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3岁婴幼儿智能发育状况分析

0-3岁婴幼儿智能发育状况分析

0-3岁婴幼儿智能发育状况分析
0-3岁婴幼儿智能发育状况分析

0-3岁婴幼儿智能发育状况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婴幼儿智能发育状况和影响智能发育相关因素。方法对2246

例婴幼儿行CDCC量表测试及相关因素调查,由2名专业人员进行测试和评分。

结果智力发展指数(MDI)均值为91(±14),运动发展指数(PDI)均值为87(±14)。智力发展指数<70为7.0%,运动发展指数<70为10.9%;智力发展指数

和运动发展指数>110发生率分别为6.2%和4.1%。多元回归分析可见与智力发育

指数相关的因素有母亲职业、父亲文化、早产、高胆红素血症;与运动发育指数

相关的因素有母亲职业和高胆红素血症。结论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的不良因

素对婴幼儿的智能发育均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智能发育智力发展指数运动发展指数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2-0384-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长们普遍认识到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智力测

试是评估儿童智力水平的一种心理测量方法。为了了解婴儿智能发育状况及影响

智力发育的相关因素,以便早期干预,促进婴儿智力发育,减少和预防小儿智能

障碍的发生,我们对2011年就诊于儿童保健门诊的2246例0~3岁婴儿进行智

力测试并分析与智能发育相关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1年我院儿保科体检并测查智力的0-3岁婴幼儿。

1.2方法智力测查使用1988年范存仁主编的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1], 它包括智能量表121个项目,运动量表61个项目两部分,其中智力量表的结果计为智

力发育指数(MD I),运动量表的结果计为神经运动发育指数(P D I),其评分等级为:发育指数>110为中上及优秀,90-110为中等,70-89为中下与临界落后,<70为

落后。2名专业人均进行标准化培训,培训合格后再对婴幼儿进行标准化测试,

所用材料和测验程序与手册要求一致。

1.3相关因素调查填写自制的一般情况及高危因素调查表,内容包括父母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分娩方式,儿童出生时的胎龄、体重、有无窒息、高胆红

素血症等。

1.4统计学方法全部资料采用S P S 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有统计

学意义。

2 结果

2.1一般情况本次共测查2246名儿童,其中男童1301名(57.9%),女童

945名(42.1%)。

2.2智力发展指数均值为9 1 ( ± 1 4 ),运动发展指数均值为8 7(±14)。

智能发育水平以中等水平为主,如MD I和P D I90-110的比例分别为52.6%和

44.0%,7.0%的婴幼儿智力发育落后,10.9%运动发育落后(表1).

表1 0-3岁婴幼儿智能发育指数分布情况

2.3智能发育相关因素

本文将性别、父母亲职业、父母亲职业、分娩方式,是否早产和围产期高危

因素(出生时低体重、窒息、颅内出血、高胆红素血症、缺血缺氧性脑病、先兆

早产、妊娠高血压、妊娠高血糖、胆酸高、贫血等)纳入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结

果可见与智力发育指数相关的因素有母亲职业、父亲文化、早产、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心理量表.doc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心理量表(NBNA)及操作指导 姓名_________ 性别____ 年龄____ 出生日期________ 1.对光的习惯形成:在睡眠状态下,重复用手电筒照射新生儿的眼睛,最多12次,观察和记录反应开始、减弱甚至消失的照射次数。 1)≥11次2)7~10次3)≤6次 2.对格格声的习惯形成:新生儿处于睡眠状态,距其15~20厘米处,短暂而响亮地摇格格声红塑料盒,最多重复12次。 1)≥11次2)7~10次3)≤6次 3.非生物性听定向反应(对格格声反应):在安静觉醒状态下重复用柔和的格格声在新生儿视线外(约10厘米处)连续轻轻地给予刺激,观察其头和眼睛转向声源的能力。 1)头和眼睛不能转向格格声2)转向格格声,但转动<60°3)转向格格声≥60° 4.生物性视和听定向反应(对说话的人脸反应):在安静觉醒状态下,检查者和新生儿面对面,相距20厘米,用柔和而高调的声音说话,从新生儿的中线位慢慢向左右两侧移动,移动时连续发声,观察新生儿头和眼球追随检查者的脸和声音移动方向的能力。 1)头和眼睛不能转向说话声2)转向说话声,但转动<60°3)转向说话声≥60° 5.非生物性视定向反应(对红球的反应):检查者手持红球面对新生儿,相距20厘米。 1)≥11次2)7~10次3)≤6次 6.安慰:是指哭闹的新生儿对外界安慰的反应。 1)哭闹经安慰不能停止,即使抱在怀里也无济于事 2)哭闹停止非常困难3)安慰后较易停止哭闹 7.围巾征:一手托住新生儿的颈部和头部使其保持正中位,半卧位姿势,将新生儿手拉向对侧肩部,观察肘关节和中线的关系。 1)上肢环绕颈部2)新生儿肘部略过中线3)肘部未达中线

DDST丹佛发育筛查测验

DDST 丹佛发育筛查测验 即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用于早期发现2个月至六岁小儿智力发育问题(初筛) 丹佛发育筛查(简称DDST) 社会心理测验的类别较多,有综合性的测验,也有多种复合能力的测验。从测验的目的可以分为筛查性和诊断性两大类。目前最普遍的发育筛查方法是发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斯的丹佛发育筛查法(简称DDST)。 年龄范围:0~6岁 筛查性方法:筛出正常、可疑或异常。 实用价值 ①能筛出一些发育上可能有问题,但临床上尚无症状。 ②对可能有问题的小儿可用DDST筛查予以证实或否定。 ③对有高危因素的小儿可进行发育监测。 手册目录 1、序 (3) 2、引言(原丹佛引言) (4) 3、标准测查工具 (6) 4、筛查记录 (7) 5、一般说明 (8) (1)使小儿舒适 (8) (2)向家长说明 (8) (3)小儿年龄计算方法 (9) (4)划出年龄线/填明测查日期 (10) (5)早产和过期产 (10) (6)测查程序 (10) (7)测查项目数 (11) (8)项目测查次数 (12) (9)提问 (12) (10)项目评定 (12) (11)小儿拒绝不作 (12) (12)发育迟缓 (13) (13)与家长讨论测查结果 (13) (14)注意事项 (14) 6、结果的解释 (14) 7、复查 (17) 8、专业评定 (18) 9、项目测查和评定 (18) (1)个人——社交 (18) (2)细运动——适应性 (22) (3)语言 (31)

(4)大运动 (37) 10、检查者自我测验及答案 (44) 11、小儿发育筛查记录执行情况鉴定 (48) 标准翻查用具进行发育筛查采用下列各项用具 (1)红色绒线团(直径约10厘米) (2)葡萄干若干粒(或类似葡萄干大小的小丸) (3)细柄拨浪鼓。 (4)11块每边2.5厘米长的方木(红色8块、蓝、黄、绿各一块) (5)无色透明玻璃小瓶(瓶口直径1.5厘米)。 (6)小铃 (7)花皮球两个(直径7厘米一个,直径10厘米一个) (8)红铅笔。 介绍六种儿童发展性评估的工具 时间:2011-12-28 10:38来源:作者:点击:79次 儿童发展筛检量表、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中国儿童发展量表、丹佛发育筛查测验、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EP发展测验都是评估儿童发展性的工具,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 一、0~6岁儿童发展筛检量表 (1)测验目的旨在测量儿童的发展状况与发育程度,可以筛选出可能有发展迟缓的儿童,为其进一步鉴定和早期干预提供帮助。 (2)编制者黄惠玲,2000年。 (3)适用范围0~6岁幼儿。 (4)测验方式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均可。 (5)测验时间实施时间约20分钟。 (6)量表构成量表共分为5大类,包括:语言与沟通发展,31题;社会人格发展,34题;动作技能一粗动作,36题;动作技能一精细动作、知觉与认知发展,各35题。每一大类题目都按照发展能力顺序排列,0~72个月共分为19个年龄组。 (7)评价该量表可以快速并简便地筛检出迟缓边缘、发展迟缓或发展不均衡的儿童,并参考作答内容进一步鉴定与诊断。量表提供有“年龄与五大类题目总分的相关,与未来婴幼儿发展量表发展商数第一、二版的相测验有显著相关,是一份具有效度的量表。 二、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 (1)测验目的用于测量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发育程度,诊断可能有发展迟缓的儿童。 (2)编制者由美国心理学家A.格塞尔制定的婴幼儿发展测量工具。 最初发表于1925年,后对它做了几次修订,先后发表于1937、1940、1947和1974年。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开始在临床上试用格塞尔量表。 (3)适用范围0~5岁婴幼儿。 (4)测验时间约30分钟。 (5)量表构成量表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即①7应人能:测试幼儿对周围人的应答能力。②应物能:测试幼儿看物、摘物和绘画等能力。③言语能:测试幼儿听、理解和言语能力。④动作能:测试幼儿坐、步行和跳跃的能力。结果以发展商数评价幼儿的发展水平。

儿童发育评测量表

儿童发育评测量表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儿童发育评测量表 以下有一些关于您孩子的问题,请根据您孩子的实际情况作答。 1.当您喊孩子的名字时,他/她会看您吗? □总是 □经常 □有时 □很少 □从不 2.您容易和孩子建立眼对视吗? □非常容易 □比较容易 □比较困难 □非常困难 □不可能 3.孩子一个人玩的时候,他/她会把物品排成一列吗? □总是 □经常 □有时 □很少 □从不 4.其他人能很容易地明白您孩子的语言吗? □总是 □经常 □有时 □很少 □从不 □孩子不会说话 5.您的孩子会用食指指着东西,表示他要那个东西吗?(如一个他/她拿不到的玩具) □一天很多次 □一天几次 □一周几次 □一周不到一次 □从不

6.您的孩子会用食指指着东西,与您分享他/她的兴趣吗(如指一个有趣的画面)? □一天很多次 □一天几次 □一周几次 □一周不到一次 □从不 7.您孩子对于一个旋转物体的兴趣能保持多长时间?(如洗衣机、电风扇、玩具车的车轮) □几个小时 □半个小时 □几分钟 □不到一分钟 8.您的孩子能说多少单词? □没有,他/她还没有开始说话 □不到10个 □10-50个 □51-100个 □超过100个 9.您的孩子会假装(如用玩具电话打电话或照料玩具娃娃)吗? □一天很多次 □一天几次 □一周几次 □一周不到一次 □从不 10.您的孩子会看您正在看的东西吗? □一天很多次 □一天几次 □一周几次 □一周不到一次 □从不 11.您的孩子会闻闻或舔舔特殊的物体吗? □一天很多次 □一天几次 □一周几次 □一周不到一次 □从不

0-3岁婴幼儿智能发育状况分析

0-3岁婴幼儿智能发育状况分析 发表时间:2012-06-14T15:26:00.2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期供稿作者:汪时华陈绍红 [导读] 了解婴幼儿智能发育状况和影响智能发育相关因素。 汪时华陈绍红(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江西南昌 330006) 【摘要】目的了解婴幼儿智能发育状况和影响智能发育相关因素。方法对2246例婴幼儿行CDCC量表测试及相关因素调查,由2名专业人员进行测试和评分。结果智力发展指数(MDI)均值为91(±14),运动发展指数(PDI)均值为87(±14)。智力发展指数<70为7.0%,运动发展指数<70为10.9%;智力发展指数和运动发展指数>110发生率分别为6.2%和4.1%。多元回归分析可见与智力发育指数相关的因素有母亲职业、父亲文化、早产、高胆红素血症;与运动发育指数相关的因素有母亲职业和高胆红素血症。结论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的不良因素对婴幼儿的智能发育均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智能发育智力发展指数运动发展指数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2-0384-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长们普遍认识到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智力测试是评估儿童智力水平的一种心理测量方法。为了了解婴儿智能发育状况及影响智力发育的相关因素,以便早期干预,促进婴儿智力发育,减少和预防小儿智能障碍的发生,我们对2011年就诊于儿童保健门诊的2246例0~3岁婴儿进行智力测试并分析与智能发育相关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1年我院儿保科体检并测查智力的0-3岁婴幼儿。 1.2方法智力测查使用1988年范存仁主编的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1], 它包括智能量表121个项目,运动量表61个项目两部分,其中智力量表的结果计为智力发育指数(MD I),运动量表的结果计为神经运动发育指数(P D I),其评分等级为:发育指数>110为中上及优秀,90-110为中等,70-89为中下与临界落后,<70为落后。2名专业人均进行标准化培训,培训合格后再对婴幼儿进行标准化测试,所用材料和测验程序与手册要求一致。 1.3相关因素调查填写自制的一般情况及高危因素调查表,内容包括父母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分娩方式,儿童出生时的胎龄、体重、有无窒息、高胆红素血症等。 1.4统计学方法全部资料采用S P S 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一般情况本次共测查2246名儿童,其中男童1301名(57.9%),女童945名(42.1%)。 2.2智力发展指数均值为9 1 ( ± 1 4 ),运动发展指数均值为8 7(±14)。智能发育水平以中等水平为主,如MD I和P D I90-110的比例分别为52.6%和44.0%,7.0%的婴幼儿智力发育落后,10.9%运动发育落后(表1). 表1 0-3岁婴幼儿智能发育指数分布情况 2.3智能发育相关因素 本文将性别、父母亲职业、父母亲职业、分娩方式,是否早产和围产期高危因素(出生时低体重、窒息、颅内出血、高胆红素血症、缺血缺氧性脑病、先兆早产、妊娠高血压、妊娠高血糖、胆酸高、贫血等)纳入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结果可见与智力发育指数相关的因素有母亲职业、父亲文化、早产、高胆红素血症;与运动发育指数相关的因素有母亲职业和高胆红素血症(表2)。 表2 智能发育多元回归分析 注:输机代码:性别:1男、2女;父母亲文化程度:1大专及以上、2高中(包括中专)、3初中、4小学(小学、文盲、半文盲);父母亲职业:0不在业(无业)、1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2专业技术人员、3办事人员及有关人员、4商业、服务业人员、5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6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7现役军人、武装警察;分娩方式:1自然分娩、2剖宫产、3吸引产、4产钳助产;围产高危因素:1出生时低体重、2窒息、3颅内出血、4高胆红素血症、5缺血缺氧性脑病、6先兆早产、7妊娠高血压、8妊娠高血糖、9胆酸高、10贫血;其他均按实际数字输入。 3 讨论 影响儿童智力的因素相当复杂,尽管遗传为先决条件,但诸多的相关因素是不容忽视的。发展指数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我们了解儿童目前状况以及偏离正常范围的程度,一旦发现问题,即可根据病因诊断,采用适合儿童发展年龄的治疗。本研究结果发现,影响儿童智能发育和精神运动发展指数的主要因素,是母亲职业、父亲文化[2],以及高危因素[3](早产、高胆红素血症),这是因为母亲的职业与她的文化修养,富余时间的多少有关,职业较好的母亲有能力、有兴趣、有时间去培养和训练孩子的各种能力,开发孩子的潜能。而研究亦表明高胆红素血症可以对婴幼儿的智能发育产生不良影响[4]。早产儿由于先天发育不足,可持续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故应从多方面采取措

婴幼儿语言发育筛查量表

婴幼儿语言发育筛查量表 一、标准测量用具 测查需要的材料 1、指导手册 2、筛查记录表 3、测试用具包 二、测试用具包含标准筛查用具: 1、有柄杯子1个 2、勺子1个 3、笔1支 4、同色大小皮球各1个 5、积木3块 6、铃铛1副 A语音和语言表达

B听觉感受和理解

C与视觉相关的理解和表达

婴幼儿语言发育筛查全量表

分(简称A) A1 发元音 问:孩子现在高兴的时候能唱歌似的发诸如“啊——”、“哦——”的声音吗 答:能——通过,否——不通过。 A2声音应答 问:你对孩子说话的时候,他能发出声音和你一应一答吗? 答:能——通过,否——不通过。 A3笑出声 问:孩子能笑出声音来吗? 答:能——通过,否——不通过。 A4发不通声音 问:孩子能不能发出诸如吹泡泡的声音、咂舌头的声音、嘘声多种声音 答:能——通过,否——不通过。 A5发单音节

问:孩子能不能发出单个的音,比如“ba”、“da”、“ga”、“gu”? 答:能——通过,否——不通过。 A6发baba/mama音 (一定要和8“正确叫爸爸/妈妈”相鉴别) 问:孩子能不能发出“baba”或“mama”的声音?只要是发出声音而已,不能正确应用。 答:能——通过,否——不通过。 A7发出一连串重复的音节 问:孩子有没有发出过一连串重复的音节,比如“babababababa”、“lalalalalala”、“mamamamama” 答:能——通过,否——不通过。 A8正确叫爸爸/妈妈 (一定要和A6“发baba/mama音”相鉴别) 问:孩子能不能在看见父母后有意思地、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叫爸爸或妈妈? 答:能——通过。此指第一个词。有的孩子长期不和父母在一起,由别的人带养,他的第一个词可能不是“爸爸”或“妈妈”而是正确叫“奶奶”或“爷爷”等,也算通过。否——不通过。 注意:以上A5“发单音节”、A6"发baba/mama音”、A7“发出一连串重复的音节”、A8“正确叫爸爸/妈妈”反映的是婴儿在前语言阶段练习发音的过程,可以放在一起询问,后一项通过,则前面的项目默认通过。 A9说第一个词(除“爸爸”、“妈妈”外)。 问:孩子除了正确地称呼“爸爸”、“妈妈”以为,还能说一个词吗?这个词的发音可以不正确,但是每次说出这个词的发音时指同一个人或物、或同一个动作。比如,看

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规律

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规律 0~3岁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智力发展的奠基时期。 婴儿生长发育的过程: 1.“发展”的定义:发展是指个体从有生命开始,受遗传、环境、学习等因素影响,进行有顺序的、连续的、阶段性的、渐进的、有方向性的、由分化到完整的生理、心理变化的过程。 2.婴儿发展变化的特征:⑴大小的变化:生理方面:身高、体重、器官的增长。 心理方面:语言词汇、记忆力、认知、推理和社会交往的能力不 断提高。 ⑵比例的变化:婴儿的身心发展有其独立的特征,并不是一个缩小的成人,所以在比例也有明显的变化。例如:胎儿头占身长的1/2,婴儿头占身长1/4,成人头占身长1/8。在个涔发睫过程中,会因为成熟出现旧特征消失的现象:如幼儿期乳牙的税落二。 ⑶等待莅酌获得: 在学习过程中,婴儿会逐渐拥有一些新的能力如,好奇、好问及生理上 出现恒齿等。 3.发展的任务: 婴儿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在社会环境中有不同的表现行为,在不同的发 展阶段寻找合适的角色,为实现这个过程,就要完成如下“发展”任务。 ——学习走路。 ——学习食用固体长物。 ——学习说话。 ——学习控制排泄机能。 ——学习认识自身器官和有关性别的行为。 ——学习与人交往和控制情绪。 ——学习判断是非。 ——完成生理机能的稳定。

——形成社会与个体的简单概念。 4.婴儿发展的主要特点: 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婴儿期的发襄速度是最快的.但生长速度不是直线上升,而是有阶段性的。如,新生儿时以天为单位计算;l~3个月时以周为单位计算;4~6个月时以3个月为单位计算:6 -12个月时以半年为单位计算;1~3岁时以年为单位计算。 婴儿生长发育有一定的顺序和方向,不能越级发展。如,婴儿阶段身体和运动机能的发展遵循从头到足的规律。 婴儿时期要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从一个毫无生活自理能力昀自然人,初步转变为能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 儿童的每个年龄阶段都有相对稳定的、独立的特点。“如,新生儿期主要是量主外界生活的时期,每天都会有变化;乳儿期是需要成人生活照料较多的时期:婴儿期是学会走路、说话,开始独立活动的时期。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各不相同,但又互相联系;既有明显的差别,又不能截然分开。由一个年龄阶段过渡到下一个年龄阶段,各方面的发展既有一定顺序,又不是等同的。 婴儿解剖及生理发育特点: 呼吸系统——气体交换站: 婴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呼吸系统常以喉部环状软骨下缘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 上呼吸道包括鼻及算莠耍_面夏面聂否_蘸等;下呼吸道指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及肺泡。 鼻:婴儿鼻腔相对短小而窄,鼻黏膜柔嫩并富于血管,感染时鼻黏膜血肿胀,致使鼻腔狭窄,甚至闭塞,婴儿不会张口呼吸,鼻塞会导致其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和拒抗晚乳。泪管和咽鼓管:婴儿鼻泪管短,开口接近于内毗部,其瓣膜发育不全,因而鼻腔感染常易侵入结膜囊引起炎症。婴儿的咽鼓管较宽,并且直而短,呈平位,而鼻咽腔开口处较低,故咽部炎症易侵人中耳,引起中耳炎。 喉:婴儿喉腔窄,声门狭小.软骨柔软,黏膜脆弱,黏膜F组织较疏松,富于淋巴组织和血管,轻度炎症也易发生喉头狭窄而出现呼吸困难、吉音嘶哑,严重者可发生窒息。

丹佛发育量表DDST

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 (1)测验目的旨在进行智力筛选,以便对可疑者作进一步诊断性的检查。 (2)编制者William?等,1967年公开发表.?? (3)适用范围0~6岁婴幼儿。 (4)测验时间15分钟左右。? (5)量表构成量表有105个要求或项目,根据婴幼儿智能发育的次序先后不同,各项目与0~6岁的某个年龄段相对应。 这些项目在测验表分别安排于4个能区, 包括: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身边处理及社会适应能力4 大项。? (6)测验结果 分为正常、可疑、异常及无法解释4种。? (7)评价 操作简便,花费时间少,工具简单。能从多个维度(能区)评价儿童的心理行为发育,帮助我们了解儿童发育的程序性和时间性;同时,其检查、评价方法也是我们了解其他的儿童发育评价方法的 基础。但实际应用中,4岁以上项目明显不足。 标准翻查用具进行发育筛查采用下列各项用具? (1)红色绒线团(直径约10厘米) (2)葡萄干若干粒(或类似葡萄干大小的小丸)? (3)细柄拨浪鼓。

(4)11块每边厘米长的方木(红色8块、蓝、黄、绿各一块) (5)无色透明玻璃小瓶(瓶口直径厘米)。? (6)小铃 (7)花皮球两个(直径7厘米一个,直径10厘米一个) (8)红铅笔。 筛查性智力测验是一种比较简单、快速、经济的方法,有的也适用于群体测试,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筛查出在生长发育或智力方面有问题的小儿。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丹佛婴儿发育量表(简称DDST):该方法包括测试小儿的个人-社会适应、精细动作、语言和大运动四方面的能力,共有104个项目,适宜于新生儿至6岁的小儿。 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enver Development Screen Test DDST)也是我国的一种标准化儿童发育筛查方法,被广泛用于各大医院适用于0~6岁儿童。它由104个项目组成,分为四个能区。 1、个人—社交能区:这些项目表明小儿对周围人们的应答能力和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2、精细动作—适应性能区:这些项目表明儿童看的能力和用手取物和画图的能力。 3、语言能区:组成本能区的项目表明儿童听、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4、大运动能区:本能区项目表明小儿坐、步行和跳跃的能力。 104个项目中,有的允许询问儿童家长报告的情况判断通过与否,有的是检查者观察儿童对项目的操作情况来判断。筛查的结果分为正常、可疑、异常及无法解释四种。对于后三种情况的儿童应在一定时间内复查。若复查结果仍为原样,应进一步检查。本筛查方法的优点在于能筛查出一些可能有问题但在临床上无症状的患儿,也可以对感到有问题的儿童进行检查加以证实或否定;还可对高危婴幼儿(如围产期曾发生过

DDST丹佛发育筛查测验

D D S T丹佛发育筛查测验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DDST 丹佛发育筛查测验 即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用于早期发现2个月至六岁小儿智力发育问题(初筛) 丹佛发育筛查(简称DDST) 社会心理测验的类别较多,有综合性的测验,也有多种复合能力的测验。从测验的目的可以分为筛查性和诊断性两大类。目前最普遍的发育筛查方法是发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斯的丹佛发育筛查法(简称DDST)。 年龄范围:0~6岁 筛查性方法:筛出正常、可疑或异常。 实用价值 ①能筛出一些发育上可能有问题,但临床上尚无症状。 ②对可能有问题的小儿可用DDST筛查予以证实或否定。 ③对有高危因素的小儿可进行发育监测。 手册目录 1、序 (3) 2、引言(原丹佛引言) (4) 3、标准测查工具 (6) 4、筛查记录 (7) 5、一般说明 (8) (1)使小儿舒适 (8) (2)向家长说明 (8) (3)小儿年龄计算方法 (9) (4)划出年龄线/填明测查日期 (10) (5)早产和过期产 (10) (6)测查程序 (10) (7)测查项目数 (11) (8)项目测查次数 (12) (9)提问 (12) (10)项目评定 (12) (11)小儿拒绝不作 (12) (12)发育迟缓 (13) (13)与家长讨论测查结果 (13) (14)注意事项 (14) 6、结果的解释 (14) 7、复查 (17) 8、专业评定 (18) 9、项目测查和评定 (18) (1)个人——社交 (18) (2)细运动——适应性 (22) (3)语言 (31)

完整儿研所婴幼儿发育诊断量表.doc

婴幼儿发育诊断量表( 0-6 岁) 指导语 首都儿科研究所( 1999 年) 实施方案 1、计算实足月龄:以月龄为单位。 首先计算出实足年龄,即几岁几月零几天,再把岁和天数均换算为月,以月龄为单位。 月变日为一月 =30日 岁变月为一岁 =12月 例 1: 测验日期94 年8月13 日 出生日期93 年8月26 日 0 岁 11月 17 天=月 例 2: 测验日期94 年8月13 日 出生日期91 年9月20 日 2 岁 10月 2 3 天=月 2、标记主测月龄:用△标记。在主测月龄前以△标记,以示此月龄为该儿童的 实际月龄。 3、测查顺序:以先易后难为原则。

先查动手的项目,如精细动作、适应能力,再查语言、社交,最后查大运动。 4、记录结果:通过的项目用○表示,不通过的项目用×表示。 5、测验结束:不管主测月龄的项目是否通过,向前测二个年龄组的项目要通过,向后测二个年龄组的项目不通过。 6、计分方法: 1岁以内:每个领域有一个项目为一分,有二个项目各为分。 1 - 3岁:每个领域有一个项目为三分,有二个项目各为分。 4 - 7岁:每个领域有一个项目为六分,有二个项目各为 3 分。 计分方法:先找出基础得分,按领域计算,把连续通过的项目读至最高分,再把不通过的项目抛开(不计算),把后边得分的项目逐项加上,即为该领域的分数。注意事项: 1、测试的环境要安静,光线明亮,年龄小的儿童允许一位家长陪伴。 2、严格按指导语进行操作,不要家长插话,不解释指导语,如“倒”、“孔”,防止暗示、启发、诱导。 3、要熟记项目名称,掌握操作方法及通过标准。 4、检查者的位置要正确,桌面要干净,测查箱内的用具不要让儿童看到,用一 件取一件,用毕放回。 5、向家长解释要恰当,注意技巧,尤其是对发育落后的儿童更要慎重。 测查用具 1、诊查床:一般医用诊查床或一般单人床。 2、围栏床:小孩用单人小床。四周有转栏,栏高55×宽 65×长 125厘米。

儿童智能发育测试结果分析

儿童智能发育测试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影响0~2岁儿童智能发育测试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来自儿保门诊782例儿童采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进行智能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分析有关影响智能发育的因素。结果分析表明影响儿童早期智能发育的因素有高危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结论出生时的高危因素及父母的文化程度对儿童智能发育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儿童;智能发育测试 从出生到2岁是儿童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为促进婴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对发育正常的婴幼儿进行早期智力开发,对具有高危因素的婴儿能够做到早期发现异常、早期干预。对来自儿保门诊782例儿童进行了智能测试,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智测门诊筛查了782例0~2岁的婴幼儿,其中男466人(59.6%),女316人(40.4%),年龄0~12月596例,13月~2岁186例。 1.2 方法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编制的“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儿心量表),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师,对0~2岁儿童进行智能发育筛查。该测试由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五个能区组成,结果用被测试者的发育商(DQ)表示,智能水平分为五个等级,即低智能:69及69以下为低下;中下智能:70~84为偏低;中等智能:85~114为正常;中上智能115~129为聪明;高智能130及以上为优秀。 2 结果 2.1 782例0~2岁儿童儿心量表测试结果高智能10例(1.3%)中上智能19例(2.4%)、中等智能687例(87.9%)、中下智能51例(6.5%)、低智能15例(1.9%)。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儿心量表测试15例低智能儿童原因因高危因素13例(80.7%)不明原因2例(1 3.3%),儿心量表测试51例中下智能儿童因高危因素33例(6 4.7%),环境社会因素12例(23.5%),原因不明6例(11.8%)。中上智能及高智能29例,父母大专以上学历的20例(69%),687例中等智能儿童中,父母大专以上学历241例(3 5.1%)。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儿心量表测试687例中等智能儿童各能区未通过项目发生情况未通过项目人数最多的能区是社会行为,其中一项未通过396例(57.3%),二项未通过162例(2 3.6%);其次是精细动作,一项、二项未通过的例数分别为262例(38.1%)、145例(21.1%)。详见表1。

修订完整-(儿研所)婴幼儿发育诊断量表

婴幼儿发育诊断量表(0-6岁) 指导语 首都儿科研究所(1999年) 实施方案 1、计算实足月龄:以月龄为单位。 首先计算出实足年龄,即几岁几月零几天,再把岁和天数均换算为月,以月龄为单位。 月变日为一月=30日 岁变月为一岁=12月 例1: 测验日期 94年8月13日 出生日期 93年8月26日 0岁11月17天=11.6月 例2: 测验日期 94年8月13日 出生日期 91年9月20日 2岁10月23天=34.8月 2、标记主测月龄:用△标记。在主测月龄前以△标记,以示此月龄为该儿童的 实际月龄。 3、测查顺序:以先易后难为原则。

先查动手的项目,如精细动作、适应能力,再查语言、社交,最后查大运动。 4、记录结果:通过的项目用○表示,不通过的项目用×表示。 5、测验结束:不管主测月龄的项目是否通过,向前测二个年龄组的项目要通过,向后测二个年龄组的项目不通过。 6、计分方法: 1岁以内:每个领域有一个项目为一分,有二个项目各为0.5分。 1 - 3岁:每个领域有一个项目为三分,有二个项目各为1.5分。 4 - 7岁:每个领域有一个项目为六分,有二个项目各为3分。 计分方法:先找出基础得分,按领域计算,把连续通过的项目读至最高分,再把不通过的项目抛开(不计算),把后边得分的项目逐项加上,即为该领域的分数。注意事项: 1、测试的环境要安静,光线明亮,年龄小的儿童允许一位家长陪伴。 2、严格按指导语进行操作,不要家长插话,不解释指导语,如“倒”、“孔”,防止暗示、启发、诱导。 3、要熟记项目名称,掌握操作方法及通过标准。 4、检查者的位置要正确,桌面要干净,测查箱内的用具不要让儿童看到,用一件取一件,用毕放回。 5、向家长解释要恰当,注意技巧,尤其是对发育落后的儿童更要慎重。 测查用具 1、诊查床:一般医用诊查床或一般单人床。

幼儿期生长发育特点

幼儿期生长发育特点 幼儿期也是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大脑皮质的功能进一步完善,语言表达能力也逐渐丰富,模仿性增强,智能发育快,要求增多,能独立行走、活动,见识范围迅速扩大,接触事物增多,但仍缺乏自我识别能力。 (一)体格发育 1.体重1 岁后增长速度减慢,全年增加2.5~3.0kg,平均每月增长约0.25kg,至2 岁时体重约12kg,为出生时的 4 倍。2 岁以后的体重增长变慢,每年增长2.3kg左右,增长的速度趋于缓慢。 2.身长幼儿期身长增长的速度减慢,1~2 岁全年增加约10cm,2~3 岁平均增加约5cm,在整个幼儿期共增长25cm,因此,3 岁时身长约为100cm,为出生时身长的2 倍。 12 个月8.5~10.6 kg;71.5~77.1cm ;独立行走,有意识叫爸爸、妈妈,用杯喝水,能辨别家人的称谓和家庭环境中的熟悉物体。 15 个月9.1~11.3kg ;74.8~80.7cm;走得稳,能说三个字的短句,模仿做家务,能叠两块积木,能体验与成人一起玩的愉快心情。 18 个月9.7~12.0kg; 77.9~84.0 cm;能走梯,理解指出身体部分,能脱外套,自己能吃饭,能认识一种颜色。 21 个月10.2~12.6 kg;80.6~87.0cm; 能踢球,举手过肩抛物,能叠四块积木,喜欢听故事,会用语言表示大小便。 2 岁10.6~13.2 kg;83.3~89.8cm; 能两脚并跳,穿不系带的鞋,区别大小,能认识两种颜色,能认识简单形状。 2.5 岁11.7—14.7kg; 87.9~94.7 cm;能独脚立,说出姓名,洗手会擦干,能叠八块积木,常提出“为什么”,试与同伴交谈,相互模仿言行。 3 岁12.6~16.1 kg;90.2~98.1cm; 会涂浆糊粘贴,懂饥、累、冷,会用筷,能一页页翻书。 3.头围、胸围、上臂围1 岁时儿童的头围增至46cm,而第二年头围只增长2cm,第三年与第四年共增加1.5cm,5 岁时达50cm,头围的大小与脑的发育有关。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cm,1 岁时与头围基本相等,2 岁以后胸围超过头

丹佛发育量表(DDST)

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 (1)测验目的旨在进行智力筛选,以便对可疑者作进一步诊断性的检查。 (2)编制者William K.Frankerburg等,1967年公开发表. (3)适用范围0~6岁婴幼儿。 (4)测验时间15分钟左右。 (5)量表构成量表有105个要求或项目,根据婴幼儿智能发育的次序先后不同,各项目与0~6岁的某个年龄段相对应。 这些项目在测验表分别安排于4个能区, 包括: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身边处理及社会适应能力4 大项。 (6)测验结果 分为正常、可疑、异常及无法解释4种。 (7)评价 操作简便,花费时间少,工具简单。能从多个维度(能区)评价儿童的心理行为发育,帮助我们了解儿童发育的程序性和时间性;同时,其检查、评价方法也是我们了解其他的儿童发育评价方法的 基础。但实际应用中,4岁以上项目明显不足。 标准翻查用具进行发育筛查采用下列各项用具 (1)红色绒线团(直径约10厘米) (2)葡萄干若干粒(或类似葡萄干大小的小丸) (3)细柄拨浪鼓。

(4)11块每边2.5厘米长的方木(红色8块、蓝、黄、绿各一块) (5)无色透明玻璃小瓶(瓶口直径1.5厘米)。 (6)小铃 (7)花皮球两个(直径7厘米一个,直径10厘米一个) (8)红铅笔。 筛查性智力测验是一种比较简单、快速、经济的方法,有的也适用于群体测试,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筛查出在生长发育或智力方面有问题的小儿。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丹佛婴儿发育量表(简称DDST):该方法包括测试小儿的个人-社会适应、精细动作、语言和大运动四方面的能力,共有104个项目,适宜于新生儿至6岁的小儿。 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enver Development Screen Test DDST)也是我国的一种标准化儿童发育筛查方法,被广泛用于各大医院适用于0~6岁儿童。它由104个项目组成,分为四个能区。 1、个人—社交能区:这些项目表明小儿对周围人们的应答能力和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2、精细动作—适应性能区:这些项目表明儿童看的能力和用手取物和画图的能力。 3、语言能区:组成本能区的项目表明儿童听、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4、大运动能区:本能区项目表明小儿坐、步行和跳跃的能力。 104个项目中,有的允许询问儿童家长报告的情况判断通过与否,有的是检查者观察儿童对项目的操作情况来判断。筛查的结果分为正常、可疑、异常及无法解释四种。对于后三种情况的儿童应在一定时间内复查。若复查结果仍为原样,应进一步检查。本筛查方法的优点在于能筛查出一些可能有问题但在临床上无症状的患儿,也可以对感到有问题的

婴幼儿各年龄段智能素质测评手册-13--30个月智能素质测评

1岁-----2岁半各年龄段幼儿发展目标、内容及要求1岁1个月-1岁2个月 一、生长发育正常范围 14个月末体重正常均值9.6—10.21千克 14个月末身长正常均值76.96—78.3厘米 14个月末头围正常均值45.6—46.62厘米 14个月末胸围正常均值45.62—46.8厘米 14个月末牙数正常均值8—12颗 二、育儿要点 ·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多方向行走,发展动作能力。 ·搭积木、玩套塔、玩形板,促进手的精细动作能力。 ·认颜色、形状、图片、学涂鸦、辨大小。 ·听故事、儿歌、数字歌。 ·启发宝宝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 ·扩大宝宝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促进语言和社交能力。 ·理解宝宝的语言和动作,满足宝宝的正当要求。 ·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和习惯。 三、智能发展测评

一、生长发育正常范围 16个月末体重正常均值9.95—10.55千克 16个月末身长正常均值78.73—80.0厘米 16个月末头围正常均值45.93—47.0厘米 16个月末胸围正常范围46.16—47.33厘米 16个月末牙数正常均值8—16颗 二、育儿要点 ·经常带宝宝到户外活动,训练孩子独走、跑的能力。 ·鼓励宝宝玩动手游戏,如搭积木、玩插塑、涂涂画画。家长切不可因怕脏乱而干涉。·多给宝宝讲故事,唱儿歌,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名字、年龄及常见物品名称。 ·认动物,学动物叫。 ·适时用语调、动作及表情表示对宝宝行为的称赞和批评。 ·学习脱穿衣服,配合洗浴。 三、智能发展测评

一、生长发育正常范围 18个月末体重正常均值10.33—10.88千克 18个月末身长正常均值80.4—81.6厘米 18个月末头围正常均值46.2—47.4厘米 18个月末胸围正常均值46.7—47.8厘米 18个月末牙数正常均值10—16颗 二、育儿要点 ·注意消化不良,少吃油腻、过甜、油炸、粘食、刺激性食品。·不停探索的小家伙,注意安全防意外。 ·学习分类、比较、称谓。 ·角色游戏:如购物表演。 ·养成良好的睡眠、饮食习惯。 ·鼓励宝宝做妈妈干家务的小帮手。 三、智能发展测评

(完整word版)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以及营养需求

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以及营养需求 婴幼儿包括婴儿和幼儿,从时间上的划分是:出生1-12个月为婴儿期,包括新生儿期(断脐至出生后28天);1-3岁为幼儿期。婴儿期是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婴儿完成从子宫内生活到子宫外生活的过渡期,而幼儿期是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关键时期,是完成从以母乳为营养到以其他食物为营养的过渡期。婴幼儿时期良好的营养是一生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基础,了解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及营养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一、婴儿 (一)婴儿发育特点 1、体格发育婴儿在婴儿期生长发育极其迅速,这个时期也是人生身体发育最快的阶段,即第一个生长高峰期。婴儿的体格发育包括体重、身长、头围和胸围。 (1)体重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3kg,出生后,随后,婴儿就会沿着其遗传因素预先决定的生长曲线生长。 (2)身长可以反映婴儿骨骼系统的生长状况。 (3)头围和胸围可以反映婴儿脑及颅骨的发育状态。 2、脑和神经系统发育婴儿的脑和神经传导纤维迅速增长,但对外来刺激反应慢且易于泛化。 3、消化系统发育婴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消化功能还不健全。 (二)婴儿的营养需求 婴儿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时期,所以必须有足够的营养支持。在这个阶段,如果儿童的营养长期供给不足,其生长发育就会受限,甚至停止发育,结果不仅会影响婴儿健康,还因此可能失去身心发育的最佳时段。 婴儿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最初阶段主要依靠出生前在母体内储备的营养,但这个储备很快就会被消耗掉,因此母乳与饮食是婴儿非常重要的营养来源。婴儿在婴儿期所需营养主要有: 1、能量

婴儿的能量需要包括基础代谢、身体活动、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能量储存、排泄耗能以及生长发育所需。婴儿对于能量的需要量因年龄、体重及发育速度的不同而异,一般95kcal/d。 2、宏量营养素 蛋白质婴儿对蛋白质的需要量按每单位体重大于成人,而且需要更多优质蛋白质、更大比例的必需氨基酸。除了八种必需氨基酸外,婴儿还要从食物中摄取组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和牛磺酸。人乳中必需氨基酸的比例最适合婴儿生长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蛋白质若摄入不足,婴儿会导致营养不良,出现虚胖和水肿。人乳哺喂的婴儿每日需要蛋白质2g/kg (体重),牛乳喂养者为3.5g/kg(体重),大豆或谷类蛋白供应时为4g/kg(体重)。 脂肪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推荐量规定:婴儿摄入的脂肪供能要占每日总能量的45-50%。n-6系亚油酸及其代谢产物γ-亚麻酸及花生四烯酸(ARA)、n-3多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及其代谢产物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这些脂肪酸对婴儿神经、智力及认知功能发育有促进作用,需要适量摄取。 碳水化合物婴儿摄入碳水化合物所提供能量应占总能量的30-60%。4个月以后的婴儿可以较好地消化淀粉食品。但是婴儿摄入碳水化合物过多的话,会导致产酸产气并刺激肠蠕动引起腹泻。 3、微量营养素 矿物质婴儿必须而又容易缺乏的矿物质主要有钙、铁、锌。 钙是人体发育必需的营养素,只有摄取足够的钙,才能保证促进骨骼、牙齿的生长和坚硬。婴儿钙的适宜摄入量6个月前为每天300mg,6个月后为每天400mg。6个月龄后的婴儿在添加辅助食物时,可以选大豆制品、蛋类、虾皮、绿叶菜、牛乳粉等富含钙的食物。 铁是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重要成分,婴儿阶段身体生长发育速度快,对铁的需求量很大,由于胎儿在出生前的最后一个月里,会在母体内利用母体的供养在自己的肝内储入较多的铁,但这部分的储备仅够出生后3、4个月的需要。4个月龄以后的婴儿在喂养时应补充含铁食物,如蛋黄、猪肝、猪肉、牛肉和豆类等。6月龄以上婴儿铁的每日适宜摄入量为10mg。 锌参与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缺锌将导致婴儿身体发育不良,例如出现食欲减退,停止生长等症状。人乳的含锌量高于牛乳及其它乳品,所以让婴儿吃上初乳格外重要。婴儿4个月龄后,应添加西红柿、鱼、虾、肉泥等富含锌的食物。我国推荐0-6个月龄婴儿锌的摄入量为每天1.5mg,6个月后为每天8mg。 维生素婴儿生长发育过程离不开对各类维生素的摄取。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

修订完整_儿研所婴幼儿发育诊断量表

婴幼儿发育诊断量表(0—6岁) 指导语 首都儿科研究所(1999年) 实施方案 1、计算实足月龄:以月龄为单位。 首先计算出实足年龄,即几岁几月零几天,再把岁和天数均换算为月,以月龄为单位。 月变日为一月=30日 岁变月为一岁=12月 例1: 测验日期 94年8月13日 出生日期 93年8月26日 0岁11月17天=11.6月 例2: 测验日期 94年8月13日 出生日期 91年9月20日 2岁10月23天=34.8月 2、标记主测月龄:用△标记。在主测月龄前以△标记,以示此月龄为该儿童的 实际月龄。 3、测查顺序:以先易后难为原则.

先查动手的项目,如精细动作、适应能力,再查语言、社交,最后查大运动。 4、记录结果:通过的项目用○表示,不通过的项目用×表示. 5、测验结束:不管主测月龄的项目是否通过,向前测二个年龄组的项目要通过,向后测二个年龄组的项目不通过。 6、计分方法: 1岁以内:每个领域有一个项目为一分,有二个项目各为0.5分。 1 - 3岁:每个领域有一个项目为三分,有二个项目各为1.5分。 4 — 7岁:每个领域有一个项目为六分,有二个项目各为3分。 计分方法:先找出基础得分,按领域计算,把连续通过的项目读至最高分,再把不通过的项目抛开(不计算),把后边得分的项目逐项加上,即为该领域的分数。注意事项: 1、测试的环境要安静,光线明亮,年龄小的儿童允许一位家长陪伴. 2、严格按指导语进行操作,不要家长插话,不解释指导语,如“倒”、“孔”,防止暗示、启发、诱导。 3、要熟记项目名称,掌握操作方法及通过标准。 4、检查者的位置要正确,桌面要干净,测查箱内的用具不要让儿童看到,用一件取一件,用毕放回。 5、向家长解释要恰当,注意技巧,尤其是对发育落后的儿童更要慎重. 测查用具 1、诊查床:一般医用诊查床或一般单人床。 2、围栏床:小孩用单人小床。四周有转栏,栏高55×宽65×长125厘米。

岁婴幼儿发展特点

0-3岁婴儿心理发展特点一、婴儿心理发展过程 婴儿心理发展既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又是一个可以划分出年龄阶段的过程 1、发展的连续性及年龄阶段性 发展的连续性是指婴儿心理发展是一个不可中断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有其自身的逻辑发展顺序。年龄阶段性是指在婴儿心理发展的全过程中,表现出一些在质量上不同的年龄阶段特点,每一年龄阶段都有其最一般、最典型的特征,以区别于其他阶段。 2、婴儿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婴儿心理发展的每一年龄阶段特点,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社会和教育条件不同,身心成熟状态不同,心理发展的变化也表现出一定的可塑性。从前一阶段向后一阶段过渡的时间可能略有早晚,但阶段不能跳跃,顺序是一致的;在每一阶段,各种心理发展变化的过程或速度也会有个体的差异,但差异是在量的水平上,而不是在质的水平上。 3、婴儿心理发展是整个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 婴儿心理发展是整个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其发展的好坏对以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婴儿心理发展和生长发育是最快的时期。如,婴儿出生时还不会说话,到3岁左右,已经可以说和理解1000多个词汇;新生儿脑重只有350-400克,3岁时已达到1000克左右,是出生时脑重的2.5倍左右;新生儿主要靠感官(眼、耳、口、手、鼻、体肤)认识周围世界,3岁时不仅有了相当的观察、记忆、思

维能力,而且情绪和情感也大大丰富了。 他们的发展为儿童成熟期的心理发展奠定了基础,人的基本语言能力,人的典型动作和行为方式与能力,人的各种心理能力,人的基本情绪和情感获得等,都是在一阶段初步形成。 0-3岁婴儿心理发展特点(早期教育) 0~3岁婴儿心理发展包含许多方面,其中感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交往能力、注意特性、情绪和情感特点、意志特征、气质特点、自我意识水平等都是发展的重要方面。与上述诸多方面密切相关的语言发展状况、动作和行为发展状况对儿童心理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1.感知觉能力的发展 感觉能力和知觉能力是两种不同的能力,但又密切相关。感觉是反映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过程,如,物体的声、色、冷、热、软、硬等。 知觉是反映当前客观事物整体特性的认识过程,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任何一个客观事物,都包含多方面的属性,单纯靠某一种感觉是不能把握的。2.感觉能力的发展 新生儿凭借完好的感觉器官最先发展起各种感觉。最早出现的是皮肤感觉(触觉、痛觉、温度感觉),其后逐步表现出敏锐的嗅觉、味觉、视觉和听觉。3.知觉能力的发展 婴儿半岁左右能够坐起来的时候,可以较好地完成眼手协调的活动。在视觉的调节下,手在视野范围内完成操纵、摆弄物品的活动,这是利用知觉能力综合认识物品的特性。一直到3周岁左右,都是各种知觉能力飞快发展的时期。 婴儿生长发育的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