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重点笔记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重点笔记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重点笔记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重点笔记

第一篇总论

绪论

1. 广播、电视是把信息传播和电子技术结合起来的两种新型媒介。

2. 广播电视出现后,现代新闻传播媒介形成了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两大类

第一章广播、电视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广播电视的概念

1. 广义的广播(Broadcast)与狭义的广播(Radio)的区别

答:广义的广播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人们播送声音节目,或图像和声音节目的传播媒介。

狭义的广播:专指声音广播

2. 了解声音广播与电视广播的几种分类

声音广播:无线广播和有线广播

调频广播和调幅广播

数字广播和模拟广播

地面广播和卫星广播

电视广播:无线电视和有线电视

甚高频和超高频

数字电视和模拟电视

地面电视和卫星电视

3. 什么是数字广播,有何特点?

答:数字广播指采用数字技术的音频广播。

特点:音质纯正,抗干扰强,增加利用频率数,能够提供传输数据等多种业务。

第二节广播电视的产生和发展

1. 产生发展

[广播]

1893年西奥多·普斯卡在匈牙利将700条电话线连在一起,进行新闻广播,组成所谓的“电话报纸”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有线广播系统。

1895俄国的波波夫和意大利的马可尼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无线电收发机。

1906年加拿大费森登教授在美国建立了无线电广播实验室,是人类利用无线电传送声音的开端。

1920.11.2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由美国匹兹堡西屋电气公司开办的商业广播电台呼号为KADA.

(1923年中国境内出现最早的广播电台)

1925 日内瓦成立国际广播联盟,决定把全世界的广播域分为15个波长。(1925年电视雏形产生)

1927荷兰成为世界上最早正式开办对外广播的国家。

1935年安蒂文·H·阿姆斯唐发明调频广播后,调频广播电台开始出现。

90年代中期出现的数字音频广播(DAB)

[电视]

电视之父:苏格兰人约翰·洛吉·贝尔德。利用尼普库原理在1925年制造了第一台电视机的雏形。

1935年英国广播公司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家电视服务社。

首座电视台:1936.11.2英国伦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这是电视广播诞生的标志!

1945年,美国正式播出彩色电视节目,是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彩色电视的国家。

50年代末美国首先出现有线电视。

1962年7.10美国首次利用发射成功的“电星1号”传送节目揭开了电视进入太空的时代。

20世纪70年代卫星直播电视应运而生。数字压缩卫星直播,将成为未来卫星广播的主流。

有线电视也称“电缆电视”

2. 通讯卫星的特点:传送距离远,环节少,投资少,质量高,信息容量大。

有线电视的特点:频道多,信息容量大,质量高,双向传播。

3. 分别简述广播、电视发展的三个阶段

4. 电视发展趋势(重点)

第三节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

[广播] 旧中国

中国境内最早的广播电台:1923年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开办的“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

1926.10.1中国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无限广播电台”诞生。

1927.3上海出现了我国第一个私人经营的广播电台,即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

1927.5我国第一座公营广播电台——交通部天津广播无线电台开始播音。

1928年国民党横幅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建成并开始播音。

1929.9国民政府公布的《电信条例》是第一个国家法规。

新中国

1940.12.30中国******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呼号是XNCR.这一天成为中国人民广播创建纪念日。

1949.6.5党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从此广播电台与新华社分开,成为独立的新闻机构

1950.4.正式建立对外广播电台,呼号“北京广播电台”

1958.5.1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黑白电视节目。9.2日正式开播

1978.5.1北京电视台正式更名为中央电视台。

1984.4.8我国成功地发射了试验通讯卫星,并进行了广播电视节目的传送试验。

1986.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创建了我国第一家国家级专业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

1978年5“北京广播电台”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广播电台

1993年实行电视节目栏目化《东方时空》、《焦点访谈》

1996.12.16数字音频广播在广东省佛山广播电视中心试播。标志着中国广播的数字化已揭开了序幕。

1997被广大观众誉为中央电视台的“直播年”

香港回归的72小时直播创造了我国电视直播的时间新纪录。

“直播范例”指的是三峡工程的直播

第四节我国港、澳、台的广播电视业

1.香港的第一个电台:1928.6.30 香港广播电台

目前香港的3家广播电台:香港广播电台(香港电台),商业电台(香港商业广播有限公司),新城电台。1998香港电子传媒的公信力评估为:香港电台第一。

2.香港目前的六家电视台:亚洲电视有限公司(ATV)、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无线台或港视TVB)、卫星电视、香港有线电视台、香港华侨娱乐电视广播公司(华娱)、传讯电视。

1998.3香港是世界上第一个体工商业互动式电视服务的主要城市。

4.台湾的6家电视公司:第一座-——国力教育电视试验广播电台、台湾电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视,第一家民营)、中国电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中视,CTV)、在原教育台基础上扩建的“中华电视台”、全民电视公司、公共电视台。

2.简述我国广播发展的历史.简述新时期广播宣传工作取得进展的表现。

答:我国广播宣传工作取得的主要表现有:

(1)重新确定了广播“自己走路”的方针,逐步增加自采自编的稿件,积极开发具有广播特点的报道形式。使广播成为具有独特吸引力的新闻媒介。

(2)围绕更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增强了广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3)坚持“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的业务建设方针。努力实施精品战略,加强深度报道和广播评论工作,有效的增强广播的舆论引导功能。

(4)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努力按广播的自身规律调整、完善电台的办台体制和节目的管理、运作机制。

第二章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

第一节广播、电视的传输网络与制式

1.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包括:发射网、传送网、接收装置三部分

2.广播的制式(调频、调幅)

3.电视的三种制式及几个主要国家所采用的电视制式(选择)

NTSC制:正交叉平衡条幅制。美、日、加、台。

PAL制:西欧,澳大利亚,非洲及中东,我国内地、港澳。

SECAM制:法国、独联体国家、东欧、沙特。

第二节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

1. 广播电视的传播优势和劣势(全书重点)

劣势:(1)转瞬即逝,不留痕迹(2)线性传播选择性差(3)声光符号不易保存

优势:(1)快速及时,先声夺人(2)广泛深透,覆盖面广(3)受众广泛,对象性强(4)具体形象,感染力强

第三节广播电视的语言

1.广播电视语言的特点:便于口说耳听、符合语言规范

2.理解并能将广播电视的语言特点及要求真正理解,并且应用到实际的改稿中。

3.ENG和EFP

ENG:录像机和便携式摄像机结合在一起的一体摄录机,简称“ENG”

EFP:电子现场制作

第三章我国广播、电视的性质和任务

第一节广播电视的性质

1.广播电视的一般性质是什么?

答:广播、电视是以新闻为主体的综合性现代化舆论工具,他们既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本身又是一种信息产业;在有阶级区分的时代,有都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是为阶级利益服务的,这就是广播、电视的一般属性或一般性质。

名词解释:“不要纸张、没有距离的报纸”20世纪20年代初,广播在苏维埃试验成功时列宁用这句鲜明、简洁的比喻贴切的说明广播具有同报纸相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但又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新闻节目办得好坏,成为衡量广播电台、电视台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广播、电视的产业属性是从属于政治属性的。

2.我国广播电视的社会主义性质有哪些具体体现

耳目喉舌、桥梁纽带、舆论工具、建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经济上。

具体表现:(1)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2)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并着重强调为社会主义服务同为人民服务是完全一致的。(3)保持旗帜鲜明,生动活泼的风格。

第二节广播电视的职能和任务

1. 广播电视的一般社会职能

(1)传播舆论,引导舆论(2)普及社会教育(3)丰富社会文化娱乐(4)提供社会服务

2. 我国广播电视的社会任务

(1)宣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2)宣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3)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

(4)宣传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5)广泛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6)及时、准确地提供信息,发表正确的评论。

(7)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社会文化生活。

3. 广播电视的社会教育职能有哪些?

(1)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我国广播、电视社会教育职能中占重要地位。

(2)增进法律观念,普及法律知识,促进以“五爱”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3)广播、电视的社会教育职能除体现在教育性节目外,还越来越多的渗透在娱乐,服务性节目中。

第三节广播电视工作者的素养

1. 现代广播、电视新闻观念有哪些?

(1)高度的时效观念

(2)为听众、观众服务的观念

(3)新闻传播活动的群体观念(相关工作人员的紧密协作)

2. 时效和时机

第二篇广播电视新闻采访

第四章广播录音采访

第一节广播新闻采访与录音采访

1.广播采访包括录音采访和非录音采访

2.广播录音采访的概念及其独特功能(02年考题)

录音采访:是为运用音响表现内容、制作各种录音报道而采集音响素材和其他新闻事实的广播采访活动。

功能:独特的认识功能:注意到音响之间联系,记录详尽。有利于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独特的表现功能:增强叙事和再现事物的表现效果。

3. 现场录音采访的目标是什么

(1)在抓预发性事件采访质量的同时,把重点放在突发性事件现场录音采访上。

(2)在重视人物讲话和现场访问录音的同时,适当加强现场音响尤其是环境音响的采录。

(3)在广泛采录音响素材的同时,把更多的注意力用于捕捉富于表现力的典型音响。

(4)在重视录音专稿音响采录的同时,从音响精炼化入手加强录音消息的音响采录。

第二节新闻音响及其作用

1.新闻音响的概念:新闻音响之所报道的事物和人物,以及相关事物、人物和周围环境中的声音。

2.新闻音响的类型:主体音响(2)环境音响(3)背景音响

作用:(1)增强报道的可信性(2)增强报道的现场感(3)增强报道的感染力

3.新闻音响的三种作用,最基本的是增强可信性。

第三节录音采访的原则

1. 录音采访的原则

坚持从新闻题材的实际出发

注重音响基本素质

掌握采访的主动权和控制采访的节奏

2. 如何做到音响的真实(如何理解音响的真实性)

本体真实:采录的音响必须是所报道的事物或人无,以及与报道内容有关联的事物或人物本身发出的声音。

采录真实:坚持采录的同步性,严格按音响本来的面目和实际发生过成采录音响。

3. 如何使采访音响自然

注意以下问题:受访人对话筒的畏惧心理;记者无意举止干扰;采访不合时宜;提问不当。

记者要善于处理与采访对象的关系,千方百计创造有利于调动采访对象主动性的环境和气氛。

4. 怎样掌握广播录音的采访的主动权

熟悉采访对象;充分的先期采访;形成明确的采访意图。

第五章电视摄像采访

第一节电视摄像采访及其类型

1. 电视摄像采访的概念及其特点

定义:摄像采访时电视采访主题从新闻题材出发,按一定的报道意图,以摄像机为工具,在新闻现场或其他场合记录反映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活动全过程的图像和声音的采访方式。

特点:直接性;完整性。

类型:(1)预发性事件摄像采访和突发性事件摄像采访。(预发性事件进行过程中;纯粹突发性的事件)

(2)新闻现场摄像采访和访问摄像采访。

(3)无剪辑摄像采访和现场直播摄像采访。

2. 新闻现场摄像采访的三个配套成龙

内容配套成龙;景别配套成龙;拍摄角度配套成龙。

3. 名词解释:无剪辑摄像采访:在摄像采访时不关机,而通过摄像机上的录像按钮来控制拍摄的方式。

第二节电视采访活动的群体性

1. 电视摄像采访的主体有哪些

记者、摄像师、录音师、照明师、主持人在内的群体。

2. 在电视摄像采访中新闻记者应如何对待采访对象

保持“平视”角度;审慎选择采访环境;帮助受访人设计良好的屏幕形象;帮助受访人消除心理紧张。

3. 在电视摄像采访中编辑与出镜记者的职责是什么

编辑职责:确定新闻报道的立意、内容、结构,寻求恰当的切入点,拟定采访计划和访问提纲,与受访单位和受访人接洽联系;协调摄制组各个岗位工作,保证采访计划的实施。采访结束后,负责撰写总解说词、编辑画面积后期包装,直至送审播出。

出镜记者:深刻领会编辑意图,选择恰当的出镜时机和环境;不失时机地进行现场访问;依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新闻主题,恰如其分的进行现场解说,以及涉及相应的形体语言。

第三节电视摄像采访的的前期准备和先期采访

1先期采访的定义及其必要性(作用)。

先期采访,俗称踩点,是在进入正式摄像采访前进行的采访,是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要性:先期采访对于策划方案,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为设计采访方案提供依据;二是对策划方案的可行性作初步的检验,后一方面说,先期采访是对采访方案的“放大样”,可以是修改后的方案更具操作性。

第四节电视摄像采访的拍摄要求

1. 在电视摄像采访中同期声有哪些功能?

(1)增强画面生命力和表现力(2)丰富画面的表现手段(3)增强新闻的信息张力(4)使画面组接多样化

2. 电视摄像采访的双重任务是什么?既注意好拍摄画面,又认真记录声音。

3. 景别;指被拍摄的物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是电视画面的重要造型元素之一。

长镜头:又称多构图镜头,旨在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镜头内,用推、拉、摇、移等方法多层次多景别对一个事件,一个场景进行拍摄。

4. 什么叫采访中的“挑、等、抢”

挑: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根据对事物的现场分析、判断、概括和提炼,挑选拍摄最能说明事件本质的形象——动作、神态、表情或事件发展过程中发生质变的临界状态。

等:善于等待最佳拍摄时机

抢:抢拍

第三篇广播、电视新闻的体裁

第六章广播消息

第一节广播消息及其特点

1. 广播消息的概念及特点(重点)

运用由电波传送的声音(包括声音语言和音响)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的报道新闻事实的广播新闻题材。

特点:迅速及时,简明扼要。区别纸媒还有:取材更精萃;更富传真性;结构更紧凑的特点。

第二节广播消息的种类

1. 广播消息的种类

不带音响的消息(口播消息):包括动态消息,非动态消息,综合消息,简讯,广播消息。

带音响的消息(录音消息/新闻):录音消息(狭义),现场消息,直播消息。

2. 现场消息的特点及其采访要求,现场消息于录音消息的异同。

特点:立足于新闻现场;着眼于增强现场感;致力于浓缩现场。

要求:

1. 全面了解基本情况,充分掌握背景材料。

2. 充分调动各种官能,敏锐捕捉现场场景。

区别:现场消息注重现场,追求现场感,不仅音响来自现场,解说词也多在现场进行。

第三节广播消息的写作要求(本节重在理解运用)

1. 广播消息的导语、主体及结构

第七章电视新闻

第一节电视新闻及其特点

1. 电视新闻: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送手段,运用图像、声音、字幕等符号,对新进或正在发生、刚刚发生的事实或社会现象所作的报道,是电视中的消息体裁。

2. 特点(重点):优势:符号多样性,信息直观性,现场亲历性,观众参与性。

弱势:视、听符号暂留性;线性传播局限性;画面信息的表现性;屏幕空间有限性。

第二节电视新闻的具体形式

1.口播新闻概念及其特点

定义:口播新闻是一种由播音员出图像播报的电视新闻形式。

2.图像新闻概念,优势劣势及其发展趋势(重点)

图像新闻是采用电子摄录系统(eng)在新闻事件现场摄录画面和声音,在经过后期编辑和包装,并配以解说词,对新闻事实进行报道的形式。

优势:题材广泛,符号多样,充分发挥画面、声音、字幕和各种特级的综合效应,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现场感、真实感。劣势:要求新闻题材本身还含有与画面合同期省表现的新闻事实,题材具有一定局限性;经常面临如何处理各种符号的问题,处理不当,无法形成合力,声画两张皮。

发展趋势:(1)注重发挥多符号互补的表现优势(2)开发同期声表现功能(3)重视后期包装

3. 现场直播新闻的概念及其与其他图像新闻的区别;现场直播新闻与现场直播的区别。

定义:在新闻现场通过专用设备传送到发射中心直接拨出的图像新闻,是图像新闻的一种特殊形式。

区别:现场直播新闻的财路、制作几乎与接受同步,是新闻的时效达到了极致。

现场直播新闻与现场直播的区别:现场直播新闻以动态性的实践作为主要的报道对象,现场直播除报道新闻实践的最新发展情况的直播新闻以外,往往还包括各种各样的专题报道。

第三节电视新闻的采制要求

1. 声画合一和声画对位

声画合一:新闻中的画面和声音自然结合,共同为表现同一个内容服务。

声画对位:声音和画面在各自独立的基础上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声画对列效果。

2. 在电视新闻中如何发挥各种符号的综合表现效应。

精心策划,融声画为一体;着力挖掘、捕捉和充分利用富于特点的画面素材;加强后期制作。

3. 简述现代新闻观念的要求(参照第二章第三节)求新,求快,求广,立足于受众。

第八章广播新闻的专稿

第一节广播新闻专稿概述

1. 广播新闻专稿在新闻广播中运用的、除广播消息以外的所有新闻报道体裁和形式的总称。

2. 广播新闻专稿的分类:

口播专稿:广播通讯,广播速写,广播特写,广播调查报告,听众来信来访,广播新闻专稿。

录音专稿:广播讲话,录音访问,实况广播,录音剪辑。

3. 广播新闻专稿的基本属性(本章重点,注意与广播新闻的特点作对比)

注重内容的深度;注重突出“为什么”“如何”这两个新闻要素;表现功能多样性;表现手段综合性。

第二节广播讲话

1. 概念:广播电台就挺中共同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或事件邀请有关人士专题讲解的专稿形式。

2. 类型:新闻性;政论性;知识性。

第三节录音访问

1. 概念:又称广播专访,是以记者于访问对象交谈为基础的专稿形式。

2. 表现优势:题材广泛;亲切感人。其他:记者从容提问,有助于深化主题;后期制作比较简便。

3. 录音访问的采制要求:做好采录前的准备;讲究访问艺术;精心做好后期工作。

第四节广播特写及广播速写

1. 广播特写及广播速写的概念及区别

广播特写:运用语言和实况音响,以类似特写镜头的手法真实、突出地再现客观事物、人物及其活动场景某一局部的专稿形式。

广播速写:以白描手法勾勒事物的轮廓和特点的,短小精悍,注重时效的专稿形式。

区别:广播特写着眼于再现事物的局部和人物的个性特点,重视捕捉典型情节和细节,侧重于对横剖面做细腻的描述;广播速写主要用于报道新鲜事物,虽然也讲究再现,但更注意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以粗线条的方式精确的叙述事物的瞬间状态。

2. 广播特写的体裁特征

(1)注重发掘典型情节和细节。

(2)着力凸现赋予特征的横剖面。

(3)按特定的构想把各个横剖面集结成为有机整体。

3. 广播速写的体裁特征

(1)注重选取最富于特点的事实,以典型情节和细节浓缩时间的过程。

(2)主要以白描的手法勾勒事物,再现典型的情节。

第五节现场实况广播与录音剪辑

1. 现场实况广播与录音剪辑的异同

同:(1)都是以实况音响为表现内容的主要符号,并与解说词组合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2)都具有很强的再现能力,能给予听众以强烈的现场感受。

(3)通常用来报道重大的新闻事件和群众性活动。

(4)多数安排在特别节目或新闻性专题节目中播出。

异:实况广播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运用实况音响同步的再现新闻事件和活动发生发展全过程,但只能与实际过程同时播出;录音剪辑虽然时效性较差些,但可以处理得更精炼,也可以灵活安排播出时间次数。

第九章广播通讯

第一节通讯与广播通讯

1. 广播通讯是通讯的派生题体裁

2. 广播通讯的特点

(1)诉诸现场感、对象感的新闻性(2)诉诸听觉效果的倾向性(3)诉诸声音再现力的形象性

第二节广播通讯的种类

1.广播通讯分录音通讯和口播通讯

2.录音通讯的表现优势(其中“录音通讯中音响的作用要重点掌握)

(1)利用音响的表现力,增强通讯的现场感和形象性。

(2)发挥记者的主体作用,增加报道的直接性和亲切感。

(3)以及这对事物的态度影响听众,增强通讯的交流感。

3.什么叫口播通讯的“两次转化”

第一次:把所见所闻写成文字稿;

第二次:把文字稿变成有声语言。

第三节广播通讯的写作要求(掌握本届的黑体标题及楷体标题)

按听知规律提炼和表现主题:

*广播通讯主题的特殊要求,更加集中、单纯和显豁

*多层次或多侧面的表现主题

*适当注入情感和点染主题

精心选择和组织材料

*着力挖掘最能代表事物现状的材料

*选取扣人心选的情节和细节

*突出主体事实和骨干材料

结构尽可能适应听知习惯

*精心剪裁、繁简合乎听众关注重点

*过渡顺乎思路

按口语的要求锤炼语言

*讲究语言的分寸感,立体感和动态感

*讲究音调、韵律、节奏

*恰当处理叙述语言和音响的关系

第十章电视新闻专题

第一节电视新闻专题及其特点

1. 概念:综合运用各种电视表现手段与播出方式,通过对重大新闻题材或围绕重大新闻的详尽、深入或独特视角的报道,为观众提供深度信息的新闻报道形式。

2. 特点:强烈的针对性;鲜明的倾向性;内容的启发性;手段的多样性。

第二节电视新闻专题的基本类型

1. 纪实性专题的基本要求

记录过程;记录真实时空;记录真实情节细节。

2. 分析性专题的基本要求

以新的观念驾驭题材;坚持用事实说理;表达符合思维规律。

3. 调查性专题的基本要求

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认真筛选力求材料精当;适当再现调查过程。

第三节电视新闻专题的采访和制作

1. 本节重点在于掌握理论,灵活运用。

2. 解说词的表现功能:叙述功能;揭示功能(深化主题);解释,补充功能;衔接,转场功能。

3. 协调解说词与画面,同期声的关系。

答:在新闻专一种,解说词,画面和同期声三位一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为表现内容,体现主题服务。因此,在解说词写作中,要实施估计画面和同期声,与他们协调一致,形成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解说词和同期省都属于听觉系统,因此协调三者关系,首先是把解说词和同期声串联在一起,使之成为专题报道中的有序的声音系统,然后以次为基础,建构和谐的声画系统。为此,解说词写作要遵循视觉逻辑,根据画面时空的变化,主动与画面相配合;坚持“三不”原则:不要与画面重复,不与画面“竞争”,不让观众猜画面。同时善于通过解说,引导观众“入画”。

第十一章广播新闻评论

第一节广播评论及特点

1. 概念:广播电台按声音传播规律或口说耳听的要求写作(制作)和播出的,用以阐述自己对于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看法和态度的文章或话语形势。

2. 内涵:是广播中的政论性体裁;按声音传播规律协作、制作的新闻评论;广播电台的政治旗帜。

3. 相对特点:内容精练,长话短说;深入浅出,明白如话;以情化理,情理交融;条分缕析,繁简有致。

第二节广播评论的具体形式

1. 广播评论的独特形式有哪些?广播谈话;口头评论;录音评论。

第三节广播评论的选题和立论

1. 广播评论的选题有哪些要求(对电视也基本适用)

善于从小处入手;从听众关心的角度捕捉论题;精心研究事物的转折状态。

2. 广播评论的立论要求有哪些(对电视也基本适用)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在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本质,概括规律性的认识,力求具有深刻,中肯而又合乎听众接受能力的思想内容。要在坚持求真求新、不忘不用的基础上着重注意下列问题:焦点尽可能集中(问题的症结);角度更加讲究;调子适当节制。

第四节广播评论的写作(理解运用)

第十二章电视新闻评论(重点)

第一节电视新闻评论及其特点

1. 概念:电视评论市电视台制作播发的、运用画面和声音符号、面向观众阐述对于客观事物看法和态度的新闻评论。

2. 特点(重点):声画兼备;视听结合;双线互补。

电视评论的最本质的特点,是双符号、双通道和双线传播的综合。

第二节电视评论的常用形式

1. 口播评论(了解):由播报者出图像,主要以口语表达内容的评论。

优势:能够迅速及时地分析重大新闻事件,随时表明媒体的立场和态度,为观众提供正确的看法。

分类:配合重要新闻播出的口播评论;以常设栏目播出的口播评论。

2. 图像评论(重点):同时运用画面、声音和屏幕文字表现内容的电视评论。

优势:画面传真;多种符号配合。

3. 电视新闻述评(重点):它是图像评论中最早出现的。

特点:缘事立论,因事说理;既述又评,述评结合。

第三节电视评论的写作和制作

(理解运用,要着重注意画面、同期声、解说词的功能和特点)

1. 电视述评中解说词的写作要求。

讲究总体的完整;认真体现双线互补的原则。

第四篇广播电视新闻性节目

第十三章新闻节目

第一节新闻节目及其构成

1. 新闻节目的构成(选):综合性新闻节目;专题性新闻节目;整点新闻节目;特别新闻节目。

第二节新闻节目的信息量和信息丰度

1. 新闻节目的信息量(02):在新闻领域里指人们未知的、构成新闻的最小事实数量。

2. 新闻节目的冗余度:冗余指不提供信息的符号量,冗余度=非信息符号量/ 总符号量X 100%

绝对冗余:指对传播和理解信息毫无帮助,甚至起反作用的符号。

必要冗余:虽不包含信息却是理解信息不可缺少的内容。用在对不熟悉的词语的解释;提供理解信息所必需的知识;提供有关背景材料,包括前次报道的某些事实。

3. 新闻节目的信息丰度:指信息的丰富程度,是信息数量和信息质量的统一。

衡量新闻节目信息丰度的标志:(1)反映客观实际的准确度(2)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力度(3)报道领域和地区的适当平衡(4)各次新闻节目的互相照应。

4. 现代新闻观念(结合第七章第二节提到的电视新闻观念理解)

(1)尊重客观实际,坚持事实第一性原则。

(2)尊重受众的信息需求,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

(3)坚持“反映论”,善于寓体现于反映之中。

(4)注重实效性,发挥广播、电视的传播优劣。

第三节新闻节目的有序化原则

1. 新闻节目有序化的依据:一、是新闻价值标准二、节目方针。

2. 新闻节目有序化的三原则及补充:三原则:重要性、贴近性、政治新闻优先原则。补充:同类原则、间隔原则、相关原则、附着原则。

第十四章新闻性专题节目

第一节新闻性专题节目及其特点

1. 新闻性专题节目与专题性新闻节目的区别

2. 新闻性专题节目的特点:

1)特定的内容取向;

2)注重深度报道;

3)以播发专稿或专题报道为主;

4)具有社会教育功能;

5)拥有稳定的受众群

3. 发展趋势:

1)比重趋于稳定;

2)深度报道多样化;

3)节目形态组合化;

4)节目播出主持人化。

4. 新闻性专题节目的整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之间的关系

答:1、新闻性专题节目的整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是统一的,两者不可分割。

2、它们的关系恒定,整体目标处于支配地位,具体目标服务于整体目标。

3、整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有互动联系。

4、全面理解整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是实现节目目标的基本前提。

5. 新闻性专题节目的题材及主题(重点在应用于分析新闻作品中)

第二节新闻性专题节目的串联和串联词

1. 新闻性专题节目的串联中介和串联方式

串联中介:

1、节目材料之间固有的联系;

2、节目内容之外的相关材料;

3、抒情、议论手段

串联基本方式:1、衔接;2、过渡;3、转折

第十五章新闻性杂志节目

第一节新闻性杂志节目及其基本属性

1. 世界最早的新闻性杂志节目是CBS于1968年开播的《60分钟》。

2. 我国新闻杂志节目最早出现在1985年广东电台《大众生活》、《农村天地》。

3. 中央电台最早的两个新闻性杂志节目:87年《午间半小时》、《今晚八点半》。

4. 《东方时空》开播于1993年。

5. 新闻性杂志节目的基本属性(重点)

(1)内容的综合性(2)形式多样性(3)结构的耦合性(4)功能协同性

第二节新闻性杂志节目的内容和形式(理解运用)

第三节新闻性杂志节目的结构

1. 新闻性杂志节目的结构中介有哪些(02)

逻辑因素:以栏目、稿件内容间的逻辑关系为中介,通常采用叙述或议论等语言手段,三言两语。

情感因素:节目各部分之间客观存在的感情联系。

知识因素:科学文化,历史地理,风土民俗等知识本身往往是节目内容的一部分,也可用来衔接。

第十六章新闻性节目主持人

第一节新闻主持人和新闻性节目主持人

1. 节目主持人的概念及角色的多重性

节目主持人是节目的策划者、节目方针的体现着、节目内容的组织者和节目播出的主持者。

2. 节目主持人与播音员的区别

(1)身份不同(2)对象感不同(3)播讲方式不同(4)与节目关系不同(5)工作职责不同

3. 世界最早的新闻节目主持人,1928年荷兰《快乐电台》艾迪·勒达兹。

4.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制片人唐·休伊特最早用anchorman来称呼新闻节目主持人。

5. 主持人播出方式的传播优势(本章重点)

(1)有利于增强节目的整体性。

(2)有利于节目风格多样化,个性化。

(3)有利于缩短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第二节新闻性节目主持人的职责和工作特点

1. 新闻性节目主持人的职责:参与节目策划;能动体现节目意图;主持播出节目。

第三节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素质

1. 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构成(新闻节目主持人必须具有哪些素质02年)

答:

1、理论政策水平和分析判断能力;

2、厚实的新闻工作素养;

3、丰富的知识;

4、良好的文字及口头表达能力。

第五篇广播、电视新闻编辑

第十七章广播新闻编辑

第一节广播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和任务

1. 广播新闻编辑工作的概念及特点(重点)

广播新闻编辑:从广播的传播方式出发体现新闻编辑的基本原理,是贯穿于新闻广播节目生成过程中的构思、组织、加工、制作等一系列工作环节的总称。

特点:(1)适应声音传播规律(2)适应线性传播需要(3)适应听众接受状态

2. 广播新闻编辑的基本任务:

(1)制定报道方针和报道计划。

(2)组织报道。

(3)选择和加工稿件。

(4)构思和编排节目。

(5)收集、研究听众反馈。

第二节广播新闻编辑原则和编辑手段

1. 原则: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尽量扩大报道面;扩大节目信息容量,提高信息质量,增强节目舆论导向功能。

2. 基本手段(会应用即可):压缩,增补,改写。

第三节广播新闻编辑的特殊环节

1. 新问提要的功能(本节重点)

新闻提要是提示本次节目新闻要点的配套稿件,一般放在节目之前。

写作要求:

1)确切反映节目基本面貌;

2)有的放矢,提示新闻内容;

3)态度明确,倾向鲜明;

4)语言简练。

功能:提示功能;强调功能;揭示功能;平衡功能;扩大节目影响功能。

2. 会写新闻提要和串联词

第十八章电视新闻编辑

第一节电视新闻编辑及其特殊性

1. 电视新闻编辑的内涵及其基本职责

电视新闻编辑:以提高电视新闻稿件和节目质量为目标,以编辑专业人员为主体,按电视传播特点进行前期策划组织和后期加工、制作、播出等一些列工作环节的总称。

基本职责:1)总体策划;包括远期、中期、近期策划。近期策划是选择题材、采访拍摄的指南,也是远期、中期构想的具体体现,是总体策划的重点。

2)组织报道;

3)画面编辑;

4)文字编辑;

5)收集反馈。

2. 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特殊性(重点):编辑对象复杂性;编辑主体的群体性。

第二节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原则和编辑手法

1. 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原则:立足于全局的取材原则;新闻真实性原则;声画协调原则。

2. 蒙太奇:源于法语,意为构成、装配,后来被借用到影视领域,意为:“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讲一个一个镜头,根据一定的逻辑关系组接在一起,通过形象之间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关系,互相作用,产生连贯、对比、呼应、联想、悬念等效果,形成一个含意相对完整的表现整体”。

3. 剪接点:镜头两两相接的结合处叫剪接点或剪辑点。

4. 声画和一与声画对位。(结合第七章第三节内容理解)

5. 剪接点的基本类型。

第三节电视新闻编辑的基本环节

1. 电视新闻编辑的基本环节有哪些?

(1)通读所有声画和文字素材。(2)慎重选择第一个画面。

第四节电视新闻编辑的案头工作(提要,口播导语,串联词,字幕)

要求会写提要,口播导语和串联词。

新闻编辑笔记整理

第一章: 1、新闻专业学生日常要读的报纸:人民日报;所在省市党委机关报;有影响的晚报、都市类报纸;青年类的报纸;有利于培养自己业务专长的专业报纸。 2、报纸编辑工作定义:报社编辑部门出版一张报纸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3、编辑工作的特性: (1)、对新闻传播活动的总设计与总指挥: A、新闻编辑是报纸编辑方针的制定者,是媒介整体形象的设计师 B、新闻编辑是每一个阶段新闻报道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 C、新闻编辑是记者从事采访写作的指挥员和参谋 (2)、对新闻素材的再创作: A、对新闻素材的重新选择和组合 B、对新闻表现形式的再创造 (3)、公共论坛主持人与新闻话题引导者: 新闻编辑需要担负起公共论坛主持人的新角色,组织与各类新闻相关的对话甚至观点交锋。新闻编辑需要更多地承担对公众普遍关注的新闻话题进行引导、解释与评析的任务,而不只是简单地决定报道什么或不报道什么。 (4)、对各项采编业务的集大成与总把关 4、报纸编辑工作由多道工序组成,各工序安排的程序就是报纸编辑工作流程。 (1)、广义报纸编辑工作流程:将报纸由创刊伊始至报纸出版问世作为一个完整的生产周期,编辑在这一周期中各项工序的安排程序。 (2)、狭义报纸编辑工作流程:出版某一期报纸作为周期 (3)、具体流程: 确定报纸编辑方针 设计报纸方案 策划组织新闻报道 分析、筛选稿件 修改稿件 制作标题 配置稿件 设计版面 校对、签发 5、编辑工作与记者工作的异同 共同点:共同的宗旨和目标 不同点: 工作对象不同 工作性质不同 工作任务不同 工作方式不同 采编工作的矛盾 编辑策划没线索,记者写稿没把握 解决对策: 编辑要成为编辑方针的坚定执行者; 树立编辑的个人权威; 做好记者的业务导师;

广播电视新闻学笔记

广播电视新闻学笔记 一、广播电视新闻的内涵 传播媒介:利用电子技术和相关专业设备传递信息,传播手段隐藏于传播方式和传播符号中。传播时效:本质性含义(时间性),延伸性含义(时新性、时空性)事实本源:讲述事件的来龙去脉,是新闻本源和灵魂;强调新闻的意义,即新闻价值。传播意义:扬长避短,真正起到“中介”和“纽带”作用。 广播时效性最强(制作周期短) 二、广播新闻的传播特性 (1)传递通道的单一性 (2)音响的现场感 (3)传播过程的排他性 (4)制作过程简单 三、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 (1)现场的证实价值 (2)画面情节的片段性 (3)现场的制约1、时间制约2、对人事制约3、对环境制约 (4)内容的易受性 四、“电传输”条件下的声音特点 (1)有声语言失去了非语言(表情、体语)的辅助手段 (2)听话人不直接面对说话人,一般难以长时间保持专注收听的状态 (3)失去了直接反馈,因声音固有的劣势出现的听知障碍就不能通过改善表达,得到及时克服和消除 五、非语言符号的特点 1、解释的多样性 2、情感的无意识宣泄 3、范围狭小 4、对语言符号的纠正 六、广播语言 1、播音语言:指在写作广播稿件时使用的一种独特的专为口语传播而写作的语言,是用笔写下来的,但其目的是要读给人听的

2、报道语言(解说语言):指没有完整广播稿件的情况下主持人通过谈话解说,讲述以第人称方式进行新闻报道的语言,其目的是说给人听的。 七、广播记者如何在采访中发挥媒介优势 1、快速优势:提高采访效率,力争实现与事件发展同步或几乎同步进行采访,充分的访前准备 2、音响优势:运用精湛的录音技术采集现场事件发展中的典型音响,使人产生如身临其境的联想和感受 3、工具优势:电话、录音笔为广播记者采访提供了新的活动天地 八、解说的作用 1、叙述事实,说明音响 (1)交代新闻要素 (2)解释说明音响 2、补充音响 3、概括音响 4、连缀音响组成报道 九、解说的写作要求(操作) 1、写作解说要兼顾音响内容:解说应该是在音响采录后写作 2、解说与音响要和谐统一 (1)与音响内容一致,不要脱离音响 (2)与音响同步 (3)与音响的情绪,风格一致 (4)不要简单地重复音箱内容 十、伞形导语(软导语) 第一句主要提示内容方向 第二句主要讲述核心事实 十一、音响报道 运用新闻事物和人物自身声音进行报道的广播新闻形式,它一般是由实况音响与解说共同构成,是广播新闻的主要报道形式之一。 十二、字幕的应用形式和功能 (1)标题式字幕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参考书目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考研参考书目-2011年版(硕士) 050301 新闻学 ①《新闻学概论》(第三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②《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③《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二版)黄瑚,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④《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刘海贵,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⑤《新闻评论教程》丁法章等,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⑥《当代新闻编辑》张子让,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050302 传播学 ①《新闻学概论》(第三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②《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③《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二版)黄瑚,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④《网络传播概论新编》张海鹰,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⑤《公共关系学》(第四版) 居延安,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050320 广告学 ① 《营销管理》(第13版)(美)菲利普?科特勒等著,王永贵等译,格致出版社 2009 ②《当代广告学》(第八版)[美]威廉?阿伦斯著,丁俊杰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③《广告管理》(第五版)[美]巴茨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④《公共关系学》(第四版) 居延安,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⑤《新闻学概论》(第三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⑥《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050321 广播电视学 ①《新闻学概论》(第三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②《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③《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二版)黄瑚,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④《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张骏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⑤《当代广播电视概论》陆晔等,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⑥《电视的真相:电视文化批评入门》[英]古德温、惠内尔编著,魏礼庆、王丽丽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⑦《电子媒介节目设计与运营:战略与实践(第六版)》[美]苏珊·泰勒·伊斯特曼等著,谢新洲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⑧《视觉文化导论》(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著,倪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050324 媒介管理学 ①《新闻学概论》(第三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②《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试题

考生信息:(学号,专业,班级)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56分) 1、谈话节目的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选择好话题、参与谈话的对象以及() A、节目的前期策划 B、谈话现场的氛围 C、主持人驾驭现场的能力 D、节目导演对现场的控制 2、深度报道是() A、一种新闻体裁 B、一种报道方式 C、一种评论形式 D、一种报道理念 3、广播电视采访所面对的现场有两种,新闻事件发生的地方和() A、新闻事件结束的地方 B、由于记者的采访而出现的现场 C、新闻人物出现的现场 D、广播电视记者所在的地方 4、民间的谚语、民谣等在新闻评论中经常作为()论据来使用 A、概括性论据 B、事实性论据 C、理论性论据 D、规律性论据 5、最为常见的广播消息结构形式是() A、倒金字塔结构 B、时序结构 C、引导结构 D、逻辑结构 6、无论哪篇消息,绝不能缺少的部分是() A、导语 B、主体 C、背景 D、结尾 7、述评写作的特点之一是即事明理,所以讲道理要() A、实事求是 B、观点鲜明 C、缘事而发,注重分析 D、有丰富的材料 8、以下哪种景别方式常被作为表现人物情绪的重要手段() A、近景 B、特写 C、中景 D、全景 9、在广播中,音响包括() A、节目音乐 B、实况音乐 C、实况语言 D、实况音响 10、在新闻五要素中,最核心的要素是() A、何时 B、何人 C、何事 D、何地 11、新闻采访的难点尤其体现在() A、求新性 B、突击性 C、灵活性 D、持续性 12、除了调查者和传播者之外,人事现场报道的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还包括() A、现场参与者 B、现场解说者 C、现场引导者 D、现场目击者 13、为获得最佳效果,记者在采访中应如何提问() A、多提开放型问题 B、多提闭合型问题 C、尽量减少提问,由被访者主动阐述 D、根据采访对象和采访阶段选择 14、广播电视评论中最富有依附性的一种评论类型是() A、本台评论 B、编后话 C、本台短评 D、新闻评述 15、()是广播运载信息最基本的符号系统 A、实况语言 B、广播音乐 C、音响 D、广播语言

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复习笔记精简版

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复习笔记 一、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共性 (一)广播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 (二)广播电视要反映和引导舆论 (三)广播电视是大众化媒体,具有公共性 二、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个性 (一)利用现代电子技术传播声像符号信息 (二)兼具新闻性和视听艺术综合性 (三)以信息传播为主,兼具监视环境、文化传承和怡情悦性等多种功能三、广播与电视的共同特点 (一)具有直接感受性 (二)时效性强,可实现同步传播 (三)无远弗届,受众覆盖面广 (四)兼具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特点 (五)时间媒体,按照时间顺序线性接收 (六)接收方式的非竞争性,可群体接收 四、广播的传播特点 (一)可非专注性接收(二)灵活性强(三)绿色媒体 五、电视的传播特点 (一)声、像互动的传播方式(二)符号系统的兼容性强 六、广播电视观念(性质和功能) (一)新闻信息媒介(二)文化教育机构(三)市场竞争主体(四)抑或兼而有

七、广播电视体制 广播电视体制是指在一定的广播电视观念基础上建立的关于广播电视发展的基本法律规则和组织结构的方法。 十、广播电视体制之国家经营型 也称政府经营型广播电视体制,它是由国家经营的广播电视事业,其领导机构是国家政府部 门。广播电视属全民所有,由政府规定其工作任务,任命领导人。经费全部或部分由国家拨 款,或兼营广告以筹措经费。国家经营的电台、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是宣传党、 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喉舌,也是人民获得信息、知识、娱乐和表达意愿的工具,除执 政党、政府之外,任何人、任何团体均无权插手广播电视事业。电台、电视台以配合党和政 府的中心工作为任,强调电台、电视台宣传和教育的作用,以争取社会效益为惟一的或主要 的目标。十一、国家经营型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特点 (一)新闻节目、教育节目占有主要地位, (二)强调新闻节目和教育节目的政治性、思想性, (三)娱乐性节目强调节目的品位,以健康为前提, (四)没有商业广告或商业广告比例较小。 十二、国家经营型广播电视节目的缺点 (一)严肃庄重有余,生动活泼不够 (二)信息来源单一 (三)有些节目说教味浓 (四)节目的知识性、娱乐性不足 (五)节目更新慢

2020华东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考研经验分享

2020华东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考研经验分享 本科是一本院校,目前复试结束,特地写一些自己复习的时候走过的弯路和经验帮助20届的学弟学妹,特别是和我一样跨考的同学,更是明白开始准备时候的艰难和迷茫,希望也能帮到你们。主要说的是专业课,想了解公共课的同学可以去看看其他学长学姐的分享。 专业课部分参考书目: 吴郁《当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 巩晓亮《电视节目主持人品牌研究》 张颂《中国播音学》 陈虹《节目主持人概论》 於春《主持人即兴口语传播》 吴弘毅《实用播音教程》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吴信训《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 我大概大三的第一学期就已经决定了报考的院校,然后买了基本主要的参考书,随便看了看,具体的复习是在三四月份,也就是大三的下学期开始的。先是自己看了2个月书之后感觉没学到什么,以前听说过有学长学姐专门辅导考研的学生,就自己去通过各种方式找,后来从一个研友那知道爱考宝典这个机构就是专门做这个的,帮忙联系前一年高分上岸的直系学长学姐进行在线专业课一对一辅导,所以后来就有一位学长专门辅导我。他带着我把参考书过了一遍又一遍,我抛弃了原先的笔记,再把重点挑出来整理成一个文件夹方便后期背诵。我背的可能比较早,从五月份就开始了,所以在考前真的背的滚瓜烂熟。期间学长会督促我,规定我在几个星期内背完哪本书然后开始抽背诵。有个人监督真的挺好的,虽然我有研友,但是大家时间都很宝贵不敢浪费对方时间。 然后大概就到了暑假,考研的学弟学妹们,暑假的时间可千万不能浪费了,除去特殊的情况,假期是一定要留校的,每天在开放的自习室、图书馆复习的效率会很高。然后按照学长给我商量好的学习计划按部就班的学习,虽说酷暑难当,但这也是考研的第一道滤网,很多人坚持不下去也就放弃了,这个时候就是你突围的大好时机,经过第一轮的梳理,暑假学长主要是分专题开始分门别类的跟我讲方法和技巧了,这个时候,你心里对书会渐渐有一个熟悉的框架出来了,也不会这么慌张了。 9月份华师出了复试参考书,从6本变为23本,我在第一时间发给了学长,他把参考书目给我做了一个分类,这样会更清晰明了。细致了解之后我就开始查漏补缺了,这几个月学长给我布置了很多作业,从历年真题到模拟,从格式到字数都严格要求,一直改到十分规范为止。所以专业一除了名词解释“播音三戒”没答出之外,其他题目我都做过,甚至休伊特在哪一年的总统选举大会上说了啥都写出来了。 往年的专业二考试都会考节目策划,所以这个阶段我练习了很多策划,但是今年却考了新闻评述写作,对考生素质要求又提高了,需要你有严谨的逻辑思维,平时要多看看一些新闻报刊,专家评论之类的长长见识,扩展知识面。 后期除了背政治,刷真题,专业课一样不能方式,专业课的真题也是要反复看,然后把自己薄弱的地方再多巩固几遍。千万不能在后期松懈了。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内容,希望大家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然后,我在这里祝愿学弟学妹们考研成功,心想事成!

新闻学概论复习提纲答案(完整版)

《新闻学概论》复习要点(2008) 一,名词解释 1新闻报道: 报道是对可以查证的事实的客观叙述。是指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有根据。新闻报道是专指对新闻的客观叙述。 2新闻本源: 从哲学意义上来讲,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的主要功能是反映世界的最新变动,应从事物的变动着手寻找新闻 3信息: 广义上,信息是泛指对事物的存在方式、属性特征以及相互联系的表征和描述。是认识过程中客体与主体的中介。主要包括物理、生物和社会信息三种形式。信息论中的信息含义,信息就是消除或减少收信人对讯息的某种不确定性。信息是不确定性减少的量。在新闻学领域内,信息是受众预先未知的,能够消除受众不确定性的要素,即包含着未知的、新鲜的、能引起他们兴趣的内容。 4宣传: 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宣传内容涉及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等。宣传的表述可以用语言、文字、图画或音乐的形式进行。只有当行为对宣传者有益时,这种行为或消息才被称为宣传。 “光辉泛化法”: 即无条件的美化,不加验证的予以接受,极力推崇自己的观点 “洗牌作弊法” 精心选择单向极端的材料,引导接受者的思想和行为 5广告 广告是以促销商品或服务,宣传观念为目标,以付费的形式,利用大众媒介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 6舆论 舆论是公众对于特定的现实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观点、意见和态度。它体现着公众利益。舆论具有公开、公共、急迫、广泛、主观的特性,是民意和公众力量的显示。 7事实 汉语词典中,事实是事情的真实情况。新闻学意义上的事实,是指事物的客观存在。包括事物已经发生的相对独立、完整的过程(事件),也包括事物的存在状态、特征和变化 具体事实 指人体感官直接可以感受到的事实 概括事实 指由具体事实综合、概括、统计和提炼而成 新闻事实 新闻事实是指新近发生的,含有新的信息的,会引起受众的普遍关注的事实。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就是新闻事实,新闻事实是新闻作品的基本素材。 8议程设置 也称议程安排,指的是大众传媒安排公众议论的话题,把公众的注意力导向某些特定的问题或争端上的功能。 9合理想象 “合理想象”是从已知的事实去推测记者没有采访到而可能发生的“事实”,并作为事实来报道。合理想象很难进行核对,难以保证真实性,所以不能用作新闻写作 10“不党、不卖、不私、不盲” “四不方针”是著名报人张继鸾在1926年接手《大公报》时提出的办报主张。其主要内容是,不党: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不卖:不以言论作交易,不受其他因素左右,坚持客观公正;不私: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不盲:不盲从于信息,要坚持新闻的客观性,不盲从、不盲信、不盲动 11“社会公器” 社会公器是服务社会大众的公共信息、文化事业和社会舆论机关,为不同阶级提供共享的信息环境,是社会成员沟通的桥梁,思想的黏合剂,是社会舆论的客观反映 12新闻客观性 新闻(新闻事实)在本质上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它打上了传播者的主观印迹,但事实本质不会随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所以新闻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这就是新闻的客观属性。 13公正报道原则 1给予各方平等利用媒体表达意见的机会。2对争议各方采取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3不应当随意发

电视新闻笔记

、课程内容 1、概论:定义、分类、特点、新闻的基本理论 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流程 2、采访及拍摄、编辑 3、写作 4、策划:编排、策划 5、节目:消息、专题、评论 6、美国新闻节目简介:历史、现状、叙述模式、主要类型等 ¨绪论 ¨一、课程的重要性 1、新闻部门在电视机构中的地位 国内:立台之本 国外:(美国)“第四势力” 2、常见新闻节目的种类: ¨¨参考书:1、《理解电视》大卫麦克奎恩华夏出版社 2、《新闻学核心》李希光南方日报出版社 ¨3、《十年从改变中国电视现状开始》孙玉胜 4、《镜头里的第四势力》王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5、《电视采访》赵淑萍北师大出版社 ¨6、《电视采访学》朱羽君人大出版社 栏目: 1、消息类:《新闻30分》、《第一时间》、《第七日》、《直播山西》、《晚间新闻》、《东方夜新闻》等 2、专题类:《新闻调查》、《有报天天读》、《深度105》、《对话》、《中国周刊》、《世界周刊》等 3、评论类:《焦点访谈》、《锵锵三人行》、《新闻1+1》、《有报天天读》等 第一章电视新闻概述 1、电视新闻的定义、分类(重点)及发展 2、新闻的基本理论(重点) 3、电视新闻的采制特点 第一节电视新闻的定义、分类及发展 一、定义: 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声音、 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 现的事实的报道。 陆定一:新闻,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比较:共同点:1、事实,新闻的本质 ¨2、报道:可以查证事实的客观叙述多报道、少判断 ¨3、新近 ¨区别:1、正在 ¨2、发现 ¨二、新闻节目的分类 ¨1、狭义:《新闻联播》等消息类新闻节目 ¨广义:电视上所有传递新闻信息节目的总称,也是课程研究的对象

广播电视学笔记整理

广播电视学笔记整理 一、广播、电视的概念 广播:广义,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人们播送声音节目,或图像和声音节目的传播媒介;狭义,专指声音广播。本课程所说的广播,单指声音广播;而播送图像和声音的电视广播,则称为电视(Television)。 电视广播:又称为视频广播或电视,是通过一定光电、声电转换设备,用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由活动图像和伴音组成的节目,供人们收视的传播媒介 (它所用的信息符号是图像、声音、文字和色彩。可能会填空) 二、广播电视的产生和发展 1、初创时期(1865-1928) 首座广播电台: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是1920年11月2日由美国匹兹堡西屋电气公司开办的商业广播电台,呼号为KAKD。 有线广播出现于19世纪后期: 匈牙利最早建立大型有线广播系统。1893年,西奥多·普斯卡在布达佩斯将700多条电话线连接在一起,进行新闻广播,组成所谓“电话报纸”;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有线广播系统2、发展成熟时期(1930-1970) 除了新闻节目以外,出现了评论节目、教育性节目和服务性节目等 3、竞争时期(1970以后) 面对电视的冲击,广播开始努力发挥自身优势,注意力集中于下列几个方面: ①注重时效性、广泛性、服务性、参与性、 多样性等; ②重视对“黄金时间”的合理利用; ③办多套节目; ④办多种语言节目; ⑤办专业台广播; ⑥加强对外广播。 (二)、电视的产生和发展 首座电视台:1936年11月2日,英国在伦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向公众播出黑白电视节目。这是电视广播诞生的标志。 从世界范围来看,电视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黑白电视阶段:这一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50年代中期。 彩色电视阶段:早在1949年9月,美国就开始进行彩色电视的试验研究。 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阶段:通讯卫星的出现是传播史上的又一场革命,对电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通讯卫星的特点是传送距离远、环节少、投资少、质量高、信息容量大。 三、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概况 (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概况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必读书目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基础阅读书目 一、专业类 1.《报刊的四种理论》[美]施拉姆等,新华出版社,1980. 2.2.《多种声音,一个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 3.《百年中国新闻人》李彬、涂鸣华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4.《走进中国——美国记者的冒险与磨难》[美]彼得"兰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5.《美国新闻史》[美]埃默里,新华出版社,2001. 6.《西方新闻界的竞争》[美]约翰"霍恩伯格,新华出版社,1985. 7.《名记者清华演讲录》方芳、乔申颖遍,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 8..《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乌拉圭]加莱亚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9.《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德]茨威格,三联书店,1986. 10.《西行漫记》[美]斯诺,三联书店,1979. 11..《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美]索尔兹伯里,解放军出版社,1986. 12.《范长江新闻文集》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 13.《混沌:开创新科学》[美]格雷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4..《巴黎烧了吗》[美]克林斯、[法]拉皮埃尔,董乐山译,译林出版社,2002. 15.《新闻:政治的幻象》[美]班尼特,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 16.《关于电视》[法]布尔迪尼,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17.《理解大众文化》[美]约翰"费斯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8.《东方学》[美]萨义德,三联书店,1999. 19.《麦克卢汉:媒介与信使》[加]马尔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0.《组织传播》[美]米勒,华夏出版社,2000. 21. 《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英]威廉斯,三联书店,2005. 22.《人类传播理论》[美]李特约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3.《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思想与战略的历史》[法]马特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24.《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美]施拉姆,华夏出版社,1991. 25.《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美]罗杰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26.《传播政治经济学》,[加]莫斯可,华夏出版社,2000. 27.《大众文化与传媒》路扬、王毅,上海三联书店,2000. 28.《新媒介与创新思维》熊澄宇编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9.《娱乐至死》[美] 波兹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0.《富媒体穷民主》[美] 麦克切斯尼,新华出版社,2004. 二、通识类 1.《诗经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2.《史记选》王伯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3.《唐诗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4.《唐宋词选》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5.《三国演义》罗贯中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6.《水浒传》施耐庵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

广播电视新闻学-考试重点

1广播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或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变动或正在变动的事实信息的传播。 2广播电视新闻学:既是新闻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广播电视学的一个分支,是广播电视学与新闻学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 3录音通讯:对最突出,富有代表性的人物与事物进行的重点报道,报道性与描述性相结合的广播形式,由记者叙述,人物谈话或对话,现场音响剪辑组合而成。包括录音人物通讯,录音事件通讯,录音工作通讯,录音概貌通讯。 4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是广播电视新闻媒介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 5纪录片:非虚构,非表演的影视艺术,它的本质是视听形象的纪实性。纪录片的主要特点是:真实性,纪实性,随机性 6广播电视报纸的优势? 广播:首先,广播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穿透能力强。其次,多语种广播,针对性强。第三,成本低。第四,接收方便。 电视:视听结合传达效果好,纪实性强、有现场感,传播迅速、影响面大,多种功能、娱乐性强。报纸:1、传播面广。报纸发行量大,触及面广2、传播迅速。报纸一般都有自己的发行网和发行对象,因而投递迅速准确。 3、具有新闻性,阅读率较高。报纸能较充分地处理信息资料,使报道的内容更为深入细致。4、文字表现力强。报纸版面由文字构成,文字表现多种多样,可大可小,可多可简,图文并茂,又可套色,引人注目。5、便于保存和查找。报纸信息便于保存和查找,基本上无阅读时间限制。6、传播费用较低。 7传播史的五次革命 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发明,印刷的发明,电子媒介的产生,计算机的发明。 8新闻规律的涵义 新闻规律是新闻传播活动固有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必然性的品格。 9新闻双重价值律的标准 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 10新闻双重价值的判断 11新闻宣传价值的几点要素 第一新闻报道与党中央的思想政治路线保持高度的一致,无条件宣传党的路线和政策。(前提)第二新闻报道的策划与构思,要从党和人民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考虑,对党的事业负责和对人民利益负责是一致的,需要有长远观念与全局观念。(过程)第三新闻报道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提倡还是反对,都要考虑报道的社会影响和效果。(效果)第四宣传要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片面性,表面性与绝对化,防止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的思想观念与方法的侵蚀(方式)第五注意保密 12广播电视新闻的特殊规律那三个? 直线律,顺序律,完整律 13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党性原则。二真实性原则。三思想性原则。四社会效益第一原则。五为受众服务原则 14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共性? 一传播对象的广泛性(直接,费用低,文化程度要求)二传播顺序的制约性(线性,与报纸网络相比)三传播信息的多元性(全方位信息——主信息之外的现场音响,画面)四传播过程的参与性(心理介入和亲身介入——人际交流的画面)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编导102班杨洪江-------------------- 一、1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①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②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③采访使新闻写作在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④新闻采访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 2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 3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1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 2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①在真实性②在深刻性③在丰富性 3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①去伪存真,去粗取精②整体把握、科学认识③理性认识、深刻发掘 三、新闻采写对记者素质的要求: 1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 2善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 3长与沟通,具有广交善结的能力:①善于和各色人物沟通交流,推心置腹,促膝长谈②善于从沟通中发现线索③善于与被访者撞出思想火花 4精于表达,具有语言驾驭的能力:简洁、准确、生动 四、新闻采访的涵义: 1采访是信息搜索活动 2搜集的对象是可能收到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想知道而不知道的事件 3目的是出于大众传播 4手段有观察和访谈等 五、新闻采访活动的特点: 1以大众传播为目的,满足大众的新闻需求 2以平等的沟通为手段:采访从根本上说是采访者与采访对象在认知层面上和情感层面上的平等的相互沟通 六、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1信息符号互动包含三个方面:采访对象、大众传播、反馈 2确保新闻采访成功的必备条件:①双方对于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共同理解。语言符号如:同志、老实等词汇的含义。非语言符号如:表情、苦笑所代表的含义②采访者应以前台形象示人,并结合采访的具体情境表现出合适的行为③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写出深刻感人的报道 3新闻采访是一种社会交换活动 七、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1采访者: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①社会守望者(监督政府)。它的主要职能是要发现那些典型的,对社会发展,对人民生活,对社会利益意义比较重大的新闻事件,提交给社会,以引起公众的关注,最终推动和促进社会的各个机制加以协调②信息传播的角色③文化传承的角色★必备素养:①政治②法律道德③科学精神④专业素养 2采访对象:复杂性专业性目的性 八、新闻线索与报道策划 1获得新闻线索是采访的起点:①新闻线索的含义:新近发生事实的简要信息②新闻线索的特点:简略、零碎、稍纵即逝,一定的偶然性 2新闻线索的一般来源渠道:①记者招待会:早到,根据规模确定早到时间,两会提前2个小时,衣着注意②党政机关及其召开的会议③企事业单位④重大文体活动⑤社会网络⑥其他媒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笔记 (自己整理)

精心整理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笔记 电视纪录片 1、概念(真实时间、真实地点发生的真人、真事) 简言之,即以纪实手法摄制的、表现真实内容的电视节目类型。 2、三个必备条件:真实非虚构有艺术感染力拍摄、布局安排上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3、基本特征:真实性纪实性利用先进的技术,最大限度地保持原始生活素材的完整性 4、题材:现实性题材历史性题材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题材 三位世界级纪录片大师的创作风格 1、罗伯特弗拉哈迪 加拿大人纪录片创始人。以写实手法来表现偏远、荒蛮民族的原始生活状态。代表作《北方的纳努克》 2、前苏联人吉加维尔托夫 前苏联人,新闻纪录片的创始人,他的创作观念是:抓住现实的片段将其有意思地结合起来。 3、约翰格里尔逊 20世纪20至40年代英国着名的纪录片导演,其创作信条是:“我们首先是宣传员,其次才是影片摄制者”; 3、世界纪录片创作风格模式的演变 1、格里尔逊式 2、“真实电影”式 3、访问谈话式 4、个人追述式 4、自然风格电视纪录片的基本特点

1、观点含蓄,回避结论; 2、重过程,谈话结果; 3、作者直接出面,强调即兴采访、捕捉第一感觉; 4、声画并重,视同期声为艺术生命; 5、注重一定章节以致整个节目的情节化、故事化; 6、最大限度地压缩解说词和音乐 5、中国纪录片的创作方法较为单一 1、主观表现压倒一切; 2、题材选择变窄; 3、画面构图、用光过分讲究,声画分类; 4、编导摆布、组织拍摄盛行。 6、《望长城》在纪实手法上也有开拓性的创新 1、声画合一,恢复电视画面的本来面目; 2、有意识地采用先进的电子传播技术,较完整地保持生活片段的自然流程,将纪实推向新的高度; 3、注重主客观结合,以“情节”来结构纪录片,从而提高审美品格; 4、用节目主持人调动观众的参与感; 5、用航摄、水下摄影、显微摄像等技术,给观众提供平常难以见到的视域和视点,扩展和延伸人的视野。 7、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趋势 1、产生一定数量的电视纪录片精品; 2、建立完整的电视纪录片创作理论体系; 3、设立专门播出电视纪录片的频道;

新闻学概论复习提纲答案(完整版)

《新闻学概论》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1新闻报道: 报道是对可以查证的事实的客观叙述。是指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有根据。新闻报道是专指对新闻的客观叙述。 2新闻本源: 从哲学意义上来讲,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的主要功能是反映世界的最新变动,应从事物的变动着手寻找新闻 3信息: 广义上,信息是泛指对事物的存在方式、属性特征以及相互联系的表征和描述。是认识过程中客体与主体的中介。主要包括物理、生物和社会信息三种形式。信息论中的信息含义,信息就是消除或减少收信人对讯息的某种不确定性。信息是不确定性减少的量。在新闻学领域内,信息是受众预先未知的,能够消除受众不确定性的要素,即包含着未知的、新鲜的、能引起他们兴趣的内容。 4宣传: 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宣传内容涉及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等。宣传的表述可以用语言、文字、图画或音乐的形式进行。只有当行为对宣传者有益时,这种行为或消息才被称为宣传。 “光辉泛化法”: 即无条件的美化,不加验证的予以接受,极力推崇自己的观点 “洗牌作弊法” 精心选择单向极端的材料,引导接受者的思想和行为 5广告 广告是以促销商品或服务,宣传观念为目标,以付费的形式,利用大众媒介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 6舆论 舆论是公众对于特定的现实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观点、意见和态度。它体现着公众利益。舆论具有公开、公共、急迫、广泛、主观的特性,是民意和公众力量的显示。7事实 汉语词典中,事实是事情的真实情况。新闻学意义上的事实,是指事物的客观存在。包括事物已经发生的相对独立、完整的过程(事件),也包括事物的存在状态、特征和变化 具体事实 指人体感官直接可以感受到的事实 概括事实 指由具体事实综合、概括、统计和提炼而成 新闻事实 新闻事实是指新近发生的,含有新的信息的,会引起受众的普遍关注的事实。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就是新闻事实,新闻事实是新闻作品的基本素材。 8议程设置 也称议程安排,指的是大众传媒安排公众议论的话题,把公众的注意力导向某些特定的问题或争端上的功能。 9合理想象 “合理想象”是从已知的事实去推测记者没有采访到而可能发生的“事实”,并作为事实来报道。合理想象很难进行核对,难以保证真实性,所以不能用作新闻写作 10“不党、不卖、不私、不盲” “四不方针”是著名报人张继鸾在1926年接手《大公报》时提出的办报主张。其主要内容是,不党: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不卖:不以言论作交易,不受其他因素左右,坚持客观公正;不私: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不盲:不盲从于信息,要坚持新闻的客观性,不盲从、不盲信、不盲动 11“社会公器” 社会公器是服务社会大众的公共信息、文化事业和社会舆论机关,为不同阶级提供共享的信息环境,是社会成员沟通的桥梁,思想的黏合剂,是社会舆论的客观反映 12新闻客观性 新闻(新闻事实)在本质上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它打上了传播者的主观印迹,但事实本质不会随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所以新闻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这就是新闻的客观属性。 13公正报道原则 1给予各方平等利用媒体表达意见的机会。2对争议各方采取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3不应当随意发表影响某人或机构名誉进行指责的报道,而不给被

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复习笔记(精简版)教案资料

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复习笔记(精简版)

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复习笔记 一、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共性 (一)广播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 (二)广播电视要反映和引导舆论 (三)广播电视是大众化媒体,具有公共性 二、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个性 (一)利用现代电子技术传播声像符号信息 (二)兼具新闻性和视听艺术综合性 (三)以信息传播为主,兼具监视环境、文化传承和怡情悦性等多种功能三、广播与电视的共同特点 (一)具有直接感受性 (二)时效性强,可实现同步传播 (三)无远弗届,受众覆盖面广 (四)兼具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特点 (五)时间媒体,按照时间顺序线性接收 (六)接收方式的非竞争性,可群体接收 四、广播的传播特点 (一)可非专注性接收(二)灵活性强(三)绿色媒体 五、电视的传播特点

(一)声、像互动的传播方式(二)符号系统的兼容性强 六、广播电视观念(性质和功能) (一)新闻信息媒介(二)文化教育机构(三)市场竞争主体(四)抑或兼而有之 七、广播电视体制 广播电视体制是指在一定的广播电视观念基础上建立的关于广播电视发展的基本法律规则和组织结构的方法。 十、广播电视体制之国家经营型 也称政府经营型广播电视体制,它是由国家经营的广播电视事业,其领导机构是国家政府部门。广播电视属全民所有,由政府规定其工作任务,任命领导人。经费全部或部分由国家拨款,或兼营广告以筹措经费。国家经营的电台、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是宣传党、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喉舌,也是人民获得信息、知识、娱乐和表达意愿的工具,除执政党、政府之外,任何人、任何团体均无权插手广播电视事业。电台、电视台以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为任,强调电台、电视台宣传和教育的作用,以争取社会效益为惟一的或主要的目标。 十一、国家经营型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特点 (一)新闻节目、教育节目占有主要地位, (二)强调新闻节目和教育节目的政治性、思想性, (三)娱乐性节目强调节目的品位,以健康为前提,

浅谈如何做好时政新闻的报道【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播音与主持艺术 浅谈如何做好时政新闻的报道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该选题的背景从大了说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间,时政新闻横跨的政治和传媒俩大领域,对于时政新闻领域的研究不仅仅只从政治方面作为切入点,它更是新闻改革的一个关键点。从小了说,对于学习传媒的学生很少有机会或者有的根本就不敢去触碰与高平台相关的新闻报道。因此对它的研究与探索一直落后于其他类型的传媒领域。前人对时政新闻的研究较多地集中于业务层面,而且大多从宏观上去阐述。 传统的时政新闻报道弊病不少,显然有一些不被受众所乐于接受。电视时政新闻报道,如何抓住领导活动、会议新闻以及监督性报道等方面,进行剖析和探讨,并改进时政新闻报道的宣传和传播功能。在坚持新闻党性原则的前提下,又如何提高政府权威性、服务性。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结合传媒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改革与创新。准确、鲜明、生动地更好宣传党的主张.及时、如实、充分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如何很好地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我想通过自身的工作心得试着解决以上问题探索时政新闻报道的发展方向。追求党性与人民性的一致性,正是本选题的意义所在。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 研究目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中时政新闻的采集、编写、编辑、播报整个流程的比较。结合我在工作单位的实习心得对时政类新闻的报道流程做一次总结。并根据我国的时政新闻发展方向对时政类新闻报道的各个环节,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做一些新的探索和研究。以改变其原本枯燥乏味,千篇一律的的固化模式。使时政新闻媒体发挥更好的上传下达作用。真正地成为老百姓与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 主要内容:首先分析当前国内外时政新闻媒体的共性与我国时政新闻的特性。其次结合工作单位实习情况分类罗列详述当前时政新闻常见的几种报道形式。其中分为政策颁布、时政会议、新闻发布会、领导相关活动。最后总结当前时政类新闻常见的几种报道方式从形式到内容上的优缺,探索修改方向。 论文提纲: 一、时政新闻的概念

广播电视新闻学考试重点

广播电视新闻学考试重点 1电视新闻学定义:是以电视为媒介,以声音、画面、文字为主要符号,及时公开传播的社会变动事实的信息,是电视的各种新闻性内容和报道形式的总称。 2电视新闻学分类:以传播符号特征分类;以对新闻内容报道的详略划分;以新闻采制的技术手段划分;以新闻报道完成的空间划分; 3以对新闻内容报道的详略划分: 消息类新闻:简明扼要的新闻,如《新闻联播》 言论类新闻:是电视记者、编辑以个人或电视台的身份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发表看法和意见的报道形式,如《时事开讲》专题类新闻:综合运用电视表现手段与播出方式,对某一重大事件或某个新闻人物进行的集中深入的报道,如《焦点访谈》 4以对新闻报道完成的空间划分: 演播厅内新闻报道:{电视访谈是对社会重大事件或人们普遍关注的任务进行的访问} 现场报道:电视记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面对镜头对新闻事实进行描述、说明、评论及访问有关新闻人物的报道形式. 现场直播:通过地面卫星发射系统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节目制作报道形式,可多机拍摄,实时编辑。 5现场直播:通过地面卫星发射系统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节目制作报道形式,可多机拍摄,实时编辑。 6形象价值:新闻事实中所包含的能够满足观众视听需求的各种形象性的总和。具体来讲,就是以声画符号为载体的形象性材料的多寡。 7费力程度:施拉姆认为受众接受信息所付出的代价的大小,包括接受信息时时间的支出、精力的消耗等。 8电视新闻为何在电视中居于主体:传播新闻的电视的重要功能;办好新闻性节目是电视台提高收视率的关键;新闻是影响舆论最直接、最强烈的节目。 9电视意识:电视从业者在电视实践中形成的对电视传播特性和规律的理性认识和观念。 10蒙太奇思维的基本要求:把蒙太奇从一般的表现手段提高到一种形象化的思维方式,要求:善于运用具体可感的形式或元素作为思维的载体;获得蒙太奇的有机性和概括性;形成整体节奏感。 11新闻现场直播:是在现场把新闻事实的图片、声音及电视记者在事件现场报道、采访等转化成电信号直接发射即时播出方式 12符号的分类: 美国哲学家皮尔士:肖像、标志、象征;德国哲学家苏珊。朗格:推理符号、表象符号 电视新闻的符号类型:文字、声音、图像 13画外音的作用:便捷的表述当下新闻事实;便捷的表述过往相关内容;概括的表述抽象性的内容;以语言优势形成逻辑主线;例子《湖北新闻联播》14声画组合的形式: 声画合一:声音和画面同指向一个具体新闻形象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笔记:第4章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笔记:第4章 ※第四章新闻事业的产生※ ◎1、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口头、信号、书信、印刷、其他(露布、牌报、揭贴等) ◎2、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山品经济的产物:报纸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3、报纸、广播、电视的产生:报纸产生的三个阶段、广播产生的历程、电视的几种制式 ◎4、近代汉字报纸产生的特殊性?:邸报的内容、作用和对象,近代中国报纸的产生。 1、古代新闻传播活动及新闻传播工具的演变:(古代社会新闻年传播发展缓慢,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条件) 第一、新闻传播工具的演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类文明的发展。原始社会主要以嘴巴作为传递工具;到了奴隶社会,已经形成了口头、文字、信号三者并存的新闻传播媒介。同时新闻活动要依赖于交通、通讯工具和其他的物质手段。 第二、主要有以下几种传播方式:1)口头新闻。特点:简便、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缺点:新闻保真性差、传递速度慢、覆盖面窄。 2)信号媒介。最大的好处是迅速,但传递复杂的信号比较困难,一般只用来传递简单的信息。 3)书信媒介:远距离传递信息;印刷媒介:古代主要指邸报; 其他传播方法:露布、牌报、旗报、悬书、揭贴 2、古代新闻活动共同点: 第一、古代社会始终没有停止过新闻活动,但无以此为职业的机构,所以古代只有新闻活动而无新闻事业。 第二、其规模小,新闻基本上为定向传播,有明确的目的和具体的对象,而没有无定向的大众传播。 第三、统治阶级内部新闻活动大大超过被统治阶级(主要是规模上)。 3、西方报纸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第一、在封建社会的资本主义过度时期,产生出最早的新闻事业。 第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社会规模、社会变动、社会生产分工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激增,需要信息的人也在激增。而古代社会狭小的新闻活动不能适应新变化和新要求。 第三、资本注意商品经济不但使新闻事业的产生有了社会必要,而且为新闻事业的产生准备了物质手段。 1)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客观上需要各类知识人才,并促进了各类学校的兴办,为报纸创造了读者群。 2)资产阶级创造了大量巨大城市,便利了新闻采集和报刊发行发行。报纸是城市的产物。 3)交通通讯的迅速发展保证了新闻采集、发布的迅速及时。 4)印刷纸张等工业的日趋发展,保证了报刊的物质需求。 5)资本原始积累增加了资本集中速度,使资本家有可能合办和独办报纸,并刊登大量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