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检测中ATP生物发光法的应用研究现状

微生物检测中ATP生物发光法的应用研究现状

微生物检测中ATP生物发光法的应用研究现状
微生物检测中ATP生物发光法的应用研究现状

易琳

(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社会上频频发生食品安全问题,进一步突出了加强食品监测工作、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生物、食品检验技术快速发展下,具有较高灵敏度且操作便捷的ATP生物发光检测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分析了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检验中具备的重要性,介绍了ATP生物发光技术对微生物检测的原理及一般步骤,并阐述了ATP生物发光技术的优缺点,最后以酸奶Fe3O4为例探讨了ATP生物发光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生物;检测;ATP生物发光法

中图分类号:TS207.4 文献标志码:A

Application of ATP Bioluminescence in Microbial Detection

Yi Li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Sichuan Nanchong 637000)Abstract: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food safety problems in society further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ing food monitoring and ensuring food safet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biological and food inspection technologies, ATP bioluminescence detection method with high sensitivity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modern biotechnology in food inspection, then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and general steps of ATP bioluminescence technology in microbial detection, and expound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TP bioluminescence technology, and finally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ATP bioluminescence technology in food microbial detection with Fe3O4 as an example.

Key words: Microbial detection; ATP bioluminescence; Application

人类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长期受到微生物污染的威胁,营养琼脂平板计数法是国际上针对微生物检测的现有标准方法,然而该方法要求在37 ℃下持续培养48 h,过于繁琐的操作无法实现快速检测。现下,国内也加大了对核酸法、电阻抗测量、免疫学方法、微菌落技术等各类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展开了研究、应用。ATP生物发光法因快速、简便且具有较高灵敏度的缘故,可用于实时监控微生物污染,与食品行业需求相符合,故而有关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十分广泛。1 食品检验中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品质较高的食品安全检验能为食品提供一定的安全性保障。我国近年来逐渐加大了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在现代生物理论的运用下,促使现代生物技术获得了更为广泛的运用领域[1]。同时,近年来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得以在实现精确测试检验的基础上,也具备了安全、环保等特点,十分适用于食品安全检验。传统生物及食品检验技术难以为食品提供可靠的安全性保障,这也进一步凸显了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前景。鉴于此,本文深入探究了

作者简介:易琳(1995—),女,四川宜宾人,本科,研究方向:生物技术。

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从食品安全与卫生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分子生物学方法中的核酸探针检测法、基因芯片检测法、PCR技术检测法的检测原理及优缺点、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分子生物学 随着世界食品开发、生产、销售的迅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研究和建立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以加强对食品卫生安全的监测越来越受到各国科学家的重视,其关键是及时、准确地检测出食品中的微生物。传统的检测方法准确性、灵敏性均较高,但有涉及的实验较多、操作繁琐、效率低等缺点。近年来,微生物的快速检测和自动化研究进展声速,主要包括微生物学、分子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免疫学和血清学等方面及其它们的结合应用。本文主要介绍分子生物学方法中的核酸探针检测法、基因芯片检测法和PCR技术检测法 分子生物学方法 随着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化学的飞速发展,对微生物的鉴定已不再局限于对它的外部形态结构及生理特性等一般检验上,而是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研究生物大分子,特别是核酸结构及其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众多检测技术中,核酸探针和聚合酶链反应,以其敏感、特异、简便、快速的特点成为世人瞩目的生物技术革命的新产物,已逐步应用于信源性病原菌的检测。 1 核酸探针法 细胞核酸DNA 和RNA 是唯一一类可以传递遗传信息的大分子,而每一种病原体都有独特的核酸片段,核酸探针是带有将已知核苷酸DNA或RNA片段用同位素或其它方法标记的基因特异片段,它主要利用碱基配对原理,使互补的2条核酸单链形成双链。 根据核酸探针中核苷酸成分的不同,可将其分为DNA探针或RNA探针;根据选用基因的不同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探针能同微生物中全部DNA分子中的一部分发生反应,它对某些菌属、菌种、菌株有特异性,另一种探针只能限制性同微生物中某一基因组DNA发生杂交反应,它对某种微生物中的一种菌株或仅对微生物中某一菌属有特异性。 美国GENE-TRAK公司研制出了脱氧核糖核酸杂交筛选比色法,主要利用特异的基因探针对沙门菌、李斯特菌和大肠杆菌的rRNA进行检测。检测步骤如下:先设计出与细菌rRNA互补的基因探针,待检样经过增菌培养后,溶解细菌并加入带有标记的探针进行液相杂交:如果待检样中存在靶细菌rRNA、荧光素标记的检测探针和多聚脱氧腺嘌呤核苷酸末端捕获将与目标rRNA序列杂交;此后,把包被多聚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的固相载体测杆插入杂交溶液中,利用多聚脱氧腺嘌呤核苷酸与多聚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间的碱基配对将杂交核酸捕获于固体载体中,并将固相载体真培养于过氧化酶-抗荧光素接合剂中,使探针上的荧光素与结合剂结合;最后,将固相载体置于酶底物-色原溶液中,使过氧化酶与底物反应,在450nm处测量吸光度值,以确定样品中是否存在靶细菌。 总的来说,核酸探针技术是一种理想的快速检测技术,它最大优势是特异性和敏感性,而且兼备组织化学染色的可见性和定位性,主要用于食品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但是也存在一定问题,如每检测一种菌就需要制备一种探针,而且目前尚未建立所有菌种的探针;要达到检测量还要对样品进行一定时间的培养;对毒素污染的食品有时因样品中不含产毒菌而无法检测出,所以该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2基因芯片技术 基因芯片的基本原理是将各种寡核苷酸点样于芯片表面,微生物样品DNA经PCR扩增制备荧光标记探针,然后再与芯片上寡核苷酸点杂交,最后通过扫描仪定量和分析荧光分布模式来确定检测样品是否存在某些特定微生物。

化学发光及生物发光的原理及其应用

化学发光及生物发光的原理及其应用 点击次数:291 发表于:2008-08-24 01:39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来源:丁香园 一、发光物质的类型 (一)无机化合物化学发光分析 1、金属离子分析 痕量金属离子对化学发光反应具有很好的催化作用,因而化学发光测定金属离子得到广泛的应用( 见表1) 。但是,由于不同金属离子催化氧化发光试剂时,发光光谱相同,致使金属离子催化化学发光反应的选择性较差。为提高分析的选择性,可采用以下方法: (1)利用待测金属离子与干扰离子配合物稳定性不同进行选择性分析,如加入掩蔽剂EDTA 或水杨酸掩蔽干扰离子; (2) 优化实验条件以减少其它离子的干扰; (3) 稀释样品溶液; (4) 加入敏化剂。但是,当样品中待测物相对于干扰物浓度很小时,上述方法也无济于事,只得进行前处理,常用的分离方法有色谱、溶剂萃取等。 色谱分离的高选择性与化学发光检测的高灵敏度相结合,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联用技术。关键是流动相的选择,流动相选择得好,不仅可以提高选择性,还可以进行多个离子的同时测定。如用离子交换分离法同时测定Cr (à) 和Cr (? ) 。溶剂萃取也是提高化学发光测定金属离子选择性的一个有效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问题是费时,因为进行化学发光检测前必须将无机物从有机溶剂中反萃取出来,或是将有机溶剂蒸发除去。较好的方法是自动在线溶剂萃取选择性检测待测物。

2、其它无机化合物的分析 化学发光反应中,过氧化氢是最常用的一种氧化剂,因此有关H 2 O 2 化学发光分析的报道较多( 见表2) ,涉及到鲁米诺、过氧草酸酯及光泽精等化学发光反应。根据鲁米诺化学发光反应制成的H2O 2 光纤传感器与流动注射法联用,可检测10nmo l /L ~1 mmo /L 的H 2 O 2 ,用模拟酶代替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鲁米诺发光,检测限可达5 . 5×10 -9 mo l /L 。根据ClO - 对鲁米诺的氧化作用,可用于测定ClO - ,其它物质如Cl 2 的干扰,可用流动注射法消除。利用停流技术测定水中ClO - 不必进行前处理。含氮的无机化合物如NH3 /NH 4 ,可将其衍生后用TCPO 化学发光法检测,线性范围为2 。9ug /L ~6 m g /L 。CN -能抑制鲁米诺H 2 O 2 -Cu (II ) 的化学发光,据此可分析测定CN —。在低温条件下化学发光分析测定CN -,当进样量为100uL 时,线性范围为10 -9 -10 -7 g /mL ,当进样量20 uL 时,线性范围为10 -8 ~5×10 -7 g /mL 。 (二)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发光分析 1、有机酸 有机化合物的同系物结构和性质相似,使单一组分的测定遇到困难,因此有机化合物同系物的分析常与HPLC 相结合。有机酸的化学发光分析( 见表3) ,一般是先将其衍生

食品微生物检测实验室要求

自来水水池至少有两个,工作台,药品试剂柜,超净工作台(无菌室),灭菌锅,培养箱,冰箱,干燥箱,电子天平,显微镜,平皿,试管,三角瓶等玻璃器皿。这些都是必备基本设备,只要能摆放的下就可以。 一、微生物实验室设计 微生物实验室由准备室、洗涤室、灭菌室、无菌室、恒温培养室和普通实验室六部分组成。这些房间的共同特点是地板和墙壁的质地光滑坚硬,仪器和设备的陈设简洁,便于打扫卫生。 二、微生物实验室基本要求(一)准备室 准备室用于配制培养基和样品处理等。室内设有试剂柜、存放器具或材料的专柜、实验台、电炉、冰箱和上下水道、电源等。(二)洗涤室 洗涤室用于洗刷器皿等。由于使用过的器皿已被微生物污染,有时还会存在病原微生物。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设置洗涤室。室内应备有加热器、蒸锅,洗刷器皿用的盆、桶等,还应有各种瓶刷、去污粉、肥皂、洗衣粉等。 (三)灭菌室 灭菌室主要用于培养基的灭菌和各种器具的灭菌,室内应备有高压蒸汽灭菌器、烘箱等灭菌设备及设施。(四)无菌室 无菌室也称接种室,是系统接种、纯化菌种等无菌操作的专用实验室。在微生物工作中,菌种的接种移植是一项主要操作,这项操作的特点就是要保证菌种纯种,防止杂菌的污染。在一般环境的空气中,

由于存在许多尘埃和杂菌,很易造成污染,对接种工作干扰很大。1. 无菌室的设置 无菌室应根据既经济又科学的原则来设置。其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 (1)无菌室应有内、外两间,内间是无菌室,外间是缓冲室。房间容积不宜过大,以便于空气灭菌。最小内间面积2×2.5=5m2,外间面积1×2=2m2,高以2.5m以下为宜,都应有天花板。 (2)内间应当设拉门,以减少空气的波动,门应设在离工作台最远的位置上;外间的门最好也用拉门,要设在距内间最远的位置上。(3)在分隔内间与外间的墙壁或“隔扇”上,应开一个小窗,作接种过程中必要的内外传递物品的通道,以减少人员进出内间的次数,降低污染程度。小窗宽60cm、高40cm、厚30cm,内外都挂对拉的窗扇。(4)无菌室容积小而严密,使用一段时间后,室内温度很高,故应设置通气窗。通气窗应设在内室进门处的顶棚上(即离工作台最远的位置),最好为双层结构,外层为百叶窗,内层可用抽板式窗扇。通气窗可在内室使用后、灭菌前开启,以流通空气。有条件可安装恒温恒湿机。 2. 无菌室内设备和用具 (1)无菌室内的工作台,不论是什么材质、用途的,都要求表面光滑和台面水平。 (2)在内室和外室各安装一个紫外灯(多为30W)。内室的紫外线灯应安装在经常工作的座位正上方,离地面2m,外室的紫外线灯可

生物发光毒性测试分析.pdf

生物发光毒性测试分析 毒性是一项综合的生物学参数,它是衡量样品对活性生物体所产生的影响,不能以化学分析的方法进行测定,一些生物测试方法如鱼类试验、浮游动物试验、藻类试验等则较为复杂,且必须使用高等生物进行试验,从而引起众多的争议。发光细菌测试使用了具有发光特性的天然或人工遗传改造的微生物,这一方法经研究被证实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同时有很好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发光细菌本身又没有危害性。发光细菌试验已成为环境样品毒性检测的生物测试技术,被列入了我国国家标准GB/T 15441-1995,德国国家标准(DIN38412)和国际标准(ISO11348)。 发光细菌毒性测试方法是一个我国国家标准和ISO标准认证的,运用发光细菌Vibrio fischeri进行急性毒理测试。 发光细菌闪烁测试(flash test)是一个改良的方法用于测试含有固体和有色的样品。 上述两个系统包括化学发光检测仪(闪烁测试系统的发光仪必需有自动样品注射器),软件程序,试剂冷却/孵育器和冷冻干粉状态的测试用发光细菌。 生物重金属试剂盒是一个革命性地用于分析环境中少量样品的方法。这些细菌能够特异性地感受到某种特定金属的存在,如来自固体和液体样品中ppb水平的铅、汞、砷和镉。发光终点测试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快速和高通量进行。 发光细菌毒性测试 此方法是传统和标准的通过发光细菌方法来测试化合物或污水的毒性(GB/T 15441-1995,ISO 113483: 水质)测定水样对Vibrio fischeri <发光细菌测试>的光发射抑制效果。这个测试方法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当有毒性的化合物存在时,细菌的发光量会降低。这个方法非常快速,只需要5-30分钟就可以完成。。 标准发光细菌的测试过程是:把样品和细菌混合在一起,经过短暂的孵育,测试发光强度。检测仪器只需要化学发光仪(如Berthold Detection Systems管式或板式化学发光仪)。 检测系统包括仪器和试剂(冷冻干粉)。细菌可以常温运送给客户。 生物发光毒性测试产品: Berthold Detection Systems公司的化学发光仪 Kenreal TM生物毒性试剂盒 制冷恒温孵育器 分析软件

食品中有害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概述

(一)、概述 食用被微生物污染的食品而导致的疾病,称作食源性疾病。导致这类疾病的微生物叫食源性致病菌。随着人们居住和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及抗生素的滥用,人类对病菌的抵抗能力却在不断下降,食源性疾病一直呈上升的趋势。因此,对食品中致病菌的监测和检验也就越显示其重要性,常规的检验大多依靠培养目标微生物的方法来确定食品是否受到此微生物的污染,这些方法需要一定的培养时间,少则2~3天,多至数周,才能确定。而现行有效的一些快速检测方法不仅可以大大缩短检测时间提高微生物检出率并可用于微生物计数、早期诊断、鉴定等方面,以做到快速、简便、准确。快速方法包括了微生物学、分子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免疫学和血清学等领域。 (二)、常见、常用的快速、简便的检测微生物数量的方法如下: 1、活细胞计数的改进方法 (1)、旋转平皿计数方法 (2)、疏水性栅格滤膜法(HGMF)或等格法(isogrid method) (3)、血膜系统(Pertrifilm) (4)、酶底物技术(ColiComplete) (5)、直接外荧光滤过技术(DEFT) (6)、“即用胶”系统(SimPlate) 2、用于估计微生物数量的新方法 (1)、阻抗法 (2)、A TP生物发光技术 3、其他方法 (1)、微量量热法 (2)、接触酶测定仪 (3)、放射测定法 (三)、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快速筛检方法 1、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法 2、免疫学方法 3、分子生物学方法 4、自动传导法 (四)、大肠杆菌O157:H7快速检测方法 大肠杆菌O157:H7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主要血清型,自1982年在美国被分离并命名以来,陆续发现本菌与轻度腹泻、溶血性尿毒综合症、出血性肠炎、婴儿猝死综合症等多种人类病症密切相关,是食源性疾病的一种重要致病菌。E.coli O157:H7属于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有鞭毛。近年来作为食品卫生及流行病学的研究热点,E.coli O157:H7的分离和鉴定方法已取得了较大进展。利用其生化特征、免疫原性建立的方法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可以从多方面对E.coli O157:H7进行检测。 1、E.coli O157:H7鉴别培养基及显色培养基 2、免疫学检测方法 3、分子生物学方法 (五)、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呈普通串状排列无芽孢,无鞭毛,不能运动。该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如空气、水、土壤、饲料和一些物品上,是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之一,食品受其污染的机会很多。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是其肠毒引起的,目前已确认的肠毒素至少有A,B,C1,C2,C3,D,E和F8个型。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发的中毒爆发事件,近年来

食品微生物检测实验

实验一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检验 一、实验目的要求 1、了解细菌总数检验的意义。 2、掌握样品稀释处理的方法和菌落总数计数的方法 3、掌握国标法测定菌落总数的方法和技能 4、熟练无菌操作技术。 二、原理 菌落总数是指食品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g或1ml检样中所含细菌菌落总数。菌落总数主要作为判别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标志,也可以应用这一方法观察细菌在食品中繁殖的动态,以便对被检样品进行卫生学评价时提供依据。 菌落总数并不表示样品中实际存在的所有细菌总数,菌落总数并不能区分其中细菌的种类,所以有时被称为杂菌数,需氧菌数等。 三、试剂和仪器 (一)最先准备的器材(清洗、烘干、包扎、灭菌) 规格名称数量用途 1、500ml广口瓶1个稀释样品 2、500ml三角瓶1个配制生理盐水 3、250ml三角瓶2个配制营养琼脂 4、18×180mm试管3支稀释样品 5、1ml移液管 5 支 6、直径为90mm平皿10套倒营养平板 7、250ml量筒1支 8、玻璃珠:直径约5mm (二)应灭菌、消毒的器材 剪刀1把不锈钢药匙1把称量纸:适量 酒精消毒的器材:吸耳球1个,滴管胶头4只,开瓶器

(三)应制备的培养基 培养基总量所用容器 1、0.85%NaCl生理盐水1瓶300ml/瓶500ml三角瓶 2、平板计数琼脂(PCA)培养基:2瓶100ml/瓶250ml三角瓶 四、实验内容 (一)、基本操作过程: 样品称量→→样品稀释→→倾注平皿→→培养48小时→→计数报告。 (二)、样品的稀释(样品的处理) 样品:袋装乳粉 外包装消毒→→无菌称样品25g→→加无菌生理盐水→→加盖振荡摇均匀 1、用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袋口,用无菌剪刀开封取样。称取检样25g,放入装有适量玻璃珠的灭菌广口瓶子中,然后用225mL温热的灭菌生理盐水徐徐加入(先加入少量生理盐水将乳粉调成糊状,再全部加入,以免奶粉结团),采用振摇法(用力快速振摇50次,振幅不小于40cm)振摇均匀,即为1:10的稀释液。固体检样在加入稀释液后,最好置灭菌均质器中以8000~10000r/min的速度处理1min,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2、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制成1∶100稀释液。 3、另取1ml灭菌吸管,按上项操作顺序作10倍递增稀释液,如此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另一支1ml灭菌吸管。 4、根据对检样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分别在作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即以吸取该稀释度的稀释液1ml于灭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2个平皿。 5、用1ml生理盐水作空白对照试验,做2个平皿。 注意: ①吸管尖端不要触及瓶口或试管口外部,也不得触及管内稀释液。 ②吸管插入检样液内取样稀释时,插入深度要达2.5cm以上,调整时应使管尖与容器内壁紧贴。 ③进行稀释时,应使吸管内的液体沿管壁小心流加入,以免增加检液。 ④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一支1ml灭菌吸管。

什么是微生物检验

什么是食品微生物检验 吴崇食质12级1班学号:20122629 微生物是个体难以用肉眼观察的一切微小生物之统称。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少数藻类等。(但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等。)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活细胞。根据存在的不同环境分为空间微生物、海洋微生物等,按照细胞机构分类分为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 微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在人类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微生物导致人类疾病的历史,也就是人类与之不断斗争的历史。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还是不断发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一些疾病的致病机制并不清楚。大量的广谱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强大的选择压力,使许多菌株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人类健康受到新的威胁。一些分节段的病毒之间可以通过重组或重配发生变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感冒病毒。每次流感大流行流感病毒都与前次导致感染的株型发生了变异,这种快速的变异给疫苗的设计和治疗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耐药性结核杆菌的出现使原本已近控制住的结核感染又在世界范围内猖獗起来。 微生物千姿百态,有些是腐败性的,即引起食品气味和组织结构发生不良变化。当然有些微生物是有益的,它们可用来生产如奶酪,面包,泡菜,啤酒和葡萄酒。微生物非常小,必须通过显微镜放大约1000 倍才能看到。比如中等大小的细菌,1000个叠加在一起只有句号那么大。想像一下一滴牛奶,每毫升腐败的牛奶中约有5千万个细菌,或者讲每夸脱牛奶中细菌总数约为50亿。也就是一滴牛奶中可能含有50 亿个细菌。 微生物能够致病,能够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发霉腐烂,但微生物也有有益的一面。最早是弗莱明从青霉菌抑制其它细菌的生长中发现了青霉素,这对医药界来讲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后来大量的抗生素从放线菌等的代谢产物中筛选出来。抗生素的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一些微生物被广

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简易流程

各检测项目简易步骤 1、4789.2-2016菌总:PCA36℃48h 2、4789.3-2003大肠:LST管 36℃24h—→EMB 36℃24h 3、4789.3-2016大肠:(法一)LST管 36℃24h-48h—→BGLB管 36℃48h (法二)VRBA 36℃18h-24h—→BGLB管 36℃24h~48h 4、4789.4-2016沙门:25g+225 BPW 36℃8h-18h→1+10TTB 42℃18-24h→BS 36℃40-48h→生化鉴定18-24-48h→多价血清鉴定→报告。 1+10SC 36℃18-24h HE/XLD 36℃18-24h 5、4789.5-2012志贺:25g+225 SHI 41.5℃厌氧16-20h—→XLD、MAC/贺显 36℃20-48h—→TSI、NA斜面36℃20-24h—→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 6、4789.10-2016金葡: 定性:25g+225 7.5% 36℃18-24h—→BP36℃24-48h(血平板18-24h)—→镜检,BHI、NA36℃18-24h—→血浆凝固酶试验6h—报告。 平板:0.3 0.3 0.4 涂布BP平板 36℃24-48h—→计数,血平板36℃18-24h,镜检,BHI、NA36℃18-24h—→血浆凝固酶试验6h—报告。 MPN:3梯度各3个1mL于7.5%管36℃18-24h—→划线BP 36℃24-48h—→鉴定—→查MPN表,报告。 7、4789.15-2016霉菌酵母:(法一) RBA 28℃ 5d 8、4789.26-2013商业无菌:36℃、冰箱2-5℃ 10d 9、4789.30-2016单增: 定性:25g+225 LB1 30℃24h→0.1+10LB2 30℃24h→李显、PALCAM 36℃24-48h→木糖、鼠李糖36℃24h,TSA-YE 36℃18-24h→镜检,动力试验,生化鉴定24-48h 平板:(稀释液LPB或LB)0.3 0.3 0.4 李显36℃24-48h—→计数,木糖、鼠李糖36℃24h,TSA-YE 36℃18-24h→镜检,动力试验,生化鉴定24-48h MPN:25g+225LB 1(稀释液LPB或LB)1+10LB 1 管 30℃24h—→0.1+10LB 2 30℃24h—→各管1环划线李显 36℃24-48h—→鉴定,查MPN表报告。 10、4789.35-2016乳酸:双歧+乳杆:MRS 36℃厌氧72h。 嗜热+乳杆:MC 36℃72h+MRS 36℃厌氧72h。 双歧+嗜热:改良MRS 36℃厌氧72h + MC 36℃72h

生物发光法和qPCR法检测支原体

支原体检测试剂盒(MycoAlert Mycoplasma Detection Kit) 定义:支原体(mycoplasma),又称霉形体,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生物,为目前发现的最小的最简单的原核生物。支原体细胞中唯一可见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支原体是原核细胞,原核细胞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它对许多抗生素具有抗性,如类胸膜肺炎微生物。 一.支原体污染成为细胞培养的重大隐患: 1.研究表明,世界范围内超过15%的培养细胞都有支原体污染。2.支原体污染会对细胞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包括代谢、免疫或生化特性、生长状况、以及细胞存活等多方面的改变。 3.支原体污染会影响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准确性。 4.支原体难以检测,同时也很难消除。支原体能轻易地通过标准滤膜,同时也能拮抗绝大多数的抗生素,给细胞培养造成巨大损失。 二.常规检测才能有效避免细胞支原体污染: 1.常规性的进行支原体检测是保证细胞培养中不受到支原体污染影响的唯一途径。 2.传统的支原体检测方法需要在特殊的选择性培养基作用下对样品进行培养,时间往往达数周,费时,费力并且无法获得足够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三检测原理 美国Lonza MycoAlert Mycoplasma Detection Kit支原体检测试剂盒是利用支原体酶的这一特定活性,进行选择性的生物化学检测。这些酶的存在提供了一种快速的筛选操作,能灵敏地检测出样本中的

支原体污染。这些存活的支原体被溶解,然后释放出来的酶与支原体检测试剂盒中提供的底物发生催化反应,将ADP转化成ATP。通过测量样品中添加底物前后ATP的含量,可以得到一个比率,该比率指示支原体是否存在。如果这些酶不存在,第二次读数相对于第一次读数就没有增加;如果酶与底物进行特异性反应,就会导致ATP含量上升。ATP含量的上升通过生物发光化学反应可以检测到,其公式如下:Luciferase ATP + Luciferin + O2 ——————> Oxyluciferin + AMP Mg 2+ + PPi + CO2 + LIGHT 这个反应的发生是在室温(18°C~22°C)进行的,也是荧光素酶反应的最佳温度。 在支原体检测试剂盒的检测原理中,最后通过分光光度计读数,由于发出光的强度与ATP的浓度成线性关系,因此可检测支原体的污染问题。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操作要求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操作要求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有严格的无菌观念,许多试验要求在无菌条 件下进行,主要原因:一是防止试验操作中人为污染样品,二是保证工作人员 安全,防止检出的致病菌由于操作不当造成个人污染。 一、无菌操作要求 1.接种细菌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2.进行接种食品样品时,必须穿专用的工作服、帽及拖鞋,应放在无菌室缓冲间,工作前经紫外线消毒后使用。 3.接种食品样品时,应在进无菌室前用肥皂洗手,然后用75%酒精 棉球将手擦干净。 4.进行接种所用的吸管,平皿及培养基等必须经消毒灭菌,打开包装未使用完的器皿,不能放置后再使用,金属用具应高压灭菌或用95%酒精点燃 烧灼三次后使用。 5.从包装中取出吸管时,吸管尖部不能触及外露部位,使用吸管接种于试管或平皿时,吸管尖不得触及试管或平皿边。 6.接种样品、转种细菌必须在酒精灯前操作,接种细菌或样品时,吸管从包装中取出后及打开试管塞都要通过火焰消毒。 7.接种环和针在接种细菌前应经火焰烧灼全部金属丝,必要时还要烧到环和针与杆的连接处,接种结核菌和烈性菌的接种环应在沸水中煮沸5min, 再经火焰烧灼。 8.吸管吸取菌液或样品时,应用相应的橡皮头吸取,不得直接用口吸。 二、无菌间使用要求

1.无菌间通向外面的窗户应为双层玻璃,并要密封,不得随意打开,并设有与无菌间大小相应的缓冲间及推拉门,另设有0.5-0.7m2的小窗,以备 进入无菌间后传递物品。 2.无菌间内应保持清洁,工作后用2%-3%煤酚皂溶液消毒,擦拭工作台面,不得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3.无菌间使用前后应将门关紧,打开紫外灯,如采用室内悬吊紫外灯消毒时,需30W紫外灯,距离在1.0m处,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使用紫外灯,应注意不得直接在紫外线下操作,以免引起损伤,灯管每隔两周需用酒精棉球 轻轻擦拭,除去上面灰尘和油垢,以减少紫外线穿透的影响。 4.处理和接种食品标本时,进入无菌间操作,不得随意出入,如需要传递物品,可通过小窗传递。 5.在无菌间内如需要安装空调时,则应有过滤装置 三、消毒灭菌要求 微生物检测用的玻璃器皿、金属用具及培养基、被污染和接种的培养 物等,必须经灭菌后方能使用。 (一)干热和湿热高压蒸气锅灭菌方法 1.灭菌前准备 (1)所有需要灭菌的物品首先应清洗晾干,玻璃器皿如吸管、平皿用纸包 装严密,如用金属筒应将上面通气孔打开。 (2)装培养基的三角瓶塞,用纸包好,试管盖好盖,注射器须将管芯抽出,用纱布包好。 2.装放 (1)干热灭菌器:装放物品不可过挤,且不能接触箱的四壁。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操作技术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操作技术要求??第一节实验室管理制度??一、实验室管理制度? 1.实验室应制定仪器配备管理、使用制度,药品管理、使用制度,玻璃器皿管理,使用制度,并根据安全制度和环境条件的要求,本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掌握,认真执行。??2.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进入无菌室换无菌衣、帽、鞋,戴好口罩,非实验室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实验室内物品摆放整齐,试剂定期检查并有明晰标签,仪器定期检查、保养、检修, 严禁在冰箱内存放和加工私人食品。? 4.各种器材应建立请领消耗记录,贵重仪器有使用记录,破损遗失应填写报告;药品、器材、菌种不经批准不得擅自外借和转让,更不得私自拿出,应严格执行《菌种保管制度》。??5.禁止在实验室内吸烟、进餐、会客、喧哗,实验室内不得带入私人物品,离开实验室前认真检查水、电、暖气、门窗,对于有毒、有害、易燃、污染、腐蚀的物品和废弃物品应按有关要求执行。? 6.科、室负责人督促本制度严格执行,根据情况给于奖惩,出现问题立即报告,造成病原扩散等责任事故者,应视情节直至追究法律责任。??二、仪器配备、管理使用制度? 1.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应具备下列仪器:培养箱、高压锅、普通冰箱、低温冰箱、厌氧培养设备、显微镜、离心机、超净台、振荡器、普通天平、千分之一天平、烤箱、冷冻干燥设备、匀质器、恒温水浴箱、菌落计数器、生化培养箱,电 2.实验室所使用的仪器、容器应符合标准要求,保位pH计、高速离心机。?? 3.实验室仪器安证准确可靠,凡计量器具须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方能使用。?? 放合理,贵重仪器有专人保管,建立仪器档案,并备有操作方法,保养、维修、说明书及使用登记本,做到经常维护、保养和检查,精密仪器不得随意移动,若有损坏需要修理时,不得私自拆动、应写出报告、通知管理人员,经科室负责人同意填报修理申请、送仪器维修部门。 ?4.各种仪器(冰箱、温箱除外),使用完毕后要立即切断电源,旋钮复原归位,待仔细检查后,方可离去。 ?5.一切仪器设备未经设备管理人员同意,不得外借,使用后按登记本的内容进行登记。 7.使用仪器时,应严格按?6.仪器设备应保持清洁,一般应有仪器套罩。?? 操作规程进行,对违反操作规程的因管理不善致使仪器械损坏,要追究当事者责任。 1.依据本室检测任务,制定各种药品试剂采购?三、药品管理、使用制度?? 计划,写清品名、单位、数量、纯度、包装规格,出厂日期等,领回后建立帐目,专人管理,每半年做出消耗表,并清点剩余药品。 2.药品试剂陈列整齐,放置有序、避光、防潮、通风干燥,瓶签完整,剧毒药品 3.领用药品试剂,需填写请加锁存放、易燃、挥发、腐蚀品种单独贮存。?? 领单、由使用人和室负责人签字,任何人无权私自出借或馈送药品试剂,本单位科、室间或外单位互借时需经科室负责人签字。 ? 4.称取药品试剂应按操作规范进行,用后盖好,必要时可封口或黑纸包裹,不使用过期或变质药品。??四、玻璃器皿管理、使用制度 1.根据测试项目的要求,申报玻璃仪器的采购计划、详细注明规格、产地、数量、

发光细菌法测生物毒性

主要任务 1.对常用钻井液材料进行生物毒性分析,遴选出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 2.通过进行生物毒性分析,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钻井液材料,如果是必备材 料而且目前又找不到相同功能的替代品,则研制新型的符合环保要求的替代品材料。 3.在遴选出的钻井液材料中,择优选用价格性能比较好的材料,通过室内钻 井液性能综合试验研究,研制出一种钻井液性能优良,能保证钻探施工顺 利进行,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新型钻井液体系。 4.现场试验两口井,通过实践检验其钻井液综合性能,整理试验数据,编写 研究报告。 一、完成了符合环保要求的钻井液材料的遴选 1.生物毒性测定方法的选择 (1)糠虾生物试验法 (2)微毒性分析法 (3)发光细菌法 通过对发光细菌法与糠虾法试验结果对比,我们发现发光细菌法的EC50值与糠虾生物试验法的LC50值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EC50值总是小于LC50值,实验结果见表1。这说明相同数值的EC50值和LC50值相比,EC50值比LC50值对环境的毒性污染更小,更安全可靠。

表1 四种钻井液体系的EC 50值与LC 50值比较 因此本项目采用发光细菌法,测定钻井液单剂及体系的生物毒性,用EC50(相对发光率50%时)来表征被测物的生物毒性, EC50值越大,表明被测物的生物毒性越小;EC50值越小,表明被测物的生物毒性越大。我们参照糠虾法的排放标准,以EC50>30000ppm 作为钻井液单剂及体系允许排放的标准。并参照糠虾生物毒性试验法的生物毒性分级标准,将生物毒性等级划分为六个等级(表2),以此作为本项目的环境可接受性评价方法和标准。 表2 生物毒性等级分类

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及应用进展

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及应用进展【关键词】微生物快速检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微生物的污染问题也相应地备受关注。在食品和环境等各个方面都有微生物污染的可能,一旦污染,微生物将大量繁殖而导致食源性疾病或环境污染甚至医院内感染。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生态平衡的不断破坏,导致感染的致病菌的种类越来越多,病原微生物对人类的威胁越来越大。传统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形态检查和生化方法,其准确性、灵敏性均较高,但涉及的实验较多、操作烦琐、需要时间较长、准备和收尾工作繁重,而且要有大量人员参与[1,2]。所以,迫切需要准确、省时、省力和省成本的快速检验方法。本文对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的进展情况及实际应用进行综述,以利于预防食源性疾病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发生。 1 即用型纸片法 3M公司的perrifilmTMPlate系列微生物测试片,可分别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计数、霉菌和酵母计数[3]。由RCP Scientific Inc 公司开发上市的Regdigel系列,除上述项目外还有检测乳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的产品[4],这两个系列的产品与传统检测方法之间的相关性非常好。如用大肠菌群快检纸片检测餐具的表面,操作简便、快速、省料,特异性和敏感性与发酵法符合率高,已经被列为国标方法。使用时应正确掌握操作技术和判断标准,从而达到理想的检测效果[5]。美国3M公司生产的PF(Petrifilm)试纸还加入了染色

剂、显色剂,增强了菌落的目视效果,而且避免了热琼脂法不适宜受损细菌恢复的缺陷。霉菌快速检验纸片,应用于食品检验中的霉菌具有操作简便,仅需36℃培养,不需要低温设备;快速,仅需2 d就可观察结果,比现在的国家标准检验方法缩短3~5 d,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纸片法与国标法在霉菌检出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菌落典型,易判定。纸片荧光法利用细菌产生某些代谢酶或代谢产物的特点而建立的一种酶—底物反应法。只需检测食品中大肠菌群、大肠杆菌的有关酶的活性,将荧光产物在365 nm紫外光下观察即可。同时纸片可高压灭菌处理,4℃保存,简化了实验准备、操作和判断[6]。但由于它们价格昂贵,限制了在基层单位的实际应用。 2 生物化学技术 2.1 PCR技术 PCR技术采用体外酶促反应合成特异性DNA片段,再通过扩增产物来识别细菌。由于PCR灵敏度高,理论上可以检出一个细菌的拷贝基因,因此在细菌的检测中只需短时间增菌甚至不增菌,即可通过PCR进行筛选,节约了大量时间,但PCR技术也存在一些缺点:食物成分、增菌培养基成分和其他微生物DNA对Taq酶具有抑制作用,可能导致检验结果假阴性;操作过程要求严格,微量的外源性DNA进入PCR后可以引起无限放大产生假阳性结果,扩增过程中有一定的装配误差,会对结果产生影响。由于以上原因,PCR技术对操作者的自身素质要求很高,对于基层单位而言难以做到。短时间内也不会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影响了这项技术在基层的应用。 2.2 基因探针技术基因探针技术利用具有同源性序列的核酸单

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

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 1 菌落总数 1.1 培养基和试剂 ⑴、营养琼脂培养基:按GB/T4789.28-2003中4.7规定 成分: 蛋白胨10克、牛肉膏3克、氯化钠5克、琼脂15~20克、蒸馏水1000ml 制法:将除琼脂以外的各成分溶解于蒸馏水中,加入15%氢氧化钠溶液2ml校正PH至7.2-7.4.加入琼脂,加热煮沸,使用权琼脂溶化.分装烧讧,121℃高压灭菌15分钟. 注:此培养基可供一般细菌培养之用,注平板或制成斜面.如用于菌落计数,琼脂量为 1.5%;如作成平板或斜面,则应为2%. ⑵磷酸盐缓冲液:按GB/T4789.28-2003中3.22规定. 成分:磷酸二氢钾34克、1mol/l氢氧化钠溶液175ml、蒸馏水825ml 、PH7.2 制法: 先将磷酸盐溶解于500ml蒸馏水中,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校正PH后,再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 ml. 稀释液: 取储存液1.25 ml ,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 ml,或每管10ml,121℃高压灭菌15分钟. ⑶明胶磷酸盐缓冲液 成分:明胶2克、磷酸氢二钠4克、蒸馏水1000ml、PH6.2 制法:加热溶解,校正PH,121℃高压灭菌15分钟. ⑷0.85%灭菌生理盐水 ⑸75%乙醇 1.2 设备和材料 ⑴冰箱:0~4℃ ⑵恒温培养箱36℃±1℃ ⑶恒温水浴锅46±1℃ ⑷均质器或灭菌乳钵 ⑸架盘药物天平:0~500克,精确至0.5克. ⑹菌落计数器. ⑺大镜4× ⑻灭菌吸管:1ml(具0.01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

⑼灭菌锥形瓶:500ml ⑽灭菌玻璃珠:直径约5mm ⑾灭菌培养皿直径约90mm ⑿灭菌试管16mm×160mm ⒀灭菌刀、剪子、镊子等。 1.3 检验程序(菌落总数的检验程序见图1) 1.4 操作步骤 ⑴检样稀释及培养 a. 以无菌操作将检样25克(ml)剪碎放于含有225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灭菌玻璃瓶内(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或灭菌乳钵内,经充分振摇或研磨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固体检样在加入稀释液后,最好置均质器中以8000r/min~10000r/min的速度处理1min,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b. 用1ml的灭菌吸管吸取1:10的稀释液1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试管内(注意吸管不要触及管内稀释液),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做成1:100的稀释液。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一、定义 通过一定的实验方法测定食品中的微生物,特别是致病微生物的数量、种类、性质,从而判断食品的卫生质量,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二、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内容 卫生指标菌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细菌检验 大肠菌群数测定 致病菌检验 霉菌、酵母菌数测定 真菌检验 产毒霉菌检验 霉菌毒素测定 三、食品微生物检验的特点 1、具有法规性 2、检验的范围广 3、杂菌含量多,要检验的菌少。 (1)需要增菌(2)抑制杂菌 4、检验结果具有数量界限 5、需要采样后尽快检验,快出结果 四、意义: 检出有害微生物,避免食物中毒,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五、食品卫生细菌常规检验项目 卫生指标菌 菌落总数测定 大肠菌群测定 沙门氏菌检验 u 致病菌 志贺氏菌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六、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 1、食品加工原料的污染 2、产、储、运、销过程中的细菌污染 3、从业人员的污染 4、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 第一章 食品微生物检验中的生理生化实验 设计生化实验的原则:在实验中加入某些化学物质,使细菌代谢途径中分解代谢产物与加入<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某些变化或出现某种特征。 一、过氧化氢酶及过氧化物酶实验原理 1、2H 2O 2 过氧化氢酶 2H 2O+O 2 阳性 2、过氧化物酶: RH 2+H 2O 2 过氧化物酶 R+2H 2O 阳性:细菌变为黑褐色; 阴性: 不变色。 阳性 阴性 二、细胞色素氧化酶实验原理 细胞色素C 细胞色素氧化酶 氧化型细胞色素C +对苯二胺 + --奈酚 靛酚兰(蓝色) 阳性: 2分钟内生成蓝色为阳性; 阴性:无变化。 三、氰化钾实验 阳性: 不抑菌,变混浊 阴性:抑菌 无 蓝 四、硝酸盐还原实验原理 KNO 3 还原酶 KNO 2KNO 2 +对氨基苯磺酸+ a -萘胺 红色化合物(立刻或数分钟内)红色 无色 五、糖发酵实验 分解糖产酸,PH 值下降,使 培养基的 酸碱指示剂发生变化。 阳性:产酸产气 六、氧化发酵实验(O/F 实验 有些微生物分解葡萄糖 必须有氧参加,此种细菌菌称为氧化型; 阳 阴 有些细菌有氧无氧均可分解葡萄糖,称发酵型; 有些细菌任何条件都不能分解葡萄糖,称产碱型。 灭菌琼脂(厌氧) 七、甲基红实验(MR 实验)和V-P 实验 1、MR 实验原理:一些细菌分解葡萄糖产 生丙酮酸,丙酮酸可被进一步分解为甲酸、乙酸、乳酸和琥珀酸而使培养基的PH 值下降到4.5以下,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出现红色反应 2、V-P 实验原理 一些细菌分解葡萄糖为丙酮酸,进一步脱羧产生乙酰甲基甲醇,乙酰甲基甲醇在碱性溶液中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成二乙酰丁二酮,进而与培养基内蛋白胨中所含的精氨酸的胍基发生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实验结果同MR 实验) 阴 八 、柠檬酸盐实验(枸橼酸盐实验) 一些微生物可以以铵盐作为唯一 的氮源,以柠檬酸盐作为唯一的碳 源,在柠檬酸盐培养基上生长,分 解柠檬酸盐生成碳酸盐,使培养基 变成碱性,酸碱指示剂变色 九、丙二酸钠实验 一些微生物可以以丙二酸钠 作为唯一碳源,分解丙二酸钠生成碳酸钠,使培养基变成碱性,酸碱指示剂变色。 十、马尿酸盐实验 一些细菌可以水解马尿酸生成苯甲酸和甘氨酸,苯甲酸和Fe3+反应生成有色的苯甲酸盐沉淀。 十一、明胶液化实验 一些细菌可产生胞外酶,使明胶蛋白分解为氨基酸,而失去明胶的凝固能力。 十二、苯丙氨酸脱氨酶实验 一些细菌有苯丙氨酸脱氨酶, 可以脱氨 生成苯丙酮酸, 其与FeCl 3反应产生绿色 。 十三、氨基酸脱羧酶实验 一些细菌可以产生氨基酸 脱羧酶使氨基酸脱酸,产生胺类物质,使培养基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内容及检测技术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内容及检测技术 食品安全检验过程的主要内容 食品微生物的检验。食物在生产过程中以及放置过程中会受到环境中微生物的损坏或影响,在部分研究中,将食品中细菌数量对食品的损坏程度作为食品安全检测的首要内容。在食品微生物的检验过程中,我们主要对人体有害微生物进行检验,其中在食品安全检验过程中,因为食品中有多种微生物共存现象,所以在检验前,微生物检验员要把不同的菌体进行分离,这样才能更加清楚的了解各种微生物的数量及菌体的分布情况,包括生产型食品微生物,如醋酸杆菌,酵母菌等和使食物变质的微生物,如霉菌、细菌等和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如溶血性大肠杆菌,肉毒杆菌等。对食品原辅料微生物的控制和产成品微生物的检验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 要途径。 针对食品致病菌的相关检验。不同的致病菌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像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吃到的大米,有些不法商家将发霉的大米加工后再次放入市场进行二次销售,虽然经加工后,在外表上和普通大米没啥两样,但这种大米中含有黄曲霉这一致病菌,据可靠信息表明,黄曲霉的危害性十分巨大,如果人们长时间吃这样的大米,出现

癌症的风险要比常人高出很多倍,由此可见,食品中致病菌的检验是保证我们能吃到放心食品十分关键的微生物检测技术,所以我们在致病菌的检验上对不同种类的致病菌进行定量严格检验。如乳制品和肉制品的致病菌主要是黄曲霉菌和大肠杆菌,而蛋制品中则容易出现染沙门菌、大肠菌群、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罐头食品容易出现肉毒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蜡样芽胞杆菌。 食品微生物检验中的主要特点 对食品检测要求相对较高。在食品微生物的一系列检验中,由于食品中涉及的微生物种类较多,因此加大了食品微生物检验的难度。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不同食品中微生物的含量特别是致病菌的含量有明确的要求。在食品的运输过程中,食品致病菌以及其他微生物对相应的食品有一定的污染,随着微生物种类的增多,检测人员需要对食品受致病菌影响的程度、食品保质期以及其他相关的标准进行测量,难度会随着微生物种类的增多而复杂。所以在微生物检验上我们对每一阶段的食品安全检测都要重视,在各个微生物的测量上,相关的检测技术要求就有所提高。 食品微生物检验效率。随着食品市场的商品流通提高,人们对食品需求不断增加,而食品安全问题却在日益严重,为了保障人们在能够及时满足食品种类和数量要求的同时,进一步促进食品安全的保障措施落实,必须加强食品安全的

食品安全中微生物的快速检测

利用新型细菌快速检测技术 有效监控食品细菌性污染 食品安全是一个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大公共安全问题,而微生物污染问题又是其中极为重要的因素。我国从案例数或人数统计角度对食物中毒案例的分析资料显示,微生物性食品中毒所占的比例高达67%,而且细菌性食物中毒也是最常见的微生物性食物中毒。2002年,我国正式启动了“食品放心工程”。国家工商总局在制定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的工作思路时,也将食品安全监管列为重中之重。因此,如何有效监控流通领域中的食品细菌性污染,已成为“关口前移”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细菌与食品安全 尽管已有很多书籍和文献对食品细菌性污染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为了便于在本文中对食品细菌性污染的监控进行探讨,还是先对有关概念作一些简要的介绍。 (一)细菌及其主要类别 微生物是一类生物,由于体形小,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故称微生物。它们广泛存在于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链,即:“土壤-植物-动物-人”的每一环节,分布极广,种类极多,与人

类关系密切,起着有益或有害的作用。微生物可分为非细胞型微生物(如真病毒、亚病毒)、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如细菌、衣原体、支原体)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如真菌、藻类)等三大类型。 细菌是一类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行二分裂法繁殖。细菌按基本形态可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菌(分弧菌和螺菌);经革兰染色法染色后,可分为革兰阳性(G+)细菌和革兰阴性(G_)细菌;按是否具有能引起机体产生疾病的性能可分为致病菌(病原菌)和非致病菌。 (二)细菌与食品安全 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适应各自的环境条件而公共生活。因为食品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细菌在食品环境中易于生长,使食品发生了改变,反过来也会影响细菌本身。虽然正常植物和动物内部组织是无菌的,但由于获取和操作处理等过程中的污染,食品表面上常会被污染并滋生多种细菌。鉴于食品本身和微生物生态学的独特性与复杂性,细菌与食品的相互作用比在空气和水中表现得更加激烈和迅速。 细菌污染程度直接影响着食品安全,对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的危害(危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致病菌的食品污染-细菌性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