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08.35 KB
- 文档页数:2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选材(一)选材的作用和意义运动员选材就是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与要求,用科学的方法把那些适合于某个运动项目,并具有发展前途的儿童少年挑选出来,加以科学的系统训练,以创造优异成绩。
排球运动员的选材目的就是根据排球这个特定项目的特点要求,从小就把那些最适合打排球的好苗子选出来。
只有选得准,选得早,才能减少淘汰率,提高训练的效果与成材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排球运动员的选材工作并不是阶段性的、突击性的临时任务,而必须坚持长年抓,全面抓,只有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向各级训练网输送人材,使我国的排球运动英才辈出,后继有人,兴旺发达。
(二)选材的步骤第一步:选材人员到各小学对一至三年级的孩子作初步的形态和素质测试,决定初选对象。
第二步:组织初选对象在小学内进行分班业务训练,主要进行身体素质训练。
第三步:经过一定的短期训练后,选择和安排具有良好的先天因素和接受能力强的儿童正式进入业余体校或传统中、小学校排球班进行长期训练。
第四步:经过三至四年的业余体校训练后,再择优挑选身高和身体素质突出的,有培养和发展前途的学生向省、市青年队输送。
选材的内容和标准1.选材年龄在排球运动中,一般女子在20~26岁,男子在22~28岁达到最高水平。
从开始训练到成材,一般需要8年以上的时间,所以初选的年龄在8~12岁左右较为适宜。
2.身体形态(1)身高:现代排球运动的特点与发展趋势是向“大型化”方向发展,都在争夺高度上的优势,这对运动员身高有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预测出运动员发育完成后的最终身高是选材工作中最重要的问题。
下面介绍几种预测身高的方法。
①从骨骼年龄预测身高。
每个人从童年到成年,在不同年龄都有相应的骨骼年龄,因而骨龄是评价发育程度较可靠的标准。
作骨龄测定需拍摄手、腕骨的X光片,还要求拍摄手臂尺、桡骨远端X光片,然后将其与同性别、同年龄的标准发育X线照相图谱作比较后评定。
在作一次性骨龄X线片而预测最后身高时,常用以下公式:预测身高=拍片时实测身高÷最后身高百分比×100最后身高百分比是参照贝利氏和平纽氏的骨骼年龄和最后身高百分比表。
不同位置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与身体素质特征研究张 波1,胡昌领2(1.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北京100064;2. 安徽工程大学体育学院,安徽芜湖241000)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12~19岁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特征进行研究。
研究发现,不同位置排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特征不同,运动员专位技术表现得更加全面,但主攻、副攻、接应3个位置运动员的位置特征相对模糊化。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在身体形态、身体素质方面存在差异性,在不同位置、专项身体素质方面,助跑摸高更能体现出运动员的弹跳能力。
关键词: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身体素质排球运动对运动员的体能、技战术、运动智能、心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都相对较高。
尤其排球运动有主攻、副攻、接应、自由人等明显的位置之分,且不同位置运动员的职责不同。
随着竞技排球的高度发展,运动员的专位化程度越来越高。
因此,对不同位置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的要求也不同。
本文主要对不同位置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与身体素质等进行研究,以期为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提供参考和借鉴。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1 研究对象不同位置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与身体素质特征。
1.2 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通过在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借阅《运动员科学选材》《运动选材学》和《中国青少年排球训练教学大纲》等相关书籍,并进行文献整理;以“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身体素质”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以了解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现状和前沿动态,为本文提供理论基础。
1.2.2访谈法对参与全国青年男女排集训、全国少体校的男女排球运动员训练组专家,以及北京体育大学排球教研室的教师进行访谈。
同时,笔者在担任全国青年男排集训训练组成员期间,与相关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交谈,观摩运动员训练,深入了解排球项目特征及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不同位置、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特征。
浅析排球运动员选材的影响因素谭笑【摘要】本文通过研究遗传、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因素对我国青少年排球运动员选材的影响,并广泛走访排球教练员,大量查阅文献资料,对现役优秀排球运动员进行调研,论证了我国优秀排球运动员的模型特征和科学选材标准.【期刊名称】《文体用品与科技》【年(卷),期】2017(008)008【总页数】3页(P188-190)【关键词】排球;运动员;选材;青少年【作者】谭笑【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河南开封47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3运动员的培养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而是要从小抓起,经历长年累月的训练和积累。
因此,青少年运动员选材就显得尤为重要。
运动员选材是根据一定的标准,采取适当的评价测量手段,为某类运动项目选拔专门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训练,为未来各项运动竞赛储备优秀人力资源。
在现代体育竞技中,运动员的挑战越来越接近人类自身极限,因此那些自身资质一般的运动员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异成绩。
青少年时期的选材就是积极寻找和发现具有良好而稳定的、与训练无关的先天条件的苗子,为现代体育竞技培养和储备后备人才。
在很长时间以来,我国的运动员选材基本依靠教练的经验,较为主观和武断。
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借鉴了国外相关理论之后,科学选材开始起步。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研究,积累了大量科学选材经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符合我国国情的运动员选材体系。
排球运动是一项集对抗性和集体性为一体的隔网对抗性运动。
对战术素养要求高,空间争夺激烈,并不断向着快、高、变方向发展。
对运动员自身的身材结构、身体素质等要求很高。
白种人(尤指欧洲人)身材高大、肌肉发达、力量强;黑色人种(尤指南美人、非洲人)身材修长、重心偏高、弹跳爆发力好。
可以看出从人种角色来说,黄种人不占优势。
因此,若想在国际排坛上占据领先地位,在排球运动员的选拔上,就要更为谨慎和严格。
所以对排球运动员的选材方法进行研究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选题。
谈谈排球运动员的选材作者:曹爱民来源:《新世纪教育导刊》2013年第11期【摘要】笔者通过二十几年体育教学经验和十几年来青少年排球教练员工作的体会,分别从选材年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心里素质、智力水平、发育类型、运动技术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从而对排球运动员的选材进行探讨。
【关键词】排球;运动员;选材;探讨1运动员选材的意义重大现在世界不少国家都已经认识到,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工作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捷径。
俗话说:不是铁就练不成钢。
选材的成功就等于成功的一半,选好了铁就不怕练不成好的钢材。
当今世界,体育运动迅速而科学发展,在国际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体育运动的发展使得运动成绩突飞猛进,竞争日趋紧张、激烈,要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就要求运动员具有与这种高水平相对应的运动天赋,换句话说就是,只有具备运动天赋的人,进过严格、合理、科学的训练,才有可能在世界体坛取得优异成绩。
所以天才运动员的发现就成为现代体育创造优异成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通向冠军的第一步。
现代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是“高、快、变、全”。
排球比赛已经成为高(身高、手高、跳的高)、快(移动快、打的快、攻防转换快、头脑反应快)、变(进攻变化多、手段多)、全(运动员技术全面)、综合素质(身体素质、心里素质、运用技战术能力)、技战术、意志和智力水平的全面抗争。
儿童少年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排球运动员,就必须具备高大的身材、优良的身体素质、优秀心里品质等条件。
2排球运动员的选材2.1选材年龄:据研究表明,在排球运动员中,一般女子在20—26岁,男子在22—28岁达到最高水平。
女生各项生理形态指标在10—12岁达到高峰,男生在12—14岁达到高峰。
从开始训练到成才,一般需要8年以上时间,所以初选年龄在8—12岁左右比较合适。
2.2生理机能:人的一切正常生理机能都是有遗传的,同时又有变异的。
如血型、血红蛋白、红白肌纤维比例等就强烈的表现出遗传特征。
神经类型也有着强烈的遗传基础,且表现为一种显性遗传。
浅谈少年排球运动员的选材
陈跃华
【期刊名称】《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2(012)004
【摘要】对江苏省盐城市几所中小学排球队5个年龄组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年龄、身体素质、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测试与跟踪调查,就少年排球队运动
员选材的问题谈几点认识.
【总页数】3页(P46-48)
【作者】陈跃华
【作者单位】盐城师范学院体育系,江苏,盐城,224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04
【相关文献】
1.浅谈少年排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 [J], 宫学军
2.浅谈少年男子沙滩排球运动员选材及技术训练 [J], 刘星;许小春
3.浅谈影响青少年排球运动员选材的因素 [J], 代贵敏
4.浅谈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早期选材与培养 [J], 孙善卫;郭园园
5.浅谈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科学选材分析 [J], 马登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选材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选材问题,一直都是广大教练员关切的问题,一名运动员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材的准确性但要准确发掘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天赋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对运动员进行发育程度、形态、机能、心理等综合评定,还需要教练员在日常和与运动员接触过程中不断加以观察,使科学选材与教练员经验相结合,做到边选拔、边培养、边观察,避免对运动员运动能力极其潜力估价的失误。
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选择。
一、遗传学方面德国科学家格拉姆在研究运动能力遗传问题时,概括指出:“在运动能力遗传中,只有卓越运动的亲代,只要不是极端个体,其子代中有50%的人会具有优秀的运动才能,而且还有可能超越亲代个体,亲缘越远这种可能性越大。
遗传学的理论已深入运用在体育运动中的很多项目,在我国运动实践中,也早以证明了这一点,举重的陈氏家族就拥有三位世界记录创造者——陈镜开,弟陈满林,侄陈伟强。
因此,应用遗传学理论、观点和方法进行科学选材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二、人体形态方面世界排球运动已趋向“大型化”,网上争夺也愈来愈激烈,因此身材高大,指距长,已成为排球运动员的主要形态特征,主要包括身高、体重、指距长、下肢长、小腿长等。
身高是排球运动员选材的重要形态指标,指距是间接反映上肢长度指标。
较长的指距可提高扣球击球点和拦网点,对于在比赛中争夺空中优势是个有利条件。
因此,在选材时,不能单纯看身高,一定要与指距结合起来更为合理,以免将身材稍矮但指距长的运动员排除在外。
而身高在更大程度上取绝于下肢长(儿童少年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前夕或开始阶段时,先长腿后长腰)。
女运动员在青春发育高潮期中,由于髋部逐渐增宽,而使臀部逐渐增大,不利于运动,因此在选女运动员时应特别注意,使其趋向男性要求。
另外,排球项目对运动员弹跳力要求。
一般来说,肌腱长肌腹短有利于收缩的速度,爆发力好。
实践证明,足弓高,踝关节细的运动员,速度快,爆发力强。
三、机能类肺活量/体重指数,它是间接反映肺功能的简易指标。
我国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新探现代排球运动正朝着战术多变、对抗激烈的方向迅猛发展。
然而,二传手作为球场上的核心和灵魂人物,其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球队的技、战术水平的发挥,进而影响着球队的最终成绩。
作为青少年选手,通常球员的技术水平不太稳定,这时就必须有一个基本技术娴熟、意志顽强、组织能力较强二传手去带领大家。
因此,要获得优秀二传手,首先就必须对青少年排球二传手进行科学选材,进而根据其位置特点和规律进行针对性的培养。
一、科学选拔排球二传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排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隔网对抗的竞赛项目,对于一支排球队而言,场上的每名球员,都有各自的区域分工,相比之下,二传手在球队中的作用极其特殊和重要。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二传手在比赛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因此被誉为“球场灵魂”。
从中国排球运动的发展历程来看,二传手在比赛中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
中国老女排6次出战世界杯赛,到中国男排的每一次大的胜利,再到近年来中国女排在各种大赛中所取得的成绩,都和二传手的出色发挥是密不可分的。
实践证明:要想成为世界一流强队,就必须要有出色的二传手作为支撑,否则是不可能做到的。
像中国这种靠速度和不断变化作战的队伍,二传手的经验和能力如果不能远远的超越对手,要想与欧美强队抗衡,只能是空谈,即便是与同一层次的亚洲队交锋,也不会有大的优势。
对于一支排球队而言,其中对二传手的培养是最为困难的。
实战中对二传手的个人技术要求非常之高,除了能够熟练掌握各种传球、垫球等基本技术之外,还必须能够根据场上的千变万化进而灵活运用,除此之外,还应掌握某些特殊技术和实战技巧,因此对于排球二传手培养,是一个科学性的特殊工作。
如何让这一科学性的特殊工作更加高效的开展,训练前首先要让二传手必须具备: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沉着果断,心到手到。
这就取决于二传手的先天因素,即需要二传手在身高、速度等方面具备良好的先天条件,具备良好的身体与心理素质。
科学地对二传手进行选材是这一科学性的特殊工作能够取得较大成效的重要基础。
Sport年 月总第 期20182179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青少年排球运动员选材指标的研究王开学,杜治芬(贵州民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摘 要: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以互联网技术为背景,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选材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作为支撑,以数据分析为基础,对我国青少年排球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的数据信息进行多层次全面化的综合分析。
关键词:大数据;青少年;排球运动员;选材指标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 (2018)02-038-02投稿日期:2017-12-03作者简介:王开学(1988—), 硕士。
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学。
排球运动1895年起源于美国,1905年传入中国以来至今已有112年的历史,经过不断地发展,排球运动已成为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人们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1981~1986年中国女排创造了中国排球历史上第一个“五连冠”的伟业,并深深地影响了国人对排球运动的喜爱。
“女排精神”从此成为激励整个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
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冠之后,到 2016年里约奥运会再续辉煌,随着雅典奥运会之后教练组频繁调整、新老交替的不断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我国女排整体竞技水平开始大幅度的下滑。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排球后备人才储备匮乏,人才梯队没有形成,培养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青少年排球运动员选材成为了非常关键的因素,对选材指标体系的研究也是很有必要性。
运动员的选材指标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建立起完善的选材指标体系是竞技体育取得成功的关键。
必须要利用各种手段来预测一个少年能否通过训练取得成绩。
其意义在于:应根据不同竞技运动项目各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特点进行分类,充分了解青少年运动员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综合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运动选材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选拔出具有发展潜质的优秀青少年运动员,并进行科学化有针对性的训练,最终使运动员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关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早期选材的因素分析作者:蔡彬来源:《成才之路》2008年第36期摘要:排球是一项对运动员的力量、速度、弹跳、耐力等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的集体运动项目。
科学的选材是培养一名优秀排球运动员的前提和基础。
本文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早期选材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学校的体育教学和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青少年;排球运动;早期选材现代排球正朝着速度快、技术娴熟、战术多变、对抗激烈的方向发展,对优秀排球运动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搞好科学选材已经成为攀登排球运动高峰的先决条件之一。
实践证明,单凭经验和自然淘汰的方法进行选材,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而且造成巨大浪费。
因此,探讨科学选材方法是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借鉴近年来的相关方面的研究,笔者以为,对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遗传因素许多研究表明,与排球运动有关的指数都是与遗传有关。
例如,脉搏、血乳酸最大浓度、最大吸氧量、身高等因素都与遗传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
国外的研究资料表明,优秀运动员的子女有50%表现出很强的运动能力,也从现象上表明了人体机能的某些特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很大。
加拿大李绍拉斯研究发现,人体的摄氧量能力的遗传几率高达93%;日本水野研究表明,肌肉,中红白纤维的百分比组成在相当程度上也是遗传的结果。
因此了解运动员双亲的一些生理和运动机能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较为准确地预测青少年运动员未来的身体机能特征和运动潜质。
二、生长发育情况排球运动员通常都在12~15岁时开始接受系统的正规训练,这一阶段正处在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高潮期。
教练员应对运动员的发育现状和发育潜力进行正确的分析。
这一分析包括鉴别运动员的发育程度和发育高潮持续时间。
可以根据骨发育、第二性征变化及身高每年增长百分比的变化三项指标,确定青少年进入青春发育期的时间和青春发育高潮持续时间的长短。
研究表明,对正常年龄开始发育,由于发育期高潮持续时间延长和推迟成熟的,其发育阶段的蓬勃长势所带来的竞技能力的自然增长最大,训练对他们的潜在能力的诱发和促进作用也更明显,因而成才率也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