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犯罪成因的一点认识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犯罪成因的一点认识

内容摘要:犯罪是一种社会行为,是个体,群体,社会通过互动作用选择的结果。关于犯罪成因有着诸多理论,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领域都提出了自己独立的观点。当今对犯罪成因的研究主要倾向于“综合动因论”。从社会学的角度综合了生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因素动态地对犯罪成因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讨论犯罪成因,认为犯罪的形成是一种“优势理论”,是个体,群体,社会通过三方互动,对社会资源进行竞争,在反社会化的进程中形成的。当个体或者群体具备一种或者两种犯罪成因论的内容特点时,就会发生犯罪,而不需要具备所有的理论因素。另一方面,在对犯罪成因进行研究时,应注意到无意识犯罪这一问题,分析其导致犯罪的本能,习惯及其冲动的产生与发展,从而预防潜在犯罪的倾向。

关键词:犯罪成因,综合动因论,社会化,反社会化,社会互动,冲突竞争,优势理论,无意识犯罪。

一:犯罪成因理论

很多学者认为,犯罪成因是综合的,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是内外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实现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一方面,犯罪心理是人的一种活动,它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社会性是其本质的特征。另一方面,犯罪又是一种行为,行为受思想的支配,任何犯罪都在特定心理的支配下进行。社会学关于犯罪成因的的研究,观其发展,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形成了不同的理论,简要介绍如下:

1.中和论:由西克斯和米札提出。依照这个理论,人能够摆脱从童年起就使他习惯了的道德,从此证明违法行为是合理的。西克斯同米札认为,违法者的价值体系不会在所有方总是同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秩序相对立,违法者有可能根据环境改变他所承认的行为规范,以至实施那些不受赞扬的行为。为了否定这些行为的犯罪性质,他们为这类行为提供证据,并自以为这种证据是有说服力的。

2.亚文化理论:由美国学者科恩等人提出。亚文化论表示一个人在同自己一样的人组成的集团中或在一个帮伙中的发展状态,该集团和该帮伙的成员有着固定的价值体系,这种价值体系不同于大社会中现存的价值体系。生活的共同道路,一个亚文化群的发展是由许多共同需要调整的问题的人们之间有效的互相作用的结果。通过反社会化,他们逐渐形成了不同于普通社会的价值观念,形成亚文化群,共同用反社会的行为来应付社会适应中产生的问题。

3.冲突论:在奥尔基。西麦尔制定的原理和原则的基础上产生。认为犯罪和违法作为集团的行为是相当广泛而普遍的,当不同集团的目的和利益相撞时,必然产生冲突和矛盾,从而引发犯罪。为了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保持自己的地位,集团因该永远保持自卫。在确定可以信赖谁,不可信赖谁时,使自己集团的每个成员忠于集团。

4:机会理论:有美国学者学者克洛噢德和奥林于1961年提出。他们认为,下层社会的少年之所以犯罪,是因为社会剥夺了他们获得生活目标或取得成功的机会,使他们没有没有机会以合法的手段达到目的,而只能以非法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愿望。

5:系团体论:由史不太内,特涅尔等人提出。关系团体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们所依赖

的各类团体。这种团体以现成的模式为人服务,而不取决于他愿意隶属于它或者不愿意。当一个人加入某团体并以该团体的观点来观察事物时,同其相一致的团体就叫做关系团体。在犯罪学中,在罪犯看来,自由社会是他们的消极关系团体,因为这个社会不接受他们并使他们受到监禁隔离。这个社会首先否定那些否定过他们的人,所以这些人就成为关系团体进行犯罪调查的候补人。

6:漂流观点;根据“漂流观点”,出身于下层居民的年轻人看到没有必要进行违法行为和奉公守法行为之间的选择。他们可能“漂流”在这两个对立点之间的某一个地方。因此,为了替自己的违法行为作辩护,他引证了缓和的方式。许多人特别是隶属于下等社会经济阶层的人,利用这样一个事实,即刑法永远不会得到严格地守,警察局和法院在对个人适用法律制裁时,发挥的作用会更大。因此违法者扩大了缓和方式的范围,以便把自己本身的情况也包括在其中并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作辩护。

7:越轨论:由麦特提出。越轨行为是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被认为是最合乎需要的,可接受的,经过理智,合乎规律的道德的选择的为,最初的越轨行为是因为异常而偏离规范的一种行为。1951年列麦特提出了“二次越轨行为”的术语,并把它看作偏离过程的结果。当越轨行为作为保护,攻击或适应的手段被利用时,它就变成了二次越轨行为。其发展阶段如下:1)。初次越轨;2)。社会反应;3)。再次越轨;4)。更强烈的社会反应和异化;5)更进一步的越轨,但对惩罚者已报有抱怨和敌视的情感;6)。忍耐危机表现在自己使越轨行为烙印化的团体正式行为中;7)。强化了的越轨行为,已表示对烙印化的惩罚作出反应;8)。确认越轨行为,即接受越轨的社会地位并适应这个角色。

8:遏制理论:由美国犯罪学家M。G。约克利斯提出。遏制理论强调问题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起着隔离规范的异常行为,包括内部遏制系统和外部遏制系统。外部遏制系统可解释为社会集团,组织等/掌握个人,并使在其可接受的范围内活动的一种能力。外部遏制层,文化和人口的隔离。内部遏制包括了这样一些因素:自我概念,目的方向,挫折的忍受以及规范的保持等。引起违法行为和守法行为的内外动因是该理论的基础。如果内在动因和外在动因的结合产生违法行为,那么违法行为就是其结果。

9:学习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学习理论认为犯罪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聆听周围社会环境中人们的言行或直接体验犯罪活动获得的。获得犯罪行为的外部条件是社会成员的示范和鼓励,亚文化群的影响大众传播媒介中言语,文字,图象等符号的示范。犯罪行为由外部强化而得以保持,犯罪行为由模仿,不利处境的逼迫,诱因的作用,命令与强迫,妄想,酒精作用等因素而被激发。

10.不同接触理论:由萨瑟兰德提出。他认为一切犯罪行为,都是与关系密切的群体接触交往过程中,通过交互作用学习得来的。犯罪行为不但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交往获得,而且也可以通过对别人意见态度及行为方式的认同获得。又译为“不同交往理论”。

11:烙印化论:也称标签论,由美国犯罪学家贝克,E。M。李默特等人提出。烙印化论认为任何行为都不是有罪的,但社会把某些行为确定为犯罪行为,并给他们标上了烙印。一个人成为罪犯,最初是因为他的行为被承认有罪,这是刑事司法制度所实施的烙印化结果。当个人第一次被贴上了标签之后,就放纵自己的不良行为,以此来对抗社会对他们的不良标定,从而使他们不断向违法犯罪的方向发展,成为违法犯罪者。史拉格把烙印化的过程分为九个阶段:1)。任何一种行为本身不是犯罪,他之所以是犯罪是由于法律;2)。确定犯罪行为是为某些集团,其中包括警察局的代表人物,用来保护有产者政权的;3)一个人成为罪犯,并不是因为他破坏了法律,而是因为烙印化过程,政权通过烙印化手段使他处于这个地位;4)。把所有的人分为两个范畴:罪犯与非罪犯,这同合理的思想和明显的事实是矛盾的;5)。只有不多的人被揭露破坏法律,然而许多人在不小程度上是有罪的;6)。既然执法活动中适用制裁是为了反对人,而不仅仅是反对犯罪行为,所以犯罪的特征就会影响惩罚的严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