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机械效率专题复习
- 格式:docx
- 大小:270.97 KB
- 文档页数:7
机械效率专题训练1.知识点梳理:机械效率的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以下各情况中的物理量应该怎么表示。
物体A的重力为G,受地面摩擦力为f,拉力为F。
拉力移动了3m。
请表示:有用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额外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械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重G,拉力为F,动滑轮重为g。
物体上升1m。
请表示:有用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额外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械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斜面长为l,高为h,物体重G,摩擦力f,物体从低端到顶端。
有用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额外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械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题解析【例1】(多选)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物体 A 重490N,物体B 重294N,物体B 在匀速下降了40cm的过程中,拉动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移动了一段距离;若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拉动物体A,使物体A在5s内匀速移动0.5m(不计动滑轮、绳重以及滑轮轮轴间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F 为294N,拉力F 的功率为29.4WB.拉力F 为147N,拉力F 的功率为14.7WC.物体A 与桌面的滑动摩擦力为294ND.绳子拉力对物体B 所做的功为73.5J【例2】(2010 年昌平一模)如图所示装置,物体 B 所受重力为G B ,物体A在物体B 的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
2021年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11 简单机械滑轮、滑轮组、机械效率(基础练习+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精选20个小题):1.(2020·湖北省随州市)体重为60kg的工人利用如图滑轮组将一质量为80kg的重物A 匀速提升1m,此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与摩擦,g取10N/kg),小明对此工作过程及装置作出了以下论断:①动滑轮重为200N②此过程中,工人对绳的拉力做功1000J③重物匀速上升过程中,它的机械能增大④若增大重物A的质量,该工人用此滑轮组匀速拉起重物时,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90%关于小明的以上论断()A.只有①③正确B.只有②③正确C.只有①②③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2.(2020·广东省广州市)如图所示,小明分别使用甲、乙、丙、丁四种机械匀速提升物体(绳长不变),测得拉力和物体M、N所受的重力如表所示,则()F甲F乙F丙F丁GMGN5.5N 12N 5.5N 8N 5N 10NA.甲的机械效率比丙的大B.乙、丁的机械效率相同C.使用丙提升物体M时省力D.实验测得的数据无法算出机械效率3.质量是6kg的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图所示的装置使物体以0.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始终保持水平,其示数为2N,不计绳子的伸长和滑轮组内部的摩擦,则(g取10N/kg)()A.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为6NB.水平桌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是2NC.在1s内拉力F做功1.2JD.在1s内拉力F的功率是0.4W4.(2020·重庆A卷)滑轮是提升重物时经常用到的一种机械,工人师傅用500N的拉力F,利用图所示的滑轮将重800N的重物在30s内匀速提高了6m。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绳端移动的速度为0.2m/sB.该滑轮的机械效率为62.5%C.工人师傅拉绳子的功率为200WD.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为3000J5.(多选)(2020·孝感)如图所示,某建筑工人利用滑轮组提升水平面上重900N、底面积为200cm 2的方形货箱,货箱20s内匀速上升4m,工人所用拉力F为40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A.人拉绳子的速度为0.2m/sB.动滑轮的重力为300NC.此段时间内,拉力F做功为3600JD.当滑轮组对货箱的拉力为零时,货箱对地面的压强为4.5×104Pa6.为探究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设计如下两种方式拉升重物,下面关于探究的做法和认识正确的是( )A.用动滑轮提升重物上升h高度,测力计也上升h高度B.若拉升同一物体上升相同高度,用动滑轮拉力更小,且做功更少C.减小动滑轮质量可以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D.若用定滑轮提升重物,当拉力竖直向下时最省力7.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吊起质量为80kg的箱子,绳自由端施加的拉力为500N,箱子被匀速竖直提升了3m,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工人做的功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 )A.2400J;62.5%B.3000J;80%C.3000J;53.3%D.1500J;62.5%8.如图所示,用力F把重为400N的物体在10 s内匀速提升2m,其中动滑轮重为10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 )A.绳子的拉力为200N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C.拉力的功率为80W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2m/s9.如图所示,用30 N的拉力F沿水平方向拉绳子的一端,使重400N的物体A以0.1 m/s 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运动了10 s,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在此过程中(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1mB.滑轮组对物体A的水平拉力为90NC.拉力F的功率为3WD.拉力F所做的有用功为72J10.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一水平面上的正方体,物体的边长为0.1m,动滑轮重2N,物重20N,不计绳重和各处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物体被提起匀速向上运动时,滑轮组机械效率约为81%B.当物体匀速上升的速度为0.1m/s时,拉力F的功率为2WC.当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500Pa时,则拉力F为15ND.当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400Pa时,则拉力F为9N11.如图所示,小机车通过滑轮组匀速向上提升重为3500N的物体,物体上升速度为1m/s,若动滑轮重500N,机车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0kW,机车所受阻力不计、绳重及滑轮转动时的摩擦忽略不计,则在重物匀速上升2s的过程中( )A.机车所做的最大功为4×103JB.绳的最大拉力等于1750N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35%D.该装置能提起的最大重物重为9500N作用下,在水平面12.如图甲所示,重为80N的物体在大小为30N、水平向左的拉力F1上以0.4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滑轮与绳子质量及滑轮轴处摩擦均不计.改用如图作用下,在相同的水平面上向右匀速运乙所示滑轮组后,该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2动0.5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15N的功率为24WB.拉力F1C.拉力F的大小为90N2做的功是30JD.拉力F213.(2017年重庆A卷)工人师傅用图5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800N的重物缓慢匀速竖直提升3m,人对绳的拉力F为500N,不计绳重和滑轮转轴处的摩擦,则()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9mB.动滑轮的重力为200NC.人通过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1500J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3.3%14.如图所示,绳及滑轮重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不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机械效率的计算专题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主要复习机械效率的计算。
具体内容包括:1. 机械效率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 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3.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4. 机械效率计算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2. 能够分析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并提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3. 能够运用机械效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2. 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及其分析;3. 机械效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一个关于机械效率的实际例子,如吊车吊起重物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机械效率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机械效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影响因素,通过示例进行分析。
3. 例题讲解:挑选一道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跟随解题。
4. 随堂练习:布置几道有关机械效率的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解答,及时纠正错误,巩固知识。
5. 知识拓展:讲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以及机械效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7. 布置作业:布置几道有关机械效率的作业题,让学生课后巩固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机械效率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 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3.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4. 机械效率计算的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 计算题:计算一个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并分析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2. 应用题:运用机械效率的知识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提高吊车工作效率的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机械效率的原理,探索提高机械效率的更多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动可动F 2F 1BAG Ol 1l 2F 1 B B GGAAsh2021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专题11 简单机械滑轮、滑轮组、机械效率(知识点+例题)一、滑轮:1.滑轮定义:周边有槽,中心有一转动的轮子叫滑轮。
因为滑轮可以连续旋转,因此可看作是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仍可以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
根据使用情况不同,滑轮可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
2.定滑轮:(1)定义:工作时,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如下左图所示。
(2)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如下中图所示)轴心O 点固定不动为支点,其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圆的半径r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因为重物匀速上升可知,则,不省力。
(3)特点:不省力,但可改变力的方向。
所谓“改变力的方向”是指我们施加某一方向的力(图中F 1方向向下)能得到一个与该力方向不同的力(图中得到使重物G 上升的力)。
(4)动力移动的距离与重物移动的距离相等,S=h 。
(如上右图所示)对于定滑轮来说,无论朝哪个方向用力,定滑轮都是一个等臂杠杆,所用拉力都等于物体的重力G 。
(不计绳重和摩擦)【例题1】如图所示用的定滑轮的拉力F 是20N ,匀速提起物体A ,不计摩擦,A 的重力为 N 。
定滑轮实质是 杠杆。
若在拉力F 的作用下,物体A 上升了2m ,则拉力F 做的功为 J 。
【答案】20;等臂;40。
【解析】拉力F 是20N ,匀速提起物体A ;F1向上向上OF2GF1l1l2hs=2h因为是定滑轮,所以G=F=20N,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
动滑轮中,拉力移动的距离与物体上升的高度h之间有S=h=2m;所以W=FS=20N×2m=40J。
【变式练习1】如图所示,甲物体重6N,乙物体重10N,弹簧秤重力及摩擦均不计。
则当甲、乙两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读数为 N。
【答案】6【解析】当图中的装置静止时,它们受到的都是平衡力的作用。
甲的重力为6N,它对弹簧秤的拉力就是6N,两侧拉力平衡,因此,乙端对弹簧秤的拉力也是6N,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
专题复习机械效率和热机效率一、教学目标:1•能结合实例分析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能说出机械效率的含义,知道机械效率是小于1的。
能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4.知道什么是燃料的热值和单位,会查燃料热值表.二、教学重、难点:1.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概念及关系。
2.机械效率的简单计算。
3.是燃料热值的概念和理解,热机的效率。
4.对热机的效率的理解三、.教学过程:1.知识复习:1.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 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2.功的计算公式:W=FS____________ 单位:J2.引入: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到碰到“效率”这个词,例如学习,如果你总共花了10小时,其中.6小时是在学习,而4小时在干其他的事,总时间是 ,起作用的时间是 ,浪费的时间是—,你的学习效率应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o同样的道理,我们用机械帮助我们完成工作的时候,也会涉及到效率问题,我们称之为机械效率。
要研究机械效率,就要先研究机械做功的情况。
3.新课教学思考:为了达到目的,人们通常要借助于机械来完成某些任务,在此过程中所做的功都是有用的吗?例1:一个人用水桶从井里打水,都对谁做了功?对谁做的功是我们的目的,是有用的?对谁做的是没有用的功?回答:对水做了功,对桶做了功。
对水做功是我们的目的,是有用的功,对桶做功不是我们的目的,对我们而言是没有用的功,但为了打水又不得不对桶做功。
在这里我们引出三个概念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也就是我们工作的目的。
用W有用额外功:对人们没用的,又不得不做的功。
用W额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
用w总例2:若桶掉在水中,把装满水的桶捞起来,目的是什么?则有用功又是什么?额外功又是什么?找同学回答。
图5专题复习——机械效率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7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绳子受的拉力分别为F 1、F 2,保持甲、乙两绳自由端的速度相同,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
若不计绳重及轴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F 1和F 2大小不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B . F 1和F 2大小不相等,F 1和F 2的功率相同C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物体运动的时间相同D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等,F 1和F 2做的功相同如图5所示是提升路面砖的装置。
质量为70 kg 的工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00 cm 2,吊箱重200N ,每块砖重100N ,滑轮的摩擦和绳重均可忽略不计。
工人用拉力F 在4s 内匀速提升10块砖,升高2m ,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0%。
(取g =10N/kg )则A .工人做的额外功是2000JB .拉力F 的功率是500WC .工人对地面的压强是1500PaD .此装置的机械效率最高可达85%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G =100N 的重物提升到高处。
小明同学设计了图7甲所示的滑轮组装置。
当用图7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下拉力F 拉绳时,重物的速度υ和上升的高度h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图像分别如图7丙和丁所示。
若重物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 =5×10-2m 2,不计绳重和摩擦,绳对滑轮的拉力方向均可看成在竖直方向。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在2~3s 内,拉力F 的功率P 为150WB. 在0~1s 内,重物对地面的压强p 为600PaC.在1~2s 内,拉力F 做的功W 为375JD. 在2~3s 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后为53%图7 甲图7甲 F 1 乙 F 2如图7所示晾衣装置,每个滑轮重为0.5N ,晾衣杆重4N 。
体重为500N 的小明要提升总质量为5.6kg 的三件衣服,他以拉力F 竖直向下匀速拉动绳的自由端,此时小明对地面产生的压强为3.2×104Pa ,在2s 内,他将绳端匀速竖直下拉了1m 。
《机械效率》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越省力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B. 做功越少的机械,机械效率越低C. 做功越慢的机械,机械效率越低D. 总功相同,有用功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2.利用相应规格型号的胶质滑轮,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式,把质量相等的重物G提升了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甲、F乙,机械效率分别是η甲、η乙(忽视绳重与摩擦,且动滑轮G动小于物重G),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 F甲<F乙η甲<η乙B. F甲>F乙η甲=η乙C. F甲>Fη甲>η乙 D. F甲=F乙η甲=η乙乙3.如图所示,把同一物体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BA和CA分别拉到顶端A,关于斜面的机械效率为ηB、ηC 的大小关系是( )A. ηB>ηC B. ηB=ηCC. ηB<ηC D. 无法确定4.现要利用斜面将木箱拉上汽车,下列做法中可以提高斜面机械效率的是()A. 以较快的速度拉木箱B. 以较慢的速度拉木箱C. 减小斜面的倾斜程度D. 增大斜面的倾斜程度5.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力所做的功越多B. 做功多的机械,功率肯定大C. 效率高的机械,做的有用功肯定多D. 功率大的机械,做功越快6.如图所示。
利用动滑轮提升一个重为G的物块。
不计绳重和摩擦,其机械效率为60%,要使此滑轮的机械效率达到75%,则须要提升重力为G的个数为()A. 2个B. 3个C. 4个 D. 5个7.如图所示,斜面长20m、高10m,固定在水平地面上。
一位同学用平行于斜面对上40N的拉力,在20s 内把重60N的物体沿斜面对上匀速拉动了10m。
在此过程中()A. 斜面的机械效率是66.7%B. 斜面的机械效率是75%C. 该同学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10WD. 该同学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30W8.下列关于简洁机械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镊子和定滑轮都是等臂杠杆B. 运用滑轮组的优点是既可以省力又可以省距离C. 洒水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洒水的过程中,水和车的整体动能和机械能都在减小D. 同一滑轮组匀速提升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是相同的9.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中,动滑轮重1N,小强用6N的拉力F通过该滑轮组匀速拉起重10N的物体,物体沿竖直方向上升0.4m。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讲义重点:功和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难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动能和势能的理解和相互转化方法:实验法,控制变量法,图像法,比值定义法,转换法一、知识点通关站【知识点 1】功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3、公式:4、功的单位:,简称,符号是。
1J= 1N·m 。
把两个鸡蛋匀速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1J 。
【知识点 2】功率1、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功率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物理量。
3、定义公式: . 推导公式:。
4、国际单位:,简称,符号是。
换算:1kW= W 1mW= W某小轿车功率66kW,它表示:小轿车1s 内做功 J【知识点 3】动能和势能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
2.做功的实质是。
3.动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运动物体的越大,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和。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
物体越大,被举得,重力势能就越大。
6.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而具有的能。
物体的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7.能量的单位是 ,简称,符号是。
【知识点 4】机械能及其转化1.机械能:和的统称。
2.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
3.人造卫星饶地球转动时,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人造卫星的重力势能将,动能,速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和。
5.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如果没有摩擦等阻力,那么机械能的总量。
二、练习成长站【类型1】下列关于力和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有力有距离一定有功B. 有功就一定有力的作用C. 有力就一定有功D. 没有功就一定不受力【练习】在举重比赛时,一运动员在第一阶段把150kg的杠铃很快举过头顶,第二阶段使杠铃在空中停留了3s 。
(名师选题)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重点知识归纳单选题1、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管分别装水和食用油。
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从同一高度O处静止释放,下落到P处,小球在食用油中下落的时间更长。
比较两小球从O处到P处的下落情况,则小球()A.在水中重力做功多B.在食用油中重力做功多C.在水中重力的功率小D.在食用油中重力的功率小答案:DAB.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重力G相等,从同一高度O处静止释放,下落到P处,下落的高度h相等,所以小球在水中和在食用油中重力做的功相等,重力做的功都为W=Gℎ故AB不符合题意;CD.由于小球在水中和在食用油中重力做的功W相等,在水中下落的时间t更短,由P=W可知,小球在食用t可知,小球在食用油中重力做功的功率P 油中重力做功的功率P更大,在食用油中下落的时间t更长,由P=Wt更小,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下列有关功和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且这个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B.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静止不动时,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C.物体做功越快,功率一定越大D.如图所示,50kg的小虎站在扶梯上,扶梯以1m/s的速度匀速上行,扶梯对他做功的功率500W答案:CA.当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的方向垂直时,此时力对物体不做功,故A错误;B.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静止不动时,运动员对杠铃有作用力,但杠铃没有移动距离,故运动员对杠铃不做功,故B错误;C.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物体做功越快,则功率一定越大,故C正确;D.由受力分析可知,扶梯对小虎的作用力F竖直向上,大小等于小虎的重力G,即F=G=mg=50kg×10N/kg=500N小虎在竖直方向上上升的距离为s=3m,故力F做的功为W=Fs=500N×3m=1500J由勾股定理可得,扶梯斜向上移动的距离为s′=√(3m)2+(4m)2=5m所用时间为t=s′v=5m1m/s=5s故由P=Wt可得,扶梯对他做功的功率为P=Wt=1500J5s=300W故D错误。
机械效率总复习编稿:李丽娟审稿:姚雄伟责编:李井军【本周内容】机械效率总复习考试内容知识点分项细目考试目标了解理解机械效率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2.机械效率√3.运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解决有关问题√一、知识点:4、机械效率:①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公式:③有用功总______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_____1。
通常用表示。
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机械效率的测量:原理: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器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教____________。
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①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②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③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6、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
例题解析1、要把重100N的沙子从一楼地面运上三楼,现有如图所示的三种方法。
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试回答下列问题。
(楼板的厚度不计)(1)三种方法的有用功是______的。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2)若不计摩擦和绳重.试计算出三种方法的额外功。
(3)比较三种方法的机械效率哪一种最高,说出理由。
解析:(1)三种方法都是将相同重lOON的沙子从一楼地面运上三楼,这一部分的功是有用功,所以三种方法的有用功是相同的。
(2)第①种方法第②种方法第③种方法(3)因为三种方法中的有用功相同,第③种方法的额外功最小所以机械效率最高。
2019—2019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一章第四节机械效率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10N的物体匀速提升0、1m,所用时间为2s,作用在绳子末端的拉力F为6N(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磨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
所做的有用功为0、6J B、动滑轮自重0。
2Nﻫ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0。
3W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
3%2、关于机械效率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利用机械越省力,机械效率越高 B。
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高ﻫC。
机械效率能够等于1 D。
实验中,机械效率等于1的机械是没有的3。
如图所示,用质量相同的滑轮分别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F乙, 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η乙。
不计绳重与摩擦,且动滑轮重力G动小于物体重力G物, 甲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ﻫA。
甲装置的机械效率大于乙装置的机械效率 B、甲装置的机械效率等于乙装置的机械效率ﻫC、甲图中的拉力等于乙图中的拉力 D、甲图中的拉力小于乙图中的拉力4、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重100N的物体匀速提升0、5m,所用的拉力是8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总功是50J,有用功是80J B。
有用功是50J,额外功是20JﻫC、总功是100J,有用功是80J D、总功是80J,机械效率是62、5%5、如图所示,小明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动滑轮重1N,用3N的拉力F通过该滑轮组匀速拉起重4N的物体,物体沿竖直方向上升0、2m、此过程中,额外功和机械效率分别是()A。
0、2J,83。
3% B、 0、2J,80% C、 0、4J,80% D。
0、4J,66、7%6、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600N的力沿着4m长的斜面,将重1200N的油桶匀速推到高1、5m的车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ﻫA。
利用斜面是为了省功 B。
工人师傅做功900JC、油桶在斜面滚动的摩擦力为600ND、把油桶滚上去而不是推上去,是为了提高斜面机械效率7。
机械效率: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斜面:W有用= Gh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W额= 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W额=f L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总=W有用+W额=FS= W有用/η斜面:W总= fL+Gh=FL4、机械效率:①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②公式:斜面: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③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
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
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5、机械效率的测量:①原理:②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③器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④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⑤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A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B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C 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6、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
机械效率1、图中定滑轮重2N,动滑轮重1N。
物体A在拉力F=4N的作用下,1s内沿竖直方向匀速升高了0.2m。
不计绳重和轴摩擦,则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0.4m/s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7.5%C.天花板对滑轮组的拉力为10ND.滑轮组对物体A做功的功率为1.6W 2.(2018·龙东)(多选题)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6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1m。
已知绳子的拉力为40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m B.做的有用功是600J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D.拉力F的功率为80W3.(2018·滨州)如图所示,重400N的物体在30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1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10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3mB.有用功为400JC.拉力F的功率为9WD.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72N4(2018·十堰)如图所示,滑轮组将重5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前拉动了lm,拉力F大小为1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2WB. 2s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0.4mC. 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50JD. 物体A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16N5.(2018•广安)如图所示,斜面长3m,高0.6m,建筑工人用绳子在6s内将重500N的物体从其底端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到顶端,拉力是150N(忽略绳子的重力)。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上的摩擦力是50N B.拉力的功率是50WC.拉力所做的功是300J D.斜面的机械效率是80%6.(2018·聊城)(多选题)个人师傅搬运货物时,在地面和卡车的车厢间倾斜放置一长木板搭成斜面,将地面上的货物沿斜面匀速拉上车厢用时15s。
已知车厢高1.5m,木板长3m,货物质量为60kg,沿斜面所用的拉力为400N,g=10N/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A.工人做的总动为9O0JB.工人做的额外功为300JC.工人做功的功率为60WD.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7.(2018•岳阳)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滑轮组把重为720N的货物匀速提高10m,所做的总功为12000J,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用该滑轮组提升更重的物体,机械效率会__________。
8.(2018·德阳)(4分)如图所示,沿斜面把质量为12kg的个物体匀速拉到最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是F=100N,斜面长2m、高1m.则其机械效率是%,物体所受摩擦力是N9.(2018•枣庄)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安装成甲、乙两种装置,分别用F A、F B匀速提升重力为G A、G B的A、B两物体,不计绳重和摩擦。
若G A>G B,则η甲η乙;若F A=F B,则G A G B.(选填“>”、“<”或“=”)11.下图是小明同学斜面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⑴小明探究的是斜面的机械效率跟的关系。
在第1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物块和斜面的内能增加了约J。
⑵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斜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
若要探究斜面机械效率跟斜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保持不变。
小华用20N的力把重为25N的物体沿着长为20cm、高为10cm的斜面,从斜面底端拉到顶端。
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实验时他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物块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的部分数据如下:12.的力F拉动小车,使小车从斜面底端匀速运动到斜面顶端,如图所示。
多次改变斜面倾斜程度,部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根据表格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2)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你认为斜面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斜面越陡,需要的拉力越。
(3)根据上面实验数据,你可以获得该实验探究的初步结论是:。
13、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在表中空格处填下适当的数据(机械效率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
(2)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
(3)从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还与其它因素有关,请你作出恰当的猜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有关(写出一种影响因素即可)。
14、某校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了“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以后,进行了小组交流,下表是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记录:43.9%6 2 0.8 1.06 62.9%(1)实验中影响滑轮组效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2)实验时应该拉动弹簧测力计.第3次试验时若在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读数,则所测拉力______0.62N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3)1、2两个小组的动滑轮重相同,提起的钩码重也相同,测出的滑轮组机械效率却不同,原因不可能是( )A.滑轮和轮与轴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同B.钩码被提升的高度不同C.测拉力时拉力的方向没有竖直向上D.测拉力时没有使测力计匀速上升 11、14、在“探究哪些因素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匀速提升钩码,测得了四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1)前三次实验中,第次实验数据明显出现错误,应当剔除。
(2)第四次实验中,有用功是J,总功是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出该小组设计这四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是否有关。
15.(2018·潍坊)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400N的货物所用拉力恒为240N,货物被匀速提升10m。
求:(1)工人做的功(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6.(2018•青岛)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600N的货物,绳子自由端被竖直拉上6m,额外功为300J.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7.(2018·孝感)搬运工人站在水平高台上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竖直向上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工人的重力为640N,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4×10−2m2,提升时间为20s,重物上升高度为2m。
求:(1)提升时绳自由端的速度为多少;(2)若拉力F的大小为150N,则拉力的功率为多少;(3)若上述过程中所提货物重为360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4)若仍用该滑轮组提升另一货物,当提升过程中该工人对高台的压强为2.0×104Pa,则所提升货物的重力为多少。
18.2012年,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实施“壮腰工程”、加快发展荆州振兴的决定。
某大型企业决定趁此良机来荆州投资,在进驻荆州国家级开发区后的厂房建设中,需要利用某机车把重为1×105N的材料沿与水平地面成30°角的斜坡以1 m/s的速度匀速从底部拉上坡顶,如图所示。
已知斜坡的长度为15 m,机车的牵引功率为6×104W。
(1)机车把材料从斜坡底部拉到顶端的时间是多少?(2)机车对材料做的总功是多少?(3)机车把材料拉上坡顶的过程中的机械效率是多少/19.在小型建筑工地,常用简易的起重设备竖直吊运建筑材料,其工作原理相当于如图所示的滑轮组。
某次将总重G为4000 N的砖块匀速吊运到高为10 m的楼上,用时40 s,卷扬机提供的拉力F为2500 N。
求在此过程中:(1)有用功;(2)拉力F的功和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0、(2010江苏苏州,26题)如图所示,斜面长S=10m,高h=4m.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F,将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由斜面底端A匀速推到顶端B.运动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了100J的功.求:(1)运动过程中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2)斜面的机械效率;(3)推力F的大小.21、滑轮组在建筑中应用广泛,如图15所示为建筑工人自制的滑轮组。
某工人用此滑轮组将质量为90kg的重物提高5m,所用的拉力是600N。
求:(1)该重物受到的重力;(2)工人通过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3)工人做的总功;(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