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神经内分泌癌1例
- 格式:pdf
- 大小:375.50 KB
- 文档页数:1
子宫颈神经内分泌肿瘤2例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关键词】子宫颈;神经内分泌瘤;病理学;临床;病例报告2013年4月~5月我院收治了宫颈神经内分泌肿瘤2例患者,现报道如下:1 病例简介:病例1:患者女,40岁,因“阴道多量流液3月余,阴道出血20余天。
”入院。
患者平素月经规则,周期34天,经期7天,量中,色红,偶有痛经。
末次月经2013-4-5 经量同前。
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阴道多量流液。
20余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阴道出血,量少,色暗红,无腹痛腹胀,即到当地医院b超示:宫内环下移,子宫肌瘤,左卵巢囊肿,行宫颈活检“宫颈癌”。
来我院就诊,我院病理会诊示:宫颈低分化癌(腺癌,低分化腺鳞癌待查)。
妇检:外阴已婚已产式,阴道畅,少量淡黄色分泌物;宫颈菜花状赘生物约1*1厘米,有接触性出血,子宫常大,无压痛;左附件无增厚,无压痛;右附件无增厚,无压痛。
入院后行盆腔磁共振:子宫颈部前壁偏右侧异常信号占位,结合临床考虑宫颈癌。
排除手术禁忌后于2013-4-15日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全切+双侧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探查:子宫前位,增大如孕40+天大小,表面光滑,宫旁及穹窿软,左卵巢可见一3*3cm大小囊肿,双侧输卵管及左卵巢外观无殊,盆腹膜、大网膜、肝、膈、肠管表面、膀胱未见病灶结节。
遂行上术,切下组织剖视:宫颈可见一1*1.5cm大小菜花样组织,未侵及深肌层,阴道穹窿及阴道壁无殊,双侧附件及清扫的淋巴结送常规病理。
术后病理报告:(广泛子宫全切标本)宫颈混合性癌(大部分为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小细胞癌)+少部分腺癌)子宫平滑肌瘤,肿瘤侵及肌层1/3处,宫旁及阴道切缘阴性,盆腔各组淋巴结未见转移,p63(-),ck18(+),ck7(部分+),ck20(-),p53(-),pr(-),er(-),cga(大部分+),syn(大部分+),ki67(85%),ck5/6(部分+),术后请放疗科会诊后于我院行放疗。
尿出现以前,肾癌的临床表现变化多样,有时肿瘤体积很大,甚至出现肺、骨等转移征象,可以无任何症的人群,肾癌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一项研究表明,吸烟者肾癌的发病率较不吸烟者高1.7 倍,吸烟量和危险性之间有直接和显着的关系,轻度吸烟发病的相对危险性为1.1,中度为1.9,重度为2.3。
肾癌与工业致癌物、放射性物质、镉等的关系尚不明确。
肾癌常为单侧单个病灶,约2%为双侧或多病灶,左右侧的发病率相似。
典型肾癌为圆形,大小悬殊,根据一组100 例肾癌的报告,病灶部位为:上部44 例,下部41 例,多病灶15 例。
肿瘤无组织学包膜,但有被压迫的肾实质和纤维组织形成的假性包膜。
少数为黄色或棕色,多数伴有出血、坏死、纤维化斑块,出血、坏死可形成囊性。
肿瘤可有钙化灶呈点状或斑块排列。
青少年患者肾癌的钙化灶多于老年患者。
肿瘤可破坏全肾,并可侵犯邻近脂肪组织、肌肉组织、血管、淋巴管等。
肾癌易向静脉内扩展形成癌栓,可Ⅲ期:肿瘤侵犯肾静脉或局部淋巴结,有或无下腔静脉、肾周围脂肪受累。
Ⅳ期:远处转移或侵犯邻近脏器。
以上是简化的Robson 分期,便于应用,其缺点是Ⅱ、Ⅲ期的预后一样,1987年国际抗癌协会提出的TNM 分期如下。
TNM 分期:T0:无原发肿瘤。
T1:肿瘤最大径≤2.5cm,局限在肾包膜内。
T2:肿瘤最大径>2.5cm,局限在肾包膜内。
T3:肿瘤侵犯大血管、肾上腺和肾周围组织,局限在肾筋膜内。
T3a:侵犯肾周围脂肪组织或肾上腺。
T3b:侵犯肾静脉或下腔静脉。
T4:侵犯肾筋膜以外。
N0:无淋巴结转移。
Nl:单个、单侧淋巴结转移,最大径≤2.5cm。
N2:多个局部淋巴结转移,或单个淋巴结最大径2~5cm。
N3:局部转移淋巴结最大径超过5cm。
M1:远处转移。
诊断:肾细胞癌早期无特殊表现,病人可以无自觉症状,偶尔因健康体检或其他原因行B 超检查时发现。
以往常根据血尿、腰痛和腹部肿块来诊断肾癌,但此叁联征大多为晚期肾癌的表现,预后不良。
下丘脑-垂体疾病(上)1:正常垂体有多大?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如何?垂体位于大脑底部正中,向下有一薄层骨质与鼻腔蝶窦相隔。
两侧紧邻颈内动脉、海绵窦,海绵窦内有控制眼球运动的动眼神经,两侧颈内动脉相距约1.5cm。
正常垂体高度不超过1cm,垂体正上方为视神经、视交叉,与垂体相距约1cm。
垂体为一硬膜包裹,硬膜后上有一开口,垂体经此开口有垂体柄与下丘脑相连。
2:垂体包括哪几部分?垂体包括远侧部(即垂体前叶)、中间部及神经部。
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正常分泌方式如何?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模式是脉冲式分泌并有昼夜节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阵发的突然释放导致血浆皮质醇急骤升高。
但因为血浆皮质醇的廓清缓慢,导致血浆皮质醇自高峰降落较为缓慢。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生理性的昼夜节律是由分泌幅度的放大而非频率的增加形成的。
经过3~5小时睡眠后,在睡醒前后数小时分泌达高峰,然后一整天从高峰渐渐下落,傍晚可能最低。
4:糖皮质激素的正常分泌方式如何?正常人血浆糖皮质激素昼夜节律性变化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平行。
清晨醒后约1小时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下午仅为高峰值的一半,午夜(或入睡后1小时)降至最低水平。
5: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皮质醇的昼夜节律如何形成?下丘脑的视上核可能是导致人体生理过程昼夜节律性的内源性起搏点,这种节律性与昼夜交替同步,因而也与“日出而作,日落而眠”的整个机体活动的节律相协调。
盲人或长期处于无明暗规律交替的人,则生理反应失去与昼夜的同步性,这些人血皮质醇水平和睡醒周期无节律性关联。
6:皮质醇如何实现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反馈调节?皮质醇抑制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与鸦片样肽促黑素促皮质素原(pomc)基因转录,并使pomc信使核糖核酸(mrna)水平显著下降,因而pomc合成大为减少;皮质醇阻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对pomc基因转录的刺激作用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立即释放。
任何种类的皮质醇均可抑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其抑制程度取决于剂量、激素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以及服药时间和用药持续时间。
肺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主要的放射学表现马少君;刘延梅;黄范丽【摘要】目的:探讨在一系列的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 NTLs)病例的关键影像学表现,特别是CT表现。
方法分析评估22例病理诊断确诊的(NTLs)患者(12例男性,平均年龄60岁)影像学表现,描述侧重于计算机体层摄影在观察到的变化。
结果5个典型类癌、3个非典型类癌、3个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LC-NCs)和11个小细胞肺癌( SCLCs)。
只有一个典型类癌特征表现为中央支气管结节合并远端肺不张,而其他表现为的肺结节或肿块;非典型类癌对应了外围混杂密度肿块;3个LCNCs 有一个是周围的均质肿块,其他则是边界不清和混杂密度;11个SCLCs 对应了中央的、浸润的和非均质肿块及继发的肺及胸膜改变,钙化未在 LGNCs 和SCLCs表现。
LCNCs 和 SCLCs 的所有病例均在较早及后续随访观察发现转移。
结论虽然一些成像特点可能类似,但影像学表现与临床信息可能在分别NTLs的组织学类型的发挥相关作用。
%Objective To describe the key imaging findings in a series of cases of primary neuroendocrine tumors of lung ( NTLs) . Methods The imaging features of 22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which inclu-ding 12 men and their mean age was 60 years old. Results There was only 1 case of entral endobronchial nodule with distal pulmonary atelectasis among 5 cases of typical carcinoids, 3 cases of atypical carcinoids, 3 cases of large-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s( LCNCs) , and 11 cases of small-cell lung cancers ( SCLCs) . The others were pul-monary nodules or masses. The atypical carcinoids corresponded to peripheral heterogeneous masses. One out of the three LCNCs was a peripheral homogeneous mass, while the others were ill-defined andheterogeneous. The 11 SCLCs corresponded to central, infiltrating and heterogeneous masses with secondary pleuropulmonary changes. Calcifica-tions were absent both in LGNCs and SCLCs. Metastases were found initially and also at follow-up of all the cases of LCNCs and SCLCs. Conclusion Although some imaging features may be similar, radiologic findings considered to-gether with clinical information may play a relevant role i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histological types of NTLs.【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年(卷),期】2014(000)008【总页数】5页(P1469-1473)【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扫描;肺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作者】马少君;刘延梅;黄范丽【作者单位】710068 陕西西安,陕西省人民医院放射科;710068 陕西西安,陕西省人民医院放射科;710068 陕西西安,陕西省人民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在临床病例中原发性肺癌肿瘤起源于支气管或肺泡通常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前者是极具攻击性的类型,与更坏的预后和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法不同于其他肿瘤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