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T重复式电缆地层测试器(测井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2.06 MB
- 文档页数:68
地层测试与井下流体取样分析技术进展杨兴琴;王书南;周子皓【摘要】回顾了地层测试与井下流体分析技术领域的发展过程;以光学流体分析、声学流体分析、核磁共振流体分析等井下流体分析技术以及聚焦取样、低冲击取样等低污染取样技术为例,对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认为目前该项技术研究重点正转向随钻地层压力测试与流体分析取样,所要面对的挑战主要来自于钻铤的强冲击振动、钻柱的巨大扭力、井下流体静压力、钻屑磨蚀及高温高压等恶劣钻井环境条件.提出了相应的研发策略建议.%Technologies of formation testing and fluid sampling have made considerable progresses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new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are being developed.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ing processes and the fundamental changes in this field. It investigates key technologies based on case studies of downhole fluid identification using optical, acoustic and magnetic resonance techniques, and of low level contamination sampling with focused sampling and "low shock" sampling techniques.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research focus in this field is turning to the formation testing and sampling while drilling with challenges from harsh drilling environments including high level shocks and vibrations of drill collars, great torques of drill string, huge static pressure of downhole fluid, severe abrasion of cuttings, and high pressure and high temperature. Some suggestions are given for thei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期刊名称】《测井技术》【年(卷),期】2012(036)006【总页数】8页(P551-558)【关键词】电缆地层测试;随钻地层测试;压力测试;单相取样;低污染取样;流体识别【作者】杨兴琴;王书南;周子皓【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陕西西安710077;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83;TE927.60 引言自从1955年首支地层测试器投入商业化应用以来,地层测试与流体取样技术经历了多个重要发展时期。
第四节模块式电缆地层测试器(MDT)地层测试是油气勘探中验证储层流体性质、求取地层产能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
常用的地层测试方法有完井射孔油管测试、钻杆测试(DST)和电缆式地层测试等。
电缆地层测试技术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并逐步完善起来的地层测试技术,到目前为止,电缆地层测试技术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以FT电缆地层测试仪为代表, FT电缆地层测试仪由一个单探针和一个取样筒组成测试仪的核心部分,每次只能取一个样或测一个压力数据,这代产品主要应用在1955-1975年间;第二个阶段的电缆地层测试仪以RFT(Repeat Formation Tester),即重复地层测试器为代表,从1975年使用到20世纪90年代,它较第一代产品有了很大的改进,增加了预测压室,即可以一次在井下实现无限次的重复测压,取样筒也增加到两个。
但由于不具备泵出功能和井下油气检测功能,第二代电缆地层测试仪主要用于地层测压,取样效果不够理想。
我国大部分油田都引进了该种类型的仪器,并在现场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见到了一定的地质效果。
尽管RFT 的功能较FT有较大的改进,但人们仍然无法在地面准确判断井下到底获得的是什么样品,并且不能对取样时间和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20世纪90年代,斯仑贝谢公司推出了第三代电缆地层测试仪—模块式动态电缆地层测试仪MDT(The Modular Formation Dynamics Tester Tool)。
与其上一代的重复性地层测试仪RFT相比,在探测器、探测方式、模块组合方式、解释方法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进,性能显著增强。
MDT于1992年引进我国油田,经过消化、吸收及应用研究,在油气勘探中应用见到了明显的地质效果。
值得说明的是,尽管MDT电缆地层测试具有快速、直观的特点,但是,它有一定的适用条件,与常规测井项目一样,其测试结果也需要出处理和解释,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配套评价技术。
第十二章电缆地层测试电缆地层测试是一种测井作业项目,但所录取的资料是储层的纵向压力分布和储层流体样品,其资料解释分析属于压力动态分析。
电缆地层测试,对于确定储层内流体的分布,判断产层水动力系统的连续性具有独特的作用,所取流体样品对测井解释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作用。
第一套电缆地层测试器是1955年斯伦贝谢(Shlumkerger)测井公司研制成功的,其功能是抽取地层流体样品。
60年代发展的电缆地层测试器增加了测压功能。
1974年斯伦贝谢公司生产的重复地层测试器(Repeat Formation Tester,简称RFT)其性能又有改进,一次下井可以进行多点测压并可取得两个地层流体样品。
同类产品还有多次地层测试器(Formation Multi—Tester简称FMT),和选择式地层测试器(Selective Formation Tester)简称SFTJ。
80年代,电缆地层测试技术的发展主要有两点:(1)加强了测试器对各种地层的适应性。
如:研制了长探针和大探针,大面积封隔器,同时出现了双探针RFT测试器等,从而电缆地层测试在松软地层,硬地层及裂缝性灰岩中都能进行,(2)应用高精度压力计使所测压力资料更加精确,同时在中低渗透率地层中有可能获得合格的压力恢复曲线,使不稳定试井在电缆地层测试中的应用成为现实。
电缆地层测试的主要特点是:①由电缆起下,主要在探井及评价井的裸眼中进行。
②快速,经济。
每测一点,全部作业时间仅需几个小时,纯测试时间仅几十秒钟。
③一次下井可以进行多点测压并取得两个地层流体样品。
④安全。
全部作业在泥浆压井情况下进行,测试全过程无流体到达地面。
电缆地层测试可以直接获得地层压力及压力剖面,压力恢复曲线,地层流体抽汲压降等三项资料。
这三项资料中最有价值的是一,三两项,从地层压力剖面可以获得许多有用的地层流体分布信息。
虽然从压力恢复曲线可以解释出渗透率及表皮系数,但是,合格的压力恢复曲线只有在合适范围的渗透性地层中才有可能获得。
MDT 测井技术在大庆油田复杂油气藏中的应用摘要:MDT 测井技术是井下流体的测压取样技术,是勘探过程中验证储层流体性质、求取地层产能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
常规测井方法可以间接地确定储层流体性质,但由于常规测井资料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存在大量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这使得复杂油气藏的测井评价工作难度极大。
MDT 测井可以直接识别储层的流体性质,从而比较准确地识别油气水层,提高复杂油气层解释符合率。
本文首先介绍了MDT 测井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该仪器适用的地质条件,之后总结了MDT 测井的测前设计原则。
最后,通过具体实例验证了该测井方法在大庆油田复杂油气藏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字:MDT;测压;流体取样;大庆油田武越,任纪明,蔺建华(中国石油测井有限公司大庆分公司)0引言目前,我国陆上油气勘探的难度越来越大,测井油气储层评价面临着诸多地质难题,如复杂岩性油气藏、低阻砂岩油气藏、碳酸盐岩裂缝-孔洞型油气藏等,而传统测井技术存在分辨率低、直观性差、测井解释符合率较低等问题,使得复杂油气藏的勘探效率较低,严重制约着我国油气勘探工业的进一步发展[1]。
因而需要一项能够快速识别油气层、全面提高测井解释符合率的技术。
MDT,即模块化动态地层测试器,作为一项重要的油气层评价技术在油气勘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MDT 测井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初国外推出的新一代电缆地层测试技术之一,现已在在大庆油田广泛应用。
MDT 的出现为复杂油气藏的勘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油田降低成本、提高勘探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1MDT 测井技术简介电缆式地层测试器是在原有地层流体取样的基础上,吸收钻杆地层测试和钢丝地层测试功能发展起来的一种测井方法。
它使用电缆将压力计和取样桶下到井内,测量地层压力传输数据,采集地层流体样品,从而对储集层做出评价。
自1995年斯伦贝谢公司推出第一代电缆地层测试器(FT )以来,电缆地层测试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MDT 是斯伦贝谢公司即重复式地层测试器(RFT )之后推出的新一代电缆地层测试器(见图1)。
地层测试技术地层测试(formation testing)是在在钻井或油气井生产过程中,对目的层段层进行的测试求产,地层测试可以测取地层压力数据,采集地层流体样品,从而对地层的压力、有效渗透率、生产率、连通情况、衰竭情况等进行评价,为建立最佳的完井方式、确定下部措施和开发方案提供依据,是进行油田勘探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
其方法一般有:①随钻地层测试:通过钻杆末端的钻杆测试器;②电缆地层测试:利用电缆下入绳索式测试器;此外广义的地层测试还包括常规的试油试气、钻杆地层测试、生产测井、试井等。
钻杆地层测试—DST(drill stem test)是使用钻杆或油管把带封隔器的地层测试器下入井中进行试油的一种先进技术。
它既可以在已下入套管的井中进行测试,也可在未下入套管的裸眼井中进行测试;既可在钻井完成后进行测试,又可在钻井中途进行测试。
它们座封隔离裸眼井底,解脱泥浆柱压力影响,使地层内的流体进入测试器,进行取样、测压等。
钻杆(中途)测试减少了储层受污染的时间和多种后续井下工程对储层的影响,可以有效保护储层,是对低压低渗和易污染油气层提高勘探成功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中途测试往往也使油气提前发现,争取了时间,易于安排下步工作。
电缆地层测试是使用电缆下入地层测试器,电缆地层测试仪器又称之为储层描述仪,是目前求取地层有效渗透率和油气生产率最直接有效的测井方法,同一般的钻杆测试相比,它具有简便、快速、经济、可靠的优点,在油田开发中有重要作用。
电缆地层测试目前应用的主要是组件式电缆地层测试器,仪器结构包括电气组件、双探头组件、石英压力计组件、流动控制组件和样品筒组件几部分。
根据用户的需求,可以单独测量地层压力及压力梯度,或者同时采集多个地层流体样品。
MFE(mulitflow evaluator)被称为多流测试器,是斯伦贝谢公司研制的地层测试器,用它可实现钻井中途裸眼井段测试和多层段间的跨隔测试。
MFE测试技术是通过钻杆或油管将专用测试仪器及管串组件传输下到欲测试目的层段,利用封隔器座封实现管柱内腔体与环空的阻隔,使地层流体在人为控制压差的条件下顺利流动进入管柱,从而摸清目的层压力、液性和产能等数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