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县双龙镇初级中学校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1.1.1生物的特征
- 格式:doc
- 大小:69.5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生物的图片、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讲授:引入:展示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中出现的生物与非生物。
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生物的特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
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
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
总结:除了书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外,还有其他别的生物特征吗?(根据生物的特征说)补充: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2、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3、生物体能遗传变异;4、生物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等。
(二)课堂作业:书上练习P6(1)分析图片弹钢琴的机器人、慢慢生长着的钟乳石为什么不是生物?(2)珊瑚和珊瑚虫都是生物吗?详细说明。
【板书设计】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生物的特征(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尿液,汗液和呼出的气体等。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二、应用:珊瑚机器人钟乳石不是生物,因为它们不具备生物的特征。
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一些生物与非生物,会比较它们的区别。
◆2、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培养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4、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学习重点:★ 1.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一路特征。
★ 2.增强酷爱生命、保护自然的情感。
学习难点:★培育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进程:【预习导引】一、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取得_______,维持生存。
二、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_______,呼出_______。
3、生物能排身世体产生的废物。
例如,人能够通过_______,呼出气体和_______将废物排出体外。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_______。
五、生物能生长和繁衍。
生物能够由小长大。
当生物体长到必然阶段的时候,就开始______下一代。
六、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组成的。
7、科学观察能够直接用肉眼,也能够借助放大镜、_______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_______、_______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八、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_______,观察时要_______、______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刻的观察,要有_______,有_______,观察时要_______,多问几个为何。
【问题导学】请同窗们自主阅读教材p2-5并试探下列问题:(1)什么是生物?(1)(2)生物有那些一路特征?(3)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具有生命?如何区分生物与非生物?(4)教材中的10幅图片各说明生物的哪项特征?(5)观察一下教室,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人是生物吗?拖把、扫帚是生物吗?粉笔是生物吗?菊花的枯枝是生物吗?)(6)说一说科学观察的方式和注意事项。
【典题训练】一、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①蝴蝶②珊瑚③蘑菇④智能机械人⑤卫星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④2、下列属于生物特征的是()A、生物都能自由运动B、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C、生物都能生长和繁衍D、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3、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母鸡下蛋 B、雨后彩虹 C、大汗淋漓 D、稻浪滔滔4.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 B.生物能长大,非生物不能长大C.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D.生物能对环境有反映,非生物对环境没有反映5.下列哪一种现象属于生物的生长现象()A.人在离开路灯行走时,影子愈来愈长 B.随着环境的恶化,沙漠的面积愈来愈大C.工人筑路时,路面愈来愈宽 D.春暖花开时,杨树的树的树干越长越粗6.下列关于生物的叙述中,哪项不正确()A.生物都能进行呼吸 B.生物生活都要从外界取得营养物质C.生物都能进行繁衍 D.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7.观察是科学探讨的大体方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B.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C.科学观察不能够直接用肉眼,可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D.科学观察有时需要较长的时刻,要有计划,有耐心【当堂检测】1. 人体内部份废物随汗液排除,属于( )现象。
1.1 生物的特征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列举生物的主要特征,并举例说明;认识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命、保护自然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生物1学的开篇之作,对生物学的学习具有启蒙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初步了解什么是生物,生物有哪些基本特征,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喜欢动手操作和观察。
因此,本节课将通过丰富的图片、视频资料和实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生物的特征。
四、学习过程1.知识回顾(5分钟)教师活动:展示一些常见的生物图片,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回忆并说出这些生物的名称。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这些生物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呢?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如“它们都能动”“它们都需要吃东西”等。
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些确实是生物的一些特征。
那么,生物还有哪些其他特征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
2.新课引入(5分钟)教师活动:播放一段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视频,展示生物体的各种神奇功能,如变色龙的变色能力、植物的向光性等。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感受生物的多样性。
教师提问:从视频中,你们看到了生物的哪些特征?这些特征是如何帮助生物适应环境的?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3.新课学习(25分钟)(1)生物需要营养教师活动:展示植物光合作用和动物捕食的图片或视频。
学生活动:观察并思考生物如何获取营养物质。
教师讲解: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而动物则通过摄取食物来获取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教师活动:展示动物呼吸和植物气孔开闭的图片或视频。
学生活动:观察并思考生物如何进行呼吸作用。
第1章认识生物第1节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辩认具体事例,区别生物与非生物。
2、举例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举例说明生物的各种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作为生物之一植物的各种基本特征的理解。
三、教学步骤1、新课导入导语:同学们,生物学是我们初中新接触的一门课程,从字面上来理解,生物学就是来研究生物的门学科,那到底什么是生物呢?我们第一章就先来认识生物。
2、新课讲授展示课件,请学生说出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为什么?教师:可我们需通过什么途径来认识生物呢?学生:通过看,观察。
教师:对,我们要研究生物的奥秘,经常要用观察的方法,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那观察一般需要哪些器材,又有什么要求呢?请大家阅读第2页的文字来找出答案。
请学生分组回答问题。
出示课件总结,并说明可借助工具,也可直接用眼睛观察。
教师:下面就让我们用观察,讨论,分析的方法来识生物的特征。
(出示课题:生物的特征)提问:下面这些是不是生物呢?课件展示水母、珊瑚、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图片学生:是提问:依据是什么呢?引导学生说出它们可以繁殖的特征。
提问:请大家仔细观察在我们的教室有哪些生物与非生物?学生:仔细观察环顾四周说出生物有:老师,学生,细菌和真菌;非生物有:黑板,粉笔,书桌子,凳子,空气,笔,电脑等。
教师总结:对,生物实际上就是有生命的物体,而在生物学中把有生命的物体划分为三类:动物、植物、还有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细菌和真菌;与之相反,没有生命的物体就叫非生物。
提问:刚刚我们是根据什么特征来判断是生物还是非生物的呢?学生:能否呼吸、能否长大、能否繁殖、能否运动等。
教室:同学们说的这些都属于生物的特征,但却不是所有生物所共有的特征。
比如有些生物不能运动,哪些是生物共有的特征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一)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教室:下面就以人为例来得出所有生物的特征,请大家仔细想想人有什么特征,你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证明人是有生命的?(不说外貌特征)学生小组讨论。
年级七年级
同学们请你们你对目标的理解,速读课文,将你认为重要的知识点用铅笔勾画出来,然后依据你勾画的内容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其次相互交流与讨论,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问题还解决不了,以自主学习、两人相互学习、小组群学的方式解决疑难问题,当然也可以请教老师,最后将你学到的问题梳理在综合本上。
今天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
祝你学习愉快!快乐成长!
达成目标
自通过讨论知道
格
第二学段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
于生物的是…()A.机器人弹钢琴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
出 C.钟乳石在慢
慢长大 D.馒头上长
出“白毛
优
良
合
格
不
合
格课本P3讨论
结合课本
P4—P7内容
结合生活实
会用观察法找
出生物之间的
相同点和不同
点
归纳与梳理
达标测评1.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都能运动 B.都能呼吸 C.都有细胞结构 D.都生活在水中
2.科学家对蜜蜂群体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分类法
3..请说出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
(附《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曲中的生物有:曲中的非生物有:
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起来。
动物取食应激性
鲸喷出水柱营养
向日葵朝向太阳繁殖
植物开花结果生长
人体排汗排泄
蘑菇由小长大遗传
子女与母亲相似呼吸。
《生物的特征》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鞠躬)我是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生物的特征》本节课我试图运用“启发、引导、评价”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师生互动”的教学思想。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课堂评价五个方面对我的说课进行详细阐述。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了解什么是生物,生物具有哪些特征,学习本节课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分析了教材之后,下面我说一说学生的情况。
这个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方面都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
他们开始逐渐独立思考问题,并展现出了更高的学习自主性。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开始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更明确的认识,并且愿意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结合以上的学情分析,我试图引导学生达成以下三维目标。
1了解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3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热爱生命、保护生命。
其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
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自然而然成为了本节课的难点。
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我尝试采用组织引导和设疑解疑的教法,辅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学法。
针对上面的教法和学法,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环节一导入新课上课刚开始,播放视频资料──地球脉动,顺势导入了本节的新课这样的导入,拉近了课程与学生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环节二自学反馈这一环节,我会提前一天将录制好的微视频和本节课的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并可以借助网络资源,以便完成导学案中规定的任务。
在课上,组织同桌二人进行互查,交流课前学习成果。
为了检查学生自学的情况,并切实突出本节课的重点这样通过这一环节组织,不仅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通过课上及时的检查反馈,能够很好的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能够理解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并能举例说明。
2.通过观察、讨论,能够理解并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教学重点】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教学难点】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PPT课件、视频、图片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学内容】(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请每名学生说出一种自己熟悉的生物(不能重复)。
学生回答(专心致志,踊跃参加,气氛活跃,)教师:提问学生这些生物有什么共同特征?你们是怎样区分它们的?自然界有生物和非生物,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怎样将不同的生物区分开来?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生物的特征(二)生物的基本特征教师展示:鱼(在鱼缸里)、石头、菊花(带有枯枝)等。
提问:观察并区分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你总结出生物所具有的特征吗?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生物?(2)生物有那些共同特征?(3)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怎样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生石花是生物吗?钟乳石是生物吗?人是生物吗?珊瑚虫是生物吗?拖把、扫帚是生物吗?粉笔是生物吗?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观察和分析插图,独立思考和总结,培养学生学会读书、学会识图、学会观察、学会联系实际归纳总结。
学生:独立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共同解决,最后教师点评总结。
点评要点:(1)有生命的物质称为生物。
(2)生物的共同特征是: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如生物之间发生的捕食;②生物能进行呼吸,如人、植物等;③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如出汗;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如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如种子的萌发、破壳而出的幼鸟;⑥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如同一株植物上有不同颜色的花;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根据某一物体是否需要营养,进行呼吸、排泄、生长和繁殖,对刺激做出反应等特征,来判断其是否是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学目标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自己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自己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使自己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1.通过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问题导学(一)阅读教材第2页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1)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它要求有明确的。
(2)再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判断一下什么是生物?(二)阅读教材3-7页,完成以下的问题:1.生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把它总结在下面。
2.想一想,除了以上提到的特征,生物还有没有其他的共同特征?。
学习检测1.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 B.生物能长大,非生物不能长大C.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 D.生物能对环境有反应,非生物对环境没有反应2.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生物的生长现象?()A.人在离开路灯行走时,影子越来越长B.随着环境的恶化,沙漠的面积越来越大C.工人筑路时,路面越来越宽D.春暖花开时,杨树的树的树干越长越粗3.下列关于生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都能进行呼吸 B.生物生活都要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C.生物都能进行繁殖 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4.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B.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C.科学观察不可以直接用肉眼,可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D.科学观察有时需要较长的时间,要有计划,有耐心5、仔细阅读下文,并回答问题:宇航时代的到来,使“宇宙食品”的供应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于是人们想到了小球藻:它的直径只有35微米,却能够吸收人们排出的二氧化碳,利用阳光,使自身产生大量的营养物质并且放出氧气,净化太空飞船中的空气。
课题: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生物,能区分生物与非生物.2、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通过观察和比较,对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归纳和概括。
4、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学习难点植物的营养、呼吸、排出废物.学法指导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生物,生物与非生物的异同。
同学们观察书上的图片,讨论生物的基本特征,然后归纳生物的特征,加深对生物的理解。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你听说过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故事吗?2.教室里有哪些生物?3.科学观察与一般观察有什么不同?4.你是怎样区别生物和非生物的?5.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你都认识哪些生物?这些生物有共同特征吗?二.合作探究(一)、阅读教材P3-7页,对比各幅彩图总结出生物的共同特征。
1.图1-1和图1-2在完成怎样的生命活动?对生物本身有何意义?说明什么?2.图1-3鲸产生雾状水柱,说明什么问题?3.图1-4人的出汗和植物的落叶说明什么问题?4.图1-5图1-6羚羊为什么要跑?跑对斑马的生存有何意义?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会产生什么反应?说明什么?5.教材P6图1-7,图1-8和图1-9a. 植物通过什么方式产生后代?动物呢?b. 图中蘑菇由小到大,说明什么现象?6.图10和图11说明生物具有什么特征?7.病毒是怎样的生物?三.达标检测1.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要有明确的,观察时要、细致和,并及时。
2.生物的共同特征是:生物的生活都需要,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能对外界刺激作出,能生长和,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
3.下列诗句中能体现生命现象的是:()A.好雨知时节B.床前明月光C.春风吹又生D.黄河入海流4.相信你认识了不少生物,也学会了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A.智能机器人B.蘑菇C. 变形金刚D. 溶洞中的钟乳石5.不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A.能运动B.遗传和变异的特性C.生活需要营养D.能生长和繁殖6.下列哪种生物体不是由细胞构成的()A.人B.蘑菇C.病毒D.小草7.下列哪个语句能够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C.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D.朵朵葵花向太阳8.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学案导学1. 初步认识生物2. 区别生物和非生物3. 掌握生物特征4. 通过学习使学生珍爱生命先学后教1.生物的共同特征是:①生物的生活需要;②生物能进行;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的特性;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构成。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呼出二氧化碳。
动物和人排出体内废物的方式有出汗、呼出气体、排尿等,这属于排泄。
小组合作1. 想一想,你自己是否有生物的这些特征?任举一种你熟悉的生物,它也有这些特征吗?2. 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2)猫生出小猫属于(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6)猫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以鼠为食,从中获取营养属于当堂达标1.人用手触摸羞草时,含羞草的叶片立即下垂,说明生物具有那一特征()A.适应性 B.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C.多样性 D.生长和发育2.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火山爆发 B.开水沸腾C.雨后春笋 D.潮起潮落3.下列都属于非生物的一组是()A.竹和山石 B.鱼和河水C.空气和阳光 D.松和丹顶鹤4.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蜻蜓点水 B.钢铁生锈 C.公鸡打鸣 D.葵花向阳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B.生活需要营养C.进行呼吸 D.生殖和生长现象6.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弹钢琴的机器人 B. 慢慢长大的钟乳石 C. 恐龙骨骼 D. 树木7. 植物的营养来自()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人提供D. 动物提供8.“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的特征是()A. 生物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B. 生物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D. 生物能进行呼吸9. 落叶是对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同时落叶出能()A. 带走一部分废物B. 减轻植物的体重C. 便于新叶的长出D. 减缓植物体衰老10. 一粒种子能够长成一棵大树,这主要是植物的_______特征。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新课导入】导入:有的机器人能用乐器演奏出优美动听的音乐,有的机器人能够跳舞、踢足球,甚至和人交流。
机器人为什么不属于生物呢?[引导学生观看机器人动态图(见光盘)]【教学片段】生物的特征片段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见光盘)引导学生重点观察生长中的绿豆和吃竹子的大熊猫,思考它们各是如何生活的。
(1)我们看到的绿豆正在生长和大熊猫吃竹子,能体现生物具有什么基本特征?结论: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片段2:生物能进行呼吸(见光盘)引导学生重点观察鲸鱼雾状水柱喷出的位置,思考鲸鱼在进行什么生命活动时产生的水柱。
(2)我们看到鲸鱼在呼气时会产生雾状水柱,说明生物具有什么基本特征?结论:生物能进行呼吸。
片段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见光盘)引导学生重点观察人脸部的汗液,思考汗液的排出对人体的意义。
(3)我们看到人可以通过出汗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植物是如何排出体内废物的呢?结论:植物可以通过落叶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片段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见光盘)引导学生重点观察斑马和含羞草的表现,思考斑马逃跑的意义。
(4)斑马见到狮子逃跑和含羞草受到碰触后叶片合拢,体现了生物的什么特征?结论: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片段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见光盘)引导学生重点观察黄豆和小鸡的变化,思考植物繁殖后代的方式和鸟类繁殖后代的方式。
(5)我们观察到黄豆破土而出并不断长大和小鸡破壳而出并不断长大。
说明生物具有什么特征?结论: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片段6: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见光盘)引导学生重点观察鹦鹉的毛色和狗的毛色,思考鹦鹉和狗个体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6)我们看到鹦鹉和狗的后代分别是鹦鹉、狗;但是其后代毛色又不相同,这说明生物具有什么特性?结论: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1。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生物,能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2、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具体特征。
学习重点:生物体的基本特征
学习难点:生物体基本特征的举例说明
学习方法:观察、讨论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观察就是用眼睛看吗?什么是科学的观察?
二、合作探究
生物具有的特征有哪些?请列举。
1.需要例如
2. 能例如
3. 能例如
4. 能例如
5. 能例如
6. 具有例如
三、小组展示
四、质疑探究
珊瑚和珊瑚虫都是生物吗?请说明理由。
珊瑚虫一般生活在浅水区,请说明为什么?
五、自悟自得:
六、巩固练习:
1.下列能作为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标志的是
A.能否生长B.能否运动
C.是否需要营养 D.是否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2.生物都能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而能运动的都是生物。
()
3.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4.“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
【学习目标】
1. 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 举例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
【学习重难点】
重点: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难点:能从生物的各种现象中归纳出生物的特征。
【学习过程】
一、学习引入:
生物学是一门崭新的课程,像一座神秘的宝塔,大家一起来探索生物的奥妙吧!
二、自学检测:(通读教材后尽量闭卷完成)
1. 生物学是研究和的科学。
2. 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观察,首先要有明确的___________,对观察到的现象要及时地___________下来;需要较长时间时观察应事先制订一个_____________,观察过程中要多思考,多分析,多与人交流。
最后要在观察的基础上写一份______________,得出结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3. 生物是指凡是具有生命的物体,它们具有如下的特征:
(1)生活需要,(2)能进行,
(3)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4)能对外界刺激做出,(5)能和,(6)都有和的特性,(7)除外,生物都由构成。
三、合作探究:
1. 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请写出该曲中的生物。
2. 观察下列物体说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小猫()桌子()人()机器人()
蘑菇()月季花()蝴蝶()钟乳石()
3. 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
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
B、生物能长大,非生物不能长大
C、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
D、生物能对环境有反应,非生物对环境没有反应
四、拓展提升:
1.下列都是生物的一项是()
A、太阳、岩石、空气 B、煤炭、石油、天然气
C、金鱼藻、鲤鱼、河蚌 D、紫菜、牡蛎、鹅卵石
2. 猫和鼠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生物,以下是它们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2)猫生小猫属于。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
(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
(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进洞里,这种现象属于。
五、当堂检测: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生石花
B、钟乳石
C、机器人
D、珊瑚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句说明生物具有()
A、能生长和繁殖的特征
B、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特征
C、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D、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特征
3.下列不能反映出生命现象的是()
A、惊弓之鸟
B、饿虎扑食
C、日上三竿
D、落叶归根
4.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给作物播放音乐能提高产量。
这说明生物()
A、生长需要营养
B、能进行生长
C、能排出废物
D、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下列哪项是所有生物都具有的共同特征()
A、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满足自身生存所需
B、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C、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能做出一定反应
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6.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B、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
C、科学观察不可以直接用肉眼,可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
D、科学观察有时需要较长的时间,要有计划,有耐心
7.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前,当地许多蟾蜍成群结队地逃离灾区,这种现象说明生物()
A、需要营养
B、都能够生长和繁殖
C、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D、都能运动
9. 关于生物科学与人类的关系,下列不正确的观点是()
A、人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生物,所以我们应该学好生物学
B、人类面临着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运用生物学解决
C、生物学对人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每个人都应该提高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
D、生物学是一门边缘的小科学,有相关的科学家们研究、发展和应用就可以了
10. 下面列举的现象中,不属于科学观察的一项是()
A、夜间,偶然发现流星划破夜空
B、观察玉米种子的萌发过程,并做记录
C、用摄像机拍摄昙花开花的全过程
D、用录音机记录某种鸟的叫声,并对叫声进行分析
11.下列哪种生物体不是由细胞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