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城市化研究主要成果综述_顾朝林

中国城市化研究主要成果综述_顾朝林

中国城市化研究主要成果综述_顾朝林
中国城市化研究主要成果综述_顾朝林

1文章编号2 1002-2031(2008)12-0002-11

中国城市化研究主要成果综述

顾朝林 吴莉娅

1摘 要2 论述了中国城市化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中国城市化政策研究、中国城市化特征研究、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中国城市化过程研究、中国城市化空间研究、中国乡村城市化研究、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全球化对城市化的影响研究、区域城市化研究等九个方面的内容。

1关键词2 中国;城市化;研究成果

1中图分类号2 F29111 1文献标识码2 B

1作者简介2 顾朝林(1958)),男,江苏靖江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建设部城乡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地名与行政区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教育部地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建设部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建设部城市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吴莉娅,苏州大学城市学院副教授,博士。

1基金项目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435013))))中国城市化类型、过程与机理研究之阶段成果。1收稿日期2 2008-07-041修回日期2 2008-08-29

中国是世界上城市化最早、发展缓慢和近期快速增长的国家,但是中国城市化研究开展滞后。自1979年吴友仁发表5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问题6一文后,中国城市化研究才得到快速发展。此后,从国家城市化战略出发,学术界对城市化进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以下九个方面。

一 中国城市化政策研究

1.中国城市发展方针

1978年以来,国家根据中国城市化研究成果逐步制定了相关的城市发展方针。1980年,国务院批转5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提要6,提出/控制大城

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0。1989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6正式提出/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0。1990年代后期,5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6对城市化提出了新的目标,即适当控制大城市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发展大城市的卫星城市,积极适当发展中小城市与大力发展小城镇。

学术界围绕中国城市发展方针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焦点主要针对大城市的/控制0、/严格0与否及小城市/发展0的力度。有学者支持严格控制大城市,认为必须/积极0或/重点0发展小城镇,至少是/合理0发展小城镇;也有学者对/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0提出质疑。鉴于1990年代后期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小城镇发展困境,学术界(尤

总第161期

城市问题2008年第12期

其是城市地理学界和城市规划界)对已有城市化方针研究进行了回顾与反思,对/城市0、/区域0、/城市化0等基本概念进行/澄清0或/重新解读0,更加理性地分析中国城市化面临的机遇、挑战、危机、科技问题。这一期间,许多学者就城市发展方针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有学者从/非主流视角0更为激进地提出/关于中国城镇化的某些片面性认识,以及西方-现代性.、发展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等意识形态的影响造成的对我国城镇化的扭曲和误区0;有学者认为城市发展方针应/考虑更多因素,更全面表达0;有学者提出应采用多样化城市规模方针和因地制宜的城市化方针,/多元化、非均衡、逐渐推进、综合发展0;有学者认为应采用以城镇体系网络建设为重点的城市化方针;和积极的可持续城市化战略发展方针;有学者主张建立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体系;有学者认为应确定/全方位开放式、效益型0城市化发展方针;有学者主张中国城市化发展方针需要参考全球化的影响。

进入21世纪,城市发展方针讨论已不在表象的城市规模之争和新的城市发展方针表述上,而集中于城市发展的深层次内涵上,/人口(户籍约束)、资源(土地制度)与城市化(分工演进)之间的两难冲突已到令人担忧的地步0,/持续不断地完善制度,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分工效率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出路0。因为/中国的城市化不仅是农村非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的过程,也是城市占据当今政治经济社会变化的主导地位的过程,是乡村性向城市性转化的社会变革,所以健康发展、质量、特色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导向。

2.中国城市化道路

与城市发展方针的讨论相呼应,关于城市化道路的争论在1980-1990年代也极为激烈,主要有小城市论、大城市论、中等城市论、多元发展论、城市体系论等。

(1)小城市论

1983年,中国城镇化道路学术研讨会一致认为中国应该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具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城镇化道路0、/各不同地区的城镇化道路也应各具特色0。讨论会和吴友仁的总结报告注意力的焦点在/积极恢复和发展小城镇,特别是广大的农村集镇0,从社会主义分布生产力理论和安全要求出发,小城市/是符合理性的,是有生命力的0。在改革开放以后乡村工业化的现实和/小城镇,大战略0的导向以及既定城乡制度的制度惯性作用下,这种论断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初期几乎是独占鳌头。

(2)大城市论

冯雨锋则认为重点应发展/条件较好的大中城市0、/中心城市0。饶会林、曲炳全明确指出大城市具有远大于小城镇的规模效益。王小鲁和夏小林提出适合国家当前条件的100万-400万人口的优化城市规模区间。饶会林和丛屹认为城市规模效益率仍然在发挥主要作用,需适当放宽对大城市规模上的限制。周干峙认为,在落后地区,大城市必然要首先发展,形成/极核0,然后带动中小城市的发展。

(3)多元论

也有学者试图从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中寻求平衡,提出农村城镇化与/城市圈为中心的提高内涵为主的0城市现代化、城市内涵化的二元(或多元)城镇化道路模式,或大中小城市互相协调,东中西部差异化发展道路。

(4)中等城市论

5经济学动态6编辑部于1984年最先提出/中等城市0论,但该学说的研究成果却相形见绌。

(5)城市体系论

随着城市化研究的深入,周一星提出/不存在统一的能被普遍接受的最佳城市规模,城镇体系永远是由大中小各级城镇组成的,而各级城市都有发展的客观要求,所以城市化的模式应该是多元的、多层次的0,城市体系发展道路遂受到重视。

更有学者理性地提出未来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取决于未来国家发展战略的选择。孙施文认为要/避免从不切合中国实际的先验假定出发来制定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政策0。

二中国城市化特征研究

国外学者承认,1980年代以前,中国城市化作为社会主义城市化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于西方经典城市化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城市化的特点,这种差异性在1980年代以后依然存在。国内学术界的主流意见也承认中国城市化在世界上的独特性,只不过在1990年以前,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被用来解释这种差异性,而1990年代及以后,/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0的/国情0则成为解释的切入点。这也与/特色0城市化方针或道路不谋而合。

1.中国城市化的整体特征

1980年代初,中国城市化特征表现为/城镇人

口增长较慢;通过计划和行政措施,不断调整城镇人

口比例;广大农村地区亦工亦农的人口大量增长0。1990年代,对城市化与经济、社会转型的互动认识更为深入,辜胜阻更进一步提出,/中国城镇化及其基础)))工业化是由政府发动的,城市化和农村城镇化并举,城镇化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低,城市构成不协调,农村劳动力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转换0;故此,/二元社会结构、地区差异、城市吸纳力不足与农村推力有余、乡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伴而行、以小集中为主多渠道并存的农业人口转移方式、实行有计划的宏观控制0等形成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启动期的特征。进入21世纪,在继续讨论人口、地域、产业等关注焦点的基础上,可持续理念的深入使学者们关注城市化的生态特征,提出诸如/持续的加速性、极度的不平衡性、与经济发展的相依存性、城镇化与市场化的相伴随性、解决三农问题出路的唯一性、资源保护和破坏的双重性0等中国城市化特征表述。

2.中国城市化水平和速度

对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和速度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城市化水平测度中/城市0、/城市人口0等概念的质疑和改进。由于城镇建制标准调整,城镇的范围在不断变化。而几次人口普查对/城镇人口0的统计标准并不一致。所以,不仅不同时间段的城市化水平测度结果不具可比性,即使是同一次人口普查,不同省区之间的城市化水平也缺乏可比性。许学强等和阎小培等概之以/中国统计之谜0。

)))城市化水平测度方法的探索和改进。包括人口城市化水平指标的改进、土地城市化指标改进,以及采用人口、经济、社会和居住环境因子构建综合指数,运用灰色关联分析、SPSS分析、采用DE A(数据包络分析)等测度城市化水平。从发展趋势看,综合指标和指标体系似乎更能说明城市化的复杂状况。

)))中国城市化水平/度0的思考。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城市化水平滞后,钟水映和胡晓峰指出其存在方法论的缺陷;葛永军、许学强、阎小培和周一星认为中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1980、1990年代/城市化与非农就业水平之间的偏差呈逐步缩小0,中国城市化应适度发展、目标不可过高;陈彦光和罗静等推算出2005年前后中国城市化速度达到峰值、城市化水平饱和值为80%左右。所以,应该更多地关注城镇化的质量。

三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

1.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

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西方经典城市化动力机制理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成果等被引进,对国内学者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人口迁移理论、经济学解释、交通通讯理论、政策与制度被视为中国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机制理论。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等学科的研究进展和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又使市场经济、制度变迁、经济全球化等被引入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中。

经济、政治、人口因素与人口城镇化关系紧密。/比较利益)互补利益)选择利益0共同构成的利益关系链,是引致城市聚集的基本动力。

产业结构的演变与区域城市化存在互动机制,产业结构的有序演变引起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变化,使区域城市化表现出不同的地域模式;城市化对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具有支撑、拉动、载体等作用;工业化(城市工业化、农村工业化)及农村劳动力的结构转移,是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集体经济和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和特色产业集群、外资投入和外向型工业化等逐渐成为工业化这一动力机制研究的主流。也就是说,/自1978年后,中国工业化实际上在走城乡二元发展的道路,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伴生;消费需求的三次升级,一方面刺激了经济增长,使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在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快速扩展,另一方面,也吸引了外资和技术的引进0。第三产业发展,诸如旅游业发展促进城市化快速发展,提高城市化质量。第三产业发展不良则会导致就业结构转变滞后、城市化水平不高。

就业结构转换、人口迁移是推动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民工潮0使长期形成的二元结构体制出现危机,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最低经济门槛作用机制对于进城的农村人口顺利城市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机制的中心规律是就业支柱产业工资与城市物价的均衡。就业结构变化滞后是中国城市化推进的主要障碍性因素。教育对城市化非常重要,反之亦然。

交通、通讯的发展及其基础设施建设也对中国城市化起到动力作用。城市化过程与交通网络的发展互为因果。城镇化、工业化与信息化之间具有互动关系。进入21世纪,由信息网络城市组成的城市

网络已在中国浮现,北京、上海和广州之间的互联网骨干连接构成了中国长距离电子通信的核心层次,且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正在重构城市的竞争优势,而地理区位因素仍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外开放、新国际劳动分工与经济全球化对城市化的动力作用,这也是1980年代萌芽,1990年代中后期逐渐发展的新兴研究方向。地缘政治、国际竞争的大格局对城市化进程产生重要的直接影响,而中国的产业政策、城市发展模式也都与现有的国际空间密切相关。1996年以后的城市化快速发展是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由第三产业推动,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国际贸易和制度创新,将有助于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本地市场正在成为决定城市发展乃至区域竞争力的主要动力。经济全球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显著:城市化过程空前加速,涌现出更多的新城市,大城市继续快速发展,若干大都市连绵区已开始逐步形成,郊区与城市中心区共同繁荣,几个国际性城市将进入全球城市体系网络。对外开放对特大城市开发区建设及城市空间成长起重要促进作用,使中国城市空间发展呈现新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区域竞争与技术创新日益聚焦于大中城市,城市通过物质和能量输入对创新起塑造作用,创新通过物质与能量输出对城市具有反作用,具体表现为以时空为参照系,城市化水平与创新能力相互作用的界面特征。

综合城市化动力机制。1990年代末期以来,学术界对既有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反思,从推动主体、内因与外因、产业结构、要素聚集、制度、教育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提出了多元城市化动力机制,或者说城市化动力机制体系。

城市化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环境基础,对自然资源、资本的分析,以及城市化制约机制的研究,如生态环境、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效应、自然灾害等,作为动力机制研究的有益补充,从另一个侧面丰富了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理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生态思维是城市化的新取向,可持续的生态规划、生态管制势在必行。

2.制度和政府的作用

政府干预对中国城市化进程起着关键性的调控作用,改革过程中,中国政府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关公共政策,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土地权属与使用模式、区划调整、城市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张等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人口迁移政策、市镇建制政策促使政区变动、新城镇产生,推动了人口城镇化。政策对人口迁移的作用远比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大,从1950年代的人口集中定向迁移,1960、1970年代人口向农村和边远地区的疏散,1980年代,自由经济成分得到加强,许多政策,包括人口政策开始由指令性转变为指导性,因而人口迁移也更趋于自然,而人口迁移率的提高使城市化加速。政府对自下而上城市化和外向型城市化也起促进作用。自下而上城市化得到政府认可或支持,国家方针政策的影响和政府、农民、外部(内资、外资)力量的共同作用构成了自下而上的动力机制,形成诸如江苏的集体经济加开发区建设等政府主导城市化发展模式,农村集体所有制单位也导致珠江三角洲的分散农村城市化格局的产生。一个类似于西方国家的政府和大企业的联盟已经在中国城市出现,并推动城市的增长,在开发区建设中,甚至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主导力量。政府更可以通过城市规划直接影响城市化空间格局,实现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和制度对城市化并不完全是起促进作用,传统体制、制度、政策使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和集中缺乏合理性,造成城市化的不均衡偏态和人为波动。改革开放以后,地方政府的政绩牵引和利益驱动,构成了中国城市化特有的制度背景与体制条件,使中国城市化面临更多陷阱和困境。当前的城市建设监管、政绩考核、城市财政、土地使用制度对城市政府执政行为的影响使城市政府的执政行为与中央统筹城乡发展,借助城市化扩大内需、解决/三农0问题、促进城市集约化发展的初衷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背离,使城市倾向于集聚生产,城市的人口集聚功能相对弱化,从而在制度层面上造成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如户籍制度、现有农地征用制度和失地农民利益补偿机制的缺陷造成城市化成本高昂、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问题严重等不良后果。

3.改革对城市化的作用

改革对城市化的作用主要通过制度变迁表现出来。从宏观层面来说,改革促使中国参与到国际劳动分工和全球经济体系中,改变了中国城市化的宏观政治、经济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主导的城市化模式逐渐被制度安排和投资引导的方式所取代。传统体制与市场利益调节机制同时并存且存在区域差别,从而使城市化进程出现偏态运动。深入进行的市场化改革,降低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形成的城市化摩擦力;另一方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

土地流转制度,放松对户籍的管制,在降低城市化风险和节约交易成本的同时,增加城市化的收益水平。成功的农村改革、城市改革与流动人口的出现及增长相关,开放政策、国际资本和技术引进与有专长、高收入集团相关。具体讲,推进城市化的制度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行政区划体制创新和调整;

)))生产体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确立;

)))户籍制度和人口迁移制度变迁;

)))土地、住房制度改革,以及土地市场、住宅市场的建立和完善;

)))城市建设投资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

四中国城市化过程研究

1.中国城市化过程

根据城市化水平、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重大历史事件等,研究者们对中国城市化过程进行阶段划分,归纳各阶段发展特点,尽管对中国城市化过程的阶段数量和起止时间的意见并不统一,但基本同意改革开放前后是一个转折点,1990年代是又一个转折点。

建国后,中国城市人口有很大增长,但城市化进程波动较大,城市化水平提高较慢。1964-1980年,中国城镇人口发展主要集中在中小城市,小城镇没有得到应有发展,但特大城市人口得到了控制。至1988年,人口城市化已进入城市化的早、中期。1978年后近20年的时间内,中国城市化过程结束了大起大落,实现了持续增长,进入中期加速阶段;城市化发展的区域重点发生转移:东部快于中西部,南方快于北方;小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地位提高,大城市人口的实际增长率大幅度回升;城市适度走向国际化;大城市已经开始了郊区化过程;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形成;城市内部的社会分化在扩大。

赵士修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是正常的。但也有学者对此提出不同意见,朱正举和于文学认为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尚不具备加速腾飞的基本条件,城市化进程处在一个两难境地。陆大道、姚士谋认为,近十年来中国城镇化脱离了循序渐进原则,出现了/冒进式0城镇化的现象。

也有学者针对某一阶段或某一区域进行城市化过程的研究,如黄盛璋对张家港市的研究、何春阳、史培军、陈晋等对北京、高向东和吴文钰对上海、林桂兰和左玉辉对厦门城市化过程的研究。

2.中国城市化过程影响因素

人口增长速度、数量、密度、迁移、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因素、制度、制度创新、城市规划、生态文化因素等是中国城市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其中土地制度改革、产业政策和主导产业选择非常重要,如城市规划、产业发展政策等政府行为和3000年城市发展形成的旧有城市格局和古部风貌从根本上决定了现代北京城市发展的基本过程;以同心圆式环形道路与放射形道路为基本骨架的城市建设格局对上海郊区化扩散方式有重要影响。

五中国城市化空间研究

中国城市地理学界在20世纪上半叶初步探讨了中国城市的分布、无锡、重庆、成都、南京、包头等的区位、城市构造、轮廓和功能等。1980年代,对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对外国理论进行翻译介绍的基础上,相继对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类型、地域结构的演变规律、动因机制、合理模式、个别城市地域结构的特征等问题进行了探讨。1990年代,大城市地域结构优化、中心城市的扩散机制及空间发展趋势等问题成为城市地理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主要加强了对大城市地域结构演变规律、扩散趋势、功能用地结构变迁等新趋势的探讨。概括起来,城市化空间研究主要有以下9个方面。

1.城市)区域关系

城市与区域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城市借区域而立,区域借城市而兴。宋家泰首倡/城市)区域观0,该理论强调城市的总体规划与布局必须把城市与区域统一起来,城市发展与区域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动态关系,具有多层次、开放型的特点。按照这一理论,城市总体规划必须以区域发展为基础来确定城市发展性质、发展规模以及城市空间布局,多层次的/城市)区域0体系是中国城市经济区的本质特征。区域分析和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城市规划是区域规划的深化和具体化,必须改变传统的/就城市论城市、就区域论区域0的做法,使城市规划思想和方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据此,区域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的分析工作作为城市发展研究、城市规划的基础得到广泛开展。这一时期,还有学者在区域调查的基础上展开了区域经济开发及其模式研究、中心地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推广应用、城市规划中的区域分析、城市郊区范围的划

分、城市经济区的影响因素分析和经济区划等实践工作。区域层面的城市研究还包括城镇密度和区域中的城市空间分布、中国城市时空变化和城市用地扩展类型、中国城市发展空间差异、效率及其变动特征、城市实体地域、区域中的城市空间再组织。目前,通讯技术发展迅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来临,城市的区域范围扩大,垂直联系加强,/城市)区域0观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沈建法认为市场化和全球化正在重组尺度体系,城市化的尺度调整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和市民等不同尺度上均有发生。

2.城市形态

从1980年代开始,一些学者围绕个别城市的城市形态作了探讨,同时也进行了对不同城市形态组合形式的规律性研究,如同心圆式、多中心式、组团式、带形城市等城市形态的分析。武进于1990年出版的5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演变6一书通过对国内数百个城市形态和内部结构的研究,从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等角度,探讨了中国城市形态发展演变的动力学机制,并预测其发展趋势,提出了合理的发展模式。还有许多学者开展了对具体的海港城市、河口城市,如福清、石家庄、龙华、无锡等城市形态的发展演变和布局形态的研究以及中国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的发展研究。在对中国大都市增长的空间过程的研究中,概括出城市发展具有从同心圆圈层式扩展形态走向分散组团形态、轴向发展形态乃至最后形成带状增长形态的发展规律。

3.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物质空间结构研究。一些学者对北京、大连等城市的意象空间进行研究,发现各个要素在意象形成中的作用与林奇所研究的3个城市不尽相同。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如许学强,胡华颖和叶嘉安认为广州市区的空间模式呈向东曳长的同心椭圆态势,城市发展历史过程、城市用地布局和住房分配制度是该模式的主导机制;周素红和阎小培以广州市典型街区为案例,对居民通勤行为进行城市空间解读,发现居民通勤行为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实体空间的现状及其演化,同时,与社会空间有一定的关系。

城市经济空间结构研究。如广州新老CBD同时并存,分区发展,发展模式存在差异,转型期的金融服务业空间格局变动也很明显。闫小培、毛蒋兴和普军对影响珠三角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因素进行了分析。

4.城市边缘区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大城市迅速发展,在城乡之间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城乡交接地带,又称城乡结合部、城市边缘区。1980年代中期,南京大学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城市边缘区研究,顾朝林、崔功豪、武进、林炳耀、涂人猛等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顾朝林等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大城市的实地调查,在探讨中国城市边缘区的基础之上,对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的人口特性、社会特性、经济特性、土地使用特性、地域空间特性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孙胤社认为中国城乡边缘区的形成有自己的特点,它不同于国外的/居住导向型0,而主要是/工业导向型0。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大城市边缘区的内容有了新的变化。张建明、许学强等在对城市边缘区研究成果回顾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城市边缘区研究的新课题;苏建忠、魏清泉、郭恒亮认为需要运用精明增长的理念,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目前,一些学者对大城市边缘区的空间演变机制、大城市边缘区可持续发展、大城市边缘区的成长机制等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5.半城市化研究

半城市化是从乡村到城市的过渡。学者们对半城市化的定义、类型、主要特征、形成原因和发展趋势等进行了研究。

半城市化地区为/已经初步具备城市的某些特点和功能,但尚未被划为城市的地区,在中国主要是城乡结合部、小镇、乡和非农产业发达的村0,主要是由于非农产业,特别是制造业投资在城郊和乡村而引发的。半城市化地区以非农化程度高、工业发展和土地开发极为分散、不稳定的外来人口为主体、/都市里的村庄0现象严重、各自为政的农村型管理体制等为主要特征。这类地区的小城镇还将经历/自下而上0逐步逐级的集聚发展。

6.郊区化研究

1990年代中期以来,郊区化被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进行研究。从中国郊区化的门槛值到郊区化形成的动力机制以及郊区化的调控等成为主要研究内容。郊区化是城市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集中和相对分散以后的一个绝对分散阶段,它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先后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研究者充分吸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郊区化的成果和方法基础,结合中国的特点开展了对北京、广州、上海、沈阳、杭州、大

连等特大城市郊区化的研究。研究表明,北京、上海、广州、沈阳等特大城市近年来中心市区出现人口增长减慢,甚至减少,人口密度下降的趋势,说明这些城市已出现郊区化现象。中国郊区化不完全等同于西方国家,表现为被动式郊区化、居住郊区化和圈层扩展式郊区化,中心繁荣区与郊区化并存,社会阶层分异不明显。距中心市区距离对城市土地利用扩展过程有很大影响。一些学者还介绍了西方逆城市化现象,对其在中国城市化研究中的借鉴作用做了初步分析。

71城市群研究

从城市群、城市带到都市连绵区概念的提出,反映了城市化空间研究对发达城市地区研究在纵向上不断深入过程。城市群作为一种地域组织源于一个城镇化区域里相邻城市的相互作用,即城市群的出现和发展都是城市发展到较高阶段普遍的产物。1980年代末,在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相继出现城市密集区。结合国外经验和中国经济发达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城市地理学者相继开展了对城市密集区的研究。最早进行城市群专门研究的是李世超,他从介绍戈特曼的城市带理论入手,探讨了长江中下游城市带的形成条件、历史动力、现状特点和未来发展构想。李世超对城市带特征和形成条件进行了研究,姚士谋、许学强等分别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城市的特征、发展趋势等作了系统深入的分析,对中部地区城市群的研究也逐渐开展。研究认为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稳定性相对较差。

8.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研究

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是城市群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表现形式,对此的研究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下进行的。2000年,胡序威、周一星、顾朝林等完成了5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6。周一星对中国的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进行了定义并制定了便于研究的统一标准;顾朝林等在建设部5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6研究时就都市区与都市连绵区的发展政策进行了探讨。随着研究深度的加大,有的学者认为都市区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其有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都市连绵区是许多都市区连绵而成的城市密集地带,如珠江三角洲由6个都市区组成、长江三角洲由13个都市区组成。近期有关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的研究重点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主要进行都市区与都市连绵区形成和发展规律、分布特点、形式、动态过程和空间结构特征等的研究。宁越敏、阎小培、李王鸣等从都市区的界定入手,分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都市区的特征,探讨了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形成的主要因素和形成机制;何春阳、陈晋和史培军等模拟和预测大都市区城市发展演变过程;黄勇和朱磊、陈睿和吕斌等对科学的大都市区规划进行探索;谢志清、杜银和曾燕等的研究,表明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空间扩展具明显增温效应,大都市带是中国城市化的方向,都市区已经成为当代区域发展的基本细胞和城市化的主流组织模式。

9.城镇体系研究

城镇体系理论研究。顾朝林首先将城镇体系地域组织结构归纳为地域空间结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类型结构和网络系统四个方面;宋家泰等、顾朝林、吴缚龙、王力、金其铭等、陈皓峰等、丁烈云就城镇体系规划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研究;杨吾扬对城市体系科学定义,对城市体系的级别)数目)规模对应模式进行了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后来相关的研究内容广泛涉及到城镇体系的界定、理论框架的构建,各种不同层次(省域、市域、县域等)城镇体系的现状特征、划分标准、发展趋势等。虞蔚等还从分析城市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的主要经济联系方向、信息流的联系强度等出发来研究区域城镇之间的联系。一些学者还对城镇体系的现状特征、形成机制,信息产业对城市体系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引入分形与分维理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开展了对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研究。

区域城镇体系实证研究。过去近20年中,中国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对不同等级行政区域、流域、经济区域的城镇体系研究。最初,中科院的一些地理研究机构和部分大学地理系先后承担了辽中南、京津唐、湘东和长春地区的城镇体系研究。较早进行中国城市体系研究的城市地理学者有南京大学宋家泰、顾朝林,北京大学周一星、杨吾扬,中山大学许学强等。顾朝林的5中国城镇体系6一书系统全面地研究了中国城镇体系的起源、产生、发展,中国城镇体系的自组织结构)))地域空间结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类型结构和网络系统结构,并就中国城镇体系发展条件,城镇化水平及城镇人口增长,国家地域开发等对中国城镇体系发展的影响以及中国城镇体系发展的前景特征作了科学的轮廓展望。此后,又有学者相继开展了沿海地区城镇体系的特点、城镇体系结构与布局研究;长江流域城镇体系及沿江区域城镇体系研究;黄河三角洲城镇体系布局基

础研究;河南、甘肃、湖南、广西、四川等中西部省市城镇体系的布局基础、等级规模和发展趋势研究。区域城镇体系研究重点从沿海、沿江发达地区向内陆地区深入。

城镇体系规划实践。在1980年代,南京大学地理系宋家泰、顾朝林等汲取国外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城镇体系规划/三个结构一个网络0的理论,为城市规划部门广泛接受并应用。城市地理学者开始承担编制了全国许多省市各个层次的城镇体系规划。南京大学相继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为建设部举办城镇体系规划培训班,培养了大批城镇体系规划人才。建设部城市规划司及时总结经验颁布5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办法6,规范省域、市域、县域及其它特定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程序,明确了相关的城镇体系规划编制标准,并在5城市规划法6中被确定下来。近年来,面对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市场化的实际,地理学者又开始尝试探讨新的城镇体系规划理论和方法,不再仅仅停留在对/三个结构一个网络0的一般分析,进一步加强对城镇体系动态演变、合理模式、结构调整和科学预测的研究。欧阳南江等在珠江三角洲开展的城市群规划中突出整体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思想;丁元等在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中密切注意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城镇体系的关系,从而探讨更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城镇体系规划。

六中国乡村城市化研究

1978年以来,在全国广大农村地域逐步开展了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经济体制改革,大量剩余劳动力被解放出来,并逐步转移到第二、三产业。1980年代中后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乡镇企业成为农村城市化的重要推力。此时,开展对乡村地区城市化的研究,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大量研究论文不断见诸相关文献。

研究者认为,乡村城市化不可忽视,对其过程、道路、模式、机制、制度、问题和对策、政策取向、城乡一体化、未来研究方向等进行了探讨。

尽管在表述上存在着多核分散型空间模式和集中型城市化道路的差别,但学者们基本同意在二元结构作用下,农村城市化应走小城镇主导型的道路。而小城镇发展有工业主导型、交通兴镇型、市场带动型、旅游开发型、强村膨胀型等多种模式,专业镇是小城镇发展的特色之路。农村城市化的初始动力源自作用于农民的内外推力,根本动力和重要支柱是乡镇企业的崛起,动力机制包括农村劳动力与耕地之间的矛盾、乡镇工业与市场的发展、大中城市的扩散、政府决策与行政管理的促进作用等,并由此形成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等不同类型。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下,随时间推移,各种模式的特征和机制也发生变化,近期更有学者提出中国乡村城市化动力系统假设。

由于经济发展模式和土地管理制度等原因,乡村城市化存在着耕地锐减、环境恶化、小城镇效益低下等严重后果,失地农民在城市化中主体地位的缺失导致其利益受损,所以要/慎提乡村城市化0,而兼并、乡级专业化管理改革、调控、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创新则势在必行。故要走内涵式、集约化城市化之路,村庄规划和新城镇型居民点规划、县级城市总体规划将在此发挥重要作用。

也有学者提出城乡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乡一体化包括城乡政治、经济、生态、人口、文化、空间融合等内容,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是其动力机制,城乡统一市场的建立是其核心。城乡一体化要/以人为本0,城市规划是其保证。在实践上,政府部门和学术界进行了/市带县0、/县改市0、小城镇建设等体制改革探索,通过试点比较和归纳总结,提出了诸如珠江三角洲/以城带乡0模式、上海/城乡统筹规划0模式、北京/工农协作、城乡结合0模式、城乡互动发展模式等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城乡一体化模式。期间,有学者对上海、东北城乡一体化进行了研究。

关于/城乡一体化0的争论也一直存在。钟荣魁认为城乡一体化只不过是想造就一种城乡低层次平衡发展的局面,是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是地方保护主义发展模式;魏清泉认为城乡融合是城市化的特殊模式;甄峰提出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0一样化0和/平均化0,它是中国城镇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袁奇峰、易晓峰和王雪等认为中国当前仍然是依靠传统工业带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过早提出城乡一体化不一定有益于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七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

城市化研究一直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点, 199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在逐渐认识中国城市化的独特性的同时,努力寻求与国际城市化研究前沿

的接轨,这也成为中国城市化研究的主流方向。这一领域的研究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表现为城市化理论的探讨,如现代西方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对城市化的研究成果的引入,例如对曼纽尔#卡斯特城市化思想的引进,/政治、权力、房地产利益、社区动员和社会冲突是理解城市化动力的关键要素0,以及对西方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新进展的介绍和评价等。顾朝林从初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分析入手,进行了城市化的国际研究,包括工业化背景下的世界城市化过程,概括了第三世界城市化理论研究的6个框架,即经典与传统方法、自上而下的发展范式、历史主义方法、激进主义政治经济学)))依附方法论、自下而上的发展范式及后现代主义方法,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城市化的过程,并试图通过这些分析建立一个中国城市化研究的国际交流平台,最后提出中国的城市化不同于其他国家。但这还需要学者们共同努力创建中国城市化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

另一方面表现为/外为中用0的中国城市化实践的探索。国内学者对世界城市化的特点、问题,水平对比、逆城市化、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分析。同时还对具体国家,如美国城市化的过程、趋势、特征,日本城市形态、发展过程、趋势,加拿大城市化,法国的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新加坡城市化,韩国非均衡城市化模式,缅甸仰光城市化道路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日本的世界城市东京的持续增长(大都市圈三产加速集聚、临海副中心建设、修建筑波快线、横滨新型港口城市建设)、区域性城市停滞、地方城市的衰退等新动向,美国的中等城市发展、新型的大城市地区逐渐多中心化乃至无中心化和城市系统集群化,法国的城乡一体化等对中国城市化未来发展均有借鉴价值。国内学者提出城市化应有适宜比重,重视城市规划、交通、通讯建设,建设信息化城市、多中心大都市地区,并对中国城市的国际化、城市化道路提出建议,认为中国城市化要借鉴国外城市化的主要教训,避免欧洲、日本、美国、拉美、非洲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市问题。

八全球化对城市化的影响研究

国内学者对全球化与城市化的研究是逐步深入的,在早期,仅有少数学者认识到即使在冷战时期,国际政治经济战略格局对中国城市化依然有重要影响;把外资作为一个重要的外在变量或动力,研究其对国内某一区域(主要集中在对珠江三角洲的研究)城市化的动力作用和引发后果。随着全球化理论和国际城市化理论研究的国际接轨,国内学者逐渐把中国/重新0纳入世界城市发展的框架中,从世界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互动,特别是产品、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的自由流动出发,对中国城市化进行讨论。

全球化正在影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空间结构由/二元0空间结构模式向融合多核心网络模式发展、转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城市巨型工程是全球化影响城市和区域发展的一般过程的缩影,且日益成为一种新的人文现象和景观。全球化时代,新的城市网络体系正在形成,参与全球化进程国际性城市建设至关重要。中国应以枢纽城市为主体,重构适应全球化趋势的国家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建设与全球化相配套的国家城市体系支撑系统,进行国家城市体系重建,应对知识经济与全球化,必须实行新的城市发展观念及战略性思路。因而,国内研究者应从现有的全球化与空间研究着手,对世界城市、都市化、城市)区域的形构、跨国空间的联结、都市空间结构的转换、区域不均衡和社会极化等未来在全球化进程中所进行的研究主题提出初步的响应和可能的讨论

九区域城市化研究

区域城市化研究在中国城市化研究中占有极大的比重,从大的区域范围来看,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各省市,中西部地区较少,东部地区又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还有学者进行城市化的地区比较研究。

1.珠江三角洲

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化动力机制、发展模式、空间结构演化、跨境城市化和区域一体化、城市边缘聚落发展和半城市化、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从研究焦点上看,很明显地表现为由对/外生0变量、自下而上、农村工业化、隐性城市化等的关注向双轨城市化、大都市区等的关注转变。

制造业由香港向广东的转移并未表现向大城市中心空间集聚的倾向,资本的流入和制造设备的引进,加速了中国农村工业化的步伐,改变了当地百姓的文化、行为和生活方式。深圳借助于香港资本流入等因素成为现代化的大都市,香港跨境向深圳、珠

江三角洲经济腹地扩散,促进了其产业升级和国际贸易、金融和航运中心地位的巩固。香港城市形态表现为/商业中心职能的加强和商业中心区的扩大,原工业区的重构,以及整个城市社会地理的再分化等方面0。外部因素的挑战、政府间缺乏沟通和协调、经济合作层次低、基础设施衔接不协调等是港深两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而1980-1990年代,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有扩散的倾向,又选择性地集中在新发展的经济特区,其后出现了国家主导的城市化在主要的城市中心集中的新趋势,/双轨城市化0的复杂现实,对现有基于城市或小城镇的城市化理论提出了挑战。外向型经济带动,镇域/簇群经济0作用、外省劳动力贡献、行政力量推动和大中城市的规模化扩张等促使城市化加速,城镇建筑覆盖核心增长与交通指向扩展非常显著。东莞的半城市化,以及中心镇城市化对珠三角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逐渐增强,由松散布局)))渐进扩散式的/点)轴0模式向/点)轴)集聚区0模式的转变也印证了这一点。

2.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研究比较早。近期对长江三角洲城市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长江三角洲城市用地扩张、城市合作、巨型城市区、城市化发展趋势和发展战略;江苏城市化特征、发展趋势、区域差异和发展模式、动力机制、环境效应;浙江城市化动力机制和转型、道路等。

苏南模式弊端日益明显,需要进行体制、管理模式、组织模式等的创新。增强工业化的空间集聚效应迫在眉睫。工业化主导、外向型经济带动、都市圈经济作用、民营经济贡献、行政力量推动等是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主导因素。相关政策指引着经济发展的方向,而经济发展的速度始终是用地扩展的主导影响因子。也即/关于亚洲大城市带的一般结论,必须建立在对地方性经济变革认识的基础之上0。

1979-2005年,长三角城市用地增长呈明显的加快趋势,城市用地空间结构的分维和稳定性特征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城市生长表现出/一核二带0、/二核三带0、/四核四带0和/五核五带0的空间轨迹,城市空间演化的最大特征和基本发展趋势就是城乡一体化。长三角城市化将推动特大城市的发展、完善大城市的中心功能、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加强重点中心镇的建设,形成多中心网络状的巨型城市区域。

省际边界区域的/水平城市化模式0具有边缘性、断裂性和竞合性等特征,在边界/切变0效应的作用下,竞争性往往大于合作性,甚至会引起恶性竞争。长三角的实证研究表明,城市合作是否有效取决于合作的机制、过程、性质和领域,以及伙伴的选择、伙伴关系形成中利益相关者的作用。

3.东部其他地区

对东部其他地区城市化研究的内容包括:对山东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农村城市化框架和内动力、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半城市化研究;北京城市化发展趋势及郊区应采取的对策;东北的辽中城镇群的改善发展模式、东北城市化与产业变动关系、东北城市组群整合关系及其调控机制和海岸带城市化带来的环境影响等。

4.中部地区

中部地区城市化研究包括安徽、山西、湖北、江西等省。总体而言,由于区内大都市区发育基本上仍处于初期阶段,如太原大都市区,/经济外向度、民众投资、消费能力尚不够强0,所以对中部地区城市化的讨论基本上仍然集中于城市化特征、水平、影响因素分析等传统领域。

5.西部地区

改革开放后,中国西部城市化较少被学术界关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后,有关西部大开发中城镇化道路的选择、城市化发展战略、城市化模式、发展问题等的讨论日渐丰富,对具体省市的城市化过程、特征研究也逐渐增多。制度因素在西部城市化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交通在城市及城市带发展上非常重要,开发区建设也成为城市经济)社会空间极化演变的机制之一。

十结论

30年来,从总体上看,中国城市化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研究领域含概了上述九个方面的内容。可以说,中国的城市化研究为中国的城市化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重要的贡献。当然,中国城市化研究也存在明显不足。首先,国内学术界主流研究方向往往滞后于复杂、生动的城市化现实,滞后于国家或地方政府的实际需求,甚至滞后于制度、政策的颁布。其次,城市化研究成果基本上仍然集中在归纳总结方面,推理演绎方面相对欠缺,为政府咨询、规划等服务的应用型研究居于主流,而理论型研究深入不够。第三,以研究的国际接轨作为努力方向,国内学术界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交流活动,但

从学术成果来看,基本上仍然是以介绍国外城市化学术思想为主。第四,中国城市化研究的学术研究机构、研究者、研究活动与各级政府关系密切,这对研究的视角、切入点、立场等有所影响,/非主流0的城市化研究成果很少见诸于权威、主流学术期刊。

致谢:5中国城市化研究主要成果综述6得到5城市规划6、5城市规划学刊6、5国际城市规划(国外城市规划)6、5规划师6、5城市问题6、5城市发展研究6、5地理学报6、5地理科学6、5地理研究6、5经济地理6、5人文地理6编辑部和王文彤、王雅娟、孙志涛、刘芳、辛章平、杨春志、何书金、佟连军、高松凡、魏晓、李九全等同志鼎力相助,特致谢意。本研究是一次系统集成,难免挂万漏一,敬请读者谅解,并提出修改意见。

=Abstract>Th is paper focuses on productions of t he re-search of Ch i na.s urban ization,especiall y on the gu i deli ne and path of Ch i na.s u rban i zati on deve l op m ent,the charac teristic o f urbanzi a tion i n Chi na,t he urbanization m echanis m in Ch i na, the pro cess o f urbanzaton in Ch i na,t he research on urban izati on space,rural urban izati on i n Ch i na,co m para ti ve resea rch on ur-ban izati on bet w een Ch i na and fore i gn countries,t he effec t on ur-ban izati on brought by globa li za ti on,t he research on reg i onal ur-ban izati on,etc.

=K ey words> Chi na;urbaniza ti on;research production

本刊注:作者在写作5中国城市化研究主要成果综述6的过程中,参考了30年来关于城市化研究的大量文献,文后所列参考文献计467条,参考文献条目总字数达26000余字。限于篇幅,本刊在发表该文时,对该文文后所列参考文献只刊登前23条,之后的第24条至第467条参考文献做省略处理。如有读者需要/省略之参考文献0,可向本刊编辑部索取。

参考文献

[1]顾朝林,孙樱.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国际性城市建设.城市规划

汇刊,1999(3):1-6

[2]朱竑,吴旗韬.中国省际及主要旅游城市旅游规模.地理学

报,2005(6):41-49

[3]胡序威,周一星,顾朝林等.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

与扩散研究(第1版).科学出版社,2000

[4]姚士谋.城市用地与城市生长.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

[5]冯健,周一星.郊区化进程中北京城市内部迁移及相关空间

行为)))基于千份问卷调查的分析.地理研究,2004(2):227

-242

[6]阎小培,周春山,冷勇等.广州CBD的功能特征与空间结构.

地理学报,2000(7):475-486

[7]顾朝林,蔡建明,张伟等.中国大中城市流动人口迁移规律研

究.地理学报,1999(3):204-212

[8]赵民,朱志军.论城市化与流动人口.城市规划汇刊,1998

(1):8-12

[9]戈曼柯斯金斯基.美国现代城市化的地理问题.经济地理,

1986(1):63

[10]Fan.C.C.Th e Vertical and H ori zontal E xpan si ons of Ch ina's

C i ty Syste m.U rban Geography,1999(6):493-515

[11]Lo. C.P.Socialist i deo l ogy and U rban Stru ctures i n Ch i n a.U r-

ban Geography,1987(5)440-458

[12]安祥生.山西省城市化类型的划分.经济地理,2000(4):50

-54

[13]安旭东,高中贵,彭补拙.农村城市化影响下的土地资源持

续利用初探)))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人文地理,2002

(1):60-64

[14]彼.EH,纪晓岚.世界城市化的新趋势.国际城市规划,

1992(3):35-38

[15]蔡建明.中国省级人口迁移及其对城市化的影响.地理研

究,1990(2):122-129

[16]蔡军.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制度化因素分析.城市规

划,2006,(1):67-72

[17]曹广忠.发达地区县域城市化水平量测与城市化道路选

择)))青岛市城阳区个案研究.经济地理,2001(2):213-

217

[18]曾青春,刘科学.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省际差异分析.

城市问题,2006(8):58-63

[19]曾足幼.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步伐.城市发展研究,2000

(3):46-48

[20]柴彦威.郊区化及其研究.经济地理,1995(2):48-53

[21]陈波翀,郝寿义,杨兴宪.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动力机制.

地理学报,2004(6):1068-1075

[22]陈波翀,郝寿义.试论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道路.人文地理,

2005(5):44-47

[23]陈德宁,沈玉芳.广东城市化的动力特征与发展方向探讨.

经济地理,2004(1):76-80,90

,,

(责任编辑:达即至)

文献综述城市规划

文献综述城市规划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浅谈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未来 姓名:李里 摘要:在阅读多篇文章以后,总结出中国目前新城镇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由于追求快速城镇化,造成城市建设与城市空间都存在问题,同时建设时并没有考虑保护环境这一方面。目前,生态城市成为最新的城市改造建设模式,取代了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 关键词:城镇建设,生态城市,海绵城市,低碳城市 一、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新城建设中突出的问题是:新城求洋求新,导致千城一面的城市,形象特色危机;大拆大建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和历史文脉隔断;部分新城人气不足,活力缺少,建设成效与期望差距甚远;过于关注形象和规模,新城认为不足,配套缺失;不够重视经济测算,造成一定的财政负担,前期投入多,后期收效不大。 不少城市的领导为了追求任期业绩,既不尊重投入产出规律,也不考虑经济效果和创新,更不考虑资金的回收问题。对老城区部分青红皂白一律推到重建,这是一种最原始、最不科学、最粗野的城市更新方式,造成一些有保留价值的建筑、设施、古木、风貌等的破坏,是城市的有形和无形资产严重受损,甚至完全消失。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在长期建设中形成的历史的、文化的、特有的、地域的、景观的氛围和环境,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目前,城市中普遍存在着低水平的、低层次的简单城市更新,不注重保护和延续城市的文脉,是城市的文脉收到认为的破坏和割裂。城市正在走向雷同,特有风貌消失。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文化、科技各个领域交流的扩大,城市更新改造中大量地运用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的设计理念大大促进了城市更新的进程和步伐。但是由于各地“追风”现象十分严重,效仿和追大潮成为时尚,是城市更新中出现了雷同,城市正在被克隆,正在失去领域的、文化的、传统的、多样化的特色,建筑正在失去个性和灵魂。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将保护建筑视为获得眼前利益的捷径,千方百计的肆意

高校奖学金制度研究文献综述

综 合 一、高校奖学金的定义 学界对于奖学金的概念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奖学金和助学金是不同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奖学金属于助学金的一种。张丽芳和肖国超在《高校奖学金的合理评定发放研究》中指出,所谓的高校学生奖学金是高校自身、政府、团体或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的奖学金。奖学金不同于助学金、贷学金。奖学金的侧重点在于奖优,而助学金、贷学金的侧重点在于助贫;伍力、黄权标在《中美高校奖学金制度之比较研究及启示》中认为,奖学金也指助学金,设立的目的是激励学生通过努力学习来获得经济上的资助。这两种观点笔者赞同第一种观点。 二、高校奖学金的分类 高校奖学金有两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吴春娥、王林清在《关于高校学生奖学金评定办法的研究》中,把高校奖学金分为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综合奖学金、企业设立的奖学金、专业奖学金以及单向奖学金;纪佳妮在《论高校奖学金的奖与罚》中指出,高校奖学金主要分为三类,分别为国家奖学金、各高校设立的奖学金和社会各界设立的奖学金。各高校自己设立的奖学金大致又分为校级奖学金、院级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和特长奖学金。对于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奖学金进行分类,笔者赞同上述第二种分类方法。 三、高校奖学金制度的含义 陈婉琳在《对高校奖学金制度问题的思考》中认为,奖学金制度包含奖学金设立、评定、发放等方面的制度和规定。欧阳曦、李宇红和欧阳球林在《高校奖学金制度合理性的浅见与探讨》中指出,奖学金制度作为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种对学生进行奖励、激励的制度,是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高校奖学金制度的概念,笔者认为可以把学者们的观点综合起来,把高校奖学金制度定义为高校普遍实行的一种对优秀学生进行奖励和激励的制度,它主要包括奖学金设立、评定、发放等方面的制度,在各类高校的教育教学中发挥了应有作用,是高校的一项重要的制度。 四、高校奖学金作用的研究 对于我国现行高校奖学金的作用,学者们进行了很多的研究。从诸多文献资料中可以看出,学者们对于奖学金作用的观点还是比较统一,笔者也很赞同他们对于奖学金具有激励、导向和资助三大功能的观点。 五、高校奖学金制度的研究现状 1.对于奖学金制度的现状的研究 (1)高校奖学金设置的研究。杨晓雷在《高校奖学金工作“项目化”的设想》一文中认为,美国的奖学金按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对优秀清贫者的奖学金、对学业优良者奖学金和“限制性”奖学金(它要求接受奖学金的学生所学习的领域与提供奖学金的组织有特殊关系)。潘俊宇在《中外高校奖学金制度之比较研究及启示》中指出,我国的奖学金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专业奖学金、企业奖学金、定向奖学金,还有专门针对研究生的研究生奖学金等。学界对于奖学金设置的观点非常多,而且观点各异,笔者通过阅读各类文献资料,结合学者们的不同观点,认为奖学金的设置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国家设立的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二是各高等院校自己设置的奖学金,包括综合奖学金和单项奖学金。其中综合奖学金又分为校系两级通过综合素质测评得出的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包括文艺特长奖学金等某一方面的奖学金。三是社会奖学金,包括企业、组织或个人在高校中设立的奖学金。 (2)高校奖学金评定方式和评价体系的研究。冯变英、李霞在《奖学金计算方法的改进》一文,指出了奖学金评定中学习成绩的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将学习成绩的标准化处理以确定奖学金的归属。徐永生在《对我院学生奖学金评定方法的改革研究》一文,提出正态分布理论,采用标准总分方法,对该院奖学金的评定方法进行改进,使学生奖学金的评定工作更趋于科学化、定量化。以上种种研究表明,奖学金评定方法和评价体系趋势朝着自动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越来越注意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高校奖学金发放的研究。陈瑶在《完善我国高校奖学金制度中的激励机制》一文中提出,奖学金的发放制度是奖学金制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将发放工作与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陈婉琳在《对高校奖学金制度问题的思考》中认为,奖学金的发放是奖学金发挥功能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应该把奖学金发放工作的宣传制度化。从以上文献资料中可以得知学者们都认为高校对于讲学金发放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奖学金发放环节的重要性。所以笔者认为高校奖学金制度的完善不仅要解决奖学金的设置、评定等普遍关注的问题,还应把奖学金的发放正式纳入奖学金制度,这样才能更好地完善奖学金制度。 2.对于奖学金制度存在问题的研究 (1)对于奖学金奖项设置存在问题的研究。陈瑶在《完善我国高校奖学金制度中的激励机制》一文中认为,奖学金的 高校奖学金制度研究文献综述 邓亮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187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范文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范文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范文 在做了各方面的准备之后,综合实践活动就面临着开题的问题了。怎么样开题呢?其实开题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写开题报告,写好了开题报告,开题的任务就基本完成了。什么是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怎么写开题报告呢?首先我们要把在准备工作当中搜集的资料整理出来,包括课题名称、课题内容、课题的理论依据、参加人员、组织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时间、经费的估算等等。然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写开题报告了。第一是标题的拟定:我们的课题在准备工作中已经确立了,所以开题报告的标题是不成问题的,把你研究的课题直接写上就行了。比如我曾指导过一组同学对伦教的文化诸如“伦教糕”、伦教木工机械、伦教文物等进行研究,拟定的标题就是“伦教文化研究”。当然拟题得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一是标题不能太长,要简洁明了;二是要准确朴素,不能为了好看而搞得花里胡哨的,反而让人不知所云;三是用语要规范,有些人为了哗众取宠,有意在标题里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词汇,或者干脆现搬一些口号式的新名词,结果弄得文不对题。第二就是内容的撰写。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所谓课题背景,主要指的是为什么要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所以有的课题干脆把这一部分称为“问题的提出”,意思就是说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或者说提出这个课题。比如我曾指导的一个课题“伦教文化研究”,背景说明部分里就是说在

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伦教作为珠江三角洲一角,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她的文化发展怎么样,有哪些成就,对居民有什么影响,有哪些还要改进的。当然背景所叙述的内容还有很多,既可以是社会背景,也可以是自然背景。关键在于我们所确定的课题是什么。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的内容,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的课题要研究的是什么。比如我校黄姝老师的指导的课题“佛山新八景”,课题研究的内容就是: “以佛山新八景为重点,考察佛山历史文化沉淀的昨天、今天、明天,结合佛山经济发展的趋势,拟定开发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气象的文化旅游的可行性报告及开发方案。”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课题研究的目的,应该叙述自己在这次研究中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比如我校叶少珍老师指导的“重走长征路”研究课题,在其研究目标一栏中就是这样叙述的: 1、通过再现长征历程,追忆红军战士的丰功伟绩,对长征概况、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什么是长征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 2、通过小组同学间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说,培养合作参与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 3、通过本次活动,使同学的信息技术得到提高,进一步提高信息素养。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在“课题研究的方法”这一部分,应该提出本课题组关于解决本课题问题的门路或者说程序等。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方法有:

课题研究成果简述[1]

《农远资源有效融入小学课堂的研究与实践》 课题研究成果简述 课题承担单位:执笔人:xxx 1 概述 1.1 研究目标 1.1.1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变革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过去教师单纯依照教材、黑板、口授的传统教学模式为教师主要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转变过去教师以灌输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成为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探索者。 1.1.2 探索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学科教学设计研究,实现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促进教师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1.3通过本课题研究,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即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摄取,提高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意识。 1.1.4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加强理论建设、指导教学实践。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做创造型教师,那么我们通过研究,期望达到提高教学理论水平、教学科研水平,最终成为学者型教师的目标。 1.1.5 通过研究,弄清实现现代远程教育有效融入课堂教学中对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的基本要求,研制开发出一批适应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多媒体课件,总结出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科教学有效性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 1.2 研究方法 以学习理论、课改要求、素质教育思想、教学设计原理等教育理论为依据,主要从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技能培训”和“教学研究”两个方面着力教师技能的提高,在“任务驱动”下引导师生的教与学。采用教学实验法、行动研究法、查阅资料法、调查法、比较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并通过问卷、调查、观察等手段,综合分析课堂教学的转变状况及学生的发展状态,总结研究成果。 1.2.1行动研究法:在研究中,根据学校远程教育的运用和实施的具体情况,将所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中寻找问题所在,提出合理改革意见或方案,调整研究计划和目标,使研究者在不断地调整过程中得到启示。 1.2.2、调查法: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调查学校现代化远程教育的配置及在教学中的使用情况,及时添置相关设备,帮助教师及时调查教学策略。 1.2.3观察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积累原始资料,并加以理性分析与研究。 1.2.4经验总结法:课题组的成员注意整理在研究实践中的有关资料,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实验措施。课题组对课程进行过程检测,结论检测。对课题的资料,录像,案例进行检测,对工作成绩进行评估,推广运用成功的经验。 1.3 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13.3-2013.3) 主要工作: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调查了解教师的教学现状,找准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课题研究的切入点,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确立研讨课题,撰写课题申请,评审书,进行课题申报。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13.4-2014.3) 主要工作:召开课题报告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激发课题组成员及课题实验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实验班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与常规教学手段相互结合,完成教学任务;分段收集相应的教学效果统计数据,分析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发展水平;完成资料积累,撰写论文,经验总结,研究报告;进行课件制定,组织研究交流。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3.4-2014.4) 主要工作: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对课题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撰写结题投告;将课题研究成果上报,接受课题主管部门专家组签字;召开课题研究成果汇报会,发布与推广研究成果。 2 研究成果

综述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内容和要求 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的基本要求 1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的功能 开题报告是在学生接到教师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后,由学生撰写的对于课题准备情况以及进度计划作出概括反映的一种表格式文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学生撰写,经指导老师签署意见及学院审定后生效。 撰写开题报告是一项重要的科学研究活动。有资料反映,美国科学家每年要用两个月时间组织和撰写开题报告,以便获得各方面对课题的资金支持。我国科学研究工作者的科研申请报告,也往往具有开题报告的性质。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对课题的顺利开展十分重要。撰写开题报告的目的,是要让指导老师了解:自己为什么要选这个题目,选题的意义何在,自己做这个题目的优势是什么,自己准备怎么做,会出什么结果,等等。并请指导老师帮学生作出如下判断:课题所确定的问题有没有研究价值,题目的大小是否合适,所选择的研究途径与方法是否可行等。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开题报告的内容及时作出判断,此课题能否这样实施,要不要改变题目或研究方法;学生则可以在得到批准后按开题报告的安排来开展工作。 2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的内容和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的结构包括(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2)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3)研究方法及措施,(4)研究工作的步骤与进度,(5)主要参考文献等项目。下面对有关项目作一些说明: (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主要说明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历史背景部分着重说明本课题前人研究过,研究成果如何。国内外研究现状部分说明本课题目前在国内外研究状况,介绍各种观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着重说明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同时说明自己的观点。发展趋势部分说明本课题目前国内外研究已经达到什么水平,还存在什么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以解决的方法。开题报告写这些内容一方面可以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地位和价值,即选题的意义,包括对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说明;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明开题报告撰写者对本课题研究是否有较好的把握。 (2)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对于选题的意义而言,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比较具体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想说明什么主要问题,结论是什么,在开题报告中要作为研究的基本内容给予粗略的,但必须是清楚的介绍。研究基本内容可以分几部分介绍。 (3)研究方法及措施 选题不同,研究方法则往往不同。研究方法是否正确,会影响到毕业设计(论文)的水平,甚至成败。在开题报告中,学生要说明自己准备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比如调查研究中的抽样法、问卷法,论文论证中的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写明研究方法及措施,是要争取在这些方面得到指导老师的指导或建议。 (4)研究工作的步骤、进度。课题研究工作的步骤和进度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毕业设计(论文)创作过程中,材料的收集、初稿的写作、论文的修改等,都要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到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在时间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各个阶段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对于指导教师在任务书中规定的时间安排,学生应在开题报告中给予呼应,并最后得到批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时间安排一般应提前一点,千万别前松后紧,也不能虎头蛇尾,完不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任务。 (5) 主要参考文献。在开题报告中,同样需列出参考文献,这在实际上是介绍了自己的准备情况,表明自己已了解所选课题相关的资料源,证明选题是有理论依据的。在所列的参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经济发展助推了城市的大规模扩张,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化率不断攀升。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科学制定城市化发展规划,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中共“十八大”更是多次提及城市化发展战略,从局限于“区域协调发展”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载体,再上升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可见城市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可小觑,健康的城市化发展必将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 加快城市化建设已成为政府和学界的共识,但如何正确选择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模式,协调城市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速度仍是各界需要关注的课题。围绕这一问题,国内外相关专家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比国内外现有城市化模式,及其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联系,对我国更好的协调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现把各种观点分为国内与国外两部分综述如下。 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以刘易斯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派利用二元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伴随着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变,人均产出将得到不断提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增长课题组于2003年提出经济增长正从工业化的单引擎向工业化和城市化并进的 双引擎转变。 国内大多学者认为经济发展会推动城市化的进程,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人均收入水平随之增长,就业结构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集聚,形成城市化现象,与此同时,城市化在一定阶段一定程度上会反作用于经济增长。 周一星通过对1977年世界上157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指出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之间存在一个十分明显的对数曲线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079。他还于2005年利用自己修补后的数据构造了中国城乡人口增长的logistic型曲线,对中国未来城市化水平做了一个预测,结论是:2010年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将为46.5%,2014年可能超

文献综述成绩评阅表

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暂行规定 为了使本科生能更好地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所学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备独立获取知识、进行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以及专业文献综述的写作能力。根据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特规定本科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至少一篇专业文献综述(论文)。现对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作如下暂行规定。 一、课程设置及要求 专业文献综述为必修,记1学分,每篇文献综述要求3000字以上,参考文献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至少1篇(民语言学生不作要求)。英语专业学生应用英文,其他专业学生可用中文完成。 二、文献检索 科技文献种类繁多,有著作、学术论文、科技报告、学位论文和科技会议文献等原始文献,也有在此基础上经整理、加工、压缩、提炼后编制成的各种检索工具,如书目、题录、索引、文摘、百科、手册、年鉴和名录等。本科生在撰写专业文献综述之前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科技文献检索。文献检索的要求是: 1、掌握科技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包括直接检索法和间接检索法; 2、了解常用文献检索工具的类型、结构及其使用方法,特别是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种索引、文摘、书目、年鉴等; 3、了解与本学科专业相关的各种科技文献的名称、种类和级别

等。 4、检索后要列出检索结果,并作为指导教师评定成绩的依据之一。 三、专业文献综述 (一)内容要求 文献综述应论述某一主题提出的原因及主要历史背景、当前进展情况、各种观点及评述、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等。要求文献综述必须要有论点,要有有见地的分析对比,不能是简单的文献堆砌。 (二)步骤 1、选择题目:题目一般应是与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相近或相关的内容。 2、搜集资料和阅读文献:根据选定的主题,利用各种检索工具,采用直接检索和间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搜集和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在阅读文献时要注意做好记录(卡片、笔记等)。 3、分析归纳和草拟提纲:对于查找和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要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和取舍,然后按照专业文献综述对内容的要求草拟提纲,对文献综述的全文进行整体构思和结构设计。 4、撰写综述(论文):在大量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主题进行综合论述,并撰写成文。 (三)格式及打印 专业文献综述的写作格式应参照本专业刊物登载的常规文献综述格式,一般应包括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总结和参考文献等部分。专业文献综述应由学生自己用计算机排版打印

课题文献综述

《教学目标的制定及实施策略》课题研究 文献综述 课题立项编号: 课题研究单位:鹿寨县四排镇第二小学 文献综述作者:梁桂连 摘要:之前,我校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没有养成课前备好课的习惯,课堂教学不讲究策略,不重视课堂教学效果,教学随意性大,故教学质量上不去。针对我校现状,一年来,我们课题组参加《教学目标的制定及实施策略》研究,各课题组成员努力反思、自查、自省,积极参与研究、学习,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认真写教学反思;利用现有教育教学资源,认真研究,相互学习,收效良好。 关键词:教学现状;研究;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成果 一、前言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就在此时需要回头总结之际才猛然间意识到日子的匆匆。2017年春开始我组课题《教学目标的制定及实施策略》立项并开始研究,在全体组员的共同研究下,我们组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成长了不少,但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理论学习上还是远远不足的,所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正文 (一)历史发展 2017年春,我们的课题《教学目标的制定及实施策略》在鹿寨县级课题立项,我们马上对我校的部分老师及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很多老师没有意识到课前制定教学目标的意义,不懂得课堂教学策略,很多老师们平时无暇去研读课标,即使有的老师去看一下课标,也是囫囵吞枣,对课标中的理念理解也不到位。有的老师得到教学内容,首先想到的是照搬别人的教学设计。有的老师不愿意自己设计,有的教师没有信心或能力去设计。教师没有科学的教学目标的制定及实施策略去完成教学内容,从而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学生们不知道什么是学习的目标,很多都不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所以上完一节课,结束的仅仅是时间,不知道所谓的目标,更谈不上是否达成目标。针对老师们的现状,我们的课题《教学目标的制定及实施策略》真的值得我们去研究了。 于是我们开始进行课题研究,首先理解课题,我们向从鹿寨县实验小学来我们学校支教的邹文英老师和韦东丽老师请教。从她们那我们开始了解到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有可行性、可操作性;教学重点可以摘自教学目标中,而教学难点则根据教材、根据学情而定,不一定出自教学目标。有了她们的帮助,顿时我们脑海里的概念清晰多了,我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Word资料●本课题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如何申报与论证博白县教育局教研室朱汝洪发布时间: 2009 年 4 月 2 日19 时24 分一、课题申报的基本步骤第一步: 阅读各级课题申报通知,明确通知的要求;第二步: 学习研究课题管理方面的文件材料;第三步: 学习研究《课题指南》,确定要申报的课题(可以直接选用《课题指南》中的课题,也可以自己确定课题);第四步:组织课题组,认真阅读关于填表说明的文字,研究清楚课题《申请评审书》各个栏目的填写要求;第五步: 根据《申请评审书》各栏目的要求分工查找材料和论证;第六步: 填写《申请评审书》草表;第七步: 研究确定后,填写《申请评审书》正式表(一律要求打印);第八步: 按要求复印份数;第九步: 按要求签署意见、加盖公章;第十步: 填写好《课题申报材料目录表》;第十一步: 按时将《申请评审书》《课题申报材料目录表》和评审费送交县教研室科研组转送市教科所(也可以直接送市教科报,但必须报县教研室备案)。

二、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1、课题的选题方法。 一是从上级颁发的课题指南中选定;二是结合学校的实际对课题指南中的课题作修改;三是完全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确定课题。 2、课题的选题要依据的原则。 一是符合法规和政策;二是切合当地和学校实际;三是适合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四是切中当前教改热点。 3、课题名称的规表述。 ①研究,如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研究。 ②实践与研究,如高中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③应用研究,如合作学习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④实验与研究,如杜郎口模式的实验与研究。 ⑤探索与研究,如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管理的探索与研究。 三、立项课题的论证例说(以2009 版市课题申报表的要求为准)1、课题论证的含义。 课题论证,也叫论证与设计、设计与论证,是对所要申报的课题的选题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容、研究重点、研究难点、研究思路、研究步骤、研究条件等进行的阐述与设计。 2、课题论证的包括的容。 不同级别的课题申报表(课题申请、评审书)要求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包括两大方面的容: 一是关于本研究课题的论证,二是关于对课题实施的论证。 3、课题论证例说。

关于城市化问题的文献综述

关于城市化问题的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对近几年来最具代表性的20篇经济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所有有关区域经济学关于城市化的学术论文进行总结,并对这些理论观点进行了归纳与分析,从而进一步的探究了城市化理论的发展方向,以及城市化与其它社会进程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在城市化和城市集中度这个研究方向上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集中度 一、城市化和城市集中度 城市化和城市集中度是城市化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些论文中发现更多在关注城市化程度本身,以及对于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的关系、我国城市化率是否滞后等问题进行了十分深入的探讨,但是对于城市集中度问题的研究上所提比较少了。 关于我国城市化是否滞后的问题,比较主流的观点是,我国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也滞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郭克莎,2002;安虎森、陈明,2005)。由此引出的我国城市化发展应该因循何种道路,同样也是存在着颇多的争论(温铁军,2000;赵新平、周一星,2002).同时,许多学者通过实证分析,论述了在我国提高城市化率具有许多积极影响,比如对于促进社会商品流通(晏维龙等,2004),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路铭,2000)等均存在十分显著的正面效应。洪银兴和陈雯(2000)指出我国存在严重的“城市供给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提高一个国家或者区域的城市化水平,无疑对促进其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Malpezzi,2006;Henderson,2005)。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而言,提高城市集中度与提高城市化率在一定程度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口向着某些重要城市集中,会降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非农业人口比例,从而提高城市化水平。而人口的集中会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应用,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Black and Henderson,1999)。 城市化率和城市集中度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比如对于区域或者国家内部的城市而言就是这样。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中每一城市城市化率的提高,并不伴随着国家或者区域城市集中度的提高,这是不一定的。而区域或者国家城市集中的提高,就可能会导致区域或者国家中某些城市的城市化率偏高,而另一些城市城市化率就偏低乐的现象。Henderson(2003)通过跨国研究发现,国家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最优的城市集中度,这个最有水平又会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的影响。单纯的城市化率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只是作为一种结果存在的,而不是动力所在。 二、城市化与工业化 城镇化与工业化是绝对紧密联系的,相互促进,不可分割。段禄峰等(2009)认为中国城镇化总体水平滞后与工业化水平,改革开放后这种差距趋于缩小。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受自然基础和政策因素影响,各个地区又呈现出不同的情况,其中中东部地区城镇化滞后与工业化,东北地区城镇化超前与工业化,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不高,但是却与工业化发展最为协调。 城市化、工业化的过程会引起环境质量的下降。卢东斌等(2009)采取因子分析、横截面多元回归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发现从静态角度看,高城市化率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城市空气质量的恶化;从动态角度看,初期城市化在一定范围内会导致这样的现象,超过某一个峰值城市环境质量会持续上升,呈现明显的三次曲线特征。 三、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因素与测度 蒋伟(2009)认为中国地区城市化发展存在空间依赖性,即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通过空间溢出促进周边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同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影响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因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对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而教育发展滞后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对推动城市化进程有负面的影响。张岩(2009)认为非均衡发展是城市化的普遍规律。王家庭等(2009)的研究表明中国区域间城市化水平不平衡程度的变化满足城市化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目前处于城市化水平不平衡程度缩小的阶段,但是缩小速越来越慢。 四、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效率及土地流转

研究论文文献综述的写法详细介绍

一、何谓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而成的一种学术论文,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对象,而专题性综述则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学生毕业论文主要为专题性综述。 文献综述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到何程度,要求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态、前沿性问题做出较详细的综述,并提供参考文献。作者一般不在其中发表个人见解和建议,也不做任何评论,只是客观概括地反映事实。 二、文献综述的特点 1.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和更有逻辑,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 2.评述性:是指比较专门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 3.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 4.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总结,做出评论和估价。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一篇好的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于综述是三次文献,不同于原始论文(一次文献),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实验结果、未发表或待发表的新成果。 5.综述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无严格的规定,篇幅大小不一,大的可以是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专著,参考文献可数百篇乃至数千篇;小的可仅有千余字,参考文献数篇。一般医学期刊登载的多为3000~4000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过20篇,外文参考文献不应少于1/3。 三、综述的内容要求 6.选题要新:即所综述的选题必须是近期该刊未曾刊载过的。一片综述文章,若与已发表的综述文章"撞车",即选题与内容基本一致,同一种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 7.说理要明:说理必须占有充分的资料,处处以事实为依据,决不能异想天开地臆造数据和诊断,将自己的推测作为结论写。 8.层次要清:这就要求作者在写作时思路要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前后如何呼应,都要有一个统一的构思。

课题研究成果及概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中高年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 课题研究成果概述 兴隆县第一中心小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中高年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是兴隆县第一小学主持的承德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2008年2月正式立项为市级重点课题后开展实验研究工作。本课题侧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与阅读教学和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选材与主题要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出发。通过本题研究,要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一、问题的提出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创意,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应试教育的束缚,普遍存在重读写而忽视了学生的口语能力训练,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会说话。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要经常与别人交流,而交流最主要的手段是口语。那么,口语表达能力的强弱就直接关第到交流的效果。由于小学高年级的口语交际能务得不到重视,这样下去,我们的学生能力得不到培养,语文素质得不到提高,势必影响到语文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本课题就是根据以上情况并结合本班学生实际而提出的。 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是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因此,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中高年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探索适应小学生年龄特征的口语训练方法,培养他们认真倾听、会表达,是现代小学生的关键。本研究课题培养学生乐于表达、会表达的习惯,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质,有效地实施了素质教育。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1、从国外看,西方一些教育先进国家的培养口语表达的方法,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1)美国、英国的口头、听力作业非常重视,不只重视书面作业。(2)他们还很重视表演作业。这些作业给我们的启发就是: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明确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 2、从国内看。致力于此,研究的教师也很多。特别是从新课改以来,教师认识到口语表达的重要性。教师意识到“听”“说”“互动交际”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是一个有机整体,也是口语交际教学的要素。口语交际能力作为一种综合能力、它的培养训练应该与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创新点 (一)、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题研究,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学生乐于表达、会表达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质,会表达与交流、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二)主要内容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word版本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 状述评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研究价值 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纵观目前国内外本课题研究现状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一是研究信息化教学的多,研究班级管理信息化的少;二是研究高校班级管理信息化的多,研究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的少;三是研究城镇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的多,研究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的少。这种现状不利于相对薄弱的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的加强,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这对于广大农村中小学生来说也是不公平的,这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施,要想更进一步地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农村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开展本课题研究,加强农村中小学的班级管理。 2.选题意义: 本课题填补了国内外研究的空白,贯彻落实了马列主义全面发展的观点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关注了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相对薄弱的农村中小学,关注了处于弱势的农村中小学生,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这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正像农民不富农村不活一样,如果农村广大的中小学不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那么它将永远薄弱,教育公平永难实现,素质教育仍将是一句空话。因而本课题的研究和推广有利于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有利于农村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素质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因而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3.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的研究和推广,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武装了相对薄弱的农村中小学班主任,为农村中小学的班级管理提供了现代化的科技平台,这将大大提高农

村中小学班级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有利于农村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育公平的实现。因而有着重大的研究价值。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 ①通过本课题研究把信息技术引入和推广到农村中小学的班级管理之中。 ②提高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③改善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薄弱的现状。 ④促进教育的公平。 ⑤促进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 2.研究的内容 ①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中信息化的程度。 ②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中信息化现状的原因 ③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的内容。 ④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的途径。 ⑤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的方法。 ⑥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推广。 3.主要观点 ①目前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程度偏低。 ②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有利于班级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的提高。 ③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④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4.创新之处

大学生文献综述3000字的范文

大学生文献综述3000字的范文 第一部分中阐述了集中注意力的定义,第二部分阐明了其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的作用,第三部分分析了学习注意力分散的原因,第四部分则指出了高中生如何集中注意力。 在小结中,我写了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我根据此次文献综述而得出的培养自己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此次在做文献综述过程的收获、此次作业中留下的遗憾。 引言:我在以往的学习中,没有注意到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所以在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以至于浪费了不少有用的时间。 所以此次文献综述作业,我选择了关于高中生集中注意力的方法研究的题目,并为此查阅了不少资料,希望对自己集中注意力的培养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集中注意力培养正文:一、良好注意力的定义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一事物的能力。 判断注意力优劣主要看注意的广度、稳定性、转移和分配。 其中最重要的是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

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久暂。 注意总是伴随着人的全部心理活动,一旦注意中止,心理过程将偏离目标,甚至终止。 外界的一切信息,只有在注意的监控下才能进人人的大脑,离开了注意,就不能正确、清晰、全面的感知事物、记忆事物,就不能深刻、全面的思考事物。 因而注意是学生认识事物必不可少的心理条件,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条件,在学生的智力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 二、良好注意力的作用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智力因素对于他们正常地发展、稳步地进入史高一级学校去受教育固然很重要,但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牡意”的问题。 学生注意的稳定性与学习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 1、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关键因素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在必要时还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

GROUPECONOMY 集团经济研究2006? 4下半月刊(总第196期)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向前推进的。我国1949年城市化水平只有12%左右。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化在曲折中发展,至1978年城市化水平不超过17.9%。经过改革开放 20多年的发展,到2003年城市化水 平达到40.5%。由于经济过剩的压力和企业开工不足造成的下岗压力等原因,现在我们重新开始审视过去走过的城市化道路。与工业化程度相比较,我国的城市化已经滞后了,而且已经影响到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进一步提升,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所以,如何进一步推进城市化,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要经济任务。 一、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回顾我国的城市化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新中国建国之初,毛泽东曾明确认识到需要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从1952年至1957年,我国城市人口增加了 3000万。接着,因“大跃进”而引起的 经济衰退,使我们在1962-1965年间进行了经济调整,在减少工业项目,压缩基本建设规模的同时,减少城市人口,并提出提高建制镇的标准,减少市镇数量。此后,至80年代初,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缓慢,甚至出现了城市数量减少的“逆城市化”现象,大城市由115个减少为105个,小城镇由5400个减少为2900个。由于建国以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企图把一切经济活动都纳入国家计划的范围,包括对于城市化问题上也是采取计划的方式。从50年代以后,一系列的政策如:户籍管理制度、城市劳动用工、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完全由国家计划,国家试图有计划地逐步推进城市化, 致使中国的城市化远远落后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我国城市化没能顺利推进、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从客观上看,我国推进的是以重工业体系为主的工业化,属资本密集型,虽然也能吸收劳动就业,但在这种模式下劳动所占的份额较少,存在着资本对劳动的替代问题。所以,当时虽然从表面上看是政府规定不允许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寻找工作,但实际上是因为城市并没有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如果城市里存在足够多的工作岗位,政府就会号召人们进入城市就业。其二,从主观上看,舆论过度渲染了发达国家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和城市化完成以后出现的人口逆向流动的趋势,也过度渲染了一些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中所出现的问题,因此想通过人口的有计划迁移来避免城市化,特别是大城市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城市失业、贫困、犯罪问题和交通、污染等问题。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涉及到一个对城市化道路认识的方法论问题。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尽管政府的力量是极其强有力的,但它也不能任意取消或者改变这个自然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家庭联产责任制的推广,农业生产中新的激励机制实施后生产率的提高,使农村中出现了更多的富余劳动力。本来,按照正常的经济发展规律,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将会引起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但因我国改革具有渐进性的特点,改革初期城市中计划经济仍然占有绝对地位,所以,从农村中走出来的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走了发展乡镇企业之路。 乡镇企业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特殊的城市化道路—— —城镇化。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形成了大约19000个建制镇。应当肯定,在城乡隔绝的社会结构体制下,在城市工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条件限制下,小城镇为依托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村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小城镇城市化的起点太低,乡镇布局星罗棋布,比较分散,有的城镇只有三四千人,城镇人口数量不足使商业和服务业难以发展。城镇虽小,但医院、学校都要五脏俱全,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的投资效益低下,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而城镇规模小的另一个方面,是难于进行有效的基础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公共物品难以积累,于是在不少地方,“村村象城镇,镇镇像农村”。各小镇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基础,地方保护主义造成生产要素在城镇之间的流动壁垒,使企业之间难于合并和资产重组,产业同构现象严重,相互之间恶性竞争,削弱了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同时,小城镇缺乏现代大工业最基本的规模效益和最起码的交通、通讯、供电等社会生产条件,现代工业很难发展起来,也抑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我们在考察世界各国城市化道路时发现,城镇化仅仅是城市化的初始表现形态,而且,城市化在初始阶段与工业化相联系,当实现工业化以后,进一步的城市化又与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我们现在在充分肯定城镇化的巨大历史和现实作用的同时,也明确我们应进入城市化的更高阶段。 二、当前阻碍进一步城市化的体制因素 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 文/卢旭东 战略研究 4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