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磺酸罗哌卡与盐酸布比卡因腰麻的效果比较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5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腰麻硬膜外麻醉联合阻滞中的效果摘要:目的:探论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腰麻硬膜外麻醉联合阻滞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在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间随即选取68例需要进行下肢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罗哌卡因组34例(a组),布比卡因组34例(b组)。
在各自麻醉后,分别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大感觉阻滞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最高感觉阻滞平面;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运动恢复时间。
结果:罗哌卡因组运动起效时间高于布比卡因组;布比卡因组运动恢复时间高于罗哌卡因组(p<0.05);罗哌卡因组最大运动阻滞时间高于布比卡因组;罗哌卡因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高于布比卡因组(p<0.05)。
结论:罗哌卡因较布比卡因在腰麻硬膜外麻醉联合阻滞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好,值得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罗哌卡因;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运动恢复时间【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394-02据研究,罗哌卡因对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毒性作用发生率低[1,2]。
罗哌卡因有其独特的作用特点:即运动与感觉阻滞分离。
现在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间随即选取68例需要进行腰麻的患者,本文通过对罗哌卡因腰麻和布比卡因腰麻进行比较,比较罗哌卡因腰麻与布比卡因腰麻之间的药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基本资料:选择行下肢手术病人68例,年龄29~68岁,体重45~80kg,将病人分为两组,a组:0.75%罗哌卡因(n=34例),b组:0.5%布比卡因(n=34例)。
术前各项影象学检查基本正常,患者合并高血压28例,糖尿病12例,其他疾病2例,既往无特殊病例27例。
两组身高、性别、年龄、重量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两组术前均未用麻醉药,进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道,输注乳酸林格氏液。
取侧卧位,所有患者均在腰3-4位穿刺,确认穿刺针进入硬脑膜外腔后,插入25g腰麻穿刺针,见脑脊液流出,说明穿刺成功,退出腰麻针后留置3到3.5cm备用。
药物应用小剂量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的应用比较姚文瑜 单士强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麻醉一科 河北省沧州市 061001【摘 要】目的:比较小剂量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在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的麻醉效果。
方法:选择TURP男性患者50例,按腰麻后给药剂量不同随机分为两组:A组,罗哌卡因5mg、芬太尼25ug与10%葡萄糖水配成2.5ml 溶液。
B组,布比卡因5mg、芬太尼25ug与10%葡萄糖水配成2.5ml溶液。
观察并记录麻醉前后血压与心率变化,感觉阻滞最高平面,到达感觉阻滞最高平面时间,运动神经阻滞消退时间,以及恶心、呕吐、寒战、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副作用。
结果:所有患者麻醉镇痛完善。
A组运动神经阻滞程度与阻滞持续时间低于B组 (P<0.05)。
感觉阻滞平面、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和布比卡因一样能满足老年患者TURP的麻醉要求,并且运动阻滞时间更短利于患者早期恢复。
【关键词】罗哌卡因;布比卡因;芬太尼;腰麻;前列腺电切术经历TURP术的多为高龄老人,高龄老年病人常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和其它系统疾病,要求麻醉既能充分的镇痛,又要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还要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腰麻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TURP麻醉方法[1]。
为了减少腰麻的并发症,临床上常用低剂量的局麻药复合阿片类药物的方法。
本研究旨在观察小剂量的罗哌卡因5mg复合芬太尼25ug腰麻与布比卡因5mg复合芬太尼25ug比较用于TURP老年患者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并获得患者书面知情同意。
选择拟行TURP患者50例,年龄60-87岁,所有患者均进行麻醉前评估。
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5例。
麻醉用药:A组,罗哌卡因5mg加芬太尼25ug与10%葡萄糖水配成2.5ml。
B组,布比卡因5mg加芬太尼25ug与10%葡萄糖水配成2.5ml溶液。
甲磺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前列腺电切手术中的应用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无切口、创伤小、并发症少,老年人乐于接受。
老年人常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以及肺部疾病等等,选择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小的麻醉方式及药物有利于治疗和恢复,甲磺酸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酰胺类长效局麻药,其心脏毒性显著低于布比卡因,在临床已得到广泛应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与盐酸罗哌卡因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本文就5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行前列腺电切术采用甲磺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csea)的情况下。
资料与方法50例择期手术患者中,前列腺增生47例,前列腺癌变3例。
糖尿病4例,冠心病13例,慢性支气管炎7例。
术前均无水,电解压及酸碱平衡絮乱。
麻醉方法:术前30分肌注咪唑安定2mg,阿托品0.5mg高血压患者维持药物治疗至术前,糖尿病患者术前术中控制血糖,冠心病患者术前积极改善心肺功能。
入室建立静脉通路控制输液速度,晶体液选用复方氯化钠,胶体液选用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在l2~3或l3~4行硬膜外穿刺,进入硬膜外腔后腰麻针经硬膜穿刺进入内腔,穿刺进入蛛网膜下腔后,自腰麻针注入10%葡萄糖1ml与甲磺酸罗哌卡因2ml的混合液。
硬膜外留置导管3.5cm,控制麻醉平面在t9以下,术中常规吸氧连续监侧心电图,血压,心率及血氧,间断检测血糖。
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蛛网膜下隙药后4分钟出现麻醉平面,10~14分钟麻醉平面固定,麻醉效果确切,租滞平面最高达t7,腰麻阻滞时间90~150分钟,手术经历时间40~100分钟。
麻醉后血压有下降趋势,加快输液速度,其中有2例患者使用了麻黄碱,spo2均高于麻醉前。
麻醉前、中、后的spo2、pbp、hr变化经比标准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
送达病房后均吸氧2~3l/分,去枕平卧,随访72小时,无1例发生恶心、呕吐及头痛。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麻醉效果对比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小剂量低浓度盐酸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用于混合痔手术的麻醉效果。
方法选择2018年7~12月本院拟行混合痔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30例。
各组分别经L3-4间隙行腰麻。
Ⅰ组采用0.25%盐酸罗哌卡因7.5 mg,Ⅱ组采用0.25%布比卡因7.5 mg。
观察两组感觉阻滞(针刺法)、术中直肠牵拉反射,术者手术开始评估肛管松弛例数,肛管松弛持续时间,术毕肛门收缩恢复率。
结果感觉阻滞平面Ⅰ组低于Ⅱ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术中直肠牵拉反射率高于Ⅱ组(P<0.05);手术开始肛管松弛满意率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收缩运动恢复时间Ⅰ组(45±6)min,术毕肛门收缩运动恢复率Ⅰ组高于Ⅱ组。
结论 0.25%罗哌卡因7.5 mg与相同浓度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混合痔手术均获得满意效果,0.25%罗哌卡因7.5 mg 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可为满足混合痔手术提供便利条件,值得推荐。
关键词:罗哌卡因;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混合痔手术;肛门运动阻滞[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anesthetic effects of small-dose and low-concentration ropivacaine hydrochloride and bupivacaine in spinal subarachnoid block(lumbar anesthesia)for mixed hemorrhoid surgeries.Methods Sixty patients who would be undergone mixed hemorrhoid surgerie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to December 2018,in ASAⅠ to Ⅱ were even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table.Each group was carried out lumbar anesthesia through interspace between L3 and L4.In groupⅠ,0.25% ropivacaine hydrochloride in 7.5 mg was applied,while in group Ⅱ,0.25% bupivacaine in 7.5 mg was adopted.The sensory block(by acupuncture),intraoperative rectal stretch reflex,the number of surgical patients evaluating relaxation of anal tube at the beginning of surgery,duration of anal tube relaxation,and recovery rate of anal contraction at the end of surgery was observ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pectively.Results The level of sensory block in group Ⅰ was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Ⅱ,with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The reflectance of intraoperative rectal stretch in group Ⅰ was higher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in group Ⅱ,with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satisfaction of anal tube relaxa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surgery between two groups(P>0.05).The recovery time of anal contraction in group Ⅰ was(45±6)min,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Ⅱ.Conclusion Both 0.25% ropivacaine hydrochloride in 7.5 mg and the same dose and concentration of bupivacaine in spinal subarachnoid block for mixed hemorrhoid surgeries obtain favorable effects,and the former one used for spinal subarachnoid block can facilitate mixed hemorrhoid surgery,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Key words] Ropivacaine;Bupivacaine;Spinal subarachnoid block;Mixed hemorrhoid surgery;Anus movement block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用于混合痔手术,因其操作简单、起效快、效果满意成为临床常为采用的方法。
甲磺酸罗哌卡因和盐酸布比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比较陆振华【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布比卡因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1月我院上肢手术行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患者20例,观察组患者运用甲磺酸罗哌卡因,对照组患者运用盐酸布比卡因,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正中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以及尺神经等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上肢手术患者实施臂丛神经阻滞的过程中,与盐酸布比卡因相比甲磺酸罗哌卡因的运用,可以缩短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具有显著的效果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6(000)004【总页数】1页(P103-103)【关键词】甲磺酸罗哌卡因;盐酸布比卡因;臂丛神经阻滞;上肢手术【作者】陆振华【作者单位】启东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启东2262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上肢手术是我国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外科手术,在实施手术的过程中麻醉方法和保证手术成功和质量的关键,在对上肢手术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常用的麻醉方法为臂丛神经阻滞,而阻滞过程中应用的药物是保证麻醉质量重要的一步,常规的治疗药物无法保证臂丛神经阻滞的有效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应该对更好的药物进行探讨和分析[1-2]。
本文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1月我院上肢手术行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对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布比卡因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1月我院上肢手术行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24例,女性患者有16例,年龄最大的患者有58岁,年龄最小的患者有18岁,平均年龄为38.4岁,ASA均在Ⅰ~Ⅱ级,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1页
甲磺酸罗哌卡与盐酸布比卡因腰麻的效果比
较
罗哌卡因为含单一异构体s-罗哌卡因的长效氨基酰胺类局麻药。
其对神经的阻滞作用比布必卡因强,尤其对感觉纤维的阻滞优于运动
神经,患者术后运动障碍迅速消[1]。自1994年盐酸罗哌卡因研发以
来,因其较低的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毒性而广泛应用于急性疼
痛。甲磺酸罗哌卡因是将盐酸罗哌卡因的盐酸根改为甲磺酸根后的一
种国产长效局麻药[2]。本文拟比较甲磺酸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腰
麻的效果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ASA I一Ⅱ级行经腹妇科手术的患者40例,均分为A
组和B组。治疗组(A组)年龄(44±17)岁,身高(161±9)cm,体重
(59.0±21.0)kg。对照组(B组)。年龄(47±19)岁,身高(161±8)cm,
体重(61.5±19.5)k。
1.2 药物
A组予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山东
鲁抗辰欣药业有限公司)2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lm1,容积3ml,
剂量17.88mg。pH值6.50,相对密度1.022。 B组予0.75%布比
卡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2ml,加10%葡
萄糖注射液lm1,容积3ml,剂量15mg。pH值6.46.相对密度1.020。
测量药物酸碱度与相对密度采用桂林医疗器械厂生产的优利特300型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2页
生化分析仪。
1.3 麻醉方法
两组术前30min肌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5mg、咪达唑仑5mg,
入窒后用飞利浦监护仪连续监测心电图(ECG)、无创血压(BP)和脉搏血
氧饱和度(Sp02),开放外周静脉。患者左侧卧位,于L3-4间隙用BD
腰硬联合穿刺针行蛛网膜下腔穿刺,穿刺成功后将穿刺针斜面向头,
回抽有脑脊液后注入麻醉药液3ml,15s注完,再回抽脑脊液,推注后,
拔出腰穿针,经硬膜外穿刺针置入硬膜外导管。患者立即仰卧,观察
并记录调整麻醉平面。
1.4 监测指标
1.4.1 痛觉阻滞范围的测试
间隔2min用BD笔尖样腰穿针刺激患者皮肤,记录痛觉消失的节
段:① 痛觉阻滞起效时间(T12);②痛觉阻滞最高平面及平面固定时
间;③ 痛觉阻滞向尾端延伸时间;④T8节段痛觉阻滞的持续时间;
⑤ 痛觉阻滞维持时间(阻滞开始至完全恢复的时间)职称论文。
1.4.2 运动阻滞评估
采用改良的Bromage分级评定运动阻滞。O级:双下肢完全可以
运动;I级:下肢无力抬起但能屈膝;II级:无力屈膝能屈踝关节;
III级:双下肢完全不能运动。记录:①运动阻滞起效时间(I级);②
最大运动阻滞分级及时间(Ⅲ级);③ 完全阻滞的患者数;④运动阻滞
的持续时间(I级至Ⅲ级再恢复至0级)。记录能自主排尿时间。
1.4.3 呼吸循环监测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3页
以患者进入手术室的生命体征为基础值,连续记录给药后5、10、
15、20、25、30min时的变化。术后随访记录24h,防治并发症。
1.5 统计分析
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感觉阻滞平面以中位数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统计
学意义。 2 结 果
2.1 阻滞效果
两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情况见表1、2。与B组比较,A组阻滞
起效时间慢,阻滞范围扩散较慢,感觉阻滞最高平面低;感觉阻滞在
T8持续时间短。A组运动阻滞开始时间慢.持续时间短,但排尿时间
略早。
2.2 不良反应
B组有11例术中出现低血压,A组6例,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B组有5例出现心动过缓,A组无一例出现(P<0.01),
B组有7例出现恶心呕吐,A组3例(P<0.05)。B组有2例患者24h
时穿刺部位有轻微的压痛,但无1例患者有神经症状,A组有3例在
穿刺部位有轻微压痛(P<0.05)。
表l 两组患者痛觉阻滞情况
与B组比较,*P<O.05,#P <O.01
表2运两组患者动组织情况及其他影响的比较
与B组比较,*P<O.05,#P <O.01
3 讨论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4页
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甲哌卡因结构相似,是第一个市售的s-体
局麻药。更重要的是,动物实验和临床上将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对心
脏毒性和脊髓血流的影响研究表明,罗哌卡因的心脏毒性作用、神经
毒性作用和对脊髓血流的影响较小[3,4]。
罗哌卡因能可逆性地减少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使去极
化速度减慢,应激阈值提高,产生感觉一运动分离而优先阻滞感觉纤
维,使运动纤维阻滞轻微。罗哌卡因具有与布比卡因一样阻滞C一神
经纤维的功能,但阻滞运动神经纤维的效能比布比卡因差。尽管临床
研究认为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在效能上相似,但最低局麻药浓度研究
(MLAC)认为罗哌卡因的镇痛效应与布比卡因相比为0.60。罗哌卡因
脂溶性比布比卡因低,因此浸润粗大的有髓鞘的A纤维比布比卡因慢
且弱。因此罗哌卡因对感觉纤维的阻滞优于运动神经纤维。本文结果
显示国产的甲磺酸罗哌卡因在腰麻中痛觉阻滞起效时间比布比卡因
慢,阻滞范围扩散伸时间长,最高阻滞平面比布比卡因低,T8平面感
觉阻滞维持时间比布比卡因短,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比布比卡因长,运
动阻滞持续时间比布比卡因短。运动阻滞弱于布比卡因,对L5~S1。
脊神经较难阻滞。
布比卡因给药15min后血流动力学的波动较大,这主要与交感神
经阻滞引起外周血管扩张有关,通过快速补液和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后
纠正。布比卡因不良反应较重,如恶心、呕吐可能为腰麻导致明显的
血压下降和迷走神经刺激所致。在本研究中,未发生典型的局麻药超
敏、高敏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毒性反应,以及腰麻后头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5页
痛发生。尿潴留较明显,而罗哌卡因具有相对优势。临床上,局麻药
的选择必须考虑手术时间、麻醉方法、手术要求、局麻药咋局部或全
身的毒性和代谢分娩限制等因素[5]。因此,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
应用于腰麻,作用平稳,不良反应少,表明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腰麻
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 戴体俊主编.麻醉药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94
[2 ]李西宽,焦亚奇,刘俊等.甲磺酸罗哌卡因局麻作用的实验
研究。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20(2):236
[3 ]Mcdonald SD,Liu SS,Kopacz DJ,et a1.Hyperbaric spinal
ropivacalne comparison to bupivacaine in
volunteers.Anesthesiology,1999,9Oc7):97l
[4 ]郭艳辉,王俊科,许国忠等.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蛛网膜下
腔阻滞的实验研究。中华麻醉学杂志,2002,22(1):42
[5] Dunn PF.主编.于永浩.主译.麻省总医院临床麻醉手册。第7
版,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9:199-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