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犯罪的文化原因与个体原因

犯罪的文化原因与个体原因

犯罪的文化原因与个体原因
犯罪的文化原因与个体原因

第一节概述

一、犯罪的文化原因的概念

所谓犯罪的文化原因,是指触引、促发主体实施犯罪,从而与犯罪现象具有因果关系,作为构成主体生存与活动的外部文化背景的诸因素及其过程。

例如文化传统、文化传播及其所造成的文化冲突、犯罪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移民、现代化等等因素,就常常是一定情景下引致主体实施犯罪的原因。

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侠义上说,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与组织机构。

文化,既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应,又对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产生巨大的反作用。

从一定意义上说,犯罪亦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特定社会各种消极文化综合作用的产物。研究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必须对犯罪与文化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

犯罪的文化原因不同于犯罪的社会原因。作为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的社会原因,是指且仅指操作或工具层面的制度的运作及其缺陷。诸如“社会风气”、“社区环境”等社会生态因素,和作为社会制度的婚姻、家庭、就业、教育等社会单元,在犯罪学意义上只是社会现象而非文化现象。

犯罪的社会原因范畴指涉的诸因素多涉及社会的病态或缺陷,而犯罪的文化原因更多地是从揭示具有文化悖论或文化负面性质的因素着手,状述其与一般或特定犯罪现象的因果关系。

二、犯罪文化原因的特性

所谓犯罪文化原因的特性,是指为其内部诸因素所同构,而表现其质的规定性的一般共性,是指特质的静止的分割状态。

1.人文性

犯罪的文化原因的人文性,是指构成该原因的诸因素均具有人类精神文明结果的品格。

构成犯罪文化原因的诸因素均为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果形态的诸现象,人类精神所具有的发展的连续性及其在发展中应对新的挑战不断更新选择的特性,决定了犯罪的文化原因的人文性,必然派生出其传承、传播、变异与自我调适的特点及其时代差异,而赋予现实的犯罪原因以丰富与多元的历史蕴涵,犯罪预防亦因此进而成为一种文化调适与文化整合手段。

2.民族性

所谓犯罪的文化原因的民族性,是指构成该原因的诸因素源于并作用于特定的文化背景而表现出的特定的民族烙印,亦即特定文化类型的内在个性之于该类因素的表现。

犯罪原因的民族性,还涵指同一民族文化或同一文化类型中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形诸于犯罪原因时的各种现象。就中国境内来说,“南北异俗”,”东西殊风“,民情风俗大有差别,世态人心亦有不同,因而出现了北方多暴力犯罪,南方多智能犯罪的犯罪分布图景。

3.悖逆性

犯罪的文化原因的悖逆性,是指构成该原因的诸因素本为人类精神的创造物或创造活动,却反过来变成促发危害人类健康精神成果的犯罪原因这种深刻的内在矛盾状态。

一、传统文化对犯罪的影响

(一)预防犯罪的积极作用

(二)负面影响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落后的封建意识、旧的习惯势力等负面因素,对现代社会犯罪的发生也起了直接的促进作用。

如忽视法治、强调人治,强调特权,并由此而发展为以言代法、法制观念淡薄;

封建宗法势力、宗法系统凌驾于国家法律之上;封建迷信,小生产者的落后意识等,都是引发违法、犯罪的重要文化因素。

二、西方文化对犯罪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西方文化中一些进步的思想使人们的观念为之一新。追求民主,强调个人作为社会主体的权利等等都会对社会的进步起促进作用。

但西方不良文化也通过其无所不在的触角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

极端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动摇着中国几千年的社会本位系统。与此相应而产生的个人金钱欲、物质欲也如潮水一般汹涌而来,当用正常的手段无法得到金钱、物质的个人享受时,一些人不惜用犯罪的手段来获取。

随着西方大量文化产品的进入,一些渲染凶杀、暴力、色情的东西开始泛滥,性解放、性自由思潮使中国大陆已禁绝多年的社会丑恶现象重新出现、并且愈演愈烈,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

对暴力的渲染与推崇,又使许多人,特别是分辨力不强的青少年崇尚“用拳头解决问题”,重大恶性暴力犯罪呈上升趋势。

三、文化冲突对犯罪的影响

著名犯罪学家赛林在其著作《文化冲突与犯罪》一书中,指出文化冲突与犯罪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他认为,社会上存在着两种文化冲突:

(1)随着文明的发展而发展的不同时期的文化规范之间的冲突;

(2)同一时期内由于两种文化冲突对立而产生的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

有的学者将我国现阶段的文化冲突及其与犯罪的关系概括为以下3种形式:

(1)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纵向冲突;

(2)不同地域、民族、群体之间交往日益增多,不同文化之间产生了横向冲突;

(3)随着社会对外开放的程度的深入,国外的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向我国各个方面渗透,从而形成了中外文化的冲突。

四、亚文化(Subculture)与犯罪

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特定的社会结构中,由个体互动而产生的特定的生活处理方式及各种观念(如信仰与价值观)。亚文化通常包含两层含义:

(1)在一个社会的某些群体中存在的不同于主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2)由奉行这些不同于主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人组成的社会群体。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亚文化典型的如帮会文化。

它源于封建社会后期丧失土地进入城市的游民阶层。他们或为生存而互相扶持,或为阶级斗争、民族斗争而秘密结社。

帮会文化受到社会主文化注重精神力量、注重父子、兄弟血缘关系的影响,建立了以义为标志的精神支柱,和仿血缘的兄弟关系。近代以来,帮会文化愈演愈烈,在改朝换代的斗争中十分活跃。帮内独具特色的文化规范,如帮规、隐语、纹身、入帮仪式等。

五、文化市场管理松弛,为不良文化的泛滥开了方便之门

一个时期以来,一些文化传媒对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起着错误的导向作用。如不恰当的宣传高消费、过分渲染享乐、豪华、讲排场等等;另一方面文化出版业的市场化,一些人在金钱欲的支配下,利用开放的文化市场大肆制售黄色、暴力、迷信书刊、音响制品,制黄贩黄等不法活动十分猖獗,因特网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少数娱乐活动的经营者公开以色情活动招徕顾客,甚至为卖淫嫖娼活动打开方便之门。根据前几年一项调查,在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中,因看过黄色书刊和录像而步入犯罪深渊的占80%。

六、国民性格与犯罪

国民性或者国民性格,是指某一文化类型烙于其整个民族的性格外观,亦即某一文化类型时空中的全体成员所共同具有的倾向性人格特征。

鲁迅先生的“英国沉着、德国粗豪、俄国雄厚、法国漂亮、日本聪明”,即是对上述民族国民性格的一种粗略而精致的概括。

文化类型的丰富多彩造就了不同的国民性格,甚至同一类型内也存在着不同的“历史民俗区、宗教民俗区”,或“风俗阶层、民俗集团”。这些差异本身同时又孕育出新的文化冲突。

第九章犯罪的个体原因

第一节个人犯罪行为的心理因素

一、错误的人生观和道德水准低下与犯罪

人们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不同,认识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观。

错误的人生观从个人主义出发,在个人犯罪行为的诸因素中起着主要作用。表现为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私的,人生的最大乐趣和幸福就是吃喝玩乐。

错误的人生观主要表现形式有亡命称霸的英雄观,无政府主义的自由观、低级下流的乐趣观以及不劳而获的享受观等。

(一)亡命称霸的英雄观

青少年时期,人生观没有完全定型,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对勇敢、英雄和亡命徒,高尚和低级下流,真诚友爱和哥们义气等问题认识不清,是非颠倒,观念模糊。

亡命称霸的英雄观,认为:“杀人不眨眼就是英雄”,“谁敢玩命谁就是英雄”,很多暴力性犯罪就源于此。

(二)不劳而获的享乐观和低级的趣味观

享乐主义人生观以自我为中心。

这种人没有理想,胸无大志,追求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他们思想颓废,灵魂空虚,精神贫乏,信奉金钱万能以获取金钱为人生首要目标。一旦有了钱就去寻求所谓刺激,花天酒地,及时行乐。甚至一味追求西方社会性解放、性自由。

在这种享乐观驱使下,一旦不能用正当手段得到金钱供挥霍时,就不惜铤而走险,走上犯罪道路。

(三)道德水准低下

道德不良甚至低劣表现为缺乏信念,没有进取精神,失去理想和抱负,内心空虚,观点模糊,头脑中只有个人欲望与私利,是非不分,善恶不辨。

犯罪者的不良品德有三种基本心理成分构成:首先是道德认识水平低劣;其二是道德感情异常;其三是养成不良行为习惯,产生不道德的行为方式。

(四)为所欲为的自由观

其基本特征是无视纪律、道德和法律,反对任何约束,主张个人的极端自由,错误的认为,人活着就是要成为绝对自由的人。

二、个体需要与犯罪

三、情绪情感与犯罪

四、变态人格与犯罪

(一)变态人格的概念与特征

变态人格又称人格障碍,是一种在发展和结构上的明显偏离正常,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非常态人格。

变态人格的特征:

1、年幼时往往表现出某种异常,但一般在青春期才有明显表现。

2、个性有严重缺陷。

性格怪癖,很难与人相处,情绪容易激动,常常感情用事。

3、行为严重失去控制。

表现为行为与动机的不一致;行为怪诞,不计后果,对这种行为采取各种方法均不能有效控制。

(二)变态人格的类型与表现

1、偏执型变态人格;固执己见,行为偏激,不顾后果,自我评价过高;

2、情绪不稳定型变态人格;情绪跳跃式波动,极不稳定;

3、反社会型变态人格;思想行为方式与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相对立,常使社会

遭受危害;

4、分裂型变态人格;孤僻、懒散、言行怪异、性格内向、缺乏进取心,常沉溺于梦

想之中;

5,意志薄弱型变态人格;遇事不果断,优柔寡断,偶尔作出决定也不能坚持到底;

6、怪癖型变态人格;嗜好与众不同,而且顽固,哪怕受到惩处,事后仍我行我素;

7、轻佻型变态人格;举止轻狂浮躁,嬉皮笑脸,厚颜无耻,缺乏同情心,没有名誉

感、怜悯感、过分虚荣。

(三)性变态与犯罪

性变态又称性倒错。性心理行为障碍,表现为寻求性对象与性满足方式的异常,违背了社会习俗和道德准则。

1、同性恋

2、恋物癖

3、恋童癖

4、其他性变态:异装癖、窥阴癖、施疟犯等等

五、气质与犯罪

(一)气质的概念和类型

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这种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以及指向性等方面。

比如情绪反映的强弱,思维速度的快慢、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注意转移的难易程度以及心理活动是倾向于外部事物还是内心世界等。

其主要特点是:

1、多血质--活泼型

多血质是与活泼型高级神经活动相对应的一种气质类型。

这种类型的人情感发生迅速而易变,动作快,善于表达和交际,但缺乏持久的耐力和毅力。

2、胆汁质--不可遏制型(战斗类型)

胆汁型是与不可遏制型高级神经活动相对应的一种气质类型。这种气质型的人情感发生迅速、强烈而持久,并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动作发生也很强烈、迅速,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这种人易于激动而不易平静,常常表现为脾气暴躁,对于感兴趣的事情,一般能积极参加并表现出充分的信心,但有时表现出过于自信,傲慢不恭,争强好胜,好出风头争表现。

3、粘液质--安静型

粘液质是与安静型高级神经活动相对应的一种气质类型。

这种类型的人是情感发生缓慢并且不易暴露,其内心活动很少有强烈的外部表现。

一旦产生某种情绪便较强烈、稳定而深刻,态度持重,遇事谨慎,爱思考,但思维和动作都比较迟缓。

4、抑郁质--抑制型(呆板而羞涩)

抑郁质是与抑制型高级神经活动相对应的一种气质类型。

这类人的表现是多愁善感,细腻的刺激往往就能引起强烈的内心体验。常常表现出行动迟缓、腼腆、怯懦和孤僻。

(二)气质对犯罪的影响

气质对犯罪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其实施犯罪的种类和方式有所不同。

如胆汁质犯罪人一般难以实施工于心计和需要耐心的犯罪行为,而粘液质犯罪人则很少实施激情性犯罪;

又如,同样是报复杀人,胆汁质-兴奋型犯罪人可能因为瞬间的情景而顿生杀意,事后,往往伴随着深深的悔恨,而粘液质-安静型犯罪人的杀人动机往往是积怨而成,事前计划周密,事后较少后悔。

一般而言,胆汁质-兴奋型犯罪人实施暴力犯罪的居多,并且作案手段往往胆大妄为,不计后果;贪利型犯罪中则多属于其他三种气质的人,作案的预谋性一般较强

六、能力与犯罪

智力又称一般能力,主要体现人的认知反映能力和水平。它是指人们在各种活动中具备并表现出来的获得知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心理特征。智力包括感知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抽象力、判断力、推理能力、创造力等。它表现为谋略、机智、先见和灵活应变的能力与水平。

第二节生理因素与犯罪

一、生理的意义

十九世纪后半叶,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的著作《物种的起源》出版,形成了以科学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氛围。

龙勃罗梭首次在犯罪学的研究中应用了实证主义的方法。他选择了3000名士兵和6000名犯人作为样本进行检验并解剖了近400名死去的犯人,结果他在众多的犯人身上发现了许多与众不同的生理特征。龙勃罗梭把这些现象概括为“返祖”现象。他断言,具有这种生理特征的人天生具有犯罪的倾向,是“天生犯罪人”,这就是龙氏著名的或者说臭名昭著的“天生犯罪人理论

二、遗传与犯罪

犯罪的谱系学研究认为,犯罪人特别是早发犯罪者和惯犯多具有较高的遗传因素,如人格或行为异常、酒癖等。

三、体格与犯罪

西方一些学者从体格类型学研究犯罪与体格的关系。

1921年德国精神病学家、犯罪学家恩斯特·克雷奇默首次发表了“体质与犯罪”。认为体质作为一个人全部可遗传素质的总和。

他对体质中的体型进行了专门研究并划分为正常的三种类型,即瘦高型、运动员型、矮胖型、不正常体型。认为不同体型的人与不同类型的犯罪有关,矮胖型犯罪的规模较小,他们再犯的比例较低并且较易重返社会;瘦高型体型的人则主要是犯盗窃罪和诈骗罪;运动员体型在所有的暴力型和财产型犯罪和性犯罪方面特别突出而且数量最多;不正常体型则性犯罪最多。

四、生物化学因素与犯罪

在犯罪与生物化学因素的关系中,主要是认为犯罪与内分泌失调和物质代谢异常有关。

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不少人认为通过内分泌学研究找到了一条解释犯罪成因的新途径,这一理论被称作犯罪成因的“内分泌说”

比如男性同性恋者是由于睾丸激素中雄性荷尔蒙含量低,精子量少;而强烈的性欲、攻击和好斗性行为则与雄性荷尔蒙分泌过多有关。

因此,在内分泌腺的兴奋性、反社会的冲动性和行为的侵犯性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过失犯罪原因论(一)

过失犯罪原因论(一) 摘要对于犯罪之过失犯罪原因的探讨,不仅是一个基本理论问题首要解决的客观要求,而且是分析和预防过失犯罪的必备基础。因此在坚持主客观统一以及内外因有机结合的方法论基础上,从主体自身因素和主体外在因素探究过失犯罪原因(主要为心理原因),对于认识过失犯罪以及预防过失犯罪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关键词过失犯罪原因主体因素主体外因素大凡世界,社会纷繁复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推进,依法治国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然而在我国正处于转型和改良的发展阶段,犯罪现象依然客观存在,有增无减,不容乐观。在建立健全法律规制的同时,探讨犯罪原因,追溯犯罪本质,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对于“什么是犯罪,人为什么会犯罪?”不仅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而且是众多犯罪学家和犯罪心理学家义不容辞的研究核心。对于行为人为什么会犯罪以及其犯罪心理的探讨,古今中外各学者观点不一,尚无定论。笔者试图避免从宏观角度探讨犯罪原因,力图从微观角度探索导致过失犯罪的原因(心理原因),揭示过失犯罪之犯罪人背后鲜为人知的原因。 对于过失犯罪的界定,我国刑法明确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结果,其行为构成犯罪的,则为过失犯罪。据此过失犯罪可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的危害结果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是一种无认识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则指行为人对行为的危害结果虽有预见,但由于过于自信而仍实施该行为,这是一种有认识的过失。探索过失犯罪的原因不得不建立在对犯罪原因的探讨基础之上。对于犯罪原因界定,国内外学者没有统一的认识,西方不同学者分别基于不同学科角度,对个体犯罪原因提出不同的主张。(1)生物学原因论,包括体型说,遗传说,内分泌失调说,物质代谢异说等理论。(2)精神病理学犯罪原因论,包括病态人格说,低能说等学说。(3)精神分析学的犯罪原因论,包括古典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后精神分析学的观点,新精神分析学观点等。(4)学习理论的犯罪原因论,包括犯罪模仿论,不同接触论,条件作用论,社会学习论等。(5)多元犯罪原因论。 我国学者对犯罪原因的探讨有:(1)台湾法学家,犯罪学家林纪东认为:“犯罪的形成,有其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因素,造因至为复杂”。(2)犯罪心理形成原因论,包括内外因素论,动力因素论,聚合效应论,主客观辩证统一论等。(3)行为发生原因论,包括“犯罪心理结构+犯罪机遇——犯罪行为”论,“刺激——个体——反应模式——个体综合结构论——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论等。 纵观中外学者的犯罪原因之观点,笔者发现对于犯罪原因的探讨,不仅争议大而且反映出犯罪原因的复杂性。各学者站在宏观角度分别对犯罪原因进行了理论解释,作为犯罪范畴之过失犯罪其犯罪原因同样在各学者的理论解释范畴内。因此对于犯罪原因纷繁复杂的争议必然导致对过失犯罪原因的争议。 对于犯罪原因界定或者确定并非易事,但值得肯定的是在理解或者界定犯罪原因时,不能片面的认为一个或者几个确定的因素是导致犯罪的最终原因,犯罪原因本身是一个复杂因素的复合体或者结合体,因此探讨过失犯罪的原因时,不仅要遵循犯罪原因研究的方向而且要坚持全面、发展、联系、主客观统一以及内外因结合的观点。罗大华教授认为:犯罪原因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因素复杂多样,但不外是主体因素和主体之外的因素两大类。因此对于过失犯罪原因的研究也应从主体因素和主体外因素两个大方面就行探讨。基于这两大方面本文力图探究导致过失犯罪背后不为重视的心理因素。 对于过失犯罪原因的揭示,必须坚持主客观统一以及内外因结合的原则,过失犯罪发生的原因,不仅仅是犯罪主体自身的原因,而且外在复杂因素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考量对象。一、影响过失犯罪的主体内因素(一)心理因素 在过失犯罪的主体因素中,心理因素更具有决定性。它表明了过失犯罪人的主观性,在引发

犯罪原因的社会学解析(1)

〈内容摘要〉犯罪原因是犯罪学的基本问题之一,犯罪学家们对犯罪原因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本文以二战后期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为理论基础,在一种宏观层次上,利用社会学的分析方法,解构社会越轨行为和犯罪行为,分析犯罪原因,同时提出了社会控制的作用与方法。希望以一种交叉学科的分析方法,解析犯罪学的基本问题。 〈关键词〉社会连续统人格文化社会越轨行为犯罪原因 引言 自从犯罪学产生以来,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犯罪学家们对犯罪原因这个古老的论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并且形成了犯罪学领域中最为复杂的理论群,因而犯罪原因的研究是犯罪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⑴在犯罪研究中,犯罪原因是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犯罪学的产生就是以对犯罪原因的研究为开端的,但是各国的犯罪学家们对犯罪原因始终存在着分歧,例如:菲利把犯罪原因分为人类学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即犯罪原因三元论。而李斯特将犯罪行为归结为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共同造成的,即犯罪原因二元论。同时,菲利和李斯特又根据各自的犯罪原因理论提了相应的犯罪控制和社会对策理论。菲利指出,为了防止社会免受犯罪的侵害必须充实“代替刑罚”的社会政策、福利政策等,传统的刑罚是不够的,对行为人应科处作为对其“危险性”处置的“制裁”。⑵而李斯特根据其犯罪原因二元论提出了“最好的社会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的著名论断。 由此可见,犯罪学家们都是以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的犯罪学和社会学方法相结合去研究犯罪原因的。“从社会学角度去研究犯罪原因和提出犯罪对策,是犯罪学领域中的最一般形式。” ⑶二战后期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帕森斯改革了以前的社会学理论,提出了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将人类的理性置于一种更坚实的基础之上。下面将以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为理论背景和主要思路,将人类社会置于社会连续统一体中(帕森斯称为社会连续统),考察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以及因为社会行为中的相对作用而形成的相互关系,以解析由于个人的某种需要无法满足或其他各方面的原因,而导致了社会越轨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形成。 一人格系统 所谓人格,是指“人在自己的素质和环境的制约,但同时能作为主体决定干什么”;人在自己的素质及环境之下,通过日常行为或体验的积累自己形成了自己的人格。⑸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同时在人的意识形态的领域,人格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因为人格涉及到个体的需求倾向,这些需求倾向是合群需要和精神需要。通过社会化过程,客体的社会化阅历逐渐丰富,它们成为具有个体身份的社会有机体中的一分子。人们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往往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生活群落或生活群体)。中国有句俗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在社会连续统中,都有各自的利益需求和目的,根据人们利益的趋同性,便形成了某种生活群体,生活群体中的个体是有着共同的利益需求、共同的生活方式和共同的兴趣爱好。因为个体之间长期密切的相互交往容易使人变得互相模仿,而且人与人的交往越密切,就越彼此模仿。法国犯罪学家塔尔德提出了“犯罪模仿论”,其基本观点就是:个体是由所处的环境中被普遍认同的生活习俗塑造的,如果某人实施偷窃或杀人,这是模仿他人所知;同理,青少年、穷人、社会声誉低的人之所以容易犯罪,是因为他们想努力同富人、成年人、社会声望高的人攀比的结果。⑹日本著名刑法学家团滕重光也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有自己的人格意味着各自具有主体性。……人格与行为相对作用,任何行为都是人的人格的表现或现实化,没有脱离行为人的人格,也没有脱离人格的行为。⑺人格层次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人格是社会生活的特殊层次,并且意味着个人的独特性。但是这种独特性本身,只不过是社会的产物。人格是具有个体差异性的,但是人是社会的人,要进行社会交往和生活,因此人格形成于此过程中,是社会的产物。 第二,人格层次是主观价值判断的。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因为交往的需要而要进行主

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

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 青少年问题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因为这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命运。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在整个刑事犯罪案件中所占比例一直较高,而且呈上升趋势。这充分说明青少年犯罪已成为我国当前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因此,认真分析研究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针对问题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加大打击力度,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又是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就此作简单分析和论述。 一、青少年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1、青少年犯罪的概念; 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青少年犯罪是特指从刑法学观点给青少年犯罪所下的定义,一般认为从刑法学观点出发,所谓青少年犯罪是指刑法规定的某个特定年龄阶段的人,实施了依法应受刑法惩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1〕。这其中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依据刑法的规定。第二层含义是指刑法所规定的某个特定年龄阶段,在我国就是指已满14岁不满18岁这一时期。第三层含义是所谓依法应受刑法惩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一)是指依据刑法的规定;(二)是指行为的结果给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如果没有危害或危害轻微均不是犯罪行为。广义的青少年犯罪概念是指从青少年刑事立法观点出发给青少年犯罪所下的定义。从青少年刑事立法观点出发的这一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大大超出了刑法规定的内容,具体地说,它的内涵不仅包括犯罪行为,还包括违法行为和不良行为。人为地割

裂他们的各种行为状态,就会失去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全面理解。所以,我们的青少年犯罪研究,必须把青少年的所有行为作为一个整体,对其中任何行为状态,都给予必要的关注。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青少年犯罪的概念在不同情况下使用的确切的含义。 2、;青少年犯罪特征及发展趋势 青少年犯罪在各国均是一个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我国的青少年犯罪主要表现出以下的特征: 第一、犯罪趋势居高不下。青少年犯罪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并呈现不断低龄化的特征。据有关职能部门统计,青少年犯罪案件近年来却不断上升。某高校在校大学生犯罪率2001年比上年上升300%,2002年同比上升120%;某县法院,2001年判处未成年人犯罪同比上升4.15倍,2002年同比上升1.89倍。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对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探讨,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课题,过去的研究更多地归结于社会的、环境的因素〔2〕。据我们调研了解,家庭因素在青少年犯罪诸多因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 第二、纠合性、团伙性犯罪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形式。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身体力量单薄,情绪不稳定,心理承受力差,依赖性较强,他们往往会在同乡、同学、同宗族、亲戚邻居、同龄人之间形成小的团伙,他们在遭受挫折或某种利益驱动下,在同伙之间不良情绪的互相感染下,往往不计后果实施犯罪,公安部门的调查统计表明,在查获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大约有50%是团伙作案。有的甚至逐步向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演变。

从控制理论看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从控制理论看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作者:刘应君秦国文转贴自:湖南社会学网点击数:3378 更新时间:2007-8-23 文章录入:admin ] 青少年犯罪在我国的司法统计上是指14岁至18岁未成年人犯罪和18岁以上至25岁青年人犯罪。但在我国犯罪社会学领域,大多采用了与之不同的年龄标准,将年龄界定在12—25岁之间。[1]从70年代后期开始,年轻的男女工人突然获得了一种自主的社会生活,不再受家庭和工作单位的监督。[2]所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青少年的成长条件和成长环境在不断得到改善的同时,也面临着一部分青少年误入歧途、违法犯罪的严峻现实。据有关资料表明,在新中国成立到“文革”以前,青少年犯罪问题并不突出。但“文革”以来,青少年的犯罪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且居高不下。据有关资料统计,青少年犯罪在全部刑事案件中所占比例:1991年为63.7%,1992年为61.1%,1993年为60.4%,1994年为58.3%,1995年为55.2%,1996年为51.1%,1997年为49.3%,1998年为47.4%。[3] 近年来,25岁以下的作案人员已经占到全部刑案人员的70%。如果以年龄为变量,以占全部犯罪的比率为自变量,做一频次分布图,就可得到一个正向偏态图形。所以,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转型期刑事犯罪活动中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还呈现出犯罪性质暴力化、犯罪成员群体化、犯罪类型多样化、犯罪区域异地化、犯罪年龄低龄化、犯罪手段职能化的特点。这已经严重危及到社会秩序与社会稳定,而且有蔓延的趋势。因此,青少年一直是中国社会最为引人注目的社会角色和群体,青少年犯罪问题成为了理论工作者、政府决策部门以及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虽然对转型期我国青少年犯罪原因的研究汗牛充栋,但是大多缺乏广泛性、全面性和系统性,对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真正具有指导意义和操作性强的却不太多见。控制理论(social control theories)历来是解释青少年犯罪行为产生原因的重要范式。正如帕森斯所言:“秩序问题的解决只有通过规范的控制才能实现。”[4]控制理论基本理论假设就是,驱使社会成员(包括个体、群体和组织)进行犯罪行为的动机,是每个社会成员人性的一部分,每个社会成员都是社会潜在的犯罪人;如果社会成员恣意放纵自己的欲望,就会必然走向犯罪;人们之所以犯罪,是由于抑制或控制其不犯罪的资源力量薄弱造成。在众多的犯罪社会学理论流派中,社会控制理论的发展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相伴相随,尝试对控制理论关于青少年犯罪原因理论的整合对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犯 罪类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控制理论关于青少年犯罪原因的探究由来已久。因此在这里有必要对控制理论关于青少年犯罪原因研究做一个简要回顾。 一、“控制理论”的简要回顾 在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随着犯罪问题的凸显,在世界上特别是美国涌现了大量从事犯罪社会学研究的学者和理论流派。那么,怎样对这些人物和流派加以归类并归入控制理论范畴就成为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一些中外学者对此纷纷展开研究。

浅析影响犯罪发生的家庭原因

浅析影响犯罪发生的家庭原因 院系:09法学姓名:马闪学号:K10914107 摘要:犯罪的发生是综合因素发展的结果,诸如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其中家庭作为人生存的基本单位,对犯罪的发生、预防都有着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家庭环境与犯罪、青少年犯罪、以及导致家庭环境驾驭缺陷的因素来分析影响犯罪发生的家庭原因。 关键词:家庭教育犯罪青少年 正文: 一、家庭环境与犯罪 所谓家庭,即是指以婚姻、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它是社会细胞和核心群体。家庭是每个人生活的起点,对每个人的身体发育、知识去的和品德陶冶都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古代就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情”这样一句话。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堂课,家庭环境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家庭有抚养和教育子女的功能,并对儿童人格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原发性影响。支配一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犯罪人格也必然与家庭环境的影响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如果说犯罪是社会病态的产物,是社会产生了犯罪,那么从绝对意义上讲,作为最基本的社会细胞,家庭也就好似产生犯罪的“温床”之一。家庭对犯罪的影响,一是通过对个体人格形成过程给予的影响。如果在个体人格形成过程中,家庭环境中出现消极因素并发生作用,会使个体形成不良人格,成为犯罪的主观原因基础。二是对个体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家庭经济贫困,生活紧张,家长的不良习气都会影响子女,成为子女犯罪的激发和制约因素;家庭经济富裕,父母若是对子女宠爱无度,便会造成子女好逸恶劳,从而导致犯罪。 二、家庭因素导致犯罪的原因 (一)残缺家庭与犯罪 研究表明,家庭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同犯罪的发生,变化具有一定的联系。家庭残缺一般是因死亡、离婚、分局、遗弃等原因使父母一方或双方不存在引起的,这些情况就造成了家庭的完整性、稳定性的破坏,是家庭的功能受到削弱或残缺不全。在这种情况下会是儿童过早的失去父爱或者母爱,设置父母之爱,感情受到创伤,生活缺乏保障,并且失去应有的管教,因而内心极其痛苦,精神忧郁,有的为了摆脱这种痛苦,到社会上寻找精神慰藉,遇到不良因素一不小心机会走上犯罪道路;父母离婚、分局、死亡等都会给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如容易使他们产生羞辱感,具有严重的自卑心理。若父母一方再婚,有的孩子受到继父、母的歧视、虐待,或者无法忍受继父或者继母对自己生父或者生母的粗暴行为,从而铤而走险,杀人、伤害或者毁坏家庭财产、纵火焚毁家庭等。另外,遭遗弃的子女由于失去父母的关心和爱抚,往往流落街头,行乞,久而久之,就会沾染上违法犯罪的恶习。司法实践表明,在犯罪青少年中,残缺家庭的青少年犯罪是普通家庭青少年犯罪的2倍。 (二)问题家庭与犯罪 问题家庭是指不道德的家庭、犯罪家庭、感情不和睦、管教不当的家庭、父母身体或者精神有残缺的家庭等。问题家庭往往会促使家庭成员尤其是未成年子女形成不良的个性与人格,甚至会形成反社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道德家庭和犯罪家庭,由于家庭氛围的熏陶和不良习惯的传承,往往使家庭成员认识上是非颠倒、美丑颠倒、善恶颠倒,或者是非不分、善恶不分。这类家庭极易使家庭成员形成反社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社会不满,与社会为敌,与犯罪的关系最为密切。如感情不和睦的家庭,一般并不会引起对社会的直接犯罪,但往往由于矛盾的激化,造成夫妻分局或者离婚,从而影响子女的健康成长,严重的也会促成夫妻双方甚至子女实施犯罪行为;再如管教不当的家庭是指父亲或母亲对子女的粗暴,或者期望值过高,要求过分使子女无法忍受,造成子女对父母的犯罪,或者父母施暴过激,导致

第二章 有关犯罪原因的主要理论流派

第二章有关犯罪原因的主要理论流派 社会上为什么存在犯罪现象?有的人为什么会走上犯罪?这是犯罪科学研究的基本课题。犯罪学和犯罪社会学主要研究前者,犯罪心理学主要研究后者。 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了犯罪现象以来,人们就不断寻找社会犯罪现象产生的原因和个体犯罪行为发生的原因。其目的在于制定刑事法制和刑事政策以及确定和采取犯罪对策提供理论依据。在长期的探索中,古今中外的学者,从自己的理论观点出发,提出对犯罪原因的种种见解,从而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犯罪原因论”。 第一节犯罪的生物学派理论 一、犯罪生物学派理论的产生 意大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犯罪学家、犯罪心理学家龙勃罗梭(1836—1909年)是该学派的创始人。龙勃罗梭在当监狱医生期间,把犯罪人作为研究对象,他曾对监狱收押的几千名犯罪人进行过人体测量外貌考察,并运用生物学、遗传学、心理学等理论对犯罪人进行研究,发现许多犯罪人在生理特征和心理反应上都显著地与常人有别。例如,异常大或异常小的头骨、狭窄的额头、大小不对称的耳、眼睛、颜面,突出的胯骨等:这些外部生理特征是人类在进化过程前期野蛮人所具有的特征,这些特性通过隔世遗传(atavism)表现在现代犯罪人身上。由此,龙勃罗梭认为犯罪是一种原始野蛮阶段的返祖现象,犯罪心理活动是由犯罪人的生理特征决定的。1876年,龙勃罗梭的名著——《犯罪人论》问世,其理论基础是犯罪的生理遗传决定论。在该书中他将犯罪人分为三大类共七种:(1)“遗传的犯罪性”,这类犯罪人先天已具有犯罪本性,因而命中注定要犯罪,此类型又复分为大小隔代遗传犯罪人、癫痫病犯罪入、精神病犯罪人等三种。(2)“进化的犯罪性”,此类犯罪性是任何无法抵御其周围不良影响的人都可能导致的,此类型的犯罪人属于法律意义上的犯罪人,故又称之为偶发性犯罪人;包括假犯罪人、有犯罪倾向者、习惯犯等三种。(3)是在“不可抗拒的力量”支配下实施的“激情犯”,此类型犯罪人无体质异常,精神饱满,神经和情绪都灵敏,“其犯罪非出自机体的本性.而是基于愤怒、情爱或亲情等这些通常是无私的,甚至是崇高的情感”。可见,龙勃罗梭关于犯罪人分类的核心基础是生理特征。根据他的调查,先天遗传性犯罪人约占全体犯罪人的1/3,而社会因素对犯罪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 二、犯罪生物学派理论的发展 龙勃罗梭的理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着重大的影响,至今仍有些追随者。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在他的研究基础上,对罪犯的生理因素作用广泛

犯罪的个体原因中心理因素探析

2003年10月社科纵横Oct,2003总第18卷第5期SOCIAL SCIENCES REV IEW VOL.18NO.5 犯罪的个体原因中心理因素探析 袁宪音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 甘肃兰州 730000) 【内容摘要】本文从犯罪的社会原因及个体原因入手,剖析了引起犯罪行为产生的心理因素,揭示了不良的人生观、偏离的需要结构、犯罪动机以及性格等其他心理因素对犯罪的影响,对于制定预防和控制犯罪的对策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犯罪原因 心理因素 中图分类号:DF7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03)05-0043-02 犯罪作为一种个人的特殊行为,是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尽管犯罪是产生于复杂社会环境基础上的一种社会现象,但它毕竟是由每个犯罪人的犯罪行为所构成。一个人为什么会犯罪?从犯罪人主观方面的原因,即犯罪心理的形成与社会环境的各种消极因素的作用来看,其间也是有着一定规律可循的。本文仅就在犯罪行为发生过程中犯罪的个体原因中心理因素所起的作用加以阐述。 一、犯罪原因构成 从宏观角度看,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从微观角度看,它又是一种个体行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个体意识是社会意识的有机组成部分。犯罪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又是个体意识的行为,因而犯罪的原因应该是也必然是同时根植于社会存在和个体活动这两个基本方面。犯罪原因是指引起和影响犯罪产生的各种现象,从总体来看,犯罪原因大体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决定犯罪现象必然产生的那些最基本的社会条件,即犯罪产生的根源,如历史根源、社会根源、阶级根源等;第二个层次是决定具体犯罪产生的那些现象,如刺激、诱惑、贪欲、需求等。 犯罪的社会原因和犯罪的个体原因,是犯罪原因论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它们间的相互影响和共同作用的结果,构成犯罪原因论的完整体系。犯罪的个体原因是直接造成犯罪的重要因素,它是直接引起和影响犯罪行为发生的犯罪人个人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犯罪人的生理条件和心理因素,二者是紧密联系的。在引起和影响犯罪行为产生的过程中都会起一定的作用,它们对犯罪行为的影响是共同的,犯罪人的犯罪行为是犯罪人的心理运动与一定的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犯罪人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不良的人生观、需要的偏离、犯罪动机及其他心理因素,如性格、气质、能力、兴趣、情感情绪等等。 二、犯罪个体原因中心理因素的作用 (一)不良的人生观对犯罪的影响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也是其对外部世界如何认识,并据以决定对生活道路的选择以及思想情操、道德品质、伦理观念、法律意识等主观认识的总和,同时又是人的言行作为终极内驱力的活动准则,其内容主要由幸福观、法纪观、友谊观、英雄观、伦理观和恋爱观等构成。一个人之所以违法犯罪,其主观原因可以从根本上归结到他们的不良的人生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不同形式:一是强烈的物质追求。这是指追求物质享受和金钱财富的思想倾向和价值观念,受这种思想支配的人,其物欲、钱欲和享受欲恶性膨胀,把吃、喝、玩、乐等感官享受当成人生的唯一乐趣和终级目的,认为“人生在世,吃喝二字”、 “站在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二是法纪虚无性。这是指对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秩序的无视或者蔑视,以及对社会义务的不负责任态度。他们游离于法律之外,甚或明知故犯,以为法律奈何不了他而肆意妄为。三是哥儿们义气感。这是影响青少年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青少年违法犯罪团伙赖以组成和维系的精神支柱。四是自我显示感。这主要是指违法犯罪分子对勇敢行为的歪曲认识。他们公开宣扬“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楞的、楞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把亡命哲学当作人生的莫大光荣,倍加推崇。五是伦理观念混乱。这主要表现为道德观念的丧失和伦理观念的低下,缺乏道德准则,颠倒人际关系,就成了违法犯罪者的内部机制所在,他们对一般应遵从的社会———伦理价值往往持否定或排斥态度,转而信奉与此相对立的生活准则。如视“自由”为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视“友谊”为讲义气,能够为哥们两肋插刀;视“英雄”为胆子大、敢拼命;视“爱情”为满足生理欲望、传宗接代,等等。同时,对代表人类真、善、美的一些基本价值观念,例如正义、勤劳、秩序、助人为乐、集体主义等则不屑一顾。正是在这些观念的支配下,他们的生活态度才表现得与社会格格不入,其行为也才具有反社会性。不良的人生观因素是违法犯罪个体原因中的最高层次,它直接决定着违法犯罪行为的实施。 (二)偏离的需要结构对犯罪的影响 需要是指个体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愿望,它是个体行为的原动力。人的需要有社会性需要和生物性需要之分,正常人的需要结构是由这两种需要的合理配置,并与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协调配合构成的。但在违法活动人的需要结构中,生物性需要往往多强于社会性需要,低级的物质需要又往往多强于高级的精神需要,是犯罪行为现实化的内在原动力和犯罪心理活动发生的起始。因而他们更注重原始欲望和感官的满足,轻视或根本无视精神世界的充实,在他们感到精神世界空虚时,却往往又转而求助于物质享受以代偿。当其奢望与贪欲同现实发生冲突时,就可能转而以非法手段来满足,不惜违法犯罪,以身试法。如某省曾对5350名在押青少年犯进行了调查,被调查对象在回答“你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时,选择“金钱”一项的居首位。显然,追求底层次的需要,已成为这类人生活的中心内容。 (三)犯罪动机对犯罪的影响 所谓动机是指直接引起和推动个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意愿,是个体行为有目的的内驱力,而犯罪动机则是激起和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动力。犯罪活动是在 34

国家犯罪的犯罪原因

国家犯罪的犯罪原因研究是国家犯罪学中最基本、最复杂的问题之一,只有认清了产生国家犯罪的原因,才能追根溯源,达到预防国家犯罪的目的。一、什么是犯罪原因关于犯罪原因研究是伴随着犯罪学的研究而共同成长的,与探讨什么是犯罪一样,人们对什么是犯罪原因也提出了许许多多的观点。如苏格拉底将犯罪与人的骨相相连,认为相貌怪异者即是罪犯,典型的以貌取人,将相貌怪异视为犯罪原因,听起来就可笑;柏拉图认为不良的教育和不良的环境影响与犯罪原因有关,将犯罪的原因部分置身于社会大环境中;亚里士多德认为犯罪根本原因在于人类的罪恶本性,将犯罪原因完全归咎于个人;莫尔认为犯罪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在于私有制,忽略了个人因素对于犯罪的影响;孟德斯鸠认为犯罪与专制制度的种种弊端相关,同时还深受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等等。19世纪末期,在资产阶级革命思潮的影响及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更多的人参与到对犯罪原因的研究中来,犯罪学得到了空前发展,在学术思想的不断整合中诞生了犯罪人类学派和犯罪社会学派。20世纪以来,由于社会结构的大变迁,人类社会结构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不同社会制度下价值观念相异过甚,思想斗争剧烈。与此同时,由于社会生产力结构的大调整,导致各种社会问题突出,犯罪现象频繁出现。为了正确了解和预防犯罪,关于犯罪原因的研究更多倾向于社会层次,人们较多地从社会角度探讨犯罪的原因。人类对于犯罪原因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人们最初认为犯罪是基于个人的智力和理智自由选择的产物,完全把犯罪归责于个人,如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中将犯罪解释为人在特定环境下趋利避害的必然结果,即人通过对自己是否犯罪,以及犯哪种罪进行权衡,然后根据这种权衡来抉择自己的行为,将犯罪完全视为自身的选择行为。后来,人们又认为犯罪是由其本人意志之外的因素决定的,又完全排斥了个人因素在犯罪中的作用,如菲利明确指出:犯罪自有其自然的原因,与犯罪人的自由意志毫无关系。随着人们对犯罪学研究的精进,人们对犯罪原因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人们进一步认为犯罪是人的思想、行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强调犯罪原因不能仅仅只从个人身上去找,也要从人类社会中去找,二者不能偏废。从犯罪与社会的关系来看,因为人的思想和行为主要受个人所处的社会大环境所左右,所以,社会因素更大程度上是犯罪产生的主要原因。将犯罪原因的研究视野从个人原因转移至个人与社会相结合的角度,标志着犯罪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犯罪虽然存在着个人原因,但对于社会来说,犯罪的社会原因是不可忽略的,可以说犯罪的社会原因是犯罪的根本原因,或者说是犯罪产生的根源。由于特定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局限性,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必将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直接作用于个人,并从根本上决定着个人行为,而个人行为与社会行为之间存在的冲突和矛盾决定着一定数量犯罪现象的产生和存在是必然的。但是,社会原因虽然从根本上决定了犯罪现象的产生和存在,但并不表示有社会矛盾的存在就必然产生犯罪,也并不表示有社会原因的客观存在就必然每人犯罪,社会因素只是具体犯罪产生的原因之一。从社会的角度说,由于社会各种矛盾的存在及其运动的结果形成了具体的社会问题、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问题和冲突,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作用于具体的个人,并与个人原因结合,共同促成了具体犯罪行为的发生。[!--empirenews.page--] 社会原因对具体犯罪行为发生的决定作用,更多的是通过社会现存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和利益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直接发生作用的,换句话说,在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之间还不能完全相适应的基础上,并不必然产生犯罪,只有在现有国家治理机制对生产关系、生产力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不可调和的情形下,人们行为又进一步与现有国家治理机制相冲突,这样,种种矛盾冲撞的结果就导致了犯罪。同时,由于完满的、没有矛盾和冲突的社会是根本不存在的,因此犯罪也是人类社会的必然现象。但是,社会原因并不直接决定和影响具体个人犯罪行为是否产生,只是提供了个人产生犯罪的可能性。要产生具体的犯罪,还必须通过犯罪主体的个人因素发生作用。犯罪个体原因在是犯罪社会原因一定的前提下,作用于具有特定的心理特点、成长环境、经历

浅论犯罪学方法论

浅论犯罪学方法论 <内容提要>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即方法论,犯罪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也有自己的方法论,但是犯罪学与其他学科的界限并不象其他刑事科学一样清晰,所以犯罪学的方法有多样化的特点。但本文中作者分析了实证方法和思辩方法,并提出了一种田野调查法。 <关键词>犯罪学方法论实证研究思辩方法田野调查法 方法,在古希腊语中,即“通向正确的道路”之意。所谓方法论就是指解决本学科问题的基本立场、基本路线及方式、方法。在社会科学中,方法论尤为重要。“只有当一种理论懂得了个性和理性是社会的产物,才能使他们的问题得到解释,使他们的生存得到理解”。①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即方法论,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学科的研究方法,而学科的对象即领域决定了学科的性质,同时方法论也是为本学科的目的服务的,例如法学方法论,是指对法律研究方法的研究,法律研究包括法学理论的研究和法律操作的研究,而后者又包括: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思维方法。所以法学方法可以归结为三种:1)价值评判方法2)逻辑分析方法3)社会实证研究方法。 犯罪学通常认为是一门“研究犯罪现象、犯罪原因及犯罪预防的科学”。所以犯罪学也有它的研究方法。以下简要论述: 一; 犯罪学的基本问题 无法否认,我们的社会正面临着又一个新的犯罪高峰期,这也是

社会转型期的阵痛表现之一。所以犯罪学的研究也尤为重要。犯罪学作为一个学科,尽管与其他学科有着相互交叉,但它也有本学科的方法论。“犯罪学的研究方法或方法论,是指借以揭示所研究的犯罪现象的规律、形式及内容的各种方法方式的总和。”②每门学科的方法论都与学科内容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犯罪学方法论是内在地包括与犯罪学理论体系之中的,而不是游离的,超然于犯罪学理论体系之外的。下面简要介绍一下犯罪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1、研究目的: 基于犯罪活动③的增加,人们首先用实证方法对犯罪活动加以研究,犯罪学研究的基本目的是预防和控制犯罪。我国多数学者认为,犯罪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犯罪产生、发展变化及其消亡的客观规律,进而寻求减少预防及至消灭犯罪的道路。④ 2、思维进路:也可叫研究路径,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 通常认为,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对策是犯罪学研究的对象。其中犯罪现象是指一定时空中表征、状述和反映犯罪原因并被犯罪原因所决定,进而为预防犯罪提供依据的有关犯罪和犯罪人的非刑法条文形态的诸经验事实的总结。犯罪现象是犯罪原因的结果,是一种表浅、直观的经验事实。而近代犯罪学史基本上就是犯罪原因学说史。近代犯罪学兴起始于对犯罪原因的研究,狭义上的犯罪学即犯罪原因学,即使广义上的犯罪学也以犯罪原因理论为核心部分。同时,罪因理论的基本价值体现在犯罪原因与犯罪对策的关系上。二者的关系常

犯罪心理学期末复习

1.犯罪心理结构:指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实施前已经存在的、在 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支配作用的那些畸变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它是行为人个性心理结构中社会心理缺陷的总和,是其发动犯罪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和根据; 2.犯罪心理结构⑴犯罪动力结构;⑵犯罪调节结构;⑶犯罪特 征结构;⑷犯罪人的心理状态;⑸犯罪心理结构中的潜意识; 3.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 的因素; 4.动力结构的组成要素有:⑴反社会意识(错误的社会态度、 社会动机和对社会秩序、社会规范的否定和蔑视);⑵强烈的、畸变的需要;⑶犯罪动机(驱使犯罪人实施犯罪的内心起因); ⑷不良兴趣; 5.特征结构的组成要素:⑴特定的气质:①胆汁质→暴力犯罪; ②多血质→诈骗罪;③粘液质→贪污罪;④胆汁质、粘液质 混合型→危害国家安全罪;⑵消极的性格特征(对社会现实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⑶与犯罪活动相适应的能力;⑷不良的行为习惯; 6.犯罪人的心理状态:⑴消极、不良的心境;⑵实施犯罪时异 常的心理状态 7.犯罪心理结构中的潜意识:⑴动力结构中的潜意识;⑵特征 结构中的潜意识;⑶心理状态中的潜意识; 8.犯罪心理结构的各要素是综合地起动力作用的,它们之间按 一定层次相互结合而形成内在联系,互相配合与制约地发挥作用,从而产生具有一定特征的犯罪行为,它们的关系是: ⑴不良的个性倾向是犯罪人实施犯罪活动的基本动力,支配 和推动着全部心理活动和行为;⑵歪曲的自我意识是犯罪人接受不良信息、诱发犯罪动机的现实过程,对犯罪行为起调控和制动作用;⑶变态、偏执的个性特征,是犯罪活动染上了个人的独特色彩;⑷与犯罪相适应的心理状态,是作案时必备的心理条件。 9.犯罪心理结构的模式:⑴一般模式:①故意犯罪心理结构; ②稳固的、完全的犯罪心理结构;③需要型犯罪心理结构; ⑵特殊模式:①过失犯罪心理结构;②不稳固、不完全的犯 罪心理结构;③宣泄型犯罪心理结构 10.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态变化:潜在→恶变→衰落;

犯罪的社会原因简述

论犯罪的社会原因 主要内容:犯罪原因的解释。用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犯罪,有政治,经济,文 化,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五方面和犯罪的联系。结语自己对犯罪学的学习感触。关键词:犯罪的原因,社会学,政治,经济,文化,家庭和学校教育,联系, 感悟 犯罪的原因是指引起或影响犯罪发生的事物和现象,犯罪的社会原因是犯罪学的基本问题之一。犯罪的社会原因与犯罪的产生和存在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和必然的;它对行为人主体的或者社会成员个体的作用也是广泛的和必然的。对于犯罪在某些或者某部分不特定的人身上产生来讲,它也是必然的。社会原因是犯罪的原因之一,但不是刑罚的根据,作为应受惩罚的犯罪并不关注社会原因,而关注个人原因,刑法是针对的犯罪的个人,而具有同样社会原因的并不一定都犯罪。 现在犯罪现象在我们周围时常出现,而且许多新的犯罪手段和犯罪类型也有发生。用社会学的眼光来看,就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原因。 政治与犯罪 社会政治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因为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是其基本组成对自由与民主的保障与否会影响到犯罪的增多与减少。如果一个社会享有充分的民主与自由,人民的意志自由得到真正的表达,对社会的不满能得到一个合理宣泄途径,对社会深层敌意的犯罪行为就会减少。还有,就是法律体系不健全,司法体制不能有效运转,国民的法律意识淡漠也容易滋生犯罪。其次是对权力分配和有效制约不顺畅,成为滋生犯罪的土壤。权力关系是政治因素的关键轴心,权力的基本特征是强制与服从。如果人们能自觉普遍服从权威,对社会或许有力。但是权力不加制约,无有效监督制约,不但难以树立权威。即使建立了权威也是特权和强权,不能深得人心。 经济与犯罪 经济作为物质生活的基础决定和影响着人们的各种行为也包括犯罪行为。它在决定和影响犯罪行为的诸要素中占据着主导和决定作用。首先,对每一个有理性的人来说遵循理性规则寻求经济的方法最大限度的满足个人需要。但是面对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的需要的无限性。在这样的矛盾中每个人所选择的解决方法是不同的。那些守法的人通过提高技术、延长工作时间等合法的手段来获取最大利益,而那些不守法的人就会通过盗窃、抢劫、欺诈等非法手段来获取利益以满足自己不断膨胀的私欲;其次,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每个人都会去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就使他们会不择手段、不计后果甚至铤而走险——犯罪,由于市场经济的平等性有让每个主体都享有自由竞争和等价交换的平等地位。但是那些大型的企业就会利用自身的优势在某一领域内形成垄断,让那些在该领域的中小企业不能从中获利,甚至只能破产或被吞并。所以这也会让他们去破坏市场的制度,打乱市场的秩序,违法经营或不正当竞争;商品经济的开放性打断了地域的限制,在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犯罪现象。集团型和智能型犯罪,使

论马克思的犯罪学思想

摘要 马克思在刑法方面提出的一些卓越见解,其所包含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其中马克思主义犯罪思想是刑法学的一个理论基础,不管是犯罪现象的定义以及本质、犯罪构成、犯罪的产生原因以及根本原因,对犯罪行为的矫正等都有一些精辟论述,这些思想对于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我国当前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建设性的意义,坚持和运用马克思犯罪学思想原理,审视、评价和完善现行刑法的功能及作用,保卫与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犯罪学思想在当代中国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它给我们的启示是:虽然犯罪对社会只具有负价值,但它由一个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决定,是一种客观必然的存在。我们应该理性看待犯罪现象,针对犯罪产生的原因,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力求把犯罪降低到最低限度而不是完全消灭犯罪。严打只能起到一时之效,而不是长久之计,最好的社会政策才是最好的刑事政策。只有犯罪较少的社会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刑事法治应该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关键词:犯罪学;犯罪原因;马克思主义犯罪学;

目录 前言 (1) 一、马克思犯罪学思想标签——唯物史观 (2) (一)理论背景 (2) (二)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犯罪学思想 (2) 二、马克思主义犯罪学思想:犯罪起源论、本质论、构成论 (2) (一)犯罪起源论 (2) (二)犯罪本质论 (3) (三)犯罪构成论 (3) 三、马克思主义犯罪思想的价值论、原因论、对策论 (3) (一)犯罪价值论 (3) (二)犯罪原因论 (4) (三)犯罪对策论 (4) 四、马克思主义犯罪学思想在当代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4)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及我国当前的犯罪态势和特征 (5) (二)理性看待犯罪现象,合理选择刑事政策 (5) (三)针对犯罪产生原因,采取合理应对措施 (6) (四)加强刑事法制建设,保障构建和谐社会 (6) 五、马克思犯罪学思想的指导意义 (6) (一)运用马克思犯罪学思想分析我国犯罪的原因以及运行规律 (6) (二)运用马克思犯罪学观点控制以及预防犯罪 (7) (三)运用马克思的刑罚思想指导我国的刑罚政策 (7) 结语 (8) 参考文献 (9)

调研报告: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特点及形成原因

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特点及形成原因 黑恶势力即黑社会性质组织和恶势力的合称,是应我国打击特定类型违法犯罪的需要而产生的一个集合名词。同犯罪团伙概念一样,黑恶势力既不是一个法律概念,也不是一个规范概念,而是最近几年来刑事政策文件中开始使用的一个政策性概念。 黑恶势力在实践中有以下两种意义:一些犯罪分子经常聚集在一起实施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形成犯罪团伙,虽然他们尚不是黑社会性质的组织,随着其组织化程度逐渐提高,社会危害和危险性不断增强,其有发展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趋势与潜力。这是第一种意义上的黑恶势力。还存在一类犯罪团伙, 这种犯罪团伙没有明显地表现出向黑社会性质组织发展的趋势和潜力, 但是这类犯罪团伙成为黑社会组织的外围组织, 接受黑社会组织的雇佣、安排或者与黑社会组织相互勾结、独立地或者与黑社会组织一起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这类犯罪团伙可以称之为流氓恶势力,这是第二种意义上的黑恶势力。 XX镇位于XX县城东,距离城区较近,有“塑胶之乡”的美称,经济发展较其他乡镇靠前,由于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近年来,未发现黑恶势力犯罪,更不存在黑社会或者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我镇公安机关共破获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涉黑涉恶案件1起,批准逮捕1人。我就XX镇违法犯罪的特点,政法各部门打击黑恶势力的现状以及特征,作一分析: 1、在性质上不属于黑社会或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从我镇黑恶势力的犯罪情况、组织结构、存在基础等方面考察,我区目前尚不存在典型黑社会或带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从组织形式上、内部的结构看,目前所破获的1起涉黑案件均不具有黑社会性质的特征,黑社会性质犯罪往往具有严密的组织结构和更严格的组织戒律,其内部自成系统、等级森严、控制成员的能力强,因而具有更高的犯罪效率和更大的影响范围,而我镇的黑恶势力则明显不具有这一特征,我镇未发现明显的团伙性犯罪;再次,从犯罪的主观指向来看,我镇的黑恶势力与黑社会或黑社会性质组织也不可同日而语,一般来说,黑社会或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多以获取非法的政治、经济利益,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刻意破坏现有的社会秩序。我镇公安机关破获的王XX寻衅滋事案,参与成员只有王XX一人,目的是为了非法获取利益,尚不构成团伙性犯罪,更不构成黑社会性质犯罪。 2、具有较强的地域性。 黑恶势力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其活动范围也一般是以黑恶势力的首要分子或骨干分子的居住地为中心而展开的,就我区而言,黑恶势力比较集中的地区主要是各乡镇场镇、城市边缘、学校周边及网吧、溜冰场、KTV等处,这些地方,治安状况复杂、成员聚集,便于作案和逃窜,为了某种目的,他们往往成帮结伙,形成了土生土长的地方恶势力。目前,XX镇不存在网吧、KTV等娱乐场所,未发现有黑恶势力违法犯罪。 3、成员逐渐低龄化 黑恶势力成员年龄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年龄一般在二、三十

关于犯罪成因的一点认识

关于犯罪成因的一点认识 内容摘要:犯罪是一种社会行为,是个体,群体,社会通过互动作用选择的结果。关于犯罪成因有着诸多理论,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领域都提出了自己独立的观点。当今对犯罪成因的研究主要倾向于“综合动因论”。从社会学的角度综合了生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因素动态地对犯罪成因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讨论犯罪成因,认为犯罪的形成是一种“优势理论”,是个体,群体,社会通过三方互动,对社会资源进行竞争,在反社会化的进程中形成的。当个体或者群体具备一种或者两种犯罪成因论的内容特点时,就会发生犯罪,而不需要具备所有的理论因素。另一方面,在对犯罪成因进行研究时,应注意到无意识犯罪这一问题,分析其导致犯罪的本能,习惯及其冲动的产生与发展,从而预防潜在犯罪的倾向。 关键词:犯罪成因,综合动因论,社会化,反社会化,社会互动,冲突竞争,优势理论,无意识犯罪。 一:犯罪成因理论 很多学者认为,犯罪成因是综合的,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是内外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实现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一方面,犯罪心理是人的一种活动,它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社会性是其本质的特征。另一方面,犯罪又是一种行为,行为受思想的支配,任何犯罪都在特定心理的支配下进行。社会学关于犯罪成因的的研究,观其发展,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形成了不同的理论,简要介绍如下: 1.中和论:由西克斯和米札提出。依照这个理论,人能够摆脱从童年起就使他习惯了的道德,从此证明违法行为是合理的。西克斯同米札认为,违法者的价值体系不会在所有方总是同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秩序相对立,违法者有可能根据环境改变他所承认的行为规范,以至实施那些不受赞扬的行为。为了否定这些行为的犯罪性质,他们为这类行为提供证据,并自以为这种证据是有说服力的。 2.亚文化理论:由美国学者科恩等人提出。亚文化论表示一个人在同自己一样的人组成的集团中或在一个帮伙中的发展状态,该集团和该帮伙的成员有着固定的价值体系,这种价值体系不同于大社会中现存的价值体系。生活的共同道路,一个亚文化群的发展是由许多共同需要调整的问题的人们之间有效的互相作用的结果。通过反社会化,他们逐渐形成了不同于普通社会的价值观念,形成亚文化群,共同用反社会的行为来应付社会适应中产生的问题。 3.冲突论:在奥尔基。西麦尔制定的原理和原则的基础上产生。认为犯罪和违法作为集团的行为是相当广泛而普遍的,当不同集团的目的和利益相撞时,必然产生冲突和矛盾,从而引发犯罪。为了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保持自己的地位,集团因该永远保持自卫。在确定可以信赖谁,不可信赖谁时,使自己集团的每个成员忠于集团。 4:机会理论:有美国学者学者克洛噢德和奥林于1961年提出。他们认为,下层社会的少年之所以犯罪,是因为社会剥夺了他们获得生活目标或取得成功的机会,使他们没有没有机会以合法的手段达到目的,而只能以非法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愿望。 5:系团体论:由史不太内,特涅尔等人提出。关系团体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们所依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