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T重复式电缆地层测试器测井实际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66
地层测试地层测试测井FMT它的用途主要是:在裸眼井中对目的层位进行压力测试及流体采样。
FMT一次下井可独立采到两个地层流体样品,每个最多可采到约10升样品。
利用所记录的压力曲线可求取地层渗透率,估计产能。
根据同一层系的压力变化情况,可进行油藏动态分析。
根据压力与深度之间关系建立起来的压力剖面,又可定性划分油、气、水三种流体的界面。
根据所采到的地层流体样品,在实验室内可进行直观定量分析解释,为描述油气藏提供最直接而准确的数据。
一、电缆地层测试器测量原理简介:电缆地层测试器由三大部分构成:1、地面控制和记录系统,它们与系列化组合化的测井地面仪器一起配用,使用照相记录和数字磁带记录。
2、井下仪器;3、转样、样品分析和仪器维修等附属设备。
1、重复式地层测试器FMT的取样系统如图所示。
它有两个预测试室(1、2),容量各为10毫升,而流量不同。
当仪器推靠到井壁之后,平衡筏(3)关闭,两个预测试室顺序打开,压力计(4)显示预测试压力,由压力计读数可以判明仪器取样口密封是否成功,也可以判断测试点地层是否有渗透性。
如果有渗透性,则压力逐渐恢复,地层流体将以一定的流量进入预测试室,通过压力变化及充满时间可以定性估计渗透率。
如果操作者认为该测试点的流体有必要选取,则打开一个密封筏(5、6),让流体进入一个取样筒。
如果预测试后认为不必取样,就打开平衡筏,收拢仪器,移至下一个测试点。
收拢仪器的同时,能够自动地抽空预测试室,为测试下一层作好准备。
1、 静液柱压力分析证明测量系统的稳定性仪器推靠前后静压不应超过1~2psi422.13⎪⎭⎫ ⎝⎛=⎪⎭⎫ ⎝⎛m psi cm g 压力梯度流体密度 2、 利用模拟压力曲线判断地层的渗透率好渗透层:预测试室活塞抽动时引起的压降很小,而关井后很快又恢复到地层压力差渗透层:预测试室活塞抽动时引起的压降很大,而关井后恢复到地层压力所需时间长地层渗透率计算公式:pq K d ∆=μ5660 其中:d K —压力下降渗透率,×310 3m μq —预测试室的流量,S cm3 μ—流体的粘度S mPa ⋅P ∆—下降压力,Pa 88.473、 利用压力梯度线鉴别油藏的流体性质相界面及垂向连通性在中、高渗透层中,预测试记录的地层关井压力基本上就是地层静压;而低渗透层的测试往往未达到稳定,需要用压力恢复曲线图外推求出地层压力地层静压力就是地层孔隙中流体的压力,根据流体压力就可以计算出地层流体密度⎪⎭⎫ ⎝⎛3cm g ρ ()()θρcos 2121d d p p C --= θ—井斜角,°1d 、2d —测井深度,m1p 、2p —对应深度1d 、2d 处的地层压力,psiC —单位换算系数,0.70324、 根据压力剖面变化分析油藏生产动态压力分布平行于原始流体梯度,压力递减是均匀的5、 根据测压结果分析裂缝性储层的生产特征。
第十二章电缆地层测试电缆地层测试是一种测井作业项目,但所录取的资料是储层的纵向压力分布和储层流体样品,其资料解释分析属于压力动态分析。
电缆地层测试,对于确定储层内流体的分布,判断产层水动力系统的连续性具有独特的作用,所取流体样品对测井解释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作用。
第一套电缆地层测试器是1955年斯伦贝谢(Shlumkerger)测井公司研制成功的,其功能是抽取地层流体样品。
60年代发展的电缆地层测试器增加了测压功能。
1974年斯伦贝谢公司生产的重复地层测试器(Repeat Formation Tester,简称RFT)其性能又有改进,一次下井可以进行多点测压并可取得两个地层流体样品。
同类产品还有多次地层测试器(Formation Multi—Tester简称FMT),和选择式地层测试器(Selective Formation Tester)简称SFTJ。
80年代,电缆地层测试技术的发展主要有两点:(1)加强了测试器对各种地层的适应性。
如:研制了长探针和大探针,大面积封隔器,同时出现了双探针RFT测试器等,从而电缆地层测试在松软地层,硬地层及裂缝性灰岩中都能进行,(2)应用高精度压力计使所测压力资料更加精确,同时在中低渗透率地层中有可能获得合格的压力恢复曲线,使不稳定试井在电缆地层测试中的应用成为现实。
电缆地层测试的主要特点是:①由电缆起下,主要在探井及评价井的裸眼中进行。
②快速,经济。
每测一点,全部作业时间仅需几个小时,纯测试时间仅几十秒钟。
③一次下井可以进行多点测压并取得两个地层流体样品。
④安全。
全部作业在泥浆压井情况下进行,测试全过程无流体到达地面。
电缆地层测试可以直接获得地层压力及压力剖面,压力恢复曲线,地层流体抽汲压降等三项资料。
这三项资料中最有价值的是一,三两项,从地层压力剖面可以获得许多有用的地层流体分布信息。
虽然从压力恢复曲线可以解释出渗透率及表皮系数,但是,合格的压力恢复曲线只有在合适范围的渗透性地层中才有可能获得。
MDT 测井技术在大庆油田复杂油气藏中的应用摘要:MDT 测井技术是井下流体的测压取样技术,是勘探过程中验证储层流体性质、求取地层产能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
常规测井方法可以间接地确定储层流体性质,但由于常规测井资料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存在大量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这使得复杂油气藏的测井评价工作难度极大。
MDT 测井可以直接识别储层的流体性质,从而比较准确地识别油气水层,提高复杂油气层解释符合率。
本文首先介绍了MDT 测井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该仪器适用的地质条件,之后总结了MDT 测井的测前设计原则。
最后,通过具体实例验证了该测井方法在大庆油田复杂油气藏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字:MDT;测压;流体取样;大庆油田武越,任纪明,蔺建华(中国石油测井有限公司大庆分公司)0引言目前,我国陆上油气勘探的难度越来越大,测井油气储层评价面临着诸多地质难题,如复杂岩性油气藏、低阻砂岩油气藏、碳酸盐岩裂缝-孔洞型油气藏等,而传统测井技术存在分辨率低、直观性差、测井解释符合率较低等问题,使得复杂油气藏的勘探效率较低,严重制约着我国油气勘探工业的进一步发展[1]。
因而需要一项能够快速识别油气层、全面提高测井解释符合率的技术。
MDT,即模块化动态地层测试器,作为一项重要的油气层评价技术在油气勘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MDT 测井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初国外推出的新一代电缆地层测试技术之一,现已在在大庆油田广泛应用。
MDT 的出现为复杂油气藏的勘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油田降低成本、提高勘探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1MDT 测井技术简介电缆式地层测试器是在原有地层流体取样的基础上,吸收钻杆地层测试和钢丝地层测试功能发展起来的一种测井方法。
它使用电缆将压力计和取样桶下到井内,测量地层压力传输数据,采集地层流体样品,从而对储集层做出评价。
自1995年斯伦贝谢公司推出第一代电缆地层测试器(FT )以来,电缆地层测试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MDT 是斯伦贝谢公司即重复式地层测试器(RFT )之后推出的新一代电缆地层测试器(见图1)。
地层测试技术地层测试(formation testing)是在在钻井或油气井生产过程中,对目的层段层进行的测试求产,地层测试可以测取地层压力数据,采集地层流体样品,从而对地层的压力、有效渗透率、生产率、连通情况、衰竭情况等进行评价,为建立最佳的完井方式、确定下部措施和开发方案提供依据,是进行油田勘探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
其方法一般有:①随钻地层测试:通过钻杆末端的钻杆测试器;②电缆地层测试:利用电缆下入绳索式测试器;此外广义的地层测试还包括常规的试油试气、钻杆地层测试、生产测井、试井等。
钻杆地层测试—DST(drill stem test)是使用钻杆或油管把带封隔器的地层测试器下入井中进行试油的一种先进技术。
它既可以在已下入套管的井中进行测试,也可在未下入套管的裸眼井中进行测试;既可在钻井完成后进行测试,又可在钻井中途进行测试。
它们座封隔离裸眼井底,解脱泥浆柱压力影响,使地层内的流体进入测试器,进行取样、测压等。
钻杆(中途)测试减少了储层受污染的时间和多种后续井下工程对储层的影响,可以有效保护储层,是对低压低渗和易污染油气层提高勘探成功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中途测试往往也使油气提前发现,争取了时间,易于安排下步工作。
电缆地层测试是使用电缆下入地层测试器,电缆地层测试仪器又称之为储层描述仪,是目前求取地层有效渗透率和油气生产率最直接有效的测井方法,同一般的钻杆测试相比,它具有简便、快速、经济、可靠的优点,在油田开发中有重要作用。
电缆地层测试目前应用的主要是组件式电缆地层测试器,仪器结构包括电气组件、双探头组件、石英压力计组件、流动控制组件和样品筒组件几部分。
根据用户的需求,可以单独测量地层压力及压力梯度,或者同时采集多个地层流体样品。
MFE(mulitflow evaluator)被称为多流测试器,是斯伦贝谢公司研制的地层测试器,用它可实现钻井中途裸眼井段测试和多层段间的跨隔测试。
MFE测试技术是通过钻杆或油管将专用测试仪器及管串组件传输下到欲测试目的层段,利用封隔器座封实现管柱内腔体与环空的阻隔,使地层流体在人为控制压差的条件下顺利流动进入管柱,从而摸清目的层压力、液性和产能等数据资料。
RFT测井仪器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发布时间:2021-05-06T13:12:11.950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6月作者:周霞[导读] 重复式地层压力测试器(英文全称Repeat Formation Test Tool简称RFT)特点为一次下井可重复测量原状地层流体压力,同时获取两个流体样品,地层压力测量更直观、高效、安全。
本文结合该仪器工作原理,综合分析常见故障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法,在现场施工实践中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河南濮阳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中原测控公司周霞 457001摘要:重复式地层压力测试器(英文全称Repeat Formation Test Tool简称RFT)特点为一次下井可重复测量原状地层流体压力,同时获取两个流体样品,地层压力测量更直观、高效、安全。
本文结合该仪器工作原理,综合分析常见故障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法,在现场施工实践中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重复式电缆地层测试器压力测量故障维修一、 RFT仪器工作原理具体工作原理为:仪器到达目的层位后,由地面系统控制液压系统推开支撑臂及测试面板,使面板紧贴井壁并将探针推入地层,依靠封隔器形成地层流体到仪器测试仓的密闭通道,从而准确测量原状地层压力,并根据情况确定是否留取地层流体样品。
完成测试后控制液压系统将仪器恢复,并准备下次测量。
仪器下放到目的层位后,①在指定深度,打开平衡阀,测泥浆压力;②液压力推动橡胶封隔器贴紧井壁挤压泥饼,将探针与井内泥浆隔开;③关闭平衡阀,使样品管道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液压力推动探针插入地层,样品管道通过探针与地层成连通状态;④第一预测室活塞移动,抽吸地层流体,产生第一次压降;⑤第二预测室活塞移动,抽吸地层流体,形成第二次压降;⑥关闭液压动力,等待地层压力恢复,记录地层压力;⑦打开平衡阀,再测泥浆压力;⑧回缩封隔器和支撑活塞。
图1是RFT仪器原理图。
图2是正常的压力曲线图。
绪论电法测井被引入石油工业已经超过半个多世纪。
从那时起,就有许多新的和改良的测井仪器被开发出来并投入使用。
随着测井技术的发展,测井资料解释技巧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目前,详细分析由精心选择的配套电缆测井服务的测量结果,提供了一种用来导出或推断含油气和含水饱和度、孔隙度、渗透率指数和储集层岩石岩性的精确数值的方法。
已经有数百篇描述各种测井方法及其应用和解释的论文被发表,这些文献在内容上足够丰富,但通常情况下对于测井的普通用户却不适用。
因此,本书将对这些测井方法和解释技术做一个总的回顾,并对由斯伦贝谢公司提供的裸眼井测井项目做一些详细的讨论,包括测井解释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应用。
讨论过程尽可能的保持简洁、清晰,最大限度的减少数学推导。
希望本书能够成为任何一位对测井感兴趣的人的实用手册。
某些可能对更详细资料感兴趣的人,可以查阅每章后列出的参考文献和其他测井文献。
1.1测井历史世界上第一条电法测井曲线是于1927年在法国东北部阿尔萨斯省的佩彻布朗的一个小油田的油井内被记录到的。
这条测井曲线,使用“点测”方法记录井眼穿过的岩层的单条电阻率曲线。
井下测量设备(叫做探头或电极系)按照固定的间隔在井眼内停下来进行测量,然后计算出电阻率并通过手工绘制在曲线图上。
逐点继续完成这个过程,直到整条测井曲线被记录下来。
第一条测井曲线的一部分如图1-1所示。
图1-1 第一条测井曲线:由亨利-道尔点绘手工绘制在坐标纸上1929年,电阻率测井作为商业性服务被引入委内瑞拉、美国和前苏联,很快又进入荷属东印度(今天的印度尼西亚)。
电阻率测量结果的对比功能和识别潜在油气层方面的用途很快被石油工业所承认。
1931年,自然电位(SP)测量结果与电阻率曲线一起被记录在电测井曲线图上。
同一年,斯伦贝谢兄弟马塞尔和康拉德,完善了连续记录的方法,并研制出第一台笔记录仪。
1936年,胶卷成像记录仪被引入。
到那时,电测井曲线图上已包括SP曲线、短电位、长电位以及长梯度电极系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