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畜产品加工复习试题 上半学期试题及复习题中文备注 副本

畜产品加工复习试题 上半学期试题及复习题中文备注 副本

畜产品加工复习试题 上半学期试题及复习题中文备注 副本
畜产品加工复习试题 上半学期试题及复习题中文备注 副本

《畜产食品工艺学》复习思考题

教材:畜产食品工艺学(全国统编教材第二版,蒋爱民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出版

注意:复习思考题并不意味着包括了全部的考试内容,只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主要内容,要求同学“举一反三”的利用本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

1.记住20个以上的我国畜禽产品加工常见的畜禽品种名称

2. Dairy Processing includes Clarification, Separation, Standardization, Pasteurization, UHT Treatment , Homogenization,Membrane Processing, Evaporation and Dehydration, Produ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Steam and Refrigeration.

3. The extent of microorganism inactivation depends on the combination of temperature and holding time.

4. Types of single effect evaporators of milk include Batch Pan , Rising film , Falling film , Plate evaporators and Scraped surface(58)

5.乳用型黑白花牛的年平均产乳量为

水牛的产乳性能比黄牛为高,泌乳期约8~10个月,产乳量为,

乳蛋白萨能奶山羊(Saanen)原产于瑞士柏龙县萨能山谷,故名萨能羊。

萨能奶山羊泌乳期300 d左右,年平均产乳量为%-%。-125)

二、名词解释

1. LA: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2. LAB: lactic acid bacteria (p..73)

3. PSE肉:

4.肉的嫩度:

5. 肉的腐败变质:

6. 冷鲜肉(cold meat) :

7. 肉的嫩度(Tenderness):

8. 肉的保水性(Water Holding Capacity)

9. DFD肉

10. skimming of milk :

11. fermented or cultured milks

12.乳糖不适症(Lactose Intolerance)

三、简述题

1. What is the Pasteurization of milk?

The process of pasteurization was named after Louis Pasteur who discovered that spoilage organisms could be inactivated in wine by applying heat at temperatures below its boiling point. The process was later applied to milk and remains the most important operation in the processing of milk.

Definition: The heating of every particle of milk or milk product to a specific

temperature for a specified period of time without allowing recontamination of that milk or milk product during the heat treatment process.

2. 原料肉腐败变质的机理

3.用于灌肠加工的肠衣的种类和特点。

肠衣(Casing)是灌肠制品的特殊包装物,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天然肠衣和人造肠衣。

(1)天然肠衣:即猪、牛、羊的大肠、小肠、盲肠、食管(牛)和膀胱等。因加工方法不同,分干制和盐渍两类………………………

(2)人造肠衣:人造肠衣使用方便,安全卫生,标准规格……………人造肠衣包括以下几种:① 纤维素肠衣:……可作大、小红肠包装之用。② 胶原肠衣:用动物胶制成,分可食和不可食两类……③ 塑料肠衣:用聚丙二氯乙烯、聚乙烯膜制成……

4. 影响肉嫩度的因素及改进方法

……除与遗传因子有关外,主要取决于肌肉纤维的结构和粗细、结缔组织的含量及构成、热加工和肉的pH……

5.冷却肉加工关键控制点。

①.生猪接收……

②热水冲洗……

③有机酸喷淋……

④金属检测……

⑤自动温度监控……

⑥冷却肉气调保藏……

6. 腌腊肉制品之所以在常温中能较长时间的保存而不易变质的主要原因。

腌腊肉制品腌制和风干成熟过程中,已脱去大部分水分;其次是腌制时添加食盐、硝酸盐,能起抑菌作用。

7.简述发酵乳制品加工时使用发酵剂的目的

四、论述题

1. 凝固性酸奶的质量控制方法及原理

2. 变蛋的加工原理、加工工艺和操作方法

3. 以腊肠为例,说明腌腊肉制品的加工原理、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

4. 试述原料肉从“muscle”到“meat”转化过程中发生的生理生化及食用品质变化。

4.成型火腿的加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⑴工艺流程

原料肉预处理→盐水注射(切块→湿腌)→腌制、滚揉→切块→添加辅料→(绞碎或斩拌)→滚揉→装模→蒸煮(高压灭菌)→冷却→检验→成品

⑵质量控制方法……

5.灌肠的一般加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⑴工艺流程

原料肉选择和修整(低温腌制)→绞肉或斩拌→配料、制馅→灌制填充打结→烘烤→蒸煮→烟熏→质量检查→贮藏

⑵质量控制

①原料肉的选择与修整……

②低温腌制……

③绞肉或斩拌制馅……

④乳化……

⑤灌制填充和打结……

⑥烘烤……

⑦蒸煮……

⑧烟熏……

⑨贮藏……

6.灌肠加工的乳化机理及影响因素。

(1)乳化机理:乳化肉糜是由肌肉和结缔组织纤维(或纤维片段)的基质悬浮于包含有可溶性蛋白和其它可溶性肌肉组分的水介质内构成的,分散相是固体或液体的脂肪球,连续相是内部溶解(或悬浮)有盐和蛋白质的水溶液……充当乳化剂的就是连续相中的盐溶性蛋白。整个乳化物是属于水包油型的……

(2)影响乳化的因素

①温度……

②原料肉的质量……

③脂肪颗粒……

④盐溶性蛋白质的数量和类型……

⑤加热条件……

五、英翻汉

1. How to produce Stirred style yogurt(搅拌性酸奶

The milk is clarified净化 and separated分离 into cream and skim milk, then standardized标准化 to acheive the desired fat content. The various ingredients 成分 are then blended together in a mix tank混合罐 equipped with a powder funnel and an agitation system(水粉混合气). The mixture混合物 is then pasteurized using a continuous plate heat exchanger连续式板式热交换器for 30 min at 85° C or 10 min at 95° C. These heat treatments, whi ch are much more severe严厉 than fluid milk 液体奶 pasteurization, are necessary to acheive the following:

produce a relatively sterile相对无菌 and condusive有益于 environment for the starter culture

denature 变性and coagulate凝结 whey proteins to enhance the viscosity粘度 and texture质构特性

The mix is then homogenized using high pressures of 2000-2500 psi(磅/平方英寸

(pounds per square inch)==20-25Mpa). Besides thoroughly mixing the stabilizers (完全混匀稳定剂) and other ingredients, homogenization also prevents creaming 稀奶油上浮 and wheying off乳清析出 during incubation发酵 and storage贮藏. Stability稳定性, consistency均匀性 and body保型性 are enhanced by homogenization. Once the homogenized mix均质后的化合物 has cooled to an optimum growth temperature 最适温度, the yogurt starter culture is added.

A ratio of 1:1, ST(Streptococcus—球菌,thermophilic—嗜热的) to LB(Lactococcus—乳球菌; bulgaricus保加利亚乳杆菌), inoculation接种后的乳 is added to the jacketed fermentation tank夹层发酵罐. A temperature of 43° C is maintained for 4-6 h under quiescent静止 (no agitation) conditions. This temperature is a compromise兼顾between the optimums for the two micoorganisms (ST 39° C; L

B 45° C). The titratable acidity 滴定酸度is carefully monitored until the TA is to %. At this time the jacket is replaced with cool water and agitation begins, both of which stop the fermentation. The coagulated product is cooled to 5-22° C, depending on the product. Fruit and flavour may be incorporated加入 at this time, then packaged. The product is now cooled and stored at refrigeration temperatures (5° C) to slow down the physical, chem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degradation.

2. Please describe Advantages of UHT of milk and Difficulties with UHT

(1)Advantages of UHT

High quality:

The D and Z valves are higher for quality factors than microorganisms. The reduction in process time due to higher temperature (UHTST) and the minimal

come-up and cool-down time leads to a higher quality product.

Long shelf life:

Greater than 6 months, without refrigeration, can be expected.

Packaging size:

Processing conditions are independent of container size, thus allowing for the filling of large containers for food-service or sale to food manufacturers (aseptic fruit purees in stainless steel totes).

Cheaper packaging:

Both cost of package and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costs; laminated packaging allows for use of extensive graphics

(2) Difficulties with UHT

Sterility:

Complexity of equipment and plant are needed to maintain sterile atmosphere between processing and packaging (packaging materials, pipework, tanks, pumps); higher skilled operators; sterility must be maintained through aseptic packaging

Particle Size:

With larger particulates there is a danger of overcooking of surfaces and need to transport material - both limits particle size

Equipment:

There is a lack of equipment for particulate sterilization, due especially to settling of solids and thus overprocessing

Keeping Quality:

Heat stable lipases or proteases can lead to flavour deterioration, age gelation of the milk over time - nothing lasts forever! There is also a more pronounced cooked flavour to UHT milk.

3. Cheese:

Traditionally, cheese was made as a way of preserving the nutrients保存 of milk. In a simple definition, cheese is the fresh or ripened product obtained after coagulation and whey separation of milk, cream or partly skimmed milk, buttermilk or a mixture of these products. It is essentially the product of selective concentration of milk. Thousands of varieties of cheeses have evolved逐步形成 that are characteristic of various regions of the world.

Some common cheesemaking steps will be outlined概述 here. Also included is a document entitled Making Cheese at Home, which includes some helpful references, several simple cheese making procedures and information about sourcing cheese making supplies.

Treatment of Milk

Additives

Inoculation and Milk Ripening

Coagulation

o enzyme

o acid

o heat-acid

Curd 凝乳块Treatment

Cheese Ripening

Treatment of Milk for Cheesemaking

Like most dairy products, cheesemilk must first be clarified, separated and standardized. The milk may then be subjected 进行to a sub-pasteurization treatment (亚巴氏杀菌)of 63-65° C for 15 to 16 sec. This thermization热处理 treatment results in a reduction 降低of high initial bacteria counts 原始菌群数before storage. It must be followed by proper pasteurization. While HTST pasteurization (72° C for 16 sec) is often used, an alternative heat treatment of 60° C for 16 sec may also be used. This less severe heat treatment is thought to result in a better final flavour cheese by preserving some of the natural flora(微生物群). If used, the cheese must be stored for 60 days prior to sale, which is similar to the regulations for raw milk cheese.

Homogenization is not usually done for most cheesemilk. It disrupts 破环the fat globules and increases the fat surface area where casein particles adsorb吸附. This reults in a soft, weak curd at renneting酶凝 and increased hydrolytic rancidity 水解酸败.

Additives

The following may all be added to the cheese milk:

Calcium choride

nitrates

colour

hydrogen peroxide过氧化氢

lipases酯酶

Calcium choride is added to replace calcium redistributed 重新分布during pasteurization. Milk coagulation by rennet during cheese making requires an optimum 最适的balance among ionic calcium离子 and both soluble insoluble calcium可溶与不可溶 phosphate salts. Because calcium phosphates have reverse solubility相反的溶解度 with respect to temperature, the heat treatment from pasteurization causes the equilibrium平衡 to shift转换 towards insoluble不溶 forms and depletes耗尽both soluble calcium phosphates and ionic calcium. Near normal equilibrium平衡 is restored重新建立 during 24 - 48 hours of cold storage, but cheese makers can't wait that long, so CaCl2 is added to restore ionic calcium and improve rennetability 酶凝特性. The calcium assists in有助于 coagulation and reduces the amount of rennet required.降低酶用量

Sodium or potassium nitrate硝酸钠或钾is added to the milk to control the undesirable effects of Clostridium tyrobutyricum芽孢梭状杆菌 in cheeses such as Edam, Gouda, and Swiss.

Because milk colour varies from season to season, colour may added to standardize the colour of the cheese throughout the year. Annato奶酪黄, Beta-caroten胡萝卜素e, and paprika辣椒红 are used.

The addi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过氧化氢 is sometimes used as an alternative treatment for full pateurization.

Lipases, normally present in raw milk, are inactivated during pasteurization. The addition of kid goat lipases are common to ensure proper flavour development through fat hydrolysis.

Inoculation and Milk Ripening

The basis of cheesemaking relies on the fermentation of lactose by lactic acid bacteria (LAB). LAB produce lactic acid which lowers the pH and in turn assists coagulation, promotes syneresis促进收缩, helps prevent spoilage and pathogenic bacteria 病原菌from growing, contributes to cheese texture, flavour and keeping quality. LAB also produce growth factors which encourages the growth of non-starter organisms, and provides lipases and proteases蛋白酶 necessary for flavour development during curing. Further information on LAB and starter cultures can be found in the microbiology section.

After innoculation with the starter culture, the milk is held for 45 to 60 min at 25 to 30° C to ensure the bacteria are active, growing and have developed acidity. This stage is called ripening the milk and is done prior to renneting.

Milk Coagulation凝乳

Coagulation is essentially the formation of a gel by destabilizing the casein micelles破环酪蛋白胶粒 causing them to aggregate聚合 and form a network网络结构 which partially immobilizes束缚 the water and traps束缚 the fat globules in the newly formed matrix. This may be accomplished with:

enzymes 酶凝

acid treatment 酸凝

heat-acid treatment加热酸凝

Enzymes

Chymosin牛乳酶, or rennet, is most often used for enzyme coagulation.

Acid Treatment酸处理

Lowering the pH of the milk results in casein micelle destabilization酪蛋白的不稳定 or aggregation凝聚. Acid curd酸凝块 is more fragile易碎 than rennet curd 酶凝块due to the loss of calcium. Acid coagulation can be achieved naturally with the starter culture, or artificially人工酸化 with the addition of gluconodeltalactone葡萄糖酸内酯. Acid coagulated fresh cheeses may include Cottage cheese(农家奶酪), Quark, and Cream cheese奶油奶酪.

Heat-Acid Treatment加热酸处理

Heat causes denaturation of the whey proteins. The denatured proteins then interact 相互作用 with the caseins. With the addition of acid, the caseins precipitat沉淀e with the whey proteins. In rennet coagulation, only 76-78% of the protein is recovered, while in heat-acid coagulation, 90% of protein can be recovered获得.

Examples of cheeses made by this method include Paneer印度奶酪,奶豆腐, Ricotta 意大利乳清奶酪 and Queso Blanco鲜奶酪.

Curd Treatment凝块处理

After the milk has gel 胶体,胶凝块has been allowed to reach the desired firmness 硬度, it is carefully cut into small pieces with knife blades 奶酪刀or wires. This shortens the distance缩短距离 and increases the available area增加有效面积 for whey to be released利于乳清批出. The curd pieces immediately begin to shrink收缩 and expel 排除the greenish 绿色liquid called whey. This syneresis收缩 process is further driven by a cooking stage. The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causes the protein matrix蛋白胶粒 to shrink due to increased hydrophobic interactions疏水作用, and also increases the rate of fermentation of lactose to lactic acid. The increased acidity also contributes to shrinkage of the curd particles酸度的增加也能促进凝块粒子的收缩. The final moisture content水分含量 is dependant on the time and temperature of the cook stage. This is important to monitor carefully because the final moisture content of the curd determines the residual amount of fermentable lactose可发酵乳糖的残留量 and thus the final pH of the cheese after curing. When the curds have reached the desired moisture and acidity they are separated from the whey. The whey may be removed from the top or drained乳清排除口 by gravity 重力. The curd-whey mixture凝块-乳清混合物 may also be placed in moulds模具 for draining继续排除乳清. Some cheese varieties, such as Colby科尔比氏干酪, Gouda 高达, and Brine Brick include a curd washing凝乳块清洗 which increases the moisture content, reduces the lactose content and final acidity, decreases firmness, and increases openness of texture.

Curd handling from this point on is very specific for each cheese variety. Salting 腌制 may be achieved through brine盐水,卤水 as with Gouda, surface salt 表明腌制—干腌as with Feta, or vat salt桶 as with Cheddar. To acheive the characteritics of Cheddar, a cheddaring stage堆砌 (curd manipulation处理), milling 切割(cut into shreds碎块), and pressing at high pressure are crucial关键技术.

Cheese Ripening奶酪的成熟

Except for fresh cheese, the curd is ripened, or matured,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and times until the characteristic flavour, body and texture profile is achieved. During ripening, degradation of lactose, proteins and fat are carried out by ripening agents. The ripening agents in cheese are:

bacteria and enzymes of the milk

lactic culture

rennet

lipases

added moulds or yeasts

environmental contaminants

畜产品加工学试题库

畜产品加工学试题库 教材:周光宏主编 一、单项选择题 (P72)将是品在密闭的容器内产生的水蒸气与同温度条件下纯水产生的水蒸气压力的比值称之为【 B 】 A. HACCP B. 水分活度(Aw) C. PSE D. 嫩度 (P80)肉类冷却的短期储藏保鲜的常用温度是【 B 】A. -18℃以下 B. 0~4℃ C. 10~15℃ D. 45~30℃ (P81)将新鲜猪肉贮藏7~14天最好的贮藏方法是【 A 】A. 常温储藏 B. 辐射保藏法 C. 0~-1℃的冷藏法 D. -18~-23℃的冻藏法 (P86)要将鲜猪肉保藏4~6个月,其最好的贮藏方法是【 D 】A. 真空包装贮藏 B. 辐射保藏法 C. 0~-1℃的冷藏法 D. -18~-23℃的冻藏法 (P94)味精是食品烹调和肉制品加工中常用的鲜味剂,其中的主要成分是【 A 】A. 谷氨酸钠盐 B. 肌苷酸钠 C. 鸟苷酸钠 D. 肌精 (P100)下列哪一种物质属于天然防腐剂。【 B 】A. 山梨酸及其钾盐 B. 细菌素(Nisin) C. 苯甲酸及其钠盐 D. 乳酸钠 (P102)对于含水量较高的原料肉用于生产干制品或半干肉制品时,采用最合适的腌制方法是 【 A 】A. 干腌法 B. 湿腌法 C. 腌水注射法 D. 混合腌制法 (P102)猪瘦肉在用适量的硝酸盐进行腌制时,产生出鲜艳的玫瑰红色(或粉红色)是因为【 D 】A. 肌红蛋白与氧气结合生成氧合肌红蛋白 B. 肌红蛋白中的Fe2+被氧化成Fe3+ C. 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生成氧和血红蛋白 D. 肌红蛋白与亚硝酸盐反应生成亚硝基肌红蛋白 (P105)将原料肉经机械的作用又大变小的过程称为:【 A 】A. 粉碎、切割或斩拌 B. 混合 C. 乳化 D. 腌制 (P115)将食品中的一部分水排除的过程称之为【 D 】A. 烘烤 B. 油炸 C. 烟熏 D. 干燥 (P122)利用油脂的沸点远高于水的沸点的温度条件下对肉食品进行热加工处理的过程称之为 【 D 】 A. 烘烤 B. 干燥

高中生物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

东营市一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第I卷共60分,1~30小题每题1分,31~50小题每题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高倍镜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转至高倍镜 B.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C.把视野调亮,图像才清晰 D.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倍数 ,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区别在于() A.有无核物质 B.有无细胞质 C.有无核膜 D.有无细胞壁 3.细胞学说揭示了()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人们对细胞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4.关于DNA和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二者都能携带遗传信息 B.二者的基本单位都是核苷酸 C.组成二者的糖都是五碳糖只存在细胞核内,RNA只分布在细胞质中 5.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 ; B.所有细胞的组成成分都含有纤维素 C.谷物中含量最丰富的多糖是淀粉和纤维素 D.在人和动物皮下含量最丰富的储能物质是脂肪 6.下列哪种物质的合成过程需要供给氮源() A.糖原 B.淀粉 C.脂肪 D.胰岛素 7.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膜的组成成分可以从内质网膜转移到高尔基体膜,再转移到细胞膜 B.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 C.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D.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 / 8.下列选项中,含有相同元素的一组化合物是() A.纤维素和叶绿素B.脂肪和磷脂 C.三磷酸腺苷和核糖核酸D.胆固醇和血红蛋白 9.右图表示免疫球蛋白IgG的结构示意图,其中-S-S-表示连接两条相邻肽链的二硫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A.构成IgG的基本元素有C、H、O、N B.连接IgG基本单位的化学键的结构式是-NH-CO- C.该IgG分子中至少含有4个氨基和4个羧基 D.与IgG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10.大豆根尖细胞所含的核酸中,含有碱基A、G、C、T的核苷酸种类数共有() A.8 B.7 C.5 D.4 / 11.一些实验必须先制作玻片标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下面的实验过程错误 ..的是() A.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 B.DNAD的观察: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 C.质壁分离观察:撕取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D.线粒体观察: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观察

畜产品生产与加工

畜产品加工学试卷(A 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12 分) 1香肠2.肉的尸僵3.酥炸4.罐头发汗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16 分)1.影响肉类冷却速度的主要因素是:冷却间的温度、和。2.酱卤制品加工中有两个主要工序,分别是:和。 3.人造肠衣一般分为三类,即纤维素肠衣、和。 4.肉类腌制方法有干腌法、湿腌法、和。 5.成熟的肉与未成熟的肉,其和有明显区别。 6.肉制品中常用的抗氧化剂可分为和抗氧化剂两大类。 7.酱卤制品包括白煮肉类、和三大类。 8.对软罐头杀菌工艺有影响的因素有三点:内容物的、和软罐头内的残留空气量(真空度)。三、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20 分)1.按1992 年我国提出的肉制品的“门类”和“类”的原则分类,压缩火腿类属于()门类。A. 腌腊制品B.香肠制品C.干制品D.火腿制品2.下列牛种属于中国牛种的是()。A.和牛B.短角牛C.秦川牛D.海福特牛3.气调包装的气体最常用的有()等。A.CO2 和CO B.CO、CO2 和O2 C.CO2、O2 和N2 D.CO、O2 和N24.肉是()维生素的主要来源。A.A 族B.B 族C.C 族D.D 族5.下列蛋白质属于肌原纤维蛋白质的是(。)A.肌红蛋白B.肌球蛋白C.肌溶蛋白D.胶原蛋白6.肉的保水性主要取决于肌肉对()的保持能力。A.结合水B.不易流动水C.自由水D.纯水7.肉类干制品的含水量一般控制在()。A.8~20 B.1~5 C.20~28 D.28~38 8.作为西式肉制品,尤其是香肠,()是最基本的调味料。A.花椒B.胡椒C.甘草D.桂皮9.传统板鸭生产中,采用的腌制方法是(。)A.干腌法B.湿腌法C.盐水注射法D.混合腌制法10.羊肉膻味是由()所致。A.低级饱和脂肪酸B.低级不饱和脂肪酸C.高级饱和脂肪酸D.高级不饱和脂肪酸11.()是利用存在于自然界的大量微生物所具有的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除去废水中的溶解的胶体有机污染物质。A.预处理B.物理处理C.生物处理D.机械处理12.()是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畜禽致昏法。A.麻电法B.二氧化碳窒息法C.机械击晕法D.枪击法13.生产肉类罐头的空罐常采用()制成。A.马口铁B.铝合金C.涂料铁D.玻璃材料14.一般油炸制品的最适油温应控制在()的范围内。A.100℃~120℃ B.130℃~140℃ C.150℃~160℃ D.180℃~200℃15.烧烤的关键在于掌握炉温,一般炉温在()之间。A.160℃~180℃ B.200℃~220℃ C.230℃~250℃ D.260℃~280℃16.熏烟中抗氧化作用最强的物质是()。A.有机酸B.醇类C.羰基化合物D.酚类17.腌制中式火腿的最适温度应是腿温(),室温不高于8℃。A.不低于0℃ B.低于0℃ C.接近5℃ D.低于自然温度18.肉制品中的磷酸盐使用量一般以()为宜。A.1~4 B.0.1~0.4 C.0.01~0.04 D.0.5~0.819.国标规定,鲜猪肉的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为()mg/100g。A.≤15 B.≤20 C.≤30 D.gt3020.下列因素中,最明显促进脂肪氧化腐败的因素是()。A.水B.空气C.光D.细菌四、判断题(每小题1 分,共8 分。正确打“√” ,错误打“×” )1.反刍动物体内硬脂肪含量较高,而亚油酸含量低,因此牛羊脂肪较猪禽坚挺。()2.动物胴体包括肌肉组织、脂肪组织、结缔组织、骨组织和皮毛组织五大部分。()3.肌肉注射法只适合于去骨肉腌制时使用。()4.动物年龄小,相对结缔组织少,所以肉比较嫩。()5.肉类的极限pH 值越低,其硬度越大。()6.国标规定:肉类制成成品后的残留量以亚硝酸钠计不得超过0.3g/kg 为度。()7.在反压冷却时要注意温度变化,以防包装袋破裂。()8.只有霉菌及细菌芽孢对烟熏的作用较稳定。()9.挂炉烧烤法花费人工少,对环境污染少,一次烧烤的量较多,成品质量比明炉烧烤法好。()10.不同的油炸制品,工艺大同小异。()11.理化检验主要为罐头成品的质量和杀菌操作技术的功效提供依据。()12.对牛、羊肉来说,为防止冷却收缩,在pH 值尚未降至6 以下时肉温不得低于10℃。()五、问答题1.简述中式肉制品的特点。2.影响畜禽放血的因素有哪些?放血不良对制品会产生什么影响?3.什么是肉糜脯?简述其加工工艺要点。4.简述成型火腿生产过程中的温度要求及其机理。 畜产品加工学(A 卷答案)一、名词解释1.泛指以畜禽肉为原料,经腌制或未经腌制,切碎成丁或绞碎成颗粒或斩拌乳化成肉糜,加入其他配料均匀混合之后灌入肠衣内,经烘烤、

高一生物必修二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生物必修二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B.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C.除病毒外,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D.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2.下列哪一项说法不符合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B.细胞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生物整体的生命过程起作用 C.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D.细胞中只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其他物质 3.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生活在人的大肠内的细菌等生物②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 ③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双球菌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 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②①D.③①④ 4.下面是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叶表皮气孔时的几个操作 步骤。要把显微镜视野下的图像从右下图中的甲转为乙, 规范的操作步骤是()

①移动载玻片②调节光圈和反光镜③转动转换器 ④转动细准焦螺旋⑤转动粗准焦螺旋 A.①③②④B.②③④① C.④③①⑤D.③②①⑤ 5.洋葱与大肠杆菌细胞最显著的区别是() A.有无核物质B.有无细胞质C.有无核膜D.有无细胞膜 6.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对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有()A.Fe、Mn、Zn、Mg B.Zn、Cu、Mg、Ca C.Zn、Cu、B、Mn D.Mg、Mn、Cu、Mo 7.下列有关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B.都是由C、H、O、N 4种元素组成 C.基本组成单位都是五碳糖D.基本组成单位都是六碳糖 8.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 A.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鉴定 B.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再加入乙液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和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要现配现用 9.甲硫氨酸的R基是-CH 2-CH 2 -S-CH 3 ,它的分子式是() A.C5H11O2NS B.C3H7ONS C.C5H11O2S D.C5H10O2NS 10.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由100个氨基酸所组成的1个环状多

畜产品加工学试题(卷)

冷却肉:chilled meat 冷冻肉:frozen meat 分割肉:cut meat 剔骨肉:boneless meat 肉制品:meat product 乳脂肪:milk fat 或butter fat 乳蛋白质:milk protein 中英文互译: 瘦肉或精肉:lean meat 红肉:red meat 白肉:white meat 内脏(下水)gut 禽肉:poultry meat 野味:game meat 鲜肉:fresh meat 酪蛋白:casein 酪蛋白酸钙-磷酸钙复合体:calcium caseinate-calcuimphosphate complex 副酪蛋白:para-casein α-乳糖水:α-lactose monohydrate 低聚糖:oilgosaccharide 己糖胺:hexosamine 无机物:inorganic salt 乳浆脂酶:plasma lipase 稀奶油:cream 奶油:butter 脱脂乳:skim milk 填空题: 肌肉含水70%,皮肤为60%,骨骼为12%~15%,动物越肥,其胴体水分含量越低。 肌肉中80%水分是不易流动水状态存在于纤丝、肌原纤维及肌细胞膜之间。肉的保 水性能主要取决于肌肉对此类水的保持能力。死后肌肉的pH 降低是肉的保水性能差的 主要原因,同时,充分成熟后,肉的保水性有所增加。 15℃时,正常乳的比重平均为1.032;在20℃时正常乳的相对密度平均为1.030。 在同温度下乳的相对密度较比重小0.0019,乳品生产中常以0.002的差数进行换算;密 度收温度影响,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实测值就减少或增加0.002。 HACCP 管理系统包括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建立关键限值、关键控制点 的监控、纠正措施、建立记录保持程序、简历验证程序这7个环节。 正常乳的粘度为0.0015~0.002Pa ·s ,牛乳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牛乳的冰点一般为—0.525~—0.565℃,平均为—0.540℃。 一般一个鸡蛋重量为 52g 鸭蛋为85g 鹅蛋为180g 新鲜鸡蛋的相对密度在1.08~1.09之间 PH :正常新鲜牛乳的 pH 为 6.56.7。 沸点:在 101.33kPa 下为 100.55℃。比热 容:按乳成分的百分含量计算得牛乳的比热容约为 3.89kJ/kg.K 。 表面张力在 20℃ 时为 0.040.06N/cm 。电导率:0.0040.005S/m 。 氧化还原电位(Eh )为0.230.25V 。 1.肌肉中蛋白质约占20%,分为三类:肌原纤维蛋白占总蛋白的40%~60%;肌浆蛋白, 占20%~30%;结缔组织蛋白约占10% 2.肌球蛋白是肌肉中含量最高也是最重要的蛋白质,约占肌肉总蛋白质的1/3,占肌原 纤维蛋白的50%~55%,肌球蛋白是粗丝的主要成分,构成肌节的A 带。形状很像“豆芽”, 由两条肽链相互盘旋构成。酶作用下水解成两个部分:重酶解肌球蛋白(HMM )和轻酶 解肌球蛋白(LMM )。在pH5.6、加热到35°C 时,肌球蛋白就可形成热诱导凝胶。 还原酶:reductase 培根:bacon 热狗:hot dog 沙拉:salad 咸鸭蛋:salted duck egg 火腿制品:ham 香肠:sausage

畜产品复习题3

畜产品加工学题库 一、名词解释 冷却肉(冰鲜肉):指对屠宰后畜胴体迅速进行冷却处理,使胴体温度(以后腿内部为测量点)在24h内降为0-4℃,并在后续的加工、流通和零售过程中始终保持在0-4℃范围内的鲜肉。 肉的冻结贮藏:在-24℃以下温度将原料肉的中心温度降低到-18℃以下,在-18℃以下温度贮藏的方法称为肉的冻结贮藏。 冷收缩:主要是在牛、羊肉上发生,即宰杀后短时间进行快速冷却时肌肉产生强烈收缩的现象。 宰后僵直:动物屠宰后,胴体由于肌肉中肌凝蛋白凝固、肌纤维硬化,所产生的肌肉变硬的过程。 解僵:肌肉达到最大僵直以后,继续发生着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逐渐使僵直的肌肉持水性回升而变的柔软多汁,并获得细致的结构和美好的滋味,这一过程称之为解僵。 发酵肉制品:在自然或人工控制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发酵作用,产生具有特殊风味,色泽和质地,且具有较长保存期的肉制品。 低酸发酵肉制品:PH为5.5的发酵肉制品。 高酸发酵肉制品:绝大多数用发酵剂接种或用发酵香肠的成品接种。PH在5.4以下。 半干香肠:景细菌作用,pH下降到5.3以下,在发酵和加热过程中去掉15%的水分的碎肉制品。 干香肠:经过细菌作用,PH在5.3以下,再经干燥去掉25%~50%的水分,最终使水分与蛋白质比例不超过2.3:1的碎肉制品。 蛋白指数:蛋白指数是指浓厚蛋白与稀薄蛋白的质量之比,浓厚蛋白越多则蛋越新鲜,新鲜蛋的蛋白指数为6:4或5:5。 蛋黄指数:蛋黄指数用蛋黄高度与蛋黄直径的比值或用百分率表示,代表蛋黄的品质和禽蛋的新鲜程度。 哈夫单位:哈夫单位是根据蛋重和浓厚蛋白的高度计算出的衡量禽蛋新鲜度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Hu=100Log(H-1.7W)+7.6)。 湿蛋制品:是指将新鲜鸡蛋清洗、消毒、去壳后,将蛋清与蛋黄分离(或不分离),搅匀过滤后,杀菌或添加防腐剂(有些制品还经浓缩)后制成的一类制品。 蛋黄酱:是利用蛋黄的乳化作用,以精制植物油、食醋、鸡蛋和蛋黄为基本成份,经加工制成的乳化状半固体食品。 二、填空 2.原料肉的低温贮藏方法可以分为__冷却贮藏_和_冻结贮藏__两种。 3.液体解冻法主要用_水浸泡__或_喷淋_的方法。 4.冻肉的颜色在保藏过程中逐渐变暗主要是由于___血红素的氧化以及__表面水分蒸发 ___而使色素物质浓度增加所致。 5.干耗的程度受冷藏温度、相对温度和空气流速等因素的影响。 6腌腊肉制品中添加的食盐能起__调味__、__防腐保鲜__、_提高保水性、__促进凝胶形成_作用。 6.腌制有___湿腌法___、_干腌法__、__混合腌制法___、__盐水注射法__四种方法。

【免费下载】课程表 Microsoft Word 文档

灵寿县职业中学畜牧兽医专业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课程表星期六星期日星期一123456星期三123456星期五 一班 实践课专1专2专3专4公1公2 实践课专1专2专3专4公3公4实践课二班实践课专2专3专4公1公2专1实践课专2专3专4公3公4专1实践课三班实践课专3专4公1公2专1专2实践课专3专4公3公4专1专2实践课四班实践课专4公3公4专1专2专3实践课专4公1公2专1专2专3实践课五班实践 课公3公4专1专2专3专4实践课公1公2专1专2专3专4实践课注:专业:1、养猪与猪病防治 2、畜禽生产 3、兽药与药理基础 4、畜产品加工学 公共:1、时事政治 2、农村实用英语 3 、农村经济与社会 4、文明礼仪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期末模拟试题及解答

高一生物 期末模拟考试 第Ⅰ卷(选择题)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 1.5 分,共 69 分。) 1.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探索经过了( ) A .实验 → 假设 → 验证 → 结论 B .实验 → 分析 → 假设 → 结论 C .假设 →实验→结论→验证 D .分析 →假说→实验→验证 2.马的黑色与棕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黑色马与棕色马交配的不同组合及结果如下: ①黑×棕→1匹黑 ②黑×黑→2匹黑 ③棕×棕→3匹棕 ④黑×棕→1匹黑+ 1匹棕 根据上面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黑色是显性性状,棕色是隐性性状 B .棕色是显性性状,黑色是隐性性状 C .交配的不同组合中的黑马和棕马肯定都是纯合子 D .无法判断显隐性,也无法判断哪种马是纯合子 3.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例如图所示,则亲本 的基 因型为( ) A . DD × dd C . Dd ×Dd D . dd ×dd 4.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在 F 2 中能 够稳定遗传的个体数占( ) 5.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是由于( ) 7.已知一色觉正常女孩的祖母是红绿色盲,这个女孩携带红绿色盲基因的可能性是( ) B . C . D . 9.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下列对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合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细菌 B .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噬菌体 C .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酶来自噬菌体 B .dd ×Dd A . l/16 B .2/16 C .3/16 D . 4/16 A .着丝点的分裂 B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 .DNA 的复制 6.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是( A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D .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 B .萨顿蝗虫细胞观察实 验 A .25% B . 50% C .75% D . 100% 8.在下列 4 个遗传系谱中 传病是( ) 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 ,只能是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

东北农业大学畜产品加工学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81577--东北农业大学畜产品加工学期末备考题库81577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 简答题: (1)酱卤制品加工工艺中煮制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1)煮制使肉粘着,凝固,产生与生肉不同的硬度,齿感,弹力等物理变化,具有固定制品形态、风味和色泽,并达到熟制的目的; (2)煮制可以杀死微生物和寄生虫,提高制品的贮藏稳定性和保鲜效果。 (2)什么是干肉制品? 正确答案:干肉制品是指将原料肉先经熟加工,再成型、干燥或先成型再经熟加工制成的易于常温下保藏的干熟类肉制品。干肉制品可直接食用,具有营养丰富,美味可口,重量轻,体积小,食用方便,质地干燥,便于携带的特点。 (3)发酵肉制品可能存在哪些安全性问题? 正确答案:(1)肉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在发酵产酸之前或当中生长并产生肠毒素。(2)产品中可能有致病性细菌(如沙门氏菌和李斯特氏菌)存活。 (3)由霉菌成熟的香肠可能会有产真菌毒素的霉菌生长。 (4)亚硝胺和生物胺和危害。 (4)液蛋加工过程中晒蛋的原因? 正确答案:原因:①蛋壳表面的余水中也可能残存有细菌,余水进入蛋液会对蛋液造成污染。②空气中的细菌易于粘附在蛋壳表面。③蛋壳外膜消失,气孔外露,易污染。 (5)成型火腿的加工原理。 正确答案:成型火腿的加工原理 (1)粘结力来源于二个方面:一方面是经过腌制尽可能促使肌肉组织中的盐溶性蛋白溶出;另一方面在加工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如卡拉胶,植物蛋白、淀粉及改性淀粉。

(2)弹性和切片性:经滚揉后肉中的盐溶性蛋白及其他辅料均匀地包裹在肉块、肉粒表面并填充于其空间,经加热变性后刚将肉块、肉粒紧紧粘在一起,并使产品富有弹性和良好的切片性。 (3)鲜嫩:成型火腿经机械切割嫩化处理及滚揉过程中的摔打撕拉,使肌纤维彼此之间变得疏松,再加之选料的精良和高的含水量,保证了成型火腿的鲜嫩特点。 (4)高出品率:成型火腿的盐水注射量可达20%-60%,肌肉中盐溶性蛋白的提取,复合磷酸盐的加入,pH值的改变以及肌纤维间的疏松状都有利于提高成型火腿的保水性,因而提高了出品率 名词解释: (1)腊肉 正确答案:是指用较少的食盐配以其他风味辅料腌制后,再经长期风干、发酵或经烘烤、日晒、熏制等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类耐贮藏,并具特殊风味的肉制品。 (2)灌肠制品 正确答案:是以畜禽肉为原料,经腌制(或不腌制)、斩拌或绞碎而使肉成为块状、丁状或肉靡状态,再配上其他辅料,经搅拌或滚揉后而灌入天然肠衣或人造肠衣内经烘烤、熟制和烟熏等工艺而制成的熟制灌肠制品或不经腌制和熟制而加工成的需冷藏的生鲜肠。 (3)发酵肉制品 正确答案:在自然或人工控制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发酵作用,产生具有特殊风味,色泽和质地,且具有较长保存期的肉制品。

畜产品工艺学试题

畜产品工艺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皱胃酶: 2、异常乳:常乳的成分,和性质基本稳定,当牛乳受到生理疾病饲养管理环境,及其他各种原因因素影响时,乳的成分和性质发生变化,不适于作为原料乳, 这类生鲜乳,成为异常乳。 3、酪蛋白:70℃时调节脱脂乳的ph值至4.60,沉淀的一类蛋白质称为酪蛋白。 4、肉的成熟: 5、肉的保水性:也称系水力或持水力,是指肌肉受到外力作用时,对肉中原有水分与添加剂计入中的水分的保持能力。 二、简答题 1、请写出搅拌型酸乳的生产工艺流程。 2、乳分散系的构成及其特征? (1)真溶液:乳中的乳糖水溶性盐类,水溶性维生素等,成分子或离子态,分散于乳中,形成,真溶液,其微粒直径小于或接近于1nm (2)高分子溶液:乳蛋白及乳球蛋白成,大分子,态分散于乳中。形成典型的高分子溶液,其威力而,直径为15到50nm (3)胶体悬浊液:酪蛋白在乳中形成了蛋白钙-磷酸钙复合体胶体,从其结构性质及分散度来看,它处于一种过渡态,一般把它列入胶体悬浮的范畴,焦点而直径为30-800nm,平均为100nm。 (4)乳浊液:乳脂肪是以脂肪球形式分散于乳中形成乳浊液。脂肪球直径为100~10000纳米。此外,乳中有少量部分以分子态在乳中,部分经搅动后再乳中成泡沫状态。 3、乳的杀菌和灭菌方法及其主要工艺参数是什么? (1)低温杀菌时杀菌乳:指乳经62-65摄氏度,三十分钟保温杀菌。 (2)高温短时杀菌乳:指牛乳经期12-75摄氏度,保持十五秒或20-85摄氏度,保持10-15秒。 (3)超高温杀菌乳:制牛乳加热至130-150摄氏度,保持0.5-4秒杀菌的乳。 4、肉类食品加工中使用磷酸盐的作用。

畜产品加工学复习资料

1、第6~7肋膘厚为6cm以上(脂肪型)、3cm以下(腌肉型/瘦肉型)、3~5cm(兼用型 /鲜肉型)。 2、寒羊的脂尾类型不一,可分为大尾和小尾两种。 3、山羊肉质略逊于绵羊。 4、胴体:是指畜禽屠宰后除去毛、皮、头、蹄、内脏(猪保留板油和肾脏,牛、羊等 毛皮动物还要除去皮)后的部分。 5、原料肉:是指胴体中的可食部分,即除去骨的胴体,又称其为净肉。 6、肌肉组织50%~60%,脂肪组织15%~45%,骨组织5%~20%,结缔组织9%~13%。 肌肉组织越多,含蛋白质越多,营养价值越高。结缔组织数量越少,营养价值低。 脂肪组织多,肉肥且热量高。骨骼组织数量少,则质量高。 7、热鲜肉:指畜禽屠宰后,肉不经过成熟过程,或在常温下放置完成的成熟过程,在 整个后销售过程中,不采取降温措施,直接出售的肉类。 8、冷却肉:是指对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屠宰后的畜禽胴体迅速进行冷却处理,使胴体温 度(以后腿为测量点)在24h内降为0~4℃,并在后续的加工、流通和零售过程中始终保持在0~4℃范围内的鲜肉。冷冻肉:是指畜禽屠宰后的肉经过低温冷却后,再置于-18℃以下的环境下冻结保存的肉类。区别:冷却肉是将温度降到0~4℃,冷冻肉是将温度降到-18℃以下;冷冻肉在解冻时细胞中的汁液渗漏出来,造成营养流失、风味下降,而冷却肉则汁液流失少、质地柔软有弹性、滋味鲜美、营养价值高; 冷却肉的保质期在一周以上,而冷冻肉的保质期则可达到一年以上;冷却肉相对冷冻肉不必解冻,食用方便。 9、肌纤维:构成肌肉的基本单位,也叫肌纤维细胞。肌内膜:肌纤维与肌纤维之间被 一层很薄的结缔组织膜围绕隔开,此膜叫~。初级肌束:每50~150条肌纤维聚集成束,成为~。肌束膜:初级肌束被一层结缔组织膜所包裹,此膜叫~。二级肌束(次级肌束):由数十条初级肌束集结在一起并由较厚的结缔组织膜包围就形成了~。肌外膜:由许多二级肌束集结在一起形成肌肉块,其外面包有一层较厚的结缔组织膜。 10、肌肉组织(脂肪)的作用:①嫩化②风味 11、肌肉组织在生物医学上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12、肌膜是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的。 13、肌原纤维是肌细胞独有的细胞器。 14、肌丝可分为粗丝和细丝,粗丝主要由肌球蛋白组成,细丝主要由肌动蛋白分子组成。 光线较暗的区域称为暗带(A带),光线较亮的区域称为明带(I带)。I带的中央有一条暗线,称为“Z-线”,A带的中央也有一条暗线称为“M-线”,“M-线”附近有一颜色较浅的区域,称为“H区”。两个相邻“Z-线”间的肌原纤维称为肌节。 15、组织蛋白酶对肉的成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6、白肌和红肌的区别:白肌肌红蛋白含量少,线粒体的大小与数量均比红肌少;红肌 的肌红蛋白、线粒体的含量高。 17、脂肪组织对于改善肉质、提高风味均有影响。脂肪的构造单位是脂肪细胞,脂肪细 胞是动物体内最大的细胞,脂肪细胞越大,里面的脂肪越多,因而出油率也高。18、结缔组织对各器官组织起到支持和连接作用,使肌肉保持一定弹性和硬度。结缔组 织是由少量的细胞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构成的。纤维由蛋白质分子聚合而成,可分为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三种。胶原纤维主要由胶原蛋白组成,另有脯氨酸及少量的羟脯氨酸。弹性蛋白在化学上很稳定,不溶于水,即使在水中煮沸以后,亦不能水解成明胶。 19、骨由骨膜、骨质和骨髓构成,骨密质主要分布于长骨的骨干和其他类型骨的表面,

生物必修2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1-2012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兔的长毛与白毛B.兔的短毛与狗的长毛 C.人的正常肤色与白化病D.人的双眼皮与大眼睛2.豌豆黄色(Y)对绿色(y)呈显性,圆粒(R)对皱粒(r)呈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甲豌豆(YyRr)与乙豌豆杂交,其后代中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为3:3:1:1,乙豌豆的基因型是() A. YyRr B. YyRR C. yyRR D. yyRr 3.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A.4和9 B.4和27 C.8和27 D.32和81 4.下列对一个四分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两个着丝点 B.有四个DNA分子 C.有四条染色体 D.有两对姐妹染色单体 5.等位基因是指() A.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 B.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长链上的基因 C.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基因 D.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6.下列有关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 B.每个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都形成4个成熟生殖细胞 C.人的精子中有23条染色体,那么人的神经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分别有染色体46、46、23条,染色单体0、46、23条D.减数分裂的染色体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7.若某动物细胞内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用A和a,B和b表示。下列各组精子中由同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是() A、A B、ab、ab、AB B、AB、aB、aB、AB C、AB、Ab、aB、ab D、aB、aB、ab、ab 8. 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同源染色体联会B.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着丝粒分裂 9.右图表示某动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请判断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B.该细胞中1与2;3与4是同源染色体 C.该细胞中有两对姐妹染色单体,1与2,3与4

《畜产品加工技术(一村一)》2017-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

《畜产品加工技术(一村一)》2017-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硝(亚硝)酸钠的发色机理。 2。炼乳生产中预热杀菌的目的是什么? 3.简述乳的巴氏杀菌。 4.简述皮蛋的加工原理。 二、论述题(共40分) 5.肉类嫩化的方法和机理是什么? 试题答案 一、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硝(亚硝)酸钠的发色机理。 答:硝酸盐在肉中还原物质的作用下,还原成亚硝酸盐;(3分)然后与肉中的乳酸产生复分解作用而形成亚硝酸;(3分)亚硝酸再分解产生氧化氮;(3分)氧化氮与肌肉中的肌红蛋白(或血红蛋白)结合产生亚硝基(NO)肌红蛋白或亚硝基血红蛋白,使肉具有鲜艳的玫瑰红色。(3分)加热后,球蛋白变性,形成氧化氮血色原,仍保持红色。(3分) 2.炼乳生产中预热杀菌的目的是什么? 答:(1)杀灭原料乳中的病原菌和大部分杂菌,破坏和钝化酶的活力,以保证食晶卫同时提高成品的保存性。(5分) (2)对牛乳的真空浓缩起预热作用,防止结焦,加速蒸发。(5分) (3)使蛋白质适当变性,推迟成品变稠。(5分) 3.简述乳的巴氏杀菌。 答:巴氏杀菌就是利用加热方法杀死乳中的病原微生物和大部分有害微生物的过程,同时对乳的理化性质影响最小。(5分) 牛乳巴氏杀菌方法中的低温长时杀菌,加热条件为62-65℃、30min,这种方法由于所需时间较长,效果不够理想,因此目前生产上很少采用。(5分)高温短时间杀菌通常利用列管式或片式热交换器进行杀菌,杀菌条件为72 - 75'C、 15 - 20s,因能连续处理大量牛乳且不引起乳性质的变化,因此生产中普遍采用。(5分)

肉品工艺学题库

肉品工艺学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有4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1个符合题目的要求,将其代码填入题后的【】里,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答案为下划线部分)(P17)屠宰厂的选址不得建在居民居住稠密的地区,应尽量避免位于居民区的上风向和下风向,距离居民区的距离至少应在【 C 】 A. 10米以上 B. 50米以上 C. 500米以上 D. 5000米以内 (P21)在屠宰大家畜时,要使家畜短时间处于昏迷状态,就得对家畜致昏,其中最好的方法是CO2致昏法,其工艺参数是【 A 】 A. CO2浓度65%~85%,时间15~45S B. CO2浓度100%,时间15~45S。 C. CO2浓度21%,时间2~3S。 D. O2浓度21%,时间2~3S。 (P22)育肥猪放血致死以后,要进行浸烫,以便煺毛,对于猪体在浸烫池的浸烫工艺参数是【 B 】 A. 时间30min,水温100℃ B. 时间5min,水温70℃ C. 时间30min,水温60℃ D. 时间5min,水温100℃ (P25)在对猪胴体进行分割时,各个国家有不同的划分标准。按我国的划分标准:将猪胴体的前端从第1颈椎,后端从第5~6根肋骨间,与背线成直角切断的肉是【 A 】 A. 肩颈肉 B. 臀腿肉 C. 背腰肉 D. 肋腹肉 (P25)在对猪胴体进行分割时,各个国家有不同的划分标准。按我国的划分标准:将猪胴体的从最后腰椎与荐椎结合部和背线成直角切断的肉是【 B 】 A. 肩颈肉 B. 臀腿肉 C. 背腰肉 D. 肋腹肉 (P25)在对猪胴体进行分割时,各个国家有不同的划分标准。按我国的划分标准:将猪胴体的前端去掉肩部,后端去掉臀腿部,余下的中段肉体从脊椎骨下4~6cm处平行切开的上部肉段是【 C 】 A. 肩颈肉 B. 臀腿肉 C. 背腰肉 D. 肋腹肉 (P32)在显微镜下观察有明暗相间条纹的肌肉组织是属于【 A 】 A. 骨骼肌和心肌 B. 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C. 骨骼肌 D. 骨骼肌和平滑肌 (P32)构成猪胴体的瘦肉的主要组织是【 A 】 A. 骨骼肌肉组织 B. 平滑肌组织 C. 心肌组织 D. 神经组织 (P32)构成猪胃肌肉的主要组织是【 B 】 A. 骨骼肌肉组织 B. 平滑肌组织 C. 心肌组织 D. 神经组织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期末试题

①128有丝分裂过程 92 减数分裂过程23 任丘二中2011-2012(下)高一生物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下列各组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番茄的红果和圆果 B、水稻的早熟和晚熟 C、绵羊的长毛和狗的短毛 D、棉花的短绒和粗绒 2.某种高等植物的杂合子(Aa)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目是 A、雌配子:雄配子=1:1 B、雄配子很多,雌配子很少 C、雌配子:雄配子=1:3 D、含A遗传因子的雌配子:含a遗传因子的雄配子=1:1 3.下列表述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A.D和T B.D和d C.D和D D.d和d 4.下列四个杂交组合中,理论上,子代中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的是 A.Aa×Aa B.AA×Aa C.Aa×aa D.AA×aa 5.基因型为AaBb的水稻自交,其子代的表现型、基因型分别是 A.3种、9种B.3种、16种C.4种、8种D.4种、9种 6.某一杂交组产生了四种后代,其理论比值3∶1∶3∶1,则这种杂交组合为A.Ddtt×ddtt B.DDTt×Ddtt C.Ddtt×DdTt D.DDTt×ddtt 7.将具有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的杂合子逐代自交3代,在F3中纯合子比例是() A.1/8 B.7/8 C.7/16 D.9/16 下表为三种生物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四分体数目,据表回答第8~9题: A.488B.248C.81616D.808 11.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B.萨顿蝗虫细胞观察实验 C.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D.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印证 12.下列关于色盲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母亲是色盲,女儿一定是色盲B.父亲是色盲,儿子一定是色盲 C.母亲是色盲,儿子一定是色盲D.父亲是色盲,女儿一定是色盲 13.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活的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S型细菌的 A.DNA B.RNA C.多糖荚膜D.蛋白质 1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A蛋白质是遗传物质B。DNA是遗传物质C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D.A和B 15.白化病为人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属于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现有一对夫妻,丈夫肤色正常但患红绿色盲,妻子肤色及色觉均正常,他们生有一个患有白化病兼红绿色盲的儿子,则该夫妻的基因型依次为 A.AaXbY和AAXBXb B.AaXBY和AaXBXb C.AAXbY和AaXBXb D.AaXbY和AaXBXb 16.下列为四种核酸分子结构示意图,其中可以代表转运RNA的是 生物人黑麦豚鼠 A B C D 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条)46146417.在双链DNA中有7200分碱基,由此DN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最多有氨基酸() 中期染色单体数(条) 子细胞中染色体数(条)461464A.7200个B.3600个C.2400个D.1200个18.下列各项中,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 四分体数(个)7②①DNA的复制②RNA的复制③转录④翻译⑤逆转录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 子细胞中染色体数(条)23732 8.在黑麦一列数字中,①应填写的数字是 A.14B.7C.28D.21 9.在豚鼠一列数字中,②应填写的数字是 A.16B.32C.64D.128 10..一动物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了四个四分体,则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依次是()19.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基因是DNA上有一定功能的特异碱基排列顺序 B.一个DNA分子就是一个基因 C.基因是DNA分子上特定的片段,组成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就代表遗传信息 D.它的化学结构不会发生改变 20.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一段时间后,由细菌裂解释放出的n个子代噬菌体中 A.一定有32P,可能有35S B.没有35S

畜产品加工学复习总结

畜产品加工学 绪论 畜产品加工:对畜牧业初级产品的人工处理过程。 畜产品加工学:关于畜牧业产品加工的科学理论知识和加工工艺技术及新产品开发的学问。 研究领域:肉品、乳品、蛋品及皮毛加工,与食品有关的主要是前三类。 第一章肉的结构和特性 1、胴体:即畜禽屠宰放血后,除去皮、毛、头、蹄、骨及内脏后的可食部分(组织),俗称白条肉。 2、瘦肉(精肉):骨骼肌,不包括平滑肌和心肌。 3、冷却肉:经冷加工处理,处于低温但不冻结的肉。 4、红肉:西方国家对牛、羊、猪肉的统称。 5、白肉:禽肉和兔肉。 6、肉的结构形态:肌肉组织、脂肪组织、骨骼组织、结缔组织。 7、肌肉组织(微观结构): (1)肌纤维由肌原纤维和其它成分构成,肌原纤维是肌肉特有收缩成分,约占肌纤维固形成分的60~70%。(2)肌节:肌原纤维上的一个重复结构单位,即两个相邻Z线之间的区域结构。 (3)组成:肌原纤维由更细微的肌微丝即超原纤维所组成。 8、结缔组织类型: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胶原纤维结缔组织 9、结缔组织纤维特性: 1)胶原纤维:柔软、拉力强、延伸性差;对热的反应明显,加热至60℃,收缩为正常长度的1/4~ 1/3,再加水加热则成明胶,易消化吸收,又称产胶纤维。主要分布在肌腱、软骨和皮等处。 2)弹性纤维:弹性大,强度低于胶原纤维,不易受酸、碱或加热的影响,加热130℃以上才能溶解, 是肉质变硬的一个原因,可用酶分解(如胃蛋白酶、无花果酶、木瓜酶等)。主要分布于血管、韧带等处。 3)网状纤维:酸、碱液中不润涨,加水加热不产生胶状物。重要分布于内脏等处。 10、结缔组织胶原蛋白特性: 力学特性:胶原蛋白具有很高的力学特性是来自于纤维分子间的交联,交联是由胶原蛋白分子特定的结构形成的,并整齐地排列于纤维分子之间的共价化学键。如果没有交联胶原将失去力学强度,则可溶于中性盐溶液。正由于这样,由于胶原蛋白形成的交联的程度不同,使肌肉呈现不同的韧度。如随着动物年龄的增长,胶原纤维逐渐变得强硬,对酸解和酸引起的膨胀敏感性降低。 11、蛋白质类型:肌原纤维蛋白质、肌浆蛋白质、肌质蛋白质。 12、维生素: (1)肉中脂溶性维生素很少,但B族维生素比较丰富。维生素B1特别丰富是猪肉的特点。(2)动物脏器中含维生素较多,尤其在肝脏中特别丰富,而在肌肉中维生素A、维生素C很少,这也是一个特点。13、肉的色泽(肌红蛋白决定肉色): 肌红蛋白(Fe2+)→→氧合肌红蛋白(Fe2+)→→氧化肌红蛋白(Fe3+) (暗紫红色)(鲜红色)(褐色) 14、嫩度:是指肉人口咀嚼(或切割)时对破碎的抵抗力,常指煮熟的肉类制品柔软、多汁和易于被嚼烂的程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