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5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6课时 认识梯形 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5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6课时 认识梯形 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5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6课时  认识梯形  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5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6课时  认识梯形  说课稿

梯形的认识

一、课标要求与分析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标在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图形的认识”部分指出:通过观察、操作,认识梯形。这部分要求是知识目标。行为动词是:认识;学习水平是:认识;学习内容是:梯形;前提条件是:通过观察、操作。

二、教材分析

《梯形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第六课时内容。

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与垂直,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特征,这节课是在这部分知识基础之上学习梯形的认识的。

在整个小学阶段梯形是最后一类直线型平面图形,与前面已学的各种图形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可以相互转化)。所以部分知识的教学,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形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

本课也是在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特征、制作模型等活动中,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使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三、学情分析:

优势分析: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和平行及平行线间的距离等有关内容,为本课教学作好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准备。梯形虽然是学生初次接触的图形,但在生活实际中,学生已建立了一定的表象。

劣势分析:学生虽然对梯形有着一定的感知,但是是很难准确的抽象出它的本质属性,另外对于梯形高的概念的理解和作法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梯形的本质属性,理解梯形高的概念,会作梯形的高。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梯形的本质属性。

课上我将引导学生采取“分类、比较、操作”等方式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活

动。适时运用CAI课件和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并在适当时机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越性。来分散教学难点。

五、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梯形各部分名称;理解掌握梯形的本质特征,认识几种特殊的梯形及其属性;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类比归纳、操作想象等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

2、过程方法目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分类、比较、操作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审美情趣,感受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六、教学流程:

对照新课程理念和课标要求、教材意图及学情实际,我尝试构建一种探索性数学课堂教学的纵向结构模式,主要分为:“重叠图形,认识梯形—→操作体验,了解特征—→操作探究,深化新知—→巩固认知,拓展新知—→交流评价,总结升华”五大教学环节。

一)、由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重叠,引入新课。让学生通过动手和观察电脑操作,初步感知重合部分的样子,通过已有图形的知识,使学生发现重合部分图形的特征,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梯形的认识。(5分)

二)、操作体验,了解特征

本环节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比较、交流和讨论,从中认识梯形,发现梯形的基本特征,认识梯形的高,认识梯形的腰。这样有层次的展示出梯形的主要特征,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既符合直观性原则,又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10分)

三)、操作探究,深化新知

活动一:利用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或正方形,任选其一,沿直线剪一刀,变成一个梯形。

活动二:利用三角形,沿直线剪一刀,变成一个梯形。

活动三:利用一条类似于长方形纸条,沿直线剪一刀,变成一个梯形。

本环节,以小组合作、操作探究为主,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转换,进一步加

深了对梯形本质属性的理解,同时又认识了“直角梯形”及“等腰梯形”的独特属性。(10分)

四)、巩固认知,拓展新知

这个环节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操作,讨论中灵活的运用新知解决问题,使之真正掌握今天所学的新知。(12分)

五)、交流评价,总结升华

这个环节老师利用互动评价方法,引导学生交流活动感受,形成自我反馈机制。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训练思维品质,升华发现能力。(3分)

七、课堂评价

本节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比较为主线,以师生互动、自主探究为主要方式,辅之以多媒体教学,让数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原有经验,使学生主动学数学,探究学数学,快乐学数学。

五升六年级数学试卷

泰州市民兴实验学校五升六年级数学试卷 得分 一、填一填,你一定行!(25分) 1.13 7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如果 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素数。 3.( )20 = 12( ) = 25 =( )÷( ) = ( )35 =30( ) 4.在○里填上“>”“<”或“=”。 6 1○0.17 1.25○ 4 5 6 5○4 3 3.3○33 1 5.在( )里填上合适的分数。 7厘米 =( )米 45分 =( )时 80平方分米 =( )平方米 125千克 =( )吨 6. 把4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5段,每段是4米的() ()????,每段长()() ????米。 7.两个连续偶数的和是18,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8.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尖之间的距离就为( )厘米,画出的这个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9.一个闹钟时针长5厘米,经过一昼夜,时针尖走过( )厘米。 10.把一个直径是8分米的圆形铁皮剪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剪去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二、看清题目,巧思妙算。(35分) 1、计算,能简便计算要简便计算(30分) 9 4 +( 4 3+ 9 4+ 4 1 ) 1- 9 2- 12 5 18 25-( 18 7+ 12 7) 9 7- 11 7+ 9 2- 11 4 6- 311 -811 1-65+6 1

2、计算涂色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共5分)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40分) 1、爸爸的体重是76.5千克,是莹莹体重的2.5倍,莹莹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列方程解答) 2、王大妈收 2 1吨瓜,第一天卖出总数的5 1,第二天卖出总数的 6 1,还剩总 数的几分之几没卖出? 3、一辆汽车轮胎的外直径是1.5米,如果平均每秒转5圈,那么通过一座长942米的大桥,需要多少秒? 4、一个直径是8米的圆形水池,周围有一条2米宽的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小悦用自己所带钱的一半多1元买了一枝钢笔,又花2.5元买了一盒酸奶,这时还剩15元。小悦原来带了多少钱?

人教版三年级英语第五单元第六课时精品教案

第六课时 一、教学内容: Part B Start to read & Let’s check & Let’s sing & Part C Story time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听,说,读,写,复习字母(Oo-Tt)和本单元的食物单词。 2. 正确完成Let’s check部分的听力作业,培养良好的听音习惯,训练听力的同时检查 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3. 学唱歌曲Let’s have a picnic today,通过本课歌谣学习,进一步让学生了解英语的语音语调。 4. 能通过图片理解Story time的故事内容。 三、教学重难点 1. 复习本单元知识,做听力练习;学习有节奏、有韵律的歌谣。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听力习惯。 3. 歌谣的学习以韵律为主,进一步让学生了解英语的语音语调,激发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 1. 录音机和磁带、单词卡 2. 教师准备一份餐厅场景挂图。 五、教学过程 Step 1 热身(Warming-up)

1. 播放录音师生共同唱歌曲Let’s have a picnic today,引领学生跟唱。可将8种食物在歌词里逐一替换,复习表示食物的单词。唱歌的同时让学生加上动作,表演歌曲。在复习食物单词的同时,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 2. 教师呈现一幅餐厅场景图,问学生:What can you see?教师指 食物图片,学生答出食物名称。 Step 2 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1. 学习Start to read (1)Find and say ①引导学生圈出字母。 ②要求学生数出字母的个数,并说出大写还是小写。 ③让学生用句子表达I see R, t, q…. (2)Read and count ①引导学生读出图片上的食物单词。 ②数一数对应的单词的个数,并标出来。 2. Let’s check (1)Listen and tick ①先让学生观察四组图片,猜一猜对话应该是什么内容。 ②教师播放录音,然后请几个同学校对答案。 ③播放录音第二遍,让学生一句一句跟读,争取做到能听懂,能跟读出每一个句子。 (2)Look and match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六课时亿以上数的认识同步测试B卷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六课时亿以上数的认识同步测试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填空题。 (共7题;共19分) 1. (3分) (2020四下·蓬溪期中) 560700000读作________,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是________,如果把改写的数保留两位小数是________。 2. (3分)一个整数从右边起第五位是________位,第七位是________位,亿位在第________位。 3. (4分) 340029632是________位数,它的最高位是________位;4在________位上,它的右边一位是________位。 4. (1分) 4000360700读作________. 5. (5分) (2020四下·连云港期中) 8095000是有8个________、9个________和5个________组成的。这个数读作________,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近似数是________ 6. (2分)把下面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1) 7350000________ (2) 34000000000________ 7. (1分)这些数你会读吗? 5876408005读作:________ 二、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8. (2分) (2019四上·新会月考) 三十亿零八万零四十写作()

A . 300008040 B . 300080040 C . 3000080040 9. (2分)与70200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 A . 70201,70202 B . 70210,70190 C . 70199,70201 10. (2分) 506080901 读作() A . 五亿零六百零八万零九百零一 B . 五千六百八万九零一 C . 五零六零八零九零一 D . 五千六百八十万九零一 11. (2分) (2020四上·龙华期末) 下面各数中,“5”表示的数最大的是()。 A . 328652000 B . 52789610 C . 58679120 D . 7502376820 12. (2分) 170002088米读作() A . 一亿七千二百八十八米 B . 一亿七千万二千零八十八米 C . 一千七百万二千零八十八米 D . 一亿七万二千零八十

五年级升六年级数学摸底试卷4套

小学五年级升六年级数学摸底试卷4套 期末练习一 一、填空 (每空1分,共24分) 1、 12 7 的分数单位是( ),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得到单位“1”。 2、在34,45,7 6 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3、把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5段,每段铁丝是全长的( ),每段铁丝长( )米。 4、在2,23,36,47,65,71,111这些数中, 奇数有( );偶数有( ); 质数有( );合数有( ); 5、9÷15 = 60() =() 21 = ( )÷5 6、有8瓶药,其中七瓶质量相同,另有一瓶少5粒,用天平称至少称( )次能把这瓶药找出来。 7、3.21立方米=( )升=( )毫升 54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7.2升=( )立方分米=( )立方米 3小时48分=( )小时 8、3个棱长是2cm 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比3个小正方体表面积的和少( )平方厘米。 9、用木料做一个长5厘米,宽和高都是4厘米的长方体,至少需要( )立方厘米的木料。如果要在长方体木块的表面涂一层油漆,涂油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0、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150平方分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11、时钟从下午3时到晚上9时,时针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度。 12、48的质因数是( )。 二、判断(每题1分,共10分) 1、任何一个非0自然数的因数至少有两个。 ( ) 2、因为33,36,39,63,66,69,93,156这些数都能被3整除,所以个位上是3,6,9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 ) 3、分数的分母越大,它的分数单位就越大。 ( ) 4、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只有1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 ) 5、两个不为0的自然数相除,商是5,那么其中一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 6、两个不同的质数一定是互质数. ( ) 7、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为原来的4倍,它的体积就扩大为原来的64倍。 ( )

五升六数学试卷

五年级升六年级的数学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 1. 小明原有20元钱,用掉X 元后,还剩下( )元。 2 .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 );6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 )。 3. 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 )米,每段长是全长的( )。 4. 能同时被2 、3和5整除的最小的三位数是( );能同时整除6和8的最小的数是( )。 5. 如果a ÷b=8,(且a b 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6. 在20 的所有约数中,最大的一个是( ),在15的所有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是( )。 7. 在下面“()”中填( )自然数时,等式成立?() 19 9 5 << 8. 将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2位可以得到乙数,甲数比乙数大19.8,那么甲数是( )。 9. 李大伯家今年养猪27头,比去年的4倍多3头,去年养猪( )头。 10. 15.7□<15.74,那么□里可以填( )。 二 判断题。(每空1分,共5分) 1. 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却不一定是方程。…………………( ) 2. 假分数都比1小。……………………………………………( )

3.14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14。………………………………() 4. 学校食堂要购买60千克食用油,现有的每个油桶最多能装油4.5千克,那么至少需要13个这样的油桶。………………………() 5. 一个数加上2,减去3,乘以4,除以5,等于24,那么这个数是31。………………………………………………………………()三选择题。(每空1分,共5分) 1.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3厘米,4厘米,5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A 12 B 6 C 15 2. 0.65×201=0.65×(200+1)=0.65×200+0.65,运用了乘法的()。 A 交换律 B结合律 C分配律 3. 6/18的分子加上3,要是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A 3 B 6 C 9 4. 表格里上下一列为一组,第一组是(迎,2),第二组是(接,0), 那么第88组是(). A (迎,2) B (接,0) C (运,2) 5.一个四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13.40,这个数最大是()。 A 13.40 B 13.4044 C 13.4094 四计算题,注意运用简便运算。(每题3分,共30分)

第五单元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我学会了吗?节次: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图中所展示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 2.通过巩固、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深化基础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教学重点: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格式已调整,word版本可编辑.

2格式已调整,word 版本可编辑. 3.解决问题2 同学们算得可真快!让我们继续解决第二个问题(出示) 蔬菜区(一)每年辣椒的产值约为多少元? 4.从剩余的题目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道题独立解答,做完后小组交流,说说用本单元的哪个知识解决了什么问题? 学生交流时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及时发现学生的掌握情况 ×300=108000(平方米),每平方米每年产优质小麦0.75千克,所以每年的产量是0.75×108000=81000(千克) 学生独立解答,交流解决方法。 学生交流: (1) 计算梯形面积的时候不要忘记除以2。 (2) 计算的结果要保留2位小数。 学生交流。 二、练习设计。 1.你能在下面的平行线中画出几个三角形,使画出的三角形和给出的三角形面积相同?通过做图,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2.我校的实践基地有一块形状不规则的试验田,如下图所示,计划种满西红柿,每平方米产量为5千克,你能试着求出这块试验田的总产量吗? 解决这道题最关键的是要把原来的不规则图形转化为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 三、丰收园里谈收获 回顾本单元的学习,你觉得自己都有哪些收获?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 丰收园里结满了苹果,老师再送你们一个“会听果”—— 你觉得自己收获了哪一个苹果?赶紧涂上喜欢的颜色吧! 师:看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都有了不少的收获,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相信你们在今后学习中一定会拥有更多的收获! 学生独立画图,全班交流。 学生独立做题,然后交流。 小组交流 集体交流 课堂总结: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全班交流。 会听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课时练

14、文言文二则 第一课时 1.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②非然也()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④为是其智弗若与()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夫战,勇气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甚矣,汝之不惠 D.莲,花之君子者也3.翻译:惟弈秋之为听。 译文: 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 第二课时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解释词语。 辩斗:以: 日中:及: 盘盂: 沧沧凉凉: 孰:汝: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孔子不能决也。 (2)孰为汝多知乎? 3.这则故事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①教诲②这样③引,拉④聪明才智 2.C 3.只听弈秋的教导。 4.阐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 第二课时 1.辩斗:争辩,争论。以:认为。日中:正午。 盘盂:盛物的器皿。圆的为盘,方的为盂。沧沧凉凉:寒凉。 孰:谁。汝:你。 2. (1)孔子不能做出判断。(2)谁说你智慧多呢? 3.(1)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 子也会有所不知。我们应不断学习。 (2)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3)我们要学习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 学习态度。 (4)说明了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会有不同的结果。

五升六数学试卷

五沟中心学校五升六数学测试卷 总分:100分时间:5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一、我会填。22分 1.的分数单位是(),再加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得到单位“1”。 2.在2,23,36,47,65,71,111这些数中,奇数有();偶数有();质数有();合数有()。 3.9÷15= ( )÷5=()(填小数) 4.把3m长的铁丝平均截成4段,每段铁丝占全长的(),每段铁丝长()m。 5.一个两位数同时是2、3、5的倍数,这个两位数最大是(),最小是()。 6.有8瓶药,其中七瓶质量相同,另有一瓶少5粒,用天平称至少称()次能把这瓶药找出来。 7.2个棱长是2cm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比2个小正方体表面积的和少()cm 。 8.一个棱长总和是60cm的正方体,体积是( )cm 。 9.时钟从下午3时到晚上9时,时针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了()度。 10.在35□中,□里填(),这个数是3的倍数,□里填(),这个数是5的倍数;4□□,十位的□里填(),个位的□里填(),这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一个两位数既是5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

而且是偶数,这个数最小是(),最大是()。 二、我会判。(对的打“√”,错的打“╳”)。15分 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2.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只有1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为原来的2倍,它的体积就扩大为原来的4倍。() 4.把一个长方体分成两个相同小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都是原来的一半。() 5. 的分子乘3,分母加上10后,分数值不变。() 三、我会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12分 1.a3表示()。 A.a×3 B.a×a×a C.3a 2.一种汽车上的油箱可装汽油150() A.L B.ml C.方 3.一个合数至少有()个因数。 A.4个B.2个C.3个 4.一根长方体木料,长4m,宽0.5m,厚2dm,把它锯成4段,表面积最少增加()dm A.48 B.60 C.120 四、我会算。

(完整版)人教版六年级小学升初中数学试题

一、细心填一填 (请把结果直接填在题中的横线上?只要你理解概念,仔细运算,积 极思考,相信你一定会填对的!本大题共有 9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1 ?甲、乙两人各走一段路,他们的速度比是 3: 4,路程比是7: 3,那么他们所需的 时间比是( )。 2. 用四舍五入法将 0.5395精确到千分位是( )。 3?一个长方体棱长和为 120厘米,且长宽高的比为 2: 2: 1,那么这个长方体最多有 ( )个面大小相等。 4?一个半圆,半径是 R,它的周长是( )。 5?三数之和是120,甲数是乙数的2倍,丙数比乙数多 20,丙数是( )。 6 .数盘除以数:,商是4,余数是3。如果数二都同时扩大10倍,商是( ) , 余数( )。 7. 二的倒数大于二的倒数,那么工( )臼。 & 一辆快车和一辆慢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经 12小时后相遇,快车又 行驶了 8小时到达乙地,那么相遇后慢车还要行驶( )小时才能到达甲地。 9?一个长方形长宽之比是 4: 3,面积是432平方厘米,它的周长是( 米。 1. 3小时45分= _______ 小时 3. 一种商品原价6.9元,现价 4.83元,降价 _________ % . 4. 两个质数的和是19,则这两个质数的积是 ___________ . 5. 假设某星球的一天只有 6小时,每小时36分 钟,那么3点18 分时,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锐角是 _______ 度. 6. 如下图是小明用火柴搭的 1条、 2条、3条“金鱼”……,则搭 )厘 2. 2005 (1 2)(1 1) (1 2 3 4) (1 融)= 6条“金鱼”需要火柴 _______ 根. 1 条 2条 3条 7 ?一根木头长24分米,要锯成4分米长的木棍,每锯一次要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课文课时练习题及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课文课时练习题及答案 shùn ténɡmōɡuāfēn xīwán qiánɡqīn shí ()()()() zhuóyǒu chénɡxiào rónɡyùzhuóyuèchēn diàn ()()()() píjuàn dàn bóliǎn páng zhuāng zhòng ()()()() 二、我能区分下列生字并分别组词。 侵()伦()捐()衔()蚀() 浸()论()绢()街()浊() 狂()缭()蛟()析()蕾() 矿()燎()效()沂()镭() 三、我能在下面的句子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居里夫人()大夫拥有过三克镭,()她从来没有想到为自己谋取利益。 2.()居里夫人拥有一克镭,她()能够设计一个镭研究院。 3.()居里夫人有着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说她有着伟大的人格。 四、我能指出下列句中所用的修辞手法。 1.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小姐,一个端庄坚决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久的里程碑。() 2.然而,她视名利如粪土。() 3.她是科学殿堂里一朵熠熠生辉的奇葩。() 五、我能读句子,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 1.这点漂亮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漂亮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觉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一辈子意义的发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小姐,一个端庄坚决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久的里程碑。这是一个什么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我能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觉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差不多百年。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专门是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能够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然而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的实验室。 1.“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2.找出文中说明居里夫人爱国情感的句子。 3.文中“她本来能够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中的“躺”字,你是如何明白得的?

2016-2017学年人教版五升六数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6-2017学年人教版五升六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 1.一个长方体的长5cm,宽4cm,高3cm,它的棱长总和是.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2厘米,它的一条棱长是厘米,一个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3.一个正方体的底面周长是24厘米,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4.把棱长8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分割成棱长2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可以分割成块. 5.需要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才能组成一个棱长为9厘米的正方体.6. 2米=分米=厘米30平方分米=平方米3.5米=米分米3公顷8平方米=平方米4米6分米=米2米=分米 5000平方分米=平方米4800平方厘米=平方米0.8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 米 7.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如果扩大三倍,那么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会,它的表面积会. 二、判断题 8.棱长2分米的正方体,它的棱长总和与它的表面积相等..(判断对错) 9.如果长方体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那么其余的四个面的面积都相等..(判断对错) 10.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纸盒放在桌子上,纸盒所占桌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判断对错) 11.把一个长方体木料锯成两个长方体,一共增加了4个面..(判断对错)

三、选择题 12.一个正方体的木料,它的底面积是10cm2,把它横截成4段,表面积增加()cm2. A.60 B.40 C.30 13.用两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小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 A.增加了B.减少了C.没有变 14.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小正方体的4倍,那么大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小正方体的() A.2倍 B.4倍 C.6倍 D.8倍 1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表面积扩大()倍. A.3 B.6 C.9 D.27 16.用8个棱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大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A.32 B.64 C.96 四、解决问题 17.用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摆成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共需要用多少块木块? 18.有一个长方体木箱,长7分米,宽5分米,高3分米,怎么放,这个木箱的占地面积最小?最小是多少平方分米? 19.一根12米长的长方体木料,侧面是正方形,把木料锯成各6米长的两段后,表面积增加了32平方分米,求原来木料的表面积. 20.有一房间,长5米,宽4米,高3.5米,要粉刷房子的顶面和四周墙壁,除去门窗的面积是18平方米,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五、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 21.计算图形的表面积:

五升六年级数学试卷

五升六年级数学试卷 一、填一填,你一定行!(25分) 1.137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如果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素数。 3.( )20 = 12( ) = 25 =( )÷( ) = ( )35 =30( ) 4.在○里填上“>”“<”或“=”。 61○0.17 1.25○45 65○43 3.3○33 1 5.在( )里填上合适的分数。 7厘米 =( )米 45分 =( )时 80平方分米 =( )平方米 125千克 =( )吨 6. 把4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5段,每段是4米的()()????,每段长()() ????米。 7.两个连续偶数的和是18,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8.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尖之间的距离就为( )厘米,画出的这个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9.一个闹钟时针长5厘米,经过一昼夜,时针尖走过( )厘米。 10.把一个直径是8分米的圆形铁皮剪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剪去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二、看清题目,巧思妙算。(35分) 1、计算,能简便计算要简便计算(30分) 9 4 +(43+94+41 ) 1-92-12 5 1825-(187+127) 97-117+92-11 4 6-311 -811 1-65+61 2、计算涂色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共5分)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40分) 1、爸爸的体重是76.5千克,是莹莹体重的2.5倍,莹莹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列方程解答) 2、王大妈收21吨瓜,第一天卖出总数的51,第二天卖出总数的6 1,还剩总数的几分之几没卖出? 3、一辆汽车轮胎的外直径是1.5米,如果平均每秒转5圈,那么通过一座长942米的大桥,需要多少秒? 4、一个直径是8米的圆形水池,周围有一条2米宽的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小悦用自己所带钱的一半多1元买了一枝钢笔,又花2.5元买了一盒酸奶,这时还剩15元。小悦原来带了多少钱?

五年级数学下册同步教案第五单元第6课时

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知识复习 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材以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环保问题为学习素材,创设了凸现数学的现实性和社会性的三个情境:“垃圾处理”、“空气质量”、“噪音污染”引入对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通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等知识的学习探索。 “我学会了吗?”进一步承接环保主题设置生活用水的各个调查数据,让学生在此情景中自主回顾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并加以应用。通过复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能力。 2.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全面回顾,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整体的把握。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帮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建构。 3.继续通过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回顾所学知识。 谈话:同学们,最近的学习中我们一直在关注有关环境保护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学到了很多与分数有关的知识,想一想本单元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a.小组讨论后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知识点:通分,公分母,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b.引导学生复习: (1)什么是通分,通分有什么用处?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举例说明,不明确的其他学生作补充。明确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做加减法都需要用到通分。

教师小结:通分很有用,它既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又可以帮我们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师分别板书: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只有通分这一种方法吗?学生举例说明还有那些方法可以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如:1/2和1/3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数就越小;借助中间分数为参照进行比较等等。 (3)哪位同学可以说一道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算式?请学生说,教师板书,异分母分数的加减算式或是混合运算的算式。 教师挑一道典型性题目请学生说明:这道题该怎样计算? 【设计意图】这一个环节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引导,让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全面地回顾,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整体的把握。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补充,小组间相互学习,加上教师的指导,全面地回顾本单元所学的重点知识点。 二、创设情景,整理知识。 谈话:我们知道生活垃圾堆积、空气质量下降、噪音污染严重等问题正在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同学们提出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保护环境、珍惜资源,下面我们来看一组有关生活用水的数字材料: 1.出示课本上的情景图,提出问题。 a.做饭,洗衣服,洗澡哪一项用水量大? b.做饭和洗衣服的用水量共占生活用水量的几分之几? c.做饭,洗衣服和洗澡的用水量共占生活用水总量的几分之几? …… 学生没提到的主要问题教师提示补充。(问题要包含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2.选择喜欢的问题探究解决。 a.小组选择要解决的问题写在纸上,并列式解答。 b.汇报。投影展示,一人主讲,全班订正。教师选主要的知识点板书。 3.看板书,师生小结。 重点引导学生回顾这部分知识运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吉林省通化市2020年人教版数学五升六暑期衔接训练:第1讲观察物体(三)

吉林省通化市2020年人教版数学五升六暑期衔接训练:第1讲观察物体(三)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们,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收获怎么样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吧! 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 1. (2分)根据左边的要求,选右边的图形是() A . B . C . D . 2. (2分) (2019四下·沾益期中) 下面的几何体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是().

A . (1)(2)(4) B . (2)(3)(4) C . (1)(3)(4) 3. (2分)小明摆了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是,从正面看到的是,小明摆成的立体图形是() A . B . C . 4. (2分) (2019五下·荔湾期末) 观察下面的几何体,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都是,这个几何体是()。 A . B . C . 5. (2分)(2019·江宁) 由若干个小正方体堆成的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从右面看到的图形是,这个图形最少由()个小正方形堆成。

A . 4 B . 5 C . 6 6. (2分)(2020·沈河) 观察()号立体图形,可以看到下面三个位置的形状。 A . B . C . D . 7. (2分)(2019·新罗) 用6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成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完全一样,这个立体图形是()。 A . B . C .

D . 8. (2分)小明在桌子上用小立方体搭了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 ,从上面看是 ,从左面看是()。 A . B . C . 二、判断题 (共7题;共14分) 9. (2分)从左面观察,看到的形状是△。 10. (2分)小明用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一个物体。他从正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都是。那么如果从侧面看摆成的物体,看到的图形是。() 11. (2分) (2019五下·镇康月考) 从一个或两个方向看到物体的图形可以确定物体的形状.() 12. (2分)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不能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 13. (2分)根据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只能摆出一种几何图形。 14. (2分) (2018五下·云南期末) 如果从正面看到的是,这个立体图形一定有3个正方体。() 15. (2分)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不能确定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三、填空题 (共6题;共15分) 16. (1分)一个由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这个立体图形最少是由________个小正方体摆出来的。

5升6数学试题

2017北师大版小学5升6数学试题 一、填空 1、500立方分米=( )立方米 2升=()立方分米 2、如果自然数A是B的6倍,则A与B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约数是( )。 3、分数单位是错误!的最大真分数是( ),最小假分数是( )。 4、0.8里面有8个()分之一。 5、把两个棱长是5厘米的正方体粘合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 6、在括号里填上一个合适的分数,\f(1,7) >( )>错误!。 7、( )个\f(1,9) 是错误!。错误!=错误!=( )÷6 8、把7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米,占全长的( )。9、有一根长方体木料体积是540立方分米,它的截面面积是20平方分米,这根 木料的长应是()。 10、从0、2、3、5、7这五个数中,选出四个数组成一个同时能被2、3、5整除的最小的四位数是( )。 11、在下列题的○里填上“>”、“<”或“=”。 (1)错误!○错误!(2) 错误!○ 2 错误!(3)错误!○ 1 二、选择 1、a3表示( )。 A、a×3 B、a×a×a C、3a 2、下面图形不是正方体展开图的是( )。

A、B、 C、 3、如果\f(a,b) 分子加上2a,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是() A、2a+b B、2ab C、3b 4、把一张长方形纸的纸片对折4次,每份是这张纸的( )。 A、错误! B、错误! C、错误! 5、错误!是最大的真分数,那么a的值是() A、11 B、1 C、10 三、判断 1、两个不同的质数一定是互质数。( ) 2、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是因为它们的计数单位不同。( ) 3、一个数的约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 4、任何一个非0自然数的约数至少有两个。( ) 5、因为错误!的分母含有2、5以外的质因数,所以错误!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 ) 四、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错误!+ 错误!= 1 -错误!=错误!-错误!= 0.9× 100=\f(2,3) +1 4 =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 教案 Unit5第六课时 Section B(3a-Self check)

Unit 5 Why do you like pandas? 第六课时写作课Section B 3a-Self Check P30 Teaching and Learning Goals: 一、话题:Animals 二、功能:1. Describe animals 2. Express preferences 三、语法:1. Review What, Why and Where questions and answer. 2. Be able to use the adjectives of quality correctly. 四、词汇和常用表达: kind of, friendly, cute, beautiful… Why do you like...? Because… 五、学习策略:Guide th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writing skill of imitating. 六、文化:Know about all kinds of animals all over the world. Guide the students to protect the animals.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eps: Pre-writing activities写前活动 StepⅠ: Teaching Aims Tell the students the learning aims: Talk about animals and learn how to write animal reviews. StepⅡ: Lead in:Talk about animals (设计意图:思维导图的使用更加清楚明了的总结了本单元的重点。) 1.Review 单元话题复习 爸爸去哪儿电影版DVDscr片源01_21_49-01_22_54.wmv T: Is the acrobatic performance excellent? Ss: Yes. T: Do you know them? Ss: Yes. They are Stone, Angela, Cindy, Tiantian and Kimi. T: Well, do you know where they are now? Ss: No. T: They’re in Xiang Jiang wild animal world. Welcome to the zoo. The animals of performance are from here. There will be a live recruitment.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6课时 整理和复习教案(精选).doc

第5单元混合运算 第6课时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57页“整理与复习”,以及练习十三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两步计算应用题练习题。 2.通过情境理解乘加的运算顺序,学会解答问题。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系统地梳理知识,归纳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本,常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这一单元即将结束,你知道这一单元我们学了哪些知识吗? 学生自由回答。 引导学生说出混合运算和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式题。 这节课我们要将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二、整理和复习 1.混合运算。 谈话: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混合运算?(同一级的加减或乘除,两级的有加减又有乘除的,有小括号的。) 你会算了吗?同桌互相出两道本单元的综合算式,交换解答。 同桌把结果算出来后,请对方说一说,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再由你来检查。 教师筹集到有代表性的进行展示,说说计算顺序。 2.完成教材第57页第2题。 观察情境图,从图中你读懂了什么?(康乃馨每枝3元,百合每枝5元。)小明提出了什么问题?(我想买4枝康乃馨和1枝百合,一共要多少钱?)

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么一步一步思考的,你会列综合算式表示你的思路吗?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独立解决小红提出的问题:我带了10元钱,两种花各买了1枝,还剩多少钱? 学生列式计算,说出计算方法。 三、提高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1题。 观察算式和得数,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照样子出题,再出几组这样的算式。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1题。 学生自己读题,独立解答。 指名在班上汇报自己的答案,并说说思考过程,再让想法不同的学生发表意见。 3. 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3题。 让学生观察图形,阅读题目。 谈话: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各自思考,并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师指名回答。 4. 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4题。(思考题) 认真读题,小组讨论,说说小明错在哪里,怎样求出正确的得数。 提示:根据错的答案寻找原来的数,再求出正确的得数。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式题,大部分同学都已经掌握,还能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真棒! 【板书设计】 第6课时整理和复习 混合运算 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式题。

小学五升六数学试题【精】

五年级升六年级插班生数学考试试题 一,填空(30分) 1,一筐桃子,5个5个地数多4个,6个6个地数多5个,筐里最少有( )个桃子。 2,85=( )÷( )=()20=24 ()=( )(填小数) 3,两个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和是17/24,这两个分数可能是( )和( )。 4,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36.那么这个数的最小倍数是( )。 5,把一根6米长的木料平均锯成5段,锯一段的时间是总时间的( ),每段占6米的( ),每段是( )米。 6,把一个半径10厘米的园平均分成32份,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拼成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面积( )平方厘米,长方形的周长比园的周长多( )厘米。 7,如果M=2×2×3×5 N=2×3×3×5,那么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8,一个闹钟“时针”长10厘米,一昼夜这根“时针”的尖端走了( )厘米。 9,一张长方形纸长17厘米,宽13厘米,在这张长方形纸上剪半径1.5厘米的园,最多能剪( )个。 10,21+41+81+161+321+…+256 1=( )。 二,选择(10分) 1,分母是8的最简分数有( )个 A 3 B 5 C 无数个 D 7 2,右图中,正方形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园的面积是( ) A 2.5π平方厘米 B 4π平方厘米 C 5π平方厘米 D 6.25π平方厘米 3. 把一根绳子对折4次后,每段绳子是全长的( ) A 41 B 161 C 81 D 32 1 4. 如果一个园的直径增加2厘米,那么它的周长增加( )厘米 A π B 2π C 4π D 无法确定 5. 把一张半径4厘米的园形纸片对折两次,得到一个扇形,这个扇形的周长是( )厘米 A π+4 B π+8 C 2π+4 D 2π+8 三,计算(30分) 1,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12分) 30.8×0.57+3.08×4.3 817-94+87-9 5

五升六数学试卷

数学测试卷(五升六) 一、填空(每空1分,共27分) 1、把一根长5 2米的绳子平均截成6段,每段是全长的( ),每段长( )米。 2、15米的7 3是( )米;( )米的5 4是20米;( )米比30米多6 5。 3、1的倒数是( );( )没有倒数;真分数的倒数是( )。 4、7 5×( )=( )÷8 5=( )×0.25=5 352 5、一个正方体棱长缩小到3 1 ,体积缩小到( ),如果表面积扩 大到原来的16倍,棱长就扩大到原来的( )。 6、火柴盒的长约是5( ),体积约是15( )。 7、把120L 的水倒入棱长50厘米的正方体玻璃缸内,水深( )dm 。 8、一个长方体长10分米,宽9分米,高6分米,它的棱长和是( ),表面积是( ),体积是( )。 9、一个正方体棱长之和是24分米,它的体积是( ),它的表面积是( ) 。 10、12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52毫升=( )升 9.7立方米=( )立方分米 25000立方分米=( )立方米 37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5.4升=( )毫升 二、选择 (每空2分,共12分) 1、已知A 的倒数小于B 的倒数,则A( )B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无法确定

2、把一根长1米的长方体的木材锯成2段后,表面积增加了12平方厘米,这根木头原来的体积是( ) A 、700cm 3 B 、800cm 3 C 、900cm 3 D 、600cm 3 3、把一根绳子连续对折3次,每段相当于全长的( ) A 、 31 B 、4 1 C 、6 1 D 、8 1 4、小明家在学校西偏北40度的方向上,学校在小明家( )方向上。 A 、北偏西40度 B 、东偏北50度 C 、东偏南40度 D 、东偏南50度 5、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5,乙、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4,则甲数是( ) A 、4 B 、3.5 C 、2.5 D 、0.5 6、如果A ×B C >A ,则B( )C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无法确定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有两根相同长度的绳子,一根用去了41米,一根用去了4 1,这 两根绳子剩下的长度一样。 ( ) 2、有一件衣服,先在原价上涨价了51,后来又降价了5 1 ,这时的 价格和原价一样。 ( ) 3、有一桶油水重2千克,用去了 21,还剩下12 1千克。( ) 4、表面积相等的两个正方体,体积也一定相等。 ( ) 5、两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体积、表面积都不变(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