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今后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今后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今后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今后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今后教学的几点思考

1、重视字词教学,夯实语文基础。

词语的运用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从本次检测中,我们很明显地看到,许多学生词语归类和运用能力差。试卷中考查的字、词都是本册教材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学生应该有较多认识和巩固的机会,可为什么学生的得分率不高呢?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识字方法指导,词语运用能力的训练,同时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训练和巩固学生对词语的掌握。

2、提高阅读能力,引导个性阅读。

从抽样调查的结果来看,阅读题的失分率高,说明了学生阅读的能力还不强。其实本次试卷的阅读题并不难,只要学生认真阅读短文,是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阅读教学要和内容分析式教学告别,注重学生的个性感悟。注重“得意”的同时,更注重“得言”。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教师要充分认识自读自悟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极端重要性。只有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用心读书,才能获得个人的理解、体验和感受。阅读教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感悟。

3、激发习作兴趣,抒发真情实感。

学生习作时常常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作文假,大,空的局面和宿构,套路现象依然严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要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不断获得写作的动力。应该是重中之重。

一篇好的文章,真实感情比华丽的辞藻,富丽堂皇的布局更为重要,离开真情实感这个前提,一切写作技巧都成了空中楼阁。真实的才能打动自己,写出来的文笔才流畅,感情才真实。情感上贯彻一个“真”字,语言、形式上贯彻一个“活”字。

总之,写实的作文一定要让学生写身边的事,说心里的话,说有童真童趣的话;想象作文则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富有新意的作文。

4、丰富语言积累,注重语文实践。

积累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熟背、博览大量的诗文,不进行相当数量的练笔,要想学会读写是不可能的。课内的积累,如描写人物、景物的词语;细节描写具体生动的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富有哲理、意味深长的句子。课外的积累,则可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的有利资源或学生自己的藏书,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读好书,多读书,爱读书,并指导他们做好摘抄和读书笔记。

语文教学必须采取语言积累和语文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在积累中运用,在运用中积累。在课外时间,可组织学生交流见闻,交流心得,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可鼓励那些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向学校的广播站投稿,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获得成功的喜悦;还可开展“手抄报”、“演讲”等综合实践活动,从而达到拓宽学生视野,丰富知识积累的目的

5、学生两极分化严重,教学中要加大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后进生要标上跟上,在班里要实行结对子、一帮一一对红活动,推进“晨诵、午写、暮读”活动,倡导读好书、写好字、诵美文。落实“四清”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今日事今日毕。当天学的知识,该读的都会读,该背的都会背,按时独立完成作业。

对学校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意见及建议

给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我认为,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不是替代基层学校的管理,而是在“促进学校管理机制 进一步完善、为学校领导施政减负”这两个目标上多做文章。本学期,教育局叶副局 长与中教科领导做了三件大事,基本实现了以上两个管理目标。这三件事:
一是重视学校常规管理的过程监控。教育局中教科在叶副局长的带领下,多次组 织下校调研,并组织了大规模的常规检查。这些都是在促进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完 善与管理制度的落实。比如,进一步明确分管教学副校长的职、权、责,这实际上 是在帮助学校理顺各部门间的内部管理关系。这绝不是给副校长加压,而是让分管 教学的副校长工作起来更加理直气壮、更有明确的方向。
二是重视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不断提升。中教科把学校开展教师基本功考核工作列 入常规检查的重要内容,专门发文进行部署,这有助于学校领导把管理重点转移到 师资队伍素质提升这个管理基本点上来。各校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特 别重视教育局提供的这个契机,努力干他们原本想干又不好办的事。
三是重视学生学习基本习惯的养成。进修校中研室开学初就下发了《关于加强中 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六点建议》,得到了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中教科专门把它 列为常规检查的内容之一。各校领导也非常重视这项工作,有的学校开了学习习惯 的主题班会,有的学校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的问卷,长乐三中还让老师撰写“如何养 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专题文章。各校正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 养成。
根据叶副局长的要求,我室于本学期初提出了学校工作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即学校的管理以教学管理为中心,学校的教学管理以课堂教学管理为 中心;“两个基本点”,即教师基本素质的提升与学生基本学习习惯的养成。
我想就常规检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谈几点个人建议,仅供各位同行讨论,以便 在即将召开的教务主任会议上作进一步研讨。
一、教案可否采用统一设计的教案簿
各校可独立或联合设计统一的教案簿,这有利于引导教师规范地书写教案。实践 证明,凡是采用统一设计的教案簿的学校,教师在教案编写方面都比较规范,项目 也较完整。
教案设计中要保证有以下十个项目:一是日期、周次与课时;二是课题名称;三

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在工业生产领域,都要用到数学,而且应用越 来越广泛了。小学数学教育是基础的基础教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数学 知识。那么,怎样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1. 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是一个很有效的因素,它能大大地促进学习。如 果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那么很难做出持久的努力去学好数学。正如科学家史家贝费里《在科学研究的艺术》一书中所说的那样:“从事研究的人必须对科学有兴趣,科学必须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视它为乐趣和爱好。”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于学习材料本身即教学感兴趣。 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有着辉煌的成就,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讲课中穿插介绍一 些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故事以及他们对数学的贡献。也可以结合实际,讲一讲如何用数学处理 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到数学在生活中是很有用的。 2. 怎样讲好数学课小学生获取知识大部分还是靠老师讲教,也就是从课堂上获取知识,所以讲课对学生学习数学也是很关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有充分的准备。“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所以在备课时要翻阅大量的资料,参考几本不同版本的教材,总结归纳,写出比较完整的教案,内容充实,条理清晰,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更多的知识。 正确的组织课堂教学,首先要深入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了解教学内容在教材中所出的地位 和作用,了解学生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况,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制定出恰当的教学目的,根据目的选择和组织材料,并在课堂上灵活地实施。 3. 要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许多人认为,只有聪明的人才能学好数学,确实,聪明、脑子反应 快的人学数学比较容易些。而我认为,要学好数学关键还是“勤奋”。数学学习是很辛苦的活动,首先要记一些资料,然后在此基础上,做大量的习题才能把知识充分掌握。只有通过做 大量的习题,见多识广,在考场撒谎能够才能对应自如,提高做题速度。只有平时多做练习,考试时才能保证有充分的时间把题做完。做题也有一定的选择性,不能盲目的见题就做,老 师应指导学生选一些比较好的题目,而且课堂上要多讲解习题,教给学生怎样做题。如果不 会做,应当想一想这个题目涉及到哪部分内容,可能用什么方法等等。 收稿日期:2009-11-03

课堂教学抓落实的几点思考

课堂教学抓落实的几点思考(教师必读) 一.课前铺垫搞好上节主要内容的落实与新授内容的知识储备。 课前提问不能仅限于上节内容的机械回顾,如提问某一概念、公式等。要设计出针对概念的深化与应用,特别注意易错、易混点。可以用回答题或小的选择题、填空题,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 二.学习新知识 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常见的有:知识的发现过程(概念的形成过程)、定理、公式的证明过程等。这一过程中含有:一般的思维方法、具 以学生能够自主解决为目的。教师的作用就是启发诱导,对重点、难点的突破、拓展。 概念的巩固。形成概念后的重点是理解与应用,应借助于具体的例子、题目去巩固概念。教师设计针对概念的题目,通过学生动手、动脑,总结注意事项及规律。

解题方法的巩固。对学习新知识中体现的重要方法教师要帮助学生提炼出来,分析应用的条件,适用的范围,并能设计针对该方法的题目让学生去尝试、体验。 三.应用举例 例题的落实。主要是巩固知识、方法,熟练技能。 生自主解决;②让学生分析题目,展示思路的形成过程,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③引导学生总结解题规律,反思解题过程;④教师作适当的变式引申、拓展、构建知识间的联系。 对于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完全放给学生有一定的困难。要给学生溜出一定的时间,先让学生自己审题、探究思路。然后,教师采用分步设问的方法,设计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去自主解决问题。即综合题是由几个相关问题组合而成的,分步设问就是给学生设计了不同的台阶。解题后,要引导学生做好解题反思,反思思路的形成过程、反思知识间的联系、反思用到的思想方法、反思解题规律。

学生作针对性的练习,及时巩固本节所学的知识、方法。落实的方法:①练习与板演结合;板演的作用在于便于师生共同发现问题,规范步骤。但并不是板演的次数越多越好,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作出选择;②学生作练习,教师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作业的布置 针对本节所学内容,分层布置作业。精选作业题,真正起到巩固基础、熟练技能、规范步骤,发展能力的目的。 五.几个问题的处理 1.复习提问时几个学生答不对?(略)。 2.对学生易出错的问题:只凭教师讲是不行的,要通过学生的亲身感悟才能搞好落实。可以采用故设“陷阱法”搞好落实。如①针对易错点设计错误解法让学生分析正误;②通过学生练习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分析错因;③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解题中应注意事项。 3.讲与练的关系。作到精讲、精练是抓好课堂教学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案,改进教法,

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一、发现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小学数学中计算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对于每个人来说,仅在小学阶段学习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计算及其混合运算。任何学科的规律归结为公式后基本上都要运用四则混合运算来计算的。因此,在小学阶段学好四则混合运算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这是终身有益的。 但是,我们发现了计算教学值得深思的现象,以往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要求,如计算方法、技巧与速度等,现在很少提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比以前下降了,主要表现在计算正确率下降,口算速度减慢等等。而学生对计算的兴趣并没有因此而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发现了计算教学的几个误区。 二、计算教学的误区。 1.计算教学依赖于情境。主要表现在,有的教师偏面认为,计算教学离不开情境,缺少了情境,似乎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有的课堂上情境设置是牵强附会的,有的纯粹是为了引出算式,经过一番不着边际的“看图说话”,等到从情境引出算式,已经花去了10多分钟时间,影响了教学的进程。 2.算法多样化变成“形式化”。主要表现在,有的教师对算法只求量上的“多”,学生展示同一思维层面的算法,教师一概叫好,而不管思维层面即质上的提升。一旦少了某种方法,教师就要千方百计牵引。有的学生为了迎合教师的意图,想一些低价值、原始的方法来充数。这样一来,往往讨论一道题目就要花费10——15分钟。而且算法“多”了以后,也不适时优化。在计算时,只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有的甚至于不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 3.课堂练习时间无保证。主要表现在,有的教师很少安排学生的课堂练习,偏面认为现在计算教学的要求降低了,学生做习题就有机械、重复训练之嫌,反来复去说“算理”,挤占了练习时间,影响了学生基本计算技能的形成。 4.口算不讲速度。主要表现在,忽视口算的正确率以及口算的速度,教师和学生口算意识淡薄,课堂上很少安排时间进行口算训练,有的一年级学生连20以内的加减法也不熟练,有的二年级学生连乘法口诀也没有做到脱口而出,这样势必影响计算速度。 三、新理念下,计算教学应关注什么 新理念下,计算教学应关注什么呢?本文试着从计算教学中几个比较敏感的问题进行论述: 1、加强学生对算法和算理的掌握 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课标》明确指出:“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因此,教学时,教师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理清并熟练掌握计算方法、运算性质、运算定律以及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心理学中有这样一句话:首次感知知识时,进入大脑的信息可以不受前摄抑制的干扰,能在学生的大脑皮层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首次感知不准确,那么造成的不良后果在短期内是难以清除的。因此,我们在进行计算的新授课时,对算法和算理的教学必须是准确的。算理探究和算法掌握具有

对学校教学管理的几点建议

对学校教学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明确教学是学校的核心。学校所有的工作都要围绕教学来开展,要统一思想,然后再以制度的形式逐项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二、强化学校的职业教育性质。首先应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努力实现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现代化。其次应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现代职业教育离不开企业的参与,企业参与是培养熟练操作人员的根本保障和关键环节,也是校企双方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增强各自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为了解决企业参与问题,学校应统筹协调,结合“送教下乡”教学点,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成立校企合作联谊组织。由就业带动招生,从而建立起企业决定用人规格和质量,校企双方共同培养,义务分担,利益均享,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有效解决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生产、学校与企业、培训与使用相脱节的问题。还有就是加强专业产业化建设。办学经费短缺是我校面临的客观事实。实行产教结合、推进专业产业化,也许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它既能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实训实习机会,培养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又能更好地增强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促进专业发展。按照“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思路,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和师资力量,大力发展校办产业,实施产教结合。结合专业设置创办家用电器维修培训中心、观赏植物生产实验

场、果蔬产品加工厂等。通过学校扶持这些企业性实体的正常运行,从而保证教学走上融教学、实习、生产、经营、服务、就业为一体的产教结合之路。 三、加强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专家型”师资队伍,是学校实施正常教学的根本保障。建议通过以下几种途径着力优化师资结构。(一)立足岗位的校本培训。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教师搭建一个终身学习、自我提升的平台,在教师自我素质提高的同时,同时促进学校的发展。(二)培养专业骨干教师。学校应定期选送教学能力强、德才兼备的优秀专业教师到外地或相应高校进修学习,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技能。并鼓励专业教师考取各级各类的职业资格证书。(三)企业生产培训。学校应创造条件,将专业教师有计划地送到企业,集中半年左右的时间,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确保“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四)发挥企业的长短期专家优势,为学校培训教师,带动整体师资力量的提高。应制定计划和目标,定期邀请长短期专家来校任教。(五)聘请兼职教师。学校可以从企业和科技部门聘请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承担部分专业理论和校内实训课任务。

我在数学教学上的几点思考和感受

我在数学教学上的几点思考和感受 发表时间:2018-10-29T10:45:29.967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下作者:刘文红 [导读] 我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已有20多年,在中高年级任教时间比较长,对在教材中的知识点,哪些地方学生容易出错,还是很清楚的,下面就几个难点问题,谈一下我的思考和做法。一数 (安徽蒙城第十二小学,安徽蒙城 233500) 关键词:数形结合;观察感知;动手操作 我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已有20多年,在中高年级任教时间比较长,对在教材中的知识点,哪些地方学生容易出错,还是很清楚的,下面就几个难点问题,谈一下我的思考和做法。 一数形结合促理解 数学教材中,有些知识比较抽象,直接教学时比较难懂,如果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就比较容易理解,在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时,教材也是采用分蛋糕的例子来引入的:把1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块?如果把7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呢?可见通过类比和画图等方式可以加深对此类问题的理解.所以在遇到抽象问题时,我们不妨也多让学生画一画,多方式探索,从而达到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是《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这节内容时,我们一般是复习和巩固教材内容,进一步完善分数的意义,把一个物体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分数表示。但是学生有时遇到问题却不能很好的理解并应用。 前几天,在一张测试卷中,有这样一题:工程队6天修完了一段长5千米的路,平均每天修这段路的几分之几?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有不少学生都做错了:第一问5÷6=5/6 第二问6÷5=6/5(千米) 我困惑了,看来这种较抽象的分数应用题,还得找方法。 接着,我讲解道:第一问求的是部分和总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画一个线段图,把5千米长的路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6份,一天修了其中的一份,所以应该是1÷6=1/6 第二问题是求每天修多少米,求工作效率的,用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时间就可以了。 算式是5÷6=5/6(米) 记得当时我刚教学这节内容时,我让两个学生到黑板上板书,结果也出现了两个要特别注意的地方。题目是这样的:山娃家一共养了6只羊,20只兔, (1)羊的只数是兔子的几分之几? (2)兔子的只数是羊的几分之几?学生的板演 (1)6÷20=6/20=3/10 这个还都是对的 (2)一学生:20÷6=20/6=10/3(只) 另一学生:20÷6=20/6=10/3然后他又化成了带分数。 这两个错误很典型,我就这两种错误,讲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时,结果不要带单位;如果是假分数,也不要化为带分数。因为它表示的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为了巩固这类问题,接着我又给出了类似的题目:把10块巧克力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到几块?每人分得全部的几分之几? 让学生画图分析,再充分讨论,感受这两个问题的区别和含义。再接着问,平均分给4个人?5个人呢?在直观的图示中,学生已经能很快说出得数了。 我觉得通过这种专项练习和讲解,有利于学生对此类问题的理解和掌握。这类问题是每一届学生都感到惑的,很容易弄不清如何解答,我们不仅要通过讲解,更要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看得清楚,这样更易于理解。以便在遇到这类问题时都能很快地正确解答。 二几何图形多观察 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教材是从长方体的展开图进行推导的,学生单纯的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表面积时,能够计算出来,而一旦题目有所变化,就不能很好的解答了,特别是与求棱长和在一起时,就容易出现错误。单元测试后,同年级的数学老师都大呼:怎么学生错的这么多!而我班情况还好。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制长方体和正方体,观察它的六个面有什么特点,每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哪两个数量相乘。对于鱼缸,通风管,粉刷墙壁,贴商标纸,做抽屉或给立柱刷油漆等,此类问题都要去掉一个或两个面,然后正确计算就行了。但是由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考虑不到位,甚至与现实生活脱节,还是会经常出错。我让学生去观察一些实际的建筑物,在参观中获得知识,加强直观教学,获得生活经验。并把观察到有关长方体表面积的进行归类,如通风管,烟囱,贴商标纸,立柱刷漆等都是计算四个侧面,而教室,游泳池,抽屉等都是五个面。同时让学生收集家里的牙膏盒,化妆品盒等长方体的东西,看看如果用铁丝做长方体框架是求什么,求所用包装纸的大小求的是什么。每次都是让学生多讨论,说出思路和解法再去计算。在学习过长方体的体积后,有些题目是把计算表面积和体积或棱长和都放在一起了,在公式运用上难免有些混淆的时候,特别是几个正方体放在一起时,表面积和体积各发生了什么变化?为此,我还是让学生多观察,用学生自制的正方体作教具,把几个正方体放在一起,表面积和体积各发生了什么变化,让学生有一定的直观体验,再进行计算。除了用实物演示,我还充分用多媒体进行动态演示,体积和表面积和棱长分别表示不同的概念,要用不同的公式计算。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感,立体感,动态感。教学效果比较好。 三抽象概念多感知 五年级数学教材中,概念部分也比较多,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互质数等,我就尽量多举例,让学生感知理解。在教学《倒数》这节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互为倒数,我上课时举例:刘欣的同桌是张彦,张彦的同桌是刘欣,张彦和刘欣是互为同桌。这种例子很通俗易懂,学生容易接受。再如,举公倍数的例子时,我说小明是小华叔叔的儿子,他们的爷爷是共同的,他们爷爷的爷爷也是共同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也是共同的,以此类推,所以,公倍数的个数有很多个。在教学“体积”这个概念时,我用两个小石块,放进两个盛

《有关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有关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课程的实施已将近有七个年头,但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部分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依然在荒野中漫游,又回到原先的老路上了。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付出巨大然而成效不佳。究其因,我个人认为是他们缺乏教学上的策略,教与学严重脱节而造成的这一弊端。为此,我思绪万千......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是教师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遵循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极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尽可能多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发展......具体体现在: <一>有明确任务指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 我们看一堂课是否有成效,不仅限于“这个老师上课不错”“这个老师教学水平不行”其实这是对上课老师的个体教学能力的评估,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关注。因此,评价一堂课是否属“有效教学",必须明确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能否达到和学生预期的目标,否则一切都显得毫无意义。所以说明确目标便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它是教师专业技能的灵魂,是整堂课的方向,是教学成效的依据。这就要我们教师因地制宜地对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及新课标要求深入研究后,方可确定在教学过程中起明确任务导向作用的教学目标。这样的课堂教学才富有成效。 <二>统一“三维目标”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 众所周知,有效教学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所谓“发展”,并非单指学生获得了新知识与技能以及学习方法,更是包含学生内在发展。为此,我们不能把教学视成单纯的教养方式,它同时也是教育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我们必须

发挥教学的教育功能,只有把教学视成教养.教育过程时,才能正确地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有“好”的策略实施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 为什么要强调“好”?这里的“好”是说为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即要选择最有效的教学策略。所以说策略的选择至关重要,它讲究的是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例如:某老师采用模式化教学策略,仅让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步骤,而未深入了解这种常规做法的原因,这是“肤浅知识综合症”的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所记的知识荡然无存。因此,选择的教学策略要根据学生实际,要符合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认知规律。选定后要善于把握其策略并把它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定会发挥事半功倍的最大功效。 总之,综上所述是我在探索有效教学时的点滴思考。最后借用王启强校长的一句口头禅“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与大家共勉。的确,现今社会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对各部门工作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社会的将来,不仅会出现频繁的“有效教学”,也许还会出现“高效教学法”“高效种植法”或“高效医疗法”等。为了避免出现“知识恐慌”和“本领恐慌”,这就迫切地需要我们今后要注意读书学习,不断增长见识。使“有效教学”更加有效。

对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提几点建议

对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点滴体会? 作为学校的各项工作来说,可谓真是千头万绪、多如牛毛、难以理顺,只要说是上级布置的工作,还真的没有哪一项说是不重视、不重要的。但不管怎么说:大多都还是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主的,毕竟教学质量的高低才是学校发展的最终目标。所以说,不管什么时候,狠抓教学管理这根弦始终都不能放松。讲一点,我们都不要过于关注结果的形成,尽力即可,重视过程的艰辛永远是那些成功者或交流经验者之谈。 教学管理说简单就简单,说麻烦也真是麻烦,说了多少年,在指导检查中以前出现的毛病,无论怎么样说和做总是根除不了,老毛病没去掉不说、新毛病却增添了不少,还真是让各位校长大伤脑筋。今天,就我之所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希望或多或少宽解一下大家心中的郁结吧。 先和各位校长交流一下,如何走进教师心灵、探究其思想困惑之根源的问题。“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现在的老师,传道,不够深刻;授业,还勉强说得过去,有的还不够彻底;解惑,大多更谈不上,教师连自己的困惑大都解不了,何以谈为学生解惑,岂不笑话。

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生活条件也明显提升了。由于发展所致,产生了很多的不平衡,很多旧有的规则都失衡了,于是人心更是失衡了,人们的幸福指数随之而大大的降低了。许多成功人士在取得辉煌成就之后,偏没有什么幸福感,倒很是怀念艰苦创业时的日子。创业过程虽说艰辛却大家能同舟共济、患难与共,成功后却少了那份相濡以沫,朋友间再无那份真诚之言。再说以前的皇帝,生来什么都不缺,幸福的有几个,沙漠中苦行的人们,能饮一滴水也倍感幸福。 现在,我们的教师聚在一起,谈教学、议管理的不多,“东家长、西家短,某某买了房、买了车,社会阴暗现象居多。”确实能解决问题的有多少,倒是平添了不少对社会、对现实的不满,这样的心情能搞好工作吗?能教好学生吗?教育、教学是很需要一份宁静的心情的。我们的教师有一部分确是迷失了自己,这很怕人的,像走火入魔一样,倘若没有人拉一把的话,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就这样在迷茫中就混过去了,苦了自己、更是耽误了学生。 做人,当真正认识自己,正视自己,明白自己的长处是什么,那些好高骛远的东西仅能想想而已,想多就不好了,老是纠缠更不好。做不了官,又挣不来钱,教好书、育好人,挣工资心安理得,和别人攀比什么,徒添烦恼罢了,天上又不曾真的会有掉馅饼的一天。老在

对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教学的几点思考 简便计算,是指在计算中学生根据相关算式的特点,依据运算律或性质,在不改变计算结果的前提下灵活处理运算程序,使计算达到简便易算的过程。它是“数的运算”中的一项基本内容。苏教版教材中有关“简便计算”的内容从四年级上册就开始安排。由于简便运算是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计算多样化的内容,是学生运算技巧的综合反映,是计算题中最能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题型,而且它能化繁为简,学生对此的学习兴趣颇有浓厚。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简便计算的类型繁多,时常导致学生头脑昏花,张冠李戴,错误连连。是否应该简便,到底怎么简便,成为广大师生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想法。一、坚持口算训练 笔者认为,口算是简便计算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一般口算比较好的学生,他对简便计算的掌握也比较好。例如,35+45+55,口算好的学生都先算“45+55”,口算不好的学生只能从左到右计算;又如,四年级数学上册一道简便计算题:25×28.口算不好的学生只能通过笔算,口算比较好的学生都会想到25×4=100,所以他们都会使用25×4×7进行简便计算。俗话说:“熟能生巧”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简便计算能力,首先每天都要坚持口算训练,每节数学课都需要3~5分钟进行10道题口算训练,训练时尽量不动笔,而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还可以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互相进行出题口算训练,让学生对那些相加、相减、相乘、相除等于整十、整百、整千的算式一看就知。口算训练做得多了,口算能力提高了,反应也就快了,这样计算的正确率就高了。 二、熟练掌握运算律以及一些性质和规律 运算律、减法性质、除法性质、差不变的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是简便计算的主要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必须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理解掌握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的计算规律和表示方法以及减法性质、除法性

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新)

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致学课使用最广泛的课程中学教师就应该把数学课 教好使学生学好。我们在中学的英语课本中学过数学家高斯的故事,在他小的时候计算过一个数学题目是从1加到100的和是多少。不到一分钟的功夫小高斯就做出了答案是5050。我用这个故事来教育学生好好学习思考未来属于你们。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怎样使学生学好数学在这方面教学万法问题。究竟怎样才能把学生教好呢?第一、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第二任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第三、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第四。引导学生积累教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 一、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新观含中不仅包含对事物的新认识、新思想而且包含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为此现在就必须学会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获取新知识更新观含形成新认识。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通 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考和基本活动经验使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应教学生会学。教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需要日积月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努力挖掘教学内容中可能蕴涵的与上述四个方面有关的教育价值通过长期的教学过程看逐渐实现课程的整体目标。因此无论是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方案还是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不仅要重视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而且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独立思考考或者合作交流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引导学生在参入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积累基本经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育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含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到发展学生获得知识可以通过接受学习也可以通过自主探索等方式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考的基础上;学生应用知识并逐步形成技能离不开自己的实践学生在获得知识库技能的过程中只有亲身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才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 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表现对已解决问题寻求新的解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

关于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关于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与建议虽然我们绝绝大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是扎实有效的,学生是满意和认可的。不过从课程改革的要求,从新的教学理念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来看,我们当前的课堂教学还存有很多的问题和急需改进的地方,我仅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备课中偏重知识的准备,轻教学过程的设计。 因为一些教师教学设计的意识不够,教案更多体现的是对所教知识或内容的罗列和堆砌,缺乏符合具体学情的和能体现教师教学风格的课堂教学设计。一节课上下来,往往缺少整体结构也看不出清晰的环节和层次。所以我们在备课的时候,除了注意到所授知识的准备,更要重视对课堂教学设计的考虑。在实行教学设计时,要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考虑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做到有章有法。只有持续的改进教法和增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才能持续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课堂上偏重对知识的传授,轻对学生的指导和管理 通过听课发现,有的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同水准的存有着管教不管学的现象。换句话说就是只考虑自己如何把本课的内容讲完,至于学生在怎样学、学的水准怎么样则没有给与充足的注重和指导,有的课教师讲得自觉很卖力气,而学生则神思不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样的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真是值得怀疑。所以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在注重自己如何教的同时还要注重每一个学生的学的情况。重视对学生准确的学习态度的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必须教学生怎样学,必须管学生是否在努力学、真正学。总来说之教师一定要做到既管教又管学。 三、责任上偏重教学内容的完成,轻教学实际效果的提升。 有的教师更多的考虑课本内容是否都讲了,而对学过的知识学生是否真正都掌握了,则不是十分清楚或不是特别在意。所以教师必须由注重自己的是否教过了,转移到学生学过的知识是否都真正掌握了这个重点上来,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和矫正。 四、效率上偏重课下的机械操练,轻学生的当堂掌握。

关于计算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计算教学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14-03-04T10:52:37.89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4年1月总第108期供稿作者:◆杨淑娟 [导读]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杨淑娟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南定小学255000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改变过去那种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授课模式,要求教师把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从整个教材的改革,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每一堂课都是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产生的,都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关于现阶段的计算教学,我常进行自我反思:怎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计算学习的兴趣? 过去的计算教学并非一无是处,它在提高学生计算速度、提升学生计算正确率上确实做出了不可逾越的成绩。只是学生很少思考:这个题目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学生只要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去做就可以了,教师也不需要拿出多少时间去讲解算理。也就是说过去的教学只是停留在“正确计算”这一层面,学生的自我思维能力就会不断下降,自我表现情感也不会得到什么发展。因此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在关于《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的报告中才提出:“今天一个其数学本领仅局限于计算的人,几乎没有什么可奉献于当今的社会,因为廉价的计算器就能把事情办得更好。” 前段时间有幸看到北京于萍老师执教的《小数加减法》一课,感受颇多。她没有运用精美的教具、学具,仅凭一支粉笔、一把软尺,却演绎出浓浓的数学味,让学生经历了一次真实、扎实、朴实的数学化探究,学生学得津津有味,积极投入到探究学习中,丝毫看不到学生对计算的厌倦,而是对知识的渴望。 于老师的开课简朴实在,创设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来源于生活,放手让学生自编小数加减法题,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都给予了充分的预设,并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情况开展了整节课的教学,教学层层递进,游刃有余,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引发了许多有意义的生成。我最欣赏于老师对重难点的处理如此精彩,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小数加减法,只有小数点对齐才能保证相同数位对齐,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相信学生真正理解了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提升的过程。 通过学习和探索,我摸索了一套计算教学模式: 一、情境导入,引入新课。 计算情境导入的方式有三种:口算导入、谈话导入、故事导入。我把传统的口算导入列入其中,是希望通过不断的口算练习,累积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 二、探究新知,明白算理。 让学生通过验证和说理的方法理解基本算理: 1.创设简短的问题场景,或直接出示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揭示本节课的重、难点。 2.独立思考解决方法,并说明自己是如何思考的。 3.集体讨论算理,并不断讲解算理。 4.跟踪练习,反复理解算理。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根据算理解决基本问题,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计算经验。基础练习要充分,务必让学生建立计算经验,熟练掌握算理。 四、应用拓展练习。 要解决部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问题。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比学到一个算理要重要得多。 五、拔高练习。 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的拔高练习并不是一定要落实到每一节计算课当中,因为在计算新授课中,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先让学生打好基础,有些计算课的教学难度大,能让三分之二的学生过关已经是很不错的了,急于寻求知识的扩展往往还会适得其反。 一节数学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实际计算教学中充分利用学案导学的方式是对计算教学的有利补充,我把它作为了计算教学课前学习的一部分。例如青岛版四年级上册《小数加减法》,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学习的,是学生提高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教学重点是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教学难点是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减小数。 教学时,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对新生事物好奇的特点,决定采用课本上的情境图,用“克隆牛”激发学生兴趣。 我设计了如下预习学案: 1.预习内容:59-60页。 2.旧知回顾:97+12.34,906-27。说说计算意义及计算方法。 3.试试看:用竖式计算0.77+0.03、0.76-0.72。 4.思考与发现:小数加减法应该注意什么? 5.想一想:1.3-1.25又该怎么计算呢? 6.自我评价:通过自学,你有什么收获? 课上让学生根据自己预习的情况介绍自己的想法,学生板书并说明算理,其他同学提出自己的想法。对“列竖式为什么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从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中,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建立起算理与算法的联系。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应用,我觉得“学案导学+规范教学模式”的方法比较适合小学数学实际教学。 计算教学的成功绝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教材、备好学生,从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做起,耐心地进行指导;需要我们切实从正确的教学目标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掌握有用的数学能力,用教师自身的每一份智慧点燃学生计算学习的火花。

小学数学教学几点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18-04-02T11:43:57.15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8年2月作者:赖显刚 [导读] 掌握运用数学知识的方法,能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及所要求达到的目标出发,引起了我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以下几点思考。 赖显刚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铁清镇中心小学校 644200 中图分类号:G6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2-166-01 教师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儿童通过观察,认识周围世界中所包含的最为简单的数量关系,建立情境和一般法则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通过学习这些法则,掌握运用数学知识的方法,能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及所要求达到的目标出发,引起了我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以下几点思考。 一、合理组织,创设情境,有张有弛 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根据小学生的这个特点,在组织教学课堂上,作为教师尽可能创设情景,在学生兴趣最浓厚、注意力最集中的这个期间将重点、难点知识展示出来,师生共同活动,使学生掌握重点知识,完成学习目标。再利用课堂其他时间,师生互动,做好反馈以及检测,完成教学环节,使整个教学张驰结合。为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必须创造一定的环境、意境,通过这样的手段,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发展学生数学的素养。通过情境设计、多媒体使用、课堂活动组织等辅助手段达成目标,符合学生的喜好。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思维冲突中发掘数学潜在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教学生学会预习 预习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关键有效的学习方法。预习,即在上课开始前,提前学习将要学的内容,一方面可以熟悉所学内容,对自己不懂的地方了解掌握这样的一种方法。在预习过程中学生肯定有不了解的新内容,教师需要教会学生怎样做好记号。标记好重点内容。对存在疑问与不懂的地方标记好,留待课堂上解决。 2.教学生学会听课 教师的言传身教需要贯穿在听课过程中。听课可以说是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大中心环节,大部分学生在“听”时没有掌握科学的方法,因此难以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如何才能听好课呢?首先,做到专心,在听课时务必做到专心,不能三心二意,心不在焉。其次,需要把握重点,认真做好笔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反复强调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学生需要把握的重点,学生要想深刻掌握,一定要学会记录重要的知识点,这样有利于课后更好的巩固与复习。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改变枯燥、抽象的数学学习,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这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接受过学前教育,简单的数学知识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因此在上课的时候,教师要为学生准备充足的教具,让学生自主观察,让他们寻找教室内的有关数学知识,比如有多少桌子、有多少凳子、有多少小朋友等,还可以带领他们到校园内进行观察,看看校园内还有哪些数学知识,看哪个学生说得又多又好,让学生自主感知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学习习惯,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知识的入门。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多媒体的发展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需要,优化教学环境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我在上课伊始便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龟兔赛跑》的课件,乌龟围绕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花坛跑,兔子围绕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花坛跑,它们同时到达终点,请同学们帮它们算算谁跑得路程长。这道题就是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这节课多媒体的使用,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周长的概念,帮助学生分析、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新知的兴趣,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学习了数学,发展学生解决问题和数学思维的能力。 五、教师要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自觉地学习数学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其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有限,在他们眼里,数学还很抽象化,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知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自己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探索,教师的教学内容也可以是直接来源于生活,比如说,告诉学生,平时买水果的时候,要先知道水果的单价,然后称出水果的重量,最后才能准确计算出水果的价钱;还比方说,生活中用到的手表、时钟等计时工具,需要学生先会认识数字,然后知道钟表每个刻度所代表的含义及其运行规律,这样才能准确的读出时间;另外,教师还可以从学生自身出发,告诉他们,每个人的年龄、身高、体重等重要信息的表述,也都离不开数字。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要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非常重要,它对生活很有帮助,学生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才能更好的生活。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真正发挥其引导作用,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关注学生的思考问题方式,关注数学的教学方向和内容,从而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逐步攀升,让小学生爱上数学学习,让数学知识陪伴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这是课程标准在计算教学方面突出的变化之一。把计算教学置入现实情境之中,与原来只注重技能技巧训练的计算教学形成了比较大的反差。 这一变化给“怎样上好计算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导致了部分教师面对新课程计算教学无所适从,甚至出现了课程改革以后计算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实际计算能力不相符的情况。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看似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问题意识、表达能力明显比过去增强,自主探究、积极参与的欲望比较强烈,但实际上学生基本的计算能力却出现滑坡——学生的计算速度明显减慢,计算正确率明显降低。问我们的老师原因何在?有的教师抱怨学生,有的则认为与课标对计算教学的要求降低了有直接关系,还有的教师则质疑新教材计算置于现实情境中,认为应用与计算的结合削弱了计算教学的特点,造成了学生计算能力的滑坡…… 带着这些问题和疑惑,在一段时间之内,通过听课、特别是对计算教学课堂进行了调查,对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计算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处理好课程标准和课时目标的关系 学习、理解、把握课程标准对计算课在某一学段的要求,不随意降低或拔高,这是首要的。比如:第一学段中 数的运算(第一学段具体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 (3)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4)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5)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6)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7)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数的运算标准特点 第一、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运算的过程,关注对运算意义的理解 第二、重视估算,能估计运算的结果 第三、鼓励运算方法的多样化 第四、掌握基本的运算法则和笔算技能,避免繁杂的运算 第五、利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和探索规律 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在估算计算教学中,不应限制学生估的方法,让学生在算的过程中去体会、理解、掌握估的方法,怎样估便于计算。 二、把握好情境与计算教学的关系 把计算教学置于现实情境之中,这是新课标教材的突出特点。新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情境的创设不只是为了引出老师想要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触景生情”、“触景生需”、“触景生思”,强烈地感觉到今天的数学问题的存在。 这一环节常出现的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计算与现实情境的结合不管不顾,仍旧延续传统教学的“计算教学—总结法则—巩固练习”的程序周而复始地循环。教学仍以熟练计算、提高计算技能技巧为目的。这样教学的结果是学生计算的技能技巧不会受到大的影响,但学生仍旧只是会做题的机器,计算之外的收获则少得可怜。二是教师对计算置入现实情境的意图不甚理解,盲目扩大情境的作用。课上按照“观察图意—搜集、分析信息—提出问题—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流程把情境图的处理与解决问题混为一谈。本来计算课学习的重点应该是紧紧围绕明确算理、掌握算法展开,但因为教师不明白教材意图,把大部分时间浪费在了处理情景图、分析并不难理解的数量关系上,使算理算法这一计算教学的重点成了附属环节。在这样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