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介入治疗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3
介入诊疗适应症及禁忌症目录脑血管造影脑动静脉畸形血管栓塞术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球囊栓塞术颅内动脉瘤栓塞术脑膜瘤外科术前栓塞急性脑血栓形成的动脉内溶栓治疗鼻腔大出血血管内栓塞术头臂动脉成形术颈外动脉系统血管病造影及栓塞术升主动脉造影术主动脉缩窄球囊扩张成形术上腔静脉成形术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术大咯血支气管动脉内栓塞术肺癌的介入治疗肺动静脉瘘栓塞术食管、贲门内支架成形术腹主动脉瘤内支架置入术腹主动脉成形术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术肝动脉内灌注及栓塞术肝动脉导管药盒植入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内支架分流术经皮肝静脉穿刺造影经皮肝穿刺活检肝癌的消融治疗法经皮肝穿刺胆道成形术经皮胰腺穿刺活检及急性胰腺炎引流治疗选择性脾动脉造影及栓塞术经皮穿刺脾静脉造影术布—加综合征的介入治疗下腔静脉滤过器置入术门静脉造影术选择性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及栓塞术选择性肾上腺动脉栓塞术选择性肾上腺静脉造影及血标本采集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术经皮穿刺肾动脉成形术经皮肾穿活检及治疗经皮肾造瘘导管引流术经皮穿刺输尿管成形术选择性髂内动脉造影术髂内动脉灌注及栓塞术髂股静脉成形术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精索静脉造影及栓塞术前列腺肥大尿道狭窄扩张术盆腔内大出血动脉栓塞术脊髓血管畸形动脉造影及栓塞术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吸术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介入治疗选择性四肢动脉造影术股动脉成形术肢体动静脉瘘栓塞术四肢骨肉瘤动脉内灌注及栓塞术选择性四肢静脉造影术经皮骨穿刺活检及治疗介入诊疗适应症及禁忌症脑血管造影【目的】脑血管造影术(selective cerebral angiography)是将导管经外周动脉(通常是股动脉)送入,在导丝引导下使其前端到达双侧颈内、颈外动脉或椎动脉内造影的诊断性造影方法。
通过数字减影技术形成脑血管结构的影像资料,从而对脑血管疾病、颅内占位性病变等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适应证】1. 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2. 脑肿瘤动脉灌注化疗,术前栓塞及脑血管病变介入治疗前常规造影。
名词解释:1.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在影像设备的监视下,通过经皮穿刺或某种原有体内通道,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器械插入至人体病变区进行特殊诊断和治疗的微创技术。
2.DSA(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在间接X线透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运用计算机技术消除了骨骼软组织对于注入血管系统造影剂影像的影响,提高了血管现实的清晰度,并减少了造影剂的用量,使器官组织及病变的血流动力学显示的更加清楚,目前是血管系统介入放射首选的监视方法。
3.PDA(patent ductus arteriosus)动脉导管未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类型之一,占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总数的约15%。
胎儿期动脉导管被动开放是血液循环的重要通道,出生后约15小时发生功能性关闭,出生后一年在解剖学上应完全关闭。
若持续开放,并产生病理生理改变,即称动脉导管未闭。
4.VSD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是心室间隔各部分发育不全或相互融合不良而引起的心室间血流交通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居先天性心脏病的首位,约占30%。
它常常单独存在,或是某些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变之一。
5.ASD房间隔缺损简称房缺(atrial septal defect,),是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仅次于室间隔缺损,占先天性心脏病构成比的15%-20%左右,系胚胎发育期心房间隔上残留未闭的缺损而形成。
房间隔缺损绝大多数为单孔型,少数为多孔型,还有极少数呈筛孔状者。
6.TOF(tetralogy of Fallot)法洛四联症,发病率约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10%,占紫绀型先心病的50%。
心脏有四种畸型,即: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肺动脉狭窄和右心室肥厚。
其解剖变化很大,可表现为肺动脉闭锁或近乎闭锁伴有大量的侧支血管,也可仅为室间隔缺损伴流出道或肺动脉瓣轻度狭窄。
血管内栓塞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护理体会。
方法:dsa引导下,经动脉途径插管使用球囊或弹簧圈行颈内动脉海绵窦栓塞,治疗。
结果:27例治疗后出院;1例术后发生穿刺点出血,经及时处理后血肿吸收;1例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及时处理后完全康复。
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术后穿刺点出血,神经功能障碍是主要并发症,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症,及时进行治疗。
【关键词】颈动脉海绵窦瘘;球囊;弹簧圈;护理【中图分类号】r4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070-01血管内栓塞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是近年来神经介入放射学的新进展[1,2]。
我科自l996年以来共收治29例患者,现将有关配合治疗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29例,男性19例,女性10例,最大年龄53岁,最小年龄21岁,平均年龄42岁,有外伤史23例。
1.2临床表现:29例均有持续性颅内血管杂音,27例搏动性突眼,球结膜充血,眼球运动障碍,眶周听诊可闻及血管性杂音。
其中1例眼睑水肿外翻、视力下降、角膜溃疡。
1例单纯颅内血管性杂音,与脉搏相一致耳鸣,无局部症状。
20例压迫患侧颈总动脉杂音消失。
1.3脑血管造影:本组29例均经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
病变位于右侧者16例,左侧者13例,右侧颈内、颈外动脉双重供血者1例。
1.4治疗方法及结果:在局麻下经右股动脉穿刺将8f或6f指引导管送至第二颈椎水平,经指引导管送入球囊导管或微导管,将栓塞材料如球囊、钨丝圈弹簧圈等导人海绵窦内。
造影证实颈内动脉通畅,栓塞材料位置满意时,方进行解脱。
解脱后撤出微导管,分别行双侧颈内动脉造观察血管通畅情况。
结果:27例治疗出院;1例术后发生穿刺点出血,经及时处理后血肿吸收;1例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及时处理后完全康复。
2 护理2.1栓塞前护理:2.1.1做好各项常规检查(如胸片、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详细询问过敏史,术前1日为病人做好普鲁卡因及碘过敏试验和双侧腹股沟与会阴部备皮,注意勿损伤皮肤,以防术后感染。
颈动脉海绵窦瘘是怎么回事?*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颈动脉海绵窦瘘的病理病因,颈动脉海绵窦瘘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颈动脉海绵窦瘘病因*一、发病原因:颈动脉海绵窦瘘按发生原因分为外伤性、自发性和先天性3种情况。
1.外伤车祸、坠落、撞击等间接外伤以及弹片、锥剪刺入直接外伤均可引起颈动脉海绵窦瘘。
间接外伤引起颅底骨折,颈动脉被脑膜固定在海绵窦内,发生撕裂;自眶前区刺入的针、锥、剪经眶上裂直接刺破海绵窦及颈内动脉。
弹丸也可穿入颅内,穿破海绵窦。
颈内动脉破裂后常有3种结果:①动脉血进入海绵窦,动、静脉直接交通,这种交通可于伤后即形成。
也可因间接外伤,颈内动脉内膜裂开,血液由裂纹浸入管壁形成动脉瘤,最后破裂成瘘。
有些病例外伤数个月后才出现动静脉交通症状和体征,可能属于此类;②蝶骨骨折和颈内动脉破裂同时存在,且相互沟通,动脉血自鼻窦引流,引起不可控制的出血而死亡;③外伤同样撕破硬脑膜,颈内动脉血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也可因高颅压、脑疝而死亡。
在颅底骨折,同时损伤颈内动脉主干,血流量大,迁延形成颈动脉海绵窦瘘是比较好的结局。
颈内动脉在海绵窦内的分支管壁很薄,轻微的头部震荡,即可引起脑膜垂体干或海绵窦下动脉的破裂,形成低流量瘘。
2.自发性颈内、外动脉及其分支的硬化、动脉瘤以及其他的动脉壁病变,自发形成裂隙或破裂,主干或分支血液直接流入海绵窦。
3.先天性颈内动脉与海绵窦间存在着胚胎动脉或动、静脉交通畸形,出生后即可发现症状。
也有先天性动脉壁薄弱,承受不起高动脉压,自发破裂。
多数学者认为后者是引起硬脑膜海绵窦瘘的主要原因。
*二、发病机制:1.在正常情况下,海绵窦接受眶内的眼上及眼下静脉血流,并经岩上及岩下窦导出。
当动脉与海绵窦交通时,动脉血伴随其高压灌注于海绵窦,后者因充满动脉血,眼上、眼下静脉在大量高压血影响下而扩大,其内的血液向前逆流。
岩上窦和岩下窦均被纤维组织形成的脑膜所束缚,可抵抗较高的血管内压,不易扩张。
医学影像技术(医学高级):DSA考试题库1、配伍题ADM的常用剂量为() MMC的常用剂量为() 5-FU的常用剂量为() CDDP的常用剂量为()A.10~20mgB.40~80mgC.400~(江南博哥)800mgD.750~1500mgE.2000~5000mg正确答案:B,A,D,B参考解析:试题答案B,A,D,B2、单选“改良Seldinger穿刺法”指()A.直接穿刺血管造影B.皮肤切开,暴露血管,插管造影C.穿刺针不带针芯,不穿透血管后壁D.穿刺针带针芯,穿透血管前后壁E.穿刺针不带针芯,穿透血管前后壁正确答案:C3、单选行穿刺插管的器械不包括下列哪项()A.穿刺针B.导管C.导丝D.连接管E.导管鞘正确答案:D4、单选可选介入检查方法()A.肝动脉造影B.ERCP术C.胸穿D.PTCD术E.剖腹探查正确答案:A5、问答题TAE的治疗机制有哪些?正确答案:①阻塞靶血管使肿瘤或靶器官缺血坏死;②阻塞或破坏异常血参考解析:试题答案①阻塞靶血管使肿瘤或靶器官缺血坏死;②阻塞或破坏异常血管床、腔隙和通道使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③阻塞血管使之远端压力下降或直接从血管内封堵破裂的血管以利于止血。
6、填空题介入放射学常用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正确答案:穿刺针,导管,导丝,导管插入鞘,支架参考解析:试题答案穿刺针,导管,导丝,导管插入鞘,支架7、单选诊断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主要检查方法为()A.肾CT检查B.腹部平片检查C.肾动脉造影检查D.逆行尿路造影检查E.静脉尿路造影检查正确答案:C8、判断题血管扩张类药物主要用于增加血流量,从而使影像更加清晰。
正确答案:对9、单选化疗药丝裂霉素针剂的特点()A.常用量50~100mgB.骨髓抑制轻C.毒性大,肾衰多见D.肝内代谢抗肿瘤抗生素E.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正确答案:D10、单选介入放射学依据其诊治途径一般分为()A.肿瘤性和非肿瘤性B.血管性和非血管性C.诊断性和治疗性D.神经性E.非神经性正确答案:B11、单选肝活检术多数采用的穿刺体位是()A.侧卧位B.俯卧位C.斜位D.仰卧位E.侧位正确答案:D12、单选下述均为永久性栓塞剂,但应除外()A.自体血凝块B.聚乙烯醇C.IBCA胶D.不锈钢圈E.硅酮正确答案:A13、填空题1930年Brooks首次应用________栓塞创伤性_______________获得成功,从而开始了栓塞治疗历史。
介入放射学试题一、单选题(每题仅一个最佳答案)1、应用下列哪种栓塞材料后,侧支循环难以建立?()A、不锈钢圈B、明胶海绵C、微球D、血凝块E、球囊2、中效栓塞剂的栓塞时间通常为()A、48小时以内B、48小时~1个月C、1个月以上D、2个月以上E、3个月以上3、PTA的全称是()A、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B、腔内支架术C、经皮引流术D、血管内化疗术E、经导管血管内灌注化疗术4、无水乙醇特点是()A、价格昂贵B、不溶于水C、有抗原性D、固体E、破坏血管内皮细胞、持久栓塞5、介入放射学依据其诊治途径一般分为()A、肿瘤性和非肿瘤性B、血管性和非血管性C、诊断性和治疗性D、神经性E、非神经性6、不属于介入导向设备的是()A、胃镜B、超声C、透视D、CTE、心电图7、介入治疗中,血管内给予尿激酶的意义是()A、扩血管B、抗肿瘤C、缩血管,止血D、溶栓E、降低血液粘度8、属于血管介入的是()A、PTCD术B、脾动脉栓塞术C、经皮腰穿刺术D、经皮腰间盘切吸术E、冠脉搭桥术9、脑膜瘤术前栓塞最常用的栓塞物质为( )A、明胶海绵颗粒B、碘油C、微粒D、无水酒精E、自身血凝块10、下列“灌注加压素治疗动脉出血”技术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超选择插管,微导管给药B、灌注时间可维持24~48小时C、对结肠出血,比栓塞法更安全D、对骨盆外伤性出血疗效好E、对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疗效好11、动脉内穿刺插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假性动脉瘤B、暂时性动脉痉挛C、插管器械折断D、血管断裂E、皮下血肿12、属中期栓塞物的是( )A、自体血块B、明胶海绵C、可脱球囊D、螺圈E、聚乙烯醇13、不属于血管介入的是( )A、血管内灌注药物治疗B、血管腔内成形术C、血管内导管栓塞术D、血管内血栓抽取术E、血管造影术14、动脉DSA血管穿刺最常用的部位是( )A、左腹股沟区股动脉B、右腹股沟区股动脉C、左肱动脉D、右肱动脉E、颈动脉15、下腔静脉滤器通常置于( )A、右肾上腺水平B、双肾静脉下方1~2cmC、左肾下极水平D、髂嵴水平E、左肾上腺水平16、颈内动脉造影主要用于诊断( )A、小脑病变B、颈髓病变C、大脑半球和鞍区病变D、脑干病变E、四脑室病变17、穿刺插管,局部出现血肿,最恰当的治疗措施为( )A、静脉内注射右旋糖酐B、静脉内注射盐酸罂粟碱C、局部热敷、静脉内注射肝素D、手术E、以上都不对18、短期栓塞物为 ( )A、明胶海绵B、自体血块C、硅酮D、无水酒精E、钠圈19、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治疗常用的栓塞剂为()A、40%碘化油B、医用胶(NBCA)C、弹簧圈D、球囊E、明胶海绵20、男性患者,57岁,右下肺胸膜下有一2×3cm大小肿块,选择活检方法最佳的是()A、纤支镜下活检B、经气管内活检C、纤支镜冲刷活检D、经皮肺穿活检E、经气管穿刺活检21、男性患者,17岁,突然昏迷、失语,脑血管造影示右顶叶有一鹅蛋大小动静脉畸形。
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造影诊断与栓塞治疗
张明
【期刊名称】《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年(卷),期】1998(000)004
【摘要】颈动脉—海绵窦瘘是由于颈内动脉或颈外动脉分支与海绵窦之间的异常交通而引起的神经—眼科综合征。
其病因多为外伤性,也可为自发性或先天性。
由于其瘘口部位特殊,治疗方法颇多,最佳的治疗方法是既能可靠地封闭瘘口,又能保持颈内动脉的通畅,而血管内栓塞是较理想的治...
【总页数】1页(P294)
【作者】张明
【作者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影像科;河南省人民医院影像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4.306
【相关文献】
1.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护理 [J], 贺慧兰;申向英;慕彬;汪麟
2.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护理 [J], 徐泳;齐少春;刘洪珍;谢新朵;张新颖;张岱;李洁
3.血管内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4例 [J], 陈相任;秦超;梁志坚;赵伟佳;程道宾
4.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研究进展 [J], 姚瑞红;赵卫;易根发
5.血管内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1例报告 [J], 高鸿;苏平;赵楠;孙敏;岑建昌;常谦;刘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介入治疗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对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性。
方法 对本院2007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10例
进行可脱性球囊介入治疗,观察患者的成功率和治疗后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 10
例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后,7例颈内动脉恢复通畅,占70%,眼球突出、充血、眼
球运动障碍等临床症状随之消失;1例因就诊时间较迟遗留左眼单盲,其余2例
患者的临床症状也有不同程度改善。 结论 可脱性球囊介入治疗是创伤性颈动脉
海绵窦瘘的理想疗法,效果好、安全性高,临床上建议进一步推广运用。
标签: 介入治疗;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可脱性球囊;疗效
颈动脉与海绵窦的直接交通形成颈动脉海绵窦瘘(CCF),该病是在临床上
常见的神经眼科综合征。由于生理解剖的特殊性,海绵窦区是动静脉瘘发生概率
最高的部位,颈动脉海绵窦瘘发病的初期是以眼部的临床症状、体征为首发症状,
易与炎性假瘤、结膜炎等疾病相混肴而造成误诊,影响疗效[1-2]。近年来关于颈
动脉海绵窦瘘临床治疗方案一直是临床的热点话题,笔者为了探讨介入治疗在创
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性,对本院10例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并
观察其疗效,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7年1月~2011年1月收治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10例,其
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15~55岁,平均(30±11)岁。外伤种类:车祸
7例,坠落伤2例,拳击伤1例。临床症状:搏动性眼球突出7例,眼球表面血
管怒张和红眼6例,视力下降2例,头痛3例,眼球活动受限5例。
1.2 术前病情评估
10例患者均行脑血管造影(DSA),发现6例CCF发生在左侧,占60%;4
例发生在右侧,占40%。6例患者CCF瘘口发生在颈内动脉后升部,占60%;3
例瘘口位于颈内动脉后曲部,占30%;余下的1例患者瘘口位于颈内动脉水平段,
占10%。DSA发现10例患者均存在“盗血现象”,8例患者瘘口远端动脉呈现不
充盈状态,2例患者出现全盗血状态,海绵窦及其引流静脉早期显影。
1.3 治疗方法
10例患者均接受可脱球囊栓塞的治疗,血管造影机选自菲利浦科技有限公
司,可脱球囊购自天津市环湖医疗器械厂有限公司。8例患者进行局部麻醉,2
例患者接受全身麻醉,采用Seldinger法[3],将导管尖端置于股动脉受选部位近
端2 cm处置入8F动脉鞘,在导丝导引下插入8F指引导管到患侧颈内动脉后,
操作者根据之前评估的瘘口的大小、位置,选用适合的可脱球囊,为了便于球囊
易进入瘘口,操作者利用蒸气将球囊的导管弄成弯头状。在透视的指导下,利用
0.1~0.2 mL等渗非离子型碘水造影剂使球囊保持充盈状态,随着血流把球囊引
入瘘口,将微导管的紧张度保持在适合的程度,缓慢、反复调整球囊的位置后正
确置入瘘口,同时利用造影观察瘘口的状况,如果瘘口消失,颈内动脉通畅,操
作者可逐渐释放球囊,直到瘘口完全封闭。如果球囊无法完全阻止“盗血现象”,
在患者可耐受的情况下可进行颈内动脉闭塞术;若患者无法耐受,可择期再进行
去囊栓塞。
2 结果
10例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后,7例颈内动脉恢复通畅,占70%,眼球突出、充
血、眼球运动障碍等临床症状随之消失,1例因就诊时间较迟遗留左眼单盲,其
余2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也有不同程度改善。
3 讨论
正常生理状态下,动脉与静脉之间是不直接相通的,颈动脉在进入颅内后海
绵窦围绕在颈动脉周围,待颈动脉从海绵窦穿出后再分支为大脑提供血氧支持
[4]。当头部外伤或颅内感染以及其他原因造成颈动脉海绵窦段的动脉壁破裂或
断裂时,就形成了异常的动、静脉沟通,即为CCF[5]。患者出现眼睛突出、复
视、眼球红肿、眼睑外翻、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可闻及与脉搏同步的颅内杂音;
甚至出现凶猛的鼻出血,严重者可因鼻出血而丧失生命。
本研究采用DSA造影辅助下的介入治疗,DSA血管造影是诊断CCF最可
靠的方法,也称“金标准”。选择性动脉造影可显示动脉期海绵窦及眼上静脉,确
定瘘口位置和大小,并为治疗提供依据。如果怀疑为CCF且经济条件允许,无
明显禁忌证,都应做DSA检查,本研究10例患者均由DSA检查确诊CCF。在
DSA系统下操作进行介入操作可以实时观察到造影结果、动态观察导管、导丝
和造影剂等的行程,从而缩短了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时间,同时也降低了造影剂的
浓度和用量,减少了造影副反应[6-8]。
笔者选用可脱性球囊介入治疗,操作时选用最佳的位置,在可视系统的辅助
下清晰观察球囊导管的变化,充盈球囊时动作要缓慢,切忌使用暴力,使导管在
适度的紧张度下解脱球囊。如果在释放球囊时球囊位置出现改变,应该立即停止
牵拉,重新调节。如若患者瘘口较大,使用多个球囊进行封堵,在第一个球囊准
确放置后应该反复充盈球囊以达到撑破瘘口内隔膜的目的,而后观察第一个球囊
所占位置大小,以判断第二个球囊的位置。最后一个球囊放置后瘘口完全封堵,
操作者不应急于退出导管,而应观察30 min,反复造影。
本研究治愈率达80%,除1例因就诊时间较迟遗留左眼单盲,余下患者的临
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和治愈。所以笔者认为,可脱性球囊介入治疗是治疗创
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理想疗法,效果好、安全性高,临床上建议进一步推广运
用。
[参考文献]
[1] 余泽,马廉亭,徐国政,等.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治疗方法探讨[J]. 中
华神经外科杂志,1992,8(3):195-197.
[2] Halbach W,Higashida RI,Barmwtll SL,et al. Transartrial platinum coil
embolization of carotid cavemacs tistulas[J]. AJNR,2008,12:433-435.
[3] Guglielmi G,Vinuela F,Briganti F,et al. Carotid-cavernous fistula caused
by a ruptured intracavernous aneurysm:endovascular treatment by electrothrombosis
with detachable coils[J]. Neurosurgery,2010,31:591-596.
[4] 黄德俊,吴中学,李佑祥,等.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球囊闭塞术后
复发及治疗[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8,19(2):125-127.
[5] Kwon BJ,Han MH,Kang HS,et al. Endovascular occlusion of direct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 with detachable balloons:usefulness of 3D angiography[J].
Neuroradiology,2005,47(4):271-281.
[6] 于加省,雷霆,陈劲草,等. 动脉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
[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7,23(12):929-931.
[7] 水少锋,韩新巍,王艳丽. 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介入栓塞治疗[J]. 中国现
代药物应用,2008,10(2):61-62.
[8] 李生,李宝民,张远征,等. 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介入治疗[J]. 中
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5(5):354-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