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
- 格式:docx
- 大小:29.96 KB
- 文档页数:3
剖析广东省连平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广东省连平县位于广东省北部,地处岭南山区,地势较为险峻,地质灾害发育特征明显。
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严重威胁着当地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地质灾害发育的特征主要包括地形地貌特征、地质构造特征、地质背景特征等方面。
地形地貌特征是地质灾害发育的重要基础。
连平县地处山区,地形多为丘陵和山地,地势起伏较大,多山丘、陡坡等特征。
这种地形地貌容易形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因为山体松散,易发生滑坡;陡坡易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山区陡峭、水土流失严重,也是地质灾害发育的重要因素。
地质构造特征也是地质灾害发育的重要原因。
连平县地处崛起的岭南山脉之中,地质构造复杂,分布有多种构造形式,如断裂、褶皱等,这种地质构造特征容易形成地质灾害。
断裂带和褶皱带是地震活动带,地震活动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地质构造的不稳定性也加速了地质灾害的发展,因为构造的不稳定性导致了山体的崩塌、滑坡等现象。
地质背景特征是地质灾害发育的重要基础。
连平县地处喀斯特地貌区,石灰岩地貌发育,石灰岩易溶解、易侵蚀,导致地下水循环发育;地下水也会加速岩石的崩解和溶解,这种地质背景特征是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
喀斯特地貌区常年地下水位较高,易发生地面塌陷;石灰岩区因为岩溶特性,易发生溶洞塌陷等地质灾害。
连平县地质灾害发育的特征主要包括地形地貌特征、地质构造特征和地质背景特征。
地形地貌特征的陡峭、多山等特点,地质构造的断裂活动、褶皱活动等,以及地质背景的石灰岩地貌、地下水丰富等,共同促进了地质灾害在该地区的频繁发生。
为了有效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需要综合考虑以上特征,制定科学的防灾减灾措施,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
连平县旅游景点汇总1篇连平县旅游景点 1连平县旅游景点景点1:文天祥二女墓文天祥二女墓在太湖镇三角村苏坑北部山麓。
墓的主穴碑文曰:“敕封护国仙神烈女定娘、寿娘合墓”,横批是“仙宫”。
墓穴前两旁,石雕丹柱成对高耸。
遮墙石盖栉比鳞次,火砖石灰围墙延伸抱拢。
墓前有一偌大拜坪,碑座林立。
《文山二女墓记》和《宋故丞相文信公二女墓铭》,东西分立。
其间,有历朝创、修墓地善信捐题芳名录,有府、县官衙保护墓地告示、禁牌。
碑、铭、记文皆有楷书镌刻,笔法遒劲,字迹仍清晰可辨。
从追述当年文天祥戎马倥偬,捐输__,到定娘、寿娘流落三角,憔悴以死,为父尽孝,以及乡绅仁人义举营葬,历数史实,凿凿有据。
拜坪下有一小溪,迂回横亘。
溪面,有一小石桥。
相传:文丞相二女因避元兵,至苏坑过此桥,惧追,随投桥下,妹牵姐衣,并溺而死。
农民见而捞其尸置于山麓,搜其身,有文天祥书一缄,遗谢叠山(注:谢叠山,又名枋得,南宋诗人,是文天祥的同科进士,同举义军抗元的战友。
)托顾其二女,方知为文丞相女,遂具棺葬之。
后元兵追寻,挖其墓,仅见二白石。
后人因之名其桥曰《仙女桥》。
桥下溪旁咫尺,有一圆形洼地,周围幽草丛生,乃是乡民传为《烈女井》之遗赴。
石桥南端荒坡上,建有一幢占地面积约为40平方米的古式建筑《双烈庙》,又称《仙娘庙》。
庙内正厅神龛上端坐定娘、寿娘泥塑彩像,衣服古饰,仪表慈祥,双目有神,体态栩栩如生,令人望而生敬。
庙旁,矗立一大石碑,为文天祥弟文璧之后代暨海外侨胞、三角村善信同人在1991年整修墓、庙时所立。
文天祥二女墓是连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2:风吹蝴蝶山风吹蝴蝶山又称双峰山,山势呈四方张开,状若蝴蝶展翅,而故名。
位于县境东北部,石连平县与和平县之界山。
主峰海拔1272米。
山系一般高度为海拔900~1000米,坡度30~50度。
最大坡度60~65度,最小坡度10多度,大小坡度悬殊较大。
整个山系由东北向西南伸展,自北至南海拔千米以上的主要山峰有:三堆树,海拔1219米,是上坪镇与内莞镇之界山;打石坑顶,海拔1100米,位于上坪镇境内;兰房合顶,海拔1151米,位于内莞镇北部;兰房尾,海拔1013米,东面是锯板坑矿区;寒山,海拔1249米,位于内莞镇内;七星墩,海拔1170米,是内莞镇与油溪镇之界山;朝天马,海拔1320米,是内莞镇与油溪镇之界山;滴水岩,海拔1305米,位于油溪镇境内;猫牙狸,海拔1034米,是油溪镇与元善镇之界山。
连平贫困户标准-回复【连平贫困户标准】是指标准化定量化的贫困户识别和认定方法,旨在精准识别贫困户,为贫困人口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和帮助。
本文将从连平贫困户标准的背景、应用范围、标准标点和识别程序等方面一步一步回答,以便更好地了解连平贫困户标准。
一、背景连平是贵州省贵阳市的一个县,该地贫困程度较高。
为更好地推进精准扶贫政策,连平设立了贫困户标准,以准确识别贫困户并提供相应的扶贫帮助。
连平贫困户标准的制定经过了广泛的调研和论证,旨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扶贫政策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二、应用范围连平贫困户标准适用于连平县范围内的居民,即连平县内的户籍居民和流动人口。
该标准将覆盖农村贫困户和城市贫困户,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
三、标准标点连平贫困户标准主要以家庭收入、生活条件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指标为标准。
具体来说,连平贫困户标准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家庭收入:家庭年收入是判断一个家庭是否贫困的重要指标之一。
连平贫困户标准将家庭年收入作为衡量贫困的主要标准之一,一般将家庭年收入低于一定金额的家庭列为贫困户。
2. 生活条件:连平贫困户标准还将家庭的生活条件作为判定贫困的重要标准之一。
家庭的住房条件、饮水安全、电力供应、道路交通等方面的情况将被综合考虑。
3. 社会保障:连平贫困户标准还将家庭的社会保障状况作为判定贫困的指标。
例如,失业人口、低保人员、医疗保险参保情况等将被纳入评估范围。
四、识别程序连平贫困户标准的识别程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收集数据:连平县政府工作部门将组织相关人员对居民家庭的收入、生活条件和社会保障等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收集必要的数据和信息。
2. 数据分析:政府相关部门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处理,根据设定的贫困户标准进行评估。
3. 验证核实:政府工作人员将对初步评估的数据进行核实和验证,避免信息错误或虚报。
4. 制定名单:根据评估结果和核实情况,政府将制定贫困户名单,确定真正需要扶贫帮助的家庭。
连平旅游景点
连平是广东省河源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以下是一些连平的旅游景点:
1. 翁源梯田:连平的翁源梯田是国家地质公园和世界地质公园,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梯田”。
2. 后甲村:位于翁源梯田中,是一个美丽而宁静的古村落,保存着传统的土楼建筑和民俗风情。
3. 九连山国家森林公园:连平境内的九连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景观,是户外活动和生态观光的好去处。
4. 广东大峡谷:位于翁源梯田附近,是一个迷人的大自然峡谷景区,拥有清澈的溪流、瀑布和奇特的地质景观。
5. 杨梅山:连平是有名的杨梅之乡,而杨梅山则是这个产地的代表。
山上有大片的杨梅林,可以品尝新鲜的杨梅,还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景色。
6. 佛龙山温泉度假村:位于连平市区的佛龙山温泉度假村是一个融汇了温泉浴、养生、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度假村。
以上景点只是连平众多旅游景点中的一部分,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体验和观光。
连平最好玩的三个地方
连平县位于广东省,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活力的地方,拥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
以下是连平最好玩的三个地方:
圣迹苍岩旅游区:这个旅游区坐落在连平县的重点生态保护区内,紧邻105国道,距离连平县城仅10公里。
这里以其优美的田园景色而著称,是休闲度假和亲近自然的绝佳之地。
旅游区以生态文化为主题,集观光农业、休闲度假、客家风情、美食购物于一体。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迷人的自然风光,体验到浓厚的客家文化,还能品尝到地道的客家美食。
九连山原始森林度假村:这个度假村位于连平县南部九连山的腹地,是一个拥有“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季飘香,万壑鸟鸣”美景的世外桃源。
度假村离连平县城18公里,交通便利。
这里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丰富的娱乐配套设施,如高山泉游泳池、山泉浴休闲会所等。
此外,度假村还依托新河漂流项目一起建设,共同经营,可打造成为集旅游、娱乐、休闲于一体的高级度假酒店。
梅花山景区:这个景区拥有广东省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南岭明珠”。
景区内四季景色各异,特别是冬季,梅花盛开,别有一番风味。
此外,瀑布、栈道等景观也是不容错过的。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体验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快乐。
以上三个地方都是连平最好玩的景点之一,每个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色。
无论你是喜欢自然风光还是喜欢文化体验,都能在这里找到满足自己需求的活动。
广东连平小桂林景点
桂林连平小景点有:
1、大观林:百林园,百林园位于连平县林荫大道,景色优美,庄严
肃穆,林木葱茏,气势磅礴,是一处旅游胜地。
游客可以在这里观赏桂林
山水,感受大自然的独特魅力。
2、月亮洞:月亮洞位于连平县中心城区,是一处历史名胜景点,洞
穴整洁而又奇特,洞中景色壮观,处处掩映着秀丽的山水。
游客到此可以
欣赏到神秘而宏伟的山洞美景,感受大自然的秀美之美。
3、百步云梯:百步云梯位于连平县东洼乡,是一处古老的旅游名胜,由百步云梯组成的悬崖景观,令人惊叹不已,有“梯中秀”的美誉,游客
可以在这里攀登上天而下渊,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剖析广东省连平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广东省连平县是一个地势较为复杂的地区,地形起伏较大,山区占据绝大多数。
其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以下从4个方面对连平县的地质灾害发育特征进行剖析。
一、地形特征连平县地形起伏较大,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山区。
全县平均海拔高度在300米左右,地势由低向高呈阶梯状,境内有600余座山峰,其中100座以上的山峰海拔超过1000米。
这种地形特征使得该地区易于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二、地质构造特征连平县地处于广东省北部隆起带,南部与南岭构造带相接,为复杂的构造地质环境。
地处于南岳造山带东南侧,广佛中坚岩体在县境内分布广泛,是形成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的主要原因。
其次,该地区岩性复杂,有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等多种岩性,岩层的变化使岩石的稳定性变得较为复杂,容易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三、气候特征连平县属于亚热带气候,气候湿润季节明显,降雨集中在5月至10月。
其中7-9月份是该地区降雨最多的季节,雨量达到年降雨量的80%以上。
这种气候特征使得该地区易于发生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四、人类活动特征连平县境内有各种人类活动,如采石、植树造林等。
其中采石是对山体破坏较为严重的活动之一,采石破坏了山体的自然结构,使得山体稳定性降低,从而增加了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
此外,植树造林对于连平县的生态环境治理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如果不合理规划和管理,也会给环境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由于广东省连平县的地形特征、地质构造特征、气候特征和人类活动特征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该地区地质灾害频发。
因此,要从整体上加强对该地区地质灾害的调查、预测、防治等工作,维护地区社会经济的稳定和人民的生命安全。
广东省河源市连平梯田梯田美景的观赏之旅梯田,是中国农耕文明的瑰宝之一,也是人类智慧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结晶。
在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有一片壮丽的梯田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这里的梯田美景以其层层叠叠的形态、翠绿的稻浪和湛蓝的天空,让人流连忘返。
让我们一起踏上连平梯田的观赏之旅,领略这片土地的魅力。
一、梯田的历史与特色连平县是广东省著名的梯田景区,这里的梯田历史悠久,至少有数百年的历史。
在清代,当地的农民们为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利用山地的自然条件,创造出了梯田种植方式。
梯田不仅解决了农民们的生存问题,还在山区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
连平梯田有着独特的特点。
首先,这里的梯田呈现出层层叠叠的形态,犹如一幅精美的画卷。
其次,这里的梯田盛产稻谷,绿油油的稻浪在微风中摇曳,宛如涟漪一般,令人陶醉。
此外,连平梯田所在的地理位置特殊,山环水绕,空气清新,是人们远离城市喧嚣的理想去处。
二、梯田的四季之美连平梯田的美景在四季交替中呈现出不同的魅力。
春天,整片梯田铺上了一层嫩绿的盖子,如同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夏天,随着稻浪的生长,整个梯田变得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意;秋天,稻浪金黄,成熟的稻谷沉甸甸地弯曲着身子,等待丰收的到来;冬天,梯田休养生息,清静而宜人。
不论何时到访连平梯田,都能感受到不同季节带来的美景。
春天的清新、夏天的繁茂、秋天的丰收、冬天的宁静,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风情,都是观赏连平梯田的绝佳时机。
三、观赏之旅的行程安排1. 初次亲近连平梯田:首次来到连平梯田的游客,可以从景区的中心区域出发,沿着指定的游览路线欣赏梯田的壮丽景色。
沿途会有导游为您介绍梯田的历史与特色,并带您了解当地农民的生活和种植技术。
2. 登上观景台:连平梯田设有多个观景台,供游客欣赏梯田全貌。
登上观景台,可以将美景尽收眼底,感受到层次分明的梯田景观,拍摄一张令人难忘的照片。
3. 亲身参与农耕活动:作为体验农耕文化的一部分,连平梯田提供了许多农耕活动,如插秧、收割等。
连平这个地方该作文连平,这个对很多人来说或许陌生的名字,却是我心中的一片独特天地。
说起连平,最先映入我脑海的是那连绵起伏的青山。
山不高,却有着一种别样的秀美。
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仿佛是大自然打翻的绿色颜料盘。
尤其是在春天,新绿的叶子像是刚出生的娃娃,娇嫩得让人忍不住想要抚摸。
我曾经有一次在春天走进那片山林,脚下的草地像是一块柔软的绿色地毯,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草儿的温柔“拥抱”。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照在那些不知名但却开得绚烂的野花上。
那些花儿,红的、黄的、紫的,五颜六色,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跳着一支欢快的舞蹈。
沿着山间的小路前行,能听到鸟儿欢快的歌声。
它们在枝头跳跃,呼朋引伴,仿佛在举行一场盛大的音乐会。
有时候,一只调皮的小鸟会突然从你眼前飞过,吓得你心跳都漏了一拍,然后它又消失在树林深处,只留下一串清脆的叫声。
山上还有清澈的小溪,溪水潺潺流淌,水不深,刚好没过脚踝。
我脱了鞋,踩在水里,那清凉的感觉瞬间从脚底传遍全身,让人暑气全消。
水底的石头清晰可见,还有一些小鱼小虾在欢快地游来游去。
我试图去捉它们,可每次刚一伸手,它们就机灵地溜走了,只留下我在那里哈哈大笑。
连平的村庄也别有一番风味。
村子不大,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村里的房子大多是那种古朴的砖瓦房,墙壁有些斑驳,却透着岁月的韵味。
门前总会有一块小小的菜地,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
我记得有一次路过一家门口,看到一位老奶奶正在菜地里忙碌着。
她弯着腰,细心地给蔬菜除草,汗水从她的额头滴落,但她的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看到我,她直起身子,用带着乡音的话语和我打招呼,还非要摘一些新鲜的蔬菜送给我。
那热情劲儿,让我心里暖暖的。
村里的孩子们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他们没有城里孩子那么多的玩具和电子设备,但他们的快乐却一点也不少。
放学后,他们会在村头的空地上一起玩耍,跳皮筋、弹玻璃球、捉迷藏……那欢快的笑声能传出老远。
有一次,我站在一旁看着他们玩耍,一个小男孩跑过来拉着我非要让我加入他们的游戏。
剖析广东省连平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广东省连平县位于华南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地质灾害多发且频繁。
该县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以下将对连平县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进行剖析。
连平县位于华南地区的山区,地势较为复杂。
县境内山脉纵横交错,丘陵地形起伏,山地比较陡峭,土壤松散,易于发生地质灾害。
受地形地貌的影响,滑坡灾害是该县最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
滑坡发育主要集中在斜坡、山体顶部、山谷等地形复杂的地区,尤其是降雨较多的夏季,滑坡频繁发生。
连平县地处革命老区,地质条件相对较差。
该县土壤岩层松弛、含水量较高、岩石质地较脆弱,易产生崩塌现象。
大部分崩塌发育在山体直接暴露的坡面、陡坡、切坡、人工挖掘的沟谷或者露天矿山等地段,崩塌的规模较大,对人员和财产造成的危害较高。
连平县气候湿润,降水量较大。
山体自然条件和人工干扰的双重影响下,泥石流是该县另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
泥石流在连续强降雨后,在山间沟壑、沟谷中形成,其规模可大可小。
由于该县降水量较大且多为短时强降雨,土壤容易饱和,泥石流灾害频发。
泥石流所带来的破坏性更大,通常会导致道路中断、桥梁毁坏、居民房屋被淹等严重后果。
连平县经济相对欠发达,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
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建设,也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原因之一。
一些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低劣,未能充分考虑地质灾害的影响,导致后期出现滑坡、崩塌等灾害。
该县土地资源有限,土地利用紧张,多种经济活动在山区开展,不当人类活动也会增加地质灾害的风险。
连平县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体现在地形复杂、地质条件较差、气候湿润和基础设施薄弱等方面。
为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需要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建设、强化监测预警等手段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剖析广东省连平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广东省连平县位于广东省北部,地处赤坎河与大浦河交汇处,是一个地势较为起伏的山地县。
连平县地质灾害频发,成为当地居民生活的一大困扰。
本文将通过对连平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的剖析,探讨其成因和解决方法。
一、地质概况连平县地处岭南山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形起伏大。
全县地表岩性主要为花岗岩、片麻岩、页岩、石灰岩等,其中花岗岩分布较广,占总面积的70%以上。
连平县属于中国南方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质环境,在地质构造方面呈北西向拉张构造,地震活动频繁,地形地貌起伏变化大,溪谷河川发育。
这些地质条件为地质灾害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二、地质灾害类型连平县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其中滑坡和泥石流占据绝大多数,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滑坡是指岩石或土壤在重力作用下沿坡面向下滑动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山体陡坡、松软土层、坡面流水冲刷等地方。
泥石流是指在暴雨等极端气候条件下,山体岩石土壤与大量积水混合形成的急流,对下游的村庄和农田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
地面塌陷则是指地下水水位下降或者地下开采活动所致地质松散,导致地面下陷,给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带来了潜在危险。
三、地质灾害发育特征1.地形地貌复杂连平县的地形地貌复杂,山地地势起伏大,溪谷河川密布,这为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地表岩性多样,其中的页岩和石灰岩易受到水的侵蚀,导致山体稳定性较差,滑坡发生的概率较高。
而在暴雨等自然灾害的作用下,泥石流易在山体上形成并向下游冲刷,给沿途的村庄和农田带来巨大的损失。
2.地下水位下降长期以来,连平县的工农业生产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严重,导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使得地下空洞增多,地质松散现象增加,地面塌陷的危险性也大大增加。
3.地震活动频繁连平县位于广东省北部地震活动区域,地震频发,对当地地质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地震会导致地表岩石和土壤的松动,进而加剧了山体滑坡和地面塌陷的发生。
四、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1.加强监测预警针对连平县地质灾害频发的特点,应加强对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工作。
河源连平大湖镇景点
河源连平大湖镇是广东省河源市下辖的一个镇,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
以下是该镇的几个值得一游的景点:
1. 大湖风景区:位于镇中心的大湖景区是该镇的主要景点之一,这里有着清澈透明的湖水和优美的湖畔风光,还有各种娱乐项目如划船、游泳、钓鱼等,是周末休闲和度假的好去处。
2. 爱情谷:位于大湖景区内的一个小型主题公园,以爱情为主题,设有多个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景点,如爱情隧道、情人桥、情人湖等。
这里适合情侣、家庭和朋友一起游玩,营造浓浓的幸福氛围。
3. 合水牛车溪:位于大湖景区以西的合水村,这里有一条清澈的溪流和一座古老的牛车桥,沿着溪流漫步,欣赏周围的山水风光,尤其是春天的时候,这里的桃花、杏花和樱花盛开,美不胜收。
4. 龙门山:位于大湖景区以东的龙门村,这里有一座古老的石刻遗址和一处风景秀丽的山峰。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一种神秘的氛围,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
5. 紫金山:位于大湖景区以北的紫金村,这里有一处美丽的山峰和一座古老的寺庙。
在这里,游客可以登高远眺,欣赏周围的山水风光,也可以感受到一种宁静和神秘的氛围。
以上是河源连平大湖镇的几个景点,每个景点都有着独特的特色和魅力,值得一游。
剖析广东省连平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广东省连平县位于中国广东省东北部,地属典型的丘陵区。
该地区地质灾害较为发育,主要表现为山体滑坡、地面塌陷和地震等。
连平县的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地处华南造山带边缘,横向受珠江平原的切割和挤压,
形成多条断裂带。
这些断裂带是地震活动的主要来源,频繁地发生地震。
地震对地表造成
震动和崩塌,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财产造成威胁。
连平县地势较为陡峭,地形多为丘陵和山地,山体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易发生山体滑坡。
这些山体滑坡多发生在陡峭的山坡上,由于地下水的影响,山坡的稳定性受到破坏,
引发滑坡。
滑坡不仅破坏了山体的植被和土壤层,还对周围的交通设施和居民房屋造成破坏,给当地居民的安全带来威胁。
连平县地下资源较为丰富,多个矿产资源的开采导致地面塌陷现象。
地下采矿活动会
导致地层的失稳,引发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不仅破坏了地表的建筑和道路,还会导致河流
的堵塞和溃坝,造成洪水灾害。
连平县气候湿润,降雨较多,加上地势和地质条件的限制,容易引发地质灾害。
降雨
过多会导致土壤的松动和下滑,增加山体滑坡的风险。
而地质构造复杂,容易导致断层活动,进一步加剧地震和地面塌陷的发生概率。
广东省连平县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主要包括多次地震活动、山体滑坡频繁、地面塌陷
和气候湿润等因素的影响。
这些地质灾害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财产造成了威胁,需要加强
预防和应对措施。
剖析广东省连平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广东省连平县位于粤东山区,地处珠江三角洲北部,大鹏半岛以东,属于南岭山脉的一部分。
连平县地质灾害严重,主要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泉水涌出、地裂缝等多种类型。
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深入剖析广东省连平县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对于科学防灾减灾和地质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连平县地处南岭山脉之中,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多样。
整个县域地质构造随着南岭褶皱的展布而变化,主要以变质岩为主,包括片岩、页岩、石英砂岩、大理岩等。
这些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差异较大,容易形成不稳定的地质体。
连平县常年降雨充沛,地处亚热带,常年高温高湿气候,这种气候条件为地质灾害的发育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条件。
在这样的地质构造和气候条件下,地质灾害易于发育和形成。
连平县地势复杂,地形起伏大,山地占据了县域的大部分。
南岭山脉为连平县横亘全境,使得县域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地貌居多,局部地段有较多的高原和山谷地貌。
地形的复杂性增加了地质灾害的发育概率。
部分山体因地形因素导致坡度陡峭,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使得该县成为地质灾害的易发区。
连平县常年降雨量较大,降雨集中性强,极端降雨天气频繁。
降雨的多少和分布不均是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育的外在动力条件。
气候条件造就了土壤松动、岩石变脆等自然过程,使得地质灾害常年频繁发生。
连平县地下水资源丰富,但地下水开采过量致使地下水位下降。
地下水位下降导致了部分地表过于干燥,增加了地下岩体的稳定性减弱,进而增大了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
广东省连平县的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主要体现在地质构造复杂、地形起伏大、降雨集中、地下水位下降等多个方面。
这些特征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内在原因,也为政府部门提供了相关的防灾减灾对策。
为了减少地质灾害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和财产造成的损失,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政府需要加大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力度,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和灾害造成的损失。
河源连平景点
1. 嘿,你知道河源连平有个圣迹苍岩吗?那简直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啊!就像一个神秘的地下宫殿,里面的奇形怪状的岩石让人惊叹不已,你去了肯定会被震撼到的,真的假的?
2. 哇塞,连平的上坪桃花山呀,那一片片粉色的海洋,美不胜收!这场景就像置身于梦幻仙境一样,你能想象自己漫步在其中有多浪漫吗?
3. 快来看啊,内莞的田园风光无比迷人!那绿油油的稻田,就好似绿色的绸缎铺在大地上,多漂亮呀,你不想去感受一下吗?
4. 嘿呀,九连山原始森林可不得了!那可是一片充满生机与神秘的地方,就像一个巨大的绿色宝藏等待你去探索,你还等啥呢?
5. 连平的新河漂流超刺激的!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在水上飞驰,那种心跳加速的感觉,你难道不想尝试一下吗?
6. 哇哦,颜氏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很值得一去呀!走进那里,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你不觉得很有意思吗?
7. 来连平一定要去看那忠信花灯,那精美的花灯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漂亮极了,你看过这么独特的花灯吗?
8. 还有那大湖寨,古老而庄重,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你能不被它吸引吗?
我觉得河源连平的景点各有特色,每个都值得我们去好好欣赏和感受,绝对会给你带来难忘的体验!。
连平县农村财务制度管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现代化的推进,连平县农村财务制度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改革。
农村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财务管理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利益。
因此,建立健全的农村财务制度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从连平县农村财务制度管理的现状分析入手,探讨其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一、连平县农村财务制度管理的现状1. 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连平县农村财务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财政分权不明确、事权保障不落实、财力自主运用不充分等方面。
一些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较为混乱,存在着乱集资、贪污挪用资金等现象。
2. 财务管理方式落后连平县农村财务管理方式相对滞后,主要体现在财务信息化水平不高、精细化管理不到位等方面。
财务管理工作还主要依靠手工操作,效率低下,容易出现错误。
3. 财务监督机制不健全连平县农村财务监督机制不健全,存在监督不力、审计工作不落实等问题。
一些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监管不到位、账目不清晰等情况,导致财务管理风险增加。
以上是连平县农村财务制度管理的一些现状,这些问题影响了农村财务工作的规范化和高效性,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和完善。
二、连平县农村财务制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 农村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的原因(1)财政分权不明确。
由于相关政策法规不够健全,农村财政分权不够清晰,导致地方财政管理难以有效进行。
(2)事权保障不落实。
一些单位领导对财政事权保障不够重视,导致财务管理出现混乱。
(3)财力自主运用不充分。
财力自主运用不充分会导致农村财务管理难以有效进行。
2. 农村财务管理方式落后的原因(1)财务信息化水平不高。
一些单位财务信息化水平差,导致财务管理方式落后,效率低下。
(2)精细化管理不到位。
一些单位缺乏规范的财务管理办法,导致财务管理方式不够精细化,难以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准确性。
3. 财务监督机制不健全的原因(1)监督不力。
一些单位对财务监督不够重视,导致监督工作不力。
剖析广东省连平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广东省连平县是一个地处于山地的县城,由于地质构造的影响,此地经常出现各种不同形式的地质灾害。
为了更好的了解该地区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本文对该地区的地质灾害类型、危险程度、成因等方面进行了剖析。
一、地质灾害类型1. 滑坡滑坡是指由于地面的坡度较大,或者受到水、冰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地面土层的滑动,通常伴随着土石流和泥石流。
在连平县,滑坡是最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由于地形陡峭,土地资质受限,种植作物和居民居住区域总体较为密集,因此风险相对较大。
2. 崩塌崩塌是指由于地面的土石结构收缩、沉降或者地面震动等因素,导致地面发生了大块的土石体坍塌,这种地质灾害在连平县也是比较常见的。
崩塌具有爆发性强、范围广和破坏性大等特点,往往给周边居民带来巨大的威胁。
3. 泥石流连平县地理位置在山地丘陵之间,降雨较多,地下水丰富,发生泥石流常见,泥石流是由于山体岩石遇到降雨等因素导致的泥石流体塌陷,飞溅泥石冲锋而下造成的地质灾害。
造成的损害通常是破坏性巨大的。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地质灾害危险性是评估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概率,通常是初始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因素的综合反映。
根据对连平县的分析,该地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总体偏高,主要原因是地貌陡峭、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1. 自然因素首先,连平县地处于山地和丘陵地带,属于陆地生态系统的自然演替阶段。
因此,地表的地貌形态和岩石地质形成日久垂迹地形。
另外,丘陵地区容易受到气候因素影响,如降雨、地表水渗透、气温、地震等。
2. 人为因素人类活动也是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如过度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不规范的土地管理、不合理的建筑和路网布局,都会对地质环境造成破坏,进而引起地质灾害的发生。
总之,连平县存在多种地质灾害类型,其中滑坡、崩塌和泥石流是通过对该地区的分析最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
此外,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偏高,主要因为地貌陡峭、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最后,地质灾害发生的成因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连平:适度扩大人民币升值幅度利大于弊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本轮经济增长周期起步以来,为控制流动性的过快扩张、应对日益发展的通胀压力、抑制资产价格泡沫,货币政策及时采取措施,自去年以来已九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和三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但目前央票因一、二级市场利率倒挂发行困难,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创出19.5%的历史新高,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今年可能达到3.5%以上,接近上轮调控的最高水平,未来货币政策运用空间越来越窄。
然而,我国的汇率政策运用在某种意义上看却较为被动,很大程度上随中美关系而起“舞”。
在当前汇率政策取向和制度框架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将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
扩大升值幅度有可能对出口行业和就业等带来一定的、阶段性的压力,但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升值带来的正面效应会不断加大,而负面效应会逐渐退居次要地位。
未来人民币汇率政策应避免过高地受若干出口行业和局部就业的影响,而应从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更全面、长远地来加以考量和把握。
未来我们应跳出美方诉求的层面看人民币汇率问题,而应从本国经济的实际需要出发重新审视升值问题。
如果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对我国经济有利或利大于弊,那就应该积极地付诸实施。
内部问题的重要根源在于外部不平衡当前,我国通胀压力持续扩大,货币投放过快造成流动性较多,资产价格尤其是房地产市场泡沫继续扩大,而造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持续不断地巨额资本流入。
据测算,迄今为止,我国外汇占款已超过20万亿,是基础货币投放的1.2倍,有的年份外汇占款占M2达40%以上。
虽然央行以数量型工具努力对冲,但无奈外汇占款数量巨大,只是对冲了其中的一部分,因而被迫增加了基础货币的投放。
2002年1月至2009年10月,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共回笼资金7.2万亿,在此期间外汇占款增加了16.8万亿,对冲比例为42%。
该期间净新增外汇占款在广义货币供应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年来,资本流入加快带来了银行存款的来源充沛成为银行信贷高速增长的重要基础。
由此可见,外部不平衡是我国内部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
针对这一状况,回顾人民币升值五年多来的历程,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条件下,为使十二五时期乃至未来很长一个阶段我国经济能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避免走上当年日本式的道路,建议在实施合理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适当降低GDP增速、有效控制价格上涨和资产泡沫的同时,积极、主动和灵活地运用汇率政策,有效应对外部失衡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汇率是市场变量,但更是政策工具。
作为政策工具的汇率在应对资本流入、调节国际收支方面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有鉴于此,未来我国应增强汇率政策的主动性与灵活性,进一步深化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让人民币汇率在更大程度上有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
我国经济将从适度扩大升值幅度中获益良多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国际收支顺差较大和国际储备高企的条件下,较大程度地让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人民币汇率水平意味着人民币升值幅度会明显扩大。
从当前态势和长远发展来看,扩大人民币升值幅度有很多好处,也有助于解决我国经济中不少深层次问题。
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方面看,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和升级需要有推手,人民币升值幅度大些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发展和沿海地区的转型,对扩内需和调结构都会带来明显的裨益。
升值幅度大些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加快升级的步伐。
与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相比,目前我国制造业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要低得多,升值大些可以适当加大产业升级的压力,更快地淘汰落后产业。
升值幅度大些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汇率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提高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引导更多的资源流入服务业部门,加大力度推动服务业发展。
从获取全球资源的角度看,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进口规模越来越大,尤其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需要引进更多的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和资源类产品,升值幅度大些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廉价地获得资源和技术。
在逐步放开使用人民币进行出口结算和对外投资的限制情况下,未来人民币跨境使用将获得很大的发展,预计在十二五期末很有可能达到五万亿人民币以上。
幅度较大的升值在先将使我国企业和个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获得更多的利益。
从抑制通胀的角度看,世界经济复苏,美元泛滥,大宗商品有进一步上涨趋势,升值幅度大些有利于抑制输入型通胀。
这对治理PPI较快上升效果较为显著。
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对进口价格指数有较为明显的下降作用。
在资源类产品进口比例不断扩大的条件下,人民币升值幅度扩大的效果会更为显著些。
尽管人民币升值的作用在通过进口价格指数向消费价格指数传递过程中逐渐衰弱,但升值幅度加大对CPI也会有较好的辅助治理作用。
从调节国际收支的角度看,通过人民币阶段性较大幅度升值,在进一步刺激进口的同时,放缓出口增长的步伐,减少贸易顺差甚至不排除出现经常项目逆差的可能,通过3至5年的努力,争取走向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进而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未来几年银根抽紧的可能性很大,在全球短期资本和投机资本寻找机会的情况下更易导入资本,人民币升值幅度阶段性扩大,资金流入成本会明显加大,从而有助于抑制短期资本流入。
从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的角度看,升值幅度适当加大有助于减轻资本流入对货币政策带来的压力。
一方面,升值幅度适当加大使得资本流入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外汇占款实际数量相应减少,从而减轻央行对冲的压力;另一方面,升值预期发生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减低资本流入的意愿。
再者,升值幅度较大增加了资金流入的成本,可以发挥抑制资本流入的作用,减轻央行的压力。
出口行业有可能承受较大幅度的升值毫无疑问,扩大升值幅度会对出口行业带来压力并影响就业。
关键是如何全面、客观地看待这一问题。
我认为,现阶段适当加大人民币升值幅度出口企业是可以承受的。
2005年提出汇改时确实不好把握形势的发展,因而采取了较为谨慎的小幅渐进升值模式,我认为是恰当的。
五年后的今天再来看这个问题似乎越来越清晰了。
2005-2006年的小幅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利润和就业有轻微影响,但基本可以消化;2007-2008年升值幅度较大的同时时影响似在加大,其中危机带来的国际市场萎缩的影响更大,但尽管如此出口企业的利润仍在增长。
的确,自2005年始的两轮升值对一般贸易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负面影响稍大。
但对出口加工型企业,尤其是进料加工型企业的影响则相对较小,对进口原材料的企业还有正面影响。
从受冲击影响较大的行业来看,大多集中在相对低端的纺织、服装、皮革、工艺品、家具、电子、金属制品和塑料制品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这说明我国的出口产业本身恰恰需要进行调整,需要进行产业转移和升级。
从就业情况来看,迄今为止,除了局部的现象,尚没有充分的数据表明人民币升值带来了大规模的失业。
2005年汇改后城镇登记失业率是下降的,而危机后失业率迅速上升;同样2005年汇改后失业人数保持平稳,危机后则迅速增加;去年6月份的二次汇改以来,就业状况保持平稳,失业率和失业人数开始出现双双回落。
以较有代表性的纺织行业为例,2005-2007年汇改过程中从业人数始终保持2%以上的增长,仅在2008年危机后才出现了从业人员同比下降的情况,而2010年之后又开始快速的反弹。
可见,危机对出口企业和就业的影响与人民币升值相比更大些。
本次经济回升以来,沿海地区持续的民工荒和工资上涨表明,我国制造业发达、以外向型经济为特征的东部地区的就业状况,已经进入了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的转折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重新审视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行业就业的影响。
当下,部分企业转移至中西部甚至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而关门是否还会对就业产生很大的影响呢?这种情况是否正好适应了这种重大转折过程的需要呢?在危机中,我国出口企业的国际市场份额继续上升,贸易顺差仍处在较高水平,表明我国出口行业整体竞争力较强,可以承受人民币升值幅度适当加大所带来的压力。
国际经验表明,需充分认识货币升值后出口的自我恢复能力。
货币阶段性大幅升值往往会在短期内对出口部门带来较大压力,但经过1-2年的调整,出口部门往往能够自我得到恢复。
潘正彦:发挥人民币升值推进经济发展正面效应2011年开始至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承接去年年末的升值之势,目前人民币汇率已突破6.6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币汇率弹性在不断增强。
但是,如何积极应对这一变化的新局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
其实,人民币汇率波动特别是人民币升值,可能是未来一定时间内人民币汇率变化的一种新趋势。
之所以会出现这一新动向,是因为金融危机后新的货币国际关系决定了汇率冲突和汇率争端在所难免。
一方面,在全球性宽松货币政策和扩大外需的双重作用下,许多国家都有可能采取新一轮竞争性货币贬值。
因此,人民币在相当长时期内将遭受来自欧美等利益冲突方的责难。
这样,人民币汇率形成汇率制度改革,既要坚持“以我为主”,又要考虑国家利益与国际关系之间如何平衡问题。
可见,中国有必要采取更为灵活而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
另一方面,各主要货币“主权国”的经济和金融形势表明目前它们还没有度过危机时刻。
例如,眼下美元、欧元、日元和澳元汇率都不太稳定,作为最主要国际贸易大国的人民币显然也难以“置之度外”,所以我们必须要时刻应对各主要货币的币值变化。
客观上讲,这将加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特别是人民币可能还将维持升值趋势。
当然也应当看到,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利大于弊”,因为人民币升值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一方面,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应当遵循“主动、可控和渐进”原则,既不能任由市场发挥作用而造成汇率的大幅波动,也不应过度干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而是要让这一汇率形成机制能充分反映市场主体行为,让中国企业能适应这一汇率变化。
另一方面,对人民币汇率水平的重估,包括人民币升值,实际上反映和体现了中国经济的实力。
相反,如果人为压低人民币汇率,将使中国经济难以摆脱过度依赖外需的“内在隐忧”。
此外,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抑制当前通胀上升风险。
所以,从总体上看,人民币汇率的新变化并非坏事。
在此背景下,我们将如何积极应对人民币汇率的新变化?特别是如何让人民币汇率的新变化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
首先,从经济层面上考虑,我们可以利用人民币升值的新变化来加快产业升级。
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应全面向节能、环保、低碳和高科技等先进制造业方向转化,人民币升值客观上可以大幅降低一流设备和技术的引进成本,大大提高传统产业向先进制造业的升级速度,并且可以在本币升值条件下实现加快引进和培育高新产业目标。
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出口商品结构、尤其是提升出口商品的附加值,淘汰和改善不适应出口产业特点的产业结构,使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出口产业的升级同步加快进行。
其次,从政策层面上考虑,我们应当积极支持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出口产业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