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战双 同盟国集团与协约国集团(战争爆发后,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 方 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主要战 场
最初集中在欧洲战场,后来逐渐扩大到非洲、亚洲等地
第一次 世界大
战
重大战 役
凡尔登 战役
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法国的凡尔登[12]展开了 一场历时约10个月的阵地战。这场战役异常惨烈, 因此有“绞肉机[13]”“地狱[14]”“屠场[15]”之称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05周年;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
第一次世界大 战欧洲战场形
势图
重要国家/地点: (1)协约国集团主要国家:英国、法国、俄国 (2)同盟国集团主要国家: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 (3)凡尔登:法国与德国爆发凡尔登战役 战争形式:形成了东线、西线、南线三条战线,德国双线 作战,大部分欧洲国家都参战: (1)东线战场:交战双方主要是德国与俄国,十月革命后,俄 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2)西线战场:最关键、最具决定意义的战场,交战双方主 要是德国与英国、法国。1916年,德、法两国进行凡尔登 战役,法军挫败了德国的进攻 (3)南线战场:交战双方主要是奥匈帝国与意大利、塞尔维 亚等
表现
经济上 政治上
建立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11] 权力高度集中[12],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评价
(1)积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 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2)消极:①苏联模式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 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②由于没有尊重经济规律,随着时间推移,苏 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