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共46页
- 格式:ppt
- 大小:5.40 MB
- 文档页数:46
迟发高流量型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治并文献复习尹睿;周跃;闫仁福;王威;徐杰【期刊名称】《浙江医学》【年(卷),期】2014(036)023【总页数】3页(P1945-1947)【作者】尹睿;周跃;闫仁福;王威;徐杰【作者单位】313000 湖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313000 湖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313000 湖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313000 湖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313000湖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颈动脉海绵窦瘘(CCF),指颈动脉及其分支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的动静脉交通而产生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此疾病常常由严重的头部外伤引起,需要及时诊断及治疗。
CCF常为急症,外伤导致的迟发高流量型CCF少见并致命。
笔者总结了2013年本科诊断的迟发高流量型创伤性CCF患者的诊治经过,并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患者男,54岁。
因“高处坠落致头部外伤3h余”入院。
患者自诉头痛剧烈伴恶心、呕吐,既往体健,数年前有外伤史并导致右眼失明,余否认重大疾病史。
入院查体:反应清楚,精神较弱,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14分,右侧头部可见软组织肿胀并稍有外伤性畸形,双侧鼻腔可见少许活动性出血,双侧瞳孔不等大,右侧4mm,左侧2mm,右侧视力缺损,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迟钝,右侧眼球触诊无搏动性,右侧颅部听诊未及明显杂音,左侧眼球对光反射灵敏。
四肢活动存在,肌力检查无减弱,肌张力检查无殊,双侧巴氏征阴性。
入院后急诊头颅CT提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征象,脑室少量积血,脑肿胀;右侧额部颅骨骨折累及眼眶伴眶内血肿,颅底多发骨折,鼻窦积血(见图1)。
患者入院后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及对症治疗,双侧鼻腔及耳道一直未再有出血或其他颜色液体流出,不适主诉较前缓解。
患者外伤后第5天,复查头颅CT提示右侧额部凹陷性骨折处出现脑组织受压后的梗死水肿灶(见图2),患方明确表示继续保守治疗。
外伤后第5天开始体温持续偏高,最高为39℃左右,每日体温波动超过1℃,连续3d。
眼眶病1例
李晓峰;余建;袁一飞;钱江
【期刊名称】《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年(卷),期】2024(24)S01
【摘要】20岁男性患者,因交通事故后右眼眶骨折入院。
患者门诊首诊时无颈动脉海绵窦瘘相关症状及体征,伤后2个月检查发现右眼眼压升高,伴有结膜血管扩张。
脑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证明为右侧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动脉造影证实了这一点,患者对栓塞治疗反应良好。
讨论体会:该病例的临床意义在于临床诊疗过程中必
须重视基本的体格检查,创伤后高眼压需系统分析其可能的因素,并且在外伤后数月,也应该考虑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存在的可能性。
【总页数】6页(P5-10)
【作者】李晓峰;余建;袁一飞;钱江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第七期全国眼眶病诊治暨全国首届眼眶骨折手术技巧与进展学习班(第一轮)通知
2.第七期全国眼眶病诊治暨全国首届眼眶骨折手术技巧与进展学习班(第一轮)通知
3.第七届全国眼眶病诊治暨眼眶骨折手术技巧与进展学习班通知
4.“第七期
全国眼眶病诊治暨全国首届眼眶骨折手术技巧与进展学习班”(第一轮)通知5.第七届全国眼眶病诊治暨眼眶骨折手术技巧与进展学习班通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绵窦(cavernous sinus)海绵窦海绵窦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窦,位于蝶鞍和垂体的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颞骨岩部的尖端。
窦内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将窦腔分隔成为许多互相交通的小腔隙。
窦中血流缓慢,感染时易形成栓塞。
(图16)。
每侧海绵窦前起眶上裂的内侧端,向后达颞骨岩部尖端,长约2cm ,内外宽1cm 。
在横切面上,海绵窦略呈尖端向下的三角形。
上壁向内与鞍膈相移行;内侧壁在上部与垂体囊相融合,下部以薄骨板与蝶窦相隔;外侧壁较厚,又分为内外两层,内层疏松,外层厚韧。
两侧海绵窦在前床突的前方借海绵间前窦相通,在后床突之后借海绵间后窦相沟通。
因而在蝶鞍周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环状静脉窦,称为环窦(circular sinus)。
海绵窦的内容物及其毗邻关系海绵窦内有颈内动脉和一些脑神经通过,其外侧壁与Ⅲ~Ⅵ对脑神经的行程关系密切,在临床上颇为重要。
在前床突和后床突之间的海绵窦外侧壁的内层中,由上而下依次排列着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
海绵窦腔内有颈内动脉和展神经通过,颈内动脉在窦内上升并折转向前,展神经位于颈内动脉和眼神经之间,或在窦的外侧壁内。
在后床突之后,外侧壁内只有滑车神经(居上)和眼神经(居下)。
海绵窦的引流引流至海绵窦的静脉包括:眼上静脉,部分或全部眼下静脉,大脑中静脉、大脑半球额叶眶面静脉和蝶顶窦(伴随脑膜中动脉)。
海绵窦内的血流方向,主要是向后经岩上窦、岩下窦分别汇入乙状窦或横窦和颈内静脉。
海绵窦与颅内、外静脉的交通十分广泛。
向前经眼上静脉、内眦静脉与面静脉相交通;经眼下静脉与面深部的翼静脉丛相交通。
向上经大脑中静脉与上矢状窦、横窦相交通。
向后经岩上窦与乙状窦或横窦相交通,经岩下窦与乙状窦或颈内静脉相交通。
向下经卵圆孔、破裂孔等处的导静脉与翼静脉丛相交通。
海绵窦与临近的硬脑膜窦及颅外静脉的广泛交通,在侧支循环方面有重要意义,也是在面部感染时可能诱发颅内感染的解剖学基础;也是颈动脉海绵窦瘘时静脉回流的解剖学基础。
“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缩略为“TCCF”)一般指由于外伤造成的颈内动脉或其分支破裂后,与海绵窦形成异常的动静脉沟通,进而出现循环以及神经功能障碍。
[1] TCCF的发生与创伤性脑损伤关系密切,并多数由颅底骨折引起,在颅脑创伤中的发生率为2%以上,在脑血管疾病中属于不常见疾病;但近年来,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TCCF尽管属于神经外科系统疾病,但大部分伤者在治疗过程中有进行性视力障碍的临床表现,因而多去医院眼科门诊就医。
笔者在实际检案过程中,碰到过1例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被鉴定人在伤后六个月余出现右眼视物不清的情况,故下文拟探讨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一、案例(一)简要案情路某,男,50岁,某年5月25日因外伤后意识不清、呕吐2小时余入住当地医院;既往体健,无传染病史,无糖尿病、高血压病史,无其他外伤史,无过敏史、输血史,否认家族传染病史及遗传病史。
头颈部专科查体:昏迷状态,刺痛不睁眼;无言语,刺痛无发音;查体不合作;头面部多发软组织挫伤;眼周青紫肿胀、瞳孔不等大,左侧直径约3mm,对光反应灵敏,右侧直径约3.5mm,对光反射无;刺痛四肢屈曲,肌力肌张力无法查;Babinski氏征阴性。
头颅CT片示:符合右侧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发面;颅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致迟发性进行性视力损害之法医学伤残鉴定1例*刘德衍虢洪松李国良摘要:法医须特别注意外伤与疾病的关系分析。
本文通过一例颅脑外伤并发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致迟发性进行性视力损害的法医学检验分析,提示对颅脑外伤后在一段时间内会出现的各种后遗症应多加注意和仔细辨别。
关键词:法医临床学;交通事故;颈内动脉海绵窦瘘;颅脑外伤One Case of Forensic Disability Identification of Delayed Progressive VisualImpairment Caused by Traumatic Internal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Liu Deyan Guo Hongsong Li GuoliangAbstract:Medical examiners must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uma and diseases.This paper analyzes a case of delayed progressive visual impairment caused by intracraniocerebral injury complicated by internal carotid cavernous sinus fistula by forensic medicine,and suggests that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sequelae of intracraniocerebral injury in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Key Words:forensic clinics;traffic accident;internal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raniocerebral trauma◆鉴定天地*基金项目:本文系济宁医学院法医学专项(项目编号:JYFC2018FY001)的研究成果之一。
在颅脑外伤中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治疗和误诊分析【中图分类号】r73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2-0037-01【摘要】目的对颅脑外伤中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治疗和误诊进行分析和总结。
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科收治的2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并就误诊的原因和对策进行探讨。
结果16例患者第一时间诊断明确,视力受损1例,有5例患者没有第一时间诊断出来,视力受损3例。
结论;颅脑外伤中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及时正确的诊断非常重要,诊断明确后的治疗一般以介入栓塞治疗为主,非手术疗法也有一定疗效。
【关键词】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漏血管内栓塞可脱卸球囊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carotid-cavernousfistula,tccf)是因外伤致颅底骨折,损伤了颈内动脉及其分支,导致与海绵窦沟通的一种血管性病变。
当高压的动脉血流入海绵窦后,海绵窦内静脉压升高,眶内静脉回流受阻;同时海绵窦内动脉血逆流至眼上、眼下静脉,并通过眼上静脉引流至面部静脉,从而引起血管扩张、眶内组织水肿、眼球突出,眶内容物将来自海绵窦的动脉脉冲传至眼部,引起眼球搏动。
据报道该病80%首先表现为眼部症状和体征而就诊于眼科[1],容易误诊。
选取我院1998年1月至2012年1月以来,经脑血管造影确诊的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漏的病人21例,对其的诊断、治疗和误诊进行分析。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8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科收治颅脑外伤约2562例,主诉中有眼部红肿疼痛、视力视野受损的情况存在的患者有465例,占脑外伤人的18.1%,经脑血管造影诊断明确的颈内动脉海绵窦漏的病人21例子,占脑外伤中人数约0.82%,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18一65岁,平均45.3岁。
1.2临床表现21例患者在伤后1-27天内出现颅内杂音、耳鸣、球结膜充血、搏动性突眼、眼球运动障碍、视力减退等症状,平均出现症状的时间4.2天。
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造影诊断与栓塞治疗
张明
【期刊名称】《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年(卷),期】1998(000)004
【摘要】颈动脉—海绵窦瘘是由于颈内动脉或颈外动脉分支与海绵窦之间的异常交通而引起的神经—眼科综合征。
其病因多为外伤性,也可为自发性或先天性。
由于其瘘口部位特殊,治疗方法颇多,最佳的治疗方法是既能可靠地封闭瘘口,又能保持颈内动脉的通畅,而血管内栓塞是较理想的治...
【总页数】1页(P294)
【作者】张明
【作者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影像科;河南省人民医院影像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4.306
【相关文献】
1.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护理 [J], 贺慧兰;申向英;慕彬;汪麟
2.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护理 [J], 徐泳;齐少春;刘洪珍;谢新朵;张新颖;张岱;李洁
3.血管内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4例 [J], 陈相任;秦超;梁志坚;赵伟佳;程道宾
4.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研究进展 [J], 姚瑞红;赵卫;易根发
5.血管内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1例报告 [J], 高鸿;苏平;赵楠;孙敏;岑建昌;常谦;刘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