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反复发烧怎么办——小柴胡汤

反复发烧怎么办——小柴胡汤

反复发烧怎么办——小柴胡汤
反复发烧怎么办——小柴胡汤

反复发烧怎么办?----小柴胡汤的使用攻略

看到论坛最近很多孩子发烧,都有呕吐,恶心的症状。还有很多妈妈说,早上烧退了一点,下午/晚上又升高。这是很典型的小柴胡汤证的症状。但是妈妈们心急如焚发贴求助,又没有高手帮助。最后都拖拖不得了只好用退烧药。

竖琴jj家的安乐宝贝病过多次这样类似的症状。她对小柴胡汤的使用有点心得了。所以我叫她写个帖子给大家,讲些经验。无奈无助者,可勤奋自学以求自保,有时候,这个忙,真帮不过来啊!向那些心急急求助,而被我骂退的朋友真诚道歉!

小柴胡汤的使用攻略

详细辨证点

1。心烦喜呕:孩子吐了,马上想到少阳的小柴胡汤证。特别是容易来一下“恶”的,恶心到要吐的表情,也同样是马上想到少阳的小柴胡汤证。伤寒条文“呕而发热,小柴胡汤主之”。又发烧又有呕吐,或者又发烧又有恶心的情况,用小柴胡没错了。

2。往来寒热:见太多妈妈说,孩子白天发烧温度不高,晚上又烧到很高。这就是往来寒热了。不是说一定要一阵子冷一阵子热才是往来寒热。我自己的孩子经常是,早上发烧比较低,下午睡完午睡又升到很高,一直烧到凌晨4-5点。

见到以上1,2点同时两点出现,可以十分肯定是要用小柴胡汤了。即使只有一点出现,也已经是小柴胡证。下面的症状可以帮助更加肯定地判断自己没错。

3。胸协苦满:孩子说肚子不舒服,可以摸着他身上的各个部位问他,“是这里痛”吗?小腹,肚脐周围,胃和协下部分等。胃协处,马上想到小柴胡汤。(如果能够确定孩子是在协下痛,也可以肯定是小柴胡了。只是因为很多孩子说不清楚,还有不会说话的孩子,所以这点我放兼证了。成人万一有只出现这个症,别的几点都没有,也记得用小柴胡。)

4。默默不欲食:我孩子得到小柴胡证的时候,总是精神很不好,烧比较低的时候还能玩一下,烧比较高的时候就老要睡,睡睡还难受到要哭。心情很不好。胃口也很不好。这时我全天只给喝白粥。

5。口渴情况:有时候他说要喝水,可是给水他喝,他常常只喝一小口,就说,够了。

6。嘴唇颜色会很红,舌尖外围有点红。舌苔通常是薄白的。

使用功略:

1。买冲剂的小柴胡,不能按说明书来用。象我家孩子30多斤,我一次

起码冲一包,一天起码喝3包到4包。而且冲剂止呕的效果不好,如果呕吐很激烈的话,最好还是用煎剂。止呕用生半夏效果是最好的。

2。柴胡的量要够大。伤寒论里面,桂枝,白芍等等都只是用到3两。柴胡用到8两那么多。所以柴胡就是要量够大,这才是用在少阳证的柴胡用量。我曾白痴地用3g柴胡来熬小柴胡汤,结果喝了完全无效。所以按原书的配比的大量是非常重要的。我家的孩子体重30多斤,每次我会用到12g以上柴胡,病情重的时候我会按24g柴胡(每剂/每24小时)的配比来配。当然我会看情况,头几次喝浓汤以后,精神情况很快变好,胃口也变好,烧也慢慢退了,我会考虑兑水变稀,回到常规剂量继续吃。

3。喝柴胡汤的第一日,烧并不一定马上就能退下来。看着不要干着急。从什么方面判断喝了药是对的?第一当然是回头再重新看辨证点,只要辨证点多点吻合,那就要相信伤寒论这本书,内心要坚定。其二,考虑没有效果是不是药量不够?按功略2点做了,也不会。其三就是看孩子,吃了药以后状态如何?以前没吃药的时候,下午都是病恹恹的躺着。今天吃了药,下午即使体温还是很高,睡的时间却短了点,孩子能起来玩一会了,证明药对路了!安心喝下去就好!我自己孩子通常是第一天药喝下去不退,但到下午能够起来玩一会了,晚上睡觉也安稳了。一直持续烧到凌晨才退下去。

4。柴胡汤不一定发汗,因为这是和解剂。通过尿解也同样退烧。孩子不发汗不要着急。

5。但柴胡汤证因为不爱吃,不爱喝,很容易烧到津液不足。要注意小便情况,如果小便变少了。小便间隔时间长了,身体已经开始缺水了。这时候要强迫孩子喝米汤来补津液。津液不够,就不能从尿解。如何把米汤喝下去,是各位妈妈的要想办法解决的。我孩子不太接受小柴胡的味道,所以我是一天多次喂,每隔2小时喂一次药,每次只喝几小勺。喝完药再隔一个小时强迫小孩喝小半碗米汤。然后过1-2小时再喝一次药。这样子一天多次,小量的喂,孩子不会吐掉,总之保证喝完当天的剂量就可以了。到后来小便慢慢多起来,知道津液回来了。而且能够补充营养,所以我喜欢用米汤。

6。如果很爱喝水,可以小柴胡加石膏。别的如咳嗽,腹痛等,请查书做加减。

7。停药时机,柴胡证用得及时,1剂就好。用的不及时,可能要吃3-4剂。停药时机并不是看烧退了。要看精神,胃口,睡眠情况如何。如果晚上还是睡觉翻来翻去,不能够恢复平日的睡觉样子,药还要再吃一点。否则余邪不尽,可能会过一两天,又重复发热的。而且余邪未尽造成的睡眠不好的状态,会持续满久,这样冬天天气冷的时候,很容易就因为这样蹬被子又受凉了,于是就反复发烧。所以我的体会是,即使一剂烧

已退,要看孩子睡眠完全恢复平时的安稳样,才停药。所以我孩子有一次喝了4天小柴胡。当然,小柴胡也不是可以当保养的药不能吃时间太长。总之用的时候小心一点好了。

希望看到这篇的朋友能够从此掌握如何使用小柴胡,孩子生病的遇到这样症状的时候就可以自救了

补充:

成人100斤左右体重,柴胡24 黄芩10 生旱半夏10 党参10 炙甘草9 生姜5片红枣10个,一剂是一天的量

小孩子30斤以上体重,柴胡12 黄芩6 生旱半夏6 党参6 炙甘草6 生姜3片红枣5个。一剂是一天的量。

剂量可以根据体重加减。比例不要动。

柴胡汤类需要久煮,最少煮够一个小时以上。2个小时以上更好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发热性疾病的临床观察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发热性疾病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8-05-31T15:13:22.057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5期作者:姜学峰 [导读] 探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发热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姜学峰(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中西医科 102400) 摘要: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发热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发热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小柴胡汤加减;对照组给予抗病毒,退热治疗。同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疗程5d。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24/25)显著高于对照组88%(22/25),治疗组治疗后退热时间(1.5±0.5)显著优于对照组(2.0±0.8),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减对发热性疾病的治疗疗效显著,退热时间快,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柴胡汤;加减;发热;临床观察 发热是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它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临床极为常见[1]。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感染(包括各种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等),其次是结缔组织病(即胶原病)、恶性肿瘤等。发热也是疾病的一个标志,因此,及时退热在临床上意义重大。经方泛指《伤寒杂病论》中方剂和唐宋医家的传世名方,以方简效宏为特点,具有独特优势。经方退热,具有独特优势,运用得当,疗效显著[2]。本文笔者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发热性疾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发热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内科学》发热诊断标准[3],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54.3岁,病程1-7天,平均3.3天,伴头晕、呕吐7例,流涕、鼻塞11例,单纯发热7例。对照组25例,男11例,女14例,平均年龄48.6岁,病程1-8天,平均3.7天,伴头晕、呕吐6例,流涕、鼻塞13例,单纯发热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伴随症状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周仲瑛《中医内科学》外感发热诊断标准:(1)感受外邪而发,起病较急,病程较长,发热初期多伴有恶寒,得衣被而恶寒不减。(2)发热体温大多数较高(37.2-39℃),经过常规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方法,发热仍难控制,超过7d仍发热或退而复热。(3)初起常兼有全身酸痛、流涕、鼻塞、咳嗽、脉浮等表症。 1.3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小柴胡汤方为:柴胡24g、黄芩12g、半夏12g、党参10g、甘草9g、生姜10g、大枣10g。随症加减口渴者加天花粉15g;高热(≥39.1℃)者加生石膏30g;咽痒、咽红者加薄荷6g、连翘12g、牛子12g;流涕、鼻塞者加羌活10g、防风 10g、辛夷9g;头痛者加川穹10g、蔓荆子10g;咳嗽、痰多者加桑叶12g、厚朴9g。上述汤药均水煎服,每日一剂,一剂600ml,早中晚各服200ml,注意少量频服。服药期间饮食清淡,勿过饱、过油、过腻,禁洗澡。对照组给与常规西药治疗,包括抗病毒、抗感染等,同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两组均5天为一疗程。 1.4疗效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治疗外感发热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拟定如下标准。痊愈:用药1-2d内,体温恢复正常(腋窝温度降到37.2℃以下,不在回升),症状消失;显效:用药1-2d内,体温恢复正常,主要症状大部分消失;有效:用药1-3d内,体温恢复正常,主要症状部分消失;无效:不符合以上标准者。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退热时间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退热时间(1.5±0.5),优于对照组(2.0±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西医认为发热是病原微生物侵袭人体后或集体自身坏死组织吸收或其他因素导致中枢体温调定点的上移而发热[5]。持续高热对机体有一系列危害性,如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消化液分泌不足、胃肠功能失调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可引发全身多器官障碍综合征,引起急性肺损伤[6]。 中医认为本病属于“感冒”“温病”范畴,主要原因为外感六淫之邪,入里化热,邪热蕴结上焦,脏腑阴阳失调,出现病理性体温升高,伴有恶寒、面赤、烦躁等一类外感病症。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是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方中柴胡味苦、辛,微寒,有辛散苦降、疏

黄煌老师讲课笔记

黄煌老师讲课笔记(胆病高脂血症肠易激综合征失眠糖尿病方妇人病方) 需要外科治疗的胆囊炎: 1.化脓性胆囊炎,胆囊肿得很大,随时可能穿孔;胆囊结石症状严重,有手术指征 2.慢性胆囊炎,如胆囊功能萎缩,反复感染成为病灶,不如切除 因此,要跟外科医生商量,是否有手术指征 没有胆管梗阻、化脓的急、慢性胆囊炎,均可用中医治疗 胆病包括: 1.胆结石:发生在胆囊,或胆管、肝管 胆固醇结石,与代谢失调有关 胆色素结石,主要发生于肝管,胆管,与胆道反复感染,或蛔虫卵有关 2.胆结石、胆囊炎:常并发,互为影响,互为作用,互为因果,可看作是一个病 年龄:20~45岁多见,男女比例为1:3至1:4 3.胆囊息肉:一般无症状,常在做B超时发现。分为单发性、多发性、肿瘤性、非肿瘤性 非肿瘤性息肉:胆固醇性息肉和炎性息肉适合中药治疗,息肉会变小,甚至消失肿瘤性息肉和多发性胆囊息肉体积较大者,不宜服中药,宜手术 4.胆道术后综合征 腹腔镜手术问世后,切除胆囊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症状:绞痛、甚至黄疸、发热、恶心呕吐、大便紊乱。 一般术后三个月大便紊乱常见。 与手术、结石未拿干净有关,或术前情绪紧张有很大的关系。或极度恐惧,或手术后关心护理不当。中医大有可为 经方治疗胆道疾病:1.止痛、通便、退黄、除胀。食欲改善,精神、睡眠好转。给病人带来了极大的希望和信心。 2.改善体质,防止疾病复发。在排石方面也有一定效果。 一、小柴胡汤 适用于胆囊炎引起的发热,以及慢性胆囊炎。经常属于往来寒热的范围,常持续

很长时间。与感冒有些类似。常诊断为“发热待查”收治入院。“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症候群,为小柴胡汤综合征的典型症状。也可能是感冒、咳嗽、肺结核等,见于发热性疾病处于迁延期。 重要脏器无损害,肝、肾、心功能尚健全。 急性胆囊炎:上腹或右上腹剧烈绞痛,可放射到右肩部,可诱发心绞痛或胆心综合征。可出现发热,恶心,呕吐,食欲下降,黄疸。柴胡用量至少20克黄芩10克以上。 还可治疗“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 慢性胆囊炎:本方改善上腹部胀痛,恶心呕吐症状。 为传统消炎药,利胆药,免疫功能调整用药。 柴胡体质:易生胆道疾病。胆囊炎、胆石症患者的发作与情绪有关。体形中等偏瘦,面色发青白,缺少光泽,对气温变化敏感,四肢冰冷,主诉自觉症状为多(发冷、恶心、痛),肌肉较坚紧,情绪波动较大。女性经前乳房胀痛。中青年比较多。 胆囊炎患者的重要症状:呕吐,汤液应浓缩,去滓再煎。不能大量服用汤药。煎大半碗,100-150毫升。 加减要注意:黄疸的,加茵陈、山栀、黄柏。合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是很好的消炎利胆药。 腹胀,大便不通者:加大黄、枳实、厚朴(小承气汤),可通便,除胀 二、大柴胡汤 治高血压、高脂血症、哮喘、胆道疾病 原文很多与呕吐有关。“呕不止,心下急……”“呕吐而下利者” 胆石症胆囊炎引起胆绞痛,必须要使用大柴胡汤。“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胆结石导致胰腺炎:也可用大柴胡汤,专治这种疾病(专方)。 [辨证论治的误区:只对症状用药;没有专病专方。要研究很多疾病的专方] 大柴胡汤专方治疗专病:胆囊炎引起的胆绞痛,胰腺炎,胆石症。 经典指征:心下(两肋弓夹角下的区域)按之满痛 胆绞痛常在饱餐或高脂肪饮食后出现,逐渐加剧,难以忍受,剧烈疼痛,大汗淋漓,脸色苍白,恶心呕吐,可出现轻度的黄疸和发热。 有明显利胆作用,有降低括约肌肌张力的作用。 枳实芍药解痉止痛作用非常明显。“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 大黄柴胡黄芩退黄,利胆,消炎。 半夏止呕 天然的消炎利胆药,天然的解痉排石药。

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转) 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一)少阳病的特点: 病位:手足少阳经脉 成因:a.外邪直接侵犯少阳经腑 b.邪由它经传来,太阳→少阳 厥阴→少阴 无阳明传少阳。∵阳明居中,主土也,…无所复传。 生理(三个角度) ⑴经络循行部位见症:偏头痛、目眩、胸胁苦满。 皮部,外内分别影响太阳、阳明。 ⑵腑a.胆:藏精汁,寄相火,主疏泄 精汁排放贮藏有度阳明可降(胃肠);太阴可升(脾) 相火(《内经》称一阳)见下述阳气 里气调和 主疏泄、决断→正常情志调畅否则默默不欲饮食… 全身气机的调畅 b.三焦:水火气机的通道,气化的场所,内寄相火。焦:燔之近炭也。《内经》:三焦膀胱也,腠理毫毛其应。 ⑶阳气:一阳、小阳、嫩阳、幼阳、稚阳。柯韵伯:如日初出,不亢不烈。 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办表半里(不表不里)――少阳主枢 太阳主表其气畏闭,发汗以启闭 阳明主里其气畏亢,清下以平亢 少阳主枢其气畏郁,和疏机解郁结 少阳病的证候特点: ⑴经腑同病(与太阳,阳明经腑分开不同) ⑵易化火,易气郁(治要) ⑶易生水,生痰,生饮(与三焦气机失畅互为因果) ⑷易兼太阳表气不和,阳明太阴里气不和 (二)小柴胡汤的方义 1.组成柴胡:解经邪针对解郁针对 经腑同病易气郁化火 黄芩:清胆热清火 辛散助柴胡以解郁 生姜化痰消饮去水针对证候特点⑶ 半夏和胃,降逆止呕针对证候特点⑷ 人参半个助少阳正气以祛邪 甘草理中小阳抗邪不力, 大枣 /四君补太阴正气,防邪传太阴邪气可入三阴之表-太阴 2.服法: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每服一升 考据煮:药物加水后在火上加热煮沸的过程.煎:《方言》有汁而干谓之煎(将液汁状的物质加热浓缩的过程,如蜜煎方),煎又可称“空煮”《金匮》晋唐以后煮煎含义混淆,按当时语言修改了.故《金匮》非仲景原样。如:麻黄升麻汤作分。铢(分)两钱厘。

柴胡桂枝汤辨治疑难杂病验案举隅

始于怀疑终于信仰归于实用 ——柴胡桂枝汤辨治疑难杂症验案举隅 学号:20150931112 姓名:张徽题记:中医学术流派及其各家学说之间的争鸣与更替之路是一条始于怀疑、终于信仰、但必须归于实用之路。 摘要:柴胡桂枝汤立足于肝胆脾胃的脏腑功能,着眼于气血津液的盈虚通滞,用力于膜腠三焦的内外上下,可表、可里、可温、可清、可升、可降、可补、可泻,用于辨治疑难杂症,屡获佳效。 关键词:柴胡桂枝汤;疑难杂症。 柴胡桂枝汤集“柴胡法”和“桂枝法”于一身,寒热并调,正邪兼顾。其制方立足于肝胆脾胃的脏腑功能,着眼于气血津液的盈虚通滞,用力于膜腠三焦的内外上下。由此观之,仲景之匠心独运便展露无遗。余会其意,以此方用于辨治疑难杂症,竟屡获佳效,兹以验案为证,举隅于下,以飨同道。 1.情志内伤而致厥证 赵某,男,50岁,于2008年3月22日初诊。患者近一个月来,频繁在凌晨3点至上午9点之间出现昏倒而不省人事,每次都拨打120急往市医院,但各种检查均显示正常,值班医生无从下手,遂皆令回家观察。刻诊:昏倒前都会出现以胃脘部为中心的紧缩感并伴有汗出及短气,苏醒后一如常人,欲发作时急饮盐水而会稍舒,胃脘及左胁有不适感,自觉胃中似有物从左腹而下并伴有打雷声,大便首次必于五更之时且日计不少于2次而粗细不匀,小便正常,舌胖色淡苔白腻,因察动脉见关上,故追问此病由来,方知始于兄弟不和。处方:柴胡10g,黄芩10g,黄连5g,干姜10g,半夏10g,党参10g,桂枝10g,白芍10g,枳实10g,炙甘草10g,生姜5片,大枣10枚。6剂,每日1剂,水煮2次分2服。3月28日复诊,仅于昨日凌晨四点多发作一次,持续约半小时,早饭后常有困意,口干苦,舌上布有水珠,左脉较右脉为快。守上

眩晕中医辨治进展

第15卷第7期V01.15No.7 中莲药导敏 GuidingJournal 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Pharmacy 2009年7月 July.2009 蔗★喃:带●靠渤 {新‘善;视’誊;点j 眩n晕、中?医一辨t治进展 李志,指导:张崇泉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全国师承博士学位班,湖南长沙410006) 【摘要】总结了近5年来中医对眩晕的病因病机研究概况及从脏腑论治(肝、肾、脾、胃、肺)眩晖的研究进展,以期对临床治疗眩晕提供辨证思路及方法。 【关键词1眩晕;中医辨治 【中图分类号】112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51X(2009)07-0090-03 ProgressintheTreatmentofVertigo With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L/Zhi,Director.ZHANGCong-quan TheAt嚣IiatedHospitalofHunanProvineialAcadem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hangsha,C由i玎&410006【Abstract]Itwassummarizedthattheprogressonetiologicalfactorsandpathogenesisofvertigo,treatmentfromfiveviscerabasedonrecentfiveyearsliteratures.Thatsuppliedsomethinkingwayandmethodforthetreatmentofvertigowith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Keywords】Vertigo;Treatmentwith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自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按中医院校《中医内科学》【11指出:“眩晕是l临床常见症状,可见于西医多种疾病。凡梅尼埃病。高血压病,低血压,脑动脉硬化,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贫血,神经衰弱等,临床表现以眩晕为主症者,均可参考本节(指眩晕)有关内容辨证论治。”2003年4月全国(重庆)眩晕会议将眩晕分为耳性眩晕,前庭神经性眩晕,脑性眩晕和颈性眩晕4大类。其中以梅尼埃病,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等为最常见诱因1wI。现就近年来中医辨治眩晕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的研究 袁静14I等总结了肾精亏虚,肾阳不足,肝血不足,阴虚阳亢,中气不足,中阳虚弱,心脾两虚均可致眩晕之“无虚不作眩”的病因病机,认为脏腑气血阴阳亏虚皆可发为眩晕。王永钦l斗认为梅尼埃病眩晕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发作期多由风、痰、瘀作祟,缓解期多由心、脾、肝、肾失调为患,发病有标本缓急之分。孟真等lo认为耳性眩晕发病病因为内因,外因属诱因。其病有实、有虚、有虚实夹杂之分,累及脏腑,主要为肝、脾、肾,可旁及心肺。李芳17l从瘀论治眩晕,详细列出痰浊血瘀,气滞血瘀,阳亢血瘀,肝热血瘀,气虚血瘀,阳虚血瘀,血虚血瘀,外伤血瘀所致眩晕的病因病机。王鹏阀总结导师范炳 ?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项目(2007BAll0801-063)华教授治疗颈性眩晕经验,认为《灵枢》和张介宾的“上虚作眩”,与现代医学的颈椎病椎动脉供血不足所引起的眩晕十分相似。常富业口认为从严用和“六淫致眩说”得到启示,必须抓住眩晕可因六淫致病,而六淫之邪可首犯肺脏,亦可由它脏累及肺。麻晓汞嘲等认为耳源性眩晕病变在耳,病根在肾,病机特点是耳中积水,肾主耳,因此要抓住“肾”与“水”这一邪正矛盾的特点,其病理特征是水湿瘀积。积水不运。王秋风…J等总结路志正教授经验,从调理脾胃论治眩晕,认为脾胃功能失调,运化失职,升降失司。皆可致眩晕。方志坚【-2l等总结罗翌教授治眩晕经验.结合岭南地区多湿的气候特点,认为湿邪易困脾,脾虚生湿聚痰,痰凝则气滞,气滞血瘀,故眩晕的发生以痰、虚、瘀为主因,而三者之中。又以虚为主,并多属本虚标实之证。郭亚红【131总结陶根鱼教授经验,认为痰瘀互结是眩晕的根本病机,表现为气虚血瘀痰阻,气滞血瘀痰阻,痰瘀互结。因此提出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秦润笋114l介绍郑绍周教授治老年眩晕经验,认为其病机特点以虚为本,本虚标实,虚包括元气亏虚和脾肾亏虚,实则以风痰瘀为主。故主张治疗应该以补肾益气健脾为原则。 2从脏腑论治的研究 临床大多从肝脾肾辨证论治,最近亦出现了从肺论治的新观点。分述于下。 2.1从肝论治任绍林㈣以滋肝熄风立法,方用:生地20g,麦冬20g,白芍30g,钩藤20g,桑叶10g,丹皮12g,益母草30g,生牡蛎30g。茯苓15go治疗38例患者总有效率81.6%。刘占涛I蝈 万方数据

老中医:治疗风寒感冒发热~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 【名方出处】东汉张仲景《伤寒论》。 【使用历史】约1900年。 【主要成分】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大枣,炙甘草。 【整体药性】平和。 【功能主治】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阳证。 【典型征象】口苦,咽干,发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 【禁忌人群】风热感冒者不适用。 小柴胡汤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伤寒论》一直被后世的中医奉为金科玉律,这部医 学经典不知成就了多少流芳百世的著名医家。单是其中的小柴胡汤,如果能学精学透就可以 养活不少医生。张仲景把小柴胡汤列为少阳病的主方,用来治疗邪气在半表半里的时候的病证。它和桂枝汤是《伤寒论》中论治伤寒病变的两大重点方剂,在397条经文之中,明文提 及小柴胡汤的就达19条之多,其应用的广泛性可见一斑。诚如日本的丹波元简评:“伤寒诸方,惟小柴胡汤为用最多,而诸病屡称述之。”中医认为,小柴胡汤具有和枢机、解郁结、行气机、畅三焦、化痰浊、和解少阳的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则认为,小柴胡汤有抗炎、抑菌、抗过敏、调节免疫力、改善肝损伤等作用。 中成药小柴胡颗粒是用现代制药手段,把煎出来的药汁制成颗粒状,保存药方的功效和作用,以便服食、携带。制成颗粒的小柴胡汤成药效果虽然不如现煎的汤药,但也是一种值得存放 在家里、以备不时之需的药物。 “和解少阳”的主方 “和解少阳”是汉代张仲景治疗伤寒少阳证常用的一种方法,小柴胡汤就是其中的代表方。 何谓伤寒少阳证呢?伤寒是古代中医家对于外感疾病的统称,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上 来说,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狭义上就只是指外感风寒之邪。此处的伤寒和西医的伤 寒概念完全不同,不要混淆。 《伤寒论》以“三阳”“三阴”为六经提纲,其中的少阳证就是“三阳”证中的一种症候类型。中 医理论认为,伤寒在由表及里的传变过程中,寒热症状的变化是其主要标志。《伤寒论》中说:“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当伤寒初起时,寒重热轻,或但寒 无热,属太阳证;传入少阳后,寒热往来,也就是说发热和恶寒的感觉交替出现;再向里即 传入阳明,表现为但热不寒。 太阳主表证,阳明主里证,少阳介乎太阳与阳明二者之间,主半表半里证。需要注意的是, 半表半里,不是一半表证,一半里证,而是“不内不外…‘不表不里”的另外一种症候。《伤寒 明理论》云:“邪气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气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外不内,半

黄煌教授讲小柴胡汤

黄煌教授讲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小柴胡汤一直作为和解剂用来治疗少阳病的。那么,究竟什么是少阳病?少阳病的特点就是缠绵不愈,多见于疾病的迁延阶段。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免疫系统的功能失调所致。事实上,小柴胡汤治疗的很多疾病都与免疫失调有关。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过敏性疾病以及病毒感染等等。这类疾病都可以表现为发热或“寒热往来”的特点。对于“寒热往来”这一表现临床应当活看。所谓“寒热”,它可以是体温表所测得的发热,更多的却表现为病人的一种主观的自我感觉,属于感觉过敏状态。所谓“往来” 也有特殊意义。一指有节律性,或日节律,或周节律、或月节律,这就是所谓的“休作有时”。二指没有明显的节律,但表现为时发时止,不可捉摸,比如癫痫、过敏性疾病等。小柴胡汤主治的这种“寒热往来”,既无可汗之表证,又无可下之里证;既无附子干姜可温之寒,也无石膏知母可清之热。“寒热往来”常“如疟状”,但“如疟状”却并非都是本方所主治。如桂枝麻黄各半汤也主“如疟状”,但确是“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柴胡桂枝干姜汤也治疟,但却为“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胸胁苦满”是小柴胡汤证的另一种表现。“胸胁”提示了小柴胡汤主

治的病位。肝、胆、胰腺、肺、胸膜、乳房等疾病多表现为胸胁的不适。但临床上应该将胸胁的概念拓宽,诸如甲状腺、胸锁乳突肌、耳颞部等头颈部的两侧,少腹部、腹股沟等都可以作为广义上的胸胁,我把它称为“柴胡带”。“苦满”是患者自觉的胸膈间的气塞满闷感和胁肋下的气胀填满感。也有他觉指征,如沿肋骨弓的下端向胸腔内按压,医生指端有抵抗感,患者也诉说有胀痛不适感。除了自觉的胀满外,他觉的柴胡带的触痛、肿块也可以作为“苦满”的特殊表现形式。“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是疾病累及胃肠,消化道功能受影响的结果,“烦”、“喜”、“默默”这些词带有很大的感情色彩,反映了患者主观感觉的过于敏感和情绪的相当低落。此证当与百合病作鉴别。百合病也有“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如寒无寒,如热无热”。但其不同于此证的是“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可见,百合病的精神症状更为突出,而躯体症状则很少。从症状的不定性来看,很类似于今天的神经官能症,而小柴胡汤证却是躯体有实在病变的。小柴胡汤之所以能治疗上述疾病在于它合理科学的配伍结构。方中柴胡甘草主治寒热往来与胸胁苦满,黄芩主治心烦,半夏生姜主治喜呕,人参、甘草、大枣主治默默不欲饮食。其中柴胡和甘草是本方的核心成分,这一点从方后的条文加减可以看出。黄芩可去,半夏可去,人参、大枣、生姜可去,柴胡与甘草却不去。柴胡甘草配黄芩以清

柴桂温胆定志汤为主治疗精神抑郁症

柴桂温胆定志汤为主治疗精神抑郁症 郝万山(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北京100029) 【关键词】柴桂温胆定志汤;精神抑郁症;郁证;心胆阳虚 精神抑郁症是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的发作形式之一,系情感性精神障碍,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女性多见,青壮年起病。西医治本症用大剂量的抗抑郁药,但有一定的副作用和局限性。本症属中医“郁证”范畴。笔者认为,本症属神窍疾病,其发病诱因虽多与精神情志刺激有一定关系,但因心主神志、肝主谋虑、胆主决断,此三脏阳虚、气虚乃是易发本症的体质因素。在这一体质因素的基础上,稍遇精神情志刺激则不能耐受,从而形成脑神失养,气郁痰阻,神窍迷蒙之证。经采用柴桂温胆定志汤为主,辅以较小剂量的多虑平,治疗重症抑郁症患者,每获良效,现介绍如下: 1 治疗方法 中药用柴桂温胆定志汤:柴胡、黄芩、桂枝、赤白芍、半夏、生姜、陈皮、枳壳、竹茹各10g ,茯苓20g ,人参5g ,菖蒲6g ,远志10g ,大枣5 枚,炙甘草6g ,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服至症状控制后,以太子参10g易人参,去菖蒲、远志,桂枝减量,隔日1剂,继服2~3周停药。本方与多虑平联用,如因服多虑平而见口干、便秘、视力模糊者,可分别酌加天花粉、全瓜蒌、草决明等。 西药用多虑平(Doxepinum),该药是抗抑郁药中副作用较小者,但单用时作用弱,对重症患者见效慢、疗效差。与中药联用后,从最小剂量25mg/d开始,每日增加25mg ,增至150mg/d 时则不再增量,分3次口服。服至症状控制后,继服2~3周开始减量。每减25mg保持5~7天,减至12.5~25mg/d时,再维持2~3周。 2 病案举例 管某,女,42岁,1994年9月16日初诊。因心情抑郁、头痛5月,加重3月,由家属陪来就诊。5个月前,因不明原因的疲劳无力,反应慢,完不成工作任务而心情郁闷,并常有自责内疚感。后渐见头痛,失眠,早醒,食欲不振,肩背时或窜痛、时或酸沉如压重石,四肢木无“知觉”,软弱无力,欲动不能,百事皆无兴趣。诸症清晨尤重,至午仍难起床,傍晚偶有轻时。已愈3月不能上班及理家。因痛苦不堪忍受,时时出现自杀念头。某精神病院诊为精神抑郁症,用抗抑郁药后,出现眩晕、口干、恶心等反应,遂拒绝服药。刻下症见两目呆滞,愁容满面,端坐不动,问十不答一。病情由家属代诉。手足冰凉,脉细小而弦略数,舌体胖大,舌质淡暗,舌苔白厚腻。西医诊断:躁狂抑郁性精神病,抑郁型,重症。中医诊断:郁证,辨证为心胆阳虚,脑神失养,肝虚气郁,神窍痰蒙。治疗按上法,予柴桂温胆定志汤和多虑平。 用药仅3日,头痛及肩背痛重感即减轻,四肢已有“知觉”。用药5日,上午已可起床在室内散步,有了食欲,不再想死。用药4周诸症已得到控制,并可独自骑车来诊。此时中药去菖蒲、远志,以太子参10g易人参,桂枝改为6g,隔日1剂,继服两周。用药6周已可上班工作,停服中药。多虑平开始减量,每减25mg维持5天。约4周后以12.5~25mg/d继续服4周停药。随访1年半无复发。 3 体会 人体阳气与脏腑活动有昼夜盛衰变化的自然节律,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清晨是人体阳气由内敛潜闭转为外发隆盛的时候,也是各器官的功能开始活跃,需要消耗更多阳气的时候。既要借助肝阳、肝气的展发疏泄,又要仰赖少阳相火、少阴君火的温煦长养。而心与肝胆阳衰气弱者,清晨得时当旺而不得旺,当疏泄而无力疏泄,但机体耗能却应时而增加,此时脑神失养也必然加重。何况阳虚者浊阴必乘,气郁者痰浊必生。于是痰浊蒙蔽、精神抑郁、思维迟钝乃至疲倦无力诸症就有了清晨乃至上午加重的特征。至暮则阳气内敛,机体耗能降低,心与肝胆的负担也相应减轻,故其症或可缓解。因此据晨重暮轻这一具有诊断意义的临床表现,基本可以判断造成精神抑郁症的病机当是心胆阳虚,脑神失养,肝虚气郁,神窍痰蒙。据此,采用温补心胆阳气,益肝兼助疏泄,养脑涤痰醒神,当属治本之法。定志丸用人参补五脏、益元气、安精神、定魂魄、开心健脑;茯苓利窍祛湿导浊,补心益脑养神;菖蒲、远志豁痰开窍、振心阳、益智慧、醒脑神。但温补心阳、振奋肝胆、疏达郁结、涤痰导浊之力均不足。于是配小柴胡汤疏达郁结,振奋肝胆脾胃。且小柴胡汤本证中嘿嘿不欲饮食、心烦、胸胁苦满等症状,在抑郁症中颇多见。合桂枝汤,取其辛甘化阳以温补心胆之阳,酸甘化阴以滋养肝心之

这八种问题,都可以用小柴胡汤解决!

这八种问题,都可以用小柴胡汤解决! 导读中医十大名方之一、源自《伤寒论》的小柴胡汤,在仲景的众多方剂中,此方是一个疗效显著、适用范围极广的方剂,后世对此方的评价也甚高,可为是中医众方中一个出类拔萃的方剂。在妇科病的治疗上,小柴胡汤也有很独特的功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柴胡汤在妇科病中的运用吧!第96条云:“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在《伤寒论》中用小柴胡汤的有17条条文,涉及太阳、阳明、少阳、厥阴、差后5篇。其中12条明文指出有发热,有胸胁满痛等症的有9条,该法寓于众法之中,适用于邪犯少阳,枢机不利,肝胆俱病的柴胡证。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生姜、大枣、甘草组成,既可疏利肝胆,清散郁热,透邪外出,又可调和肝脾、胃肠、气血、营卫,协调阴阳,畅达气机,通行津液,扶正祛邪。其主要通过调和脏腑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和解表里寒热虚实错杂的证候,以祛除病邪,达到治疗目的。小柴胡汤主要用于治疗外感寒热之邪,内伤七情引起的妇科疾患。其应用指征是在错综复杂的疾病中只要具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情绪异常、恶心呕吐、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其中一二症或一组确实无误地反映肝脾或肝胃或气血营卫失调,或气机

不畅,肝胆郁热,或邪在半表半里,或病有休作者皆可用之。临床应用甚广,故小柴胡汤为《伤寒论》调治妇科病最常用的方药,主治的病证最多,且疗效可靠。1.主治热入血室经期,外感风寒后,头痛、发热恶寒,3日后经水净,烦躁,意识模糊,夜间则胡言乱语,食欲欠佳,舌质淡,中有瘀斑,苔厚,脉沉弦。因妇人中风,初起当有发热恶寒等表证,七八日后续得寒热,发作有时,以其得病之初,月经已来,发病之后,邪热内传,月经不当停而停,必有瘀血而与邪热相搏,血室瘀阻,气血不通,正邪相争,故使寒如疟状。治当因势利导,用小柴胡汤和解枢机,通调三焦,助正达邪,使邪从外出,邪去则寒热除,血结自散。以小柴胡汤加桃仁、牡丹皮、焦山楂治疗。单以小柴胡汤治疗热入血室尚嫌不足,因为少阳病是半表半里之热证,况且热入血室是一种血热证、血瘀证,故加入活血凉血之品更为合拍,也是祛瘀退热法的良好体现。2.崩漏因某些不良精神刺激或感受外邪,使肝胆郁火迫经妄行或肝脾不和统摄无权,冲任失固致崩漏。症见月经提前,经期延长,甚至经乱无期,经血淋沥不净或量多,色鲜红,时有血块。伴有头痛或头眩,口苦,心烦,舌淡红苔薄黄,脉沉弦者,以大剂量小柴胡汤疏达气机,调和肝脾,透热散火,宁血固崩。3.围绝经期诸症有些妇女围绝经期常出现一些特殊症状,如月经紊乱、面部潮红、阵汗、心悸、失眠、烦躁易怒或抑郁、耳鸣、眩晕、食欲不振、口

柴胡桂枝汤的方证要点

柴胡桂枝汤的方证要点 【组成】桂枝一两半(去皮) 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一两(炙)半夏二合半(洗)芍药一两半大枣六枚(擘)生姜一两半(切)柴胡四两 【方歌】柴胡桂枝两方合,善治太少两经疴,心下支结关节痛,初期肝硬亦能和。 【功用】和解少阳,发散太阳。 【主治】太阳少阳合病。 【方解】本证为太阳表证未解,进而邪犯少阳,实为太阳少阳并病,治宜太少两解之法。故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发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通达表里。因太、少之证俱微,故各取原量之半合剂。临床凡见太、少合病之证,皆可应用。伤寒六七日,一般为表证解除之期,如不解,则有传变之势。今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知太阳证未罢,风寒犹留连于表;微呕与心下支结并见,是邪犯少阳,胆热犯胃,经气不利。 【方证要点】 1.太阳少阳合病证:以发热恶寒、汗出、腹痛、头疼身痛、恶心纳呆、心烦、胸胁苦满为辨证要点。主要症状为:腹痛,往来寒热,胸胁满闷,默默不欲饮食,喜呕,烦躁易怒,口苦,咽干,目眩,汗出恶风,头痛或者头晕,鼻鸣,鼻塞流清涕;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弦。

2.常用于肩背疼痛、耳后神经痛、肩周炎、肋间神经痛、神经官能症、肝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迁延性肝炎、胆囊炎、胰腺炎、胆道蛔虫、阑尾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体虚感冒、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更年期综合征、过敏性鼻炎、神经衰弱、脑缺血、癫痫等属于太阳未解、邪犯少阳者。 3.体质要求:患者多数营养状况一般或偏于瘦弱,部分患者情志不畅或者烦躁、失眠,有些会有周期性发作的规律。 4.江苏省儿科名医王益谦老先生认为:一切外感热病寒热稽留不退,或发热4至5天,先是日晡恶寒,渐渐发热,有时发热至39℃左右,待天明方热退,有轻微口渴,舌苔白或薄黄,脉浮,或弦,有时胸闷者,皆可用本方进行治疗。尤其是开始发热即静点抗生素激素,热退后再反复发热者,必用此方。 【类似方证鉴别】 1.柴胡桂枝汤与小柴胡汤:都可以治疗寒热往来、胸胁苦满、恶心呕吐。柴胡桂枝汤证兼有发热恶寒、肢节疼痛等太阳病证;而小柴胡汤证只有少阳病证。 2.柴胡桂枝汤与桂枝汤:都可以治疗发热恶寒、肢节疼痛。柴胡桂枝汤证兼有胸胁苦满、恶心呕吐等少阳病证;而桂枝汤证只有太阳表虚证。 【原文】 1.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146)

探讨小柴胡汤合五苓散治疗带状疱疹的应用

探讨小柴胡汤合五苓散治疗带状疱疹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析小柴胡汤合五苓散用于带状疱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本院2017.2-2018.12收治患者84例,随机分组为传统组及中药组,传统组42例 接受传统西药治疗,中医组42例接受小柴胡汤合五苓散治疗,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中药组临床有效率较常规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小柴胡汤合五苓 散可有效治疗带状疱疹,可积极推广。 关键词:小柴胡汤合五苓散;带状疱疹;临床应用效果 带状疱疹为临床常见病,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致病。此病毒具有一定亲和神 经的特性,隐性感染发生后可长时间潜伏在患者脊髓神经后根中,若受感染者身 体免疫机能下降,病毒活跃时即可发病,患者皮肤可见节段性成簇水泡,疼痛感 较为剧烈[1]。本病发生后主要症状为疼痛,且可伴瘙痒、脓疱,患者生活质量受 影响较大,需及时就诊治疗[2]。流行病学分析指出,带状疱疹发病率近年来有所 上升,相关治疗方案遂受重视。既往常规西药治疗中,临床疗效受个体差异影响 较大,局限性明显,遂需探索新治疗方案。本文为观察中医小柴胡汤合五菱散用 于此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选入我院84例患者完成研究,详情见下文。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2-2018.12时段我院收治带状疱疹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 字表法分组,传统组、中药组各42例,传统组内女性22例,男性20例,平均46.97±4.85岁,中药组内女性23例,男性19例,平均47.13±4.81岁,两组基线 数据对照未存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传统组给予患者阿昔洛韦片,药物自上海信谊百路达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 字H31020581,0.2g/次,5次/d,口服。若有感染则加用抗生素。持续治疗15d。 中药组落实小柴胡汤合五苓散治疗,组方:桂皮10g、柴胡18g、陈皮10g、 天麻10g、川芎10g、黄芪10g、半夏10g、生姜10g、党参10g、炙甘草10g、茯 苓30g、白术10g、泽泻30g,水煎服,日服1剂,分三次服用,共计服用15剂。 1.3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显效:治疗后见患者皮疹、疼痛基本消失;有效:治疗后皮疹下 消退面积≥50%,疼痛显著减轻;无效:治疗后皮疹、疼痛均无明显改善。临床有 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x100%。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3.0软件处理数据,%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P<0.05有统计学 意义。 2.结果 此次观察中中药组治疗无效2例、有效16例、显效24例,传统组治疗无效10例、有效18例、显效14例,中药组与传统组临床有效率为95.24%、76.19%,对比即指中药组临床有效率较传统组显著更高(x2=14.819,P=0.001)。 3.讨论 带状疱疹无明显季节性,全年均可发病,多见于胸、面部位,其次为颈部、 腰部,受累皮肤多呈现节段性,存瘙痒、疼痛感觉,若合并有皮疹,则可进一步 进展为水泡或脓疱[3]。 当前此病的治疗中,以西药治疗为常用治疗方案,如阿昔洛韦片,其可对单

小柴胡汤治疗热入血室_高建忠

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7月/27日/第004版 学术与临床 小柴胡汤治疗热入血室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高建忠 《伤寒论》中提到“热入血室”这一特定概念,后世医家把小柴胡汤作为治疗热入血室的专用方。 《伤寒论》论小柴胡汤治热入血室 《伤寒论》第144条:“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提到热入血室的还有第143条:“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第145条:“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所谓“热入血室”,是指妇女经期外感,表现为寒热往来,甚则神志变化等一系列症状的一种特定病证。后世医家多用小柴胡汤加减方治疗,通常加用活血调经之品。 后世视小柴胡汤为热入血室专方 许叔微在《普济本事方》中治疗热入血室用小柴胡加地黄汤。附案如:“辛亥中,寓居毗陵,学官王仲礼,其妹病伤寒发热,遇夜则如有鬼物所凭,六七日忽昏塞,涎响如引锯,牙关紧急,瞑目不知人,疾势极危,召予视。予曰:得病之初,曾值月经来否?其家云:月经方来,病作而经遂止。得一二日,发寒热,昼虽静,夜则有鬼祟。从昨日来,涎生不省人事。予曰:此热入血室证也……医者不晓,以刚剂与之,遂致胸膈不利,涎潮上脘,喘急息高,昏冒不知人。当先化其涎,后除其热。予急以一呷散投之。两时顷,涎下得睡,省人事。次授以小柴胡加地黄汤,三服而热除,不汗而自解矣。 王好古在《汤液本草》中指出:“妇人经水适来适断,伤寒杂病,易老俱用小柴胡汤主之,加以四物之类,并秦艽、牡丹皮辈,同为调经之剂。” 当然,病证表现为寒热往来,治疗也应以小柴胡汤为主,所加活血调经药仅为佐使之品,而处方绝不可以以血药为主。 刘河间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从另一角度强调:“如经水适来适断,往来寒热者,先服小柴胡,以去其寒热,后以四物汤调治之。如寒热不退,勿服四物……” 瘀血所致寒热往来、神志异常不在此例。 清代医家钱潢在《伤寒溯源集》中论及《伤寒论》第143条、第144条时指出:“前后妇人中风两条,仲景虽分言之,以互相发明其义,而学人当合论之以悉其旨可也。但前以七八日而脉迟身凉,此以七八日而续得寒热,皆热邪已入之变症,又示人以热入血室之见症颇有不同,无一定之式,未可执泥以生疑二也。但不揣愚昧,意谓仲景氏虽但曰小柴胡汤主之,而汤中应量加血药,如牛膝、桃仁、丹皮之类。其脉迟身凉者,或少加姜、桂,及酒制大黄少许,取效尤速,所谓随其实而泻之也。若不应用补者,人参亦当去取,尤未可执方以为治也。” 此论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临证可从。 日本学者汤本求真在《皇汉医学》中加按语谓:“小柴胡汤加牛膝、桃仁、牡丹皮之类,不如小柴胡汤合用桂枝茯苓丸之正当。” 实际上,“小柴胡汤加牛膝、桃仁、牡丹皮之类”与“小柴胡汤合用桂枝茯苓丸”,二者之间是有区别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加用桂枝。汤氏之说明显不及钱氏之论。

半夏厚朴汤

半夏厚朴汤 〖方源〗《金匮·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22》:“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组成〗半夏一升(12g)厚朴三两(9g)茯苓四两(12g)生姜五两(15g)苏叶二两(6g) 〖用法〗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方歌〗半夏厚朴痰气疏,茯苓生姜共紫苏,加枣同煎名四七,痰凝气滞皆能除。 〖主治〗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腻,脉弦缓或弦滑。 〖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运用〗 1.本方主治梅核气。以咽如物阻,吞吐不得,苔白腻,脉弦滑为证治要点。 2.若气郁较甚者,可酌加香附、郁金等以增强其行气解郁之功;胁肋疼痛者,可酌加川楝子、元胡索以疏肝理气止痛;咽痛者,可酌加玄参、桔梗以解毒散结,宣肺利咽。 3.癔病、胃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食道痉挛等属气滞痰阻者,均可用之。 〖注意事项〗津伤较重或阴虚者不宜使用。如见有咽干颧红,舌红少苔,阴伤津少者,虽有梅核气之特征,亦不宜使用本方。 【方解】本方证多因痰气郁结于咽喉所致。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肺胃失于宣降,津液不布,聚而为痰,痰气相搏,结于咽喉,故见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肺胃失于宣降,还可致胸中气机不畅,而见胸胁满闷、或咳嗽喘急、或恶心呕吐等。气不行则郁不解,痰不化则结难散,故宜行气散结、化痰降逆之法。方中半夏辛温人肺胃,化痰散结,降逆和胃,为君药。厚朴苦辛性温,下气除满,助半夏散结降逆,为臣药。茯苓甘淡渗湿健脾,以助半夏化痰;生姜辛温散结,和胃止呕,且制半夏之毒;苏叶芳香行气,理肺舒肝,助厚朴行气宽胸、宣通郁结之气,共为佐药。全方辛苦合用,辛以行气散结,苦以燥湿降逆,使郁气得疏,痰涎得化,则痰气郁结之梅核气自除。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情志不畅,痰气互结所致的梅核气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咽中如有物阻,吞吐不得,胸膈满闷,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若气郁较甚者,可酌加香附、郁金助行气解郁之功;胁肋疼痛者,酌加川楝子、玄明索以疏肝理气止痛;咽痛者,酌加玄参、桔梗以解毒散结,宣肺利咽。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癔病、胃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食道痉挛等属气滞痰阻者。 4.使用注意方中多辛温苦燥之品,仅适宜于痰气互结而无热者。若见颧红口苦、舌红少苔属于气郁化火,阴伤津少者,虽具梅核气之特征,亦不宜使用本方。 转帖如下: 半夏厚朴汤2009/06/21 08:15 半夏厚朴与紫苏,茯苓生姜共煎服;痰凝气聚成梅核,化痰开郁气自舒。 半夏厚朴汤是主治咽喉部异物感的专方。这种异物感常常表现为咽中如有炙脔,吐之不出,吞之不下。前贤谓之“梅核气”,妇人尤其多见。此证多见于现代医学的咽神经官能症。据此,可以看出本方经典主治的两大特点:一是病位多在咽喉,二是病性多为自我感

郝万山教授:这7种病,1个方子就搞定

郝万山教授:这7种病,1个方子就 搞定 柴胡桂枝汤 是《伤寒论》中 治疗太阳和少阳并病的方剂。 有同学说少阳和太阳同病, 用小柴胡汤不就可以了吗, 为什么要用柴胡桂枝汤呢? 今天由首都国医名师郝万山教授为大家 讲一讲

什么情况下 一定要用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汤证 原文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 柴胡桂枝汤主之。 --《伤寒论》 本证成因

太阳表证未除,邪气又入少阳,并兼太阴表证。 主证病机讲解 发热微恶寒,属太阳表证,恶寒曰“微”,知发热亦微,提示太阳表证已轻。 支节烦疼,即四肢肌肉和关节剧烈痛, “烦”字在这里可以当作“剧烈”讲解。 一般把此证说成是太阳表证。

但是既然太阳表证轻微, 为什么反而出现四肢肌肉和关节剧烈疼痛呢? 《伤寒论·太阴病篇》:“太阴中风,四肢烦痛,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仲景明言太阴中风,当是太阴所主的四肢末梢被风寒邪气所伤而导致的证候,其临床表现是四肢剧烈疼痛。 皆因四肢末梢为人体的外周,所以应当属表,脉应见浮象。本证如果脉由浮而转微,依照《黄帝内经》“大则邪至,小则平”的说法,这就是邪气退的表现。 脉由沉涩而转为端直以长,则是正气恢复的表现,正复而邪退,因此是太阳中风将要自愈的指征。 如果表证不能自愈,应当如何治疗? 第276条说:“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什么样的太阴病才可以见到脉浮?只有风寒之邪侵袭四肢所致的太阴中风证才可以见到脉浮。

因此第276条的完整意思是: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也就是说,仲景用桂枝汤来治疗“太阴中风”。 微呕,病机与少阳病胆热犯胃的喜呕相同,但呕吐为微,提示少阳之邪不重;心下支结,是少阳经脉受邪,经气不利所致。 《灵枢·经脉》说: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可见这里的心下支结,和心胁痛不能转侧相比较,还应是少阳经气不利之轻者,于是提示少阳之邪

蔡长福闲聊柴胡桂枝汤

蔡长福闲聊柴胡桂枝汤 撑饱胀满痛,放屁多,你把这几个问题在脑海里面记住,来了病人这样一问,你就把它四个概念全部知道了 身上可疼?疼是怕冷怕热?怕冷可有汗无汗?那就定下来一个表证。疼可出汗?出汗。可怕风?怕风。 还有定下来表证经证,。。经证化热,概念就来了,就好办了,柴胡桂枝各半汤搞定了,无汗加葛根,加麻黄,他说热气大,鼻子冒热气,口干,加白虎汤进去。柴胡桂枝各半汤,加葛根汤白虎汤一起合上去,表、经、热、气、寒一个方干完。他吃过撑胀,肚子满想吃,吃过难受,厚朴七物汤。放屁特多的小承气大承气。再问问是条状还是球状,条状小承气可以,球状大承气可以。如果你要加柴胡桂枝各半汤,可以带替大承气小承气。大黄厚朴枳实带一点多放一点,大黄搞的时间短一点,也可以代替几个承气汤。柴胡桂枝各半汤合一个承气汤,表里都解掉了,都包括了。你再不通也通了,表的热也解除了,经的热也解除了,脾还得到保护了,你把这三个问题想通了,你看病一般不会失错了。一直到中央干部你照使,没错的。 你一摸两手脉一样都是弦,浮弦半弦半沉弦,两脉沉都一样,这就是柴胡桂枝汤,没事的。如果桂枝柴胡汤上去了,你要看,如果脉偏左大,柴胡为主,偏右大的,桂枝为主,偏热大的加石膏,一左一右你分清哪个位置为主。兼方,合方,并方,还要弄清。什么叫兼方,什么叫并方,什么叫合方?太阳病桂枝证、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它俩叫合方。太阳方合少阴方一合叫合方。阴阳相合吗。阳明葛根证出现了,他脾虚,葛根汤加理中汤合方。少阳证对厥阴证,他们俩叫合方。这三合为六合,为六合又为三合,三合里头明白了就好办了。兼方,他左脉大,右脉小,他有桂枝证还有柴胡证,以柴胡为主,叫兼方。并方,太阳病阳明证他们俩出现在同一个位置。 这些搞不清楚,你的病看不圆满,大病复杂病搞不定,处理一时都处理不了,你上不了道上不了路!你把这些问题搞明白了,其实身体就是这些问题,没有那么复杂的。 那柴胡桂枝汤还能治疗什么病? 那多了,各种不明症状都管,难受啊,身上痒胀啊,不想讲话啊,懒洋洋的啊,吃饭不香啊,头昏目眩,口喷抹涎,肚子吃饱闷胀,都管用。把那个三阳一合内里就调了。 古人说三阳常实三阴常虚,常实不是身体好啊,三阳长期携带叫常实啊,长期带在身上,太阳携带、阳明携带、少阳携带。三阳常实,久不解,那三阴必病,三阴还不起头来了,它就不调达了,阴阳就不调和了。他脾气不动,气都不往上来,脾气不降,气机不能下去。少阳证常带,肝气也不调达了。阳明携带,他胃气不调达了,看病得综合一下,看病就容易了。 就怕你看病乱套,又想这个条文,又想那个条文,到底哪头对应,你搞不上,所以思路就在眼前,别想太远,那你一天看病百把几十个人,光你背条文也搞不好,来不及啊。你一个桂枝柴胡各半汤一个兼方合方调和好搞明白了,左手大以柴胡为主,右脉小一点加桂枝汤,这是兼方。他说背后冷,冷到脖子难受,你摸他的脉还不大,那就麻黄附子细辛汤也出现了,也可加。他说眼睛难受,可以加葛根汤。 背部冷还有一个苓桂术甘汤? 那个特殊,那是头眩,冷的巴掌大。 白虎汤也有背后冷? 白虎汤冷是一时啊,它快,刹那就过去了,感觉一阵冷。阳明表证还有汗,桂枝加葛中风传。这种冷一时就过去了。 你把这几个问题结合起来脑子慢慢想,见了病人左右脉全部通了,见病知证知源知脉,马上就出来了,哪用太复杂,我想快,半天看几十个也不费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