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塞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4
第37卷第5期2020年10月实验动物科学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Vol.37 No.5October 2020令研究报告%逐瘀通脉胶囊对大鼠慢性低灌注诱发脑缺血损伤的影响杨簧昀吴虓飞胡宇驰(北京市药品检验所,北京102026)摘要:目的观察逐瘀通脉胶囊对大鼠慢性低灌注诱发脑缺血损伤的影响。
方法参考文献方法,永久性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建立慢性低灌注性脑缺血损伤模型。
造模后选取状态较好,手术创口愈合较好的动物分6组:模 型组、维脑路通片组(丨〇〇mg/kg)、步长脑心通胶囊组(800 mg/kg)、逐瘀通脉胶囊组(200、100、50 mg/k g),并设立 假手术组。
给药14 d后,利用M orris水迷宫进行空间探索实验,对各组动物学习记忆能力进行检测。
实验结束后取脑测定脑湿质量、干质量、脑系数及脑组织含水量。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逐瘀通脉胶囊(200mg/kg)组动物在有效区停留时间和游经距离显著增加(P<〇.05),经过平台次数显著增加(P<〇.〇5),脑湿质量、脑含水量、脑系数均 显著下降(P<〇.05),显示其对慢性低灌注脑缺血大鼠空间探索能力的下降有明显改善作用,并能减轻大鼠脑水肿。
结论逐瘀通脉胶囊对慢性低灌注脑缺血所致学习记忆能力减弱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逐瘀通脉胶囊;慢性低灌注;脑缺血损伤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179(2020)05-0057-04D O I:10. 3969/j.issn. 1006-6179. 2020. 05. 010逐瘀通脉胶囊为已上市独家复方中药品种,并 已列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品标准。
其组成成分为虻虫、水蛭、桃仁、大黄。
功能主治为 破血逐瘀,通经活络,主治血瘀型眩晕证,症见眩晕、头痛耳鸣、舌质暗红、脉沉涩。
广大临床医师在多年的临床应用中,发现逐瘀 通脉胶囊除了上述原有功能主治之外,对脑梗死等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够改善 患者的症状。
无创性延迟肢体缺血预适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赵会颖;杨永刚;张建平;李贵琴;钱玉中;李倩倩【期刊名称】《河北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38)11【摘要】目的观察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noninvasive delayed limbischemic preconditioning,NDLIP)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NDLIP组各10只.NDLIP组大鼠给予左侧后肢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每天1次,连续操作3d,然后再制作缺血模型;假手术组大鼠给予同样的麻醉和操作,但不进行颈总动脉的闭塞;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不进行NDLIP操作.检测各组大鼠海马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Bax、Bcl 2、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和NDLIP组大鼠海马MDA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SOD含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Bax、Caspase-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Bcl-2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假手术组;NDLIP组大鼠海马MDA含量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SOD含量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Bax、Caspase-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Bcl-2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结论 NDLIP能显著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凋亡的发生和氧化应激损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otective effectof noninvasive delayed limb ischemia preconditioning(NDLIP) on 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Methods Thirty healthy male SD rats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Sham-operated group,ischemic-reperfusion group and NDLIPgroup(n =10/group).Rats in NDLIP group were subjected to 5 minutes ischemia/5 minutes reperfusion on the left hind limb once a day for 3 consecutive days,then all rats were subjected to 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The Sham-operated group gave the same anesthesia an.d operation,but did not carry out the occlusion of the common carotid artery.The sham-operated group and ischemic-reperfusion group were not performed NDLIP operation.The expression of superoxide dismutase(SOD) and malondialdehyde(MDA) was detected by the kit.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Bax,Bcl-2 and Caspase-3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ting.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rats in the Sham-operation group,the contents of the hippocampal MDA,Bax and Casaspe-3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ischemic-reperfusion pared with the rats in the ischemic-reperfusion group,the contents of the hippocampal MDA,Bax and Casaspe3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NDLIP pared with the rats in the Sham-operation group,the contents of the hippocampal SOD and Bcl-2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ischemic-reperfusion pared with the rats in the ischemic-reperfusion group,the contents of the hippocampal SOD and Bcl-2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NDLIP group.Conclusion NDLIP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poptosis and oxidative stress damage after 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t has protective effect on 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总页数】4页(P1244-1247)【作者】赵会颖;杨永刚;张建平;李贵琴;钱玉中;李倩倩【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老年病科,河北石家庄050011;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老年病科,河北石家庄050011;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老年病科,河北石家庄050011;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老年病科,河北石家庄050011;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中医科,河北石家庄050011;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老年病科,河北石家庄05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1【相关文献】1.无创性延迟肢体缺血预适应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J], 罗琼;袁恒杰;吴艳娜;康毅;高卫真;刘艳霞;娄建石2.无创性延迟肢体缺血预适应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持续保护效应 [J], 高建波;张颖;娄建石3.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的早期及延迟效应对中年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差异 [J], 宋二飞;陈敏;张轩萍;王微;刘飞君;梁月琴;张明升4.无创性延迟肢体缺血预适应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存活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J], 鲁慧;王彬成;崔宁宁;张艳春;杨兰5.无创性延迟肢体缺血预适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皮层的保护作用 [J], 袁恒杰;罗琼;朱学慧;于培;李玉梅;吴艳娜;康毅;焦建杰;娄建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花丹参对缺血再灌注致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一、引言缺血再灌注是脑损伤的一种常见形式,由于血流量的突然减少或停止,导致脑部组织缺氧,再灌注时可能产生大量自由基,加重脑部损伤。
目前,医学界对于此类损伤的治疗与保护研究仍在持续深入。
本文着重探讨了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中草药——白花丹参,其在缺血再灌注致脑损伤保护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二、白花丹参的概述白花丹参,作为一种传统中草药,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等功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实,白花丹参中含有的多种有效成分,如丹参酮、丹参酚等,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凋亡等作用。
因此,白花丹参在缺血再灌注致脑损伤保护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三、白花丹参对缺血再灌注致脑损伤的保护机制1. 抗氧化作用:白花丹参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清除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脑细胞的损害。
2. 抗炎作用:白花丹参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介质对脑组织的损伤。
3. 抗凋亡作用:白花丹参可以抑制细胞凋亡,保护脑细胞免受缺血再灌注的损害。
4. 改善微循环:白花丹参能够改善脑部微循环,增加脑部血流量,为脑细胞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四、实验研究本研究采用动物模型,观察白花丹参对缺血再灌注致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实验结果显示,给予白花丹参治疗后,动物模型的神经功能恢复较快,脑组织损伤程度较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水平得到显著改善。
此外,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发现,白花丹参能够上调抗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下调促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五、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白花丹参对缺血再灌注致脑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包括抗氧化、抗炎、抗凋亡和改善微循环等方面。
因此,白花丹参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脑保护药物,为缺血再灌注致脑损伤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然而,目前关于白花丹参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其具体作用机制和最佳用药方案仍需进一步研究。
六、展望未来研究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深入探讨白花丹参的具体作用机制,为其在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二是研究白花丹参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三是开展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评估白花丹参在治疗缺血再灌注致脑损伤方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逐瘀通脉胶囊减轻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缺血再灌注致运动功能障碍王佳帅;李雪梅;曹春然;张茜茜;朱春玥;胡宇驰;高晓新【期刊名称】《实验动物科学》【年(卷),期】2022(39)6【摘要】目的观察逐瘀通脉治疗给药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脑缺血再灌注致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24 h后按动物神经症状评分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组、逐瘀通脉200、100、50 mg/kg组、银杏叶片组;另设假手术组。
动物灌胃给药14 d,采用GAS-2步态仪对大鼠进行跑步测试,分析大鼠步态的动态图像。
ELISA法检测血清中VEGF、IL-1β、TNF-α的表达。
对脑组织缺血侧皮层运动感觉区和海马区进行病理组织学分析,HE 染色观察神经元损伤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周围区脑组织中缺血侧nestin以及突触素的表达。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逐瘀通脉各剂量可明显提高行走速度,增加平均步行周期和四肢步幅,减少绝对值平均体转角,缩短四肢步行周期、支撑时长与摆动时长,缩短四肢制动时长、推进时长。
大鼠造模后14 d,逐瘀通脉200 mg/kg剂量具有增强大鼠皮层梗死周围区Nestin蛋白的表达趋势,但各剂量对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TNF-α、突触素(SYP)含量没有明显影响。
结论逐瘀通脉能够显著促进大脑中动脉阻塞脑缺血大鼠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皮层脑梗死周围区Nestin蛋白、增加血清VEGF以及减少血清IL-1β趋势有关,从而减少大脑的神经细胞损伤、促进其发生。
【总页数】7页(P63-69)【作者】王佳帅;李雪梅;曹春然;张茜茜;朱春玥;胡宇驰;高晓新【作者单位】北京市药品检验研究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创新药物安全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中药成分分析与生物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3【相关文献】1.逐瘀通脉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2.逐瘀通脉胶囊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中IL-1β含量的影响3.逐瘀通脉胶囊联合针刺对脑卒中大鼠皮质区病理变化的影响4.电针头部特定区域和穴位对大脑中动脉阻塞大鼠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脑皮质长链非编码RNA差异性表达的影响5.逐瘀通脉胶囊对大鼠血小板聚集、体外血栓形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益气活血方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干预作用黄太权;易春涛;褚怡雯;汤庆丰;付如珍;周宁【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年(卷),期】2013(022)009【摘要】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进行实验研究,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组.每组16只.除假手术组不插线外,其余两组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缺血再灌注模型(MACO).前两组于术前7d和术后24h按1 mL/100g,每日2次的剂量灌喂0.9%氯化钠注射液,益气活血组按等剂量灌喂益气活血汤药.参考Zea Longa的5分制评分标准.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组分别在于再灌注1、3、6、24h进行评分,观察比较各组各时间点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采用光镜对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组进行大鼠脑组织形态学结果进行观察,观察比较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中的ATP酶(ATPas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0)含量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益气活血方组能明显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及脑含水量,使得缺血区脑组织损伤的形态学结构有明显改善,且能提高缺血侧脑组织中ATPase、SOD活性降低NOS的活性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能降低MDA、NO的含量,但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有比较好的整体疗效,能够改善神经功能,减轻脑水肿,通过不同的作用环节,阻断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瀑布性损害反应,具有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总页数】3页(P1549-1550,1559)【作者】黄太权;易春涛;褚怡雯;汤庆丰;付如珍;周宁【作者单位】上海市徐汇区康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233;上海市徐汇区康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23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上海20006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上海200062;上海市静安区曹家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04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上海20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相关文献】1.补肾生髓方和益气活血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额顶叶皮质Notch信号通路Nurr1、SMO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2.益气活血方和补肾生髓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半暗带Notch-1和Jagged1表达的影响3.益气活血方与补肾生髓方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半暗带形态学影响4.高压氧干预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c-fos的表达5.地塞米松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TNF-α表达的干预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麝香通心滴丸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李蒙;刘用;张健真;郝学增;张立晶【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24(22)2【摘要】目的:观察麝香通心滴丸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心肌细胞和血管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
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I/R组、麝香通心滴丸组(SXTX组)和阳性组,每组15只。
SXTX组以18.90 mg/(kg·d)的浓度灌胃;阳性组以尼可地尔1.35 mg/(kg·d)的浓度灌胃;Sham组和I/R组给予等体积去离子水灌胃。
各组均灌胃1周后,行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松解手术,除Sham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后,再灌注120 min,构建心肌I/R模型。
通过心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心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及血管改变;电镜观察心肌细胞和血管的超微结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血管相关蛋白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
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大鼠心肌细胞坏死和血管损伤明显,心肌组织中HIF-1α表达增加;与I/R组相比,SXTX组心肌细胞和血管病理结构损伤减轻,缺血区心肌组织VEGF含量明显增加。
结论:麝香通心滴丸预处理可保护大鼠心肌细胞和血管I/R损伤,可能与上调VEGF蛋白表达、促进缺血区微血管新生有关。
【总页数】4页(P250-253)【作者】李蒙;刘用;张健真;郝学增;张立晶【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相关文献】1.通心络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肥大细胞脱颗粒诱导的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2.麝香通心滴丸对大鼠血管内皮早期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3.复心煎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研究4.麝香通心滴丸通过促血管新生改善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作用机制研究5.麝香通心滴丸联合尼可地尔片治疗PCI 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灯盏花素、川芎嗪、血塞通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川芎嗪、血塞通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5年1-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
对照组给予血塞通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灯盏花素和川芎嗪注射液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干预组治疗后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脑血流量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组治疗后血浆黏度、脑血流量、血小板黏附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6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均未有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联合灯盏花素、川芎嗪、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显著改善血浆黏度、脑血流量、血小板黏附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灯盏花素;川芎嗪;血塞通;急性脑梗死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也有年轻化的趋势[1-2]。
急性脑梗死在传统医学上属于“中风”范畴,病机与气虚血瘀、风痰血瘀等有关,因此化瘀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灯盏花素具有较好的化瘀作用,川芎嗪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和脑血流的作用[3-4]。
本研究探讨灯盏花素、川芎嗪、血塞通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6月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为初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头颅CT或者MRI证实为急性脑梗死,NIHSS评分超过16分,患者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的患者,合并脑部其他疾病的患者,合并药物过敏者等。
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58~76岁,平均(68.4±7.2)岁。
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
干预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8.9±6.8)岁;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68.1±6.5)岁。
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探讨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抗凝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塞通治疗,两组患者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以及不良反应统计。
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较对照有明显优势,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血塞通联合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方便、价廉的优势,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标签:血塞通;盐酸丁咯地尔;急性脑梗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其发病突然,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给患者本人及家属带来沉重的负担[1]。
本研究通过对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47~86岁,平均64.2岁;按照中华医学会全国脑血管病会议1994年修订的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诊断,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经CT和MRI 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所有患者均排除了脑出血和神经功能缺损,发病时间从12~48 h不等。
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给予两组患者相同的抗凝治疗,将12500 U的肝素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缓慢静滴。
1.2.1对照组按照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的规格换算,取100 mg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摇匀静滴,1次/d,2周为一个疗程。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进行治疗,按照血塞通注射液的规格换算,取400 mg血塞通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摇匀静滴。
丁苯酞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臧福才;唐伟;白鹰【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创新》【年(卷),期】2013(10)9【摘要】Objective:To observe the butylphthalide on rat 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after cerebral cortex cell apoptosis. Method:30 SD ra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15)and butylphthalide group(15 only). Suture methods for rat model of ischemia reperfusion,by 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the number of apoptotic cells in cerebral cortex. Result:The butylphthalide group the number of apoptotic cells decreased obviously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Butylphthalide can reduce the number of apoptotic cells,on rat 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has a neuroprotective effect.%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脑皮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分成对照组(15只)和丁苯酞组(15只).线栓法制备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脑皮层细胞凋亡数目.结果:丁苯酞组凋亡细胞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丁苯酞可减少凋亡细胞数,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总页数】2页(P15-16)【作者】臧福才;唐伟;白鹰【作者单位】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辽宁大连 116021;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辽宁大连 116021;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辽宁大连 116021【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丁苯酞通过 PARP-1/AIF 通路(Parthanato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J], 刘伟;马静萍2.丁苯酞注射液预处理通过PI3K/Akt通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J], 葛宇松;刘雪松;薛俊燕;辛世萌3.丁苯酞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J], 殷雁;辛世萌4.丁苯酞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神经保护机制的研究 [J], 廖梓亘;陈慧;5.丁苯酞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神经保护机制的研究 [J], 廖梓亘;陈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丁苯酞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殷雁;辛世萌【期刊名称】《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年(卷),期】2012(29)8【摘要】目的研究丁苯酞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丁苯酞预处理组,每组各16只.各组均灌胃5d后,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及图像分析观察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caspase-3、bcl-2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丁苯酞预处理组神经缺损程度改善,梗死灶体积减少,caspase-3阳性细胞数量减少,bcl-2表达上调.结论丁苯酞可减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作,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总页数】4页(P715-718)【作者】殷雁;辛世萌【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辽宁大连116027;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辽宁大连1160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相关文献】1.丁苯酞通过 PARP-1/AIF 通路(Parthanato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J], 刘伟;马静萍2.丁苯酞注射液预处理通过NF-κB信号通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 余浩佳;冯向营;辛世萌;李皓3.丁苯酞注射液预处理通过PI3K/Akt通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J], 葛宇松;刘雪松;薛俊燕;辛世萌4.丁苯酞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 [J], 臧福才;唐伟;白鹰5.丁苯酞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J], 王伟;李富强;郑小影;纪海茹;孔祥玉;赵淑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塞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观察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SD 大鼠150只,雌雄不拘,采用Pulsinelli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分别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即对照组和血塞通组,分别于再灌注后3、6、12、24和48 h 5个时间点处死大鼠取出脑组织,每组10只。
血塞通组于再灌注时给予血塞通注射液(5 mg/100 g)腹腔内注射后,其他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0.5 mL/kg)腹腔内注射后,均每间隔6 h等量注射;检测用于脑组织匀浆液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
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期间,体内SOD减少,MDA增多,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在脑缺血再灌注期间氧自由基大量生成而清除减少。
而血塞通组与对照组相比较,SOD增多,MDA减少,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对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
标签: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保护;血塞通
心肺复苏后脑复苏的本质就是一个全脑缺血/再灌注的过程,这一过程必然存在再灌注损伤,如何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减少后遗症成为医学上面临的难题。
脑缺血/再灌注发病机制复杂[1-2]。
尽管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在不断深入和发展,但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各种机制的枢纽点/交汇点尚不明确,治疗尚缺乏有效的药物,现已成为当今世界医学界研究的重点,有待于更深入地研究[3]。
本试验选用中成药血塞通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来探讨血塞通对脑复苏的保护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试剂血塞通注射液,由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购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购买。
1.2 实验动物分组健康SD大鼠150只,雌雄不拘,体质量250~300 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分别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即对照组和血塞通组,每组50例。
每组按再灌注的时间又分为3、6、12、24和48 h共5个观察时间点,每个时间点10只大鼠。
1.3 动物模型制备采用Pulsinelli四血管阻塞的方法建立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Pulsinelli大鼠全脑缺血四血管模型是研究多种缺血性脑疾病经典模型之一[4]。
以25%氨基甲酸乙酯,4 mL/kg的剂量腹腔注射麻醉,在大鼠颈部背侧切开皮肤,假手术组大鼠只分离第一颈椎两侧横突孔,不阻塞双侧椎动脉,分离双侧颈总动脉不夹闭;对照组和血塞通组阻塞双侧椎动脉并分别用无创动脉夹夹闭双侧颈总动脉10 min,然后松开动脉夹形成再灌注,血塞通组于再灌注时给予血塞通注射液(5 mg/100 g)腹腔内注射后,每间隔6 h给予等量注射;假手
术、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0.5 mL/kg)腹腔内注射后,每间隔6 h等量注射;大鼠实验中保持体温(37±0.5)℃,未昏迷或缺血后有癫痫、抽搐等并发症均放弃。
1.4 标本采集所有大鼠分别于再灌注3、6、12、24和48 h 5个时间点,快速断头处死,剥取脑组织。
用于脑组织匀浆液的SOD、MDA测定:于视交叉前缘处及向前延伸8 min处各做一冠状切面,取两切面间的右侧脑组织用于制作匀浆液。
所有脑组织匀浆液标本集中统一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MDA,严格按试剂盒操作步骤完成。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
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对照组的脑组织匀浆液SOD活性明显低于假手术组,MDA浓度显著高于假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血栓通组SOD 活性明显明显高于对照组,MDA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和表2。
3 讨论
在脑缺血再灌注的病理过程中,自由基生成增多[5]。
实验研究已经证实自由基水平明显升高,能引起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更大的损伤,造成脑组织损伤[6]。
蓄积在体内的氧自由基容易攻击含有磷脂成分的生物膜,同时还能破坏酶的活性[7]。
生物膜的磷脂与自由基反应而生成MDA。
MDA是脂质过氧化的终末产物,细胞中MDA量的多少能反映体内的脂质过氧化的程度,间接反应细胞受自由基攻击的严重程度和细胞损伤的程度[8]。
因此,通过检测机体内MDA的含量可以估计血清中氧自由基水平和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强弱。
机体内部同时存在分解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酶,其中SOD是体内特异性歧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抗氧化酶,他的作用是将氧自由基歧化,生成氧气和过氧化氢,从而阻断毒性更强的羟自由基的产生。
SOD活力的高低可反映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9]。
随着对脑缺血再灌注研究不断深入,寻求更理想的治疗药物迫在眉睫,我国研究人员发现,中药对治疗脑缺血亦有很好的效果[10-11]。
中药在脑缺血治疗中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血塞通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三七的提取物,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通常能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过度聚集,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液黏稠度,能溶解血栓,使缺血部位再灌注,减轻缺血所致的病理损害[12-14]。
本研究显示,脑缺血再灌注期间,体内SOD减少,MDA 增多,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提示在脑缺血再灌注期间氧自由基大量生成而清除减少。
而血塞通组与对照组相比较,SOD增多,MDA减少,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血塞通注射液可以有效地保护内源性SOD活性,提高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减轻机体内
的脂质过氧化的程度。
因此,血塞通注射液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杰,李丽茹,赵瑞波.病变侧亚低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Survivin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9(6):24-27.
[2]范沁林,焦岩,刘国军.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HAX-1蛋白与皮质神经元凋亡的关系[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32(6):83-86.
[3]夏强,钱令波.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及防治策略研究进展[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9(6):551-558.
[4]严智文,董河,冯伟.改良血管阻塞方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3.
[5] Dixon I M,Kaneko M,Hata T,et al.Alterations in cardial membllane C-2 + transport during oxidative stress[J]. Mol Cell Bioehem,1990,99(3):125-133.
[6] Suzuki J.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combined administration of anti-oxidants and perfiuorochemicalson cerebralischemia[J]. Stroke,1984,15(5):672-675.
[7]林庚金.消化病新概念[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331.
[8] Shimon A,Tatsushi K,Chikako N,et al.Antiapoptotic and neuroprotectic and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edaravone following transient focal ischemia in rats[J].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2005,516(2):125-130.
[9] Girt M J,Parra A,Sheng H,et al.Attenuation of cerebral vasospasm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inmice overexpressing extracellular superoxide dismutase[J].Stroke,2002,33(9):2317-2323.
[10]谷翠芝,李清初,谭宁,等.葛根素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早期脑组织eNOS 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1,27(9):1824-1827.
[11]房绍宽,白晶,吴江.人参皂苷Rgl对小鼠全脑缺血致白质纤维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6(5):930-933.
[12]郭丰,陆晓微,徐秋萍. 醒脑静与血塞通联合应用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3):1645-1647.
[13]孙东升,黄惠玲,黄慧芳.大剂量血塞通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1,18(2):92-93.
[14]景虎贤.血塞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68例[J].中国现代
医生,2010,48(20):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