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偏瘫病人的手功能评价和治疗

偏瘫病人的手功能评价和治疗

偏瘫病人的手功能评价和治疗
偏瘫病人的手功能评价和治疗

偏瘫病人的手功能评价与治疗

一概述

脑血管疾病的大部分病人在功能恢复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手的功能障碍,这些影响了病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和回归社会的职业能力。在脑血管病后,

只有恢复相当快的病人才会进步到这个时期,这时肩、肘、前臂、手腕等单一关节的活动,也可以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方式运动,然而手的恢复通常比其他关节迟缓。二手功能的评价

1肌肉痉挛

手部的肌肉痉挛,包括手腕、手指与拇指三部分。肌肉痉挛是利用被动运动时的所

受阻力的程度加以评估,目前多采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

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

0 无肌张力的增加

I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

1+ 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的后50%匀出现最小的阻力

II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关节活动范围内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易地移动

III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运动困难

IV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而不能动

2感觉功能的检查

(1)浅感觉的检查主要是触觉、痛觉、温度觉的检查,检查时应注意健侧与患侧的对比,

温度觉的冷水(5~10C)与热水(40~50C)以及触觉和疼痛觉的定位觉

(2)本体感觉的检查包括位置觉、运动觉、震动觉的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应注

意避免疼痛或肌肉痉挛的增加,若是有肌肉痉挛的出现,则应在检查前先行降低。为了标准化,只做手指屈曲和伸展的动作

3 运动功能的评价

Brunnstrom 关于手功能的运动评估

第一时期:软弱无力第二时期:少许或没有主动手指屈曲。第三时期:整体抓握,使用勾状抓握但不能放松;没有手指伸直动作;手指反射性伸直。

第四时期:开始有侧捏动作,籍有拇指动作放开;小角度半随意性的手指伸直第五时期:手掌的抓握,可能有圆筒状或球状抓握,表现笨拙,且手的功能有限;有随意的手指整体伸直。第六时期:所有抓握的型式都在病人主动控制之下

抓握的手腕固定在随意的拳头握紧时,固定手腕于伸直位置的能力,可在两个位置下检查:手肘伸

直和手肘屈曲。正常的情况下,手腕的固定是自动的,但在中风后缺乏。只要异常的协同运动仍有支配时,当手肘屈曲时手腕就有弯曲的倾向。当手肘伸直,另人满意的手腕

固定时常自动出现在拳头紧握时

手腕与手指的动作

手腕与手指的伸直动作,应在前臂旋前的姿势进行评估,然而手腕与手指的屈曲动作拇

指的动作,则将病人的手放在正中的位置进行评估。所有动作的起始位置,都应先使手腕与手指放松。在评估手腕与手指屈曲动作时,应先在评估前降低.

手腕旋转如果手腕可以绕圈方式平顺地移动,则其恢复已相当高等。当检查这个动作时,病

人前臂固定于旋前位置以防止旋前、旋后动作组合和手腕动作手腕旋转需要高度的协调且抓握时的手腕固定更加的困难。

抓握的方式

病人的整体抓握和整体伸直的能力和使用各种抓握形式的能力

抓握的形式以它们的困难度的顺序出现,开始于勾状抓握,最难的是抓住一个球的球状抓握。对于球状抓握的评价不需要放开,对于其它形式的抓握,不只抓住物体且要放开

侧捏是用于抓握小物。指掌侧捏是有拇指对于一只或更多手指的对向动作,此时常用于抓握小东西和许多手部技巧性活动的抓握形式。圆柱状抓握先进的手部活动

将病人的手掌面朝下以枕头支持,以及健侧手固定的姿势下评估手腕的尺偏和桡偏。另将手垂出枕头外缘及固定前臂下评估手腕的环转运动。另外评估单独的拇指屈曲—伸展和外展与内收时,病人手臂的位置为前臂旋前及掌面平放在枕头时的

姿势。拇指的环转运动的评估,则将其手部的尺侧靠在膝上后拇指自由地转动三手的训练偏瘫病人手的训练是将上肢视为一个整体而不着重在手部。这并不意味着在这个过程恢复过程中手部被忽视了。相反的,手的训练应与各阶段的训练相当。在日常生活中,手的功效与整个上肢相连。整个训练过程中随时应注意,同时手功能的恢复是以屈曲现象为主。第一目标就是手要有大量抓握及大量放松物品的能力,若完成这个目标,病人即可学得更精细的抓握活动

1 模仿性联带运动的影响

利用对侧肢体作相同动作来诱发困难的动作,当病人想弯曲患侧的手指时,我们可能会看到健侧的手指也弯曲,甚至有时候会握拳。这是以潜意识的动来诱发患侧手指的弯曲,但如果注意去控制,健侧的手并不一定要跟着弯曲,是可以抑制下来的。相反的,伸直手指也如

上所述。交替屈曲及伸直,或是在早期训练手指的抓握及放松时,这种诱发的效果在弯曲的动作特别明显,并且注意力应集中在模仿的手(患侧),以确定拳头不会握得太紧以致过度激发手的屈曲肌.

2手腕固定作抓握

一般来说,固定手腕的肌肉与屈曲手指肌肉有很强的连接。而这种情形通常在脑血管

后就被阻断了,所以需要重建以使抓握有效. 协同运动对腕部肌肉的影响

不管是自主产生或是被激发出来的屈肌共同运动,通常伴有手腕屈曲,不过手腕伸直也可能出现。即使病人在其他部分已有相当的进步,但手肘屈曲时手腕无力地下垂仍会持续一段时间。

伸肌共同运动常伴有手腕固定在伸直的位置,不管共同运动是由联合反应所激发,半主动性,或有完全主动的开始。虽然有例外,但基本上,手腕伸直是伸肌共同运动的一部分。病人通常先学会手肘在伸直时手腕的固定,而之后才会在手肘屈曲时的手腕的固定。

手腕的体位

治疗师支撑住病人无力下垂的手腕,并维持其在伸直的位置。同时将病人的手被动活动。病人主动伸直运动时,在他的手掌心或拳头施予阻力这样有助于帮助手腕的伸直.

手腕伸直的激发

早期训练时,治疗师必须把病人的手腕固定在伸直的位置,治疗时可在此位置刺激或触摸桡侧伸腕长肌的肌腱敲击伸腕肌的近段,同时命令病人“握紧拳头”以便使得伸腕肌及屈指肌同时收缩。交替给予病人“握紧拳头”及“停止握拳”的命令,在适当时机将手腕的支撑移除。同时命令病人“维持住”,此时病人必须将手腕维持伸直并持续手指弯曲。若有需要,亦可在病人努力维持这个位置时,连续快速地给予敲击的刺激。

若上述动作达成了,牢固地握拳及“手腕下垂”(伸腕肌及屈指肌放松)交替练习。当病

人“停止握拳”时,将病人的手臂向后,手肘弯曲;当命令病人“握拳” 时,将病人手臂向前,手肘伸直,因为手肘伸直时手腕伸直会有效果,而手肘弯曲时可使伸腕肌放松手肘弯曲,手腕固定做握拳

当手肘伸直,手腕固定并握拳时,便可开始另一种类似但稍加改变的训练疗程,使病人得以学习新的肌肉组合,即手肘屈曲,手腕固定并握拳

3集团伸展及激发伸直反射

自主式握拳的力量需要强化,而自主地开掌力量的强化也同等重要。手指屈曲肌的痉挛会导致拇指屈曲被包在其他四指里。当痉挛存在,以致于病人无法伸直手指时,应交替自主地抓握及被动开掌来降低肌张力。治疗师可以在病人前臂旋后时,在他的手及手腕的背侧给予轻微、快速地擦刷,可以有效地降低屈曲肌的张力当患者只有手腕及手指的痉挛,可以用长时间的冷水刺激,降低其痉挛。

抬高手臂超过水平位,并引起手指的张力性反射。在作业活动当中,当患者的躯干及上肢的痉挛减少到最低程度后,患侧上肢上举木钉训练中,可以改善手指的集团伸展能力。

4交替性握拳与开掌

在此阶段,如果手指打开主要是因为反射现象或是主动控制和反射运动交互影响的结果,我们就不期待病人可以抓握或松开手中的东西。在手臂被抬高的情况下,如果病人自主打开手指的能力加强了,则病人应学会在逐渐放低手臂的高度下练习打开手掌。

5自主的手指伸直

在训练的过程中,治疗师必须把手指屈曲肌的张力降低且提升手指的基础张力。如此方能准备让病人学习手指的自主动作。操作治疗、轻微的擦刷、较佳的身体姿势和手臂位置都可能协助我们想要的动作出现。如果做手指伸直运动的顺利情况已经引用了,自主的手指伸直动作也就可以具体化了

6抓握的类型

偏瘫病人康复评定内容及标准

偏瘫病人康复评定表 一、身体结构与功能 (一)填写部分 视觉:正常有视野缺损偏盲全盲 语言:正常Broca失语Wernick失语混合性失语构音障碍全哑 听觉:正常减退耳聋 患侧忽略:有无 病前的自理能力:完全自理大部分自理完全不能自理 病前的移动能力:可走动:无辅助使用拐杖、助行器等 不可走动:坐轮椅卧床(二)表格部分 1.痉挛评定(改良Ashworth法) 改良Ashworth评定法:是评定痉挛最常用的方法,该法简便易行,不需任何仪器。评定时,检查者徒手牵拉痉挛肌进行全关节活

动范围内的被动运动,通过感觉到的阻力及其变化情况,把痉挛分成0~4共5个级别。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 级别痉挛程度 0无肌张力的增加 I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持续被动运动(ROM)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 I+肌张力轻度增加:在ROM<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或呈现最小的阻力 II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在>50%ROM范围,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易地被移动 III肌张力严重增高:全ROM被动运动困难 IV僵硬;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硬状态而不能动 2.感觉功能评定 (1)浅感觉 ①轻触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棉花或软毛笔对其体表的不同部位依次接触,询问患者有无感觉,并且在两侧对称的部位进行比较。刺激的动作要轻,刺激不应过频。检查四肢时刺激的方向应与长轴平行,检查胸腹部的方向应与肋骨平行。检查顺序为面部、颈部、上肢、躯干、下肢。 ②痛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大头针或尖锐的物品(叩诊锤的针尖)轻轻刺激皮肤,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觉。先检查面部、上

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价

Brunnstrom技术 一、概述 二、成人偏瘫患者的运动模式 三、评定方法 四、治疗技术及临床应用 一、概述 瑞典物理治疗师Signe Brunnstrom,提出了脑损伤后恢复的6个阶段,并利用这个规律创立了一套治疗脑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的方法。 分级: 完全性瘫痪(Brunnstrom I级) 运动模式异常(BrunnstromⅡ级) 异常运动模式达到顶点(BrunnstromⅢ级) 分离运动的出现(BrunnstromⅣ、V级) 几乎恢复正常(Brunnstr omⅥ级) 特点: 在脑损伤后恢复过程中的任何时期均使用可利用的运动模式来诱发运动的反应,以便让患者能观察到瘫痪肢体仍然可以运动,刺激患者康复和主动参与治疗的欲望。 二、成人偏瘫患者的运动模式 (一)联合反应: 是指偏瘫患者健侧上下肢紧张性随意收缩时,患侧上下肢也发生肌肉紧张引起的关节活动。 上肢联合反应一般为对称性运动; 下肢内收、外展为对称性的;屈曲、伸展为非对称性的(Raimiste现象)(二)共同运动: 当患者活动患侧上肢或下肢的某一个关节时,不能做单关节运动,邻近的关节甚至整个肢体都可以出现一种不可控制的共同活动,并形成特有的活动模式。 1.上肢共同运动 (1)上肢屈曲共同运动表现为腕和手指屈曲,前臂旋后,肘关节屈曲,肩胛骨内收(回缩)、上提,肩关节后伸、外展、外旋。 (2)上肢伸展共同运动表现为伸腕、屈指,前臂旋前,肘关节伸展,肩胛骨前伸,肩关节内收、内旋。 2.下肢共同运动 (1)下肢伸展共同运动表现为脚趾跖屈,踝跖屈、内翻,膝关节伸展,髋关节内收、内旋。 (2)下肢屈曲共同运动表现为脚趾背屈,踝背屈、弹翻,膝关节约90°屈曲,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 (三)原始反射

偏瘫手功能分级及评估

I. 实用手 右(利):能写出能读的字;进餐是能较正确地使用筷、匙、刀、叉 左:进餐是虽不能集中注意但仍能端端正正地拿住饭碗 II.辅助手 运用上达不到实用手的水平,但靠自身力量能抓东西、固定物品和释放 III.不完全残废手 达不到上述两者水平,但有下述可能 i.可用伸不开手的拳压住桌上的物品,如压住纸让健手写字或压住菜让健手切等 ii.能用手将放在腹部前方桌上的物品拨向腹部,并将之固定在患手和腹部之间 iii.被动掰开伸不开手指的患手,在其中塞入东西能持住 IV.完全残废手 自动、被动动作完全无效

五种动作试作后,可按下标准评定为实用手、辅助手或废用手。 I 残废手:不能做5个级别中的任何工作; II辅助手C:只能做5个级别中的一个动作; III辅助手B:只能做5个级别中的两个动作; IV辅助手A:能做5个级别中的三个动作; V 实用手B:能做5个级别中的四个动作; VI实用手A:能做5个级别中的所有动作。

功能级与评定级的对应

手功能的评价 1 肌肉痉挛 手部的肌肉痉挛,包括手腕、手指与拇指三部分。肌肉痉挛是利用被动运动时的所受阻力的程度加以评估,目前多采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 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 0 无肌张力的增加 I 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 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 I+ 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的后50%均出现最小的阻力II 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关节活动范围内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易地移动 III 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运动困难 IV 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而不能动 2 感觉功能的检查 (1)浅感觉的检查主要是触觉、痛觉、温度觉的检查,检查时应注意健侧与患侧的对比,温度觉的冷水(5~10℃)与热水(40~50℃)以及触觉和疼痛觉的定位觉 (2)本体感觉的检查包括位置觉、运动觉、震动觉的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疼痛或肌肉痉挛的增加,若是有肌肉痉挛的出现,则

偏瘫病人的手功能评价和治疗

偏瘫病人的手功能评价与治疗 一概述 脑血管疾病的大部分病人在功能恢复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手的功能障碍,这些影响了病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和回归社会的职业能力。在脑血管病后,只有恢复相当快的病人才会进步到这个时期,这时肩、肘、前臂、手腕等单一关节的活动,也可以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方式运动,然而手的恢复通常比其他关节迟缓。二手功能的评价 1肌肉痉挛 手部的肌肉痉挛,包括手腕、手指与拇指三部分。肌肉痉挛是利用被动运动时的所受阻力的程度加以评估,目前多采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 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 0无肌张力的增加 I 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 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 I+ 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的后50%均出现最小的阻力 II 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关节活动范围内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易地移动 III 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运动困难 IV 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而不能动 2感觉功能的检查

(1)浅感觉的检查主要是触觉、痛觉、温度觉的检查,检查时应注意健侧与患侧的对比,温度觉的冷水(5~10℃)与热水(40~50℃)以及触觉和疼痛觉的定位觉 (2)本体感觉的检查包括位置觉、运动觉、震动觉的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疼痛或肌肉痉挛的增加,若是有肌肉痉挛的出现,则应在检查前先行降低。为了标准化,只做手指屈曲和伸展的动作 3运动功能的评价 Brunnstrom关于手功能的运动评估 第一时期:软弱无力 第二时期:少许或没有主动手指屈曲。 第三时期:整体抓握,使用勾状抓握但不能放松;没有手指伸直动作;手指反射性伸直。 第四时期:开始有侧捏动作,籍有拇指动作放开;小角度半随意性的手指伸直 第五时期:手掌的抓握,可能有圆筒状或球状抓握,表现笨拙,且手的功能有限; 有随意的手指整体伸直。 第六时期:所有抓握的型式都在病人主动控制之下 抓握的手腕固定 在随意的拳头握紧时,固定手腕于伸直位置的能力,可在两个位置下检查:手肘伸直和 手肘屈曲。正常的情况下,手腕的固定是自动的,但在中风后缺乏。 只要异常的协同运动仍有支配时,当手肘屈曲时手腕就有弯曲的倾向。当手肘伸直,另 人满意的手腕固定时常自动出现在拳头紧握时。

偏瘫手功能康复训练法

偏瘫手功能康复训练法 正常情况下,手功能的恢复要比其他部位慢一些,所以在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全面出动,不仅要被动活动,还要仰卧位主动活动、坐位主动活动,效果才最好。 ★1.被动活动 偏瘫上肢的主动运动恢复比较缓慢,因此,早期给予患者被动活动锻炼是非常必要的。早期被动活动可以向大脑传递患肢的相关信息,能更好地促进大脑的功能重组,加快患肢功能的恢复。被动活动还可以防止上面所提及的偏瘫上肢问题的产生,同时也可以防止偏瘫上肢发展成为典型的痉挛模式。下面介绍几种简单实用的被动活动的方法: ⑴仰卧位肩外旋和臂上举 l 患者仰卧,患腿屈曲,膝关节直立(髋无内外旋转)

l 举起患者的患臂,肘部伸直,使其超过头部,同时使肩胛带向前活动 l 然后打开患者的患手,展开手指,使拇指与四指分开 ⑵侧卧位上举 l 患者健侧卧位 l 上肢伸直上举,肩向外旋转 l 手掌朝向床头,拇指指向身后 l 治疗者用握手的方式握住患者的手,使患者的拇指在最外

面,并使患者的手腕向上翘(背伸) ⑶侧卧位活动肩胛骨 l 患者健侧卧位 l 治疗者一只手放在患者患侧肩胛骨上面,用另一只手和前臂支持患者的上肢,并使肩向外旋转和向前伸 l 然后,治疗者将患者的患侧肩胛骨向前和向后活动 ★ 2.仰卧位主动活动 一旦患者肌肉功能有所恢复,就要让他开始尝试进行主动活动练习。但一定要从小范围、不太用力的活动开始,以免引发其

它部位的不必要的肌肉活动。开始时,治疗者要给予充分地帮助,等到患者有所进步再逐渐减少辅助量。 ⑴推举活动 治疗者站在患者的患侧,一手扶患者肘部,使患肘伸直,另一手与患者的患手十指交叉相握(患者拇指在最外面),在掌跟部压患者的上肢。将患者的患侧上肢上举90°,手腕背伸,手掌朝上。让患者向正上方推治疗者压在掌跟的手。注意患者的肩和头不要抬起。 ⑵肘屈伸活动 治疗者一手扶住患者患侧的上臂,使其保持90°屈曲,另一手扶住患者的患手。让患者伸直肘关节,用手触碰治疗者的前额。然后,让患者将手慢慢放到健侧的肩部。再让患者将肘伸直,再次用手触碰治疗者的前额。如此反复练习。注意在整个过程中,患者的手要放松,手指要尽量张开。

偏瘫病人康复评定内容与标准

偏瘫病人康复评定表 评 定 内 容 与 标 准 华西医院康复科 一、身体结构与功能 (一)填写部分

视觉:正常有视野缺损偏盲全盲 语言:正常 Broca失语 Wernick失语混合性失语构音障碍全哑 听觉:正常减退耳聋 患侧忽略:有无 病前的自理能力:完全自理大部分自理完全不能自理 病前的移动能力:可走动:无辅助使用拐杖、助行器等 不可走动:坐轮椅卧床 (二)表格部分 1.痉挛评定(改良Ashworth法) 改良Ashworth评定法:是评定痉挛最常用的方法,该法简便易行,不需任何仪器。 评定时,检查者徒手牵拉痉挛肌进行全关节活动范围内的被动运动,通过感觉到的阻力及其 变化情况,把痉挛分成0~4共5个级别。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 级别痉挛程度 0 无肌张力的增加 I 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持续被动运动(ROM)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 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 I+肌张力轻度增加:在ROM<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或呈现最小的阻力 II 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在>50%ROM范围,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易地被移动 III 肌张力严重增高:全ROM被动运动困难 IV 僵硬;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硬状态而不能动 2.感觉功能评定 (1)浅感觉 ①轻触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棉花或软毛笔对其体表的不同部位依次接触,询问 患者有无感觉,并且在两侧对称的部位进行比较。刺激的动作要轻,刺激不应过频。检查四肢时刺激的方向应与长轴平行,检查胸腹部的方向应与肋骨平行。检查顺序为面部、颈部、上肢、躯干、下肢。 ②痛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大头针或尖锐的物品(叩诊锤的针尖)轻轻刺激皮肤, 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觉。先检查面部、上肢、下肢,然后进行上下和左右的比较,确定刺激的强弱。对痛觉减退的患者要从有障碍的部位向正常的部位检查,而对痛觉过敏的患者要从正常的部位向有障碍的部位检查,这样容易确定异常感觉范围的大小。 ③温度觉:包括冷觉与温觉。冷觉用装有5—10 c的冷水试管,温觉用40一45C的温

偏瘫肢体功能评定

偏瘫肢体功能评定 目的/意义 采用偏瘫肢体功能评定量表对偏瘫患者上肢、手指、下肢的联合反应、随意收缩、痉挛、屈伸肌联带运动、部分分离运动、分离运动、速度协调性、运动控制、平衡、感觉、关节活动度及疼痛等方面进行综合检查。 适应证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如脑外伤、脑卒中、儿童脑瘫等及运动控制障碍疾患。 禁忌症 意识和认知障碍、严重情感障碍、生命体征不稳定等。 设备与用具 矮训练台或床、床边桌、椅子、棉球、铅笔、小卡片纸板、小瓶、叩诊锤、网球、蒙眼带、秒表。 操作方法与步骤 (1)、Brunnstrom评定量表:能简单并客观地反映中枢性瘫痪的本质恢复过程,成为评定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基本依据,也是偏瘫临床治疗的基础。初期的“休克”状态;联合反应,共同运动在II级出现常持续存在而不完全消失,III级时完成,以后逐渐减弱;IV级时开始向部分关节的分离运动过渡;V级时基本完成各关节的分离运动;VI级则分离运动的协调性大致正常,速度也逐步正常化,大致恢复到或接近原来正常的水平。具体评定内容和标准如下(表1) (2)、上田敏评定量表:上田敏以Brunnstrom评价法为基础设计了十二级评价法。 BrunnstromⅠ、Ⅱ、Ⅲ、Ⅳ、Ⅴ、VI级分别相当于上田敏十二级评价法的0、(1、 2)、(3、4、5、6)、(7、8)、(9、10、11)、12级。具体评定内容和标准 如下(表2-1至2-2) (3)、Fugl-Meyer(FMA)评定量表:瑞典学者Fugl-Meyer主要根据Brunnstrom 的观点,设计了定量化的Fugl-Meyer评价法并于1975年发表,该量表是一种累加 积分量表,专门用于脑卒中偏瘫的评测。内容包括肢体运动、平衡、感觉、关节活 动度和疼痛五项,共113个小项目,每个小项目分为三级,分别计0分、1分和2 分,总分为226分,其中运动功能积分为100分(上肢66分、下肢34分),平衡

偏瘫患者评定量表

天津蓟县海琦医院中医康复科 偏瘫评定表 评 定 内 容 与 标 准

一、基本情况 (一)姓名、性别。。。。 (二)表格部分 1.肌力评定 2.痉挛评定(改良Ashworth法) 改良Ashworth评定法:是评定痉挛最常用的方法,该法简便易行,不需任何仪器。评定时,检查者徒手牵拉痉挛肌进行全关节活动范围内的被动运动,通过感觉到的阻力及其变化情况,把痉挛分成0~4共5个级别。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 3.感觉功能评定 (1)浅感觉 ①轻触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棉花或软毛笔对其体表的不同部位依次接触,询问患者有无感觉,

并且在两侧对称的部位进行比较。刺激的动作要轻,刺激不应过频。检查四肢时刺激的方向应与长轴平行,检查胸腹部的方向应与肋骨平行。检查顺序为面部、颈部、上肢、躯干、下肢。 ②痛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大头针或尖锐的物品(叩诊锤的针尖)轻轻刺激皮肤,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觉。先检查面部、上肢、下肢,然后进行上下和左右的比较,确定刺激的强弱。对痛觉减退的患者要从有障碍的部位向正常的部位检查,而对痛觉过敏的患者要从正常的部位向有障碍的部位检查,这样容易确定异常感觉范围的大小。 ③温度觉:包括冷觉与温觉。冷觉用装有5—10 c的冷水试管,温觉用40一45C的温水试管。在闭目的情况下交替接触患者皮肤,嘱患者说出冷或热的感觉。选用的试管直径要小。管底面积与皮肤接触面不要过大,接触时间以2—3秒为宜,检查时两侧部位要对称。 (2)深感觉: ①位置觉:患者闭目,检查者将患者手指、脚趾或一侧肢体被动摆在一个位置上,让患者说出肢体所处的位置,或用另一侧肢体模仿出相同的角度。 ②运动觉:患者闭目,检查者以手指夹住患者手指或足趾两侧,上下移动5度左右,让患者辨别是否有运动及移动方向,如不明确可加大幅度或测试较大关节,让患者说出肢体运动的方向。患肢做4—5次位置的变化,记录准确回答的次数,将检查的次数做为分母.准确地模仿出关节位置的次数做为分子记录(如上肢关节觉4/5)。 ③震动觉:让患者闭目,用每秒震动128或256次的音叉置于患者骨骼突出部位上,请患者指出音叉有无震动和持续时间并作两侧、上下对比。检查时常选择的骨突部位:胸骨,锁骨,肩峰,鹰嘴,桡、尺骨小头,棘突,髂前上棘,股骨粗隆、腓骨小头,内外踝等。 (3)复合感觉:大脑皮质(顶叶)对感觉刺激的综合、分析、统一与判断的能力,因此又称为皮层感觉。必须在深、浅感觉均正常时,检查才有意义。 ①两点辨别觉:用特制的两点辨别尺或双脚规或叩诊锤两尖端,两点分开至一定距离,同时轻触患者皮肤,患者在闭目的情况下,若感到两点时,再缩小距离,直至两接触点被感觉为一点为止。测出两点间最小的距离。两点必须同时刺激,用力相等。正常人全身各部位的数值不同,正常值:口唇为2—3mm;指尖为3一6mm;手掌、足底为15—20mm:手背、足背为30mm;胫骨前缘为40mm;背部为40一50mm。 ②图形觉:患者闭目,用铅笔或火柴棒在患者皮肤上写数字或画图形(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询问患者能否感觉并辨认,也应双侧对照。 ③实体觉:患者闭目,将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某物品放于患者手中(如火柴盒、刀子、铅笔、手表等)。让患者辨认该物的名称、大小及形状等。两手比较。 ④定位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手指或棉签轻触一处皮肤,请患者说出或指出受触的部位,然后

完整版偏瘫手功能分级及评估

偏瘫手功能分级 I. 实用手 右(利):能写出能读的字;进餐是能较正确地使用筷、匙、刀、叉 左:进餐是虽不能集中注意但仍能端端正正地拿住饭碗 II.辅助手 运用上达不到实用手的水平,但靠自身力量能抓东西、固定物品和释放 III.不完全残废手 达不到上述两者水平,但有下述可能 i.可用伸不开手的拳压住桌上的物品,如压住纸让健手写字或压住菜让健手切等 ii.能用手将放在腹部前方桌上的物品拨向腹部,并将之固定在患手和腹部之间 iii.被动掰开伸不开手指的患手,在其中塞入东西能持住 IV.完全残废手 自动、被动动作完全无效

偏瘫手功能级的评定 评定结 检查方法动 患手固定桌上的纸,由健手I 患手持钱包悬空,让健手从中 II 硬患手悬空持张开的伞,持10 III 以上 IV 患手持指甲剪给健手剪指甲 V 患手给健手扣袖扣 五种动作试作后,可按下标准评定为实用手、辅助手或废用手。残废手:不能做I 5个级别中的任何工作; CII辅助手:只能做个级别中的一个动作;5 B个级别中的两个动作;:只能做5辅助手III IV 辅助手个级别中的三个动作;5A:能做:能做实用手V B个级别中的四个动作;5 A实用手VI5:能做个级别中的所有动作。 功能级与评定级的对应

手功能的评价 1 肌肉痉挛 手部的肌肉痉挛,包括手腕、手指与拇指三部分。肌肉痉挛是利用被动运动时的所受阻力的程度加以评估,目前多采用改良的Ashworth 痉挛评定量表 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 0 无肌张力的增加 I 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 I+ 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的后50%均出现最小的阻力 II 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关节活动范围内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易地移动 III 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运动困难 IV 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而不能动 2 感觉功能的检查 (1)浅感觉的检查主要是触觉、痛觉、温度觉的检查,检查时应注

偏瘫功能评定

一、概述 下运动神经元所致瘫痪的恢复过程是肌力不断改善的量变过程。随着肌力的增强,其功能活动也随之改善,故其评定可采用肌力评价法。与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瘫痪的恢复过程不同,上运动神经元损伤使低位运动中枢失去其高位中枢的调节,使被抑制的、原始的低位中枢的各种反射释放,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肌群间协调异常,出现联合反应、共同运动和异常运动模式等,其恢复过程是一种肌张力和运动模式不断衍变的质变过程。单纯肌力的改善并不一定伴有相应的功能活动改善,故其评价不宜采用肌力评价法,而宜用Brunnstorm评价法、Bobath评价法、Mas、上田敏法及Fugl-meyer评价法等,目前最常用的是Fugl-meyer评价法,而Bobath评价法由于较繁琐、不能定量,临床很少应用。 二、偏瘫运动功能评定方法 Brunnstorm评定法。 Brunnstorm对大量的偏瘫患者进行了观察,注意到偏瘫的恢复几乎是一个定型的连续过程,提出了著名的恢复六阶段理论。 阶段1:患侧肌肉呈迟缓状态,肌张力消失; 阶段2:出现肌张力、痉挛和联合反应,患者试图主动活动是出现不伴有关节活动的微弱肌收缩; 阶段3:患者可随意引起不同程度的共同运动或其组成成分,痉挛明显,达到病程中的极值;阶段4:共同运动模式开始被打破,出现脱离共同运动模式的分离运动,痉挛减轻; 阶段5:分离运动进一步改善,可以完成较难的功能活动,痉挛明显减轻; 阶段6:共同运动模式完全消失,痉挛基本消失或轻微可见,协调运动、运动速度大致正常。Brunnstorm六级评定法简便易行,在一般临床检查中应用最多,但分级较粗,欠敏感,在科研中较少使用。 (一) 上肢的检查(坐位) 被动的运动感觉: (1) 肩关节(前屈45度、90度,外展45度、90度,伸展位) (2) 肘关节(屈曲45度、90度,伸展位) (3) 前臂(旋前、旋后、中间位)

偏瘫病人手功能评价与治疗

偏瘫病人手功能评价与治疗 一、概述 脑血管疾病的大部分病人在功能恢复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手的功能障碍,这些影响了病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和回归社会的职业能力。在脑血管病后,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是在发病数天后开始,1~3个月时恢复最快,3个月后因废用综合征、误用综合征等继发性障碍而使恢复减慢,下肢功能恢复优于上肢。而上肢以灵活、协调和技能性运动为主,不容易获得代偿,尤其是手的功能,恢复相当缓慢,甚至会留下后遗症。 二、手功能的评价 (一)肌肉痉挛 手部的肌肉痉挛,包括手腕、手指与拇指三部分。肌肉痉挛是利用被动运动时的所受阻力的 (二)感觉功能的检查 (1)、浅感觉的检查主要是触觉、痛觉、温度觉的检查,检查时应注意健侧与患侧的对比,温度觉的检查:患手指与健侧手指分别放入冷水(5~10℃)与热水(40~50℃)的比较以及触觉和疼痛觉的定位觉检查。 (2)、本体感觉的检查包括位置觉、运动觉、震动觉的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疼痛或肌肉痉挛的增加,若是有肌肉痉挛的出现,则应在检查前先行降低。为了标准化,只做手指屈曲和伸展的动作。 (三)运动功能的评价 1、Brunnstrom关于手功能的运动评估 第一时期:软弱无力 第二时期:少许或没有主动手指屈曲。 第三时期:整体抓握,使用勾状抓握但不能放松;没有手指伸直动作;手指反射性伸直。第四时期:开始有侧捏动作,即有拇指动作放开;小角度半随意性的手指伸直 第五时期:手掌的抓握,可能有圆筒状或球状抓握,表现笨拙,且手的功能有限;有随意的手指整体伸直。 第六时期:所有抓握的形式都在病人主动控制之下 2、抓握的手腕固定 在随意的拳头握紧时,固定手腕于伸直位置的能力,可在两个位置下检查:手肘伸直和 手肘屈曲。正常的情况下,手腕的固定是自动的,但在中风后缺乏。只要异常的协同运动仍有支配时,当手肘屈曲时手腕就有弯曲的倾向。当手肘伸直,令人满意的手腕固定时常自动

偏瘫病人的手功能评价与治疗

偏瘫病人的手功能评价与治疗 全网发布:2012-07-20 18:59 发表者:华东(访问人次:1853) 一、概述 脑血管疾病的大部分病人在功能恢复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手的功能障碍,这些影响了病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和回归社会的职业能力。在脑血管病后,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是在发病数天后开始,1~3个月时恢复最快,3个月后因废用综合征、误用综合征等继发性障碍而使恢复减慢,下肢功能恢复优于上肢。而上肢以灵活、协调和技能性运动为主,不容易获得代偿,尤其是手的功能,恢复相当缓慢,甚至会留下后遗症。 二、手功能的评价 (一)肌肉痉挛 手部的肌肉痉挛,包括手腕、手指与拇指三部分。肌肉痉挛是利用被动运动时的所受阻力的程度加以评估,目前多采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 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 无肌张力的增加 I 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 I+ 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的后50%均出现最小的阻力 II 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关节活动范围内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易地移动 III 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运动困难 IV 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而不能动 (二)感觉功能的检查 (1)浅感觉的检查主要是触觉、痛觉、温度觉的检查,检查时应注意健侧与患侧的对比,温度觉的检查:患手指与健侧手指分别放入冷水(5~10℃)与热水(40~50℃)的比较以及触觉和疼痛觉的定位觉检查。 (2)本体感觉的检查包括位置觉、运动觉、震动觉的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疼痛或肌肉痉挛的增加,若是有肌肉痉挛的出现,则应在检查前先行降低。为了标准化,只做手指屈曲和伸展的动作。(三)运动功能的评价 1、Brunnstrom关于手功能的运动评估 第一时期:软弱无力 第二时期:少许或没有主动手指屈曲。 第三时期:整体抓握,使用勾状抓握但不能放松;没有手指伸直动作;手指反射性伸直。 第四时期:开始有侧捏动作,即有拇指动作放开;小角度半随意性的手指伸直 第五时期:手掌的抓握,可能有圆筒状或球状抓握,表现笨拙,且手的功能有限;有随意的手指整体伸直。 第六时期:所有抓握的形式都在病人主动控制之下 2、抓握的手腕固定 在随意的拳头握紧时,固定手腕于伸直位置的能力,可在两个位置下检查:手肘伸直和 手肘屈曲。正常的情况下,手腕的固定是自动的,但在中风后缺乏。只要异常的协同运动仍有支配时,当手肘屈曲时手腕就有弯曲的倾向。当手肘伸直,令人满意的手腕固定时常自动出现在拳头紧握时。 3、手腕与手指的动作 手腕与手指的伸直动作,应在前臂旋前的姿势进行评估,然而手腕与手指的屈曲动作拇 指的动作,则将病人的手放在正中的位置进行评估。所有动作的起始位置,都应先使手腕与手指放松。在评估手腕与手指屈曲动作时,应先在评估前降低肌张力。

偏瘫病人手功能评价与治疗教学提纲

偏瘫病人手功能评价 与治疗

偏瘫病人手功能评价与治疗 一、概述 脑血管疾病的大部分病人在功能恢复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手的功能障碍,这些影响了病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和回归社会的职业能力。在脑血管病后,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是在发病数天后开始,1~3个月时恢复最快,3个月后因废用综合征、误用综合征等继发性障碍而使恢复减慢,下肢功能恢复优于上肢。而上肢以灵活、协调和技能性运动为主,不容易获得代偿,尤其是手的功能,恢复相当缓慢,甚至会留下后遗症。 二、手功能的评价 (一)肌肉痉挛 手部的肌肉痉挛,包括手腕、手指与拇指三部分。肌肉痉挛是利用被动运动时 (1)、浅感觉的检查主要是触觉、痛觉、温度觉的检查,检查时应注意健侧与患侧的对比,温度觉的检查:患手指与健侧手指分别放入冷水(5~10℃)与热水(40~50℃)的比较以及触觉和疼痛觉的定位觉检查。 (2)、本体感觉的检查包括位置觉、运动觉、震动觉的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疼痛或肌肉痉挛的增加,若是有肌肉痉挛的出现,则应在检查前先行降低。为了标准化,只做手指屈曲和伸展的动作。 (三)运动功能的评价 1、Brunnstrom关于手功能的运动评估 第一时期:软弱无力 第二时期:少许或没有主动手指屈曲。 第三时期:整体抓握,使用勾状抓握但不能放松;没有手指伸直动作;手指反射性伸直。 第四时期:开始有侧捏动作,即有拇指动作放开;小角度半随意性的手指伸直第五时期:手掌的抓握,可能有圆筒状或球状抓握,表现笨拙,且手的功能有限;有随意的手指整体伸直。 第六时期:所有抓握的形式都在病人主动控制之下 2、抓握的手腕固定

在随意的拳头握紧时,固定手腕于伸直位置的能力,可在两个位置下检查:手肘伸直和 手肘屈曲。正常的情况下,手腕的固定是自动的,但在中风后缺乏。只要异常的协同运动仍有支配时,当手肘屈曲时手腕就有弯曲的倾向。当手肘伸直,令人满意的手腕固定时常自动出现在拳头紧握时。 3、手腕与手指的动作 手腕与手指的伸直动作,应在前臂旋前的姿势进行评估,然而手腕与手指的屈曲动作拇 指的动作,则将病人的手放在正中的位置进行评估。所有动作的起始位置,都应先使手腕与手指放松。在评估手腕与手指屈曲动作时,应先在评估前降低肌张力。 4、手腕旋转 如果手腕可以绕圈方式平顺地移动,则其恢复已相当高等。当检查这个动作时,病人前臂固定于旋前位置以防止旋前、旋后动作组合手腕动作。手腕旋转需要高度的协调且抓握时的手腕固定更加的困难。将病人的手掌面朝下以枕头支持,以及健侧手固定的姿势下评估手腕的尺偏和桡偏。另将手垂出枕头外缘及固定前臂下评估手腕的环转运动。 5、抓握的方式 病人的集团抓握和集团伸直的能力和使用各种抓握形式的能力抓握的形式以它们的困难度的顺序出现,开始于勾状抓握,最难的是抓住一个球的球状抓握。对于球状抓握的评价不需要放开,对于其它形式的抓握,不只抓住物体且要放开。侧捏是用于抓握小物。指掌侧捏是有拇指对于一只或更多手指的对向动作,此时常用于抓握小东西和许多手部技巧性活动的抓握形式。如:圆柱状抓握。 另外评估单独的拇指屈曲—伸展和外展与内收时,病人手臂的位置为前臂旋前及掌面平放在枕头时的姿势。拇指的环转运动的评估,则将其手部的尺侧靠在膝上后拇指自由地转动. 三、手功能的训练 偏瘫病人手的训练是将上肢视为一个整体而不着重在手部。这并不意味着在这个过程恢复过程中手部被忽视了。相反的,手的训练应与各阶段的训练相当。在日常生活中,手的功效与整个上肢相连。整个训练过程中随时应注意,同时手功能的恢复是以屈曲现象为主。第一目标就是手要有大量抓握及大量放松物品的能力,若完成这个目标,病人即可学得更精细的抓握活动 (一)模仿性联带运动的影响 利用对侧肢体作相同动作来诱发困难的动作,当病人想弯曲患侧的手指时,我们可能会看到健侧的手指也弯曲,甚至有时候会握拳。这是以潜意识的动作来诱发患侧手指的弯曲,但如果注意去控制,健侧的手并不一定要跟着弯曲,是可以抑制下来的。相反的,伸直手指也如上所述。交替屈曲及伸直,或是在早期训练手指的抓握及放松时,这种诱发的效果在弯曲的动作特别明显,并且注意力应集中在模仿的手(患侧),以确定拳头不会握得太紧以致过度激发手的屈曲肌. (二)手腕固定作抓握训练 一般来说,固定手腕的肌肉与屈曲手指肌肉有很强的连接。而这种情形通常在脑血管后就被阻断了,所以需要重建以使抓握有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