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排球运动员选材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4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选材(一)选材的作用和意义运动员选材就是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与要求,用科学的方法把那些适合于某个运动项目,并具有发展前途的儿童少年挑选出来,加以科学的系统训练,以创造优异成绩。
排球运动员的选材目的就是根据排球这个特定项目的特点要求,从小就把那些最适合打排球的好苗子选出来。
只有选得准,选得早,才能减少淘汰率,提高训练的效果与成材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排球运动员的选材工作并不是阶段性的、突击性的临时任务,而必须坚持长年抓,全面抓,只有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向各级训练网输送人材,使我国的排球运动英才辈出,后继有人,兴旺发达。
(二)选材的步骤第一步:选材人员到各小学对一至三年级的孩子作初步的形态和素质测试,决定初选对象。
第二步:组织初选对象在小学内进行分班业务训练,主要进行身体素质训练。
第三步:经过一定的短期训练后,选择和安排具有良好的先天因素和接受能力强的儿童正式进入业余体校或传统中、小学校排球班进行长期训练。
第四步:经过三至四年的业余体校训练后,再择优挑选身高和身体素质突出的,有培养和发展前途的学生向省、市青年队输送。
选材的内容和标准1.选材年龄在排球运动中,一般女子在20~26岁,男子在22~28岁达到最高水平。
从开始训练到成材,一般需要8年以上的时间,所以初选的年龄在8~12岁左右较为适宜。
2.身体形态(1)身高:现代排球运动的特点与发展趋势是向“大型化”方向发展,都在争夺高度上的优势,这对运动员身高有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预测出运动员发育完成后的最终身高是选材工作中最重要的问题。
下面介绍几种预测身高的方法。
①从骨骼年龄预测身高。
每个人从童年到成年,在不同年龄都有相应的骨骼年龄,因而骨龄是评价发育程度较可靠的标准。
作骨龄测定需拍摄手、腕骨的X光片,还要求拍摄手臂尺、桡骨远端X光片,然后将其与同性别、同年龄的标准发育X线照相图谱作比较后评定。
在作一次性骨龄X线片而预测最后身高时,常用以下公式:预测身高=拍片时实测身高÷最后身高百分比×100最后身高百分比是参照贝利氏和平纽氏的骨骼年龄和最后身高百分比表。
浅谈青少年排球二传手的选材随着现代排球运动的迅速发展,在高水平排球比赛中各强队的技、战术风格和打法都朝着简单化、实用化方向发展,技、战术的发展必将影响排球运动制胜因素的变化,进而改变排球运动员的选材,就排球比赛中的二传手来讲,过去那种只要求传球稳定、跑动灵活的选材要求显然不能适合现代及未来排球比赛实际,在当前世界排球运动员整体高大化、技术全面化、战术简单化的趋势下,要主动迎合竞技排球运动的发展规律,因此有必要在这种新形势下对青少年二传手的选材进行探讨。
一、青少年二传手身体素质选材(一)身高条件随着排球运动整体高大化发展,使得网上竞争愈演愈烈,各队对拦网高、传球点高、传球速度快的高大二传手的需求也愈来愈明显,身材高大、传球稳定、弹跳好的二传手在拦网、二次球、加快进攻速度方面都具有较大优势。
因此,在青少年二传选材时首先要进行身高预测,通常有测骨龄、身高预测公式(儿子身高=56.699+0.419×父高+0.265×母高;女儿身高=40.089+0.306×父高+0.431×母高)等方法来预估青少年二传手的未来身高。
(二)移动素质随着现代排球比赛的攻防节奏日益加快,加之强队都是采用五一配备的阵容,需要二传手根据一传的飞行轨迹及时跑动到位进行传球,特别是二传手在后排时,需要二传队员及时插上进行传球,因此二传队员不仅要有如火纯清的传球技术,还需要良好的移动能力,来加快本队的进攻节奏。
而发展移动素质的最佳时期又是青少年阶段,所以青少年二传手的选材时要重点观察那些反应快、脚下灵活、空间变相能力好的队员,一般可通过半米字移动、折返跑等方式进行选择。
(三)弹跳能力在跳传球日趋频繁、攻手扣球击球点越来越高的情况下,需要二传手具备较好的弹跳能力,以便更好的完成传球和拦网任务。
而青少年时期是发展弹跳能力的黄金时期,因此基础教练员需要根据二传队员在比赛拦网和跳传球的技术特点进行专门训练,通常可采用克服身体自重、负重(小重量)来发展弹跳能力。
小学排球运动员选材“六要素”一、身高身高是排球运动员最为重要的要素之一。
对于小学生来说,身高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但是在同龄人中身高优势对于球场上的竞争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男孩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身高在130厘米以上,女孩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身高在125厘米以上会有明显的优势。
但是在选择身高时,我们需要注重整体身体素质的平衡,过分追求身高可能会导致其他方面的不足。
二、敏捷性排球是一项需要较高敏捷性的运动项目,因此在选材时需要考虑孩子的敏捷性。
敏捷性包括爆发力、灵活性和反应速度等方面。
小学生在这个时期身体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通过适当的训练可以提高孩子们的敏捷性,使他们在排球运动中更具竞争力。
三、手眼协调能力排球运动需要运动员们具有良好的手眼协调能力,这是他们在比赛中接球、扣球和传球等技术动作的基础。
小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通常是在教练的指导下通过练习来培养和提高的,因此在选材时需要考虑孩子们的潜力和接受训练的意愿。
四、身体素质排球是一项体力消耗比较大的运动项目,因此对于小学生排球运动员来说,身体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包括耐力、力量和速度等方面。
身体素质可以通过体能测试和日常训练来评估和培养,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将对其未来的排球运动生涯产生积极的影响。
五、意志品质在排球运动中,坚强的意志品质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面对竞争和困难时。
因此在选材时需要考察孩子们的意志品质,包括自信心、毅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
通过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和比赛,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们的意志品质。
六、技术水平排球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运动项目,因此在选材时需要考虑到孩子们的技术水平。
小学生在排球技术方面通常较为薄弱,但是要考察他们的学习和接受能力,以及对于排球运动的热爱程度。
技术水平可以通过日常练习和比赛中的表现来评估和培养,因此在选材时需要考虑其潜力和可塑性。
小学排球运动员选材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除了身体条件之外,敏捷性、手眼协调能力、身体素质、意志品质和技术水平都是非常重要的要素。
小学排球运动员选材“六要素”小学排球运动员选材的“六要素”是指身高、体重、父母的身高、家庭环境、身体素质和天赋六个方面。
下面将对每个要素进行详细介绍。
身高:排球是一项身体接触较为激烈的运动项目,身高对于选手来说非常重要。
身高高的选手能够在比赛中更容易抢接球和攻击球,所以在选材中,身高是一个重要的考量指标。
体重:体重关系到选手的力量和速度。
过重或者过轻的选手在比赛中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在选材中需要考虑选手的体重与身高相匹配,能够保持适当的体重有利于选手发挥。
父母的身高:父母的身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选手未来的生长潜力。
如果选手的父母身高较高,那么选手在成长过程中也有可能会有较好的身高发育,可以在场上发挥更大的优势。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包括家庭对于选手的支持和培养,并且家庭中是否有其他运动员。
对于小学生来说,家庭环境对于他们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家庭对于运动员有良好的支持并且有好的培养环境,那么选手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将会受到更好的帮助。
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指选手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爆发力、耐力等。
这些因素对于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非常重要,应该在选材中综合考虑。
天赋:天赋是指选手在排球运动中天生具备的优势,比如灵敏的反应能力、良好的扣球手感等。
天赋是选手在成长过程中具有的特殊优势,能够在排球项目中更容易地出类拔萃。
小学排球运动员选材的“六要素”包括身高、体重、父母的身高、家庭环境、身体素质和天赋。
这些要素在选材过程中都需要综合考虑,并且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选材标准。
通过科学的选材,能够找到更适合的选手并且发现他们的潜力,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支持。
谈谈排球运动员的选材作者:曹爱民来源:《新世纪教育导刊》2013年第11期【摘要】笔者通过二十几年体育教学经验和十几年来青少年排球教练员工作的体会,分别从选材年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心里素质、智力水平、发育类型、运动技术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从而对排球运动员的选材进行探讨。
【关键词】排球;运动员;选材;探讨1运动员选材的意义重大现在世界不少国家都已经认识到,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工作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捷径。
俗话说:不是铁就练不成钢。
选材的成功就等于成功的一半,选好了铁就不怕练不成好的钢材。
当今世界,体育运动迅速而科学发展,在国际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体育运动的发展使得运动成绩突飞猛进,竞争日趋紧张、激烈,要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就要求运动员具有与这种高水平相对应的运动天赋,换句话说就是,只有具备运动天赋的人,进过严格、合理、科学的训练,才有可能在世界体坛取得优异成绩。
所以天才运动员的发现就成为现代体育创造优异成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通向冠军的第一步。
现代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是“高、快、变、全”。
排球比赛已经成为高(身高、手高、跳的高)、快(移动快、打的快、攻防转换快、头脑反应快)、变(进攻变化多、手段多)、全(运动员技术全面)、综合素质(身体素质、心里素质、运用技战术能力)、技战术、意志和智力水平的全面抗争。
儿童少年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排球运动员,就必须具备高大的身材、优良的身体素质、优秀心里品质等条件。
2排球运动员的选材2.1选材年龄:据研究表明,在排球运动员中,一般女子在20—26岁,男子在22—28岁达到最高水平。
女生各项生理形态指标在10—12岁达到高峰,男生在12—14岁达到高峰。
从开始训练到成才,一般需要8年以上时间,所以初选年龄在8—12岁左右比较合适。
2.2生理机能:人的一切正常生理机能都是有遗传的,同时又有变异的。
如血型、血红蛋白、红白肌纤维比例等就强烈的表现出遗传特征。
神经类型也有着强烈的遗传基础,且表现为一种显性遗传。
小学排球运动员选材“六要素”一、身体素质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是选择排球运动员的首要条件。
排球是一项需要耐力、速度、灵敏度和爆发力的运动项目,在选拔时要注意考察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否符合要求。
体格适中、肌肉发达、身体协调性好的学生更容易适应排球运动的要求。
身体素质的发展需要时间,因此在选拔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和生长发育阶段,不能过早地进行过分苛刻的选拔,以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心理素质选材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素质。
排球是一项团队合作的运动项目,需要选手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因此在选拔时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素质来综合评估。
具有稳定的心理素质、较强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学生更容易适应排球运动的要求。
三、技术水平排球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运动项目,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
在选拔时要根据学生的传球、发球、扣球、拦网等技术水平来综合评估。
一般来说,技术水平较高的学生更容易适应排球运动的要求,并且在未来的训练和比赛中更容易取得较好的表现。
四、意志品质排球是一项需要坚韧意志和不屈毅力的运动项目,需要选手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
在选拔时要考察学生是否具有坚韧不拔、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意志品质的学生更容易适应排球运动的要求,并且在未来的训练和比赛中更容易取得较好的表现。
五、智力水平智力水平是选拔排球运动员的重要指标之一。
排球运动需要选手具备较高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能够快速掌握教练的训练指导并在比赛中灵活应变。
在选拔时要综合考察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智力水平较高的学生更容易适应排球运动的要求。
六、兴趣爱好兴趣爱好是选拔排球运动员的重要考察要素。
选拔时要了解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只有对排球有浓厚的兴趣和热爱的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排球运动的要求,并且在未来的训练和比赛中能够有较好的表现。
选择小学排球运动员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技术水平、意志品质、智力水平和兴趣爱好等因素。
體育學系(所)刊第五期,15~20頁少年排球運動員選材探討鄭子敬、許壬榮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壹、前言廿一世紀的排球運動趨勢正朝著速度快、戰術多變、身材高大、體能卓越、的全面化方向發展。
從世界性高水準的排球比賽可以看出,優秀隊伍的身體型態、體能素質、心理素質與技術水準等都勝人一籌。
這表示著國外優秀的排球隊伍已經十分重視選材與排球運動的發展關係,科學的選材方法和訓練,已經成為邁向世界頂尖隊伍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之一。
故欲達世界頂尖隊伍,必須有效的研究出一套啟蒙時期之排球運動員的科學選材方式,方能對日後訓練工作達到事半功倍之功效。
貳、中國排球運動員少年選材方向一、排球運動員身體型態選材(一)、比賽制度的改變對排球運動員體型選材之影響1、得球得分制的規則:強力攻擊與高攔網使得高大的球員更顯得重要。
2、發球區的開放:強力跳發成為國際間比賽的第一個得分點。
3、自由球員替換:高大球員更能發揮身高優勢。
4、允許身體任何部位擊球:欲得分的難度提高,高大球員強力攻擊必不可缺。
(二)、經驗選材之排球運動員理想的身體型態(秦鳳冰,2000;劉廣欣,2000;石丹青等,2003)1、肌肉結實,身材修長,四肢較長(手臂較長)。
2、髖關節、骨盆較窄,臀部肌肉向上縮緊。
3、足弓高而富有彈性,跟腱清晰,腳趾細長有力。
4、小腿較長、膝關節細、踝關節小的少年排球運動員。
(三)、高大排球運動員選材1.身高:近幾年來世界男女排球運動員身高逐年上升,以參加奧運會為例,男子排球隊的平均身高達195公分以上,更有數支國家隊已達200公分以上如:荷蘭隊等;女子隊的平均身高已高達181公分以上,中國大陸2004雅典奧運代表隊平均身高為184公分,顯示出這些世界排球強國對球員選材要求之高。
2.指距:排球比賽是運動員手和臂在網上空間進行爭奪,與排球各項技術密切關連,尤其是在進攻時,為了充分發揮手臂揮擊時的最大線速度,所以需要較長的手臂。
手臂長在攔網和防守中作用極大,攔網時能獲得更高的空間,防守時 能控制更大的範圍。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选材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选材问题,一直都是广大教练员关切的问题,一名运动员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材的准确性但要准确发掘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天赋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对运动员进行发育程度、形态、机能、心理等综合评定,还需要教练员在日常和与运动员接触过程中不断加以观察,使科学选材与教练员经验相结合,做到边选拔、边培养、边观察,避免对运动员运动能力极其潜力估价的失误。
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选择。
一、遗传学方面德国科学家格拉姆在研究运动能力遗传问题时,概括指出:“在运动能力遗传中,只有卓越运动的亲代,只要不是极端个体,其子代中有50%的人会具有优秀的运动才能,而且还有可能超越亲代个体,亲缘越远这种可能性越大。
遗传学的理论已深入运用在体育运动中的很多项目,在我国运动实践中,也早以证明了这一点,举重的陈氏家族就拥有三位世界记录创造者——陈镜开,弟陈满林,侄陈伟强。
因此,应用遗传学理论、观点和方法进行科学选材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二、人体形态方面世界排球运动已趋向“大型化”,网上争夺也愈来愈激烈,因此身材高大,指距长,已成为排球运动员的主要形态特征,主要包括身高、体重、指距长、下肢长、小腿长等。
身高是排球运动员选材的重要形态指标,指距是间接反映上肢长度指标。
较长的指距可提高扣球击球点和拦网点,对于在比赛中争夺空中优势是个有利条件。
因此,在选材时,不能单纯看身高,一定要与指距结合起来更为合理,以免将身材稍矮但指距长的运动员排除在外。
而身高在更大程度上取绝于下肢长(儿童少年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前夕或开始阶段时,先长腿后长腰)。
女运动员在青春发育高潮期中,由于髋部逐渐增宽,而使臀部逐渐增大,不利于运动,因此在选女运动员时应特别注意,使其趋向男性要求。
另外,排球项目对运动员弹跳力要求。
一般来说,肌腱长肌腹短有利于收缩的速度,爆发力好。
实践证明,足弓高,踝关节细的运动员,速度快,爆发力强。
三、机能类肺活量/体重指数,它是间接反映肺功能的简易指标。
我国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新探现代排球运动正朝着战术多变、对抗激烈的方向迅猛发展。
然而,二传手作为球场上的核心和灵魂人物,其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球队的技、战术水平的发挥,进而影响着球队的最终成绩。
作为青少年选手,通常球员的技术水平不太稳定,这时就必须有一个基本技术娴熟、意志顽强、组织能力较强二传手去带领大家。
因此,要获得优秀二传手,首先就必须对青少年排球二传手进行科学选材,进而根据其位置特点和规律进行针对性的培养。
一、科学选拔排球二传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排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隔网对抗的竞赛项目,对于一支排球队而言,场上的每名球员,都有各自的区域分工,相比之下,二传手在球队中的作用极其特殊和重要。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二传手在比赛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因此被誉为“球场灵魂”。
从中国排球运动的发展历程来看,二传手在比赛中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
中国老女排6次出战世界杯赛,到中国男排的每一次大的胜利,再到近年来中国女排在各种大赛中所取得的成绩,都和二传手的出色发挥是密不可分的。
实践证明:要想成为世界一流强队,就必须要有出色的二传手作为支撑,否则是不可能做到的。
像中国这种靠速度和不断变化作战的队伍,二传手的经验和能力如果不能远远的超越对手,要想与欧美强队抗衡,只能是空谈,即便是与同一层次的亚洲队交锋,也不会有大的优势。
对于一支排球队而言,其中对二传手的培养是最为困难的。
实战中对二传手的个人技术要求非常之高,除了能够熟练掌握各种传球、垫球等基本技术之外,还必须能够根据场上的千变万化进而灵活运用,除此之外,还应掌握某些特殊技术和实战技巧,因此对于排球二传手培养,是一个科学性的特殊工作。
如何让这一科学性的特殊工作更加高效的开展,训练前首先要让二传手必须具备: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沉着果断,心到手到。
这就取决于二传手的先天因素,即需要二传手在身高、速度等方面具备良好的先天条件,具备良好的身体与心理素质。
科学地对二传手进行选材是这一科学性的特殊工作能够取得较大成效的重要基础。
Sport年 月总第 期20182179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青少年排球运动员选材指标的研究王开学,杜治芬(贵州民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摘 要: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以互联网技术为背景,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选材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作为支撑,以数据分析为基础,对我国青少年排球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的数据信息进行多层次全面化的综合分析。
关键词:大数据;青少年;排球运动员;选材指标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 (2018)02-038-02投稿日期:2017-12-03作者简介:王开学(1988—), 硕士。
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学。
排球运动1895年起源于美国,1905年传入中国以来至今已有112年的历史,经过不断地发展,排球运动已成为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人们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1981~1986年中国女排创造了中国排球历史上第一个“五连冠”的伟业,并深深地影响了国人对排球运动的喜爱。
“女排精神”从此成为激励整个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
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冠之后,到 2016年里约奥运会再续辉煌,随着雅典奥运会之后教练组频繁调整、新老交替的不断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我国女排整体竞技水平开始大幅度的下滑。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排球后备人才储备匮乏,人才梯队没有形成,培养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青少年排球运动员选材成为了非常关键的因素,对选材指标体系的研究也是很有必要性。
运动员的选材指标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建立起完善的选材指标体系是竞技体育取得成功的关键。
必须要利用各种手段来预测一个少年能否通过训练取得成绩。
其意义在于:应根据不同竞技运动项目各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特点进行分类,充分了解青少年运动员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综合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运动选材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选拔出具有发展潜质的优秀青少年运动员,并进行科学化有针对性的训练,最终使运动员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关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早期选材的因素分析作者:蔡彬来源:《成才之路》2008年第36期摘要:排球是一项对运动员的力量、速度、弹跳、耐力等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的集体运动项目。
科学的选材是培养一名优秀排球运动员的前提和基础。
本文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早期选材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学校的体育教学和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青少年;排球运动;早期选材现代排球正朝着速度快、技术娴熟、战术多变、对抗激烈的方向发展,对优秀排球运动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搞好科学选材已经成为攀登排球运动高峰的先决条件之一。
实践证明,单凭经验和自然淘汰的方法进行选材,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而且造成巨大浪费。
因此,探讨科学选材方法是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借鉴近年来的相关方面的研究,笔者以为,对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遗传因素许多研究表明,与排球运动有关的指数都是与遗传有关。
例如,脉搏、血乳酸最大浓度、最大吸氧量、身高等因素都与遗传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
国外的研究资料表明,优秀运动员的子女有50%表现出很强的运动能力,也从现象上表明了人体机能的某些特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很大。
加拿大李绍拉斯研究发现,人体的摄氧量能力的遗传几率高达93%;日本水野研究表明,肌肉,中红白纤维的百分比组成在相当程度上也是遗传的结果。
因此了解运动员双亲的一些生理和运动机能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较为准确地预测青少年运动员未来的身体机能特征和运动潜质。
二、生长发育情况排球运动员通常都在12~15岁时开始接受系统的正规训练,这一阶段正处在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高潮期。
教练员应对运动员的发育现状和发育潜力进行正确的分析。
这一分析包括鉴别运动员的发育程度和发育高潮持续时间。
可以根据骨发育、第二性征变化及身高每年增长百分比的变化三项指标,确定青少年进入青春发育期的时间和青春发育高潮持续时间的长短。
研究表明,对正常年龄开始发育,由于发育期高潮持续时间延长和推迟成熟的,其发育阶段的蓬勃长势所带来的竞技能力的自然增长最大,训练对他们的潜在能力的诱发和促进作用也更明显,因而成才率也最高。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选材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07-000-01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论述了青少年排球运动会比赛意识的培养。
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发现排球比赛意识是衡量一个运动员水平的重要方面。
良好的比赛意识,可以让运动员创造性的完成技术、战术的配合。
球场意识良好的球队可以增强竞争力,从而为比赛的胜利奠定基础。
培养青少年的观察能力、提高分析判断能力、提高应变速度、加强运动员参加比赛的能力以及利用录像等都能提高排球运动员的比赛意识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是祖国排球事业的未来和希望。
因此,培养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比赛意识至关重要。
关键词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比赛意识培养
一、前言
国际排联主席鲁宾?阿科斯塔说过:“全世界有4亿多在一生中打过排球,有亿多人参加过各类的排球比赛,排球是世界上参加人数最多的体育竞赛项目。
”在比赛中运动员精彩的扣球、防守、配合等表演,让人如痴如醉,叹为观止。
例如,我国原国家队队员,曾经为中国取得“五连冠”而贡献巨大力量的郎平,古巴著名的主攻手“路易斯”……她们在场上不仅能准确的判断出正确的位置,还能根据对方拦网以及防守情况找到对手的弱点,
然后一击得分。
她们在场上总能把自己和球队完美的结合起来。
这不仅与她们天生的身体素质和后天的刻苦训练有关,更重要的是她们有超强的比赛意识。
目前,对青少年排球比赛意识的研究还很少,本文通过排球的运动规律,结合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探讨了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比赛意识的培养,希望为青少年排球的发展提供帮助。
二、概念综述
球场意识是指排球技术中的一项软技术,是排球运动员必须具备的,它是运动员对比赛场上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大脑思维活动与客观现实的产物;它是在第一信号系统的基础上由第二信号系统所产生的。
排球意识是运动员根据场上情况,通过感觉、观察、思维、判断支配自己采取合理行动的心理过程。
是运动员心理技术与战术水平的综合体现,是运动员在紧张激烈复杂的比赛中迅速选择战术和合理运用技术的瞬时决断能力的表现。
综上所述:排球运动员的意识是指排球运动员必须具备的在比赛中的自觉的心理活动,是指在比赛中根据客观现实迅速选择应用合理技术和战术的能力。
三、如何培养青少年的排球意识
培养青少年的观察能力
排球运动员在赛场上对技术的运用应变,都取决于观察的细致和判断的缜密。
从对方进攻队员的位置和起动方向就可以预测
扣球的线路和落点,然后采取行动。
因此无论是进行单项训练还是配合训练都应培养运动员认真观察对手的习惯,随时提出问题,强化运动意识。
加强分析判断,提高分析判断能力
排球比赛中运动员的时间判断和空间定向能力的优势,将直接影响技术。
和战术的掌握和应用效果。
技战的运用严格地受时间限制,是排球的显著特点。
比如,在完成单个技术动作时,球在手中停留的时间不能超过秒,否则就会持球。
完成一个快攻也要几秒钟,不然就达不到甩开对手,命中成功的效果,所以,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时间感知能力,特别是速度和节奏的感知能力。
提高应变速度
赛况瞬息万变,运动员必须有极快的反应,如果动作迟缓,就会应接不暇,就会出现失误。
有的好排球队常常聘用男排来当陪打,他们的发球和进攻力量速度和高度都大大强于女运动员,经常防守男陪打的球,就能在不断加速应变的过程中。
迅速提高适应能力。
加强运动员参加比赛的能力
“比赛是训练的导师”,因为一切的技术、战术都是为了比赛,对运动员来说,技、战术只有经过比赛的锤炼,才能更加牢固的转化为运动员自身的比赛能力。
但是由于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还处于发育阶段,因此对青少年的比赛安排不应该太频繁。
利用录像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意识
利用录像播放一些经典的比赛场面,让青少年讨论并判断在这种情况下队员应该怎么样处理,处于不同位置的无球队员应该怎样快速移动到准确的位置等,然后再观看录像进行比较,这种方法可以很好的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意识,也是培养青少年智力水平的一种重要的手段。
四、结论与建议
首先对青少年排球比赛意识的训练要把有球队员的训练和无球队员的训练结合起来,因为往往无球队员的训练会被大多数的教练所忽视,甚至队员自己也没有给与充分的认识。
其次,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所以必须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的、综合的培养,其中比赛意识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但是比赛意识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要求教练员必须对青少年进行有目的、有计划、长期地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一方面要加强青少年的技战术训练,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加强青少年的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教练员也要不断探索新的方法,把运动员培养成技术好、战术好、意识好的高水平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