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素的药理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_郭旭玲
- 格式:pdf
- 大小:229.82 KB
- 文档页数:4
重组水蛭素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莫炜;宋后燕
【期刊名称】《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年(卷),期】2004(031)002
【摘要】重组水蛭素是一种特异的凝血酶抑制剂,它能与血浆中游离的和与纤维蛋白结合的凝血酶结合,以防止血栓形成.本文综述了重组水蛭素的临床应用,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的辅助治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深静脉血栓、Ⅱ型肝素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并在血液透析和体外循环时预防血栓形成.【总页数】5页(P82-86)
【作者】莫炜;宋后燕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分子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复旦大学分子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5
【相关文献】
1.重组水蛭素纯化与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J], 朱德艳
2.重组水蛭素研究进展 [J], 郑琳;郭长虹;马军;张爽;徐国辉
3.重组水蛭素药理学研究进展 [J], 吕莉;宋慧君;韩国柱
4.重组水蛭素抗血栓作用研究进展 [J], 吴浩
5.重组水蛭素的临床应用及实验室监测 [J], 庄文芳;孙晨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蛭素的功效与作用说起水蛭,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水蛭素可能大家就不怎么知晓了。
水蛭素是水蛭及其唾液腺中已提取出多种活性成分中活性最显著并且研究得最多的一种成分,拥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那么我就来给大家讲讲水蛭素的功效与作用。
水蛭素的成分水蛭素是由65;;66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蛋白质(多肽)。
水蛭素对凝血酶有极强的抑制作用,是迄今为止所发现最强的凝血酶天然特异抑制剂。
水蛭素是迄今最强的凝血酶抑制剂,它与凝血酶结合形成一种非共价复合物,该复合物解离常数为10-12数量级,且反应速度极快。
水蛭素与凝血酶的亲和力极强,1μg即可中和5μg凝血酶,相应于摩尔数比1¨1,即中和一个国际单位(NIH单位)凝血酶的水蛭素量为一个抗凝单位(IAT-u)的水蛭素。
水蛭素的抗凝作用水蛭素不仅能阻止纤维蛋白原的凝固,亦可阻止凝血酶催化的进一步血瘀反应,如对凝血因子Ⅴ、Ⅷ的活化及凝血诱导的血小板反应等的抑制。
血液凝固的被推迟或完全被阻止取决于水蛭素的浓度。
水蛭素可抑制凝血酶诱导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凝血酶对内皮细胞的刺激,亦可抑制凝血酶同血小板的结合及血小板受凝血酶刺激的释放,并可使两者解离。
水蛭素的抗栓作用水蛭素能中和游离的和与纤维蛋白结合的凝血酶,抑制血小板沉淀。
由凝血酶诱发的血液凝固是诱导血管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故水蛭素对各种血栓病均有效,尤其是对静脉血栓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大鼠实验结果表明,水蛭素的抗凝抗栓效果取决于其血药浓度,静脉血栓和DIC所需有效血药浓度最低,治疗静脉血栓所需浓度是肝素的1/20,而治疗DIC仅为1/50。
给大鼠按40AT-μ/kg静滴,血药浓度达4.3AT-μ/ml,则完全抑制静脉血栓的形成;按200AT-μ/kg/min给药60min可完全抑制动脉血栓形成,后者剂量高出前者5倍。
它完全抑制动脉血栓的浓度下,只引起出血时间延长50%~60%,而肝素则有引起出血的严重副作用。
水蛭的药理研究进展
李晶
【期刊名称】《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卷),期】2012(000)030
【摘要】水蛭具有抗凝血、改善微循环、抗早孕、降低胆固醇、降低甘油三酯等作用,本文对水蛭的药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总页数】1页(P33-33)
【作者】李晶
【作者单位】哈药集团保康药品分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461
【相关文献】
1.水蛭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J], 杨洪雁;杜智恒;白秀娟
2.水蛭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J], 潘雪;马端鑫;李燕;林亚明
3.水蛭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 周乐;赵文静;常惟智
4.水蛭药用成分及主要药理功效研究进展 [J], 袁红霞;张莉芹;马瑾;唐文茹;廖世奇
5.水蛭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 徐明杰;赵迪;李龙宇;伍一炜;徐暾海;刘铜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蛭素结构引言水蛭素(Hirudin)是一种由水蛭体内分泌的一种抗凝血物质,具有很强的抗凝血活性。
它是一种小分子肽类化合物,具有特定的化学结构。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蛭素的结构及其相关特性。
水蛭素的基本信息•化学名称:水蛭素•分子式:C66H93N13O25S4•分子量:约1544.8 Da结构特点水蛭素是一种多肽类化合物,由6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它含有多个硫醇基团,这些硫醇基团对于水蛭素的抗凝血活性至关重要。
水蛭素的主要结构特点如下:1. 多肽链水蛭素由一个多肽链组成,该多肽链上有许多氨基酸残基。
这些氨基酸残基通过肽键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线性链状结构。
2. 硫醇桥连接水蛭素中含有多个硫醇(巯基)残基,这些硫醇基团通过形成硫醇桥连接在一起。
这些硫醇桥的形成赋予了水蛭素特定的三维结构,对其抗凝血活性至关重要。
3. 稳定的空间构象水蛭素的多肽链在溶液中可以形成稳定的空间构象。
这一空间构象使得水蛭素能够与凝血酶结合,并抑制其活性。
水蛭素的生物活性水蛭素具有强烈的抗凝血活性,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机制发挥作用:1. 抑制凝血酶活性水蛭素可以与凝血酶结合,阻断其对纤维蛋白原的转化为纤维蛋白的过程,从而抑制凝血过程。
这种抑制作用使得水蛭素具有很强的抗凝血效果。
2. 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水蛭素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以阻止血小板在受伤处聚集,从而减少血栓形成和动脉硬化等疾病风险。
水蛭素的应用由于水蛭素具有强烈的抗凝血活性,因此在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水蛭素在临床上的一些应用:1. 抗凝药物水蛭素被广泛用作抗凝药物,特别是在心血管疾病和血栓形成的治疗中。
其抗凝血作用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心肌梗死、中风等血栓相关疾病。
2. 手术辅助水蛭素可以在某些手术中使用,特别是需要防止凝血的手术。
例如,在显微外科手术、器官移植和重建手术中,水蛭素可以帮助控制出血并促进伤口愈合。
3. 实验室研究由于水蛭素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它也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室研究中。
水蛭注射针剂用途
水蛭注射针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注射剂,其主要成分是水蛭素。
水蛭素是一种具有抗凝血、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物质,因此水蛭注射针剂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水蛭注射针剂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
例如,心脑血管疾病、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疾病都会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而水蛭注射针剂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等作用,改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水蛭注射针剂还可以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
例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都是由于炎症引起的,而水蛭注射针剂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等作用,缓解炎症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水蛭注射针剂还可以用于治疗肿瘤。
水蛭素具有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
目前,水蛭注射针剂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肝癌、胃癌、肺癌等多种肿瘤的治疗中。
水蛭注射针剂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中药注射剂,其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炎症性疾病和肿瘤等。
但是,在使用水蛭注射针剂时,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前应该咨询医生的意见,遵照医
嘱使用。
抗凝良药水蛭素的研究进展作者:陈华友, 黄静, 蒋芝君, 邢自立, 吴自荣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200062刊名:生物学通报英文刊名:BULLETIN OF BIOLOGY年,卷(期):2003,38(3)被引用次数:70次1.Prisco D;Falciani M;Antonucci E Hirudins for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外文期刊] 2001(05)2.Petra Eichler;Heinz Juergen Friesen;Norbert Lubenow Antihirudin antibodies in patients with 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treated with lepirudin:incidence effects on aPTT and clinical relevance 2000(07)3.郑燕林;蒋纪恺;王万杰水蛭素对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1(01)4.官晔;陈衔城;鲍伟民脑出血后脑组织水、离子变化及水蛭素的作用[期刊论文]-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2000(02)5.Ingrid Marty;Veronique Peclat;Gailute Kirdaite Amelioration of 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 by thrombin inhibition[外文期刊] 2001(05)6.Wille Jorgensen P The potential role of new therapies in deep-vein thrombosis prophylaxis 2001(02)7.T Pernerstorfer;U Hollenstein;J B Hansen Lepirudin blunts endotoxininduced coagulation activation 2000(05)8.Greinacher;H Volpel;U Janssens Recombinant Hirudin(Lepirudin Provides Safe and Effective Anticoag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19999.Andresa Greinacher;Norbert Lubenow Recombinant Hirudin in Clinical Practice 200110.Beat J Meyer;Juan J Badimon;James H Chesebro Dissolution of Mural Thrombus by Specific Thrombin Inhibition With r-Hirudin 199811.蔡传奇;方荣祥毕赤酵母基因操作技术的改进及其在水蛭素表达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生物工程学报 2001(02)12.昝云红;孙茂盛;郭仁水蛭素变异体I基因的合成及其在酵母中表达的初步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998(05)13.刘风云;李秀珍;李风知水蛭素12肽与低分子量尿激酶融合基因的构建和表达 1998(01)1.熊斌疏血通治疗30例脑梗死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外健康文摘 2011(4)2.王智光疏血通注射液对脑梗死病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期刊论文]-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2)3.李丹.李泽宇.张国华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2)4.刘荣格疏血通对急性脑梗死血流变学的影响[期刊论文]-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4)5.刘建国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4)6.周维官.周维海.关建聪.黄宗英.陈业良菲牛蛭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0(1)7.汤健脑梗死患者使用疏血通治疗的疗效分析[期刊论文]-亚太传统医药 2010(5)8.于赛华.于金华.任保军.张迎军.王春燕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60例[期刊论文]-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8)9.殷银霞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不同分期初探[期刊论文]-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7)10.叶会洲.张春霞.蔡进章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的Meta分析[期刊论文]-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5)11.张峻博.李红斌.邓智文左卡尼汀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期刊论文]-西部医学2010(7)12.陈瑛.周宇清疏血通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观察[期刊论文]-吉林医学 2010(13)13.刘福双不同方法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分析[期刊论文]-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30)14.滕秋叶.唐召力.覃碧云.张治坤.唐海莲.陈海玉疏血通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期刊论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31)15.林惠京.严武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下肢慢性动脉闭塞症的近期疗效评估[期刊论文]-内蒙古中医药 2010(15)16.叶胜桢疏血通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围生期心肌病的临床观察[期刊论文]-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18)17.于惠玲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62例疗效观察[期刊论文]-海峡药学 2010(8)18.袁昌文.邓颖.汪永胜.钱玉良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国基层医药 2010(18)19.莫文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观察[期刊论文]-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0(5)20.秦芸输血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98例[期刊论文]-中外健康文摘 2009(27)21.秦芸输血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98例[期刊论文]-中外健康文摘 2009(27)22.马欣.苏毅.赵倡武疏血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期刊论文]-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22)23.刘莲花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9(18)24.齐向东.薛拥军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1例疗效观察[期刊论文]-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4)25.陈荣兴.李林林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干预作用[期刊论文]-贵州医药 2009(10)26.董彦会疏血通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医药导刊 2009(7)27.王正中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124例[期刊论文]-中国药业 2009(10)28.刘文锋.卢志河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期刊论文]-中国医学创新 2009(20)29.林静姝.史长卓.吴巍巍疏血通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观察[期刊论文]-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9(13)30.李德剑.赵凤.陈瑜.吕海权疏血通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疗效观察[期刊论文]-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19)31.陈冰.田金英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期刊论文]-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14)32.江慧玲.凌孟晖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30例[期刊论文]-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4)33.伍龙.刘一尔.李文华疏血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的疗效观察[期刊论文]-广西医学 2009(1)34.陈瑜.李德剑.赵凤疏血通治疗冠心病55例[期刊论文]-中国实用医刊 2009(12)35.甘照儒疏血通治疗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38例临床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9(20)36.金晓滢.金晨宇.单建贞.徐粟.楼建国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观察[期刊论文]-中国中药杂志2008(4)37.黄海波.王汉旻.陈晓丽.张征.金得辛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医院38.郑红根疏血通对骨科手术后长期卧床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期刊论文]-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8(2)39.康善平.彭绍杰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40例临床研究[期刊论文]-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8(6)40.刘相武.单振顺新型抗凝药——水蛭素的应用进展[期刊论文]-天津药学 2008(3)41.杨铁君.陈永凤疏血通对2型糖尿病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期刊论文]-海南医学院学报2008(6)42.刘向阳.张海平疏血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期刊论文]-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版) 2008(1)43.刘向阳.张海平疏血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期刊论文]-山西医药杂志 2008(1)44.方萍.童小文.朱虹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上海医药 2008(3)45.严丰.秦晓疏血通对脑梗死急性期疗效的影响[期刊论文]-重庆医学 2008(12)46.宋岳明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临床观察[期刊论文]-福建医药杂志 2008(1)47.侯拂晓.王庆玲疏血通注射液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栓调节蛋白、11-脱氢血栓烷素B2的变化及相关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实用医刊 2008(10)48.李希凯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期刊论文]-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24)49.刘美霞.周成梅疏血通联合赖诺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期刊论文]-实用医技杂志 2008(24)50.陈兴泳.唐洲平.唐荣华蕲蛇酶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7(3)51.陈兴泳.程琼.唐洲平.唐荣华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4)52.刘燕.李振洲.曹燕滔.王文妍疏血通注射液和华法林联用致国际标准化比率升高[期刊论文]-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7(3)53.张彩红疏血通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期刊论文]-现代医药卫生 2007(6)54.戴开圣.刘华.汪小荣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期刊论文]-山西医药杂志 2007(10)55.覃国森.周维官.周维海.覃壬.丘毅3种常用药物对菲牛蛭的急性毒性试验[期刊论文]-水利渔业 2007(5)56.徐建华.张璇水蛭地龙提取液对抗大心肌缺血作用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2)57.赵君秋疏血通治疗高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3)58.姜婕.马圣庭.王永瑞疏血通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黏度血脂影响[期刊论文]-医药论坛杂志 2007(7)59.何建明.李玉蓉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附50例报告)[期刊论文]-内科 2007(6)60.汪雪菁.潘利红.刘锋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期刊论文]-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6)61.袁旭光.魏麓云疏血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现代医药卫生 2006(16)62.朱福海疏血通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期刊论文]-安徽医药 2006(11)63.疏血通治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心绞痛疗效观察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期刊论文]-河北中医 2006(7)64.叶凌.张应碧.刘明海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期刊论文]-贵州医药 2006(6)65.宋贵军.尹琳.王乃昌.包礼平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期刊论文]-实用医药杂志 2006(2)66.张璇.肖兵.胡长林疏血通注射液抗栓、溶栓作用机制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中药杂志 2005(24)67.王征.杨丽.唐星.郑力.曾群.毕殿洲重组水蛭素肠溶包衣微丸的制备及体外释放行为考察[期刊论文]-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5(6)68.张璇水蛭地龙提取液治疗脑梗死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病杂志 2004(10)70.刘建东.贺福田.张广增.陈维亚中药抗凝1号胶囊的临床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医药学报 2004(10)本文链接:/Periodical_swxtb200303002.aspx。
水蛭素的药理学及临床医学研究概述
余杰
【期刊名称】《心肺血管学报》
【年(卷),期】1992(011)002
【摘要】水蛭素是从医用水蛭唾液腺中分离纯化的一种多肽,它是凝血酶的特异抑制剂。
因其产量少,在研究和应用等方面受到限制。
目前国内外正开展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已能大量制备水蛭素,水蛭素的药理学及临床应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本文就其药理学及临床医学方面作一简单的综述。
一、结构特点水蛭素是由65或6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链多肽,分子量为7000。
肽链中不含精氨酸、甲硫氨酸及色氨酸。
肽链中部有一个由Pro-Lys^(47)-pro组成的特殊序列,不被一般蛋白酶水解。
【总页数】3页(P57-59)
【作者】余杰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9.4
【相关文献】
1.重组水蛭素药理学研究进展 [J], 吕莉;宋慧君;韩国柱
2.在新药评价中临床药理学和药理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J], 李家泰
3.网络药理学及其在中药领域的研究概述 [J], 吴钉红
4.软坚护肝片的药理学作用及其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概述 [J], 梁雪婧;梁水庭;蒋汶洪;杨晗;覃晓
5.广藿香在中医疫病防治领域的文献学、药理学及临床研究概述 [J], 庄红艳;房萌;朱虹;刘杰;赵燕;李雪;薛春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蛭素简介摘要:水蛭素是从医用水蛭唾液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单链多肽,是中药水蛭中的重要活性成分,水蛭作为活血化瘀类动物药材的代表药,具有破血、逐瘀、通经的功效,为迄今发现的作用最强的凝血酶抑制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药用水蛭为水蛭科动物日本医蛭Hirudonipponica( Whitman)和宽体金线蛭whitmania pigra( Whitman)的全体。
水蛭素是凝血酶的直接抑制剂,可从多个环节影响血液凝固和促进纤溶,具有极强的抑制凝血作用和抗血栓形成作用,效果明显优于肝素而副作用少,水蛭素在临床治疗和预防各种血栓形成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水蛭素;化学成分;生理学效应,临床应用研究1 水蛭素发展历史1884 年 Haycraft 首先发现医用水蛭的提取物中含有抗凝血物质,1904 年 Jacoby 将其定名为水蛭素( Hirudin) ,1955 年Markwardt 从医用水蛭咽周腺体中成功地分离出水蛭素纯品。
1986 年 Harvey 分离出水蛭素编码纯系cDNA,从此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重组水蛭素成为现实。
2 水蛭素的化学成分水蛭属于高度特化的环节动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俗称蚂蝗,是我国传统的中药,味咸、苦,性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载具有破血、逐瘀、通经之疗效,主要用于治疗瘤症、痞块、血瘀、闭经和跌打损伤。
1884 年, Haycraft 首次在欧洲医用水蛭的唾液腺里发现了一种生物活性物质水蛭素; 1927 年,Shionoya 最先把它作为抗血栓的有效药物来进行研究; 1955 Markwardt 指出其为蛋白物质,并命名为水蛭素。
天然水蛭素是从医用水蛭中提取的一种抗凝血蛋白质,是由 65个或6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链多肽,相对分子质量为 7 000 Dalton。
水蛭素的 N 末端有3对二硫键,使N末端肽链绕叠成密集的环肽结构,对蛋白结构起稳定作用。
其N 末端含活性中心,能识别底物即凝血酶碱性氨基酸富集位点,并与之结合。
水蛭与水蛭素的区别和应用水蛭(菲牛蛭)中药口服饮片揭秘水蛭素的前世今生一、对付心脑血管疾病,水蛭与水蛭素的区别和应用水蛭,俗称蚂蛾,它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
关于其药用功能,在我国历代本草药物专著和现代各版的《中国药典》均有记载。
如《神农本草经》记载水蛭“主逐恶血、癖血、月闭,破血消积聚……”,医圣张仲景取其祛邪扶正,治疗“疲血”等症。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水蛭主要用来治疗女子月闭、漏血不止、产后血晕及跌打损伤等症。
《中国药典》则记载水蛭的功能与主治为破血、逐癖、通经;用于跌打损伤、血痕经闭等。
水蛭的药理作用肯定,且无明显毒副作用,中医临床广泛应用,在治疗多种因疲血所致的疾病中疗效确切,适应症涉及心脑血管、肝肾和血液病变、男科妇科疑难症、外伤疼痛及呼吸、神经系统等,如中风、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前列腺增生、更年期综合症、痛经、阳痰、老人痴呆症、肾病综合征、骨质增生症等。
正因为水蛭有如此多的作用,在1986年召开的全国活血化疲学术会议上,水蛭被定为活血化疲作用最显著的前10种中药材之一。
同时,水蛭还被国家列人“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课题中进行重点研究的30种中药材之一。
在欧美、日本和中国等国家已将活体水蛭应用于外科手术上。
法国人工饲养的蚂蜡于2004年8月获准美国FDA(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的医用许可证书。
水蛭依其食性不同,可分为非吸血水蛭和吸血水蛭两大类。
非吸血水蛭:以螺类(如福寿螺等)、河蚌等软体动物的汁液为食,在国内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沿岸的省区(如湖北、江苏、浙江、上海等),较常见的是宽体金线蛙(Whitmanpigra),其成年个体重在20克以上,它是目前中药材市场上的主流品种。
吸血水蛭:主要以吸吮人和脊椎动物(如牛、青蛙等)的血液为生,较常见的是菲牛蛙(PoeeilobdellamanillensiS)。
生活在稻田、水沟、江河、池塘和湖泊中,主要分布于华南的广西和广东等省区。
水蛭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关键词】水蛭;脑血管病;综述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脑中风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全部脑卒中疾病中,其中缺血性卒中约占80%[2]。
关于缺血性中风溶栓外的药物治疗,主要是抗凝和抗血小板;但肝素类抗凝药物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噻氯匹啶等药使用过程中的副作用和遇到的麻烦,使神经科医师又感到无奈。
水蛭是一味传统的活血化瘀中药,具有纠正微循环、改善脑部缺氧、降低血压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治疗[3]。
随着水蛭作用机制的研究深入和药用范围的不断开发,水蛭配伍或单用防治脑血管疾病的各种剂型逐渐增加,现将其研究现状报道如下。
1 传统中医学对水蛭治疗中风病的认识传统中医学认为,内伤七情,外感六淫,跌扑损伤皆能导致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于平衡,进而产生气血乖违,痰瘀互结,引发中风、痴呆、癫狂、头痛等一系列疾病。
其中瘀血留滞,阻于脑窍贯穿于脑病始终,因此,治疗脑病重在“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素问・至真要大论》)。
水蛭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历代本草均有记述。
《本经》谓水蛭:“味咸,平。
”《名医别录》曰其:“苦,微寒,有毒。
”《本草纲目》说其:“入肝经血分。
”《要药分剂》曰其:“入肝、膀胱二经。
”综合各家所述,水蛭味苦咸而腥,性微寒,入肝、膀胱两经,功能破血瘀、散积聚、通经脉、利水道,临床用治蓄血,�Y瘕,积聚,妇女经闭,干血成痨,跌扑损伤,目亦痛,云翳等症。
其散瘀活血之力尤强而又不伤气分。
张仲景用其与虻虫、桂枝等药配伍祛邪扶正,治疗“瘀血”、“水结”之证,创制了大黄�U虫丸、抵当丸等成药,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代名医张锡纯曾专门赞叹水蛭的功效,说它“存瘀血而不伤新血,纯系水之精华生成,于气分丝毫无损,而血瘀默然于无形,真良药也”。
2 临床研究著名医家朱良春以善用虫类药而享誉国内外,朱老常以水蛭配伍地龙、参三七,制成散剂或装胶囊口服,治疗血瘀痰凝之高脂血症、高黏血症、冠心病、脑梗死、中风后遗症、高血压病[4]。
水蛭素的作用与功能什么是水蛭素?水蛭素,又被称为水蛭素酸,是一种从水蛭体内提取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
它是一种多糖化合物,主要由葡萄糖和酸性多糖组成。
水蛭素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具有许多重要的作用与功能。
水蛭素的主要作用与功能1.抗凝血作用:水蛭素具有显著的抗凝血作用,可以阻止血液凝结并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减少静脉栓塞的风险。
2.利尿作用:水蛭素能够增加肾脏的排尿量,促进体内废物的排出,减轻肾脏负担。
3.抗炎作用:水蛭素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4.清热解毒作用:水蛭素有一定的清热解毒作用,可以有效降低体内热量,减轻发热症状,并有助于清除体内的毒素。
5.促进组织修复作用:水蛭素能够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加速伤口的愈合过程。
水蛭素的主要主治•静脉炎:水蛭素能够减轻静脉炎症状,促进炎症的消退,缓解疼痛和肿胀。
•血栓形成:水蛭素具有良好的抗凝血作用,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手术后恢复:水蛭素能够促进伤口的愈合和组织修复,加速手术后的恢复过程。
•皮肤病:水蛭素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炎症和瘙痒症状。
•其他疾病:水蛭素还可以用于治疗风湿疼痛、关节炎、痛经等疾病。
水蛭素的禁忌症水蛭素在使用时也存在一些禁忌症,需要特别注意:1.孕妇禁用:水蛭素在孕妇身上没有充分的研究证据,因此孕期妇女最好不要使用水蛭素。
2.凝血功能障碍:水蛭素具有抗凝血作用,因此在凝血功能障碍或血液病患者身上使用时需要格外谨慎。
3.肝肾功能不全:水蛭素主要通过肝脏和肾脏代谢和排泄,因此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
4.过敏体质:对水蛭素过敏的人群禁止使用。
5.儿童使用:水蛭素在儿童中的使用尚未充分研究,因此应避免在婴儿和幼儿中使用。
总体而言,水蛭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
它具有抗凝血、利尿、抗炎、清热解毒等多种作用与功能,并可用于治疗静脉炎、血栓形成、手术后恢复、皮肤病等疾病。
水蛭素成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水蛭素是一种提取自水蛭的生物素,具有多种医疗和保健功效。
水蛭素被发现具有抗炎、抗凝血、抗菌等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本文将介绍水蛭素的成分及其功效,以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水蛭素成分主要包括啮脂蛋白、溶血素、酶类、氨基酸、多酚类、脂肪类等。
啮脂蛋白是水蛭素中的重要成分,具有抗凝血和抗炎作用。
溶血素是水蛭素中的另一种重要成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缓解疼痛和消肿。
酶类可以促进消化吸收,促进伤口愈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元,对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力有着重要作用。
多酚类是强效抗氧化剂,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保护细胞。
脂肪类则是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对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作用。
水蛭素具有多种医疗功效。
水蛭素具有抗凝血作用,可以有效防止和治疗血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
水蛭素具有抗炎作用,可以缓解炎症过程,减轻疼痛和肿胀。
水蛭素还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有效防止和治疗感染性疾病。
水蛭素还能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生活质量。
水蛭素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水蛭素可以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冠心病、中风等。
水蛭素可以用于治疗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风湿性疾病。
水蛭素还可以用于治疗痔疮、皮肤病、糖尿病等一些常见疾病。
水蛭素还可以用于美容养颜,延缓衰老,提高皮肤光泽度和弹性。
水蛭素是一种具有多种医疗和保健功效的生物素,成分复杂且多样化。
水蛭素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改善人体健康。
但需要注意的是,水蛭素虽然有着诸多益处,但在使用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过量使用和不当使用,以免产生副作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增加大家对水蛭素的了解,促进其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第二篇示例:水蛭素是从水蛭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活性成分,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水蛭素因其出色的抗炎、抗菌和止血作用,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
水蛭素的功能主治水蛭素简介水蛭素是一种由水蛭体内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
其化学结构是一种肽类多肽聚合物。
水蛭素具有多种生物功能和药理学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
水蛭素的功能主治1.血液循环系统功能改善–水蛭素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
通过增加血管直径,水蛭素有助于改善血液流动,减少血液黏稠度,降低血栓形成风险。
–水蛭素还可以增加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提高红细胞的氧运输能力,从而改善组织的氧供应。
2.抗炎作用–水蛭素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它可以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水蛭素还可以抑制炎症相关蛋白的合成,减少炎症过程中的局部组织损伤。
3.镇痛作用–水蛭素可以通过中枢和周围机制缓解疼痛。
它可以促进内啡肽的释放,增加内啡肽受体的敏感性,从而减轻疼痛感受。
–水蛭素还可以抑制疼痛传导通路的激活,减少疼痛刺激的传导。
4.血液透明度调节–水蛭素具有调节血液黏稠度和流变学性质的作用。
它可以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流状态,减少血液阻力。
–水蛭素还可以促进纤维蛋白原的溶解,防止血栓形成,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5.免疫调节作用–水蛭素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免疫力。
它可以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活化,提高免疫细胞的杀伤能力。
–水蛭素还可以调节炎症因子的平衡,减少免疫介导的组织损伤。
使用注意事项1.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水蛭素。
2.对水蛭素过敏者应避免使用水蛭素。
3.在使用水蛭素之前,应咨询医生并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
4.使用水蛭素时应注意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5.若出现不适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水蛭素并就医。
总结水蛭素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和药理学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
它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功能,具有抗炎、镇痛、调节血液透明度和免疫调节作用。
使用水蛭素时需要注意使用注意事项,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水蛭素的功能主治使其成为一种重要的药物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中国海洋药物》杂志年第期总第期
水蛙素的药理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郭旭玲‘王颖
青岛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山东青岛青岛市人民医院山东青岛
摘要综述水蛙素重组水蛙紊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为其临床应
用
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蛙素重组水蛆素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水蛙为医蛙科动物日本医蛙
。
和宽体金线蛙
£等的全体‘习水蛙
始载于《神农本草》具有破血逐痪通经等功能上世纪年代成功地从水蛙唾液腺中提取出水蛙素直到年代随着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开始采用重组技术生产重组水蛙素为水蛙素的大量制备并投人临床应用莫定了基础目前重组水蛙素已在瑞士日本等国上市国内采用基因重组技术研制水蛙素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药理学研究
水蛙素是一条含个氨基酸的单链多肤相对分子质量约为其分子的末端有对二硫键使末端肤链绕叠成密集的环肤结构对蛋白结构起稳定作用其氨基末端含活性中心能识别底物凝血酶碱性氨基酸富集位点并与之结合末端富含酸性氨基酸残基个氨基酸中有个为酸性氨基酸几乎所有的天然水蛙素或重组水蛙素都有一个特殊的结构即位硫酸化的酪氨酸残基肤链中部还有一个由。组成的特殊序列不被一般蛋白酶
降解从而维持水蛙素分子的稳定性药理作用水蛙素兼有抗血小板和抗凝作用重组水蛙素与水蛙素相比具有更强的药理作用和
更少的不良反应是重组水蛙素
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药物水蛙素与肝素的分子结构完全不同作用机理也不一致两者之间不存在交叉反应抗血小板作用血小板聚集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血管内皮功能减退是引起血小板激话的第一步以上情况使内皮下胶原组织暴
露血小板通过其细胞膜糖蛋白上
和
受体和胶原组织结合即血小板戮附此后在一些刺激因素如胶原血栓素二磷酸腺昔凝血酶等作用
下可进一步使血小板激活上述刺激因素使
血小板内十浓度增
加使血小板激活引起血小板内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的收缩导致血小板的变形和释放血小板变形可使其糖蛋白上原来被遮盖的受体暴露可与凝血因子相结合由于个分子的凝血因子可与多个血小板
相结合而个血小板也可与多个凝血因子相结合从而使血小板通过凝血因子“桥联”作用粘聚成团称之为血小板聚集凝血酶是作用最强的促进血小板激活的物质水蛙素与凝血酶结合后可使凝血酶的激活血小板作用减弱重组水蛙素通过抑制凝血酶诱
导的血小板激活具有明确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抗凝作用无论是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血系统其最后共用途径是凝血酶被激活激活的凝血酶使凝血因子工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从而使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得以完成水蛙素或重组水蛙素可抑制凝血酶的©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中国海洋药物》杂志年第期总第期
促凝作用使凝血过程减慢其作用不需抗凝血酶和其它辅因子协助水蛙素除了与血浆中游离的凝血酶结合外也能中和与纤维蛋白结合的凝血酶水蛙素的作用机制是抑制凝血酶上凝血因子的结合位点使凝血因子不能和凝血酶结合从而直接抑制了凝血过程药代动力学水蛙素为一大分子多肚口服不易吸收皮下给药有。的吸收率生物利用度为一。。一次或多次静脉给药后以开放的二室模型在全身分布娜一一次或多次皮下给药后均以一室模型在全身分布显著延长约为重组水蛙素静脉或皮下注射给药时生物利用度几乎为。水蛙素几乎不被肝脏降解代谢以原形或衍生物的形式从尿中排出而这些衍生物也同样具有抗凝血酶的活性临床应用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弱冠状动脉内膜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始动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促发了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使冠状动脉内径急剧变狭或完全闭塞造成不稳定型心绞痛非波型心肌梗死波型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在研究中将没有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分为肝素组和组肝素次静脉推注再继以一‘一‘的剂量持续静滴一‘次静脉推注再继似。一’一‘的剂量持续静滴后组死亡心肌梗死和顽固性心绞痛发生率低于肝素组尸将研究和研究用药剂量与研究相同进行荟萃分析后肝素组死亡和心肌梗死发生率为工组为肠尸后肝素组死亡和心肌梗死发生率为组为。后肝素组需冠脉内介人治疗冠脉搭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发生率为组为以上研究结果均表明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时的作用略优于肝素急性心肌梗死川研究对患者在发病
卜
内用链激酶溶栓后继续随机用肝素或水蛙素治疗肝素组首剂以后
一‘水蛙素组分个剂量组①首剂。
一‘以后。一‘一‘②首
剂一’以后‘一‘③首剂。一‘以后。一‘一‘静滴后停药观察时有出血并
发症者依次分别为肠尸。时突然死亡非致命性再
梗死心原性休克再发心衰等心脏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依次为无明显差异周时死亡及再梗死发生率分别为
尸
提示水蛙素与肝素一样安全且水蛙
素的治疗效果呈剂量依赖性冠脉内介入
治疗圈
冠脉内介入治疗后血管并发症包括急性期血管弹性回缩斑块撕脱亚急性期血栓形成中晚期再狭窄并发症重组水蛙素对降低亚急性期血栓形成从而维持血管通畅有利一个多中心研究比较和肝素在冠脉内介人治疗时的作用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在冠脉内介人治疗时分别使用和肝素结果组肌钙蛋白水平明显下降另一研究观察到另一重组水蛙素制剂
次静注再用一’一’的剂量静脉滴注再继以
比
肝
素组使早期血管事件发生率更加降低不稳定型心纹痛困在一项多中心随机血管造影试验中“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无波心肌梗死病人采用重组水蛙素与肝素对比治疗结果发生死亡或心肌梗死事件重组水蛙素组约比肝素组低倍
深部静脉血检
形
成
叫©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中国海洋药物》杂志年第期总第期
近年来静脉造影研究结果表明全骸关节置换术的病人皮下注射重组水蛙素次对深部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优于以下种方法①皮下注射肝素次②皮下注射肝素次③皮下注射相对低分子质量肝素每日次同时还证明了用重组水蛙不增加出血其安全性与后三者相似因此用重组水蛙素次预防全骸关节置换术深部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替代相对低分子质量肝素等,〕报道对例全骸关节置换术后病人采用水蛙素预防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结果表明减少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总有效率为肝素的倍减少近端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的有效率至少比肝素高倍出血的发生率与肝素相似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对有病史的病人在需要使用肝素时可以重组水蛙素代替肝素在肝素伴随的血小板减少症研究例和例中使用后研究中病人血小板恢复或保持正常病人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保持在治疗范围内’〕在使用后研究中病人血小板恢复或保持正常病人保持在治疗范围内在用药后研究中使终点事件发生率新的血栓栓塞并发症截肢死亡为研究中使终点事件发生率为而对照组肝素终点事件发生率为写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口对例男性健康志愿者静脉应用细菌脂多糖‘从而诱发发生使大量凝血酶生成纤维蛋白聚集之后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和水蛙素组首剂。一‘以后一’静滴维持进行治疗治疗后检测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结果安慰剂组较治疗前升高倍水蛙素组升高倍同时检测仆二聚体
显示安慰剂组升高倍水蛙素组略有增加具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水蛙素可用于病人的治疗
不良反应在使用重组水蛙素时最需要注意的不
良反应是出血出血发生率与使用剂量用药时间基础疾病合并用药等有关只要严格选择适应证控制用药剂量并加强观察
包括凝血指标观察可使重组水蛙素的出血发生率减少到很低的程度
治疗监测
为了监测水蛙素的抗凝作用可使用部分凝血酶原活化时间和活化凝血时间凝血酶时间过于敏感而血桨凝血酶原时间的敏感性又太低均不宜采用凝血时间延长与血浆中水蛙素浓度呈线性关系此法虽然采用全血或尿液均可检测比较方便但并不广泛有用川报道例在体外循环手术时出现肝
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病人采用凝血弹性描记器监测重组水蛙素治疗对此类病人更有效重组水蛙素是一种新型的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具有疗效显著适应范围广不良反
应相对较少等优点须严密关注其研究动态和临床应用上的进一步信息
参考文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环节动物门
药水蛙〔」中华本草第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黄震华新型抗和抗血小板新药一重组水蛙素月中华新药与临床杂志〕高秀华水蛙素的临床应用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张国龙水蛙素的研究及临床研究进展〔江苏药学
与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