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德育生活化融入的实践

小学生德育生活化融入的实践

小学生德育生活化融入的实践
小学生德育生活化融入的实践

小学生德育生活化融入的实践

一、小学德育与生活脱节造成学校德育实效低

道德具有唤醒人的良知,协调人际关系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功能。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之首。然而,当前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却很不乐观,问题很多。而究其原因,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当前小学德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政治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文化价值及伦理道德,都发生着剧烈的转变。随着政治对人们生活的垄断地位的降低,政治性问题不再是需要人们每天面对和关注的重要问题,取而代之的是复杂多变的生活性问题。德育的功能除促进政治、经济的发展外,还应具有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的功能。然而,当前小学德育却未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从内容到形式都落后于时代的变化与需求。尤其严重的是,德育教育与社会生活脱节,相当多的教育工作者只看到了德育的“政治意义”而看不到德育的“生活意义”(华中师范大学杜时忠教授《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十大矛盾》)。事实上,很多教育工作者把学校德育与“政治教育”完全等同起来,也因此造成一系列的错误做法:如德育目标被无限提升,只注重高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知识教育;单纯注重历史文化伟人、英雄人物事例的讲解;习惯用“成人世界”的思想、观念来教育学生,而忽视了对学生生活实际的分析与指导。因此,学生知行脱节,道德认识不能转化为行为,在遭遇复杂的社会生活时难以适应;一些学生还具有“多重人格”,表现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二、生活其实就是德育的中心

而教育的本质来说,生活才是教育的中心。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是活生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以直接的生活经验(生命经历)来直观世界,也直观自身。人在生活中,在对自己的生活的意识中,以“直观的经验”形成概念和概念系统,形成理论。在海德格尔、胡塞尔等的影响下,回归生活世界成为了一股影响深远的学术思潮,道德教育也呼唤着回归生活世界,期望通过回归生活世界来解决学校德育长期脱离生活而形成的积弊。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道德同存在的事实性密切相关,而不是同脱离实际的理想、目的和责任相关。作为道德基础的事实,来源于人们相互之间的密切合作,来源于人们在愿望、信仰、满足和不满的生活中相互关联的活动结果”。他认为,道德教育的核心是培养批评性探究的能力,教育的功能不是通过传授固定的规则、训练固定的行为,而是通过发展儿童的理智和探究能力来实现的;道德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儿童参与实际生活的过程中,在与人的交往和合作中发展起来;道德教育不能简单的归结为“问答式教学”或某种“道德的课程”,而应该扩展到整个学校生活,因此教育要“以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反对外部的强制的灌输”等。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也认为,榜样对发展道德倾向具有重大影响,示范榜样是道德教育的主要手段。而这些榜样,就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中,不仅包括人,如家长、教师、同辈群体等,还包括社会生活中涉及到的文字符号、图像信息、语言描述、艺术形象和环境,如大众传媒、学校气氛环境等。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我们的信条》中说:“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他在《实际生活是我们的指南针》中强调:“我们的真正指南针只是实际生活。实际生活向我们

供给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的解决。我们朝着实际生活走,大致不至于迷路。”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德既不是神授的天条,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抽象理念,而是人对自身生活规则的体验、总结和积累,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和艺术。因此我们只有重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身边的德育资源,让学生在生活中接受教育,才能体现教育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陶行知还说过,“好生活是好教育;坏生活是坏教育;高尚的生活是高尚的教育;下流的生活是下流的教育;合理的生活是合理的教育;不合理的生活是不合理的教育;有目的的生活是有目的的教育;无目的的生活是无目的的教育。”

显然,生活与道德是一体的,社会生活是道德得以生长的土壤,日常生活是德育的基础。这种基础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社会生活需要是德育的基础,社会生活实践则是道德需要形成和发展的根源。因此,提高小学德育的实效性,归根到底还是要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着手,从学生生活中所体验到的社会性、道德性问题入手,从生活走向德育。这也是道德教育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指出:“德育要渗透、贯穿在各科教材和教学过程及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并力求生动和形象化。”《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很明显,新的德育课程具有鲜明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三大特点。“生活性”体现在:第一,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第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第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第四,课程内容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顺其自然而又不听之任之。而“开放性”主要体现在:第一,整体视野的开放,面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第二,课程内容的开放,希望能把新的信息和儿童的实际问题纳入课程内容,加强了针对性;第三,授课的空间是开放的;第四,授课的时间弹性延展,以学的需要和实效为出发点。而“活动性”主要表现在:第一,课程形态以主体参与性活动为呈现方式,强调做中学;第二,课程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第三,儿童本身实地参与活动,老师指导活动,把教材内容转化主题活动。

三、生活德育的实践探索

因此,充分认识到德育的“生活意义”,在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紧紧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尊重生活,创造生活,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成长”,形成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道德信念”,是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的关键。笔者与同事多年来坚持开展生活化的小学德育,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1.贴近社会生活,开拓小学德育课程资源

时代不断进步,社会生活天天都在变化,教材总会滞后于社会生活的变化。因此,教师要要有敏锐性,有意识地把社会影响大、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入到课程中,提高德育的针对性。2008年5月份,四川发生了大地震,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抗灾难。我们共同设计《万众一心,共抗“震”灾》的主题课程,组织同学们通过报纸与网络了解灾区的情况,收集震灾中可歌可泣的感人瞬间与英雄人物,捐款给灾区受难的同胞;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多场活动,交流分享应付灾难的方法,歌颂谭千秋等震灾英雄,辩论“范跑跑”等丑恶现象……又如,教师拓展资源,围绕《广州的桥》,以“桥”为线索,巧妙设计,整合了课本与生活中资源,实现了多层次的教育目标:学生了解了家乡(广州),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的巨大进步,理解到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做出巨大贡献的科持工作者、工人的光荣劳动……同样,毒奶

粉事件、网络成瘾等社会热点问题,都被拓展成课程资源。这样的课程紧扣社会热点,学生高度关注,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形式又多样,学生参与度非常高,效果很好。

2.创设生活化的课堂,让课堂灵动起来,让学生灵动起来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化的课堂才是灵动的课堂,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师要善于从生活入手,在生活中寻找教材的切入点,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真切地体验到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并产生共鸣。如学习《温暖的家》一课,教师把课堂变成分享会,请同学们讲自己家的故事,共同欣赏同学们带回来的家庭生活AV,组织家庭生活图片展。同学们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图文并茂,绘声绘色,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家的认识,表达了对家人的感激与爱。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没有说教,只是把握了学生生活世界,找准了学生的情感源,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在对教材事实的体验中,情感产生了共鸣,心灵感动。

3.依托社会生活组织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实现德育目标

对于小学生来说,体验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在体验中形成道德情感,从而加深对道德认知的理解和把握,帮助形成道德信念。德育课程不能局限于课堂,要依托社会生活,把教材内容转化为主题活动,让学生实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实现德育目标。如《乐于助人有爱心》一课,教师把教材的内容延伸到社会生活中,组织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首先组织学生收集资料,延伸阅读,酝酿情感;接着请家长配合,带领学生去社会实践,了解政府、社会对弱势群体所提供的便利设施,感受到身边的人都在怎样尽力帮助别人,献爱心;然后再组织主题班会,大家现场交流感受,讨论自己能做些什么?最后,通过少先队组织来号召同学们,乐于助于,奉献爱心,并把身边的好人好事都记录下来,放到老师的博客上去。这样的活动设计,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从文字走向实践,就焕发了它应有的生命力,产生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南京师范大学鲁洁教授认为,“教育所要回归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生活事实和生活意义相联结的世界。” “在教育中重新建立事实和意义相联结的真实生活世界”,“德育课堂,究其根本是一个引导儿童去探寻生活意义的课堂。”实践研究证明,生活化德育是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的关键。

论德育生活化与生活德育化

论德育生活化与生活德育化 来源:当代教育论坛作者:仲小燕时间:2008-03-05 [摘要]本文提出了德育生活化与生活德育化的概念,阐述了德育生活化的理念是对知性德育的超越,德育生活化要使道德教育高于生活,注重把握道德生活的整体性,突出终身德育的理念;在实践中要构建生活德育化的机制,拓展生活德育化的内容,完善生活德育化的过程。 [关键词]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 一 德育生活化是指德育工作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教育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要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体验道德魅力,培养德性,学会过道德生活,“在社会生活中让其成员不断能接受道德的约束,从他律走向自律,努力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样的生活环境设定和追求可称之为生活道德。当道德主体在社会生活中能体现道德,并自觉履行做人的责任时,可以称之为具有道德生活的人,这样的生活状态叫道德生活。”那么在倡导道德生活理念指导下的德育生活化应具备哪些特征呢? 德育生活化理念超越了知性道德教育。西方这种源远流长的观念都把道德看成是知识。苏格拉底曾有这样一句名言:“美德即知识”。杜威也有十分精辟的论述,他认为“道德观念和关于道德的观念之间的区别,是讨论道德教育的根本问题。凡是能够影响行为,使行为有所改进和改善的观念就是‘道德观念’;而‘关于道德的观念’则是人们对道德知识体系本身的认识,这种认识‘在道德上可以是漠不关心的’,因为‘在关于道德的观念、关于诚实、纯洁或仁慈的知识中,没有使这些观念自动地转变为良好的品格或良好的行为的性质。’”而在学校道德教育中,更是对这种“关于道德的观念”进行结构化的加工,使其学科化系统化、理论化,好像这种形态是道德存在形态的唯一,这种道德教育也是导致学生在知行脱节上的重要原因。直接表现为:学生反映老师讲的大道理我都知道,就是不知道生活中怎么实践,课上学的是一套规范知识,课后还是我行我素。久而久之,这样的道德教育方式生命力渐失。 德育生活化的理念即德育回归生活世界是近年来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理念,回顾以往德育课程中的道德教育,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基本特点:把道德看作一种知识,将道德表现为一种观念,以往的道德教育是一种“知识道德”的灌输教育,而获得这样的道德知识和观念或多或少成为接受学校教育的精英人士的某种“特权”。课程改革以后的德育大力提倡这样的理念,即道德存在于生活,生活是道德存在的基本形态,道德来源于生活,为了生活,道德教育要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需要拓展的是学生的坚强意志和意愿,而情感的培养、意志和意愿的培养只有在现实生活中才能进行。真正有效的德育就是过道德的生活,陶行知曾写道:“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过健康的生活便受健康的教育……我们可以说,好生活是好教育,坏生活是坏教育;高尚的生活是高尚的教育;下流的生活是下流的教育;合理的生活是合理的教育,不合理的生活是不合理的教育;有目的的生活是有目的的教育;无目的的生活是无目的的教育。” 德育生活化要促使道德教育追随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新的特征。生活是德育出发的地方,也是德育最终要回归的地方。道德在生活之中说明道德教育要随着生活的流变而变化,生活具有过程性,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道德也同样不是静止不变的,它追随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呈现出新的特征。德育回到生活是指高于生活的德育回到生活,教育人过更加“真、善、美”的生活,过有理想、有追求的生活。德育生活化并非指德育等同于现实生活,不能让教育在生活中自生自灭,如果生活本

德育生活化的课堂作为

2012年第10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10,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86期) Total No .286 收稿日期:2012—06—16 作者简介:王齐女奉(1969—),女,浙江宁海人,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德育生活化的课堂作为 王齐女奉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1112) 摘要:德育生活化是指德育工作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以生活中心,让学生在感悟生活中领悟道德的内涵、培养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养成道德行为。承担着大学生德育主要任务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日常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内容的传输和课程考核等方面尽可能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体现德育生活化。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生活化;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10—0037—03 德育生活化是指德育工作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 活,以生活中心,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现代生活资源,让学生在感悟生活中领悟道德的内涵、培养道德 情感和道德意志、 养成道德行为。在高校承担德育功能的课程主要是思想政治理 论课,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人 生观、 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的一门课程。通过课堂教学以及社会实践,帮助 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一、教学管理的生活化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发展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实现人的价值。所以德育应该以对学生人格、生命和生活的关怀为目标,那么在教学管理中应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身体、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注重对学生的生存、安全、自尊、发展、幸福、自由的保护与尊重。那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传递给 学生这些理念, 就必须在教学管理中体现这样的理念。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可以从座位的安排、课代表的选择等方面落实这些教学理念。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思政理论课都是大班教学,一个大教室里容纳几十、上百人,不固定座位,学生坐哪个位子上课都是自愿随机选择的,这样就产生了学生要不扎堆成一团,要不三三两两各自为政,课堂中应有的秩序受到了挑战。但如果按照一个萝卜一个坑强行规定某个学生坐在某个固定位置,对教学管理来说似乎是方便了,可这样的强行要求又有违学生应有的选择权利。那么如何规定座位,因为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有喜欢坐前面的,也有喜欢 坐后面的;有喜欢跟人挨一起坐的, 也有喜欢自己一个人相对独立的。所以应该给学生们一个自由选择的权利,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座位时可以指定相对集中的区域让学生自主选择,这样既保证课堂的应有 秩序, 又保护每个学生的选择权利。教师的任课班级多,为方便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需要,可选用一名学生作为课代表,课代表这一称法在学生看来可能显得有点幼稚,所以可以称为教学助手。课代表(教学助手)的选择,也应充分尊重学 生的选择权。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 课程的课代表一般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自己指定,指定的标准多数是按成绩或表现,课代表(教学助手)大多是本课程成绩好的或其他方面表现不错的。为改变以往由 教师“钦定”课代表的惯例,可以让所有学生自主报名, 如果报名人数多,就选择不是班干部也没有其他职务的普通同学,给予这些学生充分的肯定和信任,激发他的自信心、积极性。如果没有主动报名的,教师要根据平时上课的观察选择比较内向、自信心相 7 3

让德育工作生活化

让德育工作生活化 一、学校德育的重要地位。 记得有人说过,一个人没有文化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思想品德不好是危险品。由此可见,德育工作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对于一个国家尤其重要。 学校德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告诉我们,德育始终是学校的首要工作。我以为德育更是21世纪我国素质教育的灵魂。 二、传统德育存在的弊端。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惯有的品德教育流于说教,使学生的知、行不能统一,存在着很多弊端。其主要表现在: 1、片面强调道德知识的传授,忽视道德能力的培养。 德育是五育之首,而且也要求各门学科都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然而实际工作中往往以智育为重。现有的学校德育也大多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如思品课就是如此,学生学到的道德知识,是否真正能学以致用,用它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还要打个问号。 2、德育评价方法、途径单一,缺乏灵活性。 一直以来,思品课的考试都以书面为主,评价学生的品德时主要参照该学生在校的表现,根本不考虑学生在家庭中、在社会上的真实反映,根本不考虑学生德育能力的成长。 3、德育内容有些已与社会生活脱节。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几千年来封建主义的教育已经铸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我们思想品德教育的部分内容也有着传统文化的烙印,与时代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急待改进。 三、德育生活化是时代的要求。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了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现实社会正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变革,原有的学校德育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提出的新要求。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立足于课堂,满足于道德知识的传授,无视学生道德能力的生成,德育效果是微乎其微的。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学生能说会道,讲起道理来口若悬河,可是在遇到问题时不知所措,有的更是言行相悖。我们常常为自己的教育如此苍白无力而困惑。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德育与学生的生活脱节,因此,德育生活化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一)德育目标贴近学生生活。 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具有社会所要求的道德情操的人。人是社会的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正因为这样,德育应该为学生步入社会奠定基础。德育目标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不觉得目标可望而不可及,而是通过努力能做到的。这些目标应该是有层次的,循序渐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 (二)德育内容缘于生活。 1、德育内容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我们既要了解一般学生的一般状况,还要了解特殊学生的特殊思想,要追根溯源,寻求根本,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 2、德育内容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贴近学生的年龄实际,只要这样才更易于学生接受。 3、德育内容更应该从社会实际出发,考虑社会这个大环境。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他们更多的在家庭和社会中生活、活动、学习等,社会是个大熔炉,鱼龙混杂,积极的、消极的、先进的、落后的、高尚的、低级的,泥沙俱下。我们既要坚持正面教育,用社会中的新鲜事物和先进事迹、光辉人物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还要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和认识社会上的诸如腐败、贪污、行贿受贿等消极、落后甚至是丑恶

幼儿园生活化德育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生活化德育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19-04-19T15:20:47.600Z 来源:《素质教育》2019年5月总第308期作者:李霞[导读] 为让幼儿在健康、丰富的生活中陶冶性情,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应致力于构建一个温馨、健康、富有教育意义的德育环境。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实验幼儿园442200 摘要: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对幼儿整体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幼儿实施品德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渗透品德教育,使幼儿成为一个有高尚品德、健康人格、良好习惯的人,是幼儿园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研究了幼儿园生活化德育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德育幼儿教育生活化 陈鹤琴先生指出:“幼儿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就能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幼儿园的每一处墙壁、每一个角落,幼儿园内的教师、保育员,甚至教师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都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们的影响是隐性的、长久的。为让幼儿在健康、丰富的生活中陶冶性情,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应致力于构建一个温馨、健康、富有教育意义的德育环境。 一、幼儿生活是德育的主要途径 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常规教育入手,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随时随地进行教育。 1.我们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渗透了品德教育。 如每周一奏国歌、升国旗;每天一个“德育小故事”;值日生要整理桌椅、给植物浇水、给金鱼喂食;进餐时要安静用餐,不掉饭粒,不挑食;午休时自己穿脱衣服、鞋子,安静迅速入睡等等。虽然这些事情看起来既细小又平常,但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对幼儿来说,影响力是巨大的,潜移默化之中会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德育,能够培养幼儿独立自主、勤劳节俭、分享合作、文明诚实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2.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德育因素,结合主题活动,能够卓有成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如“我的妈妈”、“我爱家乡”、“学会合作”等主题活动,在不同领域中呈现,孩子围绕主题内容开展一系列探究和体验活动,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幼儿用语言、动作、绘画等形式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表达出来,享受快乐、感悟生活,促进了身心的健康成长。还有,我们根据季节、节日、重大社会活动等随机地开展了一些德育活动,如春季趣味运动会、庆国庆诗歌朗诵会、为四川大地震捐款、评选爱心宝宝、大带小活动等等,幼儿亲身参加德育实践,深化了幼儿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有效地促进了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 二、习惯培养是德育的关键 俗话说:“三岁看苗,七岁看老”,幼儿期养成的习惯可以影响他的一生。“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习惯包括:吃饭、睡眠、劳动、卫生等生活习惯;倾听、阅读、思考等学习习惯;以及文明、礼让的交往习惯等。教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建立合理、必要的生活常规,提出具体的要求,并教给孩子方法,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其次,多采用榜样激励法。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差,为他们提供一个好的榜样,对其好的行为习惯给予充分肯定,并适当渗透道德认知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在培养过程中,注意幼儿的“第一次言行”,给予及时强化或制止,采取多种方法,如儿歌、律动、游戏等引起幼儿兴趣,帮助幼儿掌握各类常规要领。对幼儿的点滴进步给予鼓励,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就会自然而然地养成好的习惯。 三、教育者的爱能起到感化作用 教育不能没有爱,师爱是幼儿德育的先导。思想教育是人与人心灵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巧妙结合。师爱不仅是培养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源泉,也是改变幼儿消极因素的动力,是打开幼儿德育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它激励并增强着幼儿自信心和上进心。 四、在生活化德育中引入有效评价方式 当幼儿具备一定的道德意识时,他们便很乐意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做出评价,有时还会表现为告状,其实,这是引导幼儿丰富和掌握行为规范的好时机,同时又是鼓励他们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时机。教师可经常组织幼儿共同讨论和评价集体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使之形成正确的舆论,并影响每一个幼儿。幼儿园举办了“比比谁的红旗多”的专栏,在每日结束活动时,教师就组织幼儿一起进行评议推选,即对当天表现好的幼儿,给予贴红旗的鼓励,然后每周五进行评选,对一周表现好的幼儿奖发小红花。这样既帮助幼儿提高了日常行为中的是非判断能力,又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我们还先后采用了“进步塔”、贴“星星”、语言称赞等多种形式,都收到了可喜的效果,从而也满足了幼儿的强烈渴望和“我最能干”的心理需求。综上所述,在实际教育中,幼儿园教师需要认识到生活化德育的重要作用,并且实施针对性教育措施。现实生活中蕴含着许多的道德内涵,如家庭生活中蕴含着家庭伦理,集体生活中蕴含着团结友爱、相互合作与互相谦让;社区生活中蕴含着公共道德和环境意识。那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怎样把蕴含在生活中的感悟和规则挖掘出来,就是教师应考虑的问题。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2]林佩芬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研究.宁波教育出版社,2014。 [3]庞丽娟文化传承与幼儿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年,9月。

德育形式生活化,才能潜移默化提素养-德育

德育形式生活化,才能潜移默化提素养- 德育 德育形式生活化,才能潜移默化提素养 职业学校学生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学校工作中起着导向和保证作用。抓好德育工作,要从管理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等各方面入手,才能为学校打造徳技双优的优秀中职人才奠定基础。让德育寓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让德育生活化是保证的与效果的重要方面。 一、学生入校,首先要接受军训,通过军训让学生迅速摆脱初中留下的不适应中职教育的不良习惯,着力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顽强的工作作风,养成纪律严明,吃苦耐劳,严谨求实的学习、工作作风。 二、学生入校后从衣着、发饰、按时上下课、饭后收拾餐盘等最基本的要求入手,通过班会、级部会议、校会、校园文化教育等形式让学生学习、了解校规校纪,思想上统一认识,明确遵守校规校纪、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同时组织值班人员、班主任、教师、学生会成员全方位检查,检查结果及时通报班主任,班主任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褒扬优点,纠正不足。检查结果公示并与班级量化挂钩,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意识。 三、学校每天利用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和中午、下午、晚上站队时间,要进行思想教育和时事评论,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让学生时时提醒自己,以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促进好习惯的养成。 四、学校无小事,事事育人;学校无闲处,处处育人。学校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创设了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学校有健全的教育宣传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阅览室等,校风、教风、学风、励志名人字画、学生自创墙报、才之秀明星等张挂在校园醒目的位置,学校的每一处设施都成为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爱国、励志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学校的广播站,小记者站课余时间的宣传报道,为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学校树立了正确的舆论导向。 1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 一、小学德育生活化的价值和意义 1.德育本身的特点使然。德育本身就是和生活融为一体的,儿童之所以接受德育,根本目的就在于如何更好的生活。两者之前是一种存在和目的的关系。一方面,生活是德育的基础,是其萌芽和生长的源泉;另一方面,德育还存在于生活中,生活是德育存在的目的。 2.小学生现实状况的需要。7——12岁的儿童因为年纪和阅历有限,生理和心理发展尚不健全,所以他们的道德行为多是来自于教师的要求,或者对他人行为的效仿。所以仅仅依靠道德知识的灌输,是难以获得良好效果的,只有让小学生听得见、看得到,才能加深他们对一些行为的认知、理解和感受。而如何才能创设出这种教学情境呢?那就是将德育还原到生活中去,引导他们从现实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自省自律,身体力行,实现德育本身的目的。 二、小学德育生活化的途径探索 1.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科学教育理论指导下建立起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架构。传统小学德育中,主要采用了以课堂为主的教育模式,将教材中的道德知识灌输给学生,因为与生活的脱节,所以教育效果十分有限。现在倡导生活化的小学德育,也应该对这一传统模式进行革新。通过德育生活化的理论研究和实例总结来看,可以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模式体现出来。比如三八妇女节这一节日,就可以引入“感动?感谢?感恩”这一主题,按照“课前——课中——课后”的模式进行实施。课前阶段,要求学生注意记录妈妈的日常生活行为,回想她们都曾为自己做过哪些事情;“课中”阶段,则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对母爱全方位的感知和体验。如可以通过“相片中母亲”、“视频中的母亲”、“音乐中的母亲”等素材,让学生真切感受母爱的伟大,激发他们对妈妈的感恩之情;课后阶段,则是将获得的认识和体验还原到生活中去,鼓励学生以创造性的方式表示对妈妈的感激之情。比如可以和妈妈一起观看自己成长的照片,在三八妇女节或妈妈生日时赠送一张自己制作的贺卡等。可以看出,这种模式下,德育认知和体验既是来源于生活的,又是应用于生活的,真正实现了德育的初衷。 2.丰富德育课程资源。首先是回归真实的道德生活。小学德育中之所以

学校德育三发展规划

学校德育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一、德育目标 通过实施“阳光教育”初步建立“生活化德育”、“体验式德育”、培养“阳光少年”,逐步形成(三自主模式)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德育教育机制,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 二、分阶段目标 按计划分三个阶段,分步实施落实。 第一阶段(2018年9月——2019年8月) 在规划目标实施的一年内,优化学校办学环境和条件,教育教学质量可靠,开展习惯教育、自信教育,学生良好习惯初步养成,体现出健康快乐的面貌,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进城务工子女在阳光校园得到良好的培养。 第二阶段(2019年9月——2020年8月) 在规划目标实施两年后,学校办学环境和条件进一步改善校园阳光文化显现,开展自信教育、责任教育,学生行为规范良好,礼仪规范、具有爱心、智慧的特质的阳光少年,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发展,办学品位不断提升具有阳光教育示范性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基本形成。 第三阶段(2020年9月——2021年8月) 实现总体目标,把学校办成学生快乐成长、习惯好、规范良、品德端、具有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良好的气质,基本形成阳光少年教育特色,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教师幸福成功、学校和谐发展。 三、阳光少年教育的实施 一是继续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习惯教育、自信教育、责任教育、礼仪教育和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着力点,综合阳光体育活动为载体,阳光少年教育为目标,阳光教师队伍建设为保证,家、校联系为支撑的德育工作思路,开展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努力做到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从而养成学生有朝气、有爱心,健康活泼、乐观自信的特质和优秀的思想品德。 二是推行班主任工作承诺制:对孩子微笑──任何一个孩子不会受到冷落和歧视;与孩子交谈──每一个孩子都能和老师平等对话;帮孩子明理──让每一个孩子在体验中辨别真、善、美;教孩子求知──能耐心解答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让孩子自主──尊重孩子的意志,张扬孩子的个性;给孩子机会──每一个孩子的特长都能得到充分展示;为孩子着想──帮助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让德育之花在生活中绽放——小学德育生活化的途径

让德育之花在生活中绽放——小学德育生活化的途径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完善,加强学生的德育素养就成为了大量教学工作 者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和片面追求教学成绩的影响,导 致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而忽略了学生的德育培养。 基于此,本文就解析小学德育生活化的途径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与分析。 关键词: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转变教师德育观念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具备良好的意志力,因此处处的需要教师的引领。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为学生传授德育教 育的过程中,往往掌握不到具体的办法,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渐渐忽略学 的品德修养培养,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改变自身的德育观念,自觉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的过程 中逐步渗透学生的德育培养,随时要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认真落实国家 新课改教学理念,通过与学生建立平等和互相尊重的良好师生关系,使学生与教 师相互融为一体,让良好师生关系成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师建立 的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里,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构建成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实现 互相学习、、相互促进。其次,教师在创新自身的德育观念时,要结合学生的实 际状况,尊重学生的个体唯一性和整体差异性,遵循我国“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正确的处理育人与育德之间的相辅相成关系,在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中,知识素 养的培养十分重要,但只有在培养知识素养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才能让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品德素养,才能为我国输送大量的合格 人才。但是在面对学生小升初的压力,以及如今教育只重点关注成绩的环境下, 德育教育往往会被教师以及学校所忽视,因此,作为小学教育教学一线工作者, 我深刻意识到德育教育的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因此,改变自身的教育教 学观念,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强化教学目标,以便真正实现将德育教育与知识教 育有机融合,使学生在学习以及生活中智慧与品德并进,避免成为只为成绩而学 的考试机器。 二、将德育教育实现生活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这点运用到教师的教学中一点也不为过,否则 光传授知识而不进行实践,将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小学德育教育离不开生活 化的教学,只有将德育教育与生化话完美的融合,才能发挥出德育教育的真实作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加强学生日常行 为规范的制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按照行为规范进行纪律约束,进而突出学 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方式,久而久之,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以便于将 德育教育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之中。例如: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针 对文章内容中出现的问题,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多动脑,多思考的良好习惯,学生每完成一道复杂的题型,要即时给予学生精神性奖励,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 维模式,从而使其养成积极主动学习、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在学校的德育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爱护环境的良好生活习惯。其次,学校要定 期的举办表彰大会,结合学生的品德素养以及在校的表现,为学生颁发德育奖状,告诫其他学生要向获奖的学生进行学习,进而把本校建设成讲文明,树新风的德 育学校。再次,教师也可在班级当中积极开展学生德育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 己在学习和生活过程当中养成的品德素养,教师在学生分享的过程当中,要进行

生活化德育课程改革之感想

生活化德育课程改革之感想 道德素质的提高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兴亡,任何时候都马虎不得。特别对于国家未来的支柱——小学生,更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回顾传统德育课程中的道德主题,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知识道德。之所以称之为知识道德,是因为它把道德作为知识来看待,或者说,认为道德主要表现为知识。所以在传统的道德素质教育里,只注重课本知识的教育。显然,这种道德观是不正确的,因为它忽视了道德的生活化,即道德的学习需要生活的经验和感觉,需要从生活和实践中寻找根基。 而我们现在推行的生活化德育课程改革就是要从这种道德教育观的误区中走出来,从知识道德走向生活道德。新课程改革认为:道德存在于生活,来源于生活,根基于生活,将道德的基本提问变为“人应当如何生活?”,把道德理解为生活的一种方式。这种新的道德课程观才是正确的,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的。它的理念重在重新认识道德的本质,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重视生活化的道德,对未来道德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我们已推行生活化道德改革近一年,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们能清楚的感受到新课改带来的喜悦的成果。在传统教学中,其内容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及社会实际,课程内容是传统的理论知识,不容质疑的各种教条和信条,忽视信息时代青少年学生的真实生活境况,忽视学生对现实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忽视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两难问题,忽视真正存在于当前学生生活世界中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法纪等问题。从传统与当代的课程改革对比中,很明显可以看出我们现在推行的生活化德育课程改革是明智的,更是必要的,它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切实的反映当今学生的生活并解决学生生活世界的问题。也许这是适应当代科技发展下中国的突飞猛进的必经之路。现行的课改把目标基点从培养公民基本道德素质转到培养综合性的、多维度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综合性的、多维度素质,它不仅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思维素质等,而且每一素质都包含着科学的思想观念、情意因素、逻辑方式等。因为迎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信息时代的到来,孩子有了优越学习环境的同时,也会面临许多困惑和问题。我们生活化道德课程改革就是为迎接将要摆在青少年面前的环境问题、网络道德问题、性道德问题等的困惑而做好准备,使孩子们不断增加主体的价值判断能力,从小培养主体意识,以免误入歧途,不可挽回。 但生活化德育课程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在各方面都要体现生活化,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生活化德育课程改革,它的课程目标是着眼于促使学生学会生活,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让学生的学习真正面对他们的真实生活,真正学会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它的课程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世界,学生是个体人和社会人的统一体,因此新生活化课程改革要注重关注学生自身、他人、自然、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关注学生个体生存与发展,关注学生真实生活世界中的问题,比如心里健康问题、学生正确的学习和交往生活、热爱劳动、诚实守信等。它的课程实施注重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强调德育工作不再仅仅是学生凭借书本,在教师的引导下,把知识对象化,从而获得客观、精确的理论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凭借自己的情感去体味、领悟的过程,通过对生活情境的体验,实现学生的道德内化,继而能付诸自己的实际行动中。

谈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谈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18-10-08T15:12:49.783Z 来源:《教育学》2018年9月总第153期作者:韩爱霞[导读] 本文就围绕小学教师应如何开展生活化德育教学进行讨论,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 山东省济宁市高新区第四小学272100 校园是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识及德行的重要场所。在过往的教育教学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基本上都将关注点置于传授学生教材知识,而非给予培养学生德育知识的能力。对此,小学阶段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让德育教育回归生活,回归课堂。教师也要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德育知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进行德育 教育不仅要从理论教学出发,还要与学科的教学相联系、相结合,并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如此一来,才能实现德育教育的生活化,德育教育的效果才能最大。故此,各科教师都应当在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 本文就围绕小学教师应如何开展生活化德育教学进行讨论,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 一、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传统的德育教育观中,就是简单地将学生当做容器,将德育知识一股脑倒给学生,学生接受的知识程度则代替学生的努力程度,但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学生往往只能是个书呆子,没有什么学习的激情。教师需要了解,学生若没有必要的学习激情作为动力,则不可能有坚持学习的信念。德育教育就需要对学生的意志和情感进行探索,以期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触及学生的真实需要,进而达成较好的教育效果。对此,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并与学生的家庭、民族、国家等情感体验相结合,进行精心设计,并传递给学生相应的传统美德、道德及历史文化知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灵感,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在2018年举办平昌冬奥会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想象翅膀,为冬奥会形象进行设计规划,用自己的力量为运动健儿献上礼物。学生表现得兴趣浓厚,积极主动,有人参与搜集资料,有人处理信息,还有人进行图片创意设计。同时,活动的形式也十分丰富,有班会演示,有少先队员活动,以及小组活动等。学生在活动中也都尽己所能,将自己搜集、设计的图案、方案与大家共享,收获了一片好评,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在此次活动中也得到了很好地激发。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学校德育教学中,往往采取灌输式的教育,这种封闭性且具有强制性的教育,对学生只要求学习道德知识,而不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有过多要求。在此,教师就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将道德看作是学生主体生活的一部分。这样做法的意义就在于,将道德生活的意义与主体生活行为意义相结合,融合在主体的生活里。如此一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得到体现,而且也会真正成为生活的开拓者和创造者,同时也是道德世界的自主选择者。在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勤于动手、敢于实践,并逐步培养学生的获得知识的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并实现德育生活化。教师不仅需要成为学生良好的咨询者,而且要尽力做好与学生之间保持平等的关系。 三、学校、社会、家庭有机结合 教师也需要了解,学校的教学生活只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要想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情操,需要从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入手,包括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面的有机结合。而德育教育要从这三方面入手,形成教育合力,进而形成开放式的德育生活化。为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德育生活化环境,需要学校及社会、学生家庭多方面共同的努力,只有社会各界都共同努力,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关爱、呵护,才能让学生有效抵御不良诱惑、负面新闻的影响。同时,有关部门也要对一些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采取手段和措施,加以制止。而家庭,则是孩子生活、成长的第一场所,父母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和辅导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故此,德育生活化必须延伸至学生的家庭之中、生活之中,真正达到生活化的目的与原则。 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作为学校教育的管理者,也需要了解到,除了为学生创设全方位生活化德育环境的重要性外,学校的育人环境也需要进行特别重视。德育生活化同学生生活、学习、玩耍的校园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整洁和谐的校园环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还能通过一些有意义的标语等,来对学生的精神进行陶冶,情感予以启发。 对此,管理人员需要科学地规划、精心地设计,为学生打造出绿化、美化的校园环境,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楼梯长廊、花坛草丛、墙壁版画等,来为学生进行无声的教育,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祖国的情怀,促使着学生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作为小学教师面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待形成的小学生们,就要更有耐心,并且寻求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德育教育,最好能够促进德育的多角度、多层次教育目的的实现。学校德育教育需要回归生活,并直面生活,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完成德育教育,增强德育教学的实效性。教师需要为教育教学事业尽心尽力,还原教育的本来面目,并以生活为教材,以生活为样本,进而真正实现德育教育的作用和效果。

社会实践活动在德育生活化中的运用【德育论文】

摘要:基于德育生活化和全面发展理念,以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为依据,从自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阐述了德育生活化的具体实施,以及在“感受自然之美”“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自立自强的意志”等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实践;德育生活化;途径 教育的意义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所学校教育行为的拓展与改变折射的是教育理念的变化与完善。社会实践活动则是学校发展过程中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是农村寄宿制中学德育生活化内涵建设的有效载体。下文从自然、社会、个人三方面对此进行具体阐述。 一、走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 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是坏的生活就是坏的教育”“生活无时不含教育的意义”。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对生命的体贴。生活中充满了丰富的教育资源,社会实践活动则着眼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去中检验知识。生活是开放的教育,实践是发展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新生活,让学生在无限风光中陶冶情操,在自由真实的生活世界里吸吮养分。具体来说,应充分利用自然的、社会的教育元素,为学生个性的发展能力的成长搭建平台。通过组织学生“走进光电园”“观光农家园”“寻找家乡的最美”等学校周边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机遇。今年夏天,笔者精心策划了一次“亲近母亲河,环保公益行”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利用一节主题班会课,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向学生讲述黑河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黑河湿地保护以及黑河环保的意义等。接下来组织学生出游黑河。沿着黑河岸边行走的时候,同学们把沿途的塑料瓶、垃圾都捡起来掩埋了。河滩上湿润的泥沙、清清的河水、两岸婆娑的树影让孩子们尽情享受着大自然怀抱的温馨……每一所学校所在地的人文历史和自然环境都是不可复制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就会找到最有教育价值的一面。 二、走向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观点,强调生活本身的教育意义。德育生活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强调教育应体现生活、生长与成长的价值,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其从实践活动中获得真实体验。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学生是真实的,关注活动过程,就是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可利用每年春季植树节全民绿化祖国,建设美丽家园的浓厚氛围,组织学生开展校内外力所能及的美化绿化活动;也可利用农村赶集的日子,让师生和乡镇综治办、派出所一起进行法治、禁毒、食品安全等宣传。适时组织一些学雷锋实践活动,打扫周边卫生,去除小广告,还乡镇社区一份干净整洁;每年植树节来临时,根据地方政府的统一安排,带领学生参加全民植树活动。今年植树节,笔者带领学生徒步往返18公里,这次活动不仅是绿化家乡的行动,更是一次身心的磨炼。有的学生感慨道:“长这么大还没跑过这么远的路,竟然还跑完了。”这种教育胜过千百遍的说教。社会是一个大舞台,只有让孩子们真正地参与其中,才会有真实的体验与收获。育人的宗旨在于立德树人,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这些都需要给孩子们一个广阔的天地来丰富阅历,增强使命。 三、体验过程,培养自立自强的意志

德育生活化的四种途径

德育生活化的四种途径 兰州市城关区五里铺小学付建林730020 德育与一般性的知识传授、教学不同,它是心灵的塑造、品格的培育、行为的养成、道德的积淀,所以不能把德育封闭孤立起来,也不能把德育政治化和口号化,而应该从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中走出来,关注、指导和引导儿童的现实生活,让德育根植于现实生活和儿童特殊的生活世界里,充分释放儿童的潜能,激活儿童的创新精神,本着“活动中育德,生活中育人”的原则,突出“活动”与“渗透”,强调“实践”与“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活动中接受德育,使德育工作鲜活闪亮,富有魅力。那么,如何使德育走向生活呢? 一、德育内容联系生活 德育应当以育人为本,注重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生活是道德的沃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深处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我们首先要改变德育内容层次过高的政治化倾向,增加日常生活道德、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保证这些道德理论和规范来源于一定的社会生活,而不是空洞的远离实际的空谈。其次,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形成坚强的道德意志,最终在一定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支配下形成一定的道德行为。同时,我们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

材,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发生活中潜在的德育内容,用经验弥补理论的缺陷,淡化理论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界限,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使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生活,易于学生接受。二、使德育方法贴近生活 德育的过程其实就是通过“教”和“学”的活动,实现学生道德自觉的过程。新课程中的品德教育是生活化的教育,是淡化了教育痕迹的教育,它避免了纯学科化的德育和那种生硬的说教。因此,我们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确立学生中心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方法上大胆创新,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德育情景,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如主题队会、课堂辩论、小组讨论、演讲比赛、游戏娱乐、模拟实践等形式,引导学生走上讲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使德育途径走向生活 德育的内容应是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实践活动融为一体并符合学生的道德需求和道德能力。德育的途径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德育的方式应当重情感、情境,重实践、体验。“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教师要坚持“做中学”的思想,让学生在做中感受、体验、领悟,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社会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学生求知锻炼的大课堂。但是,如果学生不去参与,或有所见闻却没有深刻的感悟,那么,学校里所获得的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a870274.html,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作者:杨文兄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2020年第02期 【摘要】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达成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2-173-010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逐渐成为现代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各个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都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基础,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而要达成培养核心素的教学目的,最有效的就是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素质能力,使学生成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才。 一、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原则 (一)全体性和目的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要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位置,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所以教师要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此外,采取生活化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渠道,进而使课堂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更加明确。 (二)启发性和多样性

探索农村小学德育生活化与实践教育

探索农村小学德育生活化与实践教育 我校是一所地处农村的村级小学,学生来自周边的村寨,共433人,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给学校教育和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因此,对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就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课题。现在的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可以说是困难与机会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呢?近年来,我校的德育实践与探索充分证明了,德育一旦远离学生生活,便成了枯燥乏力的教条,便失去了育人的支点;真正有价值的德育,应当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亲身参与、实践、体验与感悟;德育的作用,应当是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学会交往、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生活……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 德育就是生活,生活亦是德育。根据农村学校的特点,我校在搞好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同时,大胆尝试了德育生活化、经常化的新路子,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模式。 一、利用校园人文环境中渗透德育 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与精神氛围,它的显著特征是具有感染性。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教育能起到潜移默化,感召力大,穿透力强的教育效果。 我校遵循以德为先、以人为本、修身养性的原则,在“洁”“绿”“静”“敬”“乐”“诚”等多方面做好文章,把学校打造成“文明的校园、求知的乐园、美丽的花园”,精心构建校园文化这一巨大的“德育场”。学校在坚持做到让绿色长驻、环境常美的同时,设置富有创意的墙体语言教育,六位名人仿铜像、二十四块名人名言和墙体德育标语牌,如《三字经》、《弟子规》等。激励学生奋发向上,达到悦心、怡情的教育效果。精心布置班级文明环境,在教室里悬挂国旗,张贴名人名言,创设“学习园地”和板报专栏,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整洁、舒适,充满人文气息的学习场所。安静舒适的环境与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相映衬,是我校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闪光点”。 二、利用学科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教育 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德育情景,引导学生走上讲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根据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统筹计划安排,对学生进行系列德育教育,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教育,重视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育,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打下坚实的基础。低年级学生通过入学教育中“升国旗”、看图学词学句中“北京天安门”等教材,让学生明白国旗的象征意义,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通过《一夜的工作》等教学,让学生受到艰苦朴素的传统教育,让学生感受祖国的繁荣、强盛,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在数学《分数的意义》教学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爱惜时间的教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