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扬州中小学校历

2019-2020扬州中小学校历

2019-2020扬州中小学校历
2019-2020扬州中小学校历

扬州市中小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校历

论中国城市发展规划史以扬州市为例

论中国城市发展规划史 ——浅谈扬州城市发展规划史 摘要: 从城市的形成,兴起,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看城市规划在不同时期所起的作用,所处的地位,有利于理解城市规划的功能,为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城市扬州规划史发展 Abstract: From the city formation,rising,development,and the evolution historical process,we can look out the function of urban planning in the different time,and the status which locates.It is advantageous in understood the planning function,and provides the beneficial exploration for the Chinese 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 city YangZhou programming history development 正文: 中国早期的城市,是在城内设市以后产生的,后来随着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在一些交叉路口,水路码头,军事要塞,或人口集中的地方也形成了城市。这些城市并不一定筑城,但它们都是真正的城市。因为这些地方既有众多定居的人口,又有市场,符合早期城市的基本条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出现、人类居住环境的复杂化,产生了城市规划思想并得到不断发展。特别是在社会变革时期,旧的城市结构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生活要求的情况下,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往往出现飞跃。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结合,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这些城市规划思想和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城市规划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作为“四方之极”、“首善之区”的都城建设上。战国时期,列国都城采用了大小城制度,反映了“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要求。西汉长安城将宫室与里坊结为一体;三国时曹魏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规划方式;南北朝时代的洛阳城加强了全面规划,都为中国古代前期城市建设的高峰——隋唐长安城的建设起了先导作用。长安城的建设成就是唐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及于日本、朝鲜等国的都城建设。宋开封城在中国都城建设史上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按照五代周世宗柴荣颁发的诏书,有规划地进行扩建的要例。后来,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延绵千年的城市里坊制逐渐废弛。北宋中叶,开封城走向较为开放的街巷制体系,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城市结构形态。元大都的规划汲取了春秋战国时期理想都城的规划思想,而又作了因地制宜的处理。由大都城演变而成的明北京城,可说已集中国古代都城城市规划之大成。清代在北京城远近郊区大力经营园林和离宫别馆,使北京成为中国封建时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最辉煌实例。我们今天主要谈谈扬州的城市规划史。 行走在扬州老城区,青砖黛瓦如旧,小巷深幽依然。驱车新城,道路更宽、车流更畅,国展中心、双博馆等一批建筑洋溢着现代气息。在今日扬州,你随时可以在古朴与新潮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之间穿梭。2500年前,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古扬州诞生。经历了两汉的烟雨、三国的战乱、隋唐的演义、宋元明清的更迭,扬州至今还保存着浓郁的文化气质,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隋炀帝开运河三游江都,扬州出现了畸形的繁华。隋初的江都,约有居民一万户。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增长至七万七千余户,四十六万人,占当时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一。当时扬州已是国内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港口,被称为东方四大商港之一,时称“扬州富庶,甲于天下”。唐代扬州城的规模,包括一个正方形的子城和一个长方形的罗城,面积约20平方公里。子城,亦称牙城。官衙多集中城内。罗城是在蜀岗下发展起来的商业区和居民区,杜牧诗有“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 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为了抗金,知州郭棣利用唐罗城南半部改筑成宋大城。南宋末年,蒙古军压境,贾似道以宋大城位置较低不易据守,在蜀岗上唐子城故址筑城,因该城筑于宝祐年间,故称“宝祐城”。在宝祐城与大城之间筑夹城,三城形似蜂腰,又称“蜂腰城”。现存扬州老城区系明朝所筑,明初,元帅张德林以旧城虚旷难守,截城西南隅筑而守之,这就是现在的“旧城”。明朝中叶,为防止倭寇侵犯,知府吴桂芳在城东筑城,此即今之新城。清代沿用明城。扬州成为南北漕运与盐运的咽喉,经济、文化又出现了极度繁荣的局面,康熙与乾隆先后曾六下江南,六次来到扬州。瘦西湖上园林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说,文化活动十分昌盛,“扬州八怪”开创了画坛上的一代新风,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中小学校点布局调整规划方案

索罗乡学区2009-2011中小学校 布局调整规划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根据《平凉市崆峒区2009—2015年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具体要求,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积极推进我学区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尽快改善我学区学校校点过于分散、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不高的现状。从2009年起,用4年时间在开展小学布局调整综合改革.结合我学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及学校现状 索罗乡学区共计七所完全小学、一所初级中学和三所幼儿园。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02亩,校舍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共有56个教学班,中小学学生总计1700人。专任教师121名,其中本科26人,大专55人,大专以上学历占教师总人数的66.9%。历年来荣获省级以上奖项的共计3人. 二、开展学校布局调整的意义 “十一五”以来,我学区以推进“两基"攻坚、职教攻坚、危房改造为重点,大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不断提高.但是,教育观念陈旧、办学模式落后,严重制约着我学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分散办学、规模小、成本高、质量差、效益低、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我们要从促进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实施布局调整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真正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个重要方面抓紧、抓实、抓细、抓好,确保教育布局调整的顺利完成。 三、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方便和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为出发点,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在切实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前提下,使中小学布局结构更趋合理,教育资源配置更加优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义务教育保障水平、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明显提升,为促进和谐陆川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二)校点布局调整原则 中小学布局调整始终坚持“适当撤并,扩大规模;合理布局,优化配置;改善条件,确保入学;提高质量,群众满意”、“整体规划,分步推进”、“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先建后撤,确保普及”、“坚持标准,确保达标”和“四个集中”(高中向区城集中,初中向城镇集中、小学向镇集中,教学点

江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_2030)简本

江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简本 一、总则 1、修编目的 为顺应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适应江都新时期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把握外部条件变化带来的发展机遇,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确立城乡统筹发展的整体格局。 2、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主线,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人才资源为支撑,以民生幸福为根本,充分把握国家推动区域发展的战略时机,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显著增强江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实力,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3、规划重点 (1)加强区域协调,实现联合发展 研究江都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沿江开发深入发展进程中、与“同城化”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确定体现江都特点的区域功能定位、产业发展引导、空间组织形式和基础设施建设方式。 (2)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引导集聚发展 发挥市域综合交通优势,引导二、三产业和城镇空间集聚发展;合理划定交通分区,调控交通需求增长,落实公交优先措施,引导城市功能布局优化;培育交通枢纽,引导城市中心体系构建。 (3)优化市域空间组织,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综合评价城乡发展条件,统筹配置城乡空间资源,引导城乡发展要素合理集聚,优化市域城乡建设空间和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4)提升城市功能,促进转型发展 巩固制造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造提升传

统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民生事业,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快转型发展步伐。 (5)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保护性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江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规划期限 基准年为2009年,现状数据以2009年底为准。 近期为2010—2015年,中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远景展望至本世纪中叶。 5、规划围 (1)规划区:江都市域围,总面积1330.16平方公里(其中长江水域面积为9.51平方公里)。 (2)中心城区:由长江、夹江、西部市界、启扬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新通扬运河、花木大道、沪陕高速公路和东部市界围合的围,面积约250.18平方公里。

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年

《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年)》 (年修改)方案公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按照省城乡规划改革试点工作要求,对《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年)》进行局部修改。为增强城乡规划的公众参与度,促进广大市民参与规划、监督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有关规定,现将《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年)(年修改)》方案进行公示。 一、规划公示时间 年月日—月日 二、意见和建议反馈方式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年)》(年修改) 方案简介 一、修改背景 《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年)》自年月由省人民政府批复实施以来,已经实施了年时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九大相继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和新发展理念。我市正在加快实施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与南京、合肥都市圈协同发展,同时也面临着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创新城市管理的新任务。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政策背景、社会环境和发展机遇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亟需对总体规划进行修改。 二、修改原则 (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 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生态融城,以城乡生态网络为本底,优化用地布局和公共服务设施等规划,创建生态文明城市。

(二)坚持局部修改、动态维护的原则 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省政府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局部修改。保持规划期限不改变、城市发展方向不改变、城市性质不改变、城市生态绿地不减少、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不增加,维护城市总体规划的延续性、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修改主要内容 本次城市总体规划修改涉及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区规划、中心城区规划三个层次。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修改重点主要是完善综合交通规划,城市规划区规划修改重点主要是局部调整城市开发边界,中心城区规划修改重点主要是优化用地布局规划等内容。 (一)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修改 .深化市域铁路交通规划 依据重大交通项目的实施,衔接区域性重大建设工程及相关专项规划,增补合青高铁、滁宁快轨、三洋铁路。 合青高铁。合肥与青岛两个“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快速铁路网,在滁州市域范围内途经定远、明光,设定远站和明光高铁站。

中小学布点规划中的指标体系研究

中小学布点规划中的指 标体系研究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中小学布点规划中的指标体系研究 【文章摘要】: 统一的中小学指标体系是一个地区对中小学建设实施统一管理,规范建设的保证,因此,必须结合国家有关标准以及当地教育事业发展实际,制定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小学建设标准。在众多指标中,学生千人指标数和生均用地是影响布点规划的两个主要指标。 【关键词】中小学布点规划指标体系千人指标数生均用地指标 1 前言 教育是百年大计,教育发展对于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十七大曾明确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在社会建设部分要把教育摆在首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在序言中提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水平的提高与学校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其中,学校的现代化建设是城市物质空间建设关注的焦点。因此,必须结合国家有关标准以及当地教育事业发展实际,制定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小学建设标准。 2 我国现有指标情况

2.1 深圳市中小学校指标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szb2004)》,深圳市高中设置标准为:3.5~6.5 万人普通高中宜设24 班、30 班或36 班,每班 50 座。普通高中用地面积为18~21 ㎡/座,建筑面积为8.5~10.5 ㎡/座。初中设置标准为:3~5 万人初中宜设24 班、30 班或36 班,每班50 座。建筑面积8~9.5 ㎡/座,占地面积15~18 ㎡/座。初中应按其服务范围均匀布置,市区范围内初中的服务 半径不宜大于 1000m。用地面积14~17 ㎡/座,建筑面积6.5~7.5 ㎡/座。小学应按其服务范围均衡布置,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在不足 1.5 万人的独立地区宜设置18 班小学。小学的设置应避免学生上学穿越城市干道和铁路,不宜与商场、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及医院太平间等场 所毗邻。 2.2 南京市中小学校指标根据《南京市市区中小学幼儿园用地规划和保护规定》(摘自2004 年6 月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规定》的决定),南京市每千人口中按70 名中学生计算配建相应规模中学,其用地面积为:旧城区,18 班规模学校不低于13000 平方米、24 班规模学校不低于16900 平方米、30 班规模学校不低于19500 平方米;新区,18 班规模学校不低于15000 平方米、24 班规模学校不低于18000 平方米、30 班规模学校不低于22500 平方米。每千人 口中按70 名小学生计算配建相应规模小学,其用地面积为:旧城区,12 班规模学校不低于6000 平方米、18 班规模学校不低于 7000 平方米、24 班规模学校不低于8000 平方米、30 班规模学校不低于9000 平方

扬州市城市规划总体说明书历史回顾篇

第一部分历史回顾篇 本部分旨在客观、系统地总结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分析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提出编制本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原因和必要性,有针对性地明确本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重点。逐步建立城市规划制定与实施的反馈机制,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可操作性。 一、城市发展历史沿革 (一)解放前的城市发展 扬州是一座二千五百年历史的古城。早在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争霸中原,开邗沟沟通江淮,并在蜀岗上修筑了邗城。公元前319年,楚国在邗城的基础上第二次筑城,名“广陵”。秦亡后,项羽曾准备在广陵建都,故又称“江都”。南朝刘宋大明三年(公元459年),竟陵王刘诞在此燃起战火,使广陵变成一片废墟,因而扬州别号“芜城”。 隋炀帝开运河三游江都,扬州出现了畸形的繁华。隋初的江都,约有居民一万户。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增长至七万七千余户,四十六万人,占当时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一。当时扬州已是国内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港口,被称为东方四大商港之一,时称“扬州富庶,甲于天下”。唐代扬州城的规模,包括一个正方形的子城和一个长方形的罗城,面积约20平方公里。子城,亦称牙城。官衙多集中城内。罗城是在蜀岗下发展起来的商业区和居民区,杜牧诗有“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 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为了抗金,知州郭棣利用唐罗城南半部改筑成宋大城。南宋末年,蒙古军压境,贾似道以宋大城位置较低不易据守,在蜀岗上唐子城故址筑城,因该城筑于宝祐年间,故称“宝祐城”。在宝祐城与大城之间筑夹城,三城形似蜂腰,又称“蜂腰城”。 现存扬州老城区系明朝所筑,明初,元帅张德林以旧城虚旷难守,截城西南隅筑而守之,这就是现在的“旧城”。明朝中叶,为防止倭寇侵犯,知府吴桂芳在城东筑城,此即今之新城。清代沿用明城。扬州成为南北漕运与盐运的咽喉,经济、文化又出现了极度繁荣的局面,康熙与乾隆先后曾六下江南,六次来到扬州。瘦西湖上园林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说,文化活动十分昌盛,“扬州八怪”开创了画坛上的一代新风,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清末,由于铁路的修建、海运的兴起、运河的淤塞,封建统治的衰落和战争的摧残,扬州的繁华逐步消失了。 至解放前,扬州系江都县政府所在地,城区范围包括明清老城区及其外围地区,面积约6.7平方公里,人口近10万人。

扬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7-2020)

文本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第二章规划目标 (2) 第三章交通发展战略 (3) 第四章对外交通规划 (5) 第五章物流发展规划 (8) 第六章道路网络规划 (11) 第七章慢行交通规划 (15) 第八章公交规划文本 (17) 第九章静态交通规划 (21) 第十章客运枢纽规划 (25) 第十一章近期建设规划 (27) 第十二章附则 (31)

图01 城市区位图 图02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 图03 市域公路网现状图 图04 市域公路网规划图 图05 市域铁路网现状图 图06 市域铁路网规划图 图07 市域航道网现状图 图08 市域航道网规划图 图09 市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整合图 图10 一体两翼综合交通系统规划整合图图11 疏港交通规划图 图12 主城区现状用地图 图13 主城区规划用地图 图14 主城区空间发展结构图 图15 主城区干道网现状图 图16 主城区干道网规划图 图17 主城区快速路节点控制图 图18 主城区现状公交线路图 图19 主城区大容量公共系统规划图 图20 主城区公交枢纽规划图 图21 主城区公交停车保养场规划图 图22 主城区公交首末站规划图 图23 主城区公共停车场布局规划图 图24 主城区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图 图25 老城区步行交通系统规划图 图26 老城区步行交通系统规划图 图27 市域物流园区规划图 图28 主城区货运通道规划图 图29 主城区道路网络近期建设规划图 图30 主城区近期公交优先规划图 图31 主城区近期公共停车场规划图 图32 远景一体两翼规划用地概念图 图33 远景一体两翼快速路网规划概念图 图34 远景一体两翼轨道线网规划概念图 图35 主城区旅游交通网络规划概念图图件目录

中小学布置调整规划

中小学布置调整规划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思南县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调整规划方案 (2012—2018年) 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实现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制定2012 -2018年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调整规划方案。 一、中小学教育资源概况 2011年全县有高级中学5所(民办1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初中教育学校35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小学277所(其中乡镇中心完全小学31所,片区完全小学57所,村级完全小学81所,村初小32所,教学点76个),幼儿园64所(其中民办59所),小学附设学前班127个;有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5297人,中职在校生4844人,初中在校生40966人,小学在校生67253人,幼儿园(班)在校生17013人(其中幼儿园12596人);有普通高中教职工838人(含民办65人),中职学校教职工147人,初级中学教职工1971人,小学教职工3485人,公办幼儿园教职工81人,民办幼儿园教职工449人;学校占地面积2268272平方米,其中:小学1168324平方米,初中677183平方米,普通高中214619平方米,中职学校141469平方米,幼儿园66677平方米;现有校舍建筑面积803007平方米,其中:小学315741平方米,初中228292平方米,普通高中156693平方米,中职学校68556平方米,幼儿园,33725平方米。 与2001年相比,普(职)高中在校生从6242人增至20141人,净增13899人;初中在校生从24272人增至40966人,净增16694人;小学从407所调整为277所,减少130所,在校生从75371人减少到67253人,减少8118人,校均规模从186人

扬州市文化事业发展规划

扬州市文化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十五”期间文化事业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全市文化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打造文化扬州、建设文化大市为中心,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繁荣艺术创作、加强文物保护、推进产业发展为重点,深化改革,创新思路,开拓进取,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稳步发展。 ——艺术创作获得丰收。重点创排公演了扬剧《史可法》、《柔福公主》,与央视戏剧频道合作拍摄了戏曲片扬剧《女县令》,扬州评话《挺进苏北》、《扬州小巷》在央视《曲苑杂谈》栏目播出;创作、出版了长篇评话《陈毅》(10回本),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市木偶剧团新创的木偶剧《三个和尚新传》在“金狮奖”全国第二届木偶皮影艺术大赛获金奖,《扇韵》、《天女散花》分别获银奖、铜奖。创排了校园音乐剧《夕歌》,市文化艺术学校排演的群舞《荷塘语丝》在第七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中获铜奖;全市共有6幅美术作品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漆画《中国红》、年画《春暖万家》获铜奖;全市各专业剧(院)团在中国曹禺奖小品赛、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活动中,获国家级奖项16个、省级奖项60个。

——文艺人才培养成效显著。青年扬剧演员李政成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曲艺表演艺术家惠兆龙获得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市文化系统现有在职高级职称人员108人、中级职称人员185人。 ——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建成了一批标志性、基础性、群众性文化设施。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新馆(“双博”馆)建成开放,江都、仪征、高邮、宝应等4个县(市)博物馆先后建成开放;扬州市图书馆计算机网络一期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全市38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通过省厅验收并正式挂牌投入使用;仪征市少儿图书馆等4个图书馆和宝应县、邗江区文化馆新馆建成开放;高邮市邮都文化广场、仪征市文化馆动工兴建;“十五”期间,扬州市图书馆、邗江区图书馆等4家被评为国家一、二级图书馆,江都市图书馆被评为省文明图书馆;扬州市文化馆通过了国家三级馆的检查验收。 ——群众文化活动多姿多彩。举办中国古筝艺术学术交流会、少儿艺术节、老年艺术节、群众文艺新作调演等大型群众性文艺活动,承办了农民艺术节、社区艺术节等大型文化活动;多次组织送文艺下乡、进社区活动,营造了城乡的文化氛围,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各县(市、区)文化活动有特色、有创新,群众参与性强。高邮的邮文化节、仪征的“月月喜相逢”广场文化活动、江都的龙川艺术节、宝应的“九九

中小学布点规划中的指标体系研究

中小学布点规划中的指标体系研究 【文章摘要】: 统一的中小学指标体系是一个地区对中小学建设实施统一管理,规范建设的保证,因此,必须结合国家有关标准以及当地教育事业发展实际,制定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小学建设标准。在众多指标中,学生千人指标数和生均用地是影响布点规划的两个主要指标。 【关键词】中小学布点规划指标体系千人指标数生均用地指标 1 前言 教育是百年大计,教育发展对于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十七大曾明确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在社会建设部分要把教育摆在首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在序言中提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水平的提高与学校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其中,学校的现代化建设是城市物质空间建设关注的焦点。因此,必须结合国家有关标准以及当地教育事业发展实际,制定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小学建设标准。 2 我国现有指标情况 2.1 深圳市中小学校指标 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szb2004)》,深圳市高中设置标准为: 3.5~6.5 万人普通高中宜设24 班、30 班或36 班,每班 50 座。普通高中用地面积为18~21 ㎡/座,建筑面积为8.5~10.5 ㎡/座。初中设置标准为:3~5 万人初中宜设24 班、30 班或36 班,每班50 座。建筑面积8~9.5 ㎡/座,占地面积15~18 ㎡/座。初中应按其服务范围均匀布置,市区范围内初中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 1000m。用地面积14~17 ㎡/座,建筑面积 6.5~7.5 ㎡/座。小学应按其服务范围均衡布置,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在不足1.5 万人的独立地区宜设置18 班小学。小学的设置应避免学生上学穿越城市干道和铁路,不宜与商场、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及医院太平间等场所毗邻。 2.2 南京市中小学校指标 根据《南京市市区中小学幼儿园用地规划和保护规定》(摘自2004 年6 月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规定》的决定),南京市每千人口中按70 名中学生计算配建相应规模中学,其用地面积为:旧城区,18 班规模学校不低于13000 平方米、24 班规模学校不低于16900 平方米、30 班规模学校不低于19500 平方米;新区,18 班规模学校不低于15000 平方米、24 班规模学校不低于18000 平方米、30 班规模学校不低于22500 平方米。 每千人口中按70 名小学生计算配建相应规模小学,其用地面积为:旧城区,12 班规模学校不低于6000 平方米、18 班规模学校不低于 7000 平方米、24 班规模学校不低于8000 平方米、30 班规模学校不低于9000 平方米;新区,18 班规模学校不低于12000 平方米、24 班规模学校不低于13600 平方米、30 班规模学校不低于15000 平方米。 2.3 上海市中小学校指标 根据《上海市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上海市 2.5 万人口住宅小区配建30 班规模小学一所,24 班规模初中,24 班规模高中一所。中心城新建住宅区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千人指标为:

重庆市南岸区中小学布点规划(文本+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一条规划目的 (1) 第二条规划依据 (1) 第三条规划原则 (1) 第四条规划范围 (2) 第五条规划期限 (2) 第二章中小学幼儿园总体规模 (2) 第六条人口测算 (2) 第七条千人指标 (2) 第八条学生总量预测 (2) 第九条规划学校总量 (2) 第三章城区普通中小学幼儿园总体布局规划 (2) 第十条学校选址原则 (2) 第十一条配置标准 (3) 第十二条高完中布局规划 (3) 第十三条高中布局规划 (3) 第十四条初中布局规划 (3) 第十五条九年一贯制学校布局规划 (3) 第十六条小学布局规划 (3) 第十七条幼儿园布局规划 (3) 第四章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分区布局规划 (3) 第十八条片区划分 (3) 第十九条南坪片区 (4) 第二十条弹子石片区 (4) 第二十一条南山功能区 (4) 第二十二条茶园片区 (4) 第二十三条长生片区 (4) 第二十四条峡口片区 (4) 第二十五条迎龙片区 (4) 第二十六条东港片区 (5) 第二十七条广阳岛片区 (5) 第五章教育预控用地规划 (5) 第二十八条规划控制的基本原则 (5) 第二十九条弹子石片区 (5) 第三十条长生片区 (5) 第三十一条迎龙片区 (5) 第六章防灾避险规划 (5) 第三十二条校园安全 (5) 第三十三条防震 (5) 第三十四条消防 (5) 第三十五条防地质灾害 (5) 第三十六条防洪 (6) 第三十七条防气象灾害 (6) 第七章近期建设项目 (6) 第三十八条近期建设项目 (6) 第八章与现行控规比较规划调整内容 (6) 第三十九条规划调整的基本原则 (6) 第四十条全区规划调整的主要内容 (6) 第四十一条分片区规划调整的主要内容 (6) 第九章规划实施 (8) 第四十二条远期控制原则 (8) 第四十三条办学方式 (8) 第四十四条功能设置 (8) 第十章附则 (8) 第四十五条本规划包括文本、规划图纸、附件三个部分。 (8) 第四十六条本规划自南岸区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生效。 (8) 附表1 南岸区中小学及幼儿园现状一览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2 南岸区中小学及幼儿园现状汇总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3 南岸区中小学及幼儿园现行控规整合一览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4 南岸区中小学及幼儿园现行控规整合汇总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5 南岸区规划中小学布局一览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6 南岸区规划幼儿园布局一览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7 南岸区规划中小学及幼儿园汇总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8 南岸区规划小学情况一览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9 南岸区规划初中情况一览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10 南岸区需修改用地的地块一览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南宁市中小学校2018-2019学年度校历

南宁市中小学校2018—2019学年度校历(第一学期21周) 第一周2018年9月3日—9月9日 第二周9月10日—9月16日(9月10日教师节) 第三周9月17日—9月23日 第四周9月24日—9月30日(9月24日中秋节) 第五周10月1日—10月7日(10月1日国庆节) 第六周10月8日—10月14日 第七周10月15日—10月21日 第八周10月22日—10月28日 第九周10月29日—11月4 日 第十周11月5日—11月11日 第十一周11月12日—11月18日 第十二周11月19日—11月25日 第十三周11月26日—12月2日 第十四周12月3日—12月9日 第十五周12月10日—12月16日 第十六周12月17日—12月23日 第十七周12月24日—12月30日 第十八周12月31日—2019年1月6日 (1月1日元旦)

第十九周2019年1月7日—1月13日 第二十周1月14日—1月20日 第二十一周1月21日—1月27日 1.寒假:1月28日至2月24日共28天,其中2月5日为农历大年初一。 2.下学期2019年2月25日开学上课。 3.节假日放假以政府公布的安排为准。

南宁市中小学校2018—2019学年度校历(第二学期19周) 第一周2月25日—3月3日 第二周3月4日—3月10日 第三周3月11日—3月17日 第四周3月18日—3月24日 第五周3月25日—3月31日 第六周4月1日—4月7日(4月5日清明节) 第七周4月8日—4月14日 第八周4月15日—4月21日 第九周4月22日—4月28日 第十周4月29日—5月5日(5月1日劳动节) 第十一周5月6日—5月12日 第十二周5月13日—5月19日 第十三周5月20日—5月26日 第十四周5月27日—6月2日 第十五周6月3日—6月9日(6月7日端午节) 第十六周6月10日—6月16日 第十七周6月17日—6月23日 第十八周6月24日—6月30日 第十九周7月1日—7月7日

宝应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成果公示

宝应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成果公示前言 上世纪80年代至今,宝应共编制完成了三轮城市总体规划,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1983-2000);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于1997年市政府批复;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于2004年通过专家论证,2005年报市政府批复。几轮城市总体规划对于引导宝应县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城市人居环境的提升,城市特色得到了极大的彰显。 进入21世纪以来,宝应迎来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经济总量增速明显,城市规模迅速扩张,目前人口与用地规模已超出了上轮总规确定的中期和远期目标,同时城市发展又面临着国内外环境变迁、区域交通变化、产业结构转型、城市空间重组等挑战,人文、生态、宜居、宜业的城市建设目标也对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这些背景,县政府于2008年决定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以适应宝应新时期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及时把握外部条件变化带来的城市发展动力与机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构建指引城市长远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和政策框架,为城市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2010年9月14-15日,《宝应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通过了由扬州市规划局组织的专家论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现就《宝应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公开征求公众意见,欢迎广大市民积极发表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完善报批成果,指导未来城市发展,共建美好家园。相关意见和建议可在公示现场留言,也可邮寄至宝应县城乡规划管理办公室(地址:宝应县苏中北路35号,邮编:225800)。 咨询电话:0514--88223004 公示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f42208005.html,/gh/gh.asp 现场公示:宝应县规划公示栏(宝应县建设局大门南侧) 宝应县城市规划指挥部 宝应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要点 一、总则 1、修编目的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又好又快发展”的精神,实现江苏“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发展要求,适应宝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区域交通条件,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优化城乡空间结构,编制《宝应县城总体规划(2010-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2、规划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宝应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加强与周边城市产业分工协作、城镇发展、空间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衔接,促进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研究区域发展态势,选择合理的城市化战略与路径,改变均衡发展模式,走集中、集聚、集约的发展道路。 从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角度研究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合理组织区域和城市交通体系,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运用城市设计的理念和手法,有机组织自然景观体系和人文景观体系,塑造鲜明的城市特色。 3、规划重点

钢城区中小学布点规划

一、钢城区中小学学校布局现状: 钢城区辖5个镇(街道)(艾山街道办事处、颜庄镇、里辛街道办事处、汶源街道办事处、辛庄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高新区和1个工业区,230个村(居),总面积507平方公里,总人口30万。目前,全区共有义务教育学校41处,其中小学30处,初中6处,九年一贯制学校5处,中小学在职教师2637人,在校学生3万余人。 (1)区直中小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3处(新兴路学校、双泉路学校、共建路学校)完全小学3处(友谊路小学、万和小学、潘西学校)。 (2)艾山街道办事处中小学校:完全中学2处(艾山街道办第一中学、艾山街道办第二中学),完全小学6处(艾山街道办中心小学、寨子联小、卞家泉联小、双峰联小、施峪联小、育才联小)。 (3)颜庄镇中小学校:完全中学1处(颜庄镇中心中学),完全小学8处(颜庄镇中心小学、莱芜鲁能希望小学、颜庄镇东泉小学、颜庄镇南下冶小学、颜庄镇澜头联小、颜庄镇西港小学、颜庄镇当峪联小、颜庄镇柳桥峪小学)。 (4)里辛街道中小学校:全街道办共有学校8处,其中完全中学1处(里辛镇第一中学),完全小学3处(里辛镇中心小学、朱家庄联小、杨家楼联小),九年一贯制学校1处(里辛镇第二中学)。 (5)汶源街道中小学校:完全中学1处(汶源街道中学),完全小学4处(汶源街道中心小学、丈八丘联小、西冶联小、通香峪联小)。 (6)辛庄镇中小学校:完全中学1处(辛庄镇中心中学),完全小学5处(辛庄镇八一希望小学、徐店联小、石湾子联小、龙泉联小、砟峪小学),教学点1处裴家庄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1处(辛庄镇铁车中学) 钢城区教育局 2014年8月11日 一、钢城区中小学布局现状情况统计(2014年8月) ·1、区直学校现有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完全小学3所。

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成果公示

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成果公示 前言 上世纪80年代至今,扬州共编制完成三轮城市总体规划,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1982-2000)于1985年省政府批复;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于1999年省政府批复;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于2003年通过专家论证,2004年报省政府待批。几轮城市总体规划对于引导扬州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城市人居环境的提升,城市特色得到了极大的彰显。 进入21世纪以来,扬州迎来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经济总量增速明显,城市规模迅速扩张,目前人口与用地规模已超出了上轮总规确定的中期和远期目标,同时城市发展又面临着国内外环境变迁、区域交通变化、产业结构转型、城市空间重组等挑战,人文、生态、宜居的城市建设目标也对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这些背景,市政府于2009年决定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以适应扬州新时期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及时把握外部条件变化带来的城市发展动力与机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构建指引城市长远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和政策框架,为城市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2010年8月30-31日,《扬州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通过了江苏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组织的专家论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现就《扬州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公开征求公众意见,欢迎广大市民积极发表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完善报批成果,指导未来城市发展,建设扬州美好家园。相关意见和建议可在公示现场留言,也可邮寄至扬州市规划局城乡规划处(地址:扬州市淮海路33号,邮编:225002)。 咨询电话:0514--87340303 公示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f42208005.html,/gzcy/ 现场公示:扬州双博馆规划展示中心 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要点 一、总则 1、修编目的 为适应扬州市新时期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把握外部条件变化带来的城市发展动力与机遇,适应快速增长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构建指引城市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和政策框架,为城市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中小学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

****市2010-2015年中小学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推进中小学合理布局、有序建设,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布局,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在深入调查研究、摸准底数的基础上,遵循青少年儿童的的成长规律,把握中小学办学特点,面向教育中长期发展需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论证,准确测算,编制本规划。 一、现状分析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推进中小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2000 -2008年撤并小学129所,整合初中校2所。但是,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不断集中,加之计划生育成效的显现,农村学龄儿童逐年递减,城乡教育布局又出现了新的不均衡,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全市有中小学402所(不含民办学校),其中高级中学5所、完全中学23所,职校3所,初级中学50所,小学321所。 由于历史原因,几乎每个村都有一所小学,有的甚至有

两所。农村学校布点多、容量小、条件差、效益低,教师难配备,管理难跟进,质量难保障,发展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短缺。部分小学和初级中学由于生源、教育资源配置等问题,导致教育资源和投资出现浪费。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加以及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城市和经济较发达的乡镇教育资源日益相对短缺,学生上学难、教学班额大、择校现象突出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因此,进一步加快推进城乡教育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指导思想 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统领,以实施校舍安全工程为契机,以****的长远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政府投入为保证,以创办寄宿制中小学为突破口,科学论证、合理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先建后撤、典型引导”的思路,正确处理好需求与可能、数量与质量、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稳步推进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工作,扎实推进全市校安工程进程,实现全市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布局规划原则 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是学校基本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布局调整规划,要遵循以下原则。

中小学布局调整调研报告

中小学布局调整调研报告 中小学布局调整调研报告 随着经济社会较快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需求和现有的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进一步加强对xxxx州山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和集中办学工作的了解,今年8月份以来,我们对xxxx州古丈、泸溪、凤凰、吉首4个县市(以下简称xxxx市)中小学布局调整及集中办学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xxxx山区中小学教育布局的基本情况 ㈠布局现状 xxxx市共有638所中小学,其中:城区共有完全小学16所,独立初中8所,普通高中7所。xxxx市共有乡镇67个,有九年一贯制学校32所,独立初中36所,中心完小44所,教学延伸点423个。如:古丈县。全县共有64所中小学,其中:城区有完全小学3所,独立初中2所,普通高中1所。农村12个乡镇有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独立初中2所,中心完小7所,教学延伸点42个。 ㈡办学情况 xxxx市城区小学共有教学班371个、在校学生24584人。城区中学共有教学班330个、在校学生20938人。农村小学共有教学班1580个、在校学生44104人。九年制学校初中部有教学班203个、在校人数8081人。完中初中部有教学班263个,学生13675人。如:凤凰县。全县城区小学共有教学班141个、在校学生 7218人。城区中学共有教学班118个、在校学生6673人。农村小学共有教学班703个、在校学生20813人。初中共有教学班188个、在校学生9900人。其中,独立初中学校有教学班170个、在校人数9360人;九年制学校初中部有教学班71个、在校人数3752人。 二、xxxx山区中小学教育布局存在的突出问题 ㈠办学点分布过散过小 xxxx州属于武陵山脉贫困山区,具有地域面积大、人口稀少、居住分散的特点,导致农村中小学校规模小且分散。xxxx市共有423个农村教学点,只有166个教学点的在校学生在20人以上,其他教学点均在20人以下。农村除33所九年一贯制中学外,其他初中学生均在800人以下。如:吉首市,49个农村教学点,只有7个教学点的在校学生在20人以上,其他教学点均在20人以下(其中在校学生不足10人的有26个教学点)。农村10个初中学校(含九年一贯制),其初中学生均在500人以下。其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