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1
脑电波仪使用指南脑电波仪(Electroencephalogram,简称EEG)是一种常用于记录和分析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简称EEG)信号的仪器。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大脑活动和功能,对神经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脑电波仪的使用指南,以及一些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在开始使用脑电波仪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1. 确保仪器完好无损:检查脑电波仪的各个部件是否齐全,包括电极,导线,放大器等。
如果有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或更换。
2. 卫生清洁:保持仪器的清洁和卫生是非常重要的。
在使用之前,请先用温水和中性洗涤剂清洗电极,并用纯净水冲洗干净。
确保电极表面干燥后方可使用。
3. 电极安装: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电极位置,并将电极粘贴在头皮上。
电极的位置可以根据国际10-20系统来确定,以确保一致性和可比性。
二、使用技巧使用脑电波仪的过程中,有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获取更准确和可靠的数据:1. 保持环境安静:尽量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记录,避免外部噪音的干扰。
如果有必要,可以使用隔音室来减少外界噪声的影响。
2. 避免电磁干扰:脑电波仪对电磁干扰非常敏感,所以要尽量避免电磁干扰的地方进行记录。
例如,远离电子设备、移动电话和高压电线等。
3. 保持稳定:使用脑电波仪时,要求被试者保持稳定不动。
呼吸要均匀,避免大幅度的运动和眨眼动作,以防止信号的干扰。
4. 记录时间:根据需要和实验设计,确定记录的时间长度。
一般来说,记录时间越长,获得的数据也越丰富,但是也会增加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复杂性。
三、注意事项在使用脑电波仪时,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我们注意:1. 防止皮肤过敏:在电极粘贴之前,请检查被试者是否对电极胶有过敏反应。
如有必要,可选择使用适合敏感皮肤的电极胶。
2. 避免电击:脑电波仪需要使用电流作为信号源,所以请确保仪器的接地是良好的,以避免电击的发生。
3. 数据存储:在记录完毕后,请将数据及时储存和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神经肌肉电刺激仪操作规程神经肌肉电刺激仪操作规程一、前言神经肌肉电刺激仪(以下简称电刺激仪)是一种用于神经肌肉疾病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医疗器械。
正确使用电刺激仪对于提高诊疗效果和减少患者不适非常重要。
本操作规程主要介绍电刺激仪的日常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电刺激仪的准备与启动1. 检查仪器情况:确认电刺激仪主机、电极、导线等配件完好无损。
2. 将电刺激仪主机连接电源,注意电源适配器的电压和频率要与设定值相符合。
3. 按照电刺激仪说明书的要求,安装和连接电极和导线,确保连接稳定可靠。
4. 按照电刺激仪说明书的要求,开启电刺激仪主机,进行基本设置和校准。
三、电刺激操作流程1. 确定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确定电刺激的参数设置(包括刺激强度、频率、脉宽等)。
2. 准备治疗区域:将患者的治疗部位暴露并清洁干净,移除干扰物,避免产生误诊。
3. 应用电极:根据具体治疗方案,粘贴或夹在患者相应部位,确保电极和皮肤之间的接触良好,避免松动或脱落。
4. 调整参数设置:按照方案要求,将电刺激仪的参数设置到相应数值。
5. 启动电刺激仪:按下电刺激仪主机上的启动按钮,开始进行电刺激治疗。
6. 监测患者反应:在治疗过程中,持续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反应情况,如有任何异常或不适应及时停止治疗并记录。
7. 治疗完成及关机:治疗结束后,关闭电刺激仪主机,拆除和清洗电极,并将设备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四、电刺激仪的注意事项1. 维护仪器:定期检查和维护电刺激仪,确保其正常工作并延长使用寿命。
2. 防止交叉感染:为每个患者使用单独的电极,严格遵守消毒规程,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3. 刺激强度调节:在使用刺激强度时,应根据患者的感受和医生的指导进行逐步调整,避免过度刺激造成不适。
4. 注意安全:在使用电刺激仪时,应确保电源线不受损坏或交叉,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5. 禁用人群:孕妇、心脏病患者和使用心脏起搏器的人禁止使用电刺激治疗。
脑电仪使用技巧分享脑电仪是一种常用于测量脑电信号的仪器,可以用于研究脑电活动、诊断脑部疾病以及监测大脑活动等。
为了确保脑电仪的正确使用,以下是一些脑电仪使用技巧的分享。
一、脑电仪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使用脑电仪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认脑电仪的电源已连接并正常工作。
然后,检查电极质量,确保电极表面干净、光滑,并正确安装。
此外,还需要在头皮上涂抹导电凝胶,以确保良好的电极接触。
二、正确放置电极准备工作完成后,需要正确放置电极。
通常,脑电仪会配备一份电极放置图示,指导用户将电极安装在正确的位置。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电极配置,如国际10-20系统或其他常用系统。
在放置电极时,要确保电极与头皮接触良好,并固定好电极帽或贴片。
三、防止干扰信号脑电仪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减少干扰信号的产生。
首先,要避免使用产生电磁干扰的设备,如手机、电视等。
其次,应确保设备周围环境安静无扰,避免外界噪音对信号质量的影响。
最后,要确保所有仪器和电缆的连接牢固可靠,避免松动或断开导致的干扰。
四、校准和调节参数在使用脑电仪之前,需要进行校准和调节参数,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校准过程中,可以使用标准信号源进行校准,校正脑电仪的增益和滤波器设置。
校准完成后,需要调节参数,如采样率、滤波器频率等,以适应具体的实验需求。
五、数据采集和处理脑电仪使用完成后,需要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首先,需要进行数据的滤波和去噪,以去除环境噪音和其他干扰信号。
然后,可以进行时频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进一步的数据处理。
最后,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便于后续的研究和分析。
六、维护和保养为了确保脑电仪的正常使用寿命和数据质量,需要进行适当的维护和保养。
定期清洁电极表面,避免积累杂质和导电凝胶残留。
同时,要妥善保存仪器和配件,避免损坏和丢失。
在不使用脑电仪时,应将其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总结:脑电仪的正确使用对于脑电信号的获取和分析至关重要。
物理治疗室的操作规程一、总则(一)严格掌握各物理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二)接待病人,受限检查机器是否完好,输出是否正常,并开机预热.(三)嘱病人取合适体位,并交代注意事项。
(四)各物理治疗项目具体操作详见各项目操作流程.(五)治疗中工作人员不得离岗,巡视并询问病人,解释正常反应与异常反应。
异常反应应及时处理或停止治疗。
(六)治疗结束后,整理好机器与治疗床,做好为下一位病人的治疗准备,并记录.二、物理治疗项目:经颅磁刺激治疗仪、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失眠治疗仪、脑电仿生电刺激仪、精神压力分析仪。
(一)经颅磁刺激治疗仪1。
治疗操作流程:(1)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按下“开机按钮"。
(2)输入六位密码,登录进入菜单选择界面。
(3)若使用手动刺激,调节刺激强度,点击就绪、触发,或直接按刺激线圈触发按钮。
(4)若使用自动刺激,点击“程序刺激”,进入“方案选择”,点击序号确定方案,返回开始。
(5)若需编辑刺激方案,点击进入“程控编辑”后,点击序号,调节“刺激参数"后确定,返回进入自动刺激.(6)关机:关闭一起的电源开关,切断电源。
2.适应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神经性疼痛、癫痫、帕金森、肢体障碍等。
3.刺激线圈更换规程:(1)打开“电源开关”,按下“开机按钮”和背面右下方“排液开关”约20秒后,断开“电源开关”和“排液开关",拔下电源插头。
(2)逆时针旋转刺激线圈插头螺环,使插头完全脱离插座。
(3)分清两个刺激线圈插头插座,将其接头缺口处对准插座凸起处,顺时针用力旋转线圈插头螺环直至完全拧紧.(4)将刺激线圈拍按原样固定至机器.(5)打开机器进入手动刺激界面,用5%输出强度手动刺激约1分钟,同时注意观察线圈插头插座接口处是否有液体渗出,若无则机器可以正常使用,若有应立即关闭电源,取下漏液插头查明原因或与厂家联系.(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1。
操作流程(1)在非常安静、光线柔和、温度26℃左右的治疗室内, 患者者坐在一张有扶手的靠椅、沙发或是呈45度角的躺椅上,解松紧束的领扣、腰带,穿换拖鞋或便鞋,坐时双腿不要交叉,以免受压。
TDCS电刺激器系统实验操作规程
1.首先,对被试说明实验的基本情况,并填写知情同意书。
2.针对被试者情况确定电极片阳极和阴极作用位置,一般作用位置为受损脑区大脑皮质。
3.选择电刺激的作用方式,阳极兴奋,阴极抑制,对照假刺激在真刺激电极放置位置给予非常短暂的电流刺激。
4.选择刺激电流的大小和刺激时间,一般建议单位面积电流强度<0.057mA。
5.选择导电介质,一般电介质分为清水、生理盐水和饱和盐水,导电性依次增强,实验中根据需要选择。
6.确认TDCS电刺激器系统的硬件部分、操作控制界面正常连接,电源正常工作。
7.给被试头皮进行清洗,减少不必要的阻抗。
8.根据确定的刺激位置对病人头部定位,然后在该位置固定电极片。
头颅较小的,选择医用弹性绷带或一般固定带;头颅适中的,可选用弹力帽。
建议做前额叶的用弹性绷带或者一般固定带相对较好。
9.打开TDCS电刺激开关,根据确定的参数设置刺激电流开始刺激。
10.刺激过程中随时跟踪了解被试感觉,如出现被试不能耐受的情况,可先下调电流强度,等待被试适应后再往上调。
若出现强烈的不良反应,要及时终止实验。
11.一次刺激时间建议为20min,刺激结束后先关闭设备电源,再
去除被试电极头带,为被试清洗头皮上残留的电介质。
注意事项:
1.TDCS电刺激设备连接部件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按照要求安全操作,
除了设备管理员,任何人不得自行拆装。
2.电极片和头带使用过后应装入专用包装袋中或专用盒中。
3.使用人员需在大型设备使用记录本上做好相应的使用记录,使用
完成后请设备负责人员进行检查。
脑循环治疗仪操作规范【概念】脑循环治疗仪是一种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仪(非药物性治疗),它运用“数字频率”合成高科技技术,产生年轻的、健康的、正常的仿真生物电来取代患者自身病变的、残缺的生物电,通过粘贴于两耳侧乳突的电极贴片,无创引入小脑顶核,对人的脑部进行电刺激治疗,其技术是世界领先的。
【适应症】脑梗塞、脑供血不足、脑出血恢复期、中风康复、中风预防、头痛、偏头痛、头晕、脑外伤促醒、脑外伤恢复等脑血管与神经系统疾病。
【禁忌症】1、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如:脑出血急性期、凝血机制障碍等);2、严重心脏病或带有心脏起搏嚣的患者;3、有颅内感染或颅内肿瘤患者;4、有颅内血管金属支架植入者。
【用物准备】脑循环治疗仪、屏风等。
【操作步骤】1、使用前准备和检查:接上电源,打开开关,仪器处于准备状态;操作各按钮功能正常;装上输出线,准前完毕。
2、仪器使用: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患者两耳侧乳突后, 贴上一次性体表粘贴电极。
将输出主输出线的一对夹持器分别夹于两侧粘贴电极纽扣上,可用松紧绑带将两电极辅助固定。
根据患者具体状况,设置各参数指标:模式、比率、强度、频率、时间。
操作③④⑤⑥按钮可得所设置的参数。
按下准备/启动钮②使机器处于启动状态,输出的信号通过输出线传输到患者,开始进行仿生电剌激,计时器进行倒计时, 随后按患者反馈调整合适强度。
当设定输出时间完成,主机蜂鸣器会发出呼叫声,主机自动回复到准备状态,此阶段仿生电剌激治疗结束,此时松下患者的绑带,取下主输出线的夹持器,取下粘贴电板,并在患者乳突处擦生理盐水作清洁处理。
输出线上除对主输出线(较短的一对,用于脑部仿生电剌激)外,另有一对辅助输出线(较长的一对,用于肢体或人体其它部位电剌激),具体操作方法与上相同。
3、体表粘贴电极:本仪器使用专用粘贴于体表的电极为一次性使用的一次性电极,用完即丢奔。
本机采用的电极, 其与皮肤接触的材料和粘合剂应附合生物相容性,必须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
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具体要求及技术参数
一、主要功能描述
主要用于
二、主要技术参数
1.仿真生物电波输出,具生物电巨涨落、巨系统吸引子仿真特性
2.恒流输出特性,在改变负载实验中的误差绝对值不大于15%
3.输出电流峰值:主极可调范围0T5mA;辅极可调范围0—3OmA
4.主极平均有效输出电流强度W3mA
5.最大输出电压峰值Utop:输出开路时不大于100V
6.输出电流的频率特征(输出频率):O.5HZ-159HZ
7.频谱范围:<15KlIz,主谱线范围:<3.5KlIz
8.连续工作时间大于24小时
9.工作电源:交流电压220V,频率50Hz,输出功率35VA
10.防电击类型:11类设备;防电击程度:BF应用部分型
11.治疗参数
治疗方式:3种(标准、连续、夜间)
治疗模式:4种(对应不同的输出电流波形)
治疗强度:数字显示,1一125(标志强度的无量纲数),调节不长为1(注:用于调节主极、辅极的电流输出强度)
辅极/主极治疗强度比率:0.5—3,调节步长为0.1(注:用于调节辅极的电流输出强度)
治疗频率:1—200(标志频率的无量纲数),调节步长为1
时间设定:可调范围Imin—9min,调节步长Imin。
神经肌肉电刺激仪操作规程1.仪器准备a.确保神经肌肉电刺激仪和电极贴片处于良好状态。
b.检查电极贴片是否与仪器正确连接,确保电极贴片没有损坏或涂有导电胶。
c.确保仪器已连接到电源并处于关机状态。
2.环境准备a.将操作仪器的区域保持整洁,确保没有杂物干扰操作。
b.确保操作区域有良好的通风,并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
3.患者准备a.在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仪之前,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c.示范和解释治疗过程给患者,并确保其理解和配合。
4.电极贴片应用a.在治疗开始之前,清洁患者的皮肤,并去除皮肤上的油脂和污垢。
b.确保电极贴片贴在准确的位置,通常是在神经或肌肉附近。
按照医生或专业人员的建议贴上电极贴片。
c.确保电极贴片紧贴皮肤,不要有明显的松动或起皱。
d.当使用多个电极贴片时,请确保它们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
5.设置仪器参数a.按照医生或专业人员的指示设置仪器的参数,如刺激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等。
b.开机前,请确保所有参数已正确设置,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6.开始治疗a.按下电源按钮,将电流传输到电极贴片上。
确保患者没有不适感觉或疼痛反应。
b.轻轻旋转仪器上的旋钮,逐渐增加刺激强度,以使患者感受到轻微刺激。
c.按照医生或专业人员的建议进行治疗时间,并确保在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的反应。
7.治疗结束a.在治疗结束时,逐渐降低刺激强度,直到完全关闭电流。
b.将电极贴片从患者身上移除,并将其清洁干净。
确保电极贴片不沾有任何污垢或残留物。
c.关闭仪器电源,并小心存放。
8.处理仪器和电极贴片a.将仪器和电极贴片存放在干燥,清洁,无尘的环境中。
b.随时检查仪器和电极贴片的工作状况,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洁。
c.如果电极贴片损坏或导电胶脱落,请更换它们。
9.定期培训和持续维护a.定期培训医护人员和患者,以确保他们对神经肌肉电刺激仪的正确操作有清晰的了解。
b.对仪器进行定期的维护,按照制造商的建议进行校准和更换零部件。
脑电生物反馈仪正确使用方法脑电生物反馈仪(Electroencephalography Biofeedback)是一种用于测量和调节脑电活动的设备。
它可以监测大脑的电信号,并通过反馈让用户了解自己的脑波模式。
正确使用脑电生物反馈仪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正确使用方法的介绍。
一、准备工作在使用脑电生物反馈仪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检查电源连接和电极粘性。
其次,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外界干扰。
最后,拭去头部和电极部位的油脂和污垢,以确保电极与皮肤的良好接触。
二、确认正确的电极位置正确的电极放置位置对脑电生物反馈仪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常见的电极放置位置有额叶、颞叶和顶叶区域。
根据不同的训练目标,电极的放置可能会有所不同。
建议根据设备厂家提供的指南或咨询专业人士,确保正确放置电极。
三、校准设备和脑波训练在使用脑电生物反馈仪之前,需要对设备进行校准。
校准的目的是建立个体的基准数据,以便后续的脑波训练。
在校准过程中,用户需要进行一些特定的任务,如放松、集中注意力或调整呼吸。
根据设备的不同,校准的步骤和时间长度可能会有所区别,用户应按照设备指南进行操作。
四、个性化训练计划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可以提高脑电生物反馈仪的效果。
根据个体的需求和目标,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
这可以包括频率训练、时长训练和强度训练等。
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训练计划的制定,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五、持续监测和记录数据在使用脑电生物反馈仪进行训练期间,持续监测和记录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这可以帮助用户了解自己的进展,并为后续的训练调整提供依据。
设备通常会提供数据记录和分析的功能,用户可以利用这些功能进行数据的保存和分析。
六、合理使用脑电生物反馈仪脑电生物反馈仪是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但并不是万能的。
用户需要合理使用脑电生物反馈仪,并结合其他的训练方法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同时,也要注意使用的频率和时长,避免过度训练或过度依赖脑电生物反馈仪。
渡康医用儿童专用脑电仿生电刺激
仪产品介绍
渡康医用儿童专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产品介绍:仿真生物电刺激小脑顶核----耳后电极
仿真生物电(无序波)通过乳突穴颅外刺激小脑顶核、脑细胞和脑血管,通过以下三个方面作
用,以起到脑功能恢复的效果:
1、舒张脑血管、改善血管弹性,增加大脑局部血流量,改善脑血液微循环。
2、启动脑内源性神经保护机制,保护神经细胞,改善脑细胞的代谢环境,使受损脑细胞代谢加快。
3、稳定脑神经细胞膜电位,抑制去极化波,引导非正常脑电趋向正常。
仿真生物电刺激患肢肌肉神经----肢体电极
通过仿真生物电刺激,使患肢以被动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的方式来模拟主动运动,达到以下疗效:
1、在患肢周围神经及肌肉周围受到仿生电刺激的同时,电刺激也可以传入神经脊髓并投射到高级中枢去,
使病灶尚未完全坏死的神经细胞兴奋性得以提高,
从而起到促进其功能重建的作用。
2、仿真生物电刺激能够降低突触传导阻力,从而可以在病灶区周围网样的神经突触联系中形成新的传导通路。
3、由于周围性代偿的存在,在瘫痪的肌肉受到电刺激时,尚有功能的肌纤维可以增粗——使肌力有所增加;
尚有功能的运动神经末梢可以增加其分支,以支配失神经支配的肌肉纤维——使功能得以恢复。
适应症
小儿脑瘫相关疾病:运动、姿势、智力、语言、视听觉、生长发育、牙齿发育、情绪和行为障碍精神系统相关疾病:自闭症,多动症,抽动症,认知功能障碍
偏头痛、神经衰弱、失眠、脑萎缩、抑郁症、脑疲劳综合症
适用科室
儿保科、小儿脑瘫科、精神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理疗科、小儿科、癫痫科、针灸科、各级残联、特殊教育学校、福利院等。
产品图片:。
Epoc+便携式脑电仪操作手册(一)脑电仪简介Epoc+便携式脑电仪由16个传感器(含两个参考电位)组成,内置蓝牙模块,无需任何连接线就可将脑电讯号传输给计算机。
我们可以通过这款便携式脑电仪描计人体大脑脑电波,从而能够探测感知人们的情绪,厌烦、兴奋、紧张、激动、放松等状态均能通过进一步分析脑电波获得。
同时,该装置通过大脑还能发现人体肌肉的状态,发现笑容或者皱眉等轻微的动作反应。
E-poc便携式脑电仪提供了多通道的脑电图(EEG系统)的研究,支持广泛的应用范围,包括脑神经科学,心理学,情绪识别,生物反馈,脑机接口。
E-poc便携式脑电仪是一款高分辨率,多通道数据采集,无线便携式脑电系统。
所提供的原始脑电数据,可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脑电分析和脑电图进行研究。
同时,它提供了专有软件工具包,包括测试平台软件和开发包SDK。
14导EEG通道的名称分别是:AF3,F7,F3,FC5,T7,P7,O1,O2,P8,T8,FC6,F4,F8,AF4。
E-poc便携式脑电仪可以通过无线连接传输到电脑运行。
系统支持Windows,Linux或Mac OSX。
(二)操作流程1、将适量生理盐水涂抹到14个电极上2、将14个电极安装到便携式脑电仪上3、保证实验被试头发洗净或头发较短4、打开“control panel”,为被试正确佩戴脑电仪,每个电极位置如下图:5、当每个电极呈现绿色,则调试完毕。
6、打开“Expressiv suite”选项卡,可查看表情数据,最小“Emotiv control pane”7、打开“Emotive testbench”,配置标记并保存。
8、点“SAVE”按钮,选择脑电文件存储位置,填写Subject ID和Record ID。
9、记录脑电波,并根据被试不同任务作标记。
10、点击“Stop saving”,该组数据则保存在预先设定好的位置,可双击查看数据。
视频脑电图仪器设备操作规范
1、打开电源先预热机器、稳压,然后开机。
2、检查前清洁病人头皮,正确按规范安放电极。
3、打开视频脑电图检查操作界面,检擦无线蓝牙接收器信号灯是
否正常,调节视频角度位置;最后连接导联线与采集盒,打开
开关,检查采集盒电池是否够用,交代病人不要触动采集盒开
关及连线接头。
4、机器连通病人后,检查各导联图象监测是否清晰、基线是否稳定
等;如有干扰,检查原因:a充分与病人沟通,使病人完全放松下来;b检查导联线与采集盒接头接触情况及电极与头皮极接触情况,排除干扰。
5、一切正常后,进入记录操作,进行生物定标,检查机器时间常数、
滤波、增益是否在要求范围。
6、监测过程中,要定期观察仪器运行是否正常,保持室内安静,避
免有人走动及各种外界干扰。
7、检查结束,停止记录,退出界面,断开导联线与采集盒的连接,
轻轻取下病人头上盘状电极,清除电极膏,消毒、干燥备用。
8、完毕将时间常数、滤波、增益等检查一遍,归回常规位置,全
部检查结束后离开检查室前应关机,关闭总电源,遮盖仪器。
EGC2011心电图机检定仪操作规程仪器简介:EGC 系列智能化心脑电图机、心电监护仪检定仪可依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543-2008《心电图机》、JJG1041-2008《数字心电图机》、JJG1043-2008《脑电图机》、JJG760-2003《心电监护仪》,JJG954-2000《数字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仪》、JJG1042-2008《动态(可移动)心电图机》,JJF1149-2006《心脏除颤和心脏除颤监护仪校准规范(监护部分)》进行检定、校准。
此外,还可提供超低频信号及模拟心电信号灵活地运用于生理电等方面的测试。
EGC 系列智能化心脑电图机、心电监护仪检定仪也完全符合JJG749-2007《心、脑电图机检定仪》、JJG1016-2006《心电监护仪检定仪》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并可按照这两部规程方便地实现量值溯源。
1、目的:为了规范EGC2011数字脑电图仪及脑电地形图仪的操作程序,保证正确使用仪器,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设备安全。
2、适用范围EGC2011心电图机检定仪适用于数字脑电图仪及脑电地形图仪。
3、技术参数:▲使用环境环境温度:(20±5)℃;相对湿度:小于80%;供电电源:220(1±10%)V,50(1±5%)Hz▲技术指标●平衡衰减器:衰减比:1/1000;衰减比最大允许误差:±0.3%。
●方波信号:幅度范围(峰峰值):8.00μV~30.0V(心脑电图检定使用范围说明见附注)幅度最大允许误差(峰峰值):80.0μV~30.0V ±0.5%(心脑电图检定使用范围);50.0μV~80.0μV ±1%;8.00μV ~50.0μV±10%周期范围:2ms~50s周期最大允许误差:±(0.1%信号周期+2μs)●正弦信号:幅度范围(峰峰值):8.00μV~30.0V(心脑电图检定使用范围说明见附注)幅度最大允许误差(峰峰值):(频率在20mHz~200Hz 内)80.0μV~30.0V ±0.5%(心脑电图检定使用范围),50.0μV~80.0μV±1%;8.00μV~50.0μV±10%频率范围:20mHz~1000Hz ,周期最大允许误差:±(0.1%信号周期+2μs)失真度:500Hz 以下,<1%;500Hz 以上,<2%;●三角波:周期范围:2ms~50s,周期最大允许误差:±(0.1%信号周期+2μs)●标准心率信号:心率范围:(10.0~500)次/分钟;心率最大允许误差:±(0.1%信号周期±2ms)幅度范围:(峰峰值):4.00μV~15.0V 幅度;最大允许误差:(峰峰值):40.0μV~15.0V±1%;25.0μV~40.0μV±5%;4.00μV~25.0μV±10%●极化电压:直流:±300 mV,电压最大允许误差:±5%●微分信号:频率:1Hz,频率最大允许误差:±0.1% 10Hz 2mV●交流信号:用于动态心电图机的检定。
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简单操作流程
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简单操作流程
注意事项:1、电池电量小于80%时应充电; 2、治疗前应检查电极线的外观及通断情况、电极片的外观及阻抗、电极衬垫的外观及吸水性、绑带的外观及弹力;
3、治疗时应做好与患者的充分沟通,像轻微的反应(皮肤发痒、刺痛、被叮感等)属于正常现象;
4、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如有不适(强烈刺痛或出现电击反应等)、接触电阻变大或接触不良时,应立即停止治疗,并参照《操作使用及维护保养手册》,对电极片、电极线和刺激仪进行检测;
5、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尽量保证电极不发生移位,避免造成灼伤;
6、平时应做好对电极片、电极线和刺激仪的维护,具体参照《操作使用及维护保养手册》。
脑电监护仪的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 确保脑电监护仪充电充满电量。
- 根据使用者的头部大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头部电极。
- 检查电极的清洁度,确保没有杂质。
- 准备好脑电导电胶布。
2. 安装电极
- 将电极轻轻粘贴在头部的指定位置。
- 确保电极紧贴头皮,不要留有空隙。
- 确保电极与电极之间没有交叉。
3. 连接设备
- 打开脑电监护仪设备。
- 将电极线一端插入脑电监护仪设备的接口。
- 将另一端插入相应的电极头部插座。
4. 开始监护
- 根据需要选择监护模式,如静息状态或运动状态。
- 调整脑电监护仪的灵敏度,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调整。
- 确保监护仪的信号稳定且清晰。
- 开始记录脑电波信号。
5. 结束监护
- 停止记录脑电波信号。
- 关闭脑电监护仪设备。
- 将电极线从脑电监护仪设备和电极头部插座上分别拔出。
- 将电极从头部上轻轻撕下。
6. 数据分析和报告
- 将记录下来的脑电波数据传输到电脑。
-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 根据分析结果生成详细的脑电波报告。
7. 清洁和维护
- 关闭脑电监护仪设备时,注意先将电极线和电极头部插座拔出。
- 清洁电极并保持干燥。
- 将脑电监护仪设备放置在干净的地方,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以上是脑电监护仪的操作流程,确保按照操作步骤进行,以确保监护效果和数据的可靠性。
脑病治疗仪操作方法脑病治疗仪是一种使用电磁波或电脉冲等技术来治疗脑部疾病的医疗器械。
脑病治疗仪的使用方法根据不同的型号和功能会有所差异,下面是一般脑病治疗仪的操作方法。
1. 准备工作将脑病治疗仪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确保周围环境干净整洁,没有杂物干扰。
2. 检查设备检查脑病治疗仪的外观是否完好,查看是否有损坏或漏电等情况。
同时,检查设备的供电线是否连接稳固,以及如充电线是否与电源连接正常。
3. 插入治疗仪的电极根据治疗仪的要求和使用部位,选择合适的治疗电极,并将其插入脑病治疗仪的插孔中,插孔与电极要插入时保持对齐,通过插孔可以将电极连接电疗仪。
4. 设置治疗模式和参数根据医生的建议或治疗仪的推荐,选择合适的治疗模式和参数。
一般来说,治疗模式可以分为脑电调节、电脉冲和磁脉冲等不同种类。
某些治疗仪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定义治疗模式。
调整治疗参数,如频率、时间、强度等,以满足个体化的治疗需求。
5. 清洁治疗部位使用湿布或纱布清洁治疗部位,保证皮肤干净卫生。
如果需要,可以涂抹一些传导剂,以提高电流传导效果。
6. 仔细阅读使用手册根据脑病治疗仪的使用手册进行具体操作。
使用时一定要仔细阅读使用手册中的安全警示和相关注意事项,确保安全使用设备。
7. 开始治疗根据治疗仪的操作指南,按下开关键,开始治疗。
通常治疗时间会根据不同的疾病和治疗目的有所不同。
在治疗过程中,应保持舒适的姿势,并避免剧烈活动或移动治疗仪,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8. 监控治疗过程在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查治疗仪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并注意治疗部位是否有异常感觉或不适。
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治疗,并向医生咨询。
9. 治疗后的清理和维护治疗结束后,先关闭治疗仪的电源开关,然后将治疗仪与电极分离。
清洁治疗仪的外壳和电极,将其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以防止受潮或受损。
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如清洗电极插孔、检查电源线或充电线是否完好等。
总结起来,使用脑病治疗仪需要根据设备的要求进行正确的操作,同时关注自身安全,合理设置治疗参数并在治疗过程中注意监控。
关于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的临床使用指南临床使用指南: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大家都知道,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是一种非常神奇的医疗设备。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大脑活动,从而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今天,我就要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种设备的临床使用方法。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的基本原理。
这个设备可以通过测量我们的脑电波来分析我们的情绪和行为模式。
然后,它会根据这些模式给出一些建议,帮助我们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来介绍如何正确地使用这种设备。
一、准备工作在使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之前,我们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
我们需要确保设备已经连接到电源,并且已经校准好。
我们需要找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来进行训练。
我们需要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以便设备可以贴紧头皮进行测量。
二、训练过程在开始训练之前,我们需要先选择一个合适的训练内容。
这个内容可以是任何与我们想要改善的问题相关的事情,比如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
然后,我们需要坐在舒适的椅子上,将设备贴紧头皮,并保持放松的状态。
接下来,我们只需要按照设备的提示进行操作即可。
在训练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保持专注和放松的状态;要按照设备的提示进行操作;要及时记录自己的感受和反应。
三、后续维护在使用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之后,我们还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维护工作。
要定期清洁设备表面和传感器;要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或高温环境中;要按照设备的说明书进行正确的存放和保管。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医疗设备。
只要我们正确地使用它,就可以帮助我们改善很多问题。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本篇指南,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健康和美好!。
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一、操作规程
1.开启电源
2.在患者两侧乳突处贴上电极,将治疗输出线夹头夹于两侧电极
纽扣上,用松紧绑带将电极辅助固定;
3.根据医嘱选择治疗类型、模式设定治疗时间;
4.按下准备∕启动钮,开始治疗,由低到高调至患者耐受限;
5.治疗结束,自动鸣叫,返回初始状态;
6.松下绑带,取下粘贴电极,并在乳突处作清洁处理;
7.关机。
二、注意事项
1.治疗中,刺激强度根据患者自身感觉调节,以适宜为度;
2.有出血倾向的病人禁用(如脑出血急性期);
3.严重心脏病及带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