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排球运动员选材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20
学生排球选手选拔方案排球是一项高度技术性和团队性的运动项目,作为一种流行的竞技运动,它在学校体育锻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学校体育教育中,选拔出合适的学生参加排球运动对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素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一种学生排球选手选拔方案,以期提供参考。
一、确定选拔标准在开始选拔之前,需要确定一份明确的选拔标准。
主要包括身体素质、技术能力、团队协作以及运动潜力等方面。
身体素质是参加排球运动的基础,包括身高、体重、柔韧性、爆发力等。
技术能力是参加排球运动的核心,包括发球、接发球、扣球、拦网、传球等方面。
团队协作是排球运动的重要环节,选手需要在团队中发扬集体荣誉感、协力合作精神。
二、选拔流程选拔流程是十分重要的,应该规范而且科学。
可以分为初选和复选两个阶段。
初选阶段,可以通过组织大规模的排球运动训练营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进行基本的体能测试。
通过这一阶段的选拔筛选出一批具备一定潜力的学生。
在复选阶段,可以设立小组进行对抗训练,既可以观察学生的个人技术素质还可以考察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经过初选和复选后,筛选出优秀的学生参加接下来的高质量训练。
三、选拔工作的组织与管理选拔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是确保选拔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
可以设立一个由学校教练、体育老师和专业教练组成的选拔工作小组,小组成员协同工作,负责选拔工作的各个环节的规划与执行,并定期召开会议进行工作总结与调整。
四、选拔成绩与数据分析在选拔过程中,应该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选手的成绩进行客观评价。
可以采用计算机技术与数据库应用,记录选手的身体素质、技术能力评分等数据,方便对选手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评估。
这样不仅提高选拔的公正性,也有助于对选手的进一步培养和发掘。
五、选拔培养与辅导选拔出的学生排球选手需要得到个别的培养与辅导,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心理素质。
可以安排专业教师和资深教练进行一对一指导,对选手进行技术点的讲解和矫正。
青少年沙滩排球运动员选材指标与方法的研究作者:王涛来源:《体育时空》2016年第08期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40-02摘要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竞技体育的竞争异常激烈。
目前,体育强国之间运动水平的差异性较小,各国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运动员的科学选材。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相关的文献和数据,得出我国青少年沙滩排球运动员的选材依据和标准是:身体的形态、适应能力、反应移动速度、战术意识、心理状况等。
旨在为提高我国沙滩排球的训练水平提高参考。
关键词青少年沙滩排球运动员选材指标沙滩排球是奥运会中的一个比赛项目,所以我国对这项体育竞技项目有很高的重视度。
但是我国的沙滩排球引入的时间较晚,在竞技水平和技术上与高水平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没有沙滩排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现在我国很多沙滩排球运动员来源于室内排球,所以沙滩排球的科学选材是现在重点研究的一个问题。
因为沙滩排球运动员要遵循“三年成型,五年成材,八年成器”的规律,培养训练的时间周期会比较长,在青少年时期就要进行系统科学的训练。
所以,青少年沙滩排球运动员选材指标与方法是培养成优秀的沙滩排球运动员的重要保证。
一、青少年沙滩排球运动员选材方法研究(一)文献资料法主要利用互联网信息和国内外相关的文献提供的资料,对青少年沙滩排球运动员培养的一些要求和基本情况进行了解。
在此基础上研究我国青少年沙滩排球运动员的选材依据和标准。
(二)比较研究法随机选择数名专业学习沙滩排球的青少年运动员,与沙滩排球高技术水平国家的运动员进行比较。
分析我国青少年沙滩排球运动员的选材与高技术水平国家青少年沙滩排球运动员的选材存在的差异。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一)青少年沙滩排球运动员选材的前提条件通过多种途径的观察发现,身高是制约沙滩排球竞技成绩的重要因素。
通过资料数据的显示:高水平的世界沙滩排球运动员在身高上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其中高水平女子沙滩排球运动员的平均身高在1.80cm左右,高水平男子沙滩排球运动员的平均身高在1.90cm左右。
排球运动员选材
体研10石磊 排球运动员从体态方面选材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评判: 1、身高
2、指距/身高
3、下肢长A/身高
4、跟腱长/小腿长A
以下运用文字和图表简要分析我班同学谁最适合适合排球运动
2、指距/身高
3、下肢长A/身高
0.48
0.50.520.540.560.580.6吴健张颖慧牛丽芬李红袁娇方珊王芳辛长成何朝虎徐晟轩唐为鹏石磊蔡贺孙海龙孟辉辉
下肢长A/身高
下肢长A/身高
4、跟腱长/小腿长A
女生身高前三位分别是张颖慧、王芳、吴健;在指距/身高中王芳最高,可见王芳拥有排球运动员需要的臂展;在下肢长A/身高中王芳也远高于其他女生,不过在跟腱长/小腿长A 中王芳位列女生中的第5位,在这一环节有所欠缺,不过从总体来看女生中还是王芳最适合排球这项运动。
男生身高前三位分别是徐晟轩、辛长成、何朝虎;在指距/身高中辛长成最高,辛长成拥有这三人中较好的臂展;在下肢长A/身高中辛长成也远高于其他男生;在跟腱长/小腿长A 中,辛长成有所欠缺,处于男生中最后一位,徐晟轩处于第一位,可见徐晟轩拥有很好的运动跳跃能力,但是徐晟轩的指距和腿长不是特别出众。
辛长成和徐晟轩这两人身体形态各有千秋,如果光从体形上看辛长成无疑是最好的,毕竟两人身高差不多的情形下,较长的臂展在拦网,扣球占有绝对优势。
徐晟轩虽然指距和腿长不如辛长成,但是优秀的运动能力可以弥补这些不足,从发展潜力上看,我认为徐晟轩更适合排球这项运动。
谈谈排球运动员的选材作者:曹爱民来源:《新世纪教育导刊》2013年第11期【摘要】笔者通过二十几年体育教学经验和十几年来青少年排球教练员工作的体会,分别从选材年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心里素质、智力水平、发育类型、运动技术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从而对排球运动员的选材进行探讨。
【关键词】排球;运动员;选材;探讨1运动员选材的意义重大现在世界不少国家都已经认识到,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工作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捷径。
俗话说:不是铁就练不成钢。
选材的成功就等于成功的一半,选好了铁就不怕练不成好的钢材。
当今世界,体育运动迅速而科学发展,在国际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体育运动的发展使得运动成绩突飞猛进,竞争日趋紧张、激烈,要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就要求运动员具有与这种高水平相对应的运动天赋,换句话说就是,只有具备运动天赋的人,进过严格、合理、科学的训练,才有可能在世界体坛取得优异成绩。
所以天才运动员的发现就成为现代体育创造优异成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通向冠军的第一步。
现代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是“高、快、变、全”。
排球比赛已经成为高(身高、手高、跳的高)、快(移动快、打的快、攻防转换快、头脑反应快)、变(进攻变化多、手段多)、全(运动员技术全面)、综合素质(身体素质、心里素质、运用技战术能力)、技战术、意志和智力水平的全面抗争。
儿童少年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排球运动员,就必须具备高大的身材、优良的身体素质、优秀心里品质等条件。
2排球运动员的选材2.1选材年龄:据研究表明,在排球运动员中,一般女子在20—26岁,男子在22—28岁达到最高水平。
女生各项生理形态指标在10—12岁达到高峰,男生在12—14岁达到高峰。
从开始训练到成才,一般需要8年以上时间,所以初选年龄在8—12岁左右比较合适。
2.2生理机能:人的一切正常生理机能都是有遗传的,同时又有变异的。
如血型、血红蛋白、红白肌纤维比例等就强烈的表现出遗传特征。
神经类型也有着强烈的遗传基础,且表现为一种显性遗传。
882020年6月刊(总第86期)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20)06-088-02投稿日期:2019-11-06作者简介:于洋(1975—),副教授,本科。
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科学选材及培养方案探究于 洋(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体育教学部,河南 郑州 450000)摘 要: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作为我国竞技排球运动员梯队的主要人才库,其选材及培养成效不仅影响着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质量,更对我国竞技排球的高质量、可持续性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因此,关注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剖析当前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培养方案中存在的弊端,及时调整并制定科学的选材与培养方案是当前竞技排球研究的一个重点。
关键词: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科学选材;培养;方案目前,我国现行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选材标准多为静止性、显性指标,容易将部分有后天成长型的、具有较高运动天赋和高成才可能性的优秀运动员拒之门外,且现行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培养方案存在过度训练或成人化训练的传统,这种压榨式的、不当的运动能力提升手段对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心理及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均存在不利影响。
1 当前青少年排球运动员选材及培养现状1.1 选拔机制人为因素影响大,偏静态化考核,容易错失优秀后备人才选材是青少年排球队伍建设的第一步,因此制定科学的选材标准和选拔机制是建设青少年排球优秀运动队伍的基石和必要条件。
笔者调查多省运动队的选拔机制和执行考核标准发现,目前,我国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选拔机制和考核标准主要存在选拔机制人为因素影响大和偏静态化考核问题。
当前我国青少年排球运动员选拔仍为分级制选拔机制,即“地方运动院校—地方运动训练中心—省级运动队—国家级运动队”。
这种严格的分级制度将带来2个方面的不利:(1)青少年选材时间较长,容易错过好苗子的快速成长期,且容易受各级不同教练的水平和个人训练偏好影响,出现技战术过早定型的弊端;(2)在选材过程中,考察小组在一个单位停留的时间过短,来不及全面考察青少年备选人才的运动技能发展潜能、个人心智发展水平和运动发展需求,往往根据现代排球人才形体的要求,将青少年运动员的身材、高度、身体形态(包括手长、肩宽、上下比例等指标)作为人才选择的重要参数。
浅谈青少年排球主攻手的训练和选材作者:龚敬茏来源:《体育时空》2013年第03期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3-000-01摘要青少年排球比赛中一个球队成绩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主攻手的能力。
因此,要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选材,这对我国青少年排球整体水平的提高乃至整个排球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青少年排球主攻手选材一、研究对象与方法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同时,对芜湖市体校男排球队、合肥市男女排球队进行了走访,访谈了相关教练员和运动员。
二、浅谈青少年排球主攻手的训练(一)青少年排球主攻手基本技术训练基本技术动作的规范掌握,是一切训练、比赛的前提。
必须进行全面系统的基本技术训练,为日后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二)青少年排球主攻手力量练习1.发展爆发力练习。
排球运动需要下肢具备快速爆发力,因此训练可采用以下方法(假设队员负重深蹲极限负荷为100kg)。
(1)大负荷少组数的练习(80~90g)×(3次)×(3~4组),每组休息3~5min或做跳跃、冲刺跑练习。
(2)轻负荷快速抗阻练习(30~40kg)×(8~10次)×(4~5组)。
2.发展一般性力量练习采用负重大、重复次数少、组数多的抗阻练习。
例如,选择个人极限负荷70%~80%的抗阻练习,每组间歇3min ,反复练到肌肉力竭为止。
3.发展力量耐力练习可采用负重小重复次数多的方法。
例如,选择最大负荷30%~40%的强度进行抗阻练习。
4.增大肌肉体积。
肌肉的横断面大则肌肉的收缩力就大,因此增大肌肉体积是提高肌力的重要方法。
例如:选择个人所能承受最大负重的70%重复练习10 次,间歇3min,3—6组为宜。
(三)青少年排球主攻手移动速度的训练排球运动员移动多是短距离快速启动、制动和转换方向,要求动作协调性之外,还要克服自身惯性,需要脚踝和膝关节有强大力量,增加肌肉力量和提高肌肉速率要同时进行。
排球运动员选材体系构建方法近年来,随着体育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排球运动员的选材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种构建排球运动员选材体系的方法,以期提高运动员的选拔质量和竞技水平。
一、建立多级选拔机制为了有效地筛选和培养排球优秀运动员,我们可以建立多级选拔机制。
首先,从广大学生中进行初步选拔,筛选出有潜力的个体,并提供基本的训练机会。
随后,通过校际比赛和地区选拔,进一步筛选出更具实力的运动员进行深入训练。
最后,通过全国范围内的选拔赛事,选出顶尖的运动员进入国家队进行专业培训和国际比赛。
二、注重身体素质与技战术能力的综合考量在排球运动员的选材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身体素质与技战术能力的综合考量。
身体素质包括爆发力、耐力、柔韧性等因素,而技战术能力则包括传球、发球、防守、进攻等技术的训练和评估。
只有综合考量这两方面的能力,才能更准确地评估运动员的潜力和实力。
三、科学运用数据分析技术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我们可以运用数据分析技术来辅助选材工作。
通过运动员的身体数据、技能测试结果以及比赛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估和预测运动员的发展潜力。
同时,利用数据分析还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运动员存在的问题,提高其训练效果和竞技水平。
四、加强教练员培训和交流构建排球运动员选材体系还需要加强教练员培训和交流。
教练员是选拔工作的重要参与者,他们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在选拔过程中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通过定期的培训和交流会议,教练员可以不断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能力,掌握先进的选材理念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发挥他们在选材工作中的作用。
五、注重人才培养与选拔相结合构建排球运动员选材体系时,我们应注重人才培养与选拔相结合。
一方面,要通过选拔找到有潜力的人才并为他们提供优质的训练和培养机会;另一方面,也要在培养过程中进行选拔,逐步筛选出更具实力和潜力的运动员,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接受专业化的训练和竞技。
六、注重心理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除了身体素质和技战术能力,心理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对排球运动员的发展同样至关重要。
关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早期选材的因素分析作者:蔡彬来源:《成才之路》2008年第36期摘要:排球是一项对运动员的力量、速度、弹跳、耐力等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的集体运动项目。
科学的选材是培养一名优秀排球运动员的前提和基础。
本文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早期选材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学校的体育教学和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青少年;排球运动;早期选材现代排球正朝着速度快、技术娴熟、战术多变、对抗激烈的方向发展,对优秀排球运动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搞好科学选材已经成为攀登排球运动高峰的先决条件之一。
实践证明,单凭经验和自然淘汰的方法进行选材,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而且造成巨大浪费。
因此,探讨科学选材方法是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借鉴近年来的相关方面的研究,笔者以为,对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遗传因素许多研究表明,与排球运动有关的指数都是与遗传有关。
例如,脉搏、血乳酸最大浓度、最大吸氧量、身高等因素都与遗传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
国外的研究资料表明,优秀运动员的子女有50%表现出很强的运动能力,也从现象上表明了人体机能的某些特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很大。
加拿大李绍拉斯研究发现,人体的摄氧量能力的遗传几率高达93%;日本水野研究表明,肌肉,中红白纤维的百分比组成在相当程度上也是遗传的结果。
因此了解运动员双亲的一些生理和运动机能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较为准确地预测青少年运动员未来的身体机能特征和运动潜质。
二、生长发育情况排球运动员通常都在12~15岁时开始接受系统的正规训练,这一阶段正处在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高潮期。
教练员应对运动员的发育现状和发育潜力进行正确的分析。
这一分析包括鉴别运动员的发育程度和发育高潮持续时间。
可以根据骨发育、第二性征变化及身高每年增长百分比的变化三项指标,确定青少年进入青春发育期的时间和青春发育高潮持续时间的长短。
研究表明,对正常年龄开始发育,由于发育期高潮持续时间延长和推迟成熟的,其发育阶段的蓬勃长势所带来的竞技能力的自然增长最大,训练对他们的潜在能力的诱发和促进作用也更明显,因而成才率也最高。
,.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选材 ( 一选材的作用和意义 运动员选材就是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与要求 用科学的方法把那些适合于某个运动项目并具有发展前途的儿童少年挑选出来 ,加以科学的系统训练,以创造优异成绩。 排球运动员的选材目的就是根据排球这个特定项目的特点要求,从小就把那些最适合打排球的好苗子选出来。 只有选得准,选得早才能减少淘汰率提高训练的效果与成材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排球运动员的选材工作并不是阶段性的、突击性的临时任务而必须坚持长年抓全面抓,只有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向各级训练网输送人材,使我国的排球运动英才辈出后继有人,兴旺发达。( 二:选材的步骤 第一步: 选材人员到各小学对一至三年级的孩子作初步的形态和素质测试,决定初选对象。 第二步: 组织初选对象在小学内进行分班业务训练主要进行身体素质训练。 第三步: 经过一定的短期训练后,选择和安排具有良好的先天因素和接受能力强的儿童正式进入业余体校或传统中、小学校排球班进行长期训练。 第四步 经过三至四年的业余体校训练后再择优挑选身高和身体素质突出的,有培养和发展前途的学生向省、市青年队输送。 选材的内容和标准 1.选材年龄 在排球运动中,一般女子在20~26岁,男子在22~28岁达到最高水平。 ,. 从开始训练到成材,一般需要8年以上的时间,所以初选的年龄在8~12岁左右较为适宜。 2.身体形态 (1)\身高 现代排球运动的特点与发展趋势是向“大型化”方向发展,都在争夺高度上的优势,这对运动员身高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预测出运动员发育完成后的最终身高是选材工作中最重要的问题。下面介绍几种预测身 高的方法。 ①从骨骼年龄预测身高。每个人从童年到成年,在不同年龄都有相应的骨骼年龄,因而骨龄是评价发育程度较可靠的标准。作骨龄测定需拍摄手、腕骨的X光片,还要求拍摄手臂尺、桡骨远端X光片然后将其与同性别、同年龄的标准发育X线照相图谱作比较后评定。在作一次性骨龄X线片而预测最后身高时,常用以下公式: 预测身高=拍片时实测身高÷最后身高百分比×100最后身高百分比是参照贝利氏和平纽氏的骨骼年龄和最后身高百分比表。使用此表前,首先应根据骨龄片确定骨龄,再以生活年龄与骨龄作比较,确定属正常、早熟或晚熟型。 ②检查第二性征鉴别发育程度。人体骨骼发育成熟主要受性激素的促进,而性激素也同样响阴毛、睾丸、乳房的生长发育和月经初潮的出现。根据第二性征显现的早晚, 可将开始青春发育的类型分为以下三种。 早熟型:凡是男孩的生活年龄在11岁,女孩在9岁时进入青春发育期的一般认为是早熟型。 正常型:凡是男孩的生活年龄在11~14岁,女孩在10~12岁时进入青春发育期的,一般认为是属正常型。 晚熟型:凡是男孩的生活年龄在15~16岁,女孩在14~15岁时,才开始进入青春发育期的一般认为是属晚熟型。
,. ③从足长预测身高。根据一些统计材料分析,足长者今后身高也高。因而根据足长发育早、结束早的特点,在选材中也可以用13岁时的足长来近似预测未来身高。计算公式为: 未来成年时的身高范围(cm)=13岁时足长(cm)×7±3 ④从手长预测身高。据我国张占锡等人的研究结果说明,可以通过测量手长来预测身高。下面是他们制定的手长对身高关系表(表6-6)。 ⑤由父母身高预测未来身高。湖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对我国某省许多男女青年的研究后得出了下列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身高公式:儿子身高=56.699+0.419×父高+0.256×母高女儿身高=40.089+0.306×父高+0.431×母高选材时,可参看表6-7。 (2)体形:排球运动员不仅要有身高,还需要有很好的身体素质,而形态与素质的关系较为密切。体形需要“修长型”,身体高而相对细 ,四肢修长,坐高相对较短,皮脂薄,“头顶尖”。上肢特点是:前臂长,上臂相对较短,手大,手指关节 长,手指能充分张开, 手臂长而直(臂展的长度大于身高为好),上臂围松紧差大。下肢特点是:腿直而长(腿长超过坐 高),小腿长,大腿相对较短,臀部较小,臀部肌肉紧缩上收,跟腱长而清晰,踝关节围度小,脚大,脚弓明显。另外儿童少年躯干瘦长,肌肉线条清楚。 3.生理功能 选材的生理功能方面主要指的是人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以及血色素、最大吸氧量、血乳酸、心电图、超声心电图等医学指标。排球比赛强度大, 如果没有较好的身体机能是承担不了这样任务的。 (1)心肺功能的预测 心肺功能指:①承担最大负荷时,机体的内环境尽可能保持恒定的能力②在工作和负荷结束之后, ,. 机体内被破坏了的平衡能尽快恢复的能力。 2)最大吸氧量的指标测定
最大吸氧量是有氧供能中一重要指标 , 对于排球运动来讲在比赛过程中 , 有氧供能也是一极为重要的供能形式。 而 最大吸氧量与遗传的关系高达 93%, 因此也是机能选材的重要指标。
最大吸氧量的间接测定法 ——— 台阶试验法。
台阶高度 : 男 ,40
cm; ,. 女 ,33
cm 。
测定方法 : 受试者以 22.5 次 /min 的速度 , 按口令或节拍的节奏两腿交替地上下台阶 , 身体保持直立姿势 , 在身体与膝 关节充分伸直后才能下台阶 , 下台阶时勿用脚尖站立 ,. , 不许跳跃 , 连续做 5
min, 负荷后 15
s 测 10
s 的脉搏数 , 计算 1
min 心率。 ,.
计算方法 : 作负荷后 1
min 脉搏数和体重 (kg) 的连线使其与列线图上的斜线相关 , 该交叉点即为运动员的最大吸 氧量。上海体院科学选材组报导上海青少年排球队员最大吸氧量数值 : 女少年为 39 ~ 42.8ml•(kg•min) -1, 平均为 41.19ml•(kg•min) -1; ,. 男少年为 45 ~ 51.76ml•(kg•min) -1, 平均为 47.4ml•(kg•min) -1 。
4. 心理选材
心理选材内容包括运动员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 , 我们主要结合排球运动特点 , 在选择排球运动员时 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 ,.
(1) 反应时间 : 是排球运动员必备的一项主要的心理品质。现代排球运动向着快速 , 多变方向发展 , 不论是跳起扣 球和拦网对抗的瞬间 , 还是防守对方变化莫测的扣、吊进攻 , 都要求队员必须迅速作出反应 , 及时准确地完成相应 的动作。运动员的反应时间 , 可通过简单反应时 ( 视、听 ) ,. 和复杂反应时等的测试予以评定。其中复杂反应时更能 说明问题。下面是上海体育学院选材组制定的少年排球运动员反应时评价表 ( 表 6-8) 。
(2) 操作思维的敏捷性 : 比赛中运动员要在瞬息间处理来自不同方向的各种信息 , 搞清对方的战术意图和本方同 伴的战术目的。 在最短时间内 , 通过思考做出准确必要的应答行动 , 这就需要具有敏捷而迅速的思维能力。 如扣球 队员在起跳击球前的刹那间 ,. , 要看清对方拦网队员的意图并立即决定最有利的进攻方向。在作思维敏捷性测定时 参考上海市少年排球运动员操作思维测定情况表 ( 表 6-9) 。
(3) 神经类型 : 神经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对应关系和表现 : ①多血质 ( 活泼型 ) 的人表现特征 : 灵活机智 , ,. 思想敏锐 , 善于交际 , 适应性强 , 性格爽朗 , 精神振奋 , 但往往也容易粗心 大意 , 情绪多变。
②胆汁质 ( 兴奋型 ) 的人表现特征 : 精力旺盛 ,. , 热忱坦率 , 敏捷果断 , 进取性强 , 敢冲敢闯 , 刚毅不屈 , 但往往也容易冲动 , 主观任性。
③粘液质 ( 安静型 ) 的人表现特征 : 坚定顽强 ,. , 沉着踏实 , 从容不迫 , 耐心谨慎 , 自信心足 , 自判力强 , 但动作缓慢 , 固执 , 拘 谨。
④抑郁质 ( 抑制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