也强烈地冲击着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这一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发研制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推动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从上世纪末开始,高等教育出版社以及不少高校已经研制出一些网上教学资源,如网上答疑系统,作业自测系统,考试系统以及数字化教材等.本次会上,一些院校还将自己新研制的部分资源进行了演示.今后的任务是进一步整合这些资源,增加数量,提高质量,使之成为师生乐于采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优秀资源.为此,“高教三十条”中提出要“要加强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实施国家精品开放课程项目,建设一批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向高校和社会开放.”代表们认为,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应当在全国范围内集中优势力量,做好这项工作.如何开发研制高质量的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对广大教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一些参与过这类资源研制工作的教师深有体会地说,数字化教学资源绝不是简单地将文字资源(如教材等)搬到网上就可以了.同课堂教学一样,也需要将课堂教学的理念,将通过知识的讲解,传授科学思想方法,提高能力,将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在网上资源中体现出来,而且要在某些方面充分利用信息化先进技术,使它们比课堂教学,比文字教材表现得更形象,更直观,更生动,更具有启发性和吸引力.当然,要正确处理好表现形式和知识的科学性之间的关系,要讲求实效,不要追求形式,.以“PPT”为主要形式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是否适合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当前仍有不少争论.与会代表认为,多媒体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应当积极采用,但对推理性较强的大学数学课程来说,它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何时用,何处用以及如何用,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确定,应与传统的板书形式有机结合,相辅相成.那种强制使用多媒体教学,否则就被认为不是先进做法,和那种在数学课教学中一概排斥多媒体的做法都是片面的.那种为了节省备课时间,把讲稿(或教材)搬上屏幕,照本宣科的做法必须杜绝!四、进一步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时期的今天,如何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我国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人才的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对广大教师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多少问题,也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改进问题,首先是培养人才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问题.是重知识,还是重能力?是统一要求,还是鼓励个性化发展?是强制性地灌输,还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主动学习?是着眼于知识的系统性、严谨性以及纯分析的方法和技巧,还是注重观察事物的观点和分析解决问题思想和方法?这些都是与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密切相关的问题.如果不从培养人才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来一个大转变,在改革中遇到的许多困惑和困难是很难解决的,改革也不可能取得大的突破.上世纪90年代,教育部在推动面向21世纪的教学改革时,明确提出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理念是改革的先导,使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大力推动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核心的新一轮教学改革的今天,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会议号召广大数学教师,适应形势的需要,积极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理念,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五、努力打造一支优秀教学团队.大学数学是大面积的公共基础课,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否应当在数学学院或数学系内设立一个单独的行政机构(例如教研室),过去和现在一直有所争论,不少院校(特别是重点院校)已经撤销了这种机构.与会代表认为,不论是否还保持着这种机构,对这样的大面积基础课,有一支由一定数量且相对稳定的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是十分必要的.这个团队不但应当负3第4期 “深化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研讨会会议纪要4大 学 数 学 第28卷责制订和完善教学大纲,坚持和开展集体备课,组织师资培训,加强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而且应当带领教师始终站在课程教学改革的前沿,与时俱进,把握教学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深入开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和改革试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六、为教学改革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和氛围,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与会代表深深的感受到,在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中,教学的地位与科研相比有其先天的弱势.尤其是基础课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对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不大,重复的讲授大多是时间和精力的付出,加之学时又多,势必影响他们科研工作的开展.而要开展教学改革,进行教学研究,就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更多的时间,并且改革的成效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因此,我们在鼓励广大教师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的同时,要为改革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和氛围,要有领导的支持和政策的保障.要正确地评价教学研究成果(包括教材),制订合理的职称晋升标准,使一些潜心教学,热心进行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并取得优秀成果的以教学为主的教师感到有前途、有奔头.如果不能吸引一批水平较高、能力较强的教师从事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就将是一句空话.与会代表高兴地看到,“高教三十条”中明确提出:“基础课教师重点考核教学任务、教学质量、教研成果和教学水平等情况.……,改革薪酬分配办法,实行绩效工资,分配政策向教学一线教师倾斜.鼓励高校探索以教学工作量和教学效果为导向的分配办法.”代表们殷切期盼教育部的这些规定能早日得到贯彻落实,调到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为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贡献力量,使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迈上一个新台阶.。
第1篇摘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从数学教学方法的概述入手,分析了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实践方法,旨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数学教学方法的概述数学教学方法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教学手段和措施。
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数学教学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接受。
如讲授法、谈话法等。
2. 现代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
如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
3. 技术辅助教学方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
二、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单一:部分数学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兴趣培养和实际应用。
2. 教学方式僵化:传统教学方法占据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究。
3. 评价方式单一:过分强调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
4. 教师专业素养不足:部分数学教师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入,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
三、数学教学策略和实践方法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结合生活实际,引入数学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
利用图片、动画、视频等手段,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改进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主体地位(1)探究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3. 丰富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全面发展(1)多元化评价:结合学生平时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评价。
(2)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成长,鼓励学生不断努力。
1342012年第10期总第120期No.10. 2012Sum 120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高校基础数学教学方法初探吴端玲(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福建泉州 362000)摘 要:基础数学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加强高校基础数学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高校数学教学的要求也逐渐提升,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采取合理的教育方法,以提升高校基础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本文就我国高校基础数学教学方法展开分析和论述,指出了基础数学教学的目标和作用,并提出了有效的教学方法,希望对于我国高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关键词:高校基础数学教学;高等数学;作用;方法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95(2012)10-0134-02
收稿日期:2012-09-09作者简介:吴端玲(1984-),女,福建泉州人,从事高校基础数学工作。
高等数学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高等数学具有严谨的逻辑性、较高的抽象性、推理性等特点,对于我国科研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经济数学基础》是高等数学教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涵盖了微积分、线性代数、以及概率统计等内容,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工作都有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一、高校基础数学的作用分析(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高等数学是一门具有较高逻辑性的教学科目,是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数学的相关命题和定力都是在公理的基础之上作研究的,因此,使得高等数学在实际应用和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较为严谨的理论体系。因此,在高校基础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高等数学知识的教育和学习,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思想上的缜密性,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做事态度,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工作都有着非常必要的作用,最终实现学生人身价值的有效提升。(二)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高等数学教学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讲解以及对认知结构的分析,通过讲授的方法,以帮助学生能够灵活掌握相关数学知识和解答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促进学生解答水平的提升。但是,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使教育教学气氛较差,学生容易对高等数学理论存在一定的抵触清楚,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以及数学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影响。高等数学在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方面存在很大的作用,在实现学生对知识理论了解和掌握的前提下,通过对部分题目的解答和分析,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数学知识,从而在加深相关教学内容的同时,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高校教育教学来说,课堂教育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但是,却不是学生学习和接触知识的主要手段,在大学四年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学习时间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安排,以确保充分的自学时间,从而达到对近代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二、高校基础数学教学方法分析兴趣,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的提升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高等数学来说,复杂的知识理论以及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得教育教学过程呈现一定的枯燥气氛,从而严重影响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最终影响到学生的数学成绩。因此,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积极改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幸福的提升,从而有效解决数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问题。(一)研究性学习法的应用研究性学习法,是指通过对相关数学知识或理论的研究和探索,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掌握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知识,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研究性学习法对于高等数学教育教学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老师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对研究性学习法的应用,在帮助学生有效的掌握教育难点和复杂的数学理论知识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小组划分,并围绕教学内容进行研究课题的制定,使学生能够自主开展研究工作,在研究过程中去得到知识的巩固以及相关信息的收集,从而真正促进学生数学能力水平的全面提升。(二)交换式学习法的应用就目前我国高校基础数学教学来说,往往强调老师的教育教学地位,重视老师的课堂教育以及知识的讲解和灌输,而对于学生来说,在课堂上的主要工作便是听和记,导致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严重缺乏,使得学生无法更好的在课堂上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对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来说具有非常不利的影响。交换式学习法,就是在基础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同学生之间的工作和角色进行有效的转换,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且能够达到锻炼个人表达能力的目的。在基础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在课后进行相关目标的制定,要求学生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了解和分析,并进行有关资料及信息的查阅和掌握,在下一堂课由学生扮演老师角色,而老师则负责以学生的身份来引导和纠正学生的部分知识错误,从而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全面提升。(三)讨论式学习法的应用高等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且相对枯燥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按照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将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下降,从而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制约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高等数学知识具有较高的联系性,各知识要点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问题存在较高的复杂度,因此,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知识要点的讨论和研究过程中,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讨论式学习法,就是将课堂教学同学生数学解答能力进行有效的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积极的发言和思考,尽量给学生设置想、说、练的良好的环境,让学生针对所学习的数学问题开展合理的讨论,让师生间的互动更加频繁和主动,锻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能力,褪去数学知识神秘而复杂的外衣,使学生具备客服苦难的信心和勇气。135
2012年第10期总第120期No.10. 2012Sum 120高等教育
(四)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高等数学教学来说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重视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于营造良好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在开课之前,老师可以针对教育教学目标播放一段有趣的教学视频,讲解关于相关数学知识的背景故事或是有趣的研究插曲,尽量提升教育教学气氛。然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补充,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有关课件的有效展示。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能够对相关数学理论的推导过程进行有效的展示和讲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要点,对于学生数学知识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三、总结 高校基础数学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中重要部分,也是较为困难的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予以重视和关注,积极采用较为实用的数学教学方法,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进行合理的优化和改善,充分提高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兴趣,将数学知识
简单化、形象化,改变学生的恐惧心理,使数学课堂充满欢乐,从而真正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1]储伟明.数学课堂互动教学之途径[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03).[2]姜苗.例说深入浅出讲解高职版高等数学[J].科技创新导报,2009(11).[3]高兴慧,马乐荣.类比法在高等代数教学中的应用[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4).[4]金长星.正确理解、运用和把握教学中的深入浅出[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1).[5]裴仁伟.谈谈教学中的“浅出”[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4).[6]刘运国.论会计教学中的“因对象施教”与“深入浅出”[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01).
On the teaching method of college basic mathematicsWu Duan-ling(Quanzhou Medical College, Quanzhou Fujian, 362000, China)
Abstract : The college basic mathematics teaching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to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to the student, has very important sense to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requirements to college mathematics teaching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therefore, in the daily education and teaching process, we must take reasonable education metho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to promote students' learning qua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our teaching method and discourse, points out the basic mathematics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functions, and put forward some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hope to play a certain role in promoting for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Key words: college basic mathematics teaching; higher mathematics; role; method[责任编辑:刘丽杰]
[3]周坚强.当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浅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S1).[4]刘峰.浅谈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诸多问题[J].才智,2012(12).[5]刘英芳.浅谈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J].中国校外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