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远东二中导学稿★高一化学必修2 ★总计第期

课题: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课时)

主备:王华审核:审批:班级:学习小组: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烯烃的分子组成,结构和化学性质,进一步掌握结构与性质的关系。2.初步理解烃的燃烧规律。

【学习重点】:

1、烯烃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2、烃的燃烧规律。

【学习难点】:

烃的燃烧规律。

【归纳整理】:

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的比较

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意义

归属

断键规律

产物特点

烷烃与烯烃的不同

区别烯烃烷烃

结构

通式

特征反应

【自我测试】:

1.工业上的乙烯主要来源于,它是一种色、味的气体,溶于水。实验室制取乙烯时用法收集。

2、甲烷中混有乙烯,欲除乙烯得到纯净的甲烷,可依次将其通过下列哪组试剂的洗气瓶()

A.澄清石灰水,浓H

2SO

4

B.溴水,浓H

2

SO

4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H

2SO

4

D.浓H

2

SO

4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下列各对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A.CH

3-CH=CH

2

和CH

3

-CH

2

-CH=CH

2

B.CH

3-CH

3

和CH

3

-CH=CH

2

C.CH

3-CH

2

-CH

3

和CH

3

-CH=CH

2

D.CH

2=CH-CH=CH

2

和CH

3

-CH=CH

2

4.下列变化不是由加成反应引起的是

A.苯中加溴水振荡,溴水层褪色 B.石油裂解后的气体通入溴水,溴水褪色C.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催化聚合为聚乙烯 D.苯转化为环已烷

5.烃的燃烧通式为:

烷烃的燃烧通式为:

烯烃的燃烧通式为:

【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一:

1、关于乙烯分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乙烯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

B.乙烯分子里所有的原子共平面;

C.乙烯分子中C=C双键的键长和乙烷分子中C-C单键的键长相等。

D.乙烯分子里各共价键之间的夹角为120 。

2、下列物质不能用加成反应得到的是( )

A.CH

2Cl

2

B.CH

3

CH

2

Cl

C.CH

3CH

2

OH D.CH

2

ClCH

2

Cl

3、1mol乙烯与氯气完全加成后再与氯气取代,整个过程最多需氯气( ) A.1mol B.4mol

C.5mol D.6mol

探究活动二:

1.取下列四种气态烃各1mol,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A CH

4 B C

2

H

6

C C

3

H

8

D C

4

H

10

2.等质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A CH

4 B C

2

H

6

C C

3

H

8

D C

6

H

3.120℃,101 kPa下,将下列有机物分别与足量的空气混合,引燃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气体体积不变的是()

A.C

2H

6

B.C

2

H

4

C.C

3

H

8

D.C

6

H

6

探究活动三:

发现苯后,经过法国化学家热拉尔等人的精确测定,发现苯仅由碳、氢两

种元素组成,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92.3%,测定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请确定苯的分子式。

【达标测评】

1、下列物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A)乙烷(B)环丙烷(C)乙烯(D)聚乙烯

2、下列烃中,含碳量最低的是()

(A)甲烷(B)丙烷(C)乙烯(D)环丙烷3、某种乙烯和氢气的混合气体VL,完全燃烧需要相同条件下的氧气2VL,则混合气体中

乙烯和氢气的体积比是()

(A)3:2 (B)2:3 (C)3:4 (D)4:3 4、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各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生成水的质量完全相同的一组物质是()

(A)甲烷和乙烷(B)乙烯和丙烯(C) 甲烷和乙烯(D)乙烷和丙烯

5、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种气体烃和足量的氧气,用电火花点燃完全燃烧后,容器内气

体体积保持不变,若气体体积均在120℃和相同的压强下测定的,这种气态烃是()

(A)CH4(B)C2H6(C)C2H4(D)C3H6

课后训练

1、下列物质中,不能和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A H2

B H2O

C KMnO4

D Br2

2、有关乙烯有下列叙述:①乙烯溶于水后可得乙醇②乙烯能发生加聚反应③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④乙烯是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其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②

B、①和③

C、②和③

D、②③④

3、完全燃烧一定量的某有机物,生成88g CO2和27g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C2H3 (B)该有机物分子中一定含有碳碳双键(C)该有机物不可能是乙烯(D)该有机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4、在相同条件下完全燃烧甲烷、丙烷、乙烯,如生成相同质量的水,则甲烷、丙烷、乙烯的体积比是()

(A)1:1:1 (B)1:2:1 (C)2:1:1 (D)2:1:2

5、四氯乙烯对环境有一定的危害,干洗衣服的干洗剂主要成分是四氯乙烯;家用不粘锅内侧涂覆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聚四氟乙烯。下列关于四氯乙烯和聚四氟乙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它们都属于纯净物 (B)它们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它们的分子中都不含氢原子 (D)它们都可由乙烯只发生加成反应得到

疑点反馈:(通过本课学习、作业后你还有哪些没有搞懂的知识,请记录下来)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苯教案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苯 讲课人;高翠 【设计思想】 本节课采用否定探究式的教法,把苯分子结构假说的提出、和学生实验串联起来,通过化学史教育和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培养学生分析能力,从而了解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打下了基础。 【教材处理】 苯是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教学过程先复习烷烃和烯烃的性质,再从情境入手,了解苯的发现史,正面向学生展示教学思路,突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实验验证苯的结构,学习苯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实验验证、引导探索、理论解释、练习提高 【教学媒体】实验、实物、投影、电脑动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苯的物理性质,理解苯分子的结构,掌握苯的化学性质; 2.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结构─性质”关系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资料阅读、观察实验、分析事实、合作、交流等方式探究苯的结构和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苯的凯库勒式的发现过程,养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苯的结构特点。苯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的结构特点。 【教学过程】 【引入】复习烷烃和烯烃的知识引入新课。 区别烯烃烷烃 结构含有碳碳双键只有碳碳单键 通式C H2n C n H2n+2 n 不饱和饱和

特征反应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不与KMnO 4 溶液反应 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新的一类烃---苯 【板书】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苯 一、苯的发现 【投影】视频播放苯的发现史以及苯分子结构的探索过程。 二、苯的结构 【讲述】六个碳原子、六个氢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各个健角都是120度,碳碳键的健长相等,构成正六边形。苯中碳碳键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现象。 【板书】分子式: C6H6结构式 结构简式: 空间构型:平面正六边形 结论:苯环中碳碳键是介于单、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学生实验】验证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苯,再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震荡溶液,静止,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溶液分层,上层无色,下层紫色。【结论】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类似于乙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苯不溶于水。【讲述】苯环中碳碳键是介于单、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课堂练习】向试管中加入少量苯,再加入溴水(不加催化剂),震荡试管,苯能否和溴水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提示;卤素单质易溶于有机物,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 【归纳与小结】通过上述实验结合书本69页,请同学们归纳苯的物理性质。 三、苯的物理性质 无色、特殊气味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是一种重要溶剂,沸点:80.1℃易挥发,熔点:5.5℃ 四、苯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

高中化学必修二《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创新教案】

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2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分为两部分。教材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这一视角,阐明化学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与上节内容相辅相成。第一部分重点从资源利用和需求角度出发,介绍几种常见的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的组成和用途。在介绍主要能源中,重点讲述了根据不同工业需求时代发展的需要,提出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以及石油的裂化、裂解的工业原理,介绍了常见的产品,这也是现代化学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的学科思维、绿色化学思想都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本节内容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协调作用背景的角度,有利于学生加深体会化学在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中的作用,学会辩证地看待人类和自然和谐发展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培养做出果断决策的意识和能力;从学科知识的角度,有利于学生将前面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必要的梳理、归纳和拓展,主要包括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因此,本节作为高中必修模块的结尾,不仅对于学生总结复习很重要,而且对于学生进一步确定、学习后续的选修模块乃至选择自己未来的升学和就业方向都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化学组成及利用。 2.通过对“煤制油”工艺原理的学习,掌握化石能源综合利用方法,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3.认识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了解环境保护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 4.通过“媒体教学”“能源标本”“实验演示”“讨论展示”等教学手段,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煤、石油、天然气的化学组成和综合利用。 教学难点 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煤制油”工艺 教具准备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复习题

有机(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复习题()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烯的产量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 B.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C.乙烯分子的碳碳双键中有一个键不稳定,易断裂 D.乙烯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与甲烷不同的原因是乙烯的含碳量高 ()2、苯的结构式可用来表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苯主要以石油为原料获得的重要化工原料 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 C.6个碳碳化学键完全相同 D.苯可与溴水、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它们褪色 ()3、南方往北方长途运水果,将浸有高锰酸钾的硅藻土放在水果容器中,其目的是 A.利用高锰酸钾溶液杀死水果周围的细菌,防止水果霉变 B.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周围的氧气,防止水果腐烂 C.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防止水果早熟 D.利用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催熟水果 ()4、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液体混合物是 A. 溴和CCl4 B. 苯和溴苯 C. 硝基苯和水 D. 水和乙酸乙酯 ()5、1866年凯库勒提出了苯的单、双键交替的正六边形平面

结构,解释了苯的部分性质,但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它不 能解释下列事实有 A.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B.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溴苯没有同分异构体 D.邻二溴苯只有一种 ()6、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的方法是 A.通入足量溴水中 B.在空气中燃烧 C.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D.在一定条件下通入氧气 ()7、制取较纯净的一氯乙烷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A.乙烷和氯气反应 B.乙烯和氯气反应 C.乙烯和氯化氢反应 D.乙烯和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反应 ()8、0.5mol乙烯与氯气完全加成,再与氯气彻底取代,两个过程共消耗氯气 A.1mol B.2mol C.2.5mol D.3mol ()9、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CH3Cl+Cl2→CH2Cl2+HCl B.CH2=CH2+HClO→HOCH2—CH2Cl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导学案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导学案 编写人:刘贺梅审核人:张成友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乙烯的分子组成、结构和化学性质,进一步掌握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掌握乙烯的加成反应。 过程与方法: 从实验现象到乙烯结构和性质的推理,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乙烯性质的推理过程,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学习重点】:乙烯的化学性质和加成反应。 【学习难点】: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学习方法】:阅读教材,利用甲烷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分析乙烯的结构,从而总结乙烯的化学性质。 【知识链接】:1、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空间构型、键角。 2、甲烷的化学性质。 【课前活动】:查阅有关乙烯的资料 1 、乙烯在工业上有哪些重要用途。 2、工业上的乙烯是如何得到的。 3、我们日用品中有哪些是利用乙烯为原料制得的。(带样品来给 同学交流展示) 【学习过程】: 科学探究:乙烯的工业来源(阅读教材P67) 分组讨论:①实验中哪些现象证明生成物与烷烃性质相同? ②哪些现象证明生成物与烷烃性质不同? ③你认为生成的气体中都是烷烃吗? 一. 乙烯的组成和结构: 1.⑴烯烃是指,是最简单的烯烃。 ⑵碳原子所结合的氢原子数(填“小于”、“大于”、“等于”)饱和 烃里的氢原子数的属于不饱和烃。 2. 乙烯中含键,6个原子同一平面上。(空间构型:键 角:120 o) 分子式:电子式: 结构式:结构简式: 实验式(最简式):

二.乙烯的物理性质: 乙烯是色气味的气体;溶于水;密度较空气(分子量:28) 三.乙烯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1)燃烧:现象:。 化学反应方程式: (2)通入KMnO4溶液现象:。 2.加成反应:: 概念: 乙烯与溴的反应方程式:。 练习:写出下列加成反应方程式。 乙烯与氢气(催化剂、加热) 。 乙烯与氯化氢(催化剂、加热) 。 乙烯与水(催化剂、加热、加压) 。 四.乙烯的用途: ①重要化工原料 ②植物生长调节剂 ③水果催熟剂 总结:乙烯、乙烷的性质对比: 思考与交流:如何鉴别甲烷和乙烯气体,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案? 典型例题: 例1、甲烷是最简单的烷烃,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二者的是() A水B溴水C溴的四氯化碳溶液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答案解析:乙烯能使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4.2《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名师教学设计

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 江苏省海门中学张丽华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2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分为两部分。教材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这一视角,阐明化学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与上节内容相辅相成。第一部分重点从资源利用和需求角度出发,介绍几种常见的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的组成和用途。在介绍主要能源中,重点讲述了根据不同工业需求时代发展的需要,提出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以及石油的裂化、裂解的工业原理,介绍了常见的产品,这也是现代化学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的学科思维、绿色化学思想都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本节内容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协调作用背景的角度,有利于学生加深体会化学在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中的作用,学会辩证地看待人类和自然和谐发展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培养做出果断决策的意识和能力;从学科知识的角度,有利于学生将前面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必要的梳理、归纳和拓展,主要包括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因此,本节作为高中必修模块的结尾,不仅对于学生总结复习很重要,而且对于学生进一步确定、学习后续的选修模块乃至选择自己未来的升学和就业方向都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化学组成及利用。 2.通过对“煤制油”工艺原理的学习,掌握化石能源综合利用方法,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3.认识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了解环境保护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 4.通过“媒体教学”“能源标本”“实验演示”“讨论展示”等教学手段,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煤、石油、天然气的化学组成和综合利用。 教学难点

必修二 3-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知识点详尽归纳和练习

3—2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1课乙烯 一、乙烯的制取及物性 1、石蜡油的分解实验制取乙烯: 石蜡油:17个C以上的烷烃混合物碎瓷片:催化剂生成气体:乙烯 2、实验室制乙烯: (1) 反应原理: (2) 反应类型: 反应:从一个有机物分子内相邻碳原子上脱去原子或原子团生成不饱和有机物(双键或 三键)和小分子(如H2O或HX)的反应 消去反应的特点: (3) 反应装置: (4) 注意事项: 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沸石或碎瓷片的作用: 浓硫酸的作用:加热的关键: 副反应: 乙烯中杂质气体CO2、SO2和H2O(g)的检验顺序和方法是 ,除去这些杂质气体的顺序和方法是 (5) 物性: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二、乙烯的组成和结构 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空间构型:, 三、烯烃的组成和结构 1、烯烃: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链烃叫做烯烃。(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 2、通式:,结构: 四、乙烯的化学性质 [思考]已知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键能(615KJ/mol)小于碳碳单键的键能(348KJ/mol)的2倍,同时双键中两个键的键能也不相等。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1、氧化反应 (1)燃烧反应:现象: 规律:含碳量越高,产生黑烟越浓. 应用: (2)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本身被氧化成 (3)催化氧化: 2、加成反应 (1)加成反应(概念):分子中的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2)乙烯与Br2、H2、HCl、H2O、HCN 的加成及现象、应用。

、、 、、 。 总结:烯烃加成反应的加成位置特点: 3、加聚反应 (1)反应式:应用: (2)加聚反应: ①高分子的概念: ②高分子的结构: ③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区别 加聚反应:缩聚反应: ④练习: 写出下列聚合反应的方程式 n CH2=CH-CH3→n CH2=CHCl→ 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在催化下加聚,能生成几种高聚物分子?试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五、乙烯的用途: (1)乙烯的产量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生产水平的标志(2)植物生长的催熟剂和调节剂 六、烯烃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 写出C4H8、C5H10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练习题 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标志的是( ) A.甲烷的产量B.乙烯的产量C.乙醇的产量D.硫酸的产量 2.下列关于乙烯的结构与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烯分子中6个原子在同一平面内B.乙烯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能使其褪色C.乙烯分子没有同分异构体D.乙烯分子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 3.能证明乙烯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事实是() A.乙烯分子里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 B.乙烯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相等C.乙烯容易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且1 mol乙烯完全加成消耗1 mol溴单质 D.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4.某实验室需要少量的一氯乙烷,下列制取方法中所得产物含量最高的是( ) A.等物质的量的乙烷和氯气的光照反应B.乙烯与氯气的加成反应 C.乙烯与氢气和氯气混合反应D.乙烯与氯化氢加成反应 5.(双选)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的试剂是( ) A.溴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高锰酸钾溶液 D.硫酸溶液 6.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混有乙烯的试剂是( ) A.溴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高锰酸钾溶液 D.硫酸溶液

第三章 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

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 基本化工原料(2) 【学习目标】 ⑴了解苯的物理性质也分子组成 ⑵掌握苯的结构式和典型的化学性质并理解苯的结构特征 【学习重点】掌握苯的结构式和典型的化学性质并理解苯的结构特征 【学习难点】掌握苯的结构式和典型的化学性质并理解苯的结构特征 【预备知识】 1、苯的物理性质: 色、气味液体,密度比水,溶于水,毒,是一种重要溶剂,沸点:80.1℃易挥发,熔点:5.5℃,若用冷却,可凝结成色体 2、苯分子的结构 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凯库勒式) 3、苯的化学性质:⑴可燃性:现象:化学方程式 ⑵苯的取代反应:①苯与液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溴苯是一种色状液体,密度比水,溶于水 ②苯与硝酸的反应:反应方程式: 硝基苯是一种色状液体,有气味,毒,密度比水,溶于水。 ⑶苯的加成反应 在镍催化下,与氢气加成: 反应方程式: 【自主探究】通过实验事实的验证与讨论,理解苯的结构式。提出问题:苯分子结构是碳碳单双键交替的环状结构吗? (1)提出假设:从苯的分子式看,C6H6具有不饱和性;从苯的凯库勒结构式看,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一定能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褪色。 (2)实验验证:①苯不能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褪色。②经科学测定,苯分子里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___________(填“完全相同”或“不相同”);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都在同一__________________上。 (3)结论:苯的凯库勒结构式中的双键跟烯烃双键________________,苯的性质没有表现出不饱和性,结构稳定,说明苯分子________________(填“同于”或“不同 于”)一般的碳碳单、双键交替的环状结构。 【自我测试】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B+卷(高考化学复习题-附详细答案)

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B+卷 变式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若某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只含C、N、H三种元素,且以n(C)和m(N)分别表示C和N的原子数目,则H原子数目最多为2n(C)+n(N)+2个 B.若某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只含C、N、H、O四种元素,且以n(C)、n(N)和n(O)分别表示C、N和O的原子数目,则H原子数目最多等于2n(C)+n(O)+n(N)+2个 C.在某有机物分子中含n个—CH2—,m个,a个—CH3,其余为羟基,则含羟基的个数最多为m-a+2 D.在有机物()分子中处于同一平面内的碳原子数最多有13个 变式2.下列有关烃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通过减压分馏可以得到相对分子量较大的芳香烃 B.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3-二溴丙烷 C.中至少有16个原子共平面 D.的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12种 变式3.某有机物结构简式如下图,关于该有机物的空间构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分子中一定共面的碳原子数至少为8个 B.该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均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 C.该分子中至少有9个碳原子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D.该分子中处于同一平面的的原子总数最多为16个

变式4.三蝶烯是最初的“分子马达”的关键组件,三碟烯某衍生物X可用于制备吸附材料,其结构如图所示,3个苯环在空间上互为120°夹角。下列有关X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22H13O4B.1mol该物质与H2加成可消耗11mol H2 C.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D.分子中最多可能有20个原子位于同一平面上 变式5.金刚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通过下列途径制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环戊二烯中的所有原子共平面B.二聚环戊二烯的分子式为C10H10 C.四氢二聚环戊二烯与金刚烷互为同系物D.金刚烷的一氯一溴代物有8种 变式6.对下列有机物的判断错误的是() ① ② ③ ④ ⑤ ⑥A.除①外,其它有机物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③④⑥都属于芳香烃。④⑥苯环上的一溴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均有6种 C.②⑤的一氯代物均只有一种,①的一氯代物有四种,④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9种D.④⑤⑥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