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水轮发电机组动不平衡的原因及危害

浅析水轮发电机组动不平衡的原因及危害

浅析水轮发电机组动不平衡的原因及危害
浅析水轮发电机组动不平衡的原因及危害

浅析水轮发电机组动不平衡的原因及危害

罗平县锌电股份有限公司腊庄电厂:祝庭达

论文摘要:

本文从下述几个方面阐述了水轮发电机组动不平衡的原因及

危害:

一、水轮发电机组动不平衡的原因源于三个方面:机械不平衡力、电磁不平衡力和水力不平衡。

二、电磁、水力及机械三者不平衡的相互影响。当三者中任意两者的力矢量夹角在 90度以内时,有相互增加的作用,当三者中任意两者的夹角大于 90度时,有相互减弱的作用。

三、配重实例

对老渡口电站3号水轮发电机组转子进行配重。

水轮发电机组动不平衡是静不平衡和力矩不平衡的随机组合,轴的质量中心线与旋转中心线不平行也不相交,它引起水轮发电机组的振动。

水轮发电机组的振动是一种不可避免的、非常有害的现象,它不但产生噪音,使机组各连接部件松动,使各转动部件与静止部件之间产生摩擦甚至扫膛而损坏,还加速结构部件的疲劳破坏,降低机组的服役期限,严重影响机组的正常安全与稳定运行。因此,我们必须将振动限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产生振动的原因是由于水轮发电机组转动部件的不平衡力造成的,这种不平衡力来源于三个方面:机械不平衡、电磁不平衡和水力不平衡。

1、机械不平衡力

引起机械不平衡力的原因很多,主要有水轮机质量失衡、发电

机质量失衡、机组镜板水平调整差、大轴轴线不正、三导轴承不同心等。实践证明,水轮发电机组的振动大多数是由于发电机转子的质量不平衡造成,尤其是大、中型水轮发电机组,其直径和重量一般都很大,均在现场叠装而成。虽然在安装过程中为使转子均质分布而采取了对磁轭铁片称重分类进行叠装和转子磁极称重后均衡配置的措施,但仍然无法做到绝对均衡,因此,机组运行在中极易发生因转子质量分布不均而产生的较大不平衡力。这种不平衡力的主要特征是:1)机组在空转(空载、无励磁 )工况下 ,机组的大轴轴线摆度就很大,机架等部位的振动大;2)振动幅值随转速增加而增大,且与转速平方成直线关系;3)振动频率为转频。

2、电磁不平衡力

机组振动的电磁不平衡力干扰力来自发电机电气部分的电磁力。其特征是振动随励磁电流的增大而增大。引起电磁振动的主要因素有转子绕组短路、空气间隙不均匀等。

2.1、转子绕组短路

当一个磁极因短路而引起磁动势减小时,和它相对应的那个磁极的磁动势并没有变,因而出现一个跟转子一起旋转的辐向不平衡磁拉力,引起转子振动。这种振动的大小取决于失去作用的线圈匝数。其振动的振幅与励磁电流有关,用公式表示为Y=f(A),励磁电流A增加,振幅Y增大。当去掉励磁,振动立即消失。所以很容易把这种振动和其它原因产生的振动区分开来。

2.2、空气间隙不均匀

当发电机转子不圆或有摆度时,空气间隙就会不均匀,从而产生单边的不平衡磁拉力,随着转子的旋转而引起空气间隙周期性变化,单边不平衡磁拉力沿着圆周作周期性移动,引起机组振动。

3、水力不平衡力

具有位能和动能的水流通过蜗壳的作用形成环流,再通过分布均匀的固定和活动导叶均匀作用于转轮激发转轮旋转。由于加工和安装误差,使导水叶叶片、流道的形状与尺寸差别较大时,作用于转轮的水流失去轴对称时就产生一个不平衡横向力,引起转轮振动,在空载或

低负荷运行时振动强烈。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3.1、尾水管低频水压脉动

水轮机在非设计工况下运行时,由于转轮出口处的旋转水流及脱流旋涡和汽蚀等影响,在尾水管内常引起水压脉动。尤其是在尾水管内出现大涡带后,涡带以近于固定的频率在管内转动,引起水流低频压力脉动。当管内水流一经发生,压力脉动就会激起尾水管壁、转轮、导水机构、蜗壳、压力管道的振动。

3.2、空腔汽蚀

水流通过水轮机时,其流向、流速随流道改变,在流速增高或脱流部位压力降低到汽化压力时水流中产生汽泡,汽泡进入高压区溃灭时便会出现汽蚀。汽蚀发生时,在汽蚀部位会发生特殊的噪声和撞击声。空腔汽蚀是流道中因漩涡带引起脱流、负压而造成的压力交变产生的振动。由空腔汽蚀引起机组的顶盖和推力轴承出现剧烈的垂直振动,它比横向振动的危害更大。

3.3、卡门涡列

恒定流束绕过物体时,在出口边的两侧出现漩涡,形成旋转方向相反、有规则交错排列的线涡,进而互相干扰、互相吸引,形成非线型的涡列、俗称卡门涡列。当卡门涡列的冲击频率接近于转动体叶片的固有频率时,将产生共振,并拌有较强的且频率比较单一的噪声和金属共鸣声。

3.4、间隙射流

在轴流式水轮机中,叶片和转轮室间隙处由于正背面压差的存在,会形成一股射流,其速度很高。由于转轮的旋转,对转轮室某一部位来说,交替的出现瞬时压力升高和降低,形成周期性的压力脉动。这种压力脉动会引起转轮室振动。

4、电磁、水力及机械三者不平衡的相互影响

水轮发电机组的电磁不平衡主要因定子或转子的椭圆度较大,空气间隙不均匀,以及转子绕组匝间短路产生的磁力不平衡等造成;水力不平衡主要由于导叶、叶片开口不均,型线不好,止漏环间隙不圆度过大等造成。它们二者与机械不平衡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机

组上。当一台机组轴线调整居中,导叶、叶片开口均匀(水力平衡良好 ),空气间隙测量合格(电磁平衡良好),若其存在转子质量不平衡,则运转后势必在某一方向上的摆度、振动大,轴线朝这一方向偏移,进而造成空气间隙及止漏环间隙的改变,从而也引起了电磁不平衡和水力不平衡。这种状况的机组在空转--加励磁--带负荷的工况改变过程中其振动、摆度是逐渐增大的。解决的根本方法是消除转子的质量不平衡。可以把机械、电磁及水力不平衡力三者的相互影响关系归结为两类:当三者中任意两者的力矢量夹角在 90度以内时,有相互增加的作用,当三者中任意两者的夹角大于 90度时,有相互减弱的作用。

正因为三者的相互作用,当水轮发电机组振动、摆度较大时,可采用综合平衡法进行消除或消减其不平衡力。当水力及电磁不平衡力不是很大时,可采用在相反方位进行配重的方式来减少其部分不平衡力,尤其对三导轴承比较接近的机组,效果特别明显。

当水轮发电机组出现动不平衡后,可通过试验找正不平衡方位,利用经验公式进行配重处理。

公式(1)是与振幅无关的经验公式:

P = KMg/Rn 2 (1)

式中:P--为试块重量kg;K --为系数 (0.5~2.5),高速机组取小值,低速机组取大值;M --为转子质量 kg;g --为重力加速度980 cm/S^2 ;R--为配重半径cm;n--为机组额定转速r/min。

式(2)是与振幅有关的经验公式:

P =450μM/Rn2 (2)

式中:μ为机组配重前的最大振幅值mm;其它字母代表意义同公式(1)。

对于转速较高的机组,当转子磁轭高度大于转子直径的三分之一时,会出现较大的不平衡力偶,使上、下机架水平振动较大且方向相反,此时,应分别在转子磁轭的两个断面进行配重,必要时反复校正。

5、配重实例

老渡口电站3号水轮机型号为HLA384-LJ-155,转速为 428.6r /min,发电机型号为 SF12.5-14/3250,转子重量约为 48 t。机组安装投运以来,空转工况下大轴摆度较大,水导全摆度为 0.28 mm,超出规程要求的 0.25 mm;上导水平振动0.05mm,垂直振动0.01mm,机端建压后水导全摆度为 0.30mm,上导水平振动0.06mm,垂直振动0.01mm,且经过历年检修调整无明显好转,机组运行极不稳定。

2006年3月,3号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发现摇头后决定对3号机组大修。在大修过程中,拆开托盘后发现8块托盘全部碎裂。更换托盘后重新按规程规范调整镜板水平、机组轴线,并对转轮、转子空气间隙全面测量检查,排除水力不平衡及电磁不平衡力的影响。开机运行后水导全摆度接近 0.28mm,上导水平振动0.05mm,垂直振动0.01mm。机组运行工况没有明显改善。

2009年3月在对3号机组的再次大修过程中,拆开托盘检查时发现其中6块托盘有裂纹,再次更换托盘后重新按规程规范调整镜板水平、机组轴线,并对转轮、转子空气间隙全面测量检查,排除水力不平衡及电磁不平衡力的影响。开机运行后水导全摆度接近 0.28mm,上导水平振动0.05mm, 垂直振动0.01mm,机组运行工况仍然没有明显改善。

经过做动平衡实验表明摆度幅值与转速平方基本成直线关系,从而确定了造成3号机组摆度、振动超标的直接原因是转子质量不平衡引起的。为此2009年4月5日进行了配重实验。经过实地测量,配重方位应在8#和9#磁极处,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转子磁极键处配重。根据计算,分别在8#和9#磁极键处配重5.70kg和3.35kg,开机运行后工况有了明显改善,水导全摆度降为O.16 mm,上导水平振动0.009mm, 垂直振动0.005mm表明配重质量已达到要求。

配重后,经过2010年、2011年两年的运行检验,目前机组带稳定负荷运行时的水导摆度及水平振动均在规程要求的范围之内,运行稳定,效果显著。

(企业管理战略)区域不均衡发展资料

张颢瀚,又名张曾芳,经济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江苏 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兼职教授。著有《中国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对策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论》、《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力基础》、《韩国文化模式与现代化》等,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工作之余毕十年精力主持编纂完成《古诗词赋观止》一书。 记者:中央确定了下世纪中叶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由于我国各个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要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区域差距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关注。区域差距是否具有必然性呢? 张颢翰(以下简称张):我国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主要是由区域间发展条件的不平衡决定的。各个地区之间,由于自然资源、区位优势、交通环境、文化背景以及产业基础等差异,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基础和条件,由此必然形成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 记者:既然区域间不平衡是一种必然现象,那么我国这种不平衡状态是否会长期存在?今后发展的差距是否会不断扩大? 张:首先,区域间不平衡发展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表现。近现代各国经济的发展一般都经过工业化起步阶段、加速发展阶段和稳定发展阶段,处在工业化起步阶段与工业化加速阶段的两个区域,不平衡发展一般会有扩大趋势。但是这里的扩大是共同发展基础上的相对差距扩大,不是绝对差距扩大。目前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发

展基本属于这种情况。处在加速发展与稳定发展阶段的地区之间,两者的差距可能逐步缩小,西方发达国家多经过了这一阶段,我国尚未进入这一阶段。其次应看到不同体制、不同资源配置方式对区域差距的不同影响。在单一市场机制下,由于市场以效益为导向,落后地区的投资效益相对较低,单纯的市场调节必然加剧不平衡。在单纯的计划体制下,通过行政的强制手段,一味追求平均,一平二调,可以解决不平衡问题,但其结果是抑制了双方的共同发展。比较适合的方式是以效益为导向,以市场为基础,政府进行适度的调控,使不同地区能够在不平衡中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记者:在不平衡中实现共同发展,这是一个比较具体也是十分复杂的问题。能否就这一问题谈谈看法? 张:区域的发展从地域结构上看也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城乡发展问题,作为西部地区在发展战略上应当注重加强城市的中心功能,充分发挥城市在一个大的区域中的增长极功能,发挥城市的辐射、推动作用。其次应当从不同层次区域中心功能的角度加强县城与乡镇的建设,加速中西部县、镇的发展,使大、中城市依托小城镇对四周形成梯度辐射传导。就中西部的差距来看,主要在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的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问题。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与农村的城镇化,根据中国的国情,我们必须十分重视乡镇企业发展。 记者:有人提出乡镇企业是一个历史概念,随着现在进行的企业体制改革,乡镇企业将成为历史,您如何看这个问题?

辽宁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及原因

辽宁经济发展不平均的表现及原因 辽宁作为共和国的长子,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龙头,在享有天辽地宁的美誉时,区域经济发展也出现一些问题,具体表现: 以辽宁省14个省辖市作为研究的基本区域单元,这些地区1992-2000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以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为测算的指标,对区域经济差异的特征进行分析。利用标准差来测算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用变异系数来测算相对差异,得到的结果可以看到,1992年以来,辽宁省内的绝对差异在不断增大,但是差异增长速度已经逐渐放缓。相对差异除了在1994年有小幅下降外,其余各年都呈扩大趋势。从1996到2000年的五年里,绝对差异总的增长幅度达到46.1%,平均增长速度约为9.%%,相对差异的平均增长速度为2.48%,即绝对差异的平均增长速度大大高于相对差异。对1992年和2000年辽宁各市的人均GDP 与同年全省的均值做离差,并计算比率,有关数据得到如下结论:(1)省内经济发展的集中程度增加。辽宁省14个市中,1992年人均GDP高于全省平均值的有7个,恰到半数;而2000年,这一数量减少到4个,其余贝个市的人均GDP都较全省平均水平低。这种数据分布,反映了这些为数不多的城市的人均GDP处于相当高的水平,而且这些数据加大了数据整体的离散程度,即几个经济发达地区沈阳、大连、鞍山、盘锦对于全省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2)最发达地区与最落后地区的差距在不断增大。从比率来看,1992年,全省比率最高的盘锦市(1.774)与最低的朝阳市(0.448)相差1.326;到2000年,比率最高的大连市为1.834,最低的朝阳市仅为0.228,差距增加到1.606。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 分析其原因,从三个地区的比较来看,虽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沿海地区得益于国家政策倾斜机遇,借助后发优势,经济水平与中部的差距逐渐缩小,但地区GDP总量和地区人均GDP水平仍略低于中部地区。中部是以老工业基地为核心的城市群,经济基础雄厚,2010年中部地区人均GDP为56694元,沿海地

引起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引起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对策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一、引起全球变暖的因素 (一)人为因素 1.人口剧增因素。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目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目前,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侵蚀、盐碱化、沙化等破坏因素。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

中国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张正河

中国农业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张正河教授 2006年 中国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关注。针 对中国的城乡差距问题,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张正河教授。 区域不同外界评价迥异 张正河:在我的学术活动和旅游中,接触过很多来自国外的专家和游客,第一种情况是初次来中国,看 到北京点击查看北京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上海点击查看上海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广州点击查看广州及更 多城市天气预报、深圳点击查看深圳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香港点击查看香港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他们的 评价是,中国拥有现代化的城市、豪华的宾馆、完善的基础设施、较高的生活水平,是一个发达国家,旧金山、洛杉矶、东京、伦敦、巴黎也不过如此。第二种情况是看了河南、山西、陕西、新疆及东北,吃住在县城。在他们眼里,中国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第三种情况是在中国工作时间较长,对农村有较深认识,去过 诸如甘肃、贵州、青海、内蒙古等地的农村,在乡镇、村庄体验一段时间。他们认识到,中国是一个还很落 后的发展中国家。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评价差异?是因为他们所体验的地方不同。由此可见,中国城乡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需关注差距进一步扩大 问:从理论上该如何看待我国的城乡差距问题呢? 张正河:增长极理论和非均衡发展理论表明,在某一时段内,特别是工业化阶段,城乡差距和区域发展 不平衡,是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共同存在的现象。按照经济理论,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差距总是先逐步扩大,然后缩小的。但如果这种差距过大,就不可避免地带来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的矛盾。美国经历了70年的 努力,工农收入才趋向平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经济基本处于一种非均衡的发 展态势,这种不均衡为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加快城市化、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基矗目前,我国人均GDP接近 2000美元,接近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情况下,城乡非均衡发展还继续惯性推进,城乡之间的差距以及 农村内部的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就应该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并着手解决。 中国城乡发展失衡、差距日趋扩大,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之一。目前城乡差距的表现 是多方面的,不仅有收入水平之间的差距,更有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应给予高度 重视。 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问:差距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张正河: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再扩 大的过程。近年来,在国家采取多种惠农措施的情况下,城乡收入比例也还维持在3.21∶1,如果把城 市居民收入中一些非货币因素,如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种社会福利考虑在内,城乡居民的收入 差距可能更高。

如何看待我国目前的发展不平衡问题

如何看待我国目前的发展不平衡问题 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各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待这一现象要有一个客观的、历史的、辩证的认识。既不能放任各种不平衡发展,对不断拉大的不合理差距熟视无睹,也不能抽肥补瘦,搞平均主义。既不能因不平衡的客观存在产生消极负面情绪,怀疑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也不能过分强调发展不平衡的合理性。任何一个经济体都是不断运动发展的,在运动发展中旧的平衡被打破,不平衡出现,再通过矛盾的不断解决使新的平衡得以实现。不平衡是绝对的、长期的,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 一、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成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出现了较严重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主要体现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受到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加剧等方面。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由来已久,其原因有历史的、现实的、自然的、社会的、体制与机制的、政策与措施的等很多方面。 自然原因: 我国地区间自然条件迥异,决定了不同地区发展存在“先天性”差异。东部地区以平原为主,气候宜人,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占据先天发展优势;西部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和戈壁沙漠,气候干燥,生态恶化,交通闭塞,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及贸易往来受到限制,经济社会发展不利因素多。 历史原因: 数千年来我国就一直存在发展差距,国家的经济重心处在不断变迁中。唐代以后特别是北宋以后,经济中心逐步向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转移。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70%以上的工业和交通运输设施主要集中在占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带。改革开放以来,纵向比较,各个地区都有很大发展;横向比较,地区差距在拉大。 政策原因: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浅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许多地区日益凸显出来。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突出社会问题,成为理论和实践工作中的热门和焦点问题。本文从各地区发展水平、经济结构、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来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以及造成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政策开始从注重公平转向注重效率,在东部沿海地区基础好、投资效益高的情况下,实行了向东部倾斜的区域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全面高涨和新的经济增长源的形成。然而,与之相伴随的区域差距的日益显现,这违背了我国和谐发展战略。本文对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全国各地上半年GDP增幅普遍好于预期,显示了中国经济发展平稳、较快、良好的运行态势。但各地增减不一的GDP数字,也暴露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什么叫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他多种经济形式为补充的经济制度。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另一部分人共同走向共同富裕,这是一个不短的过程,需要全国人的共同努力。而在地区分布上,地区资源分布不平衡。有些地方交通便利,资源丰富,产品富饶,经济发展的速度就快一些;反之亦反之。这就叫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和原因: 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中只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在历史中由于自然、政治和社会因素的积累,逐步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现象。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不是非常明显。可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首先从东部沿海地区开始,实行东部优先发展,然后带动西部地区发展的政策方针,东部沿海地区利用其有利的地理和社会因素,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区域经济得到飞速发展,成为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经济腾飞的引擎。这样,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就显现出来,并且不断扩大。西部要想赶超东部,关键在于努力发现自身优势,采用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积极参与东部地区以及国际分工,并根据经济增长条件适时推动产业升级,才能实现赶超,并取

转子允许动不平衡量的计算

转子允许动不平衡量的计算 允许不平衡量的计算公式 U per=M X G X n r x x 260 Π X 103 (g ) 转子重量M,Kg 0.2 0.3 0.2 0.2 平衡精度G ,gmm/kg 6.3 2.5 6.3 6.3 转子的校正半径r ,mm 20 20 20 20 转子的转速n ,rpm 1000 1000 1000 1000 允许不平衡量,g 0.602 0.358 0.602 0.602 每面的允许不平衡量,g 0.301 0.179 0.301 0.301 U per 为允许不平衡量 M 代表转子的自身重量,单位是kg ; G 代表转子的平衡精度等级,单位是mm/s ; r 代表转子的校正半径,单位是mm ; n 代表转子的转速,单位是rpm 。 一、动平衡机常用术语 1.不平衡量U :转子某平面上不平衡量的量值大小,不涉及不平衡的角度位置。 它等于不平衡质量m 和转子半径r 的乘积。其单位是gmm 或者gcm ,俗称“矢径积”。 2.不平衡相位:转子某平面上的不平衡质量相对于给定极坐标的角度值。 3.不平衡度e :转子单位质量的不平衡量,单位是gmm/kg 。 在静不平衡时相当于转子的质量偏心距,单位为μm 。 4.初始不平衡量:平衡前转子上存在的不平衡量。 5.许用不平衡量:为保证旋转机械正常工作所允许的转子剩余不平衡量。 该指标用不平衡度表示时,称为许用不平衡度(亦称许用不平衡率)。 6.剩余不平衡量:平衡校正后转子上的剩余不平衡量。 7.校正半径:校正平面上校正质量的质心到转子轴线的距离,一般用mm 表示。 8.校正平面的干扰(相互影响):在给定转子某一校正面上不平衡量的变化引起另一校正平面上的改变(有时称为平面分离影响) 9.转子平衡品质:衡量转子平衡优劣程度的指标。

我国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努力

学院级专业 201 -201学年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业 专业: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 二O一八年六月

我国在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方面作 了哪些努力 姓名:学号:专业: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做好“五个统筹”。目前,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因为,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不解决,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公平公正、平等友爱,就难以实现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由来已久。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新中国诞生后,为发展工业,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工业化所需的巨额资金主要是依靠当时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农业部门的产出来提供的。国家通过扩大工农业

产品价格的“剪刀差”,从农业部门取走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同时,还在户籍、就业、劳保福利待遇等方面把城市与农村、工人与农民分离开来,进一步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格局。在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所采取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虽为在短期内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却使轻工业和农业受到相当挤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及各项改革政策的实施,工业和农业、城市与乡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格局并未彻底改变,城乡居民收人差距扩大,城市化进程迟缓,农村贫困人口大量存在,这给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困难。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制度创新,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统一政策。认真清理在固化城乡二元结构认识下制定的法律法规和相应政策,使城乡真正在同一起跑线上、按统一规则统筹发展。让农民市民享有同样的发展权利、发展机遇和空间。比如在就业、教育、保险、医疗等方面,给城市化的农民以市民待遇。这不仅是落实以人为本原则的需要,也是完善市场经济的需要。城市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城市化的意义不仅是城市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农民的市民化。二、取长补短。与第二、三产业相比,农业虽是基础产业,但它却是弱质产业。农业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因此,在当代世界,凡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农业的发展一般都有国家的扶持和保护。但是,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中国农业向工业建设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劳动积累和资本积累,还提供了大量用于

怎样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怎样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总体快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发展不平衡问题也逐渐突出。比如,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区域发展差距明显。教育公平的问题突出;医疗服务供给总量相对不足,等等。 那么我国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是自然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自然条件迥异,决定了不 同地区发展存在"先天性"差异。 二是历史原因。数千年来我国就一直存在发展差距,国家的经济 重心处在不断变迁中。虽然国家在各个建设时期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投入和扶持,但总体不平衡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三是政策原因。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也与一定历史时期内实施的具体政策有关,比如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四是体制原因。比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会造成不同市场主体的优胜劣汰,从而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也会扩大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不同主体间的差距。 如果不注重不同地区不同方面的相互协调,就会制约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 从经济角度看,会使国民经济难以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影响消费

结构的优化升级,阻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而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从社会层面看,容易使整个社会产生心理鸿沟,削弱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产生种种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那么如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呢?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如何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健全各项城乡对话机制,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以加强"三农"为根本立足点,用更多的财力和政策倾斜来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2、以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为重要着力点。加快建立有利于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的激励机制,引导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等要素向农村聚集,为农村发展带来更多的技术、人才和资金。 3、以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为战略着眼点。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4、以城乡改革联动为关键切入点。深入推进城乡配套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发展。在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人居环境,金融等方面推进现有制度的城乡接轨、城乡融合。

动平衡相关知识3-转子剩余不平衡量的计算方法

转子允许的剩余不平衡量的计算 东莞市元创机械是动平衡专家,为您解决电机转子动平衡难题,提供电机转子动平衡机,全自动平衡机,在这篇文章中主要向大家介绍转子允许的剩余不平衡量的计算方法,首先我们就需要先了解动平衡机的常用术语。 一、动平衡机常用术语 1.不平衡量U:转子某平面上不平衡量的量值大小,不涉及不平衡的角度位置。 它等于不平衡质量m和转子半径r的乘积。其单位是gmm或者gcm,俗称“重径积”。 2. 不平衡相位:转子某平面上的不平衡质量相对于给定极坐标的角度值。 3. 不平衡度e:转子单位质量的不平衡量,单位是gmm/kg。 在静不平衡时相当于转子的质量偏心距,单位为μm。 4. 初始不平衡量:平衡前转子上存在的不平衡量。 5. 许用不平衡量:为保证旋转机械正常工作所允许的转子剩余不平衡量。 该指标用不平衡度表示时,称为许用不平衡度(亦称许用不平衡率)。 6. 剩余不平衡量:平衡校正后转子上的剩余不平衡量。 7. 校正半径:校正平面上校正质量的质心到转子轴线的距离,一般用mm表示。 8. 校正平面的干扰(相互影响):在给定转子某一校正面上不平衡量的变化引起另一校正平面上的 改变(有时称为平面分离影响) 9. 转子平衡品质:衡量转子平衡优劣程度的指标。 计算公式:G=e perω/1000 式中G-转子平衡品质,单位mm/s。从G0.4-G4000分11级。 e per-转子允许的不平衡率gmm/kg或转子质量偏心距μm。 ω-相应于转子最高工作转速的角速度=2πn/60≈n/10,n为转子的工作转速r/min。 10. 转子单位质量的允许不平衡度(率): e per=(G×1000)/(n/10) 单位:gmm/kg或μm 11. 最小可达剩余不平衡量(U mar):指平衡机能使转子达到的剩余不平衡量的最小值,是衡量平衡 机最高平衡能力的性能指标。单位为gmm。 12. 不平衡量减少率(URR):经过一次平衡修正减少的不平衡量与初始不平衡量之比值。 它是衡量平衡机效率的性能指标,以百分数表示: URR(%)=(U1-U2)/U1=(1-U2/U1)×100 式中:U1-初始不平衡量 U2-一次平衡修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 13. 校验转子:为校验平衡机性能而设计的刚性转子。 其质量、大小、尺寸均有规定,分立式和卧式两种。 立式转子质量为1.1,3.5,11,35,110 kg。 卧式转子质量为0.5,1.6,5,16,50,160,500kg。

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努力

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 协调的努力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学院级专业 201 -201学年第学期 《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业 专业: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 二O一八年六月 我国在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方面作 了哪些努力 姓名:学号:专业: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做好“五个统筹”。目前,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因为,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不解决,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公平公正、平等友爱,就难以实现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由来已久。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新中国诞生后,为发展工业,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工业化所需的巨额资金主要是依靠当时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农业部门的产出来提供的。国家通过扩大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从农业部门取走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同时,还在户籍、就业、劳保福利待遇等方面把城市与农村、工人与农民分离开来,进一步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格局。在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所采取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虽为在短期内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却使轻工业和农业受到相当挤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及各项改革政策的实施,工业和农业、城市与乡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格局并未彻底改变,城乡居民收人差距扩大,城市化进程迟缓,农村贫困人口大量存在,这给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困难。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制度创新,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统一政策。认真清理在固化城乡二元结构认识下制定的法律法规和相应政策,使城乡真正在同一起跑线上、按统一规则统筹发展。让农民市民享有同样的发展权利、发展机遇和空间。比如在就业、教育、保险、医疗等方面,给城市化的农民以市民待遇。这不仅是落实以人为本原则的需要,也是完善市场经济的需要。城市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城市化的意义不仅是城市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农民的市民化。二、取长补短。与第二、三产业相比,农业虽是基础产业,但它却是弱质产业。农业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因此,在当代世界,凡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农业的发展一般都有国家的扶持和保护。但是,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中国农业向工业建设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劳动积累和资本积累,还提供了大量用于城市扩张的土地。可以说,是中国农民的创造,使我们积累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为结束农业哺育工业创造了条件。现在,社会的发展到了用工业发展反哺农业的阶段。2005年伊始,中央发布了针对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新的一号文件实际上提出了中央政府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全新的经济发展思路,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这意味着中国政府从此将结束把农业作为政府收入来源、由农业向工业提供资本积累的旧的发展道路,而将农业和农村领域作为政府支持的对象,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这是中国农业新世纪的良好开端。三、进行制度创新,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推进城市化进程。 农业的现代化是与先进生产力相联系的,以低投入高产出,规模经营为特征的大农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谈不上整个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状况,显然与现代化还有相当大的距离。除了基础薄弱外,其他如人均耕地少、生产效率低、组织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等现象,都与我国目前的农业制度有关。在传统农业的大背景下制定的相应制度,限制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在没有农业保护政策的情况下,农民仅靠耕种自己的土地,是很难致富的,加上户籍制度等对农民城乡流动的制约,就出现了农村人多地少、就业不充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就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2、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科学界定土地使用权,推动农村土地市场的建立,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3、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城乡协调、机会均等的投融资体制,推进农村市场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服务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之比重没有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主要是: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物价上涨压力加大,部分城市房价涨幅过高;违法征地拆迁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严重。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现状调查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现 状调查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福建师范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安徽省六安市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现状调查 所在院(系、班级):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二班 学生姓名(学号):杨舒雅 指导教师:陈仁芳 实践起止日期:二○一八年二月至二○一八年三月 安徽省六安市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现状调查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6级英语师范二班杨舒雅 指导教师:陈仁芳 【摘要】本文以安徽省六安市为例,对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现状展开调查,围绕城乡居民收入、医疗以及教育三个方面,对城乡发展不平衡现状的进行分析,积 极寻求解决对策,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关键词】城乡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医疗;教育 一、调查目的 二、现状分析 (一)居民收入差距 城乡二元结构被视为造成中国城乡差别的主要因素,城乡差距的实质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大大高于大多数国家:1)的水平,按照国际劳工组织1995年发表的36个国家的相关资料,城乡差距超过2:1的国家只有3个,中国便是其中之一.从绝对差距看,1978年农民年人均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相差元,之后几乎每年都在扩大,1992年差距突破千元大关,达元,2000年达到元,2003年达到元。

以安徽省六安市为例,2017年,六安城镇常住人均可支配收入26731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57元;2016年,六安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28元;2015年上半年,六安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5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35元。 (二)医疗状况 目前,全国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只有10%多,80%以上的农民属于自费医疗群体。近几年,由于公共卫生供给短缺,医疗价格大幅度攀升,农村不少地方出现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 六安市市区(包括金安区、裕安区)基层医疗有48个,叶集3个,寿县36个,霍邱县35个,舒城县21个,金寨县30个,霍山县17个,其中六安市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市立医院等大型医院都位于金安区和裕安区。当遇到疑难杂症或中大型手术时,周围乡镇的人都需要到市区进行就医,导致大型医院人满为患。 (三)教育状况 城镇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乡村的倍、倍、倍、倍、倍。更重要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现象也比较严重。 六安市重点中小学都分布在金安区和裕安区,如城北小学、解放路小学、汇文中学、皋城中学、六安一中、六安二中等。当我在上学时,班里有很多来自六安市周边乡镇的同学,即使乡镇有适合其年龄的学校,也会选择来到市区的重点学校。 三、原因分析 (一) 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长期以来, 乡村居民主要从事的是相应的第一产业; 城市居民从事的是相应的第二和第三产业。由于第二、第三产业代表了最先进的生产力, 市民获得的收益相对也较高。而乡村农业生产力落后, 农民获得的收益相对较低。由此可见, 正是城市和乡村存在两个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的经济系统, 这两个系统内部的要素和运行方式都存在差别, 导致了城市和乡村两种不同的发展结果, 产生了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差别。再者, 我国城乡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城市生产力发展较快, 而乡村生产力发展缓慢, 因而导致城乡发展失衡、城乡差别凸显。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措施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措施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得看为上升趋势。1998年和2005年是近一千年来温度最高的两年。近百年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0.74℃,其中尤以1910~1945年和1979~2005年的升温最为明显。20世纪后半叶北半球平均温度很可能比近500年中任何一个50年时段的平均温度都高,并且可能至少在最近1300年中是最高的。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两方面: 1、大气层遭到破坏,严重的污染以及温室效应。 大气层和地表这一系统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玻璃温室”,使地表始终维持着一定的温度,产生了适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在这一系统中,大气既能让太阳辐射透过而达到地面,同时又能阻止地面辐射的散失,我们把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护作用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又能吸收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这些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氧化物和水蒸气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近百年来全球的气候正在逐渐变暖,与之同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也在急剧地增加。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可能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 排放温室气体的人类活动包括:所有的化石能源燃烧活动排放二氧化碳。在化石能源中,煤含碳量最高,石油次之,天然气较低;化石能源开采过程中的煤炭瓦斯、天然气泄漏排放二氧化碳和甲烷;水泥、石灰、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排放二氧化碳;水稻田、牛羊等反刍动物消化过程排放甲烷;土地利用变化减少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废弃物排放甲烷和氧化亚氮。人类燃烧煤、油、天然气和树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进入大气层后使地球升温,使碳循环失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25%,远远超过科学家可能勘测出来的过去16万年的全部历史纪录,而且目前尚无减缓的迹象。 2、人口膨胀,超载超量,过度开垦,乱砍滥伐,滥采地下水有关。 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

转子动平衡标准

平衡精度等级 考虑到技术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40年制定了世界公认的 ISO1940平衡等级,它将转子平衡等级分为11个级别,每个级别间以2.5倍为增量,从要求最高的G0.4到要求最低的G4000。单位为公克×毫米/公斤(gmm/kg),代表不平衡对于转子轴心的偏心距离。如下表所示: G4000 具有单数个气缸的刚性安装的低速船用柴油机的曲轴驱动件 G1600 刚性安装的大型二冲程发动机的曲轴驱动件 G630 刚性安装的大型四冲程发动机的曲轴驱动件弹性安装的船用柴油机的曲轴驱动件 G250 刚性安装的高速四缸柴油机的曲轴驱动件 G100 六缸和多缸高速柴油机的曲轴传动件;汽车、货车和机车用的发动机整机 G40 汽车车轮、轮毂、车轮整体、传动轴,弹性安装的六缸和多缸高速四冲程发动机的曲轴驱动件 G16 特殊要求的驱动轴(螺旋桨、万向节传动轴);粉碎机的零件;农业机械的零件;汽车发动机的个别零件;特殊要求的六缸和多缸发动机的曲轴驱动件 G6.3 商船、海轮的主涡轮机的齿轮;高速分离机的鼓轮;风扇;航空燃气涡轮机的转子部件;泵的叶轮;机床及一般机器零件;普通电机转子;特殊要求的发动机的个别零件 G2.5 燃气和蒸汽涡轮;机床驱动件;特殊要求的中型和大型电机转子;小电机转子;涡轮泵 G1 磁带录音机及电唱机、CD、DVD的驱动件;磨床驱动件;特殊要求的小型电枢 G0.4 精密磨床的主轴;电机转子;陀螺仪 在您选择平衡机之前,应该先确定转子的平衡等级。 举例:允许不平衡量的计算 允许不平衡量的计算公式为: (与JPARC一样的计算 gys)式中m per为允许不平衡量,单位是g; M代表转子的自身重量,单位是kg; G代表转子的平衡精度等级,单位是mm/s; r 代表转子的校正半径,单位是mm; n 代表转子的转速,单位是rpm。 举例如下: 如一个电机转子的平衡精度要求为G6.3级,转子的重量为0.2kg,转子的转速为1000rpm,校正半径20mm,则该转子的允许不平衡量为:

中国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张正河

中国农业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张正河教授2006年 中国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关注。针对中国的城乡差距问题,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张正河教授。 区域不同外界评价迥异 张正河:在我的学术活动和旅游中,接触过很多来自国外的专家和游客,第一种情况是初次来中国,看到北京点击查看北京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上海点击查看上海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广州点击查看广州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深圳点击查看深圳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香港点击查看香港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他们的评价是,中国拥有现代化的城市、豪华的宾馆、完善的基础设施、较高的生活水平,是一个发达国家,旧金山、洛杉矶、东京、伦敦、巴黎也不过如此。第二种情况是看了河南、山西、陕西、新疆及东北,吃住在县城。在他们眼里,中国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第三种情况是在中国工作时间较长,对农村有较深认识,去过诸如甘肃、贵州、青海、内蒙古等地的农村,在乡镇、村庄体验一段时间。他们认识到,中国是一个还很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评价差异?是因为他们所体验的地方不同。由此可见,中国城乡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需关注差距进一步扩大 问:从理论上该如何看待我国的城乡差距问题呢? 张正河:增长极理论和非均衡发展理论表明,在某一时段内,特别是工业化阶段,城乡差距和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共同存在的现象。按照经济理论,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差距总是先逐步扩大,然后缩小的。但如果这种差距过大,就不可避免地带来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的矛盾。美国经历了70年的努力,工农收入才趋向平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经济基本处于一种非均衡的发展态势,这种不均衡为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加快城市化、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基矗目前,我国人均GDP接近2000美元,接近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情况下,城乡非均衡发展还继续惯性推

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以及解决方法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的历史方位,彰显了变与不变的唯物辩证法。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也会发生变化。 正确认识我国进入新时代的内涵,就必须搞清楚我国的基本国情,搞清楚新时代国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当前,我国已经在总体上解决了十几亿人民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不久将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从空间上看,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虽然近几年差距有所缩小,但是总体上差距还是很大。此外,不同地区之间收入差距也很大。不仅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东高西低的状况,社会发展水平也是如此。公共基础设施、环境、文化、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从城市化发展水平来看,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也远低于东部地区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自然条件迥异,决定了不同地区发展存在着“先天性”的差异。东部地区土壤肥沃,气候宜人,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占据了先天发展优势。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交通发达、基础设施先进、人们市场意识较为浓厚,是改革开放、吸引外资的最佳区位。而中西部地区却相对处于内陆封闭或半封闭地带,尤其是西部地区,尽管资源丰富,但是基础设施落后,交通闭塞,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及贸易往来受到限制,经济社会发展不利因素较多。气候与水土资源情况差,生存环境极为恶劣,既不利于人类居住,也不利于农业生产。东西部自然条件的显著差异,形成了极其不合理的人口分布。 从南宋开始的经济重心的南移,到明清时期更加明显,尤其是清末各种因素更加剧了发展的不平衡。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西方国家争相瓜分中国原料产地和市场,对中国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沿海地区在参与西方国家经济循环中走在国内经济发展的前列。而且清末的洋务运动所创办的现代工业也主要集中在沿江和沿海地区。东部地区由于优越的地理条件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畸形经济中获得定程度的发展。而中西部地区资源遭到更加残酷的掠,经济越发落后。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西部地区经济敝,交通闭塞,社会制度极其落后,人民生活非常困苦。 国家政策取向是一定时期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前20 年国家投资的主要重点集中在东沿海地区,国家投资具有很强的集聚效应,吸引大量民间资本向东部区域流动。改革开放以来,各项改革开放措施的出台基本上都采取了由沿海向内地逐步展开的梯度推进方式。这种推进方式给东部沿海地区带来了明显的先发优势,在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加上沿海开放政策的贯彻实施,东部地区的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此外由于沿海地区还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不但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同时,中西部地区大量的资源、资、技术、人才等也均流向了东部发达地区。这进一步加剧了中西部与东南沿海的差距。 科技水平和人口素质是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东部地区的科技水平和人口素质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素质低下,直接影响了中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主线,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以改革开放和逐步建立区域协调发展长效机制为保障,切实做好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强化支持,增强西部地区的自我发

关于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危害解析

关于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危害解析 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目前世界范围内认为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因为由于温室气体(代表气体二氧化碳)排放过多造成。 全球变暖的几大原因 1.人口剧增因素 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目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目前,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侵蚀、沙化等破坏因素 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农业生产。众所周知良好的植被能保持水土流失。但到目前为止,人类活动如为获取木材而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用于农业生产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对植被进行着严重的破坏。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分钟有20公顷森林被破坏,10公顷土地沙化,4.7万吨土壤被侵蚀。土壤侵蚀使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下降,从而降低土壤的生物生产力及其保持生产力的能力;并可能造成大范围洪涝灾害和沙尘暴,给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恶化生态环境。 5.森林资源锐减因素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 6.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的变动 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由椭圆形变为圆形轨迹,距离太阳更近。根据某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温度曾经出现过高温和低温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影响 全球变暖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杂的潜在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例如随着温度的升高,副极地地区也许将更适合人类居住;在适当的条件下,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光合作用,从而使植物具有更高的固碳速率,导致植物生长的增加,即二氧化碳的增产效应,这是全球变暖的正面影响。但是与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