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四诊概要

中医四诊概要

中医四诊概要
中医四诊概要

中医四诊概要

太原肛肠医院门诊部副主任医师杨乃栋

2010-1-20

《内经》曰:“望而知之,谓之神;问而知之,谓之功;闻而知之,谓之圣;切而知之,谓之巧。”中医诊法(四诊)是中医获取人体信息,认识疾病的路径,是每个中医工作者的基本功。俗话讲:“上有蒲田之草,下有涓涓细流。”中医在“司外揣内”推断思维的基础上,构造了别阴阳,辩脏腑,论虚实,定治则的独特理论体系。这种无损伤,无痛苦的诊察方法,在辩证求因及审因论治中起重要的作用。尽管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临证时望形色、观舌苔、切脉、按腹等检查手段仍是中医工作者诊断疾病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一章望诊

望诊一般分为①全身望诊,②局部望诊,③望排出物,④望小儿指纹。

第一节望神

一、望神的医理和意义

通过望神来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现,分析判断病情的一种方法。所谓“神”一般有多种含义:一是指精神意识,二是思维活动,三是面色眼神,四是形体动态,五是语言呼吸。可以说神是对人体生命的高度概括。

关于神的产生及其与人体精气和脏腑功能的关系,在《内经》中有很多论述。认为神的产生既赖于先天之精,又赖于后天水谷精微的滋

养。只有当后天之精充足,由精所生化的气血津液充盛,脏腑组织功能正常,人才能表现的有神。

由此可见,神与精、气的关系非常密切,三者盛则同盛,三者衰则同衰。精气充足则体健神旺,抗病能力增强,即使有病也多属轻病(亚健康状态),一般预后好。如果精气亏虚,则体弱神衰,抗病能力弱,有病则重,一般预后较差。所以观察病人神的旺衰,可以了解其精气的盛衰。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正如《内经》所云:“得神者昌,失神则亡。”

古人讲;“人有三宝:精、气、神,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土。”

二、望神的主要内容:

A、望二目

因两目通于脑,目的活动直接受心神的支配,故眼神是心神的外在表现。正如《灵枢.大惑论》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谓之精。”目的视觉功能可反应脏腑精气盛衰,故望神重点是观察两目。

一般而言:凡两目黑白分明,精彩内含,神光充沛,运动灵活,有眵有泪,视物清晰者为有神,为脏腑精气充足。

凡两目晦暗呆滞,失去精彩,运动不灵,无眵无泪,视物模糊,或浮光外露者为无神,是脏腑精神虚衰。

B、望神情:

指人的精神意识和面部表情,是心神和脏腑精气盛衰的外部表现。如果心神功能正常,则人的神志清晰,反之神志昏蒙,表情淡漠,多属心神已衰,即病情加重。

C、望气色

皮肤和体表组织的色泽荣润或枯槁,是脏腑气血盛衰的重要表现。《医门法律》曰:“色者,神之旗也,神旺则色旺,神衰则色衰”。D、望体态

指人的形体动态。形体丰满还是瘦削,动作自如还是艰难。也是反应机体功能强弱的主要标志。

三、神气的判断

神的表现,按神的旺衰和病情的轻重,一般分为:得神,少神,失神,假神四种类型

A、得神

又称“有神”,其临床表现为:神志清楚,两目精彩,呼吸平稳,语言清晰,表情丰富自然,面色荣润,动作自如,反应灵敏,提示正气充足,精气充盛,机体功能正常,为健康表现。

B、少神

又称“神气不足”,一般临床表现为:精神不振,两目乏神,面色少华,肌肉松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动作迟缓,提示正气不足,可见于体质虚弱者。

C、失神

又称“无神”,是精亏神衰重病的表现,一般临床表现:面色无华,两目晦暗,形体消瘦,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提示:人体正气大伤,精气亏虚,多见于慢性久病病人,属病重病危。

D、假神

是危重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其临床表现一般为

久病。重病本已失神,突然神志清醒,目光转亮而浮光外露,此属病危,常为重病病人临终前的表现。古人比作“回光返照”或“残灯复明”。

四、望神的注意事项:

1、非常重视诊察病人的第一印象,因为神的表现在患者无意之时流露最真切。

2、做到神形合一。如体健则神旺,体弱则神衰。

3、抓住主要症状和体征。

4、注意假神和重病好转之间的区别。

第二节望色

望色又称“色诊”。主要观察病人全身皮肤(主要是面部皮肤)的色泽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可按此了解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病性的寒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

色诊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内经》中就有望色诊病的详细记载,如《素向.阴阳应像大论》中说:“善诊者,查色按脉,先别阴阳”。

一、望色诊病的原理

因心主血脉,其华在面,手足三阳经皆上行于头面部,特别是多气多血的足阳明胃经分布于面部。故面部的血脉丰盛,为脏腑气血之所荣。

一般病色可分为:黄、白、赤、青、黑五种,分别见于不同脏腑和不同性质的疾病,其具体表现和主病如下:

(一)、白色:

白色与肺和大肠有密切的关系,主虚证,主寒证,主脱血。若阳气暴脱,暴吐暴下,皆可致面色发白。

1、面色淡白无华,口唇、爪甲均无血色,称为淡白色,为营

血不良之征兆。

2、面色白而浮虚,多由阳气不足,水湿泛滥所致。多为无血

之征兆。

3、面色白中带青,称为“苍白”,多为外感寒邪,经脉拘急所

致。

(二)、黄色

黄色与脾脏有密切的关系,主虚证,主湿证,多因脾失健运,气血不充或感受疫毒所致。

1、面色淡黄,亦称为“萎黄”,多因脾胃虚弱,失血,虫症,

小儿疳积等致营血不能上荣所致。

2、面色黄虚浮,称为“黄胖”,多因脾气虚弱,湿邪内阻所致。

3、面目皮肤一身尽黄,称为“黄疸”,色黄而晦暗者,称为“阴

黄”。色黄而鲜明者如同桔皮,称为“阳黄”。

(三)、红(赤)色

赤色与心脏有密切的关系,主热症,一般为阳热之症。

1、若见面红目赤,头痛头胀,烘热阵作,多见于肝阳上亢或

肝火上炎之人。

2、若见满面通红,目兼有高热烦躁汗出,多见于热性病热盛

期。

3、若见午后颧红,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多属阴虚火旺之征

兆。

(四)、青色

青色和肝脏有密切的关系。主寒,主痛,主气滞,主惊风等。青色主要由于全身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瘀滞所致。

1、面色呈青紫色,甚至青灰色,可见于心阳暴脱,心血瘀阻

的心痛发作之时(心绞痛)。

2、面色口唇呈青紫色,可见于肺气闭塞,呼吸不利。

3、某些心脏病患者可致面色口唇呈持续性青紫征象。(五)、黑色

黑色与肾、膀胱有密切的关系,主肾虚,主虚证,主痛证,主水饮和瘀血。

1、面色黑,肌肤甲错,多为瘀血日久所致。

2、面色黑而干焦,为肾精久耙之征兆。

3、面色如同烟熏,为足少阴肾经气绝之征兆。

第三节望形体

形体强弱要与外在表现,功能状态相结合进行综合判断。

1、体强,即体质强壮,表现为骨骼粗大,胸廓宽厚,肌肉充

实,皮肤润泽。同时精力充沛,食欲旺盛,说明体魄强壮,

内脏坚实,气血旺盛,抗病力强,有病易治,预后较好。

2、体弱,即体质衰弱。表现为骨骼细小,胸廓狭窄,肌肉瘦

削,皮肤枯槁,同时精神不振,食少乏力,说明体质虚衰,

内脏脆弱,气血不足,抗病力弱,有病难治,预后较差。 至于望头面、望五官、望躯体、望二阴、望排出物、望小儿指纹等只能在临床实际中慢慢体会、了解、仔细分辨。

第四节 望 舌

舌与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 望舌质

(一)、 颜色

正常舌质的颜色为淡红色,深浅适中,一般病理色可分为以下四种:

1、 淡白舌:主寒证,主虚证。

2、 红舌:主热证。

3、 青紫舌:主瘀血证,但有寒热之分。

(二)、舌形

细嫩:主寒证。

粗老:主实热证。 舌根 舌中 舌尖 肾 脾胃 舌

肝胆 心肺

瘦薄:气血不足。

胖大:脾肾阳虚。

裂纹:热盛津伤。

齿痕:阳气虚弱。

芒刺:热邪亢盛。

(三)、望舌形态

萎软:筋脉失养。

强硬:热入心包。

震颤:气血两虚,肝风内动。

歪斜:中风和中风征兆。

短缩:征候危重。

吐弄:心脾有热。

二、望舌苔

(一)、望苔色

白苔:主表证,主寒证。

黄苔:主里证,主热证。

灰苔:多主热证,亦主寒湿和虚寒证。

黑苔:多主热证,亦主寒湿和虚寒证。(二)、望苔质

苔薄:疾病轻浅。

苔厚:外邪入里或内脏有积滞。

苔润:津液未伤。

苔燥:津伤。

苔腐腻:湿热或痰湿内盛。

花剥:胃阴不足。

附注:舌的生理功能:

一、辨别滋味;

二、协助吞咽;

三、辅助发音。

第二章闻诊

一般闻诊包括闻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

一、闻声音

一般声音洪亮,多言躁动:主实证,主热证。

一般语声重浊,主外感风寒或湿邪内困。

一般新病音哑,多属实证,

一般久病失音,多属虚证,

重病音哑,多属危证,为脏气将绝之兆。谵语,一般指邪入心包或热扰神明,多属实证。

郑声:脏精衰竭,多属虚证。

二、闻呼吸

呼吸气微,属虚证、寒证,肺肾气虚。

呼吸气粗,属实证、热证,邪热犯肺。

三、闻体气

腐臭:多见瘟疫证或身有溃疡的疮疡。

汗臭:湿温、热痹而致。

闻腥味:多见于大失血病人。

四、闻口气

臭秽:胃热或口腔不清洁。

酸臭:伤食。

腥臭:多见于肺结核、肺脓疡。

第三章问诊

问诊是四诊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问诊可详细了解疾病的主要症状,病史及有关病证的各种因素,中医传统的问诊内容有问寒热、问汗,问头身,问二便,问饮食,问胸腹,问睡眠,问精神状况,问妇人月经等。

R:一问寒热,二问汗

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

七聋八渴,俱当辩

九问旧病,十问因

妇人尤问经带产。

一、一般内容:

问诊的顺序先问患者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婚否、民族、职业、工作单位、现住址,然后重点问主诉,即病人最痛苦的地方,或前来就诊的主要原因及发生的时间,注意判断和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也属一般问诊内容。

二、目前主要症状:

1、问寒热

恶寒发热(表证)

但寒不热(虚寒证,实寒证)

但热不寒(里热证)

寒热往来(半表半里证)

2、问汗

表实无汗(风寒束表,阳郁于内)

表虚有汗(外邪束表,营卫不调)

自汗(阳虚,卫表不和)

盗汗(阴虚,内热)

实热大汗(里热伤阴)

危证冷汗(亡阳之兆)

战汗(正邪交争)

头汗(湿热上蒸)

半身出汗(营卫不调,气血运行不畅)

手足出汗(阴虚,中焦湿热)

3、问头身

前头部与眉棱骨痛(阳明经所主)

侧头部与两侧太阳穴痛(少阳经所主)

后头部与项痛(太阳经所主)

巅顶部痛(厥阳经所主)

头痛与齿(少阴经所主)

头痛与项遇风加重(外感风寒痛)

头痛咽痛恶热(外感风热头痛)

头痛如裹(风湿头痛)

头痛绵绵,过劳则甚(气虚头痛)

头晕目眩,过劳则甚(气血两虚则头痛)

头晕胀痛口苦(肝阳口亢头晕)

头晕耳鸣腰痛(肾虚头痛)

周身骨节酸痛兼恶寒(寒湿凝滞经络)

身重嗜卧,倦怠少气(脾虚身重)

四肢关节痛疼(风寒湿痹证)

4、问胸肋

胸痛憋闷,痛引肩臂(胸痹)

胸背彻痛,面青灰,手足青至节(真心痛)胸痛发热,咳嗽吐脓血(肺痈)

肋痛,患侧肋间饱满,咳嗽引痛(悬饮)

胸肋苦满,往来寒热(少阳证)

肋胀串通,喜叹息易怒(肝郁)

5、问胃脘

胃脘痛剧,得热则减(寒邪犯胃)

胃脘灼痛,口臭便秘(胃火炽盛)

胃脘胀痛,嗳气易怒(肝气犯胃)

胃脘隐痛,喜暖喜按(胃阳虚)

胃脘嘈杂,嗳气酸腐(伤食)

腰痛绵绵,得卧则减(肾虚腰痛)

腰沉冷痛,阴雨天甚(寒湿腰痛)

大腹隐痛,喜湿便溏(脾胃虚寒)

小腹胀痛,小便不利(膀胱气化不利)小腹利痛,小便自利(瘀血停于下焦)少腹冷痛,痛引阴部(寒凝肝脉)

绕脐痛,痛起包块(虫积)

右下腹剧痛,拒按(肠痛)

7、问饮食与食量

新病食少(胃气不和)

久病纳呆(脾胃虚弱)

食少喜酸(妊娠)

厌油腻(肝胆湿热)

8、问睡眠

入睡慢,心烦多梦腰酸(心肾不交)

睡后易醒,心悸纳少(心脾两虚)

困倦易眠,头晕身重(痰湿困脾)

神昏昏睡,热入心包(邪犯神明)

9、问神志

神疲健忘(精血虚衰)

心烦意乱(热忱心神)

郁闷欲悲哭(脏躁症)

便秘:欲悲分为虚实二证(肠道失调)

泄泻:脾失健运。

完谷不化:脾肾阴虚。

水样便:湿滞肠道。

夜尿多:肾虚。

小便黄:里热。

第四章切诊

切诊一般包括“按诊”与“脉诊”二部分。

按诊:按皮肤,按头颈、按胸腹、按穴位。

脉诊: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亦称为“三步诊法”及“寸口诊法”。现将常用脉象及主病介绍如下

一、浮脉:

轻取明显,重按稍减,一般主表证。

二、沉脉

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主里证、水证、郁证。

三、迟脉:

一息脉来不足四至,主寒证。

四、数脉:

一息脉来不足五至,主热证。

注:四种脉象为代表脉象,教科书所讲共二十八种脉象。

附:脏腑的生理功能

【心】心主血脉,主藏神,主汗液。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心与小肠互为表里。

【肝】肝主藏血,主疏泄,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肝胆互为表里,胆附于肝,肝为刚脏,肝主谋虑,胆主决断,肝胆互济,勇敢乃成。

【脾】脾主运化,主流血,主升清,主四肢肌肉,喜燥恶湿,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与胃互为表里,脾气宜升,胃气宜降。

【肺】肺主气,司呼吸,主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朝百脉,为娇脏,开窍于鼻,其华在口,肺与大肠互为表里。

【肾】肾主藏精,主水液,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肾与膀胱互为表里。

【胃】主受腐熟水谷,胃气宜降则和,脾气宜升则健,喜润恶燥。

【胆】主储存和排泄胆汁,主决断。

【大肠】主传道(传输),主变化。

【小肠】主受盛化物,分清别浊。

【膀胱】藏尿液和排泄尿液。

【三焦】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附:【奇恒之府】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中医知识测试题

2018年中医专科培训测试题 答题说明: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是: B A.医古文 B.中医基础理论 C.中医临床医学 D.中医预防医学 E.中国医学史 2.中医学是发源于哪个国家的传统医学:A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埃及 E.古希腊 3.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 B 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难经》 D.《神农本草经》 E.《温疫论》 4.下列哪部著作提出以解剖方法直接观察人体: C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 C.《黄帝内经》 D.《神农本草经》 E.《难经》 5.中医学中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是:D A.《黄帝内经》 B.《难经》 C.《神农本草经》 D.《伤寒杂病论》 E.《小儿药证直诀》 6.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是:E A.《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黄帝内经》 D.《千金要方》 E.《神农本草经》 7.药物的“四气”、“五味”是在哪部著作中首次提出的:A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难经》 E.《医学纲目》 8.最早提出“七情和合”药物配伍的著作是:A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难经》 E.《千金要方》9.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C A.《黄帝内经》 B.《难

经》 C.《诸病源候论》 D.《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E.《温病条辨》10.提出病因“三因学说”的医家是:D A.巢元方 B.华佗 C.张仲景 D.陈无择 E.扁鹊 11.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寒凉派”的代表是: C A.叶天士 B.张从正 C.刘完素 D.朱丹溪 E.李杲 12.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攻邪派”的代表是D: A.李杲 B.李中梓 C.吴又可 D.张子和 E.王清任 13.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补土派”的代表是:B A.叶天士 B.李东垣 C.李中梓 D.张介宾 E.朱丹溪 14.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养阴派”的代表是:A A.朱震亨 B.李东垣 C.张从正 D.刘完素 E.吴鞠通 15.提出“百病多因痰作祟”的医家是:B A.李中梓 B.朱丹溪 C.李东垣 D.张介宾 E.赵献可 16.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的医家是:D A.刘完素 B.张子和 C.李东垣’ D.朱丹溪 E.张介宾 17.明确提出“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的医家是:A A.李中梓 B.赵献可 C.张介宾 D.李东垣 E.朱震亨 18.《温疫论》的作者是:E A.叶天士 B.吴鞠通 C.薛生白 D.王孟英 E.吴又可 19.创“卫气营血”辨证的温病大家是:D A.吴鞠通 B.吴有性 C.王孟英 D.叶天士 E.薛生白 20.创“三焦”辨证的温病大家是:B A.叶天士 B.吴鞠通 C.

中医诊断学--四诊-望神

2.11望神 2.111神的概念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其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可以说神就是生命;狭义的神,乃指人体的精神活动,可以说神就是精神。望神应包括这两方面的内容。 神是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神不能离开人体而独立存在,有形才能有神,形健则神旺,形衰则神惫。故《素问·上古天真论》有“形神合一及“形与神俱的理论,说明形与神的关系经过无数实践证明,神的盛衰的确是形体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之。反过来看,如形赢色败,虽然两目有神亦是假象。 神来源于先天之精,如《灵枢·本神篇》言:“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但神又靠后天之精的滋养,所以《灵枢·平人绝谷篇》又曰:“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精与神的关系是:精能生神,神能御精,精足则形健,形健则神旺;反之,精衰则体弱,体弱则神疲。气与神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的,气是生命的动力,气能生神,神能御气,所以《图书编·神气为脏腑之主》曰:“气载乎神”,又曰:“孰知气充乎体,神以宰之气、神为人生三宝,精充、气足、神旺,是健康的保证;精亏、气虚、神耗,是衰老的原因。因此,望神可以了解精气的盈亏。神也是五脏所生之外荣,如《素问·六节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以养五脏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灵枢·平人绝谷篇》也说:“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因此,望神也可以了解五脏精气的盛衰。 总之,神体现了人的生命活动,所以《灵枢·天年篇曰:“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神既是一身之主宰,必然于全身皆有表现,但却突出地表现于目光。眼睛是心灵之窗,人的精神活动,往往于无意中流露于目光,所以眼睛是可以传神的。当接触病人时,要求经过短暂的观察,就能对病人的神气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这暂短的观察,应首先注意病人的目光神态,所谓奕奕有神,盎然外见。此外,言谈举止,应答反应,面部表情等等,也都表现了人的精神状态和情志变化。至于脏腑气血的机能状态,也是神的表现,又需从面色、声息体态、脉象等方面来了解,并不局限于望诊所见了所谓色之有神”,“声之有神”脉贵有神等等便是。 神的表现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望神的重点在于目光、神志面色和形态等方面 2.1.1.2得神、失神与假神握得神失神假神特征及临意义 关于得神与失神,张景岳有一段全面具体的论述。《景岳全书传忠录神气存亡论》说:“善乎神之为义,此死生之本,不可不察也。…以形证言之,则目光精彩,言语清亮,神思不乱,肌肉不削,气息如常,大小便不脱,若此者虽其脉有可疑,尚无足虑,以其形之神在也若目暗睛迷,形色败,喘急异常,泄泻不止,或通身大肉已脱,或两手寻衣摸床,或无邪而言语失伦,…或忽然暴病,即沉迷烦躁,昏不知人,或一时卒倒,即眼闭口开,手撒遗尿,若此者虽其脉无凶候,必死无疑,以其形之神去

中医诊断学知识重点

第一单元绪论 中医诊断三大原则: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 中医诊断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 第二单元望诊 1望神 ①得神:健康 ②失神、无神:重病,久病,虚证,实证。 精亏盛衰:意思模糊,目无光彩,眼球呆滞。→提示:脏腑精气亏虚已极。 邪盛神乱(病重):实证导致谵语←热扰心神所致实证。 ③少神:得神与失神之间,亚健康:精神不振,面色不华,肌肉松软,倦怠乏力。 ④假神:突然面红如妆,戴阳证,除中。→脏腑精气耗竭殆尽,正气将绝,阴不敛阳,阴阳即将离决,属病危。(回光返照)傻 2神乱:癫狂痴痫脏燥↑ ⑴焦虑:脏燥;恐惧:卑惵;⑵淡漠痴呆:见于癫,痴呆⑶猝然昏倒,口吐白沫,口中怪叫见于痫病。↓ 喃喃自语,哭笑无常; 3望面色 ①正常人(有胃气;有神气;):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主色(生来就有肤色;有光泽和无光泽之分) 客色(→外界影响)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善色,恶色属于异常。 ②五色主病 赤色:主热证,戴阳证。 满面通红:实热证; 两歡潮红、嫩红:虚热证、阴虚。 面色苍白,歡颊部嫩红如妆:戴阳证 白色:主虚证(血虚→淡白;气虚→苍白;阳虚→晄白),寒证,失血证。无阴虚 黄色:主虚证(脾虚为主),湿证。 萎黄:脾胃气虚 黄胖:脾虚湿盛 黄疸:阳黄黄色鲜明如橘,湿热 阴黄如烟熏,寒湿。 青色:主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寒痛淤惊+气滞) 青紫:血瘀 青黄、苍黄:肝郁脾虚 眉间鼻柱,唇周围色青:惊风、惊风前兆。 青黑、淡青:寒盛痛剧 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淤血,剧痛。(寒痛淤虚+水饮) 面黑暗淡:肾阳虚 面黑干焦:肾阴虚 眼眶周围色黑:肾虚水饮,寒湿带下 黧黑:淤

中医望诊的基本知识

中医望诊的基本知识 一、望诊属于中医诊断方法之一 望诊,是指医生通过视觉观察病人的全省和局部的神、色、形、态、五官、舌象以及排泄物的形、色、量等具体情况,从而了解病人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并判断其是否患病以及患疾病具体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望诊又可分为望神、望五官、望、躯体、望皮肤、望二阴、望排出物等局部望诊。总的来说,望诊已形成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是中医诊断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诊断学中,望诊是四诊的重要部分,位居四诊之首。 1、视觉是人的众多感觉中最为重要的一种通过视觉,人们可以获取丰富的感官治疗,从而为正确的认识客观事物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医生通过望诊,能够获得关于病人和病情的较为丰富和全面的资料,从而准确判断疾病的具体情况并相应地施以治疗。所以,医家有言:望而知之谓之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望诊在中医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2、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在发生疾病时也呈现出一定的整体性。人身体的某一部分或器官发生病变时,就可能会影响并表现出为整个身体出现问题;而全身发生的某种病变,也可能突出表现为在某个局部或特定器官。人体内部的某一脏腑发生病变,可能会表现为人体外部发生改变;人体的外部出现疾病,也可能会引发内部脏腑出现问题。人身体上的疾病,有可能会引发精神上的某种问题;而精神上的疾病,也可能会影响并表现为身体出现一定的病变。所以,人是神、色、形、态、五官等外在的情况,通常体现着身体的健康状况,尤其是面部和舌部,与五脏六腑指甲更是具有密切的联系,一般能够表现出这些脏腑的病变情况。因此,医生通过望诊,过程病人的神、色、形、态、五官等外在整体情况,往往就能够了解病人是否出现疾病以及病变部位、病程程度等具体的病变情况,从而确定疾病的性质并加以相应的治疗。 二、望诊的主要内容与全省望诊 (一)望诊的内容 望诊包括全省望诊和局部望诊。全省望诊,是指通过对病人外表的神态、气色、面色、肤色、形态、姿态等整体情况进行概括的诊查,来从总体上大致了解疾病性质及病情程度的一种诊断方法。局部望诊,是指在全身望诊之后,再深入、细致地诊查病人的头部,面部、五官、躯体、皮肤、二阴、排出物等,从而详尽地了解病变原因、病变部位、病变性质等具体疾病的一种诊断方法。 全身望诊和局部望诊具有互不相同但又相互补充的作用,因此医生在望诊时,应当将全身望诊和局部望诊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地判断和掌握病情,并为以后的对症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全身望诊 全身望诊主要包括望神、望色、望形体、望姿态等具体内容 1、望神是指通过观察患者机体所有的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来诊察其是否患有疾病以及发病原因、发病部位、疾病性质等的一种重要的望诊方法。医生在望神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意识、表情神态、身形体态、言谈举止、动作反应、呼吸饮食等,尤其是应重点观察眼神目光 2、望色是通过观察病人的面部和全身皮肤的颜色、光泽,从而推断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一般来说,通过观察面色和皮肤颜色的变化,可以判断出疾病发生的脏腑以及疾病的性质,通过观察脸和皮肤光泽的变化,可以判断出脏腑内精气的盛衰情况、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治疗后的痊愈情况。因为人体在发生病变时,面部的变化较为明显,所以下面将主要介绍面色的主要内容 (1)面部与脏腑的对应关系:中医理论认为,面部的色泽和部位,都与特定的脏腑相对应,因此通过对面部各个部位及色泽的观察,可以推断脏腑的病变情况。

中医临床医生四诊信息判读及诊断一致性探讨

收稿日期:2009-11-12修回日期:2010-05-28 * 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项目(2008Y128):基于隐结构法的中医问诊诊断模型研究,负责人:刘国萍;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syz08003):基于隐结构法的中医问诊(脾胃系)诊断模型研究,负责人:刘国萍;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30901897):基于特征选择的中医问诊信息提取及其辨证推演方法研究,负责人:刘国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重点学科(第三期)(S30302):中医诊断学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王忆勤。 ** 联系人:刘国萍,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中医四诊客观化及中医证候标准化研究、中医诊断学教学工作,Tel :021-********,E-mail : tianshanghuo3838@https://www.doczj.com/doc/ef7680771.html, 。 摘要:目的:评价中医临床医生四诊信息判读及诊断的一致性。方法: 邀请医院资深临床内科专家,对患者四诊信息进行判读,并给出辨证诊断结果;运用本课题组制作的心系问诊量表采集的心系 病例资料,随机抽取25份病例,邀请两位中医学专家分别对其进行辨证诊断;随机抽取病例15份,邀 请3位中医学临床医生进行证素辨证诊断,采用K appa 值统计检验,对其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 不同医生,同一患者的现场诊断一致性评价结果:判断舌质淡红的专家有9位,一致性56%;脉象信息判读的一致性中脉沉9位,一致性56.2%;诊断虚证的一致性为89%;同一份病例量表,同一医生先后两次诊断的一致性结果:心气虚证Kap 一致性系数为0.69,心阳虚证为0.80,痰浊证为0.78;不同医生诊断一致性结果:心气虚证Kap 一致性系数为0.63,心阳虚证为0.72,心阴虚证为0.48。结论:中医临床医 生对四诊信息判读及诊断均存在差异性, 说明中医临床医生间四诊信息判读及诊断的一致性较差。关键词:中医学四诊信息判读诊断一致性 doi:10.3969/j.issn.1674-3849.2010.03.009 在临床科研和实际工作中,医务工作者对临床四诊信息的判读、诊断结果等都可能发生判断的不一致。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经验不同的中医临床医 生临床四诊信息判读及诊断的一致性水平。 一、研究方法 病例信息由本课题组制作的心系问诊量表数据库提供,该量表已经通过统计学的信度及效度考核, ; 王忆勤,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医四诊客观化及中医证候标准化研究、中医诊断学教学、医疗工作,Tel :021-********,E-mail:wangyiqin2380@https://www.doczj.com/doc/ef7680771.html,

完整word版,《中医诊断学》知识精华汇总,推荐文档

1.中医诊断学:即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2 .病:是对该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即该疾病的代名词。 3. 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概括。临床较为常见、典型、证名规范的证,可称为证型。 4. 症:是人体发生疾病后所反映的各种异常现象。其中病人自觉的痛苦与不适称为症状;通过检查而发现的病情征象称为体征。中医统称为症状。 5. 病、证、症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病”和“证” 是从不同侧面对疾病本质的抽象概括。“病”是对该病种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结论,“证”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因病性与病位等所作的判断。同一疾病可有不同的证,相同的证可见于不同的病中,“症”是病、证表现出的各种异常现象,是诊病辨证的主要依据。中医诊病既重视疾病的变化规律和基本矛盾,又要抓住疾病当前的主要矛盾,才能为临床治疗提供立法依据和选方用药原则。所以中医学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只强调辨证而忽视辩病,或只辨病而不进行辨证,都是不恰当的。 二、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1 .诊法:即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2 .辨病:即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并确定病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3 .辨证:即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病人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与病因病性等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4. 病案:又称医案,古称诊籍,现称病历,是临床诊疗过程的书面记录。 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 1 .司外揣内:源自《内经·灵枢·外揣》。即医生诊断疾病是通过观察外表的病理现象(症状、体征等),推测内脏的变化,从而认识疾病的内在本质。 2.见微知著:出自《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即通过微小的、局部的外在变化,测知整体的、脏腑的内在病情。 3 .知常达变:即认识客观事物,必须通过观察比较,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从而认识事物的性质及变动的程度。 四、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 1. 整体审察:即在认识疾病时,不能只注意病变局部或病人个体,而应从整体观念出发,内外结合,全面诊察分析病情,综合识别判断病证。表现在各种诊法的综合运用及对病情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83494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题 01.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科。 02.主诉——病人就诊时陈述的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03.壮热——病人高热不退,但恶热不恶寒,多见于里热证极期阶段。 04.潮热——病人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如潮汐之有定时。

05.气虚发热——长期低热,烦劳则甚,兼见少气自汗,倦怠乏力,因脾虚气陷,郁而发热。 06.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见于半表半里证或疟疾病。 07.自汗——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者,多见于气虚、阳虚。 08.盗汗——入睡时汗出,醒后汗自止,多见于阴虚内热证。 09.战汗——病势沉重时,先见全身战栗抖动,而后汗出者,是邪正相争,病变发展的转折点。

10.消谷善饥——食欲过于旺盛,多食而易饥,是胃火炽盛所致。 11.除中——久病之人,本不能食,突然欲食,甚至暴食,是脾胃之气将绝之象。 12.里急后重——腹痛窘迫,时时欲泻,肛门重坠,便出不爽,是湿热痢疾主症。 13.癃闭——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统称癃闭。 14.崩漏——不在经期,突然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淋漓不断出血者。 15.得神——人之两目灵活,面色荣润,表情自然,体态自如,言语清晰,意识清楚者,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

16.失神——病人目光呆滞,面色晦暗,神情萎糜,身重迟钝,语声断续,意识朦胧者,是精衰气脱神亡的表现。 17. 主色——凡人之种族皮肤的正常颜色。 18.善色——病色有光泽者,称为善色,说明精气未衰,胃气尚荣,预后较好。 19.戴阳——久病重病,面色苍白,但时泛红如妆者,是阴盛格阳之假热证候。 20.萎黄——病人面色淡黄,枯槁无华者,是脾虚精亏的表现。 21.阴黄——面色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因寒湿内停,困扰脾阳所致。

完整word版,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 第一单元绪论 1.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是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 2.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是整体审查,诊法合参,病证结合 第二单元望诊 1.得神表现:目光精彩,神志清楚,面色荣润,呼吸调匀;失神表现:目无精彩,形羸色败,呼吸微弱,神志昏迷;假神表现:言语不休,突然颧赤如妆,目光突然转亮,突然能食,神志突然转清,其临床意义是精气衰竭,虚阳外越;神气不足的表现是精神不振;精亏神衰失神表现的是动作艰难,呼吸气微,肌肉瘦削,面色无华;区别假神与病情好转的最主要依据是局部症状好转与整体病情恶化不相符合;病人表现为假神的临床意义是精气衰竭,虚阳外越;病人表情淡漠,神识痴呆,喃喃自语,哭笑无常属于癫病;病人狂躁妄动,胡言乱语,少寐多梦,打人毁物,不避亲疏属狂病;病人表情淡漠,神识痴呆,喃喃自语,哭笑无常,悲观失望,其临床意义是痰气郁结,蒙蔽心神;属于痫病表现的是突然昏倒,口吐涎沫;邪盛神乱失神表现的是撮空理线,循衣摸床,两手紧握,高热神昏;病人言语失伦,瞳神呆滞,面色晦暗,反应迟钝属于失神;午后颧红的临床意义是阴虚内热;小儿鼻柱、眉间及口唇四周青紫的临床意义是小儿惊风。 2.黑色所主病证是寒证、水饮、瘀血、肾虚;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的临床意义是瘀血;脾胃气虚的面色表现是面色萎黄;满面通红的临床意义是邪热亢盛;阳气暴脱病人的面色表现是面色苍白;面色青:寒证,痛证,血瘀,惊风;病人面色淡白无华,唇舌色淡多属于血虚;病人面色白虚浮多属阳虚水泛;阳气暴脱的病人多表现面色苍白;面色白见于亡阳证、血虚证、阳虚证、气虚证;面黄虚浮见于脾虚湿蕴;面目一身俱黄、色鲜明如橘皮色的是阳黄;出现面黄的是阴黄、脾虚湿蕴、阳黄、脾胃气虚;面色苍白时而泛红如妆可见于戴阳证;面赤的临床意义是肝火上炎、阴虚证、戴阳证、实热证;面色黄而无华,两目不黄属于萎黄;肾精久耗,阴虚火旺病人的面色可见面黑干焦;人的面色随着四季时令的不同而变化,按照五行理论,夏季面色应稍红;根据阴阳五行和脏象学说理论,五脏应五色,白色内应肺;病色:晦暗枯槁,鲜明暴露,不应时应位,某色独见;常色:面色红黄隐隐,面色明润含蓄,面色长夏稍黄,面色隐约微黄;属于正常生理现象的是主色与客色;面现青色的临床意义是寒凝气滞,经脉瘀阻;出现戴阳证的临床意义是虚阳外浮;面黄虚浮,称为黄胖;属于白色主病的是夺气、寒证、脱血、虚证;青色跟黑色共同所主之病证的是寒证;虚证病人少见满面通红。 3.形盛气衰的表现是体胖食少,神疲乏力;病人卧时向外,躁动不安属于阳证;病人但卧不能坐,坐则晕眩属肝阳化风;不会导致但坐不得卧,卧则气逆的是水气凌心;病人肢体软弱,行动不便属于痿病;病人体胖能食,肌肉坚实者多为形气有余;阴虚的表现是形瘦颧红,皮肤干皱;形瘦食多属胃火亢盛;胃火亢盛可表现为形瘦能食,舌红苔黄;不耐久站,欲倚他物多见气虚血衰;肺气壅盛多表现为坐而仰首;卧不能坐,做则眩晕多为脱血夺气;坐而喜俯者多为体弱气虚;阳证、热证、实证表现为卧时面常向外,身轻自能转侧;阴证、寒证、虚证表现为卧时面常向内,身重不能转侧;“肥人多痰”是指形盛气虚;“中焦有火”的表现是形瘦多食。 4.手足蠕动多属于虚风内动;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属于中风;头发成斑片状脱落的临床意义是血虚受风;小儿发结如穗,枯黄稀疏属疳积。 5.五轮学说:上下眼睑是“肉轮”—脾,两目白睛是“气轮”—肺,黑睛是“风轮”—肝,

中医四诊

中医四诊 诊法是中医诊查疾病,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法,简称“四诊”。四诊所搜集的病情资料是疾病表现出的各种异常现象。 一、望诊 望诊是指医生对病人神、色、形态、五官、舌象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借以了解健康状况,测知病情的方法。望诊的内容主要包括望神、望色、望形态、望头面五官、望舌、望皮肤、望小儿食指络脉,望二阴和望排出物等。 1.望神望神是通过观察神的得失有无,以分析病情及判断病情及判断预后等的诊察方法。神具体反映在人的目光、面色、表情、神识、言语、体态等方面,这是望神的主要内容。望神主要观察以下几种情况:(1)得神(2)少神(3)失神(4)假神(5)神智错乱 2.望色望色是通过观察面部与肌肤的颜色和光泽,以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望色以望面部气色为主,兼顾肌肤、口唇、爪甲等。 忘面色包括常色与病色。 常色包括主色、客色。(1)主色是个体一生基本不变的面色,也称正色或本色。(2)客色是指随生活环境以及劳作等因素而发生相应变化的面色。 病色即是疾病状态下面部色泽的异常变化。观察病色关键在于辨别五色善恶及五色主病。(1)五色善恶:凡五色光明润泽者为善色,说明虽病而脏腑精气血未衰,预后良好;凡五色枯槁晦暗者为恶色,提示病情加重,脏腑精气衰败,气血阴阳亏虚,胃气已衰,多预后不佳。察五色善恶时,不论何色,皆以病色明润含蓄还是晦暗暴露为区分要点。(2)五色主病:五色即青、赤、黄、白、黑,五色变化见于面部,可反映不同脏腑的病变及病邪的性质。 3.望形态形指形体,态指姿态。望形态是通过观察病人之形体胖瘦强弱及动静姿态,以诊断疾病的方法。 望形态包括:形体和姿态。 (1)望形体:指观察人形体之胖瘦强弱及体质形态等,以诊断疾病的方法。望形体时应注意观察形体的强弱胖瘦与体质的差别。 (2)望姿态:通过观察病人的动静状态及肢体动作和体位,以诊断疾病的方法。望姿态时主要观察病人的行、坐、卧、立时的动作与体态,并应结合其他诊法进行辩证。 4.望头项五官:通过重点观察受检者头面、颈项及五官等局部变化,以测知内应脏腑病理变化的方法。 (1)望头面:指通过对受检者头面形态、头发及囟门的观察,以诊断疾病的方法。望头面时应注意头形、头发、囟门及面部形态的变化。 (2)望五官:是通过观察头面器官目、舌、口、鼻、耳等的异常变化,以察知疾病的方法。 (3)望颈项:通过观察颈项的外形,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5.望舌:是通过观察舌象的变化,以测知体内病变的方法,简称舌诊。 舌象包括:舌质和舌苔。 (1)望舌质:是通过观察舌体的神、色、形、态改变,以测知脏腑病变的方法,望舌时应注意观察舌体有神无神、舌色变化。舌形得改变及舌体的动静姿态。 (2)望舌苔:是通过对舌苔颜色、质地进行观察,以了解疾病变化情况的方法。①望苔色:是通过观察舌苔不同颜色变化,以诊查疾病的方法。一般有白

中医儿科护理学基础:小儿四诊概要——切诊

中医儿科护理学基础:小儿四诊概要——切诊 脉诊小儿脉诊较成人简单,这和小儿疾病单纯,以及少七情六欲的影响有关。 正常小儿脉象正常小儿脉象平和,较成人细软而数,年龄越小,脉搏越快。不同年龄小儿的脉搏次数参阅第三节生长发育。 切脉方法因为小儿寸口部位短小,故常采用一指定三关的方法,小儿的脉搏,常因哭闹、活动或哺乳等原因而增加,所以,应在入睡或安静时进行脉诊。三岁以下小儿可以不诊脉,而用观察指纹代替。 小儿病理脉象主要有浮、沉、迟、数、有力、无力六种基本脉象,以辨别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浮脉多主表证,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沉脉多主里证,沉而有力为里实,沉而无力为里虚。迟脉多主寒证,迟而有力为寒实,迟而无力为虚寒。数脉多主热证,数而有力为实热,数而无力为虚热。此外,滑脉主食积内停或痰热壅盛;弦脉主惊风或腹痛;濡脉主气血不足或湿重;结代脉主心阳不足或心气受损;芤脉主失血证,临床也较常见。 按诊包括按压、触摸头囟、颈项、胸腹、四肢、皮肤等。 头囟 18个月以内小儿前囟未闭,按之柔软,属正常。逾期不闭为肾气不足,发育欠佳,体质虚弱;若伴颅缝开解,则为解颅。囟门凹陷,名为“囟陷”,新病多见于吐泻伤津;久病见于脑髓不充。囟门高凸,为“囟填”,多属邪热亢盛。 颈项正常小儿颈项、枕骨下及腋窝等处可扪及黄豆大小、质软、无粘连的结节。若单个结节肿大,伴有压痛和发热,则为热毒壅结。若颈项两侧结节大小不等、质硬、推之不动、连珠成串,则为瘰疬。 胸腹胸骨高突为“鸡胸”,脊柱后突为“龟背”,均属肾气不足。胸胁触及串珠,肋缘外翻,多为佝偻病。左胁肋下按之有痞块,为脾肿大;右胁助下按之有痞块,为肝肿大。 小儿腹痛喜按、喜温、按之痛减,为虚痛、寒痛;腹痛胀满拒按,为里实腹痛;腹部胀满,叩之中空如鼓,多为气滞所致。 【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中医诊断学》名词术语解释 1、审察内外:诊察疾病时,要有整体观念,既要审察其夕卜,还要审察其内;并要把病人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加以审察。 2、辨证求因:分析四诊所得的一系列具体症状,根据各种病因的致病特点,原因之所在,为临床论治提供依据。 3、症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病人出现的一些异常现象。如:发热、头痛等。 4、证:对疾病处于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热等方面作出病理性概括。 5、四诊合参:通过望、闻、问、切,将所搜集的症状、体征等有机地综合起来,全面系统地分析病情,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称为“四诊合参”。 6、舍脉从症:指辨证过程中,在症真脉假的情况下,必须舍脉从症。如症见痞、满、燥、实等,脉反见迟细。则症反映的是实热内结胃肠,是真;脉迟细是由于热结于里,阻滞血脉流行,属假,此时,当舍脉从症。 7、舍症从脉:指辨证过程中,在症假脉真的情况下,必须舍症从脉。例如:伤寒,热闭于里,症见四肢厥冷,而脉滑数,脉所反映的是真热,症所反映的是由于热邪内伏,格阴于外,出现四肢厥冷,是假寒,此时当舍症从脉。 8、得神: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目光明亮,精彩内含,面色荣润含蓄,表情丰富自然,反应灵敏,动作灵活,体态自如,呼吸平稳,肌肉不削,见于正常人,或虽病但脏腑功能未衰,预后良好。 9、失神:是精损、气亏、神衰的表现。神衰的表现。神志昏迷,或言语失伦,或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目暗睛迷,瞳孔呆滞,面色晦暗,表情淡漠呆板,反应迟钝,动作不灵,强迫体位,呼吸异常,大肉尽脱。表示正气已伤,病情严重,预后不好。 10、撮空理线:患者神识不清,出现不由自主的动作,手臂向上伸举为撮空,两手呈理线状为理线。撮空理线是失神的一种表现。系病情危重,元气将脱。 ll、循衣摸床:形容神志昏迷的病人,用手摸弄衣被或抚摸床缘的症状,这是热伤心神,邪盛正虚的一种危候。 12、目暗睛迷:眼睛混浊晦暗,没有光彩,活动迟钝,反应缓慢或视物模糊。 13、回光返照:太阳将落时反射的光,比喻没落以前的景象。久病重病患者,本已失神,但由于精气衰竭已极,阴不敛阳,以至虚阳外越而暴露出一时“好转”的假象。这是阴阳即将离决的危候。 14、强迫体位:病人往往因病痛而被迫采取的体位,以求缓解痛苦。 15、神志异常:指精神失常的表现,包括烦燥不安,谵妄神昏以及癫、狂、痫等。 16、神气不足:是轻度失神的表现,症见精神不振,健忘、嗜睡、声低懒言,倦怠乏力,动作迟缓等,多属心脾两亏或肾阳不足以致神气不旺。 17、气色:主要是指病人面部色泽,气指生机,隐含于皮肤之内;色为血色,彰然于皮肤之表,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气由脏发,色随气华”。 18、色随气华:色、色泽,气,五脏之精气,华,外荣的意思。正常的色泽是五脏精气的外荣,上见于颜面,光泽明润,含蓄不露,这是五脏精气充足的征象。如果病重或久病,脏气已衰,则表现出枯槁而败露的各种病色。说明色泽是随五脏精气的盛衰而相应变化的. 19、气由脏发:气是机能活动的总称。五脏主藏精气,是生命活动的中心。故表露出来的各种机能活动——气,都是从五脏发生的。 20、常色:正常生理状况时人的面部色泽,应当是光明润泽,隐约微黄而含蓄不露。 2l、主色:人群中,每人的面色是不一致的,属于个体特征,其面色肤色一生不变者即为主色。 22、客色:指人的皮肤颜色,面色随着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改变而产生相应的交化,属于生理正常现象。 23,瘸色:指人体疾病时的面部色泽。无论何色,或晦暗枯槁,或鲜明暴露,或虽明润但不应时应位或某色独见,皆为病色。 24、善色:五色光明润泽,说明虽病而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荣于面,称为“气至”,为预后良好。 25、恶色:五色晦暗枯槁,说明脏腑或有败坏,胃气己竭,不能荣润,又称为“气不至”,多预后不佳。 26、真脏色:五色枯槁而显露的色泽,反映脏腑精气已竭,精气外露。如面目全身枯槁如黄土或如千桔的枳实,为脾的真脏色,表示脾胃之气衰败。 27、病色相应:如肝病见青色,是正病正色,为病色相应,属病情发展的正常现象。 28、病色楣克:凡有病的脏腑与面部显现的色泽相克者,均称为病色相克。如肺病见赤色,一般多属逆证。 29、色克病:一般如肝病当见青色,而患者却表现为白色,根据五行相克规律,金克木,为色克病属难治,为凶中之逆。 30、臌胀:单腹肿大,腹大如鼓,四肢反瘦,多属肝郁或脾虚以致气滞、水停血瘀。 3l、脊疳:脊骨如锯,属脏腑精气亏损已极。

中医(专长)-中医儿科学-四诊概要练习题

第三单元四诊概要 一、A1 1、正常小儿脉象平和,较成人 A、浮而稍数 B、弦而稍数 C、浮而稍缓 D、软而稍数 E、浮而稍弦 2、诊断小儿疾病,特别重要的诊查方法是 A、按诊 B、脉诊 C、问诊 D、闻诊 E、望诊 3、面呈红色,多为 A、热证 B、寒证 C、瘀证 D、实证 E、虚证 4、肺气闭郁的鼻诊特点是 A、鼻塞流涕 B、鼻孔出血 C、鼻孔干燥 D、鼻涕浊臭 E、鼻翼煽动 二、A2 1、患儿,5岁。舌苔花剥,经久不愈,状如“地图”。病机多为 A、脾之气阳虚弱 B、肺脾气阴亏虚 C、乳食积滞内停 D、胃之气阴不足 E、寒湿生冷内停 2、患儿,2岁。发热3~4天出疹,疹形细小,状如麻粒,口腔黏膜出现“麻疹黏膜斑”者,为 A、口疮 B、鹅口疮 C、麻疹 D、痄腮 E、发颐 3、患儿,10个月。大便呈果酱色,伴阵发性哭吵,腹胀。其诊断是

A、痢疾 B、肠炎 C、积滞 D、虫积 E、肠套叠 4、患儿,10个月。指纹纹色青紫,多为 A、气血不足 B、疼痛惊风 C、体虚有寒 D、寒湿阻滞 E、瘀热内结 三、B 1、A.心神失养 B.肝风内动 C.脾虚气弱 D.胃气不和 E.肺气虚弱 <1> 、睡中露睛多属 A B C D E <2> 、两目直视,瞪目不活多属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小儿脉诊:健康小儿脉象平和,较成人软而稍数,年龄越小,脉搏越快。小儿病理脉象主要有浮、沉、迟、数、无力、有力六种基本脉象,分别表示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浮主表证,沉主里证;迟脉主寒,数脉主热;有力为实,无力为虚。 【该题针对“四诊概要”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小儿疾病的诊断方法,与临床其他各科一样,均运用望、闻、问、切四种不同的诊查手段进行诊断和辨证。因乳婴儿不会说话,较大儿童虽已会说话,也不能正确叙述自己的病情,加上就诊时常啼哭吵闹,影响气息脉象,故小儿诊法既主张四诊合参,又特别重视望诊。 【该题针对“四诊概要”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面色红赤,因血液充溢脉络皮肤所致,多为热证。 【该题针对“四诊概要”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 E

中医诊断学重点知识点

《中医诊断学》上篇四诊部分笔记 绪论 概念:根据中医学理论体系,运用一定的方法来收集资料,再加以分析判断从而对疾病进行辨证、诊断的一种方法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含义、内容,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2、了解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明确学习方法 第一节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1、公元前五世纪扁鹊 “切脉、望色、听声、写形” 2、公元前三世纪《黄帝内经》 从理论上奠定了中医诊断学的基础 3、西汉淳如意创“诊籍” 4、东汉张仲景《伤寒论》 创六经辨证,概念清楚,层次分明 5、东汉华佗《中藏经》 论症、论脉、论脏腑寒热虚实,甚为精当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6、西晋王叔和《脉经》为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 7、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源诊断的专著 8、元朝敖氏《点点金》《金镜录》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 9、明朝张景岳《景岳全书》 10、明朝李时珍《濒湖脉学》 11、清朝林之翰《四诊抉微》四诊并重,色脉并重 第二节中医诊断学的范围与原则 一、审察内外 必须从整体上进行多方面的考察,而不能只看到局部的表现。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辨证求因 病证结合,以证为主 三、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法则 “证”和“症”和概念“证”指的是一组症状群,这类症状具有相同的性质,或由某一共同的病机所引起。辨证就是对疾病的本质作出决定 如:痰热壅肺证肾阴虚证卫分证三、四诊合参 四诊并重,不可偏废 第三节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一)四诊: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望—诊察病人的神、色、形、态 闻—听声音、嗅气味 问—询问有关疾病的情况 切—诊脉和按诊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二)八纲 (三)辨证:对表现出来的症状确定证型 辨证的方法 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 第四节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方法 一、打好基础: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二、博览群书:以教材为主,兼看一些其它书籍 三、参加临床实践: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 第二章四诊 第一节望诊 望诊注意事项: (1)光线 (2)动作熟练、敏捷“一望而得” (3)有步骤、有重点 先全身→分部;上→下,头→足 第一节全身望诊 一、望神 二、望色 三、望形态 四、望姿态 一、望神 (一)望神的含意: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

中医四诊

第二章中医四诊 第一节望诊 定义: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对人体外部情况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了解健康状况、测知病情的方法。 望诊思路: 具体展开结合“望诊知识框架”。 “望诊”知识框架: 一、全身望诊 神、色、形体、姿态等。 二、局部望诊 头面、五官、躯体、四肢、二阴、皮肤、排出物等。 三、望小儿指纹 四、望舌 舌质、舌苔、舌下络脉。 一、全身望诊 (一)方法与要求 1.方法 (1)病人面向自然光线,坐位或仰卧位。 (2)病人体态自然,充分暴露受检部位。 (3)遇到一些望诊内容在就诊刻下无法获取者,可通过询问病人、家属获取,或事后有条件时再观望获取。 一句话总结: 自然光线,体位正确;体态自然,充分暴露;结合问诊。 2.操作(1)望神(2)望色(3)望形体(4)望姿态 (1)望神 问题举例:如何进行望神? 学习方法:先明确框架,再补充细节! 先明确框架: 先望“眼”。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心主神志。 再望“思维意识及精神状态”。 最后望“面部表情”。心其华在面,心主神志。 再补充细节:

①首先应观察眼睛的明亮度,即目光是明亮有泽还是晦暗无光。 ②其次,应观察眼球的运动度,即眼球运动灵活还是运动不灵。 具体操作:医者可将食指竖立在患者眼前,并嘱患者眼睛随医者的食指做上下左右移动。若患者眼球移动灵活是有神的表现,反之,则为失神的表现。 再望“思维意识及精神状态”。 观察患者思维意识是否正常,有无神志不清或模糊、昏迷或昏厥等;精神状态是否正常,有无精神不振、萎靡、烦躁、错乱等。 最后望“面部表情”。 应观察患者面部表情是丰富自然还是淡漠无情,有无痛苦、呆钝等表现。 通过以上观察得出病人得神、少神、失神或假神等结论。 (2)望色观察患者面部气色有无异常。 整体+五色主病 望整体: 是否荣润含蓄、有无少华、无华、晦暗、枯槁、暴露等。 五色主病: 面部呈现何种颜色(青赤黄白黑),有无局部的色泽异常。 (3)望形体 观察患者体型、体质、营养、发育状况。 望整体+望局部 望整体:有无体胖、体瘦、虚弱等。重点观察体型,矮胖、瘦长还是适中,有无畸形。 望局部:头型偏圆、偏长还是居中。颈项粗短、细长还是适中。肩部宽大、窄小还是适中。胸廓宽厚、薄平还是适中。 (4)望姿态 坐、卧、立、行、异常动作 坐:要观察是坐而仰首还是坐而俯首,是端坐还是屈曲抱腹或抱头。 卧:要观察卧时面部朝里还是朝外,仰卧还是俯卧,平卧、斜卧还是侧卧等。 立:要观察端正直立还是弯腰屈背,有无站立不稳或不耐久站或扶物支撑的情况。 行:要观察行走时是否以手护腰,行走之际有无突然停步以手护心或行走时身体震动不定的情况。 异常动作:要注意有无睑、唇、面、指(趾)的颤动,有无颈项强直、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的情况,有无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斜、半身不遂的情况,有无恶寒战栗、肢体软弱的情况,有无关节拘挛、屈伸不利。 儿童:还应注意有无挤眉眨眼,努嘴伸舌的情况。 3.望诊注意事项(共4条,了解) (1)充分暴露,细致观察 诊察时要充分暴露受检部位,以便完整、细致地进行观察。 (2)静心凝神,排除杂念 望诊时医生应集中注意力,排除杂念,这样才能发现异常体征,捕捉到疾病的相关信息。如望神的方法是“以神会神”,即是以医生之神去观察、体会患者之神。 (3)辨别真假,排除假象 望诊时医者应注意辨识假象。 ①假神与疾病好转的区别:二者虽然都是以病情危重为前提,但假神出现多为久病、重病治疗无效的前提下,突然出现个别现象的一时性好转,且与整体病情危重情况不相一致。 ②人为因素造成假象:化妆。如:抹嘴唇、戴假发、染头发、打发蜡等。

中医四诊查体模板

中医望闻问切:患者 神志萎靡(神斑),充沛(神旺),悒郁(肝瘸),倦怠(稗病),烦躁(热扰),昏冒(神伤),痴呆(神病),狂妄(心病)。 色泽黄赤(风热),青白黑(寒痈).浅白(失血),羹黄(诸虚),颧赤(虚损),深沉(病在内),浅浮(病在外),浊滞(久病),光泽(新病),如云彻散(病将愈),如雾搏聚(病渐进) 耳肉厚润泽(肾阴足),肉薄干枯(肾阴亏),耳肿起(邪实),耳瘦削(正虚),耳肿痛(多火),耳薄黑(肾胜).耳轮焦千(下稍),耳轮甲错(血瘀) 目清明(神足),晦暗(神短).白睛赤(肺火),白睛黄(湿热),目眦赤(心火),目眦白(血亏),闭目(病在阴),开目(病在阳),朦胧(热盛),时螟(衄血).混浊(湿府).干涩(爆瘸),目胞鲜明(痰恢).目胞晦暗(肾虚),全目赤肿(肝经风热).目窠微肿(水气).眼睑红肿(湿热),目窠内陷(藏气衰).睡时露睛(脾气损).睛突而喘(肺胀).颈肿眼突(枣胂),横目斜视(肝风内动).目睛微定(痰火内闭),目眶忽陷(气脱),睛定不转(神亡),戴眼反折(阳气将绝),两睛皆穆(阴气巳脱),目瞪直视、两目圈睁(重危)。 口唇探红(实热),淡红(虚寒).红赤焦干(热甚伤津),淡红而黑(寒甚).淡自(血虚),青润(寒极),青紫(癌血),撮口(痉病),口歪(风邪),口开(虚脱),口开气出不返(肺绝),开如鱼口不合(脾绝) 齿牙齿润泽(津液内充),牙齿枯槁(精气内竭),齿垢(胃热),龈白(血虚).齿缝出血(肾火冲),竭),齿垢(胃热),龈白(血虚).齿缝出血(肾火冲),牙关紧闭、咬牙帖齿(风疾热极).梦中咬牙(积滞)。 鼻鼻赤(睥热),鼻黄(有湿),鼻白(气虚粜血),鼻头青(腹中痈),鼻头黑(有水气),鼻孔干燥,黑如烟煤(阳毒热探),鼻鼻孔滑黑(朋毒玲极),鼻孔渗血(血虚),鼻息鼾声(风热),鼻塞清涕(风寒).鼻塞浊涕(风热).浊涕腥臭(鼻渊)·鼻孔煽张(初风热),鼻煽喘汗(为肿绝)。 舌质坚敛苍老(实),浮胖娇嫩(虚),干(津亏),澜(正常).白嫩(贫血),热),紫暗(癌血)鲜红赤绛、肿胀焦干、芒刺黄燥红(素虚),黄亮(湿(皆主热),白润黑滑(皆主寒),舌硬、舌卷、舌强、舌短缩(皆主危).舌出数寸,沿边锯齿.镜面舌(皆难治)。 舌苔白苔主表。白薄而精(外有风寒),白精牯腻(内有瘴湿),白苔绛底(湿照热优),白而边红(风湿入肺),白中带黄(邪操传里),白厚而燥(是为实热),自如积粉(瘴疫秽浊),白苔如硷(胃中宿滞)}黄苔主里。徽黄不燥(邪初传里),深黄滑腻(湿热交阻),舌苔千黄(火已内织),舌苔黄聚(阳明实热),黄燥生蒯(热结已深),舌中罅纹(阴津被劫),灰苔。灰黑无苔(直中阴经),灰黑干苔(传经热证),灰黑滑润(水来侮土),面黑舌灰、瞑目瞻语(蓄血谵狂),淡灰中间、数点黑汁(宿童耒化)。黑苔。白苔渐黑(邪热传里),红色渐黑(湿热坏证).黑而滑润(水来克火),黑而燥裂(火极似水),根黑而燥(热结下焦),尖黑而燥(心火自梵)。 形体肥厚(多疲),瘦削(多火),坚实(实) 脆弱(虚)。 动态头倾视深(神病),背曲肩随(腑病).转播不能(肾病),屈伸不利(筋病),不能久立(骨病),行迟(表强),坐伏(短气),坐下一脚(腰痛),里实护腹(心痛),身轻自能转侧,手足缓和(阳证),体重不能转侧、足冷身踌(胡证),烦躁谵狂、起而欲走(实热),循衣摸床.撮空理线(危恶),眼面口唇,指趾不时振动(血虚发瘫),四肢全体振动(诸种风扁),卧不得坐,坐则眩晕(气血饵虚),坐不能卧?卧则气喘(水邪上犯) 四肢手足瘿瘰(轻度挛缩).角弓反张(急性抽省),肢肿压痕(水肿扁),膝头独大(鹤膝风),下肢痿软(盛症),肢体疼痛(痹证),荧节剧疼(呀节风),半身不遂(中风症)。皮肤皮薄光泽,压之有痕(水肿)皮厚色苍,压之易起(气胀),眼面皮肤色黄(黄疸)皮肤淡黄浮肿(黄胖病),皮肤出血点(肌衄).皮肤瘀血斑(紫癍),皮肤搔痒,扁平成片(痞癌风),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中医执考考生复习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一、舌诊(1)舌诊的内容①望舌质(舌体);望舌神、舌色、舌形、舌态②望舌苔;望苔质、苔色。 (2)正常舌象:舌淡红,苔薄白,舌体柔软,活动自如,位置正中,台揩之不去,其下有根。 (3)望舌质(体) 1、舌神:主要表现在舌质的荣枯和灵动方面。 ①有神:舌色鲜明,舌质滋润,舌体活动自如-主病轻,预后良好。 ②失神:舌色晦暗,舌质柘涩,舌体活动欠灵-主病理,预后较差。 2、舌色:①淡白舌:虚证、寒证、气血两亏。 ②红舌:热证。 ③绛舌:外感温病热入营血,内伤阴虚火旺,血瘀。 ④紫舌:热盛伤津,气血壅滞,寒凝血瘀。 ⑤青舌:主寒凝阳郁,瘀血。 3、舌形:o老舌:实证o嫩舌:虚证。 o胖大舌:因水淡痰饮,阻滞所致,舌淡白,胖嫩,苔水滑:脾胃湿盛虚浊相搏上渍。脾肾阳虚,舌质红,胖大,苔黄腻。 o肿胀:a、心脾有热,气血上壅引起的-舌鲜红,伴疼痛,肿胀b、邪热夹酒毒上壅-舌紫c、中毒致血液凝滞-毒紫晦暗。 o瘦薄:主气血两虚,阴虚火旺。 o点舌:均为热毒炽盛,深入血点a、红点-主温毒、热毒、湿热。 b、白点:主脾胃气虚而热毒入冲,将糜烂。 c、黑点:主血热而气血壅滞。 o芒刺:热邪内结,邪热亢盛。 o痰斑:外感热入营血,内伤引起血瘀。

o裂纹:主热盛伤阴,血虚不润,脾虚湿侵。 o光滑:胃气将绝之候,胃阴枯竭,胃气大伤。 o齿痕:主脾虚、气虚、湿盛。 o舌下络脉:将舌尖翘起,舌底脉细可见,舌系带两侧,当金津,玉液穴处,隐隐可见两条较粗的青紫色脉络。 o正常:脉络不粗,不分枝、瘀点。 oif舌下紫或紫黑小疱:肝郁失疏,痰血阻络。 oif络脉青紫且粗张:寒凝血瘀or痰热内阻(意义与青紫舌相似)。 4、舌态:①强硬:内伤痰吐内阻,中风先兆。 ②颤动:虚损、动风。气血两虚、热极动风。 ③歪斜:中风or中风先兆。风邪中络or风痰阻络。 ④痿软:气血俱虚,热灼津伤,阴亏己极医,学教育网整理。 ⑤吐舌:疫毒攻心或or正气己绝。 ⑥弄舌:动风先兆或小儿智力障碍。 (4)望舌苔:1、苔色:白苔:表证、寒证。 黄苔:里证、热证灰苔:里热证、寒湿证。 黑苔:里证,热极,寒盛。 2、苔质:厚苔:邪盛入里,痰饮食湿积滞薄苔:正常或主外感表证、内伤轻病。 润苔:正常,痰中津液未伤。 燥苔:热盛伤津或阴液亏耗,阳虚气不化津致燥气伤肺。 滑苔:寒,湿。 腐苔:食积,痰浊,内痈,湿热如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