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幽门螺杆菌的 共 识 问 题 共32页
- 格式:ppt
- 大小:357.00 KB
- 文档页数:32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之幽门螺杆菌根除指征幽门螺杆菌根除四联疗法: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分散片+果胶铋,连服2周。
本共识内容分为H.pylori根除指征、诊断、治疗、H.pylori感染与胃癌、特殊人群H.pylori感染、H.pylori感染与胃肠道微生态6部分,共48条“陈述”。
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的评估:采用GRADE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and evaluation)系统评估证据质量(quality of evidence)和推荐强度(strength of recommendation)。
证据质量分为高质量、中等质量、低质量和很低质量4级,推荐强度分为强推荐(获益显著大于风险,或反之)和条件推荐(获益大于风险,或反之)2级。
证据质量仅是决定推荐强度的因素之一,低质量证据亦有可能获得强推荐。
共识达成过程:采用Delphi方法达成相关“陈述”的共识。
构建的“陈述”先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征询相关专家意见,通过2轮征询后,初步达成共识的“陈述”在2016年12月16日会议上逐条经过讨论,并进行了必要的修改。
参会人员中21位核心成员参加了“陈述”条款的最终表决。
应用电子系统采用无记名投票表决,表决意见分成6级:①完全同意;②同意,有小保留意见;③同意,有大保留意见;④反对,有大保留意见;⑤反对,有小保留意见;⑥完全反对。
表决意见①+②>80%属于达成共识。
一、H.pylori根除指征【陈述1】不管有无症状和并发症,H.pylori胃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
证据质量:高;推荐强度:强;共识水平:100%。
【陈述2】根除H.pylori的获益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证据质量:中;推荐强度:强;共识水平:100%。
【陈述3】H.pylori“检测和治疗(test and treat)”策略对未经调查消化不良(uninvestigated dyspepsia)处理是适当的。
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最全版)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学组主办,江西省医学会协办的"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会"于2012年4月26至27日在江西井冈山召开。
我国Hp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组成员共40余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前,就Hp感染的检测、根除治疗适应证及根除治疗方案三大主题撰写讨论稿,广泛征求意见。
会议中,分别进行主题报告,提出有争议的问题和修改建议,参会专家发言讨论、专家点评及主持人总结。
会议后,听取了未参会专家的意见,对一些问题进行协商。
会议最后达成以下共识报告。
第一部分: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适应证一、背景(一)根除Hp的益处1.消化性溃疡:是根除Hp最重要的适应证,根除Hp可促进溃疡愈合、显著降低溃疡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根除Hp使绝大多数消化性溃疡不再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而是彻底治愈[1]。
2.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胃恶性肿瘤,约80%以上Hp阳性的早期(病变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低级别胃MALT淋巴瘤根除Hp后可获得完全应答,但病灶深度超过黏膜下层者疗效降低[2]。
根除Hp已成为Hp阳性低级别胃MALT淋巴瘤的一线治疗方案[3]。
3.Hp阳性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可等同于Hp阳性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on-ulcer dyspepsia,NUD)或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这是因为Hp感染者几乎均有慢性胃炎。
NUD和FD在诊断标准上存在差异(症状、病程),但在临床实践中,常将NUD作为广义FD,未严格区分。
一些国际性共识多将NUD作为根除指征[4]。
根除Hp可使1/12~1/5的Hp阳性FD患者的症状得到长期缓解[5,6],这一疗效优于其他任何治疗[7]。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全文)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H.pylori和消化性溃疡学组主办的"H.pylori感染处理Maastricht-5共识研讨会暨第5次全国H.pylori感染处理共识会"于2016年12月15日至16日在浙江杭州召开。
我国消化病学和H.pylori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组成员共80余人出席了会议。
自2012年第4次全国H.pylori感染处理共识会议[1]以来,国际上先后发表了3个重要的相关共识,分别是《H.pylori胃炎京都全球共识》[2](以下简称京都共识)、《多伦多成人H.pylori感染治疗共识》[3](以下简称多伦多共识)和《H.pylori感染处理的Maastricht-5共识》[4](以下简称Maastricht-5共识)。
京都共识强调了H.pylori胃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H.pylori相关消化不良是一种器质性疾病,根除H.pylori可作为胃癌一级预防措施。
多伦多共识是成人根除H.pylori治疗的专题共识。
Maastricht-5共识是最具影响的国际共识,内容涉及H.pylori感染处理各个方面。
国内举行了相应研讨会[5]借鉴学习这些国际共识,在借鉴这些共识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制订了我国第5次H.pylori感染处理共识。
制订本共识的方法如下:1.成立共识筹备小组:按照学会相关要求[6],成立第5次全国H.pylori感染处理共识会议工作小组,设立首席专家、组长、副组长和组员,分工负责共识会议筹备工作。
2.共识相关"陈述(statements)"的构建:通过系统的文献检索,结合H.pylori感染处理中的关键或热点问题,构建了相关"陈述" 。
"陈述"起草过程中参考了PICO(population, intervention, comparator, outcome)原则[6],并借鉴了国际相关共识[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